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导尿护理诊断8篇

时间:2023-06-20 17:05:46

导尿护理诊断

导尿护理诊断篇1

[摘要] 目的 对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方法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糖尿病昏迷患者通过小剂量的胰岛素注射或者补糖补液等方式进行抢救,抢救后的治疗有效率为8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 结论 糖尿病患者经常因为其急性并发症而导致昏迷,一旦发现昏迷应该迅速进行诊断,了解昏迷的原因,及时进行抢救,才能很好的避免患者出现死亡,并且做好护理工作,避免发生感染不良反应。

[关键词] 急诊糖尿病;昏迷;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9(b)-0140-02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少是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这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昏迷时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最危险的合并症,如果处理的不及时,或者处理的手段不正确,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死亡[1]。引起糖尿病昏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很多,比如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2]。该研究通过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方法予以分析和讨论,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为(57.12.4)岁。其中低血糖患者1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1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5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0例。

1.2 方法

1.2.1 抢救方法 糖尿病昏迷患者入院后应该立即展开诊断,以便于对症治疗,并且监视患者的血糖,并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补液。对于低血糖昏迷患者入院后会出现心率过快、大量出汗等临床症状,应该立刻进行补糖,如果患者血糖过低,应该立即采用高糖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再进行葡萄糖的静脉注射,直到血糖恢复正常水准。除去低血糖昏迷患者,其余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小剂量的胰岛素静脉滴注。

1.2.2 护理方法 对于糖尿病昏迷患者,接诊后首先应该要通知医生,然后进行护理,对患者的日常饮食、生活、休息以及运动等方面进行指导,与患者家属多进行沟通,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体温等症状。老年糖尿病患者经常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容易给患者造成恐慌、焦虑、烦躁的情绪,不利于治疗的进行[3]。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的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对患者多加鼓励和开导,让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治疗。对于不同原因引发的糖尿病昏迷应该采用不同的护理办法:①低血糖昏迷的护理:对于血糖低于3.0 mmol/L的患者就应该认为是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静脉滴注,当病人清醒后,应该进行补液,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估计患者所丢失的水分,根据患者丢失的水分进行补液。并且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尽量食用清淡、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食物,饮食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将血糖控制良好;②高渗透性昏迷的护理: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保证小剂量胰岛素和大量补液可以同时进行,使用NaCl等渗液可以对患者的血容量进行补充,提高患者的血压,改善微循环,估计患者所丢失的水分,根据患者丢失的水分进行补液。对于补液量应该按照个体的不同分别进行安排,避免因为一次补液过多而导致出现肺水肿或者急性脑水肿;③酮症酸中毒昏迷: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保证小剂量胰岛素的静脉滴注可以和抗生素的输注以及补充血容量同时进行。在整个降血糖的过程中必须严密监视患者的血糖情况,防止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患者意识清楚,呼吸畅通,生命体征平稳,在住院期间未发生尿路感染以及心律失常,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就认为治疗有效。

2 结果

对糖尿病昏迷患者通过小剂量的胰岛素注射或者补糖补液等方式进行抢救,抢救后的治疗有效率为8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昏迷患者有时候会伴发有其它疾病,导致症状不典型或者被其它疾病的症状所掩盖,这非常不利于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治疗和诊断[4]。糖尿病昏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所以应该及早的对糖尿病进行防治。糖尿病的病程长,需要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控制饮食等进行辅助治疗,在糖尿病昏迷患者急性期治疗出院后,后续的治疗和护理也很重要。通过对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日常饮食、生活、休息、运动以及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增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根据食谱定时定量饮食,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每天应该及时清洗会,避免发生泌尿系统的感染,按照医嘱使用胰岛素和降糖药物,适当进行锻炼,避免出现肌肉萎缩[5]。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和疏通,防止患者出现情绪波动和精神刺激,家属应该对患者多多进行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该研究通过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方法予以分析和讨论,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对糖尿病昏迷患者通过小剂量的胰岛素注射或者补糖补液等方式进行抢救,抢救后的治疗有效率为8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糖尿病昏迷主要是由其急性并发症引起的,主要有低血糖昏迷、高渗透性昏迷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三种情况,其中低血糖昏迷主要是因为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应用过量,又加上进食少或没有吃饭,这样使血糖过低而发生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都是由于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在进食多或伴有感染、手术等应激情况时,血糖急剧增高,引起昏迷。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经常因为其急性并发症而导致昏迷,一旦发现昏迷应该迅速进行诊断,了解昏迷的原因,及时进行抢救,才能很好的避免患者出现死亡,并且做好护理工作,避免发生感染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孙军杰,齐静,武巧月.急诊抢救糖尿病昏迷60例临床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5(20): 99-101.

[2] 张东利. 急诊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形式效果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9): 69-70.

[3] 杨林霞,梁雪芳,王颖.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0例整体护理干预[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 93-94.

[4] 杨晓花,王芸.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J]. 河北医药,2013,35(11): 1745-1746.

导尿护理诊断篇2

[关键词] 糖尿病;就诊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1-0128-03

医院业务流程再造是以美国迈克尔·哈默博士的业务流程再造[1]管理理念为指导,其实质是改变不符合患者需求的老做法,再造社会需要、患者需求的科学流程[2]。糖尿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2007~2008)显示[3],20岁以上人群总体糖尿病患病率9.7%,前期患病率15.5%,由此推算出全国糖尿病总人数约9200万,前期患病人数约1.48亿,其中2型糖尿病占93.7%,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大国。本院糖尿病日门诊量以专科医师计算人均达120多人次,其中复诊患者占 60%。2012年4月,本院对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患者投诉进行分析,完善和再造新的就诊流程,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流程现况分析

1.1 原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流程

原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流程为:挂号候诊就诊检查交费取药治疗等。

1.2 存在的问题

①由于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患者多,且糖尿病患者大多需空腹行实验室检查,故大多集中于上午来院就诊。造成空间拥挤,就诊秩序差,阻碍医生工作效率的提高,影响了糖尿病专科门诊的整体服务水平。②普遍存在着“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候诊、处置等时间长,看病时间短[4]。③大部分复诊患者空腹来院就诊,往往要等到化验检查后才能进食,一方面饥饿难耐,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另一方面增加了致低血糖的风险。④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被公认为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5]。但由于医生资源的相对不足,患者真正面对医生的就诊时间不过七八分钟,有的甚至被压缩至三四分钟,在有限的就诊时间内根本无法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

2 流程再造

2.1 重新布局诊室

调整候诊区较大的诊室作为糖尿病专科门诊诊室,候诊区使用智能呼叫系统,电子屏幕显示糖尿病专科门诊排队情况,语音提示患者何时进入诊室,使患者候诊时“心中有数”,减少了患者“就诊信息盲区”,增加了透明度。诊室由原来的一间扩大到里、外两间,标识醒目、清晰,一医一患的诊室设计,一对一的就诊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和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力求使患者在得到便捷诊疗的同时享受优质的服务[6]。

2.2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①调整糖尿病专科护士职责,每日上午安排1名专科护士在糖尿病专科门诊承担导诊、治疗与健康指导工作。②门诊医生资源不足,往往是患者诊疗时间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门诊医生多了,空等患者又会浪费医生资源。针对糖尿病专科门诊的特点,遇高峰期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及时通知专科医生增援,尤其是每周一上午根据患者流量实时调控。

2.3 设定糖尿病复诊患者常规检查套餐

根据《2010 ADA糖尿病诊疗指南》,设定糖尿病复诊患者常规检查套餐,对糖尿病复诊患者至少1个月一次监测体重、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3个月一次加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3~6个月一次加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肝肾功能,1年一次综合眼科检查。

2.4 简化环节,再造复诊患者就诊流程

里、外两间糖尿病诊室,里间由糖尿病专科医生坐诊,外间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导诊。经电子点号的患者入诊室时,由专科护士进行快速评估预检,对初诊或有异常的复诊患者直接安排在里间医生处就诊,而对于普通的复诊患者,则直接安排在外间导诊处由专科护士常规测量体重、血压和快速血糖,电子开具复诊患者相应的常规检查套餐,指导患者抽血化验后,即可让患者进餐服药,必要时在等候区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及指导,若患者无异常情况待检查结果报告后再安排至里间医生处就诊。

2.5 完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

流程再造后安排糖尿病专科护士于每周一下午在糖尿病专科门诊外间导诊室以PPT形式对患者集中授课。授课结束后开展个体教育,考虑到糖尿病教育效果与患者文化程度、有无接受糖尿病教育、病程长短有关[7],在教育内容与方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接受能力与个体需要等因素,有所侧重[8]。对于文化程度低、年龄大、接受能力差的患者往往有家属陪同就诊,我们就对患者和家属同时教育,使用“看图对话”工具、以实物、操作演示的方式进行个别指导。而对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患者发放糖尿病教育手册、健康教育处方等方式,满足其教育需求。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样本较大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 流程改造前后平均就诊时间和患者投诉情况比较

流程改造后,糖尿病专科门诊量增加,平均就诊时间缩短,患者投诉得到有效控制,差异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流程改造前后专科门诊量、平均就诊时间和患者投诉情况比较

4.2 流程改造前后指导胰岛素注射与糖尿病健康教育情况比较

安排糖尿病专科护士在专科门诊承担健康指导工作后,常规评估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是否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对于掌握不足的患者及时给予操作演示,同时进行手把手指导;对于血糖波动较大、有不适主诉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发放自我监测单指导自我监测;评估患者在饮食、药物和运动方面的知、信、行[9]程度并根据需要进一步落实教育,与流程改造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流程改造前后专科门诊健康教育与指导情况比较

4.3 患者疾病控制指标在流程改造前后的比较

随机抽取69例复诊患者,取流程改进1年时监测的最后一次疾病指标数据作为疾病控制的依据,与流程改造前患者疾病控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除体重外,差异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患者疾病控制指标在流程改造前后的比较(x±s)

4.4 流程改造前后患者胰岛素笔注射技术掌握情况比较

自设问卷,随机抽取30例胰岛素治疗的复诊患者,调查流程改进前后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流程改进前后患者胰岛素笔注射技术掌握比较(例)

5 讨论

5.1 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原流程中很多复诊患者经医生诊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化验检查,但候诊时间较长。通过流程的再造,从糖尿病患者的角度出发安排就诊过程,充分考虑患者的身心感受,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和空腹待检的时间,降低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在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就诊效率。

5.2 资源的合理使用

再造后的流程每日上午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预检导诊,高峰期根据病情评估合理分流患者,及时、准确地指引、安排患者就诊,并根据需要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同时,在每周一糖尿病患者就诊的高峰日安排下午半天由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集中健康教育与个别指导,充分发挥了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作用,减轻了临床一线医生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5.3 提高流程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流程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指医疗服务流程的输出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一是患者对服务流程改造的综合满意度;二是员工对服务流程改造的综合满意度;三是患者对服务流程管理前后的投诉率变化等[10]。调查流程服务对象对糖尿病专科门诊流程改造前后的满意度显示,门诊糖尿病患者和专科医生对流程的综合满意度分别提高了8.26%和10.91%,患者投诉率显著下降。

5.4 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1]。美国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国家标准2008年版在指导原则中提出,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应进展为授权教育[12],其核心是专业人员给患者提供信息、技术和支持,尊重但不代替患者的选择,由患者承担自我管理的完全责任,自己做出选择和行动,真正促使行为改变[13]。对糖尿病患者在门诊定期、持续地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接受新的糖尿病防治理念,纠正、改变了错误认知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再将治疗观念上升到行为,使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内容真正做到了知、信、行[9]。此外,糖尿病患者家属特别是一级亲属[14],即同胞、父母及子女属于高危人群,他们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做到早期预防[15],同时也能从家属的角度更好地督促与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据统计,40%的糖尿病患者来院就诊时都有家属陪同,在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家属参与,更大地发挥了医护人员健康保健的角色功能。

5.5 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报告,在最近10年中,全世界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三位重大疾病[16]。患者的代谢指标变化与行为密切相关。有调查表明[17],近十年我国整体血糖控制达标率仅为四分之一左右。要达到理想控制血糖的目的,大部分患者需要启动胰岛素治疗,但有研究显示[18],43%的患者在胰岛素笔的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流程改进后,重视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知识及技能的评估与指导,提高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技术和知识掌握程度,使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从而提高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另一方面,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健康行为有所规范,出院后思想上逐渐松懈,各方面治疗的依从性往往下降。在患者复诊时常规评估患者的健康行为并有针对性地落实健康教育与指导,强化患者对知识的理解,不断肯定患者的行为改变,使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明显提高[19],巩固了治疗效果,有效控制了代谢指标,提高服务质量

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运用西方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医院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是发展趋势,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20]。流程再造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流程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和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服务流程也将得到持续不断地改进。目前,我国仍是一个医院服务过分集中的国家,所有的医疗都以医院为中心,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这种过分集中的医院服务,会产生更多服务的分裂和脱节,特别让那些因为长期问题需要服务的患者很不满意。这种过分集中的医院服务,还很难产生平衡[21]。在现存的医疗体制和有限的人力资源状况下,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流程的再造,提高了糖尿病专科门诊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美燕,季建华,高勇. 全面流程管理:一种超越TQM和BPR的管理方法[J]. 经济管理,2003,(18):31-35.

[2] 叶鸣君. 门诊病理标本管理流程的分析与再造[J]. 护理与康复,2008,4(7):295-296.

[3] Yang W,Lu J,Weng J.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2(12):1090-1101.

导尿护理诊断篇3

[摘要] 妊娠糖尿病是妊娠妇女较常见的围生期并发症之一, 其与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尚未统一,医护人员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减轻GDM孕妇的紧张心理,并指导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从而保证母婴健康,这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具有远期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4.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011-02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是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患者。妊娠合并糖尿病会导致妊娠过程复杂,容易出现并发症,对孕妇及围生儿危害较大,可引起胎儿生长异常,流产、死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因此,如何准确诊断和正确处理糖尿病孕产妇始终是围生医学中的重要课题。现将近年来有关GDM 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1发病机制

GD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妊娠期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抗胰岛素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两者比例失衡,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受体缺陷等因素有关[1]。研究发现妊娠可导致血管舒张,从而引起循环血容量增加50%左右[2]。Bryson CL等[3]发现,妊娠性糖尿病还和妊娠高血压及先兆子痫有密切相关性。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其后代的葡萄糖耐量会降低,而且当其后代怀孕时也容易发生妊娠糖尿病,即使是轻症糖尿病也会造成子宫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影响胎儿的形态和功能的发育[4]。

2诊断GDM的意义

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Harris发现:11.6%的孕妇患有GDM,而大于35岁的孕妇其发病率可达46.9%,患者随访发现:产后5.5 年就有28.6%的GDM患者发展为显性糖尿病,若用生命表法分析此数字将上升为67%[5]。研究表明糖耐量异常孕妇的后代在年幼时可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他们会更加肥胖并有较高的异常葡萄糖糖耐量发生率[6]。由此可见,GDM不仅会对孕产妇的健康带来危害,并且还会对其后代的生长发育、患病情况等产生影响。所以,及时诊断并治疗GDM对提高孕产妇及其后代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 GDM的筛查和诊断

绝大多数糖尿病发病隐匿,早期无症状,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发生心、脑、肾、眼等多器官继发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国内外最常采用的筛查方法是问卷调查和检测血糖,问卷调查就是根据所设计的调查表对受检者的基本情况、生活方式及相关医学信息等进行调查。通过此种方法,可初步筛选出DM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血糖水平是反映胰岛素分泌和生物学效应最简捷、可靠的指标,因而国内外都以检测血糖作为主要的筛查试验。筛查时一般只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目前国内外都根据血糖值诊断糖尿病,通常以空腹血糖、餐后或糖负荷后2 h 血浆葡萄糖(2 hPG)作为诊断指标。空腹血糖可反映糖代谢的基础水平,2 hPG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机体对糖的调节能力[7]。吴江平等[8]研究发现GDM的国内诊断标准、NDDG及Cousten标准在判定GDM患者的敏感性上存在一定差别,国内标准明显高于NDDG标准和Cousten标准。

4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GDM筛查及诊断中的作用

糖化血红蛋白(GHb)的测定是评价人体内长期糖代谢情况的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等对GDM进行筛查,但它们存在敏感性低、影响因素多等缺陷,不利于GDM的早期诊断和监测。GHb其主要成分为HbA1c,是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其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葡萄糖浓度和与葡萄糖接触的时间,受血糖的暂时性波动影响小,是诊断糖尿病的稳定的良好指标[9]。HbA1c的形成比例与周围的血糖浓度成正比,它不仅反映空腹血糖,还反映了餐后血糖的情况,因此,GHb已成为评估血糖控制的首选标准。测定HbA1c可在任意时间取血,不受饮食限制,不需要任何特殊设备,更易被患者接受。HbA1c 在GDM筛查中敏感性、可靠性和阳性预测指标均高于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是一种实用的GDM筛查方法[10]。总之,GHb测定为糖尿病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为糖尿病的监护、诊断和筛查提供了新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GHb 的临床应用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5 产前焦虑对分娩前后GDM孕产妇的影响

妊娠对妇女来说是一种应激,面对这种应激机体内环境易发生生理、心理及内分泌变化,而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文献报道[11],孕妇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常模人群,提示GDM 孕妇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人差。主要是因为GDM本身对母婴有严重的影响,可能造成孕妇流产和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并易引起胎儿畸形、胎儿延迟发育成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12]。这些可能的不良妊娠结果都会引起孕妇的焦虑不安,担心GDM会导致婴儿智力低下、婴儿畸形等。因此,GDM 孕妇存在更多的产生焦虑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针对孕妇所担心的问题和需求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6 健康教育指导的重要性

GDM的治疗除了合理的药物治疗外,相关的健康教育也是GDM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孕妇对GDM病因、危害和治疗等知识的认识度,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能力,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合理饮食,从而顺利度过围生期。通过实施教育干预,多数孕妇都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从而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使其有良好的妊娠结局,从而保证母婴健康,并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具有远期的指导意义。同时,健康教育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了服务意识,促进了良好的医患沟通,提高了护理质量[13],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Yamashita H ,Shao JH ,Frienman JE. Physiologic and molecular alterations in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gestationaldiabetes mellitus[J].Clin Obstet Gynecol,2000,43(1):87.

[2]Carpenter MW. Gestational Diabetes, PregnancyHypertension, and Late Vascular Disease[J].Diabetes Care, 2007,30( Suppl 2):246-250.

[3]Bryson CL, Ioannou GN, Rulyak SJ,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gestationaldiabetes and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J].Am J Epidemiol, 2003,158(12):1148-1153.

[4]Van Assche FA ,Aerts L ,Holemans L. Metabolic aiterations in adulthoodafter intrauterine development in mothcrs with mild diabctcs[J].Diabctcs,1991,40 (Suppl 2):109-116.

[5]Harris SB, Caulfield LE, Sugamori ME,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in pregnant native Canadians[J].Diabetes Care,1997,20(9):1422-1425.

[6]Pettitt DJ,Bennett PH,Saad MF,et al. Ab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dur-ing pregnancy in Pima indian womcn :long2term offccts on offspring[J]. Diabctcs,1991,40 (Suppl 2):126-131.

[7]刘玉秀.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及其标准[J].医学综述,2005,11(12):1104.

[8]吴江平,胡晨,戴咏梅,等.不同诊断标准诊断GDM/GIGT及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086-4089.

[9]潘慧筠,张铭,巢浩界,等.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筛查中应用价值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105-5106.

[10]张燕.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价值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2):277-278.

[11]杨美洁,何仲,刘晓红.糖尿病孕妇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10):31-32.

[12]石光.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1):645-647.

导尿护理诊断篇4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31-02

留置导尿管导致的尿路感染又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导尿和留置导尿管是临床各科最普遍且经常应用的一项基本操作,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从本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资料分析,结果是留置导尿的腔外?腔内途径感染?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基础病?年龄?导尿操作是易感因素?因此,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对患者?对控制医源性尿路感染尤为重要?为有效预防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现将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本院普外科(含泌尿外科)就诊并住院的患者90例,男性47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1.3±28.9)岁?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采取留置导尿管处理,导尿管留置时间1.1-23.7d,平均3.2d,其中经中段尿细菌培养等手段确诊为尿路感染的患者19例,71例患者未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21.67%?

1.2排除标准导尿前已确诊为尿路感染者;未达到成年标准者;包皮?包茎或发生炎者;留置导尿管前未发现尿路感染,但为泌尿生殖系结核?真菌感染者?

1.3方法将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登记,内容包括科室?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置管时间?留置天数?拔管时间?感染时间?病原学检查结果等?对导尿患者先留取尿标本进行检测,确定有无插管前感染,长期留置导尿者每周进行尿检[1]?

1.4评价标准尿路感染检验标准依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诊断标准,即每毫升尿液革兰氏阳性菌数>104 CFU,革兰氏阴性菌数>105 CFU,纳入尿路感染患者的最终确诊依据原卫生部 2001 年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尿路感染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较大?导尿管留置时间长?膀胱冲洗和尿道口消毒护理未彻底是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尿路感染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导尿管留置时问?膀肤冲洗和尿道口护理是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留置导尿管是临床上一项基本的操作技术,其不仅有助于治疗,也可辅助观察患者的病情,但其易引起尿路感染,临床上约80%的泌尿系感染与导尿密切相关?导尿时细菌入侵膀胱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于导管腔外尿道周围黏膜入侵膀胱;导尿管下端引流衔接处脱落引起导管内腔污染;引流袋内的细菌不断上行入侵膀胱[2]?

导尿管留置的护理对策?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早拔除导尿管,对于麻醉围术期患者最好在术前30min留置导尿管,然后2d内拔除?留置导尿管期间,协助患者锻炼膀胱反射功能,促进膀胱功能的早期恢复,从而缩短导尿时间?拔管时选择膀胱充盈时,促进患者自行排尿功能的恢复,降低复插率?减少或避免膀胱冲洗:尽量减少外源性膀胱清洗,多提倡采取生理性膀胱冲洗,即通过多喝水进而多排尿,达到无菌冲洗的目的,摄水量最好>2500 ml/d,同时可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必须机械清洗时一定要坚守无菌操作原则,不提倡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冲洗,避免耐药菌引起再次感染?保持尿道口相对无菌:对尿道口彻底消毒,导尿管和尿道口均为2次/d?大便后清洗尿道口和肛周并消毒,避免粪便细菌的交叉感染?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尿液引流袋的位置不能高于尿道外口,以免尿液倒流,并及时清空集尿袋?健康教育:对于留置导尿管患者,院方有义务做好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内容:保持必要的饮水量;及时更换导尿管;及时更换集尿袋;导尿管的制动和清洁消毒;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的应急处理[3]?

综上所述,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加强对年龄较大者的护理,尽量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避免膀胱冲洗,对患者尿道口进行及时彻底的消毒护理,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郑惠霞.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35:184-185+187.

导尿护理诊断篇5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6-0781-03 中图分类号:R 694.0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75

自发性膀胱破裂是指无外伤及医源性操作的膀胱破裂,临床少见,醉酒后的膀胱自发性破裂更为少见[1]。我院泌尿外科自2001年8月~2009年10月共收治醉酒后自发性膀胱破裂20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25~59岁,平均34.6岁。其中白酒12例,饮量500~1200 ml;啤酒4例,饮量600~12500 ml;多种酒类混合4例,饮量不详。醉后昏睡3~12 h,平均5 h。醉酒后均出现剧烈呕吐,发病后均腹痛、排尿困难及少量血尿。6例跌倒史,其他无明显的外伤史。饮酒至就诊时间为6~72 h,外院误诊5例,曾就诊本院急诊科和普外科10例,其中2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在普外科治疗1d后转入泌尿外科。患者通过行B超、腹腔穿刺、膀胱注水试验、膀胱镜检、膀胱造影等检查证实。结果本组手术后3~5 d拔除腹腔引流管,7~8 d切口拆线,10~14 d拔除膀胱造瘘管或尿管,无感染及尿瘘。随访3~6个月,排尿正常。

2.治疗方法 本组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手术。取下腹正中切口,进入腹腔后探查腹内情况,膀胱破裂口均位于膀胱顶部,线状14例,不规则形6例,裂口长约3.5~12 cm,清除膀胱、腹腔内凝血块及尿液,缝合腹膜并在腹膜外修补膀胱。16例腹腔引流加单纯留置三腔气囊尿管接生理盐水冲洗,4例腹腔引流加高位膀胱造瘘,术后遵嘱应用广谱抗生素,注意病情观察,加强管道及基础护理。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积极配合抢救,准确评估病情 醉酒后自发性膀胱破裂的病人由于大量尿液及膀胱壁出血流入腹腔,刺激腹膜渗出可致大量腹腔积液,病人除了明显腹膜炎症状、体征,排尿困难等,常合并出血性休克,如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可合并感染性休克。由于病情危急复杂,护士应立即配合医生积极抢救病人,迅速开通双静脉通道,抗休克、抗感染、导尿,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情况及尿量变化。同时详细询问病人、家属及陪护有关病人的病史,收集相关信息准确评估病情,协助医生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神志未清醒的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者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物窒息及吸入性肺炎,按医嘱使用纳络酮,可以催醒和解除乙醇中毒引起的昏迷[2],便于及时了解病情、病史。有跌倒史病人注意观察神志、瞳孔、呼吸、血压的变化,协助医生全面、细致检查病人,警惕颅脑损伤或其它合并伤的发生。

(2)配合医生协助病人完成各项检查 醉酒后怀疑膀胱破裂者,应进行如下检查:①膀胱注水试验:插入导尿管待引流停止后经导尿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300 ml,片刻后放出,若为膀胱破裂排出量不足200 ml。本组膀胱注水试验16例,其中14例阳性。该项检查简单、快速、有效,在急诊情况下较易完成。但是对膀胱破裂口较大者,易出现假阴性,可能与尿管通过破裂口插入腹腔或膀胱破裂口与腹腔完全相通有关。如果裂口小、逼尿肌收缩、血凝块阻塞、周围组织水肿等原因,也可出现假阴性。结合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提高诊断率。②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穿刺获得血性腹腔积液,有时亦能抽出不凝血,对诊断具有积极意义。③B超检查:B超检查是诊断膀胱自发性破裂的重要手段。除见到大量腹水征及膀胱内、腹腔内大量血凝块外,常可见到膀胱壁连续性中断。本组20例病人均经B超证实。④膀胱镜和膀胱造影检查 膀胱镜检查在定位、定性等方面能提供确定证据。膀胱造影检查是诊断膀胱破裂的可靠方法之一,但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人检查受限。总之,在协助病人进行检查时力求简单、快速、直接、有效的诊断,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同时应加强病情观察,保持各管固定通畅,病情变化时积极配合医生处理。

(3)做好急诊手术的术前准备 本组病例行急诊手术,明确诊断后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给予手术区域及会备皮、配血、药物过敏试验,嘱病人禁食、禁饮,同时通知手术室、麻醉科做好相应准备。

2.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①本组病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 h,给予多功能心电、血氧、脉氧监测,每30分钟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1次并记录,正常6次后改1小时观察记录1次。②密切观察腹部情况,注意有无腹痛、腹胀,有无排气、排便,警惕肠粘连的发生。③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出,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④保持各种引流管的固定通畅,经常挤捏各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做好记录,行膀胱冲洗的病人,根据冲洗液的颜色调整冲洗速度,冲洗液转清2天按医嘱停止冲洗。

(2)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①:术后6 h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病人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减轻腹胀、促进伤口愈合,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促进排气、排便,预防肠粘连的发生。②预防口腔感染:禁食期间应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指导病人饮食宜少量多餐,食物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注意有无腹胀现象。③预防尿路感染:做好尿道外口消毒,每天用0.0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指导家属每天擦洗外阴2次,保持外阴清洁,定时更换引流袋,及时倾倒引流液,防止尿液、引流液倒流。④预防压疮的发生:由于病人术后留置管道多,病人害怕疼痛及担心管道脱落,卧床时间长,注意定时指导病人翻身,告知早期活动的必要性,每天给予病人擦身2次,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完整。

(3)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术前病人大多因急腹症入院,因疼痛及对手术的担心、害怕,易出现烦躁、恐惧心理;病人神志清楚后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恼、后悔、自责;术后管道、切口的刺激及担心愈后,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睡眠障碍等;家属对此类病人除了担心他的预后及经济费用外,大多表现出指责、厌恶、气愤、甚至断然不理的现象。护士应针对上述问题给予病人及家属恰当的、适时的心理支持,让他们能坦然面对现实,积极主动配合各种治疗、护理,尽快康复。护士首先对病人及家属的遭遇表示同情理解,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积极稳定其情绪,以诚恳、亲切的语言予以安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消除其疑虑,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对表现消沉、压抑、烦躁、懊悔的病人,积极争取家人的情感支持,配合情绪疗法或放松训练疗法,如劝导、启发、鼓励,让病人听收音机或音乐[3],激励病人战胜疾病,保持乐观向上的信心。

(4)出院指导 告知病人酗酒、斗酒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可导致各种恶劣的后果,让病人懂得戒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争取家人的合作与支持,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及行为。告知病人及家属1~3个月避免剧烈的活动和劳动,避免一切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排便,不忍尿、多饮水,每天饮水2500 ml左右,注意排尿情况。

护理体会

造成醉酒后膀胱自发性破裂的机理[4],是酒精进入体内直接抑制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中枢,使尿意感觉迟钝,并间接地抑制了脊髓初级排尿中枢,膀胱逼尿肌松驰,尿道扩约机收缩,加重了尿潴留;过量饮酒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肾脏有效血流灌注增加,加上酒精的渗透性利尿作用,膀胱内尿量迅速增加,膀胱出现过度充盈、膨胀,壁变薄,更加重了尿潴留;当变动、呕吐,做排尿动作时腹肌用力过急等使膀胱内压力升高,造成膀胱破裂。故醉酒后膀胱破裂是自发性膀胱破裂的一个特殊类型[5]。

醉酒后自发性膀胱破裂的病人常表现为急性腹痛、排尿困难、少量血尿、呕吐、血性腹膜炎、血性腹腔积液及失血性休克等,明确的腹膜炎体征掩盖了其他体征常被误诊为普外科急腹症而延误治疗[6]。本组院外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5例,急诊科误诊急性胰腺炎2例收入普外科治疗1 d,确诊后转入泌尿外科。造成误诊的原因除接诊医生对特殊类型的膀胱破裂认识不足,未认真询问病史,分析病情外,也与病人就诊时常因神志未完全清醒,病史叙述不详有关,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本病治愈的关键。

作为护理人员,接诊此类病人时,术前在积极协助医生处理病人的同时,应详细询问病史,收集信息,迅速、准确评估病情,及时、准确向医生提供病人的相关信息,协助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管道护理,加强基础护理,注重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是本病治愈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褚 勇,孙 云,陈新洲.醉酒后自发性膀胱破裂6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0):1183.

[2]刘柳明.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40例体会[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2):183.

[3]赵 敏,王兆新.1例酒后呕吐致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心理干预[J].护理学报,2007,14(1):90.

[4]李泽良,于 勇,丛 林,等.醉酒后自发性膀胱破裂15例临床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120-121..

[5]赵平宇,龚同欣,王宣林.醉酒后膀胱破裂10例误诊分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5):49.

导尿护理诊断篇6

关键词:护理门诊;糖尿病治疗;作用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381-02

在现代医疗中,护理工作在其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同时,它的工作范围和功能也不断扩大。其中,专科护理门诊的出现更是大大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疾病发病率,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糖尿病护理门诊开设的必要性

第一,基于糖尿病疾病的特殊性与危害性,患者治疗后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血糖控制方法等都会对疾病康复产生重要影响。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并发症的发生,而一旦生活习惯不良、饮食方式等不当就会恶化病情。所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这对于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上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方面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而大量临床实践也证明,糖尿病护理门诊的开设,使得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中的积极性与效果都大大增强。

第二,从当前医疗资源及医学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只在急性期住院,由于医疗资源和硬件设备的条件无法满足当前患者需求,患者在病情得到缓解后就立即出院休养,只是定时来门诊复诊。这些非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或受限于医院硬件条件,或受限于自身经济能力,在治疗后期的护理中总是无法实现高质量的效果。所以,这就要求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的出现,来满足糖尿病患者对于连续、有效、高质量的护理的需求,从而提高治疗水平,维护患者的健康。

2 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2.1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以正确合理的行为习惯适应糖尿病,在科学的自我管理模式中不断提高对自身病情的认识,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巧,从而避免更多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恶化。而糖尿病专科门诊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教育,加强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的认识,从而更科学地指导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特别是专科护理中实行个案管理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护理门诊中一般所配备的护理人员,都是在临床护理中有着丰富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专家,在于患者沟通方面能力显著,所以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从而在患者的信任中更加有针对性地展开科学指导与护理,而患者在护理人员的监督和教育之下,也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遵医行为。

2.2定期门诊护理有助于提高饮食及运动治疗的效果

饮食和运动在任何病种的治疗和康复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对于糖尿病这样终身性的疾病,其治疗和康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的饮食及运动治疗。而饮食治疗作为根本性的治疗方法,既需要患者及家属自身的注意和保养,更需要定期的门诊护理干预来对患者的饮食治疗进行实时监督,纠正其中不合理、不利于病情缓解的饮食习惯,并适当帮助患者制定和调整科学的饮食方案与计划,以适应患者身体代谢的能力与实际情况。运动治疗中也同样需要门诊护理的干预行为,进一步规范患者的身体锻炼活动,这既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和运动的信心与积极性,也提高了患者运动治疗的科学性与效率。

2.3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当前,糖尿病患病率有增无减,这也决定了患者对于糖尿病专科医护人员的指导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目前的门诊部门只专注于看病,在满足患者各种健康咨询方面却有所缺失,患者对于病情的一些提问也大多被门诊医生忽略。而开设专科门诊,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患者多样化的需求能够在专科护理门诊中得到满足,患者及家属对于病情的疑惑和护理中的一些问题也能够得到医生科学的指导;另一方面,专科门诊的设立也对门诊就医人员的分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样既减轻了医院的压力,也能够大大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进一步提高治疗和护理效率,使得患者及家属提高就医的满意度。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专科门诊护理作为一条咨询、就诊的有效渠道,能够得到专门化、高效快捷的护理与咨询服务。患者的需求进一步满足,在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的同时,医患关系也得到了和谐发展。

3 结语

门诊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显著作用。而我们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要坚持定期的门诊护理,患者于医护人员,都要持之以恒。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加深对患者病情、生活等方面的了解,从而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这是我们在糖尿病治疗中实行定期门诊护理的意义所在,更是我们实现进步提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亚洁,张立颖,彭刚艺,等.广东省糖尿病专科护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的实施[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499-501.

导尿护理诊断篇7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对象为,符合WHO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门诊患者650人次及和陪诊家属450人次。

1.2健康教育采取的方式:门诊糖尿病患者具有个体差异大、集散性强、流动性大等特点,要实施健康教育,难以用系统的、连续的、集中的方式来进行。所以我们护士要运用所有可以运用的机会,把糖尿病的相关健康教育贯穿于糖尿病患者的候诊、等待治疗、进行治疗中、离院后进行主动返回咨询等的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健康教育的方式要因人而异。

1.2.1等待治疗教育:护士们要有目的地把糖尿病患者安排在一起来接受治疗与教育,充分的运用患者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交流,来得到健康教育后患者的信、知、行所反馈的信息,从所得的信息中发现病人真正所需和其中存在不足。

1.2.2随诊教育:获得反馈信息和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展开随诊教育,包括药疗方案、运动方案以及饮食方案,依据血糖控制情况,并注意综合疗法的有效性。

1.2.3治疗教育:在替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护士要对其实施口授教育,经过交谈,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运动、饮食、心理、自我监控、用药及生活卫生等多方面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糖尿病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消除患者患病的烦躁情绪,以及过重的心理负担或者长时间患病所产生麻痹思想所导致的听天由命的处事态度。让糖尿病患者自己参与自己的护理计划,使护理措施得到落实,使患者知道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导者。

1.2.4候诊教育:面对门诊病人不同的文化程度、职业、年龄,采用图文并茂的墙报、宣传栏,还可以采用免费的糖尿病科普知识宣传资料,这是也一种对患者及其陪诊人员进行有效普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

1.3健康教育的内容

1.3.1生活运动卫生:病人要注重劳逸结合,适当的参加体力劳动及体育、文娱活动,根据自身的爱好,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运动方案。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改变不良习惯,能有效的提高病人的身体素质。

1.3.2饮食指导:在本病的治疗过程当中,饮食治疗是不可缺少的,其他的一些治疗方法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进餐的不合理是诱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所以,要严格的控制患者的日常饮食,以此来有效的控制病情、降低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需要终身的坚持。

1.3.3用药的健康教育:教育病人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用药,不可以擅自使用药物,要让患者学会观察低血糖的症状以及进行自我护理方式,指导患者胰岛素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使患者树立起无菌的观念,尽量降低各种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

2结果

经过全门诊健康教育,对曾经接受过健康教育治疗的650人发放了问卷进行调查,回收的结果表明,健康教育的效果很好,数据整理见表1和表2。

3讨论

导尿护理诊断篇8

【关键词】糖尿病;改良健康教育路径;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65-0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组织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 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给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010年全世界11.6%的医疗卫生费用花费在防治糖尿病上,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至2015年中国由于糖尿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5577亿美元[1]。近年来,健康教育已成为糖尿病的基础性治疗措施之一,它是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也被公认为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2]。而对于新近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关键。健康教育路径是落实健康教育的真实记录。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我科对100例新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方面应用改良的健康教育路径和常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4月~2012 年6 月来我院内分泌病区首次住院的新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符合1999 年WHO 有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能独立或与家属共同完成健康教育。入院时随机单盲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已排除两组中中途失访6例),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55.3±10.7岁;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8±8.80,P=0.447,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的血糖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对照组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根据常规临床护理路径表中时间顺序安排,运用统一的健康教育手册从入院第二天开始围绕糖尿病的饮食、药物、运动、血糖监测、基本知识等相关知识、日常护理、胰岛素的注射技巧、血糖仪的使用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每天进行健康教育直至患者出院。

2.2 实验组方法

2.2.1改良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 参照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将患者的一般资料、文化程度、教育内容、教育前后的糖尿病知识量表以及教育方法整合成改良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图表。

2.2.2 改良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方法 患者入院2小时内由专职的教育护士进行一般资料、文化背景、糖尿病知识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结果以集体教育、小组教育、个体教育三种形式相结合,应用教育路径表参照患者的教育需求,运用统一的健康教育手册从患者入院第一天开始围绕糖尿病药物、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基本知识等相关知识、日常护理、胰岛素的注射技巧、血糖仪的使用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每天对前一天的教育内容进行不断评价,达到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在7―8天内完成路径表内的健康教育内容,出院当天再一次进行糖尿病知识的评价。见表1。

糖尿病是一种非根治性终身性疾病,很多患者在确诊初期,由于缺乏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没有及时的接受正规治疗,延误了病情。而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致残致死率。近年来,多数学者的研究证明,只有在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水平的同时,才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及生命质量。

常规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时间安排和内容设置太过于固定,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要,而且由责任护士完成,它受护士的知识水平,沟通能力等因素影响。

应用改良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对新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有计划、系统地、持续地实施健康教育,由专职的教育护士完成,避免了护士专业及人文知识水平、沟通交流能力不足的弊端,保证了教育实施的效果,而且增加了护患交流的机会,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信赖,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在疾病初期就能更快更全面地掌握疾病健康知识,主动参与到治疗护理中,增强了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了住院总费用,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