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中化学性质8篇

时间:2023-06-26 10:16:25

初中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性质篇1

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

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品

仪器: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烧杯。药品:炭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核外电子总数是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__。

3.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__和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和__。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B.N

C.2HD.C

5.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B.吸附性C.可燃烧D.还原性

6.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一组物质是[]

A.H2和O2B.H2和CO2

C.C和H2D.C和O2

附2:课堂练

7.写出碳分别跟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前者说明碳具有____性,后者说明碳具有____性。

8.已知碳的某种氧化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该氧化物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

9.在C+CO22CO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A.CB.CO

C.CO2D.C和CO

10.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有一种无色气体生成

,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A.木炭粉B.氧化铜粉末

C.二氧化锰D.炭粉和氧化铜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6642.稳定增强3.COCO2+2+44.D5.B6.C

7.2C+O22COC+CO22CO可燃还原

8.1∶2CO29.A10.D

附4:随堂检测

1.用墨书写和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也不易褪色,这是因为[]

A.墨是黑色的,颜色深,褪一点色不明显

B.墨跟纸张发生了化学反应

C.字画上的墨迹干后,不易起变化

D.常温下碳(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变化

2.碳在氧气中燃烧[]

A.只生成二氧化碳

B.只生成一氧化碳

C.既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又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D.既不生成二氧化碳也不生成一氧化碳

3.在C+2CuO2Cu+CO2反应中,还原剂是[]

初中化学性质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氧化碳。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板书】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和水反应: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广西桂林著名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长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应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讲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

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结】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掌握它的性质后合理利用它。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既二氧化碳与水、与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

【引入】

找有关温室效应或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录像放1~2分钟。

提出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多少?

2、多些行否?

3、没有行否?

4、二氧化碳有什么重要性质?

【展开】

教师组织学生实验。

根据学校条件不同,采取不同方案。

方案一:学生以小组形式活动。教师将实验内容提前印成学案发给学生。课堂上简单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而后又学生一小组为单位实验,边实验边填表分析每个实验的现象与结论。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板书填表来认识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方案二:学生以组为单位活动。教师将实验内容提前印成学案发给学生。教师讲一个实验学生做一个实验,总结一个实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板书填表来认识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方案三:学生边讲边实验。

方案四: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逐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

实验1:观察气体实验

利用简易气体发生装置制取一集气瓶二氧化碳,观察。再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伸到瓶口,观察火柴燃烧的情况。(用小型塑料瓶装)

实验2:溶解性实验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一半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

实验3:灭火实验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

实验4:密度实验

在自制杠杆天平的两端挂上质量相同的两个纸盒或一次性水杯。杠杆平衡后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样倒入其中一个纸盒或杯子里。观察。

实验5:与水反应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试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加热试管,使试管内液体沸腾,观察水溶液颜色。

实验6:与石灰水的反应

试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石灰水变化。与水反应实验

实验7:趣味实验

打开一瓶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

学案表实验名称

实验步骤

结论

实验1

观察气体实验

利用简易气体发生装置制取一集气瓶二氧化碳,观察。再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伸到瓶口,观察火柴燃烧的情况。(用小型塑料瓶装)

实验2

溶解性试验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一半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

实验3

灭火实验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

实验4

密度实验

在自制杠杆天平的两端挂上质量相同的两个纸盒或一次性水杯。杠杆平衡后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样倒入其中一个纸盒或杯子里

实验5

与水反应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加热试管,使试管内液体沸腾,观察水溶液颜色。

实验6

与石灰水的反应

试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石灰水变化。

实验7

趣味实验

打开一瓶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

总结: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密度

溶解性

熔沸点

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1.5倍)

能溶于水(1:1)

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干冰”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灯火试验)

2.与水反应

CO2+H2O===H2CO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H2CO3====CO2+H2O(碳酸饮料)

3.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抹墙)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Na2CO3+2HCl===2NaCl+H2O+CO2­

2.化工产品的原料

3.制冷剂

4.植物光合作用

四、石灰是的用途

石灰石、大理石、白垩的主要成分都是:CaCO3

主要用途:

1.建筑材料

2.制生石灰:CaCO3=====CaO+CO2­

3.制水泥

结束:

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氢氧化钙)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炭火盆是为了生成CO2

C+O2====CO2

CO2+Ca(OH)2===CaCO3¯+H2O

生成的CaCO3会比较坚硬。但引有水生成,反而开始墙壁会潮湿。

探究活动

1.试设计家庭化学实验证明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存在。

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占0.03%,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占4%。怎样用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3.调查报告: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试写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报告。

4.讨论:二氧化碳是如何造成温室效应的?

提示:

初中化学性质篇3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完全摒弃了以往的知识讲学,而是在知识传输的基础上更多地针对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其科学认知的形成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初中化学的概念讲学中,教师并没有单纯的就概念的记忆进行重复性强调,而是在对概念认知的基础上加以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观察引导学生化学思维的塑造并自发的得出实验结论,进而实现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性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对课本各个篇章进行教学时,改变了传统的孤立教学,而是针对每个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必要的总结与概括,让学生认识到各章节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架构便于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达到知识体系之间融会贯通的目的。基于此,这也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自我提升。

2关于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几点可行性意见

2.1增强教师教学综合素质

传统的化学教育教学中仅仅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要求,然而在素质教育实施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定向提升,主要包括个人形象、心理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确立等。这就需要开展大规模的教师教学改革,让教师亲身加入到素质教育的变革中来,通过一定的教学培训及优秀教师讲学的实例学习从根本上转变教师教学思想。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教师心理、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教师自身做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以为人师表的典范力量在教学中产生无形的引导力,鼓励学生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2.2注重课本教材素质教育内涵的挖掘

素质教育下化学课本的编写更多地融入了知识外的实践内容题材,同时化学教材基础知识的编写也完全脱离了传统概念性教学的轨道而是逐渐将其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科学化、现代化的化学研究及其工业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重点突出了不同的掌握梯度,如认识、理解、掌握等,从而对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起到了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更多的遵循化学教材的客观安排及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减少对化学概念知识强调的课堂频率,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化学实验的安排,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进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促进化学教材使用的科学化实现。

2.3全面践行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尽管素质教育的实施已有几年的时间,然而很多学校仍未进行传统教学体制的全面肃清,而是在其基础上做了教学模式的适当改进。然而,在应试残留思想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实施往往仅仅停留于主要认识层面,而未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满堂灌”“单一考试评价体系”仍在现阶段很多初中学校的化学教学中占据着相对主导的地位。一方面,我们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提升到实践层面,注重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并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课堂内表现的综合鉴定,针对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做出具体个人学习及教学计划的制定,从而真正实现初中化学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教学。另一方面,转变传统应试型的知识考评为综合学生化学课堂内表现、随堂考试与期末考试测评的联合知识评价体系。其中化学课堂内表现要尤其注重学生思维的创新及其实验中动手能力的高低。进而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全面变革。

3结语

初中化学性质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图象平移;方程与图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236-02

人们常说,思维的体操就是数学,学好数学一定要学会思考。数学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语言,更是一门艺术,我们一定要用心去感悟它的美。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思维工具就是数学,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及技能是每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即在21世纪,人人都要学会数学。而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地基,高中的几何、代数等都是初中基础的深化与融合,很多学生对初中数学的重视不够,一些知识点停留在一知半解上,不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数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不懂得如何化繁为简,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探究问题,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它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次函数要注意到如何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求动,找到相应的关系式,把想知道的量用常量和自变量的关系式表示出来。笔者用平移法则与数形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这不仅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而且数形动态结合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一、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学习,学生经常会出现方向判断错误问题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中考出题的考点之一,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但是,学生在学习这一板块的内容时,经常会出现方向判断错误的问题。

《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试用)第五册A数学》通过画几个二次项系数相同的二次函数图象,如:y=2x2,y=2(x+1)2和y=2(x+1)2+3的图象,归纳总结y=a(x+m)2+k的图象可以由函数y=ax2平移得出平移法则:“一般地,函数y=a(x+m)2+k的图象可以由函数y=ax2的两次平移得到,当m>0时,向左平移m个单位,当m0时,再向上平移k个单位,当k

由于这条法则环节比较多,学生很容易忘掉,而且提醒过后,再次用时,还是会出错,平移法则加上“正左负右,正上负下”的口诀依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原因在于法则与“正向上,负向下”的内容有别,还与x轴y轴移动法则不同,若是单凭对法则的机械记忆,而不能够通过有效的办法让数和形结合起来,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解决二次函数的问题行之有效

笔者在讲授这一板块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实践中也想了很多种办法。笔者觉得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研究方程与二次函数图象的关系更易理解。即在教学时先令x+m=0,得x=-m;当x=-m时,y=k.即顶点(0,0)到(-m,k)的移动,从而在直角坐标平面内获得图象的移动,这种方法简称为“方程-图象相结合”法。

经过笔者多次的实践经验总结,方程和图象相结合的方法比常规的移动图象的法则更易掌握。因为用方程与图象相结合的思想是同化,易于理解和掌握。学生们都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很熟悉,且掌握得非常好,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也可以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顶点坐标的知识,让学生运用方程与图形相结合的平移图形与方程和顶点知识发生联系,温故而之新,让学生运用旧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互作用就能直接纳入到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去,这样学生由学会的知识过渡到新学的知识,自然会感觉到易于接受。而教材中的平移法则只是注重了记忆的东西,让学生先熟记法则,再加以运用,增加了难度,增大了出错的机会,且与坐标平移的方法不统一,极易出错。笔者认为学生单纯地记法而忽略法则本身是从具体的函数图象中平移总结出来的,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障碍。

笔者认为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学习图象的平移是回归本质,再加上我们找的又是关键点的平移,“点”在图象上也是图形之一,关键点的移动情况就可以代表整个图形的移动走向,这样可以减少法则的记忆,降低出错的机率。我们以点带面地来分析二次函数,就简化了整个图象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移动的情形,因为每做一道题把整个图形都画出来是不符实际又浪费时间的。

三、在教授二次函数时需注意的方面

很明显,按照二次函数画出整个图形来做判断是不可行的,过于麻烦,而运用数形平移知识简化教学程序,运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顶点坐标,再以顶点的动态来确定整个图形动态的方法简单易理解,易操作。学生比较喜欢且容易找到做题的突破口,因其是之前学习并熟练掌握的内容。运用方程求出顶点坐标,可以不涉及图象平移的法则,这样会减少出错,在今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不用再补充这段法则,完全按着简化的思想来解题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二次函数与图象是动态的问题,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解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所含的数学方法有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等等。这一类题型是考查学生图形变换、动静结合、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构建能力、总结归纳能力、验证推理能力等,让学生动静互转,化繁为简,还要善于抓住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特殊位置的等量关系及变量关系,探究一下试题内在考查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非常有帮助。笔者认为解答二次函数的问题一定要做到静中取动,或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求解,抓住解题关键点。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性质篇5

首先,创设情境.教师让学生观看影像资料(节日燃放绚丽多彩的焰火;激战前划破夜空的信号弹),并巧妙提出问题:大家都看呆了吧.多么美丽,多么震惊啊!这焰火和信号弹的药剂中含有什么样的物质,才能使它们发出那么明亮的光?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启发引导,许多焰火和信号弹的药剂中都含有镁的金属粉末,并继续提出问题:镁这种金属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铁丝、铜丝的性质一样吗?通过什么方法能得出金属镁的物理、化学性质?现在,让我们共同完成金属镁的性质探究.

其次,学生提出多种猜想,教师精心设计实验,并将实验的具体内容投影出来(如表),让学生动手实验.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并及时指导学生如何打磨镁条、点燃镁条的操作方法,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实验内容观察到现象

(1)用砂纸打磨镁带(颜色、状态和光泽)

(2)扭弯、折断(硬度、强度)

(3)与铁丝、铜丝比较

(4)设计导电装置

(5)用磁铁吸引

(6)在空气中点燃镁带

(7)和白醋作用或稀盐酸

(8)其他

再次,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学生分组汇报实验情况,教师及时提示、质疑.教师小结学生的汇报内容,并强调以下几点:(1)金属镁的颜色、状态,突出它质软、易弯曲、易折断、密度小、能导电、不被磁铁吸引等物理性质.指出镁条表面的灰黑色并不是它的真正颜色,要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物质,不能被表象所迷惑.(2)镁条的燃烧、与白醋或稀盐酸的反应表现出它的化学性质.(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4)实验操作的要领、注意事项,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反应中观察的现象.在小结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镁条的上述变化以及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特征不完全一样.其中一些变化(如折断),没有使镁条变成其他的物质;有些变化使镁条变成了其他的物质(如镁条的燃烧、在白醋中的溶解).许多物质都能发生这两种变化.教师配合板书,明确两种变化的特征,让学生举出他们平时了解的实例,指出镁条在这两种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特征,分别称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括实验中了解到的金属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性质篇6

关键词:女性高职教育;艺术素质;多样化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改革的深化,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及各级各类学校所重视。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在现代社会100%的成功=80%的EQ+20%的IQ,而“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培养学生“EQ”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实施美育最重要的途径。

女子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女性人才的重要任务。①在女子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女性人才的过程中,普及化的艺术教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占据怎样的地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1女子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1.1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气质高雅的现代职业女性是社会与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各女子高校人才培养发展目标

现代职场对于职业女性的要求不仅仅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也要具备高雅的气质,使其在职场中充分展示女性典雅、睿智、柔和的人格特征,对职场起到调节作用,充分展示其女性魅力,使社会得到真正的和谐。培养女性高雅的气质必须内外兼修,除了培养其外在优美的仪容仪表、得当的行为举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而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具备较高艺术修养的女性,更具魅力,在职场中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国女子高职教育一直将“培养具有高尚人格、高雅气质和高技能的女性专门人才” 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其中“高雅气质”已成为新时代职业女性非常重要的一项成功要素。女子高职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特殊群体,他最大的特点是“女”字,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女性生理及心理特点,着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构建女性气质修养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②女子高职教育中强调“美”的重要意义,“尚美”是现代女子高校培养高素质女性专门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通过艺术修养的培养这一美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出气质高雅的女性专门人才是女子高校实现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途径。

1.2女性对于艺术和美的敏感度,是其心理特征的重要表现之一

女性对音乐、舞蹈、美术、语言等艺术学科具有天生的兴趣和优势,因此,在女子高校中,艺术教育应该贯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彰显其在女子高校中的重要性。据笔者在女子高职院校从事多年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观察、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艺术的喜爱程度非常高,但苦于缺乏正确的引导,缺少丰富的学习途径和资源,因而有些盲目。

2女子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质提高途径

提高女大学生艺术修养不仅要符合女性特色还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特点一方面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单向教学,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而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强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适用性。因而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学生艺术素质的量化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女子高校都有艺术专业在开设,也都开有艺术类公共课程,中华女子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女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可见各校对于女性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但由于此类课程毕竟是素质教育课程,并不直接涉及学生的专业和未来就业,相比较专业课程的实施无论在资源投入、教师配备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而相关的研究也就相对滞后。研究成果比较零散,未成体系,偏于表面,未能形成可直接实施的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而相关内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系统研究女子高职教育中艺术素质教育的多样化途径,对女子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2.1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

通过设置艺术类公共课,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较系统的学习到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的相关内容,了解艺术常识。例如本院开设有《音乐欣赏》、《歌唱艺术》、《美术欣赏》等艺术类基础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如何欣赏音乐、美术作品,了解基本音乐、美术常识,如:风格、流派、代表艺术家及作品等。并通过大量的音乐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实际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其内在艺术修养。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不将其划归在理论课程范畴,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强调实践的学习步骤。从以前的给学生讲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欣赏方法,到教会她们从各个艺术形式的要素入手分析作品,特别强调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艺术,鼓励她们有自己的见解。经过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明显加强,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气氛日渐活跃,从调查报告显示,学生对于艺术欣赏类课程更加喜爱,觉得受益良多。针对女性特色,我们开设了《舞蹈形体》一课,将礼仪、形体相结合,让学生由内而外的体现现代高素质女性人才的气质和形象,使其走出校园在职场中也能代表女校特色。我们还开设《手工制作》、《插花艺术》等艺术选修课。让学生学习制作各种绢花、学习扎染等传统技艺,通过插花培养其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性情,增强其动手能力,将中国传统女性的优良品质发扬光大。

2.2制定规范的实训指导书

为了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规划,我们在开设上述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对每门课程都制定了相应的实训指导书,有规划、有步骤的对于学生的艺术学习进行实操性教学。

每门课程40学时,完成18―20个小的实训项目,强调在做中学,注重学生对于艺术知识和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过目即忘的理论教学。由于实训指导书的出台,使得公共艺术选修课拥有一个规范性的教学模板,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避免了老师各自为政的教学态度、随心所欲的教学内容,不在教学中带有过多个人色彩,而是还原艺术本身的规律和原则。但由于师资配备的局限,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一般都由艺术专业的专任教师兼任。教师专业教学任务繁重,因而此类课程选修人数受到一定限制,相对于整个院校的学生来说,学院可以提供半数以上的选修机会,但这个比例远远是不够的,并且很多学生希望能选修多门课程以全面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这样一来,学院可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每学年开设一学期,对于音乐、美术这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学科来说,这个时间仅够只知皮毛,无法更多的涉猎和深入的了解,更不够时间细心体验和感受,学习受到限制。因而探讨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以外的教学途径迫在眉睫。

2.3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现代大学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化使得学生几乎无需通过课堂获取一般性知识(专业知识除外);另一方面,大学生自主性较强,她们愿意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进行学习,不受限于教师的讲授。因而建立更加丰富的资源平台,利用便利的网络手段,提供更全面的艺术类知识及作品供学生自主学习,是现代大学艺术普及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艺术素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我们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建立“艺术空间”,将中外名曲、名画、名剧等经典艺术作品放在平台上,让学生在课后巩固课堂内容,涉猎更多的课堂中没时间涉及的艺术作品,同时也能让未能选修到上述课程的同学在资源平台上自主学习。开通师生互动的网络渠道,让学生可以自己针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也鼓励老师和学生将原创艺术作品放在平台上,供大家欣赏、品评。

2.4开展丰富的艺术社团活动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而通过有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有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其他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实地接触到多样化的艺术,建立具有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提高女大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们每年开展校园社团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在社团文化节中,让每个社团都有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如:街舞队、戏剧社、合唱团、舞蹈团、礼仪队等社团,是学生们最热衷的社团。通过社团文化节,不仅可以展示才艺,还为各个社团的招新起到了宣传作用,使得整个社团组织后继有人,不断壮大和更新。艺术文化节中,我们会开展流行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等活动。特别是流行歌手大赛一直以来都受到全院学生的喜爱。众所周知,广东是中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大本营,涌现过大批家喻户晓的歌手和音乐创作人才。我们借助这个便利条件,大力推广流行音乐,不仅将其做成校园活动,近年更是与广东流行音乐舞蹈协会合作,成为他们在广州的首家人才培养基地,为流行歌曲创作、演唱的校园推广做出了贡献,为这一领域的新生力量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发展空间。

对于女子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质提高这一命题,我们所做的探索不仅仅停留在开设课程方面,同时还延伸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符合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于高职教育新的要求。同时,在开展校园艺术文化活动方面,我们也不仅局限于本校这一范围,将活动扩展到社会相关领域,真正在方方面面体现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

通过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和全方位艺术活动的开展,建立符合女性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校园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其艺术修养,最终实现培养高雅气质的职业女性的目标。

注释:①周密.浅议素质教育在女性高等教育中的地位[J].科技信息,2010(16).

②鄢丽娟.艺术教育在女子高校中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2010(03).

参考文献:

[1] 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初中化学性质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0.引言

化学,是一门基于原子、分子层次的基础之上对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课程。而世界就是由物质组成的,是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重要手段,因此,化学的研究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不尽人如意,化学教学质量问题备受关注。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其教学的有效性对整个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各化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化学科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化学科学深刻的渗透在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当中。对于中学生而言,化学的学习效率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息息相关。由于到目前为止,我国初中化学的教学依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初中,缺乏专门的化学实验室和相关的实验设备,并且由于初中化学主要涉及的还是一些基础的理论性知识,因此,普遍以课堂教学为主。但是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抽象,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化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首要手段,对化学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意义[1]。

2.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教师方面、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方面、三、学生方面,下面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从学生自身方面来看,开始接触化学的时候已经是初三,面临中考的关键时期,在化学的学习方面所花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初中的化学内容还比较简单,主要涉及的是理论方面的内容,包括化学实验的基本设备、试剂、实验仪器的使用、简单的化学反应、O2、CO2等基本的物质,这些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教师方面来讲,初中的化学教师队伍在综合素质方面参差不齐,一部分较年轻的初中化学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制度下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教师个人的化学素质较高,但是普遍缺乏教学的经验和技能。而年龄较大的教师,尽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却欠缺专业知识。

从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来看,初中化学的教学需要把实验和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我国初中化学普遍忽视实验教学,学校也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和实验的器材、仪器等,比如,初中课本中有实验室制氢气的内容,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是Zn+H2SO4=H2+ZnSO4,Zn+2HCl=ZnCl2+H2,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只进行原理的讲解,却没有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2]。同时,由于受到学校管理制度的影响,在化学实验设备方面的投入量少,另外,在初中化学教学组,普遍由那些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担任组长,但是这些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教学的要求,从而严重影响了化学教学的质量。

3.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一点就是需要根据上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措施和建议: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生自身要改变错误的观念,在有限的时间里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上课时保证跟得上教师的授课思维和教学进度。由于初中刚开始接触化学,学生对化学这门科学还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因此,学生需要充分利用好奇心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一旦拥有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够相应的提高,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第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第二,教师要在课前充分的备课,熟悉通透化学教学,做到课堂上能够游刃有余,并在上一堂课中可以适当预留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第三,并将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化学的课堂教学。比如,在CO2的内容方面,CO2是灭火器中的主要材料,其中干冰是CO2的固体形式,在舞台烟雾的制造中,采用的就是干冰,与生活中常见的冰有很大的不同,从而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化学的奥妙。

最后,从教学的设备方面来看,学校要加大对化学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投资力度,加强化学物质的管理等,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转变化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式促使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4.结语

初中的化学教学是高中进一步深入进行化学教学的基础,因此,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十分重要。而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讲,尤其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化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这些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性质篇8

化学教材及教学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虽然学生初三时已经认识了化学的整体面貌,但学生到高中才真正系统、全面地接触化学。因此,初高中化学存在一些知识点重复、交错、衔接不到等问题。为了切实做好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工作,使初高中化学教学能有机的整合并协调发展,从而提高整个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学质量。我认为做好初高中衔接的探讨是有必要的。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从下面两点考虑:一、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继承与衔接。二、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不同。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继承与衔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做到心中有数。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 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化学知识,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与生活有所帮助。

1.1、化学知识点的衔接

初中化学学习了物质的溶解度概念和溶解线性曲线的应用,其中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不讲,高中教材没涉及,却是高考要求了解的内容;物质的变化,在初中介绍其概念,并对常见的变化进行分类,高中则从实质即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上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初中从得失氧的角度定义,高中则从实质即电子转移上分析;定量描述溶液,初中用质量分数、溶解度,高中则把物质的量浓度和二者有机结合;H2的制法在初中重在制气原理,高中则结合原电池原理和装置的改进来伸展;质量守恒定律初中从质量、元素、原子守恒的角度,高中伸展到电子、电荷和质量守恒;氧化物的分类初中没有要求,高中则从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初中教材中已经不要求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但是高中教师直接使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进行教学.在新课教学中,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既复习巩固了初中知识,又为高中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既便于理解记忆,又能激发兴趣,从形式到内容都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1.2、化学实验能力教学的衔接

化学实验的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化学教学中科学品质培养的途径,是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活泼的信息的催化剂。初中化学实验与高中化学实验的衔接显得尤其重要。

下面列举几个事例加以说明。

第一,关于量筒和滴定管读数的问题,即俯视和仰视读数与实际体积的误差比较,因量筒的起始刻度在底部,而滴定管的起始刻度在上部,这样读数时俯视和仰视其结果显然是不同的,启发学生应从不同的角度用比较的方法看待问题,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做好初、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衔接和过渡;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化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等方面的联系,注意反映化学学科的发展及新的科技成果,对学生适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衔接教育;改进实验教学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科学探究、与人合作、自主学习等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促进初、高中实验探究教法的衔接和过渡;以帮助学生实现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平稳过渡,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不同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