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8篇

时间:2023-06-13 09:24:55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80-03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突破了传统教学误区,通过叙述式的表达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配合可操作性强、实际的典型案例来沟通理论与实践,同时鼓励学生的参与、帮助学习者对某个知识点或理论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和理解。也就是说,案例教学需要“模仿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习者初步具备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像从业人员那样思考和行动。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新型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融合起来,由灌输式学习向启发式学习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1)情景性,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这种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当中,鼓励学习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运用典型案例(对于一个特殊情景的分析所必需的)对实际行动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和管理者群体面临的情景所进行的部分的、历史的、诊断性的分析,因为“案例就是经验学习中的控制的练习”,这种分析“是对引起决策问题的陈述”,同时提供对于分析特定情景需要的至关重要的实质的和过程的数据,以此来构建和设计可替代的行动方案,为认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提供实证和过程的资料。(2)自主性,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知识的认知范围上均比学生知道得多,但教师的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权威性,同时学生也被期望着对自己的学识负责,也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和思想双向流动。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虽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控制论题的选择和讨论的方式,但学生却是被关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或者资源提供者经常作为辅助人员而居于次要的地位,这对于师生双向交流并在学生中互相交流有益。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激发了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已然由消极被动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状态。(3)目的性,案例教学法贵在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本着充分挖掘学生的学理潜能的目的,打破了原有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从“空中楼阁”的建立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学习与实训。从案例教学的情景性和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通过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及应用,能够使参与者认知经验、共享经验,能够促进学生扩大社会认知面以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能力;从案例教学的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的概括能力、辩论能力以及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Seminar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Seminar教学法的形式。在现代英语国家中,Seminar教学法有“教学的范式或方法”、“研讨班、研讨会或讲习会”、“大学中开设的一门培训课程”三种意思。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英国,兴起于德国柏林大学,流行于欧美。早期的Seminar教学法主要面向于优秀的高年级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因而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取向。虽然Seminar教学法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也存在一般形式:知识的传授者给学习者指定研究题目或范围学习者课前准备或初步研究,撰写发言稿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接受其他学习者的质疑或批评意见学习者根据其他学习者的意见修改并撰写一个完整的报告在课堂中再次发言并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讨论。20世纪30年代后,Seminar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和学术性的教学或学术交流方式,逐渐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教师广泛采用,而且教学的对象也开始扩大到了普通本科生中。因为,Seminar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通过构建各种不同的结构模式来体现出各自独特的实践价值,形成了各种实施方案和教学理论研究,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或交流目的。

2.Seminar教学法的特点。Seminar教学法具有民主性和互动性,即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通过师生双向互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并扩大其阅读范围并提高阅读水平。Seminar教学法具有学术性,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探究,促使学生形成合作研究问题、提高表达能力,使得整个教学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型、主动型学习为主。同时,Seminar教学法具有激励性,它能促使教师教学重心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能力提升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Seminar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思维发散、头脑风暴表现出多向互动、学生主导的特点,在师生沟通、交流和讨论中完成了观点的碰撞、分析与归纳、知识的呈现,展现了从知识再现到知识创造的过程,通过讨论,师生自由发表意见,大胆探索,来发现真理、趋近真理,并完善真理,完成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立足于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方法的构建

1.案例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不适合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单纯使用。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学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系统,它不仅涉及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区域经济除了是一个产业系统以外,还是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由区域内具有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地理单元(如城镇、乡村和道路)和由具有不同产业分工的地理单元(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运输枢纽等)构成的地理空间,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一定的关系。同时,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区域性和实践性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的明显特征,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案例缺少地方特色,将会使区域经济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如果缺乏讨论,会使得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意义。(1)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性和实践性,以案例内容和Seminar的结合形式为契合点符合学习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为理论联系实际、师生观点碰撞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交点:来源于社会实际或校园及周边生活实际的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案例可以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架起桥梁。而Seminar的教学主题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对理论的思考和质疑,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2)有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有脱节现象,特别是针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生动典型的案例;另一方面,作为塔里木大学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区域经济学本身综合性极强,并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联系较为紧密。而且,该门课程开设在第七学期,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就开始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通过讲授区域经济学的各个知识点,能够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区域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研究型教学,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拓宽专业知识面宽、寻求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贯彻、运用理论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案例和Seminar的结合通过充分的多向互动与交流,活跃了学生的知识视域和思维,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教师固有的思维模式,激活了教师的研究潜能,真正实现了“教、学、研相长”。(3)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动的案例和活跃的课堂讨论体现了教、学、研的有机结合,本着尊重、平和的宗旨使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以进行教学互动和学术研讨,使课堂成为智慧修炼的道场、思维激荡的空间,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学生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诠释、分析知识点。使得一些区域经济素材得到了直观的展示,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以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政策参与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不仅强调在教学中要综合性运用多种经济分析方法,同时还强调需重视实践教学。踪家峰认为,应按照“顶天立地”的原则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顶天”即通过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全球化和国际视野的形成。“立地”即通过发挥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问题的特有优势,着重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构建立足于自身教学需要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①构建方向,要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方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再加上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一是引进并借助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和教辅书,目的是通过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如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空间计量等来加强和充实区域经济的内容;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区域经济学学者、大家来校讲学,也可以选派部分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人员或研究者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外进修或攻读学位。②要面向区域化。有目的性、区域性地针对不同层次的本科学生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农业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农村和城镇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而非农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城市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如在案例的选择上,有民族学生的院校可以以选择贴合民族学生身边或家乡的相关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实际情况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这样才能使民族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2)教学体系构建。综合化和多样化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鲜明的趋势,基于区域经济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区域经济教学体系可以考虑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经济学基础。要不断吸收与借鉴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如微、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第二部分是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空间经济分析、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第三部分内容是基于实证研究的区域经济学教学。(3)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定为三大部分:理论基础与脉络、应用、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荣.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综合运用于法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60-62.

[2]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128-129.

[3]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57-59.

[4]唐礼智.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鸡西大学学报,2009,(2):14-15.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篇2

关键词:实践教学;区域经济学;运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现实问题引起众多的关注,区域经济学引来了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传统的理论教学由于受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验证却无法做到,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区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践教学则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一、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特点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1.区域性

由于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的存在,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因此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必须与立足于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体现出地域特色。

2.综合性

从广义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在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因此,研究区域经济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地理等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体现出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3.应用性

当前,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各种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回答。作为综合性应用科学,区域经济学最大的功用就是,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学可以为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各区域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区域营销、区域管制和区域形象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同时也能为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和空间组织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二、区域经济学课程中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课程的应用性特征对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提出了内在要求

由于区域经济学学科所具备的综合性、应用性、区域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在学习经济理论的同时加强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的教学由于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对理论的讲授,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只是掌握了一些理论,而未掌握具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特点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首先把这个“实践”变成一个哲学的概念。其基本意义是指“行动”、“行为”及其结果。在《教育大辞典》中关于实践性教学的解释为:“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参与经济分析、解决经济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掌握经济理论的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密切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

因此应该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具体区域问题中,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使理论得到了演绎,从而做到知识的深入浅出。因此,实践教学弥补了理论与实际之间差距,使学生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经济现象、思考经济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等,从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运用

根据笔者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体会,实践教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应加强三个环节,两个能力的提高。三个环节是指:加强案例教学、实验课、实习基地的建设三个方面;两个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教与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重用案例引入知识点

案例教学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经济学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科的基础,然而由于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选择恰当的案例引入知识点。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围绕课本上的知识点来展开,即所谓的“黑板经济学”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在案例教学中,通常是在课前将书面形式的案例素材交给学生阅读并准备,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因此,组织好课堂上的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加强案例教学,逐步达到理论与案例教学并重的课堂教学模式目标。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剖析区域经济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区域经济理论,并重点设置与本区域经济相关的专题,鼓励学生投身区域实践,主动学习,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走访的方式,关注区域经济热点问题,开扩经济视野,指导经济生活。

2.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定量性是区域经济学的一大特性,区域经济问题需要设计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计算机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区域经济学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建立各种区域经济计量模型,以分析和揭示区域经济的总体变化,内部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外部联系。目前,有许多数学分析方法,如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都已在区域经济研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各种统计软件如EXCEL、SPSS、EVIEWS等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在教学中,根据难点与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引入软件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如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区域差异的问题,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差异很大,客观上形成了四个经济发展梯度。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梯度形成的原因,对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差异因素进行归类,找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前提。从搜集数据到模型的选择、指标的选择以及SPSS统计软件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能更好地增强区域教学的应用性。

3.加强专题研究,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那么不同的区域必然面临不同区域问题,如落后区域表现为经济结构落后;萧条地区则又表现为经济结构陈旧;过度繁荣地区表现为新旧产业同时并存,许多没有联系的部门仍然存在,不能带来集聚效益,反而带来臃肿、污染、运费昂贵、劳动力价格高等一系列城市病。因此可根据不同地域特色,开展专题研究,引导学生根据经济理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科研写作中来,如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论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区域经济、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热情。

根据调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设计出相应的专题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等题目,学生进行专题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课题和项目,或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学生可以参与的课题,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因此区域经济学又是一门应用经济学,通过对区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环节

加强与校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以及实验课的练习,学生的区域经济学的知识日渐丰富,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更快地掌握专业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专门安排集中实践,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实验、模拟实习或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与基地的人员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并以此为平台让学生加入课题研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5.不断提高教师能力,科研促教学

加强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这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在教学能力上,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区域经济学知识,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区域经济的实际问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在授课时,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本学科知识。这样既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教学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教学与科研要相辅相成,教师教学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要有原创性的认识和总结。当前,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各种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答,各种区域经济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支持,人们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这就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于区域经济建设中去,参与实践问题的解决,以实证研究提升理论水平。通过论文及课题的写作,加深教师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使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中更能做到有感而发,总结教学科研经验,这样实践教学效果更佳。

总之,在区域经济教学中,需要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课程的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案例分析与专题研究,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认真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为具备较强的区域经济学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人才,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白永秀.关于区域经济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5).

[2]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4]丁生喜.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0(2).

[5]赵,颜蔚兰.浅析区域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优化[J].商业经济,2012(11).

[6]刘迎霞.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篇3

关键词:飞地经济;互利共赢;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7009409

一、引言

飞地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嵌入式”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于,在打破原有体制和行政边界限制的前提下,通过在行政上不存在隶属关系的另一地建立自己的产业区,进行跨区域的经济开发,实现产业和相关要素的整体性转移,进而推动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重新配置。

飞地经济模式的出现,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在带来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引起宏观层面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区内不同城市之间产业成长的差异性。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助推了这种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跨国资本流动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广阔。在这种情况下,开放之初那些坐拥有利地理位置和政策优惠的我国沿海开放城市或地区成了外国跨国公司和其它外资企业的海外飞地。这些地区很快成为海外产业转移的承载地——它们或者成为资金的实际或潜在的目的地,或者成为跨国公司总部的所在地,抑或成为新工厂、新购物中心和新住宅区的所在地。然而,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实现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影响,再加上行政边界的刚性约束,早期利用国外飞地发展模式的发达地区或城市与相对落后的内地经济缺乏密切联系。眼下,这些发达地区受到土地、环境以及生产要素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制约,大都面临着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压力,这促使趋利的资本急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因此,借鉴国外建立域外飞地的经验,我国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创造性地提出了跨行政区的飞地经济模式,并试图借助地经济模式,为这些地区在区域之外寻求提升本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飞地经济模式产生必然伴随着制度上的重大创新。近年来,国家确立“统筹协调”的基调,要打破地方封锁,推进区域整合。究竟以何种经济形式取代各自为政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各级政府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飞地经济模式可以在不改变行政体制框架的情况下,实现经济要素向优势区位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它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发达地区寻找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各地竞相招商上项目,工业区重复建设,以及区位条件差的地区或受空间约束的地区突破土地资源限制拓展发展空间等问题,也为欠发达地区解决资本、人才和技术短缺问题开辟了一种新的扶贫模式。而这些恰恰构成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或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传导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飞地经济模式必将成为引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区域体制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

本文的研究重点聚焦于国内跨行政区的飞地经济模式及其实现机制方面。在综述国内外学者有关飞地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后,以资源共享、利益均衡和协调发展为着力点,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来探讨飞地经济模式利益主体互利共赢的内在机制及其相应的理论命题,并结合中国各地飞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个案,对这些理论命题进行深入剖析和佐证,同时,还将对飞地经济模式的区域发展效应及互利共赢的约束条件展开进一步讨论,最后,提出分析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含义。

二、文献综述

飞地(enclave)原本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它是指位于其它国家境内而与本国不相毗邻的领土,或同一国家内位于某一行政区域包围之中而为另一行政区域管辖的土地。

飞地既可以存在于国与国之间,也可以存在于某一国家范围内的行政区域之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工业区可视为“国外飞地”(foreign enclaves)。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地区性飞地。比如,飞地型城镇就是其中一种[1]。在城市研究中,飞地通常是指城市向外推进时,出现了空间上与原建城区断开,职能上却与原有市区保持密切联系的城市用地,这种空间上与原建城区分隔的城市建成区,称之为“飞地”,而这种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许多大城市的卫星城实际上就是飞地型扩展的结果。显然,飞地不仅有政治含义,还有经济含义。飞地与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就形成人们所说的飞地经济。

国内外学者关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有不同的视角。现有的文献中,国外学者对地经济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国外飞地或出口飞地、飞地与经济增长、飞地对就业的影响等方面[2]-[5]。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飞地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近年来西方发展起来的那些有趣的飞地经济理论一直都在试图探究的核心问题。Gallagher 和 Zarsky[6]的新书“The Enclave Economy”是第一本以“飞地经济”为名的著作,在这本书中,他们以墨西哥的IT产业为例,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了外国直接投资(FDI)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这里,作者不仅关注飞地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更主要的是考察了FDI对当地社会和环境造成的一系列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刻反思了FDI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中所扮演的角色。显然,他们是站在飞入地的立场上,来分析由国外直接投资形成的飞地经济的现实意义。其隐含的前提假设是:FDI给飞入地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付出环境代价。与此相反,Kaulik和Manash[5]在哈理斯-托达罗(Harris-Todaro)模型的基础上,就国外飞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地探讨了存在大量国外飞地的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动力问题。他们的研究表明,对外资税率的降低尽管会在短期内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但在某种情况下,它提高了国民收入长期均衡水平。他们从发达国家的立场出发,认为欠发达国家只要适当地进行财税政策调整,飞地就可以为其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贡献。针对这一问题,Jonathan和James[7]进一步实证研究了飞地是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他们发现,少有证据表明已有飞地的情况与长期经济增长、不平等和政府规模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但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大量存在飞地的国家其政府的行政力量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比那些无飞地的国家来得更强、更大。应该说,这些研究告诉我们伴随着开放的区域结构体系的形成,以飞地为依托的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及要素流动会越来越频繁。尽管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由于制度层面的原因,对地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不同,但飞地作为一种经济模式,有着它对经济发展特定的作用路径和机制。这一命题对于我们认识区域协作和资源空间整合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上述研究鲜有涉及飞地经济模式的内在机制。

在我国,学术界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关注飞地经济的问题截然不同。从整体经济运行来看,我国的区域经济具有典型行政区经济的特征[8]。所谓行政区域经济,是指资源空间配置受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经济活动受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直接影响的一种区域经济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区域之间也存在经济联系和合作关系,但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成本非常高。飞地经济模式恰恰是基于这种特定的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体制之上的,它是两个相互独立、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体制和边界限制,通过规划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进行跨空间的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可以绕过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9]。但由地经济模式牵涉到多方利益,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市场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来完成这种利益协调过程。安增军和林昌辉[10]从地方政府的视角探讨了飞地经济模式的基本共赢条件与战略思路。笔者认为,作为飞地经济主体的政府的目标是多元的,因此,可持续的飞地经济模式的互利共赢应该建立在社会—经济—生态—资源复合系统整体效益最优目标基础上。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触及到了飞地经济模式发展中深层次上的合作机制的问题,但还远不够深入。我们发现,面对飞地经济的实践,人们更多进行的是多维度、多视角的对策性研究。比如,李昌昊[11]对“飞地工业”的概念内涵、既有实践、理性价值和推广路径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探寻“飞地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路。李骏阳[12]则从开发区扩张的角度,对开发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了其基本特征和实现形式。李瑜[13]系统分析了飞地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和产生条件。童彤[14]总结了各地发展飞地经济可资借鉴的经验,提出了赋予飞地经济以生态意义的观点。王泽夫[15]及其创立的飞地经济研究中心对飞地经济模式的创新意义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飞地经济涉及主体广泛,关系到飞出地和飞入地两方的利益问题,只有紧紧围绕这个关键才能更好地构筑起飞地经济模式的内在机制,从而使飞地经济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正是本文试图努力达到的研究目标。

三、理论假设

针对现有文献的缺陷或薄弱之处,我们需要构筑一个飞地经济互利共赢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众所周知,飞地经济模式的主要载体是飞地型的产业区。飞地型产业区的行为主体是由飞出地与飞入地组成的。假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飞地经济所牵涉到的各方主体均具有经济人特性。在飞地经济模式运行过程中,各方主体都会根据自己所获得的利益和承担的代价来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决策。那么,互利共赢往往就成为飞出地与飞入地双方区域合作的现实基础。

因此,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始终以“互利共赢”作为主导概念来确立研究的视角。在这里,“互利共赢机制”不单纯是指收益分配机制,它是对飞地经济发展中的发展目标、收益分割、产业兼容、资源特性、风险和合作结构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整体性的制度安排。

1飞地经济发展目标选择的冲突与调适

一般来说,飞地型产业区是由多个行为主体构成的,这种多个主体共生共存的特性决定了飞地型产业区是典型的需要协调的系统。因为飞地型产业区的各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往往会单独采取行动,从而与飞地的整体发展目标产生冲突。因此,协调的目的在于使整体收益大于部分收益之和。

假定飞入地的目标是双重的:收益水平和环境保护。但飞出地更注重对产出水平的追求。通常,为了保持一定的环保水平,飞入地必须进行相当规模的资金投入才能补偿环境破坏。在规定的环保标准下,飞出地往往依据环保投入选择产出水平或投资规模。如果双方能够就产出水平和环保目标的选择进行磋商,并达成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把环境问题内化为飞地经济的约束,实现各方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可见,飞地经济模式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使得飞出地与飞入地都实现正收益,经过利益主体之间的反复调适过程,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飞地经济各利益主体存在着自治性,每个参与者都努力在自己的决策范围内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若要在各利益主体之间达成合作,也必然要求将合作收益进行适当的分配。

为此,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在飞地经济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发展目标往往存在冲突和不一致的地方,各方必须通过相互调适,然后通过契约约束功能和自履行机制来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市场行为,最后才能达到整体效用最优的目标。

2预期收益分割与利益分享

一般地,双方预期收益分割或分配要求双方利益所得均达到最大化。当考虑机会成本时,预期收益的分割还会受到各自机会成本的影响。机会成本是飞出地与飞入地双方放弃眼下的合作后的所得,它是双方进行合作的“底价”。引入机会成本因素后,利益均衡要求双方扣除机会成本后的净收益的乘积最大化。这时,机会成本也可被看做双方各自在飞地经济中能够得到的最低收益。它表明,双方利益所得等于在自己最低收益的基础上,加上总的收益扣除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再按分割比例进行的利益分享。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未分定的利益的分配比例该如何确定。它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合作契约的形成可能是以飞地的某一方为主而建立起来的,也可能是各方利益主体经过均衡协商的结果。利益分割比例和利益共享要经过讨价还价来实现。二是一切导致一方机会成本增加的因素,都会造成另一方未分定利益的减少,进而改变原来的分割比例和共享利益。

为此,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2:预期收益的分割,要求飞地利益主体在考虑机会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讨价还价将预期收益在双方之间按比例进行分配。分割比例的确定是分享专业化利益的有效机制。

上述命题表明了这样的道理:飞地经济模式带来的利益不能由一方所独享,而是由整个飞地经济的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受益。而利益分割比例的确定是实现飞地经济互利共赢的基本保障。

3产业结构上的兼容性与互补性

飞地的设置要和当地的产业结构相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才能发挥产业集聚的效应。从分工的协调考虑,双方产业相容,将带来协作利益。因此,存在一个产业兼容度。

定义兼容的困难在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兼容性这一事实。比如有强式兼容、弱式兼容或部分兼容之分。完全兼容是无法实现的,现实中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兼容。所以,设兼容度通常表示部分兼容。

产业兼容度影响实际产出规模和效率。换言之,改变兼容度对飞入地与飞出地双方的产出均衡有重大影响。比如,将飞入地的兼容系数提高,而产出保持不变,它意味着产业对入地来说有更大的互补性。相反,则具有排斥性。

飞地经济中产业优势互补使双方受益。但是,飞出地能否通过使自己的产品与对方的产业结构相匹配而受益就成了问题的关键。为了获得互补利益,需要双方进行产业兼容性方面的一系列协调。而协调会引起交易成本上升和潜在的利益损失。因此,处理好互补性和兼容性的关系日益成为飞地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此,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3:飞地经济中,飞入地与飞出地产业是替代还是互补关系到双方的利益。通常情况下,互补型的产业结构往往有更大的协作效益。

4资源、风险与合作结构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飞地经济模式可以理解成一种“基于契约关系的合作联盟”。一般情况下,在飞地经济活动中可能会存在“强势”一方,它主导着合作契约的安排和飞地管理方式。另一种情况,合作契约和管理方式则是由飞出地与飞入地双方协商均衡的结果。这就是说,存在着两种飞地经济的合作结构:单边主导型结构与双边共管型结构。

单边主导型的飞地合作结构和管理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投资比例、收益分割比例、风险成本、环境成本和监督成本的权衡。双边共管型的飞地合作结构因为共有权限制了机会主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但是,由于文化与价值观方面的原因,使它具有更大的合作弹性,从而带来额外成本。

为此,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4:飞地经济合作结构模式的选择是参与飞地经济活动的各利益主体对投资、分割比例、风险和其它额外成本进行权衡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飞地经济中的合作结构及其管理模式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其内部具有市场与行政双重机制。从长期来看飞地经济中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位势关系可能会发生动态变化,随之也会要求原有的合作契约安排变化。因此,客观上要求飞地双方既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又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保证飞地各方利益主体实现互利共赢。

四、案例分析:三种典型飞地经济模式

这里,我们要系统地考察我国飞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经典个案,以此来佐证上述命题,并展示我们新的研究发现。我们看到,在各地飞地经济实践中均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成功的飞地经济实践一般都会实现多方互利共赢,而失败的案例中总有一方无法从中获利。尽管实践中的飞地经济体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但各种模式内在的运行机制尤其是“互利共赢机制”是大同小异的。

1案例的选择与模式分类

研究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差异性。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飞地经济模式一般有三种:一是飞出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土地资源有限,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选择在其它行政区进行规模扩张,飞入地主要承接飞出地的产业转移,这种飞地经济模式可称为产业转移型。二是飞出地为了寻找条件更为优越的发展区位,而在其它行政区辟地建立飞地型园区,这种飞地经济模式可称为区位寻优型。三是为了克服产业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粗放现象,平衡各行政区间的利益,由不同行政区共建一个飞地型园区,这种飞地经济模式可称为集约发展型。以上三种飞地经济模式在我国的区域发展实践中非常有典型性,且可以找到丰富的个案素材。

依据上述三种案例类型,本文选择了三个代表性个案:产业转移型——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案例一);区位寻优型——大连长海工业园区(案例二);集约发展型——厦门同安工业集中区(案例三)。这三种模式都是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在资源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的范本,但三种模式的差异也非常明显。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建工业园区,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个案例。近年来,江苏省将飞地经济模式推广到市与市、县与县的层面,有效地弥合了江苏南北发展鸿沟。其中,江阴与靖江的合作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大连长海县与普兰店市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但长海县地处海岛,经济发展长期受制于区位条件的限制,它通过在普兰店市建立飞地型产业园区,解决了海岛资源不足而制约工业发展的难题。这个案例在突破行政区划、发展资源优势互补的飞地经济方面具有广泛代表性。厦门同安工业集中区是针对工业园区重复建设,难以形成产业链,无法发挥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的现实建设飞地的典型案例。

上述三个案列基本上可以涵盖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飞地经济模式的基本类型,因此通过比较案例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及其对前述理论命题的佐证将更具一般性意义。

2三种模式的特征和发生背景

本文研究的案例一是产业转移型,以江苏省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为代表。江苏省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但是,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却极不均衡。为了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江苏省想尽了各种办法,如财政转移支付、南北挂钩等。政府的“有形之手”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相对于苏北如此之大的面积和人口( 苏北人口接近江苏全省的一半,面积也超过了全省的一半),政府帮扶的力量终究有限。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由于缺乏共同利益的激励,一些南北之间的合作实际效果也不佳。

实践使江苏省委、省政府认识到,要破解跨区域合作的难题,光靠“先进支持后进”的老办法不行,必须有新的思路和非常的举措。那就是,用利益的纽带来强化贫富地区之间的合作,用“无形的手”将双方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有效地调动合作双方的积极性。2003年,经过反复研究、酝酿,江苏省推出了跨区域联动开发的举措——设立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江阴与靖江,一个地处江南,一个身在江北,是两个隔江相望而又发展差距巨大的城市。2009年,江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71336亿元,人均GDP达到20 880美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连续七年名列第一。而靖江市2009年GDP只有364亿元,两者相差接近5倍之多。由于存在产业聚集度和产业级次之间的差距,两市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然而,多年来,两市之间的合作除受到长江天堑的制约外,还受到行政壁垒的阻隔。利用飞地型产业园区这个载体,实现江阴市与靖江市跨区域合作开发,是一种打造区域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大胆尝试。

本文研究的案例二是区位寻优型,以大连长海工业园区为代表。长海县与普兰店市(现已调整为大连市的一个涉农区,称普湾新区)同为大连市的两个县级单位,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但区位条件完全不同。作为一个远离大陆的海岛,长海县由140多个岛、坨、礁构成,不足120平方千米的陆域却拥有7 720平方千米的广阔海域,素有“小县大海”之称。尽管大海让长海人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但作为一个渔业大县,也有它自己的发展局限和苦恼。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是水产品加工量不足15%,在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层开发和精细利用方面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由于受海岛自然条件制约,长海县自身根本无法突破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所必需的土地和淡水资源这一瓶颈。相反,与长海县隔海相邻的普兰店市地处沈大高速公路南端,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但却有着一望无际的废弃盐田、滩涂急需开发和善加利用。2005年,长海县在与之一海相隔的普兰店市海岸线一带的皮口镇购地建设大连长海(皮口)海洋渔业加工园区,大胆尝试发展飞地经济,将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并希望将其打造成海岛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本文研究的案例三是集约发展型,以厦门同安工业集中区为代表。厦门是一个空间局促的城市,特别是岛内思明、湖里两区,面积还不到岛外同安等四个区的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厦门岛内土地稀缺、用地成本高的制约日益明显。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厦门市推出了“同安工业集中区”的飞地模式,鼓励工业企业把生产环节迁到岛外,岛内则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安工业集中区成立于2005年,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包括思明园、湖里园、同安园和火炬高技术产业园四部分,它们是集中了若干行政区参与建设的飞地模式的集中区。尽管建设时间短,但其成效斐然。凭借飞地经济效应,同安工业集中区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工业园区四面开花导致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难以得到集约利用的问题,又有效地促进了优势产业由散到聚、做大做强。从宏观层面上看,它也使城市建设的重心从岛内向岛外转移,并形成岛内外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讨论与研究发现

(1)政府目标偏好、环境保护与追求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三种飞地经济模式中,由出地和飞入地的发展重点不同或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案例一、二、三的共同之处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土地约束是它们采用飞地的主要动因;追求地方性经济增长是两个地区政府共同的目标偏好。这种共同的基础,是三种飞地经济模式存在的前提。

然而,如果将环境变量作为约束条件引入之后,三种模式在飞地发展中的目标冲突就凸显出来。案例一和案例二在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上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案例一是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寻找空间设立飞地,实现产业转移。飞出地更注重对产出收益的追求,飞入地则急于引资,通常存在“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和行为,短期内置环境保护于不顾。案例二虽然是两个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之间进行合作,但仍然属于在异地建立飞地。飞出地对于当地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可能会淡薄一些。大连长海工业园区建设之初,就是因为征地和环境破坏引发了飞入地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甚至于矛盾冲突。这三类案例中,案例三由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现实中,尽管飞出地和飞入地双方都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环境约束的存在,但是在具体到飞地投资决策时,由地方政府强大的财政支出压力和拮据的财政现状所决定,实现经济增长和增加财政收入仍然是一些地方政府的目标结构中最突出的目标。在各项目标难以兼顾时,经济增长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环境投入可能被作为经济增长的代价而被部分地放弃了。解决这一问题须依靠契约约束功能和自履行机制的构建,来调适双方在目标追求过程中的矛盾。在上述三个案例中,案例一通过委托—托管合约把环境保护问题内化了;案例二采取了调整行政区划的办法,使利益双方的冲突变为飞出地的自履行约束; 案例三则是通过用地合约把不同行政区之间共同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当然,这三种情况都是在实践中飞出地和飞入地双方反复调适的结果。

(2)飞地经济的动力与区域之间发展时机相随

与没有合作之前的状态比较,不论哪种飞地经济模式,其飞地的建立皆因存在帕累托改进的机会,即存在合作净收益。案例一收益分配的比例是双方协议的结果。但由于江阴、靖江两市归属同一省所辖,飞地设立之初,两地政府就是以9∶1的出资比例成立投资公司,进行园区开发建设。收益分配比例的确定看起来似乎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帮扶性质,但从长期看,江阴在收益分配上却可收长远之效。案例二在收益分配上具有一次性买断的特点。双方的分配关系体现在一次性的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协议上。其中,分配协议的达成,明显地可以看出飞地合作双方对机会成本和未来收益的考量。案例三在收益分配比例的确定上完全是多方博弈的产物。表面上看,它是通过税收比例协调厦门岛内各区与同安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实际上同安工业集中区本身就是一个非零合作博弈过程,因此,税收分成比例是各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当各方利益分配比例合理时方达到博弈均衡。

合作性收益分配不仅为飞地经济发展提供内在激励,而且这种分配比例的形成还与飞地各方对发展时机的把握有关。三个案例中的飞地协议之所以能够达成,很大程度上取决地双方对不同发展时机的认识。案例一的双方尽管经济发达程度不同,但都可以在飞地发展中寻求到自身的利益增加。案例二是在发展区位的选择上各得其所。案例三则是各利益主体在飞地产业园区的自主开发中获取相应的利益。可见,对于发展时机和当地的比较优势,三个典型案例的飞地各方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也就是说,参与飞地经济活动的各方都是理性的决策者,他们抓住良好发展契机,在对利益和机会成本精心计算的基础上,选择了飞地合作模式。当然,一旦达成合作,也必然要求将总合作收益进行适当的再分配,同时必须满足一定的公平性条件。

(3)产业关联、区位选择和资源空间配置效率

发展空间是飞地经济赖以生存的根本,寻求更广阔的空间释放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能量和经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是飞地设置的本能,也是成功飞地的价值体现。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飞地模式,都是产业的重新布局过程。飞地型产业区的设置会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潜力、社会环境和政策等,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与当地产业的关联性。一般地,飞出地不会脱离原来在某些产业发展上积累下来的特色和产业优势,通常会选择在飞入地对原有产业进行延伸和转移。在这种情况下,与当地产业的关联、兼容和互补对地区位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中的三种类型飞地区位的确定在产业兼容和互补方面的考虑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区位选择的背景条件。案例一在趋利的资本跨行政区寻找发展空间时,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在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链方面与飞入地对接,通过产业分工合作机制,形成与当地产业的梯次发展局面;案例二在飞地设置上虽然以冲破地域局限为目的,但在考虑区位因素后,直接选择了与飞出地相毗邻、产业结构相近的区位,显然,这样的选择机会成本最低;案例三的飞地模式鼓励企业把生产环节迁向飞地,在新的空间中重构产业链网络。

观察我国各地飞地区位选择的实践,既存在着行政区内的区位选择,也有跨行政区的区位选择,那么,究竟怎样的区位选择在宏观上有利于区域资源要素整合和空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按照新经济地理学,资本外部性的相对规模(市场作用的范围)、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和交通成本将决定经济活动和财富在空间配置上的区域整合程度。一般而论,出于对报酬递增、贸易成本和市场外部性的考虑,厂商倾向于选择靠近市场的区位安排生产,而靠近市场的区位正好是其它厂商比较集中的区位;反过来,选择在其它厂商比较集中的区位生产的厂商又会面对在当地产品和要素市场的更为强大的竞争,高强度的竞争倾向于使从事生产活动的厂商空间发散。飞地区位的选择和设置,同样依赖于产品市场竞争与本地区域市场效应。当前者占主导时,飞地区位再选择决策倾向于那些竞争最低的地区;当后者占主导时,飞地区位会倾向于选择企业成群存在,通过贸易成本集中使产业集中。可见,产品和市场的竞争为厂商舍近求远的飞地区位抉择提供了解释。

(4)合作风险与基于资源共享机制的区域协作结构

飞地经济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发展目标、收益分配和产业融合程度都与投入的资源特征及其对资源的风险评价有直接关系,这种评估的过程其实就是各方主体的决策过程,它决定着各方合作模式的选择和区域协作结构。合作风险关心的是飞地经济中的合作关系,或者说是飞地合作伙伴不遵循合作精神的可能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上述三类案例中,各自所面对的合作风险不同。案例一采取托管方式进行飞地管理。目前,这种做法在国内比较普遍。很多地方都在推动那些有条件的地区兼并或托管那些有土地等资源但没有项目、资金和产业基础的产业园区,以拓展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形下,往往是飞出地主导着合作的方向。同时,它也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飞出地面临的风险除投资收益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外,就是较高的运营和控制成本。案例二也属于单边主导型的合作结构,但较之于案例一,由于解决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它与飞入地政府的关系相对简单,开发的自较大。因此,灵活、应变能力强是它们显著的优势。明显的,单边主导的管理由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风险最小,同时,它也回避了飞地各方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如果存在风险,最大的可能性是来自于投资和运营决策本身。案例三是共建统管型的合作模式。即多方共建一个工业园区,而园区的规划、管理却是统一的。这种合作结构中每个飞地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在其中都有自己的利益或“相互质押”,共有权的性质帮助限制了机会主义行为。但由地成员的合作动机不一样,这极易导致飞地各方收益与共同利益之间不一致,从而造成飞地合作关系的不稳定。

从一般意义上说,在各种飞地经济模式中,任何一个飞地参与者的潜在目的都是为了从飞地经济中获得本身无法获得或获得的机会成本太高的其它特有资源。因飞出地与飞入地投入资源重要程度不同,其所面临风险也不同。由此,资源共享机制就成了两地协调的一个关键因素。也就是说,资源共享机制实际上也就是在飞地经济活动中建立一个多主体共生共存的协调系统。在一个缺乏协调的飞地系统中,就会出现“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恶性共生”的现象。因此,资源共享机制要求飞地经济中的各利益主体之间要通过激励性契约来约束各方的市场行为。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发现区域协作结构的形成实质上是对资源、机会成本和风险进行权衡后,建立起一个基于契约的协调系统的产物。

五、进一步的讨论

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飞地经济模式的区域发展效应:飞地经济模式及其互利共赢机制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1产业空间布局效应

飞地经济模式的实施将会影响企业空间区位的重新选择及产业布局均衡状态。

首先,区域协同增长效应。飞地经济引发了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的区域流动并形成内在的区域联系,推动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由过去的点对点的企业转移转变为区对区的产业转移,由单纯的资金承接转变为管理与项目的复合承接。在我国,由于劳动力价格和地价不断上升,资源日趋匮乏,东部发达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密集产业开始向外转移。在这种背景下,飞地经济意味着产业的重新布局,是实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过程。它必然带来区域协同增长,进而影响各地区发展模式的选择和区域合作关系。其次,区域产业结构的成长效应。飞地经济往往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通过实施飞地战略,飞出地一方面为自身发展更高级的产业留下了空间和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向飞入地转移产业也创造了利用较低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进而增加本地的价值盈余,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此同时,飞入地也会获得一定量价值盈余,推动本地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工业化的步伐。最后,产业布局所引发的技术效应、就业效应和价格区域传导效应等也是不能忽视的。技术效应是由人力资本转移所产生的技术、知识外溢。实践表明,这种伴随飞地经济的知识及技术信息在区域间的转移,是落后地区形成产业集聚、生产力增加等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个关键。就业效应是因产业向飞入地转移带来的竞争强度增加所引起的劳动力就业区位选择的改变。一般地,劳动力选择就业的标准是与地区间的工资水平相比较的,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只要飞入地的工资水平与飞出地大致相当,就愿意接受就业。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产业不断向中部、西部寻求发展空间,中西部外出打工的劳动力选择就近就业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这一现象包括了飞地经济带来的就业效应。价格区域传导效应则是飞地经济中产业区位变化对两地价格水平产生的影响。那么,它是如何形成区域之间的价格传递机制及效应呢?通常地,产业转移至经济相对欠发达的飞入地,使得本地区的消费需求增加,进而本地区价格水平提高,而价格水平提高使得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提高,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而资本边际收益率提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本地区收入水平增加,进而开始经济增长的正向反馈效应,从而进入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换过程。也就是说,对入地而言,价格区域传递机制不仅提高了区域内的需求及价格水平,而且还增加了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进而为吸引外来资本进入及资本形成提供了基础,使落后地区能够形成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

2行政边界羁绊的突破

飞地经济模式是保持现有行政区划、又突破区域分割、实现区域间合作的一种新模式。目前来看,飞地经济这种区域合作新模式并非名正言顺,但是它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成为诸候经济破局的重要动力。众所周知,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行政区经济,它是由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在行政区经济体制下,各地区之间竞相竞争,尽管在更多领域寻求合作可能达致共赢的效果,但现实中真正成功的区域合作却难以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实现合作的交易成本太高。一些学者因此主张通过调整行政区划,让行政区适应经济区的变化。然而,以行政边界整合的方式推进区域合作,不但操作起来困难重重,而且其社会成本也非常高,又后果难料。飞地经济模式绕过行政壁垒,通过构筑资源共享机制,借助市场力量引领区域经济整合,同样可以突破现行行政区划和地区本位主义的樊篱。

从微观上看,飞地经济主要表现为微观主体的区位决策行为,但它带来的宏观结果却是区域之间产业和其它要素资源冲破原有的行政边界约束而进行的重新配置。与一些人主张的通过区划调整推动区域合作不同,飞地经济追求的是从各方利益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融合”,从而实现空间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飞地经济作为一种制度上的创新,它可以在不触及行政区划体制内在矛盾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空间分工体系。

实践表明,跨行政区的城市之间的合作是时展的大趋势,只要建立起利益共享和互利共赢的机制,就可以找到一条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势互补和区域合作的新途径。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飞地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同时,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比较快的地区,这表明飞地经济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飞地经济模式重新审视了传统上的区域合作规则,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前提下,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来实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进而实现各种利益在地区间的合理分配,最后达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目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飞地经济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有效地降低了体制转型的交易成本,它可能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体制转型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或带有过渡性的历史阶段。

3异地开发的外部性

以飞地为代表的异地开发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一个既定的事实是污染产业转移和扩散带来的负外部性。对入地而言,它涉及到资源分配的取舍或选择,换言之,在资金供给有限的条件下,增加环境投入,就会分散资金的使用,使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二者存在着一种交替关系而非互补关系,至少在短期内如此。在建立飞地过程中,飞入地地方政府虽然可能已认识到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的,将来治理要付出更大代价。但是,地方政府经常面临的经济决策往往是当前的、短期的,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具有更大的紧迫性,特别是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环境消费似乎只是一种“奢侈品”,而经济增长和其它目标具有大得多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飞地的方式和途径,大批污染产业和有害产业可能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飞入地,给社会整体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从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去观察,地方政府如果恪守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发展模式,那么,在引入飞地模式时,结果可能是在使当地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经济规模得到扩大的同时,却造成了大量的外溢性影响,使社会承受着各种片面发展所带来的代价和社会成本。因此,飞地发展中的污染产业转移和扩散总是与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的。解决飞地经济中的污染产业转移问题的根本途径也需要从改变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入手。

环境是一种稀缺资源,飞地的设立必须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实现飞入地和飞出地经济的互动发展。尤其是在飞入地环境补偿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飞地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契约中必须将飞入地的环境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来对待。在目前区域发展水平上,能否将产业转移、扩散与环境问题解决的更好一些呢?我们认为是完全可能的。即使现阶段还不可能把较多的资金用于提高飞地产业园区的环境品质,但至少我们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即使用于改善飞地环境质量的资金为既定,也可以使各种用于提高环境质量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实上,从长期来看,飞地发展中的产业转移和环境投资之间并不矛盾,飞地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反过来,飞地产业的发展又可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因此,可以认为环境投入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一种兼顾产业转移与地方经济增长的长期的投资行为。

六、结语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非均衡发展,区域间差距越来越大,已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飞地经济模式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路径。飞地经济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机制,既保持了不同行政区域的独立性,又解决了不同区域互补发展的问题,它在促进资源优化整合、区域产业梯度转移、发展集聚经济并最终对解决我国不同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我国区域经济管理体制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的资源空间配置机制;同时,要合理制定发展规划,为发展飞地经济提供框架和方向;通过制定适当的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飞入地和飞出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集聚和转移;应鼓励尝试建设多种类型的飞地,并推进相关行政体制改革和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使飞地经济模式真正成为我国区域体制转型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先锋“飞地”型城镇研究:一个新的理论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03,(12)

[2]Luis,SVIndustrial Export Enclaves and Manufacturing Change[J]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84,54(1)

[3]Carlos,AFPolitical Praclice and the Rise of an Ethnic Enclave[J]Theory and Society, 1989,(8)

[4]Grela, AG, DouglasTGBroadening the Enclave Debate:The Labor Market Experiences Dominican and Coonbianmen in New York City[J]Sociological Forum, 1993,8(2)

[5]Kaulik,G,Manash,RGForeign Enclaves and Econimic Develepment:A Theore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67(3)

[6]Gallagher,KP,Zarsky,LThe Enclave Economy[M]The MIP Press,2007

[7]Jonathan,HC,James,AREnclave and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Assessment[J]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9,44(12)

[8]朱舜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9]文欣中诸候经济寻破局——从开发区到“飞地经济”[J]中国高新区,2004,(4)

[10]安增军,林昌辉可持续“飞地经济”的基本共赢条件与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08,(2)

[11]李昌昊飞地工业:引领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思路[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12]李骏阳开发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2)

[13]李瑜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7,(3)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篇4

1.适合高年级的综合性课程区域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区域性、战略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与此相关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文化等方面,其中还有许多技术与工程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课程强调综合性和区域思维,基本都安排在高年级学习。因为规划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接触最多的是城市小范围的建筑和规划设计,因此,对于涉及研究大范围区域问题的课程一般安排在高年级开设。可以让学生从小范围的城市设计逐步过渡到大范围的区域研究,逐步学会宏观、综合、系统的区域思维方法。

2.难以进行真实的区域规划实践规划实践是城乡规划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所有空间规划设计专业教学的特色之一。由于区域规划研究的对象“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要素繁多而且复杂,编制规划通常要一年甚至数年时间。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只有几十个教学时数,学校的教学实践经费又极为有限,学生实地实习时间也有限,所以“区域分析与规划”的课程实习,多数都只能在校内“假题真做”,进行专题性或概念性的实践教学。

二、案例教学在“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从“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需要出发,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现代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知识的日新月异,教师更应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分析规划理论课基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更加直观明了。案例的选择要注意代表性和典型性。国外的案例,如纽约大都市地区规划、大伦敦规划、巴黎城市地区规划、莫斯科城市地区规划等。国内的案例可选择多种类型,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案例,如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规划;中西部的规划案例,如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成渝经济特区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教师通过介绍案例,可以拓宽学生区域视野,加深学生对区域差异的认识。通过典型、真实案例分析,学生能对地区情况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加深对规划理论、规划方法的理解,并对现实问题产生兴趣。案例剖析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桥梁,既可以深化扩展教学内容,又可以弥补教科书中的不足。

2.案例讨论区域规划的案例讨论适合规划理论部分,可以和问题导向型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可根据教学重点内容,结合各地区区域发展实际情况,提出讨论主题,让学生预先阅读材料,充分准备。可用案例如大珠三角规划、广州市战略规划、三旧改造、厦深高铁对区域经济作用、某市创意产业园区评价等,选择其中之一,组织课堂讨论。案例讨论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案例讨论中,要让学生自由发言,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这样,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争辩能力。案例讨论中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在讨论前要精心筛选案例、提出主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防止跑题。教师还应总结点评,理清有关的概念,阐述争论中有关的理论和知识,把握好案例讨论最后一个环节。

3.案例模拟实践“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只有几十个学时,限于本科生的教学时数与经济能力,基本上是采用“真题假做”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真题假做”是案例模拟化的教学方法,可选取学生熟悉的本地的市、县或镇,作为区域分析和规划的具体对象。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规划需要的相关资料。区域规划的“真题假做”要求学生多画图,从区位图开始,到现状图、空间结构图,最后画出总体规划图,用图说话,让学生经历整个规划流程。限于现状认识及资料的有限性,学生的规划方案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概念性的表现。通过实践,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达到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结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篇5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教学 考核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41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nd Testing on Regional Economic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dependent College

――A case study of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ZHOU Yingling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55)

Abstract By analysis the way of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about regional economics, this article try to explain how to solve existential problem in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which including practice of an investigation-oriented regional economic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of total teaching process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st mode.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ics; teaching; testing; reform

^域经济学是研究一国范围内区域经济特点、发展变化和区域之间关系的应用型学科,其主要目的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发展战略选择、制定所需的方法和思路提供理论依据。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在这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区域性经济问题不断升级,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对指导我国经济实践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区域经济学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有必要探索出突出学科特色同时又适应于财经类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和建立考试形式与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考核方式。

1 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现状

1.1 教学方式单一,教授内容不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尤其突出,然而目前对于本门课程的讲授仍是以课本知识讲授为主、少量案例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较多的是通过课堂提问和少量课堂讨论来实现,[1]这种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没有充分的案例来支撑教学,使得课程枯燥乏味和难以理解,同时让区域经济学这门课程失去了其应用性的学科特点,另一方面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吸收知识较被动,不利于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1.2 教师教学与研究的脱节

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既包括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包括区域经济问题,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学不仅在对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解释,而且还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对策。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充分案例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相结合起来,一味地单方面输出理论知识,却不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来教学,因此在教学方面容易显得力不从心,并且无法引导学生开展区域经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1.3 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方法片面

目前,区域经济学考核是采取“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这种考核方式属于比较传统的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出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答题或是开卷答题,教师按照标准答案进行阅卷,给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并结合平时成绩来得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考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平时表现纳入综合成绩,但是也不防有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期末成绩高过50分便不是问题,另一方面,期末成绩实际上是综合成绩的决定因素,学生在期末复习时候也容易存在很大的压力,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妨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1.4 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缺乏在平时上课过程中的反馈机制

目前该课程期末考核内容大都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习题集以及老师期末划定的范围或指定重点,应用测试较少,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同时对知识记忆性的要求较大。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核,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待验证。而大部分的平时成绩获得是通过学生是否迟到、早退、确定或请假来打分,虽然有部分老师将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标准之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否将专业知识进行无障碍运用,都没有一个及时向老师反馈的通道,整学期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一种全程无交流的教学方式,同时,单纯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平时成绩考试也有可能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

2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和考试模式改革的措施

2.1 采用课题式与区域经济学案例分析实训指导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首先结合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区域经济学理论授课部分分为十个主题:主要区位理论及区域竞争力分析方法、区域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与结构优化,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总部经济的区域效应、区域差异与产业空间转移、区域规划的系统设计、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政策,主题的划分能够将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模块化,引导学生熟悉区域经济学最前沿的理论动态,这种方式也可以称为“课题式”教学。[2]

其次,在这十个主题单元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穿插案例分析,而这些案例分析是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现实情况,例如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中西部经济发展与东部发展的差距问题;结合重庆市的发展实践,学习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和五大功能区战略问题;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分析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等,这些案例既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这不仅让教师将研究与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同时也结合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来学习相关知识,有更强的带入性,也为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2.2 突出过程管理,建立上课过程的反馈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要摆脱缺乏合理有效的过程管理的一个方法是注重学生对课题式内容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考核。将本门课程平时成绩设置为占比40%,期末成绩占比60%,这种比重将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性提高,同时本门课程设定了三个核心任务,第一个核心任务是前文所述的案例分析,学生首先通过四人一组的方式组成一个团队,每个团队根据教师提供了案例主题,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案例分析,每两周上台三组进行PPT展示,打分方式由七人打分,其中一份为老师打分,另外六份由学生打分,这样保证成绩的公正和民主性,打分考核的内容包括选题、内容质量、演讲风格、逻辑思维等方面,最后PPT案例分析的综合得分则为七份打分表的平均分求得。第二个核心任务是学习心得,需要手写并上交电子档以备份。学习心得的打分方式包括题目是否有大标题和小标题,是否有数据,是否有参考文献这三点,如果都满足,分数应该保证在80分以上,本学期总共有5次学习心得,第三个核心任务是期末的课程论文,打分要求和学习心得的要求一样,但课程论文相对于学习心得来说,要求的格式更规范,内容更完整。这三个核心任务能够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相关数据及文献资料查阅检索、分析处理方法的基本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定量工具来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并学会规范写作。另外,平时成绩将是三个核心任务的平均值。

2.3 创新期末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存在的目的不H是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而且需要要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等。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联系较强的学科,应该充分发挥这门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的优势,而本课程平时成绩考核较多,在期末考核方式上适当给学生减轻压力,因此选择开卷考试,并且切合区域经济学的十大课题式主要知识点,拟出十套不同的案例分析题,保证每位学生期末考试拿到试卷的重复率不超过1/10,案例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学对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并根据理论知识分析案例里面的例子及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区域经济学”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师不再以“填鸭式”教学的方式输入知识,而是在吸收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平时成绩占比增加,期末考试注重应用性,这让学生明确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和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性,也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并且学以致用。所以“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是适合财经类独立学院教学和考核较好的案例,其核心任务设定、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改革对所有财经类独立学院的区域经济学教学课程均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3 小结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教师和学生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过程已为广大师生所习惯接受。要改革这样的教学与考核方式,这就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教师首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平时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动脑筋,不断研究、创新教学,这势必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劳动强度,对老师、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另外,对教学管理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项目资助:本文获得2015年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专门项目(20155005)的基金支持和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市级经济学特色专业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篇6

(一)传统教学方式与区域经济学教学特点的不适应

区域经济学学科具备综合性、应用性与区域性特点,这要求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之外更要注重应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从而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重心局限于理论,学生只是掌握或记忆理论和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根本没有掌握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必然要求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型教学模式转变,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知识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体系的滞后,缺乏地域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最年轻的的学科之一。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更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经济问题,如不同地区发展路径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等。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区域经济学科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但因为本课程开设时间不长,经典教材不多,如现在为众多高校使用的孙久文的《区域经济学》,该类教材大多都是对于经典理论的梳理和介绍,案例引用并不多,而且案例大多是国内或国外发生的经典性案例,缺乏地域性特点,难以培养学生关注、分析和解决地区性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

西部高校地处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同样带来了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教学理念的滞后,难以吸收经济学类精英人才。现有的经济学教学者大多为新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或由经过短期深造进修的老教师承担,区域经济学学科教学经验缺乏,甚至缺乏对经济学科体系的完整把握。地域的偏僻使得教师与国内及国际先进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有所脱节,缺乏敏锐的经济学触觉,难以把握经济学发展动向,无法进行深入的相关科研工作。以上这些是地方高校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碰到的最常见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突出探究式教学的地位。

二、探究式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案例教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转变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着重于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着重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案例穿插讲授

在校大学生缺乏对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就理论言理论,学生很难予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的重点或难点时,应穿插使用案例,用大家熟知的案例来分析说明深奥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解释区域开发中的政府作用时,可利用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这一经典案例。但在案例使用中需要注意案例与学生生活的可连接性,书本上许多案例距离学生比较远,如这里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案例的引用,对于中国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学生而言太遥远,如果能在备课中将本土或本国大家所熟知的案例引入,则更具有现实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现实并掌握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

2.热点问题讨论

为保证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在某章节或某问题讲授之后,教师可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及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如针对均衡增长理论与非均衡增长理论,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以及西部大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梯度理论,可以引入中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案例,激发学生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这种热点讨论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经济事实发生背景和原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气氛,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形式更是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促进教学相长。本方式需注意教师仅仅是指导,而要避免给出固定标准答案,禁锢学生思维。

(二)灵活多样的课外辅导

教学应当不局限于课堂内,应该开展各式的课外辅导与教学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巩固学生所学的的相关理论。

1.开展专题讲座

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高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一些专家、企业家或政府官员来校召开专题讲座。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这一形式在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专家、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最好能在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

2.组织学生亲身实践

在搞好课堂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一是情境案例,即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区域政策制定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区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到企业参观学习,以使学生能够更感性、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完善学生学业的考核机制是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考核方式大多是闭卷笔试,弊端有二:一是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因此,应当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多样化考核。建议将最终考核成绩的评定分为期末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以及出勤率三个版块,从学生科研论文的情况、学生平时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等对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甚至可以采取面试和口试方式,以综合性案例来考察学生在事实获取、探索研究、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探究型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篇7

关键词:区域 现代化 评价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for a judge stages of, is the regional planning foundation, on the money in GDP per capita as standar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omestic various city planning work practice, through the use of a series of economic modernization indicator (five), social modernization indicator (five), urban construction of modern index (six) construct comprehensive economic modernization index, dynamic measure region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achieve fore-and-aft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Keywords: regional modern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区域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构成

1.1钱纳里分段标准的困惑

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阶段的判断,是地区规划的基础,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是根据一地GDP总量(预测)和人口(预测),对人均GDP进行的发展阶段划分,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据,参照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总量标准(如表1),内蒙古鄂尔多斯2011年人均GDP为16.3万元,已突破25000美元成为定局,但该地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发达经济高级阶段的巨大差别,使人对于钱纳里单纯使用人均GDP进行发展阶段划分的标准产生巨大的困惑。

表1 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总量判别标准

经济发展阶段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工业化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工业化后稳定增长阶段

工业化

初级阶段 工业化

中级阶段 工业化

高级阶段 发达经济

初级阶段 发达经济

高级阶段

人均GDP(1990年,美元) 530~1200 1200~2400 2400~4800 4800~9000 9000~16600 16600~25000

1.2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的提出

本文通过利用一系列的经济现代化指标(5项)、社会现代化指标(5项)、城市建设现代化指标(6项)对一个区域进行评判,并据此进行城市发展规划。采用的主要指标详见表2所示。

表2现代化指标体系

区域现代化评价指标

一、经济现代化指标 二、社会现代化指标 三、城市建设现代化指标

1.人均GDP(美元) 1.平均预期寿命(岁) 1.非农化水平(%)

2.R&D占GDP比重(%) 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平米/人)

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3.恩格尔系数(%) 3.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米/人)

4.外贸出口值占GDP比重(%) 4.万人拥有医生数(名/万人) 4.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米/人)

5.万元产值能耗 5.基尼系数(%) 5.空气质量优良率(%)

6.污水达标排放率(%)

现代化指标为复合指标,有以下特征:

1、指标的发展性:如在工业化时代,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是其最主要的标志。而在信息化时代,除了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外,还有经济全球化、竞争力水平、生态化水平、社会公平化水平是其基本的标志,现代化的目标是不断发展的。

2、参照系的动态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自己的发展水平同当代居前列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本身亦在不断追求自己的现代化进程,也在一步步地向着绝对的现代化目标迈进,从而抬高基本现代化的门槛,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只能是在动态地追赶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实现比参照国家和地区更快的发展速度,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

3、本指标的创新性:本指标体系以人为核心,突出社会生活质量的现代化,突出信息化、国际化、生态化这些指标,提出社会公正的指标,通过用较为精炼的若干指标来体现区域的发展水平,当然指标体系的可得性较强,便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二 指标分析的具体案例

2.1案例1:贵州息烽县(2006)

息烽地处贵州省贵阳市北郊,2006年指数为32,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息烽县规划确定息烽县的主导产业框架为“二化二轻”的工业格局:核心支柱产业“二化”-精细磷化工产业、清洁煤化工产业;特色重点产业“二轻”-医药食品制造业、绿色新材料产业。

2.2案例2:贵州贵阳市白云区(2005)

白云区是贵阳市六个辖区之一,位于贵阳市西北部,素有“中国铝城”的称誉。2005年指数40,处于工业化初级与工业化中级阶段之间的水平。

结合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发展布局规划,提出白云经济开发区将构建 “1核心-3配套”的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发展以铝合金新材料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业、中医保健健康的食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支点的新型产业链。

2.3案例3:上海嘉定(2002)

嘉定新城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新城之一。2002年指数为54.2,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

在嘉定区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过渡的发展过程中,嘉定核心区将成为嘉定区的第三产业的高地,通过核心区的建设,使嘉定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取得质的飞跃。

嘉定新城核心区产业发展定位:重点培育以大型制造业企业营销、研发和行政总部集聚地为特征的总部经济区,以F1赛车为品牌,促进体育运动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商贸物流业、中介服务业、广告业和文化教育业同步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第三产业高地。

2.4案例4:江苏南京(2007)

南京市随着十运会的举办,已经经历了一轮城市化、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期。未来一段时期,南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高度化。2007年南京市指标为66,已经进入社会现代化阶段。

近期南京市推出产业转型“4+8+8”模式,将打造4个千亿级、4个500亿以上产业集群:即4大支柱产业提档升级,电子信息、石化、钢铁、汽车四大支柱产业力争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8300亿元,8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重点是抓好风电光伏装备产业、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产业、通信产业、节能环保产业4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轨道交通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等4个50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8大现代服务业调整优化,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流通业,现代都市型农业要加快发展,形成“南京服务”的品牌。

2.5案例5:上海浦东(2006)

浦东新区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针对政府体制改革,结合陆家嘴等功能区的产业升级,开始新一轮的产业发展。2006年指数为73,处于基本现代化阶段。

“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聚焦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 区域现代化指标的实践应用

3.1不同阶段的产业发展规律及其应用

综上所有案例,可以清晰地看出区域的发展存在阶段性特征,其产业构架与地域的发展水平将有高度相关性,并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详见表3 所示。

横向看,我国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域的产业布局及发展规划顺应这一规律,纵向看,以新加坡为例,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产业发展经验再一次印证了城市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3.2现代化指标对于城市发展的思考

1、城市发展的连续性

通过案例研究认为,区域的发展不但存在阶段性特征,而且发展指标的变化存在连续性,所谓跨越式发展很难实现,相反,在进入下一阶段前,产业调整的难度十分巨大,城市发展比较成功的新加坡也不能突破这一规律,城市发展还是要不断实践科学发展的理念。

2、一味追求GDP的局限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篇8

关键词:撤县设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双重差分

一、引言

在我国地区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资源较充裕、地理位置较优越、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的中心城市往往得到了充分发展,而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从优化中心城市产业布局的角度,“撤县设区”作为一种将乡村地域型政区转化为城市型政区的行政区划调整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使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模式更趋合理有序,从而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张蕾,张京祥);另一方面,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撤县设区”将原属于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市一级管辖,并同时将县政府的部分财权、事权收归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行政壁垒,缓解了县市之间由“行政区经济”(刘君德)造成的隔阂,有利于市政府对区域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加速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然而我国的“撤县设区”是主要由政府主导的过程,有可能与市场规律相悖。一些学者(张京祥、吴缚龙)关注到,“撤县设区”将权力集中于市级政府有可能损害地方发展的积极性、灵活性;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低效率也会导致“撤县设区”地区发展成为城乡“二不像”,引起“虚假的城市化”;“撤县设区”进程中政府的角色仍在分权与集权之间循环,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可能的制度创新环境。因此,“撤县设区”政策能否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仍有待实证检验,这也是本文的核心研究动机。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

要研究“撤县设区”对地区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比较被撤县在政策实施前后两个时间段内的产业经济的增长变化。因此,采用经济学中专门分析政策效果的双重差分方法构建模型如下。

lnYit=β0+β1revoci+β2timet+β3revoci・timet+β4Xit+μit(1)

lnY’it=β0+β1revoci+β2timet+β3revoci・timet+β4Xit+μit(2)

我们用Y,Y’分别表示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设虚拟变量revoc反应所关注的县是否是被撤并的县,如是则取值为1,如否则取值为0;设虚拟变量time反应政策实施的进程,于“撤县设区”政策实施的当年及以后取值为1,否则为0;设revoc・time为revoc和time的交互项。考虑到第一、二产业发展还可能受其他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故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

为分析和讨论的方便,本文将集中研究2000―2004年发生的“撤县设区”案例,在此时间段内该政策集中发生,五年内发生案例数量达58例,其中有效案例数量45例,占比77.6%。在本文研究的有效案例中,东部地区案例达35例,中部地区3例,西部地区7例。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996年《中国县域年鉴》、2000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概要》、2001―2012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以及2013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由于样本跨越时间较长、涉及县区较多,难免出现数据缺失。出于研究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本文将行政区域土地面积(area)的数据缺失按前一年补值,并删除了其他缺失数据的样本,对未通过3检验的异常值进行了均值替代,样本剔除占比为15%。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策略及数据,这里将采用近似于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方法对2000―2004年集中发生的“撤县设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估计。借鉴主流研究,OLS估计方法被采用,并采用稳健标准差,其整体检验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因素对产业增长的影响,本文在模型中引入年度虚拟变量i.year,其回归结果在表1中略去)回归结果显示,以控制了一系列因素后较为稳健的模型(2)、模型(4)为准,“撤县设区”平均能够使该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减少23.0%,使该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加42.2%。这种巨大的反差在一定程度说明,伴随着地区从乡村型政区向城市型政区的转变,地区产业经济结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对于第二产业的迅速增加,可能的解释有二:其一是撤并地区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唐为和王媛),“撤县设区”本质上是对原县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组织体制等的改革,经由“撤县设区”,县区间的市场融合、行政壁垒和资源分配等问题得到改善,政府效率的提高和区域市场融合促进了城市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同时,城市规模扩大产生的集聚经济效应也能够提升企业生产率;其二是中心城市与撤并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上世纪70―80年代传入我国并经由我国经济学家发展的梯度转移模式理论能够较好地贴合我国国情解释这种产业转移现象:一国国内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经济技术梯度,这种梯度的存在正意味着产业的空间推移,具体来看,这种呈梯形的产业转移和升级,将由劳动密集产业逐步向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的方向演进,从高梯度地区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逐渐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第一产业增加值的降低也不容忽视:由于大量包括劳动力资本在内的生产资本被投入附加价值更高的第二产业生产,承接中心城市第二产业转移的撤并地区将势必损失部分第一产业产值增加值,从而使该地区产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升级。

四、结论

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对我国1995―2012年的县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足够多的相关变量后,“撤县设区”平均能够使该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减少23.0%,使该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加42.2%。“撤县设区”将符合条件的县转变为中心城市的市辖区,在一定程度上将部分权力划归市级政府,有利于市级政府从总体上统筹规划,政府效率的提高、区域市场融合与集聚经济效应均能促进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第二产业增加值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伴随着由乡村型政区向城市型政区的转化,撤并地区也承接了中心城市第二产业的转移,由于相关投入的转移,撤并地区第一产业的增长减缓。因此,整体来看“撤县设区”是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举措。

参考文献:

[1]唐为,唐媛.行政区划调整与人口城市化:来自撤县设区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5(9)

[2]张蕾,张京祥.撤县设区的区划兼并效应再思考――以镇江市丹徒区为例[J]. 城市问题,2007(1):36―40

[3]刘君德.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J].理论前沿,2004(10):20―22

[4]张京祥,吴缚龙.从行政区兼并到区域管治――长江三角洲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4(5):25―3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