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中生培养目标8篇

时间:2023-05-26 08:53:38

高中生培养目标

篇1

关键词 高职 病理学 目标教学 成就动机 培养 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时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力,是通过后天培养,人类特有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的动机。①成就动机包括自我提高力,认知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其是学习动机的核心部分。美国的麦克莱兰(Mc.Clellamd,1953)指出评价成就动机的三条标准是卓越的社会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独特的方式完成任务。②根据以上理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由于我国的招生体制,使得现在高职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的自觉性也很差,成就动机很低。故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高职学生的成就动机。作者经过多年教学的积累,总结出以下几点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现介绍如下:

1 明确教学目标、及时反馈、提高学习愿望及动力

教师在高职病理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清晰的将这个教学目标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原因在于如果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通过学习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因此,在高职病理教学中,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就要实施目标教学。我们在传统的病理教学中,虽然也有目标教学的意识,但一般都没有将其作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课前也很少进行预习,因此学生不清楚老师在课上要讲哪些内容,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因此就很难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结论,要取得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就必须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即要紧扣教学大纲,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使目标的导向功能,检测功能与激励功能得以实现。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学生一般都会很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教师要将长远学习结果按优劣分类,反馈学习结果一般有三种形式:(1)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反馈。(2)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3)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反馈。教师在高职病理教学中,不管采取何种反馈评价,都要秉着及时有效的原则,学生越早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就会越早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学习动力及愿望。反之,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就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就很难有学习的动力和愿望,学习就很难进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不断反馈的过程中,很容易取得成功的经验,从而就会产生进一步获得满足的愿望,这样就能使学生的潜在的能量转变成为行为的推动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认知内驱力的目的。③以求知为目标的内在驱动力会非常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从而成为学生学习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

2 克服学习困难、创造问题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动力是对知识的渴望,故教师在高职病理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知识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困难,并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要诱导学生克服困难,不回避困难,告诉学生虽然克服学习困难会很痛苦,但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高职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潜能,在高职病理教学中,教师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环境,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只依靠固有的方法及知识,这样能更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达到“口欲言而未能,心求通而未达”的思想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强,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病理教学中,在向学生教授教学内容前,通常都会提一些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使学生的心理形成一定的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除此之外,教师在解决问题时,如答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己的自尊心,使学生的内驱力得以提高。

3 加强人生观教育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在高职病理教学中,学生最初的学习动力会来自好奇心,但好奇心会随着知识的积累及学习的深入而逐渐失去作用,这时,信念和理想会取代好奇心成为最重要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高职病理教学中要积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因此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故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使其知道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这样能直接推动学生的成就动机。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习动力也会永不枯竭,将来也会取得可喜的成就。

4 应用多种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如具有自信心,就会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也会充分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掘自己的潜能。有资料显示,一个人自信心的强弱能直接影响这个人的成就动机。④因为通过实践证明自信心的建立与过去的学习成绩,失败的经验,在集体中的地位等有密切关系。例如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会为自己设立很高的学习目标且会有很高的理想抱负。相反,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通常不是为自己设立的目标太低就是目标太高,无法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学会客观地评价事情,如事情成功,要归功于自己能力强,如事情失败,也不要轻易气馁,要告诉自己只要自己努力,一定会成功,这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成就动机必然增强。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在高职病理目标教学中增强学生自信的几种方法,具体如下:

(1)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我们在病理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偏见,不要只注重提高“优等生”的成绩,也要对所谓的“差生”进行正确引导,因为“差生”之所以差,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周围同学老师的偏见,这种偏见一旦形成,导致“差生”对自己的认识也会出现偏差,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就是不行。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对其加倍关怀,经常找其谈心,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长处,鼓励学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帮助学生建立起“我能行,我能学好”的自信心。

(2)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教师在课前要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从而使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得到提高;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使自己的记忆能力增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多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多思、善思,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讲授病理知识,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病理联系临床,从而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后,自信心也会随着提高,面对问题时,也会表现出应有的自信。

注释

① 樊帮林.高职病理目标教学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33):229-230.

② 李碧芬.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J].科教文汇,2010.1(23):165.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实用写作学;言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69-01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

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其次,要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培养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科学合理、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语感广化、深化的杠杆。

有所感才能有所言,正所谓“由感而发”,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的写作,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不仅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而且自身的语感也在水到渠成的引导中得以发展。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3.打破思维定式,激励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我们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是羁绊,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的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放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

4.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委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在作文教学中,针对某一作文题目,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加了思维的多维性,减少了思维的单向性,发展了思维的流畅性,通过长期的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5.要强化互动教学,让学生活起来

在强化互动教学课堂时,应根据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所谓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心中始终要想着学生,人的发展是设置一切目标的依据。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才是可持续的有远见的。

教师上课讲什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曾经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也是说,教师应讲在“点子”上,要重在引导上,更多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要巧妙地设计,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有东西探究,从中萌发创新意识。

我们设计每一堂课的时候,都要做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体验课堂内容,观察学生的探究动向,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6.锻炼学生的言语能力

篇3

【关键词】实施 培养 终身体育 意识 目标 体育教学

一、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

在现代社会中,高中阶段的教育是我们学生成长最迅速的时期,同样也是任务最终、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就我国目前的高考教育形式而言,高中时期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激烈的竞争使得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变得无暇顾及。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生体育意识淡薄甚至是缺乏。高中阶段属于一个比价特殊的时期,学生为了高考只能全身心的灌注于文化课的考试中,而毫无选择的放弃了体育锻炼,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只有推掉一切体育锻炼以及其他活动,企图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与高考有关的知识。

例如:在高中的校园里,很少看到有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倒是经常看到一个个坐在教室里,埋头奋斗的身影。倘若问一下学生,怎么不去休息一下,那么听到最多的回答是:马上要高考了,哪有时间休息?长此以来,高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就越来越淡薄甚至是变得极为缺乏。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缺乏毅力、没有恒心,因此,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二)教师体育锻炼观念有偏颇。高中时期,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还不成熟,因此,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引导与讲解。但是,大部分的高中教师并不为学生传授科学正确的体育锻炼价值与意义,也不为学生讲授系统的体育知识技能。他们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也只是给学生讲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身体和技能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他们的观念中,学生只要能掌握住顺利通过考试的知识就行,再加上学生的时间本来就不多,所以,很少有教师为学生灌输终身体育意识。

二、影响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因素

对于目前高中体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但由于该时期的特殊性,在实施这项任务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阻扰性因素,其中最为显著的因素有下面几个:

(一)教师的专业性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体育教师也比以往更具专业性。但在很多地方,一部分高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依然存在很多的缺陷。通常来讲,教师体育运动技术的高低和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倘若体育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指导,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反之,学生不但不能正确掌握体育知识,而且还会降低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甚至在体育活动中造成损伤。这样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本身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生活的变化,很多高中学生的生活比以前更丰富,除了升学压力导致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终身体育意识、不再喜欢体育运动,学生的兴趣观念也影响着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如果学生是对体育运动本上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很容易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如果对体育没有兴趣而是喜欢电脑、上网等其他一些休闲方式,那么,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学生会果断地舍弃体育运动。这就是学生本身对其终身体育意识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培养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措施

终身体育意识对高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用正确有效的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有:

(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强其终身体育意识。高中时期的学生心理发育已趋于成熟,求知欲很强,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锻炼能力。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多与学生进行一些类似于竞赛、游戏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灌输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并将这种意识内化,已达到增强的目的。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数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但灵活的转变体育教学方式,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比如说:篮球的运球训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质水平,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想真正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就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予学生快速、到位的指导,进而加快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结语:通过以上的阐述,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能力,使得体育锻炼能够连贯与延续,并且能够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双一流;安徽省;体育学;培养目标

1研究背景

为切实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并实行现代化管理,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于2015年10月24日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目标:“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国。”为早日实现目标,一方面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关键环节突破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分析当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安徽省体育学硕士培养单位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2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2.1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该校一级学科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学科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或研究型,能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与《中华人名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规划是相符的,即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或更为具体的表达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该校培养目标侧重于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培养的方向是能够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但从中看出该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没有体现出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普遍问题。

2.2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当前安徽省拥有体育学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有3所院校,即淮北师范大学有“体育教育训练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工程大学有“体育人文社会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共有6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的6个二级学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大众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过表1~表3对比可知,3所培养单位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所强调的主体方向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等;另一方面都共同强调培养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于都学科内的专业外文资料。3所培养单位培养目标都致力于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淮北师范大学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倾向于对于学生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培养方向是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相比较而言,淮北师范大学学科培养目标更为具体。安徽工程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培养目标注重于学生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以及国内学科前沿动态的把握,使掌握现代化学习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而安徽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养目标与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目标一致,倾向于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另外从表3可以看出,安徽师范大学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四个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大众体育学”方向的培养目标独立的,且具有针对性。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历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与研究型,能在各位部门从事专业的运动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诊断与治疗、康复指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大众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大众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大众体育的国情创造性的加以应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安徽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呈现过于笼统的态势,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针对性。

3.1.2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而安徽省部分培养单位存在不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却相同的情况,且在培养目标相同的情况下,学科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又并不相同,这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是不相符的。

3.1.3安徽省体育学培养单位的学科培养目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并未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具体表现为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很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契合;此外现今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相关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仍一尘不变、过于“陈旧”。

3.2建议

3.2.1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于国内外相关培养单位培养目标的研究,“取其精华”结合自身院校现实资源制定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为培养单位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3.2.2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尝试。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学习、搭建专业的学科交流平台,成立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会等一系列措施,切合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

3.2.3针对于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抓住2条主线:(1)培养目标定位是以适应不同体育职业需求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要求;(2)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体系建立应体现对于不同体育职业的针对性,即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体现职业适应性与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2]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决定》修正.

篇5

关键词:双一流;安徽省;体育学;培养目标

1研究背景

为切实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并实行现代化管理,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于2015年10月24日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目标:“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国。”为早日实现目标,一方面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关键环节突破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分析当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安徽省体育学硕士培养单位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2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2.1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该校一级学科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学科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或研究型,能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与《中华人名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规划是相符的,即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或更为具体的表达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该校培养目标侧重于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培养的方向是能够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但从中看出该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没有体现出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普遍问题。2.2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当前安徽省拥有体育学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有3所院校,即淮北师范大学有“体育教育训练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工程大学有“体育人文社会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共有6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的6个二级学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大众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过表1~表3对比可知,3所培养单位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所强调的主体方向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等;另一方面都共同强调培养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于都学科内的专业外文资料。

3所培养单位培养目标都致力于高素

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淮北师范大学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倾向于对于学生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培养方向是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相比较而言,淮北师范大学学科培养目标更为具体。安徽工程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培养目标注重于学生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以及国内学科前沿动态的把握,使掌握现代化学习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而安徽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养目标与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目标一致,倾向于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另外从表3可以看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7.03.051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探索出,安徽师范大学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四个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大众体育学”方向的培养目标独立的,且具有针对性。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历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与研究型,能在各位部门从事专业的运动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诊断与治疗、康复指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大众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大众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大众体育的国情创造性的加以应用。3结论与建议3.1结论3.1.1安徽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呈现过于笼统的态势,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针对性。3.1.2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而安徽省部分培养单位存在不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却相同的情况,且在培养目标相同的情况下,学科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又并不相同,这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是不相符的。3.1.3安徽省体育学培养单位的学科培养目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并未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具体表现为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很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契合;此外现今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相关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仍一尘不变、过于“陈旧”。3.2建议3.2.1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于国内外相关培养单位培养目标的研究,“取其精华”结合自身院校现实资源制定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为培养单位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3.2.2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尝试。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学习、搭建专业的学科交流平台,成立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会等一系列措施,切合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3.2.3针对于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就 业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抓住2条主线:(1)培养目标定位是以适应不同体育职业需求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要求;(2)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体系建立应体现对于不同体育职业的针对性,即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体现职业适应性与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2]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决定》修正.

篇6

关键词:地方高校;培养目标;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31-02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诠释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社会需求和教育理念提出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培养目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发挥着方向性和引领性的作用。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结构,包括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各级各类的专业目标、课程实施目标以及操作目标等,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要层层递进。

根据学校水平层次分析,当前地方高等学校可以划分为应用型、教学型和研究型等,从人才培养方面分析,主要是少量的综合型、研究型、专业教学性型还有职业性技术性的院校。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生成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定位。

1.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确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人才培养是否适合社会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地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本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其中包括概括性方向和对所培养的人才期待的结果。

2.学校需要。学校的发展和地方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这类培养目标要根据社会、学校和它所在地方经济区域的办学传统和条件等来制定,既体现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要体现地域差异性,也可以说是特色性。在此过程中,高校要理性分析学校的优劣势,把握市场机会,准确判断潜在的威胁,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学生需要。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的发展。社会需要、学校需要和学生需要应该是一个有机而统一的整体。培养目标的制定不仅要体现在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普遍面临着在合并升级后,存在办学底子薄、发展困难大的问题。同时许多高校为获得更多的国家教育资源和社会声誉而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定位学术性综合大学,最终导致地方高校特色全无,与社会需求不协调、过分重视学术理论型人才培养,从而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大下滑,自身发展也进入“瓶颈”状态。

1.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人才市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才培养目标也不断发生变化,重心由原来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的培养任务向高职教育逐渐转移,这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和社会需要的,但是在转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受几千年传统教育思想中重学术轻技术的影响,许多高校在转型期间人才培养目标上纷纷向研究性综合大学看齐,由原来普通专科教育升级后,成为学术性本科教育,失去了原来专科应有的特色。在目标定位上追求大而全,定位模式逐渐单一化。近几年部分高校也认识到这一问题,逐渐尝试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标新立异,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没能够彻底转变,许多高校虽然定位在“应用型”、“创新性”等不同方向,但翻阅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专业教学计划后,仍然发现雷同性是一大特点,课程结构体系差别也很小,使用的教材也是统一规划教材。无论是应用型实用人才还是理论型研究人才,其培养路径十分相似。培养目标也出现了表里不一和趋同性的严重现象。

2.人才培养目标操作性较差。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一方面较笼统、抽象,难以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去,其培养目标以“全面发展”、“创新型”、“高水平”等这些高大词语高频出现,这样导致培养目标难以检测与评价;另一方面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时,重视目标的总体方向,对专业或课程学习所应达到的目标等方面缺乏具体精确的规定。导致培养目标可操作性较差,专业设置适应性不强,专业目标定位空泛,没有系统、全面、统一、量化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出的大批毕业生毕业后才发现学非所用,造成就业困难,市场上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出现“用工荒”的情况。

3.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较慢,与市场的契合度较低。由于受计划经济下管理体制的影响,许多地方高校的各级各类培养目标都存在着“多计划少调整,甚至不调整”的现象,造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较慢,有的课程目标甚至几十年都没有改变,墨守陈规。在人才培养质量规格中的诸多细节性、重要性的规定难以及时反映社会市场大环境变化的需求,导致以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符的培养目标去测量和评价人才,自然难以真实客观地反映人才的水平。滞后而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问题凸显,最终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地方需求的人才之间的严重脱节,从而出现学生就业困难,而市场需求人才短缺的现象。

4.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欠缺。人才目标管理指的是人们通过确定目标、实施目标和按照目标的实施结果进行考评、奖惩,逐步实现目标的“自我控制”,这是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和更新升级的保障。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只注重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而忽视了对其跟踪管理,没有广泛深入地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跟踪的有效途径,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情况和基本趋向把握不准确,人才培养的反馈只单纯片面地根据招生和就业的数字来确定,导致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有限,无法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地方市场。

三、如何优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2000年后“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转变。2014年5月2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在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地方高校要重视应用研究,重视实践,重视技能,为地方培养大批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地方高校的直接培养目标是培养数千万高水平高技能的大众劳动者,它更加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的培养目标要以技术技能为职业价值取向,按照市场需要,培养一批学以致用、学成所用的高素质优秀大学毕业生。传统的本科―学术人才的单向式的人才质量定位,已逐渐分化为本科―学术人才、应用人才、职业人才多向式的人才质量定位,这种结构也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优化升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过程是变化和发展的,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人才培养目标本身就是不断生成不断更新的,它是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主张的教育无目的论,事实上也是在强调人才培养目标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变化生成的。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超过任何时候,知识的倍增与更新,必然引发人才质量与规格的不断调整。高校教育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地方各种优势资源,研究所在区域的经济市场发展需求,优化教育目标结构,提高高校专业设置的规划方案,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发展,科学预测人才需求方向,及时准确定位本校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构与市场品牌行业的关系,吸引地方企业与学生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机制中。地方高校要与地方企业、优秀行业共建品牌特色专业,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积极引入市场品牌发展特色专业设置,带动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化和发展,紧密结合地方区域发展,实现地方高效人才与市场需求的无缝结合。

3.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反馈评价机制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学校管理者在人才培养目标实施阶段适时检查和分析各级目标的达标情况;在人才培养目标考评阶段,要及时根据市场反馈比照这些人才质量取向,准确有效地查找问题和不足,以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从而规划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要建立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反馈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控机制,根据人才培养社会市场反馈评价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申天恩.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6).

[2]赵建光,孙庆峰,梁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现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

[3]陈锡坚,吴忠义,肖起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建构的研究――以肇庆学院为[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4).

[4]徐同文,房保俊.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J].高等教育研究,2012,99(3).

[5]拜文萍.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J].科教文汇,2012,(2).

[6]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

篇7

关键词 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 中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弄清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标准,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和等级,暗含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反映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2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时的职业技术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薄弱。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各行业工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诞生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长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它的培养目标一直在改变。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的培养人才的任务越来越重要。社会仍然在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在不断变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亦在不断发生变化。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有助于政府、高等职业学院确立清晰而合理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研究的现状

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不断演变的过程。目前,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通过历史发展的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进行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内涵不断丰富,目标日益明确。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各时段我国的培养目标,从而对今天培养目标的确立提供借鉴和参考。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有很多,如赵新华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变迁研究》一文中,分别从清末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30年四个时期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变化分析,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手脑并用、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刘瑞芹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一文中,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和法令出发,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过程: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演变的原因,认为这种演变受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社会人才观转变、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目标界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她认为由于不同行业产业内容和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类型及其规格标准要求也不同。应该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和产业对接的基础上,按行业产业的划分分别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界定,逐步建立起与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相对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3.2通过培养目标本身内涵的解读与辨析,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研究

培养目标本身就是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界定,所以通过对培养目标本身内涵的解读有助于研究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当丰富的。如邓福田在《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义》一文中,从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人才的对应关系和与高等教育属种关系等方面进行审视。文章首先详细阐述了自1991年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然后剖析了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区分了学术人才、工程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以及相对应的学术教育、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认为技术人才主要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把工程人才或决策者的设计、规划、决策变换成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技能人才主要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人才设计出来的图纸、计划、方案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工作。最后作者对各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义进行了辩释,认为把“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定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比较合适的。李国栋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基准、定位内涵、地方特色及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探索,认为高等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区域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社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价值取向。认为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其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和社会性,并提出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基层岗位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地方职业技术型专门人才。卢红学在《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中首先总结了我国各历史时期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表述,并认为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并呈现发展性的特点。随后对高职培养人才的共同要素进行了总结: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性;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人才;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工作场合和岗位是基层第一线。作者还对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进行了概念辨析。教育的培养目标客观上体现了它的社会功能与性质。要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反映社会需求、时代进步,还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与环境。作者没有提出具体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为现价段还需要进行深刻的分析,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吕鑫祥先生在《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研究》一书中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主要从事的岗位进行了分类:专业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经营业务岗位和高级技能岗位,并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高中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为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服务的,承担将设计、规划、决策、规范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以及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因此,用一个培养目标来定义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可能将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全部覆盖,需要分层次有差别的进行表征,在培养“双高”人才(高素质、高技能)的总体定位上,根据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对“双高”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3.3通过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借鉴,探索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当今,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展国际间的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比较、借鉴,有利于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李海宗、冯旭芳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从培养目标出发,着重分析了德国各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保障机制,认为德国法制的规范、教育上的分权和自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严格把关保障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应该借鉴德国的这种模式,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拓展多层次的办学形式、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来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李星在《国内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比较》中,从教育类型的角度来讨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并对世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框架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与澳大利亚,以及对上述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认为世界范围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都是技术型人才。我国高职的培养目标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培养目标没有本质差别,我国应该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合作之路。

3.4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研究

洪延艺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一文中,在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高等职业教育,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为政府、企业、教职工和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实现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与平衡。

4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近年来,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上研究成果,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诸多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关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也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诸多启示。某种程度上,这些研究成果也已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问题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如此,纵观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是大多数著作只是花很小的篇幅论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没有对已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可实际操作的解决方法。

(2)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的大多数研究虽然注意到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但对其联系的机制探索还不够深入,研究内容重复性较高,同时也缺乏基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整体、全面分析视角的综合分析。

(3)在研究方法上,相当多的文献只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本身的问题进行描述和解读,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缺乏宏观的视野。

5总结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在变化,并且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虽然,当前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没有完全统一,但大部分人在对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的意见还是统一的。在笔者看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考虑地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兼顾地域性与时代性,又要充分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区别,以及与国际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全方面、多角度的审慎地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乃林,等.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36.

[2] 赵新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变迁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9-20.

[3] 刘瑞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J].当代职业教育,2012(11):8-11.

[4] 竺树声.刍议工程型人才和高等应用型人才[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15(1):55.

[5] 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9-92.

[6] 罗辉,梁赵请,等.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3-26,

篇8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培养目标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周芳(1980- ),女,江苏昆山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江苏 苏州 2151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全国商科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的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KKT-1215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29-02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却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虽属同一职教系统但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两者之间存在体制上的断层。从层次上来说,中职教育属于中专教育,高职教育则被定位为高等教育,从而出现中高职教育无法很好衔接的情况。这种由于系统本身导致的体制断层,对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造成了很大影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概述

职业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教学标准体系设计都基于一定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因而准确定位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的中高职教育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职业教育没能实现系统、有效的衔接。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但对与技术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有所忽略,造成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割裂,使得中高职教育无法实现很好的衔接。

(一)衔接模式的脱节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会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作为全世界职业教育典范的德国,以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为主要目标,分别在高中、高中后职业教育阶段实行有效分流和衔接,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或升学需求。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缺乏衔接性,造成了中高职教育在学制上的脱节。目前我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对口招生、五年一贯制、分段式(3+2/3+3/4+2)衔接模式等,但这些模式或涉及考试制度,或出现生源素质、结构差异等问题,从而导致中高职无法有序衔接。

(二)专业设置的衔接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影响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在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由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性,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一般出现在高职教育中。我国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发展不同步,中职教育的大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共有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农林、资源环境、社会公共事务等13类270个专业;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末,而且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的数量远远少于中职教育,这就导致不少高职院校没有与中职院校对应或相近的专业,这对于更好地进行职业教育衔接有较大阻碍。

(三)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的脱节

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教育中通过相应课程得以实现,但是由于中高职教育各自为政,其课程往往独立开展,双方缺乏沟通。很多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中设置的课程往往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中高职中同一专业或类似专业往往会设置相同的课程,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专业可能设置的课程、选用的教材不一致。另外,专业理论课存在重复现象,专业技能课在中、高职倒挂,中职教育运用高职教育的压缩版本,高职教育以中职技能培训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为蓝本,缺少职业教育特色,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二、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准确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中高职的衔接模式、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及教育教学方法的更好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实行中高职教育的良好衔接,就必须从源头着手,找出其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一)政策的导向作用

政策具有导向作用,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针对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也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制度,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并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建立协调的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必须明确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投入力度。在协调发展中高职教育时,要保障足够的经费,健全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开拓渠道筹措资金,比如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加社会资金投入中高职教育的比重等。国家、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能更好更快地促进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

(二)行业、企业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服务行业企业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形式,使得中高职教育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实现无缝对接。

在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深入解析本区域所需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区域内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人才规格,在此基础上制订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这些人才所需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加以细化,进而提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细分专业内涵,实现教学条件等方面的衔接。

(三)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自我的发展,在职业教育中,要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及教材的选用不仅要响应政策部门的号召,符合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还要考虑中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定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时,要考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目前已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很少涉及中高职学生的和谐发展方面。

制定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体系,必须以人性发展需求为前提,尊重学生本身的发展规律,使得职业教育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和谐统一。

三、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

根据人才类型结构理论,将社会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而职业教育侧重培养工程型、技术型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人才类型结构理论从宏观上区分了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从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制定培养目标的程序以及培养目标的有效性等方面展开。

(一)制定培养目标体系的依据

国家职业标准是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与指针。很多发达国家的职业标准已趋于标准化、规范化,这与其参与制定标准的主体是紧密相关的。以美国为例,美国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局”作为组织保障,其标准由美国的劳动部主导,由国家职业信息中心连同相关的研究机构,比如顶尖的研究机构、人力资源机构、北罗来纳州立大学、相关技术机构、专业管理和劳动力开发咨询公司等,由这些政府部门、非营利性机构等提供政策支持、理论支持及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更加系统、精准。然而,我国职业标准主要由官方管理机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计局等50多个部委,而作为对职业需求了解最清楚的企业、科研机构、咨询管理公司却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因而,现有的职业标准无法客观、科学地显示各类职业情况,很难为实践中的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甚至还会出现偏差。

为了更好地制定适合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标准,进而提出精确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职业标准由政府、区域企业、相关科研机构、技术机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等多元主体来共同研讨、解析,从而更客观地了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制定职业标准奠定基础,也为精准地提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制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具体程序

制定完善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职业标准为前提,根据职业标准项下具体的职业内容,对不同职业所需从业人员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方面提出规范的要求。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制定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以工作者、工作岗位这两条主线为基点,一方面,充分了解工作者本身的特质、工作者需具备的素质、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职业信息、劳动力特质、职业需求三个方面了解工作岗位。然而,我国现有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却过于简单,且较为笼统。究其原因在于制定目标前缺乏深入的调研和理论指导,对行业、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估计不足,制定过程中由于缺乏行业、企业部门的参与和制定主体的分离,导致制定的目标出现割裂、脱节。

在制定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时,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第一,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精准的定位。中职教育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基础作用;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起提升作用。第二,完善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可以借助第三方调研公司对现有的职教工作岗位情况开展前期的调研和预测,在充分考虑行业和企业的当前和未来需求后,由中职教育、高职教育部门、企业、管理咨询机构、技术机构等在充分考虑学生成长、岗位发展衔接性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第三,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指导下,充分考虑中高职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制定前后一贯、有效衔接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必须从培养目标体系的准确定位出发,从政策导向、行业企业需求及人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探索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