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血液的化学元素8篇

时间:2023-06-18 09:57:21

血液的化学元素

血液的化学元素篇1

【关键词】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67-01

目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提高血液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依据。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导致血液标本的质量受到影响,进而对血液检验的准确度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血常规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不合格的原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血液检验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临床血常规检验不合格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一共80份,对其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

1.2检验方法

1.2.1检验仪器和试剂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产自于日本东芝,型号:40-RF)进行检验,试剂来自于北京首都医院,采用KDTA-K2抗凝静脉血进行检验。

1.2.2采集标本

清晨采集空腹经肘静脉血,量约为5ml, 进行离心处理,进行检验。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样本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n表示病例数,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分布的趋势,P

2结果

2.1血液采集部位与医院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异侧采集血液标本值:钾元素是3.87mmol/L,钠元素是140.10mmol/L,氯元素是96.05mmol/L,肌酐是132.12mmol/L,尿酸是115.80mmol/L,葡萄糖是12.05mmol/L;

同侧采集血液标本值:钾元素是2.87mmol/L,钠元素是180.10mmol/L,氯元素是66.05mmol/L,肌酐是105.12mmol/L,尿酸是295.80mmol/L,葡萄糖是40.05mmol/L。

以上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2.2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结果的对比:

正常标本参考值是:钾元素是4.2mmol/L,钠元素是138mmol/L,氯元素是100mmol/L,肌酐是42.5mmol/L,尿酸是198.5mmol/L,胆红素是5mmol/L;

溶血标本平均值是:钾元素是8.5mmol/L,钠元素是132.5mmol/L,氯元素是108.5mmol/L,肌酐是85.6mmol/L,尿酸是105.5mmol/L,胆红素是19mmol/L。

以上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2.3血液送检时间与医院检验结果的相关性:

正常的送检结果参考值:ALT是67.5U/L,AST是25.5U/L,GLU是6mmol/L,LDH是200.5U/L,CK是170.5U/L;

1小时后送检的检验平均值:ALT是62.5U/L,AST是20.5U/L,GLU是5mmol/L,LDH是245.5U/L,CK是145.5U/L。

以上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3讨论

3.1采集时间

通常,采集血液的时间在早晨空腹的时间段抽取静脉血,那么医院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最高的,但是空腹时间过长就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如果空腹时间达到甚至超过了48小时,那么血液中的清胆红素会翻倍增加,血糖水平会因长时间的空腹而大幅度降低,其他的血压成分也因空腹时间过长而发生明显地改变。另一方面,酒精的摄入也会导致血液成分的标本值增加,例如血浆乳酸以及乙酸盐等等。除了空腹时间和酒精的摄入会对血液成分有所影响之外,如果病患者使用过抗生素或者接受过输液,那么应当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以及接受输液完毕后的两个小时之后,方可进行血液采集检验,对于为重病患者或者低血钾的病患者,血液采集时间最佳好实在餐后的时间段。

3.2采集部位

为了减轻病患者的痛苦,在临床实践上,护士通常会直接从原本的输液通路中、同一侧的部位血管进行血液采集,但是这样所采集的血液会因为有其他液体的摄入而有所稀释,所以,应当从不同测的部位进行血液采集,并且应当避免在静脉输液后的枕头进行血液采集。

3.3标本溶血

溶血会使得血清检测值明显的增高,红细胞内含量过低也会稀释血清,降低检验结果,因此如果出现溶血的情况应当重新采集血液进行检验。

3.4标本送检时间

血液采集完毕之后送去检验的时间应当在采集血液后的15分钟之内,与此同时,进行抽取血样、递送以及检测的时候必须要求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进行。

综上所述,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涉及到标本采集的时间、采集的部位、标本溶血的发生、送检的时间等等方面,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血液标本的管理,从而保证血液检验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 刘兴彦.74份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6):528-528,529.

[2] 张桂侠.分析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2):318-319.

[3] 蓝丹,肖望贤.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20):3166-3166.

血液的化学元素篇2

【摘要】  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的检测,观察解毒通络药物干预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 conditioned medium of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MECs-CM)特征及其抗缺血及再灌皮质神经元损伤的效应,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MECs)调控神经元功能的机制。方法:通络救脑注射液(Tongluo Jiunao Injection, TLJNI)作用于正常、缺血和缺血再灌三种培养状态的大鼠CMECs,分别收集有药物干预及无干预的三对无血清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并测定其LDH值。同步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元,亦分为正常、缺血、缺血再灌三组,用低(10%)、中(50%)、高(100%)三种浓度的各类CMECs-CM分别作用上述三种培养状态的神经元,测定其LDH漏出率。结果:比较TLJNI干预后的CMECs-CM与无干预的CMECs-CM中LDH漏出值,CMECs缺血组与缺血再灌组经药物干预后均明显降低( P <0.01)。对于缺血神经元,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 Is-CM)高浓度(100%)和TLJNI干预后的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 with drug treatment, IsT-CM)高浓度(100%)作用后表现为增加LDH漏出率( P <0.01),而低浓度10%的IsT-CM则降低LDH漏出率( P <0.05 );对于缺血再灌神经元,与对照组比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能降低神经元LDH漏出率( P <0.05 或 P <0.01)。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均以10%或50%的CM降低损伤为佳,正常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normal CMECs, N-CM)及缺血再灌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reperfusional CMECs, Rp-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 );对于正常神经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增加了神经元LDH漏出率( P <0.05或 P <0.01 )。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N-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 )。结论:TLJNI能够防御CMECs缺血及缺血再灌的损伤,可以通过内皮细胞介导发挥抗缺血及缺血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效应。提示CMECs-CM及TLJNI干预后的CMECs-CM均存在着抗缺血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活性物质。

【关键词】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神经元; 脑缺血; 大鼠; 中药

近年来中药调节脑微血管内皮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3],但整体动物实验无法将内皮细胞与脑细胞分离开来进行研究,本实验室采用大鼠大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元分离纯化培养的方法,可使其纯度分别达到98%,是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可靠的实验方法。通络救脑注射液(Tongluo Jiunao Injection, TLJNI)是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中药新药。初步实验证实,TNJNI在缺血内皮细胞损伤状态下具有可靠的维护脑微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4,5]。这种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MECs)的保护作用是否启动进一步的脑保护效应有待探知。本实验通过观察CMECs缺血损伤及通络救脑注射液干预后的不同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CM)抗缺血神经元损伤的效应,探讨CMECs与神经元的功能联系,并进一步阐明通络救脑注射液的“解毒通络”作用机制,对于深化“毒损脑络”病机[6]的生物学理论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动物 雄性SD大鼠18只,体质量 60~80 g ,用于同一批CMECs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24 h内)4只,用于同一批原代神经元培养。动物合格证号为SCXK京2002-0003,清洁级,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

1.1.2 药物 通络救脑注射液,批号为04061011,购自内蒙古康源药业有限公司。 药物组成为栀子和三七,提取分离有效成分栀子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制成注射液,该注射液含原药有效成份为 7.7 mg/ml。

1.2 实验方法 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的检测,观察正常、缺血及缺血再灌不同状态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MECs-CM)和 TLJNI干预后的CMECs-CM抗缺血及缺血再灌皮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效应。

1.2.1 解毒通络药物干预后的CMECs-CM的收集

血液的化学元素篇3

世界上竟有蓝色人种?考察队员们简直不敢相信,他们怀疑是不是这些人的身上涂抹了什么东西才使他们变蓝的。于是,他们决定作进一步的调查看究竟如何。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发现了这些蓝色皮肤的人,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居住在洞穴之中,过着狩(shòu)猎的原始生活。他们又发现这些奇特的人皮肤不但是蓝色的,而且连血液也都是蓝色的。

在这一奇特的发现之后不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院的著名运动生理专家韦西,在智利的奥坎基尔查峰海拔6000多米的高处,也发现了适应力极强的浑身皮肤发着蓝色光的人种。韦西说在这样高的山峰上,空气十分稀薄,含氧量很少,这些奇特的蓝色人,像机灵的猴子一样,行动特别敏捷,令人难以与其相比。

另外据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也生活着一批为数不多的蓝色人。一位美国生物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也曾在6千米以上发现了一些蓝色皮肤的僧侣,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蓝色的僧侣,在这空气十分少的高山上竟然谈笑自若,还能干笨重的体力活。

这一系列蓝种人的发现,向人们关于人种的划分提出了挑战,用事实说明在地球上除了黄、白、黑、棕这四个人种之外,蓝色人种也该占有一点位置了。然而更令人奇怪的是,在世界上黄、白、黑、棕这四种人,无论其肤色如何,其血液都是鲜红色的,而这蓝色人的血为什么会与他们的皮肤相同呈蓝色呢?

对这个奇怪的现象科学家们做了旷(kuàn)日持久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一种看法是,皮肤的颜色和血液的成分关系密切。红色的血液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中含有一种叫血红蛋白的红色蛋白质,因而使血液呈现红色。而蓝色人的血液中有一种“超高血型蛋白”,却缺乏一种控制这种蛋白增长的酶,所以他们的血液呈蓝色,致使皮肤也呈蓝色。

另一种看法认为蓝血人是一种病理状态,在他们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发生了异常变化,这种变化很可能是由于某种“特殊病态基因”造成的。

一些美国科学家提出:在血细胞内,血红蛋白负责输送氧气,当氧气充足时,血红蛋白会呈现红色,所以常人血液皆为红色;当缺乏氧气时,血红蛋白就会呈蓝色。蓝色人全身蓝色,可能就是高山缺氧所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蓝种人的血液中血红素大大超过了正常人。这大概就是他们能适应高山缺氧环境的原因。

还有一些科学家从某些具有蓝色血液的动物身上得到了启发,他们指出在海洋中,有一种大王乌贼和马蹄蟹血液是蓝色的,海蛸(xiāo)和墨鱼血液却是绿色的。可见,血液的颜色是由血色蛋白含有的元素决定的。含铜元素叫血蓝蛋白使血液呈蓝色;含钡(bèi)元素叫血绿蛋白,使血液呈绿色;含铁元素叫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红色。从这一理论出发,他们认为蓝色人的形成可能是血液中缺乏铁元素而铜元素过多造成的。

血液的化学元素篇4

【关键词】 应激

【摘要】 目的 观察束缚应激后小鼠全血中铁、锌、钙和镁含量的变化,研究束缚应激对全血4种元素的影响和规律。方法 建立小鼠束缚应激模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全血中铁、锌、钙和镁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小鼠全血铁、锌、钙、镁含量分别为(391?20±16?01),(5?90±0?56),(59?44±10?71),(45?12±3?38)μg/ml;实验组小鼠全血铁、锌、钙、镁含量分别为(351?23±35?22),(5?05±0?70),(59?68±7?40),(43?99±4?31)μg/ml。与对照组比较,接受应激的小鼠全血中铁、锌含量显著降低(p<0?05),钙含量略有升高,镁含量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束缚应激可使小鼠全血铁、锌含量显著降低;微量元素铁、锌与束缚应激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 应激

应激是机体对各种外界应激原作用的反应,适度的应激是机体保护机制的一部分,有益于健康。但过度的应激往往成为疾病的诱因〔1〕。研究证实,应激能够影响动物和人体的免疫功能〔2,3〕。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又是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发生或恶化的直接原因〔4,5〕。实验研究表明,应激可引起机体细胞因子、蛋白、酶等的变化〔6,7〕,而有关应激与元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铁、锌、钙和镁是人体中的必需元素,在人体生理生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应激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束缚应激后小鼠全血中铁、锌、钙和镁4种元素的含量,旨在探讨束缚应激对全血中元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选用32只健康c57bl/6纯系小鼠,体重20~25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束缚组,每组16只。

1?2 应激模型的制备 应激模型的制备按文献[8]进行。将小鼠装入带有通气孔的可以限制其各个方向的束缚器中,室温下维持12h。正常对照组小鼠留置原饲养笼中正常饲养。实验期间2组小鼠均禁食禁水。

1?3 标本采集 解除束缚后恢复2h,摘除眼球采血,肝素抗凝。

1?4 全血元素含量测定

1?4?1 样品处理 取肝素抗凝血0?5ml用去离子水稀释定容,测定铁、钙、镁稀释100倍,锌稀释30倍。

1?4?2 标准溶液的配制 铁、钙、锌的工作液(100μg/ml)及镁的工作液(50μg/ml)分别由1mg/ml的铁、镁、钙、锌储备液稀释而成。用工作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系列:铁标准溶液为1?0,2?0,3?0,4?0,6?0μg/ml;钙标准溶液为0?1,0?2,0?4,0?8,1?2μg/ml;锌标准溶液为0?05,0?1,0?2,0?3,0?4μg/ml;镁标准溶液为0?05,0?1,0?2,0?3,0?4μg/ml。

1?4?3 元素测定 用aa370m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4种元素的含量,优化后的仪器工作条件为空气流量:7l/min;乙炔流量:1?7l/min;灯电流:铁和锌为6ma,钙和镁为4ma;狭缝宽度:铁为0?2mm,锌、钙和镁为0?7mm;波长:铁为248?3nm,锌为213?9nm,钙为422?7nm,镁为285?2nm。对标准溶液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各元素回归方程为铁:c=13?83a-0?4848;锌:c=5?815a-0?02241;钙:c=16?13a+0?01452;镁:c=1?038a-0?02035。相关系数铁:0?9942;锌:0?9979;钙:0?9994;镁:0?9996。

1?5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测得数据经spss?explore去除奇异值后得到有效数据(即分组时各组均为16只,去奇异值后有的少于16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差异,检验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小鼠全血铁含量测定 应激后16只小鼠全血中铁含量为(351?23±35?22)μg/ml,与对照组〔15只小鼠结果为(391?20±16?01)μg/ml〕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小鼠全血锌含量测定 应激后16只小鼠全血中锌含量为(5?05±0?70)μg/ml,与对照组〔15只小鼠结果为(5?90±0?56)μg/ml〕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小鼠全血钙含量测定 应激后16只小鼠全血中钙含量为(59?68±7?40)μg/ml,与对照组〔16只小鼠结果为(59?44±10?7)μg/ml〕比较,钙含量略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小鼠全血镁含量测定 应激后小鼠15只全血中镁含量(43?99±4?31)μg/ml,与对照组〔15只小鼠结果为(45?12±3?88)μg/ml〕比较,镁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实验组元素间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分析。元素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关性fe-zn,fe-ca,fe-mg,zn-ca,zn-mg,ca-mg的r值分别为0?877,0?135,0?770,0?073,0?493,0?388;p值分别为0?000,0?617,0?001,0?788,0?062,0?153。

3 讨论

钙、镁都参与水盐代谢,对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应激可能通过影响这些元素的代谢,重新维持内环境的平衡〔9〕,这可能是本文中引起钙镁变化的原因。铁主要用于合成血红蛋白,构成各种金属酶的必需成分或活化某些金属酶和它的辅助因子,在机体运送氧和细胞内电子传递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应激条件下,肌肉处于紧张的运动,代谢率增加,耗氧量随之增加〔10〕,而运载氧及氧化磷酸化和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均需要大量铁的参与,这可能是血中铁水平下降的原因。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在激素的产生、储存和分泌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锌有应激保护作用。其应激保护机制可能与其参与构成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有关。锌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实现其应激保护作用〔11〕。有研究表明,应激会引起体内锌的损耗〔12〕。应激小鼠血中锌下降可能是因为应激机体对锌的需求量增加,血中锌转移到发挥其生理作用的靶器官。对4种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铁与镁、铁与锌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应激对铁与镁及对铁与锌的影响机制相同。综上分析,微量元素铁、锌在应激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克敌.微量元素与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7.

〔2〕 starkie rl,hargreaves m,rolland j,et al.heat stress,cytokines,and the immune response to exercise[j].brain behav immun,2005,19(5):404-412.

〔3〕 李伟,陈家旭,杨建新,等.疏肝、健脾、补肾复方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行为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3,11(1):33-37.

〔4〕 reiche em,morimoto hk,nunes sm.stress and depression-induced immune dysfunction: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cancer[j].int rev psychiatry,2005,17(6):515-527.

〔5〕 brown michael r,w,smith anthony w.dormancy and persistence in chronic infection:role of the general stress response in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j].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2001,48(1):141-142.

〔6〕 马文涛,杨来启,王晓峰,等.急性应激对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2,35(2):111.

〔7〕 马文涛,杨来启,杨喜民,等.急性应激时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380-381.

〔8〕 ishihara y,iijima h,yagi y,et al.inhibition of decrease in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in repeatedly restraint-stressed mice by a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 derived from cultured mycelia of the basidiomycete tricholoma matsutake[j].neuroimmunomodulation,2004,11(1):41-48.

〔9〕 刘民航,郭俊生,李敏,等.大鼠模拟晕船适应过程中血清六种无机元素的变化[j].营养学报,2005,27(3):225-227.

〔10〕 姚泰.生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4.

血液的化学元素篇5

除了这种病理现象之外,世界上还没有发现真正的蓝色人。然而几年前,一支考察队来到了非洲西北部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区,却看见有几个人像原始人一样用兽皮、树叶遮体,那些人的皮肤,赫然竟是淡蓝色的。当那些蓝色的人发现附近有陌生人后,立刻拔腿就跑,随即消失在密密的丛林之中。

世界上竟有蓝色的人种?考察队员们决定进一步调查。最后发现这些蓝色皮肤的人,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他们居住在洞穴之中,过着狩猎和穴居的原始生活。他们不但肤色是蓝色的,而且连血液也是蓝色的。

在这之后不久,美国著名运动生理专家韦西,到南美洲探险时,在奥坎基尔查峰海拔6600米的高处,又发现了适应力极强的浑身皮肤发着蓝光的人种。韦西说在这样的山峰上,空气中的含氧量比海平面少50%,就是身强力壮的登山运动员也感到行动吃力。但这种奇的蓝色人,却能进行各种剧烈的体力劳动和奇特运动,真是令人咋舌。

此外,据报道,美国肯塔基州和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也生活着一批为数不多的蓝色人。他们几乎与外界隔绝,长期进行家族内通婚,不愿同其他人种接触。一位美国生理学家在考察喜玛拉雅山时,在空气异常稀薄,呼吸十分困难的6000米以上高度,也曾意外地发现了一些蓝皮肤的僧侣,最令人惊异的是,这些蓝面僧侣,竟然谈笑自若,还能做一些粗重的工作。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不管其肤色如何,血液却都一样,是鲜红色的血液,而蓝色人的血为什么会呈现出蓝色呢?

科学家经过旷日持久的研讨,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假说。

一种说法是,皮肤的颜色和血液的成分关系密切。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多种化学物质。血细胞形态不同,数量很多。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之类。白细胞和血小板是无色的,而红细胞中含有一种叫血红蛋白的红色蛋白质,因而使血液呈现红色。而蓝色人的血液中有一种“超高血型蛋白”,却缺乏一种控制这种蛋白增长的酶,所以他们的血液呈蓝色,致从事铍肤也呈蓝色。

一些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在血细胞内,血红蛋白负责输送氧气。当氧气充足时,血红蛋白会呈现红色,所以常人的血液皆为红色;但当缺乏氧气时,血红蛋白就会变成蓝色。蓝色人全身蓝色,可能就是高山缺氧所致。

还有一些科学家则提出新的看法。他们认为,蓝血是一种病理状态,是由于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发生了异常变化,而使血液呈现蓝色。按照遗传学说,决定生物性状的是遗传基因。这些人的血液之所以呈现蓝色,就是由于某种“特殊病态基因”造成的。这种含有错误遗传信息的基因,指导和决定了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差错。人体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分为好几个阶段,所以节外生枝的机会很多。在病态基因的指挥下,很容易出现合成上的错误。蓝色人的血液变蓝很可能是这些方面出现了差错。

此外,也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蓝色人的血液发蓝可以从某些动物具有蓝色血液中得到启发。在海洋深处有一种身躯庞大的海洋生物,叫做大王乌鲗。这种大王乌鲗的血液就是蓝色的。还有一种海洋生物叫做“鲎”,谷名叫马蹄蟹,它的血液也是蓝色的。而海蛸和墨鱼这种软体动物,血液却是绿色的。动物的血液如此多彩多姿,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血液的颜色是由血色蛋白含有的元素所决定的。含铜元素的叫做血蓝蛋白,使血液呈蓝色;含铁元素的叫做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红色;含钒元素的叫做血绿蛋白,它携带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作用。但作用尽管相同,效率却不一样。其中最完善的是含铁元素的血红蛋白,它携带氧气的能力最强。高等动物都是由含铁元素的血红蛋白组成的。由大王乌鲗血液发蓝的启发,科学家认为蓝色人的形成可能与血液中缺乏铁元素或其他元素起作用有关,也许和大王乌鲗的形成有某些共通之处。

血液的化学元素篇6

   【关键词】  应激

   【摘要】  目的 观察束缚应激后小鼠全血中铁、锌、钙和镁含量的变化,研究束缚应激对全血4种元素的影响和规律。方法 建立小鼠束缚应激模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全血中铁、锌、钙和镁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小鼠全血铁、锌、钙、镁含量分别为(39120±1601),(590±056),(5944±1071),(4512±338)μg/ml;实验组小鼠全血铁、锌、钙、镁含量分别为(35123±3522),(505±070),(5968±740),(4399±431)μg/ml。与对照组比较,接受应激的小鼠全血中铁、锌含量显著降低(p<005),钙含量略有升高,镁含量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束缚应激可使小鼠全血铁、锌含量显著降低;微量元素铁、锌与束缚应激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  应激

应激是机体对各种外界应激原作用的反应,适度的应激是机体保护机制的一部分,有益于健康。但过度的应激往往成为疾病的诱因〔1〕。研究证实,应激能够影响动物和人体的免疫功能〔2,3〕。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又是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发生或恶化的直接原因〔4,5〕。实验研究表明,应激可引起机体细胞因子、蛋白、酶等的变化〔6,7〕,而有关应激与元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铁、锌、钙和镁是人体中的必需元素,在人体生理生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应激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束缚应激后小鼠全血中铁、锌、钙和镁4种元素的含量,旨在探讨束缚应激对全血中元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选用32只健康c57bl/6纯系小鼠,体重20~25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束缚组,每组16只。

12  应激模型的制备  应激模型的制备按文献[8]进行。将小鼠装入带有通气孔的可以限制其各个方向的束缚器中,室温下维持12h。正常对照组小鼠留置原饲养笼中正常饲养。实验期间2组小鼠均禁食禁水。

13  标本采集  解除束缚后恢复2h,摘除眼球采血,肝素抗凝。

14  全血元素含量测定

141  样品处理  取肝素抗凝血05ml用去离子水稀释定容,测定铁、钙、镁稀释100倍,锌稀释30倍。

142 标准溶液的配制  铁、钙、锌的工作液(100μg/ml)及镁的工作液(50μg/ml)分别由1mg/ml的铁、镁、钙、锌储备液稀释而成。用工作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系列:铁标准溶液为10,20,30,40,60μg/ml;钙标准溶液为01,02,04,08,12μg/ml;锌标准溶液为005,01,02,03,04μg/ml;镁标准溶液为005,01,02,03,04μg/ml。

143  元素测定  用aa370m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4种元素的含量,优化后的仪器工作条件为空气流量:7l/min;乙炔流量:17l/min;灯电流:铁和锌为6ma,钙和镁为4ma;狭缝宽度:铁为02mm,锌、钙和镁为07mm;波长:铁为2483nm,锌为2139nm,钙为4227nm,镁为2852nm。对标准溶液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各元素回归方程为铁:c=1383a-04848;锌:c=5815a-002241;钙:c=1613a+001452;镁:c=1038a-002035。相关系数铁:09942;锌:09979;钙:09994;镁:09996。

15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测得数据经spssexplore去除奇异值后得到有效数据(即分组时各组均为16只,去奇异值后有的少于16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差异,检验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小鼠全血铁含量测定  应激后16只小鼠全血中铁含量为(35123±3522)μg/ml,与对照组〔15只小鼠结果为(39120±1601)μg/ml〕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小鼠全血锌含量测定  应激后16只小鼠全血中锌含量为(505±070)μg/ml,与对照组〔15只小鼠结果为(590±056)μg/ml〕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小鼠全血钙含量测定  应激后16只小鼠全血中钙含量为(5968±740)μg/ml,与对照组〔16只小鼠结果为(5944±107)μg/ml〕比较,钙含量略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小鼠全血镁含量测定  应激后小鼠15只全血中镁含量(4399±431)μg/ml,与对照组〔15只小鼠结果为(4512±388)μg/ml〕比较,镁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实验组元素间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分析。元素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关性fe-zn,fe-ca,fe-mg,zn-ca,zn-mg,ca-mg的r值分别为0877,0135,0770,0073,0493,0388;p值分别为0000,0617,0001,0788,0062,0153。

3  讨论

钙、镁都参与水盐代谢,对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应激可能通过影响这些元素的代谢,重新维持内环境的平衡〔9〕,这可能是本文中引起钙镁变化的原因。铁主要用于合成血红蛋白,构成各种金属酶的必需成分或活化某些金属酶和它的辅助因子,在机体运送氧和细胞内电子传递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应激条件下,肌肉处于紧张的运动,代谢率增加,耗氧量随之增加〔10〕,而运载氧及氧化磷酸化和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均需要大量铁的参与,这可能是血中铁水平下降的原因。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在激素的产生、储存和分泌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锌有应激保护作用。其应激保护机制可能与其参与构成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有关。锌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实现其应激保护作用〔11〕。有研究表明,应激会引起体内锌的损耗〔12〕。应激小鼠血中锌下降可能是因为应激机体对锌的需求量增加,血中锌转移到发挥其生理作用的靶器官。对4种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铁与镁、铁与锌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应激对铁与镁及对铁与锌的影响机制相同。综上分析,微量元素铁、锌在应激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克敌.微量元素与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7.

〔2〕 starkie rl,hargreaves m,rolland j,et al.heat stress,cytokines,and the immune response to exercise[j].brain behav immun,2005,19(5):404-412.

〔3〕 李伟,陈家旭,杨建新,等.疏肝、健脾、补肾复方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行为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3,11(1):33-37.

〔4〕 reiche em,morimoto hk,nunes sm.stress and depression-induced immune dysfunction: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cancer[j].int rev psychiatry,2005,17(6):515-527.

〔5〕 brown michael r,w,smith anthony w.dormancy and persistence in chronic infection:role of the general stress response in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j].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2001,48(1):141-142.

〔6〕 马文涛,杨来启,王晓峰,等.急性应激对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2,35(2):111.

〔7〕 马文涛,杨来启,杨喜民,等.急性应激时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380-381.

〔8〕 ishihara y,iijima h,yagi y,et al.inhibition of decrease in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in repeatedly restraint-stressed mice by a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 derived from cultured mycelia of the basidiomycete tricholoma matsutake[j].neuroimmunomodulation,2004,11(1):41-48.

〔9〕 刘民航,郭俊生,李敏,等.大鼠模拟晕船适应过程中血清六种无机元素的变化[j].营养学报,2005,27(3):225-227.

〔10〕 姚泰.生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4.

血液的化学元素篇7

人的神经发生过程大部分都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时期完成,成年后大脑中只有两个与学习和记忆密切相关的部位会继续产生新的神经元,分别是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区和侧脑室的脑室下区。人们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周围布满血管,有机会与血液循环系统进行物质交流。

那神经系统的衰老除了受到已知的一些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会不会同样受到来自血液的外部因素影响呢?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托尼?维斯-科雷和同事们一起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对这种可能性进行了研究。

衰老要怎么衡量

随着年龄的增加,神经元再生的部位会出现什么变化呢?以往的研究告诉我们,神经元再生会慢慢减少,会造成神经组织退化的神经发炎却会增多,突触可塑性下降,在个体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学习能力下降与记忆的减退。

为了方便在研究中对这些衰老的特征进行衡量,维斯-科雷和同事们主要使用了两个参数:在细胞层面上,神经元再生越活跃,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CX)阳性的神经元含量就会越高;在个体行为的检测中,则通过恐惧性条件反射和水上迷宫测试完成水平的好坏,来判断老化程度。

血液会影响神经元的再生吗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研究者们首先使出了联体鼠。没错!就是珠联璧合亲密无间双剑合璧的……两只鼠。它们可不是简单的用万能胶粘在一起的,联体的两只小鼠之间血管相通,相当于共用一套血液循环系统。

科学家们准备了两种联体鼠,一种是同时联体鼠,即联体的两只小鼠都是年轻或都是年老的组合;另一种则是异时联体鼠,即两只小鼠一个年轻一个年老。通过对两种联体鼠的跟踪测量,发现异时组合中的年轻小鼠DCX阳性神经元水平明显下降,而年老的那只水平上升。但同时联体鼠中并未出现这种现象,无论是年轻/年轻组合还是年老/年老组合,DCX阳性神经元水平都保持不变。

由此看来,衰老带来的血液变化同样会通过循环影响神经系统,使神经元再生减少。不过这种效果是通过血细胞还是血浆中其他因子做到的呢?

研究者们给血细胞加上了绿色的荧光蛋白,使血细胞的分布一目了然——无论是同时连体鼠还是异时联体鼠,血细胞在联体的两只老鼠体内分布情况大致相似。但分别提取年轻和年老小鼠的血液,将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后把血浆注射进年轻小鼠的体内,与接受年轻小鼠血浆的小鼠相比,接受年老小鼠血浆的小鼠DCX阳性神经元含量下降。这些证据说明,血细胞并不是影响神经系统的因素,血浆中溶解着的某些因子才是罪魁祸首。

是不是你在作怪

仅仅知道影响神经系统老化的是血浆中的某些因子并不能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研究者们随后比较了多个因子的水平,发现有6种因子在年老小鼠和异时联体鼠中的年轻小鼠体内含量都有上升。其中,一种叫做CCL11的因子特别引人注意。之前人们只知道这种趋化因子在过敏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不知道它与衰老有何关系。但针对人类的研究发现,在20岁~90岁的人群中,CCL11在血浆和脑脊髓液中的水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所以这种可能与人类衰老密切相关的因子被研究者选中单独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研究者们先让小鼠服用CCL11,结果发现血浆中的CCL11水平升高,而神经元再生部位的DCX阳性神经元水平下降。如果向这些小鼠腹腔注射可以中和CCL11的抗体,DCX阳性神经元水平又会恢复正常。

接着他们从小鼠体内取出一部分神经干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分别加入年老小鼠和年轻小鼠的血清培养,加入年老小鼠血清的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形成的神经球(由神经干细胞发育而来,即将继续发育成神经元的细胞团)数量明显少于用年轻小鼠血清培养的细胞。

研究者们还尝试着把CCL11直接注射到年轻小鼠的神经元再生部位,结果这些部位的DCX阳性神经元数量下降,小鼠在恐惧条件反射和水上迷宫的测试中成绩也明显变差。当可以中和CCL11的抗体被注射到同一部位后,DCX阳性神经元数量又会慢慢恢复。

血液的化学元素篇8

【关键词】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 是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 e renal disease, ESRD) 患者重要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目前大多数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 尿毒症血透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75%以上。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逐步提高,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治疗目的不仅仅局限于维持生命和缓解症状, 而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多方面改善和恢复患者的生活状态。本文采用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保持其健康身心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90 例。所有病例均记录年龄、睡眠、血红蛋白水平、肌肉骨骼疾病、婚姻情况、糖尿病和心脏疾病。

1.2测评方法采用SF-36 量表( the MOS 36-item Shor t Form Health Survey ) ,结合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1.3统计学处理采用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

2结果

2.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按照SF-36 量表的计分规则, 分别计算量表8 个维度的得分, 并与杭州常模作比较。依据SF-36 量表的结构模型, 通过因子分析法, 将8 个维度的得分转换成生理健康总分(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 PCS)和心理健康总分(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睡眠、血红蛋白水平进入回归方程。此结果提示,年龄、睡眠、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表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3讨论

1993 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生活质量为: 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 它包含了个体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活质量通过患者对自身健康的主观感觉, 包括生理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测评, 逐渐成为综合评价透析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姜敏敏等[2] 通过对181 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 发现与普通人群相比, 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尤其在躯体功能、总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等3 个维度。而且, 与生理健康相关密切维度的得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与心理健康相关密切的维度。朱晓峰等[3] 研究证实,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液的氧合水平, 限制或逆转心血管并发症的进展, 缓解心脏及外周的缺氧状态等,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年龄、睡眠、血红蛋白水平、肌肉骨骼疾病、婚姻情况、糖尿病和心脏疾病均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睡眠、血红蛋白水平进入回归方程,此结果提示年龄、睡眠、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临床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患者家属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照顾,令其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重返社会[4,5]。

参考文献

[1]Martrin Diaz F, Reig-Ferrer A, Ferrer-Cascales R. Sexu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hemodialysis male patients [J]. Nefrologia, 2006, 26(4): 452- 455.

[2]姜敏敏, 李鲁. 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J].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4, 33(6) : 546-549.

[3] 朱晓峰, 张金元, 许龙根, 等.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 2005, 4( 6) : 310-313.

[4]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 增订版.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88-100.

[5]岑 琼, 王君俏, 王永芬, 等. 21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3) : 186-188.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