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大学培养方向8篇

时间:2023-05-15 16:12:43

大学培养方向

大学培养方向篇1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科学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7-0011-04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继承、拥有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应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统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对待传统文化,以辩证科学的态度分析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为依托。以大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培养为重点,不断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层次和境界。

一、超越传统文化中偏重感性思维忽视理性思维的思维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中的科学理性意识作为价值取向

在古代和近代社会,生产力相对而言比较落后,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文化的发展。因此,在古代社会,接受最基本的文化教育成为少数富人的特权。在教育文化普遍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只能是朴素直观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只能是马克思所说的以“原始的朴素的形式出现”。[2]这种朴素直观的思维方式虽然包含了一定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特征,但对“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这种联系……是直观的结果。”[3]这种思维方式只能把握事物的总体特征,却不能详细分析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因素的特点和联系,不能从质上和量上进行精确地把握,认识也就仅仅停留在直观和感性阶段。例如:战国时期我国著名诗人屈原在其名作《天问》中,就宇宙的结构问题连续问了17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乏天才的猜测。但缺乏具体的分析和明确的界定,大多是对自然现象感性直观的追问。我国古代《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科技书籍虽然对科学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但大多数内容还只是对现象和技术的记录、归纳和整理。没有超越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更缺乏对所研究对象的规律性认识。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大局限就在于单纯依靠经验思维根本不可能对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问题:为什么16世纪以前中国的发展领先于世界,后来却远远落后,欧洲反而成为世界现代文明的中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代的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其思维方式是经验型的。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原因和结果的连接是偶然的、随机的,是建立在大量的经验和结果的连接之上的。而理性思维要对“原因”和“结果”进行一般性的概念分析,为原因和结果找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认识。我国历代先哲所具有的直观经验思维,这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不能说完全是一个缺点。但是,如果长期停留在感性思维阶段,而忽视精确的、抽象的理性思维,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则是一个严重的不足。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自觉培养大学生科学理性思维的精神是思维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超越传统文化中偏重封闭性思维忽视创新性思维的思维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中的开拓创新意识作为价值取向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更是如此。就地域特征来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大陆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点。这种大陆文化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共同的民族文明对内要求统一: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小农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三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封闭。我们的祖先守土为本,以“家”和“城”为核心,从筑土围到筑城垣,由内城而到外郭,把自己团团围住。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国人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由此产生一种特殊的“优越感”和“中心感”。这种感觉使得人们无法去突破,也不能突破国家和地域界限去思考问题,思维限制在狭小的空间范围之内,自我陶醉,因循守旧。中国的这种大陆文化又称为“墙”文化,中国人为了自身安全和保护自身文明的需要,在文化领域上筑起了一道道“墙”。中国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曾经拥有辉煌的过去,但在近代却黯然失色了。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封闭性的思维方式,就在于“墙”文化。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曾经对世界科学活动的规律进行过专题研究,发现如果把各国重大科技成果与各国科学家出现的曲线加以比较,其波峰和波谷出现的先后大体一致,杰出科学家出现的年代略超前于重大科技成果出现的年代。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落后只是表面现象,思维方式的落后才是根本原因。封闭性的思维方式会导致独立个性的丧失,批判品质的泯灭,造就恭顺、克制、顺从的性格。缺乏批判意识,最终将导致创新能力的不足。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克服传统文化封闭性思维的局限,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超越传统文化中过分强调等级忽视民主的思维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中的民主独立意识作为价值取向

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和百余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我国形成了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结构,其突出表现就是民众普遍缺乏民主精神和民主意识。“民主”一词在我国封建社会是民众期待一个清官或者权威为民做主的意思,而不是人民自己当家做主。因此,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在我国非常薄弱。在长期封建社会中,道德的核心就是“三纲五常”。这种文化背景引申出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导致民主精神和民主意识趋向泯灭,缺乏在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相互尊重。因此,在古代中国,难以形成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观念,人们更不可能具有主动参与国事管理的意识。

民主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代表着时代进步和发展的水平。现代民主制度产生于西方,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成为两大口号,开启了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先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实现人民的彻底解放、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作为自己的宗旨和奋斗目标。1940年,指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4]在这里,把民主看作是革命胜利的决定因素,看作是当时中国最缺少的东西。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权的建立,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又一度发生曲折。党的政治生活和党对国家的领导发生过严重的失误,主要的历史教训“一是没有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二是没有切实建设民主政治。”[5]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6]这不仅充分表明了我们党进一步坚持和实现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定信心,而且指明了民主政治建设所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大学时期是青年人思想的活跃时期,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至关重要。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开放的心态、辩证的思维自觉引导大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发扬民主精神,从而奠定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未来工程的基础。

四、超越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维”的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方式的个性化作为目标取向

“大一统”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大一统”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古典文献中最早见之于《春秋·公羊传》。其中讲到“(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在这里,元年是指鲁隐公执政的第一年;春是指一年的开始;王是指周文王制定历法。其引申义就是春秋时期各诸侯一律听命于周文王。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大一统的思想在《春秋繁露》中被董仲舒推崇到“天地之常理,古今之通谊”的地步,并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逐步确立为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万民归心,国家统一的学理基础。台湾学者李威熊指出:“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使我们的国家2000多年来始终维持大一统的局面。”[7]但是,这种政治文化中大一统的思想对人们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也是深刻的。例如:过分追求求同、追求统一,而忽视思维方式的求异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这种文化严重地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极大地束缚了个性的发挥,造成思维的落后、封闭和僵化。

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大”,喜欢“同”。在认识上表现为求同心理,事事求同,唯恐有异。这种求同的思维方式导致国人“不敢为天下先”,也“不许别人为天下先。”在中国古代就形成一种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维方式,不思变革,不愿标新立异。历代统治者都反对社会的改革和变动,把改革看作是“离经叛道”,这就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列宁指出:“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整体的哲学体系)。”[8]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是丰富多彩的、发展变化的,现代思维不仅要求同,而且要求异。求同的过程是从“多”到“一”的过程。求异的过程是从“一”到“多”的过程,是从单向思维向多样化的转换。如果只有整齐划一的同质思维,而没有思维的个性化,思维就难以创新和发展。加强思维创造力的培养,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指出:“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9]思维的个性发展,是最深刻的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个性化的根本特征。思维是需要培养的,增强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克服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维方式的局限,应该成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0]文化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许多事实告诉我们,越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民族,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势力就越严重,创新越是不易。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到2020年进入创新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基础性教育平台。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对待传统文化,勇于甩掉那些阻碍中华民族进步的历史和思想包袱,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这才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因为只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才更能反映人的本质力量,更能表达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水平。

参考文献:

[1][4]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731

[2][3][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287,284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51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q,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7,

[7]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M],台北:文史出版社,1987,63

大学培养方向篇2

近几年,社会学者、高校专家针对地方高校动漫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但较多集中在人才能力结构或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问题方面。在如何将实践教学环境和社会就业环境紧密结合,利用有限的时间,面向产业生态,实现从专业实践能力到就业能力的递进式人才培养有效衔接方面讨论较少。本文以笔者工作的浙江万里学院动漫专业工作室制教学为例,结合社会学理论,从“社会关注、交往学习、反思学习”三层面着力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并提出依托工作室制实施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一、依托工作室制,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的提出

浙江万里学院是典型的地方性本科高校,隶属于浙江省教育厅。动漫专业创办于2006年,作为典型的应用性专业,一直致力以就业力为导向,培养社会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我院动漫专业经过一系列的社会产业调研后,结合专业发展和长三角地区的动漫产业生态现实情况,认为传统的以课堂、教师、教材为轴线的教学是不能满足现有的人才能力培养需求,为提升专业就业率,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院动漫专业于201 1年构作室制教学。“工作室制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最早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工作坊”,形成集“科学研究、教学服务、产业实践”三位一体理念。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师、教材为轴线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构建面向产业的社会实践窗口,协同校企关系,整合场地、设备、人才、项目等资源,形成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平台。这种多边结构将实践教学环境和社会就业环境紧密衔接,弥补了传统课堂式教学系统的功能不足。

经过二年改革完善,于2013年开始,动漫专业在继承经典工作室制教学理念基础上,以“社会关注、交往学习、反思学习” 三层次构建多维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策略,实施“课程实训实践、行业项目实践、就业能力实践”递进式的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力图将课堂教学、实训实验、社会实践、就业指导,融合贯穿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的始终,最终形成面向产业生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工作室制三层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策略,解决动漫人才能力培养与社会产业、就业需求的衔接问题。

二、内涵构建

实践是人类独具的对象性物质活动,是人类生存状态和存在的方式。人类的思维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浅层思维活动逐步走向深入全面的延伸,根据自身的理想价值观改造现状,进而形成能力并迭代。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的实践能力生成于实践思维动态的实践过程,在社会性的场域内,主客体间和主体间性中遵循着否定性自我超越的轨迹,具有主体性、多维关系性、动态性特征。因此,个体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相应的实践环境中展开有效率的实践思维活动,并侧重把握实践思维活动过程中的派生关系。

就业能力是个体实践能力的社会化过程并形成社会性素质。就业能力(Employ ability)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于1909年首先提出。就业能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从社会学的角度,社会包含“群体性、人际交互、利他性”三方面含义。个体通过实践能力的社会化过程获得生存、生活经验,进而建立个体的社会性素质,实现个体本质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能力。反映在动漫人才能力培养中,动漫产业规模化后,动漫职业化行为从个体艺术活动转变为群体性生产的社会性、商业性行为,人际交互和利他性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因此,就业能力就不止限于专业性知识和技术的实践能力培养,而是个体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多维度与社会化融合程度。

因此,依托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将实践的主体“学生”培养置于动态性、多维关系性的环境中,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社会化过程从盲从性自然的过渡到自觉性。

三、策略的实施

(一)社会关注——实践教学的社会化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创造环境条件,引导学生以社会性个体的视角主动关注产业经济、动漫职业化与个体实践能力社会化的关系,体验动漫设计服务的人文价值,反思个体学习实践的过程,培养正确的实践能力观念。工作室在大学一、二年级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创建校企协同实训教学授课方式,打破传统的封闭式课程实训模式,聘请动漫产业精英和教师组成工作室教学团队,将课程教学实践的能力培养点建立在设计服务社会化的语境中。通过社会关注,即通过认知体验的“外向性学习”[1]激发师生个体的反思学习体验,即学习者历经充分的实践思维和行动后,感性的体验“实践事件”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及过程,即“内向性学习”[2],以自身为对象寻求内化的反思性学习,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力,并形成实践经验、能力的积累。

(二)交往学习——社会性素质培养

交往学习区别于一般性的以间接经验为直观对象的知识学习,而是以“互动、对话”的方式在实践思维及行动层面构成相互理解、合作共存、共同创造的“能力培养方式”。“互动、对话”建构了群体性、利他性的实践思维活动过程中达成理解和意义生成,是社会性实践能力和素质形成的重要手段。工作室制教学在高校专业学习环境和社会产业环境间构建了能力培养的“中间地带”,以“交往学习”为手段,在大学三年级开展“行业项目实践“教学,既保护学生主体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免受功利性的社会负面因素冲击,又能让学生感性的体验到群体性和利他性环境中“工作”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素质。实践项目选择与设置需要谨慎,首先教学立项要具有群体性协作的特征,师生团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相互激发、诱导,可以创发性的产生新的视角、问题、思路及解决方案,促进发散性思维创新。其次,项目式教学建立激励与竞争机制,群体性的实践活动需要存在激励和竞争才能产生效能,触发师生群体在交往学习过程中形成协调与合作,进而生成利他性意义。交往学习培养学生个体社会性素质,区别于工具性能力,如沟通能力、自律性能力、群体性适应力、观察理解力,民主平等等能力意识。因此,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不具备唯一性,而是关注二个层面,一是项目实践的团队性成果评价,二是个体实践思维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三)反思学习——经验、反思与能力生成

反思学习是指学习主体以自身的实践经历、经验,能力结构为对象,以反身性的方式自我审视、分析、评估、改进,寻求内化并自我重构的过程,是个体在实践能力社会化过程中自我平衡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能动的处理自身及自身面临的对象和环境的能力。反思性学习必须建立在实践主体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行动力”的基础上,通过经验与思维活动的互动生成能力。工作室制教学在大学四年级制定以“就业能力实践”为策略,将毕业设计、实习指导统筹以就业能力实践为内容,依据学生个体的能力特点,为学生提供就业能力实践单位,并组建由教师和行业专家构成的就业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在就业能力实践中“反思学习”,促进学生个体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自我完善能力建构,自觉融入社会环境。依托工作室聚合社会就业性资源,为学生就业能力实践提供条件保障。工作室根据地方区域性产业经济特色,主动寻找设计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的机会,扩展动漫设计服务的领域,构建与地方政府、企业间合作关系,聚合社会性资源,积累相关就业信息,为学生就业开启了方便之门。

四、实践与成果

动漫专业依托工作室制实施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策略至今三年有余,取得丰硕的成果。例如,2015年,动漫专业联合视觉传达专业组建设计团队,通过工作室制平台,主动联系浙江省宁波市松岙镇政府,围绕松岙镇政府“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规划,展开视觉设计服务。工作室聘请宁波市鄞州区锐典动画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郑明杰先生的设计团队担任项目指导,组成以学生为主体,校企协同指导的项目设计团队。依据“乡村休闲旅游”主题规划,构建了四十组视觉设计子项目,经过六个月的实践活动,顺利完成设计项目,其中十八组子项目设计成果被松岙镇政府收购,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并得到政府和企业人员的好评。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充分体验了从“社会关注、交往学习、反思学习”三层次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专业设计服务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实际工作检验,同时验证了工作室制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大学培养方向篇3

[关键词] 英语(国际新闻)专业 复合型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师资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高级英语人才、应用性人才逐渐过渡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以知识为本、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英语(国际新闻)专业是国内高校最先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与改革的领域之一。率先进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试验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在1983年在英语系开设了国际经贸和国际新闻两个专业之后,其他外语院校和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纷纷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与试验。我院于2004年成立伊始,就开设了这个专业,我们在校本部中国传媒大学办学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传媒英语复合型人才。

一、我院英语(国际新闻)本科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1.课程设置分析

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除了公共课以外,专业课程分为三个模块:英语技能课(基础英语以及训练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的课程)、英语知识课(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并建议三个模块的课程比例为65:15:20。需要指出的是我院英语(国际新闻)专业是属于英语专业的一个方向,隶属于英语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应该执行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大纲》。下图是我院课程结构比例:

上述图表反映出我院该专业课程设置有些概念尚不清楚,如“基础教育课程”按通常理解应该是英语学科的基础课程也就是《大纲》里的英语技能课,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我院的课程设置是不符合《大纲》规定的。而“专业教育课程”再加上“实践与创新教育要体系”占到近60%,似乎与《大纲》所提议的知识模块比例有出入。实际上,由于我院是独立学院,生源英语基础与其他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相比有很多差距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情况下,应该尤其要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因为“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的全称定义中“外语”应该为核心。“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核心是外语人才”《大纲》在对新时期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提出的五个具体要求中将扎实的基本功放在首位也充分肯定了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语言的能力是根本”。

2.新闻专业课与语言技能课无法融合

一直以来,我们按照传统英语教育模式结合其它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在一二年级加强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在三年级开始加入专业课程。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和技能,我们开设了英语新闻编译、国际传播学导论、新闻理论、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新闻采写、传媒法、英语采访艺术、媒体素养、摄像机运用及非线性编辑、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节目研究、国际新闻写作、新闻镜头应用等诸多新闻方向的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和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问题,专业课程中大部分是采用中文授课。最后的效果连续3年我院的英语专业四级过级率只有50%左右,不及全国平均及格率60%。总之将两个专业简单叠加的培养方式无法将语言技能课和新闻专业课真正地融合,导致学生对两方面的了解都流于皮毛,根本谈不上用英文直接从事新闻传播业务。

3.复合型师资队伍欠缺

目前,我系主要师资力量都是英语专业本、硕层次毕业生,所学专业主要是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教学法等,对本专业以外的新闻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实际上,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束定芳在评论2000年《高等学习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设课要求时指出,“这一份课程设置的清单完全反映了大纲制定者对英语专业的定位:英语专业应成为复合专业。但如果所有的英语专业都要按这样的要求来设置课程的话,那全国即使是最好的外语院系也根本做不到。”

二、英语(国际新闻)本科专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1.合理安排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建设的重心所在,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基于我院“信息传播领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的课程设置既要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又要遵照英语(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大纲》要求。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大纲就新时期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所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要求――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较高的素质,哪一项也不应舍弃。这一板块是最能有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部分,同时也恰恰是这一板块最容易受到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实施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很可能会在总体上削弱常规英语专业的强烈人文倾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学生就业要求的压力下,“……各类人文课程被大幅度削减,课时大幅度压缩。……功利主义成为教育的指导原则。” 我们作为一个新兴院校应该在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改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师资队伍的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成败。“外语专业的广大教师是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主力军。近五十年来外语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靠的是这批教师,实现21世纪外语专业教育改革也要依靠这支师资队伍。”而复合型外语师资的匮乏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毫无疑问,当前大多数外语教师都是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这支队伍在英语技能方面有扎实的功底”,“英语专业的师资擅长于文学、语言学、文化研究和地区研究,而涉及经济、金融、管理等的专业知识则是他们所不擅长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我院的复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有计划地引进跨学科知识硕士以上学历人才:英语学士+新闻学或传播学硕士博士;海外毕业的新闻学或传播学硕士博士。

――立足于院内外培训,掌握新闻学传播学领域相关知识。新闻传播学是我院母体学校中国传媒大学的优势领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培养我院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资助我系教师到国内权威院校进行相关课程进修,同时,也鼓励教师们考取相关证书,对获得证书的教师们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鼓励外语教师进行学历深造。制定政策鼓励和资助外语教师攻读传媒领域相关研究班或者新闻学、传播学硕士以上学历。

――加强与媒体单位合作。请媒体单位资深人士定期来我校讲座,也请教师外出到媒体单位进行实践和见习。加强与媒体单位的合作是保证我们英语(国际新闻)专业实践性最有利的措施。

结语

独立学院招收的是第三批次本科生(三本),这批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基础、学习兴趣与母体学校的生源情况有很大差距,英语专业同样如此。但,“一本”、“二本”和“三本”英语专业同属本科层次教育,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尽管有专家已经指出全国各地发展情况极为不同,各校性质、生源、师资情况相差也很大,这种情况下制定一份统一的大纲是否合适值得进一步考虑,但是更为关键的是,独立学院的学生跟其他高校的学生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市场是一样的,况且我院地处东部沿海经济、教育等发达地区,身处名校“包围”之中,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本院特色及母体学校优势学科,制定科学课程设置,积极进行教材教法改革和多渠道打造能胜任英语+新闻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师资以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传媒人才显得尤为迫切。

参 考 文 献

[1]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

[2]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3]何兆熊.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4,(6).

大学培养方向篇4

关键词:大类培养;专业方向分流;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88-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等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在诸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到底哪种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现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利弊分析

按“专业招生,专业培养”,这是1952年在我国广泛实施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生自入校开始就有明确的专业,甚至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按照不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人才培养,通常学生的专业很难改变。当然,目前也有高校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引入“转专业”,但要求学生成绩,门槛较高,只能满足部分学生对专业选择自由性的需求。有利的一面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国民经济中某一领域对人才需求的针对性强,注重技术实用性,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设置紧密围绕这一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毕业生的社会评价初期通常较好。有害的方面是:(1)不能满足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当前,加强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课程综合,要求学科建设的内涵向加深基础和高新技术领域扩展。(2)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不能按需培养人才。由于这种培养模式的专业限定性,可能许多学生入学之初选择的是热门专业,但毕业时已成为冷门专业。(4)不利于高校内部资源整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实践针对性强,高校的专业设置往往过细,从而造成教学资源浪费,整合程度不高。

自从我国一改过去“按计划统一招生,按计划专业培养,按计划对口分配”的原则,实行用人单位和人才间的双向选择后,人才市场一直存在供需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传统教育培养的单一专门人才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形势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两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与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逐渐成为发展方向。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学生求知创新的素质和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是按照“厚基础、提高能力、因材施教、培养特色”的差异化战略来构建的符合目前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两者的共同点是通过加强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好的成才环境,但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招生、管理机制和学生培养流程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是指高校仍按专业确定招生计划,新生进校后仍有明确的专业,但同一大类专业或相近专业在前两个学期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学期结束后再依据学生志愿、成绩、社会需求和学校教学资源的供给情况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学生入校后仍不能进行专业的再次选择,但可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专业方向选择的自主性。目前国内采用“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高校有:北京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

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是指在高校招生中,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入校后,低年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学生按照意愿再次选择专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虽然仍不能选择大类外专业,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大类内专业选择的自主性。采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高校较多,其中211工程院校就有40余所。总的说来,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

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于在我国广泛实施的按“专业招生,专业培养”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注重实用技术性,更注重于通识教育下的人才培养。但不同高校因培养目标不同,通识教育的目标也有差异。一些综合性大学以培养学术研究和综合管理人才为主,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在特定领域具有专精水平;因此,其通识教育更重视文理交融,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而一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更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提高专业水平。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直接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针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适合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专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按“专业招生”,使学生入学后即有确定的专业,为专业院系服务,这样更能获得专业院系的支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入校后对学生进行“大类培养”,具体做法是在学科大类范围内,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统一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教学,甚至打破文理科界限,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对人文、社科的学生进行数理逻辑和应用技术的教育[3]。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毕业后的长远学习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学科大类培养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分流是大势所趋。具体做法是:对高年级学生根据学生成绩、学生自愿、社会需求、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在“大类培养”的中期进行专业方向分流。首先,这有利于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系列课程,明确主干学科。例如:苏州城建环保学院,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从事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人数最多,因此将水污染控制作为最主要的专业课[3]。其次,有利于缩小学生专业选择和就业间的差距。按“大类培养,专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延迟了专业方向选择的时间,学生可以零距离地体验专业,近距离地观察市场,从而增加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这时再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与入学时相比,进一步加深了其对专业的了解,减少了选择的盲目性,为将来学生爱岗敬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次,有利于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专业方向分流”为学生提供了二次专业选择的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进一步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应注意的问题

1.专业分流的具体措施。进行“大类培养”是为了加强学科基础,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的机会,使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的需求。分流过程中要遵循社会需要与个人志愿、有条件分流与指令性分流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及低年级学业成绩选择专业方向,同时学校可进行指令性调配,使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2.专业分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育教学资源的相对短缺与学生专业选择间可能出现供需矛盾。专业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同学科、专业间发展往往是不均衡的。有些专业较新,教学资源相对短缺,但正是这些新专业是学科交叉、交融的产物,更符合社会需要,因此学生对其有旺盛的需求,这对严重的供需矛盾影响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自主性。有些专业建设时间较长,经过历史的积淀,教学资源优越,但已不适应现在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学生对其需求较差,甚至有些过于陈腐的专业出现没有学生选择的情况,这必然会造成大量教学资源浪费,影响学校办学效益。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要正视专业发展的不均衡性。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实施,高校更加重视本校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投入力度较大,而使一些专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省甚至全国的强势和特色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专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因此,学校也要倾向那些具有发展前景而相对弱势的专业方向,加强其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满足学生专业选择的需求,为未来新的优势、特色专业提供发芽成长的土壤。

四、结语

总之,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专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理性的选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高校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学校定位,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考虑教学资源和办学效益,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福英.“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与“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之比较[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6).

[2]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3]姜静.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工作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大学培养方向篇5

从学校层面来看,地方高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应主要集中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式、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培养五个方面。

1.培养方式

地方高校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应当注重“专才”为主、“通才”为辅的发展策略,注重满足地方需求,在培养方式上应重点考虑针对性和灵活性,多层次多方位相结合。比如,学校除了招收普通非定向化工专业学生外,还可以与企业合作,设置定向班,采取定向、非定向相结合的方式。另外,在现有校企一一对应的定向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完善,开拓多家企业与学校联合定向培养的新方式。这样的联合定向培养方式,将使培养过程既能充分发掘校企合作的潜力,有效利用不同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取长补短,还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锻炼机会,拓展视野,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培养质量,更重要的是引入适宜的竞争/淘汰机制,同时妥善衔接其他培养方式,给学生和企业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这种带有竞争性的双向选择的定向培养模式,必将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利益的最大化。

2.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确定与培养方式密切相关,不仅要协调专与通,还要兼顾质量和效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方向性强,要求培养方案需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而非定向培养则需要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大方向上,创造多层次多形式的培养方案,给予学生更多不同发展方向的选择机会,兼顾较高的专业性和较大的发展自由度。目前,有些高校所招的定向生,虽是与企业合作培养,但校企合作培养的优势仍未充分发挥,仅定向协议和假期企业培训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素养。应当更充分的利用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和工程经验优势,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吸纳和发挥企业的长处,弥补和完善学校工程背景的欠缺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在培养方案方面需打破常规,不仅要校企共同制定,还需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培养过程,以保证培养的质量。这样既能充分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同时又能加强学生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使得学生能更快的融入企业环境,此外,半工半读的培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除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外,一些地方高校还与知名重点大学合作,采用“1+2+1”模式,精选成绩优异的学生开展联合培养。选派学生赴重点大学联合培养这一举措,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也主要体现在第一学年;一旦为期两年的外派优质生源被选定派出,剩余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明显下降,榜样的缺失也直接增加了剩余学生后续学习、管理的难度;同时,两年培养返校时已是大学四年级,联合培养的引导作用很难惠及其他学生。因此,与这种“1+2+1”联合培养模式,尚有较大改进空间:首先,外派优质生源联合培养应当控制规模,榜样在精不在多;其次,一次性连续两年的外派联合培养时间实在有些过长,可以考虑一次一学期或一学年、间隔轮换培养的方式。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抽象、单调、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通病,归根结底,这些问题反映了当前工科教学内容明显脱离实际。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工程技术的更新换代步伐越来越快,不少技术尚未应用成熟就面临淘汰;同时,工程师所面临的工程问题具有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这些都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应具有时效性、应用型、关联性特征,要求教师需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同时还需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紧跟科技发展的方向。此外,在公司文化、企业管理、职业道德、工程研究和项目开发实践活动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应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着手,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培养和锻炼。例如,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但该课程内容却在过去几十年间没有明显改进,片面强调专业基础知识而忽视新技术新理论的应用,必然造成人才培养与时代脱节。因此,化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尚需进一步调整完善,应当站在更宏观的工程的角度,看待和组织教学内容,增强课程与课程间内容的交叉和贯通,从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切入专业基础教学。

4.教学方法

工科课程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强、应用性强、理论性强,单纯灌输式教学将学生置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教学效果差。在这方面,国内外的工程教育工作者开展了广泛的、建设性的改革和尝试。目前,正在国际工程教育领域实践推广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正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全面改革的倡导者。它提倡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为学生提供一种强调工程基础、建立在真实世界的产品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DIO)过程环境基础上的工程教育,即强调以项目实现为教育的组织原则。结合化工专业的学科背景和应用方向,可考虑设置工艺开发、设备设计、过程优化与合成、过程控制、生产管理与调配、技术经济评估等主题作为专业培养的载体,通过对各主题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来安排和组织教学,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能紧扣主题、有的放矢,既做到贴近工程实际,又做到学习实践的系统完整、有始有终。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问题教学的引导性、案例教学的启发性、项目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和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性,全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5.师资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的师资培养是保证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鉴于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工程背景,高校工程专业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然而这与当前我国高校高等工程教育教师专职化、学术化、理科化的现状存在巨大差距。很多地方高校为了快速提升专业水平及知名度,不分专业性质差异,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高等级科研项目,产生了错误的导向。究其原因,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水平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因此,师资培养方面的首要任务,是政府和学校须尽快调整相关政策,引导专业和人才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地方高校还需积极联系企业,采用挂职、兼职、科研合作等多种方式,为工程专业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第三,积极引入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高等工程教育,并结合自身师资状况,着力培养和打造理论、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育人才,为高等工程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保障。

二、结语

大学培养方向篇6

一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办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西部高校所开设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实验实习等方面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后面开设的院校模仿前面尤其是名牌院校的办学体系。培养目标大而笼统,不分培养方向,课题设置缺少特色和重点,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实习实训大都以中小学教育实习为主,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特色,缺乏实际锻炼,不能应对社会不同行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素质要求。是导致目前西部毕业论文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关键原因。

如何应对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变化,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培养思想,并构建出分类培养新模式。

二构建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的前提

要构建分类培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新模式,必须以专业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导向,针对未来人才市场的变化需求,及时调整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在具体做法上就是要细分专业培养方向,围绕专业方向特点开设相关课程,使所培养的人才除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具有明确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满足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6大能力方面的素质要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信息处理能力,媒体资源开发应用能力,构建并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教育技术研究能力、教育技术管理能力)。

三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类型

经过广泛调研,我们确定了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的5个方向: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专及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

(2)IT产业中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网站维护与管理的技术人员;

(3)广电系统、影视制作部门、信息广告公司摄、录、编及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传媒工作者;

(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及提高教师专业工作绩效的科研人员;

(5)电大、网络中心,计算中心的业务人员,远程教育领域、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工作的技术人员。

四构建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课程设置及要求

依据培养方向,本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模块课)两大类型:

1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平台课)是学好专业的基础、分类培养的前提。本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专业基本素质。又分为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学位课。课程设置主要围绕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核心课程来开设。

(2)常规教学媒体类基础课程。主要学习掌握常规教学媒体、计算机类、影视制作类等现代教学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分类培养打好技术基础。

(3)艺术理论基础课。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艺术理论基础,为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及相关技术在社会实际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将来从事软件制作、网页制作、数字媒体处理等工作创造条件。

(4)专业实践课。主要培养在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和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方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专业方向课

(1)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培养方向。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开发方面的人才。开设的方向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网络、网络教育应用、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多媒体课件制作、数据结构、网页设计、网络视频技术及应用、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开发等。

(2)数字媒体技术培养方向。培养从事数字化软硬件媒体的设计、开发、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开设的方向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原理与维护、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画、摄影艺术、摄录像机原理与应用、影视写作、教育电视系统、电视教材编制、非线性编辑、图形图像处理等。

(3)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培养方向。主要培养大、中、小学校及其它培训机构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含计算机)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开设的方向课程主要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教学系统设计、教育研究方法、现代课程论等,同时还需增设技能性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教育、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技术设备维护与维修,教育培训基础技能训练等相关课程,从多方面塑造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培训老师。

(4)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培养方向。目的是为本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考研)打好基础。主要开设教育技术学、教育传播学、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学、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学与教的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等。

五构建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分类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1分类培养模式实施基本思路

第一学年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不分方向),从第二学年起逐渐转入相应模块进行分类培养。对于不同的培养方向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教学要求和考核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专业基本理论、技术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对于起着培养平台作用的专业素质课及教育理论课采取以专题报告、学术讲座为主,课程设置为辅的形式,从学生入学就开始进行专业素质教育直到学生毕业,同时使每个学生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期的专业方向课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2分类培养教学策略

不同的培养方向要有不同的具体教学实施策略:

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由于本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熟练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中要大量采取案例讲解、基于项目的学习、模拟真实环境下的练习等策略实施教学。同时要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以职业工作者的标准培养学生掌握相关技术,最终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技术与软件工程开发人员。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宜采取案例赏析,现场讲解,实物练习等教学方法,同时突出小组协作学习方式。

大学培养方向篇7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实践教学周;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149―04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针对本专业办学特点和社会需求,探索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教学新模式,以应对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目前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热点课题。就此,我们专门申请到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并以西部高校延安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办学为例做了专门探索和研究。

一 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办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西部高校所开设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实验实习等方面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后面开设的院校模仿前面尤其是名牌院校的办学体系。培养目标大而笼统,不分培养方向,课题设置缺少特色和重点,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实习实训大都以中小学教育实习为主,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特色,缺乏实际锻炼,不能应对社会不同行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素质要求。是导致目前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关键原因。

如何应对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变化,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培养思想,并构建出分类培养新模式。

二 构建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的前提

要构建分类培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新模式,必须以专业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导向,针对未来人才市场的变化需求,及时调整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在具体做法上就是要细分专业培养方向,围绕专业方向特点开设相关课程,使所培养的人才除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具有明确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满足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6大能力方面的素质要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信息处理能力,媒体资源开发应用能力,构建并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教育技术研究能力、教育技术管理能力)[1]。

三 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类型

经过广泛调研,我们确定了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的5个方向: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专及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

(2)IT产业中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网站维护与管理的技术人员;

(3)广电系统、影视制作部门、信息广告公司摄、录、编及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传媒工作者;

(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及提高教师专业工作绩效的科研人员;

(5)电大、网络中心,计算中心的业务人员,远程教育领域、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工作的技术人员。

四 构建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培养课程设置及要求

依据培养方向,本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模块课)两大类型:

1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平台课)是学好专业的基础、分类培养的前提。本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2]

(1)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专业基本素质。又分为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学位课。课程设置主要围绕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核心课程来开设。

(2)常规教学媒体类基础课程。主要学习掌握常规教学媒体、计算机类、影视制作类等现代教学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分类培养打好技术基础。

(3)艺术理论基础课。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艺术理论基础,为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及相关技术在社会实际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将来从事软件制作、网页制作、数字媒体处理等工作创造条件。

(4)专业实践课。主要培养在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和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方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 专业方向课

(1)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培养方向。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开发方面的人才。开设的方向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网络、网络教育应用、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多媒体课件制作、数据结构、网页设计、网络视频技术及应用、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开发等。

(2)数字媒体技术培养方向。培养从事数字化软硬件媒体的设计、开发、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开设的方向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原理与维护、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画、摄影艺术、摄录像机原理与应用、影视写作、教育电视系统、电视教材编制、非线性编辑、图形图像处理等。

(3)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培养方向。主要培养大、中、小学校及其它培训机构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含计算机)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开设的方向课程主要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教学系统设计、教育研究方法、现代课程论等,同时还需增设技能性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教育、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技术设备维护与维修,教育培训基础技能训练等相关课程,从多方面塑造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培训老师。

(4)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培养方向。目的是为本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考研)打好基础。主要开设教育技术学、教育传播学、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学、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学与教的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等。

五 构建西部高校教育技术学分类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1 分类培养模式实施基本思路

第一学年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不分方向),从第二学年起逐渐转入相应模块进行分类培养。对于不同的培养方

向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教学要求和考核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专业基本理论、技术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对于起着培养平台作用的专业素质课及教育理论课采取以专题报告、学术讲座为主,课程设置为辅的形式,从学生入学就开始进行专业素质教育直到学生毕业,同时使每个学生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期的专业方向课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2 分类培养教学策略

不同的培养方向要有不同的具体教学实施策略:

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由于本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熟练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中要大量采取案例讲解、基于项目的学习、模拟真实环境下的练习等策略实施教学。同时要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以职业工作者的标准培养学生掌握相关技术,最终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技术与软件工程开发人员。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宜采取案例赏析,现场讲解,实物练习等教学方法,同时突出小组协作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方向:宜采取微格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再对照视频库中的案例和教师的评语进行修正改进,最后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演练以巩固掌握所学的教学技能。

通过“平台”+“模块”的方式实施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可以通过“模块”进行分类培养,确保了学生能够学有专长。为以后顺利就业或进一步深造打下牢固基础。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方向,我们认为宜采取“5+3”的培养模式比较合适。即在前5个学期不突出此方向,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选择其它方向的骨干课程进行学习,到了第六学期再进入本方向学习。这种培养模式的好处是,前五学期是以培养一专多能面向普通就业渠道的学生为主,到了第六学期,当有的学生希望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时,就可以选择这一方向。若学生没有如愿以偿,由于在前三年的学习中还是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学习的,仍然可以很方便地转型到其它领域就业。此外,该方向注重教育实习,而通常情况下教育实习环节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实施。

3 设立实践教学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本专业五个不同的培养方向都强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不断加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可以从第三学期起每学期选取一到两周时间开展“实践教学周”活动。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技能后,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查阅资料、自行构思策划实施方案,逐步开展实践活动,直至最后完成的综合性实践活动。[4]“实践教学周”又分为基础实践教学周、专业课实践教学周和综合项目训练实践周三类,并辅以课外学生科研和与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实践教学周期间需要师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在教学计划中应集中安排综合实践训练周,如多媒体CAI综合设计周、影视作品创作周、自选项目周等。“实践教学周”期间不安排理论课程的学习,只用来做实践项目。

第三学期进行的基础实践教学周,要求各方向学生掌握各种教学媒体的基本操作技能,参观学校教育技术设备和教育技术设备展,参与教学设备的使用、维修等工作,最后要达到使学生能独立维修一套教学设备的目的。第四、五学期开展专业课实践教学周,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技术,如训练学生制作小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电视教学片并能写出完整的编导设计方案,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及软件的编制方法。第六、七学期开展综合项目实践周,侧重于整体优化设计,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应用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提高。在综合实践周,学生要制作出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作品,对于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的学生要在专业课实践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作品,更加注重作品的艺术性、编程技巧与交互,争取开发出一套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网络教学平台。对于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学生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一套较复杂的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高质量完成一部优秀电视教学片或校园DV作品。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与培训方向的学生应训练学生讲课的实际能力并进行阶段性的专业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方法去设计一个优秀的教案来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综合实践周活动的开展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4 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实际运用能力,有效解决就业难题

校企联合培养就是走出去和有关企业、公司合作办学、共同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更多的培训和实践经历,早日进入工作状态,缩短工作后的适应期,对学校、学生和企业都有帮助。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更新、设备换代速度非常快,对教师素质、实验仪器配置、场地等要求都比较高,学校难以在很短时间内适应。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聘请有关企业中熟练的技术人员有针对性的对相应方向中的核心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既减轻了专业教师授课压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满足了学生对技术学习的需求。同时专业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向技术人员学习实用的技能,以促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学生也可以使用企业中先进的技术设备,节省学院经费开支;同时学院通过开放相应的专业实验室,吸引社会资金或设备投入并利用企业的雄厚资金和完全真实的商业运作项目,创设企业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训基地,以改善教学条件和办学条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做中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素养,如对于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可以在电脑公司进行网络技能学习;对于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及教育培训方向的学生可在远程学习中心进行学习,熟悉远程教育的工作流程,同时协助技术人员解决远程教学中的技术问题;对于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学生可以到电视台进行现场学习,切身体会电视片的摄、录、编及后期制作的各个环节,同时熟悉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流程;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与培训方向的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或地方教育局举办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为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培养开课形式及要求见下表1所示:

5 改革传统评价方式,强调实际运用效果

在分类培养的模块化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应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学习档案袋来贮存学生的作品、老师或同学的评语,学习素材等。[5]要求学生修完每一门课程后都要有自己的作品,当课程修完以后作为学习结果的综合汇报。如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方向的学生可汇报在企业学习实践中所做的具体项目;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学生可介绍所创作的DV作品;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方向的学生,可设计出一个信息化教学方案或培训方案。同时各方向学生还可以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共同开发出一个难度较大的项目,项目完成后要进行小组作品汇报来交流学习经验,实现知识共享。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感想、自我评价、其他组员的评价写入档案袋中,为后续学习和教师评价提供依据。

本文以当前人才市场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能力素质新要求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采取划分专业方向所构建的分类培养模式,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一专多能的要求,力图创设和营造一个适宜于本专业多元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环境,有利于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此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对西部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开办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龙. 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结构――五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5,(7) :3-8.

[2] 刘瑞儒. 欠发达地区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研究[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2):37-41.

[3] 陈明选.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3):22-25.

大学培养方向篇8

关键词:定向班“;订单式”培养;毕业实习模式;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实践教学是加强理论知识和深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创新意识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平台。《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兴校之本,贯穿所有工作的始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根据厅字[2011]17号文件精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定向班从2012年开始招生,共招收10届。定向班采取大学、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模式,2016年首届定向班学生面临毕业实习,目前,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已经有了一套很成熟的模式,但是针对用人单位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基本上属于空白,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完善定向班“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为用人单位提供合格满意的定向学生。

二、研究目标

(一)需要达到的目标

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践能创造灵活而有序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更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提供更多实习机会,积极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动手能力。

3.锻炼学生的职前适应性。

通过毕业实习的合理设置和强化,完全做好职前专业素质教育,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职业适应性也更强。

4.找到适合定向班联合培养的毕业实习模式

(1)实习技能培训方案;(2)实习管理制度;(3)实习效果考评制度。

(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建构教学、实践和就业一体的教学体系。通过毕业实习进行定向班职前技能培训,提高定向班学生的实践能力。(2)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基地,增加实践机会。(3)把定向班联合培养模式作为大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

三、适合定向班的毕业实习培养模式

(一)实习技能培训方案

1.规范与丰富培养方案。

依据用人单位人才培养需求,学校、用人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及行之有效地培养方案。首先,在培养的要求上,要求学生必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编程以及应用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倡导应用式学习能力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最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据“订单式”培养计划,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可以在用人单位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与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为踏进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2.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更合理、更具特色。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主要是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特色是否鲜明。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定向班的课程设置要更加满足用人单位的相应需求,培养目标以复合型人才为主。基于这种考虑,要求学生既要精通计算机基础知识,又必须掌握更多的典型技术、核心概念和基本工作流程,这就要求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不同知识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又要考虑专业知识结构之间的独立性、综合性与平衡性,同时还必须兼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定向班专业的课程设置,包含以下四大模块的知识体系,即: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二是专业技术课程;三是职业规划课程;四是综合素质培养拓展课程;总之,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体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共性,又必须贴近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

3.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体现专业特色。

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主要表现在学校、用人单位双方合作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的评价等。依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用人单位双方合作来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做系统安排;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合作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和培训。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用人单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学校依据用人单位人才培养需求,与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累丰富的教学及管理经验,培养一批与专业建设相匹配的高素质教师。“高素质”,不仅体现为学历高、职称高,更主要的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精于教学、勤于实践、乐于奉献,作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二)实习管理制度

(1)实习前,学生写好实习申请和思想汇报交给学院指导老师和用人单位负责人,指导老师和用人单位根据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各学期考试成绩情况,确定该生是否具有在定向单位实习的资格,安排符合要求的学生到岗实习,有不符合标准的学生另行安排实习事宜。(2)学生回到就近定向单位实习,学校指派一名辅导员老师,用人单位根据到岗实习学生人数确定相应负责人员共同负责定向学生实习期间的各项事宜。此外,学校与用人单位需提前制定出实习与岗前培训一体化的“岗位型”实习模式,以此实现顶岗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无缝链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提前认识和了解到自己往后的工作性质。(3)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规范定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行为方式,如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需统一着装等,按照用人单位的准员工标准进行“岗位型”实习。(4)在实习期间,由辅导员老师和各用人单位负责人来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和工作。辅导员老师定时向实习学生发送email邮件或者通过电话询问解答学生在实习过程遇到的困难,定期走访各个实习单位,了解情况,以此来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展。(5)用人单位制订出定向班特有的学生守则和员工守则,让定向学生在到岗实习前学习了解。通过完善基本制度,督促学生时刻以准员工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三)实习效果考评制度

为期四周的实习结束后,用人单位和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为每一位实习生评分。将实习成绩排名公示,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对于在实习工作中表现较差,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教育,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指导老师和用人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在实习考察工作结束后,要将本次实习的经验总结,为下次实习工作打下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通过文献检索,全面了解国内外对定向班毕业实习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研究,包括定向班毕业实习管理制度方面研究成果,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本研究。

(二)研讨法

围绕定向班的本科培养方案,开展与用人单位座谈,对毕业实习环节的方案实施进行讨论,辩证的讨论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三)实践法

运用此方法,边研究边进行定向班毕业实习环节的试点、优化毕业实习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实施中研究,使此课题研究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经验总结借鉴法

总结定向类班级联合培养实施方案的优势,并对相应的教学、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培训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本次研究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

(一)特色

研究目标明确。根据计算机定向班培养方案,在宽厚的基础理论基础上强化毕业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职前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从系统的观点制定出一套可行的定向班毕业生实习培养方案,作为现有实践教学的补充。与用人单位需求联系,注重实际应用。与用人单位人才需要结合,重点突出项目成果对定向班实践环节建设具有实践指导作用。

(二)创新点

在传统学科基础上,结合学校各类实践教育和用人单位职业教育优势,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依托的毕业生实习方案,探索毕业实习的教学方法、内容以及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定向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使学生所学知识更能学以致用,积累行业经验,提高工作方法和技巧,更有职业适应性,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

(三)应用价值及推广

本项目依据计算机专业成熟的毕业实习环节的理论优势,开展具有定向班特色的毕业实习环节的模式研究与探索。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建构教学、实践和就业一体的教学体系。通过毕业实习进行定向班职前技能培训,提高定向班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结束语

通过本次研究,初步制定出了定向班联合培养毕业生实习方案,完善了定向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定向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学院的教学与管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用人单位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确保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用人单位人才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用人单位联合的重要方式,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引起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将“订单式”人才培养在高等院校中进一步推广,做大做强,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为用人单位的发展服务。本次定向班联合培养毕业生实习模式共同分为三个模块:实习技能培训方案、实习管理制度和实习效果考评制度,希望通过这种实习模式,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动手能力得到较大改进和提高。锻炼学生的职前适应性,通过毕业实习的合理设置和强化,做好职前专业素质教育,为用人单位培养出满意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光生.对国家免费定向医学生实习教学模式创新的探析[J].考试周刊,2013.

[2]郝孝华“.订单式”、“定向班”是校企合作的新模式[J].才智,2013.

[3]张文杰.基于产教融合的定向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5.

[4]宋书琴.关于加强当代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都荣胜.关于公务员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09.

推荐期刊
  • 大学
    刊号:50-1178/G4
    级别:部级期刊
  • 大学化学
    刊号:11-1815/O6
    级别:部级期刊
  • 大学时代
    刊号:43-1383/Z
    级别:省级期刊
  • 大学数学
    刊号:34-1221/O1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