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8篇

时间:2023-01-07 21:21:54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篇1

【论文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历史课程体系变化很大,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地方高师院校只有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世界史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特色课程,才能构建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陆续展开。此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构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体系”。以培养中学历史教师为主的地方高师院校应针对这一变化进行改革,构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一、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

(一)模块加专题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不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采用“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建立起注重基础与综合、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六个选修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及相应的学习内容。每一“模块”由6~9个围绕一定主题、具有相近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学习专题组成,在内容上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综合性和时代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内容特征

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再像过去强制地把某一历史阶段的内容划为必修或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历史学科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确定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仅继续重视政治史内容,而且加强了思想文化史、文明史、社会生活史、科技史和教育史的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内容,如“人类起源之谜”这一内容,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又离不开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包含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动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同时,高中历史新课程增加了不少与时代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与社会进步和学生经验相联系的课程内容。而六个选修模块课程的设置,旨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三)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突出变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地不断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来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缺陷,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梭伦改革”、“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玛雅文明的消失”等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增加了“·阿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内容。在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共25个专题中,世界史有11个专题,占44%;选修模块总共41个专题中,世界史有28个专题,占68.3%;在必修和选修总共66个专题中,世界史有39个专题,占总专题数的59%。在高中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现行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与中学历史课程体系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文件构建的,该文件规定师范历史专业的主要课程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训诂学、史源学、史学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历史学科本位,一些如史源学、训诂学等极具专业性的课程,在地方高师院校只是培养方案里的摆设而已。近年来,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其课程体系仍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先行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江苏省,有专家在对南京等地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师生以及新近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基本上不太了解、不甚关心;中学历史新课程知识在高校的教学中仅仅涉及少数内容;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江苏这样教育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由于观念、体制、师资等方面的因素,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并未随着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其所培养的学生自然无法迅速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中国史和世界史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 大学历史学专业本国史和外国史的比例应均衡发展,且外国史的比例应适当增加。据北京大学高岱教授的调研统计,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历史学系,从事外国史的教学人员占2/3左右,而且在这些大学中,外国史还是所有非史学专业大学生必修的通选课;韩国、日本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从事外国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也占到2/3;俄罗斯主要大学历史系约有50%的教师从事世界史教学研究。[6]而我国世界史学科在整个历史学科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3。尤其在地方高师院校,在一个30~40人左右的历史系,只设一个世界史教研室,只有3~5人从事世界史教学,基本上只能完成几门世界通史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可以说,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课程体系是不完整的。从前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师范历史专业主要课程也可以看出世界史在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地位。这既不能适应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三)历史专业教育课程不足

在我国,一般师范院校都较为重视普通教育理论和技能,而忽视专业教育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高师类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少,比例低,教育实践时间短。[7]目前,在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教育类的课程主要由“老三样”(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组成,且主要是公共教育理论课程,针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严重不足。

三、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新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8]结合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和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需要构建新型的历史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指挥棒。近年来,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在调整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地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过分强调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忽视了师范性特点,脱离了地方师范院校实际。而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了“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深厚的历史科学知识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中学历史工作者”[9]的培养目标。一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业都把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工作者”,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历史教育专业更应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基础教育,为中学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的综合素质高的合格的历史教师,其课程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其课程设置要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服务并引领地方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构建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体系要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色。在构建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时,必须保证能使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大序、框架和规律有基础性认识。因此,可在保证基本教学课时的前提下,将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两门通史教学时间从三年压缩到两年。同时增加系列的专门史课程,即开设中外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以及宗教史、文明史、环境史、科技史、教育史等主要专门史课程,凸显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系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较为全面系统的感受和认识。其次,课程体系要纳入其它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历史学科是包罗万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0]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构建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时,有必要纳入人文地理学、考古和文博、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内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原则,既注重专业学习的科学化,又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一些本专业教师无法开设但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非常重要的课程,如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等,可通过学校平台,与其他院系协调,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第三,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一是要增加部分与中学历史新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相关的必修与选修课,如近代以来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探索历史的奥秘等。二是要增加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地方史、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第四,课程体系要突出历史专业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强化历史教育专业的师范特色。除传统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外,应增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历史教育学、历史课件制作、史学名着研读、史料分析、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加强历史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历史专业学生所必要的专业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

(三)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与教学

2011年,世界史升为一级学科,如何完善世界史学科体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作为地方性的高师院校,更是任务艰巨。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学科很难像综合性大学一样覆盖世界史的七个二级学科,但可以逐步朝这一方向努力。高中世界史的比例已接近60%,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走在了地方高师院校的前面,作为为中学培养师资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至少应努力适应这一变革,在课程体系上作出调整。具体而言,首先必须保证世界通史系列课程结构,逐步确立和完善外国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几门主要的专门史课程,以及与高中新课改直接相关的专题史,如世界改革史、世界文化遗产等课程,其次是建立一些拓展学生视野、适应时展的世界史专题,如世界科技史、世界现代化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国际关系史、恐怖主义研究等课程。此外,可开设周边国家史、亚洲史等课程,侧重研究与中国有关的经济、文化、边疆政策等内容。因此,无论是世界史一级学科发展的需要,还是高中历史课程改 革的需要,地方高师院校都应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总之,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对接是一个急迫的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只有教学内容等同步改革,才能真正构建起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

注释:

朱汉国.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03(1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3.

朱煜.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86.

[6]徐轶杰,朱涓.世界历史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世界历史,2008(4):155-156.

[7]王泽龙,曹慧英.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7,158.

[8]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篇2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陆续展开。此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构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体系”。[1]以培养中学历史教师为主的地方高师院校应针对这一变化进行改革,构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一、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

(一)模块加专题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不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采用“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建立起注重基础与综合、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六个选修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2]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及相应的学习内容。每一“模块”由6~9个围绕一定主题、具有相近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学习专题组成,在内容上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综合性和时代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内容特征

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再像过去强制地把某一历史阶段的内容划为必修或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历史学科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确定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仅继续重视政治史内容,而且加强了思想文化史、文明史、社会生活史、科技史和教育史的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内容,如“人类起源之谜”这一内容,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又离不开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包含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动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同时,高中历史新课程增加了不少与时代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与社会进步和学生经验相联系的课程内容。而六个选修模块课程的设置,旨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三)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突出变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地不断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来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缺陷,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梭伦改革”、“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玛雅文明的消失”等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增加了“·阿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内容。在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共25个专题中,世界史有11个专题,占44%;选修模块总共41个专题中,世界史有28个专题,占68.3%;在必修和选修总共66个专题中,世界史有39个专题,占总专题数的59%。在高中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3]

二、现行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与中学历史课程体系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文件构建的,该文件规定师范历史专业的主要课程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训诂学、史源学、史学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4]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历史学科本位,一些如史源学、训诂学等极具专业性的课程,在地方高师院校只是培养方案里的摆设而已。近年来,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其课程体系仍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先行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江苏省,有专家在对南京等地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师生以及新近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基本上不太了解、不甚关心;中学历史新课程知识在高校的教学中仅仅涉及少数内容;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5]江苏这样教育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由于观念、体制、师资等方面的因素,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并未随着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其所培养的学生自然无法迅速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中国史和世界史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

大学历史学专业本国史和外国史的比例应均衡发展,且外国史的比例应适当增加。据北京大学高岱教授的调研统计,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历史学系,从事外国史的教学人员占2/3左右,而且在这些大学中,外国史还是所有非史学专业大学生必修的通选课;韩国、日本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从事外国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也占到2/3;俄罗斯主要大学历史系约有50%的教师从事世界史教学研究。[6]而我国世界史学科在整个历史学科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3。尤其在地方高师院校,在一个30~40人左右的历史系,只设一个世界史教研室,只有3~5人从事世界史教学,基本上只能完成几门世界通史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可以说,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课程体系是不完整的。从前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师范历史专业主要课程也可以看出世界史在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地位。这既不能适应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三)历史专业教育课程不足 在我国,一般师范院校都较为重视普通教育理论和技能,而忽视专业教育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高师类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少,比例低,教育实践时间短。[7]目前,在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教育类的课程主要由“老三样”(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组成,且主要是公共教育理论课程,针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严重不足。

三、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新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8]结合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和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需要构建新型的历史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指挥棒。近年来,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在调整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地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过分强调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忽视了师范性特点,脱离了地方师范院校实际。而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了“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深厚的历史科学知识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中学历史工作者”[9]的培养目标。一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业都把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工作者”,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历史教育专业更应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基础教育,为中学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的综合素质高的合格的历史教师,其课程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其课程设置要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服务并引领地方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构建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体系要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色。在构建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时,必须保证能使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大序、框架和规律有基础性认识。因此,可在保证基本教学课时的前提下,将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两门通史教学时间从三年压缩到两年。同时增加系列的专门史课程,即开设中外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以及宗教史、文明史、环境史、科技史、教育史等主要专门史课程,凸显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系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较为全面系统的感受和认识。其次,课程体系要纳入其它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历史学科是包罗万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0]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构建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时,有必要纳入人文地理学、考古和文博、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内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原则,既注重专业学习的科学化,又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一些本专业教师无法开设但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非常重要的课程,如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等,可通过学校平台,与其他院系协调,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第三,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一是要增加部分与中学历史新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相关的必修与选修课,如近代以来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探索历史的奥秘等。二是要增加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地方史、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第四,课程体系要突出历史专业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强化历史教育专业的师范特色。除传统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外,应增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历史教育学、历史课件制作、史学名着研读、史料分析、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加强历史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历史专业学生所必要的专业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

(三)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与教学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篇3

    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是人,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历史教育,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但是,仍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历史教育囿于课堂的狭小圈子,相对封闭;师生关系是单向地、直线地发生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未得到全面的贯彻。这些都制约着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束缚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青岛市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历史教育改革突破口和着力点应该放在何处?这是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认真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历史教育改革首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为目标,构建符合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历史“学习共同体”,使师生双方良性互动,教师努力充当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学生研究性学习,对历史学科而言,有其特殊的难度。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他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及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学生学习历史,远不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那样可以依靠解题获得成功的自信.从而树立持之以恒钻研的兴趣。这些都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只有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人手,才能真正使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上议事日程。为此,我们几经论证,开始尝试以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乡土历史选修课作为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突破口。我们除在课内专门开设乡土历史选修课外,还开辟社会教育领域,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实践。学生到社会上搜集乡土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于是,档案这种一直不为中学历史教学所重视的特殊的历史资料便显得格外重要。在学习中,学生走进档案馆,翻阅那一卷卷泛黄的档案,掌握了基本的搜集历史资料和分析处理其中有效信息的方法,进而促进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档案是历史的特殊载体,它与学生课堂上接触的教材等历史载体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未加雕凿”。加工前的历史载体显然要比加工后的历史载体更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产生无穷的探究欲望。没有主体探究欲望的研究性学习是流于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是不会产生持续的、长久的学习效益的。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对加工后的历史载体(教材)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与乡土历史相关的课题,然后到档案馆中去探究未经加工的历史(档案)。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提炼出符合历史本相的有效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学习得到深化与活化,而且可以在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终生受益的历史研究方法与历史思维能力。

    近年来,青岛市一些学校以利用档案为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搞得有声有色,通过积极探索,初步取得一些经验。其中,青岛第十九中学结合学校地处胶济铁路附近,铁路职工子弟比较多的特点,在高一年级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时,组织学生分期分段进行胶济铁路简史的研究性学习。如,对去青岛档案馆查阅、摘抄档案资料的学生,先经过简短培训,使他们对查阅档案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知道如何利用档案馆的目录卡片,根据卡片的内容提要和编号,查阅全宗、案卷。面对浩繁卷帙,学生们一开始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教师充分体现其主导作用。教师巧立一些专题,以指导学生资料的搜集,诸如:“通过德国总督府编制的文件,分析德国殖民者修筑胶济铁路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胶济铁路管理当局的年度报表,分析胶济铁路的修筑功大还是过大?”学生们利用每周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时间,走进档案馆。他们足足搞了一个学期,搜集了大量专题性资料。在学期末举行的总结会上,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有特色的,是前往档案馆的同学精心设计了一张醒目的统计图表,将德国修筑胶济铁路的投资与铁路修成后掠夺的财富放置在一张表上,使人一目了然。同学们根据各自的研究成果,对德国殖民者的侵略行径进了剖析。前往档案馆的同学结合搜集的第一手资料指出,德国殖民者投资修筑胶济铁路,是需要加倍“回报”的,那就是他们要长远地掠夺铁路沿线的财富,已经掠夺的44%多万马克不是其终极目标,因为这个数字是根据胶济铁路当局1898年至1914年的报表统计的,如果不是1914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夺占青岛这个意外事件的话,德国殖民者的掠夺会进一步发展。尽管同学们的研究成果是初步的,还显得有些稚嫩,但却是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学习实践的产物,从中透射出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这正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依托档案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让学生走进档案馆学习历史,可以改善历史教育结构,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营造学生爱学历史、会学历史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篇4

计划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那么历史研修总结及计划该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历史远程网络研修总结及计划范本2020,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研修总结及计划(1)

通过学习,感觉收获颇丰,对历史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经过这次研修使我们对选修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和认识。当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漫长的、艰巨的路要走,需要我们有正确地态度,与时俱进的理念,及时反思和总结。在这里,我对暑假学习做简要的反思与总结。

一、继续转变教师的角色。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必须来一个重大转变。这几年的课改中,应该说这种角色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还远远不够。以后的日子,我们要坚持新课改,继续完成这种转变。

二、继续转变教学方法。虽然近几年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多样化,但实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变革,很多东西流于形式。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真正的把这些形式的东西内化为实质。新课改的课堂中,教师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

三、继续转变教师的学生观。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也存在着差异。学生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教师要极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给每一个学生学习历史予以帮助和信心,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重视他们的自主探索,自主发展,提供给每一个学生学好历史的空间。

四、继续转变教师的评价观。丰富的教学方式,学生个性的差异与发展,必然决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观要做重大转变。那种纯粹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应废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的评价,要注意对学生动态发展,横向联系的评价。既要看到他们学习的弱点,又要发现他们学习的长处。

五、继续转变教师的教材观。我们的老师大多习惯了拿着教材教。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则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指出教材不是圣经、不是宝典。每一位教师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合理利用,灵活利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有新准备、新姿态,以便能迅速适应新课改,推动教育教学的新发展。因此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就成了当务之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材的定位,它只是知识的载体,而不是全部。每一位教师必须树立与学生一块成长的观念,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努力钻研课程标准,大胆探索课改方向。

历史研修总结及计划(2)

七月底八月初,为期6天的研修学习就要结束了。在这次研修中,我努力地学习着、思考着、收获着……

一、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在这次的培训中,我认真观看各个时期的教学视频,各位专家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做出了学习目标的分析,重难点的解读并做好笔记。

二、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反思。

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于各位教授的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积极的进行及时的反思;通过学习我明确了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好钢用在刀刃上”、要适合测量或评价。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以操作。我领悟到,教师应对历史学科的理论形成知识整体,更加关心国家大事,将时事政治融于自己的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历史 知识不是空洞的,历史知识与我们息息相关。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以生为本,承认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要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三、积极参加各类互动学习。

在培训中,每天我都认真阅读同行的文章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阅读文章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的看法,积极吸取对自己教学有用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远程研修中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感到远程研修的必要性,所以在这次研修中一直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他人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使得自己也能够不断成长和提高,研修即将结束,但是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教学的实际中去,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历史研修总结及计划(3)

不知不觉中,为期6天的研修培训学习结束了。本着提升自己教学能力、新课程理念、理论水平等,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培训机会,在这次的培训过程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积极参与学习。

在这次的培训中,我认真收看视频,并做好笔记;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反思。

二、积极的查阅各种资料,进行培训学习。

我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上网查阅一些资料先对专题的内容、外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习时旁边总有几本书以便及时的进行查阅。

三、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反思。

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于各位教授的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积极的进行及时的反思;并将自己的反思写成文章上网与各位同仁进交流,以提高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四、积极的参与互动学习。

在培训的过程中,每天我都用一定的时间去阅读别人的文章,发表自己的评论。通过阅读来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积极参与每一培训课程结束后的集体反思活动。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篇5

论文摘要: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由于基础教育改革对地方高师教师教育的触动,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必须在培养的目标、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

民族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迅速扩张和史学研究及考古学新成就的发展,现阶段地方高师历史教师的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主要是全日制式的职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专业思想比较巩固;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均有利于他们将要从事的历史教师职业;可以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的能力。近年来,我国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而作为回应基础教育各项改革的地方高师在历史教师培养方面则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课程编排理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行的高师历史教育课程过分专注于历史基本知识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历史专业教育技能的培养。同时,“偏重于政治思想素养而轻于教师职业素养;偏重于专业知识而忽视教育教学技能,忽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师资培养体系的封闭性带来课程结构体系的僵化和滞后”。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也是如此。

(二)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根据1981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文科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规定,公共基础课占整个教学总学时的20%,专业课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课占总学时的5%。根据对部分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调查,结果表明:基础学科专业课程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及教育实践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5%左右。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如此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师范生职业化程度的提高造成很大影响,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三)课程内容陈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敏感性较低。

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体系性、学科性,而忽视专业的前瞻性、应用性、实践性。比如目前实施的中国近代史课程体系仍然坚持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线索,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样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很难培养出具有“更富有接纳力,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创造性”的教师。

(四)注重书本基础知识和理论教育,轻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是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根据对部分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查,可以发现各学校大都是学制四年,总周数160,总学时数3092(注:平均周学时21.77),总学分270。其中,能力实践课只占14学分(包括军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普通话),这其中还包括6—7周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如果按照周数来算的话,教育实践只占总授课周数的1/16。可以想见,在如此短的实践时间里,怎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新的教育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结果只能是“新瓶装旧酒”。

(五)沿用旧的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单一。

虽然我国教育理论界已经提出了不少关于高师教育的评价模式,但在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评价的模式仍以考试为主,不管是专业课测评,还是公共课测评,都是笔试,一份试卷定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平时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对策与途径

地方高师院校是地方基础教育教师的专门培养基地,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进行调整,对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加以改革,强化学生教育与教学实践环节,从而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转换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是高师院校发展的先导,是高师院校内部改革的决策基础与舆论动员,在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进步与保守等新旧观念之间的冲突不仅体现在教育决策群的头脑中,也深植于广大教师的心中。”因此,我们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观念指导行动,只有转变原有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

(二)调整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的客观需求与主体的价值观认同的统一,它引导教育对象走向预期的发展结果,从而也指导和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取向,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规范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提出了崭新的目标要求,这就是面向基础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既能提高未来中学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具有本学科扎实、宽广的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素质以及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通才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三)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部分地方高师院校在进行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如海南师范学院曾实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四川师范大学实行了“2+2”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打破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格局,从而建立“文理渗透,学有专长,能为人师”的综合型专业培养体系。

(四)整合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当前,传统高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最大弊端在于缺乏师范教育特色,雷同于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一弊病长期以来导致师范院校教育“学术性不强,师范性不明”的状态。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结构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三个板块组成。如前面所言,教育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英国为25%,德国为30%,法国为20%,美国为20%”。这种不协调的课程结构设置,不仅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和时展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导致地方高师院校缺乏办学特色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适当压缩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的内容,加大专门史以及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授课内容。同时,可以配合高中历史选修课的六大“模块”开设一些限制性选修课,从而扩充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二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要求,开设一些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任意选修课。

三是开设的教育教学类课程要突显其技能性、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国外一些国家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英国,教育理论课的必修课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哲学、儿童发展史、课程研究、教育管理等。选修课为比较教育、特殊教育、人权与教育等;方法与技能课的必修课为:学校与课题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学生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语言交流中的问题、学习的选择与准备、表达技巧、评价方式等。选修课为:学习环境、班级作业、小组作业、个人作业等。”。‘这些内容对当前我国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设置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五)注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

教育实践是促进教师发展成长的根本动力。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教育实习等。目前,部分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实习持续的时间一般在6—7周,学生在实习期间一般很少有时间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从而使得教育实习效果不明显。“而世界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对师范生的各种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的时间在总量上越来越充裕”。“如英国15周,美国多则半年,法国27周,德国72周。”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应借鉴国外同行培养师范生的模式,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进行调整,注重教育实践环节,从而注重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篇6

论文摘要: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由于基础教育改革对地方高师教师教育的触动,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必须在培养的目标、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

民族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迅速扩张和史学研究及考古学新成就的发展,现阶段地方高师历史教师的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主要是全日制式的职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专业思想比较巩固;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均有利于他们将要从事的历史教师职业;可以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的能力。近年来,我国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而作为回应基础教育各项改革的地方高师在历史教师培养方面则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课程编排理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行的高师历史教育课程过分专注于历史基本知识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历史专业教育技能的培养。同时,“偏重于政治思想素养而轻于教师职业素养;偏重于专业知识而忽视教育教学技能,忽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师资培养体系的封闭性带来课程结构体系的僵化和滞后”。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也是如此。

(二)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根据1981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文科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规定,公共基础课占整个教学总学时的20%,专业课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课占总学时的5%。根据对部分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调查,结果表明:基础学科专业课程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及教育实践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5%左右。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如此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师范生职业化程度的提高造成很大影响,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三)课程内容陈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敏感性较低。

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体系性、学科性,而忽视专业的前瞻性、应用性、实践性。比如目前实施的中国近代史课程体系仍然坚持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线索,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样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很难培养出具有“更富有接纳力,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创造性”的教师。

(四)注重书本基础知识和理论教育,轻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是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根据对部分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查,可以发现各学校大都是学制四年,总周数160,总学时数3092(注:平均周学时21.77),总学分270。其中,能力实践课只占14学分(包括军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普通话),这其中还包括6—7周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如果按照周数来算的话,教育实践只占总授课周数的1/16。可以想见,在如此短的实践时间里,怎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新的教育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结果只能是“新瓶装旧酒”。

(五)沿用旧的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单一。

虽然我国教育理论界已经提出了不少关于高师教育的评价模式,但在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评价的模式仍以考试为主,不管是专业课测评,还是公共课测评,都是笔试,一份试卷定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平时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对策与途径

地方高师院校是地方基础教育教师的专门培养基地,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进行调整,对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加以改革,强化学生教育与教学实践环节,从而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转换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是高师院校发展的先导,是高师院校内部改革的决策基础与舆论动员,在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进步与保守等新旧观念之间的冲突不仅体现在教育决策群的头脑中,也深植于广大教师的心中。”因此,我们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观念指导行动,只有转变原有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

(二)调整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的客观需求与主体的价值观认同的统一,它引导教育对象走向预期的发展结果,从而也指导和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取向,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规范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提出了崭新的目标要求,这就是面向基础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既能提高未来中学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具有本学科扎实、宽广的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素质以及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通才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三)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部分地方高师院校在进行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如海南师范学院曾实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四川师范大学实行了“2+2”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打破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格局,从而建立“文理渗透,学有专长,能为人师”的综合型专业培养体系。

(四)整合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当前,传统高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最大弊端在于缺乏师范教育特色,雷同于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一弊病长期以来导致师范院校教育“学术性不强,师范性不明”的状态。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结构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三个板块组成。如前面所言,教育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英国为25%,德国为30%,法国为20%,美国为20%”。这种不协调的课程结构设置,不仅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和时展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导致地方高师院校缺乏办学特色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适当压缩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的内容,加大专门史以及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授课内容。同时,可以配合高中历史选修课的六大“模块”开设一些限制性选修课,从而扩充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二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要求,开设一些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任意选修课。

三是开设的教育教学类课程要突显其技能性、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国外一些国家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英国,教育理论课的必修课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哲学、儿童发展史、课程研究、教育管理等。选修课为比较教育、特殊教育、人权与教育等;方法与技能课的必修课为:学校与课题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学生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语言交流中的问题、学习的选择与准备、表达技巧、评价方式等。选修课为:学习环境、班级作业、小组作业、个人作业等。”。‘这些内容对当前我国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设置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五)注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

教育实践是促进教师发展成长的根本动力。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教育实习等。目前,部分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实习持续的时间一般在6—7周,学生在实习期间一般很少有时间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从而使得教育实习效果不明显。“而世界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对师范生的各种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的时间在总量上越来越充裕”。“如英国15周,美国多则半年,法国27周,德国72周。”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应借鉴国外同行培养师范生的模式,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进行调整,注重教育实践环节,从而注重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篇7

一、音频修复项目建设成果

云南是世界上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百年来积累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历史音频文献,特别是云南省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厅、广播电视厅、云南艺术学院等部门和单位都集中保存了大量历史音频文献,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予以妥善、完整地数字化保存,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也必将对整理、传播文化遗产起到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一)音频修复项目研究为各方人员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2011年,云南艺术学院正式启动珍贵历史音频修复项目,在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整个研究项目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为音乐专业人员、社会历史研究人员、文化历史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工作者及音乐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交流欣赏的平台。首先,项目组已修复并数字化保存珍贵历史音频资料100套。项目组在保留原有介质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音频采集与修复技术,对一些珍贵的、使用胶木制作的戏曲资料和音乐老唱片资料进行修复,累计修复时长为100小时;对一些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磁带音响资料也进行了修复和调整,总时长为100小时以上。经过修复的唱片和磁带资料,从声学角度来讲,频响带宽由一般100hz~3Khz,扩展到70hz~6Khz以上;爆点噪声下降6dB;持续高频噪声下降3dB;背景低频噪声下降8~9dB。从听觉角度来说,所有唱片和磁带的音质明显得到改善,音声清晰度得到较大提升,已基本接近当代人的音响审美感。其次,项目组建立了“云南民族文化珍贵历史音频文献资料库”。项目组在前期修复过程中,不仅整理并筛选出第一批急需抢救的云南民族文化珍贵历史音频资料目录,且根据已修复好的音频资料,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专门向专业技术人员开放的“云南民族文化珍贵历史音频文献资料库”。该文献资料库主要包括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唱公司为云南歌手录制的一些老唱片,如黄虹录制的老唱片《弥渡山歌》[4]《小河淌水》以及中唱公司录制的民族器乐曲《大寨红花遍地开》等。文献资料库的管理系统对已经过数字化采集和进行过音频信号降噪、修复、输出的各种云南民族文化音乐资料音频文件提供主要信息编目、整理及存储等功能,同时对已存储的数字化音频资料进行综合利用,采用网上试听和下载格式[5],对访问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第三,交流平台的搭建。项目组修复珍贵历史音频资料和建立“云南民族文化珍贵历史音频文献资料库”,除了传承云南民族音乐文化历史以外,还在于为各行各业人员提供一个可交流与探讨的平台。当代,随着修复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数字化、网络化、云技术等数字音乐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打破传统音乐交流的模式。以往欣赏音乐只能亲临现场或者购买唱片、CD等,想要聆听老版或绝版唱片也有诸多不易,尤其是想要欣赏云南音乐历史上具有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及歌唱家的演唱等更为困难。而现代通过网络链接,各地专业技术人员、音乐教师、学生以及音乐爱好者随时可以登录资料库查找所需音频资料,选择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专业音乐人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开展对音乐的欣赏、研讨、创作、制作等全方位的合作;音乐历史研究者尤其是民族音乐史的研究人员,则更需要这个平台来获取自己所需。可以说,这种为音乐的交流与合作而搭建的平台,不仅有助于将云南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推而广之,大大促进人们对云南珍贵历史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还将加强不同学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极大地提高民族音乐交流的范围和水平。

(二)“云南珍贵历史音频文献处理与保护技术标准(草案)”的拟定珍贵历史音频修复,目的在于再现历史,原汁原味地向听众展示以往音乐作品的特点、歌唱家的演唱风格以及不同的民族风情。因此,历史音频修复对于修复后的音频资料有更高的要求,也就是经过修复后的音频和原有音响资料是否一致,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目前国家对于音频修复标准并没有确切规定,业行会也较少涉及,散见于报端及各行会网站的多为一些音响标准、建筑声学标准以及噪声标准等,而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6]及《中国国家标准汇编》等书中也未找到相关规定。因此,在没有可借鉴的局面下,此次研究过程中项目组根据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7]、语言声学[8]、心理声学[9]及音乐声学测试[10]等,初步拟定出“云南珍贵历史音频文献处理与保护技术标准(草案)”。“云南珍贵历史音频文献处理与保护技术标准(草案)”的拟定不同于目前国内一些高校正在进行的类似研究,例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古琴音乐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数字文献,它提供的是音乐数字化服务的标准体系;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历史音频修复与数字化保存”项目侧重的是音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发;贵州大学“民族音乐数字化保护与研究中心”则关注的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艺术创作;而云南艺术学院项目组着重研究了“珍贵历史音频文献处理与保护技术标准”。该标准草案对修复后的音响资料在频响带宽、爆点噪声下降、持续高频噪声下降以及背景低频噪声下降等声学评价指标上都有确切的规定。例如在使用频响带宽评价修复后的音频资料时,主要从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是否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等方面来进行。可以说,“云南珍贵历史音频文献处理与保护技术标准(草案)”将结束目前修复技术和修复成果无据可依的现状,也将对规范未来音频修复产品的鉴定和认证起到积极作用。当然,随着修复技术的不断提高,音频文献处理与保护技术标准也将在专家及同行的努力下不断更新。

(三)音频修复项目研究对人才的培养此次研究中,共吸收了5位本科生和两位研究生参与初步的修复工作。这些学生分别来自不同专业,不仅有音乐学院声乐演唱、民族器乐演奏、音乐学(民族音乐和音乐美学方向)的学生,还有影视学院录音工艺及声音制作专业及美术学院艺术与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的参与。此外,为保障研究的顺利实施,项目组还专门聘请了声学专业教师以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教师作为指导,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帮助项目组草拟“云南珍贵历史音频文献处理与保护技术标准(草案)”。从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专业学习结合学科交叉、应用技术结合创新实验”的综合研究项目仅依靠自身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是多专业、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保障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目前,项目组的7名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修复技术。此外,项目组除了培养出已具备基本修复技术的学生外,还建设完成了一个具备基本的声学测量分析仪器、专业录音话筒、音频采集卡、监听音响、监听耳机、64路数码调音台、乐器录音的专用话筒、录音机、CD播放机、老式留声机以及高性能的计算机等音频输入和输出设备的现代化音乐音响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不仅使老旧音响资料得到完整保存,还将形成一个服务云南及全国的珍贵历史音频资料修复与数字化保存产业基地以及专业音频修复人员的培养基地。

二、特色研究项目对加快高校学科建设的意义

“云南民族文化珍贵历史音频资料修复与数字化保存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是云南艺术学院与云南省科技厅合作的一个特色研究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我院学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特色研究项目有助于加快高校特色学科的发展高等学校办学特色虽然具有多样性,但其最核心的体现还是在学科建设上。从某种意义上看,一所高校如果没有在国内外占据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那么要想在同类高校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则需拥有一批具备较高水平和较大影响力的特色学科,也就是特色学科的生成、凝练与强化,是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在高校特色学科建设中,特色项目的研究和建设既是特色学科建设的一种有效措施,又是特色学科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关系辩证统一。即特色学科支撑特色项目,特色项目又推动特色学科的发展,特色学科与特色项目在互动中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从云南艺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来看,学习民间并传承民族艺术文化是其办学特色,音乐与舞蹈学既是云南艺术学院的特色学科又是优先发展的学科,那么树立“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的理念,设计“独树一帜、人无我有”的加快学科发展之路尤为重要。应该说,“云南民族文化珍贵历史音频资料修复与数字化保存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为加快音乐与舞蹈学特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第一,特色研究项目有利于特色学科地位的提升。特色学科与特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品牌形象的重要标志,二者良好的互动可以集中优势力量,实现共同发展。特色研究项目可以进一步提高特色学科的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增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以及培养质量。例如特色项目可以吸引一部分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参与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借此培育一批科研水平高的教师组成学术团队,促进学科整体实力的提高。第二,特色研究项目有助于特色学科产学研结合。当代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大学的职能已不再是传统的教学、科研。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高校更多的被赋予了服务当地经济的职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音频修复项目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音乐与舞蹈学特色学科与音像出版业的产学研结合。以往,云南的音像出版业空守着巨大的音乐资源,却苦于没有技术优势得不到开发,使许多弥足珍贵的音响资料随着年代和时间的侵蚀,濒临消亡,而珍贵历史音频资料修复技术和现代化音乐音响实验室的建立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的研究成果将更加开放地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为云南音像出版业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真正形成一个产、学、研一条龙的合理、优化的产业模式。

(二)特色研究项目有助于推动高校跨学科建设除了有助于加快高校特色学科的发展以外,特色研究项目还有助于推动高校跨学科建设。基于心理声学、音乐声学、艺术审美与物理声学相结合的“云南民族文化珍贵历史音频资料修复与数字化保存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属跨学科综合研究,它要求操作者具备深厚的心理学、美学、声学、物理学等知识背景、技术能力及艺术素养,也就是既要有技术、艺术还要有学术。而这样的专业人员,已不再是传统的某一个专业或者某一个学院就能够独立培养,必须是多专业、多学院、多学科的综合培养,才能铸就一个专业的音频修复技术人员。第一,跨学科建设是未来高校发展的必然方向。从目前来讲,综合培养与学科专业建设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而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则是未来高校发展的必然方向。现代大学的职能不仅是要进行知识创新、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新方法来培养人才,再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可以说,这是一个循环的、良性发展过程。诸多优秀高校得奖的科研成果都是跨学科、跨专业群体合作的结果。这说明符合社会需求和高校发展的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必须通过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来培养。第二,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形式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尚属少见。纵观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办学历史和办学实践,长期都以单学科设置为主要形式,而这种带有明显社会产业分工烙印的单学科设置则是一种典型意义的专才教育。在以往,由于国家、社会的需求较为单一,专才教育亦能符合所需。但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影响、渗透、联系愈来愈紧密时,社会经济和科技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而综合学科、交叉学科也随之层出不穷”[11]的局面下,以往的专才培养机制、常年以来的单学科组织结构以及狭窄的专业设置,已造成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与当前社会和市场所需的人才规格格格不入。第三,特色研究项目有助于形成大学科意识,推动高校跨学科发展。艺术是一门范围很广的学科,除了艺术学科门类下各专业可以进行的交叉研究以外,艺术与医学、社会学、法学、军事学、工科、农学等学科门类都可以开展交流与合作。“云南民族文化珍贵历史音频资料修复与数字化保存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就是集声乐演唱、民族器乐演奏、音乐学、录音工艺及声音制作、艺术与信息技术、声学、音乐音响学等多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这样合作的结果不仅开阔了所有参与者的视野,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能动性和原创性,还可以增设新的学科和专业,培养新的复合型人才,推动艺术院校跨学科发展。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篇8

关键词: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我校历史学科在教育部人文基础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再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建设“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历史学又获评为部级特色专业。这既是对我院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肯定,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着如何将学生打造为擅教善研、专精复合的“研教双优型”历史教师,实验区立项建设以来,大胆探索,在课程设置、课堂建设、课堂延伸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基本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师为导、生为主的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及重艺术、强技能的课堂延伸和教育实习体系。

一、宽口径、厚基础: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我校历史学门类由历史教育、基地班、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三个专业构成,以历史教育专业学生为主,全部为免费师范生。三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均由三大模块构成,即通识类、专业必修类、专业选修类。通识类课程除马克思主义、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数据库等基础课外,还规定学生必须自主选修理科类、艺术类课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与艺术素质。专业必修类包括历史学专业基础课和教师教育课程,前者主要有中国通史(古代史、近现代史、当代史)、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史、近代史、现当代史)、中国历史文选、历史科学概论等。教师教育课程除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科教学论外,我们还特意设置了教师口语、教师书法、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与艺术。专业选修类则结合本院教师研究状况,开设各种课程多达105门。这类课程旨在加深、拓宽学生已有历史知识,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在三大模块中,历史教育专业更加重视基础课程,学分分布依次为47、67、34,共计148学分,学分分布比例分别为32.9%、44.7%和22.4%。基地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更为宽阔的视野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其中,通识课、选修课的学分达到47和48,在总学分中的比例分别为34.8%和35.6%。相比之下,专业基础课的学分及比例分别为40和29.6%。

为强化基础教学,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近年来,我们围绕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申报部级精品课程,先后获得“中国近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古代史”等四门部级精品课程,并由知名教授领衔组成强大的师资队伍。如中国近代史教学团队由马敏、朱英、刘伟、彭南生等教授加盟,中国历史文选以周国林、刘韶军、董恩林、张固也等教授为主体组织教学力量。中国古代史教研室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教学团队、课程群、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终于在2010年获部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截至目前,中国近代史部级精品课程已通过专家验收,并被评定为优秀,其他精品课程建设扎实向前推进。除此之外,我院还有世界近代史等省级精品课程。

二是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系列化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近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世界通史(近代史)》、《世界通史(现代卷)》、《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文化学》等系列教材。这些教材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产生了广泛影响。有些教材被多所大学采用,如周国林主编的、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史文选》,在“选目的新颖性”、“解题的立意”、“编排格式的讲究”、“适当的图文配合”以及“附录的采用”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章开沅、朱英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2009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该教材邀请了国内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师大、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大、郑州大学等多位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研究的学者参与编写。不仅突破了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史分界线,将1840-1949年间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而且多有创新,如“注意历史新知识的增补、传授,也注意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的介绍,史实的叙述尽是精练,减少篇幅,学术研究的介绍则加大篇幅,不仅向学生讲授什么是近代史,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认识近代史。”同时,每章正文后“列本章小结、学术综述、参考书目和思考题,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促使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思考与研究兴趣。”该教材出版后,深受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是反映史学发展趋势和适合阅读对象的成功之作”,已陆续被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历史专业作为教材使用。

三是坚持教授授课制。我院现有教授38人,是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艺术高超,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教授们课题多,科研压力大,加之时下科研工作的量化考核机制,使得教授们给本科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为了鼓励教授上本科讲台,我们将教学与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聘任制下,如果教授的本科生教学工作不达到一定的课时,将会影响其下一轮聘任,在年度考核中,如果教授没有本科生教学课时工作量,则教学考核为不合格,进而影响其绩效工资。这样的制度设计旨在确保每位教授每一学年至少为本科生开设一门课程。

二、师为导、生为主:研讨式的课堂教学

传统教学突出“一言堂”或“满堂灌”,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学习上的惰性,形成上课做笔记、下课整理笔记、考试背笔记(有些懒惰的学生甚至省去了前两个环节,只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才匆忙复印同学的笔记)的学习模式。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宽广的视野,发散性的思维,因此,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学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的养成,研讨式教学的特点旨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授课的引导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角色。

为加强研讨式教学,在“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内,我们鼓励各专业、各课程积极探索,并采取课题立项形式加强研究,大胆实践,及时进行理论总结、提炼与升华。如周国林主持的《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洪振强的《研教双优教育模式下的课堂建设——以“中国现代史”课程为例》、江满情的《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尤学工的《理论的位置——研究型教学探研》、吴琦的《学生学术前沿意识的培养与训练——以为平台的教学探索》、李晓明的《中国历史文选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沟通融合研究》、马良怀的《授课实录》、刘固盛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魏文享的《方法与经验: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路径》、冯玉荣的《免费师范生历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以为例》、黄尚明的《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专业实践教学探讨》、杜芳的《高师历史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研究》、张明生的《构建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通过上述课题立项研究,教师们不仅提出了很多创见,如建议在院系网页上开辟交流平台,用于师生交流和在线答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建立QQ群,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而且在教学中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研究型课堂实践在实验区内逐渐推广,如中国古代史课堂“以问题为中心,注重专题讨论”,如“从新儒学的复兴和文化下移的角度、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角度、商业革命的角度、科技进步的角度探讨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每一小组重点围绕一两个专题作主题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主讲教师点评。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中国当代史课程尝试开展“轮流式”互动教学,依据基本内容及发展阶段分为24~26个专题,开列相关论著目录,每个专题的讨论以一个学习小组为核心,轮流进行,各小组围绕问题精心准备,重点发言,相互启发,通过争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世界近代史课堂长期坚持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训练,探索五步法,即布置、选题、辅导、写作、交流、点评,“激发了大学生的未知欲与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专业选修课更多地采取了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在“宋史”课堂上,“形成‘对话式’、‘商讨式’或‘答辩式’的教学氛围,经常保持课堂中具有教与学的双向交流”。通过研讨式教学,建立起“师生参与互动—座谈研讨—科研实践一体化的复合型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堂内外实践、科学研究融为一体。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教学中,任课教师朱英教授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手段,在学院网站专业论坛.开设网络论坛。由教师、助教担任论坛版主,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络和沟通。通过网络论坛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学习资料,并辅助课堂讨论,网络论坛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收效显著。据悉,“在一个学期中,本论坛共发有近百个专题帖,跟帖也达到近五百个,点击量更高达逾万之数,很快就一举超过在该网络社区原已开设多年的众多论坛,成为主题帖,跟帖数量、点击次数最多的一个论坛。”研讨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的课堂讨论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变强”、“表达概括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提高显著”、“专业认同感增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等。

多元化的考核是检验研究型课堂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克服一张试卷论优劣的重要方式。研讨式课程大多采取了多元化的考核。如在世界近代史课堂上,任课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小组课题合作程度、课堂的语言表达以及课程论文的研究质量等方面”。中国古代史课程成绩的评定“由讨论、作业、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社会调查、考试等多种检测指标来决定”。

可见,研讨式教学将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论文有机地连为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课前准备,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学术视野扩大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增强了,在课堂讨论中,同学们的交流互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即兴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课后论文则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生选题、资料搜集、解读与运用、写作技巧与规范训练的一种综合实践。总之。研讨式教学的大力开展是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主要特色。

三、重艺术、强技能:课堂延伸与实践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涉及到课堂组织、演讲技巧、板书设计、粉笔艺术等多个环节,优秀教师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当好一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不仅既要擅长粉笔字、板书等传统教学艺术,更要懂得计算机、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等现代教学技能。这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熏陶养成的,但大学阶段教学艺术和技能的理论修养与必要的训练对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为了培养“重艺术、强技能”的中学历史教师,一方面,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将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必备的现代教学技能作为通识必修课,将教师口语(普通话)、教师书法、历史教学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等作为专业必修课,强化学生在教学艺术与技能上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我们有效延伸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勤动手、善动脑、敢开口。

为了牢固树立学生“重艺术、强技能”的观念,我院还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艺术与技能水平的提升,通过他(她)们以身示范,现身说法。为此,我们结合学校青年教师竞赛,在院内开展相应的教学比赛活动,40岁以下的任课教师全部参加。通过此项活动,不仅交流了教学经验,提高了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而且促进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加强现身说法的效果,我们还开设了中学特级教师讲坛,从全国范围内聘请一批中学历史名师,围绕名师的成长经历、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教学艺术等主题,为毕业班开设专题讲座,深受本科生欢迎。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