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8篇

时间:2023-06-08 09:14:26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篇1

林业政策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生产而制订的行为规范和准则[1-2]。林业政策绩效则是特定林业政策实施以后,所产生的作用和结果,可以分为直接绩效和间接绩效[3],或正效益和负效益[4-5]。林业政策绩效评价是衡量其目标实现程度和社会效果,判断林业政策合理与否的关键工作,是林业政策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调整与优化林业政策有重要意义[1,3,6]。

1我国林业政策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在我国,长期以来只重视林业政策目标、方向、设计、决策、制定以及林业政策与其他部门政策相互关系的研究。而对林业政策的绩效评价和如何通过绩效评价来优化林业政策的研究却很少[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7]。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我国林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政策做了分析和研究。随着我国林业的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持续升温,国家和社会对于林业综合效益的认识越来越深,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论述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尤其是从1998年起,我国相继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这些林业政策已陆续显现出效果,对于政策绩效的评价研究越来越多。

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学者们阐述了林业政策绩效评价的定义、特点、方法和内容,并尝试构建了评价体系。如以经济政策绩效为出发点,提出了林业政策绩效的评价方法和内容[3];对林业重点工程投资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和方法进行了思考[8];对林业重点工程的绩效审计进行了探析[9];对我国林业支出项目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索[10-11];从林业财政支出的角度,尝试建立了林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原则和指标体系[12-14];黄渝祥和刘俊(2005)专门就费用-效益分析评价方法作了介绍和研究[15];研究了国有林场改革的绩效评价体系[16];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我国林业外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进行了分析[17];进行了基于Agent的林产业绩效评价系统的模型研究[18];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黄土高原400~500mm降水带内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和结构优化[19];分析了我国林区建设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其主要缺陷,对相关指标进行了修改和补充[20]。

针对不同的林业政策,学者们也做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和实证分析,尝试和探索了绩效评价内容、方法和体系的构建。如对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主要林业制度安排进行了绩效分析[21];针对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和改革的绩效进行了初步评价[22-23];对“十五”期间宁夏自然保护区建设进行了绩效评估[24];对公益林补偿政策的绩效评价[25-26];对不同林地产权配置进行了绩效分析和比较[27];对当前西部开发实施中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沙治沙等重大林业政策的评价[28];对各省(市、区)的退耕还林进行了相应的绩效判断和评价[29-38]。

2林业政策绩效评价的特点

2.1时效性

林业政策的时效性是指任何一项林业政策总是在特定的时期内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不受时间维度约束的林业政策绩效是不存在的。林业政策绩效的时效性可分为3种情况:(1)超前绩效(相对于林业政策正式实施而言);(2)同步绩效;(3)滞后绩效[3]。

2.2关联性和复杂性

每一项林业政策都不可能孤立地发挥作用,各种林业政策要实现的是一个多元目标体系,在这些目标体系之间存在关联性[3]。林业政策效益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短期的、有长期的;有有形的、有无形的;有货币化的、有非货币化的[1]。在存在协同性的情况下,要综合分析这些效益,很难区分绩效中有多少是林业政策本身带来的,因此,绩效评价工作是复杂的,表现为间接绩效的存在[3]。有时候对于某项林业政策的绩效评价需要多种方法并用。

2.3针对性(独立性)

由于学术背景、关注点、研究地点和目的、理念等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于政策绩效的评价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出发,希望得到绩效评价的某一项或多项特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般而言,生态学家较注重生态效益方面的绩效,而经济部门更重视经济统计方面的成果等。因此,绩效评价具有独立性特征,评价指标应具有独立的内涵界定。

2.4层次性

根据林业政策绩效的特点对评价目标进行分解,使得林业政策绩效评价具有层次性。如某一项林业政策绩效往往可分为生态、社会和生态效益,形成一级指标,在生态、社会和生态效益之下又可再各自划分层次,形成二级指标,从而将其细化以利于操作和计算等。采用层次性评价可以增加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

3林业政策绩效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3.1原则

林业政策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内容体系的确定,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的质量。为了得到一个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在选择评价指标和构建评价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3.1.1目标一致性原则每一项林业政策的实施都有一定的目的,绩效评价的指标和体系必须能够反映出该项林业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评价指标的选择应从林业政策的绩效目标出发,以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

3.1.2全面系统性和简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林业政策的影响非常复杂,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必须涵盖所有的考评要点,全面而系统地反映林业政策的评价要求。这就要求对评价对象的全过程(即投入、运作、产出、结果)都进行考察,设立指标。但是无论是从操作技术或是人力物力上来看,都不可能对每一项指标都进行准确细致的评价。因此,绩效评价指标数量不是越多越好,指标体系必须简明实用。在完备性的基础上,选择最具代表性指标,尽量做到简单明了。

3.1.3可操作性原则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实现条件及可操作性,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对某些指标进行取舍,对于那些难以获得甚至无法获得,或是数据精确度难以保证的指标,在考评体系中尽量少用或暂时不用,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13,17]。评价指标和方法必须含义明确,具有可比性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3.1.4发展性原则政策、市场、科技、社会等各方面因素都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使得林业政策的影响随着时间而有所变化,而且绩效评价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些都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可发展的,必须随着绩效评价工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公众对政府政策信息的认知需求而不断更新[10]。#p#分页标题#e#

3.2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的评价方法不断涌现,丰富了政策评价的实践活动[1]。评价方法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从事物的质和量的角度,可划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方法论角度,可以划分为经验分析方法和演绎推理方法;从评价所涉及的工具,可以划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1];从表现形式上来讲,可以划分为评议法和指标法;从是否考虑时间因素的角度,可以划分为静态评价法和动态评价法;从评价指标上来看,可以分为单因素评价法和多因素评价法。综合来说,目前的林业政策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3.2.1对比分析法

根据林业政策及其绩效的特点,选取一系列评价指标,通过对比政策实施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分析政策实施的绩效大小和程度。对比分析法是目前林业政策绩效评价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还可分为成本效益比较法、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历史动态比较法、横向比较法等。例如,杜广民等(2000)运用比较法对1990-1997年水城县长防林工程建设绩效进行了核查和评价,内容包括造林面积、林木生长量、封山育林面积、保存率等[39];梅莹等(2007)运用比较法研究了退耕还林前后的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林农收入等变化,作为对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评价的一部分[34]。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评价结果简单明了、概念明确、使用方便,能够很明显、直观地反映出林业政策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但是,林业政策产生的绩效往往与其他非林业政策因素(如社会经济政策、市场波动、人们的生活习惯等)产生的绩效结合在一起,单纯地使用对比分析法评价林业政策绩效时,有时候难以将其他因素产生的绩效区分开来,从而造成误判。

3.2.2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根据所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对林业政策实施结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法往往根据受林业政策影响的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问卷进行调查和访问,如政策的分管领导、实际操作人员、受影响农户等。如梅莹等(2007)为了解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对退耕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退耕意愿、退耕前后收入、退耕前后劳动力的转移、退耕补贴、林权证的发放、复耕意愿等[34]。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最有可能深入群众,获得第一手资料,能够真实地反映林业政策在不同群体中的影响。但是,问卷调查方法得到的数据比较主观[30],可能影响到评价的客观性。

3.2.3费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任何林业政策的实施都有成本,在评价某个具体政策时,比较该政策的费用(成本)和政策实施后产生的效益,从而得出结论,即基于折现的效益和费用大小来判断和评价项目、计划或投资的资源配置效率性的一种方法框架。林业政策的成本和效益比企业的投资效益复杂得多,当林业政策效益不能用货币来衡量时,则要进行指标化或者指数化[1]。该方法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林业政策绩效评价,符合人们平时的经济评价习惯,也是一种非常直观反映林业政策绩效及其程度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效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衡量的支出项目,如公共支出中的公共工程项目[14]。且成本-效益分析法需要的数据量往往比较繁琐和巨大,可能因此增加工作量。

3.2.4层次分析法

由于林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现在的科研水平还难以对政策的绩效作全面完整地评价,因此,常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并选取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别赋予权重,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评价。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1]。该方法的优点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突出重点,减少工作量的同时能够比较好地反映政策的绩效。但是,目前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的选择上还没能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规范,很多权重都是依照专家建议和以往经验而主观判定和选择,往往忽略了地域环境、时间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权重分配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2.5时间模拟法

利用所获得的具体数据,对不同年份作绩效分析和对比的同时,也对政策效应做时间上的模拟,通过动态评价分析和预测林业政策随时间推移所产生的效益变化和发展趋势,分析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应变力。该方法考虑到林业政策绩效的时间效应,但是由于林业政策实施的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且对林业政策影响的因素众多,有些因素在进行林业绩效评价时可能还没有产生作用,影响因素很难把握。因此,当时间模拟法难以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时,可能会造成模拟结果的偏差。

3.2.6其他方法

绩效评价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因素分析法、分级评价法、加权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公众评议法、生产函数法等。在林业政策绩效评价中,往往不是采用某一种评价方法,而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从而为林业政策绩效评价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评价结果。3.3内容体系目前,我国林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对一些林业政策作了相应的分析和效果评价。指标的设计是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11],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在评价内容上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没有形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绩效评价体系。目前,对我国林业政策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有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和成本-效益评价指标4个方面(表1)。也有学者将成本-效益评价指标归入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内。

4林业政策绩效评价的缺陷和建议

总体来说,我国林业政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虽然学者们对各项林业政策进行了一些绩效评价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的建立等方面进行宏观的初步探讨,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善,有许多工作亟待加强。

4.1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评价方法绝大多数采用定性分析和简单推断,定量分析和模型分析水平低,所应用的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1]。因此,应加强与各学科的融合,借助经济学、管理科学等现代科学,丰富林业政策绩效评价的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增强其数据分析的能力。

4.2加强综合评价研究

林业政策的绩效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但有些研究主要从某个单一角度分析林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缺乏系统和全面的宏观分析和评价,评价的深度和广度明显不够。如在进行生态公益林政策评价时,对当地财政收入的影响评价和农民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价较多,对其他相关行业的影响评价和农民的间接损失评价较少[26]。应该坚持全面系统性和简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综合评价的研究和总结。#p#分页标题#e#

4.3重视政策的制定、设计和管理评价

目前,林业绩效评价多是对于林业政策产生效果的评价,很少有对林业政策本身的制定和设计以及实施管理的评价与分析,而这显然应该是林业绩效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将其纳入林业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之中。

4.4加强数据的长期和全面监测

目前的政策评价主要针对近期效益,少有中期、远期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价,忽略了林业政策绩效连续性的特点。由于林业周期长,在林业政策、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评价结果不一定相同,缺乏长期的检测和评价,使得评价难有说服力。政府目前主要对面积、管护等方面的技术指标进行监测,缺乏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价值量的及时监测,评价主要是事后进行,使得实证分析多以离散、间断资料为依据,给绩效评价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1]。对此应该加强数据的长期和全面监测,强化与其他部门或机构、当地居民等的合作,以增加数据源,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行多阶段的效果评价。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篇2

引言 http://

建筑产业在我国飞速发展,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已成为建设行业的热点问题。有关资料统计,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程度达到70 %~80 %,直接影响着其后的各个建设阶段成本的计算与控制[1]。而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受多种风险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对成本控制影响程度、影响方向和影响关系都各不相同,全面分析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各项风险因素,对合理决策、节约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风险分析的价值

首先,风险分析能促进工程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降低因决策失误导致的工程成本的增加以及与其经济效益的降低。

其次,综合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危险程度,有利于决策者明确决策工作中应考查的重点内容,有利于找到投资安全与投资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另外,通过深入研究各风险因素的特点,为项目管理者找出相对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风险类别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成本控制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政治风险、环境风险、项目投资时机风险、投资项目的位置风险、项目决策风险等[2]。

2.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工程所在国的政治条件改变而使工程失败,工程项目信贷结构或债务结构改变等方面的风险。国际上许多工程均在进行了漫长的决策阶段后,才进入实质性的进展阶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治风险的影响[3]。

2.2环境风险

社会民众环保意识的加强,要求决策者高度重视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环境风险不仅表现在由于增加生产成本或资本投入而造成工程效益降低甚至丧失原有的经济强度,而且还有可能因为环保的原因使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3项目投资时机风险

项目投资者在高投资风险背景下,必然期望高投资收益,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投资的影响。投资进入的时机与决策风险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中长期内,当产品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项目投资后就会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投资进入的时机较为适宜,投资决策的风险较低;反之则导致投资进入过度的风险损失,此理论对于工程项目投资也同样适用。

2.4投资项目的位置风险

制约项目成本控制的位置风险主要包括建设地区和具体项目地址的选择。建设地区的选择是指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相宜建设在哪个区域范围的选择,项目地址的选择是指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因为不同地区和不同地址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生产要素价格水平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

2.5项目决策风险

要使建设工程项目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实现项目的投资目的,就必须考察其合理的生产规模,并力求取得规模经济[4]的收效。规模经济的客观存在对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有重大的影响,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另外,选用设备时要选用满足工艺要求和性能好的设备,尽可能选用标准化设备,以便配套和更新零部件。

3 风险因素的定量分析 (以西安市某项目为例)

3.1概率估计

基于“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事件后果)”,还须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危害性进行评价。对于各因素发生概率的估计可以通过多人评估法——以来自各个不同部门的专家组成一个团队来识别各种可能风险,并估计它的发生概率[5],以西安市某工程为例,估计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如表1。

表1各种可能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

3.2影响程度分析

投资决策阶段的不利条件可能导致多种后果,如决策成本超支、预期经济效益无法保证、项目实施难度大等。把这些因素对各可能导致的后果的影响程度按一定的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如表2。

表2风险后果等级标准

根据表2中给出的标准,借鉴专家法及历史资料法[6],得出每项影响因素对决策成本、预期效益、实施难度的影响程度,如表3所示。如政治风险对决策成本的影响是30分(较低危害),对预期效益的危害是30分(较低危害)。

表3影响因素对后果的影响值

实施难度 30 10 70 10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篇3

关键词:4M1E;质量策划;利润最大化

项目施工策划是指在项目开工前对项目经营模式、施工部署、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机械设备配置、施工材料组织、资金流、风险规避方案等进行的总体策划,以测算项目施工总成本和利润,找到影响项目成本的关键因素,确定成本管理的重点,制定项目各项预算指标,采取积极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指导项目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项目施工策划书作为指导具体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所有工程项目都必须编制项目施工策划书,依据审批后的项目施工策划书组织项目施工任务。

1、4M1E评判法

“4M”指Machine(机器)、Man(人)、Method(方法)、Ma⁃terial(物),“1E”指Environments(环境),简称人、机、物、法、环,即工作中要考虑人、机、物、法、环这五个方面因素,合称4M1E法。1)人(Man)指在现场的所有工程人员。2)机(Machine)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工具、设备、机械等生产用具。3)物(Material)指物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配件。4)法(Method)指方法技术。5)环(Environments)指外部环境。

2、项目施工策划组成

2.1项目总体策划

包括项目总体分析、项目定位及总体思路、项目总体目标、项目主要举措、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体系。项目总体目标作为项目内控指标,必须不低于既定的指标值,并尽可能量化,体现持续改进(提升)原则,指标的划定要科学合理,不能太高或过于保守。

2.2项目专业策划

包括临建设施策划、分项工程施工生产组织策划、质量管理策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策划、环境管理策划、机械设备管理策划、物资管理策划、人力资源策划、成本合同管理策划、财务资金管理策划、税务策划、信息化策划、协调管理策划、风险管理策划、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策划、党群工作管理策划。专业策划一般内容:综合分析、目标思路举措、保障体系、专项策划、控制措施等。专业策划应对项目有最实际的指导作用,必须认真进行现场勘察和全面细致的分析,一定做实做细。

3、工程策划管理程序

3.1项目施工策划工作程序

工程项目中标进场后,项目经理团队组建施工策划组,进行施工策划调查,编制施工策划调查报告,向工程策划管理部门提交施工策划书初稿。工程策划管理部门组建施工策划评价组,对施工策划书初稿进行初审,提出具体建议,由项目经理团队修改和完善项目策划书,形成施工策划书修改稿,报工程策划管理部门审批。工程策划管理部门审核批准项目策划书,项目经理部按照项目策划书组织实施;项目施工过程中,如发生较大变更项目,项目部应及时报告工程策划管理部门,对施工策划书进行动态调整;工程策划管理部门应按期对项目策划进行检查与考核;项目竣工验收后,工程策划管理部门依据竣工决算,组织项目策划后评价。

3.2施工策划书审批程序

重点工程项目:项目部提交项目策划书修改稿,工程策划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报分管领导审批。一般工程项目:项目部提交项目策划书修改稿,工程策划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会审,报工程策划管理部门备案。

4、项目策划书编制依据

项目策划书编制依据有:①项目合同文件,业主及相关方的要求;②项目设计文件及施工图;③项目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等;④工程策划管理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手册等;⑤项目现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涉及的文化习俗等情况;⑥初步确定的施工技术方案;⑦项目需要的机械设备和物资资源情况;⑧人员、技术、材料、设备等关键资源的现状情况;⑨同类项目的施工管理经营情况。

5、项目施工策划要点

1)项目施工策划应根据项目实际需要,确定项目策划文本框架,其中:总体策划的内容必须全部包括,各项专业策划可根据项目具体内容进行编制。2)项目策划要切中要害,抓住关键环节,通过优化施工组织、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设计变更、优化合同管理,将经营创效工作落到实处;依据PDCA循环,加强在执行过程中对项目策划的动态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3)对主合同各个文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存在矛盾、设计图纸的错漏、合同双方之间的责权等进行综合分析,特别对变更、索赔、调差的规定和要求,可能对本项目成本不确定性影响较大的合同条款等进行重点分析,梳理出对项目部有利、不利、苛刻的合同条款;在不降低技术指标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在有利于项目部提高经济效益上寻找突破口,梳理出可能提高项目部经济效益的变更、索赔项目[1-3]。4)要了解投标报价的思路、投标报价水平中标后的调价幅度,投标时还应考虑的其他主要因素,是否有不平衡报价,可能的变更细目等清单标价信息。5)通过主合同工程量清单和标后预算清单对比,分析要完成公司下达的标后预算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控制标后预算超额利润的重点和难点。6)通过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配合比优化、施工方案比选,选出工期短、质量好、材料省、劳动力安排合理、成本最低的最优方案。7)通过对项目的施工内容、技术含量、工艺复杂程度、重点难点工程、自身施工能力、社会资源等进行综合分析,对劳务分包工作进行策划,确定劳务分包模式,拟定劳务分包单价,制定项目劳务分包方案。8)根据项目总体目标要求,依据本项目的生产组织设计,按照成套设备组合的生产能力以及以往成功项目的施工生产经验,分析策划本项目设备配置的合理方案,配备和调遣能确保计划目标实现并符合要求的机械设备。要特别针对施工忙闲不均的情况,充分考虑施工高峰时多种机械设备一起上马,低谷时设备闲置过多的情况,提前策划并做好调配管理,以发挥机械设备的最优效率,减少机械设备的闲置。9)通过对项目的现场勘察和综合分析,结合项目实际确定项目物资管理的主导思路、项目物资采购方式、物资采购时机等。针对项目物资管理的重点、难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前期重点关注料源的充足性、质量、价格等;施工中期重点确保及时供应,确保质量始终如一;工程收尾期重点加强库存盘点,材料盈亏盘点分析,不剩余、不浪费材料。

6、公路工程质量策划的关键因素

6.1质检部门应做好准确的职能定位、合理的人员分工

1)职能定位:质检部门是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全面掌握的直接对口部门,质检部应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具体领导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质量控制计划,并负责落实计划的执行,质量控制应以事前控制(预防)为主。质检人员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质量检查以事实、科学数据为依据,负责收集、统计质量控制资料,评估质量控制状态。掌握全线工程质量动态,为项目经理的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全面的材料。质检负责人岗位须有专人负责。2)人员分工:本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质量”的“双管”原则,项目部除配备专职质检负责人外,应充分发挥工区(段)长的作用,不管采用何种管理模式,生产人员与质量责任必须挂钩,即按照分段负责方式,工段负责人负直接施工责任,质检人员负重要责任,以便分工清楚、职责明确。工区(段)长应对工程的某些关键工序、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的施工过程把关,质量检查人员与试验检测人员应采用必要的检查、测量和试验检测手段,以验证施工质量,工区(段)长与质检员紧密配合,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工序作业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为达到对工序作业质量控制的效果,需加强工序管理和质量目标自主控制的要求,包括:预防为主、重点控制、记录完整。必须强调的是施工质量的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施工自控是决定作业质量的关键,作业监控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设防和把关,在施工全过程相互依存、各施其责,共同推动着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的展开,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

6.2关键环节、主要工序、薄弱部位的质量策划

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材料(特别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质量控制是路面结构整体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强化这些材料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标准是减少路面早期病害,改善路面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沥青面层的局部网裂、变形,甚至坑槽常与基层不成整体有关,基层、底基层作为主要、次要承重层的半刚性与整体性至关重要,路面底基层、基层重点检查压实度、灰剂量、厚度及成型情况(钻芯)四个指标项,破损检测为重点检查项目,水泥稳定粒料凡成型日期7~10d之后仍无法完整提取芯样者均按不合格品处理,并进行返工处理,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计量。钻芯以相关规定为准,此外,对于钻心取样,完整、致密是两个关键评价指标。沥青面层把现场控制作为检查重点,对混合料的油石比和摊铺厚度等指标严格按规范进行检测,辅以钻芯取样为检查手段。试验检测中心要制定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实施方案,跟踪原材料质量,关注混凝土混合料工作性能,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所管辖各标段的工地试验室对各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得出性价比高、性能良好的“最优配合比”。7结束语要高度重视质量策划的重要性,应以项目一把手为组长成立领导组,结合实际制定适宜于本单位的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确保策划方案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勃.浅谈创建国家优质工程前期策划与存在问题[J].城市建筑,2020,17(35):190-192.

[2]元杰.公路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策略[J].四川建材,2020,46(10):232-234.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篇4

关键词:工作过程;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改革

《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心理活动产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这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消费心理现象产生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能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具体的营销问题,能针对消费者行为特点与心理规律组织营销。同时综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营销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这样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用人的需要,因此对其进行基于工作导向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解析

所谓“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这一模式整合了理论与实践,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符合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境三者的关系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改变。在这里,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和鼓励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讨论和质疑,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整理在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经验、技能的掌握者和创造者。学生唯有通过切身的实践,才能够获取实践意义上的个人知识并实现能力的提升。教学情境包括教学情景、教学策略、教学工具等辅助教学的载体、项目、任务和案例。教学情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复合体,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媒介,同时又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选择好教学内容并制定出相关的工作任务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要求选择与企业、社会现状基本相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重点介绍具有实用价值的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再学习能力有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学生学了有用、学了会用,同时吸收现代生产中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剔除过时的内容。

在正确选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合理地整合这些教学内容,使其能涵盖在若干个教学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去发现新知识、新内容,进而掌握这些知识内容。

3.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因此评价方法也应该适应这一教学法,较传统的一张试卷做评价的方法有较大的变化。主要变化应体现在评价过程的动态性、评价标准的真实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评价主体的主动性上。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改革难点

1.对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和课堂的掌控性有较大挑战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组织、指导与协调的作用。

由于《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的知识点发散性很强,很多问题都是要依据具体情景而做具体分析的。因此,教师在用工作过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经常会遇到不可控的情境,会出现突发性的问题,这个时候要求教师思维有较高的灵活性,能把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引入到课程内容中来。同时也要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以确保学生的活动都在课程的主题上。

2.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有较高的要求

《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内容的特点决定了进行工作过程改革有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知识点多且零散,内容庞杂。本课程内容涉及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各个方面,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揭示,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社会环境的追踪,再到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的研究,从理论的阐述到方法的介绍,知识点多且零散,内容庞杂。

面对如此众多且零散、庞杂的知识体系,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中,用工作过程的几个典型任务要全面覆盖知识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按传统教学法,因知识庞杂,学生也不易系统掌握,学了也会觉得很零散,很难对本课程形成整体的认识,更不容易把这门课程和其他营销类课程连贯起来思考,这样又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虽然在典型任务的选择上有一定的难度,但克服困难,实施起来,对于学生全面的掌握实用知识是有一定帮助的。

(2)学科跨越广,不易把握教学的切入点。本课程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吸纳、融入不同学科观点的营养,特别是心理学、社会学和营销学的理论内容。在具体理论授课过程中不易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容易变成纯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讲授。

面对学科跨越广这一特点,在对课程内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改革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专业方向,以营销工作为重点去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又要把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的知识融入进来,这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3)理论知识难,不易和实践相结合。本门课程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如认知协调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记忆系统理论、态度多因素模型等等。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更多的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代替理解记忆,这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透彻理解与灵活运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这些理论知识,但是因为本门课程并不涉及具体的营销业务流程,这又为教学改革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全方位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是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很好地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同时也是激励学生更好地学、教师更好地教的手段之一。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因其教法有异于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传统的测评方法将不能很好地检测工作过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有一套更新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进行测评。但在制定新的评价标准时,因为课程性质的特点及教学组织方式的更新,给新的评价考核体系制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工作任务的完成很难用量去衡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学习。而《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的性质又决定了同样的任务会有不同的完成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完成,且完成的最终结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各有利弊的,给评价标准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小组内成员的贡献值很难准确确定。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中,学生是通过分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在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对小组任务的贡献有一定差别,很难区分各成员在小组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因此,在制定评价标准时,要准确地对每一位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是有一定困难的。

三、《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改革的解决思路

1.课前做好精细准备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应变能力、课堂掌控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做好各种准备。

首先,对教学内容要精心研读,提炼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这些重点与难点,进而熟悉并掌握这些重点与难点。

其次,教师在每个教学模块备课时,应事先扩展相应的知识点,并尽可能多地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想法与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掌控力。

最后,教师在课前应对课堂情境中所必备的各种资料做好收集与整理工作,并在课前布置学生做适当的知识与能力准备,使学生有最基本的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储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消化和运用新知识。

2.有效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组织主要难点在学习模块的确定上,即典型工作任务的选择上。《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因为知识点多且零散,内容庞杂,不涉及具体的营销业务流程,使得典型工作任务很难确定。但细细考究本课程的内容,不难发现《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以及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各类因素。因此在设计课程学习模块时,可以考虑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管理过程入手,思考各类营销信息作用于消费者的途径及消费者做出反应的方式。

从消费者购买决策出发,可以考虑把这门课程分成以下七个模块:

(1)《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认识。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能明确《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的内容框架,了解消费者行为分析的产生与发展,明确学习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掌握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方法。

(2)消费者需要与动机识别。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者需要与动机的相关理论,能通过调研分析消费者的需要及影响消费者需要的因素,能运用相关理论制定激发消费者动机的营销策略。

(3)营销信息展露。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者感觉、知觉的相关理论;能根据消费者感知觉的相关原理并依据企业展示信息的特点,制定信息展露计划,使信息有效展露。

(4)营销信息接收。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者注意、记忆的相关理论;能根据具体的实践需要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引发消费者注意及有效帮助消费者记忆。

(5)营销信息处理。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者态度、个性、自我生活方式的相关理论;能根据目标消费者群的特性,分析影响目标消费者信息处理的因素,并能制定相关营销方案促进消费者对信息进行积极的理解。

(6)购买决策干预。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相关因素;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策略,促进消费者购买决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7)满意度与忠诚度维护。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者满意与忠诚的相关理论;掌握调研消费者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方法;能制定出维护消费者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方案;能有效处理消费者投诉。

3.完善考核体系

完善考核体系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难点。如果仍以传统的评价方式去做测评,将很难体现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也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工作过程教学方法的特点,在设计考核体系时应考虑从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基于以上考虑,可将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划分为三个方面,即:

(1)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每一次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这一评价标准里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通过对各次任务完成情况的考察,可以对学生工作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及工作效率进行测评记分;其二,学生对自己在团队工作中的表现做自我评价。这个评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及时进行内省,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其三,通过对学生出勤情况及课堂与工作任务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态度作出评价。

(2)结果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每一单元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的评价。这一评价标准里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学生的单元学习性任务完成的有效性、完整性进行测评打分;其二,对与教学任务相关的同步训练完成的情况进行测评打分;其三,对学生提交的单元学习任务完成的结果分析进行测评打分。

(3)第三方评价。为了使学生的成绩评价更为公正,更能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在测评体系中有必要引入第三方评价。第三方评价主要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小组间学生的互评。小组成员是共同完成任务的伙伴,小组成员间互评,能较好地反应出小组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其二,企业(社会)的评价。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接触的企业与社会人士对学生的评价,能较好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篇5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全过程管理;造价控制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2-0148-02

房地产建设项目造价控制要有全过程的管理思想,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终,以开发过程和活动分解来实现科学造价管理。目前的建设项目造价管控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科学分析、有效应对,实现项目应有的价值。造价管控的过程是动态的管理程序,除了基于原则和策略策划好各个阶段控制重点外,还需要过程管理,及时纠偏,以成果为导向。

1房地产项目造价控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房地产项目特色鲜明且难点较多,决定了其造价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目前普遍存在概算高于估算、预算高于概算、决算高于预算的难题,需要深层次发掘从而更好的解决。首先,房地产项目建设用途、规模与功能较为特定,往往需要单件特定制造,无法批量出产品,项目的造价管理也就有了差异性;其次,受项目长周期、多影响的特点决定,造价控制工作也是动态化的,特别是物价水平改变、自然条件变化、政策因素影响均非常明显。此外,造价管理工作还受到项目参建主体较多、主管部门较多、参与人群繁杂等因素影响。

针对以上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主体繁杂性等特点,以贯穿项目所有阶段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策略,可以较为有效地做好造价控制工作,从组织、经济、合同、技术及信息化等多重措施展开。全过程造价控制不仅从经济出发,更结合了技术层面的理论,发挥组织的造价管理积极性和参与度,形成较为全面有效地管控手段。

2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重点

2.1投资决策期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期被认为是造价控制最关键时期,通过项目规划、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而形成的投资估算确定了项目的发展方向。由于项目模型未定、进度要求紧张、数据信息不全面不真实,投资估算的误差通常达到+30%至-20%。此阶段的造价控制着眼于做足投资分析工作,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细化数据和资料,对整个项目发展科学引导。

2.2设计期造价控制

设计期结合了技术和经济,考虑经济性合理性的设计管控,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方面效果显著,将运营管理纳入全过程管控考虑范畴,更能从整体上降低项目成本。方案的优化可以做到对投资的预控,满足建筑品质和功能的前提下,在投资估算的框架下比较分析,尽可能控制投资。设计期造价控制要求设计工作动态跟进,及时跟踪反馈细节问题,刺激设计人员积极优化图纸,从技术层面做到经济合理。

2.3招标投标期造价控制

招标投标期重点关注设备采购、监理招标和施工招标,设备材料多应用竞争性招标与谈判策略,监理与施工招标要关注实际委任人员个人技术与经济分析能力、完成项目业绩和综合素质,确定能够激发主动性的管理策略。积极竞标的同时,要注意良性竞争环境的营造,在技术和经济考核基础之上,推进合理低价竞争。

2.4施工期造价控制

施工期是各项决策和准备的物质化过程,其质量、进度与造价直接反馈到了项目造价控制上,这三者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需要加以平衡。较为有效的控制结果是高品质、快进度且低造价,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品质定位、投资预期以及工期要求,以动态控制思路指导各项过程。施工联系单、签证、索赔等发生频繁,对其控制重点在于各方责权利、工作面界定要清晰、充分考虑环境等不可抗力条件,做好合同管理。

2.5竣工验收与后评价期造价控制

合同是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文件,竣工验收与后评价期的造价控制多围绕其展开。此阶段重点审核各项合同要求、验收合格情况;结算办法、计价办法、浮动条款要求;按照竣工图、变更文件和签证文件,逐项分析。

3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国际化发展

国际化的造价控制核心在于对人的重视,发挥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以对建筑成本、价格、法律与财务专业I域的综合分析。强化契约精神,在合同中就各项造价管控细节工作予以明确,避免双方的理解偏差带来的矛盾。造价控制工作不单是成本计算,其需要综合前期费用、运营成本、潜在资源等全过程效益,实施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及后评价综合控制,推动市场的理性化、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篇6

提高水文资料整编精度的方法措施

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农村饮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浅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源保护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措施

物联网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推广前景

水利工程灌浆施工的次序及方法探析

关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重力式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探讨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试析灌区的建设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一体化制水设施反冲洗系统管理浅议

水利工程布置特点与总体布置措施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思考探究

对中航油事件和巴林银行破产案的思考

基于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的产业结构分析

刍议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案

暖通及给排水安装工程常见问题之浅析

基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

丹江口水库河南省移民综合设代工作实践

区域调水信息化平台建设现状及应用前景

薄壁管道环焊缝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措施

浅谈水利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智能电网建设中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探析

蓄能罐式液控缓闭止回蝶阀的液压系统分析

用电信息采集计量在线检测与诊断分析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枣庄市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析灌区的建设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分析

盐城湿地旅游资源数据库总体结构设计

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探析

关于优化鹤岗市区级产业结构的对策研究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分析研究

浅议供电企业财务稽核与风险内控管理

变电站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分析

探讨关于变电电网中运行安全控制问题

浅议智能电网的无功补偿配置优化思考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勘察设计

水利行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职能转变的思考

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

渠道砌护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东武仕水库除险加固中坝后暗管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篇7

关键词:风险分析;投资决策;成本控制;决策树。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in the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 stages and the value of the risk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of the project i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The risk factors: mainly including political risk, environmental risk and investment timing risk, the position of the investment project risk and project type and decision-making risk, etc. But the influence degree, influence direction and the influ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risk factors on cost control i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are not all the same, the decision tree model is adopted to these risk factors and had got studied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st control measures for policymakers,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and cost control has certain direc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 Cost control; Risk analysis; Probability tree.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建筑产业在我国飞速发展,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已成为建设行业的热点问题。有关资料统计,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程度达到70 %~80 %,直接影响着其后的各个建设阶段成本的计算与控制[1]。而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受多种风险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对成本控制影响程度、影响方向和影响关系都各不相同,全面分析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各项风险因素,对合理决策、节约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风险分析的价值

首先,风险分析能促进工程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降低因决策失误导致的工程成本的增加以及与其经济效益的降低。

其次,综合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危险程度,有利于决策者明确决策工作中应考查的重点内容,有利于找到投资安全与投资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另外,通过深入研究各风险因素的特点,为项目管理者找出相对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风险类别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成本控制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政治风险、环境风险、项目投资时机风险、投资项目的位置风险、项目决策风险等[2]。

2.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工程所在国的政治条件改变而使工程失败,工程项目信贷结构或债务结构改变等方面的风险。国际上许多工程均在进行了漫长的决策阶段后,才进入实质性的进展阶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治风险的影响[3]。

2.2环境风险

社会民众环保意识的加强,要求决策者高度重视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环境风险不仅表现在由于增加生产成本或资本投入而造成工程效益降低甚至丧失原有的经济强度,而且还有可能因为环保的原因使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3项目投资时机风险

项目投资者在高投资风险背景下,必然期望高投资收益,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投资的影响。投资进入的时机与决策风险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中长期内,当产品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项目投资后就会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投资进入的时机较为适宜,投资决策的风险较低;反之则导致投资进入过度的风险损失,此理论对于工程项目投资也同样适用。

2.4投资项目的位置风险

制约项目成本控制的位置风险主要包括建设地区和具体项目地址的选择。建设地区的选择是指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相宜建设在哪个区域范围的选择,项目地址的选择是指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因为不同地区和不同地址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生产要素价格水平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

2.5项目决策风险

要使建设工程项目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实现项目的投资目的,就必须考察其合理的生产规模,并力求取得规模经济[4]的收效。规模经济的客观存在对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有重大的影响,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另外,选用设备时要选用满足工艺要求和性能好的设备,尽可能选用标准化设备,以便配套和更新零部件。

3 风险因素的定量分析 (以西安市某项目为例)

3.1概率估计

基于“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事件后果)”,还须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危害性进行评价。对于各因素发生概率的估计可以通过多人评估法——以来自各个不同部门的专家组成一个团队来识别各种可能风险,并估计它的发生概率[5],以西安市某工程为例,估计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如表1。

表1各种可能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

3.2影响程度分析

投资决策阶段的不利条件可能导致多种后果,如决策成本超支、预期经济效益无法保证、项目实施难度大等。把这些因素对各可能导致的后果的影响程度按一定的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如表2。

表2风险后果等级标准

根据表2中给出的标准,借鉴专家法及历史资料法[6],得出每项影响因素对决策成本、预期效益、实施难度的影响程度,如表3所示。如政治风险对决策成本的影响是30分(较低危害),对预期效益的危害是30分(较低危害)。

表3影响因素对后果的影响值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篇8

【关键词】城镇污水 风险模型 融资 费用 工艺 决策

【Abstract】Using the automatic driving process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risk model,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wage disposal engineering project financing, putting forward the model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financing risk. Cognizing and distinguishing on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financing risk. Delphi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used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getting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financing risk hierarchy,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its optimization research.

【Keywords】Urban sewage; Risk model; Financing; Costs; Process; Decision.

从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模型的各个阶段分析入手,结合城镇污水治理工程所处环境特点,及其本身存在问题特性,进行一次风险分析过程,找出风险分析的重点,构建适用于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模型,同时确定解决问题的风险技术方法。

1 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疏理

目前城镇污水项目的风险问题集中在融资项目风险、费用风险和工艺选择风险三个问题上,因此建立相应的融资、费用、工艺风险因素库。同时,依据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项目范围说明书等制定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的初步风险分析规划。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梳理主要是应用风险搜集、风险规划会议和分析、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等风险技术得到风险因素库的。

2 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考究判别

风险的考究判别是整个风险分析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环节。它需要考究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条件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后的后果及影响,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后果做定性的估计。城镇污水工程的风险考究判别是多年来困扰该领域风险分析发展的一个难题。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实质就是风险的定性判别的一个过程,只需运用风险技术方法对其进行具体的判别就可得到多个具有针对性的指标集,以确定风险之所在和引起的主要原因,方便对过做出定性估计。这一阶段是风险分析的根基,因此是管理的重点阶段。

由于本研究在建立了费用指标体系后,还要对指标进行评价,因此属于一个综合性的风险评价问题。污水处理工程费用涉及影响因素复杂,层次较多,而且评价问题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模糊和不确定性信息,因此必须选择能够用于污水处理工程费用评价的方法。近年来,风险评价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均有了很大的发展。评价方法先是从最初的评分评价、组合指标评价、综合指标评价法发展到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数学法、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贝叶斯网络推断法、灰色关联法等,发展方向日趋复杂化、数学化、多学科化。

通过对上述几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可知,对于本研究所要评价的污水治理工程建设费用指标体系而言,层次分析法是最为合适的方法。因为层次分析法是建立在研究对象的指标层次结构基础上的,这正好符合本研究建立指标体系的要求。除此之外,层次分析法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使决策者对复杂对象的决策思维过程条理化。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整个过程是分解、判断与综合的过程。决策者对于污水治理工程费用的研究,也是基于通过分解费用组成,重新判断其重要程度,最终在建立新的更为准确的、更具有针对性的污水治理工程费用模型。以求最终实现对污水治理工程的成本费用控制,提高污水治理的环境经济效益。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在实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这也是目前AHP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此,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归结为一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Real coding based Accelerating Genetic Algorithm ,简称RAGA)的层次分析法(该方法简称RAGA-AHP)。RAGA-AHP法使计算更加简便,解决了传统AHP法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因此,本研究最终选定用RAGA-AHP法来进行污水治理工程建设费用指标体系的评价。

3 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详尽评析及对策

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定量评析指在风险定性评析之后,对排序在前的、具有潜在重大影响的项目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定量评价风险概率和影响大小,以综合评估项目风险的整体水平。同时,定量评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尝试新的优化决策,为项目的建设运行提供优化方案,给国家、企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这正是污水工程项目所迫切需要实现的目标。因此,风险的详尽评析是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风险分析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希望借助此阶段的研究,提出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的融资风险、工艺选择的优化排序,提出适用于城镇污水治理工程的费用函数模型,以便指导实际,做出风险分析对策计划。

德尔菲―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权威性,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根据不同可能性解出多个层次的问题解,具备可扩展性,符合现代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思想的优点。对污水处理融资风险分为两次量化,第一次量化选择德尔菲层次分析法,将德尔菲法的优点与层次分析法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尽量规避不客观的评价分析;第二次的量化模型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由于本文正是希望将一些边界不太清楚,不易量化的指标定量化,因此选用此种方法评价。

本文选择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来进行污水治理工程建设费用的敏感性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就单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所作的分析。对于给定的条件,若输出函数值随变量的变化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涨落,则称系统对这一变量是敏感的。灵敏度在数学上即表示为响应曲面方程式对这一独立变量的一阶偏导。在整个系统中,定量地估计由参数所导致的不确定性是很必要的。在分析方法上类似于数学上多元函数的偏微分,即在计算某个因素的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假定其它因素均不变。

应用不确定性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污水处理厂的方案论证阶段或可行性研究阶段工艺方案的优选、或设计阶段的工艺设计优化、以及投运之后的优化运行决策。这对改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由于灰色关联法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特征为:系统元素信息不完全;结构信息不完全;边界信息不完全;运行机制与状态信息不完全。灰色关联法对样本的多少与样本有无明显分布规律没有严格的要求,数据预处理简单,计算量较小,实用性强,定性与定量结合,这些恰好可以弥补工艺选择问题的不足之处。因此,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城镇污水治理工程的工艺选择优化研究。

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对策是指为项目目标增加实现机会,减少失败威胁而制定方案,决定应采取对策的过程。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借鉴前人经验找出主要风险因素的一些通常应对与预防措施,如: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自留、风险利用、风险开拓等,再考虑业主的风险偏好及风险应对习惯,并以风险分析评价的结果为依据确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风险分析对策需要制定风险对策计划,在组织层面能确认和指派相关个人或集体对认可的风险应对措施担负职责。风险对策计划是成功实现风险分析的关键,也是风险应对活动的前期工作,它需要提供应对风险的策略,过程及资源(如时间、资金、人员)等。这一阶段的主要技术方法是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自留、风险利用、风险开拓等。

4 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模型建立

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策略实施,是指对已作出的污水治理工程的风险管对策计划的具体执行过程。按照制定的计划展开工作,确定这些计划是否可行,若可行,则在执行过程中评估其执行效能。对于所作计划的不合理部分做出反馈,以便调整管理计划。同时,在策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也注重判别、评析与追踪新的危机,以便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细化风险应对措施,实现消除或减轻风险的目标。在污水治理工程管理者协调人员与资源,执行计划,对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运行维护全过程实施风险响应策略。

通过运用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模型对污水问题进行风险分析研究,发现城镇污水项目的风险分析重点是融资风险、费用风险和工艺优选问题,也确定了需要在风险的考究判别、详尽评析、管理对策等方面需要给予重点研究,并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了各阶段比较适用的风险技术方法,最终得到了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模型如图2-3。

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模型是通过对污水问题的具体分析,运用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模型的管理过程而来的,因此,其具有与城镇模型的相同特征。即模型也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既可以应用于整个污水项目融资风险的管理,也可用于譬如费用控制和工艺选择这样的局部风险问题的管理,并据具体问题进行适当调整与改进。

图2-3 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模型

Fig. 2-3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risk model

5 结语

本章着重对造成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资金筹措难、成本控制难、工艺应用不合理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从共性问题分析出其本质,进而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经过分析知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的管理问题、思维体系问题以及风险问题,可以通过建立风险模型来解决,因而通过项目管理理论、框架理论、风险管理思维、流程驱动技术和风险技术方法的参考分析,建立了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模型。结合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尤其自身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特殊性,经过具体细化分析,建立了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风险模型,拟据其解决城镇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的融资、费用、工艺问题。

参考文献:

[1] Patrick T I Lam.A sectoral review of risks associated with maj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9,2:112-119

[2] Darrin Grinmsy,Mervyn K.Lewis.Evaluating the risks of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f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2, 20: 227-231

[3] Jyoti P Gupta,Anil K Sravat.Development and project financing of private power proj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case study if Ind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8,2:57-64

[4] Mansoor Dailami,Danny Leipziger.Infrastructure project finance and capital flows:a new perspective[J].World Development,1998,7:88-92

[5] Anthony A.Churchill.Beyond project finance[J].The electricity journal,2001,3:68-7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