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8篇

时间:2023-05-08 18:12:58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篇1

1、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论述。

2、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

3、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中的优势。

二、

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性能;投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

三、项目成熟程度

1、成果的技术鉴定文件或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产品鉴定证书。

2、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在价格、性能等方面被用户认可的情况等。

3、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后续开发能力。

四、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

1、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和产品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

2、国际市场状况及该产品未来增长趋势、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产品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

3、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项目投资估算

2、资金筹措方案

3、投资使用计划

六、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未来五年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估算。

2、财务分析:以动态分析为主,提供财务内部收益率、贷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财务净现值等指标。

3、不确定性分析:主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作出判断。

4、财务分析结论

5、社会效益分析

七、综合实力和产业基础

1、企业员工构成(包括分工构成和学历构成)

2、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的教育背景、科技意识、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3、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力量、资金投入,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等情况。

4、企业从事该产品生产的条件、产业基础(包括项目实施所需的基础设施及原材料的来源、供应渠道等)。

八、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九、其它

1、环境保护措施

2、劳动保护和安全

3、必要的证明材料

(1)特殊行业许可证(如食品、农药、医药、化肥产品生产许可证及批文);通信产品入网许可证;公共安全产品生产许可证;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等。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篇2

摘 要:近年来,众多高校已经意识到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并注重与鼓励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尝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尝试,以北京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为例,总结我们两年来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做法与取得的经验,提出增强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本文探讨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与举措对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性教学;专题报告;软件工程教学

基金项目:北京科技大学第六批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JY2010G09);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1Z0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京教高办20083号)。

作者简介:孙昌爱,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服务计算;王昭顺,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王成耀,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虽然是高等教育大国,但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培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有一段距离[1]。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目前700余所高校都设置了该专业,但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说来,众多高校的培养方案基本相同,没有侧重点[2];在课程教学方面,基本沿袭“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方式;教学内容依然比较陈旧,缺乏学科前沿的最新进展;考试方式上,仍然采用传统标准化考试方式[3]。这样的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支持与鼓励教师探索研究性教学,众多高校近年来开始设置相应的教学研究基金,如北京科技大学每年资助大约15项“研究型教学示范课”教改项目。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针对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我们在“软件测试理论与自动化”、“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等软件工程类课程中开展了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尝试[1]。本文进一步总结研究性教学实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报告两年来“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学生评价与反馈;基于已有经验与学生反馈,提出增强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 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实践

两年前我们开始探索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博士生课程“软件测试理论与自动化”、硕士生课程“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开展以专题报告为载体的研究性课程教学尝试。本文以研究生课程“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为例,简要介绍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的一些做法。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面向全校的研究生开设,该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难点)是听课学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几乎涵盖了我校所有的工科专业(如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冶金工程、机械工程、采矿工程等),包括全日制硕士生和博士生、工程硕士生、部分优秀的本科生。来自非电子信息类的学生基本上是首次接触软件工程,而来自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软件工程基础,针对听课学生在软件工程方面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做到差别性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共计36学时,教学大纲与课时安排见表1。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涵盖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考虑到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软件工程(甚至软件开发的经验很少),教学内容中涵盖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学;针对已经具备软件工程基础的学生,安排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过程等基本内容,同时还兼顾软件工程新进展,包括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

根据实际教学时数与学生特点,专题报告的主题、组织方式与进度稍有变化。表2总结了2009年度与2010年度专题报告的设置情况。

1) 专题报告的主题通常安排在如下几个方面。(1)面向对象方法或技术的新发展,如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2)软件工程技术的新发展,如软件测试新进展,需求工程新进展,净室软件工程与形式化方法;(3)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或环节,如基于UML的需求分析,设计模式,软件测试自动化。

2) 通常在课程第一讲中列出本年度拟开设的专题报告主题与进度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专题,以小组为单位报名,一个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鼓励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如果报名的学生超出预期人数时,通常将专题报告优先安排给有软件工程基础的学生。

3) 专题报告的组织方式分为教师报告与学生报告。其中,教师报告一般结合教师的研究课题,介绍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如有足够的教学经费支持,可邀请工业界资深工程师做报告)。学生报告从选题、文献收集、讲稿准备与演讲、回答问题全部环节由学生完成,通常由组长安排与协调报告的分工,任课教师监督报告的进展情况。为了保证学生报告的质量,任课教师在专题报告前组织试讲,指出报告的不足之处。专题报告按照学术研讨会的模式进行,任课教师主持专题报告,学生演讲并回答观众(包括教师与听课学生)问题。为了鼓励讨论,专题报告中演讲环节不超过70分钟,提问环节不少于20分钟。

在讲授软件工程类课程时,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设置课程大作业环节。课程大作业可选择“专题报告”、“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一个小型实例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学生选择专题报告,原因在于专题报告不仅有助于上述诸多能力的培养,而且对研究生后续培养环节(如学位论文开题、论文答辩等)有很大的帮助。受限于课时,我们不得不限制专题报告的数量。另外,我们发现专题报告是否成功涉及众多因素,报告选题、学生的专业背景、学生的态度与投入、学生的演讲能力、演示文稿的质量、教师的引导与反馈(对专题报告的准备、试讲与演讲等诸多环节的指导与建议)等,其中学生的投入与态度最为关键。

两年多来的经验表明,引入专题报告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诸多创新思维能力。具体说来,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专题报告涉及的主题一般都是学科发展前沿,由学生完成这样的专题报告,可以领略该领域前沿发展,同时促进教学相长。

2) 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批判性接受:专题报告按照学术研讨会模式实施,学生提问与回答环节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批判性接受。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准备专题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查找资料文献,快速把握文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从而促进自主学习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由于专题报告的准备与演讲都是按照小组的方式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学会分工与合作,这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

5) 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专题报告要求学生将自己在短期内的学习成果,以学术报告的方式呈现给众多听众,并能回答来自听众的提问,这个环节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表达与交流能力。

2 基于调查问卷的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围绕教材、任课教师、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手段、专题报告的投入、专题报告的收获、课程学习的收获、课程考核方式、教学改进建议等,设计了调查问卷,见表3。其中,问题5与问题6是针对选择专题报告的学生设置的,选择“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的学生回答其他类似的问题。

注册2009年秋季学期“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课程的学生人数为137人,其中16人完成4项“专题报告”(原计划完成5个专题报告,因准备不充分取消“净室软件工程与形式化方法”专题报告,每个专题由4人完成),121人完成课程论文。注册2010年秋学期“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课程的学生人数为103人,其中27人完成6项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其中部分专题由5人完成),69人完成“课程论文”,7人完成“课程设计”。表4总结了2009年与2010年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为了确认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是否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其中包括(1)不存在适合研究性教学的教材;(2)课时量不足;(3)以考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调查问题(1)、(3)和(8)与上述问题紧密相关。返回的调查问卷中(见表5),大部分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92%和85%)回答不存在或不清楚,仅有小部分学生推荐了合适教材。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安排合适,少数学生(2010年仅为5%)认为深度不够;少数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5%和5%)认为内容过多。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85%和89%)赞成采用开卷考试的课程考核方式,只有少数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5%和11%)反对采用考试的课程考核方式,并且给出了反对的理由。

调查问题(2)和(4)与学生对任课教师以及课程教学手段的满意度有关。返回的调查问卷中(见表6),绝大多数的学生回答任课教师胜任课程教学任务,只有1名学生(2009年)回答仍需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88%和95%)满意课程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很多的学生认为专题报告的教学形式新颖,部分学生觉得可以进一步增多专题报告的数量;少数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2%和5%)认为还需进一步改进。调查结果表明,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与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学生的认可。

调查问题(5)和(6)试图了解学生在专题报告中的投入与收获情况。返回的调查问卷中(见表7),超过半数的学生回答专题报告投入超过15小时(或阅读文献超过10篇);少于半数的学生回答专题报告投入少于15小时(或阅读文献不超过10篇)。然而,100%学生认为专题报告收获大,相当多的同学回答锻炼了文献搜索与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讲稿准备技能等。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专题报告,但部分学生投入不足,影响了专题报告的质量。

调查问题(7)和(9)与本课程学习的收获与改进意见相关。返回调查问卷中(见表8),绝大多数的学生(2009年和2010年均为92%)回答收获较大,相当多的学生反映对软件工程有了新的认识、拓宽了知识面;8%的学生未回答课程学习的收获。半数以上的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68%和54%)对课程教学的改进提出了建议,如部分学生提出应增加案例分析、增加课时等。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有较大收获,部分教学环节仍需进一步改进。

基于上述学生评价与反馈的调查结果,开展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培养诸多的创新能力,包括主动学习能力、文献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等。必须指出的是,从专题报告中受益较多的前提是,学生能够认真对待专题报告并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开展研究性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水平,还应熟悉学科前沿发展情况。此外,开展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限制,如建设合适的教材、适当增加课时、鼓励灵活的考核方式等可以促进研究性教学效果。

3 关于提高研究性教学成效的几点建议

为了使研究性教学更加富有成效,我们认为如下几点非常关键。

1) 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配合与投入研究性教学。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积极投入,并认真对待。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实质成效令人怀疑。国外(如德国、荷兰等国家)在本科生层次上已经广泛采用专题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比之下,我们发现我国学生在专题报告环节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对学术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

2) 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与教学评价制度以适应研究性教学。开展有效的研究性教学,要求任课教师(研究性教学的设计者与实践者)不仅熟悉传统的教学内容,而且要花相当多地精力组织学生探索前沿领域,辅导学生准备专题报告。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投入增加了很多。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科研的教师评价体系与定额教学工作量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利于教师发挥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

3) 制定有助于研究性教学的合理培养计划与教学管理制度。开展有效的研究性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革新,它牵涉到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课程考核、授课规模等一系列的问题。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大部分高校的培养计划是“大一统”,缺乏针对性和目标性;课程设置零散、部分课时量设置过少;课程考核仍强调以考试为主;授课规模庞大[3]。如不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性教学实施起来必然举步维艰。

4 结语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尖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严重不足,我们探索了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并在北京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的一些做法与取得的经验,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并分析了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反馈与评价。基于已有经验与学生反馈,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增强研究性教学的质量与成效的建议,此项调查及探讨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与举措对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昌爱. 面向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21):37-40.

[2]陈笑蓉. CDIO模式的软件人才培养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23):45-48.

[3]孙昌爱,骆四铭. 适用于软件工程技术的高质量教辅并重的小班教学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08(20):25-28.

Seminar-based Exploratory Teaching: Practic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SUN Changai, WANG Zhaoshun, WANG Chengyao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篇3

CAE软件用于对工程结构与产品的性能及其生产加工过程的分析、模拟、预测、评价、优化和控制,是工业装备和产品创新设计的核心技术,也是国防和军工装备研制的战略技术. 美国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CAE软件的发展,一直在国际上居主导与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已开发出一些拥有自主版权的CAE软件,取得较好的成果,并在一些特定功能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然而,与国际先进CAE软件相比,我国CAE软件在整体功能与性能等方面还无法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 目前,我国的工程模拟主要依赖于进口商用软件,一些高端CAE模块和软件被国外所禁运,创新和开发能力严重受限. 这种态势严重制约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的发展,限制我国科技与工业产品创新性与竞争力的提升. 发展自主CAE软件技术和产业,对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发达国家技术禁运壁垒和市场垄断、保证国家战略安全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凝聚和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大连理工大学钟万勰教授作了主题评述报告“加快国产CAE软件研发,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会议分为3个中心议题:

(1) 发展国产CAE软件的迫切性与重大工程需求,相关报告有

・ 航空发动机CAE软件(产业)发展的历程、问题及对策(报告人 尹泽勇)

・ 载人航天工程CAE软件的应用与发展思考(报告人 周建平)

・ 以工程应用为基础,实现航空CAE软件的产业化发展(报告人 孙侠生)

・ 中国航天型号产品研制对CAE软件的需求(报告人 杨海成)

・ 研制有自主版权的高水平CAE软件是加速发展我国铁路事业的当务之急(报告人 孙喜运)

(2) CAE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与共性科学基础,相关报告有

・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CAE软件!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报告人 崔俊芝)

・ 自主CAE软件研发中的若干共性科学前沿问题(报告人 张洪武)

・ 从CAE到以模拟为基础的工程科学(报告人 何颖波)

・ 机械系统CAE与计算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报告人 洪嘉振)

・ 飞机气动力计算的软件发展(报告人 陈十一)

(3) 国产CAE软件发展路线图,相关报告有

・ 国产CAE软件产业的战略对策(报告人 程耿东)

・ 我国高分子材料加工及模具CAE软件的发展和思考(报告人 申长雨)

・ 发展CAE软件,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报告人 庄茁)

・ 开发CAE软件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报告人 )

・ 开发高性能专用CAE软件(报告人 梁国平)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篇4

[关键词]软件工程;Seminar教学法;情景教学

一、引言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内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掌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软件产品开发的理论、方法、过程、工具及一些实践积累的原则、经验等,不仅涉及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还融合数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内容丰富、关系复杂、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1]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知识、巩固知识、布置作业。如采用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很难体会到软件工程的工程化理念。同时,软件开发过程中,在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制约下,软件开发活动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团队沟通协调的重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本文将传统教学方法与Seminar教学法相结合,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特点,提出了情景Seminar教学法,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Seminar教学法

Seminar可译作讨论会、研讨会,是在欧美大学课堂中流行的一种教学或学术交流方式。Seminar研讨式教学方法起源于德国洪堡大学,其让学生认领学习研讨任务,课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提炼撰写报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共同就研究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从而加强对该问题的深入认识,提高学生深入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Seminar研讨式教学的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探索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2]-[4]Seminar教学法倡导在生长中获得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倡导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知识和获取经验,以期获得课程教学的真正价值。[5]

三、Seminar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将软件工程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教师讲授部分,一是Seminar研讨式教学。前者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授课内容,包含软件工程基础知识、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维等理论知识。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学习的方式,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将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Seminar研讨式教学模式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任务下发给学生们,让学生自己选择认领任务,课外通过上网、借阅查看各种任务相关阅读文献,探索问题解决方案,分析汇总形成课题报告,课堂上通过报告的讲解,开展与教师、学生间的深入讨论,从而内化传统课堂的授课知识,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识的内涵,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

(一)情景Seminar教学法

软件工程课程中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组织形式如图1所示,根据课程需求将授课内容分为五个模块(软件工程基础知识模块、需求分析模块、软件概要设计模块、软件详细设计模块、编码和测试模块),每个模块都由传统授课方式+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组成,其中传统授课方式教授该模块理论知识,知识主要是单向流动的,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知识;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实现知识的双向流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研讨地位,更能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包含三个环节:基于模块理论知识以及本模块需完成的阶段报告进行分组研讨,模块报告负责人撰写并讲解报告,答辩评审报告。图1中每个模块都是独立应用传统教学法+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个体,五个模块之间同时又具有前后依赖,相互衔接的关系。

(二)软件工程教学中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

在课程的首次授课中,讲授软件工程课程的地位及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将要采取的完整的授课形式:传统讲授形式+情景Seminar研讨式。情景Seminar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如下。

1.确定分组

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由5人组成(1名组长,4名组员)。每组学生在软件工程课程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可以从教师给出的课题库中选取课题题目,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定课题题目,由于每组课题要模拟软件在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省略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只进行基于需求的测试),故课题可称为模拟项目。

2.课题认领,任务分工

每组组内学生都有选择课题的权利,最终的课题需通过组内学生商议、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共同确定课题题目。组长有协同分工、平衡组员工作的责任。课题经小组成员一致认领后,组长要将课题的子任务分配给组员。每个模拟项目有5个子任务,分别需撰写项目策划方案、需求分析报告、软件概要设计报告、软件详细设计报告和软件测试计划。组长必须认领课题的项目策划方案,剩余的四个报告可由组员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分别认领,报告的最终分配由组长协调完成。上交选定课题题目及各阶段报告撰写人名单,如无特殊情况,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分配给各组员的任务不得改变。

3.穿插授课

虽然课程中采用两种教学模式,但这两种教学模式不是孤立进行的。根据软件工程具体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计划,传统讲授形式和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是结合进行的,是相互影响、互为依赖的关系。软件工程知识按内容划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以传统讲授形式和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独立进行。通过传递讲授形式将理论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下查阅资料,将知识逐渐内化吸收,通过课堂的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更公平、轻松地沟通交流,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4.小组研讨

小组成员选择课题题目时,需要组员共同讨论、研究确定最终模拟项目的内容。并且,在组长的协调下,组员认领选定模拟项目下的任务报告。小组内每个组员的任务报告,都需要小组分工合作,查阅资料,研讨、质疑、确定方案,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在研讨中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撰写报告

组内成员根据自己认领的任务,经过组内研讨确定最终方案,独立撰写个人的任务报告。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阅读文献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为其以后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6.走上讲台

为了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应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大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方案设计,每个组的组员都有机会把自己负责的任务报告通过讲授的形式,让其他学生与教师对自己的报告有一定的了解。

7.答辩环节

答辩环节是评审报告的关键环节,学生登台讲解自己的报告时,其他组成员和教师为评审组成员,可针对学生的报告,提出自己的质疑,不合理、不正确、有歧义的地方都应该被指出。答辩环节不仅是对主讲报告的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对报告内容的审查,更能激发其他组员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找出主讲学生的报告中的问题,深入对问题的理解及相关知识的内化。

四、结束语

情景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特色的Seminar教学法,将Seminar教学法有效地融入软件工程课程的不同模块中,与传统讲授方式相结合,同时又不限于研讨,增加了软件工程的阶段情景特色,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真正做到师生的互动交流,通过良好的双向沟通以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繁锋.结合模拟项目组的软件工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4(22):54-56

[2]佟玉军等.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49-54.

[3]陈荣群等.教育信息化环境下Seminar教学方法得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325):114-118.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篇5

【关键词】 xbrl;推广;问题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于财务报告信息交换的一种应用,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它对财务数据进行特定的识别和分类,并对财务信息提供更加强大的解释和分析平台。xbrl应用于财务报告除了不断提高商业报告的透明度外,还通过加强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流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xbrl同时是一种用于软件的开放性免版税规范,该规范利用xml数据标记来描述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以及其他机构的商业和财务信息。xbrl 通过利用一种基于标准的方法,使信息供应链上所有成员受益。用户可利用该方法准备、交换、分析和各种格式的商业和财务报表及其包含的信息。具体概括起来有如下功效:改进了财务报告的可用性;改善了业务流程;提高了数据质量;其资源可用于数据分析;压缩了数据的时间;降低了获取数据的成本;灵活,可扩展的和全面的数据收集;数据可重复使用;自动交换数据;标准开放,许可权免费。这些功效已经被一些领域重视,特别是在金融业的应用中逐步发挥出来。

一、xbrl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

xbrl国际组织自1998年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xbrl语言的建立以及促进和支持它的发展。xbrl 国际指导委员会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德勤、安永和毕马威国际会计公司,微软、ibm、j.d.edwards、sap 以及其它技术与金融公司资助。随着xbrl在证券领域的应用,xbrl方便、快捷的优势日渐显现,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更多领域。2001年12月,美国银行成功地把xbrl应用于客户资料整理,开启了xbrl在银行领域的应用篇章;2002年2月,澳大利亚谨慎性原则管理委员会(apra)宣布使用xbrl对保险公司等的数据收集进行检查,开启了xbrl在保险领域的应用篇章。截止到2008年9月, xbrl国际组织拥有的成员数已从最初的十几家发展到了近五百五十家,其中包括:专业服务和咨询公司、金融服务和信息提供商、软件和其它技术供应商、政府(监管及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和贸易组织。

在推广xbrl发展的过程中,xbrl分类标准的制定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会计学、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关系到诸多方面的切身利益。不同的财务报告目的需要不同的分类标准,每个国家可以根据本国的会计法规情况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到2008年9月,已有加拿大、中国、爱尔兰、以色列、日本、韩国、新西兰、西班牙、泰国、英国及美国共十一个国家的财务报告的分类标准获得xbrl国际组织的认可(acknowledged)或批准(approved)。

世界上的一些政府机构已经在使用xbrl对其报告过程进行标准化,也有许多著名的国际公司在为之做努力,如:微软、纳斯达克、普华永道这三家公司正在共同开展企业利用xbrl提供财务报表的推广工作。由于xbrl 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透明度,同时能极大地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能力,因此xbrl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际上许多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服务与信息供应商等机构已采用或准备采用该项标准和技术,如东京交易所的 td net 系统采用了 xbrl 技术报送财务数据;德国德意志银行将 xbrl 用于处理贷款信息并使其信用分析过程更加流畅。目前,纳斯达克上共有21家企业提供了过去5年的xbrl财务报告;英国税务局于2003年3月开始电子申报纳税工作,并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接受xbrl标准的税务电子文件。该税务局与英国xbrl组织合作,制订了符合英国税务特征的xbrl taxonomy,是采用xbrl技术的主要政府部门;荷兰税务监督厅、中央银行和统计局目前也正在研究xbrl标准;韩国证券交易所和kosdaq已经开发了xbrl信息披露系统,目前在kasdaq上市的多数企业已经采用xbrl相关的信息;日本国税厅已从2004年2月起正式开始采用xbrl进行企业的税务申报,首先在日本国税厅所属的名古屋国税分局内采用。

二、xbrl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情况

中国对xbrl的研究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8年1月,深交所了“上市公司定期制作系统1.0”,实现了历次定期的报告制作和数据上报工作,这一举措掀开了我国应用xbrl历程的第一页。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于xbrl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xbrl研究主导权由学术界转向了企业应用联盟(xbrl应用联盟、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国资委、纪检委、税务总局、审计局),应用联盟随着应用范围和行业分类标准的扩展而扩展。

中国证监会从2002年5月开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于2003年底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通过。该标准最终确定采用 xbrl的技术规范,充分利用xbrl良好的扩展性,达到与国际接轨。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的目的。从2002年底开始,中国证监会组织沪深证券交易所和相关软件公司的人员对国际商业报告领域出现 的xbrl标准进行研究,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该规范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通过,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进行 xbrl的报告披露有了合法、统一的规范。2005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会员,这是我国以单位身份加入xbrl 国际组织的第一例,此举有力地推动了xbrl在中国的应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开始了xbrl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已有几十家上市公司使用 xbrl 技术提交公司年报。

要想真正实现xbrl的实质推广,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就是分类信息标准(taxonomy)的开发。分类信息标准就是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电子文档数据项之间找到对应关系,国际xbrl组织把这项内容开放给了各国使用者,其自身只负责分类标准的认证工作。我国对xbrl的分类信息标准的研究开发高度重视,财政部下发了“中国xbrl分类标准问题研究”的重大课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xbrl分类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目前,中国分类标准得到xbrl国际组织认可的有:2005年7月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草案”、2006年7月的“中国基金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草案”、2008年2月通过的“金融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

虽然在我国推广 xbrl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因其是新生事物,由于国情缘故,在推行该标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提高行业信息化程度,并促进国际交往和信息交换,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存在的问题

1.xbrl软件工具的开发问题。

在使用xbrl进行财务报告的过程中,需要有应用软件的支持。xbrl报告的供应方和使用方的应用程序是应用xbrl的另外两个必备条件。这方面,已经有许多xbrl的成员公司(如富土通fujitsu、日立hitachi、微软microsoft)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软件工具,以帮助生成xbrl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软件公司介入开发xbrl的软件工具。虽然xbrl无许可证限制,任何财务信息供应链上的人都能免费、自由地准备、获得、交换并分析财务信息,然而这一切是要建立在一个软件处理平台上的。目前我国关注xbrl的群体主要是财务界人士,财务人员是使用xbrl的人群,可是这一切首先需要有软件业的支持。

2.存储问题。

xbrl技术的推广离不开存储技术的支持,众所周知,xbrl由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发展而来,xml直译为“可扩展的标记语言”,这意味着它有丰富的数据结构表现、能自行定义标签,但也意味着它对存储技术的要求更高。如果xbrl数据存储安全性低下、存取效率不高,也会影响xbrl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目前对xbrl的应用采用的存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1)存储于文件系统中;(2)存储于关系型数据库中;(3)存储于原生xml数据库中。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存储,都有相对的优势和局限:文件系统的方式无法保证文档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但是对xbrl实例文档内部所含的数据信息和层级信息保存完好,虽然没有造成数据失真,但是不利于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挖掘,难于直接导入数据挖掘工具中生成有用信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方式存储,基本上和采用文件系统方式进行存储相类似,但这种方式保证了文档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但损失了文档及文档间的查询性能,是一种“受了保护”的文件系统存储;采用原生xml数据库存储完好保护了xbrl文档内的数据含义,并且对xbrl文档的存取速度快,但在文档间的横向查询速度较慢,目前来看不适合于频繁的数据对比分析的场合使用。

尽管还没有找到一种十全十美的存储方式,但目前国际上的存储技术方面却有了很大的进步。日前,数据传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可实现每秒钟超过100万次的持续输入/输出(i/o)——且响应时间不到1毫秒,与业界基准测试速度最快的磁盘系统相比,性能提升了2.5倍,响应时间不足以前的1/20,占地空间只有以前的1/5,所需电力和制冷能耗也只有前者 的55%。如此巨幅的性能提升对于xbrl的发展可谓影响重大,我国在这样的环境下,应抓住机遇自主研发xbrl的存储方案与技术,还是采用“拿来主义”?

3.协调组织问题。

从xbrl应用的国际环境上看,目前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均已加入了xbrl标准化组织。随着外资企业,特别是外资银行、保险企业的进入,xbrl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我国目前政府主导尚未真正到位,未有部级的xbrl组织参加国际组织,未形成完善合理的研发链、应用链和产业链,再加上专家和研究资金的缺乏,形成了我国推广 xbrl的瓶颈。

三、进一步推进xbrl应用的建议

我国目前还没有软件公司介入开发xbrl的软件工具,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应该组织国内大的会计软件供应商,在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公司的积极配合下合作、开发出适用的应用程序。如果我国能自主开发出中文的xbrl软件处理工具,将大大促进xbrl在我国的应用速度,必将会有更多的各界专业人士及企业加入到推动xbrl的发展进程中来。

另外,目前情况下,要想进一步推进xbrl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必须有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参与,这样才使之具有权威性。由政府部门指导和监控我国 xbrl研发的整体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开放式的研发平台,加强理论和实务研究、充分调动上市公司的积极性,扩大xbrl信息供给,在增加信息供给的同时也能提高对xbrl信息的需求,两者互为促进。同时,国内大学也应该加紧开设xbrl课程,将其作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再开发一系列社会培训课程,让更多的相关专业的学生乃至其他相关从业人员了解、掌握有关xbrl的知识,同时,加强国家经费的支持和投入、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将我国目前无序发展的xbrl的研发纳入到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天西. 网络财务报告——论xbrl的理论框架和技术.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沈颖玲. 网络财务报告研究.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3] 杨周南,吴沁红,续慧泓. 中国xbrl研讨会综述[j]. 会计研究,2006,(8):86-89.

[4] tim reason, ready or not, xbrl is coming, cfo. com, 4. 2006.

[5] bobschneider , amidsummer review ofrecent xbrl developments, august, 2008.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篇6

【关键词】 XBRL;推广;问题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于财务报告信息交换的一种应用,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它对财务数据进行特定的识别和分类,并对财务信息提供更加强大的解释和分析平台。XBRL应用于财务报告除了不断提高商业报告的透明度外,还通过加强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流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XBRL同时是一种用于软件的开放性免版税规范,该规范利用XML数据标记来描述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以及其他机构的商业和财务信息。XBRL 通过利用一种基于标准的方法,使信息供应链上所有成员受益。用户可利用该方法准备、交换、分析和各种格式的商业和财务报表及其包含的信息。具体概括起来有如下功效:改进了财务报告的可用性;改善了业务流程;提高了数据质量;其资源可用于数据分析;压缩了数据的时间;降低了获取数据的成本;灵活,可扩展的和全面的数据收集;数据可重复使用;自动交换数据;标准开放,许可权免费。这些功效已经被一些领域重视,特别是在金融业的应用中逐步发挥出来。

一、XBRL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

XBRL国际组织自1998年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XBRL语言的建立以及促进和支持它的发展。XBRL 国际指导委员会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德勤、安永和毕马威国际会计公司,微软、IBM、J.D.Edwards、SAP 以及其它技术与金融公司资助。随着XBRL在证券领域的应用,XBRL方便、快捷的优势日渐显现,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更多领域。2001年12月,美国银行成功地把XBRL应用于客户资料整理,开启了XBRL在银行领域的应用篇章;2002年2月,澳大利亚谨慎性原则管理委员会(APRA)宣布使用XBRL对保险公司等的数据收集进行检查,开启了XBRL在保险领域的应用篇章。截止到2008年9月, XBRL国际组织拥有的成员数已从最初的十几家发展到了近五百五十家,其中包括:专业服务和咨询公司、金融服务和信息提供商、软件和其它技术供应商、政府(监管及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和贸易组织。

在推广XBRL发展的过程中,XBRL分类标准的制定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会计学、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关系到诸多方面的切身利益。不同的财务报告目的需要不同的分类标准,每个国家可以根据本国的会计法规情况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到2008年9月,已有加拿大、中国、爱尔兰、以色列、日本、韩国、新西兰、西班牙、泰国、英国及美国共十一个国家的财务报告的分类标准获得XBRL国际组织的认可(acknowledged)或批准(approved)。

世界上的一些政府机构已经在使用XBRL对其报告过程进行标准化,也有许多著名的国际公司在为之做努力,如:微软、纳斯达克、普华永道这三家公司正在共同开展企业利用XBRL提供财务报表的推广工作。由于XBRL 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透明度,同时能极大地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能力,因此XBRL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际上许多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服务与信息供应商等机构已采用或准备采用该项标准和技术,如东京交易所的 TD net 系统采用了 XBRL 技术报送财务数据;德国德意志银行将 XBRL 用于处理贷款信息并使其信用分析过程更加流畅。目前,纳斯达克上共有21家企业提供了过去5年的XBRL财务报告;英国税务局于2003年3月开始电子申报纳税工作,并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接受XBRL标准的税务电子文件。该税务局与英国XBRL组织合作,制订了符合英国税务特征的XBRL TAXONOMY,是采用XBRL技术的主要政府部门;荷兰税务监督厅、中央银行和统计局目前也正在研究XBRL标准;韩国证券交易所和KOSDAQ已经开发了XBRL信息披露系统,目前在KASDAQ上市的多数企业已经采用XBRL相关的信息;日本国税厅已从2004年2月起正式开始采用XBRL进行企业的税务申报,首先在日本国税厅所属的名古屋国税分局内采用。

二、XBRL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情况

中国对XBRL的研究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8年1月,深交所了“上市公司定期制作系统1.0”,实现了历次定期的报告制作和数据上报工作,这一举措掀开了我国应用XBRL历程的第一页。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于XBRL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XBRL研究主导权由学术界转向了企业应用联盟(XBRL应用联盟、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国资委、纪检委、税务总局、审计局),应用联盟随着应用范围和行业分类标准的扩展而扩展。

中国证监会从2002年5月开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于2003年底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通过。该标准最终确定采用 XBRL的技术规范,充分利用XBRL良好的扩展性,达到与国际接轨。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的目的。从2002年底开始,中国证监会组织沪深证券交易所和相关软件公司的人员对国际商业报告领域出现 的XBRL标准进行研究,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该规范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通过,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进行 XBRL的报告披露有了合法、统一的规范。2005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会员,这是我国以单位身份加入XBRL 国际组织的第一例,此举有力地推动了XBRL在中国的应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开始了XBRL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已有几十家上市公司使用 XBRL 技术提交公司年报。

要想真正实现XBRL的实质推广,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就是分类信息标准(Taxonomy)的开发。分类信息标准就是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电子文档数据项之间找到对应关系,国际XBRL组织把这项内容开放给了各国使用者,其自身只负责分类标准的认证工作。我国对XBRL的分类信息标准的研究开发高度重视,财政部下发了“中国XBRL分类标准问题研究”的重大课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XBRL分类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目前,中国分类标准得到XBRL国际组织认可的有:2005年7月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草案”、2006年7月的“中国基金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草案”、2008年2月通过的“金融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

虽然在我国推广 XBRL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因其是新生事物,由于国情缘故,在推行该标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提高行业信息化程度,并促进国际交往和信息交换,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存在的问题

1.XBRL软件工具的开发问题。

在使用XBRL进行财务报告的过程中,需要有应用软件的支持。XBRL报告的供应方和使用方的应用程序是应用XBRL的另外两个必备条件。这方面,已经有许多XBRL的成员公司(如富土通Fujitsu、日立Hitachi、微软Microsoft)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软件工具,以帮助生成XBRL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软件公司介入开发XBRL的软件工具。虽然XBRL无许可证限制,任何财务信息供应链上的人都能免费、自由地准备、获得、交换并分析财务信息,然而这一切是要建立在一个软件处理平台上的。目前我国关注XBRL的群体主要是财务界人士,财务人员是使用XBRL的人群,可是这一切首先需要有软件业的支持。

2.存储问题。

XBRL技术的推广离不开存储技术的支持,众所周知,XBRL由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发展而来,XML直译为“可扩展的标记语言”,这意味着它有丰富的数据结构表现、能自行定义标签,但也意味着它对存储技术的要求更高。如果XBRL数据存储安全性低下、存取效率不高,也会影响XBRL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目前对XBRL的应用采用的存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1)存储于文件系统中;(2)存储于关系型数据库中;(3)存储于原生XML数据库中。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存储,都有相对的优势和局限:文件系统的方式无法保证文档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但是对XBRL实例文档内部所含的数据信息和层级信息保存完好,虽然没有造成数据失真,但是不利于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挖掘,难于直接导入数据挖掘工具中生成有用信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方式存储,基本上和采用文件系统方式进行存储相类似,但这种方式保证了文档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但损失了文档及文档间的查询性能,是一种“受了保护”的文件系统存储;采用原生XML数据库存储完好保护了XBRL文档内的数据含义,并且对XBRL文档的存取速度快,但在文档间的横向查询速度较慢,目前来看不适合于频繁的数据对比分析的场合使用。

尽管还没有找到一种十全十美的存储方式,但目前国际上的存储技术方面却有了很大的进步。日前,数据传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可实现每秒钟超过100万次的持续输入/输出(I/O)――且响应时间不到1毫秒,与业界基准测试速度最快的磁盘系统相比,性能提升了2.5倍,响应时间不足以前的1/20,占地空间只有以前的1/5,所需电力和制冷能耗也只有前者 的55%。如此巨幅的性能提升对于XBRL的发展可谓影响重大,我国在这样的环境下,应抓住机遇自主研发XBRL的存储方案与技术,还是采用“拿来主义”?

3.协调组织问题。

从XBRL应用的国际环境上看,目前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均已加入了XBRL标准化组织。随着外资企业,特别是外资银行、保险企业的进入,XBRL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我国目前政府主导尚未真正到位,未有部级的XBRL组织参加国际组织,未形成完善合理的研发链、应用链和产业链,再加上专家和研究资金的缺乏,形成了我国推广 XBRL的瓶颈。

三、进一步推进XBRL应用的建议

我国目前还没有软件公司介入开发XBRL的软件工具,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应该组织国内大的会计软件供应商,在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公司的积极配合下合作、开发出适用的应用程序。如果我国能自主开发出中文的XBRL软件处理工具,将大大促进XBRL在我国的应用速度,必将会有更多的各界专业人士及企业加入到推动XBRL的发展进程中来。

另外,目前情况下,要想进一步推进XBRL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必须有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参与,这样才使之具有权威性。由政府部门指导和监控我国 XBRL研发的整体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开放式的研发平台,加强理论和实务研究、充分调动上市公司的积极性,扩大XBRL信息供给,在增加信息供给的同时也能提高对XBRL信息的需求,两者互为促进。同时,国内大学也应该加紧开设XBRL课程,将其作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再开发一系列社会培训课程,让更多的相关专业的学生乃至其他相关从业人员了解、掌握有关XBRL的知识,同时,加强国家经费的支持和投入、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将我国目前无序发展的XBRL的研发纳入到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天西. 网络财务报告――论XBRL的理论框架和技术.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沈颖玲. 网络财务报告研究.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3] 杨周南,吴沁红,续慧泓. 中国XBRL研讨会综述[J]. 会计研究,2006,(8):86-89.

[4] Tim Reason, Ready or Not, XBRL Is Coming, CFO. com, 4. 2006.

[5] BobSchneider , AMidsummer Review ofRecent XBRL Developments, August, 2008.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篇7

关键词:Word;数据提取;报告生成;VSTO

中图分类号:TP317.2

Word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文字处理系统,随着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Word检测文档需要生成,然而这些检测报告格式不统一,存在文档管理混乱、数据提取困难、数据查询不便、数据无法进行二次加工和分析等问题。本文利用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和VSTO(Visual Studio Tools for Office)相关技术,对Word2010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定制Word文档模板和Word外接程序的开发,对Word输入数据有效性的验证、Word数据自动化提取以及Word检测报告的生成。实现了检测报告统一、集成管理,便于对检测报告数据进行分析,挖据数据背后潜在的应用价值。

1 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

系统选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作为主要开发平台,选用C#为编程语言对微软的Word 2010软件进行定制,同时借助Word内嵌的VBA对数据有效性进行验证。系统的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Word报告信息的自动化提取,该部分首先对现有报告进行分析,然后进行Word模板的设计以及外接程序的开发,实现数据自动化提取。第二部分是数据库的设计,本系统的数据库一方面是存储Word文档提取的数据,另一方面为Word报告的生成提供数据来源。第三部分是检测报告的生成,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和检测报告模板,生成相应的检测报告。

2 Word二次开发技术分析

软件二次开发,主要指的是对现有的某个软件进行功能扩展、定制,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在该软件平台上进行第二次有针对性的开发,一般来说都不会改变软件原有的内核。Word二次开发,即是对Word办公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主要的技术是VBA和VSTO。

VBA是一种完全面向对象体系结构的编程语言,Word办公软件内嵌了VBA,为用户提供Word应用中的自定义功能。在Word 2010版本中,在开发工具菜单栏中,可以实现对宏的基本操作,如录制、编辑和运行宏等。

VSTO对Word二次开发是一种全新的跨越,它基于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将Word文档或程序作为对象进行定制。在Visual Studio中,可以对常用Office组件进行文档和外接程序的开发。

3 数据自动化提取

数据自动化提取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包括Word模板的定制和数据自动化提取程序的开发。其中模板定制使Word文档格式统一,确保模板填写数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数据自动化提取程序根据需要从模板的特定位置上提取出数据。

3.1 Word模板的设计

Word模板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后续功能的实现,因为数据自动化提取和检测报告的生成,都是以模板为依托。Word模板的设计在现有检测报告的基础上完成的,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现有的检测报告,确定报告中那个位置上的数据需要被提取,然后用符号进行标记,如{R_001}、{R_002}等。

(2)将文档保存为XML格式的文档,然后用正则表达式相关技术对XML格式文档中的特殊标记位置进行替换,使相应的位置转换为书签,后续文档录入实际上是对书签文字进行编辑。

(3)将上一步骤的XML文件转换为Doc文件,然后在利用VSTO的Word文档定制功能,对Doc模板增加相应控件,如时间控件、图片控件以及数据校验按钮。

(4)对特定要求的数据需要进行校验,采用Office内置的VBA编程技术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校验,校验的流程如图2所示。

3.2 数据自动化提取程序设计

数据自动化提取程序是对设计模板上固定位置上的数据进行提取,是对Word程序功能的定制,在Word原有菜单栏项增加数据提取菜单栏,这里用到VSTO的外接程序的开发。为了降低程序的耦合性,提高代码的重用性,程序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基于MVC三层架构设计,包括模型层、视图层、逻辑控制层,其中模型层是对Word底层模型进行重新组合与设计。逻辑控制层主要是对数据提取的逻辑模块功能进行划分,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数据提取模块、数据上传模块。表示层主要是界面展示。

对于文字格式的信息可以直接根据位置进行提取,而对于图片格式的数据,需要进行转换,因为在Word中图片采用的是Base64的编码格式,要想对Word中的图片数据进行提取,首先要查找定位图片对应的Base64编码,然后将Base64编码进行解码转换为图片格式。主要代码如下:

//将Base64编码转化为字节

Byte[] arr=convernt.FromBase64String(str);

//将字节保存到内存流

MemoryStream ms = new MemoryStream(arr);

//转化为Bitmap对象

Bitmap bmp = new Bitmap(ms);

//保存图片

bmp.Save(txtFileName+".jpg",ImageFormat.Jpeg);

4 报告自动生成

目前汽车行业检测机构的专家在查看检测报告时,往往要经过很多流程,如向检测人员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后通过邮件或者其它方式接受检测结果,这种方式不仅流程繁琐、操作不便,而且检测报告也不便管理。通过报告自动生成技术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检测报告的统一化、一站式的管理。

报告生成的流程如图3所示,首先根据用户选择检测报告生成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或者用户生成检测报告,然后选择报告编号和报告模板进行数据填充,并对错误信息进行提示。

5 总结

本文设计了基于VSTO的Word数据自动化提取及报告生成的系统,实现了Word 文档的数据自动、准确、规范采集及报告实时生成,实现了检测报告数据统一化、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叶明,张铮.基于的Word报告生成功能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9):104-106.

[2]鲁保玉,杨新芳.用Delphi生成Word报告及动态结构表格[J].计算机软件与应用,2007,4(3):180-183.

[3]王二暖.基于C#的Word2010文档自动生成系统[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05.

[4]罗许练.基于C#.NET的动态Word文档生成及数据填充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09,6(29).

[5]闫新珠,王秀芹.在VC中利用Word生成测量报告[J].地矿测绘,2006,22(1):32-33.

作者简介:惠怡静(1975-),女,天津人,副主任,工程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汽车行业信息平台建设、汽车行业政策研究;邵学彬(1986-),男,山东菏泽人,职员,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数据挖掘、软件开发技术、汽车行业数据服务平台开发与建设;程旭(1978-),男,天津人,项目经理,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数据挖掘、企业信息化等。

软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篇8

关键词:计算机;多用户系统;负载测试软件;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一、负载测试软件的背景

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网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我完善已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不断推广的背景之下,计算机安全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计算机的安全性逐渐随着它的广泛应用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而且当前网络的在向多用户、复杂型用户系统的方向发展,网络安全的问题更加重要。负载测试软件正是基于此方面而研发出来的软件。

另外,首先在现实生活中,达到政府机构和科研机构,小到校园网等,所应用的都是相对复杂的多用户系统,多客户端意味着服务器的工作效率必须要全面提升,系统的性能是服务器工作效率的前提,负载测试是属于系统性能安全稳定测试的检测之一,它是系统安全的一个有效的检测手段;其次,从多用户系统上考虑还有不仅仅只是系统性能因素,还要考虑到它的工作效率,客户端人数众多使得系统的数据处理量大副度提高,它的处理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单凭系统自身的能力是不太现实的,借助负载测试软件能大大减少系统的工作量,节省人力和物力。多用户系统给服务器提出的新的高的要求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行速度要快,一是运行效率要高。运行速度要快是指在连接的时间上应该没有限制,运行效率高是从多用户多次连接方面说的。

还有一个方面是假如软件公司研发出来的软件和应用程序没有经过检测就投入市场,很有可能会发生软件运行漏洞和运行故障,这对用户的信息安全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用户的个人权益的不到有效的保障,而且对大型用户来说,意味着要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同时还付出泄露安全信息的代价去配置没有安全保障的软件和硬件,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对于多用户系统来说,客户端数量的庞大是检测的重大阻碍,若一一进行人为检测的话,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也是难以估量的,而且在某种角度说,检测的效率和正确率无法保障,高强度、自动化、高度模拟的负载测试软件的研制是目前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负载测试软件成了目前测试软件的热门。

二、负载测试软件的设计与研究

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关于负载测试软件。

首先,负载测试软件的结构。

负载测试软件包含四个组成部分:a.记录软件b.报告软件c.监控软件d.负载发生器。这是基本的四个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各自独立运行,并且可以作为单独的个体软件进行程序运行操作。负载测试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是:通过自动化工具来编写访问服务器的简单脚本,而相对复杂的脚本则通过记录软件生成,然后通过负载发生器执行脚本,而之后的运行是在监控软件的监控之下进行的,运行结束之后,软件中的报告软件会生成标准报告。这就是四个方面的相对独立的但是总体上却又是整体运作的整个过程。

具体到每一个方面的分析上,我们来逐个介绍。关于脚本的生成,从类型上有两种脚本,一是简单的脚本模式,这种脚本只需通过程序本身的自动化工具就能实现由自动化提供的编辑环境功能来进行编写,而复杂的编写就需要本文的关于负载测试软件的构成要素之一记录软件,它通过对用户活动生成最初的脚本后,继续在这些前提下进行用于支持多用户功能的脚本修改工作。负载发生器的作用是脚本运行的载体,可以说它是一个对脚本进行加工运行的初始工人,对脚本进行最初的模拟,然后再数量时间等各方面进行设置,最后分配到计算机的多用户上。监控软件的作用好比产品流水线上的检测机器,不过它不负责处理,它实际上也相当于一个记录作用,不过会加上错对分析,也就是选择性地记录并且归类分析。最后整部电脑的运行数据需要进行整合处理,报告软件就是做最后的处理工作,生出分析报告才是最后负载测试软件的结束。

其次,负载软件的设计与研究。

负载测试软件的设计与研究是与负载软件的组成部分相联系的,对于它的设计研究的讨论也是围绕这四个部分进行的。现在,我们就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的实现原理进行简单阐述。

a.记录软件。上文简单说过,记录软件的目的是生成负载试用例的脚本,也就是通常情况下所说的虚拟用户脚本。记录软件的在测试用户的使用习惯的目的下生成的一个软件。通过记录软件,可以记录用户向测试软件发出的所有指令和信息,并且加以保存。那么在这个记录软件的设计中,在Reconder子系统下,关键技术是键盘的捕获。键盘捕获技术很多,在这里采用的是基于内核的劫持函数技术。劫持的意义是在于保存函数,然后再次重置内容,最后进行receive buff的转换。

b.监控软件。监控软件的主要功能是记录关键时刻,同时读取来自测试系统的反馈数据,以此来监测负载软件系统的运行状况。具体的监控组件包括客户端控制、防火墙控制和数据库服务器的监控等,在对系统实行监控之后,它还会主动生成动态的报告表,如web事务故障图等。与普通的监控软件相比,监控软件的数据库的处理相对较强。系统设计的关键是关于数据库的设计。监控软件的数据库一般来说不仅数据量大,而且数据库的数量多。选好数据库目前来说普遍采用Informix等大型关系型数据库。

c.报告软件。报告软件是监控软件的补充,它负责最后系统的运行情况的分析,通过生出的报告表来分析判断系统的负载风之和性能瓶颈。一般来说,当负载测试操作停止之后,报告软件会自动生成,监控模版会将实时记录的各种相关数据发送给报告软件,然后由报告软件经过综合分析得出运行报告。

d.负载发生器。负载发生器是负载测试系统中的最关键部分,作用是产生虚拟用户。它在设计上的关键点是要让它更适应多系统和多环节测试。在该软件中,可以通过建立模板,编写模版中的参数,从而实现自定义测试。虚拟用户的产生自然是核心要素。虚拟用户通过完成一些典型的处理过程来模拟真实操作过程,产生虚拟用户的基本原理是在脚本执行系统中,设置基于系统情况的n个进程。

三、小结

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是计算机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负载测试软件是从软件测试的基础上来通过自动化测试对系统的运行进行相关性测试,它是预测系统性能以及实现系统瓶颈定位的重要方式。这款软件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由于系统测试而产生的人力和物力的付出,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性,这就为计算机产品在市场的推广方面增加了客户信任度,有利于公司效益的提高。

负载软件的业务在欧美各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历史,目前市场上流行多款负载测试软件,这里不再一一赘述,这些软件应用广泛,反响甚好。但是,负载软件的设计和推出依然处在行业的初始阶段,它在客户的应用上依然有着缺乏网络环境的真实性特点,导致客户的感受偏差,这是新型软件在设计上的不足,还需要长时间的不断积累才能更加完善。我们可以在负载测试软件的跟进服务上做一些文章,通过对软件使用的状况,对用户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负载测试软件的质量。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