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共青团的历史意义8篇

时间:2023-06-11 08:22:49

共青团的历史意义

共青团的历史意义篇1

    党团关系是共青团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中国成立前党团关系的研究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围绕党团早期关系问题出现了一些角度新颖、资料扎实、较有学术内涵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厘清历史真相,深化党团历史的研究,对于今日的党团建设都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本文在归纳、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对党团早期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

    一、“团先于党诞生”的问题

    党与团究竟谁先诞生的问题曾经是学界争论较多的问题。早前出版的不少书籍报刊都认同“团先于党诞生”的说法。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986年出版的《中国党史大事年表》中称:“八月二十二日(指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在当地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北京、武汉、长沙、广州也先后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先进青年中发展团员。同年十一月成立了团的临时中央局,俞秀松为书记。”胡华、肖效钦发表在1979年2期《百科知识》上的《中国共产党建党史料》也说:“1920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王连弟指出,所谓“团先于党诞生”的看法主要依据于两个方面:一是1949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1920年成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是先于中国共产党而诞生的”。二是在党的早期从事建团工作的领导人和早期团员的回忆中,在国内外的历史著作和团的理论刊物上,也相继出现过“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说法。而这种看法1992年纪念建团七十周年时被纠正,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被确定为中国共青团成立的标志。也即意味着官方明确认定“党先于团诞生”。①

    尽管如此,“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观点仍然不时被人提起和重申。如候宜岭在《建团以前团与党的关系初探》中称:“1920年产生的共青团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先于中国共产党而诞生的,它对建党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起到了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作用。”②又如李永春在2009年第2期《世纪桥》上的《关于1920年“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以上海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基础,1920年11月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4月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中央局书记由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俞秀松担任。”在曹强、刘永生等人的硕士、博士论文中也仍旧认可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说法。

    对此,郑洸等坚持主张“早期中共党组织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于1922年”。他们依据1921年3月国际青年共产党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部谷林为召开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会议,给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发来选派一位代表出席会议的邀请函判定:1921年3月,“在中国还没有一个中国青年社会主义者的总会”,即还没有全国性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时,他们还根据《少年(青年)国际给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书》对中国青年团的批准和吸收指出,“即使我们自己宣称1920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了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当年如果青年共产国际未予正式承认,是不能算数的。保持与青年共产国际联系是一回事,正式加入成为它的正式成员则是另一回事,不要混淆两者的严格区别和界限。”根据以上材料,郑洸等认为1920年1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党应是先于团而诞生的。③

    二、党团早期关系的发展、确定及其评价

    关于党团早期关系的发展、确定,刘进喜在《论党团关系的确立》一文中把党团早期关系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一是党团初建时期的相互信任的“协定”阶段,二是党团关系统一到共产国际纲领上的阶段,三是党团为克服“先锋主义”和“取消主义”倾向而努力的阶段,四是党彻底改造共青团,党团关系最终确立阶段。即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作为党团关系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得到更加完善确立的标志。④郑长忠等对此取相同看法。

    何丹丹认为,早期党团关系的确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党团不分阶段(1921年7月至1922年6月)。这一时期虽然召开了团的一大,但是并没有明文规定党团关系,团的组织和工作的独立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存在党团不分的情况。第二阶段是党团关系逐渐统一到共产国际准则上的阶段(1927年7月至1923年5月)。党的二大以后,党团中央领导机构吸收了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关于党团关系的原则,但未完全遵从团在政治上无条件服从党的原则,规定了团与党是“协定”的关系,而没有确定党与团之间真正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第三阶段是党团关系确立阶段(1923年6月至1923年8月)。1923年6月党的“三大”以及1923年8月团的“二大”用文本形式明确规定了党团组织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政治上要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和参加总的革命路线,同时在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她同时认为,团接受党的政治上的指导以后,党团的关系仍旧没有理顺。因为就当时各种文件的内容本身来讲,还存在着诸多相互矛盾及难以具体实施之条款。⑤刘永生对此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要全面地考察团与党的早年关系,就很有必要再分析这些决议的绩效问题。⑥

    对党团早期关系发展评价方面,王连弟认为,共产党和共青团的相互关系是在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在青年共产国际关于共产党和共青团相互关系决议的基础上建立的。初创时期的党团关系从无到有,从不明确到比较明确,可以说基本上是好的,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主要表现在党帮助建团、团帮助建党;党团组织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工作;党派优秀干部领导团,团将优秀的团员输送给党。⑦黄金凤则认为,中国共产党在自身组织之外,另设青年团独立存在,原意是为其臂助,发挥助手与后备军的作用。然而,由于中共与青年团成立早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青年团产生了“第二党”的倾向。实际运作过程中,党团之间常为争夺组织资 源与政治资源,互不相让,时起纠纷。以致青年团重建后,中共干脆放弃青年团保持组织独立性这一传统,使青年团在政治与组织上完全从属于共产党。⑧

    三、党团早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研究者认为党团早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党团不分以及由此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刘雪芹认为,因为在团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没有正式确定团与党的关系,所以在团的“二大”召开之前,党团不分的问题成为了党团中央之间的一个焦点问题。在团员身份方面,兼职团员大量存在,对保持团组织的独立性造成重大影响。在团员意识上,很多团员以为加入团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入中共,成为党员,从而忽视了团员的身份。虽然说在当时的环境下,党员兼任团员有其特殊的时代原因,但是它导致了团的组织和工作的独立性不能够实现。另外,当时共产党的组织是秘密的,青年团是半公开的,党的许多活动都以团的名义出现。而在党组织没有建立的地方,团在事实上也承担了不少党的工作,由此也加剧了党团不分的情况。⑨

    党团不分,党团双轨制的存在,势必造成党团竞存。黄金凤认为,中共与青年团在创立初期,通过党建带团建、团建助党建,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党、团组织的迅速发展。但是,党团双轨并行,青年团在政策上绝对服从共产党,同时又要保持组织上的独立性,这是一个两难。青年团有自身发展的正常需要,过多地将优秀团员输送入党,势必影响其自身组织的发展。早期的团在组织、人才与工作方面往往强于党,在法理上却必须接受党的政治领导,二者的实际效能与其法理地位不相称,因此极易引发纠纷。由于党团双方工作范围、动员对象的一致性以及双方关系的模糊不清更加剧了彼此的竞争与矛盾。如在成员发展、干部调配等方面都存在矛盾与竞争。“五卅”后党团双方皆加快组织的发展,这种竞争与矛盾愈发激烈。她进一步指出,总体而言,党团关系在上层密切,在基层疏离,尤其是在支部,党团分立、党团纠纷层出不穷。党团下层的纠纷,不仅仅是由单纯的党团之争引发,很多时候往往夹杂了文化、职业、性别差异等其他矛盾。为了解决党团不分、党团矛盾的问题,限制青年团“第二党”化的倾向,中共作出了青年团的组织与工作青年化、逾龄团员输送入党的决定,并对团的职权与活动范围亦进行限制。然而,由于引发党团矛盾与纠纷的体制原因未得到根本解决,党团矛盾仍或多或少地存在,直至1935年青年团被取消。⑧(P130-132)

    郑长忠的研究也表明,尽管党与团的中央在理顺党团关系上存在着共识,并不断做出努力,但是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地方和基层,党团关系却一直未能理顺。具体体现为,在地方党组织中存在着对青年团持“取消主义”的态度,在地方团组织中存在着青年团“先锋主义”倾向。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党团成员、任务、工作对象存在着同构性。二是共产党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经验上都不够丰富,整个政党还不够成熟。这就使党团关系在理论上和中央组织层面上可以理顺,而在实践中和地方层面上就很难清晰理顺,也就为“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倾向奠定了客观基础,为共青团出现第二党倾向提供了客观条件。他认为,一直要到建国前党对团进行了彻底改造以后,党团关系才得以理顺:一是在意识形态上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理想;二是在政治上团完全服从共产党领导;三是在工作任务上,团与党不再存在着同构性,有着明显的分工,明确了自己作为培养党的后备军的职责,在其他工作上只是起到助手的作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青年团之间的制度性衔接正式形成。⑩刘永生的研究则认为,党团早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与当时党团各级组织对中央文件执行不力有关,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团、党组织自身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当时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复杂的客观环境。健康和谐的团、党关系的构建有待团、党组织自身的发育完善和各种条件的成熟。(11)

    四、地方党团组织早期关系

    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还涉及到了地方党团组织早期关系的问题。其中,谢从戎分析了大革命时期福建党团关系发展情况,指出这一时期福建的党团关系经历了创建时期从胶着含混状态到明晰,土地革命初期从不协调到正常,受“左”倾错误干扰时期从党团合并到分离的三个阶段。由于经验不足和斗争环境恶劣而产生的党团非正常关系,给革命事业造成了损害;经不断整合,党领导下和谐的党团关系保证了革命斗争的胜利。(12)

    刘永生比较系统地研究了1920-1927年湖南党团关系发展的状况。他将1920-1927年湖南的团党关系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约从1920年底至“马日事变”前,历时近七年,这个时期是湖南团党创建并大力发展各自组织的时期,也是湘区团党关系相对健康和谐的时期。第二个阶段大致是自“马日事变”至1927年底,前后历时仅半年,这一时期是湖南团党组织由迅即“散伙”走向缓慢恢复,双方关系由完全断绝步入稀疏联系的时期。(11)(P122)

    曹强的硕士论文《1921-1927年北京青年团组织研究》分析探讨了北京党团早期关系。他认为,北京党团组织早期关系发展与全国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独特之处。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是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学生运动的策源地,而非工业城市。由于产业工人力量薄弱,因此建党之初,青年学生运动在北京党的工作中占有重要内容,党团间的工作有很多重合和交叉之处,难免造成党团不分以及团的党化。因为党团关系不明确,导致党对团的帮助和指导不够,团干部对党的工作颇多微词。到1924年底,重建后的北京地方团组织对青年团的认识才逐渐明确,党团关系才有了明确的定位。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丰富了我们对于党团早期关系的认识,也相当程度地深化了这一领域的研究。(13)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对党团早期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某些专题上也有些新进展、新突破。主要表现在澄清了一些历史真相,弄清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也有所拓展和加深。如从以往泛泛论述全国范围的党团关系,转向以区域为中心的党团关系研究,开展了对上海、北京、湖南、福建、江西等地早期党团关系、共青团发展历史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通 过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整合,深入细致地分析、探讨各地党团关系发展的特点、演变的规律。这样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一方面提升了党团关系历史研究的水准,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对于党团早期关系及其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在肯定现有研究成果的同时,笔者认为,总体上看,党团早期关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水平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和可能,一些研究的空白点需要填补,已有的研究则需要进一步的深度思考与探讨。例如,从时间上看,现有研究成果对建党初期、大革命时期的党团关系研究较多,对土地革命时期的党团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从空间上看,对上海、北京、福建等沿海地区党团关系研究较多,对内地尤其边疆地区的党团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此外,对于青年共产国际在党团关系中的作用、不同地方党团关系发展的比较、党团关系演变与共青团的发展、党团关系与党的建设等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的研究都尚未深入展开。这些都是有待研究者们进一步做出努力的地方。

    注释:

    ①王连弟.关于中国共青团的成立日期及其纪念日的考证[J].中国青年研究,1992, 6.

    ②候宜岭.建国以前青年团与党的关系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3, 3.

    ③郑洸.“团先于党而诞生”辨析[J].百年潮,2010, 10.

    ④刘进喜.论党团关系的确立[J].中共党史研究,1995, 2.

    ⑤何丹丹.建党初期上海党团关系研究(1921-1923)[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⑥刘永生.湖南共青团研究(1920-1927)[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⑦王连弟.早期党团关系的建立及其状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1, 5.

    ⑧黄金凤.从“第二党”到后备军:共产党与青年团早期关系的演变[J].近代史研究,2011, 3.

    ⑨刘雪芹.中共建党初期党团关系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 11.

    ⑩郑长忠.组织资本与政党延续[D].上海:复旦大学,2005, 3.

    (11)刘永生.团党早年关系论析——以早年关于团、党关系文件为研究中心(1920-1927)[J].长白学刊,2008, 5.

共青团的历史意义篇2

各位代表、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经过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共青团石景山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

这次代表大会,是青年人的盛会。本次大会总结了石景山区共青团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了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选举产生了石景山区共青团十二届委员会成员。在此,我代表区四套班子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新当选的全体委员表示良好的祝愿!向出会的各位代表和全区广大的团员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后,我们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

共青团事业是一项青春的事业、光荣的事业,也是充满激情和魅力的事业。今年以来,就做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发表了两次重要讲话,一次是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的讲话,一次是6月20日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的这两篇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语重心长,为做好新时期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区委相信,本次团代表大会以后,在团区委的领导下,各级团组织一定能够坚定理想、凝心聚力,始终牢牢把握共青团工作的正确方向;一定能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深化全面转型发展中建功立业;一定能够立足现实、发挥优势,不断提升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工作的水平;一定能够夯实基础、创新思路,切实加强共青团的自身建设。

共青团事业如何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建功立业,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我刚到石景山区工作时间不长,情况还不够熟悉,借此机会想跟大家交换一些想法和意见。具体讲,想给大家提出六点希望:

一、希望各级团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力军

党的十强调,道路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能不能真正确立起来,对于我们未来的事业关系重大。

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现实问题,需要我们纵向研究,也需要横向比较。这个问题不仅从纵向研究来看,讲过,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大致经历了六个时间段,即: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并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六个阶段,应该讲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包含着重大成就,也包含着重大挫折和重大历史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世界公认,我们的制度好不好已经得到了事实上的证明。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我们解决了六亿人的温饱问题,使我们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与失败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欣欣向荣、蓬勃发展,风景这边独好。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事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历史依据。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作横向比较。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国际社会也有一些国家经历了从共产党执政到其他党派执政的重大变化,以至于产生出了一党制好还是两党制好、多党制好等等一系列思想观点的碰撞。我想,体制和道路的选择,最关键的还是看解决本国发展进步问题的能力与成败。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交流20__年出国考察时的一些感受。当时,我特意选择了一个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路线进行考察,包括俄罗斯、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这三个国家都经历了一个政权更替的过程。通过这次考察,我有两点体会:第一点是这些国家共产党执政的,是自己打倒了自己,是他们自身的消极腐败而自毁长城,被人们抛弃;第二点是这些国家在政权更换以后,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普遍的民主自由。现在西方社会搞多党制,那是他们的历史、经济、文化因素决定的,但大家也能看到暴露出的很多问题,例如选举的黑幕、各党之间互相丑化,甚至有些国家的政党为了选举成功还采用一些手段绑架民意,等等。因此,并不是说多党制就那么好、那么完美。到美国访问时,面对美国人谈到的体制问题、民主问题、人权问题,他回答了一句话,讲得非常精辟,他说:“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现实的情况看,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如果把西方的那一套拿到中国来肯定是不行的。

十多年前有一本丛书——《中国20__年》,描述的是我们国家到20__年是什么样子,描述得很好,但是事实上,到20__年的时候远远地超过了所描述的情景。按照十规划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的时候,一定比我们的预期更好。那个时候,“中国梦”的实现程度一定会让我们为之鼓舞,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到这一天。因此,我们的团员青年在理想信念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进行历史的深入思考,真正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力军。

二、希望各级团组织争做继承光荣传统的生力军

在讲话中提出,希望团员青年尤其是希望团干部真正成为青年友,不做青年“官”。他希望团组织和广大团员既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更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我想,只有继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才能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作风基础。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比如说我们身处的北京城,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3059年的建城史和860年的建都史。北京城为什么能够成为至今仍然充满青春活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因为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如果我们没有伟大的中华文化,就产生不了北京城。再比如,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引领世界几千年,这是一个历史事实。西方的文化只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才逐渐占领了上风,以至于在一定范围成为了世界社会的主流。有专家学者预言,包括季羡林老先生也讲过,未来引领世界发展的还是东方文化、中华文化,因为它最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我国道家思想的开山鼻祖老子的一本“道德经”,才五千多字。现在美国人对他怎么看?美国时代周刊在前几年搞过一次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作家的评选,老子排名第一位。还有我们的儒学圣祖孔子,他开创的儒学影响了人类几千年,全世界有几位思想大师的影响力有如此久远、广泛而深刻?因此,我们的现代文明也是在我们传统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应该好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不仅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更要继承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光荣传统。比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们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两个务必”、“三大作风”、“三大法宝”,这些都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如果说现在人民群众对我们党还有一些的意见的话,那都是因为我们的这些光荣传统继承得不够好。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老一辈革命家们在实践中用心铸就的、用血铸就的、用伟大精神铸就的。任何事物,无论自然界的还是社会领域的,都有它的基因。所谓基因,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我认为,我们共产党人的基因和我们存在、发展、壮大、胜利的依据,就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因此,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些光荣传统,是一个重大历史课题。比如,群众路线走得好不好,取决于是否有群众的观念和群众的立场。没有这样的观念和立场,走不出群众的路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习、继承和发扬好我们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

三、希望各级团组织成为努力学习的生力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代,是个总的动员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历史新阶段,确实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我们认真深入地学习。无论是“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的学习、摸规律,还是对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的理解,都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从我们石景山区看,如何更好地实现转型、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研究。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活跃在全区各条战线的最有活力的青年,我希望大家成为努力学习的生力军。

四、希望各级团组织争做改革开放的生力军

青年人学识较高、充满激情、思想活跃,我们要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在各单位的改革开放中积极地建言献策,冲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北京团的座谈当中,讲到了他的感受和期待。他说,回顾过去是“雄关漫道真如铁”,直面现实是“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众多的问题和责任,他每天都是半夜1点钟以后才能休息,常常是带着思绪入睡。他号召和期待各级领导干部,为了实现十确定的目标要“冲”起来。今天在这里,我也提出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为了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程伟大目标,为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任务,全区各级党组织、各级团组织都要“冲”起来,不仅要尽职尽责,更要积极努力地去奋斗、用心地去奋斗。在座的各位学识比较高、学历也比较高,如何从学校刚毕业不久的青年人实现在实践中建功立业的重大转折,关键是要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多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好自身重大的人生转折。

五、希望各级团组织成为围绕中心推动发展的生力军

到石景山区以后,我认真学习了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荣华书记的讲话,认真学习了区人代会的报告和林茂区长的讲话。可以说,未来石景山区的转型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加倍努力,把北京西部这个重大的新的战略增长极规划建设好。我们各级团组织、广大青年要在这个过程中做生力军,冲在前面,建功立业。

六、希望各级团组织成为凝聚正能量的生力军

共青团的历史意义篇3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开幕了。从团的十大到现在的四年间,在我们国家经历伟大历史转变的过程中,共青团一直作为全国青年的核心和党的亲密助手,战斗在各条战线上。青年的精神面貌,共青团的组织状况,都随着国家建设和改革的前进步伐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共青团的活动越来越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活跃因素。党和人民非常关怀和重视你们这次代表大会。我受党中央的委托,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朝气蓬勃地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共青团员、各族青年和青少年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

三个多月以前,我们党举行了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党在伟大历史转变时期拨乱反正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在全国各族人民和青年面前展示出一幅历史新时期的壮丽画卷。刚刚胜利闭幕的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又通过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了对实现二十年战略目标有重大意义的第六个五年计划。这样,我们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又有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政治、思想、组织保证;既有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又有了一套从我国实际出发的方针、政策和方法、步骤。一个经济上更加欣欣向荣、政治上更加团结进步的形势,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继党的十二大和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之后,接着召开团的十一大来讨论共青团和青年一代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这是非常适时的。这表明了党热望青年在新的历史性进军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也表明了共青团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决心率先奋起,来担负时代赋予青年和共青团的新的重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进程中,我们的党和国家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青年的觉悟和奋斗,更加需要青年继承和发扬党所培育的青年运动的优良传统。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来,在六十余年的奋斗历程中,我国青年确实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我国青年运动的光荣记录上铭刻着两条重要历史结论。第一条,我们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一定要唤起青年的觉悟,依靠青年的力量,充分发挥青年在各项事业中的先锋作用和突击作用。第二条,青年要在革命和建设中有所作为,一定要接受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的指引,紧紧地同人民站在一起,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今天,它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历史已经作出的选择,也是无数追求真理的青年总结各自不同的斗争经历所共同得出的科学结论。当今的青年一代,在实现全面开创新局面的伟大任务中,必须大大发扬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牢牢记住这个历史的结论。

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的科学的信念,对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正在实践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坚定的科学的信念,这是我们每个进步的中国青年不可动摇的和无限丰富的精神动力。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就有了意义,我们的胸中就充满希望和光明,我们就能够藐视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没有这种不朽的科学的信念,就容易受到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的思想侵袭,活着也会精神空虚,彷徨无主,甚至误入歧途。有了这种不朽的科学的信念,我们就思想坚定,精神饱满,在无论什么困难挫折面前永远不会动摇,对一切敌人和危险无所畏惧,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就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我们的生命。这不是感情的冲动,更不是宗教的信仰。无数的革命先烈和前辈已经走过这条路,并且已经赢得了今天的伟大胜利,我们将继续高举他们手中的火炬,努力奋斗,去夺取更加伟大的胜利。

同志们!党的十二大和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已经给全国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党提出了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伟大号召,这个号召就是告诉我们,在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能不能实现,以及在实现这个目标以后如何继续前进的巨大责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历史地落在当代青年的身上。青年用什么态度来劳动,用什么态度来学习,以及总起来说,用什么态度来生活,将决定从现在起直到本世纪末及其以后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如何的问题;将决定一个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且具有高度民主的伟大社会主义中国,能否在我们手中创造出来的问题。革命的前辈常常说:未来是属于青年的。这个真理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具体地、明确地摆在我国青年的面前。共青团的任务,就是团结和带领全国的青年,奋勇前进,以对祖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这个伟大的历史责任担当起来。

毫无疑问,在这方面,我们已经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作出了出色的成绩。但是对于一个拥有两亿五千万青年的大国来说,我们的工作显然还落后于历史的需要和现实生活的要求。全国的共青团员现在还只有四千八百万人,不到全国青年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由于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和其它社会原因,在现有的团员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缺乏应有的先进性。团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这种状况,和他们所担负的艰巨任务相比,是不相适应的。在这次团代会以后,共青团的各级组织,要在努力发展新团员的同时,大大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使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和先进性都得到增强,让千百万合格的共青团员源源不断地涌现在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和各行各业的战斗岗位上。他们将会象充满生机和青春活力的种子一样,团结和带领全国青年,在祖国大地上到处开花结果,汇合成振兴中华的无敌力量。

共青团要完成团结教育青年的任务,必须从青年的劳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青年的特点,以满腔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开展团的独立活动,力争在一切思想工作和为青年服务的工作中,都收到春风化雨般的良好效果。青年朝气蓬勃,富于进取精神,但他们一般都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政治斗争经验,在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其它剥削阶级思想影响、侵蚀下,一些人往往容易上当受骗。共青团要针对青年的这些弱点,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帮助青年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团的各级组织,都应当成为“青年之家”。团的各级干部都要成为“青年之友”。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和扶植先进青年;要入情入理地帮助青年解决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对部分的后进青年要热情帮助;对少量的失足青少年也要给予真诚的关怀、帮助和开导,要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是可以变好的,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鼓起前进的勇气,“同昨天告别”,跟上队伍前进。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是明天的共青团员,共青团组织要发扬“全团带队”的传统,切实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在团结教育青少年的同时,要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从团中央机关到各基层组织,都要以革命化的精神进行工作。要从团的队伍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政治上可靠,思想上过硬,学习上勤奋,工作上能打开新局面的实干家。

同志们!在我们郑重地提出青年一代和共青团的历史使命的时候,我们也充分地意识到了党的领导的重大责任。关心青年的前途,重视共青团的工作,是我们党历来的优良传统。今天,当着我们党要在新老合作和交替中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关键时刻,我们希望各级党委都以共产主义者的远见卓识和对党的事业负责到底的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尤其要注意加强和改善对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应把整顿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列为全面整党的一项要求,认真加强农村团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接近青年,了解青年,亲自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并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要注意从青年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广开青年成才之路。要认真选派优秀的青年党员去做团的工作,及时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团员吸收到党内来,以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后备军作用。

关心青年和共青团的工作,不仅是全党的大事,也是全社会的大事。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一切关心祖国未来、热爱青少年的社会人士,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都要亲密配合,分工协作,给共青团的工作以实际支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培养千百万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竭尽努力。

共青团的历史意义篇4

邓小恩

忆往昔的岁月,我们祖国百年的历史中浸满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热血满腔。九十多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所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十分密切的。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十分曲折。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之后,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就立即着手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这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了。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为团结一切抗日青年,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决定将共青团组织改造成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党中央在1946年9月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并且在解放区开展试建青年团工作。1949年元旦,党中央作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1949年4月,在党中央的关怀领导下,召开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完成了青年团组织的重建工作。此后,青年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年5月召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会还决定把改名以后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历次代表大会衔接起来,依照次序加以排列,并确定下一次团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名称为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但是,此后由于中国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中,曾经一度出现曲折,所以从1957年开始截至到20世纪末,共青团在43年中只召开了6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其中5次是在共青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召开的。1998年6月召开的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则标志着中国共青团已经进入跨世纪的历史征程。

从学习共青团的历史中我深刻认识到虽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曲折,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下前途还是光明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壮大,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有着光荣的历史。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

共青团的历史意义篇5

“团先于党而诞生”观点的由来

这个观点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党纪念日后出现的。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人不曾明确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的问题。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抗日战争研究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会议并作题为《论持久战》的讲演。他在讲演的开头部分说:“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人首次明确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问题。当时在延安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只有和董必武,他们回忆中共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日期,又加上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他们这样确定党的诞生日,说明他们共同认为中共一大的召开是党诞生的标志。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沿用了的说法,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由于这个文件的,党的诞生纪念日就被确定下来。此后,便以每年的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纪念日,并且以中共一大召开的1921年作为党成立的起始年份。

在中共中央明确党的诞生纪念日的时候,由于在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中已经没有了共青团组织,所以没有涉及团的诞生日问题。这是因为在1936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把青年团改造成为抗日青年群众组织,所以这时原来的共青团已经变成了青年救国会。但是,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一直持续发展,所以记述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历史的文章和资料始终在各个抗日根据地流传。这些文章和资料必然会涉及中国青年团组织发展的历史,并且都是从1920年8月中国青年团早期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立开始的,甚至许多文章和资料就直接明确说青年团是在1920年诞生的。这样一来,就似乎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团是1920年诞生的,而党是1921年诞生的。在当时那种面临艰巨复杂形势的战争条件下,人们不会去深究党的诞生的标志是第一次党代会,而团的诞生标志是早期组织成立日这个标志事物的差异,所以在不经意间就产生了“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认识。

由于这样一个原因,也是在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的《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议》中就出现了如下的表述:“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大革命以前及大革命初期,的确发生了很大作用,这是因为团比党成立为早,和当时党尚属薄弱的原故。”又过了将近8年,在1949年4月12日,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大作政治报告时,又沿用了这个说法,两次说到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话。他先说的是:“1920年成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是先于中国共产党而诞生的,它对建党工作在某种意义是起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作用。”隔了几句话又说的是:“但由于青年团先于党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大革命末期,青年团在反对陈独秀机会主义斗争中产生出的对党不够尊重,形成了青年团的先锋主义的第二党倾向。”由于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大后,要传达、学习和贯彻任弼时的这个政治报告的精神,所以使得“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观点在许多老同志、老团干的心目中留有十分深刻的印象。

“团先于党而诞生”观点的依据颇为牵强

通过上面的情况说明,“团先于党”的观点形成事出有因,并非没有依据。但是这个观点依然是不确切的,因为它的依据颇为牵强,没有准确地反映党和团组织创建的历史。如果全面考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团创立的历史过程不难发现,党和团的组织都经历了一个由早期组织到正式建立的过程。现有的历史资料反映,中国第一个青年团的早期组织是在1920年8月22日于上海建立的,这个组织是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委托本组织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出面发起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使青年团组织成为“中共的后备军,或可说是共产主义的预备学校”。俞秀松在1930年1月1日写的自传中说:“1920年春,我们曾想成立中国共产党,但在第一次会议上我们之间未达成一致意见。这第一次努力没有成功。过了一段时间,在第二次会议上,我们宣布我们党的存在(当然,我们党正式存在是在1921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后的事情)并选举陈独秀为临时书记。他被委派负责在四个大城市(上海除外)成立我们的组织。我作为上海的领导成员之一,实际上是一个人承担了上海的全部工作。根据党的委派,我组织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现称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人夜校和俱乐部。”这些资料充分说明是党的早期组织领导和组织建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因为这时“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上海党的早期组织成立后,陈独秀又函约一些地方的共产主义者建党建团,所以在1920年秋冬和1921年初,在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广州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而这些青年团的早期组织或者是由当地的中共早期组织领导和发起建立的,或者是由党的早期组织派人组织建立的,因此在个别地方确实出现了先有了团的早期组织,而没有建立党的早期组织现象,但是这也不能作为团先于党建立的依据。因为从总体上看,在全国的范围内是先有党后有团,个别地方先有团后建党是限于历史条件的特例,不能以偏概全。正因为有这样的原因,许多老一辈革命者是在中共一大召开前入团,在中共一大召开后入党,这也是特殊历史条件造成的结果,也不能作为“团先于党而诞生”的依据。

在20世纪初的中国,党和团作为从民间产生的全国性的政治组织,不可能一蹴而就,说成立就能成立,总是要经过一个由早期组织到正式组织的发展过程。现在,关于党的这个发展过程已经得到社会公认,也就是党的一大召开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标志。但是团的这个发展过程,因为有“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说法,就变得有些扑朔迷离。因为如果按照“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观点,1920年8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组织的成立就表明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团就没有从早期组织到正式建立的发展过程。但是这样一来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为什么党正式成立是以中共一大召开为标志,而团却以早期组织成立为标志?从党和团建立的历史来看,党由早期组织到正式组织的转化是平稳顺利的,而团的这个发展过程则显得曲折和复杂。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有如下明确记载:1920年8月以后各地建立的团的早期组织,“只不过是带有社会主义的倾向,并没有确定了哪一派社会主义。所以分子就很复杂:马克思主义者也有,无政府主义者也有,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也有,工团主义者也有,莫名其妙的也有。因为分子如此复杂,所以凡遇见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各人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或意见,就不能一致,常常彼此互相冲突。在这种状态下面,团体规律和团体训练,就不能实行。团体的精神,当然非常不振。到1921年5月,看看实在办不下去了,就只得宣告暂时解散!”同一文件后面又说:“可是团体虽已解散,而其中一部分有革命精神的分子,却总是试图恢复的。刚巧张椿年同志那时从俄国回来,受了国际少年共产党的命令,要在中国组织少年共产党。拿这事情与一部分老团员商议。商议的结果,大众都以为不如将社会主义青年团恢复,内容加以整顿。于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就于1921年11月正式恢复。首先恢复的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来各处社会主义青年团先后恢复了。”对于青年团的这段历史,虽然部分当事人后来不同意“解散”的说法,使用了“无形停顿”这个词,但是团的早期组织曾经一度停止活动毕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1920年8月以后成立的团的早期组织和恢复后的团组织在思想信仰、组成人员乃至性质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也是不争的事实。同时,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在青年团早期组织的这个从“停顿”到恢复的过程中,1921年正式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和组织作用。1921年11月由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署名签发的《中共中央局通告》明白无误地写道:“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必须在明年七月以前超过二千团员。”事情很显然,如果面对青年团的这段发展历史,还说青年团是先于党成立的,未免显得有些牵强和缺乏历史依据。

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中国青年团

一个全国性组织的建立需要有统一的章程和正式建立的中央领导机关,应该是惯例和常识。而在1921年11月以前,全国性组织正式建立必备的这两个基本条件青年团并不具备。

首先看章程。1920年8月以后建立的青年团早期组织都是各地各自制定章程,这一点很多历史资料都有记载,应该说是不争的事实。另外,1922年5月团一大通过的团章附则第三十四条明确提出:“本章程由本团第一次全国大会议决,自中央执行委员会公布日起发生效力;从前各处青年团的章程,一律取消。”这也是在团一大前全国没有统一的团的章程的有力旁证。

其次看中央领导机关。1920年8月成立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只是地方性组织,所以在刚建立时不可能设全国性的领导机关。由于这个原因,中共党史出版社在2006年7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作了如下的记载:“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在当地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北京、武汉、长沙、广州也先后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先进青年中发展团员。同年11月成立了团的临时中央局,俞秀松为书记。”也就是说在上海团的早期组织成立将近三个月后,建立了全国团的临时领导机构。在这里且不分析临时机构与正式机构的差异,就是这个临时机构是否存在还需要商榷。因为按这个大事记的记载,俞秀松曾担任这个临时中央局的书记,但是俞秀松在1921年7月,代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却根本没有提及这件事。他在报告中是这样说的:“本年4月初建立了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遂将在上海发起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移交与它。这个委员会应当进行改组,以承担更加系统的工作。”从这些叙述可知,在上海建立临时中央机构的时间是1921年3月或4月,而不是1920年11月。俞秀松是这件事情的当事人,而且被说成是团临时中央局书记,如果在1920年11月真的建立了这个团临时中央局,他不会不在这个报告中提起,也不可能说在1921年3月(或4月初)才在上海建立了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因此,关于在1920年11月建立团临时中央局的记载存有疑问。更何况在1920年11月全国完成团早期组织建立的城市也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设立团临时中央局的可能性本来就不大。

那么,再看1921年3月或4月初的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如果我们联系上文引述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文件所说的在1921年5月,青年团就解散了,那么这个临时中央委员会的存在与否也就值得怀疑了。俞秀松是1921年3月29日离开上海赴北京,然后取道长春、哈尔滨后出境赴苏俄莫斯科出席青年共产国际二大。在当时那种通讯联系的条件下,他能了解的情况应该只能是1921年3月以前的事情,所以他的这个报告不可能谈到他离开上海后的情况,所以也就不能把他的这个报告作为在1921年3月以后是否建立了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依据。尽管如此,还是应该注意俞秀松在这个报告的最后说的一段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不久,还不够集中。鉴于这种情况,团近期的任务是建立紧密团结的中央领导机构,以集中全团领导和监督团的活动,研究一些问题并向地方支部发出指示。”这说明就是俞秀松也认为经过全体团员选举产生的机构才是“紧密团结的中央领导机构”,只有这样的机构才能“集中全团领导和监督团的活动”,这也就是说俞秀松在当时也认为青年团的建立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

此外,还有人依据俞秀松的这个报告,认为在1921年1月中国青年团组织就建立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这个观点来源于下面一段话:“至于说到团的机构,那么上海青年团最初只有一个四人组成的主席团共同领导团的全部工作。今年1月,团员人数增加了,就建立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八个处组成,即秘书处、教育处、组织处、调查处、编辑处、宣传处、联络处和图书处。每个团员都在一个处担任工作。其他地方也进行了这样的改组。”在这段话中,俞秀松虽然使用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这个名词,但是只要经过认真分析真正读懂这段话,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俞秀松所说的在1921年1月建立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只是上海团组织的领导机构,而并非全国团组织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否则就无法理解“每个团员都在一个处担任工作”和“其他地方也进行了这样的改组”这两句话。因为作为全国的中央领导机构不可能是每个团员都在一个处担任工作,除非在当时“每个团员”都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而“其他地方也进行了这样的改组”说明其他地方也建立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那么这样的“中央执行委员会”还能是全国团组织的领导机构吗?以上的引文是引自俄文本的翻译件,下面引用一个英文本的翻译件将有助于准确地理解这段话。根据英文本翻译的这段话是这样的:“至于青年团的组织,原先在上海青年团仅有一个常委会,由4人组成,他们主持青年团的整个工作。至今年1月,增加了常委,并成立了执行委员会。此委员会由下列部门组成:书记(秘书)、教育、组织、调研、编辑、宣传,并有一名联络员和一个图书处。青年团的每个会员必须在这些部门的一个部门工作。在其他地区也发生这样的改组。”两段译文比较一下,就可以说明认为这个“中央执行委员会”只是上海团组织的领导机构并非是曲解和杜撰。另外,关于在1921年1月青年团没有建立全国领导机构一事,还有旁证。1921年3月16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在给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信中写道:“我们于3月16日召集了一个特别会议,并决定派代表出席这个会议,但是在中国还没有一个中国青年社会主义者的总会,所以我们的代表只有发言权无表决权。”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在1921年3月的时候,“中国还没有一个中国青年社会主义者的总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在1921年4月以前,中国的青年团早期组织并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中央领导机构,而在4月初准备建立的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也必然会随着团的“解散”而消失。因此,应该说从1920年8月第一个青年团早期组织建立到1921年8月恢复青年团工作开始这段时间里,中国青年团早期组织始终没能建立起确有实效的中央领导机构。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青年团组织还不曾具备正式建立的基本条件。这种状况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1921年11月以后,在党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团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在这个章程的附则中专门指出:“有五个地方团成立时,即召开全国大会,通过正式章程及组织中央机关。正式中央机关未组成时,以上海机关中央职权。”这个附则表明,直至《临时章程》制定前,青年团中央领导机构还没有建立,由于有了《临时章程》才使得全国的青年团组织有了全国性的临时领导机关,形成了一个整体。

共青团的历史意义篇6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为主线,以创建先进基层组织、争当优秀团员为目标,贯彻学院团委的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的光荣历史伟大成就,始终铭记党和共青团的丰功伟绩,将将我院广大青年团员的思想觉悟、精神风貌、作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把学院的明天、学校的明天、广西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二、活动目的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0周年,宣传和讴歌共青团在共产党领导下的90年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根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喜迎建团9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的通知,根据机电工程学院团委的活动安排与指示精神,在我班范围内开展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系列团日活动。

三、活动主题

“我与祖国共奋进”

四、活动对象

机电工程学院10001203班全体学生

五、活动时间

4月下旬至6月上旬

六、活动形式

根据学院团委与我年级团总支的安排,并结合我班团支部的实际情况,根据活动主题及内容安排,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先进基层团组织为目标,围绕“我与祖国共奋进”的活动主题,立足建团90周年、五四运动93年,学习xx《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广泛开展切合实际、贴近生活的系列团日活动,向中国共青团建团90周年献礼。

七、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团日活动启动仪式

1、活动目的:

为加强我班各位同学对此次团日活动主题“我与祖国共奋进”的认识组织我班各青年团员深入了解建团90周年历史以来的光荣事迹,增强我班团支部的凝聚力,培养我班青年团员的责任感与组织意识,深化此次团日活动的内涵,并借此机会向我班同学解说班委关于此次团日活动的时间与内容的安排,在班委的组织领导下开展xx年“我与祖国共奋进”团日活动启动仪式。

2、活动时间:

5月19日(周六)晚

(二)、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活动

1、活动目的: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号召我班同学走出校园,感受历史,做到知行合一。让同学们自发到桂林市的各个近现代历史革命遗址,感受中国近百年来的耻辱历史与革命前辈悲壮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在党领导下的革命前辈们的英勇奋斗历程,增进青年学生对历史的感悟,激起其对我国、我党的奋斗历程产生共鸣,充分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努力学习,奉献社会。

2、活动宗旨:

参观革命遗址,感受历史风云,重温爱国主义情怀

3、活动形式:

同学自发参观桂林的革命遗址

4、活动时间:

xx年5月

(三)、“我的青春我的团” 主题征文活动

1、活动目的:

根据学院的文件精神与我年级团总支的安排,以建团90周年和五四运动93周年,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契机。开展宣传和讴歌共青团90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展现我班共青团员青春风貌,响应我院的征文活动号召,举行此次征文活动。

2、活动形式:

应学院要求,以“征文活动”形式进行

3、活动时间

xx年5月上旬

4、征文要求

(1)征文来稿要求主题突出,内容翔实,观点正确,感情真挚;结构完整,语言优美,文笔流畅,立意新颖。详细格式要求参见附录。

(2)稿件要求紧扣生活,联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

(3)优秀共青团员、团员干部、班委需起带头作用。

(四)、我的共青团暨学习xx《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主题班会

1、活动目的:

重温共青团的知识,增进对团的了解。并根据学院的要求,组织好本班同学学习xx《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了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青年学生所背负的历史使命与期盼,并落实贯彻xx在讲话中对当代青年的五点要求与希望。

2、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组织同学们观看影视资料,增进对团的了解,集体学习对xx《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并邀请同学们谈谈感想。

3、活动时间:

xx年5月13日

(五)、团的知识抢答赛

1、活动目的:

针对前一阶段开展的“重温我的共青团暨学习xx《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主题班会所涉及的内容,展开一次抢答赛,激发学生对团的知识的了解的积极性,并借此检查前一阶段活动的成果。

2、活动形式:

知识抢答赛

3、活动时间:

xx年5月20日

(六)、拍《忆往昔峥嵘岁月》微电影

1、活动目的:

通过拍电影以及展播的方式,展现我班历年优秀团员的成长奋斗历程,在班级内部树起鲜明的旗帜,突出共青团员的榜样力量,并以此为契机号召同学向优秀共青团员学习。

2、活动形式:

邀请我班优秀共青团员谈一下对团的理解以及团在个人乃至一个集体成长历程上的激励作用,并谈一下如何让一个平凡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

3、活动时间:

xx年6月6日

八、活动经费:

此次活动主要经费开支在团的知识抢答赛奖品以及租借器材录制微电影,约150元。

九、参赛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10001203班

十、主要负责人:

机电工程学院10001203班第四届班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共青团的历史意义篇7

不断发展的事业有了强大的有生力量。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青团不愧为党的忠良助手和后备军,不愧为党联系青年的牢固桥梁和纽带。以下是为打大家整理的共青团员学习团章感想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共青团员学习团章感想一

通过这次认真而又系统的学习,我对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和思考后,使自己对如何开展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及今后在工作中如何体现共青团员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更好开展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不断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缔造和培养了共青团。xx年前,在中国革命汹涌澎湃的洪流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这是20世纪中国革命史和青年运动史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青年运动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xx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青年站在时代的前列,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经艰辛地求索,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业绩,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模范群体。

中国共青团跟着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奋斗之路,中国共青团始终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广阔舞台上为祖国和人民积极贡献力量;始终按照党的要求培养和教育青年,使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人民群众奋斗的洪流中锻炼成长;始终把最广大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使我们不断发展的事业有了强大的有生力量。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青团不愧为党的忠良助手和后备军,不愧为党联系青年的牢固桥梁和纽带。

中国共青团跟着党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壮大,共青团是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在当今时代,也是青年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共青团的全部奋斗都在实践着一个真理,也就是必须永远跟着党走。今天,我们正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将变成现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中国青年团的光荣使命。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共青团就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着党,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是共青团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续和深化,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精神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举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根本指针。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肩负着为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传达贯彻到团员青年中去,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这是共青团的神圣职责。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对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共青团组织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团的建设,全面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团员的模范作用,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那就是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有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政党。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在思想上则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并在行为上和思想上努力向党组织靠拢。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政策方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青团员学习团章感想二

通过学习团章,我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另外,中国共青团还是一个拥有光辉历的出色组织,作为一名光荣的团员,我们应该严于律己,不断的增强个人的团员意识,用实际行动展现当代青年的时代性与先进性,绝不能让胸前的团徽褪色。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一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必须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一个21实世纪的大学生,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的一员,平时更应该努力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要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自觉地徐希党和团的有关理论精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得自己能够在各方面都能够得到进步,为能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而努力。

现如今,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神5、神6、神7的顺利升空,珠穆朗玛峰高度的重测测量完成,世界上的铁路---青藏铁路的通车,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得到了显著地增强。此刻,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作为实际之初的共青团员,一定要按照团章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其他人。

而今后,在学习团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自觉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思想交锋分清是非,帮助自己抵制不健康的思想的侵蚀和影响,根据团章规定保持自己在思想上、组织上的纯洁性,努力学习党的基础知识。此外,我们要通过学习党章、党内有关文件、党的光辉历史,使自己比较全面的理解党的性质、奋斗纲领和最终目标,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鉴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信念,使共青团无愧于党的后备军的称号,让我们一起为伟大的祖国而奋斗吧,相信明天会更好!

共青团员学习团章感想三

曾在历史课本上触摸到过抗日战争那根敏感的神经:也曾无数次地描绘过那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壮怀激烈;提到延安,仍旧想起那曾是一个红旗飘飘令无数中华儿女骄傲自豪的地方,我们也只有去聆听那枪林弹雨中所孕育的中华民族魂。那就是我们的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拿着手中的团章,我感慨万千。

团员是先进青年的代表,建立一支能够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团员队伍,是团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体现,是完成党赋予共青团的各项任务的基本保证,是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团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等对进一步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发挥团员队伍先进模范作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团员的带头模范作用,更要做一名合格的当代优秀团员。

我认为学习是共青团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团组织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团队的生活让我长大了,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中,有钉子般的钻劲,在生活中,任劳任怨,为别人着想。我还从团队生活中获得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共青团的历史意义篇8

朋友们!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总要赞美5月的灿烂?歌唱5月的辉煌?为什么关于5月的诗、5月的歌是那么多?那是5月的鲜花特别芬芳,5月的阳光分外明媚。那是因为有我们五四的精神,现在,我才真正领悟到:人们如此深情地赞美和歌唱5月,那是歌唱我们的成果,赞美我们青年一代所创造的幸福和神圣。

带着渴望,带着一份期盼;怀着激情,怀着敬意,让我们重新回到90年前的今天,21世纪是个伟大的世纪。这个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开创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接踵而来。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是1919年的重要背景。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

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所提出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它所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大觉醒;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科学民主,反对迷信专制,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日久弥大。纪念,弘扬五四传统,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使之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实现国家富强,摆脱愚昧贫穷,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理想。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这样对于未来和前途充满信心。这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书写的最壮丽的爱国主义篇章。我们今天讲爱国,讲进步,就是要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由此看来,我们将肩负着历史所赋于我们的神圣使命。近年来,我们并没有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殷切希望,进一步加强了团的自身建设,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在五四期间,举行了演讲比赛,班际篮球赛,乒乓球比赛,上午的歌咏比赛,下午的拨河比赛,出版了一系列的板报宣传“五四”精神。使我校的青年朋友们增强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充分发挥团员的聪明才智,焕发了青春热情,敢于创新,敢于拼搏,开展“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过团日、交团费”等有教育的活动。在学习生活中做出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促进了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像龚玉泉、蓝淑明、陈东梅、赖思敏等先进的集体与个人,发挥了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开避多种途径,推动在校的青年优秀人才向更广阔领域施展才华,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青年朋友们,90年过去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由开启的“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已经汇成波澜壮阔的滚滚洪流,没有任何力量和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地团结在上级领导周围,

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而努力奋斗!整整90个春秋过去了,但我们依然不能不频频回首,因为当时那场震惊中外的,汇合了一代青年、一个民族的思索,一个民族的呐喊和人们的激情。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利用有利时机,抓住新机遇,研究新情况,创造新载体,广泛开展同学们喜爱的、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青年情操,提高同学们的精神境界。

同学们,我们面临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面临着2008年奥运会在XX举办,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回首过去,壮怀激烈,展望末来,任重道远,站在这充满希望和令人向往的新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我们:有许多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等待着我们去创造,去奋斗。“五四”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甘落后,奋起拼搏,才能振兴中华;“五四”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用自已的双手,才能建设美好的新生活!我们将在镇政府和学校领导,团组织的共同带领下,以新的姿态,新的行动,为我校推行素质教育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的贡献,我衷心祝愿:我们将与全体同学一道,紧密团结,并肩协作,为我校树起一面鲜艳的旗帜建功立业,再创辉煌。

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家庭幸福,青年朋友们学习进步,节日快乐、快乐成长。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值此光辉的“五四”青年节和纪念90周年之际,我代表XX中心学校,向全校青年朋友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向共青团干部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今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欢聚一堂,共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6周年,我们以高度的政治热情迎来了此次盛会,在此,我谨代表共青团XX中学团总支部对前来参加本次大会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于崇高的敬意。对热心支持本次活动的各级领导及为本次大会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们、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新加入共青团组织的32位青年朋友表示热烈的祝贺。

朋友们!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总要赞美5月的灿烂?歌唱5月的辉煌?为什么关于5月的诗、5月的歌是那么多?那是5月的鲜花特别芬芳,5月的阳光分外明媚。那是因为有我们五四的精神,现在,我才真正领悟到:人们如此深情地赞美和歌唱5月,那是歌唱我们的成果,赞美我们青年一代所创造的幸福和神圣。

带着渴望,带着一份期盼;怀着激情,怀着敬意,让我们重新回到90年前的今天,21世纪是个伟大的世纪。这个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开创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接踵而来。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是1919年的重要背景。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

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所提出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它所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大觉醒;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科学民主,反对迷信专制,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日久弥大。纪念,弘扬五四传统,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使之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实现国家富强,摆脱愚昧贫穷,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理想。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这样对于未来和前途充满信心。这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书写的最壮丽的爱国主义篇章。我们今天讲爱国,讲进步,就是要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由此看来,我们将肩负着历史所赋于我们的神圣使命。近年来,我们并没有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殷切希望,进一步加强了团的自身建设,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在五四期间,举行了演讲比赛,班际篮球赛,乒乓球比赛,上午的歌咏比赛,下午的拨河比赛,出版了一系列的板报宣传“五四”精神。使我校的青年朋友们增强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充分发挥团员的聪明才智,焕发了青春热情,敢于创新,敢于拼搏,开展“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过团日、交团费”等有教育的活动。在学习生活中做出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促进了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像龚玉泉、蓝淑明、陈东梅、赖思敏等先进的集体与个人,

发挥了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开避多种途径,推动在校的青年优秀人才向更广阔领域施展才华,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青年朋友们,90年过去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由开启的“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已经汇成波澜壮阔的滚滚洪流,没有任何力量和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地团结在上级领导周围,

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而努力奋斗!整整90个春秋过去了,但我们依然不能不频频回首,因为当时那场震惊中外的,汇合了一代青年、一个民族的思索,一个民族的呐喊和人们的激情。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利用有利时机,抓住新机遇,研究新情况,创造新载体,广泛开展同学们喜爱的、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青年情操,提高同学们的精神境界。

同学们,我们面临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面临着2008年奥运会在XX举办,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回首过去,壮怀激烈,展望末来,任重道远,站在这充满希望和令人向往的新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我们:有许多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等待着我们去创造,去奋斗。“五四”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甘落后,奋起拼搏,才能振兴中华;“五四”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用自已的双手,才能建设美好的新生活!我们将在镇政府和学校领导,团组织的共同带领下,以新的姿态,新的行动,为我校推行素质教育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的贡献,我衷心祝愿:我们将与全体同学一道,紧密团结,并肩协作,为我校树起一面鲜艳的旗帜建功立业,再创辉煌。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