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8篇

时间:2023-06-20 17:05:55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1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 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导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7年春季以来,开始在全国近1000所高校的270余万名2006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并深受广大师生好评,正在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如何上好这门课,怎样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成为诸多任课老师讨论思考的重点。这门课是否上好,要看学生是否有兴趣,要看学生是否真正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走过的历史中找到了中国崛起的精神动力和现实路径。而要让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其初中教材分上、下两册,合计近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合计近45万字),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大学生对一门似乎重复的课程提起兴趣,除了课程本身的特色之外,就要看教师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改变学生对这一课程“单调的重复”和“令人厌倦的说教”的认识,特别是第一堂课——导论课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的动力,因此导论课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导论课,就是要在正式上课前把整个课程的基本面貌呈现给学生,除了要向学生介绍课程开设的目的、概况、学习方法、参考书目等一些基本问题外,对于《纲要》课程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说明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也就是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线索,包括它的起止时间、时代主题和历史发展的主线等,这就使本已稍有沉寂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问题再次掀起讨论高潮。

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本课程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篇点明:“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也就是说,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囯自 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 16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定论,是上个世纪末以来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中最为普遍接受的一个论断,许多观点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对该问题的不同阐述,以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自1954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10余种学术观点。在起止时间问题上,把1840年作为近代史的上限是建国以前即采用的说法,国内史学界基本没有异议。因为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主义的独立国家。战后,中国成为几个资本—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的又保持了形式上的独立的,国民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也有少数史学家把明清两代交替时期(1600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一方面可与近代欧洲的开端一致,另一方面,是把1840年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作为前两个半世纪业已启动的进程的延伸和强化,而1840年之后中国之所以会走上这样的道路正是17世纪以来中国内部封闭衰落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1840~1919年为近代、1919~1949年为现代、1949以来为当代的分期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近代史下限和现代史上限的呼声越来越高,日益为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所接受,但一直到200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才第一次在严肃的史学著作中采用这一时限,因此这部十卷本著作被称为“第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通史”。台湾的学者则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便是中国现代史阶段。

在时代主题和发展动力问题上,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把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当作历史发展的动力,并据此提出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反帝反封建说”(黄一良)、20世纪80年代的“四个阶梯说”(李时岳)、“三个阶梯说”(戚其章)等,张海鹏教授继承了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认为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是对历史实际的真实反映,提出了“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认为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20世纪50年代,范文澜从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得到启示,提出了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的“两个过程说”,即主张中国近代的变化是外来侵略和内部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的彭明则在侵略与斗争之外再加了“探索”,认为从1940~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外来的侵略与内部的斗争与探索确实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且是一浪推进一浪式的变化,所以理解中国近代史,要从政治史、革命史之外审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人的变化,陈旭麓先生即提出了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改革开放后,史学界突破了“五朵金花”和阶级斗争范式的限制,对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经济、思想文化的研究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呈现出多领域、多样化、精细化的发展。

“探索”是对外部世界和中国未来的探索,在探索中中国逐渐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才是历史发展的主线,徐泰来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近代化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这一提法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丁日初),即使“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才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胡绳先生也在上世纪末认同以现代化作为考察近代史的主线之一。但有学者据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歌功颂德,认为帝国主义轰开了中国大门,才使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否认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怀疑“侵略”行为是否真实存在。通行全国并评价甚高的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即有此倾向。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来说,近代史确实就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这也是历史学关于近代史的一般概念,中国的近代化或早期现代化、现代化即指中国的资本主义化,也是史学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起步的,因此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动力和核心内容。

从现代化的角度考察近代史,远比以阶级斗争为纲来解释历史要复杂得多。如果说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最深刻的历史巨变,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走出唐德刚所谓“历史三峡”。唐先生认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实在是一部从中古东方式的社会形态,转向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形态”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史。这次转型发轫于1840年鸦片战争,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被迫转型。他估算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极其痛苦的惊涛骇浪的三峡,大致要历时两三百年。类似的“大历史观”、“社会转型论”在海外史学界较为普遍,也引起了大陆史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近现代中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历史时期。辉煌的古代,屈辱的近代,迫使中国人民从沉睡中奋起,为救亡图存,求富自强,前赴后继,成就了数千年未有之历史巨变。从160多年的历程,充满了反复和阵痛,失望和希望,机遇和挫折,最终探索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迎来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新高潮。正如徐中约所说:“近代中国展示了一幅如此光怪陆离的纷繁景象,以致我觉得:诸如外来帝国主义、西方影响或资本主义及封建剥削等局限性的理论,都无法对之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变化的动态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让学生了解这些学术史、学术争论是必要的,因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很难以一种理论、从一个角度作单线式的思索,不同的理论将导致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如义和团在反帝斗争中英勇无畏,令人赞叹,然而他们挖电线杆、扒铁路,甚至要烧京师大学堂,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抵制社会进步的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正说明阶级斗争和现代化并非一致,甚至是相悖的。要让学生从这些悖论、争论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并从中体验本课程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昨天,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2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 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导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7年春季以来,开始在全国近1000所高校的270余万名2006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并深受广大师生好评,正在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如何上好这门课,怎样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成为诸多任课老师讨论思考的重点。这门课是否上好,要看学生是否有兴趣,要看学生是否真正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走过的历史中找到了中国崛起的精神动力和现实路径。而要让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其初中教材分上、下两册,合计近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合计近45万字),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大学生对一门似乎重复的课程提起兴趣,除了课程本身的特色之外,就要看教师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改变学生对这一课程“单调的重复”和“令人厌倦的说教”的认识,特别是第一堂课――导论课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的动力,因此导论课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导论课,就是要在正式上课前把整个课程的基本面貌呈现给学生,除了要向学生介绍课程开设的目的、概况、学习方法、参考书目等一些基本问题外,对于《纲要》课程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说明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也就是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线索,包括它的起止时间、时代主题和历史发展的主线等,这就使本已稍有沉寂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问题再次掀起讨论高潮。

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本课程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篇点明:“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也就是说,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自 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 16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定论,是上个世纪末以来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中最为普遍接受的一个论断,许多观点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对该问题的不同阐述,以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自1954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10余种学术观点。在起止时间问题上,把1840年作为近代史的上限是建国以前即采用的说法,国内史学界基本没有异议。因为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主义的独立国家。战后,中国成为几个资本―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的又保持了形式上的独立的,国民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也有少数史学家把明清两代交替时期(1600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一方面可与近代欧洲的开端一致,另一方面,是把1840年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作为前两个半世纪业已启动的进程的延伸和强化,而1840年之后中国之所以会走上这样的道路正是17世纪以来中国内部封闭衰落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1840~1919年为近代、1919~1949年为现代、1949以来为当代的分期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近代史下限和现代史上限的呼声越来越高,日益为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所接受,但一直到200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才第一次在严肃的史学著作中采用这一时限,因此这部十卷本著作被称为“第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通史”。台湾的学者则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便是中国现代史阶段。

在时代主题和发展动力问题上,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把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当作历史发展的动力,并据此提出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反帝反封建说”(黄一良)、20世纪80年代的“四个阶梯说”(李时岳)、“三个阶梯说”(戚其章)等,张海鹏教授继承了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认为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是对历史实际的真实反映,提出了“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认为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20世纪50年代,范文澜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得到启示,提出了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的“两个过程说”,即主张中国近代的变化是外来侵略和内部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的彭明则在侵略与斗争之外再加了“探索”,认为从1940~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外来的侵略与内部的斗争与探索确实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且是一浪推进一浪式的变化,所以理解中国近代史,要从政治史、革命史之外审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人的变化,陈旭麓先生即提出了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改革开放后,史学界突破了“五朵金花”和阶级斗争范式的限制,对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经济、思想文化的研究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呈现出多领域、多样化、精细化的发展。

“探索”是对外部世界和中国未来的探索,在探索中中国逐渐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才是历史发展的主线,徐泰来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近代化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这一提法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丁日初),即使“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才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胡绳先生也在上世纪末认同以现代化作为考察近代史的主线之一。但有学者据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歌功颂德,认为帝国主义轰开了中国大门,才使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否认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怀疑“侵略”行为是否真实存在。通行全国并评价甚高的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即有此倾向。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来说,近代史确实就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这也是历史学关于近代史的一般概念,中国的近代化或早期现代化、现代化即指中国的资本主义化,也是史学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起步的,因此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动力和核心内容。

从现代化的角度考察近代史,远比以阶级斗争为纲来解释历史要复杂得多。如果说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最深刻的历史巨变,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走出唐德刚所谓“历史三峡”。唐先生认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实在是一部从中古东方式的社会形态,转向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形态”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史。这次转型发轫于1840年鸦片战争,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被迫转型。他估算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极其痛苦的惊涛骇浪的三峡,大致要历时两三百年。类似的“大历史观”、“社会转型论”在海外史学界较为普遍,也引起了大陆史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近现代中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历史时期。辉煌的古代,屈辱的近代,迫使中国人民从沉睡中奋起,为救亡图存,求富自强,前赴后继,成就了数千年未有之历史巨变。从160多年的历程,充满了反复和阵痛,失望和希望,机遇和挫折,最终探索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迎来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新高潮。正如徐中约所说:“近代中国展示了一幅如此光怪陆离的纷繁景象,以致我觉得:诸如外来帝国主义、西方影响或资本主义及封建剥削等局限性的理论,都无法对之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变化的动态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让学生了解这些学术史、学术争论是必要的,因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很难以一种理论、从一个角度作单线式的思索,不同的理论将导致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如义和团在反帝斗争中英勇无畏,令人赞叹,然而他们挖电线杆、扒铁路,甚至要烧京师大学堂,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抵制社会进步的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正说明阶级斗争和现代化并非一致,甚至是相悖的。要让学生从这些悖论、争论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并从中体验本课程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昨天,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出版社1999.264.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3

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本课程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篇点明:“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也就是说,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囯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6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定论,是上个世纪末以来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中最为普遍接受的一个论断,许多观点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对该问题的不同阐述,以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自1954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10余种学术观点。在起止时间问题上,把1840年作为近代史的上限是建国以前即采用的说法,国内史学界基本没有异议。因为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主义的独立国家。战后,中国成为几个资本—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的又保持了形式上的独立的,国民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也有少数史学家把明清两代交替时期(1600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一方面可与近代欧洲的开端一致,另一方面,是把1840年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作为前两个半世纪业已启动的进程的延伸和强化,而1840年之后中国之所以会走上这样的道路正是17世纪以来中国内部封闭衰落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1840~1919年为近代、1919~1949年为现代、1949以来为当代的分期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近代史下限和现代史上限的呼声越来越高,日益为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所接受,但一直到200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才第一次在严肃的史学著作中采用这一时限,因此这部十卷本著作被称为“第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通史”。台湾的学者则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便是中国现代史阶段。

在时代主题和发展动力问题上,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把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当作历史发展的动力,并据此提出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反帝反封建说”(黄一良)、20世纪80年代的“四个阶梯说”(李时岳)、“三个阶梯说”(戚其章)等,张海鹏教授继承了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认为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是对历史实际的真实反映,提出了“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认为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20世纪50年代,范文澜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得到启示,提出了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的“两个过程说”,即主张中国近代的变化是外来侵略和内部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的彭明则在侵略与斗争之外再加了“探索”,认为从1940~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外来的侵略与内部的斗争与探索确实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且是一浪推进一浪式的变化,所以理解中国近代史,要从政治史、革命史之外审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人的变化,陈旭麓先生即提出了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改革开放后,史学界突破了“五朵金花”和阶级斗争范式的限制,对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经济、思想文化的研究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呈现出多领域、多样化、精细化的发展。

“探索”是对外部世界和中国未来的探索,在探索中中国逐渐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才是历史发展的主线,徐泰来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近代化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这一提法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丁日初),即使“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才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胡绳先生也在上世纪末认同以现代化作为考察近代史的主线之一。但有学者据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歌功颂德,认为帝国主义轰开了中国大门,才使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否认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怀疑“侵略”行为是否真实存在。通行全国并评价甚高的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即有此倾向。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来说,近代史确实就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这也是历史学关于近代史的一般概念,中国的近代化或早期现代化、现代化即指中国的资本主义化,也是史学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起步的,因此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动力和核心内容。

从现代化的角度考察近代史,远比以阶级斗争为纲来解释历史要复杂得多。如果说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最深刻的历史巨变,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走出唐德刚所谓“历史三峡”。唐先生认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实在是一部从中古东方式的社会形态,转向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形态”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史。这次转型发轫于1840年鸦片战争,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被迫转型。他估算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极其痛苦的惊涛骇浪的三峡,大致要历时两三百年。类似的“大历史观”、“社会转型论”在海外史学界较为普遍,也引起了大陆史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近现代中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历史时期。辉煌的古代,屈辱的近代,迫使中国人民从沉睡中奋起,为救亡图存,求富自强,前赴后继,成就了数千年未有之历史巨变。从160多年的历程,充满了反复和阵痛,失望和希望,机遇和挫折,最终探索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迎来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新高潮。正如徐中约所说:“近代中国展示了一幅如此光怪陆离的纷繁景象,以致我觉得:诸如外来帝国主义、西方影响或资本主义及封建剥削等局限性的理论,都无法对之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变化的动态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让学生了解这些学术史、学术争论是必要的,因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很难以一种理论、从一个角度作单线式的思索,不同的理论将导致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如义和团在反帝斗争中英勇无畏,令人赞叹,然而他们挖电线杆、扒铁路,甚至要烧京师大学堂,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抵制社会进步的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正说明阶级斗争和现代化并非一致,甚至是相悖的。要让学生从这些悖论、争论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并从中体验本课程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昨天,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出版社1999.264.

[3]徐中约著.计秋枫,朱庆葆译.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12.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4

[关键词]新中国,现代化,历史任务,条件

[中图分类号]1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9―0016―06

一、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

“现代化”一般是指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作为过程,首要标志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也随之出现变化。作为目标,一般是指以当达社会作为参考系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及消费水平。可见,现代化是向当代先进国家看齐,强调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追溯到近代早期。

“现代化”的概念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中国近代史中我们称之为“近代化”,实际上就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从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我们就可以嗅出一些现代化的味道。“师夷长技”,就是要学习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尽管主要偏重于武器,但含有明确的现代化信息。不过,真正开始实行现代化的还是洋务运动。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被学术界认为是清末最早官办的近代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是以手工制造为主,制造弹药、炸炮等军火。而真正使用近代大机器生产的要首推李鸿章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它使用的是容闳从美国买回的“制器之器”的机器设备,主要制造军火和轮船。把西方先进的大机器生产引进中国,这是近代史上了不起的大事件。从此,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旅程,但始终离近代化的目标相去甚远。

“社会主义现代化”,顾名思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情,确切地说,是从1953年开始,即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未完成,国民经济遭多年战争破坏亟待恢复,所以尚没有条件在全国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到1952年底,新中国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已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等社会改革也基本完成。这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上文所说的“工业化”,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工业化”目标,是十分激动人心的。从那时起,中国真正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曲折历程。二、“现代化”要从近代中国的

历史任务说起

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开始把独立的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近代是以苦难开端的,此后,列强一次又一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一次又一次战败。初中课程标准所列,就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一次又一次的民族危机,使亡国的阴影一直像噩梦一样笼罩着中国人民。曾经有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样历史骄傲的民族,却被傲慢的西方殖民者讥笑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甚至连起码的生存保障都没有。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始终贯穿这样的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正如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在此鲜明的主题下,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实现现代化,这是必由之路。近代屈辱的历史给中国人的教训太惨痛了,所以,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口号如此激动人心,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说,实现国富民强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奋斗目标,那么,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必要前提。实际上,在中国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卓绝努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到科学救国,中国被现代化远远地抛在后面。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无论是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没能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连民族独立都无法做到,哪里还谈得上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所以说,要实现国强民富,就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或者说,没实现国家独立,就不可能实现国强民富,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近代百年历史,1949年是一个重要节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一个新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到此完成了一个,这是了不起的伟大的历史成就,是百年来中国用几代人的生命与鲜血换来的,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近代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何党何派,谁能领导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夺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就跟着谁,就拥护谁,这是历史的选择,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一心一意地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然而这并不容易。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起步的条件

1.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满怀激情地说: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若评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此话无疑是最经典的。所以新课标要求学生“体会‘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深刻内涵”。实际上,新中国的成立,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它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1)民族获得独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和侮辱,几次濒临灭亡。中国的事情不能由中国人完全决定,外国的军队可以驻扎在中国的土地上。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先后收回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兵营的地产权。海关管理权也完全回到中国人手里。同时规定外轮一律不准在中国内河航行。在对外政策上,形象地说“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原来享有的种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近代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全部废除。中国人重新找回民族尊严。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可以独立自主地规划自己国家的建设,探索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清政府,到北洋军阀政府,再到的统治,近代中国没有一个政府能够把全国人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整个国家散漫而没有力量。新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将社会各阶层人民以空前规模动员起来,协助人民政府完成各项工作。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雷厉风行地推行到全国各地,贯彻到基层,密切协作,一致行动。这是中国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而没有实现过的局面。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写道。

“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根本改变了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互相争夺,由于各个军阀、官僚集团的互相争夺,由于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由于落后的封建经济而产生的四分五裂的状态。新中国的法律和政令普遍实施于全国各地区,国内人民间的团结,各民族间的团结日益加强。这是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上的统一,这种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甚至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如果国家还像过去那样四分五裂各行其是,而不能在统一意志下采取步伐一致的行动,那么中国的现代化是难以做到的。

2.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是,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未完成。需要假以时日,首先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然后才能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现代化的探索。

(1)解放全国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大陆还没有全部解放。仍有白崇禧、胡宗南等集团的150万军队,盘踞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进行顽抗。在各地,还有200万武装土匪盘踞山林、为非作歹。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人民经过艰苦作战,很快消灭残余军队。1951年5月,和平解放,从而实现了祖国大陆领土和的统一。

(2)社会改革

新中国建立崭新的社会,就必须对旧社会进行改造。社会改革实际上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改革是。

如果从战国时期鲁国初税亩算起,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已存在2000多年了,到了近代,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极端贫穷并毫无权利,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前,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这种极不合理的封建土地制度,不仅是农民贫困的根源,也是中国贫困的根源。不把广大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经过,中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消灭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根基。用一句套话说: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障碍。正如刘少奇指出的那样:

“的基本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救济穷苦农民,而是为了要使农村生产力从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之下获得解放,以便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恢复经济

由于长期的战争,到1949年,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中国共产党从手里接收了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以四种主要物资的生产来看1949年国民经济。

在这样的烂摊子上立即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是不可能的,首先必须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搞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这样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然而,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最重要的表现是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战争爆发的性质本来是朝鲜南北间的内战,但美国参战后,特别是越过三八线,战争的性质变为侵略战争。唇亡齿寒,如果听任麦克阿瑟打到鸭绿江,我国的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我们的和平环境也将遭到破坏。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五战五捷,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1953年,战争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战争看起来是个平局,但实际上是中国的伟大胜利,因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英勇抗击了世界最强大的美国,并且迫使它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这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安全和和平环境,从而捍卫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

曲折与成就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开始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这一年起,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应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接下来就不那么平坦了。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于社会主义苏联。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外国的模式和前代经验可以借鉴。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只能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去自己探索。这种探索是极其伟大的,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非凡。既是探索,就会有成功,也有挫折,所以要正确认识曲折与成就。

1.良好的开局

(1)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把中国建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是几代中国人一百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1953年,这一天终于到来,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第一年。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2)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很低,是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1952年,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标志的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6.7%,而苏联在1928年就已达到45.2%,波兰1949年实65.5%,捷克1948年是75%。再以钢为例,1952年,中国人均仅为2.37公斤,苏联是164.1公斤,美国是538.3公斤,日本是81.7公斤。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3)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创造了许多中国经济史上的第一。

1953年底,被称为“重中之重”的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相继竣工。这三大工程是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中国近代工业建设中所需的大型钢材一直依赖国外进口。大型轧钢厂建成后,可以制造铁路、桥梁及各种大型

建筑所必需的大型钢材;无缝钢管是无论勘探地下矿藏、开采石油、建设火力发电厂、炼油厂、化工厂,还是生产火车头、轮船、飞机、汽车和拖拉机,都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以往只能从国外进口,无缝钢管厂建成后我国就能自己生产了;七号高炉是中国第一座自动化高炉。

1953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

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造出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1956年,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出第一架新型喷气式歼击机……

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一年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53年至1956年,我国进行的三大改造主要是:把农民、手工业者个人所有的小私有制,逐渐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把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转变为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1956年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来新中国的一切进步和发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3.探索中的曲折

新课程标准规定:知道“”和化运动的失误,了解“”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这讲的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曲折,人们从中吸取了沉痛的教训。

“”和化运动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一次较大失误,也就是我们说的“曲折”。对“”和化运动的教学要点应该引导学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

首先,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探索中前进。既是探索,就难免失误。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大国,起步的基础很差;中国人过去几乎没有组织和管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验,只能边摸索边前进。

其次,“”是一场经济建设运动,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人们从近代历史深切感到“落后就要挨打”,而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和紧迫感;同时,各级领导干部急于求成,头脑发热,“”迅速发动起来。

第三,“”和化运动的主要失误,表现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违反经济规律,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拉大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第四,中国共产党在严重经济困难中吸取了“”和化运动的教训,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到1965年有了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既要看到失误挫折,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极大热情和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取得的众多的建设成就。所以是“曲折中前进。”

关于“”,重要的是认识它的性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性质明确,内容就好把握了。

其次,要认识“”的危害和经验教训。深刻的教训主要有:(1)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3)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4)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要认识到“”反面教训的作用,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根本否定‘’,但应该说‘’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的教训,就不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变成了我们的财富。”

第三,分清“”和“时期”两个概念。“”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在“时期”,我国也取得一些重大成就,如人造卫星上天,中美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等。但这些不是“”带来的,如果没有“”,我国还会取得更多更大的建设成果。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从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三十多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路线的正确。经过一百多年的摸索和奋斗,经过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努力,中国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正确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使中国的前途充满了希望和光明。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重要历史转折点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历史在这里有了大转折。理解这个转折,要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和以后的社会历史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才能深刻体会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意义。

这个历史性大转折,最主要的、最核心的是党和国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包括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从崇尚“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制的转变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使它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起点。中国终于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正确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邓小平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会议上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在开幕词中说: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改革开放是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的方针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但实行这个方针并不是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不断推进和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例如改革,并不是一开始就全面展开,而是首先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城市企业改革开始,搞活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开放也是这样,先是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引发第一次沿海开放的高潮,进而促进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

3.改革开放成就伟大

改革开放的成就是课程标准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新课标规定:“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才能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方针的正确。所以,成就要讲充分,可以采取对比、采访等多种教学形式。

【作者简介】李伟科,男,1957年生,长春市人,人

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

科书编写工作。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N]_1953―1―1.

[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5

通过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实增强“四个自信”

1978年12月18日,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之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非凡的使命担当,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党的带领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40年不懈奋斗,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放眼国际,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全球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低谷。事实胜于雄辩,风景这边独好。这40年之所以能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之所以能化危为机、绝处逢生,之所以能独领风骚、岿然不动,历经艰苦奋斗取得辉煌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益于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再看我们富蕴县,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门类,一度被誉为“小上海”,相信每一个富蕴人对这段历史都记忆犹新。可以看出,不论是从过去还是现在、国内还是国际、整体还是部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伟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学习这段历史,我们自然而然地更加自觉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的领导,更加坚定不移地为党和人民努力奋斗。

二、通过学习“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不断激励干事创业的闯劲韧劲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中国人民缔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大势、引领时代潮流、锐意探索进取的历史担当与雄浑气魄。

一是进行了伟大的理论探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化贯彻革命建设全过程。从最初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理论探索一直没有停止。马克思主义虽然是舶来品,但在党的灵活运用和创新探索下,很好地适应了中国的国情,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学习这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克服本本主义、经验主义,注重因地制宜、联系实际,勇于担当作为。具体推进工作中,在确保政治方向不偏离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创造性和预见性,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做法,更好地发挥党的理论的强大指导作用。

二是进行了伟大的道路探索。党从成立之初就始终谋求一条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道路。从“农村包围城市”、“抗日统一战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具体形势和任务积极调整革命路线,付出了艰苦努力,历经了艰辛探索,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一路高歌猛进、气势如虹,最终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革命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革命道路更不可能一成不变,只有跟上形势,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实践证明,党的历次路线政策调整,都顺应了历史大势,有力推动了当时党的事业发展繁荣。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显著优势是其他道路无可比拟的,是带领中国走向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是进行了伟大的实践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也标志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拉开序幕。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随后的10年中,又设置建立了一批经济特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应运而生,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全国一线城市,仅用40年就走完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历程。无独有偶,上海浦东蜚声中外、雄安新区朝气蓬勃,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党的实践探索不胜枚举。还有前段时间播出的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甘肃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后来又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这恰恰是党带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战胜贫困、奔向美好生活的实践探索,更是党接续奋斗、战天斗地的壮丽篇章。我们要从这些探索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工作中奋发有为、迎难而上,敢于亮剑、勇于拼搏,啃下硬骨头,打开新局面。

三、扎实做好近期工作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同志们要认真贯彻“学史力行”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成为推动工作开展的动力,确保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一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日常政治理论学习相融合。近期,先后到福建、广西、河南考察。要在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规定动作的同时,及时跟进学习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这既是武装头脑、增加知识储备的现实需要,更是紧跟中央、落实“四个意识”的政治要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时要加紧对各自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增长能力本领,更好地知识新形势下的工作。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6

【关键词】三民主义 孙中山 发展趋向 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开辟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新道路。孙中山逝世以后,内部分化日益严重,最终以为代表的夺取了领导权,并逐渐转化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他们在抛弃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性思想的同时,出于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以、戴季陶等为代表的人竭力把三民主义儒家化。另一方面,大革命失败以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毅然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最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初步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在继承的基础上扬弃了三民主义,实现了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在探索中国变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随着邓小平等人的继续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形成。中国人民最终经过几代的接力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的三民主义儒家化

孙中山逝世以后,逐渐攫取的领导权并确立了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及其领导的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合法继承者”,逐渐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儒家化的三民主义。而三民主义的这种“发展”,虽然建构起了一整套意识形态理论和社会建设理论,但是其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其抛弃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具有革命性的、进步性的思想,尤其是对孙中山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背叛,最终使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也正因为如此,北伐战争的推进虽然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短暂统治,实现了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依旧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变革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早在1925年,戴季陶就发表《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书,提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生史观,逐渐形成所谓的“戴季陶主义”,这成为以后“变异”三民主义的理论基础。人、、胡汉民、陈立夫、陶希圣、叶青等人都对孙中山三民主义进行了“解读”。尤其是随着在中领导地位的确立,他继续利用戴季陶主义来“诠释”三民主义,形成民生史观、“孔孙道统论”等思想。

推动三民主义儒家化有其理论渊源,也是其实践需求的结果。纵观孙中山一生革命生涯,其一方面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推动物质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并力主向西方学习,革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他又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并不是完美的,并认为中国在政治、精神、道德等某些方面并不输于欧美国家。因此,怀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他意图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寻找补救欧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缺陷的办法,并希冀超越东西方,找到一条真正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为以后用儒家思想“诠释”三民主义埋下了伏笔。而且晚年的孙中山力图通过改组,建设一个列宁主义的政党,从而为中国革命寻求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支持,孙中山过早的去世使得这种建设来不及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一大所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以及允许中国共产党员加入等引发的不满和不安,内部很早就隐现分化的危机。早在1924年8月的《民族主义》演讲第二讲中,孙中山就认识到,“我们的旧同志,现在对于共产党生出许多误会,以为提倡三民主义是与共产主义不相容的”①,并努力规劝人,调和内部对共产党人以及对社会主义在认识上的分歧。总体而言,在孙中山领导下的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还是比较顺利的,的理论和实践在这一时期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孙中山逝世以后,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内部分化日益严重,种种因素促使逐渐崛起,而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则奉行妥协退让的政策,国共合作下的大好革命形势开始出现危机。尤其在背叛革命、独裁地位确立之后,本来应该起着革命先锋队作用的日益成为等人维持专制独裁的工具。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断高涨的工农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社会日益扩大的巨大影响力,以为代表的人开始寻求建立一套维护其统治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对抗社会主义思想,实现对人民在政治、思想上的控制。因此,对三民主义进行改造,就成为了人在理论上的重点。而等人对三民主义的这种“发展”的结果,就是使三民主义逐渐蜕化为官僚资产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消解了三民主义革命性的一面,不仅没有实现三民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追求,反而使中国革命再生波折,这也预示着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代表的革命派日益落后于时展。

当然,人们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考察人的三民主义儒家化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这种“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发展”的三民主义其实也蕴含着人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性、正确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扬弃传统也是人们的必然选择。但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运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进行选择,不同阶级的人们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等人面对军阀割据、政治混乱、文化多元的国情,在三民主义旗帜下回归传统,用传统的忠、孝、仁、义等思想来凝聚力量,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但是,回归传统并不是对传统的完全肯定,而是要批判地继承,是扬弃。等人受限制于他们的立场和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用儒家思想“发展”三民主义的过程中走向误区,这表现在专制思想渗透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并最终出现了国家法西斯化的局面。人的这种探索也最终葬送了自己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孙中山逝世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逐渐走向破裂,以为代表的背叛三民主义,逐渐在中国建立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则继续扛起革命的大旗。随着在中国共产党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团结一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逐渐探索出一条新型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超越,为未来中国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思想,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为近代中国革命实践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继承、扬弃的产物。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有其深刻的阶级基础和现实基础,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和标志着中国社会一个新的阶级力量的崛起,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比较明确的革命纲领。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三民主义作为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纲领而成为二者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也把三民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追求的重要准则,在《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的发刊词中指出:“我们的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我们的伟大领袖虽死,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②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深化理解,对中国的国情、阶级状况、革命形势以及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基础。

国共合作的破裂使得中国共产党面临危机的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发展三民主义,继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契机。正是在土地革命战争这一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把革命的中心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决的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建立工农政权,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理论上发展的同时在实践上践行着三民主义。正如所总结的那样,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共产党没有一天不在反对帝国主义,这就是彻底的民族主义;工农民主制度也不是别的,就是彻底的民权主义;土地革命就是彻底的民生主义。”③工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在“以俄为师”的方针指导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的爆发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肆虐的必然结果,它使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让位于民族矛盾。民族危机的加重唤起了中国各个阶级的救亡图存意识。它也在一定意义上暴露了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反动势力,为肃清各种反动势力―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中的障碍提供了机会,也促使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成熟。此时的三民主义成为团结全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一面旗帜,在中共中央的《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④。在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新的社会建设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如对日本帝国主义坚决的反对政策;“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发展经济生产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革命三民主义的最忠实最彻底的实行者”⑤,而且这些举措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实践和时代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超越。1939年12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对象、任务、动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阐述,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对中国革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了新发展,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最终成功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基本实现。这一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想的阶段性的完成,也正式开启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最彻底重塑的过程。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孜孜追求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汲取以往经验教训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并没有盲目宣布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而是设立一个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在这一时期,以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在实践上摸索,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正式建立,也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

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阶段性任务。而随后的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挫折则催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思中的进步,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是邓小平等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顺应时代、结合国情,扬弃了以往社会发展理论而形成的创新性成果,这一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沿着邓小平等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完善了党的建党理论,厘清了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坚定了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创造性回答了中国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对发展第一要义的强调,发展的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思想的提出,体现了党带领人民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指导实践,是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践自信的表现。尤其是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是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总结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几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近代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促使了中国各个阶级寻求救国救民的理论、道路。中国社会经历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建国方案,中间经过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最终在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这一历程的考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持续性和创新性,以及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民对于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热爱。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果来之不易,道路的选择过程更是历经磨难。随着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以为代表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围绕“双百”目标,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凝聚共识、团结力量、共同奋斗,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市委党校政法教研室,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注释】

①孙中山:《三民主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178页。

②《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6页。

③《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8页。

④《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88页。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7

【关键词】医学院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专题教学 现代化 新思路

历史教育一向被认为是形成国家观念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外的历史教育均表现着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在美国,历史教育的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公民所必需的意识。“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认为掌握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引自美国历史教育《全国标准》)。在英国,历史教育不仅考虑到社会的要求,成为帮助学生人生观形成的桥梁,更是促进学生历史判断力、历史思维力和历史方法的有效教育途径。1999年的《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的主要意义是能够激发学生探究英国和世界往事的好奇心,使他们在理解人类发展历程多样性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生存于现代社会的个体身份和社会角色。日本的历史教育中强调“国际化”,即现代化理论中的“全球化”概念。强调 “立足世界史背景综合理解日本历史发展全过程,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引自日本《高中日本史》B)。 国外的教育经验对我们的学校历史教育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开展专题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是和教育部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于2006年规定的普通高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承载历史教育的学术功能,兼有思政理论与历史教育双重功效,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国史、国情, 深刻认识“三个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人文素质和理论水平非常重要。 然而,就目前全国各高校《纲要》开课的教学情况看,效果普遍不乐观。其原因是:

(1)教法陈旧。传统的按章节和年代顺序授课的方法有些过时,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2)内容重复。中国近现代史在中学时期已经讲过,再照本宣科地讲授无疑是炒剩饭;(3)思路老套。依照传统的“两个基本线索”即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讲述近现代史已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近现代中国国情。(4)课时有限。教育部规定该课为32个课时已经很少,而海南医学院则要求从中分出1/3的课时用于实践活动。如此,理论课只剩下22个课时,却要讲完自鸦片战争以来的160年的历史,如何何理安排课时?(5)实践课形式单调。以往的实践活动多以看影片、课堂讨论和外出参观为主要形式,虽然对理论课堂有一定的补充,起到过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总体效果不佳,尤其是外出参观多为走马观花,学生没有太深感受,达不到深刻教育的目的。(6)医学生的人文基础相对较弱。由于高考分科的原因,他们理科较强,历史知识较弱,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不足。本课程教材是教育部统编教材,适用于所有高等院校。但作为医学院校学生使用,尚欠缺一些吸引医学生的内容。因此,如何在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上有所创新,让这门课对于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效性,我们专题教学法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

以上情况是目前全国高校普遍遇到的问题,尤其理工农医类院校问题较多。虽然自《纲要》开课以来也有一些高校已经开展了专题教学法教学,但所设置的专题基本沿用传统模式,思路较陈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专题教学研究泛化,专题设置普遍存在只是在原教材基础上的适当调整,缺乏创新。第二,专题内容与中学教材重复较多,理论性不强。第三,教学大纲要求配合形式多样且有行之有效的实践环节,但目前各高校的实践形式多沿用以往旧的模式,形式多样的新实践活动目前也较少在各校开展。

因此,开设专题教学的意义表现在:

(1)从本院校的实际出发,实行专题教学,可以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2)从医学生的特点出发,在原有教材基础上,重整教学内容,对中国近现代涉及医学领域人或事件予以关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课这一环节上增加近代医学相关问题讨论,充分利用近现代史上的医学人文精神给学生以启迪。(3)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出发,运用现代化的视角,审视历史,评价历史,给学生一个新思路、新感觉,新认识,新体会。(4)从理论与实际结合出发,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形成一个融理论性、知识性、思想性、创新性为一体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让这门课真正成为医学院校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5)从资源共享原则出发,本专题教学研究成果对国内同类院校具有推广价值。

二、专题教学改革新思路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在这个主题框架之下,还有一条重要的历史线索, 那就是随着外国的入侵,中国社会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现代化开始起步。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核心就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基于此,我们打破教科书原来的框架,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以1840年后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现代化开始起步发展这条线索展开,以中国随着工业发展,民主起步和民族觉醒为主要内容和中国近现代该选择何种道路为侧重,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专制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矛盾、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这三对矛盾作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重要因素的具体分析,从现代化视角去探索、认识对近代中国深层次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一) 专题设置(共八讲)

第一讲,导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与近代中国历史轨迹的改变。

概述鸦片战争前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介绍近代世界中的西方和中国。中国近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只有把中国的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认清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近代中国两大基本任务的辩证关系。

第二讲,鸦片战争——中国传统社会的嬗变

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一个完整的封建帝变成了不独立领土不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的挑战(顺便介绍近代西医文化与中医文化的碰撞),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部分地区资本主义因素产生,中国近代先进生产力的出现。

第三讲,现代化之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现代化是人类最剧烈最深远最不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强大冲击,中国出现了社会解体、文化解体并伴随着剧烈社会动荡的局面,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中国只能顺应世界潮流,走向现代化,因此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落后就要挨打,抗拒现代化潮流就意味着灭亡。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清末新政、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某些改革与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等等,近代一切改革与革命均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最终目的都是要把中国推向现代化,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文明、富强的中国。

第四讲,文化·现代化·现代人——近代中国文化的反思

鸦片战争以来,不仅西方的物质文明冲击着中国的传统社会,西方的价值观念也向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开始在传统文化的夹缝中生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洋务运动)、社会制度()先后失败的情况下,从深层次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是技术问题和制度问题,而是思想文化深层次问题。由此引发了一场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造就了一批年轻先进知识分子群体,在十月革命后抛弃了西方旧的民主主义文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本专题旨在通过对近代几次文化反思的了解,使学生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必然。(本专题添加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近代几次关于废除中医的争论及其思考。)

第五讲,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有观点认为,中国是未经资本主义洗礼的小农大国,本来非常需要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科学的理性思想的启蒙,但由于民族危机严重,为了救亡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就使“五四”原本的启蒙精神断裂了,因此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只不过是一把“野火”,使新文化运动宣传的自由之精神断裂,持此论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合时宜,不是中国的需要,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合理性。究竟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长叶的,怎么样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的,又是怎样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走向中国化?本专题试就此一系列问题做一深入的探讨。

第六讲,国共两党二十八年较量及其最后命运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建立时已是全国的最大的政党,虽然中共在以后几年中有所发展,人数也不过才几万人。1927年由于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被杀被抓,人员剩下的不足一万人。但是,在以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壮大,最终打败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在中国的统治从全盛走向衰败如此之快?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如此之神?这是值得人们思索的一个问题。本专题试就通过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系列历史史实,论证国共两党大陆兴衰的历史必然性。(本专题适时添加近代革命中一些曾经学过医的仁人志士如孙中山、鲁迅等弃医从戎进行革命活动及国际主义医疗战士白求恩、柯棣华等为中国革命工作和献出生命的事迹,激发医学生为国家作贡献的崇高精神)

第七讲,艰难的历史选择——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 走西方建国的路——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试验与破产

2. 走俄国革命的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与挫折中前进

3. 走自己革命的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成功

4. 建设中的失误与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鸦片战争后,中国山河破碎,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国向何处去?什么样的道路才是中国的出路?一百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特别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也没能挽救中国危亡;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希望以俄国革命的模式来挽救中国,也没有行得通。在不断总结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终于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把中国引向了社会主义。但是,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现代化遭遇了种种挫折。1978年,中国共产党再次总结经验教训,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最终走上了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本专题旨在通过历史告诉学生,中国的国情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才能使中国富强!

第八讲,农民土地问题与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在农民土地问题上的探索与贡献

1.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通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英德美经验)

2. 孙中山、及其他党派关于解决问题的措施

3. 中国共产党在农民土地问题上的探索与贡献

4. 社会主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新措施

农民土地问题,是世界各国通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近代以来,从孙中山到,都对这一问题有过论述和实践,但都没能解决好这一问题,这也是他们没能将其事业进行到底的根本所在。那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我们应如何评价这种方式?本专题试就上述问题作一概述和探讨,并联系现时期党中央对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同学们认识中国农民问题与现代化的密切关系。

以上各专题以现代化为主线,紧扣国史、国情,围绕“三个选择”概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阐明了中国人民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既达到了《纲要》所要求的认识“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又另辟蹊径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课模式探索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有相应的实践课。

《纲要》课属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系统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得到加深理解,帮助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和评价历史,提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效的实践教学对提高《纲要》课教学效果意义重大。据此,海南医学院规定,实践课须约占总课时的1/3, 因此从34个理论课时中分出10个课时进行实践教学。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系列实践模式。已开展过的实践教学形式有:

红色知识竞赛(增长知识,探讨问题,加深友谊)、红色影片欣赏(从影视资料中了解“两史一情”)、红色论坛(对一些争议的历史问题、建国以来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争鸣)、红色故事会(讲革命故事,树远大理想)、红色诗文赏析(如读诗词,看人生)、红色歌曲演唱(诠释红歌的历史内涵,挖掘红歌的当代精神)、红色之旅怀想(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宋庆龄故居、冯白驹故居、渡海英雄烈士陵园、秀英炮台等。还有一些历史古迹如海瑞墓、冼夫人纪念馆等也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上活动均有具体的活动方案、程序规则和考核标准。活动后保留学生的实践作业和课件资料为教学研究之用;我们还计划建立海南红色教育基地并开展现场教学;还设想将学生实践活动中采集到的红色资源充分利用,帮助地方文化机构建立海南红色网站,使更多的青年受到革命理想教育。

三、开展专题教学的实效性

自2006年《纲要》课开课以来,海南医学院在该课教学中曾采用过多种教学方法,如传统按章节教学、案例教学和专题教学等,经过比较和问卷调查,专题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表现在:

(一)探究性

运用新的分析视角对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特点、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给学生一个新思路、新感觉、新认识、新体会,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实践性

配合专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例如以走访海南革命历史景点为主的红色之旅活动,让学生三五一组,带着任务去访问,写出故事制作成课件,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演讲,使该课更生动,更具体,更贴近实际,也更具实效性。

(三)现实性

从医学生特点出发,在教学大纲框架下,重新整合教材,对中国近现代涉及医学领域人或事件予与关注(近代西学的传入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碰撞),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医学院校的特点,开展与医相关讨论活动(例如:中国近代几次废除中医的讨论),充分利用近现代历史上的医学人文精神给学生以启迪,提高作为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开放性

专题所涉及的一些问题不是封闭的。所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展开思考,做出结论,由此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认识能力即历史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化视角下的《纲要》课专题教学模式 ,打破了传统教学形式,很好地把思政理论课与历史教育结合起来。从大学生的实际实际和思想特点出发,在总结自己经验和借鉴国内外院校的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研究出一套符合海南医学院大学生需要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形成了具有海医特色的《纲要》课教学和实践模式,很好地把中央要求的“两个了解,三个选择”落实到了教学过程之中。因此,自开展专题教学以来的四年中,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久以来在原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赵亚夫等. 国外历史教育透视. 2003.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2005.

[3]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辅导专辑,2006.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8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道路 特色 探索

近代以来,复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现代化,成为无数志士仁人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许多政治力量和先进人士,都曾提出过现代化的构想,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遗憾的是,都没能够成功。现代化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勇于理论创新和善于把握规律,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突破和对自己道路的初步探索

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肩上。

建国后的头七年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探索期。在这七年内,恢复了国民经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镇压了反革命,进行了和其他民主改革,建立和巩固了各级人民政权,调整和发展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地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前后一年半左右,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是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初步形成了一些极具价值的设想和思路。接着,党的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及至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开展全党整风,还提出了一系列富于创造精神的新的方针和设想。这些方针和设想本来有可能使成为第二次伟大革命的起点,但是后来的曲折使这个理论的起点没能变成历史的现实。

从1957年反斗争扩大化到1966年“”爆发之前,是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期。 “”十年是党探索社会主义的严重失误期。60年代前期,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和中美关系因美国侵略战争的逐步升级处于尖锐对抗状态,这都影响党对整个世界形势的观察以及对时代和社会主义发展中一些问题的认识。这是一次完全陷入误区的探索。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党对社会主义及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巨大飞跃,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的重要成果。

(一)关于生产力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提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既是中介手段又是奋斗目标。既破除了发展生产力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中介手段的观念,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又破除了用抽象原则和空想模式来裁判生活的概念,确立了用生产力标准来检验一切工作和衡量社会进步的观点。

(二)关于所有制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有制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既破除了社会主义必须消灭一切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旧观念,确立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单一、纯粹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观念;又破除了公有制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必须统一的旧观念,确立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的新思想。

(三)关于分配问题。与所有制的变化相适应,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破除了把社会主义的平等理解为收入的平均分配的旧观念,确立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新思想;破除了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的旧观念,确立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的新思想。

(四)关于经济运行机制问题。破除了计划管理必须通过指令性计划实行直接的计划分配的旧观念,确立了计划工作必须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基础上的新思想;破除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旧观念,确立了不仅生产资料是商品,而且要建立生产要素市场的新观点。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和探索虽然经历了一番曲折,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毕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认识上也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目前仅处于它的初级阶段。对于这个初级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但不管怎样,这些已经取得的探索成果都将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时刻鼓舞和激励着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同时也会给未来的探索以智慧、力量和启迪。

参考文献:

[1] 曾景忠.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中共党史研究.1991(3)

[2] 郑谦,汪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中共党史研究.1991(4)

[3] 张静如.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3)

[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