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大学实践活动8篇

时间:2023-06-07 09:01:19

大学实践活动

大学实践活动篇1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创新

新形势下,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仅凭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远不能满足社会所需,大学生必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以及服务社会的精神。思想政治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品德高尚、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知识过硬,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从而满足各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在此大环境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实践育人”理念,借助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方式,拓展教学途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方针,不辱使命地完成教育任务。

一、以“实践育人”为教学理念,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无疑是“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理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其中的社会实践是最为复杂的环节,需要结合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科学规划、统一安排,以期在实践中全方位地检验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品德修养、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发学生潜力,彰显学生的个人才华,从而挖掘出综合能力突出的人才,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一)重视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学方式单调枯燥,教学内容陈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观念完全脱节,缺乏感染力,学生没有代入感。笔者认为,新时期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用真实发生于社会中的事件引起学生共鸣,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其一,高校本身就要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为实践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不断改进人才培育方案,平衡好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例,而且要有专门的社会实践资金作为物质保障。其二,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比如在校内开展文娱活动、组织军事化训练,通过校内外的科研基地、实践基地、实验场所以及网络在线平台等举办各项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三,整合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如设置情景、互动教学、开放教学、角色扮演、案例解析、头脑风暴、项目教学等,在理论课堂上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既没有特殊的场地要求,又达到了实践教学的效果,老师驾驭课堂的水准也能得到提高。(二)深入开发专业课程里的实践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有效的载体就是专业课,专业课中蕴藏着许多有待发掘的思想政治元素,尤其是专业课教学里的实践部分,更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途径,同时又能提高专业课的实用性,在社会实践里体现出专业课的育人作用。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挖掘高校专业课的实践育人功能。1.认真钻研教材,提炼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优化实践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精神品质,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克服困难。2.老师的教学态度要专业,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导学生唯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造福社会的意识,力争把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变成科研成果,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3.专业课老师自身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信心十足地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的困难,给予学生充分的认可,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积极性。4.完善、细化专业课的考核标准,适当提高实践能力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以此激励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在实践里锻炼自我,培养耐心、诚心和毅力。

二、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力度

(一)整合实践形式,发挥育人功能1.明确实践活动的指引方针: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遵循“先进性、思想性、时代性、创新性”的原则组织活动,并在活动中体现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创新精神。2.统筹规划活动方案:校内成立专门负责社会实践的机构,委派专职老师计划、组织和开展,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配备用于实践的设施设备,在各类型、各领域、各层次的活动中发掘育人功能。3.建立一支学生骨干队伍,鼓励大学生自发组织社会实践,号召同学参与,从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当大学生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时,更容易发挥出榜样力量,感染身边的同龄人,为高校和大学生搭建起良好的沟通平台,有助于老师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加以培育。(二)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实践活动1.以时下社会发展为实践活动的主旋律,与时俱进,融入时代潮流,结合社会焦点热点以及国家的发展方向、策划组织活动,比如时下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雾霾治理”等。2.根据大一至大四各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组织活动,比如大学前两年主要以军事化训练、社会服务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提高自身的社会使命感。之后就可以在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3.既满足学生共性,又要在活动中突出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爱好特长、性格特点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让每位大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启迪,受到教育。

三、提高社会活动品质,推动创业实践

(一)规范实践项目管理针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创业热”的现象,学校要从申报创业项目开始,建立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而且要有严格的监督评价体制。各高校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加强创业实践的科学性管理,正确引导、积极扶持,推动活动长期、可持续性地发展。1.应用项目教学法: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必须遵循正确的思路,即项目是创业主线,老师是创业主导,学生是创业主体。在专业导师、辅导员的指导下,设计出形式新颖的项目,全面调研搜集各方信息资料,精心设计项目方案,认真执行项目计划,独立克服困难,最后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估。整个过程主要检验学生是否有综合运用知识完成任务的能力,在创业项目的实施中,学生的个人才能、团队精神、思想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成立项目团队:把志趣相投的大学生聚集起来,组成专业的项目团队,或者是整合目标一致、类型相近的项目,节约教育资源,让大学生集思广益,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相互协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既重视创业实践的实施过程,也要看重实施结果与成效,更要重点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予以指导,并搭配与创业项目有关的专科老师,重点打造项目品牌,做好项目推广,以期实现创业项目的服务性、社会性、创新性、教育性,并能从中获得效益与价值。(二)加强科技实践活动的创新1.重视激励作用:科技创新是时代所趋,没有长期的坚持与信念支撑很难完成。校方应多给予大学生理解、支持与鼓励,在创业精神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高尚品德,把个人目标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2.分享科技成果:若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业,在激励的基础上还要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分享喜悦的机会,让大学生获得科技创业的成就感,提高自信心,有能力、有毅力克服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目标。

四、结束语

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挖掘。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是要开发学生内在潜能,让学生有机会施展个人才华,而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为此,学校、老师、学生都应积极投入到这项庞大的教育工程中,用顽强的毅力与探索精神实现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蓓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6):130-132.

[2]胥青.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34):46-48.

[3]费拥军.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优化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4(9):40-42.

[4]南守宇,孙海涛.浅谈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卷宗,2015(3):113-114.

[5]蒋笃君.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5(4):35-38.

大学实践活动篇2

  今年暑假时我最后一个假期,但就是在这个假期我收获了很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偶然知道扬州电信将举行大学生实践活动,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觉得这样的机会是很难得的.

   虽然社会实践的时间不算很长,但足以让我们很好的完成一项课题.我们小组虽然只有三个人,但是我们的规划较为合理.在这几天里,先后完成了业务培训,现场营业厅的熟悉,问卷的设计与调查,数据分析,实践报告的撰写及现场营销.三个人齐心协力,充分发挥了我们的团队精神.我想这点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点.

这几天我们在现场不是作为一个以往的顾客身份,而是电信的参与者.通过与顾客的不断沟通,充分感受到了电信人的艰辛,也理解了“用心服务,用户至上”的真正涵义.在现场,引导员对每一位顾客的耐心讲解,营业员为顾客办理业务时真诚的微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有顾客对电信有诸多的不满与诉求,电信员工还是微笑着为顾客解决问题,安抚他们的情绪.我想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进入社会更加需要这种宽容与理解.

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有我们的团队精神,我们三个人一直都是齐心协力,为了完成任务也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有的人不配合我们的工作,甚至将所有的不满发泄在我们身上,但我们之间相互鼓励,鼓足勇气完成了100份问卷的调查工作.对于我们来说,这几天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有我们之间的友谊.

报告终于问世,这里面包含着太多我们这几天的辛勤劳动,希望我们的小小建议能对电信营业大厅的改进有所帮助.在电信实践的这几天,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眼界,结交了朋友,认真过,努力过.我想这段经历会为我以后更好的走进社会提供诸多的经验.感谢扬州电信给我们这次机会!

大学实践活动篇3

本学期以来,我校政教处在学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在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制定了德育活动的计划与内容,按照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从班级的自身特点出发,以团结为动力,认真落实县教育局的工作要求,积极举行多次大型德育集体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此将本学期我校德育活动的情况作以下汇报和总结:

一、xx年9月xx日,用最真诚的祝福为老师庆祝教师节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做人上,都能给我们最有价值的教导。为了感谢老师们在过去一年里的教导,各班同学在校园里为老师分举行了一次教师节庆祝活动。包括给老师写感恩信,写关于老师教育自己的作文,办教师节黑板报,为老师做一件小事等。活动中,游戏环节里,学生和老师的相互配合,相互交流把活动带到高潮。这次活动的举行更有利地拉近了同学跟老师之间的距离,双方的关系更加亲密。

二、xx年xx月30日,“爱我绿林,共建新家园” 友谊篮球赛

为构建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九年级两个班班进行了一次小型的友谊篮球赛。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积极,配合得很好,场上同学激烈比赛,场下的同学就在旁打气加油,气氛融洽。这场篮球赛,把两班同学由陌生带到了熟悉,突出了本次活动主题——友谊。

三、xx年11月20日,文明生活健康成长

为引导同学走上文明、健康的道路,各班在室内举行了一次有关文明、健康知识活动。主题内容由所有班干部一起讨论,最后达到共识。本次活动在积极向上,娱乐大家之余,还让同学们对文明和健康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行动起来,做个标准的文明中学生。

四、xx年12月3日,感恩母亲感恩社会

一首让人感动的《感恩的心》把活动拉开了序幕,大家怀着感恩的心观看了老师为我们提供的英文片《粉红狍》,片子多偏与社会,也具有娱乐性,但最后,老师的一个感人故事,让每个人对相隔数里的家有了想念,想起母亲的唠叨,想起父亲严厉的嘱咐。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带着感恩的心走到任何地方。

五、xx年3月12日 植树节 环保小卫士表彰

学校开展植树节“我为家乡添一片绿”宣传及废旧电池回收总结表彰,动员每位学生回家栽两棵树,并表彰了3名在废旧电池回收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杨霞、杨涛、陈可淼。提高了全校学生的环保意识。

大学实践活动篇4

活动介绍

1、“两学一做”理论普及宣讲团

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在校院两级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和学生党员中招募组建,以“双百双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服务百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践行“两学一做”。

2、“深度文化之旅”专项活动

深入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魅力,在深度阅读基础之上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寻访文明的足迹,探索文化的瑰宝,以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来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注入新气息,要求深入挖掘方案课题,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

3、教育关爱服务团

深入省内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开展支教服务活动。结合我省“春泥计划”的深入实施,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为当地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子女提供课程教授、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关爱活动。

4、美丽xx实践团

结合全省大学生绿色传承行动,组织学生到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村落景观创意规划、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

5、百名学子寻访百名河长、五水共治

“百名学子寻访百名河长”专项活动。充分了解“河长制”体系,以寻访河长为载体开展专项活动,深入全省进行河段情况调研、寻访记录河长优秀事迹、收集群众评价、体验河长工作以及积极献计出力,形成调研报告。

剿灭劣V类水专项行动。充分认识在全省开展污水剿灭战、实现“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目标的重大意义,将参与剿灭劣Ⅴ类水专项行动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开展,以政策宣讲、科普宣传、科学研究、社会调研、巡河护河、科技治水等形式深入组织实践,结合“寻访身边的河长”、“寻访母亲河·共建家乡水”、研究生科研课题立项、“知行xx”研究生社会调研等活动,充分利用好我校“河小贝”形象,引导广我院学生积极投身我省新时期治水的伟大实践。

6、国情社情观察团

结合校园微记者、网络文明志愿者等工作的实施,在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校园媒体记者等队伍中招募组建,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切身感受党的十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深入领会“十三五”规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理解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7、科技支农帮扶团

发挥专业特点和优势,组织学生根据需求选择服务地,按“就近就便、需求对接”原则开展活动。到基层农村为农民实地开展电脑科技等信息化技术服务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咨询服务、调查研讨等活动。

8、文化艺术服务团

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在各类学生艺术团队和文艺类学生社团中招募组建,用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农村演出,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9、2017年暑期万名学生回乡发声亮剑宣讲活动

组织xq籍学生开展暑期回乡发声亮剑宣讲活动,切实发挥学生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互信方面的积极影响。活动重点要发声亮剑,声讨“”的反动本质,揭露其丑恶嘴脸,表明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

注意事项

1、2017年将推动建立重点团队网络备案制度,各学院须于6月23日前,将实际组建的省级、校级、院系级重点团队信息在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网站()进行报备(具体流程见官方网站说明)。未登记报备的团队,将不能申报部级、省级重点团队或参与部级、省级社会实践活动的奖项评选。

2、参加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必须是2017年12月之前仍在校的学生(全日制)。要求每个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至少要有5人组成,其中大一原则上不超过6人,可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组队。团队中至少应有1名指导老师。鼓励团队服务所在单位或地方的同志兼任指导老师,实行“双导师”。

3、各团队选定活动内容,确定活动计划后应填写《2017年xx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登记表》(附件3)(详见阅读原文),并将此表与详细活动计划上交至学院团委。

大学实践活动篇5

一、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1、县委、县政府作出“三大”活动决策,教育局一接到传真就着手酝酿定位##县教育,想法设法谋划##县教育的发展。教育局“三大”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2、周静书记在##县XX年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动员讲话后,教育局当即组织发动各中心学校、直属各单位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把“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精髓宣传深入人心,动员全县师生员工参与。

3、9月9日,教育局三大活动实施方案经反复酝酿研讨出炉,并上传##县教育局网站,落实了组织领导、办公地点、活动步骤、实施原则和调研课题。9月12日,在全县进一步做好甲型流感防控工作紧急会议上,教育局下发《活动方案》(##县教党【XX】1号),把三大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安排的具体内容包括领导包点、学习方案、营造氛围、课题调研、“我为##县教育献良策”等。

4、在氛围营造上,教育局拉出宣传横幅,各学校充分运用会议、广播、板报、专栏、标语和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等阵地,大力宣传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重大意义、目标要求,营造舆论声势。

二、扎实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活动精神

1、教育局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习。先后学习了《中共##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以“解放思想、实干兴县”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决策参考》(《全国抢拼“珠三角”》、《湖北引资,主打“新特区牌”》)、县委书记周静同志在##县XX年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关于在全县开展以“解放思想、实干兴县”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的讲话等内容。筹备组成员还结合实际积极自学,努力解决实际问题。

2、各学校将“大学习”与校情教育有机结合,让师生员工了解校史、现状和发展规划;将“大学习”与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大学习”与业务素质、岗位技能等评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三优”、“五小”评比,开展岗位练兵;将“大学习”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工作相结合,开展岗位服务,进行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演练。

三、迅速有效行动,掀起活动热潮

1、结合三大活动,开展“我为##县教育献良策”活动,全县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献智献策,共收到1000多条书面或电子建议,目前教育局正在进行整理。

2、根据要求,结合教育线实际,教育局讨论确定了调研课题26个,除要求各学校完成调研任务外,筹备组率先行动,分别承担1-2个课题,深入实际、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力争早日拿出高质量的成果。

3、教育局筹备组成员结合分管包点工作,将三大活动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开拓创新,为##县教育发展尽职尽责。

四、后阶段打算:

1、组织各校开展“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运动会、晚会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更好地激发和引导全县教职员工投身教育事业,共谋发展大计。

大学实践活动篇6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体验性;主体性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步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实践是具有意识性、目的性、社会性的物质感性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基础。马克思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别强调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物质的、感性的活动”[1],其认识论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不仅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也是教育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当代西方实践教育理论家约翰•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干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等实践教育观点。我国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教育与实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均离不开社会实践。从本质上看,社会实践就是一种体验,是大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体验生活的有效方式。体验是对客观世界的实地经历,并在主观世界领会,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并对未来有所预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升、品格的磨练,以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成长。但这种体验与成长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所谓实效性,即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效果。[2]只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才能促进大学生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并会促成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特指暑期“三下乡”活动,但本文所描述的现象与论述的内容,既涉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又包含其他实践活动或比赛(例如“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新创意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创业大赛等等)。本文涉及的内容是根据笔者从业以来所指导的创业类实践和学术创新类实践的“体验”,结合相关的经验性材料和文献性资料,阐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的思考。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参与缺乏主动性

此处“参与”是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它与社会实践的覆盖面有一定的区别,不少学校追求社会实践的数量,将实践活动覆盖到整个学生群体,全员参与,但忽视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有的学校或学院在经费或人员的短缺,将主要精力和财物集中在个别的“重点实践团队”,聚焦于“精品实践项目”。对于自主性实践或分散性实践的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部分学生仅仅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而去参与社会实践,分散式或自主式的社会实践常流于形式,部分学生甚至放弃社会实践,通过家庭或社会关系在所谓的实践单位盖章以证明参与了实践。低质量的社会实践参与度,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消解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很多学生被动参与,敷衍了事,无法按照自身的兴趣去实践,自然也就失去了体验性。造成这种低质量的参与度,可以总结为“四无”,一是无意识,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消极、被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对实践的有效认知。二是无考核,其实并非不考核,而是考核不严格,仅仅提交一张盖章的实践表或实践报告即可。三是无指导,缺乏严格、有效的专业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实践时间短、实践流于形式等。四是无经费,不仅部分班级、院级社会实践团队没有实践经费,有些校级实践也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基于以上原因,导致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较低,主体性不强,体验性差。

(二)考核缺乏科学性

考核是检验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有效手段。目前很多院校实践考核以实践申报材料和实践结果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但无论是实践申报材料,成果资料、抑或是现场的汇报,都忽视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效果、知识运用以及实践创新能力,难以体现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甚至有文章指出,部分社会实践将媒体报道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导致社会实践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功利性和短期性成为诸多实践活动共同的弊病[3]。虽然很多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注重实践的过程性,但在实际考核设计中,很难进行“过程性”监督考核,既然如此,就要对实践的前置性考核审查和实践结果的反馈性考核,严格把关,确保公正性、公平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实践考核的科学性。但事实上科学性、公平性的考核并非易事。从经验性资料来看,在实践活动的申报与遴选中,学生根据各种前置性条件,自愿组队申报参加各类实践比赛或实践活动,有时动员效果好,参与的人数和团队较多,需要学院或学校进行遴选项目入围下一轮的角逐,在一般意义上,会根据实践创新活动的具体主题或内容进行遴选,但某些时候,可能会根据团队指导教师的职称或职务遴选项目,而且某些部分指导教师仅是挂名指导,故易导致不公平的现象。从实践结果的考核评比来看,评比考核存在“均衡化”现象,在各个学院和实践团队中进行平衡,兼顾各个学院“榜上有名”,进而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挫伤个别实践或创新效果好的团队或学院,例如在“挑战杯”校内评选方面,个别学院有2-3个团队实践或创新效果较好,但由于“摊大饼”机制,考虑到“利益均沾”,将效果不好的团队或学院列入“榜上”,学校层面是这样,学院内部亦是如此———要考虑到专业或班级平衡。二是由于存在获奖单位“均衡化”潜规则,效果不好的团队或学院形成恶性循环,不能正确审视自身实践创新的实效性问题,很难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

(三)指导缺乏专业性

从社会实践的属性来看,它是高校育人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校大学生若不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就无法获得相应的学分,如此看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须有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教育指导。大学生群体虽然绝大部分已经成年,但在思想上、能力上尚未成熟,很难全面地处理相应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亟需组织专业教师在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给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指导。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性指导,目前部分高校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以辅导员或二级学院的共青团干部为主,并为每个社会实践团队配备相应的思想政治课指导教师,以保证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提升,但忽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专业性指导缺位,导致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课堂”脱节,同时由于专业性不强,缺乏针对性,实践起来盲目随意,形式大于内容,也存在供需脱节的情况,失去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本意[4]。当下专业性指导的缺位,也有其相应的原因,一是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首先是想到自己的辅导员或团委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二是作为专任教师,其精力有限,科研、教学任务重,无法抽出时间指导学生实践;三是教师自身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四是学校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与激励措施,在专业教师考核指标中,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并非必要条件或既定任务,且考核评价很难量化,另外学校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或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带队并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进而导致教师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当然并非所有专业教师都没有指导的积极性,例如师范类、社会调查类、应用类等学科的教师会根据要求积极指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学术创新实践等。

三、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思考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要大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开拓精神及创新意识、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努力提升其质量。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专业性

高校是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场域,各个学科专业都有自身的专业属性。强化社会实践的专业性,有助于实现“学以致用”、“理实交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须立足自身的专业特征以及实践目的,组织和开展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主题,既可以检验知识的实践性,又可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专业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体验中验证其文本经验的正确性与否,并在社会体验中升华对文本的理解,以达到文本与经验的有机“接合”。在这里我们借用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对实践的阐述,来说明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布迪厄强调实践是客观世界的社会结构与实践者的心态结构在同步双向互动的基础上不断重建与更新,即实践者在一定的实践场域内,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资本),在特定的(专业的)指导下,为提高在实践场域中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所开展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实践要具有两个方面的专业化才能提高实效性:一是专业化的实践平台与实践内容;二是专业化的实践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帮助大学生实现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在专业化的实践平台(场域)得到验证与提升,专业化的社会实践促使专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在动态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挑战杯和创新创业训练为例,教师要以本专业教学与科研为基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从自己的教学内容、科研项目中寻找创新实践的主题,与学生共同探讨,拓展相关内容,以专业的视角来指导社会创新实践活动。

(二)提升创新性

当下社会、教育处于万众创新的时代,数字媒介、信息技术不断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活动。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常规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同志在中国政法大学调研时强调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创新实践内容,要切实关照实践的创新性和实效性,而非粗放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根据专业属性和专业特点,引导大学生从政策宣传、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等常规主题转向结合专业,发挥文化、科技智力资源优势,打造精品化实践活动,形成专属的创新的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力求常态化与过程化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一种连续的发展过程”。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实现现有知识的有用性转化,实现阶段性价值目标。自我实现是在日常积累中完成的———常态化;另一方面自我实现是一个未完成状态,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过程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就是将实践活动与日常教学、科研结合起来,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不能狭隘地理解“社会”,也不能仅把它看作暑期“三下乡”或者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或活动,要实现社会实践的日常化、常态化,将三个“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常态化的社会实践,更贴近大学生的日常专业学习与生活,更有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过程化考核与管理。让社会实践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将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笔者在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相对于创新创业结果,更关注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创业实践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关键要看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其中学习了什么,积累了什么,历练了什么,事实证明,无论创新创业结果如何,在该过程中的锻炼都帮助其更好的成长。

(四)重视主体性与体验性

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亦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实践需求,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与其参与的体验性。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关系的启蒙、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源。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是学生志愿参与,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交往性,进而形成独特的体验性。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对话”,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对话———理性思考,“我”与“他”的交往与对话———自由选择、平等对话、相互理解,通过“对话”与交往,形成学生独特的“主体性”。主体性成为大学生个性化的规定性,即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在思维、意识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自为性等,具有差异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等特征[4]。“主体性”的存在,就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要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实践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而且由于“主体性”差异,导致每个参与者在实践中的体验效果与感悟是不同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干中学”,这个过程会形成体验与感悟———知识的转化,有了体验与感悟才能上升为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即“实践—体验—感悟—成长”。学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直接组织者,需要尊重大学生实践的“三个特性”———时代特性、专业特性、个体特性。当下无论是社会还是校园,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经济、技术和信息的高速发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与时俱进;社会实践活动要尊重专业,不断创新实践形式———由大众化的志愿服务、支教环保等形式转向专业化实践;社会实践要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体特征,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践需求,提高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相应改进,通过实践促使学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完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工作,还需要政府、社会、市场(企业)、家庭等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实践成长。

参考文献:

[1]陆剑杰.论社会实践的它批判和自批判[J].江海学刊,2005,(2)

[2]于晓萍,等.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与发展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

[3]刘吕高.地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4)

大学实践活动篇7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佚名 点击量: “深入实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华,近日,山东理工大学校团委下发通知,对XX年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

今年寒假,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以“信念 信心 就业 创业”为主题,在继续实行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分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五个一”实践活动、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调研等活动。其中“五个一”是指“一种经历、一个访谈、一次参观考察、一项调研、一份报告”。

一种经历就是要求学生有一种基层生产劳动的工作经历,一个访谈就是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类别的社会基层人士开展一次对话与交流,一次参观考察就是要求学生到农村社区、厂矿企业、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一次实地考察活动,一项调研就是要求学生针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举措和效果以及其他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等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份报告就是要求学生在深刻思考自己的实践经历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撰写一份实践报告。

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方面将按照分类分层实施的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关注就业创业,深入了解专业前景、社会需求和有关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科学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针对毕业班学生,组织学生开展“走百县、访千企”毕业生就业实践活动;针对非毕业班学生,结合学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着重开展创业方面的实践活动。

大学实践活动篇8

积极参与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促进我们大学生“村官”思想认识的提高、优良作风的形成、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在接受教育中提升水平,更好地服务农村、服务群众,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尽一份心、一份力。我们应努力作好“四个表率”:

“学习”作表率。应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些,学深一点,带头参加学习培训,带头记学习笔记,带头撰写心得体会,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带头学好《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书目,并定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全面学习、重点学习、对照学习、拓展学习等专题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来熟悉理论体系、查找自身不足、狠抓整改落实、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做到加强学习实践内容的针对性、学习实践形式的灵活性、学习实践效果的实效性,真正学深学透学真,以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本村党员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活动,力求对进一步提高全镇学习实践活动的学习质量,巩固学习效果,起到积极示范带动作用.

“宣传”作表率。我们应主动进村入户,担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员,向村民宣讲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以及国家支农、惠农、富农的相关政策;引导返乡农民工转变观念、自主创业;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让党员群众更加全面、透彻地了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紧密结合任职村村情实际,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党员的需求,编写通俗易懂的政策问答、知识要点顺口溜、“三字经”等学习小册子,发放到基层党员群众手中,增强学习实践的易懂性与趣味性。充分发挥农村村务公开栏的作用,开设“党员群众学习实践心得体会”、“农村应怎样科学发展”、“学习实践先进典型”等专栏,定期加以更新,及时向群众介绍科学发展观知识、学习实践活动动态以及本村党员群众的学习实践情况。把科学发展观知识融入到小品、三句半等农村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之中,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喇叭等传统载体的基础上,依托远程教育站点组织村党员群众收看科学发展观宣传片、在村民中设立QQ群、建立个人和村级网络博客等形式,加强与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有关实践活动的学习交流,共同学习,互相促进。

“调研”作表率。紧密结合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和村里的实际情况,确立好调研课题。如“本村的发展现状与制约瓶颈”“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如何提高村民融入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村官”等调研课题。调研可通过走访离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困难户、留守家庭、军烈属与长期上访户等,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与建议,记好调查日记、民情日志和活动笔记,在此基础上形成包含本村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和建议的、有针对性和可借鉴性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行动”作表率。以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利用自身特长,为村民推广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知识及新品种实验栽培技术等农业技术,为种养户联系农副产品销路、组织村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制观念、调解矛盾纠纷、传授电脑操作技术、组织播放远程教育,发挥好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四员”作用,成立由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农业科技服务小组、法律援助服务小组、文艺宣传服务小组、扶老助残服务小组、留守儿童教育服务小组、旅游开发讲解服务小组等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增强实践活动的灵活多样性与务实性。围绕本村实际,与村干部一起查找本村发展瓶颈、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实现本村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应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活力作用,为镇村的学习实践活动增添一道独特的亮色。

推荐期刊
  • 大学
    刊号:50-1178/G4
    级别:部级期刊
  • 大学化学
    刊号:11-1815/O6
    级别:部级期刊
  • 大学时代
    刊号:43-1383/Z
    级别:省级期刊
  • 大学数学
    刊号:34-1221/O1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