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网络安全舆情分析8篇

时间:2023-06-19 09:24:49

网络安全舆情分析

网络安全舆情分析篇1

关键词 网络文化安全;网络舆情;预警;智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213-02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以数字内容为标志、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以开放、多元、虚拟、交互为特征的网络文化,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给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制造和传播不良甚至非法网络信息等新问题。在 Internet 普及的过程中,网民们积极参与网络讨论、自由表达个人观点、自主传播思想文化,从而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和偏差性等特点[1]。网络舆情的广泛传播常常导致现实社会有关事件的放大升级,甚至对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力。针对网络文化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实现对网络文化内容的有效监管,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和有效引导,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要保障网络文化安全,实现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网络舆情,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监管系统,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必须明确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的性质和类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建立符合需求的应用模型,进而实现系统安全、可靠、有效的应用目标。

Internet安全对象不是一般的系统,而是开放、人在其中、与社会系统紧密耦合的复杂巨系统, Internet安全过程不是一般工程化的过程,而是一个时时处处有人参与的、自适应的、不断演化的、不断涌现出新的整体特性的过程[2]。因此,在建立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时是由人、机和环境构成的人机系统,应采用“人网结合、人机结合”的模式,运用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方法[3],将各行专家的经验、知识与先进的数据挖掘、检测与阻断、模式识别、趋势分析等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基于“专家群体+数据信息+计算机技术+专家经验知识”的系统应用模型。图1为运用综合集成方法构建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的理想参考模型。

2 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总体框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威胁网络文化安全的网络犯罪日益趋向智能化、技术化,要保障网络文化安全,必须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数据挖掘等技术。运用综合集成方法构建的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模型分为支撑层、数据层、分析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具体框架如图2所示。

3 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模型分析

3.1 支撑层

支撑层由Internet和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系统上层提供海量数据源和信息处理平台。

3.2 数据层

数据层实现信息采集的功能,利用网络爬虫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并进行有效的过滤和存储,建立网络舆情信息库。

信息采集是网络舆情分析的基础,采用纵向横向结合的采集方式,满足实时网络信息和互动信息源定点提取的需要。定向采集保证监控的深度和实时性,主要实现对新闻、论坛、评论、博客等设定站点板块的信息采集。全网采集主要通过搜索引擎进行广度采集,保证监控的覆盖面。对采集到的信息需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格式转换、数据清理、主题提取、相关性判断等,最后形成格式化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3.3 分析层

分析层作为系统模型的核心层,主要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对舆情信息的智能分析,生成舆情分析报告提交给决策机构实现智能辅助决策。

1)自动摘要

自动摘要是通过智能手段为文档自动形成摘要的技术,是进行信息抽取的重要形式,融合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4]。用户无需查看全部文档内容,通过该智能摘要即可快速了解文档核心内容,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主要采用基于统计与基于理解的方法,对舆情信息中各类主题、各类倾向形成自动摘要。

2)热点发现

根据舆情信息出处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利用关键字布控和语义分析,识别敏感话题。

3)主题跟踪

由于主题具有实时动态性,所以主题跟踪是一个动态学习过程。针对热点话题,实时地进行信息跟踪,分析网络上新发表的新闻文章和论坛帖子,关注话题是否与已有主题相同或类似。

4)趋势分析

通过对某个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被关注的程度进行跟踪,可以获取舆情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趋势或规律,以及地域信息分布,从而提供阶段性的分析,实现对舆情环境的监控和预警,进行适时控制和疏导。

5)倾向性分析

对每个主题,将各种信息进行自动聚合并利用文本聚类和观点挖掘技术对信息阐述的观点、主旨进行倾向性分析,判别信息的发展趋势,从而明确公众对相关热点事件所持的态度和倾向,以便帮助政府职能部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做出及时反馈。

6)舆情分析报告

将智能分析的结果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智能舆情报告,为相关职能部门快速、全面掌握网络舆情爆发点和事态发展趋势,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可信的分析依据。

3.4 应用层

应用层是人机交互层,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一定的软件环境对舆情信息的采集及舆情分析过程加以指导;另一方面则将舆情分析结果以直观、简洁的形式展现给用户,便于用户深入理解舆情信息,同时,提供信息检索功能,用户可以针对系统预设关键词进行定制查询,并能够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关键信息及倾向性进行查询,采用多种检索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率。

更为重要的是,应用层将结合智能决策系统实现对舆情信息的智能决策。针对热点信息与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分析,构建趋势预测模型,根据知识库存储的先验专家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形成最终的舆情分析结果,进而实现舆情预警。同时,对每次舆情预警进行必要的评价,优化预测模型的参数,调整和完善知识库存储的知识,使预测意见更接近实际情况,提高舆情分析的准确率。

4 结论

本文针对Internet安全对象的特点,运用综合集成方法构建了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模型。该模型采用纵向横向相结合的采集方式,保证了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监测的深度、广度和实时性,运行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和智能决策系统对舆情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发现网络热点问题并实时跟踪,从而实现对网络文化安全态势的预报和对危机的快速反应,通过舆情评价模块将有助于完善系统模型,提高预警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张虹.基于统计分析和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管理决策平台研究[J].科技信息,2011(7):495,502.

[2]何德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的新思维[J].科学中国人,2003(1):14-15.

网络安全舆情分析篇2

安全生产舆情监测分析及应对工作的实践表明,很多地方性安全生产舆情事件或舆情人物、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和肇事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重要敏感负面涉安言论等,如果在事件产生初期,没能及时进行适当的舆情应对和引导,极有可能扩大影响,演变成为全国性舆论事件,不但错失进行舆情应对处置的最佳时机,还会给全国安全生产舆论的整体形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陷于被动局面,更不利于后期舆情应对工作的开展。

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测、应对、引导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所有涉安企事业单位,要树立安全生产“大舆情”观念,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及其应对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对待舆情、真诚应对舆情。

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测、应对、引导工作应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渠道,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密切联系群众,不但要转变观念,还应注重运用科学的应对策略和方式方法。根据安全生产舆情监测分析以往经验,借鉴国务院新闻办等机构部门应对方法,我们应坚持并不断完善“四讲”策略。

第一,争取“尽早讲”。在安全生产舆情事件被曝光后的4小时内,舆情态势轮廓初现,整体可控性较好,是舆情应对处置的最佳时机,适宜第一时间表态,主动争取话语权,抢占舆论信息发酵制高点。

第二,必须“准确讲”。信息力求全面准确,真实可信,争取公众的认可和信任。

第三,坚持“反复讲”。秉承积极主动、诚恳谦恭的处置态度,坚持在舆论发展与应对引导工作交织演变过程的不同阶段,瞄准合适时机,主动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自媒体等多样平台,消除误解、舒缓情绪、答疑解惑,争取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做到“持续讲”。及时持续披露安全生产事件或者事故进展情况和舆论关切,给人们以希望,直至公布调查结果,舆论平息。

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测、应对、引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作,既需要建章立制、科学规划、讲究方法、高效有序,又需要建设深化积极向上的安全生产文化来团结和凝聚推进全社会安全发展的大局意识。一方面,以平等、积极、开放的态度,坚持信息公开,接受媒体舆论监督,主动与主流媒体建立良性互动、和谐友好的关系。与主流媒体建立联络沟通机制,推进日常安全生产宣教工作;与主流媒体建立合作互动机制,进行安全生产宣教主题栏目创建,组织重大安全生产新闻报道;与主流媒体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重大舆情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上,发挥积极的沟通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密切联系群众,打通与民沟通联系的渠道。建立网络意见建议吸纳机制和网络监督机制,发动网民进行网络监督,积极采纳建设性意见建议。这样,发动媒体、网民等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建设巩固和谐先进的安全生产文化,实现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鼓励全民参与安全监督,助力安全发展的互动循环。

网络安全舆情分析篇3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建设;效能检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99-02

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大学生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大学生对于国内外热点事件、突发偶发事件、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及其他社会现象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的总和,一般是学生思想动态的真实反映。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发现不及时,处置不妥当,就容易引发,影响到校园、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的建设及其效能的检验与分析,对于全面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做到科学有效处置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的建设

一般来讲,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网络舆情收集监测机制。舆情信息的收集工作是高校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前提,是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全面了解把握的第一环节。鉴于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建立对于高校网络舆情24小时不间断地采集、汇总、上报机制至关重要。首先要采取人工搜索和机器搜索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各大搜索引擎,新闻门户、BBS、博客、留言版、微博、视频、搜索、文档等各种网络载体的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知识库。其次在舆情监控知识库的指导下进行基于舆情的语义分析,根据监控主题、敏感词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科学分类、智能筛选,对信息完成初步的再组织,对热点问题和重要领域实时监控。最后,将监控结果进行汇总,以舆情简报、分类舆情、图表统计等形式上报学校并分别上报给学校职能部门,供其制定对策使用。

2.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工作是在前期对信息的收集监测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舆情信息进行鉴别,最终对于舆情信息的正负性质、特点规律、发展趋势、后果影响进行预判的过程。要做好信息分析研判,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应该组建一支由知识全面、经验丰富、洞察力敏锐的高素质人员组成的舆情信息研判团队,就收集监测上来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研判,从主观上确保科学分析研判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引入一套科学的、严格的分析研判程序,根据高校舆情信息的特点、规律、发展趋势,全面客观地作出相应的决策判断,从客观上保证舆情分析研判的准确性。

3.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网络舆情安全预警就是高校管理者对照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指标,对网络舆情产生、发展和消亡具有重要影响的要素进行动态、实时监测,运用综合分析研判技术,对当前网络舆情态势做出客观评价,预测其发展趋势,及时做出等级预报的活动。在综合考虑国际惯例、我国相关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网络舆情预警等级一般被划分为:轻警情(Ⅳ级,非常态)、中度警情(Ⅲ级,警示级)、重警情(Ⅱ级,危险级)和特重警情(Ⅰ级,极度危险级)四个等级,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网络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将为高校决策层针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启动不同等级的应急预案奠定基础,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处理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4.网络舆情危机应急机制。各高校应针对高校网高校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关键指标。给舆情突发事件的不同种类及不同等级,在日常工作中制定比较详尽的应急方案,详细确定危机处理的领导、内容、流程、方法以及各个舆情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遇到突发事件,能够立即启动,在短时间内调动和整合各种力量,形成联动、紧急、高效、有序的开展工作,布控一系列应对措施,以期最短时间内化解危机,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5.网络舆情引导干预机制。要及时平息矛盾、化解危机,离不开高校管理者对于舆情的主动引导与干预。在网络舆情的日常监管工作中,通过设立新闻发言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等方式,就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澄清真相,主动引导影响高校网络舆情主流方向,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在网络舆情爆发期,建立积极的干预机制。与大学生保持平等对话沟通,指定相关部门及时回应大学生的舆情诉求,把处理的措施及进展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大学生。与主力媒体舆论加强合作,及时引导舆论的转向。在舆情的衰退期,建立必要的跟踪反馈机制,继续关注舆情走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诱发问题的后续整改落实工作,防止舆情问题的再次反弹。

二、衡量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效能的标准

1.网络舆情收集监测是否全面时效。对于网络舆情内容的监测是否做到全面、准确、及时是衡量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首要指标。对舆情内容进行全面监测,包括舆情监测的范围、类别、总量等各个方面,只有做到监测的全面性,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遗漏掉任何一条可能引发舆情危机的信息。网络舆情监测及响应具有“黄金4小时”的要求。只有关注舆情内容监测的时效性,做到对网络舆情内容的“实时监测”,才能对网络突发舆情进行及时发现和应急处理,而这对网络舆情危机应急处理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2.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否科学准确。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工作是在前期对舆情信息收集监测工作的基础上,高校舆情研判团队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经过科学、严格的分析研判程序,对舆情信息进行鉴别,最终对于舆情信息的正负性质、特点规律、发展趋势、后果影响进行预判的过程。只有对舆情信息的科学研判,才可以从采集的海量信息中筛选、过滤出有效信息,确定重点监控领域与追踪对象,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可以避免因研判失误出现徒劳无功或者贻误时机的被动局面。因此,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否科学、准确是衡量高校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关键指标。

3.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是否及时恰当。网络舆情安全预警就是对照预警安全体系指标,发现对网络舆情出现、发展和消亡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对之连续不间断地动态监测、综合分析,对当前网络舆情做出等级预报的活动。综合考虑国际惯例及我国相关管理规定,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一般被划分为:轻警情(Ⅳ级,非常态)、中度警情(Ⅲ级,警示级)、重警情(Ⅱ级,危险级)和特重警情(Ⅰ级,极度危险级)四个等级,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只有做到网络安全预警的及时、恰当,才能为高校决策层针对网络舆情的情况恰当启动不同等级的应急预案提供条件,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因预警迟缓造成贻误战机,又不至于因预警过度造成草木皆兵。因此,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是否及时、恰当,是衡量高校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重要指标。

4.网络舆情危机应急是否高效有序。当网络舆情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演变成舆情危机时,高校网络舆情应急预案能够立即启动,做到领导有力、组织有序、协同配合、形成联动,在短时间内调动和整合各种力量,紧急、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布控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在最短时间内化解危机,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是衡量高校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基本指标。

5.网络舆情引导干预是否主动有效。在网络舆情的日常监管工作中,高校管理者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患为未然的原则通过设立新闻发言人、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等方式,主动引导影响高校网络舆情走向,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在网络舆情爆发期,能够及时回应大学生的舆情诉求,澄清真相、纠正问题,让大学生的合理诉求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在舆情的衰退期,能够继续关注舆情走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诱发问题的后续整改落实工作,防止舆情问题的再次反弹。网络舆情引导干预是否主动有效,这是衡量高校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综合指标。

三、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检验与分析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检验

1.日常模拟检验。在构建完成网络舆情监控体系之后.高校管理者应保持高度临战状态,注重日常对网络舆情监控体系运转效能的检验,最好能够实时选取国内外主流门户网站的典型网络舆情案例进行模拟演练,从信息的采集、分析研判、安全预警、危机应急、引导干预等各个环节对系统的运转效能进行全面检验,以验证体系指标选择的有效性和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对演练查找出来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完善改进,确保危机真正来临时有效应对.

2.危机实战检验。尽管平时的演练能够有效检验舆情监控系统的效能高低,但是演练的模式毕竟不能完全模拟舆情危机实际来临时的真实情景,因此到高校网络舆情真正发生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高校管理者一方面要立即启动舆情监控体系有效应对,更应该珍惜舆情来临时检验舆情监控效能的实战机会,做好经验总结,及时改进薄弱环节,以切实提升高校舆情监控系统的效能水平。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分析

整个高校舆情监控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充分依靠先进的舆情监控技术,因此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分析,应该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人工和智能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力求分析结果的全面、准确、客观。

参考文献:

[1]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2]呼雨,陈新杰,等.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2,(11).

网络安全舆情分析篇4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危机处于高发期,也是在国家高度重视建设和加强食品安全的关键时期。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编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中指出,2010年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以食品安全为主的公共卫生类舆情事件占事件总量的14%,位列舆情事件类型的第1位。此外,当前也是一个现代媒体高度发达,更多的关注舆论监督,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空前提高的时代。媒体和公众越关注食品安全危机,政府,尤其是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就越是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食品安全危机的特殊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复杂性和舆论的高灵敏度,使得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的舆论引导及应对具有不同的策略。2013年5月30日,浙江宁波市华美线业有限公司的约280名职工及家属在食用浙江新美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美心公司)蛋糕之后,出现集体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的现象。此前,宁波市鄞州区飞虹幼儿园16名小朋友在食用该品牌蛋糕后也出现集体腹泻。事件爆发后,新美心公司声誉与产品形象一落千丈,事件的后续影响较大。2013年6月4日,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认定这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绿姿慕斯蛋糕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新美心公司对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承担企业主体责任。宁波市政府启动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应急响应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该事件的发生使相关部门与企业更加警醒,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速度快、势头猛,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监测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企业、社会都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面对食品安全危机时舆情监测及应对的意识、经验和能力均不足,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以及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严重削弱政府的公信力。而食品安全舆情信息量较大,且真假难辨、传播迅速、影响深远。因此有必要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机制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并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规程,使食品安全舆情应对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

2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研究现状

2.1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食品安全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与焦点,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已经受到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的重视。但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缺少具体的监测手段分析与应对办法研究,使得相关部门无据可依。

2.2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融合起来的研究较匮乏我国目前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还仅限于应用性研究的范畴,对网络舆情的理论性研究仍然不足。主要集中在研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网络舆情演变效应以及网络舆情,但这些研究尚未成型。同时,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融合起来的研究更是匮乏,将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的演变机理作为主要对象的研究尚未出现[1]。

2.3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角度单一虽有一些学者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作为研究对象,但大部分是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效应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较多,且研究相对集中于规范研究层面。

2.4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结合定量分析的研究尚未出现对食品安全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研究多是从实证分析入手,或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结合在一起进行定量研究的文献尚未出现。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但个别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成果。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属于网络舆情的研究范畴,目前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虽然比较匮乏,但参考其他网络舆情理论的研究成果来发展和完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理论的研究是可行的,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

3.1网络舆情及其特点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借助于新媒体(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传播,具有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多媒体性、新媒体等特点,这决定了它的快速发展与它对传统媒体的挑战[2]。

3.2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手段“舆情监控”就是政府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对舆情信息主动地进行监测、收集、分析、控制与引导,反映社情民意,调动民智和民力,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舆情监控要起到“信息耳目”和“决策参考”的作用,其主要步骤包括:①监测与收集。在可能或已经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进行调查与访谈,关注网络相关媒体,广泛收集公众意见信息,及时、动态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突发事件舆情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涉及“三敏感”(敏感时间、敏感地点、敏感事件)的舆情信息,要实施重点监测与收集[3]。②分析与挖掘。对所收集的舆情信息进行比较、识别、筛选、总结、归纳、分类,同时要拓展舆情的深度,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编写、报送高质量的舆情快报,及时地供应急管理决策者参考。由于舆情未必是对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客观、科学的认识,不能直接作为应急管理决策的依据。同时,舆情信息的价值判断不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要注重舆情收集的全面性,并掌握从舆情中“淘金”的能力。③控制与引导。舆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对于那些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网络舆情,以及受国外组织教唆、借突发事件丑化国家形象的网络舆情,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4]。

3.3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方法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观点,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有“网络”之称。对于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应急管理者应当了然于心。对应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网络舆论,管理者应能做出及时反馈,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因此,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舆情分析,从而对其控制和引导[5]。由于网上的信息量非常大,仅依靠人工的方法难以完成对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需要加强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形成一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转化为主动梳理、引导。这样的系统应该具备舆情分析引擎、信息自动采集、数据清理等功能。

4宁波市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策略与办法

建立长效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根据食品安全舆情信息的特点,应结合宁波市食品监督管理的实际工作分工和具体职责要求,在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形成“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流程”。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

4.1工作目标为及时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控制食品安全事件危害,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应对。

4.2工作方式和内容监管部门日常每天监测网站、微博等媒体以及消费者网络投诉举报信息,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引起公众关注的涉及餐饮、食品风险监测等网络舆情信息,并根据舆情性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形成情况报告。

4.3工作网络及职责分工其中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即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及其分局,媒体、企业等各个单位的职责分工。

4.4工作流程包括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预警范围、处理权限、通报途径、基本应对措施等。

网络安全舆情分析篇5

自2010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舆情研究所开始编写《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社会科学的新兴研究范式,通过对民生、经济、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展现了社会关注的信息领域和变化趋势。《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显示,2011年全年影响力较大的网络热点事件共有349个,平均每天0.96个,中国已经进入危机常态化社会[2]。

一、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是指社会民众受到自己关心的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突发性事件的刺激,在网络上突然爆发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络舆情信息,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3]。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是通过网络舆情的演化最终导致在现实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是一种非常规突发事件,是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一道安全线,是防范网络不良舆情快速扩散的前提。由于网络舆情是现实问题在网络空间的集中反映,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源信息也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是对网络舆情实现有效管理的组织和技术路径[4]。本文研究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包括以网上舆情为源信息引发的现实社会中的突发事件和由现实社会突发事件引起的网上大规模舆论的事件,突出事件的突发性、影响力、大规模等特点。

根据罗伯特·希斯的论断,避免危机的发生或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成本最小、最经济也是最成功的危机管理办法[5]。归纳和总结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源信息的特征,有利于及时发现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源信息,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变化做出判断并对可能的发展做出评价,建立必要的组织和制度体系对网络舆情进行治理,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武汉大学沈阳教授编写了2011年第一到第四季度互联网舆情报告,每期报告列出了热点事件排行榜,共计99件。本文基于排行数据对100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事件源信息发展规律,探索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源信息的特点。

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源信息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源信息是指事件中引发关注、激发舆情并使其发展,促使事件成为舆情热点事件的源头信息,可以是网上的新闻报道、微博信息等,也可以是现实社会中的日常事件。本文以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源信息的主体、内容、结构、地点、时间等对应的纬度,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源信息的特征进行分析。叶平浩: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源信息特征:一个实证研究 表1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分类表

事件类型具体事件司法公正药家鑫事件、李庄漏罪案。娱体明星谢霆锋张柏芝离婚、李娜法网决赛、高晓松酒驾。环境保护南京梧桐树、大连PX项目、渤海漏油事故、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食品安全瘦肉精、塑化剂、双汇万人大会、地沟油事件、蒙牛致癌门。国际事务利比亚、埃及骚乱、突尼斯、逝世、乔布斯去世、中东变局。公民维权夏俊峰事件、钱云会事件、卖身救父、徐武事件、菜农自杀、郑州老太自焚抗诉。公共安全日本地震、抢盐事件、江西抚州爆炸案、7·23动车事件、上海地铁追尾、奥的斯电梯事故、邵阳沉船、云南铬事件、校车事故、互联网最大规模用户资料泄露、动车事故调查结果、武汉12·1爆炸案、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官员风纪案、郭美美事件、微博开房局长、会理悬浮照、中石化百万酒单、郭美美事件、赖昌星回国、李双江儿子打人、尤美美事件、袁善腊事件、门、我爸是市长、卢美美事件、云南官员艳照门、官员11刀自杀、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北大教授情人、济南狱警打人、北大校长批判美国教育、李阳家暴事件、陕西略阳干部涉嫌嫖宿案、宜黄免职官员复出、最牛工商局。

公共管理家乐福系列事件、京十五条、微博打拐、天价过路费、天价幼儿园、泰安袭警案、北京摇号购车、个税起征点、故宫失窃、南方洪涝、清华真维斯楼、陈光标慈善注水、富士康爆炸、统计局住房支出111元、南科大退学事件、本科生高考阅卷、河南案、故宫门、房产加名税及月饼税、温州老板外逃、李昌奎案、南京最牛蜗居、三公经费公开、中华脊梁造假、上海医跑跑事件、佛山小悦悦事件、微博实名制、广电限娱令、电信联通垄断、西安绿领巾事件、乌坎事件、淘宝商城事件、佛山活婴当死婴、“潘币”事件、联防队员案、楼市变化、刑诉法修改。(一)类目建构

本文对武汉大学沈阳教授团队编写的2011第一到第四季度的舆情报告所列出的99件舆情热点事件按照事件主题类型进行了分类[6-9](表1)。议题类型主要指该类事件指向同一类议题,该类事件舆情中还有可能包含其他的议题,本文的议题分类参考了王雅蕾等人在舆情热点事件的热源研究中的分类标准[10]。

(二)数据分析

编码完成后,对编码进行检验,检验后的KA值为92.6%,编码具有较高的信度,可以进行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进行,主要方法为频数分析、描述统计等,并根据研究的目的,通过内容分析对研究样本和研究类目进行人工统计,进行关联分析得出结论。

三、研究发现

(一)从事件类型的角度

为了探索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主题的分布规律,本文把事件按照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官员风纪、公民维权、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司法公正、娱体明星、国际事务等九大类进行了分类,受本科生高考改卷、房产加名税及月饼税、中华脊梁造假案等事件的影响,公共管理事件排第一位,占38%;受案、袁善腊案等事件的影响,官员风纪事件排第二位,占23%;受7·23动车事故、校车事故等事件的影响,公共安全事件排第三位,占13%。三大类事件占据了整年舆情的74%,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大幅上升,分别达到5%、4%(图1)。

(二)从事件持续时间的角度

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持续时间的角度来看,整体持续时间比较平均,25%的事件会持续0-20天,24%的事件会持续81-100天(图2)。

通过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和发生时间进行关联分析(图3),可以发现,官员风纪事件在网络上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只持续0-20天,主要是因为官员风纪事件主体比较单一,度高,依法依规处理比较快,也反映了国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态度。公共管理事件在网络上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会持续40天以上,主要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公共管理已经成为问题和矛盾最为集中,社会公众关注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公共管理事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利益相关度高,处理起来的难度较大。需要政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和督政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预防和处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的工作职责,健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

(三)从发生区域的角度

从事件发生的区域分布来看,事件主要集中发生在北京、广东、浙江、河南等人口大省和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北京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达到了28%(图4),由于北京是国家中心城市,是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的中心,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使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较集中。

从事件发生地点和事件的关联分析来看,北京的公共管理和官员风纪事件发生较多,分别达到15%、9%(图5),主要是因为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官员比较集中,关注度较高。河南在食品安全事件方面发生率较高,达到2%,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大省,拥有众多的食品企业,食品安全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进一步拓展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防群控的平台,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问题。

(四)从发生时间的角度

通过分析事件发生的时间段(图6),可以发现,春节前后是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低谷期,这一阶段与春节的团圆祥和气氛有关联效应,秋、冬季是事件的高发期,这一时期与社会整体运行的规律性节律有关联效应。

通过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事件进行关联分析(图7),可以发现,夏秋季是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高峰时段,也是公共管理事件、官员风纪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的高发期,这也与社会现实运行的规律性节律有关。

四、结论与探讨

信息和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使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新媒体如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兴起,使人们的生产、经营、生活、学习、交流等各个方面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互联网具有放大镜特征,许多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影响事件,具有网友最先揭露,然后传统媒体跟进报道,最后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除了以上的一些特征外,还具有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受到了“导火索”事件的刺激,常常出现人群聚集、民众情绪波动大,行为冲突厉害、情况多变、事件在极短的时间爆发等特征[11]。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还比较薄弱,应急反应慢,政府需要从传统的“灭火式”处置网络舆情,转变为坦荡透明地面对舆论,将负面舆情转化为展示正面形象和树立政府公信力的机会,事件信息源辨识不力,联合协调处置机制缺失。互联网已成为政府了解民情的直接渠道,也是新形势下政府的重要舆论阵地,网络舆情一旦被错误地控制和引导,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需要政府树立科学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正确理念,通过采样、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收集和分析舆情。主动作为,加强有效处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加大先进科学理论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研究,构建规范处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80期网络发展信息与动态[R].北京:北京互联网信息中心,2012.

[2] 喻国明.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的现状及特征——基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蓝皮书的分析性结论[J].新闻与写作,2012(5):6365.

[3] 林艳.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4] 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11):5254,51.

[5] 张小明.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6(7):1419.

[6] 沈阳.2011年第一季度互联网舆情报告[R].武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1.

[7] 沈阳.2011年第二季度网路舆情和微博问政报告[R].武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1.

[8] 沈阳.2011年第三季度网络舆情报告[R].武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1.

[9] 沈阳.2011年第四季度网络舆情和微博问政报告[R].武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2.

网络安全舆情分析篇6

【关键词】网络舆情;安保工作;风险分析;对策

引言

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国网民为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0.3%[1],互联网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阶段,网络舆情正成为互联网时代主要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安保工作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网络舆情的影响,民众对以往“可望而不可及”的安保工作开始有了监督机会。安保工作也从以前“只要领导满意、保障安全”的目标逐步转向尽可能地让民众称好,树立忠诚卫士的良好形象。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已然成为安保部门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在网络舆情学术研究中,目前尚无安保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接近的是涉军、涉警方面的网络舆情研究。如李金满(2008年)的《网络舆情与警察应对》一文通过建立舆情引导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罗赞(2015年)的《自媒体时代涉警舆情的特点及其应对》一文中从涉警舆情的特点出发,给出了警方的应对策略;马宏省(2015年)的《网络涉军负面舆情研究》一文,通过分析网络涉军负面网络舆情的表现及危害、成因,最终给出了应对举措;崔远航(2016年)在《积极扩散新媒体的“正能量”—近年我国涉军网络舆情呈现与态势》一文中指出,网络涉军舆情热度持续上升,议题分散多元。综上所述,目前涉军、涉警舆情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具体工作环境出发开展研究,对安保工作的适应度不高。本文在论述网络舆情对安保工作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安保工作中可能引发网络舆情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安保工作中应对网络舆情的几点措施,为安保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1网络舆情对安保工作的影响

网络舆情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主要通过互联网传播和形成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网络发展势不可挡,它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3]。当前我国处在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由于利益调整、新旧交替、阶层分化等原因,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各阶层利益追求愈加多样,公众话语权诉求不断高涨。这种复杂性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对安保工作产生了多方面影响。1.1对安保环境的影响网民数量的激增、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安保环境较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安保工作随时可能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1.1.1网民的不同动机催化网络舆情的产生据统计,我国网民以20-29岁的青年网民占比最大,他们思想活跃,敢于发表意见,每当出现焦点事件,极有可能参与围观热议。较典型的网民动机有以下几种:(1)仇官仇权。在安保任务中,往往需要对部分道路或场所采取管控措施以保证安全,但不了解情况或不理解安保工作的民众,经常会对这些管控措施心存抵触,加之受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会有意或无意地触发平时的不满情绪,表现出仇官仇权的心态。(2)好奇炫耀。安保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普通民众一般不了解安保工作的情况和做法,不知道安保对象是谁,他们往往只是看到了表面的安保措施,即使安保工作与己关系不大,但出于好奇,有可能将信息通过自媒体传播出去,制造“眼球效应”,引起网络围观。(3)“别有用心”。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常常借助网络资源,雇佣专业网络“推手”与“打手”操控网络发声,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跟风起哄,炒作舆情事件,破坏社会和谐环境。1.1.2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放大网络舆情的效应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是舆情传播的重要载体,这些新媒体以其独有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在网络传播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传统媒体时代,舆情的传播基本属于单项传播,民众只是接受方,接受传播后只能在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现实空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不能形成大规模的信息传输。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民众的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下信息以“宇宙大爆炸”的方式和速度扩散和传播。据相关资料显示,借助网络、手机等数字化传播手段,6分钟内第一手资料就能够上网,12小时形成第一轮炒作,24小时形成第二轮炒作[4]。这就导致了在网络时代,即使你我相隔万里,不但可以窃窃私语,更能呼风唤雨。1.2对安保要人的影响对要人的安保不仅包括人身安全,也包括政治安全,要尽力维护要人的形象和声誉,注意政治影响。1.2.1对要人人身安全的影响在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过程大大缩短,舆情扩散速度加快。即使一个很小的事件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酝酿爆发网络舆情,导致的发生。在发生后,要人有可能到现场进行处置,安抚群众情绪。如果事件得不到有效控制,矛头可能会转向要人,影响要人的人身安全。如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就是在事件发生后负责人接待过程中,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最终酿成严重烧突发事件,假若这起事件中有要人,事件的后果将不堪设想。1.2.2对要人政治安全的影响网络舆情有时候虽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但是不良信息传播会严重影响要人的政治形象和威信。从《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几年来的统计数据看,涉警舆情大多为负面信息,在网络空间里,这些负面消息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引导,编制成看似“合情合理”的谣言,而这些谣言一经爆出,很容易被不明真相的“正义网民”迅速传播,民众的负面情绪很容易会转化为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满或对领导体制的不信任。1.3对安保队伍建设的影响安保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安保工作的成败。网络舆情对安保队伍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3.1对安保队伍形象的影响安保人员自身形象建设事关人民群众对安保部门的态度与要人安全,绝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面子工程。安保人员形象建设得好,人民群众拥护安保工作,安保工作的群众基础雄厚,就更有利于开展安保工作,维护要人安全。反之,如果人民群众不支持安保工作,安保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要人安全则无从谈起。在自媒体时代,安保人员形象依赖于媒体传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安保工作,树立安保人员良好形象,促进安保工作水平的提升。1.3.2对安保队伍管理的影响微信、微博等移动社交软件正在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体发声者,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分享给他人,只要想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传播,声音或图像等信息随时随地都能够在网上传播。目前安保人员多是80、90后,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受网络影响较大,网上的信息有正能力的,也有消极负面的,对安保人员的思想影响很大,如不及时加强队伍管理,极有可能引发队伍管理问题,给安保工作带来隐患。

2安保工作中网络舆情风险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公民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虽然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安保形式有所改进,但是仍可能存在引起网络舆情事件的风险。因为,安保主体和安保措施是网络舆情产生的源头和根本,也就是说,安保工作本身是网络舆情产生的内因。因此,通过分析安保工作容易产生网络舆情的风险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安保部门的应对能力。2.1安保执勤主体方面在安保任务中,执勤主体不仅包括专门的安保人员,也包括在其指导下的社会保卫力量。这些社会保卫力量可能是一名普通保安或任务志愿者,他们在任务的、与外部群众接触多,是最容易产生网络舆情的环节。原因可以归为两点:2.1.1网络舆情的思想认识不足执勤人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认识存在不足。一方面,网络舆情的重要社会影响没有根植在执勤人员的头脑中,网络舆情是只是在网络中运行,是不现实的,殊不知其对线下社会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少数人抱有“我是在为‘领导’执行安保任务,没有人敢制作这方面的网络舆情”的思想,认为网络中形成的舆论场不会疯狂到哪里,传统媒体的巨大权威仍然无法撼动,总是采取回避和轻视的态度,忽视了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规律,认为对舆论场的掌控还在自己可及范围之内,这都导致了执勤人员低估网络舆情的巨大社会影响。2.1.2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不足网络舆情的应对离不开尚巧善变的技能。应对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平添负面舆论,加大处置难度。安保执勤人员应对网络舆情的技巧普遍不高。主要由两方面原因,一是执勤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应对技巧培训,媒体素养不高,不知道如何与媒体、网民打交道,遇到事件后也不知道如何恰当处理;二是执勤人员工作压力大,特别是一些重大安保任务,执勤强度大,经常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受到不良刺激时,不注重控制个人情绪,极易引发网络舆情。2.2安保执勤措施方面2.2.1外宾安保措施中的舆情风险因素在一些非知名外宾安保勤务中,外宾住地多是豪华宾馆,这些宾馆也对外开放,网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外宾。外宾外出活动时,由于地域、人情的差异,外宾的某些举止或行为可能会引起周围群众的关注,一些好奇的群众可能会拿到“朋友圈”去晒一晒自己的见闻,关注的人多了就可能引起舆情事件。例如,2011年,非洲某国要人在上海访问期间,部分群众通过手机将要人的车队,拍下来上传到网上,并得到众多人的转发,暴露了要人的行踪,给下一步要人安保安全带来了隐患。又如,2013年12月2日到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在11月19日,卡梅伦就开通了新浪微博,并且在12月2日上午7点39分一下飞机就利用微博成功了行程信息。在此后的几天的活动中,卡梅伦每到一处都会信息,将自己的行程“全程直播”给广大网友,被网友不断加以评论和转发。卡梅伦的这一举动虽然体现了政治家的亲民风范,但是给执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必须不断调整安保措施,保证安保对象安全。据统计,已经有100多位外国政要申请了微博,以后这种直播情况下的安保任务将成为常态。因此,在这些新媒体面前,外宾安保工作存在着较大的网络舆情风险,时刻考验着安保部门的舆情应对能力。2.2.2大型活动安保措施中的舆情风险因素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虽然安保措施缓和了很多,但是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在安保工作中不注意安保形式,限制过多,影响广大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正常秩序,有可能在安保活动现场周围引发群众围观和群体性滞留,极易引发网络舆情。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举行诸如G20、博鳌论坛等大型活动也越来越频繁,经常有重量级的要人前来参加。大型活动具有场所公开、人群密集、财物集中、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节点特殊、临时搭建设施多且随意性强、媒体关注、情况复杂、安全隐患多等特点,活动中容易发生骚乱、踩踏等各种治安事件(灾害事故)[5]。因此,安保措施数量多、种类杂,如社会面管控,交通秩序管理等,这些都有可能涉及民众的权益,若事先宣传教育工作没有做好,则有可能触发网络舆情。例如在一次安保工作中,进行路线管控的交警以“为领导服务”的理由,拦截社会车辆,结果引起网络舆论的猛烈轰击,不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还影响了要人的政治形象。

3安保工作中应对网络舆情的几点措施

网络环境的形成、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安保工作中容易产生网络舆情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提升安保工作能力,提出了如下几点应对措施。3.1树立正确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一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网络舆情。既要重视舆情对事件和社会的影响,及时关注其发展动态,积极应对;又不能过于恐惧,让网络舆情牵着鼻子走。坦然面对舆情,积极了解网络环境的特点,不断探索新媒体下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规律,改进安保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效率。二是提高安保人员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要不断加强对安保人员的网络舆情重要性的教育,通过分析过往的舆情案例,从根本上提升思想重视程度。认清网络舆情与网下社会之间的互动耦合机制,防止蝴蝶效应的发生。3.2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大型活动中,安保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安保人员的技能,必须加强上岗前的培训[6]。一是选拔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能力全面、文字功底强、熟悉网络环境的安保干部,组建专业网络舆情应对队伍,负责网络信息的收集分析、网络舆情监控等工作,并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出现时,负责网上发帖、跟帖和撰写网评文章,及时开展正面引导,确保安保部门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二是对安保人员开展网络舆情知识培训,提升安保人员的媒体素养。开设网络知识、网络舆情应对技巧与策略等课程,邀请舆情分析处理等方面的专家定期对网络舆情培训,提高安保干部与媒体打交道、运用互联网、开展舆论引导的能力,重点培养安保干部应对网络舆情的处突能力,学会面对网民说话,对于一些敏感话题,要学会巧妙回答,比如可以切换一下话题,不要过度辩解和过度承诺,也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网民。3.3进一步改进安保工作形式解决安保工作的网络舆情问题,关键还在于安保工作自身。一是注重发挥技术防范的作用。要精细化管控安保措施,尽可能减少警力,缩小对人民群众的影响程度。这既有利于保密,也容易得到人民群众对安保限制的谅解,避免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二是实现安保措施的适度信息公开。网络舆情的产生不仅与事件本身相关,而且与人们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和理解方向有关。不透明的信息造成人们对事件似是而非的了解,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的臆想是网络舆情爆发的直接原因。虽然安保任务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但对于一些能够公开的信息,要依托权威的官方信息平台及时公布,捕捉事件爆发点,重点关注那些容易引发网民负面社会情绪的信息,避免因信息不透明造成群体性负面猜测而引起的负面事件。3.4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包括网络舆情的搜集和分析,网络舆情的等级判定。一是网络信息搜集阶段。网络信息收集是网络舆情预警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搜集初步判定网络舆情涉及的事件及其影响力。网络信息收集可以采用手工收集也可以采用技术收集。对于集中反映舆情的网站、博客或最新的网络热点可以采用人工收集,而广泛的互联网信息,由于涵盖面比较广,涉及信息量非常大,则要依托技术手段。二是网络信息挖掘阶段。利用统计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技术,从互联网信息以及网民关注的议题中发现近期的网络舆情,从中找到反映网民社会政治态度的热点,进行挖掘和追踪,对社会安全与稳定做出预警,网络信息挖掘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三是判定舆情警级阶段。根据预警指标体系,评判目前舆情的警情等级,针对网络舆情反映的有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状况实施预案。从海量信息中甄选和识别有效的舆情信息是掌控网络舆情最关键与最重要的环节。在安保工作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人技结合是最为有效,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3.5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对于网络舆情所反映的问题,安保部门要及时地进行干预和引导,及时占领舆论高地,使之向有利于安保工作的方向发展。要尽力放弃封帖、删帖的粗暴的封堵办法,在理解和尊重网民感情的基础上,利用正能量的影响网民,积极理性思考,在应对网络舆情中产生共鸣。一是建立“官方新媒体”。构建自媒体官方平台等方式主动关注的信息,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的作用,建立舆情收集、信息、政策解读和沟通协调四大机制,第一时间占领舆论的主旋律,对人民群众提出的建议和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在这方面涉军舆情引导做到就非常好,截止到2015年10月,军队单位经审批的官方微博账号共4家,微信公众号共9家,新闻客户端1家。从2014年、2015年涉军网络舆情态势可见,借助新媒体平台,我军在重大事件中重磅发声有利地引导了舆论方向[7]。二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又成“网络大V”,拥有众多“粉丝”和追随者,是推动网络事件发展或话题的重要乃至决定性力量[7]。在日常的安保工作中,要注意选取知名度都比较高的人士,譬如著名的知识分子、学时渊博的政府官员、民间有影响力的人物,积极培养属于“我方”的意见领袖,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讲清楚安保工作的利害关系,坦诚地与他们进行沟通,使其在思想领域为我方服务。遇有重大安保任务时,密切关注意见领袖的动态动向,一旦发现他们介入安保敏感事件,通过意见领袖适时引导网络舆论,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使得网络舆论更具说服力和信服力。三是建立民众舆情表达机制。在2016在网络安全上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对于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出的还是对领导干部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安保部门对待网络舆情“要积极疏,不要一味堵”。积极建立与人民群众的对话协商制度等长效机制,协调相关部门,让普通网民充分抒感,官员悉心听取意见,与网民保持良好互动和沟通,发挥解压阀功能,调解各方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通过网络所反映的诉求,只要是正当的、合理的,就必须予以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让人民群众感受党为人民服务的真诚与务实,如,任务中的路线选择问题,限制活动区域问题等;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回复,争取得到人民群众的谅解。

4总结语

总之,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既是提升安保工作水平的新机遇,也是新的社会环境给安保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对安保工作的影响,以及安保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风险因素,提出了安保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五点措施,为安保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提供参考。但应对网络舆情不仅仅是安保部门的一己之任,更需要政府、媒体等多部门联合应对,因此,如何建立联合机制将成为安保部门应对网络舆情下一步研究的建设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曾润喜,张薇.网络舆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2.5-6

[3].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

[4]罗赞.自媒体时代涉警舆情的特点及其应对[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5(9);50.

[5]朱得旭.大型活动安保风险评估概论[J].犯罪研究,2008(4);40-46.

[6]崔远航.积极扩散新媒体的“正能量”—近年我国涉军网络舆情呈现与态势[EB/OL].

网络安全舆情分析篇7

[摘 要]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作为现代情报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把适合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研究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架构起深度的教研内容体系。试图建有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信息管理与大数据挖掘、信息建模与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等动态专题;在实践环节中系统地探研涵盖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的情报大数据管理技术,并构建其训练系统。学术上拓展提高了我国情报学科知识和成果的利用水平,实践上促进对当前涉军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研发能力和开创情报大数据管理的前沿性研究。

[关键词] 情报学;大数据管理;舆情分析;课程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2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28- 03

1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组织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作为现代情报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把适合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研究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能够架构起深度的教研内容体系,是培养情报学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

1.1 建设理念与设计思路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建有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等专题。该课程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情报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根据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我国情报管理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该课程对培养学员信息管理工作理论素养和信息技术,加强学员情报管理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我国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专门情报管理人才为目标,遵循课程教学规律,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坚持因材施教,突出教员主导、学员主体,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能力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

设计思路是深化情报学教学改革,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既要充分讲透教材,又要扩充前沿内容,把网络舆情分析与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架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实施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

1.2 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数字环境下情报管理正在经历从宏观层次的文献向微观层次的情报、知识和信息转换。情报管理越来越关注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网络信息管理、数据库和信息内容安全等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关注信息管理系统、情报网站系统、舆情分析系统等的研究。

本课程围绕情报管理的总目标,介绍情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专门情报与情报整编研究、信息管理与情报技术研究,重点研究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分析和服务。精选代表性论著和专题核心文章布置研究生认真研读,选择部分专题进行研讨和技能训练。按照培养需求,不断完善专题内容,以进一步加快研究生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内容标准就是通过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的教学,要求研究生对情报管理方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高层次理性认识,从研究和应用的多个层次上了解和熟悉情报管理的先进设计和先进技术。学习内容分为以下8个环节: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

1.3 教学实施方案

依据内容标准制定的8个环节,给出以下实施方案。教学要求总体是:教学内容紧跟发展趋势;以教员课堂讲授、经典文献导读、交流讨论和课外阅读研究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为:①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研究;理解和掌握学重点是涉情报报管理理论前沿的基本问题。②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掌握情笱芯糠椒ǖ幕本要素;理解情报研究方法在军事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熟悉军事情报整编的研究。③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技术;理解情报工作中的大数据挖掘问题。④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理解信息建模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⑤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理解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的一般技术;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⑥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掌握涉情报报获取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实现机制。⑦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掌握舆情情报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实现机制。⑧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理解和掌握涉情报报服务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实现机制。

1.4 教学组织与论著研读

通过基本著作阅读,编写教学实施计划,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训练方案等工作,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组织采用讲课和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提高研究生开发和管理信息数据库、舆情分析系统,以及掌握相关应用技术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对有关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和分析;个别专题内容按任务和对象需求进行调整和选择;课程进行期间组织学员进行研讨;围绕教学,组织好讨论、答疑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舆情应用系统的开发。授课教室具备现代多媒体教学条件,原型系统研发具备网络连通的教学条件。考核内容主要是研究报告写作成绩和平时成绩。

基本阅读著作,教材是笔者所编著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版)。参考文献主要包括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介》、刘慧 等《军事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王能斌《数据库系统原理》、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周荣庭《军事信息管理概论》、傅会民 等《军事信息技术》、马费城 等《信息管理学基础》、肖占中《军事信息管理》、刘继贤《军事管理学》、黄晓斌《网络信息挖掘》、史忠植《人工智能》、刘瑞挺《信息管理实用技术教程》、翟延富《数据库与网络技术》、樊月华《Web技术应用基础》、方d东《网络舆情蓝皮书》等。

2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实践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实践环节系统地探研涵盖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的情报大数据管理技术,并构建其演示训练系统,力求在学术上拓展情报学科领域的研究空间和深度,提高相关知识和成果的利用水平。该课程实践方法的核心之一是深度融入网络舆情分析技术,以下阐述相关教研内容。

2.1 能力实践综述

主要研究互联网上主题舆情的分析技术,以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理论体系和信息智能处理技术为基础,将国内外先进的知识技术运用于网络舆情智能化分析的全过程,促进图书情报界在网络舆情采集、处理和服务方法与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一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采集。网络舆情情报规划与获取研究,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研究,舆情网页内容和链接相关性的判定研究等;二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处理。主题网络舆情的本体构建研究,语义层的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研究,基于情感本体的舆情倾向性分析研究等;三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服务。舆情事件网页内容的词汇关联分析研究,基于网络论坛的舆情话题追踪研究,网络舆情检索系统中的查询主题分类研究等。

2.2 课程实践之一: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

网络舆情的信息管理。包括:①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网络舆情的采集方法、搜索引擎的研究进展、网络信息的分类及其抽取。②舆情话题的搜索技术。话题搜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主题爬行的实现。③网络舆情的信息处理。网络舆情的处理方法、网络舆情的信息内容分析。④网络舆情的内容分析与服务。知识技术及其应用、主题舆情内容分析框架。⑤基于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动力学性质。

网络舆情信息抽取和整理。包括:①舆情网页的结构特征与分块处理。话题标记和页分块、内容分块、布局分块、结构分块。②基于主题爬行的舆情网页分块。网页的预处理、网页分块的特征提取、舆情内容块的整合。③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网络舆情语义的特征、特征抽取及其改进、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与整合。网络舆情的情报价值与情报支援;网络舆情情报支援系统。

2.3 课程实践之二:网络舆情的信息分析

舆情网页与话题相关性的判定。包括:①内容相关性的判定方法。元数据方法、链接标签数据方法、链接结构分析方法、页面语义信息方法。②链接相关性的判定方法。、主题链接上下文信息提取、基于语义相似度计算的链接判定。③舆情网页内容相关性的分析。主题特征的选择、待识别网页模型的建立、话题文本识别算法的选择。④舆情网页链接相关性的分析。基于信息链接关系的分析、增加主题分析的改进算法。

基于本体的网络舆情分析。包括:①通用本体构建的几种方法。②基于本体的主题网络舆情知识模型。舆情的本体知识源、本体的主题舆情构建策略、知识模型中的本体库架构。③主题网络舆情本体的实现方案。本体构建的规则、本体的实现步骤、一个舆情事件的本体实例。

基于情感本体的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包括:①网络舆情的倾向性分析。②网络舆情倾向性识别方法及比较。基于文本分类的倾向性识别、基于语义规则的倾向性识别、基于情感词的倾向性识别。③情感本体的构建方法。领域语料的情感概念选择、基于情感本体的领域语料整合多情感概念的情感本体构建、本体话题构建。④基于情感本体的主题舆情倾向性分析。特征词情感倾向度、增加程度级别的特征词权重、基于情感本体的倾向性分析。⑤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实验与结果分析。

2.4 课程实践之三:网络舆情的信息服务

网络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包括:①语义特征的抽取转换。语义转换及概念特征生成、概念映射匹配算法分析。②网络信息的聚类与分类方法。Web文本信息的聚分类、本体的聚分类、语义聚分类分析。③基于本体的语义相似度计算。④基于语义的主题网络舆情信息聚类。舆情信息聚类流程分析、基于语义相似计算模型的凝聚层次聚类。⑤基于语义的主题网络舆情信息分类。舆情信息分类流程分析、基于语义相似计算模型的分类算法。

舆情采集与处理的功能实现及评测。包括:①原型系统的功能和开发平台。②舆情采集实验与结果分析。实验数据选取和测试指标、URL与主题相关性判定算法测试、舆情采集应用分块方法的效果测试。③舆情信息聚类实验与结果分析。④舆情信息分类实验与结果分析。

面向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信息服务。包括:①基于网络论坛的舆情话题追踪。基于文本图的话题追踪模型、文本概念图的生成与关键词识别、语义相关度的计算及追踪话题的更新、舆情话题追踪实验与结果分析。②网络舆情检索系统中的查询主题分类。基于语义知识的查询分类模型;文档目录图上的查询词扩展、目录图上的查询分类识别、查询主题分类实验与结果分析。③舆情事件网页内容的词汇关联分析。基于词跨度的事件内容关键词获取、基于共现次数统计的词汇关联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词汇关联实验与结果分析。

网络安全舆情分析篇8

本研究样本数据来自于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对合肥、福州、石家庄三个省会城市所进行的调查,调查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知晓网络舆情并具有一定互联网使用经验的城市居民,即网民。之所以选择这三个城市,是因为它们分别处于华东与华北地区,人口较多且经济较发达,网络普及率较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合肥的“牛肉膏”事件还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2011年12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区展开预备性调研,并对调查问卷进行完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网民的个体特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民众参与、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政府反应的满意状况评价三个部分,并在2012年2月至3月完成了对合肥、福州、石家庄三市网民的调查。调查人员为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与江南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具有丰富的问卷调查经验且经过专门的训练;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主要选择超市、大型书店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且随机地选择符合条件的居民,并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来完成问卷。本次调查在合肥、福州、石家庄三市各随机完成200份问卷,累计完成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92份,有效问卷率为98.67%。有效问卷的网民相关统计特征:(1)受访者男女比例比较均衡,分别为5152%和4848%,且未婚者占多数,为总体的6216%;(2)在年龄层次方面,18~35岁的受访者占绝大多数,所占比例为7568%,他们是主流的网民群体,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比较关注;(3)在家庭结构方面,三口之家占多数,为总体的4797%;(4)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的受访者占主体,为总体的4966%,而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占总体的8513%,可见本次调查受访者的学历层次较高;(5)在个人年收入方面,1万元及以下者占多数,为总体的4088%,而处于1~2万元、2~3万元、3~5万元、5万元以上4个区间的受访者人数比例较为均衡,分别为1284%、1689%、1318%、1621%,可见受访者在个人收入方面差异较大。

二、网民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认知与态度

网民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认知、网民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参与行为的态度等问题是本文开展研究的基础。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对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真实性,有4764%的受访者选择“有所相信”,1723%的受访者选择“比较相信”,而选择“比较怀疑”和“十分怀疑”的受访者分别为2770%和642%,只有101%的受访者选择“从不怀疑”,可见,大多数人比较相信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真实性;对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能够反映现阶段食品安全的真实状况”这一说法,有5371%的受访者选择“认同”与“非常认同”,说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对社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网民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参与行为的态度,当出现食品安全负面报道时,有4493%的受访者表示能够理性分析,不仅积极关注,还会与周围人讨论;当自己的观点与网络中大多数网民的观点不一致时,有449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受大多数人的观点,有309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网民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参与行为的问题上持有较为理性的态度,能够通过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通过问卷调查探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网民的行为特征。

三、网民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本文将网民的参与行为(如果第i个网民选择发帖、回帖、转贴等方式参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Yi=1;否则Yi=0)定义为因变量。在自变量中,主要考虑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认知态度(对负面报道的态度、其他人参与言论的影响)、对政府反应的满意状况评价(对政府回应批评言论、公布工作内容、快速调查网民质疑等行为的评价)以及个体的统计特征(学历、收入、职业)。式(1)中,Yi为因变量参与行为,p为因变量为1的概率,B0为常数项,Bij为回归系数,Xij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εi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利用SPSS19对问卷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其中,在各自变量中,以第一个选项为参照项,所得估计结果见表2。从表2中列出的综合性检验的各项数值来看,模型整体检验结果比较显著,且自变量的符号也与预期基本相符。在显著化水平较高(5%)的自变量中,网民对负面报道的态度(NEA)、对“政府快速调查网民质疑的行为”的评价(INP)、对“政府及时回应行为”的评价(TRE)、对“政府及时处罚责任人的行为”的评价(TPU)、其他网民言论的影响(INF)、对“政府公布工作内容的行为”的评价(AWB)、对“政府利用意见领袖进行引导”行为的评价(OLG)等因素对其参与行为都有所影响。而学历(EDU)、个人年收入(YIN)、职业(VOC)等其他自变量与网民的参与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

四、结果分析与政策含义

基于上述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所得出的初步分析结果是:第一,网民对食品安全事件负面报道的关注度对其舆情参与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各评价选项中,“比较关注”和“非常关注”两个选项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前者在小于5%的水平上、后者在小于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以“对食品安全事件负面报道极少关注”为参照项的情况下,对负面报道的关注度是影响他们参与行为的正面因素。这是因为,食品安全危机爆发后,网民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急于获取有关食品安全事件的相关信息。而食品安全事件的负面报道将加强网民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释放。参加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讨论,有助于宣泄内心的不满与焦虑,以获得情绪上的解放[13]。因此,越是关注食品安全事件负面报道的网民,就更具有参与舆情讨论的意愿。第二,网民对“政府快速调查网民质疑的行为”的评价对其舆情参与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在各项评价选项中,“一般”和“非常好”两个选项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前者在小于1%的水平上、后者在小于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与那些“认为政府在快速调查网民质疑方面做的非常不好”的受访者相比,认为政府在这方面做的“一般”和做的“非常好”的受访者更愿意参与舆情讨论。这可能因为网民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作为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平台,当他们的质疑得到重视并通过政府的调查及时获得解答时,网民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信心将得到加强,其参与舆情讨论的热情也将有所提高。第三,网民对“政府及时回应行为”的评价对其舆情参与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从回归分析结果看,选项“非常好”的回归系数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与那些“认为政府在食品安全危机出现后的及时回应或表态解释方面做的非常不好”的受访者相比,认为政府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的受访者参与舆情讨论的愿意更低。这是因为食品安全事件会引发网民的焦虑情绪,而政府的及时回应或表态解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网民的焦虑情绪,从而降低其通过网络宣泄不满的可能性。第四,网民对“政府及时处罚责任人的行为”的评价对其舆情参与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在各项评价选项中,“比较好”的回归系数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与那些“认为政府在及时处罚责任人(如对失职且民愤较大的官员就地免职)”方面做的非常不好的受访者相比,认为政府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受访者参与舆情讨论的意愿更低。这是因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地沟油、染色馒头、三鹿奶粉等大都是由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故意违法违规行为所致,更容易激起民愤,而网络上严罚、重罚相关责任人的呼声也非常强烈。因此,如果政府能够及时处罚食品安全事件的相关责任人,那么将有助于平息民愤,从而降低网民通过网络表达愤怒情绪的意愿。第五,“其他网民言论的影响”以及网民对“政府公布工作内容的行为”、对“政府利用意见领袖进行引导”的行为等方面的评价对其舆情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从回归分析结果看,上述三个方面在整体上与舆情参与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关系,且分别在1%、1%、5%的水平上显著,但影响关系比较复杂,无法确定影响的正负向关系。上述结果分析所涵盖的政策含义为:(1)基于负面信息对网民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参与行为的影响,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引导,杜绝为吸引眼球而深挖社会黑暗面的行为,避免片面、夸大、失实报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为公众塑造健康、积极、和谐、向上的舆论环境。(2)完善与发挥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通过引入合适的议题引导网民的注意与思考,使网民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模式,以提高其在原则性问题上的判断能力;与此同时,培育立场正确与知识丰富的网络意见领袖,引导网民理性地参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并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专业检测机构的信息与知识优势,为网民提供较为权威与准确的信息,打破“信息不对称”状态。(3)加强政府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事件快速回应机制,拓宽信息的渠道,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及时缓解公众的焦虑情绪;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人的快速处罚机制,如为了尽快解决食品安全危机或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政府能够不按照法定程序对严重失职的官员就地免职,以平息民愤。本文来自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五、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