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8篇

时间:2023-05-08 18:12:58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篇1

职业价值取向

价值观

[论文摘要]为了把握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指导服务与咨询,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笔者对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并从多层面揭示造成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获取第一手资料,笔者设计编制了《20q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就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深人调查和研究,内容涉及“就业准备、就业意愿、择业标准、就业指导”等方面,调查样本来自2006届部分本科毕业生,涉及8个二级学院、21个本科专业、2313人,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充分的代表性和合理性。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力求及时、准确地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动态,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咨询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希望能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帮助和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1.职业价值取向突出自我导向,淡化社会价值。①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的主体意识正在日渐增强,具体表现为渴求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清晰的了解,在择业意向中,强调自我需要和兴趣的满足,主张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2.职业价值评价标准趋向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融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注重自我价值的大背景下,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正在趋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本次调查中,在问及择业时,将考虑的前三位因素是37.6%的毕业生选择了“个人发展机会”,其次为“工作地点”20.1 0jo ,“薪酬和福利”1:3.9a/o。可见,当前大学生在对职业的选择上更为现实,首要考虑的是个人发展和经济利益,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正逐渐转向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为特征的“自我实现型”和以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为特征的“经济利益型”,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

3.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化。当前,我们正处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常处于自我的主观性与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最常见的表现为职业理想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的矛盾;既希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择业,又不愿承担风险,希望政府或学校能保障就业;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缺乏竞争的勇气,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有放弃专业、准备改行的心理。

4.就业期望值偏高,职业价值目标功利化。在就业期望值方面,不少同学定位过高,在薪水方面,31.2%的同学要求月薪200(〕元以上,在就业单位意向上,部分同学一心把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上,一味追求待遇好、收人高、地方好,这种就业期望值也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毕业生往往表现得比较急功近利,在目标追求上,偏重实际利益的获取。

5.职业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随着以“市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高校毕业生都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竞争,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目前,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需求信息、实现就业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了解有关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洽谈会签订就业协议;参加社会上的人才交流活动来落实就业去向;借助于家长、亲朋好友、老师的推荐和自荐,主动上门到单位去寻找工作岗位;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就业信息网站上进行网上择业;采取先学习深造而后就业的策略;自主创业等等。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

在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大背景下,影响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社会文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家庭等五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多元j隆、竞争性、自主性等特点所带来的自主意识,竟争观念都已渗透到青年大学生思想中,并从各个层面深入影响和渗透到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促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短期化趋势,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就业方式多元化,择业成为职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就使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途径和手段变得多样化。

2.社会文化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深人,国外的文化和思想传入我国,从而形成多元文化的土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往往表现出其多元性、复杂性甚至矛盾性。一方面外来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个性张扬,务实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庸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体系也随之乘虚而入,影响、渗透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在大学生当中开始滋长蔓延,导致部分大学生偏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逐眼前的个人利益,淡漠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的行为选择取向。

3,高等教育改革因素。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同时,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大部分大学生仍固守传统的自我认知和心态,从而导致择业时期望值普遍偏高。此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新的就业制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择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使大学生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择业时,过于求稳,产生严重依赖心理;同时,在无奈之余,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眼前利益,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错误思想。

4.高校因素。高校有必要也有责任担负起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指导教育的重担,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都是强调一元的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排除、压抑与主流价值相背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取向。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对高校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产生强烈的冲击,并通过学校德育以外的各种形式如大众媒体、家庭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面对这种新的形势,传统的德育模式和内容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和模式也相对滞后,常常偏重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就业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相对欠缺。

s.家庭因素.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教育职业评价、言行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但一些父母重期望轻培养,对子女期望过高,求稳定、保终身等传统观念灌输给子女,从而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此外,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也深受其所属的同龄群体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从众倾向。

三、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取向的方法

1.积极开展正面的社会典论宣传。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就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来讲,主要是应积极创建正面社会舆论环境,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应坚决支持,大力弘扬。此外,社会和高校应该积极宣传和渲染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积极因素,表扬先进、树立典型,挖掘往届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过程中蕴藏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篇2

职业价值取向

价值观

[论文摘要]为了把握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指导服务与咨询,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笔者对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并从多层面揭示造成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获取第一手资料,笔者设计编制了《20Q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就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深人调查和研究,内容涉及“就业准备、就业意愿、择业标准、就业指导”等方面,调查样本来自2006届部分本科毕业生,涉及8个二级学院、21个本科专业、2313人,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充分的代表性和合理性。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力求及时、准确地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动态,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咨询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希望能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帮助和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1.职业价值取向突出自我导向,淡化社会价值。①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的主体意识正在日渐增强,具体表现为渴求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清晰的了解,在择业意向中,强调自我需要和兴趣的满足,主张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2.职业价值评价标准趋向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融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注重自我价值的大背景下,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正在趋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本次调查中,在问及择业时,将考虑的前三位因素是37.6%的毕业生选择了“个人发展机会”,其次为“工作地点”20.1 0Jo ,“薪酬和福利”1:3.9a/o。可见,当前大学生在对职业的选择上更为现实,首要考虑的是个人发展和经济利益,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正逐渐转向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为特征的“自我实现型”和以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为特征的“经济利益型”,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

3.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化。当前,我们正处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常处于自我的主观性与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最常见的表现为职业理想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的矛盾;既希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择业,又不愿承担风险,希望政府或学校能保障就业;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缺乏竞争的勇气,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有放弃专业、准备改行的心理。

4.就业期望值偏高,职业价值目标功利化。在就业期望值方面,不少同学定位过高,在薪水方面,31.2%的同学要求月薪200(〕元以上,在就业单位意向上,部分同学一心把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上,一味追求待遇好、收人高、地方好,这种就业期望值也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毕业生往往表现得比较急功近利,在目标追求上,偏重实际利益的获取。

5.职业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随着以“市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高校毕业生都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竞争,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目前,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需求信息、实现就业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了解有关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洽谈会签订就业协议;参加社会上的人才交流活动来落实就业去向;借助于家长、亲朋好友、老师的推荐和自荐,主动上门到单位去寻找工作岗位;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就业信息网站上进行网上择业;采取先学习深造而后就业的策略;自主创业等等。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

在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大背景下,影响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社会文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家庭等五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多元J隆、竞争性、自主性等特点所带来的自主意识,竟争观念都已渗透到青年大学生思想中,并从各个层面深入影响和渗透到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促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短期化趋势,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就业方式多元化,择业成为职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就使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途径和手段变得多样化。

2.社会文化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深人,国外的文化和思想传入我国,从而形成多元文化的土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往往表现出其多元性、复杂性甚至矛盾性。一方面外来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个性张扬,务实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庸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体系也随之乘虚而入,影响、渗透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在大学生当中开始滋长蔓延,导致部分大学生偏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逐眼前的个人利益,淡漠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的行为选择取向。

3,高等教育改革因素。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同时,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大部分大学生仍固守传统的自我认知和心态,从而导致择业时期望值普遍偏高。此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新的就业制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择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使大学生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择业时,过于求稳,产生严重依赖心理;同时,在无奈之余,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眼前利益,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错误思想。 4.高校因素。高校有必要也有责任担负起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指导教育的重担,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都是强调一元的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排除、压抑与主流价值相背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取向。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对高校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产生强烈的冲击,并通过学校德育以外的各种形式如大众媒体、家庭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面对这种新的形势,传统的德育模式和内容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和模式也相对滞后,常常偏重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就业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相对欠缺。

s.家庭因素.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教育职业评价、言行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但一些父母重期望轻培养,对子女期望过高,求稳定、保终身等传统观念灌输给子女,从而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此外,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也深受其所属的同龄群体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从众倾向。

三、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取向的方法

1.积极开展正面的社会典论宣传。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就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来讲,主要是应积极创建正面社会舆论环境,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应坚决支持,大力弘扬。此外,社会和高校应该积极宣传和渲染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积极因素,表扬先进、树立典型,挖掘往届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过程中蕴藏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 岗位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架构 智能控制技术

0 引言

随着德国工业4.0技术的问世和《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越来越多的智能控制技术代替了传统的过程控制技术,进入到各种过程行业(如化工,制药、造纸、环保等)中。目前浙江省过程控制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自动化相关人才需求很大,企业希望得到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仅能拥有自动化相关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包括创新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良好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人才需求的驱使下,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变化,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在市场需求下,必须更新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对高职自动化类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

本文首先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走访及专家指导,归纳出职业方向并分析现代企业所需的岗位技能需求;其次,根据各个岗位群的职业技能需求,改进岗位职业能力;最后,根据改进的岗位职业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并构建有效合理的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1 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岗位能力分析

1.1 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岗位分析

为了确定本专业人才的专业定位,对10余家企业、100多名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分析。由于就业岗位种类繁多且就业单位数目较大,因此,将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相关的职业分为4个职业方向,包括:过程控制方向、智能控制技术方向、仪器仪表检测与维修方向、自动化产品营销方向。通过职业方向,给出岗位技能需求。具体的专业定位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到,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的高职学生在过程控制类、智能控制、仪器仪表检测与维修行业有比较广泛的就业空间。为了提升过程控制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利用智能控制技术,来提高产品供应和生产的效率。因此,为了适应先进科技和现代企业发展,对以往适应于传统生产过程的岗位技能需求进行改进,加入了适合于现代智能控制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

1.2 高职工业自动化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对工业过程自动化行业和岗位技能的深入分析,并结合企业专家、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技术骨干、专业教师对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的意见,给出了与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各岗位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如表2所示。首先,根据这4个职业方向细分为4种岗位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岗位、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岗位、仪表检测与维护岗位以及自动化设备营销岗位,再依据不同的岗位群,分别给出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

2 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指导下,对改进的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进而对原有的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革,使得新构建的课程体系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文献[1]的课程体系架构上进行改进,新的课程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改进后的工业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不仅保留了原有课程体系架构的优点,也在原有课程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进。现将改进后的工业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特点总结如下:

(1)整个课程体系架构由“职业方向”出发,确定对应的“岗位群”,再由“岗位群”生发出对应的岗位能力,包括:基本的素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以及职业核心能力,最后确立对应的课程体系。基本的素质能力由通识类课程和综合素质来体现,职业基础能力由专业基础课程来实现,职业核心能力由职业理论课程、职业实践课程和技术服务课程共同完成。把专业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作为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载体。

(2)首次提出以“职业方向”来确定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此,课程的建立和设置要适应职业的需要和发展。在众多工业自动化企业岗位中筛选归类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职业方向,一方面利于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有清晰的概念,知道“要做什么”;另一方面,有利于专业教师明确地建立课程体系。因此,通过考察相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工业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趋势,制定出了与其相适应的4 个职业方向,分别是:过程控制类、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类、仪器仪表检测与维护类以及技术经济类。

(3)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入“智能控制技术”类课程。目前,各大国家纷纷提出制造业国家战略。面对各国的战略举措和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中国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将智能制造和控制技术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王晓明在经济日报《从三个维度认识“智能制造”》中提出,“智能制造”整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由集中式控制转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并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实现智能化。可以说,智能制造和控制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最高体现。现如今,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在过程行业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比如:离散制造行业的智能仓储和智能物流系统,工业现场的智能巡检系统,RFID射频识别系统。由于智能制造和控制技术需要利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来实现智能化,因此,为了适应现阶段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把“智能控制技术”作为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方向。要将与“智能控制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加入到课程体系架构中,并特别加入“小型智能工厂”作为“智能控制技术”的实训基地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新方向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在专业学习中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开拓创新,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而在普遍的高职院校中电气自动化这一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和目标,这就要求对其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不断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中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探索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提供一些思路。

1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其发展新方向的重要意义

1.1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职教育在近些年来也变得比较火热,尤其是像电气自动化这一类的专业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报考。但是在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持续升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其实践教学中的一些不足,极大地影响了这一专业实践教学的更进一步发展。总的说来,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在普遍高职院校中,电气自动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显得比较片面和单一。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往往只做了形式上的工作,对于具体效果是否得到提升以及内容是否合理规范并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等的问题并未予以关注。第二,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很多高职院校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比较拘泥于传统方式,在提倡现代教育的今天显得格格不入,并且教学方法上的不灵活也无法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教学需求。第三,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引起重视,在相关的设施配备方面也没有做到全面,这就使得电气自动化的实践教学受到了一定的条件限制,在具体实践教学效果及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就打了折扣。

1.2发展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新方向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持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发展实践教学的新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新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对于新方向的探索和发展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和理论水平,并且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能促进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个学习理论知识并将其具体应用到实践中的一个有用过程,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基本功底并提高其逻辑思考和实际应用的能力。而现阶段的实践教学并不能切实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探索其发展的新方向对于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来讲是非常有益的。其次,对于新方向的探索和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具体实践中的操作能力。正如前文指出,当前电气自动化的实践教学只注重于实践这个形式,具体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发展其实践教学的新方向是将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再者,对新方向的探索和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很多任务需要同学之间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协作,集团体力量攻克难题,这一点是学生今后踏上社会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对实践教学的新方向进行探索也有利于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并提升学生相应的能力。

2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在未来发展中的新方向

2.1在电气自动化的专业课堂上进行具体有效的实践教学

专业课堂的教学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传授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会对学生带来极大的提高。一方面学生可以马上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投入实践,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能带动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开展实践教学能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2在课余时间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深化课堂实践教学的成果

学生通常在上完课以后就将学习抛之脑后,很快就遗忘了已经学到了知识。因此,在课外也组织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由相关教师进行具体的实践指导。这样就有利于提高课堂实践教学的效果,还能及时纠正学生在实践操作上的失误。

2.3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合作开办实践教学

虽然电气自动化专业在普遍高职院校中都有开设,一方面增加了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相应教学资源的丰富。因此,实践教学的发展新方向也可以锁定不同的高职院校,培养良好合作关系共同开办实践教学,这样就方便于利用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将院校之间的竞争力升华为自身的实力,在具体实践能力方面也得到极大提升。

2.4与社会单位接洽,深化具体的实践教学

电气自动化是一门专业性极强又特别注重实践性的学科,而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踏入社会以后能凭借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某个工作。因此,实践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还可以深入到真正的社会工作中,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加直接和明显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可以与社会上一些相应的单位进行接洽,确保能在特定时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种直接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中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正处于一个改革创新的阶段,只有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方向才能促进这门专业的实践教学进一步发展。在未来的一个历史阶段中,不论是院校本身还是专业教师都需要紧跟现代教育步伐,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更加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篇5

关键词:就业导向;教学改革;自动化专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学专科教育应该遵循以就业为导向、对准市场设专业的思路。

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是电气工程学院的主体专业,也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随着社会与科技发展,我校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电气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本文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专业教学改革,以培养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应用型”专业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制订不应当只是相关专业教研室的事情,专业教研室在制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时,还应当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作为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毕业学生的追踪调查,切实了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专业需求和对本专业学生培养素质的评价,通过系统分析,合理确定学生培养的业务规格,指导教学改革。同时,还应当广泛征求用人单位、自动化专业专家顾问委员,以及在校学生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符合行业企业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我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直接面向四川省中小企业,为了更好地为我省相关行业提供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研了行业需求,对接企业所需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群。对照岗位群,培养学生相应的工作能力,要求学生毕业前获取CAD证、PROTEL证、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让其具备职业岗位操作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重构新的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要求,精心设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构建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后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含有:人文素养、基础能力、机械工程能力、电工技术能力、电子技术用能力、自动控制能力和电气控制能力这七大“能力模块”。

人文素养和基础能力模块以讲授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为主。在以“必需、够用”的理论教学前提下,专注于加强大学英语、工程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的教学效果,并要求学生考取相应证书。这就形成了三年连续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的教学格局,夯实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具有阅读和翻译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

将电工技术能力模块、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模块和机械工程能力模块设置为自动化技术专业和相关专业群的公用模块。在满足课程应用性、先进性、前瞻性的前提下,以“够用”“适度”为原则,尝试适当地整合和优化一部分课程。

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依靠电气控制能力模块和自动控制能力模块培养。课程的安排要突出培养毕业生在生产第一线具备较强的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专业核心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和优化,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和更新。每门课程和各实践教学环节中必须含有专业能力要素和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为达到七大能力模块要求,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时对学生进行项目化训练,要求学生“真题真做”,每个项目中要渗透专业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的要素。

三、开展校企合作,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

建立与企业,如富士康科技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注重校企双向联动,把握行业需求,以行业反馈促进教学改革,同时为行业提供定制型培养服务。合作建设以企业生产基地为依托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2014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进入富士康自动化人才培养“定向班”学习,学生就业率达到94.06%,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综上,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专业教学改革,可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刘顺清.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J].大学教育,2013(16).

[2]许素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校自动化专业控制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篇6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方向

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机械设计制造行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此部分的发展推动了整体工业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此行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其自动化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确定了其发展方向,其发展方向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机械设计制造行业朝着已经确定的方向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1 对当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所具有的优势进行探究

当前我国科技技术不断发展,整体的科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这样的科技化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其自动化趋势的形成使其和传统设计制造技术有了明显的区别,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中融入了很多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简化了操作流程,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所以说,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更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其中应用的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和社会发展相接轨,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对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进行深化研究,促使其与科技发展相适应,以此来推动整体工业行业的进步[1]。

2 对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2.1 对一体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就应实现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发展可以减少很多中间环节,这样就可以缩短产品生产时间,在时间缩短的基础上,其生产效率自然提高。与此同时,一体化的实现还可以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减少机械设计制造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发展预留出更多的周转资金,从而促使企业竞争力可以大大提高。

2.2 对智能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科技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阔,越来越多企业中应用了先进的科技,从而使其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动化的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也应该与时俱进,因为其自动化发展中已经应用了很多科学技术,简化了人工操作,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自动化过程中依然离不开人工操作,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推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化是自动化的升级,智能化对人力资源需求逐渐减少,很多环节都可以通过智能控制来实现操作,所以说,智能化是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的下一个目标,实现此目标发展对整体的工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3 对模块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机械设计制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转变为模块化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模块化发展对整体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发展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若是此发展目标,那么机械设计制造的效率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对模块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并对机械设计制造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规划,实现每一个环节的有效链接,在此基础上通过严谨的处理来确保每一环节的操作都是十分准确的,做到在提高整体生产效率的同时加快其发展步伐[2]。

2.4 对网络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的下一个方向就是实现其网络化,网络化的基础在于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遍布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网络依然无可取代,面对这样的情况,实现机械设计制造的网络化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朝着网络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对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然后将分析结果和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结合起来,找出其中存在的共同点,发现其中落后的技术,之后淘汰落后技术,融入先进的网络技术,以此来实现机械设计制造的网络化发展,推动机械设计制造整体行业的进步。

2.5 对微型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传统的机械制造设备体积较为庞大,应用起来较为笨重,此种情况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有了改善,机械制造设备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地缩小,这就是微型化理念的体现,此理念和当前生产出来的手机越来越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说来未来一段发展时间中,机械设计制造设备越来越微型化是有理论依据的[3]。同时,体积不断缩小的机械制造设备占地面积越来越小,存放和移动也逐渐地便利,这样机械设计制造工作的开展将会更加灵活。

2.6 对绿色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为了进一步的落实环境保护,人们提出了很多绿色环保措施,对很多工业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也应该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从设计阶段到制造阶段,所有阶段都要贯彻落实绿色化环保理念,这样工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效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出现以及应用,是工业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契机,自动化制造生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还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方便,让人们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便利。鉴于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重要性,工作人员应该对此进行深化研究,并通过研究对其不断创新,促使自动化发展可以取得更好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刘振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方向的探究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1084-1084.

[2]刘洋,周翠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155-3155.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篇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占据了强大的地位,成为了重要项目之一,我们只有不断将机械自动化设计完善,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才能加快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及其自动化的实现。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已经在许多工业区进行了应用,且效果非常好,但是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继续寻找解决办法并不断完善自动化相关缺陷。本文简单论述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我国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焦点之一。

关键词: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方向

1前言

我国是世界大国,虽然人力资源很多,但是在工业中运用还是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只有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实现了自动化的普及并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遵循专家总结出来的发展方向,并按照这个发展方向实现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升华发展,实现全面自动化。这也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一旦这个目标被实现,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业将会实现质的飞跃,这也会为我国带来巨大的好处,所以我们进行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相关研究,以求能够更好的解决现存的问题。

2现状

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讲,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群众及政府的关注,所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已经是工业上的一大必然趋势,我们务必要进行自动化上的革新,不断发现其必要性及其发展方向。了解机械制造实现自动化的必要性,深入开展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研究已经成为现如今的热门话题,而目前的技术已经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定要重视起来。从社会各界的角度来讲,机械制造实现自动化都是符合发展进程的目标,无论是人力资源的减少,还是工程规范性的增加都能够实现更加标准化、高效化,最终达到更有效益的工业项目。这也是目前专家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一旦这个目标实现,就会大大增加机械制造业的利润,扩大其对国家以及社会的运用。

3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生产属于新兴科技,它实现了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简单运用,达到了更有效的经济收益,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应该推崇的一项研究。它实现了机械功能自身的提升,减少了许多工程上的失误,保障生产安全,为社会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种自动化生产具有提高效率的作用,是机械自主开发的一种说法。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在另一种意义上满足了时代进步的需求,是符合当代高效率生活的一种表现。它采取了较为先进的理念,与传统的工业生产不同,采用了更加高效且完善的自动化生产。自动化代替人力资源,减少了操作的失误,所以我们可以说,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满足了当代人的需求,符合高效生活节奏,属于创新型技术,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力表现之一。

4机械自动化优势

4.1高效生产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效率都在逐渐提高,而机械自动化在这方面与生产生活保持了高度一致。生产中,按照传统操作,通过人力资源可能会出现低效现象,因为人力是有限的。而机械自动化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情况,通过精准的计算机计算,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所以说,它是高效生产,对产品的质量和规范都有一定的标准。

4.2简便维修

信息技术与机械设计的结合,提供给了我们更加简便的维修。通过计算机的计算,我们可以控制各个机械部位,自动输入该程序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维修结果。而且还可以检测不同地方是否出现问题,做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程序都是往返的,只要原材料供应正常,我们就能及时的进行维修,减少各种损失。

4.3高安全性

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减少了许多风险。只要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安装监控,就可以很方便的对各个步骤进行观察,从而有效地控制各个部位,在发现可能存在危险的时候就可以很快地进行解决,避免了危险发生后产生安全问题隐患。机械发生不正常现象就应该立刻停止电力供应,然后及时检查,排查漏洞,进行严格修正。

5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5.1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促进机械设计制造发展的必然经过,它可以有效的改进生产水平。只有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生产工艺以及科技的发展升华,将科学化发展贯彻落实到底。随着进一步的提升,也可以达到经济收益最大化。

5.2应用智能化

智能化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再是简单的自主生活,通过智能化能够实现更多的目标,对机械设计制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既让我们看到了明确的未来目标,也让我们发现了一条最有效的道路。

5.3微型化、模块化

微型化、模块化是许多领域都要经历的,由大到小,比如说计算机。现在许多微型机都占领了各大市场,这些的实现都是技术进步的表现,提高了许多效率,这也是一大趋势之一。

5.4生产的网络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网络化普及到了各个人家,互联网已经实现了大众影响。将先进的信息输入进计算机中,就可以实现信息的永久保留,并应用到各个部分。这也促进了生产的效率提升,解决了市场需求。所以说,生产的网络化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方向,符合我国政策发展方向。

6结束语

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实现机械制造业自动化都有利于我国的发展,它不光会减轻工业员工的工作压力,也能够实现更加精确化的工业生产运行,是机械制造业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国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使用产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实现自动化就能更大程度满足这个需求,达到更高标准。所以,对于这种新技术的需求也促成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实现自动化,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提高生活水平。因此,实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前提就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实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业的用途及广大普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快速进行。

作者:刘佳 单位:陕西省渭南市涧峪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

参考文献:

[1]景蕾.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2015(7):34~35.

[2]吴淑霞.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时代农机,2015(3):56~57.

[3]王英随.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中国机械,2014(2):54~55.

[4]何邦权.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4(4):67~68.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

一、对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浅析

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可谓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融合,这两项技术在实际的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同时在实际的机械制造行业运作中,也要信息技术来实现协调性操作,最终将一系列的指令落实到实践中,这就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1]。

机电一体化这一概念最先由日本专家学者提出,起初在应用这一管理理念时,都会结合具体的机械设备来落实操作,它切实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自动化信息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实现了融合和统一,而后将其整体性的技术优势凸显出来,融入到机械制造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这些技术类别也会对技术结构、产品功能以及产品结构等内容切合实际的了解和消化,最终极大的促进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最终也为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对于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趋向探析

要想更好地促进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就要首先了解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而后对自身的企业发展结构予以定位,这样才能促使企业的发展更具活力,极大的提高机械制造行业的经济运营效益。

(一)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应用这一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就要掌握其发展方向,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尤其要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与“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理念相一致,逐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融合,最终促使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更为稳健,除此之外,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机械制造行业当中,还会切实减少机械制造行业的污染排放量,逐步减轻环境污染问题[2]。

(二)要和大数据实现有机的结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要切实与大数据实现有机的融合,这也是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趋向之一,在此过程中,要将大数据的优势体现出来,促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

应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繁杂性,会涵盖着智能仪表、智能传感器以及工业网络等内容,同时传统制造行业的运作中,会遇到诸多的数据问题,且急需处理,这些阻碍性问题在大数据出现以后,就相应得到了解决,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企业运营效率也相应提升,此外,也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转化,尤其是和的大数学产业相融合之后,可以切实对数据信息予以合理的分析,还可以和相关气象部门相连接,最终再对交通等信息数据进行实时传输,这就给我国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起到了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应用效率的作用[3]。

(三)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和“互联网+”相融合

当下的信息技术呈现着迅猛的发展态势,同时人们也越发意识到了“互联网+”思维融入其中的重要性,还要凸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势,不断强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效率,这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传统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会更加强调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维护,也未能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体现出来,这就使传统数据信息的维护过程中,受到诸多的阻碍和制约,同时也常常面临着管理过程的危机。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其中,则可以将这些问题予以合理的、高效的解决,还会将其技术优势良好的体现出来,强化对各类数据信息的整合和测评,最终极大的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效率,也会直接提升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就要良好的把控其发展方向,对这些发展方向进行掌控,极大的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最近几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进步,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也在逐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此发展背景下,要想切实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益,就要充分把控其发展趋向,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优势体现出来,为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宝坤,王淑霞,王艳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化工装备技术,2013,32(4):48-54,5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