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水利水电工程导论8篇

时间:2023-07-24 09:23:24

水利水电工程导论

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水利水电;管理

abstract: the water is the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 the water conservation, the water and electricity project is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s the national economy important means that is the safeguar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 personal safety and property important measure, is national and people’s precious wealth. unde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s instruction, strengthens to the water conservation, the water and electricity project management, causes its display major function, makes a bigger contribution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is the new tim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important topic, this article makes the shallow discussion.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and electricity; management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水资源按人口的平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更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现状

自新

3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深入贯彻 科学 发展 观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 经济 的基础,深入学习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将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贯彻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实质性飞跃的重要保证和必备要求。

3.1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立法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管理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面的立法还存在不足,有诸多漏洞,加快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立法是实现管理的基础,依法管理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健康快速发展。水电、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设计到多个方面,立法也要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好立法工作,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立法不足,都有可能使其没有可以遵循的 法律 准绳,在实施过程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必然导致相应的恶劣结果出现,从而对整个工程的建设使用造成影响,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说,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前提基础。

3.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经营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既要实现社会利益,又要实现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效益的实现更为重要。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实现,可以更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积累财富的同时,为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坚实的物质保障,为管理单位的职工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保障,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良性开发循环。我们追求的效益,是以最小的社会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回报。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要确立经济效果分析制度,对工程的建设管理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指标体系,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保证经济利益的顺利实现。

3.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主体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也不例外。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的配比还不足以满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地区,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技术水平也较低,缺乏管理工作实施的基本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一定要转变过去那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加强对管理意义的重新认识,良好的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延长工程的使用期限,为国家节省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相反,落后的管理不但不利于工程的顺利投入使用、积累社会财富,还有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所以说,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素养以及待遇保障,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的重要措施。

3.4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各部门的协作配合

一个高效团队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团队组织形式是增强团结精神的最佳形式,从而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涉及到诸多产业部门,而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设计部门和施工部门的工作,管理要深入到每一个环节之中,因为管理工作从设计、施工环节就已经开始,地形观测、水质勘察、施工步骤等等都需要严格的 计算 规划,所以这就需要各部门的协作配合。 现代 工作越来越讲究团队合作的力量,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工作,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培养部门之间的合作精神,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总结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要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既利用环境又保护环境,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是我们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所在。相信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社会积累更多财富,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

参考 文献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水利水电;管理

abstract: the water is the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 the water conservation, the water and electricity project is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s the national economy important means that is the safeguar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 personal safety and property important measure, is national and people’s precious wealth. unde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s instruction, strengthens to the water conservation, the water and electricity project management, causes its display major function, makes a bigger contribution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is the new tim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important topic, this article makes the shallow discussion.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and electricity; management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水资源按人口的平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更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现状

自新

3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深入贯彻 科学 发展 观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 经济 的基础,深入学习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将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贯彻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实质性飞跃的重要保证和必备要求。

3.1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立法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管理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面的立法还存在不足,有诸多漏洞,加快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立法是实现管理的基础,依法管理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健康快速发展。水电、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设计到多个方面,立法也要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好立法工作,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立法不足,都有可能使其没有可以遵循的 法律 准绳,在实施过程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必然导致相应的恶劣结果出现,从而对整个工程的建设使用造成影响,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说,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前提基础。

3.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经营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既要实现社会利益,又要实现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效益的实现更为重要。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实现,可以更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积累财富的同时,为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坚实的物质保障,为管理单位的职工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保障,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良性开发循环。我们追求的效益,是以最小的社会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回报。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要确立经济效果分析制度,对工程的建设管理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指标体系,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保证经济利益的顺利实现。

3.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主体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也不例外。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的配比还不足以满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地区,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技术水平也较低,缺乏管理工作实施的基本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一定要转变过去那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加强对管理意义的重新认识,良好的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延长工程的使用期限,为国家节省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相反,落后的管理不但不利于工程的顺利投入使用、积累社会财富,还有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所以说,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素养以及待遇保障,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的重要措施。

3.4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各部门的协作配合

一个高效团队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团队组织形式是增强团结精神的最佳形式,从而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涉及到诸多产业部门,而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设计部门和施工部门的工作,管理要深入到每一个环节之中,因为管理工作从设计、施工环节就已经开始,地形观测、水质勘察、施工步骤等等都需要严格的 计算 规划,所以这就需要各部门的协作配合。 现代 工作越来越讲究团队合作的力量,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工作,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培养部门之间的合作精神,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总结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要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既利用环境又保护环境,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是我们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所在。相信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社会积累更多财富,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

参考 文献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水电施工机电安装 安装问题 问题分析 机电问题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柱,其建设规模和建设数量正在不断扩大。相对于的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机电安装工程也经历了从少到多,从慢到快,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面临越来越大的建设规模,单机容量日益增大,机组的数量也所有增加,这就对机电安装提出了挑战,增加了安装的难度。目前,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机电安装还存在许多啊问题,既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

1.施工过程受环境影响较大。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施工中受河流的地形、地质、气象和水文都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施工进度控制管理中,围堰填筑、施工导流和基坑排水都是主要控制因素。

2.施工组织困难。

绝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都处于交通条件不是很发达的偏远地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及机械设备的运输难度加大,不仅仅是运输成本有所增加,也增加了设备的运输风险,加大了施工的组织管理难度。

3.环境苛刻,要求严格。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都较大,施工涉及的工种较多,工程量巨大,施工的强度较高,周围的环境干扰较为严重,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论证和进行优选,才能保证施工质量,而对工程的质量要求通常都较高。

4.施工过程中操作类型较多且复杂。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隧洞开挖、石方爆破、高空作业和水下作业、水上作业等,作业类型较多,作业工序较为复杂,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

1.安装工程组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水利水电工程在安装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大量的超级超限部件需要在施工工地上进行焊接、组装,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质来讲,通常都不会存在较为平整的大片施工工地,机电设备安装前组装作业的基本要求很难满足,同时由于场地的交叉使用和多台安装机组的平行流水作业,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对土建施工造成影响,加大了安装工程的组织和管理难度,相应的提高了安装的技术要求。

2.安装强度高,设备要求精度高。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安装的机组台数也逐渐增多,导致机组安装强度越来越高。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机电设备对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以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为例,其安装误差范围通常都是采用1/100mm来进行控制,部分工程中误差要求甚至更小,这就要求具备高超的安装技术,追求安装“零”误差。

3.安装工艺复杂,交叉作业较多。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安装时,受制于工程运输条件的约束,许多发电机组的部件都无法在制造厂完成加工和组装后,运输到工地进行安装,而是需要将零散的部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导致原本就不宽敞的施工工地上堆放了大量的待组装零件,同施工现场其他工程施工造成作业交叉,加大了安装的复杂程度,增加了安装工作量。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电安装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1.安装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设备的基础尺寸、位置和标高出现偏差。

设备的基础尺寸、位置和标高出现偏差,出现此类问题绝大多数原因都是由于施工图纸标注的尺寸和机电安装时的尺寸存在偏差导致的,例如在土建施工图纸上所标注的机组标高和水利机械图纸上所标注的标高不完全相同,在土建施工图纸上未考虑垫铁厚度因素,对设备进行绷重梁配筋布置时,就缺失对垫铁高度的计算,导致在机组进行安装就位时,无法按照设计的高程进行安装,而只好采取去除基础表面的混凝土,降低高度,或是放弃使用可以调节的垫铁,来保证机组的安装高程。

(2)安装前预留的孔洞存在位置偏差和尺寸误差。

机电设备安装前,在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支撑模板的材质较差,导致在振捣时因为挤压而使模板变形,从而导致混凝土凝结后,出现预留的孔洞位置和尺寸与设计的标准存在误差,另外,土建工程施工时,对孔洞的定位时,参照的基准线不准确,也对导致孔洞的偏差。

(3)遗漏预留的电缆孔洞、电缆沟转弯位置的空间不够。

在泵站工程中,机电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电缆的数量较多且走向非常复杂,由于土建工程施工时,极容易遗漏预留的电缆孔洞,在进行电缆转向操作时,没有电缆转向的空间,另外由于工程设计的原因,导致电缆转弯半径太小,无法满足电缆转向的要求。

2.防治质量问题的相关措施。

1.做好安装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阶段时,要由具有机电安装专业知识的设计人员对土建结构设计、机电安装工程等提出自己的技术要求,如:穿墙管道预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固定件预埋、主机组地脚螺栓的孔洞预留、电缆孔洞预留、通风设备构件预留等。要将核心的技术要求在土建结构图上反映出来。在进行土建施工之前,土建施工技术人员要和机电安装人员共同对土建工程和机电专业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以避免后期施工出现差错。这就要求机电安装人员要有一定的土建相关知识,以看懂包括结构预留孔洞图等土建施工的图纸,要了解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管控,同时也要求土建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机电安装的施工图纸。

2.提高机电安装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土建工程和机电安装的施工方案存在一定的交叉,有时也存在一定的相互矛盾,相互受到影响。如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和预埋的部件时,对预留的孔洞位置要确保准确,而在进行立模和振捣操作时,又容易造成预留的孔洞和预留位置发生偏差;在进行主机组安装调试时,要求工作环境保持安静和清洁,而施工现场往往存在室内装饰施工和工程的机械作业等交叉作业,这就要求要保证机电安装施工方案要保持灵活性,要适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拟定方案时,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注重各项因素的协调配合,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安装施工方案。

3.做好交叉施工的配合。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机电安装过程中交叉作业较多,不仅仅涉及到施工场地,甚至出现工序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为了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水平,就有必要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工程的配合和协调,共同做好工程施工。

五.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机电安装时出现的问题较多,设备安装单位要提前采取相关措施,做好质量事故的预防工作,通过加强施工管控,提高设备安装质量,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永刚 水利水电施工中机电安装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 《科技致富向导》 -2012年24期

[2]邹伟清 浅议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机电安装问题 [期刊论文] 《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21期

[3]陈华 水利水电施工中机电安装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 -2011年3期

[4]黄小松 水电站机电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期刊论文] 《商》 -2012年23期

[5]龙光森 阐述在水电施工中机电安装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2期

篇4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工程实习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18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Practice Reform Combin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WANG Yu, ZHANG Ping

(College of Hydraulic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Engineering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aching higher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However, due to the scale of the enterprise system and the university culture change and other issues led to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 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innovative, application-oriented training objectives.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summary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on stage, to practice teaching in understanding practice, production internships, graduate school internship proposed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program,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quality hydropower project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internship; reform

0 概述

在2009年底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做出庄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非化石能源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①水电作为目前可再生和非化石能源中资源最丰富、技术最成熟、最经济、电网吸纳最现实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改善电力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③通过30年大规模的建设,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南盘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上游的水电开发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水电总装机已突破2亿kW,2015年水电装机容量计划达到3亿kW。尽管如此,水电在整个能源中所占的比重目前仅为14%,因此在可预期的未来,水电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黄金期。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规模和目标才能顺应我国水电发展的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提高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形势的核心培养目标,因此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及经济体制改革等原因造成了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实习教学存在认识实习“走马观花”、生产实践实习“雾里看花”、毕业实习“难上加难”等问题。④⑤⑥

1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实习现状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这样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工学学科,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单位是否能够实现无缝对接,直接胜任实际生产和工作任务。然而近些年国内高校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上却出现了与培养目标相差甚远的问题,国内众多教育学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⑦⑧⑨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实习以使学生建立对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增强工程概念为目的;生产实习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基础;毕业实习是使学生能结合已学专业知识和毕业设计任务,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习受实习场地、生产安全及相关管理制度等制约,无论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还是毕业实习都只流于形式,实践性和创新性不强。(2)实习经费不足、时间不足、指导不足,影响实习质量。由于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加之大中型水利枢纽多位于山区,远离学校,实习成本偏高,导致实习经费不足成为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项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3)实习场所联系困难,实习基地建设不足。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模式下,企业不再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支持大学办学的传统义务,出于经济利益、安全生产及管理方面的考虑,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造成实习单位联系困难。(4)安全责任制,影响了实习项目的开展和实地单位的能动性。按照学校要求,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仅负责联系协调,而且还要负责安全。在学生人数多,指导老师少的局面下,安全责任全部落在指导老师身上,使得指导老师的任务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当好安全员、协调员和保姆。这种要求的错位,不仅是教师负不起的责任,而且限制了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和实习内容的拓展,降低了实习教学效果。针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对该专业工程实习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 结合地域优势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实习改革

结合地域优势水利水电专业工程实习改革是针对该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不同要求和目标,结合学校周边水利水电工程相关单位进行整体和局部,参观和参与,动眼和动手相结合的实习模式。

2.1 认识实习改革

认识实习是让学生通过实习,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业内容、发展动态、所涉及的工程领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认识实习的目标,认识实习中学生主要是以动眼和动脑为主,教学的重点主要是促进学生对于专业内容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认识实习主要以水利水电工程参观及网络媒体资料收集形式进行。参观的水利水电工程主要选择学校周边典型水利工程,这样不但可以大大缩减实习成本,也便于实习过程中安全管理。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网络上收集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在实习过程中与实际工程做对比分析,充分调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以三峡大学为例,由于学校位于水利水电工程丰富的湖北省宜昌市,其周边既有诸如三峡、葛洲坝这类巨型水利水电工程,也有如西北口、香客岩等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结合三峡大学的地域优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主要选定不同特点的典型工程进行,例如三峡-葛洲坝大型梯级水电工程,渔洋河流域不同坝型和水电站类型的水电工程。由于认识实习以拓宽眼界为主,因此参观的工程较多,如果学生全部集中进行,势必会造成实习管理困难、安全责任大、实习效果差等问题。因此,认识实习将学生按工程一次容纳量进行分组,然后在各实习工程之间以循环的形式进行(图1)。实习的内容主要是以学生了解水利工程的任务、主要类型、组成建筑物及各个组成建筑物的作用。学生在实习前通过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收集相关工程资料并整理实习提纲,同时签署安全承诺书。教师在指导认识实习时主要以介绍、讲解和启发为主。实习成果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经历完成实习报告,并以5~6人组成实习小组,进行实习成果整理的汇报展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相互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更好地达到认识实习的效果。

2.2 生产实习改革

图2 生产实习流程图

水利水工程生产实习是使学生结合已学专业知识对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关键环节及步骤有清晰的概念和理解。鉴于目前生产实习安全责任大,实习单位管理困难而造成生产实习难于顺利开展的原因,拟对水利水电工程生产实习进行如下改革:(1)生产实习采用“总了解”―“详任务”的模式在学校周边水利水电设计院或施工单位进行,也即首先由老师统一带队进入设计院和施工单位进行工程设计流程及施工流程的了解,主要以视频讲解、实地参观及工程师现场讲解的形式进行;其次对学生以10人左右的规模进行分组,建立实习小组与实习单位具体科室的联系,实习科室给学生分配安全风险较低且学生易于完成具体任务,例如图纸绘制、简单计算、工程设计等,并限期完成;学生接受实习单位的实习任务后,可将任务带回学校完成,并定期相实习单位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及问题交流。(2)生产实习过程实行校内校外共同指导制度,每个小组分别由校外实习单位一名工程师和校内一名专业教师共同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实习任务的分配和成果的评定,并给出成果成绩;校内导师负责任务的完成及其完成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并给出实习过程成绩。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明确的责权关系,更有助于生产实习完成的质量。(3)生产实习成绩评定由实习过程成绩和实习成果成绩两部分组成,并分别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分别给定。(4)实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与工程现场和实习单位的实时沟通和联络,掌握设计或者施工工程的最新动态,有利于实习任务的有效完成。生产实习流程图见图2。

2.3 毕业实习改革

毕业实习是使学生能结合已学专业知识和毕业设计任务,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普遍存在参与少、讨论少、接触少、实践性不强等问题,建议毕业实习采用分散实习的模式就近在学校周边的水利水电企业单位进行。首先学校与相关实习单位建立稳定的企校联合实习基地,明确学校与实习单位对应的责权利,进行制度化和常态化管理;其次学校将学生分散到不同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再将学生分配到各生产单位及责任人。毕业实习前学生签署安全承诺书,确保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导师给出实习鉴定及实习成绩,实习鉴定作为重要毕业条件归入学生档案,同时学生返校后以答辩的形式进行毕业实习成果汇报。实习单位可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选定优秀者在实习单位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学校为实习单位实习导师计算工作量,提供指导经费。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调动了工程单位实习导师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实习是提高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客观要求。目前由于教学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等原因造成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等教育中的工程实习环节较为薄弱,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所在地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域优势,本文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可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2012043)

注释

① 单晓东.水电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大科技支撑[N].中国水利报,2010-09-16.

② 曹楚生.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5):550-553.

③ 李国栋.中国水电发展概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7(4):222-223.

④ 龚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习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8):106-107.

⑤ 李旭.水利水电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蔬菜,2012(4):58-60.

⑥ 刘闯,邬万江,韩明辉.工科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 206-209.

⑦ 程红强,胡良明.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效果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29):219.

篇5

关键词:施工组织;水利水电工程;组织设计;设计理论;组织管理

我国水利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后完成了多项举世瞩目的水利项目,但是同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于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伴随着体制的发展和改革,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水平。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及概念

(1)概念

在工程设计文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其是对拟建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技术和施工准备的指导性文件,其是工程项目建设之前的战略总体部署,是缩短建设周期、探讨施工科学管理的独立学科。

(2)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我们知道,水利水电工程结构非常复杂,工程量巨大,有着非常高的施工质量要求,并且往往建设地点都是在交通困难的荒山峡谷,此外,还会受到气象、地质、水文等很多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应该确定总的是施工进度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选择半成品和原材料的规格、数量以及产地;选择适合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施工设备等;对所需要的能源、劳动力进行估算,全面合理的安全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时间、空间、人力、物力、技术等等,这些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几项主要内容。不同阶段的设计有着不同的深度,从内容方面,我们可以将施工组织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所用到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材料是一切建筑的根本,建筑物的最终实现都是要依靠材料来堆砌,因此,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对材料的供应加工方式以及特性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2)施工方法

如大坝、厂房、隧洞等如何实施,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对来是比较复杂,我们要进行具体的研究,要进行长时间的理解。

3)施工总进度

发挥时间效益,对工程实施的时段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到度汛的条件、设备的采购时机、导流的方式、资金的投入等。业主们都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其工程项目,尽快发挥效益,但是并不能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就进行盲目的施工,施工工期必须要从科学合理的角度来进行论证。

4)施工条件

对施工条件以及工程的周边环境进行研究,要重点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比如说:调查供电条件、设备的维修、道路的运输条件以及钢材、水泥的来源等。

5)施工导流

在主体建筑开始正式实施之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河道的水流进行控制,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其实就是与水打交道的工程,控制水流的主要方式就是导流,也就是对河流进行疏导。

6)施工总布置

对供电、供风、砂石骨料加工系统、交通、供水、混凝土拌和系统等为了建筑的实施进行的场内外布置进行研究,这其中也包括废弃渣的规划等,其中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必须要进行的重点设计内容有桥梁、供电、道路、供水,前期的工作我们习惯上称为四通一平,也就是供电、通讯、供水、道路以及场地平整。

二、设计理论以及施工技术

(1)设计理论

无论是从实践方面还是理论方面来看,施工组织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在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先进性和科学系统星,总体的设计理论手段落后,方法较为单一,很多设计的界限、深度、概念等都较为模糊,定量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施工组织设计新形势提出了很多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变化,我们要以世界为标准,将平均的先进管理水平与施工技术作为设计的参考,不能只将施工单位作为对象来进行设计考虑,要拓展设计的概念,添加合同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内容,要将其转化为市场竞争观念和技术经济观念,要讲计算机以及系统工程等现代化设计手段和理论方法应用到其中。

(2)施工技术

坝体填筑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坝面的流水作用。对工作段以及作业的方向划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大型施工设备的运行和正常进场以及坝体的最大面积进行同时考虑。可以将大型碾压机械的施工条件作为划分坝体流水作业面的衡量标准,其宽度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大于机械设备的最低条件和标准要求。进行坝体填筑作业的具体流程步骤,应该是在进行施工流程次序的划分过程中,与实际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相结合,对填筑的面积、场地的气候、作业的强度、铺料的方法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考虑后最终确定。在冬季或者是低温环境施工事,要特别需要注意对作业的时间进行控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失施工材料的热量,循环操作生产的时间要尽可能的减少。要科学的对坝体填筑进行划分,在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施工之前,要先对坝体流水作业面进行明确。

一般采用无轨滑模进行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从中心条块向两端跳仓浇筑面板,采用自卸车对混凝土进行水平运输,入仓通过U形溜槽,溜槽布料需要进行人工摆动。面板混凝土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布料应该按照每层25-30cm厚分层进行,插点的间距要小于40cm,距离滑模的伤口卸料口的距离要小于1m,振捣深度需要能够达到混凝土层底部5cm以下。混凝土在模板滑升在模板上口禁止堆放,两端的提升要匀速同步,保持平衡。混凝土在浇筑完一层后进行一次滑升,滑模的滑升速度不可以超过一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滑升的高度一般为25-30cm,速度一般在1-2m/h。混凝土在脱模后要对表面进行人工抹平、修整、压面。在出模后混凝土经过二次抹面,早期要进行保湿,中期要进行洒水,后期要进行流水,要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养护。

三、施工组织管理及设计方法

(1)设计方法

在对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参数选择与分析方面,从传统的通过类比分析和施工经验来确定发展到了现在的数值分析施工参数、优化比较施工方案、模拟试验施工过程等尤其是计算机动画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编程技术等的广泛影响,将动画显示与图形显示有机结合,让模拟的效果更加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更加逼真。

(2)施工组织管理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和施工组织相互配合。我们必须要努力应用管理学当中的新方法与新理论,来进一步提高施工组织管理的运行效率,必须要让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都具备现代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工程建设才能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总结: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利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学习新技术和新理论,要运用新的管理方式,以进一步促进水利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启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探讨田,科技信息,2008(03).

篇6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2011年政府了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兴水利、除水害的核心政策。重点强调水利建设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国内的水电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水利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专业类高等院校,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是目前教育者的一个重要议题。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对学生培养的定位为努力培养全面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理工兼备的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具有专长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或研究型人才。本文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从几个方面拟对教学中的改革方法进行简单探讨,为使学生获得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适应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综合性人才。

1 课程建设内容

1.1 教学目标

水电站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是水力机械和水电站建筑物两门课程的组合。其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有关水力机械的基本知识、水电站建筑物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水电站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表现,关系到其从事水工建筑设计的能力和设计成果的安危。

1.2 健全课程建设教材

针对水电站课程教学,明确了其在专业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和教学计划中的任务,制定出了先进的实用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目前,本课程组成员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及学生反馈,编写完成了适用于水工专业及相邻专业的、以“二本”学生为对象的《水电站》教材。教材具有如下特点:(1)理论阐述严谨,文字通俗易懂,图文结合紧密,便于学生自学的特点。(2)从内容上作了调整,遵循“够用”、“能用”、“会用”的原则,适应“三本”学生的基础状况。(3)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增加了与工程实际联系的内容,加强了从实际工程中抽象出来的例题和习题。(4)增加了每一章的小结和思考题。同时推荐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中有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规范、工程设计、毕业设计参考资料及参考书等。

1.3 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

教学课程改革和建设课程体系的主体是教师队伍,具有团队精神、高素质业务能力的教师团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本课程组经过多年积累,已形成良好的教学传统和教学风格。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展,课程组为每位青年教师指定指导教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分别采取了后续教育、讲课大赛、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谈论、参与多种教育、教学环节、及时总结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为做到前沿知识及时进课堂,课程组近年来补充了多位青年博士教师,做到了产、教、研结合,保证了教学效果。现在高级教师所占比例为70%,45岁以下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为85%,年龄结构合理。教授两名,副教授3名,讲师两名,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均较合理。由于课题组成员在多年教学过程中严格把握教学规律,并配以有效、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每年教学效果评估优良率达90%以上。

2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方法

在进行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学习之前,学生认识和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较少。针对工程实践经验、水电站课程中专业名词多、概念抽象的特点,对以往传统“三元结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尝试。即将课堂教学(一元)、实践性教学(二元)、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三元)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专业知识培养和素质教育、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为一体,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并有助于学生创造智能的开发,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2.1 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课堂教学。为了实现启发式教学,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习题课和讨论题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出从简单问题引出复杂问题;从实验现象引出重要概念;从工程背景引出理论问题;从正面问题引出反面问题。

(2)在课堂讲授中淡化繁琐的公式推导与数学运算,强化定性分析,强化基于基本概念的直观判断,突出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使学生懂得“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性质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得出某些结论。

(4)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留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去想、去自学、去研究,讲好每一章的结论与讨论,克服过去讲得过多、过细、过全,学生不用思维,不用动脑筋的灌输办法,改变教师“一言堂”,展开课堂讨论,活跃学术气氛。此外还要严格控制课外常规作业的分量,让学生不仅有问题可思考,而且有时间去思考。

(5)对例题和习题加以精选。例题和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有启发性,能举一反三。教师讲例题绝不是为了教会学生“照猫画虎”,而是让学生通过应用,深入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从另一侧面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篇7

1.1辩证唯物论观点

某坝基夹层双侧的岩体侧向抗滑效应比较大,如果按照既有的规律,不进行考虑的话就不符合坝基的实际。但是,进行绝对地考虑的话,也不一定非常合适。事实上,只要按照正常的办法,将其作为安全储备,而不参与坝基稳定计算就可以了。

1.2整体论观点

每一个工程地质问题都存在一定的系统之中,只有采用系统分析法才能够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系统方法论认为,人们在研究和解决系统问题时,仅仅重视各要素自身的可靠性是不够的,而应当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对具有必要可靠性的诸多要素的优化组合,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效应最佳,而并不追求每个要素自身可靠性都达到最高等级。否则,工程地质决断就必然是偏于保守的。

1.3经验支持论观点

随着工程地质勘察的深入,其经验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大。工程经验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工程地质环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研究[1]。工程地质勘察的经验还能够帮助人们分析地质状况是否适合进行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操作,如果能的话,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注意哪些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理论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逐渐实现了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亦是如此。这些先进的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水平。实现现代化的操作、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将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工作的必然途径。近几十年来,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研究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从勘察技术到测试技术,再到数值分析技术等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虽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在理论、知识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以及地质信息获取难等原因,导致了水利水电地质研究工作无法成为一门精确的学科,在众多方面还存在的缺陷。

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应该涵盖到多个方面。但是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于受到理论以及经验方面的限制,只考虑到地质信息的基本调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仅对水利水电工程区的地质进行简单的分析,为建设人员提供建设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等信息[2]。这样,就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够完善,为工程建设提供的帮助也较为有限。自20世纪70年代,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勘察的工作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包括多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地质信息的调查;工程地质问题的提出、分析以及判断;对工程地质进行改造的问题分析;对地质信息进行监测以及反馈,并且依据监测反馈内容进行调整。基础信息的调查是勘察工作的基础,然而后3个方面的增加则逐渐完善了勘察工作,将勘察的目标从简单的地质勘察延伸至地质工程方向。这种方向的转变能够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同时也给勘察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是地质专家,也要了解水利水电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水平。

4水利水电勘察实物工程量与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的关系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首先是要进行地质勘察,进而对地质做出决断,这是该项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因为决断的质量会直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的参考。但是对于这一环节,许多人存在一个误区,主要是关于水利水电勘察实物工程量与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的关系。许多人会认为工程地质问题决断质量完全与勘察实物的工程量成正比,受到勘察实物工程量的直接影响。但是实际上,二者并无如此明显的因果关系。勘察实物工程量会为工程地质问题的决断工作提供基础,但是决断的质量大部分还是取决于勘察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利水电工程所面临的地质条件往往较为复杂,这本身就对勘察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这么复杂的地质环境,勘察人员要想进行正确、科学的决断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综合决断能力。

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决断风险问题

工程地质决断风险(简称地质风险),主要是指因为重要地质信息的遗漏或者工程地质决断失误等原因,为社会、经济以及工程带来危害的事件。所有的工程都想通过建设,在风险降到最低水平的前提下,达到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水利水电工程也是如此。但是有些人一味地要求工程完全无风险,是不够科学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认知,尤其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选址往往是在河道、山体等地质较为复杂的地区,这些地区所面临的地质风险概率很大。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都必备地质勘察流程。通过这一工作来对地质进行分析、决断,指导工程建设,降低地质风险。依据地质风险事件的危害程度,可以将风险事件划分为毁坏型风险事件和损伤型风险事件。从实际而言,损伤性的风险事件是被允许的,但是毁坏型则完全不予允许。虽然地质风险客观存在,但是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减少损坏,勘察人员们必须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利用经验等各种理论,结合实际对地质问题进行正确的决断,确保决断质量,将地质风险控制在最低的状态。

6水利水电岩体工程稳定性地质评价问题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岩体之上,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还需要对岩体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及评价。这一工程由坝基工程、地下工程以及边坡工程等构成。实际的分析评价中,要立足工程实际,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开展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分析首先要为岩体工程确定目标以及预定工程需要达到的可靠度。此外,为整个工程建立一套完善的稳定性评价系统,从整体出发,利用系统将各个单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使得稳定性评价工作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一工作的科学、有效也将为后期的地质决断提供基础。

7结语

篇8

一、水利水电施工的工程现状

(一)随着水利水电的迅猛发展,为了能很好地控制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工程质量,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对的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在逐步完善中。然而,很多施工单企业不以为然,他们实施国家的措施和规定只是流于表面,走形式主义,而不切实执行,很多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又是挂横幅、又是贴标语,表面好像是在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但这仅仅只是一种形式,没有有效地执行,有名无实,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二)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他们中很多属于老一辈的技术人员,他们那个年代专业的老师很少,有关方面的书籍也不多,学习理论技术不系统,很多东西都是来自于实际的施工过程,往往实践强于理论。在很多需要较强理论知识的工作方面,比如方案的策划,施工组织的设计等方面,就显得不足,更多的都是盲目地相互抄写,针对性不够,专业的技术性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再有,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结果导致施工现场经常出现秩序混乱,施工人员不接受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指导,不按规范施工的现象,影响施工质量,造成施工浪费,给建筑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施工企业管理的影响

施工企业过多强调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而忽略了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工程开工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方案不具体、不齐全,总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完善,技术交底资料准备不充分,到工程开工之时,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导致项目管理出现混乱,变得不可控。

(二)人工的影响

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基本都是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理论知识很差,施工方面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从以往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获得的,他们的思想就是抓进度、赶工期。现在很多劳务队薪资发放都实行计件,多劳多得,这就对他们的工作造成误导,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质量,只求结果,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结果质量检查不合格,要求整改,最终既耽误工期,又造成成本损失。

(三)材料的影响

材料是水利水电施工中最多见的,也是工程竣工后最直观的展现,因此,材料的质量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可见一斑。很多施工队伍为了控制成本,往往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和废旧材料,或者通过非正规途径选购一些没有正规合法经营执照商家的材料,这些材料的加工通常都是暗箱操作,没有经过严格正规的质量检验和认证,质量没有保障,结果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危害极大。

三、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施项目相关领导责任制度,项目的一切活动都要经过项目领导或项目负责人的签字同意,尤其是材料、设备、人员的管理和应用。项目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工程必需的人员、材料、设备要严格把关,审核然后通过项目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能生效。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领导就是第二责任人,落实好各自职务和任务后,对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就有据可查,有人能当了。当每个人身上都担负起责任的时候,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就得到了保障。

(二)加强施工人员的培养

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对象,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培训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点。在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主体人员基本都是农民工,他们的动手实干能力毋庸置疑,但是理论知识方面就相对落后,因此,施工单位如何管理好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施工是问题的关键。

1.对劳务队加强施工前的培训,强化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并出台相应方案,根据施工人员在工作中表现的优劣实行奖惩制度。

2.施工技术人员应提前做好方案,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方面的技术交底,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执行。

3.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要实行跟踪检查,对质量不达标,安全防护不到位的部位要求限期整改,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要进行罚款。

(三)加大材料管理力度

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需要大量应用,它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导致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在采购材料之前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在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再来实施成本控制,不然容易造成偏差。因为工程材料的种类繁多,范围涉及较广,所以要对材料实施严格控制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工程施工前一定要拟定好材料的采购方案,准备好材料,以免误工。其次,材料的选择一定要高效、尽量能循环使用的。再次,材料员在选购材料的时候要做好材料的质量检验,选购那些有质保的商家,严把质量关,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最后,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项目领导人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进行看管,每天做好材料使用情况的相应记录,并检查材料是否有变质、生锈、老化等现象出现。此外,材料的使用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不能随意支出,更不能乱扔乱放,材料的领取要经项目负责人签字同意方可,杜绝私自挪用,做好详细的记录,管理好材料,保证工程质量。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不能儿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做好质量管理和控制,提前做好准备方案,对涉及一切与工程质量相关的人、事、物都要严格把关,从源头出发,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晓双.浅谈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9):38-39.

[2] 吴超.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5):160,166.

[3] 张力.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