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农村建设工程8篇

时间:2023-07-23 08:21:47

新农村建设工程

新农村建设工程篇1

乡村振兴计划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点内容,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较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关乎国民经济的发展,打造先进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刻不容缓。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除产业化的合理调整之外,新农村环境建设也十分重要。以打造生态文明为方向,新农村建设重在优化居住环境,通过对农村景观建设、农村居住房屋建设、农村交通道路建设等工程来完成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建设战略以经济发展为基本目标,以优化农村环境为途径。

古往今来,农村交通问题一直是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交通道路的封闭,农村经济产业输出十分艰难,同时,农民的出行也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新时期农村交通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产业的优化和生活环境的提高,在经济与环境建设中,新农村经济战略需要借助农村交通道路的改善来实现发展目标。另外,农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交通建设工程的实施能够兼顾二者,在促进农业经济输出的同时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笔者在研究2020年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031)、2020年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029)的过程中深刻思考了农村交通建设的实施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并参考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收入效应及形成机理》。该书以农村交通工程建设战略之下的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为基本研究内容,以西部11省农村交通建设为案例,详细论述了农村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编者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挖掘农民收入增长的可能途径,以收入不平等、增长、交通基础设施的三角联动关系为分析框架,全面说明了三者的内在关系。新时期农村交通工程建设对农村经济产业流动、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农村交通工程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产业衔接城市经济市场的接口,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工业经济有效结合,有效引进先进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技术和人才资源。在城市工业经济与农村产业有效结合的经济体系中,农民是主要的农村产业支持者,通过农村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农村产业模式得到扩大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产业,开始在产业营销模式、电子商务等新型经济运营模式中进行农产品营销,扩大产业营销市场,提高收入。在实现经济产业工业化和增收过程中,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农村交通工程建设是对农村封闭落后面貌的初步改造,唯有实现交通通畅,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的富裕目标。

在传统农业经济中,农民的生活状态与经济发展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工业化迅速发展,但落后地区的小农经济模式依然不变。由于交通的局限性,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农民的出行受到了很大限制,尤其在相对偏远的地区,农村居民缺乏走出农村的交通条件。新时代农村振兴战略中,解决农村交通问题十分紧迫,交通建设战略关乎农村全面发展,唯有解决农村交通问题,振兴战略才能得以有效展开。农村交通工程的建设重在安全建设,不论农村交通工程如何紧迫,安全保障是第一要务,这需要交通建设人员具有专业的建设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整个交通工程建设中,需要投入充足资金来保证交通建设基础设备的安全与牢固,另外,应定期检查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当然,交通建设最根本的安全保障是工程建设的专业性,在资金投入充足的情况下,交通建设者需要具备专业的建设能力,打造安全牢固的交通工程,才能确保农村交通道路质量的合格与安全。交通工程的建设同时也是美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保障基本道路安全的条件下,绿化景观建设项目也可以融入交通工程建设内容中。就建设工程来说,道路建设是一种建筑工程,建筑工程讲究美观原则与安全原则的统一,农村的绿化资源十分丰富,在整个交通工程建设中,绿化带建设是交通建设工程需要考虑的内容,绿化景观建设有利于丰富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美化农村道路。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绿化景观建设主要是交通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建设,通过道路两旁的花草绿化带造景,提高农村交通道路环境的美感,另外,交通建设工程可以修建自助服务建筑,提供休息场所,来完善交通建设的多元化功能。

新时代背景之下,农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交通工程的建设是经济发展战略,又是生态环境策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美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的基本生活水平。在全程性的交通建设工程中,应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基本的交通工程安全与持久,与此同时,跟进交通道路美化项目,实现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的统一。

作者:李冰 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新农村建设工程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研究

我国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都是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导致很多基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已经不能够满足建造时期的农村水利需求。首先,一些农村小型农田基础设备由于使用时间较长,且缺乏相应的日常维护,设备的工作效率严重不达标,直接影响了整体的水利工程作用效果;其次,一些基层农田水利工程中,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土渠,且渠道内缺乏相应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导致渠道破损、堵塞严重,水渠内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了农村水利设施的供水效率。通过对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调查,发现基层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存在很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的发展需求。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全面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和新农村建设内容。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出的新需求

1.1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必须要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求我国的农业产业必须要在原本的发展基础上,全面提高农业的发展潜力,促进基层农业能够进一步发展,提高农业的收益、效益。首先,要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必须要能够确保基础的农业用水需求,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网络,进而确保能够满足农田灌溉的基本用水需求;其次,要提高水里设备的高效节水率,有效降低灌溉农田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传统的土渠灌输过程中,渠道渗水性较严重,导致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低下,造成了水源浪费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不仅影响了小型农田的灌溉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的水电投入,不利于新农村建设下的现代农业发展。总之,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必须要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成效。

1.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必须要以提升经济效益为本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农业养殖用水等与农村生产、工作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小型农田的运作情况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情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除了影响了农民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同时也肩负着洪涝灾害多发时节的抗洪任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构建经济繁荣的新型农业产业链,这就要求能够通过各方面的资源有效利用情况,从节约成本、资源充分利用、提高农业产品效果等方面全面提升农业发展产业链,促进新农村农业能够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背景下,要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能够以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为本,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工程,确保能够通过最低的农田水利投入成本取得最佳的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生产收入。

1.3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结合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需求

随着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日益明显,基层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由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经济收益转变为营造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环境为主。基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农业收益日益增长,使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迫切希望能够有一个良好、丰富、生态和谐的新农村,这就要求将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上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除了涉及到农田水利灌溉的基本需求,同时还影响了农村洪涝灾害防治、农村河道网络建设、居民生活用水、农村生态环境等相关内容,是否能够建设适宜农村人口生活的生态环境,必须要融入到农村小型农田的水利建设过程中。近年来,我国每当夏季雨水多发时节,就经常报道基层农村由于洪涝灾害而发生洪水灾害,不仅影响了农田的作物收成,更对水利建筑周围的居民造成了严重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缺乏适宜的农田供水,导致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化肥、农药等都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生态环境构建。因此,在新农村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必须要以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为参考理念。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践建设研究

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践项目介绍

笔者主要围绕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展开。锡山区位于北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地处南方地区,降雨量较大。锡山区现有耕地面积21.981万亩,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稻谷和大豆,农业发展较为成熟。地区内水资源丰富,依托骨干河网水系,境内构成了“四纵四横”骨干水系主框架:“四纵”即望虞河、走马塘、白屈港、东青河,“四横”即锡北运河、九里河、伯渎港、北兴塘-双泾河,地区的水利建设以此为基础,细致展开,具体水系图如下图1所示。本工程项目中主要围绕锡山区的羊尖镇、鹅湖镇和东港镇具体展开。水利工程项目涉及的地区都以农业为基本产业,形成了蔬菜、瓜果、药材、家禽、海鲜等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新型新农村产业发展网络,对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依赖较大。

2.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具体建设要点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具体考察了地区的地形结构、水源条件和区域农业发展需求情况,通过全方面的细致考察,最终制定了此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工程计划,为后期的具体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其次,针对农田灌溉设施建设,通过采取田间沟道专项治理、渠道衬砌、灌溉站全面翻修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地区的农田灌溉系统,确保能够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随后,针对地区内的河道情况,进行了专项河道疏浚工作,通过对水环境进行排污整治,有效地提高了地区水环境的生态建设;最后,通过水土保持、排涝沟道修复新建等方法,全面提升地区的防洪抗涝能力。通过这种专项建设工作,有效的确保了此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能够更加高质量的完成。

2.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

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最终效果,进而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成效,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首先,为了确保施工企业能够按时、保质完成小型农田的水利建设工作,在地方政府的监督下,形成了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了施工能够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进行;其次,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组建了专门的施工质量管控小组,负责日常的施工作业检查和施工人员管理;之后,针对施工中用到的相关建筑材料,采取专人负责、专业购买、专项记录的方法,确保相关的材料和设备符合工程需求;最后,定期开展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教育活动,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绝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是当地的农民,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施工意识,因此,通过开展安全技术教育活动能够督促工作人员精准开展施工工作。总之,通过这种全面的建设施工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的综合质量,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保障。

新农村建设工程篇3

近年来,永修县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也是如火如荼,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共福利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了道路硬化、村小建设和卫生院改建等工程,不断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基建工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现象越来越受到农民群众的关注。为贯彻落实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度,规范农村基建工程,维护农村稳定,促进新农村建设,永修县审计局对新农村建设基建工程审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对多项新农村建设基建工程开展了专项审计,取得了明显成效。以下是笔者几年来对新农村建设基建工程审计的几点认识:

一、注重程序,依法开展审计。在基建工程审计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计。首先,审计局提前3天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实行送达审计。其次,通过审查凭证、账表、查阅与审计有关的合同、协议、预算书、决算书、核查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取得提供者签名或单位盖章的证明材料,编成审计底稿。审计终结后,根据审计底稿,写出审计报告。然后,根据“一把手定期听汇报,分管领导抓落实”的整改落实制度,专门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由分管领导落实,对于审计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给予处理。最后,加大审计回访工作力度,跟踪检查整改措施和审计意见的执行落实情况,做好后续审计工作。

二、把好三关,突出审计重点。按照“全面审查,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在审计过程中把握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严把基建工程建设程序审核关。对工程建设前的民主程序及入账审批程序进行了审计,特别是查阅了村级规范化制度出台后各村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会议记录、招投标和工程质量监督情况;认真审查施工单位资质是否符合招标要求,工程竣工后,工程质量监督小组是否进行验收,相关资料是否保存完整并已归档。二是严把基建工程建设预结算审核关。审核材料价格和价差是否祥实。在工程预结算工作中,材料费用是工程造价最活跃的动态因素,它占工程造价的70%以上,因此,我们在认真调查材料市价的基础上进行审核。三是严把基建工程建设财务支出审核关。核实工程全部资金到位及入账情况,资金渠道是否合规,资金是否到位。核实工程财务支出情况,工程建筑安装费用是否按照合同、协议规定足额支付施工单位,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是否合规,审查有无不合规定的列支项目。

三、审建结合,巩固审计成果。为了使新农村建设基建工程审计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实行了“四个结合”。一是审计与执行制度相结合。审计重点是对村级规范化制度出台后各村有关基建工程项目的审议决定记录、招投标和工程质量监督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出来的问题以书面报告形成直接递交党工委、办事处,督促各村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二是审计与规范财务相结合。从审计结果来看,部分工程的入账不规范,十分不利于工程的准确核算和引起群众不必要的猜疑。通过基建工程内部审计,对基建工程的财务处理进行统一,严禁“白条”、非正式发票入账。三是审计与考核干部相结合。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年终村干部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审查发现的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问题,按照考核制度的规定进行扣分,促使村干部根据管理制度设定的权限及步骤处理村级事务。四是审计与制度完善相结合。根据审计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查漏补缺,健全和规范有关制度,逐步完善对村级工程建设的管理,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消除群众疑虑。

(作者单位:永修县审计局)

新农村建设工程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新农村

水利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可从以下几点体现:

1.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广大农村的饮水问题

新农村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广大农民的饮水问题。新农村坚持以人为本,饮水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农村饮水主要是指农村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村镇水环境恶化,局部突发性恶性水污染事件经常发生,大范围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急需建设农村自来水安装工程,实现农村人人饮用洁净自来水的目标。

2.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命安全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农田水利设施是抵御自然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硬件基础。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隐忧。从西南五省的特大旱灾来看,农田水利设施较好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弱。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关系广大农民生命安全的迫切需要。只有广大农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才能建立稳定和谐的新农村。

3.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新农村的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问题是关系广大农民对赖以生存的耕地保护的重要问题。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湖库淤积严重,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化,工程效益衰减,加剧了洪涝干旱和风沙灾害。而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其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设降低土地沙漠化的程度,减轻洪水对土地的侵蚀。所以,水利工程在农村水土保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保障。

4.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实现水产结合

现在的新农村已不是完全只以土地为生了,水产行业也是新农村的一大经济来源。如何让广大农民朋友在水产行业有所突破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综合治理水,科学利用水,以水兴业,以水求富已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这就要求水利水产两项工程扭在一起抓。让水利工程为水产行业提供良好的场所,才能更有利的发展水产行业,才能让广大农民从中受益,才能为新农村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5.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优化新农村的环境

新农村的农民朋友再不是仅限于吃饱的问题,他们也要享受文明的精神生活。这就要求新农村的环境必须是整洁的、优美的。但是,现在农村的环境不容乐观:生活污水到处乱倒、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原来的小清河变成了小黑河,河水灌溉变成了污水灌溉。新农村的环境却新不起来。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改造农村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基础工程建设,疏通水利,减轻农村环境污染,让昔日的小清河重现新农村,让新农村的环境更加优美,让广大新农村的朋友享受优美的精神生活。

6.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农民拓展致富之路

新农村建设工程篇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省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和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步伐。

二、建设目标和主要工作

按照省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到**年末,力争使全县一半以上的行政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初步目标,到**年末,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初步目标。2009年突出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是形成我县农村产业发展模式。立足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强化乡村主导产业建设,重点发展以下产业发展模式:以玉米高产创建合作社为牵动的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发展模式、高产高效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工厂化畜牧小区规模养殖发展模式、以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民创业的家庭手工业发展模式、有较高组织化程度的劳务经济发展模式、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等。各乡镇、村要结合实际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单业或兼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专业乡镇、村。试点村要在两年内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态势。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施胜利水库消险、解放水库消险、流域治理和抗旱水源建设工程,新打水源井80眼,维修加固塘坝20座,新建塘坝3座;加强农机化建设,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更新大型农机具55台(套),全县大型农机具保有量达到1076台(套);加大棚室化设施建设力度,全县计划新增棚室1000栋;加大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力度,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5万亩,集中连片经营100亩以上的超过40%;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00个。三是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实施百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工程,全县玉米移栽和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0万亩,“一增四改”栽培面积达到70万亩,带动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2.4亿斤。大力发展畜牧业规模养殖,奶牛、生猪、白鹅、肉牛四大主导品种养殖量分别达到4万头、110万头、120万只和15万头,规划建设畜牧养殖小区50个,新增规模场户73个。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8.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5亿元。

(二)加强基础建设,形成村屯建设模式。结合我县实际,确定道路建设、排水沟建设、绿化带建设、栅栏建设、柴草垛清理、垃圾清理、粪肥清理、庭院建设、屯内废弃地利用和环境管理10项基础建设标准,通过统一规范的建设和管理,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新农村村屯建设模式。一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强化农村道路总体规划,实现乡镇、村、屯道路网络化,消灭断头路,计划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350公里。二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水平,结合抗旱水源井建设,计划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5处,解决54个村115个屯43233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加快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建设。以实施小型沼气、秸秆固化和气化集中供气等项目为重点,新建小型沼气工程6个,辐射农户300户;新建联户沼气池8个,辐射农户80户;新建户用沼气池100个。四是加快泥草房改造建设。改造泥草房4150户,推进住宅新区和泥草房集中改造工程建设。五是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结合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道路建设,科学制定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全县建设生态园林精品屯157个。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清除屯内柴草、垃圾、粪肥等影响环境的杂物。在重新界定住户使用面积的前提下,对主街、辅街、巷路、排水沟、绿化带进行统一规划,对规划范围内的农户违章建筑物要坚决予以清除和拆扒。规范农户的庭院、甬道、厕所、牲畜圈舍等。加强村屯内环境卫生管理,制定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村要有专业卫生清洁人员,保持村屯干净整洁。

(三)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分别在中和镇、连丰乡、永丰镇、德胜乡、迎春乡和兴华镇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改造项目。二是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实施德胜乡、建设乡、XX镇和连丰乡卫生院建设项目4个。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运行工作,参合率要达到94.3%。建设标准化计生服务室12个。三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加大农村文化活动推广力度,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农村健身工程4个。试点村和示范村都要有农民文体活动组织,并开展经常性文体活动。同时,每个乡镇至少树立1个农村文体活动典型村。四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水平,及时为25021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启动实施第四批扶贫开发村30个村整村推进项目,争取项目资金991.6万元。五是推进农村社会服务业发展。新建改造30个农家连锁店,全县标准化“万村千乡”农家连锁店达到180个。

(四)大力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市场意识和科技素质,增强致富能力,健全完善乡村班子考核奖惩和民主监督机制,乡镇要制定村级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定期向群众公开资产变化情况。健全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村民会议和代表会议、“村规民约”、“一事一议”、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干部等民主制度。增强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每个村要通过“一事一议”议成并实施一个新农村建设筹资筹劳项目。继续开展农民文明教育活动,增强农民环境文明意识,组织开展文明村镇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

三、推进措施

(一)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思路,统筹全县新农村建设。要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等方面差距,作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解决。各部门要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把工作职能向乡村延伸,工作目标、项目投放、建设标准、推进措施、完成时限等要城乡同步,共同发展。要按照普惠制的原则,强化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逐步实现城乡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共享发展建设成果。

(二)加快试点村建设,示范带动面上工作整体推进。我县已通过省级验收的第一批试点村要全部转为县级示范村,继续完善提高,按照省级示范村的标准进行统一管理建设。依据行政村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2009年,我县新增省级试点村5个,确定省级示范村4个,要高标准建设,整体推进。按照“渠道不改、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和项目,重点向试点村倾斜,加快“路、水、电、房、医、教、能、保”等农村民生建设。确保两年内每个试点村投入建设资金100万元以上,示范村投入建设资金150万元以上。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辐射广大农村加快发展。按照“建设新农村,首先建设新城镇”的理念,把做大做强乡镇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其连接城乡、融汇工农的凝聚作用。发挥市房开发的牵动作用,带动小城镇建设,两到三年内完成沿路开发的建设目标,完成7万平方米的小城镇市房开发任务。同时要强化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在加大开发的同时,跟进硬化、绿化、亮化、排水等配套工程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小城镇的硬件承载能力,进而扩大小城镇的规模。要把小城镇的综合治理同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区域布局、城镇功能、城镇品位在内的综合性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聚集农村人口,延伸产业链条,辐射周边村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保障新农村建设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建立县领导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制度。在13个省级试点村、示范村(其中:第二批试点村5个,示范村4个,国有农牧渔场1个,**、**年确定的继续参与第二批的试点村3个)和6个县级试点村中都有1名县处级领导联系,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二是建立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从县党政机关中选派一批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到试点村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宣传方针政策、指导规划建设、反馈村情民意、化解农村矛盾、监督民主制度实施,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建立县直部门包扶帮建新农村建设制度。县委、县政府为每个试点村确定4—5个县直部门进行重点包扶帮建,包扶帮建单位要重点围绕我县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基础建设模式,帮助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主政治、文化教育、社会道德等方面建设。明确包扶帮建投入标准,牵头单位每年投入物资和资金不少于3万元,成员单位不少于1万元。四是各乡镇要把新农村建设工程摆上重要日程。通过调查研究、工作部署、现场推进、经验交流等多种有效形式,不断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附件: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09年工作任务

附件:

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2009年工作任务

一、组织部

(一)进一步修订完善《XX县村级党组织书记激励约束办法》,对村党组织书记全面实施结构化岗位补贴制度、一次性重奖制度、离任补贴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定期体检制度,为工作6年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办理社会养老保险。

(二)深入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选聘19名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

(三)进一步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对**年换届当选的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培训一遍。

(四)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年年底前,彻底解决无村级活动场所问题。

二、宣传部

(一)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力度,把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活动,“十好”文明乡镇、“十化”文明村分别达到镇、村总数的30%和20%。

(三)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规范创评标准。参评面达到35%左右。

三、财政局

(一)认真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要求做到上报及时、数字准确、内容完整。

(二)及时和省财政厅沟通信息,全面掌握支农资金的投放政策,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及时到位。

(三)对涉农资金要及时拨付,同时按照财政法规要求加强资金监督,发挥资金的最大经济效益。

(四)对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一事一议资金,要全面掌握,认真核实,及时上报,争取得到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

四、教育局

(一)实施阳光操作,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二)采取治本措施,狠抓学生辍学工作。

(三)实施支教制度,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五、交通局

(一)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完成350公里,其中,试点村公路建设完成23.81公里。试点村和示范村通村公路、屯内主街路全部硬化。

(二)稳步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待上级出台相关政策后,参照实施。

六、农机总站

(一)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抓好农机具更新工作,提升我县农机装备水平。

(三)抓好秋整地工作,建立土壤耕作制度。

七、畜牧局

(一)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2%,试点村畜禽品种优化率达到91%以上。

(二)畜牧业组织化程度达到32%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8.03亿元,同比增长10%,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7%。

(三)畜禽养殖小区(场)粪便收集与利用率达到85%,其中试点村达到91%。

(四)试点村奶牛生产实现舍饲、全混日粮饲喂、分阶段饲养、机械榨奶。

八、环保局

(一)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乡镇领导班子和主管领导进行定量考核。

(二)创建市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文明村2个。

(三)加强农村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做好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工作。

九、农技中心

(一)在全县建立县级高产创建核心科技园区6处、乡(镇)级示范园区9处、村级示范园区60处。

(二)在全县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10项,推广面积30万亩,涉及农户2万户,粮食增产3000万公斤。

(三)集中培训农民12场(次),培训农民5万人,县、乡、村干部1000人次,科技示范户1000户;科技入户指导1000户,举办电视讲座12次,发放科技资料2万份。

十、林业局

(一)在原有护村林建设基础上,更新改造原有残次护村林面积2000亩,林带宽度达到17米以上。

(二)更新扩建街道林336亩,新建绿篱5500延长米。

(三)在村屯内利用废弃地零星植树50万株,折合面积为4200亩。

(四)共建庭院果园190个,栽植果树3280株,折合面积为90亩。

(五)试点村和示范村全部建成高标准生态园林村。

一、发改局

(一)对上争取资金,建设民政乡至公平村通村公路1.2公里和劳动乡至新丰村通村公路1.6公里。

(二)对上争取资金170万元,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10处,其中试点村永安村2眼。

(三)对上争取资金400万元,安排优质粮产业工程标准粮田2万亩。

(四)对上争取资金640.9万元,安排建设通村公路37.7公里,其中试点村拟对上争取资金100万元,安排新能源项目(祯祥镇永胜村秸秆固化示范项目)1个。

二、水务局

(一)新建11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二)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新增水田节水灌溉面积0.2万亩。

(三)试点村和示范村实现自来水入户整村推进。

三、广电局

(一)全县农村微波数字电视入户超过3万户,入户率达到45%,其中试点村入户率达到60%。

(二)加大投入和维护力度,保证中央一套、省一套广播节目覆盖全县。

(三)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力度,此项工作排名要进入全省前30名行列。

四、文体局

(一)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

(二)全县165个行政村均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

(三)建设农村健身工程4个。

(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10次。

(五)试点村和示范村要建设一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休闲广场。

五、扶贫办

(一)继续帮扶新农村建设,确保投入各类资金达到200万元以上,被帮扶村人均收入达到2200元以上。

(二)被帮扶村主要道路全部硬化,4个屯300户用上自来水,全村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

六、工商联

发挥乡镇商会和行业商会作用,参与吸纳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多渠道吸纳农民工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民营企业吸纳试点村劳动力50-1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00人。

七、工业经济委员会

积极组织指导承担省级试点村帮建任务的出资企业开展帮建工作,检查验收帮建效果,总结推广企业帮建先进典型,提升企业形象,推进帮建工作整体上水平。

八、计生局

(一)完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达到省级标准计划生育服务室12个。试点村和示范村有省级标准计生服务室。

(二)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落实好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三)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80%的乡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达到国家规定的甲级标准。

九、县社

(一)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新建改造标准农家连锁店30个,力争所有试点村和示范村各建1处连锁店。

(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0个,农民经纪人200个。

(三)推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实现农资商品连锁经营,以龙头企业带动加盟店达到118个。

十、卫生局

(一)加大乡村名医培训力度,聘请中医专家对试点村的80名村医进行系统培训,培训面达到100%。

(二)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实施县乡联合办院,支援单位每年要无偿对受援单位2名以上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每月向受援单位派驻3名卫生技术骨干,坐诊一周。

(三)试点村和示范村要有1处达到省级标准的卫生所。

二十

一、团县委

(一)培训新型青年农民100人,实现农村青年转移就业100人。

(二)开展“保护母亲河——绿色家园建设”行动,在全县13个新农村建设第二批省级试点村和示范村的宜林地、可造林地、村屯四周、农田四周实施绿化。

(三)创建共青团示范街(路)15条,建设青年图书室1个。

二十

二、公安局

(一)倾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深入开展警民共建活动,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二十

三、信用联社

(一)发放农业贷款54740万元,其中种植业贷款54344万元,养殖业贷款396万元。

(二)普及推广“一证通”业务,覆盖全县165个行政村。

(三)积极开展“四帮一送”、“阳光信贷工程”和“让阳光更温暖”活动。

二十

四、农发行

(一)稳定增加信贷投放,发放粮食收购款8000万元,其中: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6000万元,XX县赛美葵花制品有限公司2000万元。

(二)继续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投放,为黑龙宾老窖酒业有限公司发放贷款400万元。

二十

五、物价局

继续清理涉农收费;完善产品价格政策。

二十

六、妇联

(一)创建妇女培训学校,争取省妇联支持,武装省级妇女培训学校1所,县级妇女培训学校15所。

(二)办好农家女大讲堂。

(三)做好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帮助1200名贫困妇女结成帮扶对子,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解困步伐。

(四)开展零家庭暴力村屯创建,在村屯开通妇女维权热线和家庭暴力热线,每个乡镇创建1个零家庭暴力典型村。

二十

七、商务局

(一)继续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力度,新建改造标准农家连锁店30个。

(二)进一步强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建设,投资650万元,新建1000平方米商品展示大厅和购置15台配送车,提高配送中心服务功能。

(三)积极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家电下乡”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以上,农民享受补贴26万元以上。

二十

八、农业开发办

(一)实施建设乡奶牛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90万元。

(二)实施劳动乡自力村农机合作社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

(三)实施民政乡公平村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组装示范项目,总投资76万元。

二十

九、科信局

申报玉米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及产业化开发富民强县项目,申报项目资金15万元。

十、农行

(一)稳定增加信贷投放,保证粮食购销渠道顺畅。

(二)拓宽信贷支农领域,支持农、林、牧、副、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三)稳定发展化肥、种子、农业科技等专项贷款。

(四)积极支持农村道路、电网、信息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

三十

一、民政局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积极对上争取低保指标。

(二)切实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提高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投资750万元建设1处集休闲、娱乐、医疗为一体的大型中心敬老院,可入住院民200人左右。

(五)加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衔接,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

三十

二、建设局

(一)计划改造建设农房4150户,总投资约2.8亿元。

(二)继续推进村屯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整治达标村40个。

(三)做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和村屯规划编制工作。

三十

三、质监局

(一)加快建立农村公正计量服务站。

(二)加强农业标准化宣传咨询服务站建设。

(三)完善农业标准化示范网络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的监管力度。

全县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工程篇6

2005年,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所属的乌鲁木齐市专业技术岗位培训中心被认定为“乌鲁木齐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同年积极投入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和创业培训工作中,重点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推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

乌鲁木齐属于“大城市、小郊区”,辖7区1县,有18个乡、3个建制镇和9个国营牧场。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9.36%,其中30%的劳动力通过种植和养殖生活,其他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实施“阳光工程”,无疑为乌鲁木齐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条件,也为帮助农民冲破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狭小天地,转向养殖业、林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旅游业等多元化经营提供了保障。

2005年以来,培训中心以订单就业、推荐就业等形式共培训7622人,帮助6478人顺利实现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培训后的转移率达85%。

1 阳光工程取得的成效

1.1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阳光工程”培训前乌鲁木齐达坂城区、新市区和乌鲁木齐县三个主要农业区(县)12万农业人口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占40%,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依赖种养殖生活的农民只有20%接受过技术指导,富余劳动力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不足10%。通过培训,农民掌握了1~2项职业技能,其中有40%的农民接受过专家的技术指导,农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学习和运用科技知识蔚然成风,一些农民除了种好自己的地之外,还搞起了农产品经营,成为了专业的农产品经纪人。

1.2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农民创业培训是一门启发农民创业意识,开发其潜在创业能力,帮助他们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实现自主经营的课程。2006年至2010年,参加培训中心举办的创业培训农民共有1375人,创业成功率达30%,带动了1300余人就业。

达坂城的回族姑娘王英,2009年参加了创业培训后。在盐湖风景区创办了“鼎盛牌大豆专卖店”,通过培训对销售市场、消费人群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调研。针对消费群体,开发了20余种不同口味的大豆食品。年加工、销售大豆近200吨,营业收入月均5万元,盈利1.5万元。一人创业,带动一方,王英的“鼎盛牌大豆”不仅给她自己带来了收益,还提高了当地数十家大豆加工户的加工量,大豆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

1.3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当前大多数农民因为缺乏劳动技能,只能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收入较低。通过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他们的就业岗位被按照相应技术等级来划分,劳动报酬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维吾尔族妇女阿米娜是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的农民,2009年随着城市扩建和企业占地面积的不断增加,她们家失去了用以劳作收获的土地。阿米娜先后参加阳光工程举办的手工编织、家政服务、中式面点专业学习,并在2010年11月举办的自治区家政服务技能大赛中以优异成绩被推荐参加全国家政服务大赛,现已成为巾帼家政技师。从足不出户,到凭借自己的双手挣钱,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她的实例让其他少数民族妇女看到了希望,来参加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

1.4为地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

培训中心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的资源优势,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建设方面都紧贴当地产业定位,为乌鲁木齐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2年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旅游业被确定为乌鲁木齐县的支柱产业,先后投入2400余万元在方家庄村发展“农家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创业、烹饪和餐厅服务作为该县的主要培训项目,帮助农民利用学到的知识不断提高经营和服务水平。现人均收入由培训前5860元增长到8000余元,游客数量也逐年增长。

2 阳光工程培训的体会

2.1政府支持是“阳光工程”培训的保障

国家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阳光工程”培训大力支持,乌鲁木齐市政府也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列入重点工作目标,通过多种方式为培训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2农民需求是“阳光工程”培训的前提

国家开展“阳光工程”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农民受益,培训实施要充分体现农民的需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我们坚持不断的进行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的基础情况和市场用工信息,确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培训形式,使得培训和就业效果明显。

2.3培训质量是“阳光工程”培训成败的关键

在实施“阳光工程”的培训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项目公开、第一节课、信息台账、月报和检查总结五项制度。项目组成员分工详细,责任明确,教学管理手段到位,教学实施过程中事事有人管,处处有标准。这些都为打造高质量的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工程篇7

关键词:农村 基层人才 开发工程 新农村 

前言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认为我市要实施农村基层人才开发工程,主要应从加强领导、发挥职能、完善机制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人才开发提供保障 

目前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有的地方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没有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工作体系,工作思路不清,思想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够;农村人才开发涉及的部门多,优势分散,容易出现各自为政,加之一些部门又缺乏相应的手段,工作不容易抓落实。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体系。  

1.健全组织机构。在市、乡、村三级成立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建成市乡村三级农村人才开发网络。市农村人才开发领导小组以人事、劳动、教育、科技、科协、农业、畜牧、就业、民营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由人事部牵头,负责综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乡镇要尽快成立人才服务站,加快建立以市人才市场为中心,乡镇人才服务站为基础,村组人才骨干为补充的农村人才市场开发服务网络。这样就构建了上下统一、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强大合力。 

2.制定相应规划措施。市农村人才开发领导小组要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围绕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经济发展,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农业基层人才发展规划,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明确责任,定期考核目标。  

3.统一思想认识。农村基层人才开发情况复杂,难度较大,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战略任务。党委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抓好全民特别是各级党政干部、涉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农村人才开发的思想认识,提高主观能动性,强化服务理念,树立坚定信心和决心,增加高度的责任感。 

二、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农村人才开发创造条件 

农村人才开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政府要找准角色定位,由直接管理变为引导、协调,积极为农村人才提供科技、信息、政策等服务。 

   1.优化人才政策环境。要从政策上保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协调、健康、持续地发展,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政策力度要大,而且切实可行,确保能激活人才开发机制。如为了激发在职农村人才扎根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对农村一线的在职专业人才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市政府要认真研究和制定加强农村基层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农村基层人才开发方案》。 

2.搞好宣传和发动工作。为了创造有利于农村人才开发的人文环境,有效地促进和鼓动人才,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各类宣传工作:农村人才的方针政策;农村人才成才致富的典型事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等。 

3.建立农村人才开发资金。政府要设立足够的农村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的积极性,使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资金用于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科技、农村经济管理、农村实用人才进修、学习、奖励;人才引进、市场建设等。政府在保证有一定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还要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多元化。 

4.抓好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加大农村人才市场软硬件建设,为了更适合农村人才交流的特点,加快开辟网上“农村人才市场”步伐,网上交流改善了交流方式,既降低成本、又高效实用,有效促进人才智力向农村流动。 

   5.做好引导和协调工作。大力扶持和发展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研究会,引导、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入会,这些经济组织是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自主经营、民主经营,自我服务,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致富能力和农业竞争力;要善于做好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协调工作,能及时解决农村人才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农村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以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三、建立完善人才机制,为农村人才开发奠定基础  

1.建立人才管理机制。人事部门对农村人才要采用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在科学制定各类人才界定标准的基础上,有效地对各类人才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管理,建好农村基层人才信息库和农村人才网站,通过网络来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  

2.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制定符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培训计划,要分类型、分层次、按计划实施培训。一是以继续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在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鼓励在岗培训,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发展远程教育。二是创造条件为农村乡土人才开展学历培训。通过委托市农广校、市委党校对农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骨干进行学历培训。三是实施多种形式、多渠道实用技术培训。各部门、乡镇、专业协会要紧密结合市场所需、群众所求,采取举办短期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开设广播电视专栏、科技咨询服务、技术交流研讨、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并适时开展村组干部培训、能人大户培训、 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新青年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增强农村人才的技能。四是加强基地建设,整合各方培训资源。建立各种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提升职业大学、职业中学、农广校以及各类民办职校等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程度,保证培训质量,务求实效,切实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五是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广泛组织农、林、水、医、教等领域的各类专家,有计划、有目标、分批次深入到全市广大农村,开展技术下乡和科技支农活动。  

3.建立农村人才激励机制。研究制定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评选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有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优秀农村人才,促动他们不断探索创新、艰苦创业和发挥模范作用,加快他们成长过程。对他们的先进事迹及获得的社会荣誉要给予大力宣传,以不断提高农村人才的社会影响力。 

   4.建立农村人才评价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评制度。要因地制宜,从农民需要和专(下转第17页)(上接第8页)业特长出发,注重成果和业绩,制定农村技术人才职称评聘标准和措施。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农村人才考核、培训制度,明确规定农村技术人才应享受一定的权力义务及

待遇,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工程篇8

关键词:农村 基层人才 开发工程 新农村

前言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认为我市要实施农村基层人才开发工程,主要应从加强领导、发挥职能、完善机制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人才开发提供保障

目前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有的地方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没有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工作体系,工作思路不清,思想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够;农村人才开发涉及的部门多,优势分散,容易出现各自为政,加之一些部门又缺乏相应的手段,工作不容易抓落实。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体系。

1.健全组织机构。在市、乡、村三级成立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建成市乡村三级农村人才开发网络。市农村人才开发领导小组以人事、劳动、教育、科技、科协、农业、畜牧、就业、民营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由人事部牵头,负责综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乡镇要尽快成立人才服务站,加快建立以市人才市场为中心,乡镇人才服务站为基础,村组人才骨干为补充的农村人才市场开发服务网络。这样就构建了上下统一、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强大合力。

2.制定相应规划措施。市农村人才开发领导小组要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围绕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经济发展,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农业基层人才发展规划,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明确责任,定期考核目标。

3.统一思想认识。农村基层人才开发情况复杂,难度较大,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战略任务。党委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抓好全民特别是各级党政干部、涉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农村人才开发的思想认识,提高主观能动性,强化服务理念,树立坚定信心和决心,增加高度的责任感。

二、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农村人才开发创造条件

农村人才开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政府要找准角色定位,由直接管理变为引导、协调,积极为农村人才提供科技、信息、政策等服务。

1.优化人才政策环境。要从政策上保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协调、健康、持续地发展,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政策力度要大,而且切实可行,确保能激活人才开发机制。如为了激发在职农村人才扎根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对农村一线的在职专业人才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市政府要认真研究和制定加强农村基层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农村基层人才开发方案》。

2.搞好宣传和发动工作。为了创造有利于农村人才开发的人文环境,有效地促进和鼓动人才,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各类宣传工作:农村人才的方针政策;农村人才成才致富的典型事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等。

3.建立农村人才开发资金。政府要设立足够的农村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的积极性,使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资金用于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科技、农村经济管理、农村实用人才进修、学习、奖励;人才引进、市场建设等。政府在保证有一定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还要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多元化。

4.抓好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加大农村人才市场软硬件建设,为了更适合农村人才交流的特点,加快开辟网上“农村人才市场”步伐,网上交流改善了交流方式,既降低成本、又高效实用,有效促进人才智力向农村流动。

5.做好引导和协调工作。大力扶持和发展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研究会,引导、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入会,这些经济组织是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自主经营、民主经营,自我服务,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致富能力和农业竞争力;要善于做好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协调工作,能及时解决农村人才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农村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以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三、建立完善人才机制,为农村人才开发奠定基础

1.建立人才管理机制。人事部门对农村人才要采用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在科学制定各类人才界定标准的基础上,有效地对各类人才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管理,建好农村基层人才信息库和农村人才网站,通过网络来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

2.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制定符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培训计划,要分类型、分层次、按计划实施培训。一是以继续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在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鼓励在岗培训,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发展远程教育。二是创造条件为农村乡土人才开展学历培训。通过委托市农广校、市委党校对农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骨干进行学历培训。三是实施多种形式、多渠道实用技术培训。各部门、乡镇、专业协会要紧密结合市场所需、群众所求,采取举办短期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开设广播电视专栏、科技咨询服务、技术交流研讨、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并适时开展村组干部培训、能人大户培训、 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新青年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增强农村人才的技能。四是加强基地建设,整合各方培训资源。建立各种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提升职业大学、职业中学、农广校以及各类民办职校等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程度,保证培训质量,务求实效,切实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五是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广泛组织农、林、水、医、教等领域的各类专家,有计划、有目标、分批次深入到全市广大农村,开展技术下乡和科技支农活动。

3.建立农村人才激励机制。研究制定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评选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有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优秀农村人才,促动他们不断探索创新、艰苦创业和发挥模范作用,加快他们成长过程。对他们的先进事迹及获得的社会荣誉要给予大力宣传,以不断提高农村人才的社会影响力。

4.建立农村人才评价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评制度。要因地制宜,从农民需要和专(下转第17页)(上接第8页)业特长出发,注重成果和业绩,制定农村技术人才职称评聘标准和措施。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农村人才考核、培训制度,明确规定农村技术人才应享受一定的权力义务及

待遇,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推荐期刊
  • 新农民
    刊号:13-1160/C
    级别:省级期刊
  • 新农药
    刊号:--
    级别:省级期刊
  • 新农村
    刊号:33-1064/S
    级别:省级期刊
  • 新农业
    刊号:21-1091/S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