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8篇

时间:2023-06-12 09:11:04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篇1

关键词: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度模型;客户满意测评工作

一、 引言

我国保险业肩负着“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中国保险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保险公司不断更新经营理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施客户满意度战略,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竞争力。客户满意度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定性分析,更需要定量测度。进行保险行业满意度测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将提升保险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保险客户的满意程度,促进保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 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度的选择

客户满意度,指客户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其测评方式需根据研究的内涵和层次来确定。保险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在承保、理赔和保全过程中。一般来说,客户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服务质量越好,服务水平越高,客户就越满意。当然,对于不同的客户,客户的预期会对最后的满意程度造成影响,客户对服务质量和水平预期越高,就越不容易满意。

198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质量研究中心的Fornell博士提出了Fornell模型。1989年,Fornell及其研究团队首次为瑞典统计局设计了第一个全国性的顾客满意度:瑞典顾客满意度晴雨表指数。在考虑表现感知(对产品或服务价值的感知)和预期的前提下,加入客户投诉和客户忠诚两个维度,分别测度消费者对个人和管理层的抱怨以及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和重新购买的意愿。1994年,美国在瑞典顾客满意度的基础上,将表现感知划分为质量感知和价值感知两个维度,并定义了质量感知对价值感知有正向影响。这一修改清晰的界定了客户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实际感受,以及对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值得两个维度的不同,有效克服了质量测评转化为感知价值的难题,形成了美国顾客满意度。随后,新西兰、加拿大、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巴西、墨西哥等国家相继制定了关于顾客满意度计划。直到2000年,欧洲顾客满意度正式启动,建立了欧洲的顾客满意度体系。与瑞典顾客满意度、美国顾客满意度相同的是,客户满意度包含总体满意度、对预期的满足和与理想的差距。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欧洲顾客满意度加入了公司形象,从公司的商业实践、商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总体形象等方面说明这一维度对客户满意的影响。

中国保险业的地域分布较不均衡、不同服务环节各具特色,客户满意的测评一方面要借助绩效与期望差距的测评模式,考虑用户期望、产品绩效、绩效与期望差距和客户满意这四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要结合中国自身的行业特点,兼顾客户在接收服务前对企业形象的认知,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对保险公司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真实感受,以及服务结束后公司对客户资源的维护情况。在对客户满意度测评模式和中国保险业行业背景研究的基础上,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度调查选择欧洲顾客满意度模型为适宜的测评模式。不同之处在于,用客户关系管理代替客户抱怨程度,既保证了客户满意程度测评的全面性,又避免了“抱怨”这一敏感词语的出现所带来的困扰。

三、 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度的研究

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度研究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时限和研究对象。比如,选择2012年享受过中国境内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客户、2013年享受过中国境内保险公司提供某个服务环节的客户或是2014年享受过中国境内保险公司提供某个渠道的客户。这时,保险公司涵盖在中国境内开展险业务的所有公司,地区包括35个省市和计划单列市。

1. 客户满意度的内涵。客户满意度,指客户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其测评方式需根据研究的内涵和层次来确定。保险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在承保、理赔和保全过程中。一般来说,客户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服务质量越好,服务水平越高,客户就越满意。当然,对于不同的客户,客户的预期会对最后的满意程度造成影响,客户对服务质量和水平预期越高,就越不容易满意。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度包括客户期望、形象、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客户总体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客户关系管理七个构成因素。

客户期望:客户利用过去经验性或是非经验性的信息,在购买前对其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寄予的期待和希望。形象:客户对一家公司或服务的整体感觉,是一种有别于实体商品但又和其紧密相连的商品特征,包括口碑、公司名称、商誉、价格水平等等。质量感知:客户对某一产品的整体卓越程度的判断,可以从业务员讲解的清楚程度、手续的方便程度等方面进行测度。价值感知:客户接受服务时对所花时间和所达到的实际收益的体验。客户总体满意度:客户对某一产品或者某一服务提供者迄今为止全部消费经历的评价。客户忠诚度:不管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营销手段如何诱惑,客户仍保持在未来持续一致地重复购买其偏爱的某种产品或向他人腿甲的强烈承诺。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对客户掌握和使用反馈渠道程度的调查,寻求改变经营方式、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追加补偿形式的突破口,建立与客户间的友谊。

2. 客户满意度模型的提出。实际上,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度模型中的七大因素都无法直接观测,称为潜变量或隐变量,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总的来看,这七个构成因素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客户总体满意度,是客户对整个过程中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总体评价,属于整体层面的测度。第二层是客户满意的影响因素,包括客户期望、形象、质量感知和价值感知四个方面。第三层是客户满意的结果和表现,主要从客户忠诚和客户关系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测度。具体来看,客户期望对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和客户满意有影响,而且一般是正向影响;质量感知与客户期望的差异很可能使客户期望对客户满意产生间接的负的影响,只有客户期望对客户满意的正的影响比负的影响大时,客户期望对客户满意才表现为正的影响;质量感知对价值感知、客户满意有影响。客户价值在客户满意和感知商场表现中的作用时,发现增加客户的价值感知,客户满意将明显增加;客户满意对客户忠诚有正的影响,等等。因此,可以总结为如下十二个假设条件:“形象”对“总体满意度”、“客户期望”、“忠诚度”有影响,“客户期望”对“总体满意度”、“质量感知”、“价值感知”有影响,“质量感知”对“总体满意度”、“价值感知”有影响,“价值感知”对“总体满意度”有影响,“总体满意度”对“忠诚度”、“客户关系管理”有影响,“客户关系管理”对“忠诚度”有影响。客户满意度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潜变量有内生与外生之分,这是因为一些潜变量处于系统之外,只影响其他潜变量,而不会受到其他潜变量的影响,称为外生变量。而内生变量处于系统之内,在受到其他变量影响的同时,也可能影响其他潜变量。在客户满意度模型中,形象是唯一一个外生变量,其余六个均为内生潜变量。

3. 客户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程度调查一方面要从总体上测度该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又要具体测量不同环节和渠道在客户满意程度方面的表现,分析造成满意程度差异的原因。因此,客户满意度测评必须关注问卷、抽样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几个重要环节。

问卷设计要满足保证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反映环节或渠道的个性化特点等基本原则。问卷主体中各题目间的逻辑关系会直接影响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及调查效果。五套问卷中的具体题目需要结合相应环节或渠道的特点进行表述,但是,每套问卷都必须包括测度客户满意度的客户期望、形象、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客户总体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客户关系管理共七个方面,这样才能满足构建全行业、分公司、分地区的全环节模型的需求。而且,这些方面的逻辑顺序也基本一致,符合客户接受服务前、享受服务中、服务结束后的一般顺序。对于不同环节和渠道,还要结合它们的特点及保险公司的建议和要求,增加个性化问题的设计,保证分环节模型更能体现环节特色,更具有针对性。此外,调查问卷的引言、主体和客户背景信息等也要注意规范。比如,引言既要满足一般问卷设计引言部分内容的完整性、表述的规范性等要求,又要结合中国人身保险行业满意度调查采用电话访问、调查客户本人的特点,重新进行构思和设计。主体部分既要用尽可能少的题目、清晰简洁的表述涵盖满意度调查所有的关注点。

保险业客户满意测度,涉及某一时间段(比如,某一年)享受过中国境内开展保险业务的所有公司提供服务的全部客户,客户数量巨大。普查方式在人力物力方面都受到一定限制,故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为了保证模型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稳健性,兼顾实际调查的成本及可操作性,考虑各保险公司的业务量分布设计抽样。抽样采用分层比例样本分配原则。按照保险公司、地区、环节等不同角度进行分层,既要保证样本量足够支撑数值计算,又能够满足满意度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和科学性。

对于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度模型,有最大似然(ML)估计法和偏最小二乘(PLS)估计法两种方式。虽然目前一些研究机构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出的载荷系数作为权重计算满意度,但这种做法在方法上是不正确的。载荷系数反映的是潜变量(譬如满意度)对可测变量(指标)的影响程度,而权重反应的是可测变量构成潜变量的相对重要性,两者不是完全等价的关系。采用偏最小二乘(PLS)估计法比传统方法更适用于满意度的探讨,它放宽数据的分布要求、采用客观赋权方式、兼顾因素间的关系。而且借助Bootstrap方法评价估计结果。

四、 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度的作用

作为中国保险业一个必要而又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度不仅可以客观地反映客户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满意度评价,实现跨公司、跨地区的横向比较,为保险公司管理政策的制定明确方向,而且也可以跟踪调整后整个行业客户满意度的动态变化,验证我国保险行业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作为中国保险业一个必要而又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国保险业客户满意度不仅可以客观地反映客户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满意度评价,实现跨公司、跨地区的横向比较,为保险公司管理政策的制定明确方向,而且也可以跟踪调整后整个行业客户满意度的动态变化,验证我国保险行业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1. 满意度能够客观反映客户满意状况。这是因为,问卷质量保证了数据可靠性。数据是客户本人对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亲身感受。偏最小二乘(PLS)算法估计的优点避免了主观赋权的干预,保证了客户满意情况测评的客观性。

2. 满意度可用于保险公司的横向比较。绩效与期望差距测评模式,保证个体之间的测评结果可比。采用消费行为的量化研究模型,以全行业(或分环节)的“尺子”作为基准衡量不同保险公司服务的客户满意水平,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保险提供服务不因保险公司规模、提品、所在地域而不同,完全可以用同一尺度测量。

3. 满意度便于研究保险行业的动态变化。对保险公司不同环节质量、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等方面的测量,应当是一个持续重复的过程。通过客户满意度动态分析,探讨影响客户满意程度的原因,提高保险公司的警惕性和灵活性,及时制定调整措施,跟踪改进后的业绩评价。

综上,满意度研究突破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局限,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在当今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环境,保险行业只有通过提高客户满意程度,培养客户忠诚度,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客户满意测评工作的成功实施对我国保险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具有战略上的指导意义。目前,摆在我国保险业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培养忠实客户群体,提升我国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客户满意度的这种测评功能对于整个行业的有效监管、持续发展和良性竞争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科学可行的综合评价方法,将进一步提高整个保险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行业健康、有序、永久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英宝.顾客满意度测评理论与应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新燕.顾客满意度模型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 廖颖林.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及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 易丹辉.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袁怀锋.保险客户满意度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学位论文,2007.

[6] Anderson, Eugene W., Mary W. Sullivan.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for Firms, Marketing Science,1993,(12):125-143.

[7] Michel Tenenhaus, Vincenzo E.Vinzi.PLS Path Modeling[J].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2005,(48):159-205.

[8] Mohammad Muzahid Akbar, Noorjahan Parvez.Im- pact of Service Quality, Trust,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Engender Customers Loyalty[J]. ABAC Journal,2009,(29):24-38.

[9] Youjiae Yi.A Critical Review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5.

[10] 罗晓光.基于顾客购后行为的顾客满意度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2006.

[11] 耿金花.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质量系统分析[D].青岛:青岛大学学位论文,2007.

[12] 李世新.面向大批量定制的网络化客户集成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03.

[13] 申跃.基于满意度的顾客抱怨模型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学位论文,2005.

[14] 张斌.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用户满意及改进策略实施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学位论文,2006.

[15] 刘清峰.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中的消费情感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06.

[16] 李欣.基于顾客满意的服务补救效应及质量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07.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篇2

整个10代的满意度调查,前3代是基础,经历了从服务过程调查(第1代)到服务效果调查(第2代),从服务质量调查到满意度指数调查(第3代)的发展过程。后7代是在前3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应用要求延伸发展而来。以提升不满意客户为关注点,发展了不满意度调查(第4代)、短板改进调查(第5代);为优化资源配置策略、确定资源投入边界,应用发展了kano模型(第6代);为分析差异化服务需求,将u&a研究(第7代)融入了满意度调查;第8代满意度重点关注高满意人群,第9代将提升用户体验作为调研重点,第10代强调以满意度调查为核心建立服务管理体系。

第1代到第10代的满意度调研技术,并不是一个替代关系,各代技术适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事业单位需求。循序渐进地采用有针对性的技术级别,可显著有效地管理和提升服务水平。

各代满意度技术的具体介绍如下:

第1代,落实服务标准,规范员工行为------服务落实度调查

1965年,美国学者cardozo首次将“顾客满意”概念引入商业领域,服务质量研究在西方国家逐渐兴起,企事业单位认识到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开始接受和应用服务质量方面的市场调查。满意度调研作为服务质量的测评工具,最初关注的是对服务过程的调查,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按照服务规范操作,所以也被称为“服务落实度调查”。

服务落实度调查通过服务规范的落实检查,将调查数据作为通报或考核的依据,从而传递服务压力,督促员工落实服务标准,规范员工行为,培养员工良好的服务习惯。

服务落实度调查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以问卷方式,在门口拦截或用电话回访,让客户确认之前工作人员是否有按规范操作;另外一种方式是神秘顾客检测(暗访),如营业厅、汽车4s店、百货商场等的暗访,主要针对一线窗口部门,假扮客户接受服务,全程录音录像作为证据。问卷方式覆盖面广,成本低,但考核证据力较弱;神秘顾客成本高,但有录音录像,考核证据力强。

第2代,衡量服务效果,评价前后端服务绩效------感知质量调查

随着众多学者对客户满意研究的深入,1985年开始,学者们发现消费者对质量的理解与 企业 对质量的理解不同,服务质量分为“客观质量”和“感知质量”,客观质量是生产导向,感知质量是顾客导向,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客观质量好的服务,感知质量不一定好。感知质量是消费者感受到的服务质量,受消费者背景和偏好的影响,在事实上影响消费者决策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顾客导向型的满意度调查开始普及,因为是把消费者的感知质量评价作为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所以这时的满意度调查也被称为“感知质量调查”。

与服务落实度调查的是“服务过程”不同,感知质量调查不是向客户询问确认工作人员做了什么,而是直接询问服务感受或满意程度,关注的是客户“感受到的服务质量”和最终的“服务效果”。

感知质量满意度因为是对服务效果的评价,所以与服务落实度调查只能评价前端部门不同,不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后端部门也能被评价,构成完整的前后端服务评价系统。感知质量满意度指标体系根据客户与企事业单位接触的服务流程、环节、触点,按照逻辑包含关系,分为一、二、三级指标,逐一对应、关联到各相关责任部门。

具体测评模型如:

感知质量调查特别关注客户关心什么,哪些是关键影响因素。利用统计技术,可 计算 出各级指标对上一级指标的影响强度,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合指标满意度表现和影响程度,找出服务短板,优化资源配置。如下图所示:

同时,由于服务落实度调查对规范员工行为特别有效,所以并没有被替代,还发展出“神秘顾客”这样新的调查方式,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企事业单位,尤其是窗口部门。

第3代,宏观角度衡量服务,跨行业/企业可比------满意度指数模型调查

1988年,美国学者fornell将结构方程和满意度形成心理路径相结合,提出了新的满意度模型,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国家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基础,瑞典最先应用推出scsb,之后不断发展为acsi、ecsi。满意度指数模型认为影响客户满意的因素,除了感知质量,还包括品牌形象、客户预期、价值感知等。2001年开始,原信息产业部开始对全国各电信运营商进行顾客满意度指数研究,并逐年公布电信行业顾客满意度指数(tcsi),并把满意度测评分数纳入kpi,这大大推动了满意度指数模型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和技术发展。

服务质量不等于满意度,满意度指数模型认为除了“感知质量(即服务质量)”外,“品牌形象”、“用户预期”、“价值感知”都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并且在4个满意度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路径和因果关系,形成一个结构方程。

满意度指数模型适用于国家、行业层面的满意度调查。因为企事业单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一个单位的感知质量满意度模型不能适用另一个单位,所以如果要对整个国家或整个行业进行满意度调查,就必须有一个无关企事业单位差异性的模型。满意度指数模型是根据客户满意度形成的心理路径设计,与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差异性无关,因此满意度指数调查具有跨行业、跨企业可比的特点。如中国电信行业的指数模型tcsi:

对于企事业单位的满意度测评来说时,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好处在于更完整地揭示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不足之处在于,满意度指数模型的设计消除了单位差异性的影响,使得单位在许多个性化、细节上的问题得不到体现,而且“品牌”、“预期”、“价值”等因素属于很难控制甚至不可控的因素,需要企业高层跨部门联合才能推动,对于企业的服务管理部门来说,其服务改进重点仍只能着落于“质量”部分。因此,企事业单位在应用满意度指数模型时,仍要结合感知质量模型,使得问卷长度大大增加。

第4代,关注不满意客户,了解客户为什么不满意------满意度+不满意度调查

通过感知质量满意度或满意度指数模型调查,管理者清楚了单位的服务水平和客户不满意的方面,在此基础上,管理者 自然 会非常想了解客户为什么不满意。

2004年前后,不满意度调查的概念一经推出,马上得到了众多企事业单位的认同和应用。不满意度调查,深化了对“不满意客户”的访问,具体深入了解客户不满意的方面和原因,管理者能场景式感知客户的不满和抱怨。

第5代,关注企业内部服务缺口,推动短板改进------满意度+短板改进

不满意度调查是从客户角度收集意见,短板改进是要从企业内部寻找原因。客户的不满总是来源于企业行为,短板改进要把导致客户不满的企业行为找出来,分析原因,从而针对性的改进。

短板改进的概念在质量管理体系早已存在,但之前更多是在 工业 领域,针对产品生产流程和工艺的改进。2005年开始,中国移动各省市公司纷纷进行服务短板改进,巨大的调研需求大大推动了短板改进调研技术的发展。

短板改进根据六西格玛理念进行短板管理,利用gap模型分析,找出导致短板的企业内部原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改进意见和改进方法;并关联责任部门,跟踪衡量改进效果,考核督促问题改进。

第6代,优化资源配置策略,确定资源投入边界------满意度+kano分析

满意度并非是越高越好,满意度的提升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之前的满意度调研分析,重点在于找短板,改进短板,但对短板应该改进到什么程度、优势因素应该保持在什么水平、各个因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入策略等,并没有给出答案。管理者在持续的服务提升过程当中会产生问题:“某某方面,年年都在增加投入,究竟要提升到什么水平才够?某某方面,客户已经很满意了,那我是不是可以缩减投入?”

knao分析通过把各服务要素分为三类,明确三类要素的意义及目前所处位置,优化资源配置的策略,确定资源投入的边界,解决管理者上述的问题,实现更精细地资源优化配置,让投入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在管理者做下一年度的预算决策时,哪些方面需要加大资源投入,哪些方面维持即可,哪些方面要缩减投入等等这样的问题,可以从kano分析得到一个量化的资源投入 参考 依据。

kano模型,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和他的同事fumio takahashi于1979年推出,迅速得到全球性的传播和认同。但kano是一个典型的定性分析模型,难以被量化判断,所以在满意度调研领域经常被提及但很少被应用。

2006年,在笔者的努力下,kano的量化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在原有问卷问题的基础上,不需要单独设计问题,就能有效地量化、判断各服务要素的属性,并确定资源配置边界,kano模型真正出现在调研报告中。下面是从达闻通用市场研究公司报告中摘取的kano分析图,从中可以清楚地判断出服务要素的属性和边界。

第7代,差异化服务------满意度+u&a

服务管理最初的重点是服务的标准化,如服务落实度调查的目的就是要规范员工行为,让员工服务标准化。但是,标准化的服务,有些人满意,有些人不满意,在服务标准化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事业单位 自然 就有了差异化服务的需求,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比如vip服务、大客户服务等纷纷出现。

分析不同背景、不同消费行为和态度客户对同一项服务感知的差异性(既u&a调研),找出导致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这是实施差异化服务的基础。

2006年,各行业差异化服务需求的背景下,满意度+u&a的调研产品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同。其实在之前的满意度调研中,都会或多或少加入u&a问题,但当时调研需求的重点不在于此,所以没有被深入分析和应用。在差异化服务需求的推动下,u&a研究与满意度调研紧密联系,并 发展 了相关的技术,其中方差分析、卡方分析被充分使用,如下图所示:

第8代,关注高满意人群------满意度+卓越服务

根据长期的数据跟踪发现,在竞争市场中,非常满意人群的忠诚度是一般满意人群的4-6倍。因此,把一般满意人群提升到非常满意,在此类市场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其价值要明显高于把不满意人群提升到一般满意。让客户非常满意,意味着高水准、超出一般水平的服务,所以称为卓越服务。

卓越服务研究的重点是“高满意群体”,因为把客户从不满意提升到一般满意,与从一般满意提升到非常满意,其服务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往往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进行针对性分析。

第9代,将防御工具转为进攻工具------满意度+用户体验

满意度,常规是一个防御性管理工具,即不要因为服务的缘故让客户流失掉。用户体验是将其升级为一个进攻性工具,管理者通过营造深刻的用户体验,留住客户;并让客户散播好的口碑,吸引新客户。如商场的购物体验、 医院 的就医体验,及网站的用户体验等,都直接影响用户的下一次选择和口碑。

用户体验强调塑造和传播口碑,注重服务细节和服务创新,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且容易描述和传播的体验。

用户体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测试类方法的运用,如在 电子 商务网站用户体验研究中就包括了“吸引力测试”、“可用性测试”等,如下图所示:

第10代,建立服务管理体系------满意度+服务管理

随着客户满意观念的进一步普及和重视,许多企事业单位设立专职人员,成立了专门的服务管理部门。如何系统有效地管理服务呢?在这个阶段,就可以满意度调研为核心,把其作为有效的服务管理工具,建立系统的服务管理体系。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篇3

整个10代的满意度调查,前3代是基础,经历了从服务过程调查(第1代)到服务效果调查(第2代),从服务质量调查到满意度指数调查(第3代)的发展过程。后7代是在前3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应用要求延伸发展而来。以提升不满意客户为关注点,发展了不满意度调查(第4代)、短板改进调查(第5代);为优化资源配置策略、确定资源投入边界,应用发展了kano模型(第6代);为分析差异化服务需求,将u&a研究(第7代)融入了满意度调查;第8代满意度重点关注高满意人群,第9代将提升用户体验作为调研重点,第10代强调以满意度调查为核心建立服务管理体系。

第1代到第10代的满意度调研技术,并不是一个替代关系,各代技术适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事业单位需求。循序渐进地采用有针对性的技术级别,可显著有效地管理和提升服务水平。

各代满意度技术的具体介绍如下:

第1代,落实服务标准,规范员工行为------服务落实度调查

1965年,美国学者cardozo首次将“顾客满意”概念引入商业领域,服务质量研究在西方国家逐渐兴起,企事业单位认识到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开始接受和应用服务质量方面的市场调查。Www.133229.COM满意度调研作为服务质量的测评工具,最初关注的是对服务过程的调查,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按照服务规范操作,所以也被称为“服务落实度调查”。

服务落实度调查通过服务规范的落实检查,将调查数据作为通报或考核的依据,从而传递服务压力,督促员工落实服务标准,规范员工行为,培养员工良好的服务习惯。

服务落实度调查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以问卷方式,在门口拦截或用电话回访,让客户确认之前工作人员是否有按规范操作;另外一种方式是神秘顾客检测(暗访),如营业厅、汽车4s店、百货商场等的暗访,主要针对一线窗口部门,假扮客户接受服务,全程录音录像作为证据。问卷方式覆盖面广,成本低,但考核证据力较弱;神秘顾客成本高,但有录音录像,考核证据力强。

第2代,衡量服务效果,评价前后端服务绩效------感知质量调查

随着众多学者对客户满意研究的深入,1985年开始,学者们发现消费者对质量的理解与 企业 对质量的理解不同,服务质量分为“客观质量”和“感知质量”,客观质量是生产导向,感知质量是顾客导向,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客观质量好的服务,感知质量不一定好。感知质量是消费者感受到的服务质量,受消费者背景和偏好的影响,在事实上影响消费者决策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顾客导向型的满意度调查开始普及,因为是把消费者的感知质量评价作为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所以这时的满意度调查也被称为“感知质量调查”。

与服务落实度调查的是“服务过程”不同,感知质量调查不是向客户询问确认工作人员做了什么,而是直接询问服务感受或满意程度,关注的是客户“感受到的服务质量”和最终的“服务效果”。

感知质量满意度因为是对服务效果的评价,所以与服务落实度调查只能评价前端部门不同,不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后端部门也能被评价,构成完整的前后端服务评价系统。感知质量满意度指标体系根据客户与企事业单位接触的服务流程、环节、触点,按照逻辑包含关系,分为一、二、三级指标,逐一对应、关联到各相关责任部门。

具体测评模型如:

感知质量调查特别关注客户关心什么,哪些是关键影响因素。利用统计技术,可 计算 出各级指标对上一级指标的影响强度,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合指标满意度表现和影响程度,找出服务短板,优化资源配置。如下图所示:

同时,由于服务落实度调查对规范员工行为特别有效,所以并没有被替代,还发展出“神秘顾客”这样新的调查方式,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企事业单位,尤其是窗口部门。

第3代,宏观角度衡量服务,跨行业/企业可比------满意度指数模型调查

1988年,美国学者fornell将结构方程和满意度形成心理路径相结合,提出了新的满意度模型,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国家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基础,瑞典最先应用推出scsb,之后不断发展为acsi、ecsi。满意度指数模型认为影响客户满意的因素,除了感知质量,还包括品牌形象、客户预期、价值感知等。2001年开始,原信息产业部开始对全国各电信运营商进行顾客满意度指数研究,并逐年公布电信行业顾客满意度指数(tcsi),并把满意度测评分数纳入kpi,这大大推动了满意度指数模型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和技术发展。

服务质量不等于满意度,满意度指数模型认为除了“感知质量(即服务质量)”外,“品牌形象”、“用户预期”、“价值感知”都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并且在4个满意度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路径和因果关系,形成一个结构方程。

满意度指数模型适用于国家、行业层面的满意度调查。因为企事业单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一个单位的感知质量满意度模型不能适用另一个单位,所以如果要对整个国家或整个行业进行满意度调查,就必须有一个无关企事业单位差异性的模型。满意度指数模型是根据客户满意度形成的心理路径设计,与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差异性无关,因此满意度指数调查具有跨行业、跨企业可比的特点。如中国电信行业的指数模型tcsi:

对于企事业单位的满意度测评来说时,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好处在于更完整地揭示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不足之处在于,满意度指数模型的设计消除了单位差异性的影响,使得单位在许多个性化、细节上的问题得不到体现,而且“品牌”、“预期”、“价值”等因素属于很难控制甚至不可控的因素,需要企业高层跨部门联合才能推动,对于企业的服务管理部门来说,其服务改进重点仍只能着落于“质量”部分。因此,企事业单位在应用满意度指数模型时,仍要结合感知质量模型,使得问卷长度大大增加。

第4代,关注不满意客户,了解客户为什么不满意------满意度+不满意度调查

通过感知质量满意度或满意度指数模型调查,管理者清楚了单位的服务水平和客户不满意的方面,在此基础上,管理者 自然 会非常想了解客户为什么不满意。

2004年前后,不满意度调查的概念一经推出,马上得到了众多企事业单位的认同和应用。不满意度调查,深化了对“不满意客户”的访问,具体深入了解客户不满意的方面和原因,管理者能场景式感知客户的不满和抱怨。

第5代,关注企业内部服务缺口,推动短板改进------满意度+短板改进

不满意度调查是从客户角度收集意见,短板改进是要从企业内部寻找原因。客户的不满总是来源于企业行为,短板改进要把导致客户不满的企业行为找出来,分析原因,从而针对性的改进。

短板改进的概念在质量管理体系早已存在,但之前更多是在 工业 领域,针对产品生产流程和工艺的改进。2005年开始,中国移动各省市公司纷纷进行服务短板改进,巨大的调研需求大大推动了短板改进调研技术的发展。

短板改进根据六西格玛理念进行短板管理,利用gap模型分析,找出导致短板的企业内部原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改进意见和改进方法;并关联责任部门,跟踪衡量改进效果,考核督促问题改进。

第6代,优化资源配置策略,确定资源投入边界------满意度+kano分析

满意度并非是越高越好,满意度的提升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之前的满意度调研分析,重点在于找短板,改进短板,但对短板应该改进到什么程度、优势因素应该保持在什么水平、各个因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入策略等,并没有给出答案。管理者在持续的服务提升过程当中会产生问题:“某某方面,年年都在增加投入,究竟要提升到什么水平才够?某某方面,客户已经很满意了,那我是不是可以缩减投入?”

knao分析通过把各服务要素分为三类,明确三类要素的意义及目前所处位置,优化资源配置的策略,确定资源投入的边界,解决管理者上述的问题,实现更精细地资源优化配置,让投入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在管理者做下一年度的预算决策时,哪些方面需要加大资源投入,哪些方面维持即可,哪些方面要缩减投入等等这样的问题,可以从kano分析得到一个量化的资源投入 参考 依据。

kano模型,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和他的同事fumio takahashi于1979年推出,迅速得到全球性的传播和认同。但kano是一个典型的定性分析模型,难以被量化判断,所以在满意度调研领域经常被提及但很少被应用。

2006年,在笔者的努力下,kano的量化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在原有问卷问题的基础上,不需要单独设计问题,就能有效地量化、判断各服务要素的属性,并确定资源配置边界,kano模型真正出现在调研报告中。下面是从达闻通用市场研究公司报告中摘取的kano分析图,从中可以清楚地判断出服务要素的属性和边界。

第7代,差异化服务------满意度+u&a

服务管理最初的重点是服务的标准化,如服务落实度调查的目的就是要规范员工行为,让员工服务标准化。但是,标准化的服务,有些人满意,有些人不满意,在服务标准化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事业单位 自然 就有了差异化服务的需求,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比如vip服务、大客户服务等纷纷出现。

分析不同背景、不同消费行为和态度客户对同一项服务感知的差异性(既u&a调研),找出导致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这是实施差异化服务的基础。

2006年,各行业差异化服务需求的背景下,满意度+u&a的调研产品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同。其实在之前的满意度调研中,都会或多或少加入u&a问题,但当时调研需求的重点不在于此,所以没有被深入分析和应用。在差异化服务需求的推动下,u&a研究与满意度调研紧密联系,并 发展 了相关的技术,其中方差分析、卡方分析被充分使用,如下图所示:

第8代,关注高满意人群------满意度+卓越服务

根据长期的数据跟踪发现,在竞争市场中,非常满意人群的忠诚度是一般满意人群的4-6倍。因此,把一般满意人群提升到非常满意,在此类市场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其价值要明显高于把不满意人群提升到一般满意。让客户非常满意,意味着高水准、超出一般水平的服务,所以称为卓越服务。

卓越服务研究的重点是“高满意群体”,因为把客户从不满意提升到一般满意,与从一般满意提升到非常满意,其服务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往往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进行针对性分析。

第9代,将防御工具转为进攻工具------满意度+用户体验

满意度,常规是一个防御性管理工具,即不要因为服务的缘故让客户流失掉。用户体验是将其升级为一个进攻性工具,管理者通过营造深刻的用户体验,留住客户;并让客户散播好的口碑,吸引新客户。如商场的购物体验、 医院 的就医体验,及网站的用户体验等,都直接影响用户的下一次选择和口碑。

用户体验强调塑造和传播口碑,注重服务细节和服务创新,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且容易描述和传播的体验。

用户体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测试类方法的运用,如在 电子 商务网站用户体验研究中就包括了“吸引力测试”、“可用性测试”等,如下图所示:

第10代,建立服务管理体系------满意度+服务管理

随着客户满意观念的进一步普及和重视,许多企事业单位设立专职人员,成立了专门的服务管理部门。如何系统有效地管理服务呢?在这个阶段,就可以满意度调研为核心,把其作为有效的服务管理工具,建立系统的服务管理体系。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篇4

一、满意度调查的手段多角化

以往最常采用的满意度调查方法是一种定量化的结构问卷调查法,得出的结论是客户对于产品或服务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而随着客户对满意度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有效性的要求,片面的客户主观评价体系已不能完全反映客户服务的全部,所以在方法体系上,出现了神秘顾客法(由事先经过严格培训的顾客,按事先约定的程序和要求对服务进行体验式评价)、仪器记录法(包括录音和录像,要求客观真实记录服务现场的基本情况是否合乎规范),而且在银行业、电讯业、甚至供电、邮政等公共服务部门越来越多的将多种方法综合运用,采用主观评价体系和客观记录系统共同评估服务满意度的整体结果。

二、满意度调查的对象多角化

客户满意度调查固然以客户为中心, 在服务行业尤其如此,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作为供应商或服务提供者,客户对于分布于服务渠道中的不同成员的满意度都要求给予关注。这个满意度研究有时还会加入一些公司内部服务人员的满意度和竞争对手的满意度调查的相关内容,以使整个调查的参照性更强,便于在服务的全局中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和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汽车公司会关注终端用户的满意度,同时对渠道成员和经营网点的满意度也会高度重视,有时候还会组织内部员工的满意度测评。某电信公司历年的满意度调查中都会引入对多个电信运营商的评价,以便作横向比较。这些处于不同范围内的满意度调查虽然功能指向并不一致,但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共同服务于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三、满意度调查的方向多角化

与调查对象不同的是,在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认为,有形的服务固然重要,但是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自身的品牌形象、市场地位、公众价值等,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也会对客户满意度产生影响,这些方面也是我们在满意度研究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例如移动通信公司在满意度调查中会专门关注客户对移动公司在“关心客户”和“领先市场”方面的感受和评价,并作为满意度评估的一个构成要素;建设银行会关注自身与其它银行的品牌形象差异;日产会关注自己系列品牌车型的人格形象与大众、本田、丰田等汽车公司同类车型的个性差别。这些要素在基础的消费动因层面影响消费者的预期满意度。

四,满意度调查的关注点多角化

传统的客户满意度研究的调查重点是客户对产品与服务的评价,更多关注是前台客户看得见的方面,如营业网点的服务态度、人员素质等。而现在,满意度调查的关注点会越来越多,不仅关注前台的看得见的服务、也包括后台的看不见的服务,比如服务热线、投诉处理、网上服务等,这种后台的服务同样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在满意度研究的过程中还会考虑到客户本身在接触具体服务之前对服务的期望、与理想服务的差距,以作为整体满意度的基础性加权数据。

五、满意度调查的分析方法多角化

满意度研究数据结果的分析不仅跟问卷设计、指标体系结构、数据结构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与后期的分析方法有着十分直接的联系。随着满意度分析方法科学性的不断增强,大致经历了从简单算术平均法、相关系数法、回归分析法和结构方程式法等几个阶段,这几种方法发展的重心都是围绕如何确定满意度指标的权重而展开,结构方程式法有助于将满意度指标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解构得更加清晰,已被越来越多的专来研究咨询机构所运用。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篇5

摘要:介绍了研究客户满意状况的两种最常用的方法:神秘顾客调研与顾客满意度测评。对这两种方法各自的定义、使用流程及两种方法的区别、联系分别做了简单的论述。对于企业研究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状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神秘顾客调研;顾客满意度测评

中图分类号:D5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01801

0前言

随着生产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转变,由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的营销理念也逐渐深入发展起来了。对客户的满意状况的了解成为每个公司的必然要求。而如何去测量客户的满意度状况就成为关键的问题。神秘顾客调研与顾客满意度测评是研究客户满意状况的两种最常用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又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1神秘顾客调研与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定义

1.1神秘顾客调研的定义

神秘顾客调研是指事先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员,按约定的程序和要求,以普通顾客的身份,在指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提出特定的服务需求,通过享受服务的过程,对事先设计好的一系列针对企业产品的问题或企业提供服务的外观环境、服务速度、服务态度、业务技能等项目逐一进行评定并反馈结果的一种调查研究方式。

1.2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定义

顾客满意度测评,就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方法,获得消费者对特定服务的满意度、消费缺陷、再次购买率与推荐率等指标的评价等方面的满意度水平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工具,挖掘满意度数据的信息,并与企业业务相关联,寻求业绩改进措施的过程。

2神秘顾客调研与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实现过程

2.1神秘顾客调研的实现过程

神秘顾客调研的实施步骤分以下几步:

(1)确定调研目标:神秘顾客调研是用来研究企业的员工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对于规定的服务水平的执行情况。其调研的目标是从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识别服务流程的薄弱环节,从而为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以及提升顾客满意度找到解决的方法。

(2)安排调研计划:该过程分两部分:制定访问计划;拟定访问内容。对于整个调研要有一个完整的访问计划,包括访问的时间安排、进度计划、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团队管理、采购计划、沟通方式及风险计划、各种应对预案等等。对于访问的内容,提前要详细的列出,以在访问时严格按照访问内容进行。

(3)招募神秘顾客:该过程中首先要挑选神秘顾客,根据调研的目标、所调研行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神秘顾客访问员。其次要培训神秘顾客,为避免神秘顾客访问员的个体因素影响,要根据调研要求对神秘顾客进行相关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服务质量知识、相关业务常识、心理学常识、暗访调查的技巧等。

(4)实施前期预防:在正式访问前要先预防,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以提出修改或补充的内容。

(5)实地正式访问:访问有两种方式:面访调查和暗访调查。面访调查是直接观察和询问。暗访调查是调查者在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和询问。

(6)整理访问资料:该过程分三个部分,第一,审查访问资料;第二,分类访问资料;第三,汇编访问资料。神秘顾客调研要记录详细的过程,包括访谈记录、行为模式、突发事件等等,这些信息非常真实可靠,要进行保存和整理,对它们进行分类、汇编,这是后期分析研究的重要资料。

(7)访问资料分析:对调研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后要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8)生成调研报告:最后要按照调研报告的写作规范完成神秘顾客调研的报告。

2.2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实现过程

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实施步骤分以下几步:

(1)确定测评指标:顾客满意度测评首先要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特点并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确定所测评的指标,并将这些关键指标转化成一系列可以直接测评的可量化的指标。

(2)确定测评对象:顾客满意度的测评对象是某一时间段内曾享受过公司提供的服务的顾客。测评的数据是他们对服务的感知。

(3)编制预试问卷:首先要设置问卷的题目,问卷题目的设置很重要,直接影响到测评结果的客观性。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设置问卷的具体题目。 其次是问卷量表的设计,测评问卷一般采用封闭式的问题,设置成量表的形式,以便结果的统计。

(4)选择样本预试:设置好的问卷要选择小样本进行预试,选取的小样本应该和正式调查的样本是同样的对象,以保证测评的合理性。

(5)确定正式问卷:根据预试的结果对问卷的进行检验,以检测量表的结构效度及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再根据检测结果对问卷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正式问卷。

(6)实施正式调查:该过程包括:随机抽样;确定样本结构;确定样本规模;问卷调查回收。四个步骤保证调查结果的合理性。

(7)数据汇总分析:调查的问卷经编码后录入计算机,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8)编写测评报告:最后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找出影响客户满意的各个因素,通过顾客对因素重要性的评价和满意度评价,以便企业对服务进行改进。

3神秘顾客调研与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区别和联系

神秘顾客调研与顾客满意度测评同为研究客户满意状况的两种方法,但它们是有着区别和联系的。

3.1神秘顾客调研与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区别

表1从两者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依据、研究范围和研究结果这六个方面分别作了比较。

3.2神秘顾客调研与顾客满意度测评的联系

神秘顾客调研与顾客满意度测评作为研究客户满意状况的两种方法,它们是可以互相支持,互为补充的。

(1)通过顾客满意度测评可以找到客户不满意的方面,神秘顾客调研又可以找到顾客不满意的原因。两者相互配合由表及里从而可以找到彻底改进服务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2)在实施了神秘顾客调研后,找出了服务流程的薄弱环节,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后,可以运用顾客满意度测评对改进的服务流程再进行测评,看改进后的流程是否有效果。

(3)神秘顾客检测是对于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的服务质量的研究,而客户满意度研究的客户对于企业服务的结果的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回答的是“What”,神秘顾客检测回答的是“Why” 。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篇6

关键词:服务满意度;过程改进;监控体系

对客户满意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Cardozo用一个圆珠笔实验证明了客户的满意度受其投入成本及对产品的期望的影响。此后,满意度理论不断发展,大量摄取了社会学、心理学及认知科学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满意度理论体系和较为丰富的测度方法。但随着企业服务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客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此已有的一些满意度理论和测度方法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尤其在具体行业、企业层面上,如何真正有效运用满意度管理工具的问题愈发突出。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已有的满意度测度方法大多是去衡量一个企业的总体服务水平,而对于服务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如何衡量单个客户的满意度是一个盲区。很多企业发现,用传统的满意度调查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并不能有效地支撑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起点,开展单个客户的满意度测度研究。

一、 满意度测度类型的概括

通过调研,我们把已有的满意度测度方法概括为三类,即针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测度、注重问题诊断的满意度测度,以及战略管理层面的满意度测度。

1. 针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测度。

(1)以规范性检查代替满意度调查。通过服务规范或制度的落实检查,将调查数据作为通报或考核的依据,从而传递服务压力,督促员工落实服务标准,规范员工行为,培养员工良好的服务习惯。因此,有时候也称之为服务落实度调查。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向客户调查,比如发放问卷、拦问、电话调查等,让客户确认之前服务人员是否有按规范操作;另外一种是直接假扮客户(或称神秘顾客),对服务场所和服务人员进行暗访,以直接获得服务体验和服务情况的证据。

(2)基于对质量感知的满意度测度。随着质量管理理念的渗透,满意度测度开始真正关注“质量”问题。满意度测度实际上侧重对客户感知质量的调查。它不是向客户询问确认服务人员做了什么,而是直接询问服务感受或满意程度,关注的是客户的实际感受,以及由这种感受带来的服务效果。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突破了服务落实度调查只能评价前端服务部门的局限性,也可以对后端部门进行评价,其满意度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客户与企业接触的服务流程、环节、触点,按照逻辑包含关系,分为一、二、三级指标,逐一对应或关联到各相关责任部门。

2. 注重问题诊断的满意度分析。

(1)对客户不满意因素的分析。客户不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客户不满意的原因,强调对不满意客户的分析,了解、感知、分析客户不满意的原因。与满意度调查不同,不满意度调查可以得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激发更新的策略和技术创新等,尤其在客户挽回方面作用明显。根据麦肯锡公司的统计,不满意客户在提出抱怨但迅速获得圆满解决的,82%愿意再度惠顾。不满意的客户,若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其忠诚度反而比从不抱怨的一般满意客户高。

(2)对客户高满意度原因的分析。卓越服务理念,是要让客户非常满意,提供高水准、超出一般水平的服务,因此要把客户群塑造成高满意群体,即把一般满意的客户提升为高度满意水平。由于高满意人群的忠诚度是一般满意人群的4倍~6倍,因此,把一般满意人群提升到非常满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其价值要明显高于把不满意人群提升到一般满意。因此,这也是满意度测度的一种。

(3)通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分析。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用户体验强调塑造和传播口碑,注重服务细节和服务创新,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且容易描述和传播的体验。用户体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测试类方法的运用,例如在电子商务网站用户体验研究中就包括了“吸引力测试”、“可用性测试”等。

3. 战略管理层面的满意度测度。

(1)服务差异化的满意度分析。企业在制定客户服务战略时考虑到客户的差异性,同时在这些差异性的基础上,制定出成功的客户服务战略,由此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服务差异化的满意度分析,主要分析不同背景、不同消费行为和态度客户对服务感知的差异性,找出导致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实施差异化服务提供必要的基础。

(2)基于综合指数的满意度调查。有学者将结构方程和满意度形成心理路径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综合指数的新型满意度模型。满意度指数模型是根据客户满意度形成的心理路径设计,与企业服务的差异性无关,因此满意度指数调查具有跨行业、跨企业可比的特点,适用于国家、行业层面的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指数的调查方法,主要是用问卷的方式,将要调查的要素转化为问题,向特定对象进行询问调查,然后综合调查数据,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做出定量计算结果。

(3)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满意度分析。受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启发,日本学者于1979年提出KANO分析模型。通过使用者主观感受与产品/服务客观表现的二维模式结构,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明确三类需求的意义及目前所处位置,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策略,确定资源投入的边界,解决管理者上述的问题,实现更精细地资源优化配置,得到一个量化的资源投入参考依据。KANO分析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定性分析模型,难以被量化判断,所以在满意度调研领域经常被提及但很少被应用。

二、 满意度测度方法的改进

上述方法解决的对一个企业的总体服务水平的衡量,而对于服务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用这些方法去衡量单个客户的满意度显得无能为力。事实上,有不少企业在服务管理中运用了这些方法,但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并不能有效解决一些具体的服务问题。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尝试着引入了质量管控和过程改进的思想,针对在一些周期比较长服务活动中的单个客户的满意度问题,去探索适用的监测与控制方法。

1. 质量管理理论带来的借鉴意义。质量管理理论经历了传统质量管理、统计过程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经营质量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等几个阶段的发展,诞生了PDCA循环(戴明环)、六西格玛、能力成熟度模型、目标管理等理论和方法,以及ISO9000等质量管理标准。在满意度理论中,质量概念被分为感知质量和客观质量两种,满意度调查中更多的是关注客户的感知质量。客观质量与客户满意是高度相关的,感知质量可以作为两者直接的一个“桥梁”,但它并不能完全等效的反映客观质量。因此,在满意度测度中,应该加入对客观质量的考察,以完善满意度理论,丰富满意度的测度方法。

2. 满意度的保持可以引入过程改进思想。过程改进思想源于软件行业,由于传统IT企业过分重视技术,盲目扩大开发队伍,不断压缩管理成本,导致项目的开发处于无序状态。而过程改进使得人员、技术和工具在企业内部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使整个开发过程中处于监控状态下,不断调整不合理的部分。过程改进应基于很多小的、不断进化的步骤,而不是革命性的创新。而客户的满意态度正是一种随着服务进程而逐渐变化的,如果在服务过程中不加以控制,那么到服务结束时,客户的满意度可能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此,服务满意度理论和方法体系中可以引入过程改进的思想。

3. 理论的融合与方法的创新。

(1)从过程改进和质量管理理论来说,两者之间具有着必然的联系。质量的不断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实施后检查效果,进而制定下一个等级的目标,这与过程改进的思想是比较吻合的。

(2)过程改进与服务满意度理论的结合点在于,对于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把握,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加深的过程,因此需要运用过程改进的思想和方法,来不断加深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掌握程度,从而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

(3)客户的服务满意度与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客户对于公司服务的任何不满意,都可以归结到某个具体的服务质量问题;反之,只有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才能够从根本上真正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从而树立公司的服务品牌和口碑。因此,两者之间的结合是采用服务满意度测度方法的初衷和根本目的。

三、 基于过程改进的服务满意度监控体系

在上述改进思想指导下,我们做了一定的实际调研和理论研究,创新性地构建基于过程改进的服务满意度监控体系,以建立主观化、个性化、动态化测量客户服务满意度水平的调查方法,形成持续改进的服务满意度测评体系。

1. 特点与创新。构建基于过程改进的服务满意度监控体系,其满意度调查应该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出客户的真实感受;能够通过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掌握客户的服务需求和期望值;满意度调查结果可以为员工绩效考核提供有力的参考;激励员工的服务进取心,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基于过程改进的服务满意度监控体系不同于传统的满意度测评体系,它包含了以下一些特点、理论突破和创新性思想:由单纯的测度体系,变成了监控体系;由强调调研结果的客户满意与否,变成了强调服务过程的满意与否;由注重客户的总体满意水平,变成了注重单个客户的具体满意态度;由统一的满意度测量指标,变成了个性化的满意度测量指标;由注重感知服务质量,变成了同时注重客观服务质量;由服务管理的辅措施,变成了服务管理的基础性设施;满意度调查由原先的以问卷为核心,变成了以服务数据模型为核心。

2. 体系架构描述。基于过程改进的满意度监控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从功能上讲,监控体系中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企业本身的业务活动,一个是满意度监控活动。业务活动中,我们以“客户服务过程”为业务核心,其他相关部门的活动(如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等)视为客户服务的支撑性活动。满意度监控活动中,设计“服务信息模型”、“分析与控制模型”、“管理分析报告”等几个模块。

在此架构当中,服务业务流程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服务信息模型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而满意度分析与监控系统是功能实现的主体。服务业务流程与各个业务部门衔接,为服务信息模型获取数据提供基础支持,而服务信息模型通过业务流程获得各项所需数据,进而生成描述不断变化的客户满意度状态的数据结构,满意度分析与监控系统根据服务信息模型提供的结果来对客户服务满意度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在必要的时候,通过服务业务流程对各部门的相关业务进行调整。这样,整个系统就形成了一个基于整个服务过程的、持续改进的满意度监控系统。

3. 两个关键模型。

(1)服务信息模型。服务信息模型(Service Information Model,SIM)不仅仅是一个服务数据存储器,更是一个面向功能的数据结构集(可根据功能要求,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它以各项相关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服务模型的建立。

①该模型能够实时从业务流程中获取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及时获取到可能会影响到客户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该模型中对针对服务满意问题的数据结构设定是动态的,对整个服务周期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服务信息模型随着服务阶段的不断变化,相应调整内部所包含的各项影响因素,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描述不同阶段客户满意度的不同状态。

③模型中既包括主观因素,也包括客观因素。从实际操作以及企业成本控制等方面考虑,需要包括与服务质量相关的各项客观因素,同时,为了能够让企业持续提升服务口碑,也要同时兼顾客户的主观感受等非客观因素,便于我们更加科学、准确地来判断客户的服务满意度状态。

④这个模型能够进行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持续改进。模型需要与分析与监控模型相互配合,根据实际监控过程中反馈的误差信息,对模型内部各项因素的构成以及彼此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这样,模型就能够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升对满意度判断的准确性。

(2)分析与监控模型。分析与监控模型(Analysis and Control Modeling,A&CM),是通过对服务信息模型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客户服务满意度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及时进行预警,指出影响客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业务流程层向相关业务部门下达指令,进而修正客户服务满意度,实现满意度的监控与过程改进,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在一个新项目开始时,A&CM会根据相关调查结果,为客户设定一个初始的满意度水平。在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A&CM会根据服务信息模型提供的数据,分析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以及客户满意度的变化趋势。当客户的满意度下降至某一特定水平时,A&CM会提出预警,同时根据模型提供的数据来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将这些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通过这种方式,系统可以将客户满意度重新调整到接近于初始状态的水平。

其次,由于服务信息模型在不同阶段的数据结构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每一个阶段结束的时候,A&CM会根据这一阶段的整体情况生成一份阶段质量诊断报告,在报告中会指出这一阶段总体的服务水平,还包括其中曾经出现过的一些主要问题及解决情况等。

在服务过程结束时,系统会根据服务全过程的情况出具两份报告:一份报告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用的服务质量诊断报告;另一份报告是对外进行服务口碑传播使用的服务满意度报告。第二份报告主要从客户主观感受的角度去评价企业提供的服务在多大程度上让客户感到满意,这既是服务口碑的一种传播方式,同时也是对提升客户满意度的能力进行持续改进的一项工具。

4. 过程改进的机理。现有很多公司采用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方法,是在几个固定的时间点上对客户进行回访,并以此来检验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但由于是固定的时间点,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并不能马上发现,等发现时,客户的满意度已经实质性下降。因此,引入实时监控、过程改进的思想将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如图2所示,基于过程改进的满意度监控体系中满意度变动与过程改进的机理如下:

(1)初始值设定。在项目开始时,监控系统会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为其设定一个满意度基准值,这个基准值就作为以后分析与监控模型的监控标准。同时,(下转第61页)也会设定满意度下降的预警值。

(2)监控与改进。在服务过程中,分析与监控模型会根据服务信息模型采集的数据对客户满意度进行实时监控,并且监控系统会实时反映出客户的满意度变动情况。当出现问题时,系统会自动显示满意度值在下降,当下降到预警值时,系统会自动预警,并分析原因。然后,服务管理部门根据系统预警情况,安排有关项目管家或有关责任人进行服务补救,改进服务措施,以及时挽回满意度水平,让其重新回到正常的区域中。这是一个不断持续和循环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将客户满意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3)自我修正。为了保证该监控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设定了阶段性的“自我总结”,即在每一阶段服务过程结束时,系统会对客户的满意度标准进行一次修正。这样,在实时监控和分阶段调整的共同作用下,监控系统不仅可以保持客户满意度的稳定,提升服务质量,还能够不断对自身进行改进和调整,以便更加精确地度量客户服务满意度水平。

(4)产生报告。在服务完成之后,系统会生成相应的报告,以全面反映该服务过程的实际情况,服务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这些报告来综合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四、 结束语

上述对“基于过程改进的满意度监控”方法的研究,属于理论或原理层面的阐述。该方法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来实现,靠手工完成的可能性不大。如转化为实用系统,还需要针对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结合ERP系统的改造、客户服务平台系统的建设,综合考虑满意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廷·格朗鲁斯.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 韦福祥.服务质量评价与管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 丁宁.服务管理.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 狩野纪昭.在全球化中创造魅力质量.中国质量,2002,(9).

5. 徐哲,赵懿清,吴海琼.服务质量管理差距测评模型研究.中国质量,2007,(4).

6. 杨广锋,张为杰.用户满意度的测评方法分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8).

7. 李林,顾宝炎.服务质量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商业研究,2006,(14).

8. 严浩仁,贾生华.试论顾客满意的形成机理模型及其发展.经济经纬,2004,(1).

9. 刘新燕,刘雁妮,杨智,万后芬.构建新型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南开管理评论,2003,(6).

10. 董大海,汪克艳.西方的顾客满意测量模式研究述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篇7

【关键词】银行;个人理财;客户满意度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完善,市场涌现出了大量的理财产品,尤其是面向个人的理财业务已经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迅速发展。根据国外银行进入金融机构发展经验分析,未来中间业务收入在中国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中将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个人理财服务也会成为我国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不仅为个人理财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使金融机构的竞争更加激烈,有行业外如证券、保险机构的竞争,也有行业内的竞争,另外还有与外资银行的竞争。金融业属于服务业,银行服务的对象是投资者,银行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把握理财客户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另一方面,对投资者而言,由于不满于低收益的传统存款业务,转而寻求其他能够令资产保值升值的渠道。2012年6月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但这仍然无法满足投资者寻求优质投资渠道的需求,为了使个人财产能够更有效的保值增值,人们愈加青睐风险小、个性化、收入稳定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的需求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应对市场变化,迎合客户需求,如何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吸引优质客户,占领客户市场成为我国银行业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围绕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Sharma等(1999)通过对理财人员与顾客关系的研究表明,关系是建立在顾客对理财人员的信任上的;Alessandro Arbore等(2009)就商业零售银行客户满意度决定因素做了分析。利用一种新方法,通过对一家意大利银行的5000名客户资料的分析,得出在业绩属性和整体客户满意度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和非对称关系。Cheolho Yoon(2012)对中国网上银行的客户满意度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速度、安全性、信息内容、客户帮助服务在高体验组或低体验组中都对客户的满意度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易于使用未在任一组中的客户满意度中体现出显着影响。

李桂琴、仲伟俊(2008)认为,商业银行的客户满意度主要受金融服务、银行的可靠性、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和价格的影响。秦宁(2009)认为,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度,资金安全、变现程度及个人信息保密性等。业务种类以及营业人员服务水准同样是客户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孙国霞(2012)经过数理分析得出结论:银行形象、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营业时间及等候时间、反馈速度等方面与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一些学者对当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蔡仡(2011)认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品种较少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同质化现象严重。彭凌(2010)认为,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不足容易给投资者带来认识障碍。有些学者对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出了一些建议。郑文英(2012)认为,提升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要从硬件环境、服务质量、理财顾问、产品品质、整体形象、理财实力等方面着手。李滨涛(2012)通过对银行客户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得出银行提升客户满意度要注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电子银行建设。

2.调查结果分析

2.1 问卷设计及调查

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在回顾国内外文献和多次与银行人员及理财顾问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本次问卷。问卷主要采取四级量表的形式,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陈述句,被调查者需要指出他对此题陈述的同意程度,1~4代表同意的程度,4表示非常看重,1表示完全无所谓;问卷首先收集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情况,如年龄、收入情况等,其次根据理财产品品质、服务质量、品牌形象、理财顾问、硬件环境等因素设计了25个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度的问题。

调查问卷委托中国建设银行某支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理财经理随机选取理财客户进行问卷调查,填写过程中给予被调查者相应指导,并协助其完成问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理财客户不加任何分类,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对象,共发放200份,现场填写回收200份,其中182份有效问卷。

2.2 调查结果分析

2.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对回收的182份有效问卷统计发现:从性别来看,共有77位男性(占总样本的42.3%),105位女性(占总样本的57.7%)。从理财客户的年龄段来看,21~40岁之间的客户占大部分,约占61.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调查发现,理财客户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占半数,说明这类客户对理财业务关注较多也较为青睐,详见表2所示。

理财客户经常到银行办理的业务有:存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银行缴费业务。调查发现,月收入在2000~6000元的理财客户较多,占调查样本的近59.3%;0~2000的占14.8%、6000~8000的又13.2%,而8000以上的仅有12.7%。

尽管理财业务的发展石头越来越迅猛,但是目前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根据问卷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占样本数的56.6%的人愿意在理财业务上愿意投入的资金小于8万,33%的人愿意投入8~20万的资金,大于20万的仅有10%左右。

2.2.2 影响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度因素分析

本文利用EXCEL对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数据显示,被调查理财客户对以上影响因素的满意程度主要集中在2.5~2.9之间,特别是总体满意度一项的平均得分为2.79,说明理财客户对以上因素较为满意,主要包括理财产品品质,理财顾问服务,品牌形象,银行硬件设施等。从表3中我们还以看出:

理财产品的风险性,其平均值为2.94,方差为0.92,平均值相对较大且方差较小,说明理财客户非常看重理财产品的风险性,对现阶段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较为满意。

保密性、品牌效益及办理距离,三个因素的平均值分别为3.16、3.19、3.04。三项影响因素满意度均值都大于3,说明理财客户对银行的保密制度,银行网点的设置距离都很满意,且很看重银行品牌效益。

特殊性要素的平均值为2.346154,Q6更换速度的平均值为2.351648,相对较低。由于我国理财业务发展尚不完善,商业银行无法推出针对客户特点而设计的理财产品,现存的理财产品种类较少,更新速度慢,产品较单一且无针对性,理财客户对此较为不满意。

宣传力度平均值为2.307692,说明理财业务未得到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和宣传,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客户无法及时获取理财信息。同时也使得许多潜在客户无法对理财产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流失较多客户。

通过分析理财客户基本信息来看,随着理财客户年龄的增长,其风险承受能力下降,愿意对理财产品投入的资金减少,对理财产品的低风险性要求提高。

3.结论

本文对于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调研,根据在发放问卷中从投资者口中了解到的信息以及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客户满意度会受到理财产品的品质、银行的品牌形象、服务质量、信息与反馈效率还有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由于个体差异,每一个人对产品的满意度被这些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在本次研究中,客户满意影响因素模型中的变量个体差异从投资者年龄、收入、知识背景、投资理财经验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充分纳入考虑客户个人差异因素,为银行有针对性的开展理财业务提供了新的视角。

鉴于定量分析结果,本文提出,银行若想提高客户对理财业务的满意度,就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改善服务环境,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便捷的理财通道。珍惜维护银行自身的信誉,全面提高银行的品牌形象,赢得更好的口碑。在个人理财业务开展方面,针对不同的客户设计营销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选拔业务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品德优异的理财顾问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理财服务,并定期对其进行业务培训。而客户自身差异方面,则需要银行甚至全社会来进行投资理财知识教育,使客户能够正确、理智地看待银行理财服务。

研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以及客户对理财的看法影响因素是一项复杂工作,而从长远来看,也是一项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本文由于时间以及地域条件的限制,没有收集到更多银行客户的样本数据。未来可以将研究的范围拓展到更多地域,深入挖掘客户对银行理财业务满意情况及影响其满意的相关因素。对于国内新型的金融服务,这类研究有利于银行针对客户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财服务,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倩,曹云飞.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实证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4-05.

[2]秦宁.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提升的策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07-15.

[3]李桂琴,仲伟俊.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8-20.

[4]孙国霞.我国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D].青岛大学,2012-05-25.

[5]蔡仡.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2-08-28.

[6]彭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问题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0-02-15.

[7]郑文英.提高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度之我见[J].企业研究,2012-03-20.

[8]李滨涛.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05-18.

[9]Alessandro Arbore,Bruno Busacca.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in retail banking:Exploring the asymmetric impact of attribute performances[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09(16):271-280.

[10]Cheolho Yoon.Antecede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online banking in China:The effects of experience[J].Computers in Human 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26):1296-1304.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篇8

【关键词】服务公平性 排队 满意度

一、引言

银行业是典型的服务业,很多情况下排队不可避免,当前银行客户服务中的排队问题已经对客户满意度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尽管近年来,银行针对客户排长队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不明显,客户满意度不高。那么,目前银行不断努力而客户对排队满意度依然不高的主要症结在哪里?银行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呢?

基于此,本文依据服务公平性理论,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从服务公平性的四个维度研究客户在排队过程中对银行各项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找出目前银行排队问题的主要症结,并提出相应的银行排队满意度提升策略。

二、调研过程

(一)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选取了笔者所在地的包括工、农、中、建以及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地处相对繁华地段的中等规模以上营业网点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向客户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

(二)调研问卷指标设计

本次调研问卷指标体系是依据服务公平性四个维度适合于银行的具体内涵来设置的。银行排队公平性是指顾客在银行排队等待接受服务期间能否得到公平对待,包括程序公平、交往公平、信息公平和结果公平。程序公平是指银行为顾客提供服务所采用的方针和方法公平,主要包括等待程序、服务效率、服务承诺、纠错能力、对顾客要求的反应等;交往公平是指银行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公平,主要有服务人员友好、无偏见、诚实、礼貌、关心、耐心服务等;结果公平是顾客在接受服务之后所获得的利益公平,主要有等待时间、服务成本、服务数量、服务准确性和服务水平等;信息公平性是指银行能否及时向顾客提供公开、完整、可靠的信息。

在设计问卷之前,笔者走访了当地多家商业银行的数家营业网点的负责人及大堂经理,此外,还在银行大厅随机询问顾客对银行排队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商业银行目前服务现状,在充分听取银行、顾客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最终设计出了问卷的13个问题。然后在选取的银行网点大厅对排队等候的顾客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请客户对各个指标进行评分。所有计量项目均采用李科特7点计量尺度。

(三)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历时一周,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76份,有效问卷率为92%,这也反映出百姓对排队问题的重视及急切期望解决的心情。调研对象中女性占52.6%,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 26.7%,35-50岁的占33.2%,50岁以上的占40.1%,这反映出日常在银行营业厅柜台排队办理业务的大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由于工作、性格等原因而很少能长时间在银行排队等候服务,见表1。

表1 银行排队服务公平性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得分均值

评价因素 子指标 期望值 感受均值 差距值

程序公平

排队规则 6.63 6.21 -0.42

进门是否有人引导顾客分流 5.34 5.10 -0.24

服务效率 6.13 4.52 -1.61

等候环境 5.10 5.17 0.07

平 均 5.80 5.25 -0.55

交往公平 服务态度 6.35 5.25 -1.1

银行是否有意让某些顾客插队 5.27 3.85 -1.42

按客户种类分区设置服务区域 5.93 5.08 -0.75

平 均 5.85 4.73 -1.12

信息

公平 银行信息是否公布并及时更新 6.05 5.45 -0.60

无理由关闭窗口 5.34 3.42 -1.92

窗口业务受理标识是否清晰 5.47 4.10 -0.39

平 均 5.62 3.99 -1.63

结果

公平 服务收费 6.01 3.78 -2.23

窗口数量 5.78 3.90 -1.88

等候时间 5.33 3.80 -1.53

平 均 5.71 3.83 -1.88

三、调研结果分析

将调研结果进行计算整理,得到了客户对各项指标的评价均值(见表1)。表1中的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对商业银行排队服务公平性四个维度各项指标的实际感受值和期望值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差距值为正数说明客户对此服务满意,负数说明客户对此服务不满意。具体来说,客户排队满意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在于:

(一)收费标准与服务质量不匹配

满意度最低的是收费标准,客户抱怨银行的收费标准与服务质量不匹配,客户一边排着长队,一边还要支付名目繁多的较高的服务费。随着银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转型和强化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要求,银行服务收费无可厚非,但关键的是收费项目要合理、收费水平要适当,要能够正确反映顾客享受到的、亲身体验的银行服务质量。目前,到银行办理业务排长队已成常态,造成客户时间的浪费、利益的损失,顾客抱怨银行服务质量差、服务水平低,抱怨这样的服务质量与目前的收费标准不匹配。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