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2-06-27 14:41:41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篇1

除去人在囧途的尴尬,xx之行的目的地却很令人振奋。我想是前方刺激了人们想要身在旅途的心。

xx校园以激情的喷泉洗涤了一颗颗因旅途而倦怠的心。安静整洁的校园、蜿蜒曲折的石子路、硕果累累的柿子树、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性关怀的路牌、张扬的路灯都以独特的魅力传达了xx的特色。整个校园处处是警语,整个校园处处是文化。这里是儒家文化的传扬地,这里是激情投入的青春洗练场。

xx人是激情投入的一群。教师编写的导学案彰显了每堂课的重难点,指明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学生每日的计划和反思积淀了铺向成功与理想的脚印。xx人是求是务实的一群。他们激情投入,他们脚踏实地。他们高蹈了阅读的重大意义,他们拉长了课堂时间的长度,他们拉大了课堂容量的厚度,更是他们强调了读书对于生命的力度。

xx人激情投入,是因为他们相信未来;xx人求是务实,是因为他们享受旅途的精彩的过程;xx人积极奋进,是因为他们相信团队的力量并拥有团队的精神。

当旅途疲惫时,他们用韵律操洗去身上的征尘;当旅途受挫时,他们用学科会议整理心灵的困惑;当旅途艰难时,他们用团队战胜重重困难。他们激情投入,是因为他们正在享受旅途的过程,或艰辛,或愉悦,他们正在路上。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篇2

一、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

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总书记对我们中青年干部提出了殷切期望,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要利用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细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让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理论的关键。学习理论,要时刻牢记总书记提出的“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的要求,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

“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的话掷地有声。理想信念是革命战争时期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支撑,也是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我们要坚守精神家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传承好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好传统、好作风。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人警醒、引人深思。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权力,往往是被攻关、被围猎的对象,如果不注意加强修身自律,一旦指针偏离,很容易在各种诱惑考验中败下阵来。我们一定要牢记的要求,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在学思践悟中不忘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开班式上强调,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有时候我们只是为群众做了一点点小事,群众却给予我们最大的肯定,这更激发了我们的工作激情和责任心。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放在心里,始终坚守入党之初的赤子之心、为官之初的公仆之心,倾听人民呼声,切实为人民排忧解难。

新时代需要干部奋斗。作为一名来自生态环境执法岗位的年轻干部,我要脚踏实地在本职工作上履职尽责,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火热实践,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四、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我感触颇深。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党员干部要按照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对照,躬身践行。如果对个人名利看得重,会造成干部出现见风使舵、政治立场不坚定等种种问题。相对而言,年轻人缺乏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和艰苦生活考验,更要吸取各种经验和教训,对照缺点和错误找出差距,不断提高自己。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篇3

一、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

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总书记对我们中青年干部提出了殷切期望,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要利用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细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让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理论的关键。学习理论,要时刻牢记总书记提出的“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的要求,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

“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的话掷地有声。理想信念是革命战争时期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支撑,也是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我们要坚守精神家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传承好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好传统、好作风。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人警醒、引人深思。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权力,往往是被攻关、被围猎的对象,如果不注意加强修身自律,一旦指针偏离,很容易在各种诱惑考验中败下阵来。我们一定要牢记的要求,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在学思践悟中不忘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开班式上强调,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有时候我们只是为群众做了一点点小事,群众却给予我们最大的肯定,这更激发了我们的工作激情和责任心。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放在心里,始终坚守入党之初的赤子之心、为官之初的公仆之心,倾听人民呼声,切实为人民排忧解难。

新时代需要干部奋斗。作为一名来自生态环境执法岗位的年轻干部,我要脚踏实地在本职工作上履职尽责,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火热实践,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四、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我感触颇深。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党员干部要按照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对照,躬身践行。如果对个人名利看得重,会造成干部出现见风使舵、政治立场不坚定等种种问题。相对而言,年轻人缺乏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和艰苦生活考验,更要吸取各种经验和教训,对照缺点和错误找出差距,不断提高自己。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篇4

为深入贯彻《太仓市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xx”规划》、《太仓市关于江苏省培训学时认定和登记管理办法》的精神,切实保障《太仓市德明初级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xx--20xx)》的落实,着力打造一支能适应德明初级中学发展需求的教师队伍,特制定20xx年度校校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对象及学时数

培训对象:全体在职教师

学时数:应完成100学时/人/年(专业培训和校本培训各不少于56学时)

三、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提供培训的保障机制

1.建立师资培训制度

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师德考核制度、教科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组织实施。学校及相关科室将严格按计划开展师德、技能、专项、专题等培训,做到定时间、定主题,每次活动有签名、每次活动报道上传学校网站。

2.建立校本研究制度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做到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每两周一次,每学年举行一次市内有影响力的大型公开教学展示活动。

3.建立评价奖惩制度

完善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建立有效的考评和奖惩机制,将教师校本培训与年度考核、与评优评先、与职称聘任进行挂钩,动态管理教师的成长过程。

4.经费保障机制制度

为了保证教师培训的顺利开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不断加大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培训设施,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大对教师、业务获奖、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奖励力度。

四、加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

本学期,为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我们将着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读书活动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为了进一步构建“书香校园”,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上半年,以推进学习型课堂为主题研读《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一书撰写三篇心得;下半年,继续以推进学习型课堂为主题研读专着并撰写读书心得。在完成读后感的基础上,举办论坛、沙龙、心得、课例研讨等活动,把读书活动真正与教学相联系,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2.教学研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本年度,教务处将以“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为背景,以会课为中心,开展集体“会课”,以“课”研课,丰富教学感受,指引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以“教师带着教学方式”变为“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方式走向课堂”,以打造具有德明特色的“活、实”课堂教学特色的教学研讨活动,以“明确主题,人人参与”作为教学研讨活动的主要形式,以“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教学研讨活动的主题,以“专家或骨干参与引领”作为教学研讨活动的保证;举办“三学生本”课堂展示和评比活动,既有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又有青年教师的课堂展评,通过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于此同时,切实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关注过程,重视评比与考核,进一步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成效,做到活动一次,收获一次。

3.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素养

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本年度,继续做好江苏省教育学会“xx”立项课题《基于健雄精神的校本德育课程有效性的研究》以及苏州市教育学会“xx”立项课题《构建德明课堂小组文化的研究》、六个太仓市“xx”规划课题的日常研究和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丰厚研究成果。

重点做好:按课题组每月集中一次,或学习,或研究课例,或交流个人心得体会;围绕参与的课题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反思让教师逐渐成为一个能思考、有内涵的人,每学期末评选出教科研先进个人。

4.师德培训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学校继续开展师德建设五项制度,通过师德培训、师德承诺、师德践行、师德评议、师德考核等系列活动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培养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的教师队伍。

5.技能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学校将结合“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的活动,依据教师发展中心的布置开展信息技术专项培训,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整个培训要关注教师的发展需求,关注培训效能和质量,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总体原则是:全员参与、实行分层考核;团队合作,促进素养达成;关注应用,发挥技术作用。

6.班主任培训提高教师育人素养。继续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做到:

(1)班主任培训科学化、常态化,如围绕班级常见问题座谈、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专题讲座、交流外出学习研修学习体会等形式,实现学校班主任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2)班主任培训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应针对班主任的需求,避免班主任培训的形式化,要求每一次的班主任例会都要解决实际的问题达到教育的效果。此外,班主任培训要注意梯队的建设。

此外,学校还将进一步做好教师远程网络培训和各级各类培训班的指导、监管。

附录:20xx年度校本培训计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培训时间及内容 培训对象 学时认定 负责人

1 专题培训(19学时)

20xx年4月、5月课题组二次活动 课题组成员 4 教科室z

2 20xx年9月、10月、11月课题组三次活动 课题组成员 6 教科室z

3 20xx年4月“三学课改”核心组会课与评课、专家微讲座等(菜单式培训) 全体教师 3 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

20xx年太仓市教师学有优教课题开题活动 部分教师 3 校长室、教科室

4 20xx年6月邀请专家讲座(菜单式培训) 全体教师 3 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

5 6 教学研究(30学时)

20xx年1月 “三学生本”课堂教学—— 理论学习 全体教师 4 教务处z

20xx年3月“三学生本”课堂教学—— 理论学习 全体教师 2 教务处z

7 20xx年4月“三学生本”课堂教学学科课堂展示 全体教师 4 教务处z

8 20xx年5月“三学生本”课堂教学学科沙龙研讨 全体教师 4 教务处z

9 20xx年6月“三学生本”课堂教学——青年教师展示课 全体教师 4 教务处z

10 20xx年9月“三学生本”课堂教学学科研讨 全体教师 2 教务处z

11 20xx年10 “五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 全体教师 4 教务处z

12 20xx年11月“立足三学实践生本”课堂模式“示范课” 全体教师 4 教务处z

20xx年12月“立足三学实践生本”课堂模式“研讨课” 全体教师 2 教务处z

13 读书活动(10-12学时) 20xx年2月寒假读书活动,研读《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撰写三篇读书心得 全体教师 5--6 教科室z

14 20xx年7月和8月暑假读书活动,研读构建学习课堂理论书籍2本,撰写三篇读书心得 全体教师 5--6 教科室z

15专项培训(40学时) 班主任培训

20xx年2月班级管理工作指导 全体班主任 2 德育处z

16 20xx年3月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 全体班主任 2 德育处z

17 20xx年4月《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班主任沙龙活动 全体班主任 2 德育处z

20xx 年4月班主任拓展培训一天 全体班主任 6 德育处z

18 20xx年5月班主任团队拓展训练活动 全体班主任 2 德育处z

19 20xx年6月班主任基本功竞赛 全体班主任 2 德育处z

20 20xx年9月小组文化建设培训 全体班主任 2 德育处z

21 20xx年10月班主任论坛活动 全体班主任 2 德育处z

22 20xx年11月打造魅力班会课观摩活动 全体班主任 2 德育处z

23 20xx年12月班级文化建设展示活动 全体班主任 2 德育处z

24 骨干教师培训 20xx年1月生本评价方案专题研讨1 全体组长和行政 2 教务处z

20xx年2月生本评价操作办法专题研讨2 全体组长和部分行政 2 教务处z

20xx年6月生本评价专题研讨3 全体组长和部分行政 2 教科室z

25 20xx年10月生本评价专题研讨4 全体组长和部分行政 2 教科室z

26 青年教师培训

20xx年4月青年教师团队活动(寒假读书心得交流) 青年教师 2 教科室z

20xx年5月青年教师团队活动(沙龙活动) 青年教师 2 教科室z

20xx年9月青年教师团队活动(校内微讲座) 青年教师 2 教科室z

27 师德培训(9学时)

20xx年2月江苏大学卞新国教授《漫谈师道尊严》 全体教师 3 党支部z

28 20xx年5月浏河镇弘扬传统文化讲座(一天) 全体教师 6 党支部z

29 技能培训(10学时)

20xx年3月朱峰老师和赵熠文老师电子白板培训 全体教师 2 装备室z

30 20xx年3月校园网信息管理培训 教研组长和行政 2 装备室z

31 20xx年6月电子白板与课程整合课件制作(备课组活动) 全体教师 3 装备室z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纺织经贸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一、基于课堂的显性教学和隐形教学的“研训结合三步式”教学模式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进入课堂分两个方向:即课堂的显性教学和课堂的隐形教学。课堂的显性教学主要就是把职业核心能力相关模块以课程的形式安排到课表中,由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授课。课堂的隐形教学主要是把职业核心能力相关模块穿插到相关课程内进行教学,如:《信息处理能力》插入到《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课中作为一个模块进行教学,《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插入到《管理学》课中作为一个模块进行教学,《解决问题能力》插入到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教学等等,最终做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由各系培训教师带其他教师、本系学生,对学生培训采用专修学习、实习渗透、社团提升及研究性教学等方式进行。专修学习,是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各年级的第三学期开设职业社会能力课程,每周2课时,培训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参加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考试的为优。实习渗透以会计、公共人文、专业课程、商贸谈判进行。社团提升:学院成立素质教育团队,各社团一个指导教师,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准进行指导。研究方面,成立职业核心能力研究团队,主研+参研+实验结合。以会计系为例,专业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有:基础会计、统计学、财务会计;公共基础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有:应用文写作、公关语言;素质拓展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商务谈判。同时,在会计专业实训、审计、统计、商务谈判、应用文公司模式、传统文化职业素养进行试点整合,通过尝试,提升了学生专业实习能力、教师课改能力、学生就业素养。

二、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渗透

1.课堂教革: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能力训练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探索启发式、角色扮演式、互动式、讨论式、讲授法、案例法与观察分析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景。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能力训练”贯穿实施教学。通过教学观摩课、经验交流会、教师民主生活会、教师培训等,推广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为载体,深化和推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

2.立体化、全方位、开放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体系形成

第一,在基地方面,融合成“共享型”专业实训基地。由于公共选修课学生来自全校各系,除信息资源外,能力训练教学方案还可以更好地整合、挖掘学院已有的教师、设备、实训室、教室、合作企业资源,课程设置方便易行,课程实施中学生可以八仙过海,便于形成与专业课“共享”实训基地。

第二,在校企合作方面,与专业课形成“开放式”的训练通道。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非一门选修课就能够解决的职业素质教育任务,必须考虑在“以职业核心能力提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出的一个与专业课教学紧密结合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体系。为此,我院在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中,各个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将与专业课相关的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方法能力的培养,列为《课程标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职业指导》必修课为基础,以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选修课为辅,以专业教学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将职业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训练融入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和行动导向教学之中,由此,立体化、全方位、开放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体系得以生成。

第三,以劳动社会保障部的四大能力训练模块内容为主,综合教学实验、素质教育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专业课教学等手段加强训练。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本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的重要载体。职业核心能力是围绕职业活动进行的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学习等的具体应用,内容涉及职业修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心理、职业理念、就业择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载体,变简单的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的约束为积极的自我激励,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正是创新教学模式,开辟新渠道,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的有力尝试。本研究培训主要采取三大系列进行二者的融合:红色经典-职业理想主题-励志民族、时代,绿色职业-职业实践基石-责任、荣辱、合作,蓝色企业-职业发展精髓-创新、创意、创业。通过该三大主题,在职业活动的具体实践中接触基层与职场,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优秀品质形成的实践体验,更加开放地体验生活、磨练品质、感悟人生,能有效实现知、情、意、信、行的和谐发展。

4.在手段方面:架构成“网络化”课程资源

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是一门能力本位新课程,采取项目实训为主,师生都需要大量的课程信息资源。试点中我们将专设《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网站,规划对能力训练的项目名称、教学评价表、项目报告PPT等核心能力训练的成果展示和交流,提供项目教学设计,作为学习资源网上共享。

5.教师“一言堂”转变为“双师”团队指导

课题组拟成立培训立体团队:政策指导团队——由院领导组成,由院长担任专家团队组长,各位副院级领导担任团队专家组成员,与各模块挂钩。培训教师团队——根据培训模块内容特点在各系部抽选教师组建,由科研处、基础部、会计系、电子商务系部分老师共同承担。协调教师团队——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教师、辅导员组成,协调解决学生活动过程出现的问题。此外,由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中的项目具有实战性、应用性,因此,项目完成中必须求得企业或社会成员的参与,首先去“营销”本项目团队的想法,求得校内外的支持和合作,除了专业化的任课教师外,聘请企业导师,成为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指导支撑,或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合作伙伴,成为学生获得职业核心能力的良师益友。

6.改革考试制度,变期终考试为全过程性考核

考试方式方面,改革传统的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切合学院教学特点的考试方法,形式不拘一格,突出实用化,强调动手能力。开卷、过程性考核、笔试、口试、答辩、撰写论文、辩论赛、制作等多种方式结合。不仅减轻了学生负担,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蔚.对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2 (8):72-74

[2]曹家谋.高职财经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培养[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22-25,36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篇6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培养造就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提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基本要求。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与问题,提出从学员实际出发,构建既有理论性、实践性,又体现创新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培训;课程体系;模块化

遵循干部成长规律,立足于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突出问题导向,提高干部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对于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发挥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在全省法学教育和政法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排头兵”作用,加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干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2016年1月14日、15日,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在牡丹江市开展了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座谈交流、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研结束后我们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用以指导今后的培训工作。这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市、区局领导、基层司法所长和社区干部,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份。

一、培训需求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过去一段时间里,一些培训机构对培训需求缺乏深入分析,有的培训机构苦于拿不出紧密联系实际的高质量课程,只能“有什么就教什么”“会什么就讲什么”,内容陈旧,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需求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甚至“自娱自乐”,不受干部欢迎[1]。在问卷调查中,有67%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未能很好地贴近基层干部的现实需要,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学理性强实践性弱,致使干部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培训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创新充实.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干部培训内容需求呈现出多元性、时代性的鲜明特点。在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科学人文素养四个选项中,对科学人文素养、业务知识的需求分列前两位,需求度最高。其中有51%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科学人文素养,这说明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对除对法律法规、政策理论保持正常需求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意识十分强烈。急切需要开展哲学、历史文化、伦理、环境保护、社交礼仪、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干部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调研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在司法行政系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对了解和分析目前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状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培训课程体系是指构建培训课程的形式和结构,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的培训课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2]。在培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课程体系重要性最高,比重最大,难度系数最复杂。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满足受训单位和受训干部培训需求,保证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受训干部工作技能。从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和关联度来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必须以坚持问题为导向,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的针对性;以干部的成长发展为路径,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的适用性。我们认为,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符合干部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既要体现培训目标,又要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既要考虑历史延续性而涵盖已开设的教学专题,又要顾及完备性和前瞻性而设计一定数量新的教学专题;既要强化创新性和开放性,又要保持课程的相对稳定性和成熟性。总地来说,应具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既要突出能力培训,又要强化党性锻炼;既要促进党的事业和执政党建设的发展,又要帮助和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第二,既要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金融等知识教育,还要紧密结合国内外以及本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培养干部的领导能力。第三,既要注重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提升,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培训。第四,既要设置共性化课程,还要设置适应不同类型学员、不同知识结构和能力差异的个性化课程,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性。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打好一个基础———真正懂得干部

无论是干部成长还是干部教育,其主体、核心和焦点都是干部。只有研究干部、懂得干部,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为干部服务。否则培训一定会有所偏差,不可能有较好的质量和效益。做好干部培训工作,首要的就是要研究干部现状,了解干部的知识结构,掌握干部的思想状态,把握干部的学习需求,研究干部的学习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遵循干部学习特点,尊重干部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干部学习内生动力,按需施教,防止有什么就讲什么,不管什么人内容都一样,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二)处理好一个关系———培训需求关系

事实证明,真正解决问题的教育培训才是好的教育培训。干部培训要紧紧围绕事业发展、干部履职尽责和个人成长中突出的问题,紧紧围绕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做到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绝不能为培训而培训[3]。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培训前课程需求调研与分析工作。培训课程需求调研与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学员所必须掌握的、用来执行工作任务的、符合培训课程目标的工作知识和技能[4]。培训课程需求分析实施过程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确定调查分析对象;步骤二:选定调查分析方法;步骤三:设计调查问卷工具;步骤四:实施课程需求调研;步骤五:汇总分析课程需求。

(三)把握一个关键———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

综合调研结果和近年来的不断探索、积累,根据中共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意见》和省委组织部《黑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十二项重点改革项目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的要求,我们初步的设计思路是: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应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业务知识培训、人文素养教育四大体系,主要由八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若干课程。

1.政治理论教育体系

重点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国史、国情形势等教育培训,引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模块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课程:(1)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模块二:廉政建设与党性修养。包括课程:(1)党风廉政建设与惩防体系;(2)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意识;(3)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

2.政策法规教育体系

重点加强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教育,开展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重大决策部署的培训,提高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模块三:依法治国。包括课程:(1)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2)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3)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核心地位;(4)权力清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5)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路径;(6)法治监督与权力制约;(7)社会治理法治化与社会稳定;(8)刑法的理念与刑事法治;(9)刑事诉讼法中的行刑权;(10)治安管理处罚法在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11)社会治理法治化与社会稳定;(12)我国的犯罪、形势政策和犯罪预防。

3.业务知识培训体系

根据干部岗位特点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知识的培训,加强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培训,帮助干部提高专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模块四:专业技能。包括课程:(1)人民调解与和谐社会构建;(2)社区矫正的现实问题与发展方向;(3)法律援助法与实践;(4)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5)公证公信力和当前公证工作;(6)法制宣传教育创新研究;(7)职务犯罪问题研究;(8)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的热点问题。

4.人文素养教育体系

按照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开展哲学、历史、科技、文学、艺术和军事、外交、民族、宗教、保密、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培训,帮助干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模块五:领导能力与道德修养。包括课程:(1)礼仪文化与职业形象塑造;(2)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与媒体沟通;(3)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4)中国传统文化;(5)公文写作处理实务;(6)新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7)当前反恐形势及反恐法解读;(8)保卫工作的历史回顾及新时期使命。模块六:心理调适与身心健康。包括课程:(1)领导干部的行政压力与心理调适;(2)用心构建良好的工作互动关系;(3)健康新理念;(4)拓展训练。模块七:公共行政管理。包括课程:(1)社会保障与民生问题;(2)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解读;(3)当前形势分析(国际政治形势、全省经济形势);(4)提高政府的执政力和公信力,增强行政效能。模块八:教育培训基地现场教学。课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进一步深入调研,充分掌握培训对象的需求,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动态化、课程供给菜单化。

(四)抓好一个重点———培训课程体系评估

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围绕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对解决问题的帮助等问题,展开培训课程体系评估工作,这样有助于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为今后培训工作的改善奠定基础。课程体系评估的工具可以采用柯式四级评估模式。做好培训课程体系评价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明确培训对象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操作部门应给予每一位培训对象参与评价的机会,并赋予相应的评价权利。2.评价结果要与培训者业绩考核相挂钩。通过具体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尤其是骨干培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培训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课程体系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不断更新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培训者教学科研能力.

作者:孟霁雨 单位: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晓山.话说干部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55.

[2]陶永进.员工培训管理实训实战实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5.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篇7

一、新课和背景下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1.请专家开讲座,或组织教师观看新课程典型课教学案例和点评,在内容上是新课程的,而培训方法上参训教师还是处于被动地位。讲座者滔滔不绝满堂灌,听讲者心动但无行动;典型课教学生动多彩,听课者却望课兴叹。这种培训以教为主,没有足够关注参训者的已有经验、创造性和行动能力,实际上仍属于“输血”型,而非“造血”型,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2.采用“参与式”培训形式,组织参训教师合作研讨,往往半途而废。由于参训教师习惯于听“专家”讲座,普遍不积极参与;培训者自己没有接受过参与式培训,或没有组织参与式培训的能力和自信;缺乏参与式培训资源等原因,当参训教师发言不积极,或出现冷场时,培训者就用自己的讲授来维持课堂秩序,走回“教师讲,学生听、记”的老路。

3.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经常不得而终。“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主张“先问题,后学习”,其前提是参训者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但广大的参训教师由于工作负担重,没有多少时间用于学习,因而对培训教材内容不熟悉。同时,许多教师形成了“培训就是听课、考试”的定势思维,没有养成反思和分析的习惯,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由大屏幕代替黑板,幻灯代替投影仪,电脑(鼠标、键盘)代替粉笔。多媒体应是集声音、图像、动作、文本等于一体的教学手段,可以刺激参训教师的多种感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但许多培训课上,大屏幕呈现的只是培训者的标题“板书”和原来可抄在黑板上(或口述)的知识要点。尽管出现一些图片,但多是静止的画面,缺少动画、视频、声频等,效果不理想。看来培训手段现代化绝不代表培训者教学思想的现代化。

5.“菜单式”培训形似本非,貌合神离。采用“菜单式”培训模式,要从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激发参训教师的内在动机,针对不同参训教师的需要实施培训;要经过开放性选题阶段。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人力、物力,乡镇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等因素,制约了“菜单选题”的可行性、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在教师培训教材上,目前,教师培训机构自主性不足,统一订购、材现象仍然存在;面对人数众多的参训者,教师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执行只能统一。这些原因,使得“菜单”单调,难调众口。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训应该注意的要点

1.创造条件,让一线教师参加较高水平的培训。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专家的引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保证,他们对新课程理论和实施方法把握准确,他们研究、解决的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形成和导向问题。但这一切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条件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常常无缘涉及。他们接受的是最基层的培训,其效果是一般化的。所以,领导部门要创造条件,让一线教师有机会参加多种形式的、较高水平的培训,要在培训经费、培训形式、组织实施等方面给予可靠的保证,使培训的次数、覆盖面、档次、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2.重视培训中的实践指导。

第一,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接受了许多理论知识,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但到了教学实践中,仍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培训过程注重实践指导,进行教学演示,教师将会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和管理自我的学习。通过培训,教师对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教学指导的具体步骤有了系统的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中可能出现机械的,程序化、模式化的势态。培训者如果在培训过程中设置具体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让接受培训的教师领略到活学活用,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科学开发自主学习的若干不同变式,就会使广大教师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指导,看到自主学习的生机与活力,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奠定成功的基础。

第二,培训大多是以学理论、听经验介绍、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而接受培训的教师往往缺少尝试练习。我们在一次新教材校本培训中,根据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让教师设计课型,轮流展示,然后大家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就启发我们,培训过程应是一个互动提高的过程。

第三,要对接受培训教师的教学跟踪指导。经过培训后,教师学到了理论,掌握了方法,进行了尝试,必将给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工作带来蓬勃生机。但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实践,在不断深化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所以培训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跟踪指导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培训人员应通过巡回指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和教师建立联系机制,让专家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重视新课程培训后的再培训工作。

培训是否有实效还要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是否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需要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中做好工作。

校本教研工作的核心形式主要包括自我反思、问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把读书和学习作为工作的必需,养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同时在新课程背景下,只有教师间的全作与互助,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在教研活动中,骨干教师的组织、带动、示范、指导能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弥补培训工作的缺失。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情境学习理论;企业培训;课程设计

“企业培训课程设计”是指企业在一定的培训理念和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在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培训课程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实施的方式、评价方法以及所需的各种人力和物力等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企业培训课程设计关乎企业培训实效,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一环。企业培训课程设计既要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又要有助于企业员工长远的职业发展。同时,由于企业培训课程的对象是成人,这就要求企业培训课程设计要顺应成人的学习特征和学习规律。学习观、知识观的发展影响到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企业培训应当对相应的课程设计理念进行更新,情境学习主张学习的情境性、社会性、互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等,主张知识的情境性和建构性特点,企业培训课程在内在结构上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在学习的呈现方式上注重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情境学习理论为满足企业培训课程设计的各项要求提供了可能性。探索情境学习在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培训课程设计更加科学。

一、情境学习理论概述

(一)情境学习概念

要界定情境学习的概念,首先要弄清楚“情境”一词的含义。《辞海》将“情境”一词解释为“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1]教育学意义上的“情境”“通常是指由特定要素构成的,并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与意义的氛围或环境。”[2]心理学的解释是:情境是影响个体行为变化的各种刺激所构成的特殊环境,包括物理层面的或心理层面的刺激所形成的客观的和心理的环境。本研究将融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界定及其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的情境学习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情境学习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让•莱夫和独立研究者埃蒂安•温格在其所著《情境学习》一书中提出。情境学习即是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译为“使位于,使处于…地位(位置)”,因此情境学习即是在所学知识应用的场景中进行学习的方式,也是有关人类知识本质的一种理论。情境学习的核心是,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来源于学习者自身,学习者将自我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在相关情境中进行建构,教学或课程实施者的职责是为学习者创设进行情境学习的环境。情境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是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学习者协作性和社会互动性的结合。(二)情境学习观

1.学习之本质———情境性所有的学习都具有“情境性”,学习和学习情境之间的关系是,学习情境是学习的一部分,同时学习情境影响学习。学习在具有社会和人际交往特征的情境中产生,学习者通过与彼此互动,从而成为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知识只在相应的环境中才有效。虹按照这个观点,学习者只有在他们自己的意义框架(他们自己内在世界的记忆、经验和反应)中,赋予新的知识和信息以意义,才能称之为学习。情境学习关注学习环境的设计,包含学习环境的各个方面如课堂气氛、工作场所设计等。该理论还鼓励教育者尽可能多地关注学习者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生理等经验,以此选择并设计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结果达到最佳状态。

2.学习之过程———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让•莱夫和埃蒂安•温格将情境学习的过程称之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边缘性”是指在实践共同体中学习者对有价值活动的介入程度、与距离成为充分介入活动的一员的程度。[3]“边缘性参与”是指学习者从开始,经过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积累,进而不断深入实践,逐渐进入核心地带。“合法”则是指学习者从一开始到整个学习过程的结束都是主动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旁观者。“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凸显了学习的情境性和参与性,要求教师关注学习者原有的经历,巧妙地设计情境,适时地提供问题解决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辅助和指导。

二、基于情境学习的成人教学策略

情境学习要求学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更有经验的人交流合作,以获得模仿掌控的能力和模仿获得掌控的能力。抛锚式教学、分布式学习、支架式教学以及认知学徒制和实践共同体都是情境学习的实践方法。在众多情境学习的实践方法中,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和实践共同体是应用最为广泛和效果最显著的成人教学策略。

(一)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又称“学徒式认知”,是指让学习者开发、获取和利用真实情境中的活动工具,以辅助其在某一知识范畴内进行学习的方式。它重视实战体验和亲历亲为,并突出学习活动之中蕴涵的基于背景、始于情境和形成文化互动、寻求文化适应的本质。[4]里格德朗•布朗德特、发默和巴克马斯特把认知学徒制划分为五个阶段:模仿、接近、减退、自我导向学习和整合。模仿包括行为模仿和认知模仿。行为模仿是最初的阶段,是学员向团体内比较有经验的人学习并模仿操作。认知模仿是超越简单行为模仿的第二阶段,主要是学员逐渐认识到经验学员的“工作秘诀”,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到了接近这一阶段,学员开始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或方法,找出自己的差距,无限地接近专家或有经验的成员。减退阶段就是逐渐摆脱机械的模仿,摸索自己的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阶段就是学员将自己在模仿阶段学到的技能用于实践中,并进行摸索,只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给予适当的帮助。整合是认知学徒制的最后阶段,学习者不断总结经验,并指导以后的工作。

(二)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是由约翰•布瑞斯福特领导的温特贝尔特学习技术中心,简称LTC)研究出的一种以“锚”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所谓“锚”,指的是基于某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或基于某个复杂问题的情境。抛锚式教学模式关键点有两个,分别是“问题驱动”和“问题生成”,因而又被称之为“基于问题的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一个典型案例或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抛锚式教学中,学习者自主学习或在某个学习小组中学习“藏”在问题情境或案例背后的科学知识,进而获得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只在学生迷惑不解的关键时候提供支架和引导。

(三)实践共同体

“实践共同体”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5],“实践共同体”是一种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以团体方式展开的团队型学习方式。“实践共同体”通过“合法的边缘性”介入,完成从“新手旁观者”—“合作伙伴”—“成熟的实践者”—“指导者”转变。[6]参与所谓的“实践共同体”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情境的真实性,此情境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二是实践共同体拥有连续不变的恒久的学习目标。三是实践共同体自身相互依存,且各个成员的历史背景和真实任务可以共享。四是实践共同体成员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效进行自我评价。

三、情境学习在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一般都包括认知、情感、技能三个方面。企业培训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改善企业员工的行为,增加知识、熟练技能、获得组织认同感三者缺一不可。而企业培训的技能目标是指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的提升,具体包含了观察能力、机械性的动作能力以及行动的迁移能力和适应能力。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个体和环境持久而真实的互动进程中,在知识与技能的现实应用中,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便被成功获取。[7]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和认知学徒制都重视实战体验和亲力亲为,尽可能营造一种课堂环境,使课堂实践和今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情境相一致,从而帮助学员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特定学习目标。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明确学员需要学什么?行为产生的真实情境怎么样?进而基于一个优选情境设计活动目标,再将学员置于这个情境当中。学员要完成任务,就不得不学习和使用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基于情境学习的企业培训课程目标设计应当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为真实工作场景中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运用打好基础。

(二)呈现真实问题情境的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观点、事实、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8]企业培训课程内容设计是企业培训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情境学习观冲击了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拒绝将知识和实践情境相分离的课程内容设置。基于情境学习的抛锚式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逼真的问题情境,将知识和实践的情境巧妙结合起来。学生对知识有了强烈的渴望,必然积极参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企业培训课程的实践技能,也就是解决真实问题的技能。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直接应用于工作场景,能够辅助解决实际问题是企业组织培训和企业员工参与培训的共同愿景。因此,企业培训课程内容设计就不得不更新设计理念,呈现真实的问题情境。具体设计思路是:基于实践技能培养的课程目标,选定一个课程内容主题,将该主题涉及的具体知识隐藏于一个复杂而确定问题情境或典型案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学员的学习任务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再以课程为中心。

(三)鼓励参与和实践的课程实施方式设计

情境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学习的过程即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过程。我们发现,传统学校课堂中知识先教后用的模式根本无法适应企业培训的特殊性。在基于情境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抛锚式教学还是认知学徒制、工作场所学习等,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习得都是发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学员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是企业培训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学员在课堂实践的亲力亲为中,在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个体与同伴和环境的良性互动。课程开发者巧妙设计的隐藏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的知识和技能便被学员发现和吸收,并在问题的有效解决中得到掌握。为了鼓励和激发学员参与实践,课程设计者和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充分尊重学员的学习权利。此处学员的学习权力是指学员具有面临真实问题情境,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权利,而不是被告知现成的问题解决办法。二是在关键时刻为学员的问题解决提供“支架”。这就要求教师找准学员疑惑的那个点,不失时机地帮助学员理清思路,寻找方法。

(四)互动协作、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设计

当前我国企业的培训中,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培训机构都重视培训教师的选择。一些高等院校的专家和教授,专业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受到企业培训机构的青睐。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在企业培训学员的心中,这些专家、教授总是高高在上。在课堂上学员们循规蹈矩,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不足,学员内在的激情和潜力根本无法得到释放和开发。情境学习重视实践共同体的创建,认为实践共同体既是一个彼此依存、共享学习任务的学习组织,又是一种相互协作的团队型学习方式。该理念给了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以启发,即构建互动协作、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因此,培训教师应当转变自己固定的角色意识,营造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构建一个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专家、教授和学员们为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齐心协力,大胆地进行尝试和探索。学员们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相比于独自埋头苦干,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来说,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当然,构建互动协作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要否认师生之间常规的教与学的关系。设计问题情境、鼓励学员参与实践活动、为学员问题解决提供及时的指导等都离不开对教师的充分尊重。

(五)主体多元、方式多元的课程评价设计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培训在课程结束后都能取得显著的成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不重视企业培训课程评价或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单一。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由于实践共同体本身相互依存,且成员的历史背景和真实任务具有共享性,他们参与评价更有助于被评价者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多元反馈评价也叫360度评价或全方位反馈评价,是指由教师、家长、同学、小组长等分别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9]为了提高培训实效,培训教师应当重视企业培训课程评价的设计。企业培训课程评价主体多元是指培训课程是否达到理想效果,是否实现培训目标的判定不仅仅是培训教师或企业说了算,还应当关注培训对象和学习共同体中其他成员的建议。企业培训课程评价方式多元是指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等共同组成。主体多元、方式多元的企业培训课程评价设计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允许学员在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真实任务,自我评价并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二是鼓励不同技能水平的学员相互评价;三是重视在培训课程进程中的评价。

作者:蒋青希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980.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7.

[3]张振新,吴庆麟.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1).

[4]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08).

[5]J莱夫.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高文,审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王欧飏.情境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7]钟昱,曹问.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3(0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