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管理水平8篇

时间:2023-06-05 08:42:19

科学管理水平

科学管理水平篇1

【关键词】科学管理;仓库管理;提高

科学的仓库管理方式改进了传统的仓库高消耗、低效率的运作管理方式,并可以实现企业库房的高效管理,是我国现代仓储管理所追求的新趋势。仓库的储存不再是单一的以储存、保管物品方式为目的,而是作为一个物流服务据点,仓库的自动化与高科技化将引起物流业的变革。

一、企业仓库管理的定义

仓库管理是指对仓储中的货物进行收发与结存等活动的控制,其主要对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设备和易耗品等进行管理。事业单位中的物资都属于国有资产,仓库管理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我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

仓库管理主体是仓库管理员或者是仓储机构;仓库管理客体是仓库、设备或者是器材、库存品或者是物资;仓库的管理形式包括资源的获得、商务管理、流程管理、作业管理、安全管理、保管管理等多种管理工作和相关的操作。从严格意义上说,仓库管理主要是物资器材订货和采购、入库与出库、退库与盘库以及提供库存的资产报表等方面。

二、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有很多的企业对物资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认为物资只是直接下发部门或者是直接使用到各项工程中,在最终不一定能够形成企业的资产,所以对物资的管理进行了放松。加上会计人员以及一些相关的物资管理人员,他们的业务能力较欠缺,不能履行相关岗位的职责,从而导致企业在仓库管理这方面出现了问题。

(一)采购阶段:没有经过市场的调研或者不签订合同

有的仓库管理部门在进行订购物资时,并没有对本企业的需求情况进行市场分析;也没有对企业所需物资的价格、质量以及服务进行严格把关;对所需要的公开招标也没有履行程序,针对需要签订合同的采购也并没有严格行执。

(二)财务核算阶段:材料和固定资产科目相混淆

目前,企业不设立固定资产科目的这种情况比较少,但有的企业会计人员对属于固定资产还是易耗品的划分界限仍然不明确,时常发生把物资进账入错到会计科目的情况。

(三)保管阶段:物资管理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

仓库管理在其保管阶段,并没有按照相关材料、物资管理制度来进行执行,在这一阶段中,企业存在着以下问题:

1.材料、器材没有专人对其进行管理。

2.仓库没有建立入库和出库的台账,出入库没有履行出入库的手续,退库也没有办理红字冲销的手续。

三、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仓库管理水平

传统的企业仓库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仓库虽小,但却事关重大,物资与器材是否规范的管理将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针对此现象则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企业仓库的管理水平。

(一)对仓库管理的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仓库管理尤其重要,是因为仓库的管理对象是关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资产。仓库管理目标就是要加强生产物资采购、供应与使用等环节的管理,按质按量地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以最小物资储备达到最佳供货状态,从而避免物资的积压与缺料。要进行合理的组织、供应、降低生产的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确保生产活动能够进行正常运行。

(二)加强仓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仓库管理的信息化也就是脱离纸质记录的管理方式。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管理,连续不断地给仓库管理提供一些图表分析,从而方便企业的管理者确认及预测问题所在,并体现仓储的活动水平变化,还能对仓库管理中的劳动生产率进行监视,以及监视仓库管理中的装运、存储密度、准确的库存地、优化作业步骤以及简化作业程序。在目前,我国许多大型企业都是通过企业的资源计划系统来管理企业仓库,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三)加强入库的验收工作

原材料入库的验收是原材料保管工作的第一关,同时也是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的环节。入库材料的验收工作,也就是要对原料在入库前所执行的验收标准和分类标准,剔除不合格的原料,对破损原料进行及时补救。入库检验的一般标准是规格质量相符、数量准确、以及名称价格相符等。

(四)对仓储的布局进行合理设计

要改善仓库物理结构,要恰当使用包装与搬运等设备,从而科学有效的降低库内的物资损耗,提高物资使用效率。为了方便物资的出入库以及在库内的移动,要把物资面朝向通道方向进行保管,将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尽量向出货口靠近,将体积较大的物品向主通道靠近,从而有效的利用仓库容积。为防止物资出现破损现象,要尽量把较轻的物资码放在最高位,把较重的物品码放在最低位,从而可以提高保管效率和作业效率。

(五)增加仓库的存储潜力

在当前,我国大型企业仅仅通过对库房改建或新建的方法来提高仓库的存储力,它受资金与产地的限制。增加仓库的存储潜力是指以挖掘原仓库储存潜力来增加现仓库的存储力,具体的做法是采用调整存放的方式,例如:把三字形的堆放物品方式改为井字形的堆放物品方式,把长条形的堆放物品方式改为栽柱式的码垛方式,这些方法都可以提高仓库的存放效率。

(六)对原材料进行分类管理

针对不同用途与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可以采用分类的管理方式,从而避免管理出现混乱,同时也能让管理者清晰的看到哪些原材料的使用少,哪些原材料的消耗大,对原材料进行合理地购置与配备,从而保证仓库的资源有效利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对仓库的占用,提高仓库利用率。

(七)对仓库管理环境进行严格控制

仓库内外的环境将影响仓库内物品储存的品质,卫生环境也间接地影响储存的物品。必须每天强化对仓库的管理,每天都要对仓库进行清扫,降低室内含尘量。随时注意并控制仓库内的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当发现温度与湿度存在异常时,则要对仓库进行及时检查、查找并发现其中的问题。要对仓库进行适当的开窗通风,平衡室内外温湿度,从而达到使物品的存储环境的最佳状态。除此之外,仓库内的防鼠、灭鼠工作也是不可少的,要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鼠害对存储物的损害。

(八)推进仓库管理的自动化

把仓库管理纳入到自动化轨道,从而能够加快处理的速度,提高其精确度,降低其动力成本,使仓库的面积和空间都能得到有效利用。企业应适当的采用自动识别与自动分拣系统、轻型货架、条码技术与高速分拣机设备,提高其作业的速度,改善仓管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之述,企业的仓库管理其管理的水平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其他部门工作效果甚至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因此,进行科学的企业仓库管理,加强做好仓库管理工作,提高仓库的管理水平以及效率,是当前的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加快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陈涓.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仓库管理水平[J].商场现代化,2010(35):22-23.

[2]陈鹏.物流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5):83-84.DOI:10.3969/j.issn.1674-4993.2012.05.033.

[3]张洋.谈提高企业仓库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方法[J].华章,2012(1):68.

科学管理水平篇2

【关键词】:传统管理;弊端;科学;管理方式;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和高等院校、大型文化娱乐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尤其显得重要。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采矿、交通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wwW.133229.COm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与未然。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科学化安全管理取代传统管理已是势在必行,现代社会要求必须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科学是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训练和科学知识造成的。科学管理是安全之母,如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电、煤气性能的了解,盲目蛮干造成的。“科盲”是事故的“隐患”,许多事故往往是由于缺乏普通的科学常识所致。面对着不断更新的技术装备,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别说驾驭它,使用它,就是完好的装备,也可能损坏。人要是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聪明起来,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武器装备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从事危险的工作当中始终都安全无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安全管理的巨大力量,知识可以增加安全系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宣传教育不到位。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就没有加以重视。因而,基本上没有作宣传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肤浅地谈谈,走过场,普通员工也只是听听而已,根本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造成员工的意识当中根本没有安全的概念。

(二)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故我,领导也不强调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人抓,所以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三)不能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领导讲一讲,然后挂在墙上。安全问题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广大员工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从思想意识上人们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四)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我国应采用的科学管理方式

(一)形式多样,注重效果,全面宣讲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认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这完全是错误的。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合理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就从企业的最终目标—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就可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政府对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企业采取降低资质等处罚,企业招投标受影响;2.一旦发生事故,牌子被砸,形象受损,市场减少;3.发生事故导致的经济赔偿、设备损伤。因此,安全管理不容忽视。从博奕论来看,安全管理与企业效益和理想状态是“双赢”,即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效益显著增长。

(二)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推行科学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人是最根本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虽然一般的管理侧重点不同,但在管理中必须兼顾所有人的利益,一项决策做出之前,应把方案拿出来,由企业法人组织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一线施工人员逐层进行讨论,做出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跨级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和实施的顺利。

(三)重视激励作用

伟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四)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很注重,常常采取“感情投资”的方法,解决职工的住房、子女入托以及汽车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节日和员工的生日时致以祝贺,亲自送礼品等,要“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

企业搞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单位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应当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安全宣传教育,使组织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五)把全员吸纳入安全管理

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六)把安全管理贯穿到始终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从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直到报废为止。在特定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七)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

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必须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各种安全监控,安全防范技术设备的使用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可以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特定组织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度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组织自身的长远发展

(八)安全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因此要形成从厂、分场到班组的三级安全网络。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含信息的反馈)5种功能。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设备等资源,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事故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用一句话表述,就是通过建立以安技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中央处理机),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因而,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凭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才有可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金 科,张连生《运用科学管理手段 不断夯实安全基础》;《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年第10期

2、崔政斌《提高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化工劳动保护》;2000年第21卷第4期

3、《严格执法强化安全管理》;《建筑安全》;总第121期

4、赫天虹 王 剑《企业安全管理如何与国际接轨初探》;《化工施工技术》;

1998年第20卷第4期

科学管理水平篇3

【关键词】:传统管理;弊端;科学;管理方式;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和高等院校、大型文化娱乐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尤其显得重要。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采矿、交通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与未然。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科学化安全管理取代传统管理已是势在必行,现代社会要求必须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科学是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训练和科学知识造成的。科学管理是安全之母,如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电、煤气性能的了解,盲目蛮干造成的。“科盲”是事故的“隐患”,许多事故往往是由于缺乏普通的科学常识所致。面对着不断更新的技术装备,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别说驾驭它,使用它,就是完好的装备,也可能损坏。人要是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聪明起来,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武器装备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从事危险的工作当中始终都安全无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安全管理的巨大力量,知识可以增加安全系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宣传教育不到位。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就没有加以重视。因而,基本上没有作宣传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肤浅地谈谈,走过场,普通员工也只是听听而已,根本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造成员工的意识当中根本没有安全的概念。

(二)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故我,领导也不强调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人抓,所以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三)不能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领导讲一讲,然后挂在墙上。安全问题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广大员工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从思想意识上人们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四)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我国应采用的科学管理方式

(一)形式多样,注重效果,全面宣讲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认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这完全是错误的。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合理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就从企业的最终目标—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就可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政府对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企业采取降低资质等处罚,企业招投标受影响;2.一旦发生事故,牌子被砸,形象受损,市场减少;3.发生事故导致的经济赔偿、设备损伤。因此,安全管理不容忽视。从博奕论来看,安全管理与企业效益和理想状态是“双赢”,即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效益显著增长。

(二)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推行科学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人是最根本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虽然一般的管理侧重点不同,但在管理中必须兼顾所有人的利益,一项决策做出之前,应把方案拿出来,由企业法人组织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一线施工人员逐层进行讨论,做出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跨级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和实施的顺利。

(三)重视激励作用

伟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四)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很注重,常常采取“感情投资”的方法,解决职工的住房、子女入托以及汽车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节日和员工的生日时致以祝贺,亲自送礼品等,要“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

企业搞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单位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应当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安全宣传教育,使组织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五)把全员吸纳入安全管理

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六)把安全管理贯穿到始终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从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直到报废为止。在特定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七)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

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必须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各种安全监控,安全防范技术设备的使用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可以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特定组织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度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组织自身的长远发展

(八)安全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因此要形成从厂、分场到班组的三级安全网络。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含信息的反馈)5种功能。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设备等资源,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事故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用一句话表述,就是通过建立以安技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中央处理机),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因而,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凭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才有可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金 科,张连生《运用科学管理手段 不断夯实安全基础》;《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年第10期

2、崔政斌《提高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化工劳动保护》;2000年第21卷第4期

3、《严格执法强化安全管理》;《建筑安全》;总第121期

4、赫天虹 王 剑《企业安全管理如何与国际接轨初探》;《化工施工技术》;

1998年第20卷第4期

科学管理水平篇4

[关键词] 事业单位仓库物资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分工越来越细,产品交换越来越频繁,各企事业单位对物资、器材等方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健全仓库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仓储的作用,使内部资源在供、产、销、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与利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资材的有效管理,提高了资产利用率,促进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存在着只重视货币资金管理,忽视材料物资管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专门性和特殊性的材料物资和器材,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仓库管理的定义

仓库管理也叫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其目的是为企事业单位保证仓储货物的完好无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货物的活动状况进行分类记录,以明确的图表方式表达仓储货物在数量、品质方面的状况,以及目前所在的地理位置、部门、订单归属和仓储分散程度等情况的综合管理形式。由此可见,仓库管理的主体是仓储机构或者是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的客体是仓库、库存品或物资、设备或器材;仓库管理的形式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管理、保管管理、安全管理多种管理工作及相关的操作。严格意义上讲,仓库管理囊括了物资器材的订货、采购、入库、出库、退库、盘库,提供库存资产报表等各个方面。

二、当前事业单位在仓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些事业单位对物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物资直接下发到各单位或使用在各项工

程中,最终不一定形成单位的资产,所以放松了对物资的管理。再加上会计及相关物资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欠缺,未履行相关岗位职责,导致单位在仓库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1.采购阶段:未经市场调研或不签订合同。有的事业单位在订购物资时,没有对本单位具体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没有对所需物资的质量、价格、服务进行把关,需要公开招标的也未履行程序,需要签订书面合同的采购也没有严格执行执。

2.财务核算阶段:材料与固定资产科目混淆。当前,未设立材料或固定资产科目的情况很少,但有的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关于属于易耗品还是固定资产的划分界限仍然不明确,将物资进账入错会计科目的现象时有发生。

3.保管阶段:物资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或者未按相关材料物资管理制度执行。在这一阶段,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材料或者器材无专人管理,仓库未建立入库、出库台账,出入库不履行出入库手续,退库未办理红字冲销手续,对于机能易退化、老化的物品未依据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周转,不按规定进行定期盘点,物资器材摆放杂乱无章,以物资或器材统计报表代替正规实物账甚至无任何实物账,造成账实不符等现象等。

三、完善事业单位仓库管理的几点建议

仓库虽小,事关重大。物资及器材管理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仓库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事业单位在仓库管理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1.准确定位仓库管理的目标。仓库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管理的对象是关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及个人利益的有形资产。仓库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加强生产物资的采购、供应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及时按质按量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以最小的物资储备来达到最佳的供货状态,避免物资积压和缺料,合理组织供应,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资金的周转,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

2.严格遵守仓库管理的原则。仓库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提高管理效率、追求经济效益、提供安全保障、保证物资质量。其中提高管理效率是仓库管理的核心。

3.合理设计仓储布局。改善仓库的物理结构和恰当地使用包装或搬运等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库内物资的损耗,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为便于物资出入库及在库内的移动,应将物资面向通道进行保管,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更靠近出货口,体积大的物品靠近主通道;为有效利用仓库容积,防止物资破损,应尽量将轻的物资码放在高位,重的物品码放在低位;为提高作业效率和保管效率,应依据同类同地的原则,将物资按产品类别分为不同的拣选区存放;不便存放和移动的角落部位可辅以货架用于放置小物件或特殊形状的物品等。

4.积极推进仓库管理自动化。将仓库管理纳入自动化轨道,能够加快处理速度,提高精确度,降低动力成本,使仓库面积和空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仓库管理自动化包括人、操控软件和动力设备三部分。事业单位可在权衡自动化投入与产出利弊的基础上,适当采用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条码技术、轻型货架和高速分拣机等设备,提高作业速度,改善仓管效果。

5.进一步加强仓库管理的制度建设。

(1)岗位分工控制制度。仓库管理部门的岗位职责要分明,保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杜绝现象的发生。 如:物资的请购、采购、 验收与付款、 审批与执行,物资的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等不相容岗位不得仅有仓库管理部门或者个人办理全过程业务。

(2)授权审批控制制度。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对相关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物资需求部门应当明确采购物资类别、品种、规格、质量、数量、相关要求和标准、到货时间等内容,制定使用计划。比如广电部门制定广播器材的使用计划,首先要掌握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方向,尤其要了解先进地区广播器材的使用情况,同时结合其他地区广播事业的发展经验,及本地广播事业发展规划,初步制定出物资或器材的短期或长期使用计划,而不是通过拍脑门盲目进行采购。对于大宗物资的采购采取招投标方式采购;对于重要的技术性很强的采购业务,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团决策和审批;对一般物品采取合同订购方式;对小额零星采购可直接购买。采购回来的物资,根据请购申请单、采购合同、采购订单、价格审批表由相关人员进行验收无误后,再由采购员填制入库单。财务部门再根据发票、入库单等单据记账。

(3)仓储与保管控制制度。事业单位应建立物资器材的分类管理制度,比如广电部门,可将宽带网络设备、转播器材配件和光传输设备、卫星与发射设备、测试设备与仪器、电脑、多媒体、音视频相关设备、舞台灯光乐器音响、钢绞线、电缆、塑管等分类存放;对于重要物资应当采取额外控制措施;为了加强对库存物资的管理,建立专人负责制,由专人负责物资管理和合同、政府采购审批单、调拨签收单等有关原始资料的保管,便于检查物资管理各项制度实施情况,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并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尽量避免存在安全隐患。

(4)监督检查制度。一是物资的监督检查制度,事业单位应建立和不定期的物资盘点制度,通过实地清查和盘点,落实帐实是否相符;二是制度的监督检查制度,事业单位可设立制度检查委员会,对包括仓库管理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促相关人员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责任心,以促进仓库管理制度的动态性和实用性,使仓库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5)人力资源有效运作的机制。通过完善包括仓库管理人员的上岗培训、绩效评价及奖惩制度等,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发挥物资管理整个团队的潜力,实现高效的仓库管理。仓库管理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务必要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工作,考试合格以前不得上岗;绩效评价及考核工作首先要针对的是负责仓库管理的整个集体,然后才是个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团结协作精神,使奖罚措施真正地成为一种激励手段,而不是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亦功:有线电视网络的器材管理[J].中国有线电视,2003(21)

科学管理水平篇5

一、实施思想引导,推行“自制式”管理

对市场主体进行依法经营教育既是工商部门的一种责任,也是一项义务。“思想通、百事通”,只有每一个市场主体都增强法制观念,自尊自励自强,尊重法律,守法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才能赢得社会的敬重。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思想引导,推行“自制式”管理,一要引导市场主体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守法经营水平。有不少事实说明:只有把管理和教育有机结合,促使执法和普法并举,才能达到最佳的执法效果。要定期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并通过电视、报纸、送法进社区等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让行政相对人了解什么行为要接受处罚、处罚多少,什么情况可以从轻、什么情况必须从重,从而帮助经营者树立牢固的守法经营意识,从根本上认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去除侥幸心理,决不以身试法,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二要拓宽与管理对象的沟通渠道。如通过建立局长接待日制度、定期不定期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加强与行政相对人的沟通和交流。对受过处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回访,了解其整改情况和依法经营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三要有效发挥各类群团协会和行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在会员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推进行业自律。积极指导个私协会、信用协会等社会团体,充分发挥在披露信息、反映问题、内部自律和处置违法失信企业会员方面的教育、监督作用。提高会员的信用意识,大力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风尚,构筑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充分借助群团协会、中介组织与社会各界联系紧密的优势,通过办培训班、开交流会等方式,努力为群众提供实用的创业技能培训和咨询维权服务,着力解决创业者思路不够宽、信息不够灵、技能不够用的问题。广泛开展评选“创业之星”和“发展明星”等活动,有效挖掘、树立和宣传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自主创业和服务创业的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创业光荣、支持创业的浓烈氛围,让市场主体真切感受到工商部门对他们的关心支持,携手打造和谐的经营环境。

二、实施情感护导,推行“平等式”管理

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执法者自觉不自觉地怀有一种优越感,常持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姿态,对行政相对人大多采用灌输式、说教型、强制性的方式方法,这在人们的文化素养普遍升级、思辨能力普遍增强、认识水平普遍提高、思维方式普遍变化、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增多的现代社会,不仅已经显得极不适应,而且极易引起群众的反感,不利于工商部门树立执法为民的形象。

从某种角度而言,执法的最佳状态应是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的和谐,执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的和谐,管理与服务的和谐。而要实现“和谐执法”的愿望,就要在监管中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实施“平等型”管理。每一个工商执法人员都要切实认识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穿于执法监管工作的始终,方式上依法执法,态度上与民为善,目的上促进和谐。一是转变监管理念。工商干部要从管制思维转向亲商思维,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百姓富裕为最高目标,以服务企业、服务大众为落脚点。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工商部门赢得和谐的外部空间:从人治思维转向法治思维、使管理模式从个人权威转向规则权威,注意保护行政相对人的人格权利和财产权利,尊重和维护当事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二是坚持换位思考。要视管理对象为父老乡亲,在监管中做到态度平和,语句温和,动情感人,说服教育感化违章者,使他们变被动服从为自觉遵守。要遵循嫌疑从无的原则,即在违法事实尚未查清前,应以认为行政相对人无违法行为的态度来看待,注意文明礼貌,不得粗暴对待行政相对人。即使是对实施了违法行为的行政相对人,也应遵循法定程序,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不因行政相对人较为激烈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其处罚,充分保证行政相对人应所享有的各项权利。要多考虑企业违法违规的程度,多考虑一些客观的因素。使违法者在受罚时不感到“疑无路”,而是看到“又一村”。要经常深入到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听取他们对执法程序、执法方式、执法作风的反映和意见,切实改进工作方法。特别要关爱下岗职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彰显人文关怀,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办法’,诚心诚意为他们办实事,尽心竭力为他们解难题。三是做到监管与服务和谐统一。要找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最佳结合点,将服务寓于监管执法中,在执法中体现服务。要严格依法行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不极端化,也不情绪化,体现法律的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既要坚决制止以强化监管为由,随意抬高门槛,人为设置障碍,故意刁难企业和群众,又要切实防止在具体工作中随意突破法律法规的规定,放松或削弱严格执法,损害法律的严肃性:既要敢于执法,又要善于执法,掌握好“火候”,把握好“度”,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惩戒处理和教育规范的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市场监管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矛盾和不和谐因素,树立和谐工商新形象。

三、实施信息传导,推行“阳光式”管理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对每一个公民或社会组织来说至关重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因其职能、地位、工作性质等方面的特殊性,在信息的收集、整理、披露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实行政务公开。阳光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民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创新工商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一是实行阳光许可。建立许可公告制度。对保留实施的所有合法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许可项目,一律向社会公布。而且对今后有权机关

新设定的工商行政管理许可事项,也要设定一项公布一项;未经公布的,一律不得实施。实行许可公示制度。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许可的事项、依据、数量、程序、期限、收费、结果等八项内容全部向社会公示,依法赋予行政相对人对准予许可决定的查阅权,禁止搞“模糊公开”、“半关半开”。当然,对涉及国家机密、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得对外公开;对未经批准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决定及其全部申请材料不予公开。全面畅通行政许可公开的渠道。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以办公场所、服务大厅为主载体,设立许可公告栏、张贴窗或电子触摸屏等,同时利用电话、互联网等载体,公开、公示工商行政管理许可事项。二是实行阳光提示。要有针对性地对市场主体涉及的营业期限、人资期限、许可期限、年检验照时限、办理专项审批和登记变更、注销手续等相关事项,采用信息、提醒、辅导等方式,帮助其有序进入或退出市场。三是实行阳光执法。推广行政执法告知单制度,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告知相对人或者第三人应享有的权利、义务,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推行说理式执法,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做到“三个说清”:向行政相对人说清其违法事实和社会危害性,以案说法,使其深刻认识自身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罚;向行政相对人说清处罚依据,努力促使其规范自身生产经营行为,以避免违法行为的再度发生:向行政相对人说清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方法,使其正确行使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实行阳光收费。坚持定费、收费√催费事权分离,实行民主评费、集体定费、微机收费、巡查催费制度。要在各收费窗口、主要市场以及业户集中区域设置公示板,将收费标准、法定依据进行公示,业户的缴费情况也进行公示,确保收费透明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让群众监督,使人民满意。

四、实施行政指导,推行“亲和式”管理

行政指导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通常采取解释、感化、说服、规劝、劝阻、警示等方式,是一种柔性行政行为。

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推行行政指导,运用非强制性的管理手段管理社会经济事务,注重工商部门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和配合,避免了以往因过度使用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管制性手段而频频引发的工商部门与相对人之间的对抗和矛盾,直接体现了社会和谐的一面。

实施行政指导,关键是将行政指导贯穿于监管的全过程,加强事前引导、事中规范、事后巩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能动作用,减少行政成本,消除违法状态。具体讲,要建立四项制度:一是轻微问题告诫制。即对市场主体违反市场秩序而法律又无明确规定、或轻微违法但无相应罚则的行为,予以行政告诫。告诫可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口头告诫主要针对能够即时改正的事项,采取口头告诫予以纠正。书面告诫主要是针对违法行为不能即时改正的事项,应制发《工商行政管理告诫书》,督促其尽快改正。二是行政约见制。对市场主体内部制度缺失,多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等突出问题,或在市场巡查过程中发现市场主体存在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能影响其合法经营的,则书面约见其法定代表人或相关负责人进行谈话,督促其完善制度,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违法违规行为再次发生。三是管理责任建议制,即对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在依法处理的同时,提出与工商执法职能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促使其合法经营。并抄告相关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四是行政奖罚制。要按照规定的条件,对为国家或社会作出贡献或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以褒奖合法者,制裁违法者。如授予经营者“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或“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营者守法经营、优质服务,从而对市场秩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对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失信行为、经检测确定为不合格的商品以及下架退市商品,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网络或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引导帮助社会公众增强防范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完善社会监督,切实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五、实施法理疏导,推行“科学式”管理

科学管理水平篇6

理念更新到位。按照党的十报告“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和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活动中心干部职工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理念,不断增强中心、大学作为老干部“文化养老”主阵地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以推动“文化养老”作为不断满足老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基础,让更多老同志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老有所乐、健康长寿,切实把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建设成为老干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乐园,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老干部的桥梁。

制度落实到位。活动中心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通过对重点工作量化打分的形式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等次评定的依据。同时不断对内部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建立健全了人员花名册、学员信息库、驻楼社团基本情况等各类台帐;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准确数据和制度保障。

活动开展到位。2012年,活动中心以让老干部“动起来”为目的,共举办全市体育赛事5次,93支代表队的848名运动员参赛;举办各类讲座、书画摄影展、义诊等活动18次,参与人员规模近2000人(次);先后组建网球、台球、门球俱乐部,为老同志们提高技艺、交流感情搭建了平台。组织老干部代表包头市参加自治区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和自治区体育大会,展示了老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

教学组织到位。老年大学在充分满足老同志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开展活动:建立老年大学QQ群,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学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坚持优质课教学观摩、公开课检验活动,提高教学质量;重新布置教研室,购置投影仪和部分学习桌椅,定制舞蹈把杆、服装柜;举办趣味运动会、师生联谊舞会、首届乒乓球比赛和年终教学成果展示;组织学员参演市级以上文艺演出和比赛7次。

“硬件”管理到位。作为为老服务的窗口单位,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推进场所管理的“硬件”升级,在活动、教学场所的管理上狠下功夫,不仅要为老干部提供舒适明亮的活动场地,而且更要成为老干部安全、文明的新乐园。2012年先后投入40余万元进行“硬件”和“软件”升级。对中心、大学、网球馆进行粉刷;增设了室外楼梯扶手、卫生间扶手;添置美腰机等活动设备;要求外聘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进行岗位培训,树立个人良好形象;不断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整合资源到位。众人拾柴火焰高。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意识到仅靠自身的力量为老干部服务还不够,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努力为老同志文化养老创造良好条件。他们想方设法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兴业银行包头分行、天养绿色食品公司、邦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先后为老干部提供比赛赞助;市图书馆免费为老干部放映红色经典纪录片、交流图书期刊;自治区保健协会为老干部义务举办保健知识讲座;多家卫生医疗机构无偿为老干部义诊等。

科学管理水平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路径选择;措施

前言

档案管理是国家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及现代化发展环境的掌握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化的档案管理的建设势在必行。为了跟上信息化的发展,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1.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随着档案管理的目益复杂,档案管理的从业者一定要日益提升自身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的适应需要。面对着新的挑战,就需要组建起符合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档案管理队伍,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时能够快速、及时、准确的解决。

2.档案管理提高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性

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档案管理中各项业务进行的工作,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在法律的规范下将档案资料进行管理,并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档案管理是否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尤为重要。以下是档案管理的内容:

2.1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纵观全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科学化的档案管理要求都极为严格。科学化的档案管理能够清楚的记录国家的局势,并记录着过年的发展情况,为人类社会提供重要的发展基础。同时,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具有及时性、准确性、高效性的特点,将档案资源科学化记录。它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工作量大、耗时长、资源消耗大且人力利用多的缺陷,使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传统的档案管理在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只有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对于构件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2.2档案管理事业的良好发展就是要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良好发展,文献资料、数据资源在类型以及数量上都不断的增长,尤其是现今的电子档案的诞生,会对资料的使用以及保管带来不便。建设和谐社会,应该及时准确的处理好档案管理,将所需要资源档案参考和查阅,还需要快速准确的传送的需使用的地点。原本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出现的弊端很多也就无法将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掉,反而会影响到档案管理事业的良好发展。

3.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的有效路径

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要研究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律,积极的将科学化水平提升,找出可以提升的有效途径,使得档案管理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有效。

3.1树立档案管理的先进理念,健全完善档案的管理机制

档案管理的先进理念,是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系统化、先进化、科学化以及实时化的依据。科学技术作为管理机制的保障,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为基础。应当把建设档案管理机制作为工作的重点,将“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方便利用”的管理机制构建起来。

(1)完善档案管理的责任制。根据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需求以及部门自身特点,制定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以领导为主、各部门进行分管、由专人进行负责、各科室相互配合的管理体系,分级别的进行档案建立,但是应该统一的进行管理储存。

(2)健全完善档案的管理机制。以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作为依据,对档案的审查工作以及考核标准,形成立体化的多层次的管理机制,保障各项工作的完美实施。将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上的流程做出细化,可以将档案管理的效率成倍的提升。

3.2提升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各项素质

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科学化水平,会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能否提升的关键。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在于,从业人员应该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先进性的管理意识。所以档案馆应该拥有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的有所提高,否则会制约科学化的进程。应该根据部门工作计划和自身特点,针对性的对从业人员进行技能知识的培养,将工作的重点突出,才能更好的适应档案管理科学化的提升,熟练的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行业执行标准,将自身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熟练的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3.3提高档案标准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

应该建立起更加专业的档案综合管理室,并且要配置具有专业素质的管理从业人员,提升对管理从业人员的监督指导力度,以保障从业人员能够根据规范的标准进行操作。从业人员还应当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时准确的进行档案工作的审判,将档案资料保存完整以便更好的移交。还有就是要对档案有针对性的实施管理,以确保能够及时准确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

3.4档案的信息化水平加速提高,以待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使得档案工作能够更具科学化的主要手段,能够更好将档案事业具备科学现代化水平。档案管理应当加大投入,将档案管理的基本设施提升,使得档案管理载体具有多样化。合理的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完善电子档案,健全完善电子档案室。并且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将档案资源能够实现网络化,使得档案管理更具备科学化水平。

3.5加强档案管理,提升管理机制

应当定期的对档案管理工作成效做出检查,特别是资料上的变动应该及时的更正。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对档案整理的规范、完整做出及时的检阅和更正。定时定期的对档案管理工作实施全面性的考核,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处理的好的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但是有问题的部门就要做出批评和纠正,才能有效的保障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秩序化、科学化。

4.总结

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各项产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档案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及文献资源,给我国日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料积累,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大难管理的准确性,保证科学依据的精确性。所以,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对于我国尤为重要。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基础。其不仅能够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还能够是整个国家的各项生产建设得到良好的基础保证。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的到来,必须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保证其能力最大化发展,促进我国数据积累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我国建设给予重要支持,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科学管理水平篇8

前言

随着国家对档案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加强和进步。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人类在使用档案信息的意识方面逐渐增强。我国对现代化发展和建设的主要要求,就是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落实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内容,建立具有完善和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体系。通过增强管理者的意识和综合素质,推动档案管理向科学化的水平方向发展。

一、提高科学化水平是档案管理的时代要求

1.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制度,推动国家对档案管理的发展。使档案管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具体、规范的信息。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档案管理已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行行业业。其档案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利益,面对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和象征。档案将记载着人类的历史活动,是提升和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备和所需。档案会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中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充分的发挥档案的价值与地位。

2.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随着我国对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了重要的信息工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接近100%。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明确了档案管理具有的社会责任,对信息和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信息化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将档案管理赋予新的生命力更具网络化的信息特点,档案管理以科学化发展的水平造福社会和服务人类。

3.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推动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

经过我国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改善,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比,其工作依然存在很多的现状和不足。工作人员的意识和综合素质需要全面的加强与引导,因为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角度思考,他们的意识和综合素质不高、也缺少管理工作的人才。这种客观存在的现状与问题,都成为制约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因素。由于信息发展水平的落后和管理制度的不规范,都无法实现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因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成为发展健康档案工作的需要。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1.找准一个定位

现阶段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有效路径就是找准定位,做好国家对社会的中心服务工作。从国家发展的需要看,未来的档案事业是我国发展的重点之一。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发展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的态度贯彻档案管理工作注重对国情的发展,通过档案管理工作增强社会的责任意识。对中心服务工作采取实时的跟踪,确保落实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与地位。在我国的山东省,国家提出对经济区的建设,促进和带动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实施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落实工作的基础。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体现了管理工作对中心服务工作提供的服务与管理。

2.推进四个转变

在推进四个转变工作的过程中,首先从功能上进行转变,对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要做好安全和保护的工作。而档案的真正价值是将其利用和使用,如果将档案进行转型,充分的利用起来并且发挥它的效益和作用,成为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和要求;其次从管理手段进行转变,毕竟新时期下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和手段。将档案管理工作转变成网络的管理方式,提高它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而后从服务上进行转变,扩大档案能够利用和使用的范围,改善服务的措施和方法,管理好与社会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后从资源上进行转变,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利用丰富的资源发挥档案的作用,促进档案在资源上的共享。

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保障体系

1.强化科学发展观念

若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提高它的保障体系,必须强化科学发展的观念。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制约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影响因素,应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念的认识,提高对社会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了解档案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需加强档案的安全与保护意识,合理的管理档案信息。利用科学发展的观念,提高管理工作的保障体系与水平。

2.完善相应制度体系

提高档案管理的保障体系,完善它的制度与体系是加强管理水平的工作之一。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保证档案管理合法性的同时完善其法律制度与体系。形成以管理工作的创新为主的科学发展路线,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党中央干部的业绩考核中。全方位的落实管理工作和完善法律制度,为提高管理水平的保障体系提供有利的条件。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够调动党中央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3.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队伍整体众和素质是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新时期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的队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档案管理人员也应该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掌握信息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在科学水平上的保障体系。树立对档案管理的创新理念,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建立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