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金融情景分析8篇

时间:2023-06-21 08:44:54

金融情景分析

金融情景分析篇1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betwee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under the financial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 enterprise. In this paper, discus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entirely rational and the emotional function of each game by constructing a dynamic game model of hawk and dove game to discuss logistics financial business betwee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ncluded the equilibrium state and consider the different contexts strategy choice problem. Finally, ask equilibrium strategy is valid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Key words: logistics financi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wk and dove game; entirely rational; emotional function

0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准入条件放开,资本涌入金融市场,使原有金融机构利润空间被挤压。对国内物流企业来说,物流市场进入门槛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加剧了物流市场竞争。物流企业想要不断发展,不得不考虑拓展新的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都想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可以将二者的期望有效地结合起来。邹小?M和唐元琦[1]提出了“物流金融”的概念。物流金融主要目的是使信息、资金和物流三者协调统一,从而提高资金利用率,服务生产消费。其主要形式是物流企业为中小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提供有效的担保,解决金融机构担忧的风险问题,使得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都能获得相应收益的模式。近年来,学术届对物流金融的研究日益深入;CHEN Xiang-feng和ZHU Dao-li[2]提出了物流金融背景并分析了其运作模式和风险;Li W等[3]提出物流金融信用的评估方法;李毅学和吴丽华[4]分析了物流金融创新下的订单融资风险与管理,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建议;刘哲和方淑芬[5]根据物流金融的特点构建信用综合评价模型;胡愈[6]研究了现代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物流金融业务对解决问题的合理性;在博弈方面:杨欢欢[7]按照信用风险识别――基于博弈论的信用风险分析及实证――信用风险控制的流程,对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李鹏飞[8]研究了物流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通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徐明川[9]研究了物流金融服务于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三方的现实需求及意义,江莹[10]研究了基于合作博弈对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中获得的收益进行合理优化分配的问题;徐文哲[11]研究了物流企业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博弈。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学者主要是从物流金融的概念、操作模式、风险防控和物流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在博弈方面,大多数研究都是偏向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博弈,很少有从金融机构之间的角度进行分析,更少有去分析具有情绪的金融机构间的博弈问题。随着金融市场自由程度的放开,金融机构之间围绕业务利益的博弈必然增多,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组织在进行决策时必然有自己的行为偏好;本文从完全理性和情绪函数角度去分析金融机构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的选择策略,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进行复制动态分析,探讨某一方金融机构在了解对方做出的决策后自己的决策反应;并把金融机构完全理性和情绪函数下的行为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到金融机构博弈双方在不同物流金融情形中更可能的行为方式,从而为金融机构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中的策略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模型构建及分析

在演化博弈中,鹰鸽博弈作为最典型的例证为我们形象展示了演化博弈的理论和内涵[12]。金融机构作为传统垄断企业,很少主动开拓市场,因此,一种业务的利益v会被当地的金融机构所平分;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诸如上海等城市金融?C构的垄断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国外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为了发展会积极的拓展业务,拓展业务成本为m;如果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消极等待,那么市场利益v会归于态度积极的金融机构;当传统金融机构受到了威胁,态度由消极转变为积极,会去竞争新的业务,拓展业务成本同样为m,市场会因竞争而产生一定的竞争成本c。对模型稍加改变,来分析物流金融业务下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在现有研究中建立的支付函数基本都没有突破完全理性状态下的EU理论[13](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因此得到的结论依然与现实中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差距。Quiggin[14]在EU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RDEU理论(秩依效用理论),该理论通过引入可以刻画经济人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风险态度和程度的非线性函数构建决策权重,在EU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构了秩依期望效用模型,既包含了EU理论模型又克服了EU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1.1 模型构建

假设1:金融机构间的博弈转化为金融机构A和金融机构B的博弈;金融机构在物流金融业务中有两种策略选择积极拓展和消极等待,会形成四种策略组合:(消极,消极)、(消极,积极)、(积极,消极)、(积极,积极);

假设2:双方都消极,物流金融市场的总利润v会被平分;一方消极,一方积极,而采取积极的成本为m,积极的获得全部的收益vv>0,则利润为v-m;市场足够大,双方都采取积极策略时开拓市场的成本都为m,而双方因竞争付出的总成本为c,双方都采取积极策略,则各付出的竞争成本为c/2,利润为。金融机构A与金融机构B之间的得益矩阵如表1所示:

假设3:金融机构A采取消极的策略比例pp≥0为,积极的为1-p;金融机构B采取消极的策略比例为qq≥0,积极的为1-q。

1.2 完全理性状态下金融机构间博弈分析

假设在完全理性状态下,金融机构A选择消极策略和积极策略的期望收益为U,U,平均得益为U,金融机构B选择消极策略和积极策略的期望收益为U,U,平均得益为U。

基因复制动态方程:

(7)

(8)

存在均衡点p,q为0,0、0,1、1,0、1,1、D1/D2, C1/C2五种情况,显然C>0, D>0。

情景1:当v>2m+c时,均衡点0,0为系统的稳定演化策略,均衡策略为(积极,积极);

情景2:当v=2m+c时,均衡点0,0、0,1、1,0为系统的稳定演化策略,均衡策略为(积极,积极)、(消极,积极)、(积极,消极);

情景3:当v

2 情绪函数状态下金融机构间博弈分析

对于情绪函数用到的理论定义如下[15]:

定义1:如果随机变量X在x, i=1,2,…,n中取值,规定x>x>,…,>x且服从概率分布pX=x=p, i=1,2,…,n满足p≥0, p+p+…+p=1,则对于x定义其秩位(简记RP)为:

RP=pX≤x=p+p+…+p, i=1,2,…,n (9)

定义2:在风险决策结构p,x; p,x; …; p,x下,如果博弈方的效用函数ux,则定义秩依效用模型为:

VX,u,π=πxux (10)

其中:πx表示对产生x的决策权重,定义为:

πx=ωP+1-RP-ω1-RP, i=1,2,3,…,n (11)

这里的ω?是一个满足ω0=0, ω1=1的单调递增函数。

定义3: 决策者满足RDEU?Q策模型是指,他们的偏好可以由效用函数u?和权重函数π?定义的实值函数V表示,即对随机变量X,Y,有:

X,Y?圳VX,u,π, VY,u,π (12)

其中:V是由式(10)定义的秩依期望效用。

定义4:四种策略组合下的心理满足系数为π和π,其中k,l=1,2,3,4,从而得出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假设ωx=x,r>0,i=A,B, 称r为博弈方i的情绪函数,用ω?表示博弈方i的心理偏好函数;如果r>1,则称之为“悲观”情绪函数:如果0

根据RDEU模型,得出非理性状态下的金融机构A获得相应收益的概率分布对应收益的秩位以及对应的决策权重,如表2所示:

因金融机构A、B具有对称性,得到金融机构A、B非理性状态下的效用函数:

U=1-pq+q+1-p+pq (13)

U=1-pq+q+1-p+pq (14)

分别求导:

=-rq1-pq+1-q1-p+pq (15)

=-rq1-pq+1-q1-p+pq (16)

在本节主要讨论的是在非理性情况下的金融机构博弈状况,在分析时不考虑金融机构不带有情绪的情景。

情景4:当v≥2m+c时,≤0,≤0, 效用函数递减,Nash博弈均衡状态为0,0,即无论博弈双方的情绪函数如何,最终的策略均衡都是(积极,积极)。

(1)v>2m+c时,可以理解为博弈中的金融机构通过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利益,无论博弈中金融机构是怎样一种情绪,最终都会选择对自己明显有利的策略(积极,积极)。

(2)v=2m+c时,金融机构的反应函数为p q即p,q=0,q, ?坌q∈0,1和p,q=p,0, ?坌p∈0,1属于混合策略Nash均衡。

情景5:当v

3 数值分析与模拟

3.1 理性状态博弈下的算例分析与数值模拟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算例分析与数值模拟来探讨文章所述三种情景下的相位演化图。

对于情景1,v>2m+c的情景下,设参数v=4, c=1, m=0.5,得到情景1下的相位演化图1:

对于情景2,v=2m+c的情景下,设参数v=4, c=3, m=0.5,得到情景2下的相位演化图2:

对于情景3,v

由图1、图2和图3可知,当v>2m+c数值模拟的稳定点0,0,稳定策略(积极,积极)与上文得出的结果相吻合;当v

=2m+c数值模拟的稳定点0,0、0,1、1,0,稳定策略(积极,积极)、(积极,消极)、(消极,积极)与上文得出的结果相吻合;当v

3.2 情绪函数状态博弈下的算例分析与数值模拟

情景4-1:在v=4, c=2, m=0.5的情况下,不同情绪函数下的策略选择如图4至图7所示:

①r=0.5, r=0.5;②r=0.5, r=1.5;③r=1.5, r=0.5;④r=1.5, r=1.5。

分别对应图4至图7;

在v>2m+c时,①金融机构A,B都是乐观的情绪,p,q0,0,金融机构A,B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采取积极的策略。②金融机构A是乐观情绪,金融机构B是悲观情绪,金融机构A,B的策略比例p,q0,q,因为金融机构A是乐观情绪,在策略选择时,金融机构A会认为自己能够在物流金融业务开展中获得利益,策略选择比例q=0符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金融机构B是悲观情绪,所以,即使v>2m+c,金融机构B的策略选择也没有明显的偏向于积极,而是在q=q∈0,1之间徘徊。③金融机构A是悲观情绪,金融机构B是乐观情绪,金融机构A,B的策略比例p,qp,0,因为金融机构B是乐观情绪,在策略选择时,金融机构B会认为自己能够在物流金融业务开展中获得利益,策略选择比例p=0符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金融机构B是悲观情绪,所以,即使v>2m+c,金融机构B的策略选择也没有明显的偏向于积极,而是在p=p∈0,1之间徘徊。④金融机构A,B都是悲观的情绪,p,q0,0,金融机构A,B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采取积极的策略;现实意义为金融机构任何一方知道对方是悲观情绪,另一方无论什么情绪都会迅速采取积极策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对于①、④,金融机构A,B持有相同的情绪函数,同时持有悲观情绪函数对应的④明显比同时持有乐观情绪函数的①更容易趋于稳定,因为在具有情绪函数的策略选择中,决策方会考虑对方的情绪因素,然后做出自己的策略。对于②、③,金融机构一方乐观,具有悲观情绪的一方悲观策略选择时会趋于不确定。

情景4-2:在v=4, c=3, m=0.5的情况下,不同情绪函数下的策略选择如图8至图11所示:

①r=0.5, r=0.5;②r=0.5, r=1.5;③r=1.5, r=0.5;④r=1.5, r=1.5;

分别对应图8至图11:

在v=2m+c时,①金融机构A,B都是乐观的情绪,p,q0,0,金融机构A,B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采取积极的策略。②金融机构A是乐观情绪,金融机构B是悲观情绪,金融机构A,B的策略比例p,q0,q,因为金融机构A是乐观情绪,在策略选择时,金融机构A会认为自己能够在物流金融业务开展中获得利益,策略选择比例p=0符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金融机构B是悲观情绪,在v=2m+c时,其策略选择比例没有明?@的偏向性,在q=q∈0,1之间徘徊。③金融机构A是悲观情绪,金融机构B是乐观情绪,金融机构A,B的策略比例p,qp,0,因为金融机构B是乐观情绪,在策略选择时,金融机构B会认为自己能够在物流金融业务开展中获得利益,策略选择比例q=0符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金融机构A是悲观情绪,在v=2m+c时,其策略选择比例没有明显的偏向性,在p=p∈0,1之间徘徊。④金融机构A,B都是悲观的情绪,p,q0,0,金融机构A,B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采取积极的策略;现实意义为金融机构任何一方知道对方是悲观情绪,另一方无论什么情绪都会迅速采取积极策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对于①、④,金融机构A,B持有相同的情绪函数,同时持有悲观情绪函数对应的④明显比同时持有乐观情绪函数的①更容易趋于稳定,因为在具有情绪的策略选择中,决策方会考虑对方的情绪因素,然后做出自己的策略。对于②、③,金融机构一方乐观,具有悲观情绪的一方悲观策略选择时会趋于不确定。

根据数值模拟的仿真分析,在v≥2m+c时,博弈双方最大的概率p,q0,0,即(积极,积极),如果一方是乐观情绪,其选择一定是积极策略;如一方是悲观情绪,其策略选择会根据对方的情绪函数来确定,对方是乐观情绪,那么自己就趋于不确定性;对方是悲观情绪,自己就会选择积极策略,以保证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在悲观情绪下,金融机构的策略选择不一定就是消极的,同时悲观情绪状态下的金融机构博弈双方反而会比同时积极状态下的博弈双方更快速的趋于稳定p,q0,0的(积极,积极)策略。

4 结 论

金融情景分析篇2

[关键词] fsap 稳定评估 压力测试

一、fsap的提出及其目标

1.fsap的提出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的脆弱和不稳定同样能够严重阻碍经济增长。有研究表明,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平均为gdp的8%。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损失分别占到其gdp的比重高达60%和80%。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金融危机之后,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高度重视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国际上对金融体系的优点和脆弱性的系统性评估的关注日益增多,其最终目的是形成促进金融稳定并刺激金融部门发展的适当政策。

金融部门稳健性及其表现与宏观经济和实体部门的发展之间存在紧密双向联系,在制定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时要考虑到这一点。而且,尽管金融体系的发展及其国际一体化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并促进经济增长,但一国金融体系的波动也会产生跨国溢出效应。对一国金融体系的有效监管,以及加强核心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与趋同,有助于将这类风险最小化,并促进金融体系更加有序地发展。由此可见,对金融稳定的关注和金融部门发展政策之间存在内在关联性。

因此,制定旨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促进金融发展的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政策制订者关注的核心领域。认识到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金融发展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一些机构—包括各国当局、多边开发机构、地区开发机构和各种标准制定机构—致力于开发金融稳定部门分析与评估的工具和方法。使用这些工具的目的是监测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发展,分析金融部门和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评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各个方面的有效性,并促进核心金融政策领域的协调与国际合作。

世界银行(world bank,简称w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于1999年联合发起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inancial sector assessment programme,简称fsap)就代表了对这种系统性评估的需求做出的反映。1999年5月wb和imf推出并进行fsap试点,9月对试点项目进行中期讨论。imf在其公报中对该项目表示支持。2000年3月,全面 总结 试点工作经验教训,两董事会同意继续开展项目并扩大范围,并提出指导意见。2000年9月,项目进展汇报。2000年12月(imf)和2001年1月(wb)对fsap进行第一次评估。认为是“加强imf双边监测体制下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督的首选工具”。2001年3月起,向成员国推广。2003年进行第二次评估,2005年进行第三次评估。fsap目的是在基金组织的双边监测和世界银行的金融部门发展工作中帮助成员国强化金融体系,全面评估和监测成员国和其他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脆弱性。

2.fsap的目标、评估框架及分析工具

fsap的目标是对稳定和发展问题进行一体化的分析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部门总体稳定性评估;金融部门执行和遵守有关标准、准则和良好实践情况的评估;金融部门改革和发展及必要性评估。

fsap提出的金融体系稳定性评估框架包括三个方面:宏观审慎监管、金融体系监管效率的评估、金融基础设施健全与否的分析。

fsap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1)标准和准则评估。根据国际标准和准则,评估一国金融部门执行标准和准则的情况。fsap项下涉及的标准和准则目前最多涉及9个领域。(2)金融稳健指标。金融稳健指标是基金组织为监测一个经济体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稳健程度,以及金融机构客户(包括公司部门和居民部门)的稳健程度而编制的一系列指标。它包括核心指标和鼓励指标两大类,用以分析和评价金融体系的实力和脆弱性。(3)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可能对金融体系稳健性带来的影响,来对金融部门的风险和脆弱性进行评估。fsap评估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利率、汇率、信贷、流动性以及资产价格的变动。压力测试是fsap中主要的分析工具之一,通过定量分析测试金融机构甚至整个金融体系抗击冲击的能力,从而判断、监测金融机构出现风险的可能性。

二、压力测试及其在fsap中的运用

1.压力测试的概念

压力测试是fsap中主要的分析工具,是指用各种技术评估金融机构或体系对特殊事件的脆弱程度的分析过程的总称。

压力测试结果是一个粗略估计,即如果大幅度改变资产组合的某些风险因素(例如资产价格),组合价值将发生多大变化。对压力测试的最好描述是,这是一个发现脆弱性以及粗略地估计资产负债状况对各种冲击的敏感程度的过程。侧重于体系的压力测试旨在制定出前瞻性的宏观情景,然后评估一系列机构对于经济和金融环境中的重大变化的敏感程度。

2.压力测试的基本步骤

在fsap过程中,压力测试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一是确认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及实时性,衡量判断风险类型: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二是建立合适的压力情景,由于真实的压力情境是未知的,因此尽可能的多建立几个压力情景进行分析。

三是选择执行压力测试的方法。进行压力测试的方法,一般有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以及其他分析等。

四是依照新压力情景重新进行资产组合评估。有了影响资产组合的风险因子及其变动大小后,便可依此数据重新对资产组合的各标的进行评价程序, 计算 出各种不同情景下资产的价值,再与资产组合原先价值比较,便可得出当目前资产组合面临此类压力情景下,无法立刻调整资产组合所会发生的最大损失。

3.压力测试的分析方法

根据冲击因素的多少分为:敏感性分析(单因素)、情景分析(多因素)、资产组合压力测试以及加总的压力测试

(1)敏感性分析

此方法是利用某一特定风险因子或一组风险因子,将因子在所认定的极端变动的范围中逐渐变动,以分析其对于资产组合的影响效果。敏感性压力测试最简单直接的形式是观察当某个风险参数瞬间变化一个单位量,如下跌10个百分点或上涨50个基点的情况下,机构投资组合市场价值的变化。敏感性测试仅需指定风险参数变化,而无需确定冲击的来源,因此运行相对简单快速,而且经常是即时的测试。

(2)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是在假设多种风险因素(如股价、利率、汇率、信用等)同时变化时,投资组合、金融机构、金融系统出现的脆弱性情况。情景划分为 历史 情景和假定情景。

①历史情景分析是指根据特定历史事件判断其所引发的冲击结果。例如考虑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计算当时历史变动幅度,并依此基础分析评估对资产组合之影响。此方法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具有客观性,利用历史事件及其实际风险因子波动情形,在建立结构化的风险值计算上较有说服力,且风险因子间的相关变化情形也可以用历史数据作为依据。二是测试结果易于理解。但是,这种依赖于“历史会重演”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商品的不断创新都会使新风险层出不穷。因此,只能将历史极端事件作为构造未来极端情境的一个基准,而不能完全用其替代。

②假定情景分析是指根据某种可预知的、发生概率极小的事件来判断其引发的冲击结果。此类分析方法可自行设计可能的各种价格、波动及相关系数等的情景,但这种技术需要相当多的主观判断,故在实践操作中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

情景设计是压力测试中难度最大、争议最多的一个环节。实际上, 历史 情景和假定情景常常被同时使用,如用过去的市场波动数据作为 参考 但是又不必然与某一特定历史危机事件相联系的假定情景。理想的压力测试应当与被测试资产组合(或机构)相关、包含了有关市场利率的变动、考虑到潜在的体制变化和市场流动性,考虑到不同风险(如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相互影响。这些要求大大增加资源成本,涉及到参与各方的大量的实际专业知识和判断。但实际上,压力测试往往由于 计算 复杂且数据不足而难以达到这样理想状况。

(3)资产组合压力测试

就某一资产组合而言,最简单的压力测试是一种根据一套不同的假设来为资产组合重新估值的方法。目的是了解该资产组合对各种风险因素所发生变化的敏感度。可以对组合中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压力测试。可针对资产组合在几乎任何方面特殊变化进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的结果通常是资产组合变化的估计数。这种变化经常表示为某种尺度衡量的资本所受到的影响,以了解所涉及机构的净值对有关风险的敏感程度。

(4)加总的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既可针对投资组合进行,也可针对一组 金融 机构进行,即加总的压力测试。加总压力测试的目的是,帮助监管者识别金融体系中可能引发市场混乱的结构性脆弱性及总的风险暴露情况。加总的方法:一是自上而下(使用汇总数据或宏观数据来估计冲击的影响);二是自下而上(以具体的投资组合数据为基础进行估计,然后汇总)。

4.压力测试所测算的风险类型

压力测试所测算的风险类型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其他风险及第二轮影响。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交易对手或债务人无法履行合同责任的风险。它指一项资产的现金流无法根据合同协议完全得到支付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信用风险压力测试从收集信贷资产质量开始,如监管部门将其分为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

具体方法:(1)准备金法:预期信用损失,新的car=(原资本-增提拨备)/(原资产-增提拨备);(2)不良贷款法:未预期信用损失,将npl对一些宏观 经济 变量回归;(3)合并:调整后的car=(原资本-增提拨备-未预期损失)/(原资产-增提拨备-未预期损失)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变动可能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及表外项目价值的风险。

利率风险可用重定价缺口模型、到期日缺口模型和久期模型进行研究。

重定价缺口模型:资产的利息收入和负债的利息支出的差异,即净利息收入=gapi*ri

到期日缺口模型:到期日缺口=资产的加权平均到期日(ma)-负债的加权平均到期日(ml)

如果利率上升同时金融机构的到期日缺口为正(ma>ml),那么该机构资产价值下降幅度将大于负债的下降幅度,从而减少其权益或净财富。可见,加权平均到期日可以提供利率风险暴露方面的有用信息。

加权平均到期日也不是衡量利率风险的最佳方法。一家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到期日是匹配的,但如果它的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的产生时间是不一样的,仍有可能面临利率风险。

久期模型:久期缺口=资产久期-负债久期

久期是衡量资产的利率敏感性的指标,它既考虑到了资产的到期日,同时也考虑到了现金流的产生时间(即,以现金流的现值为权重,对到期日进行加权平均)。

(3)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汇率变动可能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及表外项目价值的风险。

汇率风险可能是直接的(金融机构买入或持有外汇头寸),也可能是间接的(金融机构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持有的外汇头寸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信誉)。甚至,汇率风险还有可能来自于本币头寸(如果该本币头寸与汇率有关)。

最常用的外汇风险暴露测度指标是机构净敞口外汇头寸(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推荐,应包括净即期头寸、净远期头寸、确定会被要求履行且可能无法撤销的担保、尚未记入但已全部进行套期保值的未来收入/费用、以外币计算利润或损失的其他任何项目等 )。

由于外汇风险暴露变化频率高且幅度大,因此压力测试的结果很容易过时,尤其是当压力测试基于监管报告或金融机构的年报时。为及时掌握汇率风险的新情况,必须用金融机构提供的新数据,同时补充以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历史数据。

(4)其他风险

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按照当前市场价格变现资产的风险(如减价出售)。筹资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获得足够资金来及时履行支付责任的风险(缺乏筹资流动性经常被看作银行面临严重财务困难的关键信号)。

商品风险:因商品价格变化而产生的银行资产、负债及表外项目的市场价格变化所导致的潜在损失。

股票价格风险:指股票价格变动影响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以及表外项目价值的风险。

(5)第二轮影响

如果某个假设情景或冲击的时间较长(如超过一年),资产组合的行为将会发生变化,组合结构也会重新调整。

第二轮影响可能表现为交易对手违约所造成的直接信贷损失、受冲击银行的更高融资成本、以及对总需求产生影响的资产组合调整。

5.压力测试的运用范围

(1)测量异常但是可能发生的巨大损失事件对于投资组合的冲击。

(2)评估机构的风险承受特性,即风险容忍度。机构可以使用敏感性测试来计算其投资组合对于风险因素变化的敏感性水平。一些机构还使用压力测试来验证其var模型假设的概率分布是否适当。

(3)优化并检验经济资本配置,检验公司各类别投资组合所分配的资本是否充足以及相应的资本配置的限制是否合理。

(4)评估业务风险。压力测试的创新用途之一是应用于长期经营计划。一些机构不仅考虑压力事件对其资产负债表内及表外各项目价值变化的影响,而且还考虑到压力事件发生的随后几年收益来源所受到的影响。据此管理层能够了解这种类型的压力事件对其长期经营是否是潜在的严重威胁,进而判断其支撑长期业务经营的资本配置是否合理。

三、fsap以及压力测试在

四、fsap及压力测试的应用前景

经过几年的不断 发展 和完善,fsap目前已经成为被广泛接收的 金融 稳定评估框架,它也成为基金组织加强对成员国监督的重要工具。截至目前,有115个imf成员国和地区(含香港特区)已完成了fsap评估(62%),10个国家正在进行评估,14个国家承诺将参加。总数占成员国和地区的74.6%。

基于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客观需要、fsap框架的应用价值以及imf不断推广fsap的现实,我国于2003年~2005年开展了首轮fsap自评估工作。

面对 经济 金融全球的日益融合,加入fsap并运用压力测试技术来监测和评估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已成当务之急。尽管存在各种困难和挑战,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展了压力测试的探索和实践,这必将大大推动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对fsap和相关评估方法的学习和实践,能为我国尽早加入fsap奠定一定的基础。

金融情景分析篇3

压力测试是指利用一系列方法来评估金融体系承受罕见但是仍然可能的宏观经济冲击或金融市场波动的能力的过程。目前被众多金融机构广为采用的VaR方法主要适用于正常条件下市场风险的衡量,对于极端市场环境下的风险估计却存在严重不足。与它相反,压力测试提供了基于极端情形的低概率事件对整个金融机构的影响信息,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风险价值体系的不足。对于金融风险管理来说,除了考虑正常情况下的可能损失,更重要的是必须确保在极端的市场情形下,金融机构持有足够的金融资产,不会因为流动性问题引发金融机构破产风险。通过压力测试,我们能大概估计出在极端市场情况下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力,从而有利于未雨绸缪,事先做好积极的风险防范措施。

压力测试的目的与作用

在经济领域,压力测试一方面能够帮助监管者更好地评估单个商业银行在经济危机时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另一方面是评估在不利的小概率事件发生时,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头寸变化及发生的损失,从而可以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性的一个指标。

压力测试是情景分析的一种,决定了其本质就是先确定各种压力情景,利用确定的价值评估模型计算出在确定的压力情景下资产组合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与VaR只能度量市场风险不同,压力测试可以用来测量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也可以衡量多种风险共同作用而造成的整体损失。

鉴于压力测试的这种功能,西方各国银行广泛采用压力测试来衡量市场可能发生的突变情况,从而及早通过资产配置、交易额度设置以及资产利率期限结构调整来防范各类金融风险。而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不够成熟完善,因此金融资产价格会出现过多的波动,同时也比较容易受到意外事件或者政策压力的影响,这些事件通常都是发生的概率不大,但却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另外,2004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压力测试也作出了相关规定。新资本协议的第一支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对相关风险参数进行压力测试,第二支柱要求商业银行进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时,要进行前瞻性的压力测试,以识别可能的不利事件出现时需要增加的资本额,监管当局根据测试结果,要求银行持有一定数量的超额资本。

压力测试的使用方法

压力测试的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最大损失分析和极值分析四种,而在实际操作中以前两者最为普遍。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单一市场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经营和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敏感性测试的目的在于估计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的急剧变化对银行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价值造成的影响。如汇率变动、存贷款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资本金和收益的影响;央行准备金率上调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银行现有资产规模保持不变,拨备率上调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缺口的状况。

敏感性测试仅需指定因素参数的变化,而无需确定冲击的来源,因此易于操作,数据要求和计算较为简单,但它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单一因素的影响,也不考虑滞后影响,这就决定了它的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实际中,宏观经济要素的变化往往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比如,利率变动不仅直接对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收益和支出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从而对资产质量产生影响。同样,汇率变动也不仅直接影响银行外币净敞口及资本充足率,还会因外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变化对资产质量产生影响。此外,根据利率平价学说,人民币利率的变动造成本外币利差扩大或缩小,也会影响汇率。

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即多因素分析,其目的是同时模拟多项风险因素的变化, 评估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价值的变动。情景分析主要考虑资产(股票、房地产)价格下跌以及GDP下降造成的冲击,或者重大事件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多种因素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盈利情况、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的变化。比如,目前我国监管机构就要求各大商业银行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分析不同压力情景下(全国房地产价格平均下跌10%、20%或30%)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质量受到的冲击。

一般情景分析可划分为历史情景和假定情景两种,它们各有优势和不足,在实践中应尽量结合它们的优点。历史情景是运用特定历史事件中所发生的冲击结构进行压力测试,优点之一就是测试结果的可信度高,因为市场风险因素结构的改变是历史事实,而不是武断的假设,另一个优点就是测试结果易于沟通和理解。然而该方法却缺乏对未来的预期风险进行估算的能力,因为历史不可能被完全复制,而且该方法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当前的政治经济背景和新开发的金融工具中所隐藏的金融风险。假定情景是假设还没有发生的重大市场事件,估计其对金融机构造成的影响,与金融机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所面临的独特风险相匹配是假定情景所具有的最大优点。不过,假定情景创造中各个因素的变化、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都需要考虑,这些估计一般建立在判断和历史经验上,而不是市场行为的正式模型。

作为度量极端变动对资产组合价值影响的度量方法,情景分析法是对正常波动范围的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的有益补充。此法可以使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部门以及风险管理部门能较为准确地评估和把握极端事件的影响,从而将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不难发现,敏感性分析凸显出单个具体风险因素对某个组合或业务部门的边际影响,是一种单维因素分析;情景分析法则评估压力测试包含的所有风险因素出现变动造成的整体影响,是一种多维情景分析。由于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各风险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往往是相互影响,彼此联动,尤其在市场出现重大异常波动情形时,故而金融机构会较多地使用情景分析方法进行压力测试。

欧盟银行业压力测试

2010年7月,欧洲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接受欧盟经济与财政部长理事会的委托,与欧洲中央银行、欧盟执行委员会及成员国监管当局联合对欧盟银行业进行第二轮压力测试。本轮压力测试的目标在于对可能的不利经济情形对欧盟银行系统的冲击可能影响进行评估,同时对不利情景对欧洲银行抵御由此带来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风险的能力进行评估。

接受本轮银行压力测试的对象为91家欧洲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分属于20个欧盟成员国,这些接受压力测试的银行的资产规模占到欧盟银行业的65%。由于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复杂程度、经营模式、业务范围和风险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压力测试的结果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各家银行,也不能直接向欧盟未参加压力测试的其他银行推广。

压力测试涉及的主要风险因素

压力测试主要针对银行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包括欧洲债务风险。压力测试主要基于各家银行2009年合并报表的财务数据,假设情景的时间区间为2010年和2011年。

压力测试的宏观经济情景

为了对银行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试,预测其相应的业绩变化,本轮压力测试通过与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合作开发出两种宏观经济情景――基准情景和不利情景(见表1)。基准情景基于欧洲委员会2009年秋季和2010年2月对主要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经济预测,不利情景主要基于欧洲央行对假定风险冲击出现时宏观经济趋势的预测,反映出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不利情景。

基准宏观经济情景假定经济从严重衰退中温和复苏,不利情景则假定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基准情形假定欧元区2010年和2011年GDP增长率分别为0.7%和1.5%,同期失业率分别为9.7%和9.8%;不利情形假定欧元区2010年和2011年经济出现衰退,GDP增长率分别为-0.2%和-0.6%,同期失业率分别为10.5%和11.0%。另外,压力测试对两种情景下欧盟和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期、失业率也做出了假定。

在压力测试中,主要跨国银行集团运用内部模型、内部风险参数和累积数据对宏观经济情景转换成特定参数。在不利情景下,假定银行资产质量的外部评级在两年内下降4个档次,信用等级的下降会导致风险加权资产的上升,从而降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对于待售股票在基准情景下假定其两年内累计减值为19%,不利情景下假定两年累计减值为36%。

压力测试结果

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利情景下(包括债务冲击),欧盟银行业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2009年的10.3%降至2011年的9.2%。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一级资本充足率依赖于各国政府2010年1月提供的1696亿欧元的注资,这些政府资本使银行业一级资本充足率提高了约1.2个百分点。

对资本充足率构成下降压力的不利情景包括债务危机,据推算由此欧盟银行业两年内可能遭受的资产减值损失为4728亿欧元,交易损失为259亿欧元。

压力测试推算表明,在基准情景下,欧盟银行业两年内公司业务资产的损失率为3%,零售业务资产损失率为1.5%;在不利情景下,银行业两年内公司业务资产的损失率为4.4%,零售业务资产损失率为2.1%;而2009年欧盟银行业以上两类资产的损失率分别为1.5%和0.8%。

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利情景下,欧盟参与压力测试的银行中有7家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6%,补充一级资本需要总共需要35亿欧元,本轮压力测试要求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

对欧盟银行压力测试的评价

皆大欢喜的压力测试结果引起了市场的质疑。与美国银行业的压力测试结果相同,欧盟银行业的压力测试结果在市场的预料之中。在欧洲债务危机爆发风险加剧之际,欧盟银行在可能出现的不利情景下仅需补充36亿欧元引起了市场的怀疑,市场普遍认为本轮压力测试不过是走过场,不会对银行业实施真正的重压,因为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欧盟银行业遭受的损失高达数千亿欧元。

欧盟压力测试的时机选择注定只能给银行业轻度压力。今年7月欧盟决定对银行业进行压力测试时,以希腊为代表的成员国面临的债务危机一触即发,欧洲经济面临着二次探底的风险。更严重的是,欧盟银行业刚遭受了2008〜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参加压力测试的银行几乎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能挺过本轮金融危机对它们来说已经是很幸运了。如果把压力测试的不利情景假定为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冲击,那么绝大多数欧盟银行都需要补充一级资本,整个银行业的资本缺口将达到数千亿欧元,市场信心将受到沉重打击,本来旨在稳定市场的压力测试作用将适得其反。因此,本次压力测试的不利情景实际上相当温和,与压力测试理论上要求的极端情形并不相符,可见现实需要高于理论描述。

高于监管最低资本要求的压力测试使其难以同时全面实施。新巴塞尔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为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银行监管机构都将核心资本充足率提升至6%,但此比率能否抵御极端情形的冲击并无理论和实践支持。压力测试则要求银行的资本能够承受像本轮金融危机那样的冲击,对于交易账户,尤其是衍生产品占资产比重较高的国际银行来说,即使是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10%也并不充足。因此,对欧盟银行业进行压力测试,如果不利情景设计为重度压力,则会大幅提高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使银行面临双重监管资本要求,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压力测试只有由各家银行分散、自发逐步实施,短期内一刀切的压力测试并不可行。

金融情景分析篇4

[关键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

[作者简介]何伟民,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经济师,陕西西安710075

[中图分类号]F830

一、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必要性

首先,压力测试作为一种新的风险管理方法,是VaR风险衡量方法的有效补充。由于所有市场对极端的价格波动(金融资产收益分布的后尾)都是十分脆弱的,而VaR型风险衡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标准”的市场条件下量化潜在的损失。一般而言,增加置信水平能够解释出日益巨大的但却不太可能出现的损失,但基于最近历史资料所作的VaR测量,往往不能识别那些可能引起巨大亏损的情形。压力测试则可以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银行的脆弱性作出评估和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

其次,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要求。在当前国内外经济走势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压力测试可以增进银行对自身风险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了解,增强银行积极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为管理层制订或选择适当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且可用于评估经济资本需求,从而部分抵消经济衰退时期资本要求提高的影响。

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方法选择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压力测试方法有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最大损失分析和极值分析4种,在实际运用中以情景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最为常用。我国银监会在《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中也明确提出压力测试包括敏感性测试和情景测试等具体方法。

敏感性测试旨在测量单个重要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由于假设变动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其最简单直接的形式是观察当风险参数瞬间变化一个单位量情况下,机构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变动。由于敏感性分析中只需确定重要的风险影响因素,而对冲击的来源并无要求,因此运行相对简单快速,而且经常是适时(实时)测试,号隋景测试有较大不同。

情景测试是假设分析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与敏感性分析不同,情景分析中不论是冲击的来源还是压力测试的事件以及被冲击影响的金融风险因子都需给出定义。

因此,在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方法选择上,可参照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银监会的相关要求,首先确定影响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假设其在轻度、中度、严重压力下的取值(即设计压力情景和假设条件),然后分别测试各贷款项目在压力情景下资产质量分类结果的变化情况,再汇总计算整体贷款组合在压力情景下的不良贷款率。

三、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因素

2009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贯彻中央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快速增长的高额负债也带来潜在的财政和金融风险。根据目前融资平台贷款的通常业务模式,主要有三大风险因素:地方政府债务率水平、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和贷款项目性质。

(一)政府债务率水平

由于目前的融资平台主要是政府出资设立,大多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担的是政府公益性项目,项目自身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以还贷,还款来源依赖于政府财政收入或财政补贴收益,因而政府的债务率水平是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融资平台的还款能力。如果债务率过高,政府依靠财政收入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将会加大,一旦财政收入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要么导致贷款违约,要么需要银行新的信贷资金注入,形成新的潜在风险。

(二)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

政府融资平台自身是否具有实际经营活动,地方政府是否给平台配置了足够的经济资源,设计的治理结构是否符合市场化要求,有没有实现平台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减轻其对财政还款的依赖等,都决定了政府融资平台对贷款资金的自主支配程度以及还款资金的安排能力。自身机制建设情况较好的融资平台,其贷款受地方财政的影响相对较小,还款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三)贷款项目性质

目前融资平台贷款项目按项目用途可分为公益性项目和有收益项目两大类。按担保方式可分为财政担保、土地抵押或其他担保两大类。按还款来源可分为财政资金还款和项目自身现金流还款两大类。

通常来说,银行以及融资平台对公益性的项目、财政担保的项目、依靠财政资金还款的项目控制力更弱,对政府偿债能力的敏感程度更高,潜在的风险相对要大。

四、压力测试假设情景的选择

结合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风险因素,在压力测试中可采用基于假设的情景分析测试方法,以对融资平台贷款偿还影响最大的政府财政收入变化作为核心的假设情景。同时考虑到目前财政统计的现实情况,土地出让收入并未全部包含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因此假设情景可分为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大幅减少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两种情形。同时再考虑到贷款利率变化对融资平台贷款偿还产生的资金支付压力,建议增加央行大幅提高贷款利率作为第三个假设情景。对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和贷款项目性质两个风险因素,在压力测试中不纳入假设情景,而是作为贷款风险测试中的调整因素。

在假设情景变化的程度上分别采取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和严重压力,评估在以上假设情景出现大幅不利变动的情况下,融资平台贷款的质量变动情况,并进一步测算因此可能产生的损失等情况。具体情景假设如下:

五、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步骤

第一步,以地方政府债务率为主要指标判断地方政府在压力情景下的表现,并进行分类。

在操作中首先可参考监管部门意见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实际情况设定银行的政府债务率控制标准;其次以最近一期的财政报表数据计算在压力情景下的政府债务率水平,并按照压力下的政府债务率与债务率控制的比例对该地方政府偿债能力进行分类。为便于实施,可分为正常、关注、预警、高度预警四大类,分类标准如下表。

第二步,将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分类结果映射到融资平台,并根据融资平台性质不同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水平进行调整。在调整中可设定两项调节系数:一是行政级别调节系数,比如省级平台和部级开发区平台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1,副省级和省级开发区平台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地市级平台调节系数设定为0.9,县级平台调节系数设定为0.7。二是机制建设调节系数,如果平台为纯融资性平台(即只承担项目融资任务,不承担建设、运营任务的),则调节系数可设定为0.8,如果机制建设较完善,则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

第三步,根据项目相关信息调整项目层面的风险水平。一是对同一融资平台下的多个贷款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按照政府偿债能力分类和项目重要性两维进行贷款资产质量分类的调整。具体调整幅度可参考下表。

二是按照项目还款来源类型进行调整。如项目自身有收益且现金流能覆盖贷款本息,或者融资平台市场化程度较高,自身经营收益(剔除土地出让收益)能覆盖贷款本息的,即表示该贷款项目对政府财政收入变化不敏感,建议将各压力情景下的资产质量分类结果调整为正常情景下的分类水平。三是政府偿债能力分类达到关注类(及以下)的,压力情景下的资产质量分类结果应至少下调到关注类。

六、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结果的应用

通过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地方财政收入不同程度变化的压力测试,首先可以较为清楚地分辨出目前各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在不同压力情景下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政府偿债能力不同的地方及平台在各种压力情景下的表现情况。如在压力情景力下,有多少正常类的地方融资平台降为关注及以下,有多少贷款项目资产质量分类下降,下降的幅度是多少,资产质量恶化的贷款特征分析等。使得银行能够更加审慎的区别对待融资平台,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风险。

金融情景分析篇5

首先,压力测试作为一种新的风险管理方法,是VaR风险衡量方法的有效补充.由于所有市场对极端的价格波动(金融资产收益分布的后尾)都是十分脆弱的,而VaR型风险衡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标准"的市场条件下量化潜在的损失.一般而言,增加置信水平能够解释出日益巨大的但却不太可能出现的损失,但基于最近历史资料所作的VaR测量,往往不能识别那些可能引起巨大亏损的情形.压力测试则可以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银行的脆弱性作出评估和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

其次,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要求.在当前国内外经济走势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压力测试可以增进银行对自身风险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了解,增强银行积极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为管理层制订或选择适当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且可用于评估经济资本需求,从而部分抵消经济衰退时期资本要求提高的影响.

再次,应对外部监管的需要.作为能够令人满意的运用内部模型的7个条件之一,压力测试是巴塞尔委员会要求进行分析的方法之一,同样也为衍生工具政策集团和国际30人集团所认可.我国自从2007年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工作要求不断严格.2008年下半年,银监会连续要求商业银行进行3次压力测试.2009年上半年,银监会就巴塞尔委员会的《稳健的压力测试实践和监管原则》在全国征求意见.2009年10月出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中,要求商业银行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2009年11月,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对6大产能过剩行业及房地产、融资平台进行压力测试.2010年4月20日,银监会召开2010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大中型银行按季度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工作.压力测试已逐渐成为外部监管部门衡量一家银行贷款风险的重要手段.

最后,通过压力测试分析可以较准确地认识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政府融资平台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1988年,国务院《关于投资管理体制的近期改革方案》,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拨改贷",国家成立6大专业投资公司,各省也相继组建建设投资公司,这是地方融资平台的雏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在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背景下,开行大力推进开发性金融实践,推动各地加强融资平台的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和现金流建设,并以地方财政未来增收、土地收益和其他经营性收益为还款来源,向融资平台发放贷款用于项目建设,这对应对危机、增加就业、拉动投资和扩大消费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力支持了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有力支持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2009年以来,根据央行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92号),各家银行大举进入地方融资平台领域,为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融资平台负债增速迅猛,2009年一年平台负债增加4万~5万亿元,增幅超过100%,其中,银行贷款占平台新增负债的80%以上.然而,随着融资平台的过度发展,目前出现了部分平台管理不规范、资本金不足、过度负债和过度竞争等问题,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对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可以较准确的区分出不同平台贷款的风险水平差异,对于化解过量的融资平台贷款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方法选择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压力测试方法有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最大损失分析和极值分析4种,在实际运用中以情景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最为常用.我国银监会在《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中也明确提出压力测试包括敏感性测试和情景测试等具体方法.

敏感性测试旨在测量单个重要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由于假设变动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其最简单直接的形式是观察当风险参数瞬间变化一个单位量情况下,机构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变动.由于敏感性分析中只需确定重要的风险影响因素,而对冲击的来源并无要求,因此运行相对简单快速,而且经常是适时(实时)测试,号隋景测试有较大不同.

情景测试是假设分析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与敏感性分析不同,情景分析中不论是冲击的来源还是压力测试的事件以及被冲击影响的金融风险因子都需给出定义.

因此,在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方法选择上,可参照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银监会的相关要求,首先确定影响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假设其在轻度、中度、严重压力下的取值(即设计压力情景和假设条件),然后分别测试各贷款项目在压力情景下资产质量分类结果的变化情况,再汇总计算整体贷款组合在压力情景下的不良贷款率.

三、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因素

2009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贯彻中央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快速增长的高额负债也带来潜在的财政和金融风险.根据目前融资平台贷款的通常业务模式,主要有三大风险因素:地方政府债务率水平、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和贷款项目性质.

(一)政府债务率水平

由于目前的融资平台主要是政府出资设立,大多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担的是政府公益性项目,项目自身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以还贷,还款来源依赖于政府财政收入或财政补贴收益,因而政府的债务率水平是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融资平台的还款能力.如果债务率过高,政府依靠财政收入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将会加大,一旦财政收入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要么导致贷款违约,要么需要银行新的信贷资金注入,形成新的潜在风险.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央行、银监会、财政部、审计署等纷纷对地方政府负债过高问题发出警告.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总理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2010年宏观政策方面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二)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

政府融资平台自身是否具有实际经营活动,地方政府是否给平台配置了足够的经济资源,设计的治理结构是否符合市场化要求,有没有实现平台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减轻其对财政还款的依赖等,都决定了政府融资平台对贷款资金的自主支配程度以及还款资金的安排能力.自身机制建设情况较好的融资平台,其贷款受地方财政的影响相对较小,还款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三)贷款项目性质

目前融资平台贷款项目按项目用途可分为公益性项目和有收益项目两大类.按担保方式可分为财政担保、土地抵押或其他担保两大类.按还款来源可分为财政资金还款和项目自身现金流还款两大类.

通常来说,银行以及融资平台对公益性的项目、财政担保的项目、依靠财政资金还款的项目控制力更弱,对政府偿债能力的敏感程度更高,潜在的风险相对要大.

四、压力测试假设情景的选择

结合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风险因素,在压力测试中可采用基于假设的情景分析测试方法,以对融资平台贷款偿还影响最大的政府财政收入变化作为核心的假设情景.同时考虑到目前财政统计的现实情况,土地出让收入并未全部包含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因此假设情景可分为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大幅减少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两种情形.同时再考虑到贷款利率变化对融资平台贷款偿还产生的资金支付压力,建议增加央行大幅提高贷款利率作为第三个假设情景.对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和贷款项目性质两个风险因素,在压力测试中不纳入假设情景,而是作为贷款风险测试中的调整因素.

在假设情景变化的程度上分别采取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和严重压力,评估在以上假设情景出现大幅不利变动的情况下,融资平台贷款的质量变动情况,并进一步测算因此可能产生的损失等情况.具体情景假设如下

五、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步骤

在假设情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三步走的方式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1)以地方政府债务率为主要指标判断地方政府在压力情景下的表现;(2)根据平台性质考虑对平台风险水平的调整;(3)根据项目相关信息调整项目层面上的风险水平.即通过判断政府整体债务水平变化来测算其对融资平台还款能力的影响,继而对具体贷款形成最终的压力测试结果.

第一步,以地方政府债务率为主要指标判断地方政府在压力情景下的表现,并进行分类.

在操作中首先可参考监管部门意见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实际情况设定银行的政府债务率控制标准;其次以最近一期的财政报表数据计算在压力情景下的政府债务率水平,并按照压力下的政府债务率与债务率控制的比例对该地方政府偿债能力进行分类.为便于实施,可分为正常、关注、预警、高度预警四大类,分类标准如下表.

第二步,将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分类结果映射到融资平台,并根据融资平台性质不同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水平进行调整.在调整中可设定两项调节系数:一是行政级别调节系数,比如省级平台和部级开发区平台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1,副省级和省级开发区平台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地市级平台调节系数设定为0.9,县级平台调节系数设定为0.7.二是机制建设调节系数,如果平台为纯融资性平台(即只承担项目融资任务,不承担建设、运营任务的),则调节系数可设定为0.8,如果机制建设较完善,则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

第三步,根据项目相关信息调整项目层面的风险水平.一是对同一融资平台下的多个贷款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按照政府偿债能力分类和项目重要性两维进行贷款资产质量分类的调整.具体调整幅度可参考下表.

二是按照项目还款来源类型进行调整.如项目自身有收益且现金流能覆盖贷款本息,或者融资平台市场化程度较高,自身经营收益(剔除土地出让收益)能覆盖贷款本息的,即表示该贷款项目对政府财政收入变化不敏感,建议将各压力情景下的资产质量分类结果调整为正常情景下的分类水平.三是政府偿债能力分类达到关注类(及以下)的,压力情景下的资产质量分类结果应至少下调到关注类.

六、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结果的应用

通过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地方财政收入不同程度变化的压力测试,首先可以较为清楚地分辨出目前各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在不同压力情景下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政府偿债能力不同的地方及平台在各种压力情景下的表现情况.如在压力情景力下,有多少正常类的地方融资平台降为关注及以下,有多少贷款项目资产质量分类下降,下降的幅度是多少,资产质量恶化的贷款特征分析等.使得银行能够更加审慎的区别对待融资平台,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风险.

金融情景分析篇6

[关键词] FSAP 稳定评估 压力测试

一、FSAP的提出及其目标

1.FSAP的提出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的脆弱和不稳定同样能够严重阻碍经济增长。有研究表明,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平均为GDP的8%。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损失分别占到其GDP的比重高达60%和80%。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金融危机之后,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高度重视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国际上对金融体系的优点和脆弱性的系统性评估的关注日益增多,其最终目的是形成促进金融稳定并刺激金融部门发展的适当政策。

金融部门稳健性及其表现与宏观经济和实体部门的发展之间存在紧密双向联系,在制定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时要考虑到这一点。而且,尽管金融体系的发展及其国际一体化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并促进经济增长,但一国金融体系的波动也会产生跨国溢出效应。对一国金融体系的有效监管,以及加强核心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与趋同,有助于将这类风险最小化,并促进金融体系更加有序地发展。由此可见,对金融稳定的关注和金融部门发展政策之间存在内在关联性。

因此,制定旨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促进金融发展的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政策制订者关注的核心领域。认识到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金融发展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一些机构―包括各国当局、多边开发机构、地区开发机构和各种标准制定机构―致力于开发金融稳定部门分析与评估的工具和方法。使用这些工具的目的是监测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发展,分析金融部门和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评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各个方面的有效性,并促进核心金融政策领域的协调与国际合作。

世界银行(World Bank,简称W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于1999年联合发起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inancial Sector Assessment Programme,简称FSAP)就代表了对这种系统性评估的需求做出的反映。1999年5月WB和IMF推出并进行FSAP试点,9月对试点项目进行中期讨论。IMF在其公报中对该项目表示支持。2000年3月,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教训,两董事会同意继续开展项目并扩大范围,并提出指导意见。2000年9月,项目进展汇报。2000年12月(IMF)和2001年1月(WB)对FSAP进行第一次评估。认为是“加强IMF双边监测体制下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督的首选工具”。2001年3月起,向成员国推广。2003年进行第二次评估,2005年进行第三次评估。FSAP目的是在基金组织的双边监测和世界银行的金融部门发展工作中帮助成员国强化金融体系,全面评估和监测成员国和其他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脆弱性。

2.FSAP的目标、评估框架及分析工具

FSAP的目标是对稳定和发展问题进行一体化的分析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部门总体稳定性评估;金融部门执行和遵守有关标准、准则和良好实践情况的评估;金融部门改革和发展及必要性评估。

FSAP提出的金融体系稳定性评估框架包括三个方面:宏观审慎监管、金融体系监管效率的评估、金融基础设施健全与否的分析。

FSAP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1)标准和准则评估。根据国际标准和准则,评估一国金融部门执行标准和准则的情况。FSAP项下涉及的标准和准则目前最多涉及9个领域。(2)金融稳健指标。金融稳健指标是基金组织为监测一个经济体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稳健程度,以及金融机构客户(包括公司部门和居民部门)的稳健程度而编制的一系列指标。它包括核心指标和鼓励指标两大类,用以分析和评价金融体系的实力和脆弱性。(3)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可能对金融体系稳健性带来的影响,来对金融部门的风险和脆弱性进行评估。FSAP评估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利率、汇率、信贷、流动性以及资产价格的变动。压力测试是FSAP中主要的分析工具之一,通过定量分析测试金融机构甚至整个金融体系抗击冲击的能力,从而判断、监测金融机构出现风险的可能性。

二、压力测试及其在FSAP中的运用

1.压力测试的概念

压力测试是FSAP中主要的分析工具,是指用各种技术评估金融机构或体系对特殊事件的脆弱程度的分析过程的总称。

压力测试结果是一个粗略估计,即如果大幅度改变资产组合的某些风险因素(例如资产价格),组合价值将发生多大变化。对压力测试的最好描述是,这是一个发现脆弱性以及粗略地估计资产负债状况对各种冲击的敏感程度的过程。侧重于体系的压力测试旨在制定出前瞻性的宏观情景,然后评估一系列机构对于经济和金融环境中的重大变化的敏感程度。

2.压力测试的基本步骤

在FSAP过程中,压力测试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一是确认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及实时性,衡量判断风险类型: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二是建立合适的压力情景,由于真实的压力情境是未知的,因此尽可能的多建立几个压力情景进行分析。

三是选择执行压力测试的方法。进行压力测试的方法,一般有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以及其他分析等。

四是依照新压力情景重新进行资产组合评估。有了影响资产组合的风险因子及其变动大小后,便可依此数据重新对资产组合的各标的进行评价程序,计算出各种不同情景下资产的价值,再与资产组合原先价值比较,便可得出当目前资产组合面临此类压力情景下,无法立刻调整资产组合所会发生的最大损失。

3.压力测试的分析方法

根据冲击因素的多少分为:敏感性分析(单因素)、情景分析(多因素)、资产组合压力测试以及加总的压力测试

(1)敏感性分析

此方法是利用某一特定风险因子或一组风险因子,将因子在所认定的极端变动的范围中逐渐变动,以分析其对于资产组合的影响效果。敏感性压力测试最简单直接的形式是观察当某个风险参数瞬间变化一个单位量,如下跌10个百分点或上涨50个基点的情况下,机构投资组合市场价值的变化。敏感性测试仅需指定风险参数变化,而无需确定冲击的来源,因此运行相对简单快速,而且经常是即时的测试。

(2)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是在假设多种风险因素(如股价、利率、汇率、信用等)同时变化时,投资组合、金融机构、金融系统出现的脆弱性情况。情景划分为历史情景和假定情景。

①历史情景分析是指根据特定历史事件判断其所引发的冲击结果。例如考虑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计算当时历史变动幅度,并依此基础分析评估对资产组合之影响。此方法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具有客观性,利用历史事件及其实际风险因子波动情形,在建立结构化的风险值计算上较有说服力,且风险因子间的相关变化情形也可以用历史数据作为依据。二是测试结果易于理解。但是,这种依赖于“历史会重演”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商品的不断创新都会使新风险层出不穷。因此,只能将历史极端事件作为构造未来极端情境的一个基准,而不能完全用其替代。

②假定情景分析是指根据某种可预知的、发生概率极小的事件来判断其引发的冲击结果。此类分析方法可自行设计可能的各种价格、波动及相关系数等的情景,但这种技术需要相当多的主观判断,故在实践操作中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

情景设计是压力测试中难度最大、争议最多的一个环节。实际上,历史情景和假定情景常常被同时使用,如用过去的市场波动数据作为参考但是又不必然与某一特定历史危机事件相联系的假定情景。理想的压力测试应当与被测试资产组合(或机构)相关、包含了有关市场利率的变动、考虑到潜在的体制变化和市场流动性,考虑到不同风险(如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相互影响。这些要求大大增加资源成本,涉及到参与各方的大量的实际专业知识和判断。但实际上,压力测试往往由于计算复杂且数据不足而难以达到这样理想状况。

(3)资产组合压力测试

就某一资产组合而言,最简单的压力测试是一种根据一套不同的假设来为资产组合重新估值的方法。目的是了解该资产组合对各种风险因素所发生变化的敏感度。可以对组合中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压力测试。可针对资产组合在几乎任何方面特殊变化进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的结果通常是资产组合变化的估计数。这种变化经常表示为某种尺度衡量的资本所受到的影响,以了解所涉及机构的净值对有关风险的敏感程度。

(4)加总的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既可针对投资组合进行,也可针对一组金融机构进行,即加总的压力测试。加总压力测试的目的是,帮助监管者识别金融体系中可能引发市场混乱的结构性脆弱性及总的风险暴露情况。加总的方法:一是自上而下(使用汇总数据或宏观数据来估计冲击的影响);二是自下而上(以具体的投资组合数据为基础进行估计,然后汇总)。

4.压力测试所测算的风险类型

压力测试所测算的风险类型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其他风险及第二轮影响。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交易对手或债务人无法履行合同责任的风险。它指一项资产的现金流无法根据合同协议完全得到支付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信用风险压力测试从收集信贷资产质量开始,如监管部门将其分为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

具体方法:(1)准备金法:预期信用损失,新的CAR=(原资本-增提拨备)/(原资产-增提拨备);(2)不良贷款法:未预期信用损失,将NPL对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回归;(3)合并:调整后的CAR=(原资本-增提拨备-未预期损失)/(原资产-增提拨备-未预期损失)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变动可能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及表外项目价值的风险。

利率风险可用重定价缺口模型、到期日缺口模型和久期模型进行研究。

重定价缺口模型:资产的利息收入和负债的利息支出的差异,即净利息收入=GAPi*Ri

到期日缺口模型:到期日缺口=资产的加权平均到期日(MA)-负债的加权平均到期日(ML)

如果利率上升同时金融机构的到期日缺口为正(MA>ML),那么该机构资产价值下降幅度将大于负债的下降幅度,从而减少其权益或净财富。可见,加权平均到期日可以提供利率风险暴露方面的有用信息。

加权平均到期日也不是衡量利率风险的最佳方法。一家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到期日是匹配的,但如果它的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的产生时间是不一样的,仍有可能面临利率风险。

久期模型:久期缺口=资产久期-负债久期

久期是衡量资产的利率敏感性的指标,它既考虑到了资产的到期日,同时也考虑到了现金流的产生时间(即,以现金流的现值为权重,对到期日进行加权平均)。

(3)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汇率变动可能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及表外项目价值的风险。

汇率风险可能是直接的(金融机构买入或持有外汇头寸),也可能是间接的(金融机构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持有的外汇头寸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信誉)。甚至,汇率风险还有可能来自于本币头寸(如果该本币头寸与汇率有关)。

最常用的外汇风险暴露测度指标是机构净敞口外汇头寸(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推荐,应包括净即期头寸、净远期头寸、确定会被要求履行且可能无法撤销的担保、尚未记入但已全部进行套期保值的未来收入/费用、以外币计算利润或损失的其他任何项目等 )。

由于外汇风险暴露变化频率高且幅度大,因此压力测试的结果很容易过时,尤其是当压力测试基于监管报告或金融机构的年报时。为及时掌握汇率风险的新情况,必须用金融机构提供的新数据,同时补充以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历史数据。

(4)其他风险

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按照当前市场价格变现资产的风险(如减价出售)。筹资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获得足够资金来及时履行支付责任的风险(缺乏筹资流动性经常被看作银行面临严重财务困难的关键信号)。

商品风险:因商品价格变化而产生的银行资产、负债及表外项目的市场价格变化所导致的潜在损失。

股票价格风险:指股票价格变动影响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以及表外项目价值的风险。

(5)第二轮影响

如果某个假设情景或冲击的时间较长(如超过一年),资产组合的行为将会发生变化,组合结构也会重新调整。

第二轮影响可能表现为交易对手违约所造成的直接信贷损失、受冲击银行的更高融资成本、以及对总需求产生影响的资产组合调整。

5.压力测试的运用范围

(1)测量异常但是可能发生的巨大损失事件对于投资组合的冲击。

(2)评估机构的风险承受特性,即风险容忍度。机构可以使用敏感性测试来计算其投资组合对于风险因素变化的敏感性水平。一些机构还使用压力测试来验证其VAR模型假设的概率分布是否适当。

(3)优化并检验经济资本配置,检验公司各类别投资组合所分配的资本是否充足以及相应的资本配置的限制是否合理。

(4)评估业务风险。压力测试的创新用途之一是应用于长期经营计划。一些机构不仅考虑压力事件对其资产负债表内及表外各项目价值变化的影响,而且还考虑到压力事件发生的随后几年收益来源所受到的影响。据此管理层能够了解这种类型的压力事件对其长期经营是否是潜在的严重威胁,进而判断其支撑长期业务经营的资本配置是否合理。

三、FSAP以及压力测试在中国的实践

2004年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了FSAP自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对银行业、证券业及保险业分别开展了压力测试。自评是正式参加FSAP的第一步。

1.银行业压力测试

在银行业方面,从两个层面上评估假设的宏观经济变量变动对于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影响。这两个层面为:(1)在微观层面上由单家机构各自进行压力测试;(2)在宏观层面上由银监会进行整体的银行体系的压力测试。

目前,对银行业进行的压力测试主要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具体冲击因素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2.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压力测试

在目前的经营环境下,我国证券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政策法律风险等。我国对证券业的压力测试主要考虑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选择对证券经营机构资本、盈亏和流动性有较大影响的情形进行压力测试,即股票价格下降、市场交易量下降和客户交易保证金下降。

保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由于保险公司可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基金收益的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稳健性。我国对保险机构的压力测试情境主要是假设上证基金指数下跌,从而分析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变化。

四、FSAP及压力测试的应用前景

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FSAP目前已经成为被广泛接收的金融稳定评估框架,它也成为基金组织加强对成员国监督的重要工具。截至目前,有115个IMF成员国和地区(含香港特区)已完成了FSAP评估(62%),10个国家正在进行评估,14个国家承诺将参加。总数占成员国和地区的74.6%。

基于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客观需要、FSAP框架的应用价值以及IMF不断推广FSAP的现实,我国于2003年~2005年开展了首轮FSAP自评估工作。

面对经济金融全球的日益融合,加入FSAP并运用压力测试技术来监测和评估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已成当务之急。尽管存在各种困难和挑战,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展了压力测试的探索和实践,这必将大大推动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对FSAP和相关评估方法的学习和实践,能为我国尽早加入FSAP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 琦:金融稳定评估报告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张 新:金融稳定理论与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The World Bank and IMF. Financial Sector Assessment: A Handbook[M].2005

[4]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FSA). Stress Testing[R].Discussion paper 05/02. 2005,May

[5]李 娜 李 敏:压力测试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4):66~67

[6]蔡燕华:压力测试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43~46

[7]BLASCHKE W, JONES, MAJNONI G, PERIA MARTINEZ. Stress Testing of Financial Systems: an Overview of Issues, Methodologies, and FSAP Experiences[R].IMF Working Paper, 2001,June

[8]JENKINSON NIGEL.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stress testing of financial stability risks[J].BIS Review 81, 2007: 1~8

金融情景分析篇7

关键词:金融学; 案例教学; 中航油事件

一 、金融案例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金融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金融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金融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研究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2】。

金融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求,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各种类型的金融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和提出建议。

1.金融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克服金融学课程中理论知识过于抽象的缺点。在金融学课程体系中,基础理论过于宏观化和抽象化,学生不易理解。例如,货币的需求与供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利率与货币供求的关系等理论知识错综复杂,如果没有相应的教学案例,学生很难从直观上把握理论的本质,不易在短时间内掌握。

2.金融案例教学体现了金融学课程实践性的特点。金融学课程体系中,有很多实务性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日常实践工作的总结。比如证券投资学中客户账户的开设、IPO、期货交易流程等等,都具有实务性的特征。如果教师仅仅依据课本照本宣科,不仅讲地繁琐,不得要领,学生也听的无趣。如果采用金融案例教学,通过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好的掌握实务操作的基本流程,教师授课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金融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向实际的思维方式。金融学课程体系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面向实际,应用型的人才。学生需要的金融知识绝对不是简单的堆积相加,而是前后连贯,系统的掌握。金融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的培养的面向实践的思维方式,善于吸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 现有金融案例教学的缺点和不足

现有的金融案例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由于金融案例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金融案例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具体操作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1.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系统性金融思维体系。

现有的金融案例教学强调的是对金融基本原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掌握,看重的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前后系统掌握,缺乏培养系统分析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2004年10月的"中航油"事件是金融学教学中比较经典的一个案例。在运用这个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把整个事件的处理过于简化,而仅仅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期权期货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这虽然能使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得以体现,期权期货知识得以掌握,但同时也会使学生在思考整个事件时候,思维过于简单,不利于以后处理实际问题。实际上,如果对中航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将很多前后知识连贯起来,为后续的理论学习埋下铺垫。

2.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主动性。

在案例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教学安排以及授课教师准备不足,金融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案例讨论往往被忽略。没有了充分的案例讨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就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案例教学也相应的变成了教师的举例和讲解,失去案例教学的意义。在准备金融案例教学中,事前的案例准备不仅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准备相关材料,也需要学生在课前对相关案例的背景材料进行搜集,进行课前的思考。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在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中,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课前准备,相关背景又很复杂,学生很难在课堂进行充分讨论,最终案例讨论变成教师的课堂讲授。

3.金融案例教材介绍背景材料粗糙,不适应金融案例教学的开展。

从已出版的案例教材的现实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案例的通过报刊和互联网收集,修改而成的。在这些案例介绍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评析的材料过多,导致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已经先入为主的接受了评论者的观点,很难再充分讨论。另外在案例介绍中,相关背景介绍过于简单,教学中使用的时候很难从简单的介绍中,挖掘有讨论意义的论题。例如某案例教材对中航油事件的介绍,只按照时间顺序对事件过程做了介绍,缺乏相应的背景分析,利用这些资料,学生很难讨论出有价值的结论。在缺乏合适案例教材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需要花费更多地精力和时间进行课前收集和整理,这大大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效率。

三 、金融案例教学的改进与重构-以中航油事件为例

充分发挥金融案例教学的优势,克服金融案例教学的不足是金融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对中航油事件的分析,重构了金融案例教学过程,下图展示了金融案例教学流程。

1.案例实施前的教学准备。

该阶段包含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教师主要选择较好的案例,搜集相关的背景材料,依据背景材料提出几个主要讨论的问题。以中航油事件为例,需要学生回去搜集的整理的问题包括:中航油在此次事件中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亏损?中航油内部控制为什么会形同虚设?如此巨额亏损之下,中航油的命运如何?在此次事件中,是否有国际炒家操纵市场价格、逼空中航油?在教师和学生完成了上述准备之后,对中航油事件的整体背景就有了一个系统的把握。

2.案例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步骤:

(1)学生必须对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充分掌握。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之前,是需要相关的理论知识做铺垫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如果相关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好,学生在分析时不能很好抓住案例本质,分析过程和结果不得要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教师在案例分析之前做基本的介绍,介绍的时候要简明扼要,为案例分析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在中航油事件中,需要学生掌握好的基础理论知识:期权的种类、盈亏分析、交易流程,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

(2)案例 讨论是金融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大胆思考、广开思路、积极提问,不断提出新的设想。首先使用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按照所列问题大胆发言,然后每组推荐一位学生做总结发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现和捕捉发言中的"闪光点"。在讨论中学生出现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中立,综合考虑正反两面的观点,让不同的观点在学生中得到充分的讨论,摆脱标准答案的枷锁。

在中航油的案例讨论中,学生往往的争论此时往往集中于问题:此次中航油巨亏原因是什么?按其轻重进行排序:是对形势的判断错误,还是内部控制的失效,国际炒家的操纵,金融衍生品知识和经验的欠缺学生对上述原因的主次排序存在较大的争论,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这个争论加深了学生对中航油事件的认识。另外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作为中航油控股股东,国企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是否应该出资,还是听任其破产清算?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连贯了前后所学的知识,加强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3)做好案例分析的综合整理工作。在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本次案例讨论内容作一个总结,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定学生成绩。金融案例分析讨论是个复杂的过程,学生在讨论中的个人见解很多,争论也比较多,教师需要做个客观的综述和评判。同时对讨论的金融案例进行整理:各种背景资料,讨论过程,主要观点,分析结果,中航油事件发展脉络的整理分析如图2所示。这些材料不断归入金融案例教学的教案里,在每轮教学中讲义不断得到补充和提高。

3.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影音资料的使用要恰到好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设备的更新,影音资料越来越广泛的被用于教学。在金融案例教学中,影音资料的恰当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案例的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但影响资料也不宜过多,过多使用,不但占用了过多教学时间,使的本来是案例讨论的时间变成了观看影音资料的时间,不利于案例教学的充分讨论和开展。

(2)注意背景材料和评述性材料比例。背景材料是金融案例教学的基础,只有拥有充分可靠的背景材料,案例分析才能有坚实的基础。通过背景材料的收集和解读,案例分析已经开始了。在收集材料的时候,难免会遇到评析性的材料,这些评析性材料都是专家学者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所得个人见解。恰当的评析性材料可以为学生的分析,提供一些分析的角度和方法。如果评析性材料过多,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只能人云亦云,无法得到自己的独到见解。

(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熟练掌握是分析中航油事件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期权交易的实务,相关专业术语,如"爆仓"、"逼仓"、"挪盘"向学生进行讲解。

     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相关制度,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在金融课程案例编写及教学方面有所作为,加强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丰富教学人员的实践经验,充实案例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张国平.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突破技巧.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5).

金融情景分析篇8

从调查情况看,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主要采取两种方法来衡量流动性风险状况,一是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分类并分别计入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计算出流动性比例,据此来衡量其流动性状况。二是通过存贷比、备付金比例来评价流动性状况。从实际操作层面看,除部分可以从资产负债表取数的指标外,对诸如短期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应收款及一个月内到期的向中央银行借款均没有据实填列,因此流动性监测流于形式。从技术层面看,此类监测方法由于未对客户存款等重要指标做详细分类,无法识别稳定的资金来源。从理论层面看,随着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化,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逐渐复杂,不同市场的相关度不断提升,依赖单个指标的良好表现已不能全面反映其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

二、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推出及对风险的度量

流动性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测算商业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从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指标的脆弱性做出评估和判断,进而采取必要措施。分析方法主要是结合资产负债表逐笔分析,并按照流动性对资产和负债重要项目排序,抽取风险因子,分析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现结合海东市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近两年的业务经营数据,抽取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一)风险因子的选择通过调阅有关资产负债表分析其有关业务,目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业务仍以传统的银行业务为主,因此可以从资产负债表负债方抽取存款的相关情况,从资产方结合监管报表抽取贷款环比、贷款集中度、行业分布和正常贷款到期违约。并考虑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因素。

(二)情景假设及风险因子权重设计为方便统计,本文将风险因子的施压权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情景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流动性的影响。2013年以来,由于宏观层面资金供应量适度,中央银行大幅度、大范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现象减少,定向调准的趋势明显。目前,全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人民银行考核统一执行13%的存款准备金率。考虑1984-2012年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幅度为0.5%-2%,因此,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施压权重为轻度0.5、中度1、重度2。目前,可以暂定所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权重为0.5。如果因经营情况变化导致政策调整,将赋予不同施压权重。情景二:存款对流动性的影响。受政策、行业景气度等宏观因素影响和地方经济产业布局及经济环境影响,金融机构存款会出现波动,本文对6家法人金融机构2013年1月—2014年9月的存款月环比、最大十户存款客户占比数据分析其存款的稳定性(见表1、表2)。综合上表分析,B机构由于存款稳定性较好且存款结构多样化,获得施压权重0.5,A、C、D机构由于存款平均减幅等因素影响,获得施压权重1,E和F机构由于存款负增长次数占抽样月份的比例较高(47.8%和47%)、幅度出现大幅度波动(最高达24.67%),获得施压权重1.5。情景三:贷款对流动性的影响。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用于当地贷款比例较高,但也存在因有效信贷需求少等因素导致贷大贷集中和区外放贷的现象,导致资金流动性降低。为此,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贷款月环比增速和2014年9月末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及所在行业进行分析(见表3)。综合上表分析,B机构由于贷款增速、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比较低和投向行业分散且行业景气度较高,获得施压权重0.5,A、C、D机构由于最大十家客户占比高获得施压权重1,E、F机构由于贷款集中度高、最大贷款增速大获得施压权重1.5。情景四:正常贷款到期因违约直接影响流动性状况。因此对此情景进行施压。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贷款质量报表,重点分析由于资产质量变化导致贷款到期不能正常偿还导致的流动性问题。上表分析,A机构由于正常贷款到期占比低(1.87%)和月均占比低,获得施压权重0.5,B、C、D机构由于正常贷款到期违约在10%左后,月均存款低于5.07%,获得施压权重1,其余机构获得1.5的施压权重。

三、测试结果及结论

B机构在各施压因素共同作用情况下,获得3个施压权重0.5,显示出流动性压力较小,A、C、D机构由于获得2-3个为1的施压权重,流动性压力适中,E、F机构由于获得3个为1.5的施压权重,其流动性压力较大,应引起经营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从单因素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由于区域政策因素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影响十分有限;存款流失及波动过频对流动性影响较大,同时存款结构是否优化也直接影响流动性;贷款增速过快将对流动性产生直接影响,贷款投放行业的景气度直接影响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对流动性产生间接影响;正常贷款到期违约将对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对流动性压力较大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考虑多因素的叠加效应可能给流动性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提前制定预警方案,如向中央银行借款或与交易对手提前约定借款协议以应对流动性危机。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存款稳定性的认识一是逐月分析存款月环比下降的原因,对可能预见的存款流失采取事前手段予以干预。二是进一步优化存款结构,在保证储蓄存款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应进一步优化公司存款和财政存款的结构,防止因行业、政策等因素导致存款大起大落。

(二)合理调整贷款投放进度和结构一是合理匹配存款增速投放贷款,防止因贷款投放进度加快而存款大幅度下降导致流动性问题。二是进一步改善贷款投放结构,对大额贷款投放应合理设置上限比例。三是密切关注宏观和微观经济形势,分析贷款特别是最大十家贷款客户的经营情况及前景,预见性地采取措施优化贷款结构,从而缓解流动性压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