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8篇

时间:2023-06-12 09:11:25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篇1

ISO于2009年了ISO31000《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标准,其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框架和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价,风险处理)。此标准为ISO管理体系标准提供关于风险管理的框架。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积极尝试,以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三大管理体系标准为基础,建立整合型的风险管理系统。一个整合型的风险管理系统能同时对产品质量、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估。这种整合能让组织内跨部门/跨领域的专家更有效率地评估及建议可行性方案,以此改善组织的绩效及降低所面对的风险程度。为了确保铁路安全运营,每年春运,铁路部门及各级政府均会出台一系列安全运营方案和应急预案。方案的重点应关注事故的预防管理,以及应对事故一旦发生时的应急准备管理,指挥系统的准备、各类社会资源的调动、救援物资的准备,以及非常重要的紧急演练。通过演练事先验证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的可操作性,并提供各方人员应急响应的意识与能力,这正是ISO管理体系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风险管理与铁路安全运营事故预防和应急准备响应管理之间的关系见表1。

铁路安全运营系统的FMEA分析,危害分析与控制策划

根据发达国家铁路运营、特别是高铁安全运营与管理的经验,要确保铁路运营安全,首先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稳定和积极的危害因素分析,找到危险源,分析根本原因,同时研究和制订防止发生(预防管理)的措施与方案,并根据FMEA分析的结果(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事故后果严重性等),确定预防管理方案及其优先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相关的管理方案,控制危险源,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降到最低。该方法关键定义如下:危害因素分析:即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诱因,并以危险因素出现的频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等进行优先等级的排序。常用的方法包括根本原因分析和FMEA两种。根本原因分析:一旦事故发生,必须识别根本原因,或导致事故发生的危害因素,可以应用事故树的分析方法。FMEA:一种更积极主动的危害因素分析方法,以识别在整个系统中可能导致失效的因素。应用FMEA,尽可能多地识别可能的失效模式,并识别可能导致每一种失效模式的原因,并根据危害发生的严重性与可能性对失效模式进行优先等级排序,并制订有效的措施和方案予以解决。FMEA分析,通过识别潜在失效模式、失效模式的后果、后果的严重度(1-10,10为最严重)、可能性(1-10,10为发生可能性最大)以及在现有条件下对失效模式的不可探测度(1-10,10无法探测出失效模式),三者乘积(RPN),代表风险顺序数,RPN越高,风险越大,必须采取措施与方案,努力减小RPN值,直至风险可以接受。在一般的实践中,不管RPN结果如何,如果严重度分值很高时,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们按照铁路运营的过程,从乘客进入站场—候车—乘车(铁路运行)—出站全过程,对地铁运营及管理过程,进行FMEA分析(见表2、表3)。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篇2

1 PDCA概述

PDCA循环法作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在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工作中被广泛应用。PDCA循环理论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挖掘出来并应用到全面质量管理中,主要用于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问题。PDCA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四个英语单词的缩写,其工作过程依次为P-D-C-A,工作原理为产品按照PDCA循环,且反复循环,下一个循环基于上一个循环的基础,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质量循环过程。应用PDCA循环法的可以规范工作流程和每一个工作过程。对于每一个循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找出原因,并作为下一个循环中应该解决的目标,在新的循环中得到解决。质量通过多次循环后不断改进提高[1]。

2 PDCA循环法在档案部门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引入PDCA循环法应用在市级档案安全评估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确立评估内容、制定评估指标及实施执行评估活动。

2.1 建立基层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体系(P策划阶段)。P阶段主要是制定市级档案安全评估的整体计划,主要包括组建安全评估机构、安全风险分析、制定评估标准等过程,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风险分析。通过风险分析识别档案安全管理的风险,具体风险类别和风险要素见表1。

表1 基层档案部门安全主要风险清单表

风险分析是开展档案安全评估管理活动的首要步骤。市级档案主管部门首先分析整体基层档案部门的内外环境及管理现状,制定准确的目标定位、具体的应对实施计划、合理的时间节点安排、科学的技术手段等评估规划。风险分析内容包括确定评估范围和方针、明确安全目标、划定风险类别、确定风险要素。在档案安全评估中,可以确定五大安全目标:档案馆库安全、安防设施齐全、档案实体安全、档案信息安全、档案管理安全[2]。风险类别和风险要素是对五个安全目标的分解,分析每一个目标的风险类别,并分解出每一个类别对应的风险要素。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管理工具――鱼骨图分析风险类别和风险要素。

2.2 实施并运行市级档案安全管理体系(D实施阶段)。D实施阶段主要涉及基层档案单位按照评估体系的要求完成各项档案安全工作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各档案单位开展评估、反馈工作。在评估工作实施执行前,首先培训评估专家组成员,明确评估流程、评估标准和评估细节。参加市级档案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测试通过并取得评估证书后方可承担评估工作。市档案局建立档案安全评估人员和档案安全责任人数据库。评估小组应对出具的评估报告负责。

档案安全评估分为自查评估和检查评估两个过程。档案安全评估应以自查评估为主,自查评估和检查评估相互结合、互为补充。自查评估和检查评估可依托自身技术力量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各基层档案单位对照评估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查评估,查找单位档案室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检查评估阶段进行实地检查后,根据评估标准确定安全评估等级,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尤其对危险有害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明确提出严格控制。

2.3 评估评审档案安全体系(C检查)。检查阶段是寻求改进机会的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阶段。在阶段性开展档案安全评估工作后,检查各档案部门对评估体系执行的结果,并审查现有的档案安全评估体系是否存在问题。

2.4 改进市级档案安全评估体系(A措施)。经过以上3个步骤之后,评估小组报告该阶段所策划的方案,确定该循环是否给各基层档案单位档案安全带来明显的效果,是继续执行,还是改进措施、放弃该体系重新进行新的策划。

A阶段是总结评估体系开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并把这些成功经验用标准化的方式呈现。汲取失败教训,将尚未解决或重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从而不断完善档案安全工作评估体系。

图1 市级档案安全评估流程框图

3 结论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篇3

关键词:施工;安全风险;分级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index filtration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assessment indexes of the establishment, the problem with many of the uncertainty of safety risk evaluation index selection problem, only to the importance of each index provides a point, estimation is not tally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may cause an error between the index ranking, at the same time, it covered the weight vectors of the uncertainties that fact. Use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method of interval estimation screening subway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index and other method than is more reasonable.

Keywords: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class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由于地铁工程的特殊性研究地铁施工安全就成了一项紧迫而意义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在认识我国地铁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基础上结合地铁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提出积极而有效地对策有助于减少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1)我国近期规划建设线路里程约合达到1500公里。新建地铁短期内集中上马,有经验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力量明显不足,使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大大增加。

2)地铁工程相关技术标准不够完善,潜在技术风险不容忽视。

3)各地对于重大的安全和技术问题实行专家论证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失误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专家论证是针对某一点或一段进行,还没有形成“工点---线路--线网” 全面性论证和全过程参与的机制,缺乏从系统性上解决安全问题的理念和手段。

4)地铁土建工程事故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2. 风险源(因素)辨识的方法

本文风险源辨识的思路是:依据在建线路地质勘察报告、各方人员调研和现场踏勘情况,针对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施工方(工)法对工程安全性及其周边环境(建构筑物、既有线、管线等)的影响,从风险的角度,参考国内外各地特别是已修建地铁的案例风险,结合国家、省及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综合风险调查法、专家调查法和经验数据法,识别风险源或风险事件。

3. 风险评估方法

选择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估。该方法综合考虑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给出风险等级,用R=P×C表示,其中:R表示风险;P表示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C表示风险因素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后果。P×C不是简单意义的相乘,而是表示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风险因素产生后果的级别的组合。R=P×C定级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比较推崇的风险评估方法之一。

4.风险等级标准探讨

有关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适应性强、便于实际操作的标准,例如:风险矩阵法考虑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给出了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但因缺乏明确的条件和过大的划分区间,而使实际问题的等级划分难以操作。

4.1基本风险分级

风险随基坑深度,或者说土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按照土压力随基坑深度的变化规律,对基坑风险的影响分级,定为四个等级(Ⅰ~Ⅳ),见表1。

表1 按基坑深度划分的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 Ⅰ Ⅱ Ⅲ Ⅳ

基坑深度 h≤20m 20m

注:h为基坑深度。

4.2风险分级修正

4.2.1考虑扰动影响的风险级别修正

基坑工程对周围环境的扰动不尽相同。把基坑周围地段按其受基坑工程扰动的程度划分为三个区,其中,Ⅰ区为基本不受扰动区,Ⅱ区为受扰动较小区,Ⅲ区为受扰动最大区。

在基坑基本风险分级基础上,考虑基坑周围地段受基坑工程扰动的程度,进行风险等级修正,见表3。

表3基坑工程扰动的修正

基本风险等级 Ⅰ Ⅱ Ⅲ Ⅳ

度 Ⅰ Ⅰ Ⅱ Ⅲ或Ⅳ Ⅳ

Ⅱ Ⅰ Ⅲ Ⅳ Ⅴ

Ⅲ Ⅱ Ⅲ Ⅳ Ⅴ

4.2.2考虑环境条件的风险级别修正

基坑工程周围环境差异性大,环境条件各不相同,根据影响程度将环境条件分为4个级别。见表4

环境条件的分级

表4环境条件的分级

环境条件分级 环境条件

Ⅰ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

1.农田和植被;

2.距离江、河、湖、水道>200m。

Ⅱ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

1.一般性的建(构)筑物等

2.一般性的道路等;

3.一般性的地下管线等;

4.距离江、河、湖、水道100~200m。

Ⅲ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

1.较重要的或对地基变形敏感的建(构)筑物等,包括各种结构型式的建(构)筑物、需保护的陈旧建(构)筑物、高架桥等。

2.较重要的道路、铁路、地下铁道;

3.较重要的地下管线,包括煤气、上下水、通讯电缆、高压电缆等

4.距离江、河、湖、水道50~100m;

Ⅳ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

1.重要建(构)筑物,包括国家保护建(构)筑物、高架桥、人防工程等。

2.重要的道路、铁路、地下铁道;

3.重要地下管线,包括煤气管道、上下水管道、通讯电缆、高压电缆等;

4.距离江、河、湖、水道

(2)环境影响的修正

根据周围环境对基坑变形的敏感程度和基坑工程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修正基坑环境风险等级,如表5。

表5环境影响的修正

基本风险等级 Ⅰ Ⅱ Ⅲ Ⅳ

级 Ⅰ Ⅰ Ⅱ Ⅲ Ⅳ

Ⅱ Ⅰ Ⅱ Ⅲ或Ⅳ Ⅳ

Ⅲ Ⅰ Ⅲ Ⅳ Ⅴ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篇4

1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遵循系统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客观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主要从管理、环境、设备和人员等四个维度构建了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共涉及个26二级评价指标[6]。其中,管理维度的二级评价指标分为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安全风险管理部门职责、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安全投入和应急救援体系等5个方面。环境维度的二级评价指标划分为瓦斯地质条件、煤尘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煤层顶板稳定性、地质构造条件、井下温度、井下风速、井下有效风量、井下有害气体、井下照明、井下粉尘等11个方面。设备维度的二级评价指标划分为机械化水平、设备可靠性、设备完好率、设备更新改造率和设备维修保养合格率等5个方面。人员维度的二级评价指标划分为作业人员专科以上比例、作业人员持证率、作业人员培训率、作业人员工作经验和作业人员操作违章率等5个方面。

2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2.1采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设U=p{u1,u2,…,um}为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的各类指标集合,ui为评价指标(i=1,2,…,m),构造判断矩阵:其中,cij表示ui对uj的重要性。判断矩阵具有如下性质:cij>0,cij=1cji。cij的具体含义如下:cij取值1、3、5、7、9,分别表示两因素相比,因素i与因素j具有“同样”、“明显”、“非常”、“极端”的重要性;cij取值2、4、6、8,则表示位于上述两相邻判断矩阵的中值。根据构造的判断矩阵,采用方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方根法的具体计算过程详见文献[7]。

2.2基于AMM构建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模型设Z为某煤矿企业,Z中的每一个元素要测量m个指标,U={u1,u2,…,um}为指标集。指标的评价集(属性空间)为:V={v1,v2,…,vk},vk称为一个属性集,为煤矿安全水平。评价标准形式具体见表1。被评判对象x具有级别vk的大小用属性测度μxk=μ(x∈vk)表示,x的第j个指标值具有级别vk的大小用属性测度μsjk表示。μxk和μxjk应满足:μxk≥0,∑Kk=1μxk=1,μxjk≥0,∑Kk=1μxjk=1。

2.2.1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分析设x的第j个指标值为t,表1中ajk满足aj0<aj1<…<ajK或者aj0>j1>…>ajK。令bjk=ajk-1+ajk2,k=1,2,…,K。djk=min(bjk-ajk,bjk+1-ajk),k=1,2,…,K-1。不妨假设当aj0<aj1<…<ajK时,确定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μxjk(t)的方法如下:μxj1(t)=1

2.2.2多指标属性测度函数分析设多指标属性测度为:μxk=∑mj=1δjμxjk。其中,δj为μx的权重,满足0≤δj≤1,∑mj=1δj=1,显然0≤μxk≤1,并且∑Kk=1μxk=∑kk=1∑mj=1δjμxjk=∑mj=1∑Kk=1μxjkδj=∑mj=1δj=1。2.2.3属性识别分析属性识别分析的目的是由属性测度μxk,1≤k≤K,对x属于哪一个级别做出判断。置信度准则:设评价级V={v1,v2,…,vk}为有序集,v1>v2>…>vK,0.5>λ>1。如果:k0=mink:∑kj=1μx(vi{)≥λ,1≤k≤K},则认为xk0属于级别或vk0类。

3案例应用

H煤矿企业年生产能力150万t,员工数量15000余人。近年来,该煤矿领导高度重视煤矿安全问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逐年下降。为了全面评价和提升本煤矿企业的安全水平,采用本文构建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对H煤矿展开评价。

3.1计算指标权重通过邀请6位从事煤矿行业的专家,针对该煤矿企业的安全现状对各层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并采用方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展开一致性检验。对6位专家所获得的指标权重加总平均后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详见表2。然后再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λmax=4.1326;CI=(4.1326-4)/(4-1)=0.0442;RI=0.90;CI/RI=0.0491<0.1。因此,该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由该判断矩阵确定的各类指标的权重也是合理的。限于篇幅有限,在此省略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

3.2样本数据获取与评价集等级划分笔者邀请6位专家对H煤矿的26个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打分,取[1,9]之间的整数。其中,[0,3)的数值代表煤矿安全风险小;(3,6)的数值代表煤矿安全风险中等,(7,9]的数值代表煤矿安全风险大。即煤矿安全水平的评价集划分为三类:v1={小},v2={中},v3={大}。对6位专家的打分取平均值,再乘以各自的权重加总后得出一级指标的分值,见表3。

3.3获取评价结果按照构造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的方法,得出属性测度函数如下:将表3中的H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分值带入上述属性测度函数,可以算出4个单指标属性测度值:(0.28,0.72,0),(0,0.11,0.89),(0,0,1),(0.44,0.56,0)。已知各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956,0.1723,0.2173,0.2148),计算得出煤矿安全风险的综合属性测度(μx1,μx2,μx3,μx4)=(0.2053,0.4241,0.3706)。按照置信度准则,取置信度λ=0.6,可得出结论:H煤矿的安全风险处于中等的级别。

4结论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篇5

城市地铁施工可对邻近周围桥梁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主要是与桥梁和地铁之间结构的空间位置、桥梁现状、地铁工程条件等多因素有关。邻近桥梁安全风险管理具体流程分析如下:(1)分析地铁与邻近桥梁之间的基础型式及空间关系,准确划分地铁和邻近桥梁的邻近等级。(2)结合桥梁邻近等级、重要性以及使用年限,对桥梁结构进行准确评估;(3)正确评估邻近桥梁现状、抵抗附加沉降及附加荷载的能力;(4)并根据上述评估结果确定具体施工对邻近桥梁造成的风险等级,并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水文地质等多种因素对其桥梁风险进行进一步明确。(5)按照邻近桥梁风险等级来确定沉降控制标准。(6)最后提出具体的施工对策及对邻近桥梁防护加固措施。其中地铁结构和桥桩水平距离<3米,桥桩地埋深小于地铁施工深度,且摩擦桩为桥桩基础,可视为极邻近;地铁结构和桥桩水平距离≥3米(稍大于),桥桩地埋深基本等于地铁施工深度,且摩擦桩为桥桩基础,可视为非常邻近;地铁结构和桥桩水平距离≥3米(稍大于),桥桩地埋深大于地铁施工深度约3-5米,且摩擦桩或端承桩为桥桩基础,可视为邻近;地铁结构和桥桩水平距离≥3米(远远大于,但<50米),桥桩地埋深超过地铁施工深度约3-5米,且摩擦桩或端承桩为桥桩基础,可视为较邻近;桥桩在施工影响的50米范围外,可视为不邻近。

2风险等级划分以及相应对策

根据数值模拟、理论研究以及模型试验等方法分析、预测地铁施工中造成的桥梁沉降,在桥梁结构评估、沉降评估、桥桩基承载能力以及安全评估、桥梁承载能力、变形情况等评价其桥梁承载能力。地铁施工对桥梁的影响根据相关标准可分为很大、大、一般以及很小等等级,分别表示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具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及相应的处理对策分析如下:

2.1风险等级为Ⅳ级

地铁施工为周围桥梁邻近关系确定为“极邻近”或是“非常邻近”,但具体现状一般,可视为Ⅳ级。表示风险极大,需先进行加固处理,随后再进行地铁施工。施工前需要先利用桥梁桩基托换、隔离桩及地层注浆等措施干预,并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进度。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监控,定期进行安全评估。

2.2风险等级为Ⅲ级

桥梁施工与周围桥梁的邻近等级关系为“非常邻近”,桥梁现状良好;或桥梁等级确定为“邻近”,但状态不良,风险等级可视为Ⅲ级,风险较大。对于Ⅲ级风险的处理对策和Ⅳ级相似,均需先进行加固处理,随后进行施工。检查、完善施工方案,控制施工进度,并加强质量监控。

2.3风险等级为Ⅱ级

桥梁施工与周围桥梁的邻近等级关系确定为“邻近”,桥梁现状评估为良好;或桥梁等级确定为“较邻近”,但状态不良,风险等级可视为Ⅱ级,风险一般。对于该级别风险需根据具体施工需求,一边进行施工,一边进行加固处理,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2.险等级为Ⅰ级

桥梁施工与周围桥梁的邻近等级关系为“较邻近”,桥梁现状经评估为良好;或桥梁等级确定为“不邻近”,风险等级可视为Ⅰ级,风险较小,一般可直接进行施工,无需进行加固处理,但需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为了降低施工风险,在划分邻近桥梁等级时,还需将隧道跨度、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修正风险等级。根据上述内容可知,根据风险等级,可采用施工后加固、先加固后施工及边施工边加固等方式进行地铁工程修建,进一步减低施工风险。并且在具体施工中,还可通过以下方法加强地铁施工邻近桥梁的安全风险管理。(1)加固地层。可采用对地面以及洞内注浆的方式对地层加固,来提高邻近桥梁周围地层的稳定性及安全性;(2)建立有效的隔离层。可通过在地铁施工及邻近桥梁间建立灌注桩等隔离层来避免地铁工程在施工中造成的过大沉降问题;(3)加强桥梁地层保护。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具体施工条件,扩大承接台面后采用托换的方式保护桥梁底层。

3结语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篇6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标准化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在数量上以及规模上都有了巨大的增长。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由于具有人员数量大、流动性强等特点,其所面临的风险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造成难以估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2014年底,上海市外滩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恶劣社会影响,十分发人深省。这起事故充分暴露出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缺乏风险控制机制和足够的应对风险措施的普遍问题,更加凸显了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国际社会十分注重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规范、提升风险评估的效率与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国外仅覆盖“风险评估”等领域的标准就有200余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国际标准《风险管理—风险评定技术》(ISO/IEC31010:2009),更是推荐了31种通用性的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为开展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我国虽然已经逐步意识到风险评估在城市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但多停留在理论研究上,相关标准化工作开展还不够,尤其缺乏针对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的专门标准,为我国开展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管理工作带了诸多不便。

1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概况

1.1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的范围及特点

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中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明确定义,一般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具体可包括餐饮酒店、商场超市、医院、学校、图书馆、展览馆、地铁公交站点、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大型活动的举办场所等。其主要特点一般具有:场所内人员的数量和密度均很大;场所内人员流动性较强;场所内人员构成十分复杂;场所中经常发生人员密集的情况;存在的安全隐患多,事故易发、多发;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性较强。

1.2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的主要类型

考虑到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的自身特点以及所处环境,下表整理提供了城市人员密集场所所可能面临到的一些安全风险类型。

2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框架及流程

2.1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各要素关系

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主要包括资产、威胁、脆弱性以及防范措施等四个基本要素,各基本要素及其属性之间的具体关系(如图1)表述如下:(1)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的功能目标依赖于资产来实现,其依赖性越大,则场所对安全风险的承受能力越小。(2)资产具有资产价值,其大小取决于场所的功能目标对资产的依赖性程度,依赖性越大则价值也越大。(3)威胁引发安全风险,资产所受到的威胁越多则场所内存在的安全风险也越大,并且,威胁通过利用脆弱性从而演变成为突发事件。(4)脆弱性是在场所的安全需求无法满足时形成的,其能够暴露资产的弱点,暴露得越多则场所内存在的安全风险也越大。(5)场所内安全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及对安全风险的主观认识导出场所的安全需求。(6)场所的安全需求能够通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得到满足,其实施成本需结合资产价值来综合考虑。(7)防范措施可对威胁进行抵御,进而降低安全风险。(8)剩余风险分两种,一种是因当前防范措施不当或无效,而需采取进一步防范措施方可控制的安全风险;另一种则是在综合权衡实施成本和安全效益之后,而决定不予控制的安全风险。(9)剩余风险可能会在未来诱发新的突发事件,应密切监视。

2.2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分析原理

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分析紧紧基本要素中的围绕资产、威胁及脆弱性三者进行展开。其中,资产的属性为资产价值;威胁的属性主要包括威胁的主体、动机、攻击途径、影响范围、出现频率等;脆弱性的属性包括资产所暴露出弱点的可利用程度和严重程度。风险分析的主要原理,如图2。(1)识别资产的基本情况,并判断资产价值的重要性等级。(2)识别威胁的基本情况,并对威胁出现的频率进行分级。(3)针对重要资产,识别其脆弱性的基本情况,并对弱点的可利用程度和严重程度分别进行分级。(4)综合威胁出现的频率、威胁利用脆弱性的难易程度等结论,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5)综合脆弱性的严重程度、突发事件所影响资产的价值等结论,估算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6)通过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突发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这两个指标,即可分析计算出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对场所的影响(风险值)。2.3风险评估的标准化实施流程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的具体实施流程如图3。

3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标准化的实施

3.1准备阶段

3.1.1组建风险评估团队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标准化首先应保证人员配备的标准化。建议根据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的自身特点以及所处环境,选择相适应的评估组成员。评估组成员应涵盖但不局限于以下几类人群中进行抽样,并且人员总数和构成比例合理,与其场所特点相匹配。(1)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以及一线救援人员。其应具有3年以上一线工作经验,并曾亲身参与类似突发事件的救援过程;其人数应占评估组总人数的1/3以上。(2)熟悉风险评估、公共安全等理论的第三方专家,如有必要,还需考虑引入心理学及社会学专家对人群的风险行为进行预测。专家应具有3年以上一线工作经验,且占评估组总人数的1/3以上。(3)类似突发事件的现场见证者或幸存者。3.1.2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为保证整个风险评估标准化过程的有效性,需要在前期开展相关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1)明确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的目标。(2)圈定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的范围。(3)对待评估的城市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系统调研。(4)确定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和方法。(5)制定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案。

3.2风险识别

3.2.1资产识别资产识别首先要求识别出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所可能影响的各种资产,主要包括人员、建筑、活动、信息、设备等。其中人员是最关键的资产,通过收集相关信息,预测评估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类型和数量,并掌握场所内人员的年龄分布、旅行目的、身份地位等信息,以了解不同人群在场所中的表现;建筑不仅具有自身的价值,而且作为人员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安全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关系着人员的安全;有些人员密集场所的功能目标是为了举行大型活动,因而,能够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各种信息、设备是人员密集场所运行的信息基础和物质基础,在进行风险评估也应对其进行考虑。然后,针对所识别的各项资产,需要通过分析其相关安全特性,综合评定得出资产价值并根据重要性进行分级,进而确定需要保护重要资产的范围和优先顺序。一般情况下可将资产价值的重要性等级按照很高、高、中、低、很低将其划分为五级。3.2.2威胁识别威胁识别应根据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的自身特点以及所处环境,分析是否存在表1中所列各类风险,然后根据风险来源逐一识别威胁并了解威胁的具体情况。在综合考虑威胁的各属性情况后,进一步判断威胁出现的频率。频率由评估组根据历史统计数据、行业相关经验或仿真情景模拟等方式得出,并应获得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相关方的认可。最后,对威胁出现的频率进行分级,一般情况下可将威胁的频率等级按照很高、高、中、低、很低将其划分为五级。3.2.3脆弱性识别脆弱性识别通常围绕所需要保护的重要资产为核心,逐一识别其可能被威胁利用的弱点,并对弱点的可利用程度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例如,对于人员资产,就需要重点对人员的流动特性与拥挤现象给予关注;而对于建筑资产,需考虑场所类型、建筑材料、整体布局、防火设计、通风系统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在脆弱性识别过程中,评估组必须站在威胁主体的角度观察和考虑问题,并结合弱点的暴露程度、技术实现的难易程度以及社会的关注程度等,对已识别弱点的可利用程度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一般情况下,弱点的可利用程度以及严重程度等级均可以按照很高、高、中、低、很低将其划分为五级。3.2.4已有防范措施确认在对以上基本要素进行完识别之后,评估组需要进一步评判场所内现有防范措施是否真正地降低了脆弱性并抵御了威胁,以确认防范措施的恰当有效:确认为有效的防范措施,应继续加以保持,并防止重复实施,以避免耗费不必要的工作和费用;确认为不恰当的防范措施,应核实是否应被取消或进行修正,或选择采用更为适合的防范措施进行替代。

3.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主要通过采用合适的方法与工具来确定威胁利用脆弱性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综合突发事件所影响的资产价值以及资产脆弱性的严重程度,以此来判断如果突发事件发生可能对场所功能目标所造成的影响,即安全风险。计算风险值时,评估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风险计算方法,例如矩阵法或相乘法:矩阵法通过将突发事件的可能性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之间的二维关系构造为一个二维矩阵表,以此为根据对照可能性值和损失值来查找出风险值;相乘法通过构造经验函数,将突发事件的可能性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数学运算后得出风险值。

3.险评价

风险评价将根据场所内风险值的分布状况,对风险分析的结果进行风险分级,并明确各风险等级具体所对应的风险值范围。一般情况下,风险等级可以按照很高、高、中、低、很低将其划分为五级。评估组在综合分析场所安全风险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上,提出风险等级的可接受范围,并对各风险情况进行评价:风险等级如低于范围下限,则继续保持该风险对应防范措施;风险等级如在可接受范围内,则在保持对应防范措施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是否进一步采取新的防范措施来不断降低风险;风险等级如超出范围上限,则需要针对该风险的脆弱性制定风险处理计划,以明确用以弥补脆弱性的防范措施(从管理与技术方面考虑)以及措施的预期效果、实施条件、进度安排、责任部门等,并参照前文风险评估的流程对剩余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已将该风险减轻至可接受范围或消除。

参考文献

[1]寇丽平.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理论与标准化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2]刘言刚.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培训教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培训通用教材[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27921-201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篇7

关键词 安全认证 风险管理 需求 步骤 评估

一、企业安全认证的发展

2006年,世界客户组织(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WCO)以WCOSAFF(Framework of Standards to Security and Facilitate Global,SAFE)标准架构实行优质企业(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AEO)安全认证,以提供更加安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针对国际贸易交易上的所有参与者,通过各国海关设定准则的AEO安全认证资格,以确保货物从原产地至目的地的全球供应链安全。在这种背景下,国际间各国已陆续实行“优质企业安全认证”计划,国际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配合国际贸易安全发展趋势,以提升我国经济贸易的竞争力。

我国的AEO优质企业安全认证制度对申请的企业有基本的门槛要求。对于进口业、出口业、制造业、仓储业、运输业、货运承揽业、港口经营业等十大行业,各有其应符合的项目。想要取得AEO认证的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安全管理的制度,对于曾经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for Standardization,SO)认证的企业,会相对容易的将AEO要求转换为企业内要求。其中,优质企业安全审查项目及验证基准共包括十四大项审查,具体内容包括200余项的验证基准。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先后收购法国索玛公司、意大利高嘉公司、参股德国亨利安公司等,在欧洲建立了销售、研发中心,产品也销往全球,那企业风险管理与安全控制就很重要,为此企业从销售,技术,生产,服务各环节加强控制,确保企业高效运行。

二、风险管理的需求及步骤

(一)风险管理

WCOSA规范内容中的主要精神就是要求各国海关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展开各项导入工作的建议,以确实维护货物全程供应链的安全。风险被定义是某项足以影响目标达成的事件发生的可能,以影响程度及发生机几率加以衡量。风险不完全有害,因为风险往往伴随着机会。但风险容易或影响阻碍管理者和组织实现其经营目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能够摧毁组织。然而,货物在供应链的移动过程中,安全管理环节众多,相关业者所提供的服务及人员复杂,货物在不同界面中移转,若仅依靠法令规范或待由执法单位稽查,难以全面性的防止货物于供应链上遭到非法活动介入或破坏。

风险也不仅是“发生坏事",有的风险是失去了的潜在的业务机会,对组织来说,不仅代价昂贵,也是致命的。实质上,成功的经营需要把组织的资产和资源与风险结合起来,以实现组织策略和经营目标。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帮助组织理解和提前对经营风险做出响应,以便更好地实现目标。

(二)步骤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的实施,主要分为五大步骤:

(1)建立风险管理执行背景体系。此步骤主要为建立企业策略及组织的关联性,包含:建立环境要素、建立机会要素、建立风险管理架构、发展风险评量标准、定义风险分析对象。

(2)风险辨识。辨识风险方面,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加拉斯维尔最早提出的一套传播模式,经过人们不断应用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5W+1H"模式,亦称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术,都要以原因、对象、地点、时间、人员、方法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例如,风险为何发生、何种风险会发生、何处发生、何时发生、谁造成的及如何发生的,以作为更进一步的分析。

(3)风险分析。首先确认既有的风险控管机制,并计算出风险发生的几率及评估风险等级后,即可评量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

(4)风险评量。风险层级可以最普遍的高、中、低三种层面显示,在比较复杂的环境可以1~100显示其层级的高低。

(5)风险处理。列出、评估及选择风险对策,接受并监督不须优先处理的较低风险,对于须优先处理的高风险则衡量人力、财力及技术资源订定管理计划,并据以执行实施。

三、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后,对于风险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从我国情况来看,自2009年底起开始导入实施AEO以来,已构建起“须就其营业事项涉及的供应链安全”、“定期从事风险评估”、“建立适当机制,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等规定,实行国际通用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工具,并且搭配供应链商业伙伴管理机制,建构起了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作业方式。

虽然风险评估的精确性很重要,但对风险作精密、详尽的量化也可能是不利的,因为这样的风险衡量过程,容易使评估工作变得复杂并延迟了评估进程。所以,以“风险对实现组织目标影响”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作为基础,对风险进行量化和分级将是较有助益的方式。安全风险评估的五大因子包括:资产价值(Asset)、威胁等级(Threat)、弱点(Vulnerability)、后果(Consequence)和可能性(Likelihood)。评分标准设定依据五项风险评估因素进行评分标准设定,将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即极低度风险、低度风险、中度风险、高度风险与极高度风险,最低等级1分至最高等级5分。

对于其它的风险,可用复杂的财务或日常的方法来为组织衡量风险。风险的量化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可能也是非常重要的。极高度风险应该放在被关注的首位,并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当风险被定位成低度风险时,就可以很少提交给有关人员进行检查,控制也可能会由此减少。按照这样一个简单的风险优先排列顺序,企业在风险管理上就可充分的利用时间、资金和资源,完成更好的风险管理的目标。

四、结语

从实务的角度来看,企业在建立风险情境时,建议须以集体会议意见法,先针对企业的资产检视并做分类,接着分清楚外部或内部的风险因子,再依据各部门对风险辨识所产生的后果做说明,最后针对资产价值、威胁等级、弱点、后果和可能性作等级评量,得出正确的分数,以建立过合企业自身的风险评估鉴别表。最后,列出、评估及选择风险对策,接受并监督不须优先处理的较低风险,以执行完成风险管理目标。在风险管理实施的流程中,不断地与供应链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与沟通,如员工、客户、商业伙伴等,以持续改进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量等有关风险评估的工作,并应监督及检讨风险管理系统的效能,借助由美国学者爱德华兹・戴明提出“戴明环”模式来规划(Plan)、实施与运作(Do)、检查与矫正(Check)、审查与改进(Act),进行持续改善控制,最终实现实施成效,并使其成为下一个风险管理循环流程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蕊.有效的风险管理要有可共享的个人信息的支持――访费埃哲公司董事总经理Anthony Rouse Kieffer[J].中国金融电脑,2007(10).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篇8

关键词:供电公司 安全风险 管控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69-02

广安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广安公司”)隶属于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负责广安辖区电网建设运营及电力供应经营活动,并受省公司委托管理武胜、邻水2个县级供电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截至2014年9月,公司拥有35 kV及以上变电站47座,总容量2903.8 MVA,35 kV及以上线路1 125.69 km。目前,供电区域主要涉及广安市及重庆合川市部分地区,供电面积6 344 km2,供电户数61.35万户。

1 广安公司安全风险控制的安全生产目标

广安公司以“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核心理念,将安全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安全目标管理体系中,对安全目标进行动态预控,适时干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一是以安全目标管理为预控平台,将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分级控制,实现总体安全的目标;二是以安全风险管理为预控措施,落实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干预,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三是以规范安全生产现场为中心,加强生产作业现场标准化、精益化管理,安监人员到岗到位实行安全监督检查,确保现场安全管控质量;四是以安全培训为突破口,长期开展各类人员安全教育和考试,达到提升全员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目的;五是以安全L险评估、风险预警干预、安全检查考核为预控保证手段,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机制建设,最终顺利实现年度安全目标。

2 广安公司安全生产目标风险预控管理机制

(1)安全目标值的制定和分解。公司每年根据国网公司、省公司相关要求编制本公司年度安全管理预控目标及保证措施,经领导小组审批后下行,并将安全管理目标层层分解,与各部室、车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各部室、车间依次结合本单位全年工作计划,以市公司安全目标为指导,分别完成所属班组、供电所的目标分解和安全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与上级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规定的各项安全工作目标。

(2)作业风险的预控管理。管理部室、作业单位开展安全目标风险预控管理,从安全风险辨识、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安全风险预警、制定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作业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析控制等作业风险预控流程对安全风险进行超前管理。

(3)作业现场的控制管理。公司开展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管理和作业单位现场标准化管理,将现场工作纳入标准化作业流程,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到岗到位监督卡等安全风险管控手段,通过对现场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安全监督的到位管理,强化对危险点、风险点的分析、控制,从而获得安全的工作现场。

(4)安全工器具的标准化管理。作业单位、物资供应公司按照安全工器具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对安全工器具的购置、定置定位存放、定期试验维护、标准化使用、报废等全过程开展标准化管控,形成了安全工器具的源头把控、动态管理、智能存放、使用监督等全方位管理模式。

(5)安措计划的执行与落实。每年底汇总编制公司安措计划,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下发执行,认真落实反三违,落实三防十要反事故措施,并严格安措计划管理的监督工作,由安监部每季度汇总安措落实完成情况,对执行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实现“两措”计划完成率100%的目标。

(6)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人资部、安监部及各车间、县级单位要按照规程规定定期进行安规培训考试,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和外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并做好相应的归档工作,切实做到培训不合格不准上岗,考试不合格不准上岗。实现员工安全素质、安全技能的全面提升,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组织电气作业、高空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审证,确保100%持证上岗目标。

(7)其他安全措施。全面开展各类政府、公司安全专项活动,全面提升全员安全管理水平,定期开展安全专项巡查,安全隐患排查,现场安全反违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安全活动。通过安全宣传月、质量月等营造良好安全氛围,促进全员“学安全,讲安全,要安全”。部室、车间、班组分级落实安全目标保证措施。部室、车间、班组分别按照分解细化的安全生产目标,分别落实相应安全职责的安全生产目标保证措施。

(8)开展安全目标风险辨识。公司、车间、班组分别根据各级的安全生产目标,结合当季工作重点,结合开展的各项安全目标控制措施,进行安全目标风险识别,查找出其中关键的安全隐患。

(9)三级安全目标风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公司、车间、班组相关责任人员牵头根据开展的安全风险识别活动分专业建立安全预控目标风险数据库,并按照岗位职责安排专人动态维护数据库内容,按照风险概率、风险后果、风险时限、风险状态、风险因素、风险类别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归纳。

(10)安全目标风险评估。公司组织专家组对数据库中收录的影响安全生产目标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及危险度,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策略。各部室、车间、班组也开展相应的自我安全评估活动。

(11)定期组织安全目标风险检查。公司由安监部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组织安全目标风险专项检查,对公司各级安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安全预控目标控制较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对安全预控目标失控的情况,达到预警线的,及时发出整改通报,限期整改,恢复失控目标。

(12)召开各类安全例会。由公司总经理、安监部主任分别组织召开月度安全分析会和安全网例会,对公司月度安全生产危险点进行公示,安全目标值预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安排下阶段安全生产目标控制措施,并下发会议纪要监督执行。

(13)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值表规定,收集监督检查数据,对达到预警线或者安全风险分析、评估、预控不到位的单位、班组进行考核,并在当月绩效考核会上通报考核情况。

(14)安全风险预警。广安公司制定了《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电网运行风险分析、预警通告和联动预控闭环工作机制,明确预警职责分工,对风险预警情况进行分级,提出年度、月度、临时风险预警3种方式,规范预警和实施流程,落实监督执行手段,确保风险预警工作围绕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开展。

(15)安全目标风险干预。安全监察质量部、部室、车间根据安全风险预警内容,对超出警戒线的单位、工程现场下发风险预警通知单,提出风险点和控制措施,并落实责任单位、班组限期落实。

(16)风险干预目标整改。收到风险预警通知单的单位、班组应按照通知单要求,对隐患、缺陷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向安全监督部门提出安全检查申请,经检验合格后,安全生产目标恢复至可控状态。

(17)安全风险数据库的更新。各级部门、单位、班组要开展资料收集,将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安全风险预警数据及滤除风险后的风险控制数据统一纳入各级风险控制数据库,定时更新风险数据库数据,持续提升风险预警水平和保障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的能力。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
  • 安全
    刊号:11-2411/X
    级别:部级期刊
  • 煤矿安全
    刊号:21-1232/TD
    级别:北大期刊
  • 核安全
    刊号:11-5145/TL
    级别:部级期刊
  • 安全与健康
    刊号:35-1256/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