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8篇

时间:2023-06-05 08:42:20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F2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2-0098-03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最早提出战略性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他将战略产业视同为主导产业,并将其设置在主导产业部门;国内芮明杰和赵春明将产业划分为战略性产业和一般性产业。除此之外,方向阳、袁天昂、赵刚、祝宝良等专家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是伴随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出现的新产业。在新兴产业中,有一部分能够在政策扶持下逐渐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战略意义,因此,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被如此表述: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并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列为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1 这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和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并积极制定政策和措施推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民营经济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势头强劲、发展迅猛,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使民营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小觑的重要新生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提出的发展方针,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提升国际竞争优势、有效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在当前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小型民营企业应积极承担起历史和社会责任,在转型过程中勇挑重担,积极投身于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浪潮中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三荒两高”的现象十分严重——人荒、电荒、钱荒,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些问题使许多民营企业陷入了发展困境。这也表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空前的挑战,凸显出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一面。同时,也有许多民营企业为了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新兴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战略转型,实现了转危为机。因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要抓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是适应未来市场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打破民营经济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

3 这是民营经济占领未来经济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如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体,但是,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目前,世界各经济体纷纷制定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来获取未来竞争优势和应对经济危机,不断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宽带网络、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以期引领经济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从而占领新一轮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我国现在的国有经济体,在资本、技术、行业上的资源整合能力越来越强大,从一定程度上挤压着民营经济体的发展空间。面对这两股强大的竞争压力,我国的民营经济只有通过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小型民营企业就不得不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重要政策文件积极引导和推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添加新动力。因此,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应当依靠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风险,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2 民营企业综合实力较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凭借其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快速的适应能力,充分展现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应紧抓技术创新这一重要因素,充分发挥自身实力和特色,及时把握外部市场的变化情况,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产品,进行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并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联动发展。

3 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保障下,高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宽广,也势必给中小型民营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并为其提供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能有效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整体快速发展。据调查,国家新认定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关联系数和带动系数都大于1,如此强大的带动能力,企业无论处于产业链的哪一个阶段都会收到不错的效益。

4 重点领域发展迅速。2010年,国务院选择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型民营企业应紧紧围绕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发展时机。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面临着技术的较大程度发展,这一系列产业技术的发展,必定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劣势

1 发展观念滞后。目前,我国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一方面继续遵从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循规蹈矩地发展,并害怕创新投入带来的巨大风险,造成了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仍维持较低的利润水平;另一方面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急于求成,从产业链低端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获取国家优惠政策,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发展思维,使其发展存在较多的局限性。这些滞后的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

2 管理机制不灵。中小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家族式管理的模式,再加之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尚未完善,使得目前我国部分民营企业很难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导致其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无法及时正确地应对市场变化,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全面发挥,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的全面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 自身条件不足。我国许多中小民营企业还没有完全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内部条件。这些不具备的内部条件,将阻碍民营企业的发展转型,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自由发展”道路

“自由发展”道路是指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切实可行发展目标,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推动自身发展的道路。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人才构成、融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提高自身的资本实力、技术实力、人才实力;要有自身的发展目标,并能够制定详细的发展战略实现发展目标,并能够有效地应对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科技、自然等环境,并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向或发展方式,并最终推动自身的发展壮大。

(二)“战略联盟”道路

“战略联盟”道路是指民营企业采取战略联盟、合资合作等方式吸引资金投入,推动自身发展的道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对进入的企业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可采取与相关企业进行战略联盟、合资、合作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推动自身发展;也可与已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共同创造条件开发业务项目,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资金、人才及技术难题,还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联盟中各方的共同发展。

(三)“一体化”道路

“一体化”道路是指政、产、学、研、金、介共同合作的发展道路。其中:政指政府,是真正的决策者和政策环境的缔造者;产指中小型民营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具体的执行者;学指高等院校,是知识和人才的提供者;研指科研院所,是技术的研究者;金指金融机构,是资金的支持者;介指中介机构,是服务的提供者。因此,政、产、学、研、金、介的合作,能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措施、足够的资金支持、先进的技术、顶尖的人才、全面的服务,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等,从而使得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背景下更具有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能更好地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

中小民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并按照国家鼓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转变企业的发展观念。一是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二是转变发展观念。三是拓宽发展思路。

(二)加快科技创新,提升竞争能力

一是培养创新意识。中小型民营企业要将品牌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等创新内容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中,并通过对外交流、自我管理等活动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树立企业的创新形象。二是吸引创新人才。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应完善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激励方式,吸引高科技人才到民营企业兼职,以人才带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依靠技术创新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色。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要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并通过科学研究,形成、培育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并将技术进行推广,形成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2

金融市场动荡影响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7年10月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正处于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最强劲的持续增长期。该组织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5.2%,略低于去年的5.4%,明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8%。但该组织同时强调,金融市场可能继续动荡并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显著放慢。因此,在2007年10月份世界银行和IMF年会上,时任IMF总裁的罗德里戈・拉托曾感言,一年前各国金融首脑聚会时,当时世界经济充满机会,但现在则处在“不确定状态”。他警告说,现在人们关注的问题就是“世界经济是否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金融市场动荡和油价高企的严峻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它将世界经济拖入一个“前景未定且可能非常艰难的时期”。此外,受需求增长、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及投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油价2007年以来大幅上涨,已从年初的每桶50多美元飙升至现在的90美元左右。这两大不利因素导致西方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放慢,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增大。

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强劲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总体增长有所放缓,但仍相对强劲;二是各经济体间分化加剧,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则增长强劲。

在各主要经济体中,发达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不利因素。IMF的报告认为,美国经济走势尤其不容乐观,其2007、2008两年经济增长率均为1.9%,低于2006年的2.9%,比原来的预测分别降低0.1个和0.9个百分点。考虑到住房市场下滑和次贷危机冲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白宫不久前也下调了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认为美国住房市场下滑的严重程度要高于预期。美国次贷危机外溢也使得欧盟、日本和加拿大等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

与发达经济体增长放慢相对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前景相对乐观,并未受到次贷危机的太大影响。据IMF预测,亚洲发展中地区经济2007、2008两年增长率分别达到9.8%和8.8%,其中中国达到11.5%和10%,印度则为8.9%和8.4%。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目前正处于40多年来最快的阶段,该地区发展较快的一些国家在减贫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IMF的报告认为,新兴市场经济体正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来源”。世界经济正越来越依赖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表现,过去一年全球经济增长的50%来自中国、印度和俄罗斯。IMF认为,新兴市场经济体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成就,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外,新兴市场经济体政府正确的决策是最重要的原因。

未来挑战与风险并存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3

下五块“金砖”?

“VISTA五国”是由日本金砖四国经济研究所学者门仓贵史在2006年11月提出的,他认为“VISTA五国”将成为继“金砖四国”之后下一批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根据该研究所的推算,从2005年至2050年,西方七国(G7)的经济规模最多扩大2.5倍,“金砖四国”会扩大20倍,而“VISTA五国”的经济规模预计可扩大28倍,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2007年7月24日,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发表题为《VISTA五国为何能成为有潜力的国家?》的文章,其作者门仓贵史认为判断哪些国家属于有潜力的新兴国家要依据以下5项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增加的年轻劳动力、积极引进外资、国内政治稳定和中产阶级的崛起,如果按照满足4个条件以上的标准来寻找下一代有潜力的新兴国家,“VISTA五国”就出现了。

影响世界格局?

目前,土耳其、印尼、阿根廷、南非、越南的GDP总量分别位居世界的第17位、第22位、第30位、第32位和第60位。此外,除越南外,其余4国均是G20的成员。“远景五国”各具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外资的进驻,同时也享受着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分配利益。就连2008年的金融海啸也没能阻滞“远景五国”的经济增长,目前这五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投资瞩目的新贵,也是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希望和新动力之一。

作为正在崛起的新的世界新兴经济力量,“远景五国”虽不及“金砖四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也增强了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加大了对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现状的改造力度,促进了世界向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演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国际形势黄皮书》指出,“金砖四国”和“远景五国”等新兴力量将会对现有的全球秩序产生深刻的冲击。有的媒体甚至认为未来“远景五国”的崛起将有可能再次引起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巨大变化。

“远景五国”VS“金砖四国”

“金砖四国”和“远景五国”都是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虽然“远景五国”是世界经济中成长最快的不容忽视的潜力军,但以“金砖四国”的标准反观“远景五国”,后者还很难与“金砖四国”同日而语。

首先,“远景五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落后,这五国的经济总量加起来还不到中国的一半,也只相当于“金砖四国”经济规模的1/6;其次,“金砖四国”都是举世瞩目的大国,在联合国、世界银行、IMF、WTO等国际组织和G20等国际政策协调机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的影响力不是“远景五国”所能比拟的;最后,“远景五国”目前还没有“抱团”的迹象,彼此间的依赖性不强,形成机制化的合作尚待时日。

而“金砖四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在重大问题上协调目标与行动的必要性,例如,在2009年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召开的首次“金砖四国”首脑峰会和2010年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的第二次峰会上,四国领导人都共同商议合作和协调具体政策措施,备受国际关注。

中国和“远景五国”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4

全球经济依然令人忧

就在达沃斯年会召开前夕,IMF在最新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将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从此前的3.1%调升至3.9%。虽然日前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的经济展望报告中,都不约而同地调高了2010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但参加达沃斯年会的全球精英们却大多持谨慎态度。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要稳定动荡的世界经济,由于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各国政府也被迫撤销慷慨的救助行动和一揽子支撑银行业和其他产业的刺激措施。2010年全球经济恐将面临艰难的挑战。

三年前因在达沃斯论坛上准确预言了本轮金融危机爆发而闻名的鲁比尼预计全球经济将出现U形复苏。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也对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认为全球经济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美国和其他工业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从创造就业机会的角度来看,经济复苏算不上强劲。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全球安全研究院院长竹中平藏则预测全球经济将呈现W形复苏。

由于对于今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远非乐观,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本次论坛年会开幕式的讲话中呼吁各国不要鲁莽“退出”。尽管经济复苏迹象初露端倪,但轻易地撤出货币刺激政策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崩溃。“我们必须谨慎应对支持经济活动性的各项流动性措施的‘退出’策略。我们必须避免过于突兀地收紧政策,以免全球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而韩国总统李明博在28日的演讲中说,“全球经济正在显露出复苏迹象,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应当协调退出策略。”今年G20峰会的一个任务就是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协调各国的政策转向更正常的状况。

亚洲现状上佳超预期

世界经济论坛在对全球经济担忧的同时,毫无掩饰地表达对亚洲经济的信心,因为在各种经济展望及预期纷纷出台的年度之交,有关亚洲经济前景光明的词语一直在耳边萦绕。1月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在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预计明年亚洲除日本外的地区增长将超过7%”;而在亚洲带领下,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也超出预期。22日出炉的联合国《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计,亚洲最大的两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将达到8.8%和6.5%。

除绝佳预期之外,亚洲经济体现状也颇受好评。惠誉评级1月25日发表声明宣布,由于印尼经济复苏有力且该国政府的财政状况良好,该机构将印尼的长期外币和本币信贷风险级别同时由“BB”上调至“BB+”,两项评级的前景均为“稳定”。这次评级调整显示了“印尼经济已从过去两年中,因全球金融危机而承受的巨大压力中强劲反弹”。印尼政府的有效政策和政治局势的稳定,是印尼经济得以避免衰退的重要原因。此前在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印尼央行曾先后9次降息;而该国总统苏西洛在2009年的成功连任,则让投资者对印尼财经政策稳定性前景充满了信心。上述评级调整足以成为亚洲“内部需求强劲、经济结构稳健、应对危机的政策反应迅速”表现的最佳例证。

新兴经济体成为“亮点”

延续前两年发展中国家在达沃斯论坛年会中备受关注的趋势,在本届论坛中,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继续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这是有目共睹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金融危机重创欧美发达国家之际,新兴经济体所表现出来的高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亮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继续快速复苏,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帮助。围绕今年年度大会的“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的主题,必须坚持做到“三重”,以建立起可持续的,平衡的全球经济。尽管各方面数据有所好转,全球复苏前景依然疲弱,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将继续快速复苏,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帮助。并且,这些国家仍有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就中国来说,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在进程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以及与之相关的话题,自然成了本次论坛的焦点。

“崛起”后责任将更重

除亚洲经济体外,拉丁美洲、非洲等其他新兴经济体占主体的区域,其经济增长前景也相对良好。其中拉丁美洲还被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最新报告认定,将与亚洲一起,在接下来十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

与亚洲经济体愈发紧密的关系,以及在低碳经济发展潮流中占据的资源优势,将使拉丁美洲和非洲获得迅速发展的可能。不过,上述地区经济仍要面临管控外资涌入经验不足,经济增长模式亟需改进,企业在管理制度、公司治理、具体业务内容甚至财务等方面均有待提高等发展“瓶颈”。

在针对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进行的探讨中,受邀嘉宾分别来自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学术单位,这显示了其探讨内容将绝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实体经济发展上。以“亚洲的崛起”为例,与会嘉宾将面对的问题是:亚洲崛起对全球政策制定、商业、市场价值及社会进步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换言之,相关探讨必将涉及崛起之后的亚洲,将如何担负起更为重大的全球责任。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振兴;东北经济;解决措施

东三省曾在上个世纪50到80年代凭借重工业的发展大幅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总额,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经济命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步,转变经济结构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单纯依靠重工业支撑的经济是不具有竞争力的。东北经济振兴战略现如今已经搬上日程,部分地区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整体来看还是没有彻底脱离原始的停滞与单一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的今日,我们必须要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变与发展,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振兴东北经济中面临的问题

1.国有经济比重大,企业发展有局限性

对于东北三省来说,老工业基地为代表的重工业等极大多数都是国企,其中老企业、困难企业数量众多,严重影响经济的总体发展。由于多是重工业企业,其生产产业多为高耗能的夕阳产业,对资源的大需量使资源开采频频不断,就近资源几近耗竭,资源竭尽带来的后果就是严重影响了采掘与材料加工行业的发展。而且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国有企业占据大约百分之七十左右,整个市场经济缺少灵活性,并且重工业企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光辉的历史中发展负担十分沉重。这是可以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采用行政手段,发挥指导与调节经济运行的职能,既要减少行政干预,又要对产业升级进行协调和组织。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政府大的引导作用,即使对经济结构进行科学有效的战略调整。

2.产业结构不合理,转型困难

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来拉动。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匮乏。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例极低,整个经济结构极不平衡。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不理想,产业规模小,质量低,对经济的整体拉动能力非常低。而且各个行业在整体发展中对自身的改革创新并没有发挥到极致,开发的技术创意差,应用不广泛,企业难以有效地改造形象。

3.企业设备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

东北三省里拿哈尔滨为例,哈尔滨整体工业设备陈旧,使用时间长久,设备更新缓慢,至今仍有大部分企业仍使用几十年前的陈旧设备,落后又破败,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也无法保障工作质量。除了硬件设备的落后,东北三省企业高新技术的引进以及自身技术的研发都十分落后。装备的陈旧,原材料的渐渐匮乏,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不佳,缺乏创新,也缺乏市场竞争力。东北三省企业的技术水平不仅落后于国际水平,也落后于国内某些先进发达地区的企业。企业无法生产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这就导致企业的产业竞争力被大大削弱,制约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二、振兴东北经济的对策建议

1.促进国有经济比重的调整

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调整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十分有必要的。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降低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额中的比例,完善国有企业的相关机制,鼓励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要想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关键。要对企业进行深化改革,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机制等不仅要加入创新的部分,也要对不合理部分进行改换。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要不仅要对创新高新技术进行引进与研发,更要重视内部改革,推进结构与内部制度的调整。要集中针对那些过于依靠资源消耗等老旧企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发展优势,扩大企业发展前景。要注意和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偏重工业与资源消耗等劣性特征,不能让东北经济过分依赖于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加快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加大其在国民经济总值中占的比重,加大创新,无论是制度还是技术上,只有加强创新与革新,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企业转型,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其市场经济前景。

2.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持活力的关键之处。要相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体现在允许其参与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政府还可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这样不仅能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让国有资产变得更加有活力,还能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整和改造。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前行的过程中过,与各大企业进行亲密的合作,能够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有特色的大型非公有制企业。

3.加强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高新技术的引进,对创新技术的增强,对产品的研发,这些都是有利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措施与关键。要想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复苏,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创新水平,在生物科技,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与能力建设,助力科学技术资源的整合,将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领域带动起来,不断的扩大经济发展领域,开发新的行业与领域建设,增强服务产业,优化投资环境。在发展的过程中,认真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基本条件,要根据国家的基本要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开发区的就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引导劳动型产业和民营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增加中小企业的数量,增加就业岗位,贯彻中央下达的就业方针政策,扩大就业市场,拓宽辐射就业带。要想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而长久发展,就要不断地培养新型的技术型人才。只有高素质、专业知识过硬的劳动者和各专业人才的汇集才能保证科学技术的持久更新,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三、结语

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有过光辉的过去,曾为我国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随着经济新形势的发展,这种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机制矛盾日益突出,百废俱兴,重振经济便成为了工作重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转型,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企I制度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水平,还需要政府积极扶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建设。本文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问题的探讨,针对现实为其振兴提出些许建议,希望能为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提供参照依据。

参考文献: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6

“全域景区化”不仅是宝兴县立足资源优势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做出的有益探索与尝试,更是秉承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的旅游经济发展思路。

作为一种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形态,“全域景区化”无疑对进一步扩展产业支撑范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激发产业活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这一崭新形态也在为宝兴县域经济跨越提升提供持久强大动力时,成为了该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持续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和谐、幸福的美丽新宝兴提供着强有力的保证。

近日,喜讯再度传来。宝兴县空石林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顺利通过市级检查,有望成为宝兴县第六个国家4A级景区。届时宝兴将成为全省拥有该级别景区最多的县(区)。

资源禀赋:宝兴全域景区化的先决优势

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雅安市北部,是成都平原通往川西高原的咽喉、西部重要的民族走廊和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

宝兴是大熊猫老家,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75%的县域面积划入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保护区。

宝兴是传奇世界,生态优势突出,境内99.7%为山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2.04%,被誉为“世界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动植物王国”“全球重要生态区域”,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中被列入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被纳入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宝兴是旅游胜地,硗碛藏族乡是离成都最近的藏族乡,境内的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目前全县拥有国家4A级景区5个,部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

突破路径:加大全域乡村旅游开发力度

近年来,宝兴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按照“全域景区化”的旅游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全域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以农家乐、藏家乐、林家乐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目前,全县有星级乡村酒店32家、宾馆、乡村酒店(农家乐)等各类涉旅接待经营户500余家,床位11000余张,从业人员6000余人。201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达1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亿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47%和138%。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咎落村库区移民的生计和后续发展问题,宝兴县委、县政府拿出200万元启动资金开发神木垒景区,鼓励场镇百姓开藏家乐,搞旅游接待。成功创建神木垒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硗碛藏寨・神木垒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咎落村等,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旅游、度假。依托神木垒、夹金山等旅游景区,藏寨居民开办藏家乐,从事旅游食宿接待,硗碛藏寨人均纯收入成倍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硗碛藏寨逐步转化为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接待点。神木垒和硗碛藏寨的建设,既是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又是库区移民搬迁后续发展的典范,更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发展的模范。

在此基础上,宝兴进一步探索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过渡的新模式。“4・20”芦山强烈地震恢复重建过程中,宝兴依托景区资源优势,把农房重建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打造雪山新村、戴维新村。规划设计以全球招标的形式,定位为高端民宿,家庭度假公寓,采用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统一定价、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探索之道:兴全域景区化的经验启示

――精品战略:深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依托重点旅游景区,大力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实现差异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加快建设穆坪镇雪山村、蜂桶寨乡戴维新村、大溪乡曹家村等幸福美丽新村,突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依托周边景区发展旅游观光,旅游接待服务;重点打造藏乡精品旅游村寨,对硗碛藏寨、和平藏寨、泽根藏寨进行风貌改造、绿化、亮化,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新建景区景观、文化小品,着力打造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接待设施更加完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的美丽藏寨。

――功能配套,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道路建设,修建改造国道351线、省道210线、东拉山大峡谷景区的旅游公路、邓池沟景区公路、硗碛环湖路道路、邓和路、陇鹿路、大老路、宝康路、芦灵路等旅游主干线,新建、维修农村公路228公里,乡村旅游道路交通的整体通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完善农家乐住宿、餐饮、采摘园、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加大通讯通信设施建设,实现乡村旅游接待点移动网络全覆盖。实施景区断头路联通、星级旅游公厕改造工程,打造藏乡风情体验游、美丽新村休闲游、中药养生度假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培训提升,提高乡村旅游接待水平。采取“走出去学,坐下来听,近距离教”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先后组织全县农家乐经营业主到都江堰虹口风景区高原河谷、邛崃市大梁酒庄、夹关镇、峨眉山好多熊猫酒店、雅安西康大酒店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经验和景区(点)经营管理理念。每年举办1―2期乡村旅游管理培训班,对旅游特色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农家乐经营户等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组织专家深入现场指导乡村旅游工作,全力全速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7

经济地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四年跻身湖南十强。“经济强市”、“湖南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红旗单位”、湖南唯一的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面积: 2747平方公里

人口:37万

产业:矿产、林业、旅游业

辖区:27个乡(镇、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266个行政村、45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22个)

GDP:2008至2010年,资兴市GDP由101.56亿元增加到156.14亿元,年均增长18.1%;财政总收入由7.66亿元增加到13.84亿元,年均增长34.4%。

璀璨资兴嵌湘南

资兴,犹如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镶嵌在湖南省东南部,湘、粤、赣三省交汇处,是一个集矿区、库区、林区、老区、旅游区于一体的新兴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

历史名城:古往今来,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炎帝神农氏、寿佛周全真、汉朝名将李广等许多动人的传说,留下了、、等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

资源宝地:素有“水乡、电城、煤都、林海、粮仓、基因库、游乐园”的美称,是湖南省重要的林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建材基地。该市300万亩山,30万亩水,30万亩耕地,森林覆盖率达70%,活立木蓄积量1045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材15万立方米,年产鲜鱼1.5万吨,年产粮食18万吨;煤炭储量3亿多吨,年产原煤300多万吨。

交通便捷:铁路有郴三线与京广线相连;省道S322线贯穿全境,郴州大道、1813线与京珠高速公路和106线107国道相通;水路有150公里东江湖航线,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路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

通讯畅达:完善的通讯遍布该市各个角落,市内金融机构全部实现全国联网。

城市建设:资兴市日新月异,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资兴已发展成为一座拥有城市人口12万,建城区面积11.04平方公里的新兴城市。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8.6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12.5平方米,市容市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资兴,大胆先行先试,科学跨越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资兴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走以城市化为载体、工业化为方向、社会化投入为基质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全面实施“生态立市、开放活市、产业强市、文化兴市”战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四年跻身全省十强,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 “全国畅通工程城市”、“湖南省文明城市”、“湖南省卫生城市”、“湖南省园林城市”。

水碧山青兴旅游

资兴,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处处是“弯弯曲曲水,重重叠叠山,无穷无尽树、不冷不热天”的美景,该市共有旅游资源7类52种240处景观,其中山丘、江湖、岛屿、溶洞、名刹、温泉、古迹等景观奇特各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不仅有“鸟来鸟去山色里,人歌人笑水声中”的东江湖,而且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兜率灵岩,还有“程江涟漪环足下,笔山秀润照眉前”的程江渌水,其山水之美、林木之秀、空气之清新、景观之神奇、颇具“水碧山青画不如”的意境。

资兴旅游业萌芽于八十年代中期(1986年)东江水电站的兴建和库区移民开发建设,兴起于九十年代初中期东江水库的逐步开发与利用。

近年来,资兴市利用资源优势,巧打休闲旅游品牌、绿色品牌,加大投入狠抓旅游开发,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接待水平,全市旅游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形成了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部级风景名胜区----东江湖为核心,以东江漂流、兜率溶洞、龙景峡谷、程江丹霞、回龙山、汤市温泉、大王寨等景点景区为骨干的旅游网络,构建了以休闲度假、疗养康体、漂流探险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体系和休闲与观光并重的旅游产品结构。

资兴现已逐渐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重要旅游胜地,2010年,该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 18.94亿元,旅游业成为带动资兴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市民致富的支柱产业。2011年1至8月份,该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7.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18.1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6%、20.59%。

东江湖风景旅游区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公众评选最佳旅游目的地、湖南省最佳旅游景区(点)、“98华夏城乡游青山秀水经典”,并于2002年跻身国家AAAA级旅游区, 2005年被国内外游客评为湖南省公众最喜爱的精品旅游区,2006年被评为“潇湘新八景”, 2009年12月被列为第七批部级风景名胜区。

得力城建做后盾

如果没有得力的城市建设,那么开拓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资源、新市场就无从谈起了。城市建设将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重点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篇8

政策紧缩周期性板块估值受压

短期过热下的政策收缩

在去年三季度中国经济触及库存周期高点以来,从四季度开始,一直在经历着从投资转外需的过程,外需高峰的如期而至也表明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基本趋势是向上的。恰在这时,刺激政策的负面效应 通胀膨胀将迎来宣泄高峰,在这一片“过热”的氛围下,背后的隐忧即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的风险并未丝毫减轻,随后的政策退出成为大概率事件。

中国经济将面临周期性调整,但具有内生性和外来性的两个方面。外来性就是受制于长波周期的共振,而内生性则源于内部经济增长模式的升级。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起飞阶段的主导基础产业,比如钢铁、有色金属和石化等和相关的主导产业房地产、金融等时都是强周期行业。在金融危机之后,周期性行业受到最为直接和严重的冲击,决策者开始认识到经济结构中的弱点,但是似乎又无力挽回这个日益失衡的局面。传统的周期性行业一直受制干对原有增长路径潜在风险的担忧,而在这个大背景下,担忧必将更加加深。

当前,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表现在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而中期的隐忧则是物价水平的上升,主导产业的房地产泡沫化,这两点都将在中期削弱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中央政府政的紧缩已经被市场所预期和接受,并且减缓上述两点造成的中期基本面风险,但显见的影响是代表中国经济总量增长的大盘股群体承受过热风险,而流动性趋紧形成对市场整体估值的压制。

主要周期性行业目前并不具备上涨动力

周期性行业如石油开采、煤炭开采、化学原料、金属、建筑建材和造纸等行业业绩预期下降的居多,而且净利润增长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我们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分析二级市场主要周期性行业: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原料、造纸和建筑建材的影响因素。无论从成本压力、行业供需关系、细分子行业类型;相对估值水平和投资预期年回报率优势等因素分析,如果业绩预期进一步下调,这些周期性行业的股票不排除有一定回落空间。

2009年的过度刺激已经注定了2010年后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不得不下降,在中国经济中枢回落到8%以后,传统经济引擎的泡沫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阶段性存在,并将系统地降低传统周期性行业的配置价值,而在资源约束下中国的工业深化和城市深化将首先带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创新、模式创新、流程创新和技术创新都将为整个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这表现在二级市场上,便是近期以科技、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概念股方兴未艾。而以钢铁、石化为首的周期性板块却江河日下。

新兴产业:经济增长新引擎

危机倒逼我国培育新兴产业

本次危机进一步凸显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而通过推动技术进步,进行结构调整无疑是促使经济再平衡的根本途径。经济危机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永久性下滑的担忧也促使管理层更加注重长期的经济增长。

而长久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注重需求管理,试图平滑需求以减少经济波动,而我们的实证研究则表明,供给方的因素对我国产出的影响更大,因此侧重供给管理可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

我们看到,此次危机后,国家促进技术进步,扶植新兴产业的政策制定紧锣密鼓的进行,对技术进步的重视程度也是空前的。

(1)科技支持是危机后我国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去年下半年以来,管理层推动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意图明显。

(3)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指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挑大梁

新型工业化的提出。目前中国的工业化率已经超过了40%,重工业化率已经超过了70%,中国工业化面临转型压力。我国在十六大上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涉及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其支撑点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实现存量市场的效率提升和带来增量市场的新机遇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双重目的。新型工业化的本质或核心是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各企业的融合应用,是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的革命性、市场空间的无边界性、产业链的包容性等产业特性来激活或加速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新陈代谢过程,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经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诸如传感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战略性新技术在融合应用过程中创造新产业、新市场、新就业机遇,逐步实现从粗放型规模经济向集约型的范围经济转移和过渡。

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是增量突破。当前,国家首要强调保稳定、保就业、保民生问题的特殊历史阶段,如何获得增量的突破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又具有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从投入到产出的周期通常需要3年至5年的时间,市场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更何况在传统工业面临产能过剩、结构亟待调整的当前,如何降低投资支出防止利润下滑和不裁员,这既是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要求又是政府对国有垄断性企业的政治任务。然而,通过运用战略性新技术实现新型商业模式变革、以及延伸工业产业价值链的市场空间,既能提高科技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以达到优化结构的目的,同时又能产生新就业机会,这正符合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中国未来经济成长的领头兵。温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在电子信息领域中云计算、传感网、电子商务、三网融合,下一代网络、行业信息化、IGBT、液晶面板、LED等产业符合这些特征,未来产业本身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中国经济成长的领头兵,同时并为其他战略新型工业化产业提供信息化的手段。

2010年最为重要的投资主题之一

经济危机,催生了新兴战略产业的萌发,也是中国借机步入新兴产业革命的重要历史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后危机时代”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经济结构性调整以及政策导向转变将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成为2010年最为重要的投资主题一。

政策空间决定投资机会

中央政府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和过去一年中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都让我们对未来可能出台的扶持政策充满期待。我们认为未来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持可能将集中在产业政策的规划出台、财政直接与间接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投入的增加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几个方面。

产业政策方面,温总理表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将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据国家发改委透露,日前国务院已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意见的报告》,对加快培育包括航天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总体部署。可以预期的是,在一系列产业的重点扶持之下,包括航空航天、信息、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在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隐藏重大投资机会。发改委相关人士也透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之中,原先规划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将并入其中,预计今年早间有望出台。产业政策的明晰和国家规划的公布将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

财政补贴方面,财政部和发改委已经联合推出了第一批新兴产业创投基金,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还将有200支类似的基金设立,使得超过1万户中小企业收益,同时,发改委仍在继续研究财政对于核心技术研发的投资和补贴措施。

税收优惠方面,国税总局明确明年将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新兴产业将是税收优惠的重点,相关细则可望逐步推出。金融支持也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央行的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我们认为相关的倾斜政策和利率优惠可以期待,而发改委也在制定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相关细则,改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困境。科技部将在明年加大战略新兴产业的科研投入,并进一步构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检测中心、大型仪器中心等向企业开放。

总体而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将是一个可持续的长期的过程,必将引起资本市场良好的反响。

新兴产业也需要讲究价值投资

从最近市场表现来看,代表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得到资金的大力追捧,因为股市投资者对于有着美好前景和预期的东西有天然的追逐热情。我们认为,国家的新型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将带来持久性的投机机会。但近期相关板块的表现明显可以看到炒作的痕迹。在政策退出的大背景下,市场流动性不足以推动市场整体向上,转而在追逐题材性质的小市值股票,这些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正好满足这一需求,这一来却给新兴概念股带来了巨大的泡沫。

我们丝毫不怀疑新兴产业中存在这样优质公司,但肯定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具有这样的发展前景。在市场热情高涨的追逐新兴产业股票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的坐下来,搞清楚这些行业的特点是什么,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它们的管理层能否在未来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下带领企业做大做强。在很多新兴产业,都可能产生这样一些能做大做强的公司,但是需要投资者真正去了解和理解,还要有足够的耐性去等待。毕竟,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像资本市场所期望的那样一帆风顺稳步增长的。

链接

“要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力争较短时间内见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