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信息质量的要求8篇

时间:2023-06-26 10:16:27

信息质量的要求

信息质量的要求篇1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意义

财务会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为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的系统,既然如此,就离不开信息。所以说,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一定要有固定的和严格的要求。根据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可理解性、谨慎性和重要性等八项原则。下面简要分析一下。

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指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做账时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保持可靠和真实。

会计人员做账时不能虚构业务和数据,不应受相关人员的主观意志影响,应与企业的经营保持密切的联系,有客观依据,不主观臆造,使数据正确精准,手续齐全,资料的来源真实可靠完整。

比如企业从银行借来二十点四五万元,那么企业就应该同时增加二十点四五万的银行存款和负债,而不能记成其他的数据或是不记录。再比如,固定资产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以后,应该计提折旧,发生减值的话,还应计提减值准备。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实际生活中,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并不完全等同于它们的法律实质。为了使会计核算能做到真实准确,会计人员做账时应该以经济实质为依据进行核算。最典型的就是融资租赁时。此时企业在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与该资产有关的风险和报酬,该企业在经济实质上拥有实际控制权。所以应该将该资产视为企业所有,计提减值准备等等。但在法律上,该企业可能已经拥有了该资产的所有权,也可能没有。坚持此原则可以使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记录与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保持一致。

相关性原则。是指是指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财务会计提供的经济信息应该与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相关。

如果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那么会计人员就不能提供其他企业的经济信息,或是不能提供该企业与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无关的信息。可见,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那么就不满足相关性原则。

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

一、纵向可比是指同一企业在不同时间段的经济信息具有可比性,横向可比是指同一时间段下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举例来说,企业所采取的会计方法和手段如果经常变更的话,纵向可比就不能进行。只要交易或事项相同,就应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法。

及时性。企业记录经济信息提前或是延后都不行,应当及时。

比如,企业的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在4月21日,那么会计人员既不能在4月10日就提前估计记录,也不能拖延到5月才记账,否则就违背了及时性原则。会计信息如果过时,其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为使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能让使用者明白,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会计信息首要的要求就是可理解性。比如数据不能出错,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容易使信息使用者明白。但是信息使用者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谨慎性原则。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即是对谨慎性原则很好的解释。因此,谨慎的态度是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

比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中,加速折旧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再如,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都是这一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体现。但是,会计准则却不会允许企业滥用这一原则。比如企业提前一年就大幅度计提减值准备和坏账准备,以后年度再转回。这是计提秘密准备的行为,应该避免。

重要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为了方便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财务信息,简化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人员应该着重反映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等有重要关联的信息。对于不是很重要的信息,可以简化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重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项经济业务的数量已经占很大比例或是对企业的决策有重大影响,则就会被认为是重要信息。可见,信息的重要性是从质和量的角度划分的。而且,一般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经验。

二、会计信息的这些质量要求有重要意义

首先。会计信息的这些质量要求是会计人员记账时必须遵守的原则,它们影响到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和对会计决策的判断,从而进一步可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当会计信息符合这些质量要求时,就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其次,坚持会计信息的这些质量要求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使会计工作可以更加规范化,也可以健全会计制度。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操守,坚持做账时使会计信息更加规范化。

最后,可以保持会计信息前后一致,客观上促进会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如果会计信息没有这些固定的质量要求,会计人员做账时就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会计信息就不能保持一致性,不利于会计工作的发展。

三、结论

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的这些质量要求非常有必要和重要,会计人员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信息质量的要求篇2

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指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做账时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保持可靠和真实。

会计人员做账时不能虚构业务和数据,不应受相关人员的主观意志影响,应与企业的经营保持密切的联系,有客观依据,不主观臆造,使数据正确精准,手续齐全,资料的来源真实可靠完整。

比如企业从银行借来二十点四五万元,那么企业就应该同时增加二十点四五万的银行存款和负债,而不能记成其他的数据或是不记录。再比如,固定资产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以后,应该计提折旧,发生减值的话,还应计提减值准备。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实际生活中,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并不完全等同于它们的法律实质。为了使会计核算能做到真实准确,会计人员做账时应该以经济实质为依据进行核算。最典型的就是融资租赁时。此时企业在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与该资产有关的风险和报酬,该企业在经济实质上拥有实际控制权。所以应该将该资产视为企业所有,计提减值准备等等。但在法律上,该企业可能已经拥有了该资产的所有权,也可能没有。坚持此原则可以使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记录与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保持一致。

相关性原则。是指是指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财务会计提供的经济信息应该与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相关。

如果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那么会计人员就不能提供其他企业的经济信息,或是不能提供该企业与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无关的信息。可见,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那么就不满足相关性原则。

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

一、纵向可比是指同一企业在不同时间段的经济信息具有可比性,横向可比是指同一时间段下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举例来说,企业所采取的会计方法和手段如果经常变更的话,纵向可比就不能进行。只要交易或事项相同,就应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法。

及时性。企业记录经济信息提前或是延后都不行,应当及时。

比如,企业的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在4月21日,那么会计人员既不能在4月10日就提前估计记录,也不能拖延到5月才记账,否则就违背了及时性原则。会计信息如果过时,其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为使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能让使用者明白,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会计信息首要的要求就是可理解性。比如数据不能出错,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容易使信息使用者明白。但是信息使用者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谨慎性原则。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即是对谨慎性原则很好的解释。因此,谨慎的态度是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

比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中,加速折旧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再如,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都是这一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体现。但是,会计准则却不会允许企业滥用这一原则。比如企业提前一年就大幅度计提减值准备和坏账准备,以后年度再转回。这是计提秘密准备的行为,应该避免。

重要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为了方便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财务信息,简化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人员应该着重反映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等有重要关联的信息。对于不是很重要的信息,可以简化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重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项经济业务的数量已经占很大比例或是对企业的决策有重大影响,则就会被认为是重要信息。可见,信息的重要性是从质和量的角度划分的。而且,一般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经验。

二、会计信息的这些质量要求有重要意义

首先。会计信息的这些质量要求是会计人员记账时必须遵守的原则,它们影响到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和对会计决策的判断,从而进一步可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当会计信息符合这些质量要求时,就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其次,坚持会计信息的这些质量要求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使会计工作可以更加规范化,也可以健全会计制度。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操守,坚持做账时使会计信息更加规范化。

最后,可以保持会计信息前后一致,客观上促进会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如果会计信息没有这些固定的质量要求,会计人员做账时就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会计信息就不能保持一致性,不利于会计工作的发展。

信息质量的要求篇3

关键词:发展;会计信息;稳定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公司自身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其自身质量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整个会计任务的完成情况,最终又影响到决策。其次,它保存了企业各个各个阶段的资料,为其今后的借鉴提供了真实的信息。但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实现会计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但是现今会计信息质量中却仍然存在着偏低的情况,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1.公司发展与会计信息

1.1公司发展

从某一角度来讲,公司的发展实际上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而公司的经营管理又是特指达到企业发展目标的多项工作的总称,它包括公司发展决策、协调以及组织等过个方面。公司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大系统,对这一系统进行正确、全面的认识不仅能够明确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能够准确定位各方面内容在公司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所具有的意义[1]。除此之外,正确认识公司发展系统还能够使得管理层人员准确抓住公司发展的主要与次要,并对各项工作进行定位,从而更好的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决策。而上述这一问题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1.2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通常是指在处理公司日常经营与发展工作中需要用到的财务数据,根据相关的会计规范制度与步骤,将其收集、分类之后整理归档,以便公司做出财务决策与相关决策。会计信息通常是以财务报表或财务报告的形式呈现,提交到上级管理层人员或者与之相关的部门手中,为其提供公司近期的财务状况,从而获得本公司的发展状况。不仅如此,会计信息还包括了能够反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信息,同时还有决策层人员所需的决策信息[2]。从整体上看,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传递性、客观性以及共享性三大特点,有时也可以说它还具有经济性。

1.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与决策层制定公司发展目标与计划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际上是指企业财务报告中包括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同时它也是保证财务报告中所包括的会计信息能够起到一定的决策依据的作用应具备的特征。按照相关制度中的界定,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多种特性,主要有可比性、重要性以及相关性等[3]。

2.会计信息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将会计工作看做是一个完成的系统,而会计信息则是会计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实际上会计信息就是所有利益关系的重要呈现。不仅如此,会计信息还是公司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内容。会计信息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①会计信息为公司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而在这一体制下公司要想实现发展首先就要充分了解到公司自身内外环境。首先,内部环境是指借助会计信息来制定近期内的公司发展策略与目标,科学的协调公司的发展方向[4]。其次,外部环境则是经过对会计信息的深入研究,能够准确的对本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与发展空间,以便在第一时间内制定公司发展规划;②会计信息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公司经营管理。公司会计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计信息经过全面的细致整理之后,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息分类后进行集中,并将其提交给管理部门。这样一来公司管理者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找出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策,从而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③会计信息能评估和预测公司业未来的经济运行。不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对信息进行使用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公司的发展,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尤其是财务方面的预测。对财务进行预测嫩嫩挂钩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指引。

3.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意义

3.1会计信息是公司经济信息的核心部分

会计信息是对公司资金与经济活动的确定与报告,同时也是公司得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可靠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会计信息是公司经济信息的中心。会计信息能够非常直观的反映出公司在某段短时间的财务状况,还能够表示出公司的资金流向,而这同时也是会计工作的重要体现[5]。不仅如此,如果会计信息出现了失真,那么其将会最终变成的一大缺口。

3.2会计信息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些年来,尽管借着经济快速发展的春风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而这差距不仅仅表现在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的制定方面,还表现在经营策略的实施方面。这就要求我国的公司不断加大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与投入力度,从而实现公司的未来发展。要实现公司的发展就必须要首先提高本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成为促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与公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某个角度来讲,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够很大程度上加快公司的发展速度,反之亦然。只有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进程才能推进。

4.公司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会计信息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其能够为公司提供的信息通常包括两种,即非财务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其中后者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估,同时预测公司的未来发展[6]。对此,及时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是公司法鏖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要求。然而实际上国内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却与标准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会计信息中所包含的数据也出现了严重的失真现象。公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当会计信息质量较高时,公司的发展将会得到保障,同时还能够发挥出股东的表决权。不论是公司的领导层还是股东,他们对于信息的要求通常都是可靠的、详细的以及定期的,这样就能够为他们的决策制定提供良好的依据

5.总结

总而言之,国内公司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要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起高度的重视,尽最大可能的士气满足公司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样一来才能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作者单位: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跃堂,孙铮,陈世敏.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一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证据[J].会计研究[J].2001(07):16-26.

[2]王安武.上市公司盈利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业会计.2000(01):27-28.

[3]朱子青,林涛.试析独立董事制度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J].商业研究.2003(06):16-18.

[4]梁淑香.大股东制衡机制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来自深市509家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山东商业会计.2007(04):37-41.

信息质量的要求篇4

娄尔行认为会计准则就是会计实务在理论上的一种概括,具体表现为会计工作应遵循的指南和规则,可以将其作为衡量会计工作优劣的标准。杨纪琬认为,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要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会计准则,它对会计行为作出一种规范化的要求,是组成会计工作法制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进行主要阐释,主要指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表述的基础性要求,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将其作为主要参考特征。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都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主要特征。

二、研究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国家对会计准则越来越重视。会计对于协调国际经济摩擦和促进国际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资本主义市场在国际会计准则下进一步加深了全球化程度,跨国公司更具影响力,各个国家进行经济转化时的难度系数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加快经济效率运转。在全球进行改革的情况下也需要变更会计准则,中国顺势卷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中。面对发展中的经济全球化,我国对于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并在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有所参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影响,因此,在进行选择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路径时要十分慎重。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新会计准则下的现状

(一)权责发生制不再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它作为会计活动的基础,不应该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进行细化,而应该存在于总则中列出。权责发生制在整个会计过程中都有所贯穿,这种制度是相对于收付而言,隶属于基本大纲中的制度,具有较强的统领细则的作用;(二)历史成本不再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在对资产进行重新定义时,划分历史成本于会计计量的属性之中,并且在新资产对会计计量作出要求,应面向未来。(3)配比原则不再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在会计实务中,构成企业营业利润的主要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配比原则并非是公允价值的衡量标准,防止出现概念模糊的情况,配比原则就不该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中,不过其实质在企业的会计活动中依然存在;(4)资本性支出和划分收益支出原则不再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为了方便企业长期准备资本减值,和避免出现会计概念模糊的局面,在起始计量中采用资本性支出和划分收益支出这两个概念。

四、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作出前瞻性的分析

现在很多国家都已采用IFRS,所以,我国对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的路径和实现策略的行动计划成为了最紧迫的任务,对以上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借鉴别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总体上来说,中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将IFRS作为趋势所向,对于IFRS的大部分会计准则都可直接进行采用,并对我国特有的一部分会计准则进行保留。要想实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策略和目标,我们就必须制定清晰的行动方案和计划,其主要内容为:(1)对我国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进程速度如何控制和加快推进(2)如何满足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需求(3)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需要变革哪些组织机构

我国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并扩展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利益。尽管我国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已有所明示,但还未充分解释出我国的质量要求路线图:(1)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目标(2)有哪些因素约束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我国在面对国际趋势中为了更好地发展应作出哪些取舍(4)为了实现该目标,我国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五、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进一步完善的相关措施

(一)对区域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建设要不断的推进

我国通过与欧盟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的有效建立,可对IASB正修改或制订的准则项目进行积极的协调。将与欧盟国家的认证关系进一步维持,从而使得我国会计准则能够与欧盟集团达成一种共识,最终实现顺利合作,使亚太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得到完善,加强国际机构间的合作。不断发展和完善亚太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进行观点的及时交流,协调各国家立场角度。

(二)保留在特色领域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权

从发展史来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发展上还没有太长的时间,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对象依旧是国际财务报告,看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发展趋向,使我国能够保持自身的特色,对制定相应规则的权利继续维持。应该了解到,国际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我国的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联系实际情况,对每一步都要谨慎走好。

信息质量的要求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 相关性 可靠性 高质量

一、引言

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金融危机爆发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哪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最重要的,是否应有先后顺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否需要完善?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环境和会计报告使用者的要求都在发生微妙变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若干思考。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组成

国内外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大致相同,但在表述方式上略有差异。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给出了八条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几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国际上,2010年FASB发表第8号概念公告,IASB也发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两者都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归纳为基本质量特征和增强性的质量特征。基本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relevance)和如实反映(faithful representation):相关性应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如实反映应具有客观性、无偏性和无误性。增强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比性(一致性)、可稽核性、及时性、可理解性。

三、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思考

在构成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质量特征中,相关性和可靠性(如实反映)是主要的两种,各国会计界对此似乎并无异议。但对比GAS和FASB/IASB给出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表述,笔者发现在表达顺序上我国将可靠性列于首位,而国际会计准则中将相关性列于首位。在实务中,相关性与可靠性总有冲突或不一致之处,究竟应优先考虑谁?这就要依据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讨论。会计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其反映和监督职能,帮助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加强经营管理,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应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1]这一目标反映了财务报告“决策有用观”,似乎更强调了“相关性”,但这并不能挤压“可靠性”的重要性。因为不同的决策者对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并非一致,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往往是根据自己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作出判断。

基于以上矛盾,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梳理。一方面是指导性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是制度的执行者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2]企业在制定指导性、纲领性的会计制度时,应当更重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各个会计信息应包含哪些内容,能为决策者提供什么作用等,这些都体现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3]另一方面,制度的执行者即财务报告的编制者,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则应当以相关性为基础更加注重可靠性。

四、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补充思考

上世纪末期,美国SEC主席Levitt首次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应当增加“高质量”和“透明度”,当时在美国会计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认为“高质量”是“凡当年反映的交易或事项,既不提前也不推后,不预提未来风险准备,不平滑收益”,[4]“透明度”是高质量信息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给出定义,但是他通过对美国证券市场中大量的财务造假案件的指责和反思,认为隐蔽的会计造假手段和晦涩难懂的会计语言给企业高管提供了舞弊的机会。他还曾预言一场由这类财务舞弊和造假行为引发的危机正在酝酿,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随后安然事件爆发,人们开始反思会计信息特征,而FASB认为“高质量”难以定义,并没有将其写入准则。[5]

金融危机爆发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是引起了广泛争议,许多人将危机的爆发归责于会计人员提供了虚假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质疑。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已与Levitt时代不同,但我们认为定义“高质量”和“透明度”仍具有现实意义。尤其在我国,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信息公开度和可信度低、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完善、会计和审计技术不成熟等问题,资本市场不完善,市场有效程度较低,市场对金融危机的反应也略滞后于西方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注重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和“高透明度”。将这两者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助于提高目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更有助于将会计这一专业语言“普及化”,让更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看懂会计语言,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葛家澍,占美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J].厦门大学学报,2007.6:77-81

[3]葛家澍.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准则——评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J].会计研究,2006.3:3-6

信息质量的要求篇6

关键词: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局限性;改进

前言

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企业在进行财政处理工作中,应及时的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等问题损失的费用进行确认,避免出现夸大或缩小账目等实际状况。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他受到了多方因素及原则的局限,其应用局限性被展漏无疑,亟需进行改进。

1、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的内涵

在进行商品交易以及相关事项开展中进行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时相关企业必须严格谨慎,面对企业自身资产、收益、负债等请款应客观评估,不可设置秘密解决措施,这就是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日趋复杂的环境影响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在面临多方因素的威胁。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企业在发展中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时应作出理性判断,并时刻保持谨慎,提前做出风险及损失评估,在此过程中不可蓄意夸大、缩小风险或收益,比如说对商品出售后可能进行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等或者是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收益,这将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损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当权益和利益。综上所述,滥用谨慎性原则或者设置秘密准备都是会计准则中明令禁止的。

2、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的局限性

2.1在税法方面的局限性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对税前支出费用的规定存在差异,例如四项准备金的提取,在进行税前所得款计算时超过了3%。其余的三项准备金以及坏账准备金都需要调整应税所得款,最终使企业无端补交各种税费,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现金流出,从而使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受到了局限。

2.2在市场价格机制方面的局限性

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与上市债权投资、相关部门命令颁布的部分商品的价格之外,其余商品与股权基本的公允价格都存在不确定性。其中会计工作中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及可能性都不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可以把握的,在问题处理中往往靠职业经验进行处理。正是由于我国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第、市场价格机制与价格信息纰漏状况欠缺,导致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的运用受到了局限。

2.3受到真实性原则的局限

会计信息质量的核算需要以经济业务数据为依据,此乃真实性原则。但是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对企业经营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进行确认,而真实性原则要求必须具有经济依据,二者存在本质矛盾,这就导致了谨慎性原则受到真实性原则制约与局限。

2.4受到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的局限

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强调对收入的确认、费用发生的时间以及归属,但是谨慎性原则强调的是还没有发生的,不过在以后却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并将其提前算进了损益当中,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存在冲突。配比原则要求,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在同一会计期内确认计量,以便正确计算和考核成果;而谨慎性原则体现的则是尽可能在当期确认可能的损失、费用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的收益,这种核算方式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利润的正常计算。

2.5受到历史成本原则的局限

相关财务必须按照实际成本进行价格计算,若物价发生变化,除国家规定外,其余物资价值不得擅自更改。但是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存货应用成本市价熟低法进行计价,二者之间存在原则冲突。若两项原则中的市价均指重置成本,那么存货的历史成本一旦高出重置成本,那么存货的计价方式就必须按照充值成本进行计价,这显然与历史成本原则冲突。最终导致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受到了历史成本原则的局限。

2.6受到可比性、一致性原则的局限

谨慎性原则在进行会计核算口径与方法的运用中,允许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进行核算方法及口径的更改;但是可比性、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处理方法必须按照规定、在同一指标、同一口径、具有相互可比性的要求下执行,处理的方法前后必须保持一致。这就是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的运用受到局限与制约。

3、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的改进

3.1对会计政策及税收政策差异进行缩减

政府可以国家财政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对收税政策及会计政策之间的差异进行缩减,比如对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四项准备金提取比例,只要呈报税务部门备案,经专业会计师审计后就可以进行税前支付。

3.2将谨慎性原则与适度原则相结合扩大原则使用范围,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约束

可以在市场上市公司中开展谨慎性原则应用试点,扩大该原则使用范围,引导各行业不同企业统一在市场中平等竞争,提高投资者与债权人对企业的分析能力,强化会计信息对企业发展决策的影响力。其次,基于适度谨慎性原则要求,可以对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前提、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从而使会计工作者的主观性及随意性在工作中应用的程度得到降低。

3.3对各项原则的优先使用次序进行科学认定

真实性原则是会计信息首要原则,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必须是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才可以运用。若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与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发生了矛盾,就必须按照经济活动不确定性进行判断;若不确定性程度高,则先对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进行考虑,反之亦然。其他的原则应根据会计原则顺序合理的、逐一的进行判定。

3.4通过使财务报表附注增加的方式对冲突状况进行披露

企业及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报表附注的方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以十分常见,但非上市企业却做得不够。所以,在相关报表信息的制作中应充分运用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将相关使用时间、过程、范围进行描述,对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发生冲突后对企业营销及会计工作的影响及变动状况进行揭露,提高信息的可比性,保证企业管理者能够准确的掌握企业当前运行状况及财务状况,避免误判,影响企业发展。

3.5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与会计制度条款的体现应具有可操作性

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的运用要想打破现有的局限,就必须抓住现有会计原则在企业应用中预留的一些空间,比如说会计原则对企业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标准不明确。导致企业确定资产减值准备数额的决定性因素“可变现净值”无法得到准确确定,此时就可以基于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为基础,根据相关问题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准则,打破局限性。

3.6通过强化审计监督工作的方式对约束机制进行加强

谨慎性信息质量原则的实际运用存在较强的倾向性与随意性,这是无法避免的。同时,这也是企业在会计工作中随意更改算法、口径的依据,最终导致了企业扭曲实际经营现状,将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当做自己牟取利益的法宝。所以。只有强化审计监督工作,对企业谨慎性信息质量原则的运用进行制约,规避其与会计其他准则的冲突;并强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建立,通过培训等方式使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养及道德意识得到提升,进而使谨慎性信息质量原则的价值得到发挥,并帮助其打破现有的局限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的局限性及改进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面对当前风云变幻的市场行情,企业要想得到健康、有力的发展,就必须合理的处理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与其他会计准则、法律法规、市场现状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进行性信息质量要求的应用价值,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万森 浅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谨慎性原则 中国证券期货 2012年04期

信息质量的要求篇7

关键词:谨慎性;财务分析;会计信息质量

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创新,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中体现出涵义和新的应用价值。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对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所做出的一种反应,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但是由于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不平衡性以及实务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随意性,使得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必要性。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本文仅仅从财务分析角度阐述了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1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1.1流动比率

其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这一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亦即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然而在流动资产中往往有些项目在实际情况下不能很快转变为现金。从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应当在计算流动比率指标时予从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另外,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中最好应加上将有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计的或有负债,如产品质量保障金、应收票据贴现、诉讼赔偿金等。

1.2速动比率

其计算公式是: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可以在当前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认为这一指标越高,债权人的债务风险越小。速动资产,在国内外会计实务中,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一般计算方法(减法)。公式是: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财政部93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就是以这种方法计算的。

二是保守的计算方法(加法)。公式是: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可上市证券+应收账款净值(含应收票据)。

多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采用这种方法。其中,货币资金不合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指定用途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项则要扣除长期应收款。上述两种计算方法,使速动资产计算结果有时会差别很大。因为保守的速动资产扣除了数额较大的预付账款和其他流动资产。就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所列项目来看,这些其他流动资产包括其他货币资金、长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不能用于交付的偿债基金、技改基金等,这些项目的会计数字,在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衡量企业即时偿付能力更为谨慎性的指标是现金比率,它等于现金及存款再加现金当量与流动负债之比。其中现金当量为预期三个月内可收回的债券、股票投资,这个指标在分析企业财务困难,面临破产清算时尤其有用。

2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其计算公式是: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企业举债经营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对于不同产业、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标准,因此这一指标通常在20%左右,工业等第二产业一般在40%—60%之间,而第三产业相对较活。我国资产负债率较高有着体制上的原因,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没有破产风险,企业留利、折旧基金统一上交财政,而掌权市场的不发达又使得企业外部资本性投资少。企业要发展,只有依靠借债。作为企业债权人希望该指标越低越好;作为投资者,只要企业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成本率,负债多一点也无妨;经营者则希望有一个合理比率,因为过高会影响企业融资信誉,过低则影响企业生产扩展。

3在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分析中的运用

3.1应收账款周转率

其公式是: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额。

该指标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次数。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过快。在具体计算该指标时,分子赊销净额应为销售额总额减去销售退货损失,分母应收账款余额采用总价法核算时包括销售折扣、折让和损失准备。另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应收票据不包括在应收账款余额中,原因是应收票据事先规定付款期限。但事实上应收票据也是由赊销产生,计算应收账款余额时如不包括进去,会使相当一部分债权失去有效的风险管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用简单平均法,对于季节性经营单位不一定合理,年末如为淡季,该比率也有可能较高,但并不能因此说明企业效益好。因此,分母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采用年内平均法计算。

3.2存货周转率

其公式是: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该指标反映在一个会计期间存货周转次数,一般越高越好。存货包括产、供、销三个方面的库存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对于存货的计价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意采用成本法,未采用比较谨慎性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这就忽略了成本高出市价的情况,如长期积压的滞销、变质和破损货物。因此,按照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要求,应建立“存货跌价准备”和“商品销价准备”科目,准确计算企业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消除通货膨胀对存货计价影响,调整存货账面价值使企业存货接近现价。

3.3固定资产周转率

其计算公式是:固定资产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固定资产余额。

该指标越大,表示固定资产周转效率越高。由于企业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2/3以上,对这个指标的计算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固定资产的核算关键表现在折旧方法的选取上,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普遍过长,折旧率偏低,企业折旧基金交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损耗增加,《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改变了单一的平均年限折旧方法(直线法),规定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内的四种折旧方法,使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有了一定的资金来源。

4在获利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营业收入确认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但由于“三角债”等原因使企业不能按时收回货款,导致利润虚盈,超前分配和无力垫税。企业进行短期投资,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由于股市千变万化,若按购入成本计价,反映不出投资损益,因此应采用购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于企业《权益法》计算投资收益。当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应提取投资亏损准备金,相应减少长期投资金额。

4.1净资产收益率

其计算公式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100%。

该指标实际反映企业所有者拥有资产实现收益的能力。企业净资产的主是投资者,他们最关心企业净利润。企业债务利息作为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涉及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影响经营决策者,使之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以期取得最佳的收益。从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应当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时予以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债务利息。

4.2成本费用利润率

其计算公式是: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指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的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必然首先要使成本费用最小化,企业为降低成本,缩减费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将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

4.3每股盈利

其计算公式是:每股盈利=(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数。

这个指标是西方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标。在英国、新加坡等国还制定了专门的每股盈利会计准则。这里要注意的是:

(1)分母的计算应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如某公司年初发行1000股普通股,7月份又发行500股,则该公司当年共发行1000*12/12+500*6/12=1250股。

(2)如公司发行可转换证券,这时要考虑增加的普通股当量,即按优先股(债券)与普通股的现行市场价值之比转换优先股(债券)为普通股。如公司经营状况较好,优先股(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可使投资者获得更大收益,但此时每服盈利将被“稀释”,如果投资者购买不可转换优先股,虽然投资者没有表决权和留存收益权,仍能按照高于可转换优先股的股息获取收益。

在我国实行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求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从会计确认来说,要求确认标准和方法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从会计计量来说,要求不得高估资产和虚增利润;从会计记录来说,要求会计指标应实事求是;从会计报告来说,要求正确编写会计报告,认真预测和披露会计风险,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会计信息资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和设要置外账。企业在具体执行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时,必须对其应用范围做出规定,避免企业歪曲使用,造成会计秩序的混乱,损害报表使用者的利益。恰当地运用稳健性原则是考察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保证会计信息客观性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信息质量的要求篇8

关键词:谨慎性;财务分析;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177-02

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创新,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中体现出涵义和新的应用价值。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对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所做出的一种反应,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但是由于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不平衡性以及实务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随意性,使得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必要性。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本文仅仅从财务分析角度阐述了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1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1.1流动比率

其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这一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亦即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然而在流动资产中往往有些项目在实际情况下不能很快转变为现金。从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应当在计算流动比率指标时予从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另外,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中最好应加上将有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计的或有负债,如产品质量保障金、应收票据贴现、诉讼赔偿金等。

1.2速动比率

其计算公式是: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可以在当前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认为这一指标越高,债权人的债务风险越小。速动资产,在国内外会计实务中,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一般计算方法(减法)。公式是: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财政部93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就是以这种方法计算的。

二是保守的计算方法(加法)。公式是: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可上市证券+应收账款净值(含应收票据)。

多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采用这种方法。其中,货币资金不合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指定用途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项则要扣除长期应收款。上述两种计算方法,使速动资产计算结果有时会差别很大。因为保守的速动资产扣除了数额较大的预付账款和其他流动资产。就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所列项目来看,这些其他流动资产包括其他货币资金、长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不能用于交付的偿债基金、技改基金等,这些项目的会计数字,在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衡量企业即时偿付能力更为谨慎性的指标是现金比率,它等于现金及存款再加现金当量与流动负债之比。其中现金当量为预期三个月内可收回的债券、股票投资,这个指标在分析企业财务困难,面临破产清算时尤其有用。

2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其计算公式是: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企业举债经营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对于不同产业、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标准,因此这一指标通常在20%左右,工业等第二产业一般在40%―60%之间,而第三产业相对较活。我国资产负债率较高有着体制上的原因,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没有破产风险,企业留利、折旧基金统一上交财政,而掌权市场的不发达又使得企业外部资本性投资少。企业要发展,只有依靠借债。作为企业债权人希望该指标越低越好;作为投资者,只要企业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成本率,负债多一点也无妨;经营者则希望有一个合理比率,因为过高会影响企业融资信誉,过低则影响企业生产扩展。

3在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分析中的运用

3.1应收账款周转率

其公式是: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额。

该指标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次数。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过快。在具体计算该指标时,分子赊销净额应为销售额总额减去销售退货损失,分母应收账款余额采用总价法核算时包括销售折扣、折让和损失准备。另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应收票据不包括在应收账款余额中,原因是应收票据事先规定付款期限。但事实上应收票据也是由赊销产生,计算应收账款余额时如不包括进去,会使相当一部分债权失去有效的风险管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用简均法,对于季节性经营单位不一定合理,年末如为淡季,该比率也有可能较高,但并不能因此说明企业效益好。因此,分母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采用年内平均法计算。

3.2存货周转率

其公式是: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该指标反映在一个会计期间存货周转次数,一般越高越好。存货包括产、供、销三个方面的库存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对于存货的计价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意采用成本法,未采用比较谨慎性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这就忽略了成本高出市价的情况,如长期积压的滞销、变质和破损货物。因此,按照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要求,应建立“存货跌价准备”和“商品销价准备”科目,准确计算企业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消除通货膨胀对存货计价影响,调整存货账面价值使企业存货接近现价。

3.3固定资产周转率

其计算公式是:固定资产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固定资产余额。

该指标越大,表示固定资产周转效率越高。由于企业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2/3以上,对这个指标的计算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固定资产的核算关键表现在折旧方法的选取上,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普遍过长,折旧率偏低,企业折旧基金交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损耗增加,《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改变了单一的平均年限折旧方法(直线法),规定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内的四种折旧方法,使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有了一定的资金来源。

4在获利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营业收入确认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但由于“三角债”等原因使企业不能按时收回货款,导致利润虚盈,超前分配和无力垫税。企业进行短期投资,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由于股市千变万化,若按购入成本计价,反映不出投资损益,因此应采用购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于企业《权益法》计算投资收益。当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应提取投资亏损准备金,相应减少长期投资金额。

4.1净资产收益率

其计算公式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100%。

该指标实际反映企业所有者拥有资产实现收益的能力。企业净资产的主是投资者,他们最关心企业净利润。企业债务利息作为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涉及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影响经营决策者,使之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以期取得最佳的收益。从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应当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时予以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债务利息。

4.2成本费用利润率

其计算公式是: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指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的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必然首先要使成本费用最小化,企业为降低成本,缩减费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将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

4.3每股盈利

其计算公式是:每股盈利=(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数。

这个指标是西方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标。在英国、新加坡等国还制定了专门的每股盈利会计准则。这里要注意的是:

(1)分母的计算应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如某公司年初发行1000股普通股,7月份又发行500股,则该公司当年共发行1000*12/12+500*6/12=1250股。

(2)如公司发行可转换证券,这时要考虑增加的普通股当量,即按优先股(债券)与普通股的现行市场价值之比转换优先股(债券)为普通股。如公司经营状况较好,优先股(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可使投资者获得更大收益,但此时每服盈利将被“稀释”,如果投资者购买不可转换优先股,虽然投资者没有表决权和留存收益权,仍能按照高于可转换优先股的股息获取收益。

在我国实行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求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从会计确认来说,要求确认标准和方法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从会计计量来说,要求不得高估资产和虚增利润;从会计记录来说,要求会计指标应实事求是;从会计报告来说,要求正确编写会计报告,认真预测和披露会计风险,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会计信息资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和设要置外账。企业在具体执行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时,必须对其应用范围做出规定,避免企业歪曲使用,造成会计秩序的混乱,损害报表使用者的利益。恰当地运用稳健性原则是考察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保证会计信息客观性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