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临床护理的内容8篇

时间:2023-07-18 09:35:03

临床护理的内容

临床护理的内容篇1

【关键词】 护理教学;普通外科;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46-02

临床路径的概念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由临床路径小组(the clinical pathway development team,CPDT)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的工作顺序和准确的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保证医疗护理质量达到一定的水平[1]。一般包括诊断、化验及检查项目、药物治疗、医疗干预、护理、监测项目(包括用药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疾病知识教育、治疗阶段目标、时间要求以及运动、饮食、营养、一些需病人协助的康复指导等。根据对象不同,可分为医师、护士和病人三个版本[2]。我护理单元将临床护理路径更加细化,制订成图文并茂的册子,应用于普通外科低年资轮转护士的护理教学中,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方 法

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共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疾病的介绍,包括解剖生理、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第二部分为每日的宣教、护理措施、饮食、活动及并发症等内容;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分解说明,如各种护理操作具体方法及风险、发生并发症原因及处理、健康宣教的意义等。普通外科常见疾病按三个部分详细说明并整理成册。

2 临床护理细化表的实施

2.1 组织带教老师学习 护士长在科室内统一培训带教老师,详细掌握临床护理细化表的内容,实现人人达标,标准化。

2.2 基础理论培训 轮转护士进入科室后,带教老师详细讲解“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的内容及学习方法,要求护士完全掌握第一部分内容后进入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需要三天时间。

2.3 技能操作培训 理论培训结束后带教老师对整个普通外科护理操作流程详细讲解并结合临床进行示范,需要三天时间。

2.4 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在临床中应用 轮转护士通过基础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后,结合临床护理细化表的相关内容,对住院患者每日制订标准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提供最佳护理服务。

2.5 综合评价 评价改进阶段临床路径实施一定时间以后,要将路径实施后的结果与实施前的数据进行对照并加以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效率评价、经济指标评价以及病人满意度的评价等,通过评价以改进原有路径或使用改进后的新路径,使“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不断完善,更符合临床护理实际。

3 结 果

对2008年3月――2011年9月在普通外科轮转学习的86名护士在出科前1周进行对“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学习模式的效果评价。有效回收率100%,见表1。

4 讨 论

4.1 规范教学模式,减少教学的盲目性 临床带教以往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带教,难免随意而盲目。“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的应用,规范普通外科低年资护士教学模式,注重临床护理前后衔接的顺序性,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

4.2 保证培训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 “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对培训内容和要求有具体细致的描述,预期目标和时序明确,且要求规范记录计划目标完成双向认可,例于执行和客观评价,保证培训有效性并明显提高学习效率。

4.3 激发低年资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的使用对低年资护士的整个培训及临床护理有章可循,主动在“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中寻找自己的不足点。

4.4 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因有了严格的时间框架作为指导,同时路径中所列出的每日重点工作一目了然,使护理人员有预见性、有计划的工作,完善了整体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5 临床路径的前景展望

临床路径的推广需要病人与医疗工作者的密切配合。我护理单元所设计的“普通外科护理临床路径细化表”是大量基础研究以及和循证医学、循证护理密切结合,更具普及性的临床路径时刻表。在低年资护士培训过程中促进了护患交流护理路径同时是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规范的内容和向病人公开的形式,保证了护士与病人交流的时间和时机,掌握了细化的普通外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使护理教学工作更趋于完善,使护理学科有更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春玲,邹晓兰.实施临床路径的初步探讨.护理研究,2003,17(12A):1378.

临床护理的内容篇2

武汉市中心医院北院肿瘤五病区 湖北省武汉市 430023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肿瘤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实习护生70 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人,分别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成绩优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可以提高肿瘤科实习带教的教学效果,使教学目的明确,流程规范,教学质量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

关键词 教学;肿瘤科实习;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临床护理技巧、学习并形成临床护理思维、构建知识网络,为进入临床护理工作打基础。教学质量不能关系到护生的能力,更影响到整体医疗水平。为此,我科将临床路径的理论[1] 和方法引入肿瘤科护生临床教学中,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 年5 月-2012 年11 月,来肿瘤科所在科室实习的70 名,临床护理本科学员随机分成2 组,每组35 名学员。一组为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教学: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肿瘤科带教方法。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高年资护理人员作为带教,传统的对照组采用传统“传帮带”的教学方法,即护士长向护生介绍科室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注意事项等,然后再分配给各位资深护师进行带教,教学内容按实习大纲完成[2]。

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教学:实行临床路径教学法,由护士长和资深带教老师共同制定肿瘤科病人的护理实习带教临床路径表- 见表1,并且针对临床路径表中的每一个实习项目,列出详尽的内容装订成册。学生入科第1 天,总带教老师向学生提供和介绍机《肿瘤科病人的护理实习带教临床路径表》和具体内容手册,让学生了解实习内容的安排和进程,进行路径表中第1 天教学内容的授课和并指导学生跟各自的带教老师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表中的内容要求进行授课学习要求学生和老师每天抽一点时间一起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如有不懂老师及时讲解,学生回家后要预习第2天的实习内容,以便学生在工作中能自行发现提出问题,主动学习。带教老师与学生做好沟通交流,掌握学生需求,及时发现变异因素,分析变异原因,改进带教方案,直至达到预期目标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路径教学的观察组病例成绩、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传统的带教方法所面临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规定每天的教学内容,带教老师是在工作中遇到实际病例才讲解相关知识,容易造成漏缺,学生也不知道今天到底学什么,学到的知识没有经过强化也容易忘记。以上这些都制约着带教老师的质量。

3.2 临床路径教学法护理带教优点

(1)规范了带教流程,教学内容具体,目标明确临床路径表将每天教学的内容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列出,附有具体教学内容的手册也便于师生快速查找相关知识,免去了翻阅大量书本的麻烦,节约了师生的时间带教老师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表中的项目施教,使整个实习过程有计划有步骤,目标明确。

(2)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法可提高护生整体素质,并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同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合理,理论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

(3)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能充分发挥优势,弥补缺陷,有效提高带教质量,带教老师通过临床路径表可以清楚知道每天的教学内容,知道何时该做哪些内容的讲解,不但节省了精力,而且防止内容遗漏带教老师因为有了明确的教学任务,责任心增强。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预习,对即将要学的东西心中有数,在工作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得到老师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对前一天学习的回顾,查漏补缺,巩固了知识实习结束,总带教老师安排学生提问,解难答疑,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合格率无显著差异,而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成绩优秀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说明临床路径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肿瘤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提升肿瘤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

总之,护理实践教学是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践及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妤, 王晓冰, 梁泳怡.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1847-1849.

临床护理的内容篇3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护理新进展

临床护理路径是继整体护理之后出现的新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 , 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为一特定的诊断和手术患者共同制定的有时间顺序的最适当的护理计划, 以便促进患者康复及节约资源, 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1]。国内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护理路经可以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缩短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增强护患沟通, 提高满意度, 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2]。近年来, 为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提升服务品质, 在产科也运用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孕产妇进行护理,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其在产科的护理工作意义报告如下。

1 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运用

通过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 从“情、理、德”上下功夫, 使护理工作系统化、人性化, 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将临床护理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产科护理管理中, 结果显示, 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 改善护理质量, 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产妇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产科质量, 限制剖宫产率。

2 应用与效果

2. 1 王梦醒等[3]报道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门诊的应用, 为提高孕妇对产科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和门诊健康教育质量, 根据门诊流程相关内容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在孕妇首次就诊时由接诊护士向孕妇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 然后根据孕妇的孕周及检查结果, 由责任护士和孕妇按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共同完成临床护理路径表上的护理工作。最后发放孕期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 依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在产科门诊为就诊孕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 将围生期健康教育贯穿到整个护理服务流程中, 优化了工作流程, 提高了满意度。

2. 2 范晓琴[4]报道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程中的应用, 将临床护理路径表应用于待产妇的分娩过程中, 制定待产妇版和工作人员版的临床护理路径表, 在做入院宣教的同时将临床护理路经表发给产妇或家属, 并向孕妇或家属讲解临床护理路经表的内容与作用, 然后将临床护理路经表的附在病历前面, 由责任护士逐项完成并打勾签名, 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待产妇的需求不断完善CPN的内容。结果显示产妇产程时间缩短、阴道助娩和剖宫产率下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下降、产妇满意度提高。

2. 3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病房的应用

2. 3. 1 李旭茹等[5]报道临床护理路径在正常顺产和剖宫产(病理产科除外)的应用 , 根据产妇分娩前后不同时段的护理内容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图, 然后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图分别对入院后的正常顺产及剖宫产的产妇进行实施。然后每日每班次的护士都必须按当日护理路径的内容进行护理。护士对每个产妇进行提问评价, 对未掌握的产妇要求责任护士重新讲解及示范, 出院前考核产妇的理论和操作技能。结果显示, 产妇对宣教的接受能力和新生儿护理操作的动手能力、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和产妇保健知识的掌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和减少住院平均费用, 产妇泌乳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尿潴留和肿胀硬结发生率下降。李丽娟等[6]报道, 在产科剖宫手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使产妇排气时间和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提前, 泌乳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

2. 3. 2 临床护理路径在胎膜早破患者中的应用, 根据胎膜早破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相应的医疗护理服务内容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然后由专人按时、按质、按量的进行实施, 结果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组孕产妇减少住院费用, 产前、产后感染率降低, 提高病情知晓率、医疗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2. 3. 3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合并胆汁瘀积症患者中的应用, 在总结以往的护理经验和常见护理问题的基础上, 研究者根据孕妇在入院、产前、产后及出院时的环节进行详细的护理设计, 然后由接诊护士、责任护士按照设计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中的内容进行护理, 结果显示, 临床护理路径组孕妇的满意度、顺产例数升高, 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下降。

2. 3. 4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相关护理内容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然后由责任护士或健康教育护士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次序和内容对患者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 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直至患者掌握。结果显示在知识与技能掌握方面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3 小结

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 有效的监督了护士工作, 减少了医护行为的随意性, 所取得的效果显著;目前,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的应用方面, 在高危孕产妇方面应用较少, 尤其是剖宫再孕孕妇方面并未谈及, 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 当前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已基本稳定在5%~20%, 并且孕产妇病死率和婴儿病死率均处在世界最低水平, 而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竟接近50%。近年来, 我国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 剖宫再孕孕妇经阴道分娩也随之增加, 但剖宫再孕增加了妊娠晚期子宫破裂的风险, 严重威胁母子生命安全。鉴于此, 目前临床上就出现了越来越多剖宫再孕的孕妇, 因剖宫再孕的孕妇在孕期出现宫缩、孕晚期和分娩过程中的风险很大, 如孕妇不定期产检, 对剖宫再孕分娩风险知识不了解, 在诊疗上不配合医生, 未按医生嘱咐进行产检和住院、观察不到位等, 严重者会导致子宫破裂, 影响到母儿的生命, 因此, 在产科门诊内容方面应增加优生优育、分娩方式以及分娩风险相关内容和新生儿护理知识, 通过不断完善和修订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内容, 加强环节上的管理, 探索出适合剖宫再孕孕产妇的服务模式, 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 袁剑云, 英立平.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78-84.

[2] 攀俊玲, 祁春英.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29):228-229.

[3] 王梦醒, 韩秀.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门诊的应用.护理杂志, 2011, 28(2):69-70.

[4] 范晓琴.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产程中的的应用研究.实用医技杂志, 2009, 12(16):1039.

[5] 李旭茹.陈伟月, 孔肇英,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全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现代医院, 2007, 7(8):116-118.

临床护理的内容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临床实践

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护理专业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才能确保高质量的教学工作 [1]。目前广大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教师临床实践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2]。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取我区4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教师进行调查,主要围绕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背景资料

选取我区及周边地区4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教师均专职从事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中男性15例,女性55例,年龄为24~56岁,平均年龄为31.2岁,根据职称划分其中助教职称41例占58.57%,讲师职称29例占41.43%;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划分其中有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为38例占54.29%(工作经验1~4年23例,5~9年3例,10年以上2例),无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为32例占45.71%。

1.2 调查方法

对所有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发放前均征得所有教师同意,并对其解释调查目的,确保所有教师均能理解问卷调查问题,教师采用独立、不记名的方式填写后回收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对教师基本资料的调查,如性别、年龄、职称、有无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年限等;第二,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现状,如实践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效果、教师本人对实践态度和心得等。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4.0处理所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使用t检验,p

2. 结果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70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期望参与的临床实践内容主要为临床护理工作、医疗实践(如查房、手术、病案讨论)、临床医疗、护理的相关讲座和培训、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临床护理的带教工作和临床护理的相关科研工作几项。

3. 讨论

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护理专业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才能确保高质量的教学工作。目前广大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教师临床实践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2]。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中年轻讲师比例较大,缺乏临床实践经验,院校多规定助教职称的教师需要参与临床实践,但是对于职称较高的教师则未作规定,由于近年来我国临床护理事业飞速发展,许多护理知识、理念和操作技能均不断更新,许多老教师无法更新自身知识体系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改善护理专业教师临床实践现状:第一,结合教师实际需求为其创造实践条件,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教师对临床实践均持肯定态度,并表示愿意参与,但是多数院校为教师提供的实践内容过于单一,忽视了教师希望吸收多元化知识的诉求,因此院校应该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内容,如可以提供病案讨论、护理管理、护理带教、护理科研等多方面的实践机会[3];第二,灵活安排实践形式,提高实践质量,院校应该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其实践活动,尽量使实践和日常教学相结合,不要脱离教学工作单一进行实践[4]。许多教师习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参与临床实践,完全脱离教学工作,在实践结束后返回日常工作时对实践所学知识和心得有所遗忘,无法及时将个人收获和经验与学生分享,最终导致临床实践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建议院校应该尽量安排教师同时进行教学和实践工作,充分将实践的意义和作用发挥到最大;第三,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实践,部分教师对实践热情不足,主要是没有认识到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已婚教师由于需要照顾家庭对参与临床实践不是十分积极,对此院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对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并能很好地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教师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热情。为了开阔护理专业教师的视野,丰富实践内容,拓宽临床护理知识面,应尽量提供规模较大、资源比较充足的大医院让教师进修和实践[5-6],兼顾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师实践的科室,教师可以参与和自己专业对口科室的临床实践。同时还要注意紧密结合护理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研究,让教师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临床实践是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教师的临床实践需求为其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和机会,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慧. 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资格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2] 邓周. 医学专科院校护理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临床护理的内容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病房于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有心血管内科重症疾病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为47~83岁,患者平均年龄约为61岁。均因心血管内科重症疾病入院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入院原因为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19例,主动脉夹层14例,心力衰竭7例。按照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为47~83岁,患者平均年龄约为58岁。其中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例,患有主动脉夹层患者6例,心力衰竭患者6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为49~82岁左右,患者平均年龄约为61岁。其中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例,患有主动脉夹层患者8例,心力衰竭患者1例。

1.2方法 以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均应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具体护理内容包括用药护理、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及其他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临床风险防范护理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具体由临床护士成立风险防范护理小组,在临床基本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防范性护理。具体防范性护理内容包括积极配合医生各项治疗、加强用药环节的临床护理、严格按照无菌术操作过程护理、及时向上级汇报汇总、避免发生意外伤害。对此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加强用药环节的临床护理,由小组成员对患者每日用药进行"三查七对",在此期间,护士应积极与患者沟通,确保用药的准确性。为避免临床感染的情况发生,应严格按照无菌术操作过程进行护理,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对患者每日临床表现,突发状况应及时进行回报及汇总,在护理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护士值班的密度,尽量避免因坠床及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每日定时对患者应用仪器状态进行检查与维护,避免因操作原因导致救治时间的延长。除每日工作外,对风险防范小组内护士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风险管理及心血管重症护理的各种应急方案的应用。

1.3护理效果判定 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其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分为临床护理显效、临床护理有效及无效三个临床评价等级[4]。临床护理显效:患者经临床护理后,并未发生临床不良事件,患者病情有所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临床护理非常满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经临床护理后,未发生严重临床不良事件,患者病情未加重,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临床护理比较满意;临床护理无效:患者经临床护理后,发生严重临床不良事件,患者病情加重,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临床护理工作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及本次研究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显著,其临床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更低。见表1。

根据上表中数据所示,观察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15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11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高达86.67%;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10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8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为60.00%。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临床护理的内容篇6

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基护教学 临床护理 脱节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57-01

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探索,使教学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但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到临床实习,不断反映老师教的与临床做的不一样;临床带教老师则反映,学校教的太繁琐,太机械,有的教学内容临床已经不用或被淘汰,学与用的差距太大。就这些问题笔者深入临床进行了调查,对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分析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1.教学现状

随着护理的发展,教材中不断出现新的内容和知识,但还是赶不上临床的发展。基础护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内容较多,《新编护理学基础》保留了原有的80项操作内容。所以在教学中仍以操作为重点。对教材中新增的护理理论知识内容,由于有许多新的护理课的开设,加之大纲和应试教育的限制,在本门课中没有用相应的课时讲授。

2.临床现状

笔者于2013年1~10月走访了漯河市3所医院,基础护理课中涉及的80项操作应用情况如下。80项基础护理操作临床应用情况:临床应用项目73项,占91. 25%;非临床应用项目7项,占8. 75%,但在社区、家庭护理中仍可应用,如灭头虱术,蒸汽吸入术等。

3.主要问题

3.1部分被临床淘汰的操作技术仍在讲授:护理设备的革新,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使许多护理操作更加简单化。而护理教学中仍在按照常规讲授各项操作,存在着有关操作项目被淘汰而教学中仍在讲授的问题。

3.2护理教学操作程序繁琐、机械:一次性护理用品问世,在操作中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护理操作的程序简化。而护理教学仍按原操作程序讲授,显得繁琐、机械。

3.3部分教学内容临床未做: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大部分由家属和陪伴去做,使护士从事的护理操作项目更加减少。而在护理教学中讲授的病人清洁卫生护理操作,临床上基本不做。

3.4部分教学内容超出基础护理范畴:有些治疗、抢救性的技术,仍由医生来完成,护士起协助作用。而这些操作也被列入基础护理课讲授的内容。

二、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分析,教学中涉及的80项操作中有7项临床上基本不做,占8. 75%;有25项由他人完成,占35. 33%;由护士独立完成的操作48项,占64. 67%。

1.有关操作项目被淘汰问题

现在的甲级医院设备齐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对有些操作项目确实存在着淘汰问题,例如:氧气吸入、电动吸痰等,有了中心控制、管道化。但在教学上还在讲授传统的人工操作。中心供氧、吸痰装置、电动洗胃、洗头车… …这些设备还不能满足所有护理操作的需要,所以许多操作仍需讲授,以适应不同层次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

2.关于护理操作程序繁琐问题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减少了医院感染的环节,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但由于医疗费用较高,部分医院仍使用非一次性医疗用品,故各种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取放仍是护理教学讲授的内容。在护理工作中,有许多操作是需要无菌的。在教学中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慎独作风,乃是良好护德的培训。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护士不按照操作规程做,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如药物的吸取,注射部位的消毒等。在护理教学中,有些操作程序繁琐,是为了训练学生能力而设置的,如各种铺床的操作,动作大,难度强,这是为了训练学生干练敏捷,条理有续,动作到位的基本功。临床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操作,达到标准即可。

3.有关病人清洁卫生护理操作的问题

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但有些医院由于护理人员缺少,或管理不善,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多由家属、护工做。这类操作不是被淘汰,而是临床护士未做或不做,在教学上不能不讲。

4.有关治疗、抢救性操作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有6. 85%治疗、抢救性的护理操作由医生完成,护士协助。但在甲级医院的ICU、急诊科,这类操作均由护士完成。以教学为先导,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和提高,更好地适应临床的需要。

三、对策和建议

1.教育者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

护理教育是为临床护理培养护士,所以护理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使其自身的知识技能超前于临床护理,要尽可能地将临床上新的知识、新的护理器械、用品以及操作方法介绍给学生,使其适应临床的需要,为临床培养新型护士。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适应能力

在护理教学中要提出假设,多设干扰因素,使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的感觉面对遇到的问题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打破由教师按教程逐个讲解的枯燥乏味的形式,采用结合病例,走进病房,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的新的学习方式。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现代化、标准化护理教学演习基地,从设备到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等均按医院要求,力求使学生进入演习基地时有置身于医院的感觉,满足上岗前技能培训的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学,将临床的新知识、新技术带到教学中来。现在国际互联网上也有许多护理学内容,可促进教学。

4.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临床教学基地是护生临床实践的场所,是培养合格护士的关键。要定期培训临床带教老师,建立标准化病房,切实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规范各项操作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如何学习提供丰富经验。改进护理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需要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管理人员共同努力。这是提高我国护理水平,发展护理事业,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临床护理的内容篇7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颈椎病手术病人;应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57-01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选取颈椎病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方法进行护理,针对患者健康知识、技能掌握、满意程度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分析,以此观察临床路径在颈椎病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在患者住院期间,临床护理路径是对患者进行的护理模式,需要各个护理人员利用自身的经验水平,加大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病种中的有效应用,现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选取颈椎病手术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法、病情等没有显著差别,P

1.2方法

1.2.1治疗组患者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责任护士和值班护士要严格按照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责任护士需要将临床路径表实施的内容进行全面评估,按照路径表要求,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述说路径表实施内容、目的,使患者和家属与自身工作积极配合,并要求患者详细记录路径表上已经执行了的内容[1]。对照组护理采用常规医嘱护理方法,由护士监督其实施内容,同时也需要患者有着较高的自觉性。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并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要求,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教育和评价。同时,相关医生、护士和患者家属要对路径表实施内容进行准确的评估,确保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标准性。

1.2.2护士长和相关责任护士要对治疗组患者的治疗进展进行随时检查,同时也要对路径表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对临床护理路径过程进行及时监督管理,规定预期目标,使得应用效果与其相适应。另外,根据患者个别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对照组依然是遵照医嘱护理方式,没有统一规定患者治疗、护理、健康指导等。医生和护士要对患者需求进行全面了解,翻看相关资料,并将医生制定康复方案进行有效结合,然后将颈椎病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进行制定[4]。

1.2.3评价标准①掌握健康知识标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8个问题,并设定答案,根据患者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掌握情况。并将患者回答情况的优良情况进行判断。②满意度评判标准: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由住院患者进行填写。③住院时间:由住院第一天到出院日。

1.3统计学方法对本次治疗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P

2结果

2.1对两组治疗患者的健康知识、技能掌握以及满意度程度进行分析、统计,见表1。

如表2表示:治疗组颈椎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后,所需要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于治疗组患者来说,有效降低了需要花费的治疗费用和住院费用。

3讨论

3.1在颈椎病患者手术前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减少患者出现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康复机率。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病患者中手术前的应用,结合相关护士的指导、示范和叮嘱,有利于减少患者出现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康复机率[2]。

3.2在上文分析中可以得出:在治疗组25例患者和对照组25例患者中,治疗组颈椎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颈椎病患者所掌握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对医生和护士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颈椎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后,所需要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于治疗组患者来说,有效降低了需要花费的治疗费用和住院费用。

3.3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有效减少出现并发症机率在临床护理路径表中将各个阶段治疗护理的关键内容、功能、锻炼方法、饮食注意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进行有效制定,同时在每一天中也将这些内容标记出来。护士灵活利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可以将每一项工作细致分化,提高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水平,加强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有效的降低由于医生或护士没有较强的责任心或者不够细心而出现相关并发症机率[3]。在对治疗组25例患者进行详细观察时发现,护士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护理时,患者并没有出现压疮、仲炎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

3.4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进一步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医务者工作效率。护士在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中所制定的内容和要求,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护理工作[5]。在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过程中,促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工作当中,比常规护理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减少护士需要进行工作量,增强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康复速度,因此,需要加大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病种中的广泛应用。参考文献

[1]孙爱臣.颈椎病手术病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09,38(04):56-58.

[2]高展,胡晔.临床路径在颈椎病手术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园地,2012,35(06):13-15.

[3]车欢娥,冯育.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病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35(33):19-25.

临床护理的内容篇8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57-01

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探索,使教学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但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到临床实习,不断反映老师教的与临床做的不一样;临床带教老师则反映,学校教的太繁琐,太机械,有的教学内容临床已经不用或被淘汰,学与用的差距太大。就这些问题笔者深入临床进行了调查,对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分析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1.教学现状

随着护理的发展,教材中不断出现新的内容和知识,但还是赶不上临床的发展。基础护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内容较多,《新编护理学基础》保留了原有的80项操作内容。所以在教学中仍以操作为重点。对教材中新增的护理理论知识内容,由于有许多新的护理课的开设,加之大纲和应试教育的限制,在本门课中没有用相应的课时讲授。

2.临床现状

笔者于2013年1~10月走访了漯河市3所医院,基础护理课中涉及的80项操作应用情况如下。80项基础护理操作临床应用情况:临床应用项目73项,占91. 25%;非临床应用项目7项,占8. 75%,但在社区、家庭护理中仍可应用,如灭头虱术,蒸汽吸入术等。

3.主要问题

3.1部分被临床淘汰的操作技术仍在讲授:护理设备的革新,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使许多护理操作更加简单化。而护理教学中仍在按照常规讲授各项操作,存在着有关操作项目被淘汰而教学中仍在讲授的问题。

3.2护理教学操作程序繁琐、机械:一次性护理用品问世,在操作中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护理操作的程序简化。而护理教学仍按原操作程序讲授,显得繁琐、机械。

3.3部分教学内容临床未做: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大部分由家属和陪伴去做,使护士从事的护理操作项目更加减少。而在护理教学中讲授的病人清洁卫生护理操作,临床上基本不做。

3.4部分教学内容超出基础护理范畴:有些治疗、抢救性的技术,仍由医生来完成,护士起协助作用。而这些操作也被列入基础护理课讲授的内容。

二、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分析,教学中涉及的80项操作中有7项临床上基本不做,占8. 75%;有25项由他人完成,占35. 33%;由护士独立完成的操作48项,占64. 67%。

1.有关操作项目被淘汰问题

现在的甲级医院设备齐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对有些操作项目确实存在着淘汰问题,例如:氧气吸入、电动吸痰等,有了中心控制、管道化。但在教学上还在讲授传统的人工操作。中心供氧、吸痰装置、电动洗胃、洗头车… …这些设备还不能满足所有护理操作的需要,所以许多操作仍需讲授,以适应不同层次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

2.关于护理操作程序繁琐问题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减少了医院感染的环节,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但由于医疗费用较高,部分医院仍使用非一次性医疗用品,故各种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取放仍是护理教学讲授的内容。在护理工作中,有许多操作是需要无菌的。在教学中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慎独作风,乃是良好护德的培训。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护士不按照操作规程做,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如药物的吸取,注射部位的消毒等。在护理教学中,有些操作程序繁琐,是为了训练学生能力而设置的,如各种铺床的操作,动作大,难度强,这是为了训练学生干练敏捷,条理有续,动作到位的基本功。临床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操作,达到标准即可。

3.有关病人清洁卫生护理操作的问题

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但有些医院由于护理人员缺少,或管理不善,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多由家属、护工做。这类操作不是被淘汰,而是临床护士未做或不做,在教学上不能不讲。

4.有关治疗、抢救性操作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有6. 85%治疗、抢救性的护理操作由医生完成,护士协助。但在甲级医院的ICU、急诊科,这类操作均由护士完成。以教学为先导,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和提高,更好地适应临床的需要。

三、对策和建议

1.教育者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

护理教育是为临床护理培养护士,所以护理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使其自身的知识技能超前于临床护理,要尽可能地将临床上新的知识、新的护理器械、用品以及操作方法介绍给学生,使其适应临床的需要,为临床培养新型护士。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适应能力

在护理教学中要提出假设,多设干扰因素,使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的感觉面对遇到的问题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打破由教师按教程逐个讲解的枯燥乏味的形式,采用结合病例,走进病房,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的新的学习方式。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现代化、标准化护理教学演习基地,从设备到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等均按医院要求,力求使学生进入演习基地时有置身于医院的感觉,满足上岗前技能培训的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学,将临床的新知识、新技术带到教学中来。现在国际互联网上也有许多护理学内容,可促进教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