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教育研究与实践8篇

时间:2023-05-28 08:21:40

教育研究与实践

教育研究与实践篇1

1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教育研究人员在对高职教育,尤其是对实践教学进行研究时,多以高职实习实训、教学实验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时空和研究层面过于狭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高职院校而言,实习和实验固然是其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实践教学的全部。因此,在对高职实践教学进行研究时,研究者仅仅研究高职的实习实训是不够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建构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中隐含着实践教学思想,特别是在对理论与实践、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关系的处理上,确立实践知识的核心地位,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这些无疑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适合的课程框架。随着对职业教育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化,研究者尝试从系统论视角展开实践教学,如依据构建主义实践教学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制定完善的职业能力发展目标体系、实践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起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但还有诸多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知识经济时代实践教学的界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高职实践教学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的异同等。

教学体系是由众多教学活动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研究教学体系要素构成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其特点,从而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在构成要素研究领域,李秉德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七要素说,他认为教学体系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反馈以及教师构成的,这一学说在研究界具有较大影响力[1]。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的划分标准,即以实体和非实体为依据进行划分。按照实体标准,我们可将教学系统要素分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其中,教学媒介包括教材、教具、教学设施和设备等。而按照非实体性可将教学系统划分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能力、思想道德意志发展、教学水平、校风、学风等内容[2]。

可见,从不同视角对教学要素的考察就会有各不相同的侧重点和分析结论,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即我们根据什么来确定要素,如何在把握要素的基础上,更好地对要素进行比较分析,进而选取最适合系统的要素来促进教学系统的优化。而以前人们对教学要素的研究处于直觉研究阶段,没有对教学系统的层次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指明各要素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对教学要素的探讨基本处于一种局部的、片面的认识阶段,缺乏整体性考虑。对教学要素的分析在于更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教学这一事物,通过要素的分析更好的优化教学结构,从而有效地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2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内涵

2.1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概念界定

高职实践教学是一种侧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它要求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学习计划,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突出专业特色。此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教学活动的发展需求,保证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更为完善,它是根据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制定的[3]。

2.2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原则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有其独有的原则性要求,这是与其实际人才培养相契合的。详见表1。

2.3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素

根据职业教育目标,可以绘制出教学要素结构图,如图1。从实体层次来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明确的了各要素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有利于教学工作者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从过程层面分析,教学工作者可以依据各个环节的构成成分以及其关系的抽象性改革教学模式;从教学活动的总体层次分析,教学工作者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各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5]。

高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以能力提升为原则进行的,它更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它是由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构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实现职业目标所需要的专业实践技能;二是完成职业发展任务所需要的基本业务素质;三是适应岗位发展和变动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四是在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上做出重大改革与创新,突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动态性、应用性。[6、7]

3 构建化工类专业“三维四层”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定位,就是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质量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化工行业特点,贯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断持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初步构建了以技能维、技术维和素养维三个维度为取向,具有针对课程及课程群的项目化实训室,针对专业及专业群的综合化实训中心,跨系部、跨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真实职场氛围的校外工作性顶岗实习基地的“四层”结构。形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与岗位技能四层能力递进,形成具有高职教育职业性、生产性与实践性、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8、10]

以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针对专业面向的行业(产业)与岗位群,以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为基础,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分类组建实训条件。针对化工生产特点建成真实产品生产的小型装置实操、真实企业环境计算机虚拟运行操作相结合系列化的实训装置,形成“真实企业环境+小型装置实操+计算机虚拟运行+三维动画模拟”实训格局。按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通过“模块化”和“项目化”的形式,开展实训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形成满足专业共性需求与专门化(或个性化)需求的、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训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知识、技能、素质螺旋上升的“三维四层”实践教学体系(见图3),“四层”是指针对课程及课程群的项目化实训室、针对专业及专业群的综合化实训中心、跨系部、跨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真实职场氛围的校外工作性顶岗实习基地。

项目化实训室:主要以项目化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关于化工单元操作、精细化学品生产仪器设备、精细化学品合成、精细化学品配制的基本技能,通过培训,学生能够查阅文献,根据具体反应原理,选择使用适当的仪器设备,进行精细化学品的小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综合化实训中心:主要在小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真实企业环境+小型装置实操+计算机虚拟运行”的系统训练,把握精细化学品生产中反应、分离和精制过程的一般规律,形成技术思维。通过培训,学生能够根据小试工艺对同类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放大的能力。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能够在生产岗位跟班操作,直接从事顶岗生产活动。通过培训,学生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正常开车、停车和运行操作,对紧急事故进行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基础上,完成半年以上校外实习基地的顶岗实习,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综合素养。

教育研究与实践篇2

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在协同创新大环境下的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是当前高校开展的教学改革重点,协同创新对提升我国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重点介绍基于协同创新环境下的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主要措施和结论对协同创新大环境下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协同创新;创新教育;高校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基于“2011计划”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针对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的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该项目,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协同创新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指高校内各要素之间实现整合,加强学科联系与协同,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外部主要指高校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学研培养高校创新人才的积极作用。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内蒙古煤炭绿色开采与绿色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于2015年获批建设,以此中心为依托,努力发展创新教育,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实践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单靠高校一方很难培养全面的、视野开阔、思维广阔的创新人才。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与其他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部门联系较少,合作层次较低,学生参与应用性科学研究环节缺失,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只有通过校内校外协同创新,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实践资源与环境,才能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科类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除了能在工程教育、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实习等环节接触专业技能的锻炼和培养外,没有更丰富和充实的实践环节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素质和基本的专业能力与较强的动手能力。

二、协同创新大环境下的创新教育主要措施

1.培养制度与机制创新

形成协同创新环境下的创新推进工作方案,形成协同创新环境下的校企联动机制,形成协同创新环境下的工科学生创新管理机制。校企多方协同实施“1+1+1”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分阶段设置自然班、岗位技能班、项目班,实现异步教学组织形式。1年专业基础技术课程模块的系统学习和课程设计,掌握移动互联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1年应用领域的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学习和“教学企业”项目实训,掌握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设计知识,提升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1年在合作企业开发真实项目,完成毕业设计,强化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

2.培养模式创新

实践“立体交叉式”人才培养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指出,“推进高校与其他培养主体的协同,鼓励高校建立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联盟,完善多种主体联合培养模式”。建立跨学科一体化培养方案,建立院校联合培养、国际合作培养、校企共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多学科、跨院所的立体交叉式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行特区式招生制度:改革招生制度、不以考试成绩为基准,侧重考核能力与素质;实施跨学科、跨单位统筹招生,遴选优秀人才。跨导师组制度:围绕重大任务与学科交叉的培养要求,动态调整课程模块和课程内容,由高校、院所、企业专家组建多学科的导师指导小组。实施本硕博一体化: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

3.激活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

充分利用“内蒙古煤炭绿色开采与绿色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集聚整合校内外、国内外资源,健全完善校校、校企、校地的协同育人机制和跨学科(院)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系统搭建面向全体、循序渐进、贯穿全程、夯实基础、激发个性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不断强化实践。结合重大创新任务需求,共同组建研发团队、共同培养人才,实现“寓教于研、教研互动”的一体化培养。

三、结语

教育研究与实践篇3

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康德的名字早为世人所熟知。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卓越的成就曾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等伟大导师的高度评价。在哲学发展史上,康德的名字是不可能被绕过去的。但是,康德的哲学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经历,这就不为世人熟知了。

青年康德立志献身于对学问和真理的追求,而不是为了面包而读书。他曾这样写道:“我早已投身于我决心保持的东西。我将沿着自己的路勇往直前,什么也不能阻止我对它的追求。”1755年9月,31岁的康德获得了格尼斯堡大学讲师的职称。因当时康德发表过两篇天体论文,已小有名气。面对慕名而来的多到不可信程度的学生,初登讲台的康德的表现甚为青涩,甚至有些慌乱。直到第二节课,他才镇定下来。由于他思维敏捷,逻辑严谨,学识渊博,很快就获得广大学生的钦佩。自然地理课是康德最喜爱的一门课程。康德在课堂上的讲授,充分运用极强的记忆力和生动的想象力,从细微末节塑造出完整的形象,这些使他的讲解非常精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育方法上,康德希望学生们不要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思想。他指出,死记硬背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要主动地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才是教育的目的。他使用教科书,并不照本宣科。他也不喜欢学生记笔记。当他注意到有的学生没有抓住主要的而在笔记中记下了不主要的,他会难过的连自己的讲义都讲不下去了。在对待不同资质的学生的态度上,康德则尽力去关注那些中等天分的学生。康德精进勤勉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广大学生的爱戴与敬重,他讲课的教室总是挤得满满的。

康德的教育观点是在卢梭《爱弥尔》的影响下形成的,并且努力将自己的观点应用于实践。1774年,约翰·贝尔纳·巴泽道在德绍创办了名叫“博爱”的学园,致力于改革教育事业。该学园注重传授自然知识,教学轻松,没有强迫遵守的纪律,也不进行惩罚。康德热情支持“博爱”学园的教育试验,主张对教育工作进行革命而不是改良;他劝母亲们要亲自给孩子喂奶;他还主张孩子从小就应当有行动的自由,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教会人思考,教育者不要乱用惩罚手段……康德的许多教育观点即使在当今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仍然有着值得借鉴意义。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教育家荀子就曾精辟地指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説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康德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生活经历,印证了荀子所阐述的为师之道,对于古今中外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具有普适意义上的指导价值。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无论其日后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在其任教之初,都会出现各型各色的“青涩”现象,都要迈出各自蹒跚艰难的第一步。只要他(她)心中有事业,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积累,与时俱进,勤奋扎实地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就一定能够站稳讲台,赢得学生的爱戴,获取事业的成功。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研究与实践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工教育;融合;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有较长一段时间是被分为了不同的教育类型。以往我国人民将职业教育的概念认定为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是可以得到国家颁发的教育学历。而对技工教育而言,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主管的学校,同时技工教育的毕业生也无法得到国家颁发的教育学历。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目前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因此,人事管理制度也需要进行改革,将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之间的接线进行模糊,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融合。文章从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且结合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现状,讨论了如何将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进行融合。

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注重于理论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因此经过职业教育学习的学生在理论学习上十分过硬。但是在实践方面,与理论有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而正是由于这样的现象,导致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虽然在理论上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是无法很好地进行的。因此为了让我国职业教育更好地进行,就必须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不仅不能完全和普通高等教育相同,同时也需要加强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教学,以保证职业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同时对于职业教育的考试制度也需要进行改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考试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在考试过程中进行体现的方法。而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很好的检测学生对课堂教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目前职业教育考试让学生以及教师深陷于应试教育的泥潭无法自拔,在毕业后的知识掌握也无法达到要求。在职业教育的教师方面,教师的素质普遍较低,因此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为了较好的进行,就必须与技工教育进行融合,吸收技工教育的特点,提高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

二、我国技工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目前我国的技工教育显然要比职业教育更受企业欢迎,这主要是因为技工教育进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技工教育培训的学生在动手能力上远远高于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在刚进入到企业后就可以为企业做出贡献,十分适合社会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专业素质培养十分关注。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技工教育可以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在通常的情况下,职业教育是介于技工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方式,经过职业教育的学生在理论研究的能力上是无法与本科毕业生相比的,在动手能力上是无法与技工教育的毕业生相比的,因此在两方面都无法达到社会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也就无法得到我国企业的青睐。由此可见,为了让我国的职业教育较好的进行,就必须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进行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精进。而如果我国职业教育在进行过程中按照社会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就能够极大地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水平以及就业率。

三、我国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进行融合的实践

如果让我国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进行融合,那么就能够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好地进行。而在我国某地的职业教育学院也与技工教育进行了结合,并且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例如我国某地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当地人民政府批准,与当地的技术学院等技工教育学院进行了融合,并且组建成为了专门意义上的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够实现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进行较好的融合。在融合之前,可以采用许多有效的手段以及措施进行融合。在融合的方法上,主要总结起来有3种方法。

(一)将办学方法进行创新

在办学方法上,可以进行创新,以保证学院较好较快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可以使用一些新兴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的创立方法上,可以将教育的中心确立为“能力”,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需要主题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且需要建立起教学质量的监督体系,以保证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在融合后能够逐渐提升教学质量。

(二)需要让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全面融合

在这一方面,为了明确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在融合后的教学方向以及教学目标,可以制定出专门的发展纲要,并且可以使用一些竞争招聘的手段,在源头上让学员的管理水平以及师资水平进行提升。

(三)通过迎评创优的方式来推动学院的发展

通过迎评创优的方式,则可以更好的帮助学员的发展。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院多参加省内外的各项评定,并且需要尽力的取得较好的成绩,从而提升学院的影响力以及知名度。由于学院的知名度提高了,也就能够吸引更好的师资力量以及生源,帮助学院更好的得到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往往无法达到要求,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水平。而让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进行融合,就能够帮助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得到提升,也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于晓东.解析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的成功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2-2.

[2]李强.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的成功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173.

[3]廖茂侦.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以新余市“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为例[J].江西教育,2014,(10):27-28.

教育研究与实践篇5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尤其是伴随着北京体育大学管理体制的调整,完成了研究生部改院,为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迈出了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步伐。在探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深化改革,锐意革新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积极推进新举措,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建研究生教育品牌为特色,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在学科建设、研究生规模、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培养质量;教育品牌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585-03

An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n Spor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HI Jian, WANG Ruiyua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has cultivated lots of elite sport talents, especially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management system, postgraduate department has evolved into graduate school to provide larger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a new pace starts. Based on discuss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carries on deeper reform, heading with subject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cultivating quality as a core, making a educational brand as a special, and has achieved much in subject construction, size of students and cultivating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ubject construction; cultivating quality; educational brand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几乎是同步发展,1954年2月就聘请前苏联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批体育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为后来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之后的1978年北京体育大学开始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国家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后,北京体育大学成为实行学位制度以后第一批硕士学位和第一个体育学领域士学位授予单位,多年来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高水平人才需求的增加,研究生教育又步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期。2002年12月底北京体育大学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完成了研究生部改院,迈出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步伐。

1 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学科水平直接影响并决定一所大学在一国乃至于世界的学术地位与发展后劲,因此,学科建设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在高水平的学科平台上才能确保培养出高质量、高规格的合格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1 学科门类扩展 学科体系是指大学的学科整体及其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体。健全合理的学科体系,是现代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体育学科涵盖了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属于典型的综合、交叉型学科。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引进与借鉴了医学、人文社会学专业方面的理论、方法,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北京体育大学只有教育学门类下体育学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授予权。尔后学科门类不断扩展,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人体科学开始授予理学、医学门类的博士、硕士学位。2005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第十批次学位审核中,北京体育大学的管理学门类下的行政管理和法学门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获硕士学位授予权。这样北京体育大学在原有单一教育学门类基础上扩展为5个学科门类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3个学科门类的6个博士学位授予权,5个学科门类的10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表1是北京体育大学学科发展重大事件一览。

1.2 重点学科增加 重点学科是衡量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我们始终不忘学科建设的优化布局和优势特色的突出发展,重点学科建设一直是研究生院的工作重心之一,并以此提高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继2002年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人体科学获部级重点学科之后,2007年体育学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科发展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1.3 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为主体,拓宽培养类型专业学位是和学术型学位同等重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我国专业学位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它是我国研究生学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我国共有18个专业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其中之一。为了培养更多的体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002年起,北京体育大学率先提出在我国设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想,并牵头组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论证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200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同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组织成立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北京体育大学。

此外,北京体育大学自2003年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05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在职人员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保证北京体育大学统考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可持续性增长的前提下,加强对港澳台、留学生的招生,并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同等学力研究生,开设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研究生教师班和国内高访学者班等。

1.4 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吸引、培养和使用年轻高级人才的一项制度。 2002年同样由北京体育大学率先提出建立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设想,同年5月促成了张钟宁等29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设立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方案,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就此事也致函国家人事部。经过多方面努力,2003年10月23日,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北京体育大学设立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层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

2.1 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是评价大学办学层次的重要指标。在适应体育学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从2002年起加快了扩大统考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步伐,使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由当初的1:8,迅速发展到目前的1:3.5左右,研究生规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2008年度北京体育大学在读研究生人数为1 835人,其士研究生305人(图1)。

2.2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人才培养一直是高等院校的最核心工作,从人才培养类型上讲,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自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北京体育大学培养了大量的体育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中有许多人走上管理工作岗位,还有一部分研究生担任了全国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

2.2.1 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体育学科的骨干

我校自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全国各个不同的省市。他们中的很多人已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代表我国体育最高学术水平的体育科学大会上,每届会议都有众多北京体育大学培养的研究生论文入选,其中在第七、第八届的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主题报告中,近一半人员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校友。

2.2.2 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管理人才

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不仅包含专业技术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价值。北京体育大学自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高层次体育管理人才队伍,分布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担任司局级领导岗位的人员为例,自1978年北京体育大学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研究生校友担任司局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共有66人,其中有38人担任体育系统司局级领导职务,28人担任教育系统的司局级领导职务,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2.3 进入了国家决策的最高机构

全国党代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是决定国家发展政策的最高机构,体育界代表肩负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责任,能够成为三个大会的代表不仅是个人荣耀,也是学校的光荣。北京体育大学培养的研究生在近几届三大会议中相继有16人次担任代表,其中担任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有李玲蔚、乔云萍和张怡宁,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有孟昭瑞、李玲蔚、王春露、江永华、范运杰和李小鹏,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的有许海峰、李玲蔚、陈立人、史康成、胡杨、李永波、周继红。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历史上,钟师统、田麦久曾担任过全国政协常委,目前北京体育大学常委书记、校长杨桦教授为本届全国政协委员。

2.3 拓展了人才培养途径

科学大师杨振宁曾经说过,他的学习有50%以上来自于他的同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往往一个学术会议、一个讲座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从事科研工作的决心,组织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或讲座不仅让研究生接触体育发展中前沿的研究成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给他们提供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3.1 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

研究生暑期学校是由国务院学位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并资助的重大学术活动,是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2005年、2006年研究生院连续二年承办了“全国体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为北京体育大学乃至全国的体育学研究生提供全新的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新环境,切实加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2 承办全国体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始于2003年,是由国务院学位办主办,国家财政部资助以博士生为主体的大型学术论坛,也是全国研究生教育创新重点项目之一。主旨利用共同资源平台,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广泛交流、启迪思维、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拔尖人才。2008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体育大学举办“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体育学)”。

2.3.3 建立研究生产学研基地

为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今年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与北京世纪联合高尔夫俱乐部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体育经营管理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这一研发基地将会为北京乃至我国体育产业培养更多的体育经营与管理的高端人才,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奥运后北京地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加速北京的文化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通过研发基地的建设实现北京体育大学教育、科研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必将引发贴近实践的科研内容,总结出更多的实践案例,丰富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

3 重大研究成果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是研究生求学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的科研过程,科研成果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3.1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每年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评审,至今已评审八届,是衡量高等院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此之前,体育学领域一直未有人获此奖项,2006年北京体育大学王凯珍的博士论文《中国社会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填补了这一空白。

3.2 国家科技进步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最高水平的五大科技奖项,同时也是高等院校科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主持单位,袁守龙和王卫星作为主要完成人的研究成果《中国皮划艇队训练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3 国家教学成果奖

部级教学成果奖代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最高水平。2005年由池建、钟秉枢、黄竹杭、袁守龙、武文强等人完成的《“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工作流动站”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获第五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4 创建研究生教育品牌

4.1 冠军班

2003年创办的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旨在让更多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得到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经过5年的实践创新历程,迄今为止,“冠军班”招生总人数已达到117人,其中奥运会冠军29人,世界冠军44人,教练员44人。截止2008年有20人获得学位,其中3人获得博士学位。在北京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有44人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这其中既有张怡宁、刘春红、陈中、李小鹏、黄旭等著名运动员,还有许海峰、周继红、李永波、陈立人、王义夫、黄玉斌、马文辉等一批金牌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在本届奥运会上,冠军班学生取得了8枚金牌、1枚银牌和1枚铜牌的优异成绩。

4.2 研究生工作流动站

2003年4月,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与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合作创建了“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工作流动站”,搭建了研究生走出校门、服务社会的新平台,为我国在雅典奥运会上实现水上运动金牌零的突破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实践探索发现,“研究生工作流动站”这一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的素质培养和知识向能力转化具有良好的效应。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取得双赢效应,在全国体育系统中建立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品牌。

4.3 出国留学工程

为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中外高校间的科研合作,推动双方学术与文化交流,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的指导下,北京体育大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出国学习,与境外的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当年北京体育大学第一批选派的13名博士研究生分别到美国、澳大利亚等高校进行学习,率先走出了一条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与境外大学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既有利于在国际上通行并实践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的经验得到共享,又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建立比较平衡的中外文化观,可以有效地提升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树立了研究生教育的新品牌。

5 国际化发展进程

研究生部改院以来一直重视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发展,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走向世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1 名誉博士授予

鉴于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国际田联主席拉明•迪亚克先生、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庞德先生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进步、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及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2006年北京体育大学分别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国际体育人士名誉博士学位。罗格先生在授予仪式上还作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精彩演讲。

5.2 111引智计划

2007年北京体育大学获准为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简称111引智计划)建设基地。“111引智计划”是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计划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 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以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迈入“111引智计划”建设基地,营造了良好的学术发展氛围,构建了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与国外相关专家的交流平台,对掌握体育科学的前沿知识、学术队伍发展和研究生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5.3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由国家汉语推广小组办公室组织、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和使命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2007年由国家汉办与卑尔根中国协会和卑尔根大学合作建立北京体育大学-卑尔根大学孔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为国内合作伙伴。孔子学院的建立将会有效促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6 小 结

回眸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改院为标志,北京体育大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生教育成效彰显。真正实现了研究生规模与结构进一步改善,形成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研究生教学科研活动日益规范化,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改进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刻意培养和积极鼓励创新活动,打造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品牌含金量,并与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相衔接,与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计划相匹配,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在深入研究现阶段研究生教育规律,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探索适应北京体育大学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起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中心,培养目标明确、质量标准严明、培养环节协调、课程设置科学、培养模式多样、学科特色鲜明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体系;适应学科交叉、综合和开放办学的需要,探索、建立跨学科或跨单位联合培养高层次体育创造性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使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从学科建设、办学规模、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之路。这些变化是在学校及全体研究生教职工积极开拓和努力奋斗下取得的,更是北京体育大学几代人五十年的耕耘、追求卓越、厚积薄发的结果。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努力是艰辛的,走过的路程是曲折的,所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以知识创新、教育革新为已任,抓住契机、乘势而上,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编.2006-2007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报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 池建,主编.教育使金牌闪光――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工作流动站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 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46-52.

[4] 侯彦芬.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8):36-35.

[5] 许为民,林伟连.试论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三个新特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13-16.

[6] 池建.发展中的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67-369.[7] 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49-150.[8] 武毅英.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现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8,(09):65-70.

[9] 郑宏宇,张世财.研究生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7):28-30.

[10] 王洪才.研究生教育处在十字路口――以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5):19-21.

[11] 薛天祥,主编.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教育研究与实践篇6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体育人性化;教学实践

1体育个性化教育背景分析

长时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过分注重强调生理学指标,如技术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使体育教育带有过多的强制性,教学过程也过于程式化,从而非主观性地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忽略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心理需要,因而降低了体育教育的强身效果,尤其是育心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个性化教育”概念被提出并陆续展开实施。虽然体育个性化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容易产生片面认识,教师只有充分理解个性化的概念及其特征,个性化教育才能顺利开展,从而探索出一些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

2体育个性化教育概念分析

体育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帮助其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使终身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体育个性化教育必须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承认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爱好、兴趣和需要,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心需求,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觉自发地找到能够“表现自我”的体育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显示“自我”的存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相同或相似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发形成学习团队,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并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习效果,摒弃单纯的考核式方法,最大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其发展个性和开发潜能。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展示、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1〕。

3体育个性化教育特征分析

3.1公平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化准则,它以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为指导思想,主动变换教育模式以适应学生个性,并促进其个性良性发展,培养出具有完善个性的社会人。传统教育模式在面对个性不一的学生时,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完全忽视了其差异性,因此,个性化教育更具公平性。

3.2主导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强调教师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引导性作用,教师应该对学生施加各种有利因素以促进其个性良性发展,这种主导性表现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就是: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体育活动设定一定的目标和内容框架,并提供各种评价方式。

3.3多样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不仅包容多种有益的教育方法,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方位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以适合个性不同的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内容涵盖: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块构建和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等。

3.4全面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强调各种要素和谐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体育个性化教育,让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和情感意志等多种素质全面发展。

3.5社会适应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要能够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个人发展的结果,人的个性化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过程。

3.6主体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强调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注意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主体性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学生可以自主开展活动,可以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可以进行带有自我教育性质的活动〔2〕。

4体育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4.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体育个性化教育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在课堂方面,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并以此为指导设计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教学的重要延伸〔3〕,或者说课堂体育教学的目的正是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外进行正确的锻炼。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功能,学院应定期举办各种竞技体育赛事,比如:“阳光体育运动”田径运动会、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等,并定期举办非竞技性的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展体育沙龙、体育评论、体育知识竞赛和趣味体育运功会等。此外,学院应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体育协会,如健美操协会、篮球协会等,并鼓励其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学院还要定期为学生开放体育场馆,供学生锻炼,并配备体育教师现场指导,鼓励教师根据专长开设各种体育专题讲座,举办各种体育项目培训班,宣传体育知识。

4.2积极谋划,全力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体育个性化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空间和时间供其自我发挥,为此,我院体育教研室精心筹划,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法,比如准备活动允许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练习,小组可以自选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多采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器材的潜力,一物多用等。需要指出的是:学生之间性格和能力存在差异,在课堂上表现及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个性化教学不能盲目地顺从学生,更不能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放任自流,否则,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比如:当学生稍微有点分心,我们会温和地纠正他,让他重回课堂中来,我们体育教研室规定对学生禁止使用斥责与惩罚的方式,因为这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效果将背道相驰。

此外,校园体育必须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我院积极推进体育场馆建设,为体育教学提供了舒适、安全、现代和充足的运动场馆和器械。

4.3注重因材施教

体育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它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其基础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需要从不同的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具体来说,课堂组织应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形式。下列三种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较为普遍:①兴趣分组。按照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学生组成不同的班组或组别,同一小组中,由于成员都是因为喜欢某一项运动而自愿参加的,所以学习会非常积极,也会全力配合教师的课堂组织与安排,教学任务易于完成,学生们也能够尽情地运动和享受,心情格外开朗。②性格分组。在进行技术学习和练习时,按照两种性格类型(内、外向型),结合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分组教学。该教学方法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做到了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教师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课程密度和运动负荷,避免伤害事故发生,让全体学生在心理、身体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③友伴型分组。在教学班内让学生自愿组合分组,教师注意宏观调整,保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样有利于组内的互帮互学以及组间的公平竞争。分组时,要设立组长、副组长,平时可以多发挥组长的组内和组际间的协调能力,让学生的管理能力也得到锻炼,甚至可以实行组长轮流制度。

对于兴趣分组的组织形式,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兴趣,我院体育教研室尝试引入了快乐体育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体验。比如在健美操教学中〔4〕,我们先给选择健美操专项的学生播放健美操录像,引导学生欣赏健美操的优美舞姿,并介绍其健身价值,增加其对健美操的兴趣,让学生在感官上接受健美操运动,课堂教学中,我们精心选择伴乐,在轻松的音乐氛围里,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健美操动作,更加深了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在快乐体育课堂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4.4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方式

体育个性化教育注重评价方式的全面性和系统性〔5〕,摒弃以几个竞技运动项目的成绩作为统一的评价指标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和定性评价,注重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结合,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而不是定论功能,把评价作为一种期待,尤其对学生暂时表现出的不尽人意之处,更要巧妙地运用综合评价方式以使学生体验到老师对他的期望,而不是失望,目的是使学生采取积极行动。

4.5注重教师的个性影响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教师良好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能够起到有益的示范作用〔6〕,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把个性化教育落实到行动上。为此,我院有计划地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并鼓励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我院体育教研室十分注重将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同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相结合,要求教师充分挖掘体育教学的人文内涵,在进行技术、技能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身心、情感的协调发展,把体育教学从生理学层面提高到心理学和社会学层面,引导学生通过技术动作的学习转向更高层次的体育精神的领悟,启发学生领悟体育所蕴涵的人生哲学、人文学、美学等意义。比如健美操教学中,我们不仅讲授健美操动作,还尝试和学生共同研究其美学意义,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健美操的美学价值,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学生热爱生活,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4.6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师生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个性化教育要求切实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这就要求将被动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接受过程变为主动的、双向的、交流式的认识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包括人格和自尊心,做到在尊重个性中发现个性,在发挥个性中发展个性,在发展个性中完善个性。

4.7正确处理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在重视个性发展的同时,还要明确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培养的辩证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下列准则,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不能只肯定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否定了严格的课堂纪律,要认识到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不能不分场合地肯定学生个性的极度张扬;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而放弃对学生意志和信念的培养,比如,不能取消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队列队形与中长跑练习;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喜欢不喜欢和主动不主动来肯定或否定一堂课,应该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也就是说,在肯定学生评教结果积极意义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评教结果的局限性,不能单一地利用学生评教结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质量,要建立校督导室、教研室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三结合的评价原则。

参考文献

〔1〕岳书蕊.高校体育教学贯彻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必

要性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4):139-140.

〔2〕韩坤.优秀运动员个性化培养的特点及意义解析

〔J〕.辽宁体育科技,2011,33(3):118-120.

〔3〕王林.建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个性化教学范

式〔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95-97.

〔4〕李冰.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河南科技,2011(9):35-36.

〔5〕黄敏.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

展望〔J〕.体育学刊,2011,18(5):78-81.

教育研究与实践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教学 革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27-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所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也在不断增加。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此类人才的教育基地,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探索并建立起适合自己学校以及企业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迅速胜任就业岗位,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还必须加强实践性教育课程的革新和探索,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一体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训练体系。

一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场地和硬件设备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它根据一定岗位群的业务活动范围要求,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实地的操作设备和场地以供学生锻炼职业技能。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实践实训的场地不充足,实践性设备数量也比较短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高职学校的资金比较短缺,不能满足逐渐扩大的教学规模。另一方面,现在实训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太快,使得一些落伍设备不能满足现在工业技术的操作要求。

2.实践教学的时间短

现在,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实际训练时间较短。学生要想扎实掌握职业技能,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加强训练。尽管现在多数的教学都已经是现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课,但也仅限于在课堂授课上。由于设备少、场地不开放等原因,学生实地进行实训的锻炼还比较受限。

3.实践教学的内容及模式缺乏创新

尽管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已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是被大多数教师采用。学生并没有发挥出自主学习的潜能,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必须自主创新、大胆提出问题、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分析和操作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4.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高职理论教学过程中,各学校都已经建立起一系列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但在实践的教学体系中评价指标还没有完备的建立。评价缺乏规范性和准确性,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得不到评价,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规划教学,实践教学质量肯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建议

1.加大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

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学校既要加强实验室教学楼的建设,也要重视校内校外的实地场地建设。比如,在学校内部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使实践基地实用性强、综合性高、与时俱进。学校还可以和企业联合,不断改善实践教学的课堂场地,利用企业的实体厂房,让学生操作练习,掌握各种技术。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合作的企业工作,减少企业对新职员的培训时间,实现两者的双赢。而且学校的实验场地可以延长开放时间,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可以到具体实验场地练习提高。

2.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

高职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符,实践教学应参考职业技能和职业标准,学校可以学习企业新开发的技术和引进市场操作的先进设备,和企业一起共同研发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依据实践教学的理论,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教学,不断培养实践课程应规范标准,教学应突出学术与应用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特点,明确高职的教学目标、技能目标、职业素质目标,使理论与实践和谐并进。

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高职实践教学应改变以前传统的期末考核形式,加强评价体系的建设,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比如,考核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不仅有任课教师的评价,还可以加入学生的自我评价。考核的内容不应只是理论知识的考核,还应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其中包括实际操作技能、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等综合考核。摒弃考核形式的单一化,可采取笔试加口试的考核,在实践基地布置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看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技能掌握情况。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一个整体性的工程。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巧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夯实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学校可以创造更多的训练条件,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等一系列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的政策。通过这些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培刚.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综合版),2013(9)

教育研究与实践篇8

摘要: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的结合不仅仅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出发点及合理的方案,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业,并且让学生在日后的创业过程中有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

关键词 :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实践体系 社会教育

随着现代就业前景日趋紧张,高校在帮助学生就业的同时,更多的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创业教育。但是如何才能将创业教育同高校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这就成了每个高校师生需要面对的课题。下面,本文将对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体系进行探讨。

一、在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融入创业思想

创业精神并不是空口说白话即可做到的,高校对此更不能只是一贯的动员,这无异于怂恿,对毕业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教师必须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可以在自己合适的专业方向进行创业。

1.在专业课内容中引导创业。所谓创业并不是单纯地开一个小公司或饮食店,我们所期待的创业是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开拓新的事业。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学专业中的新形势新发展,并且利用这些“新”为自己的将来打开一片天地。为此,在我们日常的专业教学中,除了要教导学生已有的知识外,更多的需要教导学生专业应用。例如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婚庆展会的沙画,在几年前仍然只作为一个美术技巧,在众多美术课程中被学生忽视。但是经过学生的对专业前景的观察,已经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工作事业中去。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商机创业的同时,首先应当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

2.在专业课形式中引导创业。学生的创业是带有风险的,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规避风险,让学生有更充足的准备应对创业时所带来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储备,更需要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运用的过程中了解所学专业在将来有什么运用之处。例如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运用多媒体,将国外的一些先进方法带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国际形势,并且根据我们现在的国情以及社会需要进行改变。在这样的引导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且找到答案,这才是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二、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创业教育

创业并不是纸上谈兵,学生在有了创业的需求与欲望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创业的经过,以及创业过程中所带来的麻烦以及遇到的问题。而这些我们可以利用实践来引导学生。

1.利用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业情绪。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联系的根本,在于学生是否能有创业的主观意愿,如果无法激起学生的主观意愿,教师无论如何教导学生创业都无济于事。因此,我们可以引入成熟的创业案例,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并且可以联系一些成熟的创业企业,让学生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2.利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学生有了创业的渴望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拥有创业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创业情绪,更关键的是,学生可以由此找到创业的切人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知道所学的专业如何致用,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将书面的知识变为工作的能力,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创业的契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起到引导作用,不要刻意限制学生的思维,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

三、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推荐期刊
  • 教育
    刊号:14-1331/G4
    级别:省级期刊
  • 时代教育
    刊号:51-1677/G4
    级别:省级期刊
  • 宁夏教育
    刊号:64-1003/G
    级别:省级期刊
  • 统计教育
    刊号:11-3215/G4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