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劳动教育的培养8篇

时间:2023-07-07 09:20:12

劳动教育的培养

劳动教育的培养篇1

 

党中央指出从现在到未来15年我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必须要有大批从事复杂劳动的人才,而社会现实的复杂劳动有层次性,最高层次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这部分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为此本文拟就复杂劳动的层次性,什么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以及高等教育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做一些探索。

 

一、复杂劳动的层次性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这一对经济范畴,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种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说: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1]简单劳动,“它是每一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2]。这一对范畴,是马克思对现实各种劳动过程的抽象。实际上,劳动并不能截然分为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两种,就社会现实的劳动过程来说,复杂劳动内部,也表现为复杂程度不同的各种劳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层次。

 

我国现在在实际的工作中的具体复杂劳动大体上可概括划分为七个基本层次:一是技术型体力劳动者:主要表现在技术熟练工人的复杂劳动。二是职能管理型劳动者,它和第一类劳动都属于实现技术(知识)的复杂劳动形态。这主要指工程技术管理者,如从事产品设计、开发、工艺、材料设计和非工程技术职能的管理者,如工业企业中的财务、统计、供销、劳动人事等部门的管理人员。三是传授技术(知识)的劳动者。它的基本职能是从事传授知识(技术)和转移知识(技术),也创造知识。

 

四是转移和加工的劳动者。它是对创造的知识和自然、社会信息进行加工转移的脑力劳动,如编辑、记者、情报人员、计算机操作等。五是与物质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复杂劳动者,如作家、演员、医生等。六是经营管理型的劳动者。由于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人造系统,其经营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同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它要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种种不可控制的环境力量交锋,并且,也要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因此,客观现实对管理型劳动者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所以经营管理者也是很复杂的劳动形态。[3]七是科学技术型劳动者。这类劳动者从事科学技术的复杂劳动,生产科技产品,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在我国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目前这种层次结构分布还不太合理,主要是各层次复杂劳动人才匮乏,这里的一、六、七特别是第七层次复杂劳动人才更匮乏。

 

二、一般复杂劳动和科学技术复杂劳动

 

从本文前面的分析依据劳动的性质我们可将这七个层次的复杂劳动分为两类,一是一般复杂劳动。二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

 

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是指复杂劳动的程度不同,但劳动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指劳动者的思维没有变化),这些劳动一般都是生产物质产品。科学技术复杂劳动是复杂劳动通用的思维的知识体系,突出的是创造性,是复杂劳动的最高层次,这种复杂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指劳动者的思维发生根本变化),这样的复杂劳动一般是生产科学技术产品。

 

从一般复杂劳动和科学技术复杂劳动概念的含义,可看出二者有不同的特点,具体是:

 

1.科学技术复杂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探索性。主要靠人大脑思维功能进行创造、创新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的本质特征。

 

2.科学技术复杂劳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综合性。

 

3.科学技术复杂劳动进行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科学实验几乎贯穿于研究工作的全过程。

 

4.一般复杂劳动与科学技术复杂劳动体力和脑力耗费的特点不同。一般复杂劳动的体力和脑力是在活动时间以内改造劳动对象、耗费劳动。而科技复杂劳动耗费脑力和体力“正式”时间往往是极为短促的,它是凭长时间的积累、储备、训练等,才实现一瞬间的创造。

 

5.科技复杂劳动是同自然力的利用结合在一起的。而对自然力的利用就会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劳动力或劳动能力,马克思说,就是在“人的身体即活的人身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4]。它有三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是指一个人的脑力,即人脑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储存和输出的能力,这是狭义的能力。第二层,是不仅包括人的脑力,还包括人们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是排除了体力的中义能力概念。第三层,是不仅包括上述两项,还包括人的体力、体质状况,这是广义的能力。

 

劳动力的上述三层含义中,简单劳动生产时,主要耗费的是体力和狭义的能力,即脑力。一般复杂劳动是经过了专门培训,所以生产劳动时耗费的是脑力以及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即智力和体力。这是和简单劳动耗费的脑力就有差别,这个差别是抽象劳动的第一级差别。由于一般复杂劳动学习培训的时间、费用多少不同,所以,生产劳动时一般耗费的智力也有差别,这个差别主要是中义的能力,是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上的差别,它是抽象劳动的第二级差别。由于这个差别,才使一般复杂劳动有复杂程度不同层次,但劳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5]

 

科学技术复杂劳动是广义的劳动能力,生产劳动时也是耗费智力和体力。但由于学习培训的费用量变,当量变到一定程度或最高层次,从而给狭义的能力,即脑功能的变化提供了条件。因此,从事科技复杂劳动者就出现了“最佳年龄区”是在25~45岁之间,其峰值年龄在37左右。[6]

 

三、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

 

从事科技复杂劳动的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特别是在21世纪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科技飞速发展,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的时代背景下,更是如此。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以什么样的观念和措施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在这方面认真研究探索。

 

从目前实际出发,在高校教育中要培养从事科技复杂劳动的创新人才,概括地说这就要由过去什么都“统一”的模式化转向个性化,这也意味着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管理体制等都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创新。

 

1.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创新。高等教育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以语言传授知识为主的“逻辑·演绎”式的教学,应引入体现知识实际发生、发展的“历史·活动”式的教学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心理过程的“心理·认识”式的教学方法,并将三者结合在整个教学中,这就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激发灵感的同时,充分体现逻辑和非逻辑整合的创造过程。还要学习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培养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拓展、充分综合、丰富信息量的基础上,使课程结构更多样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体现创新教育思想的教学内容体系。

 

2.要坚持广泛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在坚持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中要有普及性和广泛性,要分层次和有针对性,要建立评价、激励和应用管理机制。一方面通过对低年级大学生的科普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高年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引导学生深入科学探索,培养科技创造能力。另外,要通过对学生科技成果不断进行开发、转化、推广等应用环节来建立、完善管理机制,这就能更有效地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中加大科技含量,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科技转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

 

3.把科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更好地融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适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但人文教育对科技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抓好人文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4.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体制从管理制度和措施方面创新。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管理空间,鼓励个性发展,充分激发学生有灵感思维参加的创造思维。首先,在教学管理上,应当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其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来选课、选教师,在更大广度和深度上发展个性;再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也要体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推动。要从内容、标准、方式上对现有考试模式进行改革,从而能从主要反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方面转移到综合体现知识水平、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轨道上来。

 

为了更好地操作,实现以上方面的做法,就必须首先进行思想、观念更新,树立“以学生为本”为主体的理念。改变过去陈旧的思想意识,转变人才的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把创造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依据,并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社会发展和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的从事科技复杂劳动的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

劳动教育的培养篇2

一、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中学生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品质的培养

现在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由于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在家里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挑吃懒惰,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以至于连起码的诸如如何吃饭、如何穿衣、如何洗脸刷牙等的基本生活能力都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低下,成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公子哥儿”和“娇小姐”,成为了生活上的弱者。同时,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形成了任性、娇气的性格,不知道父母的辛勤劳累。他们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自我服务能力、劳动感情等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些人的问题,不只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可以想象这样的青少年一旦长大后,不仅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用人才,反而会成为社会的累赘、政府的包袱。这就告诫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要忘了把培养学生起码的生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让他们从事各项有益的劳动活动,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锻炼其劳动能力,培养其优秀品质;作为教师,也应主动与家长沟通、配合,让学生在家中承担必要的家庭劳动,学会洗脸刷牙、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等,绝不能越俎代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使之具有起码生活能力的同时,逐步培养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二、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中学生勤劳节俭、热爱劳动品质的培养

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家务劳动可以自己包下来。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生活上百依百顺,品德上迁就溺爱,使孩子养成浪费、懒惰的坏习惯。同时,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学生逐步形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思想。劳动意识非常淡薄,使不少“小皇帝”的“骄、娇”二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生活上要求很高,小小年纪就攀比穿名牌衣服、戴名牌饰品,过生日要去大酒店,搞生日聚会要几千元,劳动时怕脏怕累,只希望别人关心自己,却不关心别人,甚至有的出资雇人为自己写作业、做值日等等。,某些学校把追求高分放在重要位置,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劳动技术教育陷入应试教育误区,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教育。劳动课流于形式,无计划,无总结,无检查,随意把劳动课时间移作他用。劳动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由学生的种种现象表明,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迫在眉睫。试想如果不让学生亲自下田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辛劳,不让学生亲入工厂体验一下工人的艰辛,他们怎会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怎会理解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意义的伟大?又怎会自觉培养这种优秀的思想品质呢?实践证明,孩子经常参加劳动,首先可直接学到各项技能,增长才干,而通过辛勤的劳动,更让他们体会到每一份财富和每一点成果的取得,都凝聚着劳动的汗水,从而使他们懂得这一切的珍贵,更好地珍惜这一切,体会劳动创造的快乐,进而养成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三、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中学生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品质的培养

在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德国的法律更是明确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劳动对孩子们健康成长及未来生存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没有一定的严峻生活实践考验,是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业的。一个国家、民族如果缺乏勇于拼搏进取、拥有竞争开拓品质的人才,这个国家、民族将很难在未来竞争中站稳脚跟。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随哥哥、姐姐拾破烂,勤工俭学。十六岁时,他已能独立工作,自力更生。劳动给了他实践的机会,培养了他坚韧的意志,更增长了他的见识,从而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因此,我们的劳动技术教育要注重学生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品质的培养。

四、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中学生组织观念、乐于奉献品质的培养

劳动教育的培养篇3

一、劳动教育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作为人类生存于世界的一种活动,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劳动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从小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实践证明,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不爱劳动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对波士顿地区490名孩子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比例为1:15,犯罪比例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高出20%左右。从小培养劳动习惯,有利于孩子德、智、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2.家庭劳动教育能够培养身心两健的人

家庭劳动教育是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家务劳动可以锻炼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医学科学的研究证明,劳动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发育,对智力发展十分有益。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劳动既可锻炼儿童身体,也可以锻炼儿童头脑在“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的习惯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还养成了他反复思考的性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培养儿童手脑双全、自立、立人的教育思想,培养“康健的体力,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团体自治的精神”。

3.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是一切有成就者必备的意志品质,这样的意志品质只有经过长期劳动磨练才能获得。一般来说,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体验成功的过程,它有助于历炼意志品质。孩子在做家务劳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每一次困难和挫折都是对孩子意志、能力的磨炼,每一次磨练都会让孩子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抑制自身的惰性,在做家务劳动中孩子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不断积累,就会形成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的心理品质。

4.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种态度,是道德评价最基本的价值尺度,人的社会化不仅要求人们学会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家务劳动对孩子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务劳动能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验精神上的愉悦,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孩子从小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就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且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二、学习经验,走出误区

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菜园里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另据报载,美国和加拿大有17个城市每年举办“铁孩子运动会”参赛者是7至14岁的少儿,比赛内容是连续进行长距离游泳、骑车、越野和长跑。每年均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带着孩子前往报名参赛,角逐“铁孩子”的桂冠。无独有偶,日本中学普遍设有一门锻炼课程,即在严冬组织学生身着短裤进行户外长跑,旨地培养孩子钢铁般的意志。

这些生活富裕的国家,竟有如此苛刻的教子法,令人大开眼界。相比之下,我们身边的孩子未免被娇宠得过了头。然而,眼下这些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过于娇嫩,吃不得苦耐不了劳,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这实在怨不得他人,从72分钟比12分钟的数字里,就不难得出,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该是父母警醒的时候了,做父母的应充分认识到,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素质,从小就应给其创造磨炼的机会。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不是个简单的习惯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一个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大问题。一代青年如果不爱劳动,将后患无穷。古代巴比伦的消亡,与其民族好吃懒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说说重要,做做次要,过后全忘掉。

三、对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使他们在家庭劳动的潜移默化中增长才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更新家长观念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开展劳动教育关键是家长要走出认识上的识区,树立家教新理念。家长对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三怕”的思想误区:一怕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二怕孩子不会做家务,反倒添乱;三怕孩子吃苦受累。解决家长认识上的误区,首先要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观,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唯一的标准。其次要树立以孩子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家庭劳动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有道德,有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第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劳动教育,从小培养孩予独立的生活能力。

2.放手让孩子做事,从小培养劳动行为习惯

为孩子创设劳动实践机会与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劳动的意义,在艰苦的劳动中磨炼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将使他们终身受用。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活动能力,放手让孩子做事,为孩子创造劳动的机会:一是从娃娃抓起,进行劳动启蒙教育。父母应有意识地让三四岁的幼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树立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如,父母做家务时,可以让孩子拿块抹布擦擦桌椅或倒垃圾等。二是孩子稍长大点后,要进行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树立“自己的事自己来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劳动观念。克服依赖父母的惰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料理生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衣服等,学会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三是通过劳动进行家庭责任教育。要让孩子经常帮父母打扫环境卫生,收拾屋子、清洗厕所,为家人做饭做菜,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磨炼吃苦精神,学会社会生存技能,通过家务劳动让孩子懂得为父母分担家务是一种责任。

3.创建劳动教育大环境,让孩子有更多参与劳动的机会

劳动教育的培养篇4

我国在小学、中学分别设立了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些课程的设立是我国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标志。由于生产的发展,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原来的教育对学生的技能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的状况,已不适应我国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就开设了技术类课程,它与科学课程(理、化、生)是并重的。我国由于生产的发展,已出现了因职工的技术素质不高致使先进设备无法使用和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职工技术素质的要求也将提高。生产的发展要求提高国民的技术素质,首先反映在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上,要求培养出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生产发展的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劳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即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技术教育则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劳动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进而进行一些初级的职业技术预备教育,即培养他们的技能素质,使他们能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应当注意到,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还有个共同之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者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即劳动者的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技能素质包括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术。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学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技术课中所学习的技术理论知识也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技术课中的操作技能则属于操作技术,它以动手能力为主。

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都是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和体能水平,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为主,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逐步增加技术知识的含量:在初中。则是劳动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养并重: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体能水平,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劳动素质,因而,高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为主,兼顾劳动素质的培养。

总的来说,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掌握一些学习技术的方法,并培养学习技术的兴趣。还应注意到一点。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不属于职业教育,它们只能为进一步进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但是,由于各地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学,而要在当地就业。因而,培养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学生,对当地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既是必要的,又是非常重要的。

劳动教育的培养篇5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发展 劳动力市场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互动关系 经济发展 劳动者 专业设置 技能型人才 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经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数2409所的一半还多,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约70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三分之一。30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成千上万名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遍布在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不仅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得到社会认同,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是高职教育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最初的办学定位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短期学制”,这种定位与当时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比较接近,一开始就得到市场的认同和欢迎。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不仅得到市场经济的认同,而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004年6月17-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七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陈至立在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在会上发表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旨讲话。会议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当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以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可见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劳动力市场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

(一)高职教育针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进行人才培养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

1.高职教育培养出多种类的劳动力,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人类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劳动分工,原始社会“采集经济”时期,每天天亮后,劳动群体在首领的安排下,年轻力壮的若干男人们去狩猎或渔捞;妇女、青少年、中年等,去采摘植物食物;老弱者留在住处看护幼儿、火堆,或在附近捡取烧柴、搓绳子、砸击制做石器、用兽皮连接成“袋子”或“兜子”;派有经验的人员四处觅寻哪里存在食物资源。这是原始社会的劳动者从事工作内容不同所引起的分工。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区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其分工越来越细,逐步变为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这种分工劳动的岗位,职业特性越来越强,于是出现了对劳动力的不同需要,出现了交换劳动力的现象,随着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劳动力交换,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劳动力。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多种类劳动力在满足市场对劳动力规格不同需求方面,有着不可小看的作用。

2.高职教育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引出了一些新的产业、新的职业。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20世纪出现的IT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成为新兴产业,掌握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有了新的职业,IT既成为新的产业也成为新的职业,它需要劳动者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了这种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在工作时会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掌握了生产一线最先进设备的操作方法,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企业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劳动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同时,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模性、持续性特点决定了它能源源不断地为劳动力市场提供各种人才,这种人才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能,适应新技术要求、满足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保障作用。

3.高职教育培养“零距离”上岗劳动力,实现劳动力市场与高职院校的互利双赢。在市场机制下,生产企业要从劳动力市场招聘到足够多的熟练技术人员,而市场不可能自己培养这种劳动力,只能依靠学校和培训机构,所以劳动力市场承载着生产企业、劳动者、劳动力培养单位几方沟通需求和平衡供需的职能,当供需关系平衡时劳动力市场平稳,当供需关系出现不平衡时就出现市场动荡。由于劳动者的技能是否符合企业岗位的需要、企业能否接纳市场提供的劳动力,都是变化不定的,这种不确定或者说供求失衡就会通过劳动力市场反映出来,表现为有时是劳动力不足,有时是劳动力过剩。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大任务,为生产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确定了高职院校要通过3到4年的学校教育和实训指导,使学生成为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时“零距离”上岗,高职院校这种大批量、多工种和持续不断的人才培养,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同时高职院校也通过劳动力市场优化专业设置、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这是高职院校、劳动者个人和劳动力市场的互利多赢。

(二)劳动力市场在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平衡过程中对高职教育的导向作用

1.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促使高职教育规模一定程度地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也会随之进行扩大生产和技术改造,而扩大生产和进行技术改造就要增加生产人员或者选用较高水平的专门人才,这些人员企业可以自己培养或者到劳动力市场招聘,由于企业自己培养人才周期长、成本高且不能立即满足需要,因此,企业更愿意到劳动力市场招聘人才。但是劳动力市场所供给的人才规模、层次和数量并不一定与企业需要一致,有时企业的人才需求数量较大而劳动力市场供应不足,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于是劳动力市场就会发出某些人才短缺的信号。这种人才短缺信号外传,就给专门进行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一定的导向作用,当高职院校得到这一信号时,办学者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会调整专业结构或扩大招生规模,尽力使人才培养满足劳动力市场的这种需求。这说明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方向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2.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劳动力市场也随之呈现出变化的态势并反映到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服务专业化、技术一体化、知识高端化的趋势,尤其是新兴产业或高端制造业企业会对劳动力有特殊的要求,这时原有那些没有接受过专门学习和培训的员工、没有掌握专门技术的普通劳动者就可能不胜任这种生产要求,由此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生产管理一线技术人才时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或者和企业进行订单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办争使毕业生掌握新技术、新工艺,达到服务专业化、技术一体化、知识高端化的要求。这既是生产技术的要求也是企业竞争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市场需要。

3.劳动力市场使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逐步增强。高职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企业生产是其最基本的定位。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为生产企业提供合格劳动者实现,高职院校对人才进行培养后直接送入劳动力市场,或者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等,不管方式如何都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的形式,只不过这种形式通过劳动力市场逐步增强。高职院校通过劳动力市场调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高职院校有教学场地、有雄厚师资、有专业技术、有丰富经验的优势,使人才培养更适应企业的需求。同时,在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人才需求、生产一线结合得更为紧密,提供的劳动者更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更能发挥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4.劳动力市场促进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与经济生产有紧密的关系,同时也要求高职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而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就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管理一线进行实践与锻炼,这种实践与锻炼要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实现,学校不可能为每一个专业和每一种岗位提供校内真实生产环境,即使校内有一些能让学生进行实践的校内实践场所也不具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那种更为真实的竞争氛围,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与企业加强联系,拓宽渠道、强化合作,让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到企业锻炼,使学生毕业后一到企业就能立即上岗,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一)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但存在的许多问题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一是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较低,学生、家长和一些企业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认可、不选择。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国民教育序列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眼中高职教育还是末流教育、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有时宁可选择一个三流的本科院校也不愿选择一流的高职院校;宁愿当一个并不重要、发展空间受限的管理者,也不愿意当一名得到社会尊重、发展潜力巨大的高端技能工人;二是高等院校总数的增加和本科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使职业院校的生源大幅下降,致使一些职业院校根本完不成招生计划。从2008年到2012年全国参加高考的生源逐年减少,同期高等院校数量和本科院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在一增一减的夹缝中,职业院校发展空间受限,下表数据就是高职教育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映。

三是一些高职院校办学观念还没有跳出普通教育的框框,机制不灵活、特色不突出。其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滞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致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学生毕业时没有竞争优势,出现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四是校企合作不紧密流于形式、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一些职业院校由于和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未能深度融合,校内没有大的实习实训场所,学生不能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得不到真实生产环境的锻炼。有些学校教师从本科学校毕业即到高职院校教学,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要求一点不知,难以完全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但不够成熟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劳动力的增加与减少都是由各级劳动局根据计划进行调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市场的研究和培育得到国家的重视。1986年国务院决定改革企业用工制度,在全国企业中实施劳动合同制,这才有了劳动力市场的萌芽。但此时,劳动力市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直到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劳动力市场才真正发育,劳动力配置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经过近20年的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发展,市场对人才配置趋于成熟,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用人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会)招聘,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责权利。但是也应看到劳动力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市场机制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市场的信息系统建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季节性特征而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企业的招聘许多时候是通过政府举办的招聘会进行,有些人才市场仅对劳动者档案进行了保管而没有上升到较高层次的分层管理和引导,劳动力市场还未彻底发育完善,远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三)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不能恰当匹配

高职教育虽然是针对生产管理一线进行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合格劳动者,但他与劳动力市场是两个系统,在各自的系统内是一致的,但相互之间并不一致,各有侧重。高职教育侧重对学生进行培养使之成为技能型人才,对受教育者负责;而劳动力市场则根据生产企业人才需求进行人才调节配置,对用人企业负责,两者主体不一致,而且在管理上也各有自己的隶属部门,相互交叉较少。再者,高职院校在调整专业、确定发展方向时,经常会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但较少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研,所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没能实现与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协调一致,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加之高职教育在扩招后基础条件不足致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很高,导致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不能恰当匹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滞后于劳动力市场。

三、高职教育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一)厘清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三方关系

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程度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规模和结构,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规模又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在这三者关系中,经济发展始终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好劳动力市场接收劳动者的能力就强,经济发展不好劳动力市场接收劳动者的能力就弱;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劳动力市场这种显性媒介体反映出来的。高职教育要真正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就必须注重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查研究,在对劳动力市场调研中找到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径。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系统通过“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发生关系,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与经济生产系统发生关系,反向的信息流动也是这样发生关系的,三方密切关联互为因果。当经济发展迅速时,各经济要素活跃,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产业调整、增加生产、提供服务,都需要招进新的人员,于是向劳动力市场发出用人需求的结构、数量、规格,劳动力市场作为联系企业和人才培养单位的中介,把这一需求信号反馈给人才培养的相关单位,相关人才培养单位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趋势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模和人才培养方向,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合格劳动者;反之,高职院校经过3到5年的教育将学生培养为准劳动者时,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这个中介实现,学校的培养方向是否符合用人单位需求、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人才培养数量是不是匹配,都与当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是基础,规定着人才需求的规模和数量,高职院校和劳动力市场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下发生关系、实现平衡,两者互动并与经济生产发生关系。

(二)建立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正向互动关系

在厘清了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三方关系后,高职教育无疑会选择与劳动力市场的正向互动关系。这种正向互动关系是在市场机制下高职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有序、持续地循环流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到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生产企业在用人时到劳动力市场招聘人才,劳动力市场则根据供求平衡的原则将人力资源在经济生产和社会服务的各行各业中进行合理配置,将市场中所需劳动力的数量、等级、要求等通过供求信息传递给对应的系统,包括高职教育系统。而高职教育系统内的高职院校会根据劳动力市场发出的信息确定自己的教育规模、教育层次、专业设置等,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目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一致,与企业的经济生产需求一致,当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了劳动力市场这一需求时,两者达到匹配、正向互动;反之就不能实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因此,高职教育系统必须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调整内部各元素,使两者产生正向互动关系,并在互动中保持长期、有序、平衡。

(三)建立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匹配机制

劳动教育的培养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劳动;创新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调了学生教育是一个“劳动”和“创新”精神培养并举的过程。劳动和创新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劳动的结果;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过程即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干的过程。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是学生通过对各种科学问题、工程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亲自体验与验证,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二是学生通过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和社会活动等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因此,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典型的“做中学”教学模式,是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渠道,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实践教学的应有之意。[1-2]

1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内涵和途径

1.1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劳动教育是以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过程。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其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为荣的劳动意识,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并且生活技能得以提升,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3]大学实践教学正是以学生“做中学”为基本特征,劳动既是大学实践教学的手段,也是大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劳动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劳动教育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如,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通过劳动理论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4]组织安排日常生活劳动,如校园服务性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勤工助学等,引导学生自觉参加各类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将劳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之中,在专业教育中赋予劳动教育内容。[5]学生通过“做中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掌握劳动技能和劳动本领,深度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实践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1.2创新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旨在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和创新决心,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6,7]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不是向壁虚构的,而是源自于艰苦的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新的思维。当然,这里的劳动并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它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所以,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类似,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其基本途径:一方面要设置创新理论类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技能,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另一方面要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将创新教育融入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活动中去,驱使学生利用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开展创新试验、创新设计和创造性劳动等。[8-9]一方面,实践教学是开展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2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

2.1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师生的教育和受教育理念仍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上,对劳动和创新教育认识不足,劳动和创新教育理念和观念滞后。教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意识不强、责任不明确、能力和水平不足、经验缺乏。学生过分重视知识的积累,对自身能力培养、人格修炼和个性发展意识匮乏,对劳动和创新精神在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认识不足。同时,高校劳动和创新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未建立,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要素缺乏,与劳动和创新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欠缺。

2.2实践教学教师教育能力不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实践教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比重不断增加,教学手段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为保障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更要求教师自身富有劳动和创新精神,并能够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因师资水平所限,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如创新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等选题先进性、前沿性不够,有的选题脱离工程实际或背离研究趋势,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滋生惰性、敷衍情绪,影响培养目标的达成。另外,实习、见习等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的不确定性,企业导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个体间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能力的不同,使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3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

受家庭、社会的一些消极影响,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劳动观念不够端正、劳动意识比较淡薄、劳动素养不高、劳动技能不强等问题。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学生不愿参与如实验准备、实验设备维护、实验室卫生整理等工作,认为这是简单劳动,无助于学习成绩,实践教学项目的事前准备、事后整理工作大多是以教师为主。见习或实习走马观花,不愿参加企业生产劳动,学生感受不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意识薄弱,进入实验室不按要求穿着实验服,进入厂区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同时,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关注知识积累多,关注创新能力少,习惯于循规蹈矩,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缺失,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实践教学中试验方案设计墨守成规,实践数据抄袭甚至弄虚作假。

2.4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匮乏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平台,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普遍问题,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有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当前,多数企业对承担或参与大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大学生实践教学规律和要求认识不够。部分企业即使接受了学生实践教学任务,限于安全或技术等考虑,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同时,高校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相关行业龙头、标杆企业,或在行业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企业,才能利用其人才、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开展学生的劳动和创新精神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

创新能力的策略安徽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是对本校材料类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开设有课程实验教学、CDIO项目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项目。近年来,中心秉执实践教学与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积极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从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和改革,对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产生了积极作用。

3.1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并且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中心在学院的支持下,全面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将一定的实践教学工作量作为专业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每位专业教师都成为实践教师队伍一员。既能有效解决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问题,更促使专业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转变教学观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观念大讨论,使教师充分认识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造就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三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适应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的新要求。中心建立年轻教师导师制,由实践教学能力较强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并派出教师到知名高校和企业学习交流,组织并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加大对教师教学过程督导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力度。四是外聘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

3.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等问题,中心着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导实践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中心对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推行学生轮班管理制,在实验室管理教师协助下,由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轮流完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项目准备、设备使用登记、卫生维护等工作。学生以使用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进入实验室,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激发了学生劳动和创新热情。具体的实验或研究过程,如目标任务、方案拟定、试验仪器设备调试、原材料准备、试验结果分析等均由学生或独立或团队自主完成。这种任务驱动方式下,学生学习动力得以激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举,完成实践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劳动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把满足教学要求、保证学生培养目标达成放在首位,与有条件、有能力承担高校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共建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基于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根据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按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应用性型人才培养要求,参与专业课程开发,尤其是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的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和科技活动,在直接的生产劳动和创新实践中,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创新成就,培养劳动和创新能力。以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目标来激励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单位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劳动和创新能力,基地则可从实习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并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和师资力量开展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技术合作、管理咨询及人才联合培养、人员技术培训等,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融合的平台。

3.4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从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出发,中心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进行了全面改革。在考核内容上,实行多角度、多方位考核:对学生的劳动参与、团队合作、自我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等进行量化考察。在考核方式上,实行全过程、全环节考核: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各阶段,根据具体实践教学特点设置考核节点,如实验、实习包括预习成果、过程记录和总结报告等,毕业论文、CDIO项目包括课题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报告)评阅、答辩等,各阶段成果考核均将创新性作为重点。在考核组织上,实行指导教师自评、互评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基地工作人员评价综合加权,实验室和基地管理人员参与考核,对学生劳动热情和劳动纪律养成形成了有效激励。

劳动教育的培养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思想品德 文化科学 身体心理 审美艺术 劳动技能

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走向。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加强课堂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应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要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能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应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通过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因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使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学习体育动作,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如:田径中的中长跑,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教师应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而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得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劳动教育的培养篇8

培智学校的劳动课教学十分重要,它不仅能使智障学生尤其是中轻度智障学生学会劳动,并在劳动中学习一些基本技能,从而训练和培养适应生活的能力,同时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怎样在劳动课教学中培养中轻度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呢?

一、以激发兴趣、培养劳动习惯为切入点

大多数人对智障儿童有一种偏见:智商低,做什么都不行。外人这样说,家长也这样想,因此,孩子做什么都不放心,甚至做什么事都不让孩子伸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丧失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做的事也不愿做,懒得做,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不利于生活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使学生先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教育是不可少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的一种过程。离开了思想教育,就谈不上劳动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让他们接受劳动锻炼,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如,冬天学生进到教室后,由于室内温度高,都会把棉衣脱掉,利用这一契机,教学《叠衣服》,在他们初步掌握了叠棉衣的方法后,再在同学间开展叠衣服比赛,看谁叠的快、叠的整齐,让他们在感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懂得为什么脱掉的棉衣不乱放,而要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道理,即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尽可能的利用一些适合学生操作完成活动,是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有效方法。

二、以劳动为手段,培养能力为目的

劳动课教学,不是能通过语言的表述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也不仅仅是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而是通过劳动过程,使学生得到锻炼,矫正和补偿智障学生的身体缺陷,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劳动中学会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生活的能力,使自己终身受益。所以,劳动是培养适应生活能力的手段。在劳动课教学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如《缝鞋垫》一课的教学,教学效果看的不是学生是否完成了缝制任务,而是看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是不是正确的运用“回针法”,看对“回针法”这一技能掌握的怎样,并根据情况予以纠正、指导。因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缝鞋垫,让学生学会手工缝纫中的“回针法”,为自我服务培养能力。中轻度智障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中,不能把所有学生放在一个起跑线上,要求不能一致。如“缝沙包”,手脚配合协调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缝纫机的使用”,用缝纫机缝制完成,手脚配合不协调(脑瘫)的学生,可以用手针缝来完成,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技能,但无论是那种技能,都有助于生活能力的培养。

三、以条件支持为依托,实践活动为载体

实践性强,教育性强是劳动课的两大特点。劳动实践是思想教育的基础,思想教育又寓劳动实践之中。没有实践的的劳动无所谓劳动,而一切能力又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生活适应能力也不例外。若要在劳动课教学中培养中轻度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就要把劳动课教学变成实践活动,让课堂变为生活。

我校现在使用的是《培智学校九年义务教育》劳动课教材和自编、改变的校本教材,其内容包含了生活能力的方方面面,如沟通与交往能力、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自我服务能力、家务劳动能力、烹饪技术、种植、职业技术等。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劳动课教学就不能像语文课和思品课教学那样,单纯地让学生去理解、记忆、判断,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动起来,动脑动手,动脑活跃学生思维,动手培养劳动技能,把动脑动手置实践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如中年级学生学习《整理床铺》,把学生带到学生宿舍,用实物做教具,学会怎样叠被,怎样拉平床单;学习《洗碗》,转移学习时间和地点,安排学生中午到学校食堂帮着洗碗;尤其是烹饪方面的知识,更不能只在课堂上讲授而脱离实践,要让学生真正做回“大厨”,在学校劳动活动室,教师和学生分别用真材实料的进行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体验,掌握技能,培养能力。

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