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多元化康复护理8篇

时间:2023-06-20 17:05:49

多元化康复护理

多元化康复护理篇1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康复总有效率、二次骨折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次骨折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多元化;健康教育;生活质量;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最为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且患者大多缺乏相关知识和认知,很容易忽视自身病情,需要临床给予及时、全面的照护和健康指导[1]。本文观察研究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老年患者的康复提供帮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5.2±5.3)岁;其中18例为髋部骨折,15例为胫骨与踝部骨折,7例为肱骨近端骨折,6例为桡骨远端骨折,4例为胸腰段骨折。观察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4.6±5.2)岁;其中17例为髋部骨折,16例为胫骨与踝部骨折,8例为肱骨近端骨折,6例为桡骨远端骨折,3例为胸腰段骨折。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出院后第2周以视频、图片以及PPT结合的方法向患者讲述骨质疏松骨折相关知识,明确本病成因和危害,并指导患者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②出院后4周给予患者个性化生活与饮食指导,设计个性化且多元化的营养套餐,明确膳食结构的意义和重要性,多摄入肉类、豆类、海产品以及绿色蔬菜,并积极参与户外锻炼、晒太阳等。③出院后6周结合患者骨质疏松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和骨折康复进度制订相应的运动复健锻炼方案[2];④出院后8周通过图片以及实物等方式辅助指导,明确常用药物和应注意事项,告知药物用法用量,并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康复总有效率、二次骨折发生率,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其中疗效标准和生活质量评价参照文献[3]、[4]。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康复总有效率为94.0%(47/5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康复总有效率为72.0%(36/50),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生活质量评估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二次骨折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二次骨折发生率为4.0%(2/50),对照组二次骨折发生率为14.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比于常规单一的健康教育,多元化健康教育对于患者个人因素的差异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给予了综合、全面的考虑,并评估骨质疏松患者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病情改善以及骨折痊愈后日常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提出通过交互式、一对一的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常规健康教育所固有的缺陷和不足,避免了常规护理模式的盲目性[5]。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多发病,发病率较高,容易导致患者致残甚至致死,引起患者自理能力下降,使其生活质量遭受严重影响,这就给临床护理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6]。本次研究针对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加以强化和拓展,基于循证治疗护理结果这一实证证据,制订科学的干预方案并完善健康教育手册内容,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指导。

在传授个性化健康教育知识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并通过谈话来了解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有利于提升其知识水平的有效突破点[7]。同时对患病后患者逃避心理以及出现知识倦怠这一变化予以充分考虑,重点加强健康知识教育补缺,并做好家庭监督辅助,以此来达到疾病转归、积极干预心理形成并有效降低二次骨折发生率的根本目的。本次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一对一”地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表明通过采取合理的运动复健锻炼与饮食指导对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转归。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观察组二次骨折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蒋冬萍等[8]的报道相符,充分说明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显著减少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二次骨折,疗效持久稳定。综上所述,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亮,吴艳平,何英,等.保护动机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护理管理杂志,2014,14(2):123-124.

[2]杨红月.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26-27.

[3]张东,吴威,金锐,等.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改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调查.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3):128-129.

[4]忻佩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05-106.

[5]霍娟,谢瑶.舒适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4):563-564.

[6]靳青,余兴艳,张延晖,等.护理干预对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1):1029-1031.

[7]王丽姣,宋彩萍,肖莉,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0-2252.

多元化康复护理篇2

中国分类号:R493.3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67-03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是脑血管常见病,约占75%。脑梗死高发病率(150/10万)、高死亡率(120/10万)、高致残率(75%),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而脑梗死患病急,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介入,降低了致残率,使病人回归家庭、社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脑梗死偏瘫的康复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脑梗死康复护理的理论

脑梗死康复护理是在康复护理学的指导下,为了康复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护理预防方法、评定和处理(协助治疗、训练的护理措施),是护理学的第四方面,与预防、保健和临床护理共同组成全面护理[2]。康复的目标是运用医药手段使残留的、生理的、解剖的受损功能,在生理、精神、心理、认知和社交等方面恢复到最佳状态[3],使其活动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最终能重返社会。

2脑梗死康复护理的机理

康复护理是以护理学、康复医学为理论基础,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尤以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力学和运动力学更为重要,而康复治疗护理的基础是脑的可塑性理论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4]。主要是脑内轴突侧技长芽和潜在突触的应用,周围组织的代偿,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通过反复训练,即为外周一种刺激和感觉反馈,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和生存,从而达到恢复功能的目标[5,6],这是药物所不能达到的。医学上把这种治疗过程称之为“重建”。康复护理在这“重建”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脑梗死康复护理的时机

早期康复护理介入,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恢复应以能否建立随意和协调的正常运动模式为标准。要起到随意和协调的正常运动,单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必须要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早期康复护理主张患者在脑梗死治疗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不再恶化,48h后即可进行康复[7]。赖程谋[8]观察160例脑梗死患者认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病情稳定患者发病后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体征48h不再进展即开始康复,最快发病当天,最迟病后6d,平均3d,总有效率达到95%。王玉龙等[9]研究认为,急性脑梗死后早期康复治疗,头3个月恢复最快,6个月后基本停止,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进行康复,能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度加快。梁光霞等[10]研究表明,对于脑梗死患者,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超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地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的功能,使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发挥作用的神经亚单位发挥代偿功能,进而使机体重新组织和再生,减少残疾程度,提高生存质量。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可促进功能恢复,可极大地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对脑梗死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4脑梗死偏瘫的康复护理

4.1 心理康复护理 由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在短时间内从健康变成疾病状态,生活上不能自理,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常伴有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及焦虑,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疾病的康复及生存质量[11]。心理障碍尚可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及治疗的有效性[12]。因此,心理康复护理显得更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调整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将心理康复护理贯穿在治疗的始终,以心理康复促进机能康复;在康复治疗阶段,患者常因肢体功能缺失,而又急于求成,产生失望、悲观、抑郁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讲解,争取家属配合,从精神上、生活上给予安慰和帮助。萧蕙等[13]应用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护理为干预组,与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方面的发送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可改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4.2 分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康复分期护理能够预防关节挛缩、关节疼痛等废用综合征,防止二次性损害,促进患侧功能的改善。因此,分期康复护理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4]。脑梗死康复的分期从康复的角度划分,可分为5期:即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步行期和恢复期[15-18]。

4.2.1 卧床期(1~3天) 即发病到相对稳定期,主要是保持良肢位,从第1天起护理人员就应使患者保持良肢位,防止关节挛缩变形,同时进行适度短时间及简单的各关节被动运动,做好基础护理,避免心肺功能的损害,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尽量缩短卧床期。

4.2.2 坐位期 当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尽早进行坐位期训练。内容包括:康复基础训练、坐位维持训练、床上转移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指导帮助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如进食、穿脱衣服、洗脸、刷牙和进行自主大小便等训练。

4.2.3 离床期(5~15天) 患者坐位能维持30min以上就可以进行离床期康复训练,包括基础训练、站立动作训练、平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转移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注意安全保护,避免过度疲劳。并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树立信心。

4.2.4 步行期(8~21天) 患者独立站立30min并有移动能力时即可进行步行训练,这是偏瘫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中最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包括:平行杠内步行训练、扶拐步行训练和独立步行训练,护理人员要给予保护及协助,逐渐增加难度,注意提醒患者的姿态。

4.2.5 恢复期(18~45天) 患者在独立行走50m的基础上进行室外步行。内容包括:上下楼梯训练、斜坡行走训练等,此期还要配合肌力强力训练和ADL训练等。

4.3 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 患者除了进行康复训练外,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应保持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脑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入院24小时即开始做被动运动[19],被动活动可以通过按摩患肢实施,护理人员对患肢进行按摩,有利于改变血液循环,疏通筋络,消除肿胀,防止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和促进主动运动,有很重要的意义,每天按摩上、下午各一次20~30min,可培训患者家属协助完成[20]。另外,头针、针灸、中药烫洗结合现代康复护理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好的疗效。李小军[21]对13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头针康复组、康复组、头针组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缺损程度进行评分,作为评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头针康复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康复组和头针组(P

4.4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循证护理 钟美容等[23]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探讨脑梗死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策略。3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病人分为循证和对照组,循证组运用再学习方法(MRP)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观察两组病人康复效果。结果显示循证组简化FuglMeye运动量表(FMA)评分与康复训练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下肢功能改善最为明显,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4.5 脑梗死单元和康复护理 建立脑梗死单元病房,针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住院期间进行组织化、系统化管理。为病人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评估和给予有效安全的个体化治疗。梗塞单元是已被证实能有效改善梗塞患者预后的措施[24]。康复护理是梗塞单病中重要的一环。刘凤英等[6]通过对120例脑梗死病人的观察研究,揭示了梗塞单元的优越性:①多元治疗模式、标准化治疗、多学科合作、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是梗塞单元模式的关键,也是区别普通病房方式的不同点;②梗塞单元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医疗费用;③梗塞单元组并发症明显降低;④梗塞单元体现了人文关系,以人为本,医护人员能密切关注病人的症状、体征及感性问题,有利于护患沟通,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⑤梗塞单元小组会议,除了评价病人病情和确定护理方案外,一个重要内容介绍脑血管病最新进展,增加医护人员对脑梗塞知识的理解,因此有利于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

5小结

近年来,脑梗死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梗死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病后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而偏瘫是脑梗死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25]。脑梗死后偏瘫致残后必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怎样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致残率已成为当今医护界关注探讨的重点课题之一。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栓塞单元循证康复护理,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个体化、规范化、科学化康复训练,均有利于病人从心理、生理、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全面恢复,有效地预防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减轻经济负担,为病人的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候熙德.神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4

[2] 胡谨侠,杨红艳,主编.脑中风与脑瘫的康复护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1:24~30

[3] 祝凡,曹志刚.护理程序在脑卒中康复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04,19(5):315~316

[4]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6~100

[5] 郑有丽,黄春英,江小荣.中风偏瘫早期介入运动疗法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04,26(9):1288~1299

[6] 刘凤英,刘云生,赵慧军,等.中西医结合现代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2):1175~1177

[7] 王培华,蔚占禄.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93~194

[8] 赖呈谋.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华原医学.2009,22(3):423~424

[9] 王玉龙,吴向琼,吴萍,等.康复早期介入是现代康复的特征[J].中国康复,2003,18(3):185~187

[10] 梁光霞,张向辉,史红梅.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3):68~69

[11] 王月娥.脑卒中患者的心理评定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9):46~47

[12] 李承彬,杜秀华,杨至先,等.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神经病杂志,2003,3(5):280

[13] 萧蕙,张广清,王琳,等.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 ):77~79

[14] 付亚利.分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1015

[15] 陈文.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护理[J].现代临床医学,2006,32(1):1~2

[16] 鲍瑞雪,王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334~335

[17] 方燕南,李华.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818~1820

[18] 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104~107

[19] 马奎云,王玉龙.康复医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74~75:171

[20] 罗海英,谢乃金,吴春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50例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53~154

[21] 李小军,郑斌.早期头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7):380~382

[22] 沈士军.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47~148

[23] 钟美容,黄海花,刘海兰,等.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康复循证护理[J].护理研究,2006,20(2):393~395

多元化康复护理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护理;整体护理

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活动变得复杂多样,如频繁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的文化活动,不同文化的人群混居,这些因素使得医院收治的患者呈现由单一文化人群向多元文化人群发展的趋势,护理也必须改革,其趋势是多元文化护理。所谓文化模式就是多种文化元素和多个文化丛经过长期的接触融合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文化特征、比较复杂的文化系统。有学者认为,文化护理是指在患者的文化道德、信仰、活动范围内,在促进疾病恢复和保持健康这两方面提供具有知识性、解释性和预见性的护理。

一些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为依据,以护理计划和执行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文化护理则集中体现了以人为中心这一要点。文化护理意味着对别人的尊重,并且能给患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文化模式使得患者的生活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不同的文化对健康和疾病的定义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多数人群在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的长期影响下有一个早已形成的良好的健康概念、健康行为,这必将影响群体对护理水平的反应、患者满意率及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是否配合的问题。整体护理的范围和内容在逐步拓宽和延伸,多元文化患者对整体护理的需求也千变万化。

1.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1资料收集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除了询问一般项目、疾病的康复及如何保持健康等知识外,还必须了解个体成长环境、观念、世界观、亲属关系、生活方式及一般实践活动方式。护士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应仔细聆听,语言是护士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比不可少的工具,应注意患者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如点头、微笑、皱眉等,信息的收集可来源于患者本人、家庭成员及其他相关人物。语言通常成为收集信息的最大障碍,我科曾成功护理一名日本籍的肾移植术后的患者,患者收入院后,由一位精通日语的护士同他进行了详细的询问、交流与沟通,从中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其中包括一般项目中的民族、信仰、饮食、风俗习惯、日常起居等;另外,还应查阅许多资料,了解并比较日本的治疗、护理与中国的差别,日本的护理模式也是以整体护理为主,结合责任制护理与功能制护理,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也是以患者为中心,这些信息为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及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目标提供了很大帮助,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机体的各项功能迅速得到恢复,患者对所提供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非常满意。

1.2护理计划与多元文化的冲突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提出护理问题的过程中,单一文化模式与多元文化的冲突就表现出来,这将影响护理问题的表达及各种护理措施的制订。在此情况下,护士除了提供一般的临床护理,找出影响患者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外,还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特殊文化护理的需要是什么;(2)当传统护理模式与特殊文化患者的活动与信仰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尊重这个特殊文化群体;(3)在实施护理计划过程中,一旦这些措施与患者的文化认知发生了冲突,护士该如何处理。

1.3护理计划与特殊文化的融合

当护士通过沟通交流等方式收集到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后,为制定出详细而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应学习患者的特殊文化,了解在这种特定文化中护理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达到护理目标,通过询问患者,与患者讨论,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寻求正确的护理方式,制定出护患双方均能接受的、合理的护理措施,即患者参与对本人自理能力及疾病认知水平的评估,和护理人员共同制定护理计划、护理目标及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目标,从而使得实现目标的途径易被患者接受,使得护理措施、护理目标与特殊文化相容,从而提供给患者高层次的临床护理服务。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护理目标、健康教育计划、目标的实现情况的评估,通过反馈,便可看出特殊文化个体对此做出的反应。

2.护士对多元文化模式的适应

为使得多元文化的患者迅速恢复健康,尽快自理能力,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护士在制定周密护理计划时,必须加强职业敏感性。Leininger M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护理是多样性与全面性的综合。因而在接受一个新患者入院时,护士除了掌握疾病的常规护理外,还应了解与特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健康的定义,现代护理学的健康定义为:不仅没有躯体疾病,而且在生理、心理等方面保持最佳状态。多元文化护理模式给健康赋予了文化上的涵义,根据患者文化的特殊性,给患者提供适合其特殊需要的护理。

多元化康复护理篇4

关键词:多元文化;重症护理

随着我国加入WTO,医务人员不仅会听到“多种语言”,医疗领域也将面对“多种文化”,即多种生活方式、多种为人处世方式和多种思维方式的冲击,面对多元文化的环境,护理对象、护理内涵等均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 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是当前的发展趋势

面对具有不同文化底蕴的护理对象,提供具有不同内涵的多元文化护理是当前的发展趋势[2]。多元文化模式对人的健康、疾病、治疗、护理、保健、照顾的认识和需求有所不同。当患者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时,因受到陌生文化冲击会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失衡。临床护理涉及的文化冲击常见于语言、、饮食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等问题[3]。护士在提供护理服务之前应先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站在多元文化角度为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1 语言的多元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表达、传递、储存、延续及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是重要的护理内容。随着文化交流的无国界化,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患者提供治疗护理并不罕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够减少心理上的惊慌和失措,可见,护士掌握2门以上外语是很有必要的。

1.2 生活习惯的多元化 了解患者的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如患者信奉伊斯兰教,每周都要做礼拜等。

1.3 伦理、价值观的多元化 不同国籍患者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不同[4]。如患者患有恶性肿瘤,对于心理素质较脆弱者,应对其保密;对于性格开朗者,特别是欧美患者则认为有必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对所患疾病有知情权。

2 护理的多元文化特征

2.1 护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多元化 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5]。在各国、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文化社会,护理学引进人类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更加强调“整体人”的概念;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进行整体护理学科的研究。理论体系涉及面广,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而且呈动态变化,随社会需求和医学体系的不断改变而改变 。

2.2 护理对象的多元化 随着文化交流的无国界化和人口流动的日趋广泛,护理对象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度。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病情轻重也不同,要使不同个体差异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健康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在护理实践中溶入艺术,注重人本观和人文精神,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

2.3 护理职能的多元化 护理工作摆脱机械唯物论的束缚,克服只注意人的生物学特性而忽视人的社会性的弊病。护理职能的转变要求护士角色向多元化发展,未来护士将成为健康的保健士、疾病的护理士、生活的助理士[3]。

3 开展多元文化护理的举措

3.1 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开展多元文化护理的前提之一是就医环境的人文化,应该以“舒适、方便、安全”的就医环境为宗旨。首先在建筑设计上以方便患者就诊流程为原则,在环境布局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恰当地使用装饰物、背景音乐等,使患者有“家”的感觉。如产科可根据孕产妇不同阶段制定产前、临床分娩及产后的标准护理计划,产前饮食文化、用于胎教及松弛情绪的音乐文化、产后修养区环境文化、形体康复训练等,进行有的放矢的宣教。

3.2 从患者根本利益出发,提高患者满意度 护患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互动关系,通常是多元化,不仅限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护患双方都有属于自身的知识、感觉、情感、对健康与疾病的看法以及不同的生活经验,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相互的感觉和期望,并进一步影响彼此间的沟通和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即护理效果。只有成功的交往、掌握沟通艺术,才能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实现其工作目标。美国一项调查表明,文化护理是把方便让给患者、把实惠送给患者、把温馨留给患者,从而加快患者身心康复,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如我院眼科一位傣族患者,对医疗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疗效也很显著,病情很快好转,通过观察和沟通,护士得知因地区差异导致患者在饮食上难以习惯,进而产生焦虑、烦躁。其责任护士尽可能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从而满足了患者基本的需要。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护士具备整体观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程满意的服务和护理。管理人员接受新观念,用新的思路解决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从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在院内实行“星级护士”评选,把“品牌意识”、“温馨工程”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张洪君,王雯,苏春燕.临床护士多元文化护理培训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7, 7(12):88-89.

[2] 王怡君,陈静,马丽莉,等.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2013, 19(11):112-113.

[3] 袁圆.浅谈提高护理职能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1, 02(12): 225-226.

[4] Barbaranne JB.Multieultural issues in home health care[J].Journal of Multieultural Nursing and Health,2011,17(3):21-25.

多元化康复护理篇5

脑卒中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我国,卒中每个发病率为150/10万,死亡率为120/10万。尽管卒中的治疗在动物试验中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临床治疗仍不尽如人意,至今国际上仍没有一种药物被公认为对急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疗效。目前按照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只有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这4种治疗方法是有效的,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卒中单元。卒中单元是指在医院的某一特定区域,由临床医师、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师、语言康复师、心理医生及社会工作者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对卒中病人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以改善其预后,提高疗效的卒中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为卒中病人提供标准的诊断、治疗、康复和专业监护。

1 卒中单元的基本特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临床神经科经历了卒中监护病房、卒中康复病房阶段,到80年代中期,提出了卒中单元模式。经过多年发展,欧美许多国家已经建立十分完善的卒中单元,其治疗价值已被许多研究结果所证实。卒中单元是改善住院卒中病人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疗效的系统。卒中单元的核心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生、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室、职业治疗师、语言训练师和社会工作者。这些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多学科医疗队,每周会面l至数次,为脑卒中病人制定诊疗方案。所以其产生疗效的原因主要是多学科的密切合作和治疗的标准化。研究表明,相比普通病房,卒中单元能减少脑梗死住院病人的病死率,明显提高病人的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不增加病人的花费。近10年来,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卒中单元,经过临床实践和研究已经充分证实:卒中单元的模式与常规神经科病房的模式相比,在急性脑卒中的病死率、致残率、感染发生率、生活能力恢复、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卒中单元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些优越性远远超出了临床医学的范畴。

2 卒中单元在我国的发展背景

多年来,我国临床神经科医师一直都在努力探索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已形成一些治疗的基本原则,但主要停留在依赖于药物选择和应用层面。其基本治疗模式仍是以药物为主体,病人从住院到出院,始终处于被动接受药物治疗状态,由此产生了一些严峻的问题:①我国卒中病人多是散落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通内科、老年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各个科室,每个科室各有自己的诊断标准,缺乏统一规范标准,导致病人缺乏规范化治疗;②卒中病人长期卧床,营养障碍,继发各种感染等;③住院时间较长,增加医药费用;④卒中后期病人缺乏合理安置,导致治疗缺乏连续性。这些决定了我国现行脑卒中的治疗模式必将受到挑战。因此,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一味片面追求药物对脑卒中的治疗价值是个误区,了解发达国家对脑卒中诊疗的新观念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在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刻不容缓。

3 卒中单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01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建立起国内第一个标准的综合卒中单元,并已开始在全国推广这一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目前,北京已有10所医院开设了卒中单元病房,其他城市也相继设立,但数目不多,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医院已接受并运用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概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广东省中医院模式的承载体是脑血管病中心,强调中西医、内外科完美结合,形成从院前急救到住院治疗再到康复治疗全过程、全方位的“一站式”立体诊疗模式,及时地为脑卒中病人提供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介入治疗、康复治疗等各种先进的诊治手段,以获得脑卒中治疗的最佳效果。开展以中西医结合、内外科结合、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相结合以及早期康复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为特点的全新脑卒中诊疗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但由于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别和制约,目前仍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国情的卒中单元。我国卒中单元的病人在疾病急性期能够得到很好的救治,而有关康复治疗环节仍然很薄弱。

4 目前我国建立卒中单元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进入建立卒中单元模式的探索阶段,但尚有许多亟待研究并解决的问题: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卫生状况迥异,卒中单元的管理模式在总体上亟须一定的标准来规范。病人的数量、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在1年内并不恒定,对卒中单元的需求有所波动,应进一步研究引进什么样的卒中单元,如何建立一个有弹性的卒中单元机制来适应这一变化,使人力物力资源得到高效率的利用。②卒中单元要求有标准化的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目前许多国家已建立了此类治疗指南,但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病人。在过去几年中,卫生部已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国内所有版本的指南都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对临床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制定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临床指南是首要任务。③卒中单元强调早期康复介入,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已加强了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但多侧重于肢体康复,没有专门的语言训练师,加上方言的差别很大,使得语言训练困难重重。但由于语言障碍是脑血管病十分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加强语言训练的研究和语言训练的标准化是建立中国式卒中单元的重要任务。④现阶段对于卒中单元的研究,中西医优势互补的问题未得到足够重视。建立中国式的卒中单元,如何使中医特色在卒中单元中得到充分体现,如何使早期针刺与急症监护及康复融合,如何将早期针刺与现代康复落到实处等,还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实践巾摸索,需要开展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长期观察后才能得出真实可靠的高质量临床证据。⑤引入卒中单元是否会增加病人的总体费用,如何正确解决费用和疗效的矛盾等,也值得结合国情进一步研究。

5 建立中国卒中单元模式的思考

5.1 建立我国统一的、标准的部级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指南所谓指南是根据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制定的治疗原则、规范,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明确规定了治疗规范的特点。指南分3个级别:国家指南、区域性指南、医院指南。每个医院应根据自身条件建立合适的指南,并根据相关知识的进展不断进行修订。由于我国现在缺乏统一的、标准的部级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从而制定地方指南和医院指南也就缺乏依据。

5.2 建立合理的病房结构和医疗条件 早期康复、小组工作、全体教育和康复过程中病人及亲属的参与是卒中单元的重要特

征。卒中单元的建立需要较大的医疗环境和条件,这些医疗条件是限定收治卒中病人的基本要求。欧洲卒中促进会的指南中的最低要求有10项,包括:①24 h内随时可能CT检查;②建立卒中治疗指南和操作程序;③在评价和治疗中神经内科、内科、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科的密切合作;④特殊培训的护理队伍;⑤早期康复包括语言训练、作业治疗和物理治疗;⑥建立康复网络;⑦24 h内完成超声检查(颅内和颅外血管、彩色编码双功能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⑧24 h内完成ECG和超声心动图;⑨实验室检查(包括凝血参数);⑩监测血压、血气、血糖、体温。如果是大型中心还有其他额外要求,包括MRI/MRA,DWI/PWI,CTA,DSA、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病房面积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和卒中病人数量而定,重症监护病房应设(4~6)张病床,装备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抢救设备(如心电、呼吸、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床旁监测仪、输液泵、视频监测系统,血凝系统检查仪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正常比),对某些指标进行监控,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

多元化康复护理篇6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偏瘫; 康复护理; 早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03-02

脑卒中系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脑损害。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为150/10万,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脑卒中也成为最重要的严重致残疾病[1]。为了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少医学学者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康复护理介入越早,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使病人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恢复,重返社会。现结合文献,对其早期康复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1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理论

评价是康复护理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康复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计划性的依据。脑卒中康复的评价:包括初期评价、中期评价和末期评价。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目标:运用医药手段使残留的、生理的、解剖的受损功能, 在生理、精神、心理、认知和社交等方面恢复到最佳状态[2]。

2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能力上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3],早期康复护理可创造损伤神经修复或代偿的条件,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弧在良好的条件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4]。早期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费用[5]。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恢复自我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早日回归社会。因此,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都有着重要作用[6]。

3 早期康复护理的时间选择

康复护理措施应早期介入,但应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一般认为,从脑卒中发生后3个月内的康复即为早期康复。有学者认为[7],从发病至24h内是采用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的最佳时间。梁光霞和张向辉等[8]实践证明,康复训练引起再出血的概率很小,无论脑出血患者,还是脑梗塞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均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甚至超早期康复训练(发病48~72h)。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最佳时间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体征不再进展后48~72h。

4 脑卒中单元和康复护理

脑卒中单元是已被证实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措施[9],康复是卒中单元中重要的一环。Indredavik和Bakke等[10]通过对206例患者6周的观察研究,发现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只有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和稳定的舒张压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卒中单元的主要目标是减轻长期病残,减少长期医疗费,对患者进行组织化管理的同时给予康复训练,在操作流程上,患者进入脑卒中单元即开始病因诊断和功能评价,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护理、康复和预防方案,脑卒中单元内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

5 分期康复护理可以降低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 进行康复分期护理能预防关节挛缩、关节疼痛等废用综合征, 防止二次性损害,促进患侧功能的改善[12]。脑卒中康复的分期从康复的角度划分, 可分为3期:即卧床期( 急性期, 早期) 、离床期和步行期。

6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6.1心理康复护理:脑卒中病人由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病人出现偏瘫、感觉及认知功能障碍,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活动异常和情感变化,常表现为自卑、依赖、焦虑不安、急躁、易怒等心理特征[13]。心理康复护理是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在护理此类患者时应有同情心和耐心,通过接触与交流逐一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尊重和体贴关心患者,使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对于康复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表扬,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和进行自我功能锻炼[14]。早期康复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不仅能调动患者的运动功能,而且能提高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15]。

6.2 注意营养和休息护理 因康复训练需消耗较多的能量,患者应采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并摄入足够的水分。可嘱患者自己进食,使患者意识到自己已经独立了[16]。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单次,单日训练量过大。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促进患者的疾病恢复。

6.3 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肢体康复训练应根据病情,当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无进行性卒中发生后,应早期进行肢体被动运动[17]。按照患者肢体功能所处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每日的训练次数视病情而定,一般1次/d,每次30~45 min[18]。

6.3.1早期良肢摆放位护理[19]

多元化康复护理篇7

[摘要]护理学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护理专业知识,为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适应现代护理模式,提高护理理念,护理人员在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并与多种学科、多方面文化相结合,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关键词]现代护理;新方向;多元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国界、跨区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出现了多种文化的人共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多元文化社会体系。这就需要护士更新护理观念,掌握新的文化知识内涵,转换护士的角色向多元化角色发展,以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患者的共同需求――健康,从而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要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实践与自学,另一方面来源于护理教育者系统性的跨文化教育[1]。本文就护理多元文化的相关概念、多元文化特征、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及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进行分析。

1多元文化相关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它包括由国家、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形成的多元化社会,为不同的患者提供多元化优质护理服务,是当今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2多元文化知识获得的途径

2.1从临床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

指在临床工作、生活和现代化信息网络中了解其他种族、民族、人群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给予尊重。在护理工作中谦虚地向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患者了解所需要信息,增加双方文化交流,从而给予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确信自己文化优越的民族,其优越感是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护理活动的一大障碍[2]。

2.2从学习中获得多元文化知识

2.2.1增加外语和不同民族语言学习

对于广大护士而言,为了拓展视野,了解最新的护理动态,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多元化的发展,提高外语水平和民族语言的沟通能力是进行国际、国内交流的必要工具。

2.2.2在学习中增加护理工作者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护理无论构思多美妙,都要靠护士在工作中的实践来完成。因此,首先要提高护士的多元文化意识,除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大量涉及非专业的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确立自身的多元化意识,并自觉地应用到护理实践中,同时加强礼仪修养学习、法律知识学习、自觉养成学习不同文化的习惯,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

3护理的多元文化特征[3]

3.1护理学科理论的多元文化特征

随着医学模式与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的定位已从纯医学范畴转变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的领域,其研究内容、范畴涉及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护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相互促进,在方法上相互启迪,在技术上相互借用,形成了许多新的综合型、边缘型的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如: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护理行为学、护理人际学、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及老年护理学等。由此可见,护理学科理论体系涉及面广,有多元文化特征,而且呈动态变化,随着社会需求和医学体系的发展而发展。

3.2临床护理类型的多元化

现代护理理论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和医学理论为基础,目前广泛应用的护理理论和模式也多由国外引入,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循证护理等。由于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对护理学有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中,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目前,在中医院内,基本上都是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兼容性。

3.3护理任务、工作内容的多元化

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健康概念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多层要求,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全面的整体护理,护理不能仅局限于医院而需走进社区、家庭、护理职能的范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康复,赋予护士教育、管理、研究等,从而要求护士文化知识的全面性、多元性。

3.4护理角色的多元化

护士职能的扩大及护理内涵的不断丰富,将赋予护士多元化的角色,如,提供照顾者、健康咨询者、健康协调者、健康教育者、护理计划者、护理管理者、康复训练者、护理对象的代言者、护理科研者等角色。当今社会对护士角色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满足角色期待,护士必须加强角色学习,以更好地完成角色功能。

3.5护理对象的多元化

护理工作的对象可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人生经历、、价值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与生命的不同认识,对疾病与死亡的不同理解,对悲伤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4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4]

4.1更新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

整体护理已成为国际护理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已在广泛开展和推行整体护理,我国的护理教育已纳入现代护理模式内容,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护理观念还占有相当位置,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培训护士更新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多元文化观念出发进行医院内患者护理、医院外社区保健、家庭护理、老年护理等,以帮助患病的人、健康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同时要转变护理教育思想和观念,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学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实施护理教育,真正地将护理教育与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结合起来,这对培养护理人员的标准、知识结构,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评估和考核标准有一个全面的更新的改革。

4.2增加人文知识

现代护士不仅要有医学护理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多元化护理观念出发,护士应了解与研究不同种族、民族、区域的健康观、疾病观及护理保健手段;增加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以融入文化护理。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对健康、疾病、生死观、价值观等均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并因此导致不同的民族文化习惯、、饮食习惯等,另外不同民族。区域独有的饮食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如北方人嗜面食、烈酒、咸味,南方人则不同;湖南人嗜辣,而江浙人偏甜。因此,要对不同对象提供相应的护理,就必须了解不同种族、民族、区域的文化和习俗,针对需要,以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来缩短医患间的差距,达到有效的沟通。

4.3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也与西医截然不同,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前提是了解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互补部分,中医护理具有两个特点:整体观与辨证施护,其中整体观与系统化整体护理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所谓异曲同工,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的辨证所施行的护理原则和方法,而辨证施护的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二者互补的共同结果,包括利用现代仪器设备观察病情,对生命体征的监护以及在实施护理程序过程中所运用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等。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穴位注射、拔火罐、穴位按摩、针灸等简便易学又行之有效,能减轻患者痛苦,解决实际问题,是西医护理操作所不可替代的,将中西医护理的特长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应用,对提高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有一定影响和作用的。

5小结

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护理学发展的过程也是在沿多元化这一方向发展。因此,要开展这一更高层次的护理,需要通过在提高思想认识,确定研究范围,加强教育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以加速现代护理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参考文献:

[1]胡忠华,朱丹.试论护理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5,20(21):4647.

[2]李井泉.跨文化医学[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

多元化康复护理篇8

[关键词] 多元化;健康教育;脊柱手术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c)-132-02

脊柱手术是较复杂、风险较大的手术之一,手术目的主要是解除病痛、提高生活质量,而健康教育是保证患者顺利进行手术、使手术获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措施。但大多数患者对手术的认识程度、配合知识、康复锻炼了解不够、理解偏差,以致焦虑惶恐,不能积极正确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影响愈后效果。因此,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对脊柱手术患者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的方法、效果评价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4~10月在我院行脊柱手术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30~62岁,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26例,腰椎暴裂骨折椎管减压术4例,腰椎管狭窄扩大术12例。

1.2方法

1.2.1分组方法将42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

1.2.2实施方法两组患者分为术前、术后两个阶段进行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说教方式进行;实验组采用口头、文字、图片、真人动作演示的多元化方式进行分阶段宣教。其中图片及光碟均为自制,真人动作演示由专业护士模拟及达标患者交流性现场演练。对于应使患者了解的内容用文字方式教育,如入院须知;应知晓掌握的内容用口头、文字和图片方式教育,具体如下:患者入院后由专业护士完成环境介绍后,即应用解剖图片及腰椎模型对患者讲解脊柱的生理结构、手术方法,使患者对疾病及手术方法有直观的认识。此过程专业护士应有足够耐心,因所面对患者的学历、素质、生活环境、年龄等存在很大差异,故其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患者只有将这些内容真正了解,才能有效减少其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心情,以放松、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面对手术。专业护士针对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病情、文化素质,性格特征、接受程度等)首先进行评估即而实施教育。术后应掌握的内容用光碟播放及真人动作演示来反复加强教育,如:手术后,早期进行预防神经根粘连的直腿抬高练习,正确的翻身姿势(轴线翻身),后期需进行及出院后需坚持进行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日常活动保护腰部的各种禁做动作,均以光碟演示的形式形象地对患者进行指导。因术前患者与专业护士已建立良好沟通,此阶段患者能积极认真配合专业护士进行练习,专业护士定期评价患者学习效果,了解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在预定时间内是否能达到功能恢复的预定指标;患者是否出现因知识缺乏或锻炼不当引起的并发症。评价的方法采用提问与患者复述、由患者演、发放调查表3种形式,并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这一过程达到教育总目标。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多元化辅导。出院前问卷调查患者对疾病日常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以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行为和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2结果

2.1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对疾病的总体认识情况见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

2.2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所存在的护理问题

见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

3讨论

应用系统、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避免了传统教育方法所存在的弊端。脊柱手术是较为复杂的创伤手术,患者很难在单一的说教方式下对疾病有感官的认识,因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引发并发症,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使患者对此有深入的认识,加之脊柱疾患的康复锻炼有特有的练习方式,传统教育不够形象,使患者在理解上存在偏差,难以掌握正确的方法,给愈后造成隐患,多元化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缺陷,使患者得到了真实、清晰、形象、生动的教育,理解和记忆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光碟播放效果突出,光碟中动作规范、到位,避免了宣教者水平参差不齐,宣教中存在的误区;病友间交流演练更能提高患者学习的互动性、积极性,提升康复效果。而且,使患者切实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尊的重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彭刚艺.试论护士健康教育职能的强化[J].护士进修杂志,1991,14(1):37-38.

[2]李萍.应用临床路径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32-833.

[3]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4]李惠萍.走出健康教育的误区[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57-5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