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8篇

时间:2023-05-31 08:35:11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篇1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备课组;集体备课;考核;目标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23

1研究目的

备课组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阵地,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初中体育备课组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不仅是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沿阵地。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初中体育备课组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加以分析,力求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2.2行动研究法

每期召开全市研讨会,边实践边研究。

2.3逻辑论证法

综合运用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论证方法,对我国初中体育备课组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等进行分析和论证。

2.4访谈法

通过咨询一线教师、课程专家、备课组长、分管领导等,收集各方面的意见。

3结果与分析

3.1 备课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剖析

初中体育备课组多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四定一有”(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发言人、有记录)为活动方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备课组活动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在目前大力倡导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背景下,一些学校的备课组建设只关心表面现象而无视低效、重复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管理流于形式

学期开始时,多数学校对备课组建设相当重视,教导处会迅速落实备课组长、备课时间、备课地点以及相关备课组考核和评价等活动事宜和细则。然而,在备课组后续运行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并未实质性地全程参与监督和管理,具体表现为仅查看备课组在不在活动,人是否到齐,各种资料记载是否齐全等。这些流于形式的管理检查并未触及教研活动实效,长期下来致使某些学校的备课组建设任务化、应付化和形式化。

笔者认为,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行政部门没有对备课组建设予以真正重视和持续关注,没有抓住管理过程的关键,缺乏管理经验和智慧,多为“走过场”的检查方式。

3.1.2 目标措施模糊

备课组建设的基本目标应为:在教导处领导下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努力营造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最终形成一系列高质量的教案集、课件集或教辅集,以共享教学研究成果。然而,部分教师没有理解备课组建设的真正目标是什么,甚至有人认为备课组建设是花瓶摆设和作秀。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备课组的考核和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注意到将个体竞争与团队合作有效结合起来,仍然采用“个人量化指标”的考核方式,突出强调教师个人的成绩与作用,这就造成了组内教师之间相互封锁,不能协作研究,无法发挥集体智慧,因此他们在目标措施上也就表现得模糊、滞缓和被动。

3.1.3 活动过程低效

活动过程低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体闲聊,部分学科成员的讨论话题不是集体备课,而是自己感兴趣的生活琐事和社会轶闻,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成了大家交流感情、谈心聊天的娱乐时间,活动质量严重缩水,大打折扣。二是缺乏参与,备课组成员对于主备人提出的教学观点和设计不仔细推敲和思考,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很少有人提出疑议、缺点或表达不同的观点,更谈不上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教师参与热情明显不足。三是生搬硬套,主备人为了省事,不从本校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出发,而是直接从网上下载或套用名师教案,结果使得课堂教学效益大打折扣。

为了切实反馈学校体育备课组的活动和建设情况,笔者不久前对多位备课组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人员准时参与率、研究主题是否明确、研讨热烈程度等项目的统计结果都偏低。数据折射出传统的集体备课模式还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因为传统的集体备课概念带有更多行政管理色彩,而非教师自愿自发,教师即使集体开展活动,也难以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尊重、坦诚、开放、分享、互惠的合作关系,教师们实质上还是处于一种“背靠背”的激烈竞争氛围中,所以很难通过备课组的建设来获得同伴必要而有效的专业协助。

3.1.4 跟进行为缺失

建设备课组最直接的途径是通过评议来观摩课例和探讨问题。然而,多数备课组仍然停留在“听一听、议一议”的层面,而缺乏教学行为跟进这一必要环节。须知,缺乏教学行为跟进,对众多组员而言,就意味着失去了验证和完善提升或发现该活动可能存在深层次问题的机会。

笔者认为,缺乏教学行为跟进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还缺少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专业理论素养,不能有效地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思考。有的教师学科素养还急待提高。在教师专业理论素养的制约下,他们不会进行自我教学反思,不会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即使有个别教师提出了相关教学问题,组内其他教师也不能运用恰当的理论对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原因,制定解决策略,形成科学、合理的新的行动方案。

3.2 提高备课组建设水平的对策

3.2.1加强过程监控,完善考核评价细则

为了切实解决学校对备课组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学校必须加强过程监控,制定或调整对备课组的考核评价细则。考核要量化,兼顾备课组活动的各个方面,具体考核细则可以参照下表进行设计: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每学期对备课组进行一到两次全面考核。首先由各备课组按评分细则进行自评,对于加分内容必须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再由校长室会同教务处组织审查相关材料,并对照考核细则逐一打分,然后按评价要求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结合平时的抽查情况评选出优秀备课组,最后校长室对优秀备课组进行综合评定、公示和奖励。优秀备课组的组长和组员享受优先被推荐参加高层次学习和进修的待遇,备课组长的经历和业绩作为提干、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3.2.2 创新学科整合,目标措施合理定位

体育备课组建设应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和全面化发展,落实课标提倡的用体育做事的理念,达到共享教学研究成果的活动目标。因此,在备课组活动时很有必要创新学科整合,努力将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其中,突出教师的引导性,体现设计的科学性,突出目标措施的定位性。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进行的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实际,体现对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一般来说,备课组可以参照如下两种模式进行活动:

一是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并构建课程内容。比如,教授完义务教育阶段初中二年级教材足球后,基于学生对本单元足球基本技术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备课组可以将“足球教我强身心”作为本次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再将该主题分为若干个小课题,包括颠球、踢球、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射门技术等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与研究。

二是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需要,备课组设计较为宏观的主题,如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环境教育等,并将其分解为相互衔接的小课题。如在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其分解为“我的情绪我做主”“合理饮食促健康”“保护视力”“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等若干个小课题,再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文献查阅、小组合作等活动独立进行研究,最后由学生把这些小课题与体育锻炼相结合,逐一构建课程内容。

但是,所有的这些研究主题和相关的小课题都需要体育教师在备课组活动时加以设计和创新。

3.2.3以话题促交流,提升备课活动实效

要解决活动过程低效的问题,必须首先调动参与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性一方面来自学校内部的考核机制,更来自于教师本人对教学中所遇话题研讨、交流和解决的内在迫切需要。为此,备课组长应预先了解并准备好若干个教师感兴趣的话题,话题的选择宜小不宜大,便于大家热烈讨论和献计献策,努力提升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初三学生由于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较大,学习体育的兴趣较之于过去有了明显下降,此时备课组长可以设计出“学生体育课外兴趣活动应如何组织和开展”“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应如何培养”“班级中体育学习氛围应如何创设”“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应如何正确评价”等话题。备课组长在活动交流时,既要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又要提出符合教情和学情并能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比如组建、成立球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体操、新兴运动项目等俱乐部(兴趣班、运动队)都不失为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对于一些特别好的想法和做法,备课组长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力争取得校长室的支持,在全校普及推广,这对教师个人而言也是一种荣誉和激励。

3.2.4 加强课例研究,力促教学行为跟进

缺乏教学行为跟进的备课组活动会失去再次验证活动效果和解决更深层次问题的机会,因此备课组建设必须将加强课例研究摆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课例研究是指教师在同事的帮助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等手段,通过“提出问题、教学设计、展开行动、教学反思”的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它可以按照如下几个阶段进行操作:

首先是“原行为观课”阶段,即授课教师自己独立设计教学后上研究课,组内教师共同参与听课和观察,有条件的话可以全程录音、录像,然后召开反馈会议,对该课进行反思,找出问题。

其次是“新设计观课”阶段,先由上次授课教师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解决办法,接着组内教师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然后再上第二次研究课,并召开反馈会议,对该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教学设计与课堂现实的差距。

再次是“重调整观课”阶段,授课教师参照第二轮的步骤,第三次、第四次……在组内上研究课,调整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日趋完善。

3.2.5依托网络平台,拓展延伸备课区域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迅猛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独特优势,将校内备课组活动延伸至校外进行。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一些网站的教研论坛,及时将每次活动的上课教案、评课记录、修改意见等通过网络与其他学校的教师分享,大家可以通过跟帖或撰写博客来参加评议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网络探究的方式缩短了研讨空间的距离,拓展了备课组活动区域,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教学灵感,也使许多教学中的疑难闲惑在研究中得到解决,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增强了广大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备课组活动的效率。

4小结

初中体育备课组建设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参与,认真探索,善于总结,勇于开拓,学校也要从评价机制上给予更多保障,努力寻找更多、更合理、更高效的备课组建设途径,从而不断提高初中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大伟.幸福教育理想课堂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黄爱峰,王健.学校体育发展的十大问题省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2).

[4]郑慧琦,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张晓林,陈新键,毛振明.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效衔接现存问题及改进思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2).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篇2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备课组;集体备课;考核;目标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23 

1研究目的 

备课组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阵地,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初中体育备课组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不仅是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沿阵地。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初中体育备课组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加以分析,力求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2.2行动研究法 

每期召开全市研讨会,边实践边研究。 

2.3逻辑论证法 

综合运用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论证方法,对我国初中体育备课组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等进行分析和论证。 

2.4访谈法 

通过咨询一线教师、课程专家、备课组长、分管领导等,收集各方面的意见。 

3结果与分析 

3.1 备课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剖析 

初中体育备课组多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四定一有”(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发言人、有记录)为活动方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备课组活动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在目前大力倡导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背景下,一些学校的备课组建设只关心表面现象而无视低效、重复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管理流于形式 

学期开始时,多数学校对备课组建设相当重视,教导处会迅速落实备课组长、备课时间、备课地点以及相关备课组考核和评价等活动事宜和细则。然而,在备课组后续运行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并未实质性地全程参与监督和管理,具体表现为仅查看备课组在不在活动,人是否到齐,各种资料记载是否齐全等。这些流于形式的管理检查并未触及教研活动实效,长期下来致使某些学校的备课组建设任务化、应付化和形式化。 

笔者认为,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行政部门没有对备课组建设予以真正重视和持续关注,没有抓住管理过程的关键,缺乏管理经验和智慧,多为“走过场”的检查方式。 

3.1.2 目标措施模糊 

备课组建设的基本目标应为:在教导处领导下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努力营造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最终形成一系列高质量的教案集、课件集或教辅集,以共享教学研究成果。然而,部分教师没有理解备课组建设的真正目标是什么,甚至有人认为备课组建设是花瓶摆设和作秀。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备课组的考核和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注意到将个体竞争与团队合作有效结合起来,仍然采用“个人量化指标”的考核方式,突出强调教师个人的成绩与作用,这就造成了组内教师之间相互封锁,不能协作研究,无法发挥集体智慧,因此他们在目标措施上也就表现得模糊、滞缓和被动。 

3.1.3 活动过程低效 

活动过程低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体闲聊,部分学科成员的讨论话题不是集体备课,而是自己感兴趣的生活琐事和社会轶闻,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成了大家交流感情、谈心聊天的娱乐时间,活动质量严重缩水,大打折扣。二是缺乏参与,备课组成员对于主备人提出的教学观点和设计不仔细推敲和思考,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很少有人提出疑议、缺点或表达不同的观点,更谈不上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教师参与热情明显不足。三是生搬硬套,主备人为了省事,不从本校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出发,而是直接从网上下载或套用名师教案,结果使得课堂教学效益大打折扣。 

为了切实反馈学校体育备课组的活动和建设情况,笔者不久前对多位备课组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人员准时参与率、研究主题是否明确、研讨热烈程度等项目的统计结果都偏低。数据折射出传统的集体备课模式还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因为传统的集体备课概念带有更多行政管理色彩,而非教师自愿自发,教师即使集体开展活动,也难以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尊重、坦诚、开放、分享、互惠的合作关系,教师们实质上还是处于一种“背靠背”的激烈竞争氛围中,所以很难通过备课组的建设来获得同伴必要而有效的专业协助。 

3.1.4 跟进行为缺失 

建设备课组最直接的途径是通过评议来观摩课例和探讨问题。然而,多数备课组仍然停留在“听一听、议一议”的层面,而缺乏教学行为跟进这一必要环节。须知,缺乏教学行为跟进,对众多组员而言,就意味着失去了验证和完善提升或发现该活动可能存在深层次问题的机会。 

笔者认为,缺乏教学行为跟进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还缺少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专业理论素养,不能有效地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思考。有的教师学科素养还急待提高。在教师专业理论素养的制约下,他们不会进行自我教学反思,不会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即使有个别教师提出了相关教学问题,组内其他教师也不能运用恰当的理论对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原因,制定解决策略,形成科学、合理的新的行动方案。 

3.2 提高备课组建设水平的对策 3.2.1加强过程监控,完善考核评价细则 

为了切实解决学校对备课组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学校必须加强过程监控,制定或调整对备课组的考核评价细则。考核要量化,兼顾备课组活动的各个方面,具体考核细则可以参照下表进行设计: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每学期对备课组进行一到两次全面考核。首先由各备课组按评分细则进行自评,对于加分内容必须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再由校长室会同教务处组织审查相关材料,并对照考核细则逐一打分,然后按评价要求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结合平时的抽查情况评选出优秀备课组,最后校长室对优秀备课组进行综合评定、公示和奖励。优秀备课组的组长和组员享受优先被推荐参加高层次学习和进修的待遇,备课组长的经历和业绩作为提干、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3.2.2 创新学科整合,目标措施合理定位 

体育备课组建设应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和全面化发展,落实课标提倡的用体育做事的理念,达到共享教学研究成果的活动目标。因此,在备课组活动时很有必要创新学科整合,努力将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其中,突出教师的引导性,体现设计的科学性,突出目标措施的定位性。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进行的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实际,体现对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一般来说,备课组可以参照如下两种模式进行活动: 

一是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并构建课程内容。比如,教授完义务教育阶段初中二年级教材足球后,基于学生对本单元足球基本技术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备课组可以将“足球教我强身心”作为本次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再将该主题分为若干个小课题,包括颠球、踢球、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射门技术等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与研究。 

二是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需要,备课组设计较为宏观的主题,如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环境教育等,并将其分解为相互衔接的小课题。如在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其分解为“我的情绪我做主”“合理饮食促健康”“保护视力”“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等若干个小课题,再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文献查阅、小组合作等活动独立进行研究,最后由学生把这些小课题与体育锻炼相结合,逐一构建课程内容。 

但是,所有的这些研究主题和相关的小课题都需要体育教师在备课组活动时加以设计和创新。 

3.2.3以话题促交流,提升备课活动实效 

要解决活动过程低效的问题,必须首先调动参与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性一方面来自学校内部的考核机制,更来自于教师本人对教学中所遇话题研讨、交流和解决的内在迫切需要。为此,备课组长应预先了解并准备好若干个教师感兴趣的话题,话题的选择宜小不宜大,便于大家热烈讨论和献计献策,努力提升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初三学生由于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较大,学习体育的兴趣较之于过去有了明显下降,此时备课组长可以设计出“学生体育课外兴趣活动应如何组织和开展”“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应如何培养”“班级中体育学习氛围应如何创设”“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应如何正确评价”等话题。备课组长在活动交流时,既要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又要提出符合教情和学情并能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比如组建、成立球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体操、新兴运动项目等俱乐部(兴趣班、运动队)都不失为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对于一些特别好的想法和做法,备课组长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力争取得校长室的支持,在全校普及推广,这对教师个人而言也是一种荣誉和激励。 

3.2.4 加强课例研究,力促教学行为跟进 

缺乏教学行为跟进的备课组活动会失去再次验证活动效果和解决更深层次问题的机会,因此备课组建设必须将加强课例研究摆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课例研究是指教师在同事的帮助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等手段,通过“提出问题、教学设计、展开行动、教学反思”的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它可以按照如下几个阶段进行操作: 

首先是“原行为观课”阶段,即授课教师自己独立设计教学后上研究课,组内教师共同参与听课和观察,有条件的话可以全程录音、录像,然后召开反馈会议,对该课进行反思,找出问题。 

其次是“新设计观课”阶段,先由上次授课教师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解决办法,接着组内教师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然后再上第二次研究课,并召开反馈会议,对该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教学设计与课堂现实的差距。 

再次是“重调整观课”阶段,授课教师参照第二轮的步骤,第三次、第四次……在组内上研究课,调整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日趋完善。 

3.2.5依托网络平台,拓展延伸备课区域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迅猛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独特优势,将校内备课组活动延伸至校外进行。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一些网站的教研论坛,及时将每次活动的上课教案、评课记录、修改意见等通过网络与其他学校的教师分享,大家可以通过跟帖或撰写博客来参加评议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网络探究的方式缩短了研讨空间的距离,拓展了备课组活动区域,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教学灵感,也使许多教学中的疑难闲惑在研究中得到解决,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增强了广大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备课组活动的效率。 

4小结 

初中体育备课组建设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参与,认真探索,善于总结,勇于开拓,学校也要从评价机制上给予更多保障,努力寻找更多、更合理、更高效的备课组建设途径,从而不断提高初中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大伟.幸福教育理想课堂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黄爱峰,王健.学校体育发展的十大问题省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2).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评课;内容;标准;思路

评课,具有多种形式与功能。对于教师来说,评课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怎样评课,这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听课后,见仁见智,几乎每个人都能谈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有关“怎样评课”的文章也并不罕见。如何评好课,对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来说,却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实际茫然的问题。到底应该怎样评课?笔者认为评课者最起码应该明确三个问题:从哪些方面去评价、依据什么标准去评价、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去评价,也就是要明确评课的内容、标准与思路。这三个问题是评好课的最关键的问题。

一、评课的内容

要评价一堂课,首先应该明确评课要评什么,也就是要明确评课的内容。例如,要明确评价教师的基本功,还是评价课堂的结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效果。那么,对于一节课,到底可以从哪些方面(或项目)去评价?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或项目)去评价呢?也就是说,到底有哪些“可评价内容”?到底有哪些“应评价内容”呢?这又是确定评价内容应该明确的两个问题。

(一)可评价内容

对于一节课,可以评价的方面(或项目)到底有哪些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分类问题。它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多视角。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或依据不同的标准)去确定评价内容,视角不同,所确定的评价内容也不同。例如,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去评价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也可以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评价课的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品德与个性的形成等方面,还可以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去评价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的落实情况。

第二,多层次。评价的内容往往是多层次的,即某一项评价内容往往又包含着若干项较低层次的内容。例如:“教学过程”包含课堂结构的完整性、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性等;“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等;“教师素质”包含教师的知识面、各项基本功等;“知识的学习”包括知识的理解、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等;“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教育目标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科特点方面(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学习方式方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内容方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同样,某个较低层次的项目,可能还包含着若干更低层次的子项目。

第三,交叉性。即使按照上述同一“视角”所列出的同一层次的评价项目,它们之间往往也是很难绝对清楚地区分开的,也有一些交叉和联系。例如:教育学视角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视角中的“课程理念”与“教学建议”;等等。评价某一“教学方法”,往往要涉及“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课堂中的同一现象,往往既可以依据“教学原则”去评价,又可以依据“教学方法”去评价;有些现象既可以依据“课程理念”去评价,又可以依据“教学建议”去评价。

由此可见,确定一节课的“可评价内容”是很复杂的,是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或依据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等。当然每一个这样的项目中,都还可能包含着若干个更低层次的子项目,如,“教学目标”包括目标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内容”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对教材的处理等,“教学过程”包括课堂结构的完整性、教学进程的逻辑性与时间分配等。

为了方便理清复杂的“可评价内容”并能方便地确定“应评价内容”,可依据结构主义教学论的观点,在头脑中构建一个评课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结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学科基本结构,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迁移。[1]笔者认为,可参照评价内容的项目与层次去构建自己评课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对我们理清“可评价内容”的项目与层次是会有帮助的。当然,视角不同,知识结构(体系)也不同;但视角相同,每个人头脑中建立起的知识结构(体系)也未必完全相同。

(二)应评价内容

评课,有时可能需要对一节课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评价课的方方面面,有时可能只需要评价课的几个方面,甚至只需要评价课的某一个方面。在众多“可评价内容”中,到底哪些是“应评价内容”呢?这要根据评价的目的确定。评价的目的不同,评课的具体内容或侧重点也不同。如果是新教师,评他的课就应该重点评价他的素质;如果是观摩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就应该重点评价这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一般的评课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几项。

二、评课的依据与标准

明确了评课的内容,还仅仅是明确了要对课堂的哪些方面作出评价。而要评价这些方面,还需要明确评价这些方面的依据与标准,用这些依据和标准与课堂的有关情况相比较,从而作出判断,分析原因或意义,提出建议。

(一)评课的依据

评价课的优劣,最终还是要看课堂的方方面面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否适合教育目的的达成,而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目的等往往体现在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法规以及实践经验当中。因此,评课要以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法规以及实践经验为依据。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法规,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建议,这具体体现学科特色的标准。

2.教育教学理论,如:教育学中的教学原则、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学习的理论。

3.名家观点、实践经验与课例等。

(二)评课的标准

通常所说的课堂评价标准,主要是指根据教育教学理论或法规等制定的课堂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或标准。一个较合理的评课“标准”体系可以包含以下项目:评价内容、一般标准、特殊标准和参考分值。

教学目标(10%):从广度与深度两方面评价。评价的“一般标准”是:教学目标明确、全面恰当。(1)注意了三维目标或全面素养的提高;(2)符合年段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评价的“特殊标准”是:进行了必要的字词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训练(如有识字、写字、理解内容、朗读等环节或活动),同时注意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兴趣、情感、态度等的指导和培养。(参考分值:A.9~10,B.6~8,C.3~5,D.0~2。)

教学内容(10%):从理解和处理教材两方面评价。评价的“一般标准”是:(1)对教材理解正确、无误;(2)能科学地、创造性地处理(取舍、补充)和运用教材。评价的“特殊标准”是:对字词句篇知识及课文内容理解准确。(参考分值:A.9~10,B.6~8,C.3~5,D.0~2。)

教学过程(15%):从课堂结构、教学条理和教学时间三方面评价。评价的“一般标准”是:课堂结构科学合理,能根据课型和教材特点设计教学过程。(1)结构完整;(2)各部分(教学环节、步骤、层次等)之间逻辑性强、思路清晰、过渡自然;(3)时间安排恰当。评价的“特殊标准”是:(1)有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理解感悟、练习积累、总结延伸等必要环节;(2)遵循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到语言表达,以及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基本规律。(参考分值:A.13~15,B.9~12,C.5~8,D.0~4。)

教学方法(30%):从学法(15%)与教法(15%)评价。

1.“学法”评价的“一般标准”主要评价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1)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主;(2)学习方式合理有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理有效地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走过场,学生真正参与,兴趣浓;(3)注重学习方法与习惯的指导。评价的“特殊标准”是:(1)以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为主(机会多,时间长);(2)有自主读书、识字的环节;识字、理解课文内容或写法时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多等;注意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朗读表演等进行情感体验;(3)注意读书、写字方法、姿势等细节的指导等。

2.“教法”评价的“一般标准”主要评价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教学方法的运用:(1)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有价值,难度合适、适时、有启发性;(2)善于示范、讲解;(3)能够合理地评价指导,因势利导;(4)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进步。评价的“特殊标准”是:(1)导入新课方法恰当,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2)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善于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教学手段、有感染力的语言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情感目标落实自然;(3)听说读写训练指导科学合理。(学法与教法的参考分值均为:A.13~15,B.9~12,C.5~8,D.0~4。)

教学效果(20%):从“情绪表现”(5%)、“素质与目标达成”(10%)和“整体效果”(5%)三方面评价。

1.“情绪表现”主要评价课堂氛围和谐融洽,多维互动活而不乱;学生学习兴趣浓,思维活跃,学生对后续学习信心足。(标准分值:A.5,B.4,C.3,D.0~2。)

2.“素质与目标成达”的“一般标准”主要评价学生素质与学习效果的情况。评价的“特殊标准”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全面扎实,听说读写能力强或有提高,达到目标要求。(标准分值:A.9~10,B.6~8,C.3~5,D.0~2。)

3.“整体效果”主要评价标准:学生参与面广(人数多),各类学生均得到应有的发展,全面达成教学目标。(标准分值:A.9~10,B.6~8,C.3~5,D.0~2。)

教师素质(15%):从“教态、语言”(5%)、“板书与多媒体运用”(5%)和“知识面与教学机智”(5%)三方面评价。

1.“教态、语言”主要评价标准:(1)教态亲切、自然,感情丰富、健康;(2)教学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普通话标准。

2.“板书与多媒体运用”主要评价标准:板书规范、简洁、美观;教学媒体运用熟练,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特长提高教学效果。

3.“知识面与教学机智”主要评价标准: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敏捷、灵活,驾驭课堂能力强。

(以上三方面评价的标准分值:A.5,B.4,C.3,D.0~2。)

以上“评价标准”中的内容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制定出的。很显然,评价内容的体系结构不同,评价标准表格的结构或内容排列也不同。即使评价内容相同,而学科、教学内容、课型或依据的理论不同,其评价标准也往往不一样。因此,尽管评课的依据宽泛,也不可能有一个适用于评价所有课的标准。在评课中要特别把握以下两点。

1.评价标准应尽量表述为“行为目标”。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必须是行为目标,因为只有行为术语才能够清楚、具体地表述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所陈述的目标。[2](332)评课,其实质就是通过课堂上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师生的行为而对课堂教学所作出的评价。因而,“评估指标的可测性”,也应该“在于把评估目标分解为可见的行为目标”。[3]评课的“特殊标准”最好表述为课堂上看得见、听得着的师生表现(行为)的形式。

2.评价标准的表述应尽量考虑“教学进程”因素。一个好的行为目标应该具备三个要素:行为的表述、行为条件的表述、行为标准的表述。行为产生的条件包括环境、人、设备、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六种因素。[2](332—334)课堂评价标准的表述,也应该尽量考虑这些要素,特别是“行为条件”中的“时间因素”。如果能在评课的标准中指明符合标准的教学行为的时间因素,即指出在“什么环节或情况”下师生应该怎样做,就好比给评课的每项标准编上了“页码”,指出了有关行为在教学进程中应处的位置,这就为评课者将评课标准与课堂上师生的实际表现建立联系(以便作出判断)指出了捷径。这么做可以减少评价时依据标准去查找有关表现或将某个表现与评价标准对号时的“试误”次数,从而提高评课的效率。因此,评价标准(尤其是特殊标准)的表述应尽量考虑“教学进程”因素,尽量指明符合标准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进程中应处的时机。

三、评课的思路:“2×2”模式

明确了评课的内容与标准,似乎评课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评课就是要对照评课标准对课堂各方面情况作出评价,也就是将评课标准与课堂实际情况相对照或比较,从而作出判断。比较判断从何处下手,先评哪一项、后评哪一项,各项又应按怎样的顺序去评,其操作步骤或思路不同,效果显然是不一样的;思路不清,路子不对,要么会漏掉项目,要么会费时费力走弯路。那么,到底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去评价呢?综观人们评课的各种思路,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不外乎四种情况,可称其为“2×2”模式。其中的一个“2”,是指评课的两条主要线索──评课内容和课的进程,也就是可以分别以评课内容或所听课的进程为主要线索进行评课;另一个“2”,是指每一条主要线索之下又可以采用两种评课方法,即不论各项优劣而按评价内容逐项评价和优缺点归类集中评价两种情况。下面对这四种情况(或模式)作一具体说明。

(一)以评课内容为主要线索,优缺点分散随机评价

按照评价内容的本来排列顺序,逐项评价,逐项用评价标准“辐射”,对照检查课堂有关情况,判断课堂在这个方面是否有问题,并指出应该如何改进等。总的评价顺序是与评价内容的排列顺序一致,不论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排在前面的方面就先评,排在后面的方面就后评,而不是先集中评价做得好的方面,再集中评价做得不好的方面。例如,如果以一般的课堂评价标准为依据进行评课,就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的顺序逐项评价,逐项与课堂有关情况相对照,指出其优缺点或提出建议等,而不会因某些方面(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做得好而先评这些方面,某些方面(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得不好而后评这些方面。又如,如果只是评价《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情况,就可以按语文课程的四条基本理念的先后顺序,逐条指出在课堂中体现得如何,而不会因某几条在课堂中体现得好而先评,某几条体现得不好而后评。

评价某个项目或方面,由该项标准向课堂情况辐射、与课堂情况对照,同时要注意顺序问题。尽管评课标准可能已尽量做到了明确具体,尽可能指明了与之对应的教学环节或位置,但更多情况下,某个方面的要求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个环节或位置是很难确定的,某个方面的要求与应该体现在课堂中的环节或位置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样,评价某个项目时,用这个方面的标准去辐射、排查这节课的有关情况时就必须注意顺序,以防止漏掉信息或走弯路。最好的顺序就是按照教学程序从前往后辐射、排查。例如,评价“教学方法”中的“能够合理地评价指导,因势利导”一条,就要按照课的进程,从“导入”环节开始,看看每次学生回答或活动后,教师是否给予合理的评价与引导。

(二)以评课内容为主要线索,优缺点分别集中评价

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把优点、缺点分开,先集中评价优点,再集中评价缺点。例如,如果以一般的课堂评价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价,某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素质”两个方面较好,就先评价这两方面,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问题,就后评价这两方面。又如,如果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进行评课,就应先肯定体现得较好的条目,再指出体现得不好的条目,并提出建议。

(三)以课的进程为主要线索,优缺点分散随机评价

按照教学进程从前往后逐环节、逐步地进行评价,逐环节、逐步骤地将课堂情况向评课标准“辐射”,与各项评价标准相对照,看是否符合标准,指出应当如何改进等。总的评价顺序与课的进程一致,不论优劣,前面的环节或步骤先评,后面的环节或步骤后评,而不是先集中评价做得好的环节或方面,后集中评价做得不好的环节或方面。

评价某个环节或步骤,由该环节或步骤的情况向评价标准辐射、与评价标准对照,同时要注意顺序问题。与前面模式一中由评课标准向课堂情况辐射、与课堂情况对照一样,某个环节或步骤的情况到底与哪一项评价内容对应也是很复杂的,也不是一一对应的,某个环节或步骤的情况可能既与目标有关,又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等项目有关。为了防止漏掉项目或走弯路,最好的顺序就是按照评价标准本来的排列顺序从前往后辐射、排查。

(四)以课的进程为主要线索,优缺点分别集中评价

在第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把做得好的环节或步骤与有问题的环节或步骤分开评价,先集中评价做得好的环节或步骤,再集中评价有问题的环节或步骤。

以上四种模式,各有优点与局限性。以教学进程为主要线索与以评价内容为主要线索相比,由于前者直接针对课堂具体环节与步骤进行评价,所以,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特别对于指导新教师较为有效;当然与后者相比,这样评价显得有些琐碎。而后者是以评价内容为主要线索,把具体的课堂情况进行了归类,便于被评价者掌握课堂规律;当然对于新教师来说,可能有时会感到指导性差一些。把优缺点分散随机评价与优缺点分别集中评价相比,前者的指导性强一些,因为有时某个被评价的方面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优缺点结合起来更容易被评价者理解;当然,这样有可能使人对这节课整体的优缺点感到不很清晰,另一方面,如果首先就指出缺点,对被评价者来说也不好接受。而后者,先指出整节课哪些方面值得肯定,哪些需要改进,就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先评优点、后评缺点这“一分为二”的观点也容易被被评价者接受;当然这样有时也会给人以牵强或自相矛盾的感觉。正因为这四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评课时,就要根据听课对象与场合灵活选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其中的几种模式。

总之,评课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真正掌握这项基本功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要评好一堂课,最起码要明确评价的内容、标准与思路。当然,评课的知识要点或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不是仅有这些;即使掌握了评课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也并不一定就掌握了评课的技能。教育心理学认为,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因此,要真正掌握评课的技能,还必须运用这些评课的知识进行评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现代教学思想与实践[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5—6.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篇4

现象:曾几何时,我们的评课现场,总是专家中央“高稳”坐,其他教师四周“低颤”围。无论是专家先评还是后评,大家都看着专家的脸色,揣着专家心思被动讲话发言,生怕讲说一句“错话”或者“外行话”。评课人,多是专家指定的“老面孔”,所谓的“评课”场面冷清,缺乏对话,缺乏碰撞,缺乏互动。 这种由专家单向“灌输式评课”,教师则被剥夺了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充当的只是专家的“受声器”和“记录笔”。

对策:实施交互式辩课。所谓辩课,就是在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中,以课例为“靶子”,大家各自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智慧交锋、思维碰撞、教学相长,提高教师对教育现象的分析能力和洞察力的辩论式评课。如将课堂教学评价分成六大领域,即教学目标内容、教学过程方法、教师素养、教学效果、教学风格。每个成员各“主持”一个领域,就本领域方面,各自申报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样一来,就使得辩论更纵深、更广泛,也避免了重复辩论、低效辩论、胡乱辩论。当然这种辩课是学术观点的交锋,并不是演讲能力的比拼,所以更需要专家根据现场辩论的情况,即时进行引领与调控,对辩课情况进行及时的归纳、评价、提升,适时进行专业引领,拨“乱”反正,提出方向性的意见和看法,切忌把辩课开成“批斗会”。

二、散乱式评课要不得——建议主题式评课

现象:评课中教师瞎扯乱侃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凭着自己的一点经验,要么海阔天空,空话客套话一大堆,要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吹毛求疵,缺乏重点。更有甚者,违反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更高水平段的动作技术要求建议用于低年级教学。这种想当然式的“散乱式评课”,使大家无所适从。

对策:实施主题式评课。所谓主题式评课,就是执教者、听课者和评课者,围绕事先研究的主题,教学、听课、评课等环节高度指向该研究主题,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更有深度的评课方式。主题式评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挑战的是教师的学科功底和教学能力。为了实现高效评课,可以用三项措施来保证。一是提前公布主题;二是精选细挑主题;三是深入研究主题。主题,可以从持续研究的教研组课题中进行提炼与归纳,这样就无形之中促使教师研究深入,真正实现智慧交锋、思维碰撞、教学相长。

三、虚假式评课要不得——建议以学论教式评课

现象:有些评优课、公开课,执教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精湛教学技艺,把学生当成配角,热热闹闹,“动感十足”,看似学生“享受其中”,实质忽视了学生的学练情况。听课教师目光也不离执教者,教学讲解、示范、队形、点拨、引导等教师行为,都被详加记录。评课中更多地围绕着教学行为展开,而对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练情况、目标达成等重要信息,倒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种忽视学情的“虚假式评课”,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课堂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发展水平。

对策: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课的主要依据。“以学定教”、“以学评教” ,并不是口号,而是新课改提倡的理念,具体要落实到行动中,需要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听课记录中,不仅要关注教师教学行为,更要关注学习情况。针对教师听课笔记中只有“教学活动”而无“学生活动”记录栏目的现象,建议在听课记录本中开辟“学生活动”专栏,便于听课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效果及时记录下来,把评课注意力从重点关注教材、教学转向重点关注学生的真正发展上来。评课时,重点关注学生的“六种状态”。即注意状态、参与状态、合作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达成状态。

四、否定式评课要不得——建议激励式评课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篇5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学改革 工商管理 对策建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一大批产业基于“平台”应运而生,也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入变革。中国社会形态步入信息化时代,体现在教育领域包括内容更新、形式变化、评价多元等方面,中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变革中。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培育应用型管理人才,必须与时展的趋势相契合,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相契合,与理论创新的前沿相契合,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必须在继承传统教育模式好的一方面的同时,与时俱进,将互联网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互联网+”对专业教学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从教学素材的来源上来看,海量资源互联网的存在使得工商管理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该专业的诸多前沿知识能够及时进入课堂,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如CCTV2精心制作的《对话》等节目,将企业管理领域的成功企业家、具有前瞻性的新思维,生动地呈现在同学眼前;《聚焦物流顽症》、《互联网思维》等系列节目将现实中的问题与热点以专题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启发学生的思维。工商管理类课程更贴合企业经营实践,更新速度快,更强调思维的创新,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可以将工商管理专业领域内的经典、热点、权威观点推送到同学们的多媒体终端上,使教学内容充分扩展。

(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现代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互联网教学平台、互联网教学系统、互联网教学资源、互联网教学软件、互联网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形式。我国实施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实际上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教育平衡的问题。甚至于一些网络平台建立起了跨国性的开放在线学习平台,如果壳网旗下的MOOC学院、电视互联中的教育培训板块等,都可以将包括哈佛、剑桥等一流高校的MBA课堂、经典管理课程带入中国的各个角落。这些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教和学”的深度融合,将课堂延伸至家庭和校园,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课堂真正融入生活中。同时,青年教师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也使其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信息技术使老师更方便地开展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互动教学的多维化

“互联网+”时代下创建多边平台扩展了“教、学、评、纠”的维度。在教学与实践环节,两创环境下,将“微商”、“创客”等新型商业形式推入课堂,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业体验。在互联网与教学评价环节,“网评”等教育方式是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行政机构的管理进行评价,教师通过教育评估系统给教育行政部门及领导打分,而行政机构也通过网络大数据对不同的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进行相应的评价与监控,这种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覆盖广泛,评价主题多元化,具有全面性、保障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确保每个学校、教师都能获得良性发展。“互联网+”评价改变的不仅是评价方式,更大的变化还有评价的内容或标准。例如传统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基本由学生的成绩体现,而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信息组织与整合、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教师积累的经验通过互联网获得共享的程度等,都将成为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通过互联网教学评价,教师能够直接获取教学的分项评估,深层次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可以了解最新的、动态的评教结果及反馈意见,从而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改善,有效进行事后控制和动态管理。

二、“互联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重视“互联网+”教学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但在当前阶段,互联网+教学没有也不能形成对传统课堂的替代。传统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依然重要,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不可能削弱老师的重要性,只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的整合还无法脱离原有的传统教学,“互联网+”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目前阶段,互联网教学成为在教与学行为分离的情况下给更广泛的人提供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灵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实际上我国很多网络课程的内容贫乏,甚至只有简单的课件,有的只是将课堂上讲的内容照搬到网上,没有发挥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作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及时性、互动性、实时性是当前阶段“互联网+”教学没法完成的。

(二)缺乏优质资源的筛选和共享机制

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提供开放课件(OpenCourseWare)发展而来,基于非商业用途,各种教育资源可被自由免费查阅、参考或应用,“开放”和“共享”成为开放教育资源的两个基本特性,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领域日益增长的实践热点。优质的互联网资源教学应面向其他高校,甚至是让全社会那些没有机会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人受益。我国目前在线的网络资源,甚至一些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如优酷),上传的教学视频良莠不齐;一些高校具有独有的教育网或校内网,外网接入受到限制。目前我国的网络课程在共享性上还做得不够,缺乏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交流,这有赖于各学校的共同支持和参与。

(三)MOOC等模式存在短板

根据《2014年美国本科生与信息技术研究报告》,大部分学生对包含在线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的混合学习环境最满意,本科生对MOOC参与度不高。MOOC等模式作为一种在线课程,能让广大学生在线聆听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顶尖学校的课程,而在线学习的劣势在于不能直接与教师面对面互动,缺乏反馈与互动实时性,缺乏及时监督与纠偏措施,这些因素很难保证学习效率。这对平台受众自律能力提出一定要求,需要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的引导,着力培养学生开展网络学习的兴趣。同时,在享受教学时空隔离的同时,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大,缺乏情感的直接交流。

三、“互联网+”时代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变革建议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互联网+教育”构建的多边平台下催生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新形势的出现,移动互联网教育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有效组织利用,使得知识的吸取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这些变化既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又是对其的补充。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对课堂的支撑作用。如工商管理教学中,对于成功企业家的个人管理和企业发展理念,可通过关注其微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能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体现因人施教的原则,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真正实现终身学习。

(二)建立新老互补机制

构建网络环境下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学优势互补的学习,除了注重教师教学观念变革的同时,还应该在硬件和软件上建立适合“互联网+”教学的设施设备和机制体制。一是将适合的优秀的课堂推向互联网,并不是所有优秀的授课都适合采取网络授课等方式,某些课程可能会降低授课质量;二是鼓励但不限于师生间及其相互之间通过E-mail、论坛、聊天室互相交流、共同讨论问题,在互动式网络教学过程中如果存在师生面对面教学和答疑的可能,就应充分发挥它的高效性,通过互联网“送名师到家”,提供无拘无束、随时随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三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在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中、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教学目标渗透在教学设计中,这要求教师引导、提醒学生,促使网络教学发挥更好的效果。

(三)促进资源筛选共享

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应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结合科目考试与学生评价成绩,综合同行评议,遴选优秀的课程,将适合采取网络化教学的课程推向资源共享平台,融合线上与线下,面授与网络的优势汇聚名师资源,有层次、分步骤地推动资源的共享。首先,实现校内外资源的共建共享,并主动为外校提供共享资源和(或)主动争取共享外校资源,然后整合同地区、同类型学校资源,实现本地区和同类型学校的资源共享;其次,实现教学资源全国化和社区化,联合全国高校的力量,使共享成为全国高校的共同行动,并为社区共享资源服务,最后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服务。

四、结语

本文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总结了目前“互联网+”时代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转变,指出了目前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缺陷,并提出了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变革的建议。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下思维的转变和提高其学习思维能力提供了新的方案,从而促进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拓展了学习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价值、问题及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6,13:7-10.

[2]蔡伟.“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5-04-09004.

[3]张小巧,郭根生.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8,02:89-91.

[4]丁新.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21:9-14.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篇6

关键词:课程;公共选修课;文化素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95-02

一、公共选修课程的重要性

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源于单向的、以系统专业理论教育为主的做法,狭隘的专业教育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时展的要求。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与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构成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公共选修课程对于优化和组合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选修课程开设之现状

1.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目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有在校生9827人,本院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选修课程,按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修满23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程分专业公共选修和学院公共选修,以本学期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为例,共开设公共选修课程142门,课程涵盖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生物科学与医学类、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

2.公共选修课程的课程设置

学院公共选修课程分专业公共选修和学院公共选修。专业公共选修的课程设置是和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程一起列入教学计划,全院性公共选修课则由任课教师自由申报,系、部主任审批,再经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批后方可开课。

3.选课流程

学生选课前,学院教学科研工作部会印发《选课指南》,提供给学生参考,《指南》上的每门课程都有简介、修读要求及主讲教师的介绍。目前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由学生通过网络,进入选课系统自行选择。由于开班人数的限制,采用“随机筛选”、“先到先得”及“试听制度”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上课学生的名单。“随机筛选”与“先到先得”相结合的方式可避免选课学生因网络、电脑等资源的优劣造成选课机率不均的问题。“试听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能有效的根据自身知识结构需求而选择课程,并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选修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公共选修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缺少全盘规划

学院在2011年修订的教学计划对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有如下描述:“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要注意体现专业知识的延拓性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互补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选修课程,以扩大专业知识面,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但从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上看,专业公共选修课程主要还是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延拓性,没有从优化、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层面来设置课程。再从学院近几年的学院公共选修课程表来看,公共选修课程资源缺乏,可供学生选择的优质课程不多。尽管在选课管理上,“随机筛选”和“先到先得”的原则及“试听制度”的结合,从有限的选课资源上尽量做到选课机会均等及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就目前而言,学院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缺少规范、科学的全盘规划,未能作为施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建议:要解决公共选修课程资源缺乏及优质课程不多的问题,就必须要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公共选修课程的规划和建设问题,要准确定位公共选修课程,对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要有科学、规范的全盘规划。如果没有明确的课程定位,全院性公共选修课程只会沦为教师增加工作量的途径,学生视为增加学分的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的重要手段。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应当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出发,设置一套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从而真正达到引导学生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2.因人设课,没有严格的课程遴选程序

目前学院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缺乏科学、严谨的课程遴选程序,仍处于因人开课的阶段。申请开课的教师多是资历较浅的教师,或是为了增加教学工作量而开课的老师,课程容易开成普通的科普课程,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初衷背离。

建议:院、系各层领导应重视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学院要建立科学、严谨的课程遴选制度,各系要积极推荐能反映自己学科特点、学科位置的课程,并由本系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作为主讲教师来面对第一次来接触这个学科的学生。学院组织专家对各系推荐的课程进行严格、公平的评审,严格根据遴选制度确定增加或淘汰课程,逐步推出一批具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人才培养特色的名师名课。

3.公共选修课程的课堂秩序难管理

公共选修课基本上是大班教学,大课室上课,学生迟到、早退、缺课难以掌控,课堂上不少学生边听课边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看其他课程的书、玩手机等,课堂秩序不好管理。

建议:严格教学管理制度。公共选修课程的健康发展,严格的课程管理制度是保证。要提高公共选修课程课堂秩序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学院管理部门要加强选课指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公共选修课程的重要性;二是建设好一批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程,从根本上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三是管理部门也可采用“教学信息员”制度,对每个教学班,选一名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其负责“教学日志表”的反馈及协助任课教师课堂考勤等工作。考勤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譬如新华学院课堂秩序比较好的一些班级用到的考勤方法:诚信签到、对号入座法、下课前提交课堂作业或心得体会等方法,都值得推广;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质量的保证,任课教师除了把课讲好,还是有责任去维持一个正常的课堂秩序。

4.激励机制缺乏

该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程一般是2学分,32学时。课程学时不多,教师在32学时内要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思想、传授方法和培养能力,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真正上好公共选修课程的难度比上好专业课程更难。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难以有动力申报开设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程。

建议:既然公共选修课程在学院的人才培养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学院管理部门在课程的酬金计算方面应该要有所偏重,教师才能有动力开设好高质量的课程。同时对于每学期学生网上评教成绩优秀的课程,应当要给予奖励,不能让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流于形式。

5.某些学籍管理制度不适应目前的教学形势

该学院的学生学籍管理条例有规定: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可在系主任和老师指导下自行选课。公共选修课程不参与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

建议:可考虑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提早开始让学生选修素质教育课程,让学生更早的能接受到素质教育课程的熏陶。而专业公选课程是对专业知识的延拓,学生需修读某些专业基础课程后方可选读,则可按学籍管理原规定在学生二年级时才开始选修。公共选修课程应和其他性质的课程一样参与学分绩点的计算,并应在成绩记载中对课程成绩的分布作具体要求。目前,新华学院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绩点制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公共选修课程不参与绩点计算,如果学生没有对公共选修课程有正确的认识,就会产生该课程不重要的错觉。就各学期任课教师提交的成绩来看,不同课程的平均成绩差别很大,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就会造成学生成绩的不公平,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务部门应该对公共选修课程成绩的分布作具体要求。

四、公共选修课程规划、建设的思路

1.重视规划建设

学院领导重视是公共选修课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在学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才能取得实质的效果。目前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在学院审查这一环节比较薄弱,建议成立专门的分学科的委员会来负责对公共选修课程的规划、设置、建设和管理,委员可由主管教学院长、各系、部主任、督导等专家组成,也可由学院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直接担任。高效的委员会,对科学的、规范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建设起到直接的作用。

2.建设好精品课程或核心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不需要一味追求开课的数量,课程可以少而精。精品课程或核心课程的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体系课程的整体发展,能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力的保障。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中建设有学院特色的精品课程或核心课程,能使课程的开设形成梯队,可促使文化素质教育向深层次发展。精品课程或核心课程的教学和管理必须严格要求,对其课程的质量要求要比专业主干课程还严格,方能起到发挥课程真正的作用,起到训练学生思维、转知成智的作用。

3.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应加大力度对公共选课程体系任课教师的培养:学院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和引导更多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教师加入到公共选修课程的行列;组织名师集中培训该类师资,同时让年轻的教师参与优秀课程的教学观摩;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交流学习的机会;依托母校学科齐全、师资雄厚的优势,在母校聘请各学科的名师、优秀教师担任公共选修课程的任课教师。

五、结语

公共选修课的设置关系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与传承,是一个学校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在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的,还需要继承和发展,更需要创新。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独立学院的一个重要议题,有时教师素质要求比母体学校更高,因为既需要理论也需要具体应用。因而,独立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程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但需要重视和规划。

参考文献: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材建设;问题;机制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校课程最具体的形式。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当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课程设置混乱和教材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影响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严重地制约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客观上要求必须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改革和建设。

1 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自身具有专业复杂性、办学多样性和社会密切性等特点,高职学校在教材建设方面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教材内容脱离各地区、行业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实际;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缺乏教学性、可读性,也缺少弹性,不利于自学和选修;教材体系以学科教材为主,受专业限制,形式比较单调,缺乏趣味性;且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及时反映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少符合高职特色的“对口”教材

目前的高职教材,大致有四种来源:一是应用中专教材或是在其基础上增添内容;二是借用本科同类教材,由任课教师删减、增补而成;三是由部分院校教师联合编写;四是由个别专业的一些教师自行编写。这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

1.2 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教材内容存在不足

由于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缺少科学的课程理论的支持,编写的高职教材难免出现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1.3 教材内容陈旧,不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需要

传统教材的编写往往周期较长,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这与高职专业设置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和实际要求不相适应。

1.4 教学新形式、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运用不够

高职院校在改编或自编专业课程教材时,大都比较注重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教材编写还没有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羁绊,尚未形成特有的内容结构体系,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没有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

1.5 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教材严重不足

现用教材无论是推荐教材还是自编教材,都是供教师上课讲授使用的。由于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分量极重,其教材建设在高职教育中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一般占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虽有少量教材附有思考题,也只能供学生巩固课堂教学中学过的知识,缺乏实践训练。而且实践教学在各地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不强,内容繁杂,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

1.6 各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自成体系,缺乏勾通衔接

如核酸的组成问题在《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育种学》等教材中都有出现,细胞的繁殖方式在《植物学》《遗传育种学》中都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解等。因教师各自理解的深浅与角度不同,导致一方面由于重复讲述,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表述上的不一致,增加学生学习的障碍。

1.7 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衔接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高新技术和基本技能,但目前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2 提升现代教材建设品位,树立新的教材观

教材观是教师对教材的价值、作用、评价标准和使用方式的基本看法,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材观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不同的教学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2.1 传统职业学校教材把课程与丰富的社会现实分割成两个世界,漠视彼此间的关系,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比较单调、狭窄,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也受到限制,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构建的精神,教师也难以在教学中找到其创造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2.2 现代教材观要求教师以研究的精神对待教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学需要整合、转换各种信息,实现从“以课本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

2.3 职业学校应积极倡导“教参式”的教材观,因为“活化”教材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解放教师的手脑,从而逐步转变为一个拥有自主教学创新的“导师”;有助于拓展教学空间,释放课堂的潜能,增加课堂容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培养其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3 构建和完善高职教材体系的建议

3.1 高职教材内容选择的依据

3.1.1 教材内容的基础性

基础性是要求在确定教材内容的时候,要注重那些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但这里的基础性知识并不是指在职业教材中充满定理、概念、规则,而是指应当包含专业大类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例如农艺、园艺领域中的植物细胞的结构及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都是从事植物生产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要用先进的科学观点和行业规范调整、组织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精选基础、核心的内容,不断研究解决科学技术的无限与学校的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形成先进的教材结构。

高职教学的重要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因此高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应当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既选编“必需、够用”的理论内容,又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两者可合可分,应视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而定。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职业教育中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将国家职业资格的技能要求融入到职业教育的教材中,使学校教育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如我校组织编写的《植物生产实训教程》,在内容上与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前顺利地通过中级农艺工、蔬菜工、果树工、花卉工、植保工等资格认证。

3.1.3 教材内容的统一性

一方面,现代社会许多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用到的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另一方面,不少职业技术岗位又是高度专门化的,必须给予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指导和训练。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一些课程的教材应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本身又是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与学。

3.1.4 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相适应

学分制、弹性学制下的教材内容应当紧紧围绕学生的需求来选取,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短时期内完成学业或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通过取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或发展某些技术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并尽可能与之相适应。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

3.2 高职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3.2.1 有完成理论教学,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和达到技术能力目标的训练方法。理论知识要与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相区别,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必需、够用”为度;技术能力的掌握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要有配合这类训练的实训教材。

3.2.2 教材内容既要注意以全国或本地区近期使用的成熟技术为中心,又要注意淘汰陈旧的技术内容,将新兴的高新技术、复合技术等引进教材。同时,应尽可能以技术问题为中心来设计和组织,注意以问题引出概念知识。

3.2.3 教材内容要富有弹性,即基础类课程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及其基础素质的要求;同时要留有余地,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修或探究学习的需要。教材内容应尽量采用模块式组织,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可拼凑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裁减、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

3.2.4 教材内容应多用图表、示例、案例等,促进对概念方法的理解。

3.3 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和完善高职教材的建设机制和运行机制

3.3.1 广泛调研。调研现行使用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使用者对教材的反映,同类教材的优缺点;工作或生产岗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教材编写或修订建议报告。

3.3.2 研制教材编写大纲。通过推荐及筛选,组织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组成高职教材编写队伍,对照调研报告,确定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教材的编写大纲。主要编写人员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职业院校的骨干教师,另一部分则为教科研机构的教研员(负责文化课),专业课则为科研、生产一线的专家(负责专业课)。这样的人员搭配,才能保证既对本学科(课程)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生产一线实际需要以及基础教育现状和改革动态的把握,又能保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而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教材内容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3.3.3 成立教材审定委员会。由教育行政机关邀请各行业的杰出人士、资深高职院校教师,组成教材审定委员会,进行较客观的审查工作。教材编审工作要实行主编、主审责任制,教材编写完毕后,由主审审读,并主持审稿会议,对教材编写质量提出书面报告,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供编写人员修改定稿时参考。教材书稿齐、清、定后,要交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和评议,最后对教材质量进行把关。

3.3.4 建立教材选用与评价制度。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有其明显的行业特征和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因此,对国家规划教材要弱化其“法定”色彩,强化教材的“指导性”及其服务职能。教材的选用权应当逐步下放给学校和教师,由学校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整体研究制定教材的选用标准,作为选用教材的依据。建立教材的评价制度,就是要对教材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估,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用户对各类教材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指出所评教材的优缺点,特别对教材中的原始性成果要进行认定,还要提出推荐选用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并将评价结果公布,供广大用户参考。由于职业教育方面的教材数量巨大,启动教材评估工作可以从评优入手,推出一批高水平、示范性的优秀职业教育教材,带动职业教育教材的整体优化。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篇8

关键词:卫生职业教育;课堂教学;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2-0070-02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向内涵式发展的主战场。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卫生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目前卫生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现状

1.1教师的“三缺乏”和“三不问”

目前,不少卫生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的传统方式为主,教师普遍缺乏立德育人的责任担当、缺乏改造课堂教学的职业使命感、缺乏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课堂上,教师基本上不问学生的内心世界、不问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不问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照本宣科,为上课而上课。

1.2学生的“三多”和“三不”

现在卫生职业院校的课堂,多数学生不听教师讲课,多数学生保持沉默,多数学生玩手机、刷微博和看电子书;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课堂不重视,对教师、知识不尊重。

2造成卫生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通常情况,我们会把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归因于教师和学生,认为问题发生在他们身上。不可否认,教师和学生是有一定责任的。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深层原因是我们的管理不到位,其根本在教育行政部门。大家知道,我国教育体制实行的是行政管理制,其基本特征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各级学校;上级教育“官员”管理下级教育“官员”,各级教育“官员”管理各级学校“官员”。教育系统的“行政化”、“官本位”,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话语权、决策权、管理权和分配权。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号施令,下级部门闻风而动;教育行政“官员”重视什么,学校领导就忙什么。这已成为教育系统的一种管理潜规则。如一年一度的全国及各省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什么规模一年比一年大,比赛一年比一年规范,能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其原因就在于国家举办、官方运作、教育部门大力推广、各职业院校积极参与。

3提高卫生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建立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

2015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其中提出要聚焦课堂教学与实践。如何聚焦课堂教学,如何使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还需建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议教育部建立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省教育行政部门制订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各职业院校制订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从而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角色定位、责任、任务、要求、措施与步骤,在教育系统形成一种回归课堂教学、聚焦课堂教学、诊断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

3.2建立完善各级领导听课制度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1],2014年浙江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建立了委厅领导每年进课堂听课和听课情况报告制度;2015年1月浙江省教育厅又下发通知,明确规定相关处室每年组织到学校听课不能少于10次。浙江省教育厅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希望他们这种做法能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推广。同时建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职业院校领导听课和听课情况报告制度,把学校领导听课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卫生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健全落实领导听课制度。通过听课,使各级领导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时刻把教学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课堂教学上。各级领导要以课堂为主战场,及时了解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措施,总结、推广课堂教学中的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指导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深入发展。

3.3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

重论文数量,轻教学质量;重科研项目,轻课堂创新;具备“双师”条件,评不上“双师”职称,这是卫生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一个主要因素。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在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上有偏差。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制订适宜的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方案,职业教育职称评审标准应重点看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看教师实践技能水平的高低,看教师“双师”素质的高低。只有教育、人事部门从根本上完善制度,突破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障碍,下放部分职称评审权,建立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制度,才会使教师安心教学、研究教学、创新教学,也才会使学校调整相关制度,有效引导教师自觉投身于教学工作。

3.4积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是教育部提倡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已被大家认可,但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还应有相应制度和措施保障。建议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省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省级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教学研究和创新,制订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指导和督促职业院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建立省级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制度,把课堂教学改革纳入“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引导各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大胆探索,在创新课堂教学活动中走出一条新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职业院校要把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放在主要位置,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用心培养教师,让职教课堂理念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让潜心服务学生成为教师教学的出发点,让讲台成为教师向往的神圣高地,让学习与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武器”[2],从而造就一批“教练型”课堂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3.5建立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考核和成果交流机制

考核就是树标杆、立规矩、找差距、明方向;交流就是总结、学习、促进、提高。省教育厅应统筹、监管好各项考核制度的落实,如学校教学业绩考核结果与财政拨款挂钩制度;课堂教学创新奖励激励制度;学校课堂教学创新实施方案公示制度;第三方评价学校教育教学情况通报制度;校(院)长年度教学述职与测评制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经验交流制度等。要以落实改进为重点,以考核督察为手段,扎实推进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各院校要建立工作评估考核制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考核,实行优课优酬、优师重奖;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学生学业的考核评价,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综上所述,创新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刻不容缓,而管理层的顶层设计则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蔡继东,朱振岳,陈志伟.浙江上紧高教“质量发条”[N].中国教育报,2015-05-2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