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技的设计8篇

时间:2023-07-21 09:15:03

科技的设计

科技的设计篇1

技术的进步肯定会对设计产生影响。但反过来说,设计师的想法促使了科技的发展。比如说前大灯的设计,设计师就融入很多科技元素。

奇瑞 James Hope

内饰上,比如人机交互界面的中控台,现在的中控台都是触控屏,还可以远程控制。未来它可能改变整个汽车的内饰设计,比如显示屏就在你的前窗上。

奇瑞 Hakan Saracoglu

技术总能打开设计的新疆界。你可以运用科技做一些非常新的尝试。我没法预测。你看十年前就和现在很不一样,比如灯的设计,用了很多LED技术。科技会让我们与汽车的联系更紧密、沟通交互更简单。

观致 Gert Volker Hildebrand

数字时代是一个沟通的时代,所以在内饰上我们力求将观致3轿车整个界面设计得简洁优雅,将仪表盘上的很多功能整合到触摸屏上,不需要很多繁复的按键,这就是数字化带来的一个变化。减少对驾驶者的干扰,更好的保障驾驶者的注意力。

宝马 Laurenz Schaffer

你看看我们设计的BMW i3 电动概念车就知道,在设计电动车时候不太一样。例如在设计前脸和引擎时,前面不需要太大的空间。电池系统放在了后面。

吉利 Peter Horbury

新的材料、新的能源,包括车的重量减轻,但对车内空间要求越来越多,所以可能会带来设计上重要次序排列的变化。对于设计来说也是有很多的机会。

宝马 Laurenz Schaffer

科技进步带来两个改变:一是,你怎么操作信息;另一个是,你怎么可视化信息。这是将改变汽车交互设计的两件事。操作信息中,又分为语音操控和体感操控。而信息可视化方面,未来你会看到非常多灵活的呈现方式,围绕仪表盘会有多样化设计的可能。

宝马 Laurenz Schaffer

科技进步总能带来新的机会,给你带来新的思路,从而带来新的设计。例如iPhone这样的手机,外观上基本上就是一块屏幕,从硬件设计角度来看新的设计机会不多。但手机上的交互和内容变得更重要。

奔驰 Olivier Boulay

电子和互联网技术只是诸多新科技中的一部分,还有电动、数字化等,它们无疑会为汽车设计带来一场革命。但另一方面,汽车工业确实是重工业,面对新事物恐怕不会改变的那么迅速。事实上,这对中国汽车品牌反而是一个机会,有机会实现全新的跳跃式发展。尽管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关注设计大车型,但新技术潮流也会帮他们开始学习设计便利车型的。

观致Gert Volker Hildebrand

技术的发展肯定是会带来一些影响的。但是有一些技术的发展不一定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比如说无人驾驶。因为其实开车时有些人就是想开车,喜欢享受驾驭的乐趣。他们开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享受的过程。这种技术其实是不是可以被人接受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吉利 Peter Horbury

新能源等也会影响车的外形,比如发动机没有了,变成电动机了,油箱的尺寸都不一样了等等,车的外形、内饰甚至座位方式可能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无人驾驶,是不是司机都可以朝后坐了?这实际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

福特 Kumar Galhotra

LED头灯的设计将使外观将变得更加紧凑;MyFord Touch车载多媒体互动系统使用超大尺寸的触摸屏设计,以及语音操控技术,这些将促成内饰以及性能方面的改变。

科技的设计篇2

科技活动的有趣性

儿童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趣味浓厚的活动。事实证明:学生在活动前往往产生期待的急切心理,容易引起动机;活动中积极投入,尽最大努力完成每一项工作;活动后还会留下极深的印象,反复回味,起到自动巩固和强化教育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只有通过增加科技活动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增强我们的科技活动的实效。

我们在设计科技主题活动时,要尽量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活动特点、内容和水平,让学生乐在其中。比如我们2001年春季学期“车”主题的科技活动,整个活动设计了车的发展史、车的科学、车与环境、交通安全、车的创意绘画、车的过去、车模制作和车模竞技等系列活动:

1.收集“车”发展的有关信息。通过广泛阅读书刊,上网浏览等活动,收集关于车的发展史的文字、图片、视频,开展“车”的信息、交流等活动,每人都有展示和表现的机会。

2.运动之光――车的发展图片展。各班对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包括报纸杂志上的图片、学生的摄影作品)进行遴选,制成2开的版面若干份,配上简短的说明文字,进行展示。

3.车与人类――车的故事大赛。各班开展车的名人轶事、车的科学等方面的故事赛。

4.车与我――知识竞赛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开展认识交通标志,学习交通法规、交通安全知识,交通事故的应急措施等活动,加强遵守交通法规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注意骑车安全和行路安全的意识。

5.车的未来――有关车的作品竞赛活动。举行我收集的车模型、我画的车、我摄的车和我设计的车(绘画)展。

6.我最棒――车模竞技活动。举行车模竞技比赛。

系列活动为我校学生营造了一个寓教于乐的活动环境,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车”有新的认识,充分开发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科技活动的多元性

小学生都有求新、探奇、喜变、好动的特点,科技活动的多元性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活动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因此,我们在设计科技主题活动方案时注意尽量将活动设计成多元性的活动,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轻松、愉快地受到教育。如2001年秋季学期,我们利用学校栽培的优势,设计了“”科技主题活动,通过观赏、阅读、议论、写作、栽培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的种类、特点、生长过程,同时,受到美、诗文美、写作美的熏陶。具体活动为:

1.搜集有关的诗、词、歌、画等,利用晨会课、班队活动进行交流;低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背有关的诗句、名言名句。

2.搜集摘录描写的佳句、佳作,熟读成诵,在班中交流;低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说有关的词句。

3.在语文、美术、自然等老师的带领、指导下观赏本校栽培的。

4.围绕“”说话或写好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按年级进行比赛。

5.进行“”有关的栽培试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生活处处有科技,学习科技的目的是回归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相关内容设计成多元性的科技主题活动,既可弥补学科教学的不足,又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注重研究实际问题的习惯。

科技活动的全员性

科技活动的普及与开展,能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个人荣誉感。孩子们在相互交流、切磋中增长才干,获得发展。因此在2005年春季学期开展的“飞架彩虹 超越梦想”――以“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设计,我们就充分考虑活动的全员参与,以促进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全面普及。具体分七大类:

活动一:了解“彩虹”――学习读书活动。各班广泛开展以桥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搜集关于桥梁的发展、种类、原理等知识,以世界名桥、桥的世界之最、家乡的桥、桥的力学原理等内容展示,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解桥的相关知识。

活动二:畅想“彩虹”――工艺绘画竞赛。把自己认为最理想的桥、最美的桥、最想做的桥或最富创造性的桥用工艺绘画展示出来,可以是电脑绘画、布贴画、沙画、水彩画等工艺绘画。

活动三:赞美“彩虹”――诗歌朗诵竞赛。将有关桥的诗歌、散文、故事等通过朗诵、演讲等形式表达出来。

活动四:飞架“彩虹”――桥梁模型制作竞赛。竞赛项目一:让他们自主地去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废品材料、可代用材料来创意设计桥模。竞赛项目二:根据规定的有限材料设计制作桥模,看谁的桥模美观、大方、承重大。

活动五:抒写“彩虹”――作文竞赛。把自己在此次以“桥”为主题的科技节中的收获、趣事、感想写成作文与大家交流、分享并参加学校的科技作文比赛。

活动六:“彩虹”之光――专题网页评比。将此次科技节活动中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精心设计成以桥为主题的专题网页,加入到班级网页当中。

活动七:绚丽的“彩虹”――项目作业的评比活动。将在此次系列活动过程中搜集的文本、图片资料以及在此次科技节活动中的体验、感受等归类整理设计成项目作业。可贴、可画、可写,要求装帧设计美观大方。

据不完全统计,这次科技节有3000多人次参加了相关活动,有学生甚至参加了3~5项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生成活动,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解决问题,从而感受身边的科技及科技对自身的影响。

科技活动的提升性

科技活动以人为本,不仅要认识和体现科技活动的价值,还要确定科技活动的目标,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感受到科技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增强科技的应用意识,培养了他们“活学活用”的科技技能,能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科技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在设计科技主题活动时,应考虑到将科技活动的开展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并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学习。在设计科技主题活动时,我们一般都会设计一项对学生探索、提高有帮助的科技项目,以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提升。

如学生在参与“”科技主题活动时,发现有烂芯的现象,便主动组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发现在大厅中不见阳光的中,容易烂花芯的是管球型黄龙、叠球型光辉、匙球型平沙落雁等花瓣多而集中的品种,而不容易烂花芯的是像管瓣状的金丝莲、管盘型的杏枝梅、松外型粉松针、钩环型珍珠塔、平桂型粉托桂等花瓣稀疏、分散或者细长的品种。为此向学校提出了建议:“1.以后办展览的时候可以将稀疏、细长的品种摆放在大厅等不见阳光的地方,把花瓣厚实、多而集中的品种尽量摆放在有阳光的地方;2.在以后办展览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将不见阳光的和见阳光的进行位置互换,以延长花期;3.要切实加强浇水管理,防止烂芯的发生。”他们撰写的研究报告《烂芯揭秘》发表在《科学大众》2006年第9期上。

科技的设计篇3

引擎的技术革新,第一次技术推动了汽车设计的变革。以前的汽车更像是一辆马车,而随着技术创新引擎变得越来越高效、体积越来越小,汽车的外观设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后,使用方式带来更多类型的汽车设计,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汽车制造商设计出各种样式的汽车:轿车、SUV、MPV、卡车、跑车等等。

最近10年,感觉汽车设计的创新空间似乎越来越小了。但越来越多的革命性科技的出现、成熟,将会引发新一轮的汽车设计变革。

首当其中的当然是电动车带来的变革,这就像当年引擎革命时期发生的一样。现在几乎每家主流汽车公司都会至少有一款纯电动车产品。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不再安装一台需要高效燃烧的引擎。这意味着,原本引擎以及配套部件所占据的空间,成为汽车设计师在外形设计方面的巨大创新空间。

除了新能源技术将会对汽车外观设计带来巨大改变之外,汽车互联网化程度的加深,也会为内饰设计带来全新的理念。随着用户在车内操控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例如越来越多的使用触控、语音操作,甚至利用手势控制。车内原本繁多的按钮、开关将会越来越多的被集成为虚拟的电子操作界面,不再占据巨大的物理面积,内饰设计的趋势可能更接近极简主义。但另一方面,内饰设计师可能会更多参与到车载信息系统中的UI界面、交互体验的设计之中。而这需要另一套非常不一样的设计理念。

再进一步,无人驾驶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成熟。谷歌这样的公司希望能够在5年内将无人驾驶技术推向市场。奥迪这样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已经获得了无人驾驶汽车的试验行驶牌照。无人驾驶技术一旦成熟,意味着原有的方向盘可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或者在形式上被弱化。而仪表盘将承担起更重要的信息视觉化作用,甚至前挡风玻璃,也会被用作一块视觉信息显示区域。某种程度上,这一系列新技术革命,可以让设计师们几乎随心所欲地设计汽车的外观和内饰了。

但别高兴的太早。正如观致汽车设计总监何歌特,以及梅赛德斯-奔驰 中国高级设计中心总监Olivier Boulay两位所谈到的那样,科技革命对与汽车设计的影响,是具有一定滞后性的。

科技的设计篇4

A:技术的进步肯定会对设计产生影响。但反过来说,设计师的想法促使了科技的发展。比如说前大灯的设计,设计师就融入和很多科技元素。

T:大众会继续坚持以一个标志性的外观作为设计元素吗?比如说车灯,前脸设计等?

A:前脸的设计在不断衍变。但今日对于不同车款的区分也已经很明显了。比如说腰线的设计—前大灯,水平线,这个设计理念我们会一直坚持。再改动也不会在这方面做改动。

比如说苹果公司突然改变了设计,那就会失去一些东西,所以像水平车线这样的设计我们会一直坚持的。我目前着眼于大众整个集团的汽车设计工作,其中我认为很能区别其他品牌的是进气栅的设计,这是比较有特点的设计。但这个肯定会不断衍变。

T:曾经中国消费者更多偏好实用、性价比高的车型。近几年他们购车的口味发生了变化。设计是否已经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一个新的竞争点。

A:好的设计定义起来也很不容易,设计是一种表现,比方说有人喜欢线条简洁的,有人喜欢错综复杂的。近十年来,外观的设计又迅速发展,但与品牌是有紧密联系的。可同时,设计不只是外观的设计,而是如何能在好看的外观的前提下,实现技术、舒适性、空气动力等统一。而且还要兼顾安全因素,这是最重要的。

我不喜欢那种“乱七八糟”的设计,我追求的是一种简洁。

T:您的设计理念之中,哪些是想要向消费者传达的信息?

A:简洁、实用性、设计中的比例问题以及给人优雅的感觉。线条、表面这些外观设计一直是大众的通用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就像一种基因一样。

但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装饰,也不是想要博人眼球。而是真正要实用,并且要骨子里透出一股优雅。

T:未来大众汽车的设计元素会有哪些变化?

A:大众的产品正在不断增加新的血液。比如说SUV等车型。因此我们正在定义新的设计语言,以让顾客可以清晰地区分这些车型之间的不同。

其实大众有四款标志性产品,甲壳虫、帕萨特、保罗、高尔夫。虽然他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其实有很多独特的设计在每个产品里。很多车企羡慕我们有甲壳虫和高尔夫这样可以作为标杆的车型出现。

T:目前大众所有车型的设计语言非常相似,有人评价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只是大小的改动。您如何看待这个评价?这种情况是否需要改变?

A:首先,大众集团是立足全球事业的汽车制造公司,产品出产到世界各地。顾客要从世界每一个角落里认出大众生产的车。对于我们来说,设计要符合品牌。你看苹果手机全球就一款,很一样啊,这样比较你觉得大众的设计奇怪吗?

其次,针对世界不同地区的汽车市场,大众设计了不同的产品。但这要看一款车的定位。今天车展上首发的CrossBlue概念版SUV,你就可以看出来在SUV这一块,大众的设计理念。

科技的设计篇5

关键词:科技感 产品设计 用户心理 科技表现

中图分类号:THl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09-02

1 科技感剖析

1.1高科技风格的影响

高科技风格发展与20世纪50年末以来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科技迅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科技不仅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高科技风格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新技术的出现,提升了社会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使工人从繁重劳动中脱身,这一切都展示了科技的魅力。新技术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认识到其中的利益所在。由此新兴技术被设计师所关注,并呈现出对技术高度热衷化的趋势。设计师刻意将许多零件暴露在外或模仿军用通讯器材过度添加旋钮,这无疑扭曲了对技术的认识。刻意将技术表面化设计的方式愈发脱离了设计本质,造成设计与产品操作功能脱节,背离了其实用性。高科技风格由于过度沉迷于技术,没能摆正技术在设计中的位置而把装饰压到了最低限度,使产品显得冷漠而缺乏人情味,常常招致非议。

科技对产品功能的创新及对新产品开发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人们热衷于借外观表现技术的方式虽有所欠缺,但毕竟是高科技出现后为将设计与科技相融合作出的第一次尝试,正是这次尝试引起了设计师的反思。

高科技风格过于注重技术表面,偏离了对科技深层含义的理解而陷入设计误区,给人以机械、生硬的感觉。这就是在高科技风格推动下,技术形式化作用于产品外观设计所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即科技感的最初由来。

1.2现代科技感定义 ,纯粹技术需借助某种表现方式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表达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产品设计的作用即通过选用合适的方式以体现科技。

基于高科技风格基础上,现代科技感不仅是对技术的传达,更有其深层次理念,即服务大众、符合现代审美标准、传递情感等。现代科技感传达的并非是外在形式,它更注重科技内涵,是在实现科技价值与用户情感需求过程中带给人的一种享受、,是伴随科技与设计的相容理念应运而生的。

1.3科技与设计

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其融合程度亦逐渐升高,促进了设计的快速发展。科技是设计开发的诱导因素,是设计发展的必要条件。

科技影响设计发展,为设计实现提供更宽泛的手段及更高可能性,由此提升设计实现效率。设计同时为科技发展提供更清晰的思路,影响科技发展潮流。一定程度上科技得以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设计,设计为科技提供立足点,使科技发展方向更为明确。设计与科技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

2 科技感设计表现形式

2.1色彩表达

色彩表现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设计中经常提到的产品时尚感,科技感,文化感,历史感等多种视觉感受与色彩表现手法的应用紧密相连。

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卡洛琳・布鲁墨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的正常的生理感受”。如黑色能体现沉稳、庄重的感觉,白色能带给人神圣、光明、魄力等感觉。色彩本身所具备的这种象征、隐喻等特点是体现科技感的基本因素。首先黑白色带给人的感觉是各类中青年成功人士所追求的感觉,此类用户通常是中高档科技产品用户群体,该群体的喜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科技产品设计用色。其次黑白本属无色系,不易受色彩流行趋势影响,被看作是永不过时的色彩而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品色彩设计表现,久而久之二者便成为高科技产品的代言色。

除了黑白色之外,灰色在高科技产品色彩设计中的使用频率也相对较高。究其根源与机器大工业时代背景以及高科技风格影响是分不开的。钢铁、玻璃等材料被运用于建筑设计之后,带有钢铁色彩倾向的灰色作为一种新潮色也被广泛运用到高新产品设计中,且一直影响至今。因此灰色亦被划入高科技感色彩行列。除无色系色彩外,据每年的色彩流行趋势,其他色彩偶尔也会被运用于高科技产品设计表现,但其流行时间持续性不强,故影响到此类色彩科技感评价。

2.2型应用表现

任何造型艺术内容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表达出来,这些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构成艺术作品特定的外在形式。

在研究产品造型形式的心理效应之前需从心理学角度对“外在形式”建立明确认识。外在形式是设计师用物质材料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手段对空间、形体、光线、色彩等人们可以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的编码系统。这些信息编码系统有组织的传递着某些视觉信息,使欣赏者的视觉器官受到刺激从而产生兴奋。这时外在形式中体现出总体特征,如可爱、舒适、雄伟、壮丽等种种感受。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水平的提高,产品形态设计愈发饱满、有机化、抽象化,更为注重形态与功能的结合以及形态带给人的心理感受。首先抽象、有机的形态可以给人自然、贴切的感觉,营造舒缓的氛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这种形态在低技术条件下实现可能较小,科技发展及人们造型审美水平提升带来的产品形态多样化、有机化能够让人们切身感觉到科技的力量。因此形态的有机化、抽象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产品科技感。

科技发展促进了技术手段的更新,提高了产品造型实现的可能性。当今时代虽生产技术手段充足,设想当代人不具备较高的审美认知水平,结果会是重蹈高科技风格覆辙。因此设计师及受众的造型审美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科技感的真实表现。

2.3科技作用下的效率提升与新材料应用

技术是无形的,纯粹的技术不能作为单独的存在呈现于人的视觉范围之内。我们所能意识到的是科技作用下产品工作性能的提升。科技作用提升了产品工作效率,为产品划上了高速标识。因此产品工作效率也成为衡量科技感强弱的又一因素。如高速列车的正式投入运行,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使人们切实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另外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升,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实用的原材料。材料的光感、硬度、轻重、透光性等特点是产品设计选材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同产品对材料要求不同,科技水平的提升使原材料向着对体现该产品特性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如20世纪初第一架载人上天飞机是用木材、布和钢制造的,如今铝、钛、钢和复合材料已成为飞机的基本结构材料。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抗疲劳、减振、可设计等一系列优点,因此高新材料的运用愈发彰显着产品的科技感。

3 科技感的设计理念构建

3.1环保设计理念枸建

在人类设计史中,设计在不断向前迈进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不得不重新思考其职责和作用,因此萌生环保设计理念。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出版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 realworld)。他在书中强调,设计应该认真看待有限的地球资源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这一观点,当时未得到广泛关注。自从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他的“有限资源论”才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由此绿色、低碳、生态等设计术语渗入设计师思想。科技发展为实现环保设计理念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科技也在向着环保型方向发展,环保理念为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产品是否具备可持续条件,是否符合绿色设计理念成为了评判科技感的又一标准。

3.2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理念

传统文化融入产品形态设计,在本源设计层次上以具体的、清晰的符号元素出现。但这种符号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肤浅的理解和简单的模仿,而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出发,借助传统元素寻求最合适的符号语言以及现代构造手法。

传统文化融于设计是对传统和现念兼收并蓄,对文化进行分解、变革、延伸,并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达到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共存。例如北京奥运火炬设计创意来源于中国祥云和纸卷轴符号,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元素造就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形式。另外上海世博中国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及现代技术特色,融合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为科技感的传递另辟蹊径。

4 总结

科技进步促使产品设计开发经历了多轮技术变革,产品科技感表现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若继续将其简单理解为产品科技含量高低带给人的感觉难免会有失偏颇。在高科技风格时代产品尾随科技而生,而如今人的需求即产品的目标设计方向已占据主导地位,引导科技的发展方向,科技感这一词语也慢慢退出中性词语范围,正以褒义词的身份应用于设计评价中。

科技的设计篇6

在二十一世纪,生命科技产业已经成为了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在进行科技产业园建设时,我们必须要重视科技产业园的设计,并且要加强对于“生态型”的科技产业园的开发建设研究。本文建立在分析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科技产业园建设热潮基础之上,对当前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进行总结和梳理,提出了进行科技产业园设计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理念,注重科技产业园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等等设计原则,并且探索了科技产业园区内在结构的重组手段以及重组途径,对科技产业园设计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近些年来,全球都处于知识经济发展这一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产业园区正在处于逐步由生产导向型转化为研发导向型的过渡时期,因此,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都会透视出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下的新特点以及新变化。这里所指的新特点是指科技产业园内应该提供更加人性化以及更加科学的办公环境,并且科技产业园区与城市的关系也更加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进行科技产业园设计时,设计者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坚持以构建“居住、办公、生态一体化”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其设计原则,如图所示:在江苏省生命科技创新园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很好的将商务服务配套区、景观核心以及研发区进行结合,这一设计使人们的居住、办公以及生态形成了一个整体。

并且在不断满足现代的科技产业园区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更加关注科技产业园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信息数能源开发利用、人性化塑造以及产业园区内环境生态构建。下面,笔者就对科技产业园设计的发展和趋势进行探讨。

一、科技产业园设计影响因素

科技产业内的竞争是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因此,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和形成也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产业发展构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技产业园具有高端人员集聚、技术创新等等特殊的内质,科技产业园的空间特质以及产业功能够具有特殊性,所以,进行科技产业园建设必须要与科技产业发展宏观规律高度符合。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应该符合科技园产业活动以及科技产业园使用主体内在规律,追溯其根源应该符合科技产业从业人员群体特点以及科技产业园的使用企业群体。

(一)科技产业园设计影响因素之科技产业从业人员群体特点

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并且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年轻人,这些从业人员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地点就是科技产业园区,因此,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都必须要考虑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对于娱乐、交通、子女抚养以及居住等等方面的各种特定的要求。科技产业园设计工作中的选址设计一般都受这些要求的影响,并且从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科技产业园所依赖的物质环境。

(二)科技产业园设计影响因素之科技企业群体特点

科技企业作为科技产业园的最大使用群体,一种具有着“两高”的特点,也就是高比例的企业淘汰率以及高比例中小企业数量。科技企业的群体大多数都是从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与传统的产业不相同,这些企业的资源积累方式主要是由头脑风暴产生知识成本,并且将产生的知识成本转化成为企业的资本。因此,作为科技产业园最大的使用群体,科技企业创办的物质化成本比较低,这也就导致了当前的科技产业群体中小企业的比例比较高这一现象的产生。而科技产业园作为科技产业所提供的空间规模并不需要太大,但是科技产业园区的交通是否便利、科技产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内部设施是否完善等等会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

二、科技产业园设计的发展和趋势

(一)科技产业园设计发展和趋势之环境更加吸引人才

现在的科技产业园区内越来越为产业园区员工着想,很多科技产业园区内都根据员工的日常生活需要设置了员工公寓、餐饮中心、商业服务设施、高管公寓以及室内运动中心等等设施,例如江苏省的生命科技创新园,江苏省生命科技创新园在进行规划与设计时,在科技产业园内设计了员工的公寓以及餐饮、商业服务等等设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方面了科技产业园人才的日常生活。在科技产业园设计中,都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就使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完成后,在产业园区内就能够解决产业园员工的衣食住行等等问题。另外,很多科技产业园设计都将各个厂房以室内的形式接连成为一个整体,这就使我们能够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保证工作环境的舒适,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科技产业园员工的工作效率。科技产业园设计中的这些环境都大大增加了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度,因此,近些年来,科技产业园设计具有环境更加吸引人才的发展和趋势。

(二)科技产业园设计发展和趋势之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

很多科技产业园设计人员在进行产业园设计时,都对产业园进行分区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们首先将科技产业园进行总体的规划,接着实行分期实施。近些年来,设计人员越来越多的在科技产业园内设置厂房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区以及行政办公区等等。并且在科技产业园区内采用“大交通套小交通”这一方式,如图所示:

江苏省的生命科技创新园,在其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在中园区道路系统设计中,使中园区的道路系统由主要道路、次要道路以及园区步行道路组成,从而形成了一环五射的道路网格局,在大的交通道路中,套有小的交通道路。使每个产业园功能区都设有室内的交通街以及外环道路,这样做能够使得科技产业园内的各个功能中的交通自称为一个体系,同时又确保了跨区活动的流畅与舒适。在这里,笔者想要强调的是,科技产业园设计过程中的产业园区道路以及管网等等都要进行统一规划,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厂房生产线具有的时效性需求,将整个科技产业工业园区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期建设,最终实现了科技产业园对于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科技产业园设计发展和趋势之降低运营的成本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入驻到科技产业园内后,只有低成本的运用才能够很好的保持企业投资收益实现最大化,因此,在进行科技产业园设计时,设计师更多的通过对注重生态环境效益的技术进行引入,从而实现企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科技产业园设计时,降低运营成本设计主要体现在:通过利用科技产业园低能空调以及降低室内空调的负荷,实现降低空调的运行成本;科技产业园厂区引入自然通风和采光,并且运用风能和太阳能大大降低企业电能的支出等等。下面的图片以江苏省生命科技创新园为例,在整体上反映了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的趋势。

结语:

科技的设计篇7

1.1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的交织

技术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设计都是联系紧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设计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它与科学技术一样,都需要创新,这样制作出的物品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心理与使用需求。如西汉长信宫灯:宫灯灯体为鎏金,双手执灯静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由头部、右臂、身躯、灯罩、灯盘、灯座6个部分分别铸造组成,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宫灯部分的灯盘分上下两部分,刻有阴阳家的铭文,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镶嵌于灯盘沟槽上的弧形瓦状铜板可以调整出光口开口的大小来控制灯的亮度。右手与下垂的衣袖罩于铜灯顶部。宫女铜像体内中空,其中空的右臂沉积于宫女体内,不会大量散逸到周围环境中,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可以说长信宫灯非常符合现代人体工学和以人为本的概念,在环保功能与光学照明方面的设计运用。

20世纪以来,科技文明的进步,使得科学与技术、艺术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提高了。21世纪后现代艺术设计要求设计师要更科学、更理性的去创造与认识一切,这样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设计师设计创造的更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所以说现代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兄弟关系。比如现代一个不懂计算机技术的设计师很难展开他的设计活动,或者说不用计算机的辅助,会在速度以及效果图上落后于其他熟练操作各种辅助软件的设计师。又比如即使是在传统绘画方面,也面临着在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作为一个现代的艺术工作者,既要有返璞归真的思想也要有勇于创新的勇气,不能单一的去追求某个方面,否则就会走进思维的死胡同。

1.2科学技术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

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生活与生存需求,与设计的目的几乎相同,同样都是为人而设计。设计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奇、异的效果。科学技术同样也离不开艺术,因为他需要艺术的外壳来包装自己、推广自己、以最快的方式得到大众的认可。所有的艺术都离不开日益更新的科学技术,有了新技术的血液注入,传统的艺术形式才能够得到继承的同时被完善和发展,从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但是由于活动的种类与规模的不断拓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自然的过度开发。

所以人类开始重新思考正确的发展模式,通过创新新能源或改进原有能源技术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等。

在七十年代,格鲁斯在德国首先提高了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就是生态设计,也称为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这是一种新的设计观念,是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中,进而帮助设计决策方向。如今,人们开始进入“数字化”的时代。从前的二维设计状态不断地受到三维四维设计的冲击,设计师在不断探求新的领域,而受众也在不断尝试接受新的设计状态。由于技术的支持,艺术家的思维也延续到其他领域中去寻找突破的灵感。所以说“数字化”时代的科学技术为艺术设计创造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的造型基础,现代艺术设计也逐渐由传统设计方向向“数字化”方向转变。

2结语

科技的设计篇8

1.1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的交织

技术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设计都是联系紧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设计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它与科学技术一样,都需要创新,这样制作出的物品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心理与使用需求。如西汉长信宫灯:宫灯灯体为鎏金,双手执灯静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由头部、右臂、身躯、灯罩、灯盘、灯座6个部分分别铸造组成,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宫灯部分的灯盘分上下两部分,刻有阴阳家的铭文,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镶嵌于灯盘沟槽上的弧形瓦状铜板可以调整出光口开口的大小来控制灯的亮度。右手与下垂的衣袖罩于铜灯顶部。宫女铜像体内中空,其中空的右臂沉积于宫女体内,不会大量散逸到周围环境中,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可以说长信宫灯非常符合现代人体工学和以人为本的概念,在环保功能与光学照明方面的设计运用。20世纪以来,科技文明的进步,使得科学与技术、艺术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提高了。21世纪后现代艺术设计要求设计师要更科学、更理性的去创造与认识一切,这样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设计师设计创造的更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所以说现代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兄弟关系。比如现代一个不懂计算机技术的设计师很难展开他的设计活动,或者说不用计算机的辅助,会在速度以及效果图上落后于其他熟练操作各种辅助软件的设计师。又比如即使是在传统绘画方面,也面临着在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作为一个现代的艺术工作者,既要有返璞归真的思想也要有勇于创新的勇气,不能单一的去追求某个方面,否则就会走进思维的死胡同。

1.2科学技术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

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生活与生存需求,与设计的目的几乎相同,同样都是为人而设计。设计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奇、异的效果。科学技术同样也离不开艺术,因为他需要艺术的外壳来包装自己、推广自己、以最快的方式得到大众的认可。所有的艺术都离不开日益更新的科学技术,有了新技术的血液注入,传统的艺术形式才能够得到继承的同时被完善和发展,从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但是由于活动的种类与规模的不断拓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自然的过度开发。所以人类开始重新思考正确的发展模式,通过创新新能源或改进原有能源技术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等。在七十年代,格鲁斯在德国首先提高了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就是生态设计,也称为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这是一种新的设计观念,是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中,进而帮助设计决策方向。如今,人们开始进入“数字化”的时代。从前的二维设计状态不断地受到三维四维设计的冲击,设计师在不断探求新的领域,而受众也在不断尝试接受新的设计状态。由于技术的支持,艺术家的思维也延续到其他领域中去寻找突破的灵感。所以说“数字化”时代的科学技术为艺术设计创造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的造型基础,现代艺术设计也逐渐由传统设计方向向“数字化”方向转变。

2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