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国内经济市场8篇

时间:2023-07-03 09:40:45

国内经济市场

国内经济市场篇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改革开放伊始便确立的一个重要理论,才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能够始终符合实际。这一命题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中首次提出。此后,1982年和1986年,在党的文件中两次再度提到了这一命题。邓小平于1987年提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252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出系统论述,并据此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党的基本路线,标志着这一理论的形成。党的十四大强调,它是今后长期内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则在十五大报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一节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便是要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007年,先后于中央党校6•25讲话及十七大报告中始终强调了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经济体制改革最基本的现实依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才使我们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立论前提。市场经济必须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目标相矛盾。以上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引入市场经济的否定,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经典社会主义作家达成的少有共识。应对这一观点的双重挑战,必须对市场经济重新“定性”。邓小平于1979年首次指出,市场经济并非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1992年的南方讲话特别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此后,通过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计划手段的现实,指出“不能把有计划只看成是社会主义独具的特征”,并进一步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可见,“中性”论与“手段”论,认识到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将它从一般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抽象出来,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市场经济是中性的,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手段,这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我们应该继续大胆地采用这种手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灵活特色。在对市场经济重新“定性”后,针对计划经济的弊端和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长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而后,我们党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更加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任务,旨在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化。但市场又不是万能的,还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邓小平曾讲到,“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其深刻含义是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要根据客观实际灵活运用。此后,和不断发展了这一思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深入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点,又要通过宏观调控来消除市场运行中的局限。此外,还提出,要注意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党的十七大之后,国家实施部委机构调整这一重要举措,“大部制”蓝图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开创了新局面,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失控,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实践基石。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已日渐完善。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个全新的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被摆在了最突出的地位,即只有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与此同时,还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即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对于基本制度的保障,“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这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注意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注重效率,还要兼顾公平,扶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并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等具体实际问题。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不断发展,则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继续探讨。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全面系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它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中性”论与“手段”论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基础”论和“灵活”论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阐释了实现方式和最终目标。此外,在制度环境方面,我们党采取了推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健全民主法制和“大部制”政府机构调整与完善,以及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等一系列方针和措施。这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可见,这一系列有机论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全面详实的科学思路,是我国改革开放宏伟战略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对比分析

在党的十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将复苏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中期具有较大影响的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加以比较。这两种理论的名称虽略不相同,但它们都主张应该而且必须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结合起来,即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制度框架中导入市场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手段。应该把这两种理论联系起来,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探索和实践,并以一种国际性的理论视角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相近之处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既是一种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长处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的理论主张,又是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讨。双方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冲破思想束缚方面的相同点。这两种理论从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出发,都冲破了有关市场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定性思维模式,开辟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全新研究课题。市场社会主义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只能同私有制相容的定论,致力于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可行性探讨,在“精密”的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框架内打开了缺口。它对被大肆美化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并揭示前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的谬误,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焕发生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从中国实际出发,冲破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计划经济模式的羁绊,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

2.在对市场经济“定性”上的相同点。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第一个目标是要将市场与社会主义“联姻”在一起。为实现此目标,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运用了“中性机制”论、“联姻”论和“市场主导机制”论等三个理论工具。“中性机制”论把市场视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因此市场机制与所有制可以分离,并从一种经济体制环境中移植到另外一种经济体制环境中去。“联姻”论和“市场主导机制”论的核心是要揭示出市场具有若干个为社会主义所愿意接受的特性,从而证明只有通过市场(而不是计划)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它们指出了市场的两个优势:首先,市场机制既是一种信息体系,又是一种激励机制。其次,市场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它可以实现一些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如自由、民主和社会福利等。在对市场经济的“定性”上,这三个理论工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中性论”与“手段论”存在共同之处。

3.共同的价值取向。单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社会主义”这两个稍微不同的名称来看,它们之间应该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因为它们分享一个共同的价值判断:应该而且必须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尽管在协调效率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可能出现的矛盾时,西方的社会主义者以不同程度地牺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为代价来换取效率目标的实现,但仍然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他们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并非只有社会主义者接受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但是,只有社会主义者承认必须为这些价值观的真正实现奠定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激烈地批判了与资本主义制度私有产权关系相联系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种种弊端,主张把私有产权关系与市场经济相剥离而以某种形式的公有产权取而代之,主张消除非劳动收入和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分配劳动收入。在他们设计的模式中同样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一种把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效率结合在一起的努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不同

不少西方学者误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源于市场社会主义,或仅从形式上考察,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断定为市场社会主义。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实际上,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所提出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我们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是否付诸实践。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至今只具有学理品格,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有理论性品格,还具有实践性品格。实践性的品格高于理论性的品格,它也比后者更丰富、更具有现实性。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还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过渡论是其最薄弱的环节,它找不到实践理想的现实物质力量,而是诉诸理性、善心和美好的愿望。

2.理论渊源不同。正如上文的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实践的新发展。而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则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自由的或分权的社会主义传统。这种思想传统主要有合作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欧文、傅立叶、布朗、蒲鲁东、拉萨尔、小穆勒、巴枯宁、科尔等人。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这种出身注定了它必然带有非科学性、空想性和改良主义的胎记。

3.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导入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以巩固、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决我国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本矛盾,这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作为西方的、处在经济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市场社会主义面对的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任务是提出怎样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而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进行根本改造的问题。中国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所面临的这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环境背景,决定了两者在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怎么结合、如何克服这种结合可能出现的、也确实存在的矛盾等问题的模式设计上,有着实质性的不同。

4.市场条件和具体任务不同。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主义新形式的探讨,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他们来说,问题不是如何发育和建立市场经济,而是如何构建一种新的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同时又可以在市场中生存,兼具公平和效率的特征。因此,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把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到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微观基础的构建上,他们提出的各种模式,就其实质来说,只是一种关于企业制度的模式。中国则不同,中国是在对过去的全面排斥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同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的,这是一项从微观到宏观、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到市场,和从政府到市场的全方位的社会系统改造工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面临的任务,从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来说,要比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家困难得多、复杂得多和艰巨得多。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建立,中国在改革所有制结构和由此决定的分配结构方面进行了重大的突破,并且在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对中国来说,改变企业的产权关系、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只是要完成任务的一部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能否顺利实现还取决于其他的一些任务的完成,如建立一种完善的和规范的市场体系,健全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而言,难题是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推动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的关系,一方面说明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命题中,并没有一个唯一的和普遍适用的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正如科尔内所说的,对改革(计划)社会主义是对的,不一定对改革资本主义必然是对的。对发达国家是对的,对发展中国家也并不一定必然就是对的。应该根据具体的国情来构造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另一方面说明了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理论模式应该认真鉴别,剔除其非科学的成分,吸收其合理成分。进一步讲,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思潮的研究与分析,并不在于要具体地指出它所提出的哪一种模式更适合于中国,也不是根据它的合理成分提出政策药方。最重要的是启发我们的改革思路,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具有国际性的理论视角,从而有利于促进理论创新。

三、沟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取得了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成就,但还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继续探索,已形成的理论和政策有不少需要加以具体化,并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在此,我们建议将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这一国际性思潮作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由此角度开启一个国际性的新视角,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国内经济市场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房地产;供求20世纪后半叶以后全球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先后经历了20世纪后30年经济繁荣发展时期,以及2l世纪初(尤其是2008年)严重的金融危机时期。城市及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正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将简要概述宏观经济环境,并分析当前对我国房产市场供求的影响。

1当前宏观经济环境

历经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各国在此之后采取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计划。

1.1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央行的201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0城镇新增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处于较高水平”。当前我国工业生产加速回升,企业景气指数上升到较高水平;内需保持平稳增长,出口强劲回升;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仍高位运行;物价明显上涨,通胀压力增大。受十二五规划开局年的影响,国内今年的投资整体上将延续去年的高增长态势,投资冲动依然持续。

1.2国际经济形势

IMF今年1月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世界经济的“双速复苏”仍将继续,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5%,相对2010年10月份的预测上调了约0.2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二次复苏”今年将得以延续,全年GDP平均增速可能在3%~3.5%,且经济增长结构将明显改善,私人需求的持续增长将接替政府刺激,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美国的财政政策将是大选将至、两院分制格局下博弈和妥协的结果。由于金融危机期间的大量政府支出,目前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控性十分堪忧,可能成为今年美国经济增长最大的不确定性之一。欧元区债务问题虽然未找到制度性的根本解决方法,但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步弱化。由于葡萄牙债务在今年上半年集中到期,因此上半年是影响欧洲债务走势的关键时期。下半年的8月~10月,西班牙的大量债务将到期,或将再次令市场情绪有所波动。边缘国家的融资状况是最大的风险,但各国政府防范任何系统性风险的政治意愿很强,从而降低了风险蔓延的可能性。欧洲未来经济走势的关键点,在于欧债危机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以使各国重归增长之路。

2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

2.1房地产市场需求状况

我国的房地产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城镇,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深入,房地产的需求也在不断的膨胀,这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崛起、产业化,并最终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可以看出;同时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镇人口改善性需求也在增加,并且带动了部分房地产投资需求。

①人口城镇化推动房地产需求膨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推行城镇化进程以来,伴随着城乡公共资源的严重不对等,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呈加速态势,尽管遇到计划生育等因素的影响,但我国的城镇人口基数还是由1978年的1.7亿快速递至2009年的6.2亿,如此庞大的城镇人口基数与增幅需要相应的房地产需求。②改善需求加大房地产市场需求。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居住条件也需要不断的改善,根据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改善周期为14年,也就是说每隔14年需要改善一次住房,这加大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③投资需求引爆房地产市场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同样带动投资的需求,而房地产市场作为需求快速增长及杠杆利润较大的行业吸引了大批趋利资金的介入,导致了房地产进一步爆发式增长。

2.2房地产市场供给状况

①高利润诱导趋利资金大量介入。房地产市场不但本身具有相对垄断性的高利润,还具有金融杠杆的收益放大效应。高收益吸引了大量的趋利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现绘制以2000年为基数的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指数与利润指数曲线图,如图1所示。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到自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利润指数呈上升趋势,2004年后趋于相对稳定期,而房地产投资指数却呈现出加速膨胀,特别是2002年后,这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供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供给指数分析。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高需求高收益带动了大量的趋利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同样导致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的加速膨胀。

2.3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都处于高速增长期,而目前的供需平衡状况是我们很多人关心的焦点,由于数据的局限性,本人只能通过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做个梳理,以期找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正事供需状况,现绘制供需平衡图如图2所示。通过图2,可以看出自从2000年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并且呈现供需缺口继续加大的趋势,当然这一方面跟我国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有关,特别是2000年后,国家放开房地产市场,吸引了大量的趋利资金进入,但同时对于供需继续拉大后的供需失衡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3宏观经济环境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影响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主要上游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因而又带动了钢铁、水泥、玻璃等5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房地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对其他行业辐射而广,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因此,它能够也应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由于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房地产业的兴衰对宏观经济状况也有深远的影响。反之,宏观经济环境也影响着房地产业的发展。

3.1国内经济环境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影响

3.1.1稳健的货币政策下的房地产市场供求.

受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放缓的威胁,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宏观调控走向发生变化,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导,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自2010年来,通胀压力明显的情况下,央行采取二次加息措施,旨在抑制通胀防止经济过热。商品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当供给和需求发生变化时,价格也会变化。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影响供求的因素,引起房地产市场供求曲线的位置移动,进而影响房价。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会从以下几方面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

①开发企业的投资资金来源。促使房地产企业转变经营策略。尽管最近两个月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但对于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来说,其运营状况并不乐观,高负债率普遍存在。房地产业对信贷依赖度很高,此时的加息将直接提高开发贷款利息成本,增加房地产开发的难度,尤其是对于部分高负债运营的地产商无疑带来更大的资金流转考验。②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消费型需求者的影响。抑制一些购房者的购房行为。加息也会直接提高个人房贷的利息成本,与之前的一系列打击投资性购房需求的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必然会打消部分购房者的购房冲动,市场需求会因此而暂时减少。③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投资型需求者的影响。对于投资型需求者来说,投资决策主要取决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除了会提高投资者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还会改变投资型消费者的预期。需求理论表明,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是影响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经历去年的“国十条”,以及年初的“限购令”出台,是以行政调控方式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但需求被抑制不等于被消除。目前的商品房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这仍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3.1.2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2010年春节以后,在整体房价上涨、通货膨胀的预期影响下,投机、投资及自住型购房三管齐下,房产市场出现抢购潮,价格也随之扶摇直上,高烧不退。1~4月份,经过几近天量的交易量以后,政府出台房产新政。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已经不是经济问题而直接是政治问题了。因此国家决定推出房产新政,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率的优惠门槛、提高异地置业的投资门槛。之后,北京首先推出“限购令”,随后各地均出台限购措施,在此轮调控中,各地的“限购令”被认为是体现了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同时,“限购令”也起到明显效果,2010年10月上旬,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

3.2国际经济环境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房地产业又是国家重点控制和调控的市场,任何经济形势都会对房地产业有影响。目前,伴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环境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是各国政府均采取措施以应对。

国内经济市场篇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改革开放伊始便确立的一个重要理论,才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能够始终符合实际。这一命题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中首次提出。此后,1982年和1986年,在党的文件中两次再度提到了这一命题。邓小平于1987年提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252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出系统论述,并据此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党的基本路线,标志着这一理论的形成。党的十四大强调,它是今后长期内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江泽民则在十五大报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一节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便是要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007年,胡锦涛先后于中央党校6?25讲话及十七大报告中始终强调了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经济体制改革最基本的现实依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才使我们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立论前提。市场经济必须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目标相矛盾。以上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引入市场经济的否定,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经典社会主义作家达成的少有共识。应对这一观点的双重挑战,必须对市场经济重新“定性”。邓小平于1979年首次指出,市场经济并非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1992年的南方讲话特别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此后,江泽民通过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计划手段的现实,指出“不能把有计划只看成是社会主义独具的特征”,并进一步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可见,“中性”论与“手段”论,认识到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将它从一般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抽象出来,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市场经济是中性的,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手段,这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我们应该继续大胆地采用这种手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灵活特色。在对市场经济重新“定性”后,针对计划经济的弊端和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长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而后,我们党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更加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任务,旨在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化。但市场又不是万能的,还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邓小平曾讲到,“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其深刻含义是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要根据客观实际灵活运用。此后,江泽民和胡锦涛不断发展了这一思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深入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点,又要通过宏观调控来消除市场运行中的局限。此外,江泽民还提出,要注意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党的十七大之后,国家实施部委机构调整这一重要举措,“大部制”蓝图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开创了新局面,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失控,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实践基石。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已日渐完善。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个全新的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被摆在了最突出的地位,即只有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与此同时,还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即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对于基本制度的保障,“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这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江泽民注意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注重效率,还要兼顾公平,扶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并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等具体实际问题。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不断发展,则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继续探讨。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全面系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它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中性”论与“手段”论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基础”论和“灵活”论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阐释了实现方式和最终目标。此外,在制度环境方面,我们党采取了推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健全民主法制和“大部制”政府机构调整与完善,以及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等一系列方针和措施。这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可见,这一系列有机论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全面详实的科学思路,是我国改革开放宏伟战略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对比分析

    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将复苏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中期具有较大影响的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加以比较。这两种理论的名称虽略不相同,但它们都主张应该而且必须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结合起来,即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制度框架中导入市场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手段。应该把这两种理论联系起来,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探索和实践,并以一种国际性的理论视角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相近之处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既是一种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长处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的理论主张,又是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讨。双方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冲破思想束缚方面的相同点。这两种理论从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出发,都冲破了有关市场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定性思维模式,开辟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全新研究课题。市场社会主义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只能同私有制相容的定论,致力于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可行性探讨,在“精密”的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框架内打开了缺口。它对被大肆美化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并揭示苏东前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的谬误,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焕发生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从中国实际出发,冲破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计划经济模式的羁绊,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

    2.在对市场经济“定性”上的相同点。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第一个目标是要将市场与社会主义“联姻”在一起。为实现此目标,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运用了“中性机制”论、“联姻”论和“市场主导机制”论等三个理论工具。“中性机制”论把市场视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因此市场机制与所有制可以分离,并从一种经济体制环境中移植到另外一种经济体制环境中去。“联姻”论和“市场主导机制”论的核心是要揭示出市场具有若干个为社会主义所愿意接受的特性,从而证明只有通过市场(而不是计划)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它们指出了市场的两个优势:首先,市场机制既是一种信息体系,又是一种激励机制。其次,市场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它可以实现一些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如自由、民主和社会福利等。在对市场经济的“定性”上,这三个理论工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中性论”与“手段论”存在共同之处。

    3.共同的价值取向。单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社会主义”这两个稍微不同的名称来看,它们之间应该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因为它们分享一个共同的价值判断:应该而且必须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尽管在协调效率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可能出现的矛盾时,西方的社会主义者以不同程度地牺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为代价来换取效率目标的实现,但仍然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他们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并非只有社会主义者接受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但是,只有社会主义者承认必须为这些价值观的真正实现奠定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激烈地批判了与资本主义制度私有产权关系相联系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种种弊端,主张把私有产权关系与市场经济相剥离而以某种形式的公有产权取而代之,主张消除非劳动收入和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分配劳动收入。在他们设计的模式中同样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一种把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效率结合在一起的努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的不同

国内经济市场篇4

承袭了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人,本着大公无私的道德信念,在市场经济“自私自利”的舞台上显得那么的手足无措和慌乱。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用本本上的马克思主义和旧的伦理道德体系去评价人,显得陈旧、苍白,而用新的伦理道德标准去权衡,又各行其是,理由不足而混乱有余,显然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坚定性。这不是和社会主义相去甚远吗?人们用怀疑的眼光注视着,或传递着马克思主义已经死去的流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法。

现实中,任何民族,任何个人都不能摆脱传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调整对传统的认识,对传统的理念和态度,需要人们转变观念。应该看到,市场经济本质上是道德经济,法制经济。在此前提下,把以前通过唤起良心发现以实现道德崇高转化为用制度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从而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鼓励民众尽其所能发家致富,只要他合法经营,诚实纳税,就是真正的道德崇高。

这就不得不谈到市场经济对个体信念造成的世俗化和功利化。以往的信念言论要求“君子忧道不忧贫”,关注自己的思想生活,抛弃物质享受。市场经济加强了人与物的依赖关系,使人们对物质目标的追求成为必然。当然,人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从而产生对金钱的崇拜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以调节物质追求活动,即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义与利的协调统一。为此,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在讲集体主义时,反对个人之利,反对个人之利必然损害义,会导致个人主义的抬头。这种观念和做法只会导致人们对集体主义的离散力,出现负效应。另一种是个人利益至上的倾向,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讲个人实惠,就应该充分乃至无限满足个人利益的实现。这就与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格格不入,与集体主义价值观背道而驰了。应该看到,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既充分尊重个人能力、激发个人潜能、保障个人利益,又弘扬集体主义,从而达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的有机结合。

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信念21世纪的今天,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与它的现实走向相去甚远,社会主义国家被八方围剿,四面楚歌。怎么办?为了实现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明确确立和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那么,如何让人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其根本保证。

在当今日益纷繁复杂的环境下,社会主义信念的确立和坚持会有各种各样的冲击和犹豫,是个体对其所遭遇的各种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认识、比较和选择的过程。现在社会的外来冲击和转折较多,开放的环境使个体被多种价值观念影响,我们的社会提供的是多元的价值观选择和一元的价值取向。当我们对新时期中国人文研究提出一个基本的价值规范系统时,应将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鼓励形态和方法的多元化,并允许处于中间地带的价值形态存在。因为任何社会历史阶段的文化形态,都不是单一的、纯而又纯的,总是存在着主流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三种形态。

主流文化乃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主流,具有促进社会与人健康向上发展的精神动力的作用,主导着人们的正常的思维空间和文化活动方式,应大力坚持和弘扬,在今天,指的就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亚文化是在某些方面与主流文化价值有所区别、存在一定距离的文化形态,它不否定主流文化,并以特有的形态补充主流文化,彼此可以相互促进发展,不应该排拒,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处处挑战主流文化,应批判抵制,如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在当前世界文化形态、价值趋向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我们必须强调坚守文化阵地的历史使命意识,强调弘扬主流文化,引导亚文化,抵制反文化,而不能用文化形态的多元化代替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当然,必须辅之以一定的引导。这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之所在。特别是个体所遇到的实际情形与已有的价值判断相反时,信念最易动摇。新时期社会主义信念的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如何评价先进与落后,那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要符合这一标准,都应大力倡导。

国内经济市场篇5

(一)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初期疯涨原因分析

在2014年末,由于券商股的疯狂上涨,证券市场结构变得非常动荡。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1月,证券市场几乎一直处于剧烈振荡之中。之所以有这种剧烈振荡,是因为券商股的大幅上涨引发了市场狂热,伴随着杠杆资金的运用,券商股股价和指数的波动率急剧扩大,最后加之各类媒体的忽视与鼓吹更催化了这种疯狂。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政府将股票市场抬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再加上近几年传统经济的不景气,银行信贷的收缩,无风险收益率持续的持续下降,央行多次降息,多种对证券市场不利的举措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好像对中国经济实体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对于这种情况只能指望直接融资来进行帮助。为了营造一个能够帮助债务问题缓解和经济转型的大牛市,中国股市迎来了奔放的黄金时期。金融监管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下完全撒手,金融创新的快速推进又夹杂着浓厚的草莽色彩。证券这个利益链上所有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形成这次股市疯牛原因之一便是放松了监管力度,导致大量的资金涌入,大家都愿意获得更大的利益,哪怕是承担与之相应的巨大风险。不仅是券商的各个业务线的不断推进,各个更是想方设法的绕过限制,以看似合法合规的手段参与到股市之中,民间的资金更是大量积极的涌入股票市场,瞬间导致了股票市场的杠杆率急剧上升,推动了疯牛的形成。中国股市疯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杠杆的过度运用,中国股市闪电熊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杠杆的过度运用。当股灾从天而降,演变到最后就成了所有人为了逃出市场,不计成本的抛售股票,在股灾最极端的情况下,市场大部分股票都是无量跌停,并持续了数十日之久。

(二)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夏秋季闪电熊原因分析

疯狂的上涨总有尽头,尽管人们并不知道它何时到来。在狂热情绪中,许多的风险信号被人有意无意的忽视。比如高风险偏好的资金已经大规模入市,而市场还在憧憬资产配置的大转移。比如机构和投资者净多仓位大规模提升,几乎买完了市场上的流动性,还在指望更多场外资金的入市。直到大部分人尽可能加足杠杆站在山峰上时,才开始有人意识到自己的脚下好像已经没有太多人了。

有些投资者对流动性风险置若罔闻,认为以当时指数顶峰时的成交额并不会出现流动性问题,且相信有股指期货的做空就不怕现货兑现不了。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市场波动率的急剧上升。波动率的急剧上升其实意味着,市场参与者为了买入或卖出股票,需要支付更多的溢价,而这些溢价隐含的就是流动性风险。

但总归有一部分市场参与者意识到了风险的存在,并开始偷偷缩减自己在股市中的头寸。其中最为领先的就是银行。在上证综指接近5000点时,已经开始有银行控制向股市投入杠杆资金。随后,监管层似乎意识到了疯牛不符合自己的工作开展计划,可能在一轮牛熊闪电形成后新股发行规模还未顺利持续的提升,于是着手风险控制。

但是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如果做出退却便会引发杠杆,发生疯牛崩溃,将对整个证券市场造成毁灭性打击。

(三)2015年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的救市措施

股市从六月下旬起,疯牛突然急转直下,三周来股市蒸发市值约21万亿,A股投资者经历了从火焰中掉进冰窟窿的感觉。面对深市沪市的连连跌停,股灾的突然降临,救市措施呼之欲出。首当其冲的必然是中国政府,在股市调整的三周里,政府积极出台措施,推出了十六项举措旨在救市。6月27日,央行降息0.25个百分点并定向降准。29日午后,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罕见盘中答问强制平仓规模小,晚间就养老金投资办法征求意见,投资股票比例不超30%。7月1日晚间,证监会进一步拓宽券商融资渠道,沪深交易所调降交易结算费用三成。3日早间,四大蓝筹ETF四天遭净申购395亿,汇金出手护盘已获确认。晚间证监会发力证金公司将大幅增资扩股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QFII额度将从800亿美元增加到1500亿美元。政府的一系列救市措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大部分股民早已被套牢仍损失严重,受股灾影响,因中国股市崩溃引发的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金融市场的不信任逐渐形成,当资金离开股市时,还有大量资金开始逃离中国,这造成了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压力释放。在这一连串的巨变之下,不得不引发人们的反思,对于中国股市这种经常性大起大落,非常不稳定的特性,必须制定出好的措施来防范并修正这种情况。首先要做好证券市场的严厉监管;同时需要法杖机构投资者,起到稳定投资,稳定市场的作用;然后需要发挥市场的自主供求调节能力,减少国家自身对其的调整控制,推动注册制改革;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营造健康有序的证券市场环境。

二、2015年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一)基本面:数据频现积极信号

目前中国国内经济趋势不被看好,不论是疲软的外部需求,还是落后的产能条件,亦或是不断减少的人口红利,都是眼下中国国内经济的压力,但是仅以此来说明中国经济未免有些片面。

有数据显示,1~5月份,中国国内经济还是处于一个稳定的增长期,居民消费商品的增幅较小,就业形势较为稳定,贸易顺差的规模一直较大。在此规模之上,工业贡献率跟上季度保持基本相同,上涨6.2%。货物贸易顺差为去年同期的3倍,达到13319亿元。1~5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3%,其中,投资于高耗能行业的占比下降,而投资于服务业的占比继续提升。与此同时,民间投资的增长、PMI连续4个月的小幅扩张、部分传统行业的盈利回升出现等积极信号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些主要经济衡量指标呈现好转态势的同时,经济结构层次的优化升级成为重中之重。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杨松指出,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实际的表现其实要好于年初各界的预期。“这样的表现,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自身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韧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及稳增长政策。”因此从宏观面上看,我国内在经济形势频现积极信号。

(二)政策面:求新谋变屡出实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在这些有关经济的政策性文件当中,很多转型的词句频繁出现,这是6月中旬以来国务院谋求新政策以优化中国经济的具体表现。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在评价国务院推动“互联网+”的新政时认为,把诸如创新创业,协同制造,智能交通医疗等和人民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内容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无疑给我们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立足于新经济的政策,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对新技术、新生态的发展方向做出长期规划,从而挖掘出经济运行潜力、释放出更深层活力。

(三)信心面:高质增长广受好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之前指出,未来的人口迁移、集聚和安居将是大规模的,这代表着将要有大规模的消费情况以及大规模的家庭设备更换,这同时也代表着有着巨大的城镇设施建设的进行,在这段时间将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将要出现,各型各类的消费将会层出不穷。这其中不仅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与潜力,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助力以及推动现代化建设。7月2日,李克强总理在法国图卢兹出席中法工商峰会致辞: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正是这种实实在在的美好愿景,让不少海内外学者和机构对中国经济普遍充满着信心。“从短期来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意味着政府在结构调整和为解决金融脆弱性所作的政策努力方面正在取得进展。从中期来说,这些努力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转型,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出口转向内需。”只要中国走过这一轮的经济调整,将会走出最困难的时刻,迎来一个较好的内部增长期,预计将是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

三、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及反思

(一)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从2015年6月中旬开始,A股市场就进入一个去泡沫化和不断探底的过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指数下降了4成。而股市价值的大幅下降不仅会影响到股民的财产,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与信心,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市场造成影响。但是对比往年的经验,可以发现中国股市对国内实体经济并没有造成过什么大的影响。2000~2004年中国国内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而此时的股票交易市场处于非常疲软的状态,而2007―2008年中国股市的暴跌70%更是没对中国国内经济造成什么大的影响。或许2015年的股市大跳水并不会影响到中国国内的实体经济,但是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越来越不能独善其身,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现如今,我们应该对比2008年欧美金融海啸对其实体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而做出警惕。

6月份如此剧烈快速的下跌,主要原因就在于去杠杆和做空股指期货。加上了高杠杆运作的场外配资不断被强制平仓,A股陷入了恶性循环。如果企业因为缺乏实体经济投资机会而把资金投入股市遭受到巨大亏损,都可能使金融机构趋于谨慎而缩紧信用。不过2015年下半年股市有所回暖,对实体经济市场造成的影响应该也会小一些。

(二)对中国证券市场交易现状的反思警醒

8月份中国股市又遭遇了一次余震,这次余震对中国的警示意义其实高于股灾,因为它直接触动了中国最敏感的神经──资金逃离。此时中国政府和央行正式出面,在全球进行安抚工作,传达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风险。中国央行为了改变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的看法,借助金融机构之手入市承接人民币,算是修正了之前一次性贬值所带来的影响。中国政府和央行的努力短期看来行之有效,人民币汇率不但被稳定住,甚至出现了明显反弹,还有全球各色重要人物表示对中国市场有信心。之后金融当局加强了中国资金非法出入的查处和监管,地下钱庄也受到大规模冲击。

国内经济市场篇6

关键词:证券交易;政策调整;突破;股市巨变

一、2015年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变化及分析

(一)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初期疯涨原因分析

在2014年末,由于券商股的疯狂上涨,证券市场结构变得非常动荡。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1月,证券市场几乎一直处于剧烈振荡之中。之所以有这种剧烈振荡,是因为券商股的大幅上涨引发了市场狂热,伴随着杠杆资金的运用,券商股股价和指数的波动率急剧扩大,最后加之各类媒体的忽视与鼓吹更催化了这种疯狂。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政府将股票市场抬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再加上近几年传统经济的不景气,银行信贷的收缩,无风险收益率持续的持续下降,央行多次降息,多种对证券市场不利的举措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好像对中国经济实体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对于这种情况只能指望直接融资来进行帮助。为了营造一个能够帮助债务问题缓解和经济转型的大牛市,中国股市迎来了奔放的黄金时期。金融监管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下完全撒手,金融创新的快速推进又夹杂着浓厚的草莽色彩。证券这个利益链上所有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形成这次股市疯牛原因之一便是放松了监管力度,导致大量的资金涌入,大家都愿意获得更大的利益,哪怕是承担与之相应的巨大风险。不仅是券商的各个业务线的不断推进,各个更是想方设法的绕过限制,以看似合法合规的手段参与到股市之中,民间的资金更是大量积极的涌入股票市场,瞬间导致了股票市场的杠杆率急剧上升,推动了疯牛的形成。中国股市疯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杠杆的过度运用,中国股市闪电熊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杠杆的过度运用。当股灾从天而降,演变到最后就成了所有人为了逃出市场,不计成本的抛售股票,在股灾最极端的情况下,市场大部分股票都是无量跌停,并持续了数十日之久。

(二)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夏秋季闪电熊原因分析

疯狂的上涨总有尽头,尽管人们并不知道它何时到来。在狂热情绪中,许多的风险信号被人有意无意的忽视。比如高风险偏好的资金已经大规模入市,而市场还在憧憬资产配置的大转移。比如机构和投资者净多仓位大规模提升,几乎买完了市场上的流动性,还在指望更多场外资金的入市。直到大部分人尽可能加足杠杆站在山峰上时,才开始有人意识到自己的脚下好像已经没有太多人了。

有些投资者对流动性风险置若罔闻,认为以当时指数顶峰时的成交额并不会出现流动性问题,且相信有股指期货的做空就不怕现货兑现不了。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市场波动率的急剧上升。波动率的急剧上升其实意味着,市场参与者为了买入或卖出股票,需要支付更多的溢价,而这些溢价隐含的就是流动性风险。

但总归有一部分市场参与者意识到了风险的存在,并开始偷偷缩减自己在股市中的头寸。其中最为领先的就是银行。在上证综指接近5000点时,已经开始有银行控制向股市投入杠杆资金。随后,监管层似乎意识到了疯牛不符合自己的工作开展计划,可能在一轮牛熊闪电形成后新股发行规模还未顺利持续的提升,于是着手风险控制。

但是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如果做出退却便会引发杠杆,发生疯牛崩溃,将对整个证券市场造成毁灭性打击。

(三)2015年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的救市措施

股市从六月下旬起,疯牛突然急转直下,三周来股市蒸发市值约21万亿,A股投资者经历了从火焰中掉进冰窟窿的感觉。面对深市沪市的连连跌停,股灾的突然降临,救市措施呼之欲出。首当其冲的必然是中国政府,在股市调整的三周里,政府积极出台措施,推出了十六项举措旨在救市。6月27日,央行降息0.25个百分点并定向降准。29日午后,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罕见盘中答问强制平仓规模小,晚间就养老金投资办法征求意见,投资股票比例不超30%。7月1日晚间,证监会进一步拓宽券商融资渠道,沪深交易所调降交易结算费用三成。3日早间,四大蓝筹ETF四天遭净申购395亿,汇金出手护盘已获确认。晚间证监会发力证金公司将大幅增资扩股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QFII额度将从800亿美元增加到1500亿美元。政府的一系列救市措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大部分股民早已被套牢仍损失严重,受股灾影响,因中国股市崩溃引发的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金融市场的不信任逐渐形成,当资金离开股市时,还有大量资金开始逃离中国,这造成了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压力释放。在这一连串的巨变之下,不得不引发人们的反思,对于中国股市这种经常性大起大落,非常不稳定的特性,必须制定出好的措施来防范并修正这种情况。首先要做好证券市场的严厉监管;同时需要法杖机构投资者,起到稳定投资,稳定市场的作用;然后需要发挥市场的自主供求调节能力,减少国家自身对其的调整控制,推动注册制改革;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营造健康有序的证券市场环境。

二、2015年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一)基本面:数据频现积极信号

目前中国国内经济趋势不被看好,不论是疲软的外部需求,还是落后的产能条件,亦或是不断减少的人口红利,都是眼下中国国内经济的压力,但是仅以此来说明中国经济未免有些片面。

有数据显示,1~5月份,中国国内经济还是处于一个稳定的增长期,居民消费商品的增幅较小,就业形势较为稳定,贸易顺差的规模一直较大。在此规模之上,工业贡献率跟上季度保持基本相同,上涨6.2%。货物贸易顺差为去年同期的3倍,达到13319亿元。1~5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3%,其中,投资于高耗能行业的占比下降,而投资于服务业的占比继续提升。与此同时,民间投资的增长、PMI连续4个月的小幅扩张、部分传统行业的盈利回升出现等积极信号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些主要经济衡量指标呈现好转态势的同时,经济结构层次的优化升级成为重中之重。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杨松指出,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实际的表现其实要好于年初各界的预期。“这样的表现,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自身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韧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及稳增长政策。”因此从宏观面上看,我国内在经济形势频现积极信号。

(二)政策面:求新谋变屡出实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在这些有关经济的政策性文件当中,很多转型的词句频繁出现,这是6月中旬以来国务院谋求新政策以优化中国经济的具体表现。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在评价国务院推动“互联网+”的新政时认为,把诸如创新创业,协同制造,智能交通医疗等和人民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内容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无疑给我们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立足于新经济的政策,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对新技术、新生态的发展方向做出长期规划,从而挖掘出经济运行潜力、释放出更深层活力。

(三)信心面:高质增长广受好评

国务院总理曾在之前指出,未来的人口迁移、集聚和安居将是大规模的,这代表着将要有大规模的消费情况以及大规模的家庭设备更换,这同时也代表着有着巨大的城镇设施建设的进行,在这段时间将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将要出现,各型各类的消费将会层出不穷。这其中不仅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与潜力,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助力以及推动现代化建设。7月2日,总理在法国图卢兹出席中法工商峰会致辞: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正是这种实实在在的美好愿景,让不少海内外学者和机构对中国经济普遍充满着信心。“从短期来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意味着政府在结构调整和为解决金融脆弱性所作的政策努力方面正在取得进展。从中期来说,这些努力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转型,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出口转向内需。”只要中国走过这一轮的经济调整,将会走出最困难的时刻,迎来一个较好的内部增长期,预计将是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

三、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及反思

(一)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从2015年6月中旬开始,A股市场就进入一个去泡沫化和不断探底的过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指数下降了4成。而股市价值的大幅下降不仅会影响到股民的财产,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与信心,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市场造成影响。但是对比往年的经验,可以发现中国股市对国内实体经济并没有造成过什么大的影响。2000~2004年中国国内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而此时的股票交易市场处于非常疲软的状态,而2007―2008年中国股市的暴跌70%更是没对中国国内经济造成什么大的影响。或许2015年的股市大跳水并不会影响到中国国内的实体经济,但是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越来越不能独善其身,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现如今,我们应该对比2008年欧美金融海啸对其实体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而做出警惕。

6月份如此剧烈快速的下跌,主要原因就在于去杠杆和做空股指期货。加上了高杠杆运作的场外配资不断被强制平仓,A股陷入了恶性循环。如果企业因为缺乏实体经济投资机会而把资金投入股市遭受到巨大亏损,都可能使金融机构趋于谨慎而缩紧信用。不过2015年下半年股市有所回暖,对实体经济市场造成的影响应该也会小一些。

(二)对中国证券市场交易现状的反思警醒

8月份中国股市又遭遇了一次余震,这次余震对中国的警示意义其实高于股灾,因为它直接触动了中国最敏感的神经──资金逃离。此时中国政府和央行正式出面,在全球进行安抚工作,传达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风险。中国央行为了改变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的看法,借助金融机构之手入市承接人民币,算是修正了之前一次性贬值所带来的影响。中国政府和央行的努力短期看来行之有效,人民币汇率不但被稳定住,甚至出现了明显反弹,还有全球各色重要人物表示对中国市场有信心。之后金融当局加强了中国资金非法出入的查处和监管,地下钱庄也受到大规模冲击。

中国政府依然需要中国股市为经济提供融资功能,之前高杠杆的疯牛有百害而无一利,于是牛还是牛市,但模式被引导到了慢牛,至少现在看起来如此。在一系列升级的各种手段管控后,股灾时不得已推出的管制措施如今正慢慢退出。

2015年年末的IPO重启标志着中国股市的重置。2016年中国股市将继续肩负重任,在政府和监管当局的引航下,小心翼翼亦步亦趋的前行。2015年令人窒息的疯狂和恐惧或许短期内不会重现,但必会是让每一个证券市场参与者难以忘怀的记忆和经历。

参考文献:

[1]罗曼丽.影响我国股指波动性主要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

[2]祁永忠.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4.

[3]肖珑.政策性因素对中国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6.

[4]冯金余.参与成本、反向申购与股票型基金“净赎回悖论”[J].证券市场导报,2015(02).

国内经济市场篇7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该机制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平均主义等原因,极大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很难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此情况下,我国开始探索进行经济改革,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以形成和发展,其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思想的形成;(2)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3)计划和市场有机统一的经济;(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经济体制中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如市场操纵、地区封锁、行业限制及市场准入歧视等行为仍然存在,尤其是行政垄断、行政干预和各类经济行为结合,使得竞争不平等,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扭曲,降低效率,进而破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机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不够健全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中,法治化、民主化尚未充分体现出来,无论是市场主体,还是相关政府部门,其法治意识和自由平等的竞争观念等还有待增强。

3、分配政策欠合理、公平我国最初分配政策制定时,向强势行业与群体倾斜,从而造成资本收入膨胀,劳动收入相对萎缩。少数人的暴富,究其根源,并非都是自身努力结果,而与国有资产、资源和特许经营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而贫穷的广大群体往往被阻止在参与经济资源利用的过程之外,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格格不入,背离了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

4、劳资关系不够协调在各经济领域,克扣、拖欠,甚至拒绝支付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者的休息权、劳动保护权、报酬权和社会保险权等经常被侵害。

5、社会道德观与价值观滑坡现象严重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转型时,都会带来价值观的转变问题,当然,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将国外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引入中国,这给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动,在诸多领域出现严重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滑坡现象。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对策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坚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得失的根本标准。

1、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在市场经济法制化的前提下,创造所有人都能全面发展的体制环境。而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就是要为经济主体和人民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广大社会成员分享到改革成果。

2、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确保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宏观调控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具体包括利率、税收等,及法律和行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

3、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具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等。在实际操作中,需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及多层次的方针,积极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并提高保障水平。

4、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如果二者不能和谐,则经济后续发展很难保障。我们必须借鉴国际社会发展的经验,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注重提高人力资源的能力和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5、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鼓励各企业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并加强和创新管理,从而实现企业上水平、增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国内经济市场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涵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指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护资产,增强会计数据的可信性与真实性,扩大银行经营效益,贯彻执行商业银行的各项管理政策,并在商业银行内部所采用的组织规则以及相关的调节方法与措施。为此,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必须在银行内部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央行监管制度在各部门和各级人员中得到正确且充分地贯彻执行,以有效杜绝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内部欺诈与犯罪行为。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由会计控制、管理控制、内审稽核控制三方面组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银行管理者应该将这一理念贯穿渗透到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此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处在不断运动之中,我们应该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从而制定符合商业银行发展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系统缺乏实质上的重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没有重视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积极作用,片面地认为只有在日常开会或者应对金融监管部门的检查时才会用到内部控制,没有注重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设,更没有将其视为银行发展战略。此外,当银行内部控制系统与银行业务发展相冲突时,内部控制常常被抛弃,银行过度重视业务的发展,忽视了银行业风险的存在,最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再加上银行高层领导的不重视,导致银行基层员工更不会关注内部控制,造成银行内部控制的形同虚设。

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仍然是以各种规章制度为主,没有建立动态的制约机制,发展不平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存在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虽然我国广大商业银行内部制度了一系列的相关规章制度,但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非常快的,新业务的出现也是层出不穷的,内部控制系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从而避免银行业务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层没有做到有效监控,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对内部控制不足。

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监督部门认识不足

第一,商业银行存在思想观念上的误区,大多数商业银行普遍地将内部控制等同于事后监督,没有重视事前监督和事中防范,没有形成一致的系统,导致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缺乏效果;第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督部门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专业程度不高,也没有及时更新业务处理知识,落后于时展步伐,更没有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内部监督;第三,广大商业银行忽视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过度依靠人力完成对银行内部控制的审计和检查,造成监督不到位,也不客观。

4.人员配置不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

商业银行是根据业务的操作流程来设置内部控制的,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实现岗位牵制、职责分离,通过确定每一个风险点,对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控制和检查。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自身的业务发展,而且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在外部营销和一线业务处理等方面,导致内部控制岗位出现一人多岗的问题,无法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也提高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内控管理文化氛围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树立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将风险控制思想贯彻到银行业务发展过程的始终。内控管理是银行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关系到银行的生死存亡,银行高层管理人员应该让全体员工都树立内部控制管理的理念,将其作为银行全体上下的共同指导思想,营造良好的内控管理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有效的内部监管。

2.加强对银行业务的制度管理

业务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业务管理系统涉及到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直接关系着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营利性目标。因此,银行应该修改并完善现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将内部控制制度渗透到新业务的发展过程始终,积极探索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规制,以风险评估为核心,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管理系统,建立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银行内部各岗位的分工,切实有效地保护银行资产,确保财产的安全性。

3.强化银行内部控制监督

内部审计制度是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制度决定着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建立统一领导的总稽核负责制,对银行各个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违规违纪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银行在选拔员工时应该将那些素质高、专业知识雄厚、业务能力强的员工引进来,改善银行的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同行业自律监督机制,让各个商业银行之间进行互相监督、共同交流和学习,互通有无,规范银行经营管理,完善业内规范,实现良性竞争,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降低风险,实现银行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商业银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应该关注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自身也要与时俱进,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根据市场变化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战略,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焦量,卫青.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论坛.2010,8:71

[2]张小霞.现代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