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8篇

时间:2023-06-07 09:01:20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篇1

关键词:交调、发展、分析、对策

前言:交通情况调查(简称交调)工作为公路建设基础提供数据资料,通过数据的的采集、整理、分析,为公路建设规划、改造、养护计划及交通管理措施等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交通量的变化,反映经济的发展状况,实现公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公路网结构。

一、交通调查情况组建

1995年前后,根据《交通部关于加强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要求,省厅、市处依据当时的技术水平、经济、性能等多方面条件,开始在各市、县区的连续式观测站进行安装使用北京“七三八厂”的TAM型交调仪。TAM型半自动化交调仪的采用,让我们远离了人工24小时连续观测的时代,交调仪的使用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减少了数据误差,使运输量较大的路线数据更加准确。到2000年末,抚顺县公路总里程666公里,具体布设观测站点见下表。交调观测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59.6 %。

二、交通调查情况发展

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计算机领域的日益更新,以及汽车产业结构形式的不断发展,连续式观测仪和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分析系统进行了一次新老交替的更新工作,也是从那时起本人负责了抚顺县段的交调工作任务。抚顺县段连续式观测站在2005年新安装了一套由丹东电子研究设计院研制的JCC―IIIA型全自动交通数据采集管理设备,同时又新引进了由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和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共同研发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分析系统――地市级子系统》,前者负责交通数据的采集,可以查看、计算车道每小时的交通量。当计算机外部停电时,仪器也可以自行记录此时间段数据。后者用于接收连续式、间隙式交通量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车型折算系数的转换等导出和上报功能。两个系统的设置和配备,大大提高了交通量调查工作的准确和力度。

近几年,农村公路网的全面扩大,公路运输车辆的增多,严重影响抚顺县地区的公路质量。为此公路新改建、大中修等工程项目的决策,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形式的采用,均需要交通调查数据的采集分析。交通调查为公路建设规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006年抚顺市新建了第一条高速公路(抚顺―吉林)沈吉高速。高速公路的修建发展,离不开交通情况调查,交通情况调查为高速公路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数据参数,使得高速公路的建设更加合理有利。同样为抚顺市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交通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是可想而之的。

2009年,抚顺县公路总里程899公里。观测站点布设见下表,2009年交调观测站点布设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48.7%。2000年与2009年交通调查观测里程数据对比,交调观测站点布设总里程下降10.9 %。观测站点22个(其中自动化设备只有5个)。

三、交通情况调查进一步发展对策和建议:

根据数据分析表明近几年来,随着农网工程的建设,路况水平不断提高,交调工作的发展相对缓慢,未做好今后交调工作浅谈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交调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准确为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旧路改造、公路工程设计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2、加强机构管理,完善管理体系,让领导重视交调工作,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制定交调工作制度,根据交调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交调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支出、资料报送等统一体系。

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加强基层交调人员专业知识培训,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考核,促进更好掌握交调先进设备的管理和应用。

4、加大检查稽查力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方法,依照奖罚制度对认真负责的观测员奖励,对不认真负责的观测员及时进行纠正和惩罚。

5、加大交调观测站点自动化设备的普及和创新。在公路网络、运输领域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调查、整理、输入数据,则容易产生新的误差,采用仪器观测,由计算机直接读取原始数据,误差环节减少、速度加快、效率提高,本人观点今后自动化设备势在必行。

四、结束语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篇2

摘 要:公路交通运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交通运输统计是公路交通运输优劣衡量的标准。因此,采取有效的办法提高我国公路交通经济调查统计数据质量,实现交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 :公路交通 经济 调查 统计 质量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统计学必不可少,而集管理、技术于一身的交通运输统计更是统计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交通运输统计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科学的方式搜集公路数据,并将数据加以整理用来分析交通经济,加强公路管理。交通运输统计贯穿于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对于发展交通经济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有效提高公路交通经济调查统计的管理水平,是搞好统计工作,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最有力的手段。

一、在设计阶段控制交通调查的质量

调查统计设计、交通统计调查与统计资料整理共同构成了交通调查统计的全过程。在涉及阶段想要保证交通调查的质量,需要结合先进的知识理念,在质量监控的条件下设计调查统计过程,以消除统计过程中不合格或不满意的因素为出发点开展活动。

1、设置科学的交通量观测站点

首先,只有交通流比相对稳定的地方才能代表某个地域交通流量和特征的真实情况,在交通流比相对稳定的地方建立观测站点,对观测所在路段的交通量进行准确测量,才能够保证统计出的交通数据定性定量的反映出该区域内交通量的分布及变化特征。需要注意的是,观测分界点一般设置在交通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从原则上讲各行政区划的分界和省际行政区划分界都应设置成观测分界点。其次,安装观测仪器的地方必须保证视线开阔,更要便于仪器安装。比如说,选址于公路线路,就必须保证安装在公路的直线路段处且线路的纵向坡度不大于百分之二。再次,建立交通量观测站点 必须要结合当地的路网现状并对该地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规划路网进行考虑,确保交通量观测站点在路网中的存在不会影响当地的交通,亦不会被当地的交通影响。一般来说,交通量观测站点应避免集中更不能太靠近城市,保证距大城市出入口8公里以上,距中小城市出入口5公里以上,距城镇进出口5公里以外是交通量观测站点设置的基本要求。最后,交通量观测站点的位置一旦设定,在一般情况下就不允许再随意更改或者撤销,除非遭遇特殊情况,如当地路网规划变更等可能对观测造成不利影响的时候,才能考虑更改或者调整交通量观测站点的布设方案,以便实现观测的最优化。

2、管理角度优化站点设置的因素

从管理角度出发优化站点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观测点设置的道路在当地的路网中具备普遍性,即不具备“特殊性”,且能够真实的代表当地交通的真实情况;第二观测点所在路段上的交通流量大小;第三,观测设备的性能、服务与价格能否满足公路交通调查统计的要求;第四,分利用观测站点周围的环境,以有限的资源创造高的经济管理效益;第五,对观测站点周围的环境进行具体分析,确保电力、通讯设备配套,站点、仪器设备安全,结合前面几个因素,经综合评价和优化,最后确定出最适宜观测的地点进行安装观测。

二、在调查阶段控制交通调查的质量

常规调查和非常规调查是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的两种情况。常规调查指交通量调查、车速调查和四类公路交通量比重调查等。非常规调查包括轴重调查、起讫点调查、出入界交通量调查、交通事故调查等。

因为常规调查获取的统计资料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因此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公路交通经济调查都是指常规调查。只有充分利用常规调查获取的统计资料,才能确保下一阶段交通参数值的精准性。因此,调查相关部门应严抓管理,加大监督,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确保公路交通经济调查统计数据的质量。

1、从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

首先,观测人员应熟练掌握车型分类这一进行公路交通调查统计最基本的要求;其次,熟悉各类调查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对仪器进行基本的维修护理;再次,懂得统计调查的相关制度及各种制度下对应的调查方法;最后,严格要求自身,以严谨的态度进行交通统计工作,确保统计出的数据正确。在保证以上四点之后,还需要注意观测人员的配备。应施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原则,根据车流量的大小适当的增减观测人数,以保证人员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从监管角度出发

首先,交通调查统计的相关部门需要定期不定期的对观测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在提升其理论知识的同时,提供一系列可行手段,“模拟”测量的真实情况,以提高观测人员的观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其次,加大观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力度,用教育的手段宣传交通调查统计的相关规定,解释交通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保证员工具备足够认知的情况下,实现增强观测人员敬业爱岗精神的根本目标;最后,上级部门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强交通调查统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结合工作的特点和部门的特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科学的规章制度;加大在交通调查方面的经费投入,为观测人员提供先进的测量辅助工具;在加大交通调查自查、检查力度的同时,下力气改善观测人员的观测条件,提高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以确保调查统计资料的准确。

3、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测量仪器

谁都不能否认,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加速了现代公路交通的发展。随着路网的不断扩展和旅游路线的不断增多,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是越来越明显。

为了提高公路交通经济调查工作的质量,保证观测人员提供出正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公路交通部门需要加大科技手段在统计过程中的应用,推广并普及统计相关的观测仪器。比如,可以在流量相对较大的线路上安装半自动仪器,实现观测人员与机械的间歇式观测模式,在降低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再比如,对那些交通流量较小,偏僻、环境差的观测点,可以采用移动式车载自动观测装置取代观测统计人员进行公路交通经济调查统计的相关工作。对取得良好效果的测量仪器进行有效推广,在节约更多人力资源的同时,有效提升测量的准确性。

三、在资料整理阶段控制交通调查的质量

一方面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调查统计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另一方面对经过加工分析的资料进行再加工,让综合资料内包含的信息变得系统化、条理化,更能清晰明了的反映公路交通现象的本质。这两条就是人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交通调查统计资料的整理工作。

统计资料的整理实现了人们在认识层次上从个别到总体的过度,更提高了人们由事件表象看事件本质的认知水平,实现了挖掘事物内在联系,深化了思维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最终实现了统计研究的根本目的。公路交通统计资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其对社会经济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用客观、理性、真实的眼光去审视统计工作,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统计工作,才能保证统计资料的丰富、准确、全面。顺利完公路交通发展的科学预测,对未来的道路进行科学规划,满足社会对交通信息的需求,是一件包含了深远意义的工作。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近些年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在认识到科技的先进性同时已经将之应用于公路交通经济的调查统计工作中。如今,公路调查统计工作已经逐渐朝着仪器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为了规范公路交通数据的调查收集、处理与报送,交通运输相关部门已经对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报送与统计系统进行了综合的规划,全面施行公路信息采集、传输、存储、统计、应用为一体的新型公路信息统计手段。时至今日,计算机程序化数据处理已经全面应用于省、地、县三级,自动化、半自动化交通信息采集手段将资料进行网络整合,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合理应用,在大大减小调查统计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人为的主观误差。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推广将进一步提高统计效率,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2、全面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统计工作中,影响统计结果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统计工作者只有具备丰富的业务技术,才能保证其在统计岗位上顺利有效地开展工作,切实履行统计着的责任,充分发挥统计人员职能的先决条件。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统计人员统计工作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可能会存在因为统计人员对交通调查软件仪器的数据导入接口程序操作不当,继而导致人工抽样参数错误,使得电脑在对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时,错误的将平均车型系数折算报表日均混合,导致车流量大幅度的增长和车辆类别数量事实不符的情况。

基于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调查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准,使其充分接受高科技,并将高科技正确的应用于调查统计工作中。加强对调查统计人员的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培训,以提高其对高科技的适应能力。要放眼未来,优化统计调查队伍,在充分发挥统计调查整体功能的同时,更新员工的狭隘思想,注重统计数据的测量,确保统计报表的质量。在统计数据相关资料上交之前,以严谨的态度对数据进行检查,分析数据出现的根本原因,避免出现人为录入出现错误等相关问题;有效地控制资料整理阶段的数据质量,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对比,观察交通的实施情况,若出现较大的波动应及时分析,确定波动的原因,并对人为因素进行及时的更改。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在严格实施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下下,实行岗前和岗位培训制度,保证统计人员具备统计相关丰富的专业知识,继而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而公路交通经济调查统计工作是一项具备专业、技术、服务的工作。公路交通经济调查统计部门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需要做到从数据采集到人员培训,从硬件更新到公路调查统计数据深加工的有效过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并不断加大开发新技术的力度,使公路交通经济调查统计走向专业化、正规化和社会化的道路。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总值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有效发展公路交通经济刻不容缓。设置科学完善的管理机构,建立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注重团队建设,实现从采集数据到人员培训各个环节的专业和正规,使公路交通经济调查统计数据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覃丽.刍议如何提高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数据质量[J].中国电子商务,2014(06 ).

[2]刘颖慧.通过“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分析赤峰市货运市场现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02).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篇3

交通量调查分为常规调查和专项调查。常规调查是指按照规定要求定期开展的调查活动,主要包括车流量调查(比重调查)、车速调查、占有率调查、轴载调查等;专项调查是指根据专项工作需要开展的调查活动,主要包括起迄点(OD)调查、通行能力调查、典型路段运行监测、典型车辆调查、重大社会活动(事件)及政策影响情况调查等。

1 交通量调查数据的获取

(1)人工观测法:通过调查人员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守候在指定的路侧,记录通过该路断面的交通量。

(2)自动计测法:利用自动观测设备对通过观测断面的机动车进行数据采集记录。

为确保采集数据的精度,应定期开展人工观测法与自动计测法数据比对工作,纠正误差。

2 交通量调查数据的类型

交通量数据分为自然数和当量数,根据时间长短分为年交通量(全年交通量总和)、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全年交通量总和除以全年总天数)、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月交通量总数除以当月的天数)、平均日交通量ADT(观测期间的交通量总数除以观测天数)、小时交通量(日每时段段机动车通行量的总和)、实时数据(每5min统计的数据),每个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同,作用也不同。

3 交通量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

交通量对比分析是指调查站点本期交通量(用户指定的周期)与上一期交通量(指与本期临近的前一个交通量)和去年同期交通量以及邻近站点数据比较,分为“环比”和“同比”,如果超过设定的“环比”、“同比”的参考值(20%、30%),分析变化原因,如因道路施工、交通管制、交通环境改善、地方经济增长、支线分流、设备或人工统计误差、节假日等因素导致数据增大或减少。

环比(%)=100×(本期交通量―上一期交通量)/上一期交通量

同比(%)=100×(本期交通量―去年同期交通量)/去年同期交通量

(1)通过交通量环比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该站点近期交通流的发展情况、相邻两年同期交通流的变化情况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与模式;衡量各时段对公路设施的需求情况;研究制定公路养护计划;确定是否有需要增加新设施或改善现有设施的地方;为研究制定交通控制和交通运营管理提供数据。

如表:通过对G205山深线泾县石山站点和旌德新建站点2013年平均日交通量数据比较,可发现石山站点小货、中货、大货、特大货、拖挂、集装箱及小客比新建站点明显多,并且日平均交通几乎翻番,通过这些数据的比较分析,可知该路泾县段交通密度比旌德段大,公路损坏几率也会大些,在制定公路养护与建设计划时应优先考虑泾县段,同时该数据也反映了泾县的地方经济发展比旌德县好。

(2)通过交通量同比数据的对比分析,了解交通量年变化情况,确定某一地区的年出行量;评价现况交通流量与公路规模是否适应;预测公路交通发展趋势;计算该路段的交通事故率;估算收费公路的年收益率;为公路改造、建设计划的拟定提高参考。

如我市S322水仙路共设置三个交调站点,分别是宣州区大山庵、杨柳及泾县章渡站点,通过对三个站点10年数据的分析,大山庵和章渡站点每年数据变化基本在5-8%之间,有时持平,2002年日平均交通量在3000辆/日左右,2012年日平均交通量在4500辆/日左右;杨柳站点由于处在宣州区至泾县之间,数据增长快,2002年日平均交通量4000辆/日左右,2012年达到16000辆/日以上,特别是2010、2011、2012年三年,每年增长率超过30%,导致该站点路段交通密度急剧增大,路况下降明显、交通拥堵、事故频发。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2015年我市已将该路宣州区至泾县段又原来的二级路改建为一级路,目前交通拥堵现象得到彻底解决,事故率明显下降。

(3)通过对交通量日小时交通量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了解当日各时间段、各类车的通行情况,每日高峰的持续时间和高峰交通量的大小,测算高峰期通行条件是否满足通行需求,为制定交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可获取各时间段的交通密度(辆/km),为公路平交、交叉口的平面设计、十字路口信号灯的设置提供依据。

如对G318沪聂线我市境内寒亭站点日小时交通量数据的分析,发现每日6点至20点货运车辆流量相对少,20点至第二天6点货运车辆流量大,特别是23点至第二天4点时间段大货、特大货、拖挂流量更大。通过分析,在制定该路段路面治超工作计划时,就能确定每日的工作重点时段,应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放在该时间点。

4 交通量数据分析的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交通量数据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9个方面:

(1)确定公路设施的规模:交通量是确定公路行政等级、技术等级、几何尺寸、交叉口类型、交通管理设施及公路横断面布置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2)确定交通控制的方法:根据交通量大小及分布,可以确定交叉口控制的方式,交通安全标识的设置,交通信号灯周期的长短确定等。

(3)为确定交通与运营管理提供依据:根据交通量资科可以掌握公路网络,交通量分布、变化情况,掌握公路高峰时间段和交通繁密地段。据此可以制定加强交通管理的措施,以减少交通阻塞和事故,并可以根据公路交通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合理投放、控制运力,维持线路上运力与适量的平衡。运输企业可以据此科学地安排、调度生产车辆,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和时间安排,提高运输效率。

(4)制定公路养护计划:根据各路段的交通流情况,了解易损耗点段,制定适宜的路面大中修养护计划,合理安排日常养护作业,做好路面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公路保持良好状态。

(5)预测交通量发展趋势:通过逐年观测累积交通量数据,分析增减特点,画出交通量增长趋势图,据此可以预测未来交通量并与客、货运量预测相配合,作为从宏观上调控运力、运量使之协调发展以及交通规划的依据。

(6)用于运输经济分析:改建或筹建一条新公路,需先通过经济分析论证它的可行性,这就要看当期路段的车流量及其车速有多大,据此,可以计算出新改建公路的经济效益大小,从而决定是否改建或新建一条高一级的道路以及修建先后顺序。

(7)评价道路安全程度:将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次数、程度等与交通量及交通流的速度联系起来分析,有助于找出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和对道路交通安全做出客观评价,以便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篇4

一、组织领导

为抓好这次全县公路OD调查,县交通局成立以杨培谦副局长为组长,公路段李小音段长、运管所全凤根所长为副组长,公路段副段长王正、运管所副所长潘强、善江公路刘连华副总经理、吴云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协调、指导全县公路OD调查的有关工作。办公室设在公路段,李小音段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王正、吴云兼任副主任,办公室电话号码为:84226369。

二、组织实施

(一)调查时间:在2010年11月30日(如遇恶劣天气另行确定),在全省范围内选定的调查点,实施12小时OD调查(7:00-19:00)和24小时交通量调查(7:00-次日7:00)。

(二)调查范围:全省域范围(包括省界),调查点分布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包括主线和互通收费站)、普通国省道及部分重要县道路段的适当位置。

(三)调查方法:本次OD调查省内调查点采用车牌照法(即记录车辆牌照号码)进行,省界调查点采用传统停车询问法进行。省内高速公路出入口、有公安固定监控设备的普通公路调查点的车辆牌照号码通过当日监控拍照获得,其他调查点均通过人工调查获得。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省公路OD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搜集行驶在公路上汽车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即起讫点OD)以及路段交通量、车辆乘载状况等公路交通信息,掌握全省公路交通的主要流量和流向分布,构建公路交通出行数据平台。开展新一轮全省公路OD调查,可以为交通“十二五”规划、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交通项目前期研究提供基础。因此,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落实调查人员,保质保量圆满完成省厅布置的这一工作,树立交通的良好形象,确保在省厅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省厅将对本次OD调查工作进行专项考核评比)。

(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完成调查工作。公路OD调查由市交通局统一领导,县交通局具体组织调查,各相关单位组织人员全力做好OD调查及调查的配合工作。

(三)要在公安交警部门的支持下,摸清公路沿线公安监控设备的布点情况及设备运转检修状况,合理调整调查点、合理安排调查人员并做好OD调查前的物资设施的准备工作。根据省厅会议要求,每个OD调查点每班均应有交警人员到现场维护交通秩序,公安交警部门要安排专人对监控设施进行看护,保证设备在调查当日能准确地采集数据。现场交通管理人员是指交通部门的路政或运政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必须着装持证上岗,协助交警维护好现场交通秩序。

(四)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对调查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并切实做好现场调查的安全工作。调查现场应设置告示牌、标志牌、橡皮安全帽、照明灯及配备现场调查用的桌、椅、交通量计数器、讲义夹、笔等必要的调查用品。若遇下雨,须配备必需的简易雨具(雨天照常工作)。所有现场调查人员必须穿反光安全背心,拦车人员必须配手持的停车标志牌。确保不发生调查人员的人身伤亡事故。

(五)OD调查期间,交通管理人员要与交警人员密切合作,加强现场管理,以保障OD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确保交通有序、畅通,尽可能减少OD调查对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杜绝因OD调查而发生交通事故。

(六)公路段要做好现场调查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配备一定的后勤和机驾人员,安排好调查人员的饮食。调查人员的交通由各参与单位自行负责。

(七)县公路段要落实专人负责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调查结束后3天内将调查点的资料报市公路管理处。

四、行动计划

(一)11月17日前:各责任单位成立领导小组、落实调查点具置。

(二)11月18日前:参加市局组织的县级调查负责人员的技术方案培训工作。

(三)11月22日前:召开全县公路OD调查动员会议,完成对调查人员的技术方案培训工作和对参与调查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篇5

【关键词】公路分离式路基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X734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方案应在广泛收集资料和现场实地勘察的基础上进行。要求加强设计基础资料的收集调查和整理工作,保证广度、深度和精度。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安全第一、服务社会;尊重自然、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经济适用;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原则。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考虑项目沿线建设条件、地形、地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充分与铁路、规划、交通、水利、环保、土地、电力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并取得有关资料。对沿溪、跨河路段必须进行水文调查与分析。根据《公路勘测规范》的规定开展项目勘测与调查工作,主要勘测和调点如下:

1、资料收集

在勘测和调查前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需收集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国家及有关部门设置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等资料;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沿线农业、水利、铁路、公路、城建、电力、通讯、文物、环保等部门与本路有关系的规划、设计、规定、科研成果等资料;原有公路的测设、施工、养护、路况及交通量等资料;起止点与现有公路衔接的相关路线资料;沿线城市规划、公路沿线城镇及工农业布局规划,生态保护区规划;地方路网规划及改建新建公路资料;沿线矿产资源、文物古迹分布资料及压占矿产资源资料;本项目的环评、水保、地质灾害、地震、文物、矿产压覆、林地征占等报告资料以及审批意见。

2、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

确定本项目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中央子午线、投影面大地高;高程控制测量基准高程。初设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建立控制测量网、基础控制网复测、中线测量、地形图测量等。控制网测量在已知国家三等GPS点的基础上沿各路线方案按四等GPS点进行加密布设。

3、工程测量内容:

①GPS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测量及复测;

②初步设计中线测量;

③测量1/2000地形图。

4、中线控制桩及线位调查

中线敷设和中桩高程测量采用GPS RTK法时,取涵盖放线测量范围,并小于10公里中的四个GPS水准点求取转换参数,流动站至基准站距离均小于5Km。每次放线前,架设好基准站后,立即进行点校正,并利用另外一个控制点进行检查,满足规范要求后即开始中线测量,中桩高程测至桩志处的地面。中线中桩在路线纵、横向地形变化处、路线交叉、建筑物、构筑物、高压线、光缆等均进行了加桩。

5、地质调查

①根据沿线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通过调查附近天然、人工坡面的高度、坡度和稳定性情况,为设计提供依据。对不良地质的路段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探明其成因、特点和现状情况。

②着重对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0米(软基地段大于6米)路段的地形、水文条件和基底情况进行调查;对边坡高度大于20米的土质边坡和边坡高度大于30米的岩质边坡的岩土类型,出露的岩层走向、倾角,地质水文条件进行了调查。

③根据外业调查情况和地质调绘初步成果,有针对性的布置了地质勘查工作及测量工作。

6、路基路面、防护排水、支挡工程、特殊路基的调查

①在开展初步设计工作前期,设计人员认真研究了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意见及业主的意见;收集了有关路面结构形式组合、防护形式、排水措施、高填深挖路基设计、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等方面的区域性经验,并消化吸收,融入到本项目的路基、路面设计工作中去。

②调查与本项目相交公路的路面、路基、排水等情况。

③与路线组、桥涵组密切配合,就沿线不良地质、路基路面排水、高填深挖路段、软土路段最大填高等各方面的设计进行充分沟通,力求达到总体设计最优,并在外业期间形成若干路段的分析材料。

④对需要设置挡土墙的段落,外业期间着重对设置挡墙的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和基底承载力情况进行调查。

⑤沿线地表积水、径流、渗流,地下水的埋深变化对路基的影响调查和处理方案。调查沿线地表水渠、沟溪的位置,高程和流向,并结合沿线桥涵的设置情况,初步拟定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7、筑路材料、取(弃)土场的调查

①结合全线的土石方数量情况,初步确定了取、弃土场位置,对取土场进行取样试验工作。

②调查沿线砂、水泥、粘土、土料、石灰、石料场等,并对有代表性的料场安排相关的材料试验工作。

8、大、中桥勘测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

大、中桥桥位勘测是以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和《公路勘测细则》 JTG/T C10-2007为依据,以项目组制定的初步设计工作大纲、测设暂行规定、外业测设要求、内业设计暂行要求等为指南,结合本项目沿线自然环境特点开展工作。

①对沿线桥位地形地貌、河流、冲沟汇水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描述、记录,对河流流向、河宽、水深、枯水期、流量、流速、洪水发生年代的特征、灾害、洪痕、水位等进行走访调查、资料收集。

②对沿线既有桥梁的孔数跨径、结构型式、修建年代、使用情况等现状进行调查。

③走访水利、公路、交通等部门,对沿线桥梁的通行净空、防洪要求等有关资料进行收集。

④对较大的自然河流在地形图上勾绘汇水面积,并根据需要,对洪水位、河床比降等进行实地测量,沿中桩轴线进行桥轴断面以及水文断面测量。

⑤沿线桥梁若兼有通道功能,现场调查与桥梁交叉的现有道路的等级路基横断面、路面材料及结构、路面高程、被交公路净空要求等,并征询有关交通、规划等部门的意见。对于重要的等级道路进行被交道平面、纵断面测量等工作。

⑥对沿线大中桥桥位处被交道改线、改河工程进行现场勘测。

9、桥位工程地质勘测

桥址处工程地质勘测主要工作内容有:桥址区工程地质平面、纵断面测绘,布置物探线,布设地质钻孔,试验成果分析、地质评价等。

通过物探及钻探收集的资料,对桥址工程地质特征、岩性、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对基岩地质构造、产状、风化程度、有无断层等不良地质情况等进行分析、判定。

钻探布设的原则是:一般大桥以上不少于3个孔,一般中桥不少于2个孔,一般小桥1个孔,涵洞根据实地调查需要布置。另外对于分离立交、通道桥梁等交叉工程也根据需要布置钻孔,布置原则同上。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开展之前制定详细的技术要求,钻探过程委派专人逐孔检查验收,并对完成的中间成果进行初步验收、评价,对不符合要求或漏掉的工作进行补充勘察、测绘。

对于兼顾地质水文计算的钻孔资料,还应进行河床土的粒径分析及河床土描述。

10、隧道勘测

隧道区段路线初测在隧道洞口前后50m(具体长度根据各洞口地形等情况拟定)实放中桩,桩间距按5m控制;在隧道洞身存在浅埋、偏压等区段考虑加桩,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加桩间距按5m~10m控制。

隧道洞口及特殊区段地形测量:隧道洞口及洞身浅埋、偏压等特殊区段测量1:500工点图,测量范围根据实际地形、初步确定的边仰坡范围等拟定。

11、路线交叉调查

对沿线所交叉的重要国省干道,县乡道路以及通村公路的现状和规划情况,以及相关技术标准、跨越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并与相交的铁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就交叉形式进行沟通取得了回函,作为分离立交、通道、天桥设置的参考依据。

12、经济调查

外业期间根据1∶2000地形图上确定的路线方案对沿线进行全面细致的实地勘查。经过现场调查,对沿线土地类别的划分情况、地表植被的覆盖情况、村镇建筑物的拆迁情况以及电力电讯和其他管线的交叉情况都做详细的勘查和记录。在调查中发现对路线走向有影响的建筑物等及时反馈和研究,以利于路线优化。根据沿线勘查的具体情况,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协调。主要有政府部门、交通主管部门以及电力、电讯等部门,搜集有关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水土保持等文件、法规;各类线路拆移的相关规定和补偿标准等资料;并且发出征求意见函,得到答复。沿线调查资料整理成《公路用地表》、《赔偿树木青苗数量表》、《拆迁电力电讯及其他管线设施表》、《拆迁建筑物表》。

13、地质勘察

地勘组是在工可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初测所拟定的路线方案、人工构造物以及不良地质路段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通过对路线走廊带内区域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及原位测试等手段,初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路线方案的比选、桥隧构造物及路基的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14、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调查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含收费、监控系统、公路管养设施及交通安全设施等,根据相关规范及细则,结合路线平纵面线形、构造物、交叉及路基横断面形式初步拟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结构形式及设置位置。

15、概预算相关资料收集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篇6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全国所有乡(镇)和建制村的农村公路通达情况及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公路统计无统一标准的问题,交通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去年*月*日,交通部在河南郑州市召开了全国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布置会,翁孟勇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对开展农村公路专项调查的意义、内容、进度安排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厅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厅党组会议专门研究和安排了我省的专项调查工作,并于去年10月成立了专项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对组织方案、技术方案及设备的配置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段时期以来,办公室的同志们根据交通部统一部署,编制完成了《全省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组织方案》和《全省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技术方案》,并对与该项工作有关的GPS设备、笔记本电脑、PDA产品进行了广泛调研,对所需要的软件环境及技术支持进行了多种比较,确定了我省专项调查GPS数据采集和GIS系统开发合作伙伴。这次会议之后,还将邀请有关专家就我省专项调查方案和数据采集软件,对参加专项调查的有关人员进行辅导培训。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交通部农村公路专项调查工作布置会议和翁副部长重要讲话精神,对我省开展农村公路专项调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任务,确保高质量、按时限圆满完成这次专项调查工作。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前两天,厅党组会议和厅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了“*”发展规划,在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运发展上制定了新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并上报省政府批转落实。。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地区的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的完整体现。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去年,交通部的两位部长在交通发展的调研和考察当中,对我省的农村公路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在一些地市和县区,农村公路建设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也确实也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体现了交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公益性。今年黄先耀副部长带领中办、国办和部里有关司局的同志到运城调研,总结了运城的经验,回良玉副总理在调研报告上充分肯定农村公路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对运城的一些做法也给予高度评价。去年上半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为“*”和2020年前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去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又正式印发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资金落实,要求各级把农村公路建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搞好管理。所有这些,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黄菊副总理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交通部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要办成的六件大事之首。李部长到交通部工作以来,重点抓两件事,一是抓安全生产,二是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战略重点,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在2月7日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李盛霖部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分析了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变化,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新任务,要求各级交通部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修好农村路,服务新农村。省委、省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村公路发展,也抓出了成绩。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决策,从组织领导、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20*年以来,省政府每年把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发展列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并将“*”的政策延续和扩大到“*”,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体制和环境。前天上午,省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建立新的合作协议时,大家共同的愿望就是把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比较重要的有两条措施:一是在贷款当中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支持,三月下旬正式签订协议。二是交通部和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也有一个战略合作协议,研究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开发银行总行在和交通部的合作当中把*作为十个试点省份之一。由此可见,自上而下,从中央、各部委再到省里,对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上升到各行各业的重要位置上,成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坚决务实的态度、坚强有力的措施,把农村公路建设这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大实事做好做实,确保经得起考验。

二、农村公路建设是今后我省公路交通发展的重点和长期任务

近年来,在交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紧紧围绕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大事来抓,按照厅党组提出的“三网并重”的工作思路,积极履行“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承诺,实施了“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油)路”和“村村通客车”三大工程,取得了重大成果。五年新改建农村公路89592公里(包括村内巷道)。其中,完成县乡油路改造13717公里,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75875公里。“*”我省新改建的农村水泥路、油路里程占全国同期建成的农村油路、水泥路总里程的近1/3,是建国51年我省建成的农村油路、水泥路总里程的5倍。全省100%的乡镇、80%的建制村基本通了水泥(油)路,比“九五”末分别提高了13.5、37.5个百分点,运城、太原、阳泉、晋中、长治5个市和59个县(市、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农村客运建成乡镇汽车站105个、农村候车亭1797个、招呼站牌11534个,全省100%的乡镇、83.6%的建制村通了客车,并有30个县市实现了城乡客运一体化。我省“三通”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仅解决了广大农民长期以来行路难、乘车难、运货难、看病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全国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公路建设的要求、任务、发展阶段和发展内涵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站在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格局下,在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规划指导下,谋划和推进新时期的农村公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建设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新农村的建设,国家确实出于很多考虑,第一,是通过启动新农村建设,稳定、科学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如我们98年搞大运高速公路建设,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我们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我们长久的动力。这是一个战略思考。第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当前的社会矛盾表现出来的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城乡差距。农村是弱势群体,也是弱势区域。现在上访的,包括农民工,都和农村的贫穷落后很大的关系。所以,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交通部的总体部署,“*”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村公路建设仍是公路建设的重点,是一项长期任务。从我省目前实际来看,虽然国家和省的支持力度很大,但问题和困难并不少,毕竟农村的面积非常大。由于经济欠发达,农村公路底子薄、里程长、建设和养护管理资金匮乏,农村公路整体情况仍很落后,农村公路建设的任务还很重。必须千方百计调动方方面面的的力量共同把这件事做好。根据省政府领导指示和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总规模约为11万公里,其中村村通工程5万公里,村中道路6万公里。到2010年,70%县乡公路实现油路化,90%建制村通水泥(油)路,从而使我省农村公路里程有较大增长,通达深度逐步提高,技术状况明显改善,基本形成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络。最近,厅里制订了高速公路发展规划,省政府已经通过;干线公路发展规划厅党组会议已经通过,也要报省政府审定;现在正在着手制订农村公路规划。“三网”的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体现公平,这一点对于交通系统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也非常重要。

三、开展农村公路专项调查是保证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真正把农村公路纳入交通部门视野,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是在“*”中期。我们的认识和理念观念,也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过去一提农村公路就觉得这是村里自己的事情。国省干线由国家和省里管,农村公路就是民办公助、民工建勤。当然民工建勤后来取消了,但主要就是依靠地方来办,因此也就不在我们行业的视野和范畴。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变化和升华,农村公路恰恰是惠及老百姓最多,但无论是建设,还是管养,也带来的问题最多。近年来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我省广大农村的出行条件,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交通部的要求和国家的总体规划,我省正在制订全省农村公路发展中长期规划,该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必须有完整、准确的统计数据反映农村公路建设进展、养护管理、通达深度等情况,以利于领导决策和管理部门加强指导。但是,由于我们现有的统计手段和统计环境相对滞后,工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加之交通部还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农村公路通达标准,我省现有的农村公路相关资料还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基本情况了解不全、不细、不透。因此,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就可以较全面、准确掌握全省所有乡(镇)和建制村的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以及全省所有农村公路的技术状况。另一方面,对于我省来说,搞好此次专项调查,执行全国统一的农村公路通达统计标准,并建立省、地两级农村公路通达情况基础数据库和省级农村公路通达情况电子地图,这就要求摸清家底,到底我们建设了多少农村公路,这样就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实实在在的任务,也才能完善和制定我们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因此。这次调查既要有规模和数量的全面调查,也要有技术状况和养护情况的全面调查,同时还要进行县乡公路和干线公路衔接情况的调查。交通部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也考虑下一步的管理,安排此次专项调查。特别是山区,比平川的调查工作更难进行。据我省近四年来统计,共修了农村公路近八万公里,但到底修了多少,修的怎样,确确实实需要检验一下,以证实我省农村公路的实力和水平。所以要建立省、地两级农村公路通达情况基础数据库和省级农村公路通达情况电子地图,建立这么一个体系,同时也相应地把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做一次普查,这对下一步和长远的规划和管理是有重要意义的。前不久在和合作商研究我省的GPS软件开发方面,我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这个软件不仅仅是要考虑对现在的数据库和电子地图两个方面,还要考虑为将来的智能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奠定一个好的基础。比如数据的采集,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平交道口、县乡公路和村道的平交道口,就很重要。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将来国省干线公路和重要的县乡公路实现智能化管理是必然的,而且为时不远。所以,这项工作确实是非常重要。大家能够参与这样一项特别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要有光荣感和使命感。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工作要求,也有每个时期的战略重点。比如我们当年的大运高速公路建设,正是有一种责任感、光荣感,我们才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运高速公路建设中。我们现在进行的这项调查工作,意义决不低于当年的大运高速公路建设。

四、准确把握农村公路专项调查的具体要求

为做好这次全国农村公路专项调查工作,交通部在试点的基础上,先期编制了《全国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过国家统计局的审批备案后已正式下发。该方案是指导这次农村公路专项调查的重要文件,包括专项调查组织方案和专项调查技术方案两部分内容。在郑州会议上,交通部专项调查办公室专门对专项调查方案和计算机软件进行了讲解培训。我们的任务就是落实好。从我省的实际出发,省厅编制了《全省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组织方案》和《全省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技术方案》。组织方案主要涉及到专项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专项调查对象、专项调查内容、专项调查的标准时点、专项调查的组织方式、专项调查的实施要求、专项调查的数据处理、专项调查的资料管理、专项调查的总结评比、设备资产管理办法以及专项调查的进度安排等内容。有关专项调查的详细内容和各项要求,本次动员会后,省专项调查办公室将组织一次专门培训会进行全面布置,并进行相关理论和数据采集软件的培训,希望各位务必认真领会、准确掌握并能够运用到本地区专项调查工作中去。我在这里就调查方法的掌握强调几点:

第一,必须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突出重点就是重点要搞好农村公路调查,把农村公路的底子摸清、资料收全、管理夯实,这既是部里的要求,也是我省农村公路发展的要求。整体推进,就是要借这项全国农村公路专项调查的机遇,同时开展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全球定位和地理信息采集工作,“三网”整体推进,建立完整系统的全省公路数据库和电子地图,为今后我省公路建设和公路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第二,坚持全面性与真实性相结合。所谓全面性,就是无论是农村公路,还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每一条路段都要纳入这项专项调查范围,从技术标准、线形、线位、里程、主要控制点、通达乡村及地质生态水文情况等各个方面全面了解,纳入数据库管理。所谓真实性,就是要对每个路段的情况既要调查的全,又要记录得准、分析得透,不能提供虚假信息,不能模棱两可,是什么就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的调查人员必须亲自实地察看,没有亲自调查,就没有真实性,事实上也没有全面性。

第三,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既要注重当前公路数据的采集、归档、运用,又要结合公路建设的发展情况,及时对原有数据进行调查、修改、完善,实行动态管理,使数据常新。

五、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专项调查的组织领导

本次专项调查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各项具体工作要求很严、很细,不仅需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而且需要充分利用数据库、GPS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确保数据采集准确、资料编制准确、调查结果准确。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深入扎实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保障专项调查工作顺利完成。

第一,必须做到领导、机构、人员、经费“四落实”。这是我们对重要工作、专项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本次专项调查工作,要按照“谁管养、谁调查”的原则进行。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专用公路、村道,由各市、县交通局负责,国省普通干线公路由省公路局负责,高速公路由省高管局负责。各相关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省厅专项调查办公室编制的《全省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组织方案》和《全省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技术方案》,按照省交通厅的总体部署,对专项调查工作做到有专门的领导分管、专项安排、专人负责。根据交通部要求,省厅已成立了农村公路专项调查领导小组,并抽调能力强、业务精的人员组成了专项调查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省公路局。各市交通局、各公路分局要成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抽调懂技术、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办公室,专门负责专项调查工作。这里强调一点,为了便于组织协调,保证专项调查工作质量,各市都要组建统一的专项调查办公室,由各市交通局和公路分局组成,统一组织区域范围内的调查工作,不允许层层下转由各县(市、区)交通局、公路段自行组织调查。高速公路的调查工作由省高管局组织实施。各级专项调查机构要确保专项调查工作的领导、机构、人员、经费“四落实”。特别是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还要熟悉业务。所以各县区一定要挑选好参调人员。在此基础上,再把培训工作抓好。此外,为确保此次调查顺利进行,省厅给每个外业工作组配备笔记本电脑和GPS测量仪各一台,共计138套外业数据采集设备。省专项调查办公室要严格按照本次调查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加强技术培训,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认真进行专项考核、专项奖罚,确保按期完成调查任务。

第二,要全面落实专项调查目标责任。本次专项调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厅专项调查办公室要按照省《实施方案》,尽快将各项任务安排部署到位,做到责任到位、分工明确。各市交通局、各公路分局要按省厅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近期要抓好专项调查人员培训工作,讲透调查的目的、意义和调查范围、标准等,安排好专项调查时间进度表,明确做好各项具体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深入细致地安排好各阶段、各环节、各方面的工作,哪个环节、哪个单位出了问题,要追究哪个单位领导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各地、各单位要建立专项调查责任制,严格按交通部、省交通厅确定的调查进度及质量要求,将各环节的工作抓实抓细,加大考核力度,同时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要与地方计划、土地、测绘、统计、财政、林业、环保、公安等部门做好协调配合,相互沟通,确保专项调查顺利进行。

第三,要严把专项调查数据质量关。专项调查方案的设计及数据采集软件的编制,最终目的是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专项调查资料。专项调查的每一个汇总数据都是经过每一条路段、每一个乡(镇)、每一个建制村甚至自然村、每一条农村公路的调查得来的,要经过外业调查、内业整理、数据录入等许多环节,哪一个数据出了错误,哪一个环节疏忽了,都会给专项调查工作全局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各市交通局、各公路分局要统一用GPS测量技术,充分发挥公路数据库的作用,严格专项调查的外业调查、内业整理、数据录入的精确性,确保每个数据准确无误、每个环节准确无误、整个调查准确无误。各地、各单位要对此次专项调查做到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各级专项调查办公室要严把数据质量关,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一级对一级的质量抽检、随机抽查和验收制度,不合格数据坚决剔除,用准确的数据确保专项调查工作质量。我们要杜绝出现历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例如,我们过去在总结乡镇通油路成绩的时候,我们是100%的通了。但在安排乡镇通油路计划的时候,又是这儿不通,那儿也不通,想方设法争取资金。所以,这次调查一定要实事求是,数据准确。特别是用GPS采集数据,做假也相对难一些。我也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数据质量关把好。

第四,要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安全工作。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每个地市、每个县区都有调查任务,特别是在野外作业,必须十分注意安全。现在省里有了《组织方案》,各个地市、各个县区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把《方案》细化一下,细化落实这个《方案》。要做好一项工作,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公路建设也一样,前期工作充分了,干起来就事半功倍;反之,如果我们忽略了前期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就会事倍功半。这是我们多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我们在开展调查工作时,一定要把前期工作做充分,包括人员的培训。

第五,要加强宣传协调,营造良好氛围。此次会议后,各市交通局和各分局要根据专项调查各阶段的特点及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宣传计划,开展扎实有效的宣传活动,使社会各界特别是专项调查涉及的有关部门理解、关心和支持专项调查工作。特别是县一级,一定要给县政府做好汇报工作,因为在具体调查过程中,光靠我们交通部门可能有点问题。所以,确实有必要给县政府做好汇报,让政府来协调、支持这项工作,充分借用政府的权威和作用,这一点很重要。省厅准备在*交通信息网上开设专项调查网站,并在有关新闻报刊上开设专栏宣传报道专项调查工作,从而在全省范围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方面也积极予以配合,使我省专项调查工作即扎扎实实,又有声有色。

我们这次对整个调查结果,地市要考核,要评比,省里也要考核。因为做好这项工作,达到预期目的,确实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如果我们做不好,我们调查的结果就会无法投入使用。*人向来争强好胜,那么,这次我们也不是搞什么形式,也不是争第一第二的问题,而是一定要搞得扎扎实实,清清楚楚,让我们的数据库和电子地图对未来交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下一步做好我们的规划,推进我们的建设,特别是向交通现代化迈进奠定好的基础。

同志们,开展全省农村公路专项调查是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是全面完成我省农村公路“*”规划的先导性工作,也是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需要。各市各部门从现在开始就要按照省厅关于专项调查的统一部署,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视起来,落实下去,圆满完成专项调查任务,为加快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我省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篇7

上海到重庆的高速公路G50,全长1768km,是我国贯穿东部和西部之间的重要公路之一。沿途穿越许多高山深谷以及不少“工程”,地质特征极其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控制困难。在2009年12月建成通车投入运营使用后,由于交通量的急剧增长,加之重载交通的影响,某些路段陆续出现车辙、裂缝、龟裂、波浪、拥包、沉陷等综合病害。为提高路面的形式功能,减少因为路面损坏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发生,需对某些路段进行路面大修养护,以此改善公路的通行条件,满足现行交通量和预测交通增长的需求,提高高速公路的整体服务水平,本文中主要针对江北到长寿段进行调查分析。

2路况调查养护

工程中的路况调查不同于实时路况调查,在智能交通系统里面,实时路况调查时采集实时交通运行期间道路通行状况。养护工程中的路况调查除了交通量调查之外还包括路面结构调查,为路面养护维修提供方案设计依据。

2.1交通量调查

(1)平均交通量交通量是公路设计、改造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为了给该路段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提供可靠指标,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江北到长寿路段6个进出口的日交通量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路段日平均交通量。根据调查结果,项目区交通量相对较大,在混合交通中,部分重载交通运输工具形如挂车、重卡等存在超载现象。汽车超载会对路面施加更大的作用力,加速路面破坏。(2)交通量计算根据高速公路收费按照车型分类各不相同,结合本大修养护工程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在分析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交通量进行了计算,表2所示为近几年交通量增长速率状况。在本项目中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用沥青混凝土层的层底拉应力来验算,将各级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P的当量作用次数N。根据公式,路面大修工程设计年限按照6年作为基准年进行计算,维修后路面使用年限为5~8年。根据交通量计算结果评定出该路段属于特种交通等级,该路段在大修工程中对沥青混合料结构性能要求比较高,路面结构层加铺或者翻修的设计厚度和结构组合都应当根据此交通量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考虑。

2.2路面结构调查

由于该高速公路交通量以及轴载增长速度都比较快,不少车辆存在超载现象,特别是大型货车超载幅度比较大,对路面造成的损伤较大,加上原有路面的结构层相对较薄,沥青混凝土面层受到水的侵蚀、空气阳光等条件的老化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路面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在重庆范围内的路段更是饱受高温的考验,渝长高速公路原有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一般路段结构层面层结构总厚度为63cm,底基层与基层厚度为48cm,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为15cm。其中底基层主要是以碎石为主,基层主要为二灰稳定碎石。隧道的原有路面属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层为24cm的C35水泥混凝土,下层为16cmC10水泥混凝土。在渝长高速公路中,梁桥与拱桥的桥面铺装各不相同,梁桥与拱桥原有路面结构层,不同桥面防水层材料各不相同,面层厚度也有所差异。

3路况评价与原因分析

3.1路况评价

采用落锤式弯沉仪、多功能检测车、摩擦系数测试车对路面的破损情况、平整度、弯沉值、车辙、摩擦系数等评价指标进行检测,得到路面状况指数(PCI)、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车辙指数(RDI),根据这些指标的评价方法,最终得到渝长高速公路路况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路面使用状况评定结果,在渝长高速公路中,上行超车道有17km路段不能达到优良,主车道有13km达不到优良。下行车道的超车道不能达到优良的有13km。为更加深入评价该路段路面材料性能,特对上行超车道路面通过钻心取样进行抽提和筛分试验,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根据试验结果可知,沥青混凝土细集料偏多,AC-13C中,4.75mm以下通过百分率超过了级配上限53%的要求。此外,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偏小,对路面使用性能有影响。

3.2病害成因分析

该路段经使用状况综合评定,现有路面行驶质量较差,近30%的平整度(RQI)评价等级为中级以下标准。部分路段存在车辙、破损、强度不足、排水不良、抗滑性能较差等问题。造成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从设计方面看,该路段所选择的指标相对较低,路面整体结构相对薄弱,附属设施不够完善;从钻芯取样结果看,沥青混合料细集料偏多,4.75mm筛孔的通过率偏大,0.075mm含量相对较多是导致损害的重要原因;从交通量变化看,就是由于交通量的迅猛增长,特别是重型汽车及超载车辆的破坏作用;从施工养护角度看,常年的连续修补损伤了路面的行驶质量。

4大修方案设计

4.1设计参数

该路段属于高速公路等级,设计车速为8km/h,大修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8年,计算时以6年为基准,路面设计弯沉为24.9(0.01mm),并根据2.1节交通量计算结果进行计算。

4.2大修方案

(1)一般路段加铺方案由于原有路面结构层相对较薄,对主线一般路段加铺两层改性沥青混合料,如图3所示,在原有路面上加铺5cm厚改性沥青AC-20C,然后在面层采用4cm厚的改性沥青SMA-13加铺,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2)特殊路段置换方案对于一些特殊路段,设计了专门的改造方案,在桥与桥之间连接段的距离小于150m的情况下,为保证纵坡协调,这些路段不进行加铺,这些路段首先将原有路段的上面层铣刨后,用SMA-13进行铺设恢复,对于桥面铺装同样采用铣刨置换方案进行修复。(3)立交匝道罩面方案对于立交匝道而言,由于车速相对较小,而且坡度较大,排水顺畅,病害产生相对较少,为了既能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又能与下道后平稳衔接。首先将原有道路路基和路面出现的病害进行维修处理,然后采用加铺5cm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维修,加铺后,路面标高提高了5cm,总体厚度达到68cm。(3)隧道“白改黑”方案由于隧道内属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此次大修工程中,通过“白改黑”方式提高路面使用功能。首先将破损混凝土板块进行修复、凿毛、灌封处理,在板块之间的接缝处设置防水卷材,然后对路面进行加铺处理,在两层面层之间加铺1cm厚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增强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板块之间的连接力。加铺后,路面标高整体抬高10cm。(5)病害维修方案对于原有路面上面层和中面层出现裂缝、车辙隧道面层“白改黑”方案龟裂等病害的情况,首先病害进行维修处理,将沥青结构层清除后,将工作面清理干净,然后撒布0.5cm的乳化沥青透层,紧接着分两次铺设普通沥青混合料ATB-25,如果基层存在部分损坏情况,可事先采用C15混凝土处治。

5结语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勘测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108-02

1概述

京港澳高速公路是连接我国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的重要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骨架部分,也是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其地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驻马店至信阳(豫鄂省界)段高速公路位居其中部,是中南地区通往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的咽喉,是北部广大区域干线公路所吸引的交通量向南部沿海及出海港口城市出行的几个通道中最重要的一条。驻马店至信阳(豫鄂省界)段高速公路自开通运营来,沿线诸多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京港澳高速公路及其由此形成的干线公路网展开的,沿线城市建设的布局调整和各种资源的集结,逐步形成以京港澳高速为轴线的带状经济区;随着区域经济新一轮的建设发展,交通量以较快的速度递增,交通量总体规模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公路服务水平逐渐下降,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驻马店至信阳段改扩建彰显重要。

2外业勘测

2.1 勘测准备

对改扩建工程,外业勘测前首先需搜集原设计图、竣工图等文件资料。通过大量查阅文件资料了解当时的设计思想、标准、施工方法及过程。在初步掌握全线桥涵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勘测调查时的工作思路。

改扩建工程外业勘测需调查记录的数据较多,为了能够详实、准确、清晰的记录调查成果,记录格式应按工程分类进行统一设计,将所需调查之数据全部列出。前同时还应准备相机、摄像机等影像设备,在外业调查对原有构造物进行拍照留影,方便以后设计。

2.2 展开勘测

2.2.1控制测量

2.2.1.1 信九高速公路原有一级导线控制点1999年完成,经调查自2003年建成通车至今,1999年导线控制点丢失破坏较多,为保证高速公路改扩建公路用地范围内1:2000平面图准确无误,全线统一重新敷设一级导线控制点,成果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4°)和WGS 84三维坐标;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级采用四等水准联测,起闭于国家等级水准点。其中:首级控制点5公里一对点,加密控制点间距500~700m。所有加密控制点能够两点通视,以利施工。

2.2.1.2 根据所敷设的新控制网,实测现有高速公路中线两侧各250m范围内的1:2000地形图,并制作三维数字地面模型。

2.2.2路线测量

2.2.2.1 信九高速公路改扩建八车道,双侧加宽是在原有四车道基础上两侧各加宽两个车道。设计中线为全幅路基设计中心线,与现有路基中线相同,设计高程仍为中央分隔带边缘高程。单侧加宽整体式路基、分离式路基的设计中心线为行车道中心线。

为使扩建后的纵断面与现有纵断面保持一致,实测了现有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设计标高,同时量测中桩点位对应的硬路肩路缘石内侧点位、土路肩、坡脚、边沟、隔离栅处的点位。各点位均为三维坐标,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及硬路肩路缘石内侧采用水准量测标高、GPS-RTK测量平面坐标,其他点位采用GPS-RTK结合全站仪测量三维坐标。

横断面采用全站仪测量,实测各变化点的三维坐标,路面点高程依据水准测量成果修正,横断面纵向间距一般为30m一点,并加测互通式立交路基渐变段的特征点、桥梁的特征点、河床断面、分离式立交桥被交道断面。

路基信息采集点

内业组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测量的离散点进行技术性拟合,拟合出现有公路中线的平面线位。在桥涵结构物、互通式立交及服务区加减速车道范围进行小段落高精度的平面线形拟合,以满足桥涵结构物、互通式立交及服务区设计的需要。

纵断面拟合时依据原竣工图路线坡度、坡长进行拟合,由于原路面局部段落重新铺筑,纵断面拟合根据新铺路面厚度在适当范围内调整,并在桥梁两端设置坡差不大于0.1%的渐变段与原桥面高程顺接,以保证路基的纵断面设计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2.2.2.2 桥梁交角及标高的测量:对所有的大中小桥、分离式立交桥均勘测起、终点、桥梁伸缩缝与护栏的交点,以及桥墩盖梁中线与护栏交点桥面的坐标和标高,以确定桥跨、桥长及桥梁与路线的交角。

2.2.2.3 涵洞、通道交角及标高的测量:所有通道、涵洞均量测中心洞口涵底的标高,同时采用GPS-RTK测量两侧帽石的中心坐标和标高。以便得到通道、涵洞的交角和涵底高程。

2.2.2.4 根据外业勘测资料及分段拟合后的平面线形, 计算实测后的结构物与全幅中心线的交角。一般情况下,应以原竣工图设计理论值作为设计值,实测值仅作为理论值的验正和补充,当存在施工设计变更时以实测值为依据。

2.2.3桥涵、立交勘测

2.2.3.1 根据原施工图设计及竣工图相关资料,现场收集已建成的大中小桥、分离式立交桥以及涵洞、通道的有关资料,包括桥涵的起止桩号、结构类型、孔径、孔数、附属工程的基本尺寸等,描述桥梁上下部结构、基础、附属工程的类型与现状,并对其使用功能的效果作出评价。

2.2.3.2 调查桥梁、分离式立交主梁结构性能、桥面系及附属结构的损坏情况、桥梁支撑与下部结构的实用情况、桥头沉陷的处理等内容,具体包括:

2.2.3.2.1 主梁结构:对主梁结构所存在的渗水、露筋、空洞、破损及蜂窝、麻面、主梁裂缝等病害的检查,并记录病害的所在位置,现场分析形成的原因,对梁板能否利用给出初步的意见。

2.2.3.2.2 桥面系:对桥面铺装、护栏病害进行调查,如桥下有通行要求,应实测桥下净空,判断加宽后桥下净空是否能够满足,如不满足,结合现场情况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2.2.3.2.3 桥面排水系统:对桥梁排水设施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并调查桥面的积水情况,如有积水,给出解决方案。 2.2.3.2.4 桥梁伸缩缝及桥头沉陷:检查桥梁伸缩缝以及桥头搭板的工作状况,并调查台后沉陷及伸缩缝破损情况。

2.2.3.2.5 下部结构:对桥墩、台所存在的混凝土剥落、露筋等病害进行检查,并调查墩台裂缝情况,分析病害形成的原因,观察记录原有墩台基础冲刷情况,承台、系梁是否暴露,以便在加宽设计中考虑桥下水流对基桩的冲刷影响,合理取用桩长。

2.2.3.2.6 桥梁防护情况:对桥头锥坡、台前护坡等附属工程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实际测量其尺寸,判断其是否需要拆除重建等,便于设计中拆除部分工程量的统计。

2.2.3.3 调查沿线地形、农田灌溉和自然排水状况等,综合确定扩建工程与已建成结构物的衔接。现场调查结构物加宽后与原有沟渠、被交道的交叉或顺接情况。

2.2.3.4 调查沿线远期规划,城镇路网规划情况以及被交叉道路的作用,实测被交叉道的正、斜面尺寸。详细调查主体工程加宽而发生的改路、改沟、改渠。

2.2.3.5 根据桥孔布置及沿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地质资料不足或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及时向地质勘察部门提交需补充地质钻孔表、涵洞地基承载力等。

2.2.4路基路面勘测

2.2.4.1 路基调查:初测外业期间重点调查了现有路基断面的型式、各种排水、防护、支挡工程的使用现状、路基病害的类型、路面破损状况、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对高速公路的影响和危害。分析总结成功适用的经验及措施,为设计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对路基填料的来源、性质、征用方式及运输条件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各相关路段病害的主要成因简述如下:

2.2.4.1.1 横向裂缝:多与行车道垂直或接近垂直,而且分布均匀,分析认为是由于半刚性结构层反射到路面或沥青面层低温收缩、疲劳破坏所致,桥梁、通道两端的横向裂缝主要由于刚、柔过渡位置的车辆动载冲击和路基沉降引起。

2.2.4.1.2 纵向裂缝:主要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和局部路基湿软,导致承载力不足引起。

2.2.4.1.3 路面修补与罩面:整个路段存在小面积的修补与局部罩面。根据现场对修补路段的分析发现,局部罩面虽然有利于道路承载力及各项指标的提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路面病害问题。

2.2.4.1.4 其它病害:在调查中发现,还有车辙、龟裂、局部沉陷、脱皮等病害,而且往往是多种病害并存。

2.2.4.2 路面调查包含路面破损状况、路面结构强度、路面平整度及路面抗滑度四项内容,主要内容有:裂缝、变形、松散、排水状况等。

2.2.4.3 路面破损调查主要内容包含裂缝、变形、松散、接缝等几类,针对裂缝中的龟裂、不规则裂、纵裂、横裂,变形中的沉陷、车辙、波浪、拥包,松散类的坑槽(含啃边)、松散(含脱皮、麻面),及AC层下水泥混凝土接缝中出现的唧泥、泛浆等病害按长、宽、深等要素实测损坏面积,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而后以1km为一个评定路段,计算出每一个评定路段的综合破损率,据此计算路面状况指数PCI,用于路面总体质量等级的评价。

2.2.4.4 路面结构强度调查,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对路面进行弯沉检测及钻芯取样检测,并进行了模量分析。

2.2.4.5 根据竣工图有关资料并结合地质调查对不良地质路段或特殊路基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完成沿线水塘、稻田和软土等地段调查,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做出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案(如砂砾、碎石换填、基底格栅+碎石垫层以及PTC桩、CFG桩等方案)。

3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进入新建和改扩建并举的时期,今后若干年内,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将成为公路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以后的改扩建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详尽的外业勘测,我们要认识到以前设计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在今后的改扩建设计中,对暴露出来的病害原因进行最大可能的修正。在今后的高速公路设计和改扩建中,如何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开展技术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对信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外业勘测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其它即将进行的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外业勘测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速公路改扩建经验交流会专家讲稿汇编.郑州.2008.8

[2] 孙家驷・《道路勘测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推荐期刊
  • 公路
    刊号:11-1668/U
    级别:北大期刊
  • 北京公路
    刊号:--
    级别:省级期刊
  • 中外公路
    刊号:43-1363/U
    级别:统计源期刊
  • 国外公路
    刊号:43-1363/U
    级别:统计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