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国企档案管理8篇

时间:2023-07-24 09:23:18

国企档案管理

国企档案管理篇1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对策

人事档案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人员流动频繁,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弊端日渐显露。人事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已成为我们必须努力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当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模式。但旧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企业发展对人才管理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种种弊端已显露出来。具体可以总结为:

(一)僵化的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与国有企业灵活的用人机制不适应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企业在招聘使用员工的时候,更多地注重个人的能力,国有企业对员工的约束主要是靠合同、协议,而不是人事档案。员工如履行了合同、协议,即可自由流动,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岗位。用工制度的变化以及人才之间激烈的竞争,出现了许多员工为谋求个人发展而从原来的单位跳槽到另一单位另谋出路的情况,而旧单位为维护本单位利益而不放其人事档案等情况,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死档弃档”、“人档脱节”、“人质档案”、 “虚假档案”的情况。加之国有企业人才流动较快,使现行的人事体制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体制难以发挥其服务功能,因而也难以适应这类型企业灵活的用人机制需要。

(二)国有企业人事档案单一的管理模式与国有企业职工层次的多样性不适应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大都采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进行,这种管理模式适合本单位内部人事档案来源比较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同时这种模式也方便查找和利用,涉及面比较窄,也很有利于人事档案的保密工作。国有企业职工层次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要与之相适应。国有企业人事档案还是要坚持统一由人事部门管理,以及企业人事档案工作也必须由企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自己的管理权限负责某一级的人事档案的管理方式已经没有办法再适应企业职工的这种多样性的特点了。

(三)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的内容不够完备

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最明显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也要完善起来,要能够正确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经历、成长、德才情况等。企业是以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创造力,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作为目标,这跟一般的机关干部的做法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企业的人事档案除目前的基本内容以外,还应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管理需求充实一些内容。同时,通过调整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的内容构成,才能形成具有国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而不是仅仅照搬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系。

(四)档案利用价值不高

有些企业管理本来就不是很规范,人事档案管理更是不规范。有的员工职务升降、工资待遇随意性很大,甚至还存在着企业主口头上说了就算的现象,使员工的工资级别、职务任免等材料根本无法形成。由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不规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是有人利用档案管理的漏洞,制造虚假材料。例如,将工作时间提前、把学历变高、把年龄变小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使档案材料丧失了真实性、严肃性、权威性。而人事档案材料的失真,使得人力资源计划中的配备计划、退休解聘计划、补充计划、使用计划不能正确制定和正常执行,对当前配置以及未来人力资源的供求造成负面影响。二是有的档案转递不及时,操作程序不规范。例如,有的人早已跳槽,但其人事档案还未按规定转递到新单位;有的企业违反规定,把人事档案当作普通邮件寄送,不作机要转递,这就容易造成档案丢失;还有的企业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不填写转递单,不经密封钤印,就随意将档案交给本人自带,致使篡改、丢失档案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档案材料的不完善,不能客观地反映本人经历的全貌,使得档案的利用价值相对降低。不重视企业内部的实绩考核,轻视人事档案记录,人为地造成了人员与其档案的两者分离,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企业人事档案利用率的降低。

(五)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薄弱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被裁减,且一岗多职,造成档案工作兼而不顾。还有的档案人员更换频繁,因业务素质不高,工作不熟练难以胜任档案工作。随着当前国有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员工数量不断增加,档案数量也与日俱增,档案管理难度增大,有关的管理措施跟不上。

二、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改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在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对于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规章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及时建立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得人事档案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在档案的收集上要及时、完整;在档案的鉴别上必须遵循“取之有据,舍之有理”;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档案的借阅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应有所区别,注意档案安全;档案的更新应及时、准确、完整,尤其应注意对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主动的补充收集。

(二)建立科学的人事档案分类系统,充实档案内容

人事档案的内容大同小异,它们之间虽存在着许多共性,但不同类别的人员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职业特点、素质要求、任用方式、考核内容、社会评价、报酬待遇等方面的不同,在人事档案内容上也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家公务员的档案体现了政治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侧重于服务社会、创新技术的业绩记载,中介组织人员的档案体现其诚信和非官方人员的特色。在同一个人的人事档案中也是有差别的,如有的内容可以进入公共信息体系,有的则只能处于高度的保密状态。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分类管理人事档案。根据不同类别的人员设计不同的管理制度,对档案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增加反映个人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的资料,使人事档案更加贴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提高人事档案的价值。

(三)加快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既包括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又包括管理理念的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是要在企业中建立一个以国有企业员工人事档案信息为基础的员工信息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初步要求则是建立人机结合的技术性管理系统,实现人事档案的计算机管理。

(四)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人才是国有企业前进、发展的动力,对于档案管理部门来说亦是同样的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引进高素质的档案人才是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企业也应注重对现有档案人员的培训,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从而全面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五)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的提供利用

人力资源管理知人、选人、用人、留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人事档案信息的提供,所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认清形势,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增强服务意识,改变长期以来坐等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

(六)建立人事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增强人事档案的信息服务

国企档案管理篇2

1.加强国有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归档责任体系,依据《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确定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改变“你交什么我就收什么”的被动局面,形成双向制约机制。例如对于建设项目档案收集工作,在企业下达项目计划任务时应同时提出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检查项目计划进度时应同时检查项目文件材料积累情况,验收、鉴定项目成果时应同时验收、鉴定项目文件材料归档情况,项目总结时应同时作好项目文件材料归档交接。

2.强化国有企业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国有企业要把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支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企业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创新企业档案工作服务机制,拓展企业档案服务内容,促进档案资源转变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手段及先进生产力。企业档案部门要从“为人找档案”转变成“为档案找人”,变“我等你来用”为“我有你所需”。

3.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符合要求的档案设施设备,采取“八防”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要加强对涉及国家秘密、企业商业秘密档案的管理,完善档案利用借阅制度,杜绝失密泄密现象发生。要实现纸质载体文件、电子文件、缩微胶片之间的无障碍转化,并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备份及安全防护,归档光盘一式三份,一份封存保管,一份查阅使用,一份异地保存,防止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对档案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提高企业档案抗风险能力。

二、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国有企业档案服务水平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档案工作适应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档案信息化使档案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以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国有企业应充分认识“数字化档案”和“网络化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全面推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要加强企业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建立健全电子文件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生成的应归档的电子文件能够完整、准确地收集起来,已归档的电子文件能够安全有效地保存,并对企业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文件进行有效整合。

国企档案管理篇3

企业档案记录了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各种不同形式,如文字、图表、声像等,这些材料对国家、社会和本企业很有价值,所以将其保存起来。各企业应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各种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并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科学分类整理,统一管理本企业各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

企业档案的重要性主要表现:(1)企业的档案能推动企业科技发展;(2)企业的科技档案能反映生产力的高低;(3)企业档案能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助于企业成功。

二、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建议

1.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提高档案专业人员的政治素质,首先要结合我国的档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档案事业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

(2)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档案专业人员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满足利用者的不同要求。档案专业人员应根据事实建立档案,根据事实利用档案,体现出对档案和历史的尊重;必须爱岗敬业,在政治上严格保密,以确保档案的安全。

(3)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档案工作的方法和规律,精通档案业务,在熟悉档案工作的基础上,丰富计算机知识,实现档案工作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变。

(4)树立创新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加强学习,善于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新办法。把握机遇,摆脱思想束缚,以新思维对待新问题,以新思路和新对策解决出现的问题,努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2.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与传统档案利用服务相比,文件与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式、内容在信息化时生了巨大的变化,扩大了发展空间,更加容易创新。信息系统深入、广泛的应用,形成了质优量大的电子文件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用户群体越多,对信息服务的要求就越多、越广。因此,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树立信息服务的理念。在信息服务方式上,一要充分考虑用户对信息利用的需求,建立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方便他们利用。通用的信息应用系统,在功能模块设计时,考虑较多的是文件与档案管理的业务工作,使其功能更加全面,但用户在利用信息时,往往只是希望查找文件本身,他们最大的期望是快速地获取十分准确信息。因此,建立专门的用户信息利用平台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滤掉一些档案管理属性,帮助用户简约、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二要调查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的信息需求,根据某一专题收集、筛选、深层加工相关信息,运用先进技术,制作包含这一专题的信息光盘,使信息变成一个产品,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三要提供远程信息服务,方便有的用户跨越空间、时间利用信息。

3.正确处理好档案保密与利用的关系

每个公民都应该保守国家机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更应该如此。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尽心尽职,努力做好档案保密工作。但由于档案工作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的现象,导致档案利用不足。如有的大批档案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放在档案室里,得不到充分利用,无法发挥其价值,使档案变成一大堆废纸。有些领导了解情况不够及时不全面,导致档案不能有效地利用。不能利用档案就不能取得实际效果,就不能体现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因此,档案部门应树立新的观念,一方面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档案,发挥其价值,帮助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档案保密与档案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不能偏向某一方面。

4.加强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1)明确归档制度。

企业工作人员要认识到企业的档案属于企业所有,因此不得截留档案,要积极建立档案、保护档案。档案员要跟踪督办制度的执行情况,相关部门和人员要积极配合档案员的工作。

(2)严格遵守企业档案管理流程。

(3)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国企档案管理篇4

1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类型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主要有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分部管理模式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对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集中统一管理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的基本原则的核心。集中管理模式是指国有企业管理者建立档案室或者其他档案管理机构,配备档案管理工作者对本企业的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便于企业管理者能够全面把握企业的整体情况,利于管理者做出完善的决策。另外集中管理模式下形成了企业的档案信息中心,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缺档漏档的现象,更大效率的利用的档案信息。但是在信息技术的时代下,集中管理模式更新企业信息较慢,造成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局限性,很难满足当下经济社会企业对信息的需求。

分散管理模式是国有企业的档案在各部门或者职工个人手中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分散管理模式管理简单、快捷,只需对档案的类别进行简单份分门别类就可以加以利用,节省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档案管理工作的权责也更加明确。但是分散管理模式不能从整体上体现一个企业的发展面貌、信息全景。企业管理者不能对企业档案进行高效的控制,造成对企业的整体性缺乏了解。由于各自为政,企业缺乏一个有效的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不能对企业档案进行有效的利用,不能充分体现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分布管理模式又称集中―分散管理、网点式管理、联邦制管理,是指企业的档案由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和业务职能部门分别管理的一种档案管理模式。分布管理模式与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相比,档案管理更加便利、高效,更能满足各个办公机构协作办公的需要。但是分布管理模式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由于是档案管理部门和业务职能部门分别管理企业档案,谁具有企业档案的优先保存权、管理权,及那些档案优先存放在档案管理部门还是业务职能部门,这些都很难进行清晰的划分。长此以往,档案管理部门的作用将会被弱化,造成企业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2 当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缺乏

当前,有的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独立运行,有的在其他部门的管理之下,档案管理人员大都不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很多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或专业调入过来。档案管理人员有的受教育程度低,不具备运用档案、图书、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能力;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而且往往档案管理工作是其兼职,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这些都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缺少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缺少档案管理的体系化、系统化建设,使得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顺利的应对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

2.2 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现象突出

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制度性建设,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档案管理分散,职责分工不明确、责任落实没力度等现象,造成国有企业目前档案管理杂乱无章的局面。更甚者,国有企业的某些档案信具有较强的保密性,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缺少必要的保密措施,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保密意识,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使得涉密信息被随意借取、复印,到时企业的保密信息被泄露,这些都会给企业甚至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

2.3 管理方法更新?Q代较慢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方式方法依旧采用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没有进行管理模式上的转变,造成目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信息技术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能为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甚至出现了档案管理与企业发展相互脱节的现象。目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没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在当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把档案管理工作摆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造成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难以有序的开展。

3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应具备的创新思维

3.1 建立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

一支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举办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班,或者选派人员参加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培训活动,促进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实践的工作的长期积累,经验不断地丰富,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会有质的飞跃,对档案管理的认知将会不断加深,能够吸收不同管理模式的额优点,结合企业发展的自身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适合企业发展的档案管理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3.2 建立档案管理的长远规划

档案管理工作要立足长远,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发展,企业是不断向前的发展的,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档案管理工作要结合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适时调整档案管理模式以满足企业各个时期的发展需求,一是要做到管理合理有序,二是建立弹性机制,保障企业顺利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保证。

3.3 建立服务化的档案管理模式

国企档案管理篇5

外国企业档案管理

私有制决定了国外的大部分企业档案属于私有财产,企业有权自行处理自己的档案,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管理要求和标准。各个企业一般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立档案部门,配备管理人员,其档案管理模式也呈现多样化。

日本是档案管理模式多样化的代表,多数企业选择了分散管理的档案管理体制。档案都放在形成部门,无须移交。部分设置档案室,有的接收、管理各部门档案,有的只管理企业历史档案,也有的负责整个企业的档案管理。现在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许多企业还采用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将档案室的信息管理体系纳入整个公司的信息体系。

美国企业一般实行整体分开、部分集中的档案管理模式。大多数企业档案文件分散在各形成、利用部门,只有经营业绩较好的大企业才设立档案馆保存与企业发展有关的文件,而且公司董事会记录、股东大会记录、法律文件、专利文件等重要文件及其他竞争性文件并不保存在档案馆。一般是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分开,文件管理处于分散状态,需要永久保存的文件定期向档案馆移交。企业档案整理简明实用,分类简单清晰。从档案部门建立的情况看,一般作为公司某个部门的下设机构存在。虽然各企业的档案部门可能设立在不同的部门,但是其职责都非常明确和一致,即为企业自身服务,为研究企业发展史、宣传企业形象服务。从档案提供利用的情况看,主要为企业内部利用,同时奉行谨慎的对外服务政策。档案馆一般只有少量正式的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的研究、开发利用、编研等工作,档案的整理编目雇用临时专业人员进行。但这并不影响企业开展档案工作。因为,在美国,一般要具有档案历史学、图书信息学硕士学位才有资格申请成为档案工作者。一些企业常常聘请公共机构的档案专家充当企业档案顾问。所以,企业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一般都比较高。

此外,各国企业还有其他一些档案管理模式,如由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代管多家企业档案,其形式既有企业集团内成员企业之间的档案协作管理,也有行业内的档案协作管理。有的企业不愿或无力保管自己的档案,却又想看到其档案被保存,这些企业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将档案交由公共档案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代管。有的企业干脆将档案捐给公共档案机构。

俄罗斯企业档案管理的状况则有些特殊,由于剧变后,许多原来的国有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或私有化,其企业档案的归属与管理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俄罗斯联邦档案全宗条例规定,构成俄罗斯联邦档案全宗的企业档案不能私有化,必须由国家登记。《国家和市政财产私有化档案文件登记程序条例》规定,被私有化企业的档案不属于私有化机构的财产,属于国家或者市政所有,经国家或者市政档案馆的鉴定后,整理转交到该机构法定继承人临时保管,如果没有继承人,就由相应的国家或者市政档案馆接收。但是相应的接收制度已被废除,导致这些企业的档案尤其是员工档案得不到妥善处置,有的甚至被损毁丢弃。

外国企业档案立法状况与保护政策

据国际档案理事会对世界142个国家及欧盟等国际组织的调查,大多数国家没有专门的企业档案法律法规,仅有少数国家在法律中将企业档案作为国家遗产的一部分。各国立法对企业档案的表述各有不同,有些国家明确将企业档案视为国家档案遗产,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65个国家,虽然在法律中没有明确使用“企业档案”的字眼,但也没将企业档案排除在文化遗产之外。加拿大将企业档案归入“全部档案”(total archives)中。

但是多数国家将企业档案作为档案收集的内容。特别是在欧洲,有许多收集和保存企业档案的公共档案机构。以法国、英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对保存档案的企业提供资助或实行减税政策。在美国,一些联邦政府组织(包括国家文件与档案署下属的国家历史出版物和文件委员会和国家人文基金会)有向接收企业文件的公共库房提供资助的项目,但不资助企业。但是申请资助的竞争十分激烈,要求被资助机构保存文件的企业为保存和管理文件进行了投资――这恰恰是企业常常不愿做的。许多国家限制企业文件的转让和出口,如欧盟在1993年的文化产品流通的规定中限制50年以上的档案出口。

国外企业档案管理对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的启示

通过了解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的情况,我们得到了如下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根据企业实际选择合适的档案管理模式。

在国外,企业一般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是否设立档案部门保管企业档案,并选择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档案进行保存。在我国,按照有关规定,国有企业必须采取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体制,而不少非国有企业也纷纷仿效。我们应该注意到,企业档案管理除了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外,还有着其他多种模式,不能不加考察分析盲目采用某种管理模式。采用何种档案管理模式,不宜搞“一刀切”,应本着效益与适用的原则,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

我国非国有企业的档案工作一直是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的一个难点,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大多数也属于私有而非国有性质)的档案管理经验。所以,企业既可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也可以采用分散管理模式,还可以采取设立联合档案室、业务外包、托管和聘请档案顾问等多种形式。

二、国企资产与产权变动过程中,档案处置应慎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部分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发生了变化,转变为私有化企业。原有国企的档案处置问题也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全新的重要课题。在解决国企资产与产权变动过程中档案流向、鉴定、处置、费用、管理、利用等具体问题时,我们可以吸取俄罗斯的管理经验与教训。国有企业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在国企资产与产权发生变动时,必须确保原有档案的完整、安全,经整理鉴定后,原有企业档案应移交其法定继承人临时保管,或由相应的档案馆接收保管。

三、改革档案监管方式,发挥协会的作用。

外国企业档案管理的自发性和随意性给企业档案工作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很大困难,各国企业档案工作者已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企业档案协会陆续在各国建立起来,这些协会由档案工作者、利用者(常常是历史学家)和企业文件所有者(企业代表)组成,每年不定期召开企业档案工作会议,处理有关企业档案各方面的问题。如制定企业档案分类与著录标准,开展有关企业文件的调查,提供培训课程,联结企业档案工作者网络,对企业档案工作经验进行交流和研讨,以此来加强企业间档案工作的联系。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企业档案的专门立法,一般都充分尊重企业的自,并提供资助或减税政策。同时,各国档案协会在制定业务规范,提供人员培训,交流管理经验等方面,为提高各企业档案管理水平起了很大作用。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的优势在于,有专门企业档案的规定,为企业档案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一直对企业档案工作进行监管。但是,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管理手段的变化,必须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的方式进行改革:第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意识到,监督与指导始终都是为企业服务(我们也要使企业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是为了炫耀和享受权力控制的愉悦。第二,监督指导工作应在充分尊重企业的档案所有权和自主管理权的前提下依法进行,把工作重心放在档案执法等宏观层面上,除了违法行为应该依法处理外,其他具体的档案管理事务应以引导为主,不宜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这样才能使企业档案工作走上正轨。同时,应充分发挥档案协会的作用,依靠协会开展对企业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与经验交流活动,是值得尝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Archivists, volume60. fall/winter

2. Lesley Richmond THE MEMORY OF SOCIETY: BUSINESSES,http://www.ica.org

3. 大谷明史,日本企业的档案管理体制,档案学研究,1998(2)

4. 张永慧 尚真,赴美考察企业档案工作的启示与思考,档案学通讯,2000(2)

5.江河,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中的企业档案工作――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分会第六次大会暨企业发展与档案工作研讨会部分观点述要,北京档案,2003(12)

国企档案管理篇6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档案管理 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在传统的模式下,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强调效率的管理模式 ,并且更为实际的是,处于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没有能力与精力去管理企业的档案问题,可是这些档案是企业的资源所在,需要通过社会化的途径,将企业的档案业务外包出去。在当前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档案事业要想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需要将其与国家的政策措施、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相适应,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对于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而言,需要在记录国有企业各类经济、管理活动全过程的同时,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

一、现代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化解析

(一)现代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诞生,现代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企业改革,加快转换经济体制,不断建立独立经营、自负营亏、自我发展以及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技术发展等各个环节正在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与考验。然而相对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我国多种经济成份的不断发展,加快形成了企业间市场竞争的新局面。而国有企业不断要和同行竞争,和乡镇企业与集体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竞争,而且还要加入到国际竞争。这些竞争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企业产品质量,而且还取决于谁取得了领先优势。以上均要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高效率、高效益、高得益”的发展状态 。所以,作为国有企业内部的档案部门组织,以前那种看门守摊与四平八稳的工作精神面貌明显与之不相适应的。这对国有企业档案部门在客观上提出了要求,国有企业档案部门必须通过高效率与快节奏的工作方式为国有企业方针目标的顺利实现作出努力,要付出全力地创造高质量与深层次的政策、市场以及技术等方面的相关档案信息。作为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层面的工作的档案工作能不能为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与技术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功效,是当前档案工作的核心问题,因此,对于国有企业对档案工作就提出了有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二)现代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解析。

现代企业在激烈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能不能取得生存与发展乃至兴旺发达,通常取决于该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国有企业档案中通常拥有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的重要机密,国有企业档案高效率而且有序地服务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大部分重复使用的科技图纸与技术文件是国有企业生产建设当中必不可少的方式。而国有企业一旦丢失全部档案,不要说是提高生产力,就是能否恢复生产也非常困难。就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协作的而言,我们能够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解释:其一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协作一定要有企业档案管理服务的“委托方”与“方”,所谓 “委托方”指的是有丰富档案管理服务经验与外包需求的企业,所谓“方”是指负担企业档案管理作用的档案中介性组织;其二是企业在社会化协作当中中,相关“方”按照“委托方”的自身需求提供高效地档案信息的有偿服务,它的服务费用由档案管理实际任务情况决定 ;其三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协作的实现能够减少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相关成本,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在如今不失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一个非常高效的补充手段。

二、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的实现手段是业务的外包。

目前,随着我国国有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企业的工作量与业务运行也不断增多,导致国有企业的人力与物力等各方面资源很难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更加需要很多的人力与物力不断投入,怎样处理这一难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国有企业档案的高效管理,降低国有企业的负担,这成是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档案管理机构的大量涌现,为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带来了便利,加快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发展进程。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档案社会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当前,我们处于是信息化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进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当中,也全面反映出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国有企业将档案主要交付给社会机构进行管理,国有企业和社会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完全借助信息的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二者的高效交流带来了技术保证 。国有企业内部人员熟悉的技术知识与技能根本无法适应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通过企业外部界的档案管理工作团队,他们往往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会应用先进地信息化管理技术,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三、国有企业档案社会化管理实践

国企档案管理篇7

管理主旋律。【关键词】创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渐明显,档案管理在国有企业与时俱进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明显滞后,难以为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不断更新的服务职能,因此,探究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

首先,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发展滞后,难以与企业的快速发展相协调。在企业的成长历程中,企业档案管理一直处于弱发展状态,其工作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和广泛认可,渐渐成为企业无足轻重的附属部门。

其次,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职能始终局限于“重藏轻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主要从事档案的采集、整合、保存等活动,工作职能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难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高质量及服务。

再次,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理念落后,难以适应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为了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企业档案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然而,目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理念缺乏创新意识,始终处于管理链条的末端而缺乏主动发展意识,无法形成企业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

最后,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欠佳。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经常成为闲杂人员安置的“二线地区”,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主动发展意识,业务能力停步不前,难以与国有企业的发展相适应。

二、创新唱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主旋律

档案管理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忠实记录者、评价者,更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探究企业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之路将会直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创新档案管理人员培养体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企业档案利用率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成为创新档案管理的有力抓手,能够通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档案的利用率,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要全力构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体系,积极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创造再发展、再提高的机会,实现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企业还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构建科学的竞争体制,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科学量化和合理评价工作人员的绩效考评,为档案管理人员创造岗位升迁和提高薪酬的机会,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体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白热化,如何科学调控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人事机构,铸造业务精、能力强的专业档案管理队伍,既做好国有企业发展相关文件的“仓库管理员”,又要主动参与企业日常管理,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一个个成功案例,帮助提高企业重大决策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充分发挥档案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创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使之与企业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摈弃传统落后的管理体制,积极构建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竞争氛围,全面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为企业的大发展作出贡献。

(三)创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职能。企业档案管理要发挥档案文件管理功能,通过科学整合企业发展信息,科学处理企业的各类档案,积极开发档案文件中的信息资源,大力推进企业档案文件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归纳出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为重大决策提供必要的服务,以此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档案管理还要实现企业文件电子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建设数据库系统,将与本企业发展信息有关的文件全面纳入数据库系统,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电子化、便捷化和高效化,为以后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文件查询和信息查询提供信息化服务,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四)创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理念。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要改变工作方式,走出传统的“坐以待客”的落后模式,以科学化、信息化的企业档案管理系统为强大资本,积极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理论支持。企业档案管理还要改变落后的档案管理手段,积极构建科学化、正规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大力提高档案材料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为强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有效依据。企业档案管理更要提高档案文件的真实性,实现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严禁出现个人随意改变人事档案的情况,积极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总之,积极探究创新对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能够全面开发企业档案管理的积极作用,为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寻找强有力的抓手,通过提高企业档案的利用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焦晓玲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 才智,2012(18).

国企档案管理篇8

【关键词】国企管理;档案管理;管理工作;管理内容

随着国企迅速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不再适应于如今的国企发展。因此,必须根据目前国企档案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加强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对企业的档案管理进行创新。下文就目前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对国企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方式和途径进行分析,望能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内容

国企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众多,但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共有7点:第一点,负责接收档案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以及保存等一系列工作。第二点,对企业的精神文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实际情况进行总结,以便及时地开展管理工作。第三点,对企业各部门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对其进行指导和培训,确保工作到位。第四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及拟定考核评审制度。第五点,负责对企业每次的例会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对重要资料进行归档。第六点,负责编制各类档案资料的检索工作,编写档案的相关参考文件,以提高档案的检索效率。第七点,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对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实现现代化、网络化的高科技管理模式。

二、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缺少完善的体制。从过去的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中可以发现其缺少完善的体制,由于档案的管理模式较为传统,对档案资料只是一味地保管,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如工作人员在档案的归类整理以及保存环节上浪费的时间太多,却没有及时地将档案资料提供出来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二)档案管理人员意识较为落后。随着国家不断地改革和企业不断地发展,市场的发展趋势已经与过去的发展趋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档案管理人员还是依靠陈旧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脱离了新时代的发展轨迹,导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三)企业领导忽略了档案管理。在国有企业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领导只是一味地追寻企业的业绩和经济效益的发展,往往忽视了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使得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初步阶段,也没有管理工作的相关体制和措施,严重地影响了企业档案管理水平。为了确保国企的档案管理工作力度能有所保证,企业的领导必须主抓档案相关工作,力求取得应有的成绩。

(四)档案编研工作力度不够。档案的编研工作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但是从目前国企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其档案编研工作力度还远远不够。充分发挥作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真正目的,而实现目的的手段就是管理工作措施。为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有效落实到位,为了确保企业能全面发展,必须使管理工作和档案的编研工作相互配合。

三、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方式

(一)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和体制。一是建立自我运营体制,即要大力宣传档案管理的真正意义,可以举办档案管理相关的活动将档案管理的工作意识深入人心,为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最有效的基础保障。二是建立档案工作的合作化管理,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各部门形成的档案资料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是有重大影响的,所以相关部门、相关人员都必须参与档案管理工作体制的编制工作。

(二)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指的是通过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效率。需要对企业档案管理的系统进行研究与开发,对档案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这两项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运营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便有效地提高档案收集、整理、建档、保存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的效率,从而发挥出档案管理在企业改革中的功能和促进作用。

(三)加强档案资料的再开发利用。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一些档案资料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加强档案资料的再开发利用,将收集与归档的信息资料进行一次开发,并对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揭示与提出的二次开发,对档案信息资料的浓缩进行三次加工开发,通过这三次开发,可以巧妙地将传统的、陈旧的档案资料充分地利用出来,将保存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合理的再开发利用,将这些档案信息资料的真正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大效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国企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当今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以及加强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方式分别进行了论述。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从而确保国企档案管理工作能有效落实,确保国企能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