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抽样调查定义8篇

时间:2023-06-18 09:57:04

抽样调查定义

抽样调查定义篇1

我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自部署以来,高度重视,相关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有效推进,较好地完成了方案制订、机构建立、队伍组建、人员培训、经费落实、物资准备等工作,为现场调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残疾人抽样调查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程序复杂、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4月1日起,进入入户调查阶段,现已进入倒计时。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更加科学周密地完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调查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做好抽样调查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残疾人状况调查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就是党和政府关心、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具体体现。

1987年,我国通过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掌握了全国残疾人各方面的基本数据。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到现在,已经有19年之久。近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残疾人各方面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数据已远远不能代表我国目前残疾人的状况。为了掌握这一变化情况,进行一次新的抽样调查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国家决定进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们有幸作为被抽中之一,要充分认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给予高度重视。

1、做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更多地关注困难人群的生产生活,关注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残疾人抽样调查,是残疾人事业的组成部分,做好调查工作,掌握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

2、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不可少的手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3、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是科学执政的需要。坚持科学执政,就是按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了解掌握客观现实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残疾人抽样调查,可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完善与实施提供可靠的支持。

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抽样调查工作圆满完成版权所有

这样抽样调查工作涉及范围之广、参与部门之多,技术要求之高、工作难度之大,都是以往的工作中少有的,不允许任何环节上出现失误和疏漏。因此,要树全国、全省、本市、一盘棋的思想,统一步调,同步实施,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抽样调查办公室制定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抽样调查工作。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统计调查的业务专长,主动参与,在人员培训、调查技术支持,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协助做好业务工作;民政部门要主动参与抽样调查工作,对职能相关的残疾人情况认真进行调查摸底和统计核实,掌握确切的数据。还要积极动员城乡基层组织,认真落实抽样调查提出的各项任务;卫生部门和有关医疗机构要根据调查工作的需要做好组织动员,在调查队组建和人员培训方面发挥作用,要抽调有经验的医生,做好培训和入户调查,并为他们安排必要的工作时间和创造工作条件。财政部门要合理安排抽样调查经费;公安局要及时提供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等基础资料,协助做好现场调查登记工作;残联承担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负责抽样调查的具体组织工作,要发挥调查中枢机关的作用,主动协调,相互沟通,使调查工作各个环节有效衔接,正常运转,把各项工作落实好。版权所有

我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调查队伍涉及到残联、统计、民政、卫生部门和桥上、隆化、王庄、唐兴四乡镇的工作人员,被抽调人员都是各单位的骨干,业务素质强,责任心强,并且参加了省里组织的培训,熟悉调查流程,所以说保证调查队伍的稳定性是保证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大家要认识到,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政府行为,不只是残联一个部门的事,统计、民政、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认真履行职责,要保证本单位被抽调人员暂时脱离本单位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抽样调查工作中去,不能以任何事由影响调查工作的开展。

三、把握重点,统筹协调,出色完成现场调查任务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2006年4月1日以前为准备阶段,2006年4月1日至5月底为现场调查阶段,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为数据处理、资料公布、资料开发和总结表彰阶段。马上要进行的入户调查阶段是整个调查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考虑周全。要坚持依法调查,全面摸清残疾人的新情况、新特点、包括数量、组成结构、参与社会的能力及需求、致残原因和接受康复服务等情况,保证登记数据的质量,从源头上做到不重不漏、准确无误,为制定涉及残疾人的法规政策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性数据。

能够从事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这样大型的、全国性的工作,是我们的荣幸,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次挑战,能不能搞好这项工作,相关部门和各单位的通力合作与共同努力很重要,具体调查过程中还需要我们的调查人员克服困难,深入调查对象家庭,争取被调查户的理解和支持,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遇到能帮被调查户解决的问题就及时伸出手帮一把,并适时进行宣传,使调查户对这次调查的合法性、重要性、必要性有全面的了解,消除被调查户的思想顾虑,鼓励他们依法接受调查,主动配合登记,如实申报调查项目,为调查员入户询问、登记创造有利条件,专业医生在调查期间,要为调查对象进行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搞好咨询服务。要树立我们调查队成员的良好形象,使被调查户能配合我们的工作,出色地完成现场调查任务。陪调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发扬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以保证质量为工作标准,进行细致的模拟和调查,务求圆满完成该区抽样调查工作任务,以严谨的作风、科学的态度、准确的数据给党和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抽样调查定义篇2

摘 要 基于公路交通运输分布范围大,涉及面广等特点,公路运输统计中运用抽样调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抽样调查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公路运输抽样调查的步骤及其有效开展抽样调查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 抽样调查 统计 公路运输

一、抽样调查的意义

抽样调查,顾名思义,就是从全部调查对象中抽选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调查,并由此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相应的评估及判断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抽样调查获取反应总体情况的信息,因此也能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在公路运输统计的抽样调查,是以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为依据,从广大公路交通运输事物中,抽取一部分车辆样本以进行调查,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抽样调查数据模型及数据的处理方法,以此推断出公路运输经济工作中的运量、运输周转量、汽车燃油消耗等主要指标的数值,反映该时期公路运输行业的经济工作运转情况,从而为行业的宏观调控及各种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公路运输统计中运用抽样调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公路交通运输分布范围大,涉及面广,若是开展全面调查,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而实行抽样调查的样本单位较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准确性高,具有其它非全面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诸如按随机的原则抽取样本,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调查样本的数量经科学计算确定,具有可靠性等,抽样调查堪称公路交通运输行业中最为完善,最具科学依据的调查方法。

二、公路运输抽样调查的步骤

首先,明确抽样调查的目的,在充分贯彻行业统计工作规定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开展统计工作,以所在地区公路运输的特点为依据制定抽样调查的方案。其次,确定调查范围与抽样单元,确定总体车辆库,原则上应包括从事营业性运输非独立核算的单位、从事非营业性运输的单位及私人所拥有的车辆,可按车籍所在地的车辆为调查对象来确定总体车辆,再以此为依据,确定抽样单元,由计算机随机抽取样本。再次,确定调查的内容,公路运输统计中的抽样调查主要是对公路运输量、车辆运用情况和油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抽样统计调查,包括客(货)运量、客(货)周转量、总车日、总行程、重载行程、汽(柴)油车油耗、车辆运力、运输量、营业收入、营业支出等。最后由调查人员下到基层调查记录样本车辆营运的原始数据,对样本车户进行具体调查登记,收集样本户运输量等方面的资料,可采取到企业、业户上门调查搜集数据、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样本车辆进行调查并拍取样本照片,从而推算出全社会的公路客货运输量,以此来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在地区道路运输业发展水平和货运交通量情况,为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和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决策依据。

三、如何有效开展抽样调查工作

抽样调查在公路运输统计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难免存在对样本代表性产生片面认识,滥用抽样方法,总体目标量估计不足,遗漏外挂车辆的抽样调查等各种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应注意抽样调查工作得有效性开展。

(一)完善抽样调查制度

一套完善并且科学而严格的公路统计调查制度是有效开展抽样调查工作的保证。我们的公路运输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完善抽样调查制度的重要性,以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确保数据质量及分步推进的原则,制定出切合实际,易于操作准确率高的调查制度,建立负责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保责任及措施的到位,实现分工协作、全程控制的抽样调查组织网络,还应加强调查数据质量的控制与检验,保证抽样调查数据准确性,同时在人员力量、资金等方面做好配套工作,重视抽样方法与理论的研究,使抽样调查的自身理论得以提升,确保抽样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公路运输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加强对原始数据质量的检查,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强化数据质量的控制。

(二)多种调查方式并举

在实际公路交通统计过程中,统计人员应根据抽样调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调查方式,实现多种调查方式并举。抽样调查过程中,如果有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供使用,且总体单元是根据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可使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提高估计的精确度。进行多指标调查时,可将标识作为辅助变量,使用PPS抽样,或采用对简单随机样本使用比估计、回归估计等方法。为确保抽样调查的质量,避免由于样本点代表性差而引发的偏差问题,可采取样本轮换的方法,定期更换样本。多层次推断的抽样及估计方法,诸如样本追加的方法,能有效估计下一层目标量,实现结果的精确性,提高估计的精度。为使抽样调查能满足多层次的需要,除了进行分层抽样外,还可采用抽样后分层之类的域估计方法。另外,对于外挂车辆的抽样调查,调查人员可结合典型调查进行数据核实,确保数据的全面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抽样调查还可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实施网络调查,平台短信调查,GPS监控调查等方法,相比调查人员亲自跟车的调查方式,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的调查方式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还能提高抽样调查的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实现调查的目的。

(三)提高调查的服务质量

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业务素质,工作质量是保证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的关键。公路运输统计部门应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做好统计人员的选配,培训工作,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及知识更新工作,统计人员亦通过自学、借鉴经验等途径,强化自身的业务知识,掌握吨位利用率,实载率,百车公里油耗是否合理等各项调查指标知识,调查过程中及时查看样本指标。除了必备的业务知识外,调查人员还应以耐心细致的工作和服务,打消被调查车主的疑虑,与他们搞好关系,从而提高抽样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调查数据的质量。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实时协调和解决,在具体的调查活动中提高和锻炼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统计队伍。

参考文献:

[1]吴永革.对更新统计质量理念的一些思考.浙江统计.2002.

抽样调查定义篇3

我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自部署以来,高度重视,相关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有效推进,较好地完成了方案制订、机构建立、队伍组建、人员培训、经费落实、物资准备等工作,为现场调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残疾人抽样调查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程序复杂、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4月1日起,进入入户调查阶段,现已进入倒计时。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更加科学周密地完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调查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做好抽样调查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残疾人状况调查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就是党和政府关心、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具体体现。

1987年,我国通过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掌握了全国残疾人各方面的基本数据。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到现在,已经有19年之久。近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残疾人各方面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数据已远远不能代表我国目前残疾人的状况。为了掌握这一变化情况,进行一次新的抽样调查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国家决定进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们有幸作为被抽中之一,要充分认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给予高度重视。

1、做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更多地关注困难人群的生产生活,关注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残疾人抽样调查,是残疾人事业的组成部分,做好调查工作,掌握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

2、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不可少的手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3、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是科学执政的需要。坚持科学执政,就是按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了解掌握客观现实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残疾人抽样调查,可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完善与实施提供可靠的支持。

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抽样调查工作圆满完成版权所有

这样抽样调查工作涉及范围之广、参与部门之多,技术要求之高、工作难度之大,都是以往的工作中少有的,不允许任何环节上出现失误和疏漏。因此,要树全国、全省、本市、一盘棋的思想,统一步调,同步实施,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抽样调查办公室制定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抽样调查工作。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统计调查的业务专长,主动参与,在人员培训、调查技术支持,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协助做好业务工作;民政部门要主动参与抽样调查工作,对职能相关的残疾人情况认真进行调查摸底和统计核实,掌握确切的数据。还要积极动员城乡基层组织,认真落实抽样调查提出的各项任务;卫生部门和有关医疗机构要根据调查工作的需要做好组织动员,在调查队组建和人员培训方面发挥作用,要抽调有经验的医生,做好培训和入户调查,并为他们安排必要的工作时间和创造工作条件。财政部门要合理安排抽样调查经费;公安局要及时提供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等基础资料,协助做好现场调查登记工作;残联承担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负责抽样调查的具体组织工作,要发挥调查中枢机关的作用,主动协调,相互沟通,使调查工作各个环节有效衔接,正常运转,把各项工作落实好。版权所有

我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调查队伍涉及到残联、统计、民政、卫生部门和桥上、隆化、王庄、唐兴四乡镇的工作人员,被抽调人员都是各单位的骨干,业务素质强,责任心强,并且参加了省里组织的培训,熟悉调查流程,所以说保证调查队伍的稳定性是保证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大家要认识到,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政府行为,不只是残联一个部门的事,统计、民政、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认真履行职责,要保证本单位被抽调人员暂时脱离本单位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抽样调查工作中去,不能以任何事由影响调查工作的开展。

三、把握重点,统筹协调,出色完成现场调查任务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2006年4月1日以前为准备阶段,2006年4月1日至5月底为现场调查阶段,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为数据处理、资料公布、资料开发和总结表彰阶段。马上要进行的入户调查阶段是整个调查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考虑周全。要坚持依法调查,全面摸清残疾人的新情况、新特点、包括数量、组成结构、参与社会的能力及需求、致残原因和接受康复服务等情况,保证登记数据的质量,从源头上做到不重不漏、准确无误,为制定涉及残疾人的法规政策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性数据。

能够从事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这样大型的、全国性的工作,是我们的荣幸,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次挑战,能不能搞好这项工作,相关部门和各单位的通力合作与共同努力很重要,具体调查过程中还需要我们的调查人员克服困难,深入调查对象家庭,争取被调查户的理解和支持,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遇到能帮被调查户解决的问题就及时伸出手帮一把,并适时进行宣传,使调查户对这次调查的合法性、重要性、必要性有全面的了解,消除被调查户的思想顾虑,鼓励他们依法接受调查,主动配合登记,如实申报调查项目,为调查员入户询问、登记创造有利条件,专业医生在调查期间,要为调查对象进行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搞好咨询服务。要树立我们调查队成员的良好形象,使被调查户能配合我们的工作,出色地完成现场调查任务。陪调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发扬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以保证质量为工作标准,进行细致的模拟和调查,务求圆满完成该区抽样调查工作任务,以严谨的作风、科学的态度、准确的数据给党和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抽样调查定义篇4

关键词:抽样调查 非抽样误差 降低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280-02

一、引言

统计误差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抽样误差,一种是非抽样误差。其中,抽样误差是由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可采用概率抽样的方式进行计算,并可通过调整样本容量、改变抽样方式等加以控制;非抽样误差是由抽样误差以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不能对其进行准确计算。在统计实践中,非抽样误差在总误差中占很大比重,所以通过减少非抽样误差来降低总误差,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非抽样误差的主要类型

非抽样误差可归为三类: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和计量误差。以下就这三类误差分别进行讨论:

1.抽样框误差:理想的抽样框是使目标总体和被抽样总体一致,但在实践中,难免存在目标单位和样本单位不完全对应的情况,从而使得目标总体与被抽样总体不一致,产生误差。这种误差不是来自于抽样的随机性,而是产生于不完善的抽样框,称之为抽样框误差。抽样框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丢失目标总体单位、包含非目标总体单位、复合联接、不正确的辅助信息以及抽样框老化等。

当某些目标单位没有在抽样框中出现时,这些目标单位就构成丢失单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通过其他途径将其纳入到抽样框中,或对抽样框的数据进行调整;若抽样框包含某些非目标总体单位,应利用其他相关信息对抽样框进行调整,以此修正抽样框误差;对于复合联接问题,可通过先验信息进行调整;对于老化的抽样框,则需要对抽样框进行及时更新。

2.无回答误差是指在调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对被选出的样本单位进行计量,因而无法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无回答可分为有意不回答和无意不回答,主要表现为:遗漏、无法查找、社会参与意识薄弱、拒绝回答,前两种都属于无意不回答,后两种则属于有意不回答。根据无回答的表现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比如:对无意不回答,就要求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认真仔细,对工作抱有负责的态度;对有意不回答,则要求调查单位事先做好宣传,尽量取得被调查者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要尊重被调查者的隐私和自由。

3.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调查问卷的设计不合理引起的误差,这就需要调查单位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考虑全面;(2)调查人员个人导致的误差,每个调查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相差很大,对调查项目中某些细节的理解也可能与问题的设计初衷有所出入;(3)被调查者引起的误差,被调查者可能因为某些顾虑而给出不符合自身实际的答案。

最后,某些利益相关群体可能会影响调查结果,使其向他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就使得数据结果完全背离事实,对实际毫无意义。

三、降低非抽样误差的措施

由于非抽样误差在统计调查中具有重大影响,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出发,降低非抽样误差:

1.在主观上充分认识到非抽样误差的重要性,重视非抽样误差,树立减少甚至避免非抽样误差的信念。在很多统计调查中,很多调查员和调查问卷的设计者都忽视了非抽样误差,甚至数据分析者都只考虑抽样误差,而不考虑非抽样误差,这种对待非抽样误差的态度显然不利于降低总误差。

2.提高调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统计调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而且基层调查员的报酬也不高,这就使得调查员工作责任感不足,没有认真对待调查工作,进而导致一手资料的误差。对于这种情况,基层领导一方面要进行督促,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各种方式调动调查员的工作热情。另外,虽然一些调查员对待工作很负责,但由于能力欠缺,可能他们自己对问卷内容都没能完全吃透,就无法回答好被调查者提出的某些问题,这样不仅不利于调查工作的开展,而且会导致调查误差的增大。因此,在开展一项调查项目前,一定要先对调查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同时平时也要注意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调查员相应的业务素质。

3.加强统计调查在社会上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积极参与其中的重要性,消除他们对统计调查的偏见,以此降低由被调查者引起的非抽样误差。我们也可以看到,每次国家统计局公布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大众一方面怀疑统计数据作假,另一方面却是抽样调查时不合作,或者提供虚假信息,而这些虚假信息直接导致了统计数据可能不符合他们的预期。这种矛盾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众对统计调查的认识不足,而这又使得他们不支持、不配合调查工作。因此,纠正大众对统计调查的错误认识,不仅有利于统计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得到真实的统计结论。

4.树立客观的第三方精神。这就要求统计调查项目要有独立的经费来源,独立的、相对封闭的人员组织以及透明的统计调查实施过程。另外,甚至可以考虑建立独立的统计监督部门,对统计单位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查。

此外,我们可以考虑从制度层面控制非抽样误差。制度层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角度:

1.政府的角度。目前由政府出台的统计方面的正式激励和约束制度主要有统计法、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管理条例等,但这些制度在市场研究中的约束力及其对推动市场研究行业的力度尚不明确。因此,在这方面,政府可以明确市场研究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规则,以此达到激励和约束的真正效果。

2.市场研究机构的角度。一方面,市场研究机构应对被调查者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市场研究机构应加强对市场调查员的培训,使其明确调查目标,调查内容,并且在薪酬方面可采取收益与工作量直接挂钩的策略。

3.社会非正式激励和约束机制的角度。首先,要消除大众对统计工作的偏见,使其配合提供信息;同时统计工作者也要努力拿出高质量的数据,从而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使其成为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

统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真实的统计数据可以指导企业生产布置、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等。但如果统计数据本身就有很大的误差,不仅不能起到正面作用,还有可能误导领导层作出不利于实际的决定。试想某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若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市场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大于真实需求,就会使得企业多生产,最终可能导致产品积压,利润下降;反之则导致供不应求,使生产者不能获得全部利润,还使消费者不能得到足够的效用。因此,降低非调查误差,从而降低总体误差,是统计调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金勇进,蒋妍,李序颍.抽样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方匡南,王斌会.抽样框误差测量及其控制[J].统计与决策,2007(3)

3.郑霞,刘光珍,陈建阁.市场调查中非抽样误差的成因及对策[J].市场研究,2004(11)

4.梁芬莲.非抽样误差的种类及产生原因.财会通讯,2005(3)

抽样调查定义篇5

关键词:统计;信息化建设;人口普查和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作用

作为针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的因素,统计信息化建设自身的特殊性是不言自明的。对这一项课题去进行研究,对于更好的对统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分析以及掌控力度提升,从而使用合理化的方式以及途径,不断的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的最终效果给予保障。

一、概述

人口统计工作主要是对信息化加以实现,属于人口统计工作运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展现,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注意的作用,能够很好的对工作效率加以提升,不断的促进人口统计工作的发展,可以说对人口统计管理有着十分注意的意义。人口统计信息化建设属于政府工作的中心内容,同事还是促进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统计信息化建设在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里的意义和作用

(一)给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有序进行创造宣传的平台。使用电视和广播以及网络视频音频等一些媒体的手段,宣传有关精神以及口号,去制作相关的专题与访谈栏目,同事在网络里进行播出,可以使得口普查与人口还有劳动力抽样调查的目的以及意义和作用等使用最快的速度去传递给社会的大众,可以引导大众依法去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还有劳动力去进行抽样调查,监理一个据实申报的理念,给普查和调查的有序进行创造一个非常好的舆论环境以及氛围。普(调)查机构使用网络技术去建设一个普查与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的网站,网站里设定的普查新闻,还有文件通知以及会议讲话等主要的栏目,可以在短时间中使得很多人都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有关信息加以认识,更可以直观的显示出人工作里的相关内容。

(二)强化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源的管理以及使用。人口普查以及人口还有劳动力抽样调查有着一定的时效性,并且对于时限有很高的要求,相关信息是不是可以在业务流程里很好的进行流动,并获得科学的管理以及合理的使用,起属于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活动是不是能够成功的重点因素,通过对统计信息化的建设,可以非常好的对当前信息资源的流程予以分析,同时整理出一些不合理的或是没有效果的流动环节,从而积极的制定适宜有效的流动体系。统计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对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信息资源上的管理,强化对有关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

(三)推进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活动相关的标准化。统计信息系统一定要设置在一定的标准上,所以人口普查与人口还有劳动力的抽样调查工作的进行也一定要紧密的与这些标准贴合,比如进行普查的方式以及业务流程,还有相关的统计指标与数据处置等。使用规范性较强的普查还有调查方案以及体系,可以对普查以及调查的对象,与时间以及内容还有范围与登记原则以及组织实施的原则等去完成实际的界定还有规定,也就可以进一步去对人普查以及调查工作的管理流程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加以提升。此外,在对数据进行处置上,也可以依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程序予以上报,总的来说,统计信息化建设可以推进普查工作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同时进一步的对普查与调查数据的处理还有上报与管理等的质量和效果等加以提升。

三、语气相关的策略探讨

(一)部门间的人口以及劳动力统计数据建设一定的共享机制,τ诓棵攀据的衔接加以实现,建设通过统计和公安,以及计生还有劳保等多个部门在内的统计数据的共享体制,从而对统计数据的多部门覆盖以及共享进行操作。

(二)建立统一和有效高效的数据处置系统。给充分发挥普查以及调查数据的作用,急切的需要依存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于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建立以数据库系统作为支撑的数据平台,从而去对离数据进行集中以及统一的管理加以实现,对于数据的质量加以提升。

(三)积极探索并且进行互联网的推广与填报。2015年1%人口的抽样调查,首次使用了互联网去进行填报的形式,可以说这是我国人口调查史上所进行的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使用互联网的形式,有着降低调查员的工作强度,并且对填报效率以及质量加以提升,同事归避入户难等很多的优点,毫无疑问的是改变了日后人口调查的方向。

(四)积极培养统计信息化的相关专业人才。应该对现有的从事统计信息化工作的业务骨干进行挽留,他们的经验比较丰富,并且对行业有所了解,懂技术,可以说是进行统计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一种无形资产。

四、结束语

结合上文所述,强化对于统计信息化建设在人口普查以及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里作用的研究与分析,对于其能够很好的执行时间的效果有着非常主要的意义,所以在日后进行人口普查以及调查的时候,需要强化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程度,并关注其实际采取的策略以及方法的有效性。

抽样调查定义篇6

《统计学》是财经院校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定性和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统计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研究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好地掌握《统计学》课程,除课堂教学应有的54课时外,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总结,重视本课程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实现本课程的既定目标。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及总的要求: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明确统计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提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变量、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统计调查的意义,统计调查的分类。

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和调查表、调查时间等概念。

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作用和内容。

各种专门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

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形式。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分配数列中的名词概念,尤其是组中值的计算。

统计表的作用、结构和种类。

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总量指标的分类,尤其是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各种相对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注意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

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各种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特点,尤其是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正确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

动态数列的概念和作用。

动态数列的种类。

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各种动态水平分析指标和动态速度分析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些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如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发展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关系等。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点。

平均发展速度两种计算方法的侧重点。

动态数列的四种变动形态。

几种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间隔扩大法、移动平均法,尤其是用最小平方法配合动态趋势方程。

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

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的计算。

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原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

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以及平均数指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以及根据指数体系进行指数间的推算。

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抽样推断的理论依据。

抽样误差的概念和抽样平均误差的意义,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方法。

抽样极限误差的意义及计算。

概率度的意义及其与抽样推断可靠程度的关系。

区间估计的方法与步骤。

抽样方案设计的内容以及抽样方案设计的原则。

主要的抽样调查组织形式。

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

相关关系的概念和种类,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两种类型:函数关系、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的特点。

相关关系的测定方法,相关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性质。

回归分析的概念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特点、方法。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估计标准误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相关系数与估计标准误差之间的数量关系。

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概念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中三大产值指标的核算方法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

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中的五大平衡表及四大账户体系。

教学难点: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

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区别。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分类,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

各种平均指标的应用条件及计算方法。

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各种动态分析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指标之间的关系。

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区分和编制。

算术平均数指数与调和平均数指数的区分和编制。

因素分析法。

抽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的意义。

概率度与概率的关系。

区间估计。

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

相关关系的种类。

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及其与直线趋势方程的区别。

估计标准误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抽样调查定义篇7

拆迁对人口抽样调查的影响

如今,城市改造改善了老百姓居住条件的同时,也给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提出了新挑战,特别是拆迁所带来的区域变动等问题对样本代表性、调查工作的开展和数据质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样本框咋不好用了。人口抽样调查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的数据为基数,确定样本框并抽取相关样本。受拆迁区域逐步扩大的影响,六普的样本框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在变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其的维护成本,也加大了样本核实的工作量。在2012年年度人口抽样调查中,所抽取样本因拆迁而被替换的就远远高于2011年。以此类推,每年替换的样本会越来越多,这将导致六普时期的样本框应用性的递减,使抽样数据的代表性受到影响,随机性下降。

调查工作咋变难了。对于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来说,调查员队伍的稳定性是需要重视的。北京市门头沟统计局队在对人口抽样调查员的选取上侧重于从被调查小区的居(村)委会、社区、物业管理等人员中进行选取。因为上述人员较为了解被调查小区的情况和被调查户的信息。在拆迁过程中,这部分人员也将兼任拆迁工作解说、心理辅导工作。人口抽样调查员身兼数职的情况将造成以下影响:一是入户难度的增加。部分拆迁户较为敏感,当他们看到拿着图纸、调查表入户的调查员时,难免误以为调查员是来处理拆迁事宜的。调查员解释后,大部分人会积极配合,但也有部分人在逆反情绪的影响下,出现闭门不理的极端现象;二是出于利益考虑,调查户提供的人口信息准确度下降。如部分拆迁户将原来不在本户居住的人员户口迁回,调查时谎称其住在本户,人为地造成了现有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增加。此外,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期间各项重点工作交织,对调查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整体工作的安排上来看,10~11月是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的关键时期,然而这段时间也是其他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时期。例如:2011年,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与人大换届工作时间重合;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又恰逢十召开。这意味着要恰当处理好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和各项重点工作间的关系。

人口变动咋变大了。事实上,无论是已经拆迁的区域还是待拆迁区域,抑或是没有拆迁的区域,都会因拆迁而导致人口的频繁变动。一是待拆迁区域“三多三少”情况突出。“三多”是指户数增多、常住人口增多、人户分离增多;“三少”是指出现死亡人口少、外来人口少、空房户少等情况。二是未拆迁区域同样会出现“三多”现象。临近区域拆迁会带来大量被拆迁人口的涌入,加之原有空房的出租或出售,这使得未拆迁区域户数、人口数会骤然增加。同时受拆迁预期的影响,未拆迁区域人口会为即将来临的拆迁做准备,户口回迁现象将有所增加。

如何应对拆迁带来的不利影响

针对拆迁对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产生的影响,门头沟统计局队积极适应拆迁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改进工作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来提高应对能力,以保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客观真实。

让样本框新起来。笔者认为在人口抽样调查后期,除了要积极开展资料研发外,更应该注意对调查信息的维护。包括小区图和建筑物的更新、人口数据的替换。还需要注意的是:拆迁区域要真实地反映在样本框中,已经拆迁的区域要在样本框中消失,以避免不必要的信息重复。待拆迁区域则需要作记录,以方便下一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前期的重点核实。此外,需要将维护后的建筑物信息和地图数据作为下一年度进行人口抽样调查的基础,以减少重复核实工作,让样本框与时俱进。

让调查工作牛起来。以宣传和信息应用为抓手,大力提升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影响力,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知晓度,让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获得老百姓的认同。宣传工作不应该局限于当时当地,而应该在合适的条件下保持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宣传的常态性、持久性和创新性,让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避免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出现措手不及的现象。尤其是涉及拆迁的区域,更应该细化宣传内容,把调查口径和范围等重要信息纳入宣传内容,提高涉拆人员对调查的理解,避免由于利益驱动导致的数据误报现象。同时,以法制宣传为辅助,提高被调查人员对提供不真实数据造成不利后果的认识,以便从法律方面保障数据质量。信息应用是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意义和目标所在。人口数据宝贵而又实用,蕴含着巨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因此,需要在全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氛围中,将人口数据作为各项政策的基础和依据。为此,做好人口数据的开发和利用来服务区域发展,将更好地展现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人口抽样调查的队伍中。

抽样调查定义篇8

【关键词】 抽样调查法 企业产品质量控制 应用

1.抽样调查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方法,已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而抽样调查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世纪的事。但不论是其理论方法还是实践应用,抽样调查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并已成了现代统计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抽样调查是一种用来了解全面情况的非全面调查方法,抽样调查除具有十分明显的特色之外,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

1.1 抽样调查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所无法解决的现象的调查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些现象常常可能一方面需要了解其全面情况,另一方面又由于现象自身的特性决定了无法通过全面调查获取资料。此时,只有使用抽样调查。该类现象主要有:(1))产品质量的破坏性检验。如轮胎的里程寿命试验,青砖的抗折耐压试验,炮弹的杀伤力试验,弹簧的抗拉强度试验等等。(2)无限总体的调查:无限总体因其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目是无限多个,故无法一一计量。如宇宙空间的星球数目、人体的细胞数目等等。(3))包括未来时序的总体,如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等。

1.2 抽样调查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同时又可以不作全面调查的现象的调查有着特殊的作用。如前所述,抽样调查具有费用低、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这使得它比其它非全面调查能更有效地满足各有关方面的需要。

1.3 抽样调查的结果可被用来检验和修正全面调查结果。任何调查都可能存在误差,全面调查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全面调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参加人员多、汇总传递环节多、调查结果容易出现差错。但是,其差错到底有多大,全面调查自身无法回答这一问题。因此,可在全面调查之后再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对全面调查结果进行检查和修正,从而提高全面调查的质量。

1.4 抽样调查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进行监测,从而实现质量控制。在企业产品成批或大量连续生产过程中,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动态检测,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变事后监督为事中控制,并通过编制质量控制图开展监控,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系统。这一应用不仅对于生产过程的控制意义重大,而且也为进一步推广抽样调查,乃至于整个统计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第十三章讨论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2. 抽样调查法在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1 确定抽样总体

在企业抽样调查中要对单位所包含的需要检查的内容范围做好规划,要确定企业抽样调查的的总体过程,要把抽样调查法运用到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中去,例如:牛奶加工企业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牛奶的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在众多的奶制品检验中,多从奶源进行检验或是对已投入市场的商品进行质检。将投入市场的奶制品,进行质量调查。

2.2抽样调查的方法选择;

2.2.1分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的作用在于不单单可以估计精度较高、总体指标进行推算、各层指标进行推算,还可以便于抽样工作的组织。奶制品种类众多,不同种类的奶制品的合格要求自然不同,而且质量检验的范围不同,指标不同。因此很显然的对不同种类的奶制品,或是同种类但不同档次不同配方的奶制品应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2.2.2简单随机抽样:也就是从含有N个单元的总体中抽取n个单元组成样本。此次实验采用不放回抽样,因此每个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同,都为1/C Nn。在此试中样本量n的确定是抽样调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又比较复杂的问题,它受到调查精度的要求以及调查费用的限制。通常,精度由误差来表现,如果不考虑非抽样误差,则精度的具体体现就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越小,说明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的精度越高。抽样误差与样本量有关,样本量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抽样误差就越小,抽样调查的精度就越高。但是,同是,样本量也与调查费用有关,样本量越大,调查费用就越高,样本量与调查费用大致中呈线性关系,但样本量与精度却是非线性关系。一个具体的抽样设计,在核定的费用内达到最高的精度,或在达到精度要求的条件下使调查的费用最小,才是一个最优的设计。

2.2.3整群抽样,即将总体中若干基本单元合并成组,抽样时直接抽取群,然后对中选群中的所有基本单元全部实施调查的一种抽样方法。可见整群抽样具有样本比较集中的特点,因此它可以节省调查费用,而且便于组织实施,回答率通常也较高,但是由于群内单元通常具有相似性,尤其是当群比较大时,因此考虑到所有必要对群内所有单元都进行调查。这里,提议将本次对奶制品质量的抽样调查设计成分层后再进行多阶段抽样的方法

2.2.4二次抽样:

可以不直接用多阶段抽样对产品质量进行估计,而只是利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确定检验样本。

对产品质量的估计利用二次抽样方案。即是从初级单元中最多抽查两个样本之后,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的抽样验收方案。

2.3设计抽样调查方案:

2.3.1确定调研问题:由于奶制品是人民生活中主要的营养品,所以保证奶制品的良好质量是奶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此次调查针对即将投入市场的众多奶制品进行质量检验。以避免那些已将劣质品投放市场再来挽救的局面。

2.3.2抽样方案设计

在各种不同种类,不同档次的奶制品之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争对同一种奶制品时采用多阶段抽样。确定样本量,再利用二次抽样进行质量查验。

2.3.3数据处理分析:

根据以上方法,分别对所要检验的指标进行验证后,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停止售向市场。对合格的产品还应作以下处理。

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抽样调查在我国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潜力很大。一方面,为满足党和政府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各方面情况,需要经常进行有关资料的抽样调查和有关问题的专题抽样调查,以便为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市场信息,因而也需要开展各种市场抽样调查,以使企业预测决策有据可循,减少盲目性。所以继续开展此项工作不仅可提供政府监督,企业市场的竞争,更能保证顾客的满意,放心度。

参考文献:

[1]抽样调查方法与实践之在思考 沈春梅 《统计研究》2002.

[2]如何进一步推广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任英华 《统计与预测》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