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传统文化的弘扬8篇

时间:2023-07-27 09:28:41

传统文化的弘扬

传统文化的弘扬篇1

关键词:电视媒体;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所有外来文化的借鉴吸收都必须建立在我们民族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否则将失去方向,甚至造成混乱。在电视媒体日益市场化、电视节目日益西化媚俗的今天,我们的电视宣传怎么坚定不移地高举弘扬民族文化的大旗,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振臂呐喊:“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是对“眼球”经济和西方“娱乐致死”和坚决否定,从中我们又能听懂什么呢?

目前我国文化发展同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时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电视作为主流媒体之一,应发挥不可替代的媒体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且以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这些宝贵遗产正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民众的期望、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电视媒体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各电视台卫星频道要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栏目。而早在2004年,山东广播电视台就率先开办《天下父母》栏目,作为山东卫视品牌栏目,也是全国最早创办的、省级卫视中目前唯一一档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孝道和亲情”为宗旨的电视栏目,其核心理念是“让家庭更和睦、让社会更和谐”。开播8年来,已访问了400多位孝老爱亲、道德高尚、无私奉献、感天动地的人物,制作播出了《久病床前有孝子》《救救竹子》《季羡林的亲情家事》等400多期优秀电视节目,为弘扬孝老爱亲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教材,成为山东卫视情义立台的扛鼎之作。该栏目连续多年获得山东省十佳栏目、全国优秀电视栏目、部级政府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星光奖”、中国电视领域最高学院奖“博雅奖”。

多年来,《天下父母》栏目还举办了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百善孝为先,明星做模范”,连续五年举办了“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推选活动”和颁奖盛典,推出了唐国强、姜昆等五十位演艺界孝子,引起社会良好反响。他们成立了“天下父母文化传播中心”,开展中华孝心示范工程并在全国建立示范村,树孝风、定孝制,让示范村成为我们社会的典范。目前,《天下父母》已在全国十几个数字频道和部分地市级电视台播放,在全国15个省40个城市创建了亲情教育基地176个,亲情教育示范市2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放眼全国,传统文化正成为众多电视媒体的选择,电视媒体正以其普及性、大众性、形象性、包容性、权威性的特点和优势,成为弘扬传统文化优良媒介。2012年,河南省巩义市电视台《中华家道》频道开播,此频道以中华传统文化贯穿于全天节目,集中向广大观众介绍中华德育文化、孝悌文化、家谱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广大观众提供量大味足的精神食粮。以频道为依托,巩义市还逐步承办“道德讲堂”活动,将坚持“道德讲堂”与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成巩义文化宣传的新阵地;与“文明市民”“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和宣传相结合,打造道德建设新高地。这是一个最基层电视媒体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让广大观众共同享受、品味沉淀于我们血液灵魂中的传统文化的同时,让更多的人用优秀传统文化来规范行为、提升素质、凝聚力量、汇成社会良性发展的强大动力。

西方媒体和西方社会学家有这样的定论,维持社会安定需要法律、道德、媒体、宗教四大支柱。传统文化电视栏目是以道德建设作为主体内容的,承担了道德和媒体的重任。大国崛起需要文化的底蕴和传承,让中华文化浸润国人之心脾,涵养国人之胸怀,补养国人浩然之气,让它弘扬于世,屹立于世。

传统文化的弘扬篇2

我讲的“三个自觉”是指实践上的自觉,理论上的自觉和方法论上的自觉。所谓实践上的自觉,就是要自觉地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上,深入到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坚持以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秩序、新型的人际关系、伦理关系为总体价值坐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指向,切实了解我国人民的文化需要和精神祈求,来看待和处理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实践上的自觉本质上是一个立场的问题。立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人民的需要、社会实践的要求,才是我们坚持做好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当代传承和弘扬的不竭动力,也是衡量我们在这方面工作做得怎样的价值尺度。当前我们在对待和处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上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不能正确地区分其精华与糟粕,我以为就是因为缺乏这种实践的标准,偏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所谓理论自觉,就是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毕竟是在以农耕为本务,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是适应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为其存在根据的,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深刻历史局限性的烙印,例如等级制、家长制,权力至上及其在伦理上所反映的权力与义务的分离与对立等等。对于这些糟粕的东西,我们必须持批判的立场,清除其至今仍然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建设所造成的不良影。但是更重要的我们还必须看到,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又毕竟是我们的先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宇宙与人生、对社会和人的关系所作出的理论反思和价值建构,它凝聚了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的生存智慧和价值追求,它是中华民族通过世代相传而构筑起来的共同精神家园,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实现对自己民族和国家认同的血脉和精神纽带,它汇聚了极为丰富的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伦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和牢固基础。因此,在认识和对待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方针,科学地区分精华与糟粕,实现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统一。在这里,批判和继承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批判的目的是为了继承,没有批判的继承就会陷入复古主义的泥潭;没有继承的批判,就会重蹈文化虚无主义的覆辙。同样,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也是辩证统一的,超越创新是批判继承的价值指向,只有超越创新,具体说,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激活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生命力,才能推进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伦理文化),才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在牢固的基础上,真正使其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认同。所以同志指出,只有坚持上述辩证统一,才能引导和推动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历史证明,在这个过程中离开了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是不可想象的。

方法论上的自觉也十分重要。人们常说立场、观点、方法。很显然立场和观点是重要的,从根本上讲它们是决定方法和方法论的前提和基础,但方法和方法论也不是可有可无、简单地由立场和观点来决定的,特别是对待复杂的社会问题上,方法是否科学不仅反过来又可以影响立场和观点,甚至可以动摇本来是正确的立场和观点,造成南辕北辙的后果。历史曾经出现的教条主义、独断主义就是证明。在方法和方法论自觉的问题上,坚持唯物史观的方法和方法论是头等重要的,但不能把它公式化、教条化,在这里同样有一个创造性运用的问题。而要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和方法论,我以为就有一个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多学科的横向联系,实现方法和方法论上的多样化、综合化的问题。事实上,方法和方法论上自觉与否,本质上是一个视域是否合理的问题,它往往决定着我们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判断力和选择力。在这个问题上,包括西方在内的一些新兴学科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古典阐释学理论认为,现代人和传统伦理文化之间,也即它们说的阐释者和被阐释者之间所存在的现在和历史的“时间距离”,是可以跨越的一道鸿沟,而跨越的途径就是“对话”,通过“对话”来达到“视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阐释者要扬弃自己形式上的“主体性”,而被阐释者则要扬弃其形式上的“客观性”,双方都以“事实本身”的逻辑为转移,这个“事实本身”的逻辑不是别的就是时代精神。阐释学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我以为就有其合理之处和积极的成分。总之,方法论上的自觉,关键是方法论上的创新,在这里我们需要有一种开放性的文化胸怀和王船山说的“坐集千古之智”的文化视野。

传统文化的弘扬篇3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莫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并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辉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能作出正确评价与判断;培养爱科学、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诚实、勇敢、尊师敬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虽然历史比中国早一些,但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三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延续力,这是什么道理?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国不仅有着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统,而且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美德传统。就是这血统与传统,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就是这两统影响着、凝聚着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的稳定运行,维系了社会和谐;就是这两统的凝聚性与延续性,使中华民族祖德与祖魂代代相传。

传统美德教育是前人经过五千多年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结果。

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刻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古往今来,涌现出多少勤劳向上的名人,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但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有些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过去的公子哥儿、娇小姐什么样,他们也差不多了。

事实上,家长重视对孩子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品质的并不多。现在,我国几千万个独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小太阳”,凡事都围着独生子女转。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处于幸福家庭,优越的生活环境,祖辈父辈们过多的照顾、宠爱、放任和袒护,致使独生子女从小就以家庭“小皇帝”自居,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产生了父母宠爱自己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的错误思想。而一些学校为了迎接科技挑战,只顾传授科技知识和能力,却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结果,智能上去了,德能下来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质出现问题,见利忘义、骗财害人,不讲人格、不顾国格;自私自利、损害公德;虐待父母、不讲孝敬的非道德现象时有发生,民族形与民族魂,遭到严重的扭曲。要遏止和消除这些社会的非文明、非道德现象,除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外,还必须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而传统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学校的教导以外,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所以,应当站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从中能正确分辨真与伪、善与恶和美与丑,知荣辱、明爱憎,让学生实践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勇于实践,着力实践,真正按着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__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既惭愧又兴奋。惭愧的是,我从十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到现在接触传统文化也不过区区十年功夫,和真正的大师相比,是蜉蝣和大鹏鸟的差别。然而令我兴奋的是,年轻的我尚有充足的精力和热情去恣意遨游,在传统文化的精神海洋里乘风破浪。

我非常感谢首都师范大学给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提供了十分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渠道,北一区的图书馆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宏伟,但是你一进去,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厚厚的《传世藏书》,满满排了三个柜子。

我认为“典籍”便是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我们大学生活的第一通道。我专门了解过身边的同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有的同学会直接将“传统文化”等同于“文言文”。其实这也是我小时候的想法。这种理解看似简单粗暴,但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没错,进入大学之前的我们,基本上都是从课本教材里面学习一些零星的传统文化文本,为了应付考试也根本无暇思索背后的精神内涵。而一旦进入大学,也有不少同学对“之乎者也”的古文嗤之以鼻,总想赶紧摆脱。

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人痛心,也有人痛斥,但我觉得,时代的浪潮会把所有的泥沙都淘洗干净,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有像在座各位一样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存在,我相信我们的民族精华就有希望薪火相传。我身边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榜样,他是我们文学院师范班的同学,熟读四书五经,信手拈来完全不是问题。

一开始大家会觉得他就是个书呆子,平常也不怎么说话,走路飞快,人称“小马达”。但是在我和他交流,或者说“辩论”之后,我就完全被他的修养所折服了,这个看起来瘦瘦弱弱的书生完全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和气魄。也是因为他,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我们学习中的垫脚石,而是不可或缺的,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精神食粮。

除了文化典籍之外,“活动”是传统文化走入大学校园的另一个重要的渠道。相比于高小的学生而言,大学生无疑有更多可以自由利用的时间。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亲身经历。除了参加一些校内组织的活动之外,通过老师的介绍,我还参加了一些社会上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说书院中国的一些有关茶文化、古琴文化的雅集和四维通慧书院的讲座和游学。现在社会上传播传统文化的法人组织有很多,“四维国学”是我个人认为当中做的最得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

它不仅有联合北京高校的支教活动,而且还会资助大学生组织传统文化游学。去年暑假,我个人担当了第五届“瞻礼圣王”游学的领队,和刘宏毅老师一起去河南游学,收获颇丰。这些社会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走出校园,去更广阔的天地,获取到更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更高维度的能量。归根结底,其实这些社会活动是为了帮助我们建设更美好的精神花园,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就首都师范大学而言,本身就有非常优厚的文化资源。

文学院就有鹿鸣演颂社和鹤鸣吟诵社,两个社团都已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作为自己的宗旨,并在此方向指引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作为鹿鸣演颂社的社长,我十分荣幸接触到著名演颂家胡乐民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演颂社蓬勃发展,先后出演了二十几场大大小小的活动。比如说4月23号的世界读书日,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邀请我社参加读书活动,我社社员集体表演了《光的赞歌》。对处于这个阶段的我们来说,学习传统文化,老师的带领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胡乐民老师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能给我们很多帮助和指引的老师。胡老师为人十分随和,每次他出差回来都会和我们同学交流心得。最近他去成都参加中国影视高考培训联盟会议,他将所思所得分享在我们的微信群里,足足有一个小册子那么长,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在鹿鸣演颂社里,同学们不仅能原创古诗,还能将之生动地演绎出来。

此外,我本人还在鹤鸣吟诵社担任骨干,参演过一些吟诵节目,比如说《木兰辞》、《木瓜》等等。主要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吟诵是古代读书人学习与交往的基本方式,优美而高雅。古人三五知己,怡然唱和,旗亭画壁,流觞曲水。

以这样一种真诚而高雅姿态生活怎么能不让人向往和倾羡?恰好学校也提供了非常优厚的吟诵资源,比如说像杨懿兰老师的讲座、徐建顺老师的吟诵课等这个暑假我们还将迎来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到时候名师济济一堂,场面会更加盛大。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能学会各种各样的朗诵、吟诵的技能,还亲身体验到一种更加自然而惬意的生活态度。所以,我认为,传统文化离我们大学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反而可以说是触手可及的,我们要做的,可能就是用自己更多的身体力行去表现,去感染。但并非刻意地表现,唯有我们自己本人真正了解和受益于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将之发扬光大。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__在北大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传统文化”四个字多达五次,所引用的传统文化文本更是超过二十余条。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堪称世界上最难的三个哲学问题几乎都可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找到答案。

我们本自具足如此优厚之文化资源,怎能坐而废弃?因此最后,我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斗胆以鄙人之见阐述我对“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四点建议:

第一,沉下来。我认为大学生首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前远的意识,这就要靠积累和沉淀,一边从阅读中积累,一边从活动经验中沉淀。从下往上打基础。也就是__所说的“勤学”和“明辨”。

第二,走进去。身处校园之中的我们,不能两耳只闻窗外,一心只读圣贤,必须先有勇气走进社会去实践。扩大自己的经验范围。在这个环节,是否能做到“修德”和“笃实”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价值的高低。

传统文化的弘扬篇4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http://不断深入,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上的追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催生了人们在精神生活的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除了有丰厚的物质作为基础,还要求强大的民族文化作为保障。然而当前我国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三鹿事件”、“郭美美事件”、“小悦悦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在向我们警示,当前社会我们不能仅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真正治标的良方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迷失了自我,不能用传统优秀价值观来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泛滥成灾。导致传统的诚信和伦理沦丧,道德底线崩溃。如果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中,我们不能很好的守住传统道德的精髓,几千年的沉积下来的美德就会毁于一旦,那么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会受到阻碍。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产生了一些列的文化发展问题。如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推行的全球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抹杀各不同民族文化本质特点的文化认同危机以及弱势文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文化生存逐渐走向市场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样就产生了许多不容乐观的现象,一味的追求物质利益原则,“启蒙”“审美”“深度”在不断的被“娱乐”“收视率”“效益”等一些媚俗的文化产品所充斥。有的艺术家公开表示,他的创作目的主要是娱乐,不追求深刻的思想内涵,不追求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和人文关怀。创新意识不强,模仿之风盛行。大同小异,在视觉和审美上使观众疲劳,还有一些是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追逐成名不择手段,。明星艺人炒作现象屡见不鲜,在炒作和包装上寻找出路,用低级的噱头和耸人听闻、甚至丧失道德底线的所谓“卖点”吸引眼球。一些作品通过暴力色情、陈腐迷信、八卦奇闻来促销谋利。

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成为当前我国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要求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保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性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考察,不同文化在发展中相互冲突,但也有相互汲取和融合,随之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在进一步加深。然而,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性特征,是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区别与其它民族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同时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是人类文明丰富多彩的源泉。因此,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不能以一种形式的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形式来实现,要在发挥民族文化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交流、融合来实现的。所以民族文化的融合是要以承认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在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来实现的。为了建立统一的全球文化更要求保护和发展民族的文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面对跨国公司和某些发达国家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更需要文明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保持民族独立自主的地位。

二、强化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监督

行政监督部门加大对媒介机构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近期制定的相关指示等情况的监督。例如广电总局公示了“2011年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的通知,通知指出,2011年,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申报公示的剧目共123部、3941集,同意公示的剧目共71部、2321集,其中,近代和古装的历史剧共有37部。对于荧屏掀起的历史剧风,广电总局特意批评了不尊重基本历史史实的现象,更指出个别剧目存在胡编乱造历史的内容和情节,在价值导向上出现偏差,要求必须纠正这种现象。广电总局强调,历史题材电视剧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习历史知识、深化民族记忆的重要渠道,是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要求广大电视剧工作者在创作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时,要把握住两点:一是真实可信,要在尊重历史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这是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生命所在;二是要坚持唯物史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转贴于 http://

传统道德、传统文化。市场监督要依法对大众传媒内容实施监督,严格查处流入市场的各种不健康的图书、软件和网络信息等。公众http://监督是直接来自于广大群众的一种监督形式,积极宣传提倡公众明白自己对媒体监督的权利,尽快形成公众监督的社会机制。

三、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

传统的优秀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利益的追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应该肯定的是传统的“以义制利”的原则仍然是基本的原则: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对利益的追求都是不能不受到道德的制约。否则,没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经济活动也就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而我们眼下的市场经济中,一个诚信严重缺失、假冒伪劣肆意泛滥的恶劣环境,目前社会上“三鹿现象”肆意泛滥,屡禁不止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断代和缺失带来的恶果。“三鹿事件”是一面难得的镜子,爆出了一些列问题。像“蝴蝶效应”一样轻易击败一大批企业和一串党政军领导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还是需要严格遵守传统价值观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比古代的社会利益关系复杂的多,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常常遇到新的伦理问题、道德要求和利的取舍。要是传统的优秀价值观文化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就要不断的研究市场经济的需求,来规定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

四、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传统文化的弘扬篇5

【关键词】党校;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68-0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历史遗留的产物,是反应中华民族历史到现代社会不断的更新变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结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传统文化有着研究和传承意义的党校在探讨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发展时,也要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

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写照,反映着一个民族从古到今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包含着民族特征、历史风貌、思想进程的总体体现。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学术界的研究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认为是从古到今流传的一种文化。另一种则是认为是一种思想的更新,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到后来的炎帝、皇帝时期,再到汉、隋、唐、宋、元、明、清直到现代社会,伴随着时代的变更思想文化也在传承中不断的在更新。还有一种则是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活”的非物质的存在,在稳定的历史长流中,继承着好的部分,将已经过时的部分进行更改,适应着新时代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传统文化又在不断的茁壮成长。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历史精神、优秀思想及优良传统的全部凝结。

(二)传统文化对党员的意义

党员是各级优秀干部选拔的重要条件之一。普通民众在没有成为党员之前,在学校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对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不是那么的深刻,并不能达到一个领导干部所需要的知识面以及素养。党员在成为领导干部的时候,需要的是纵观全局,能从历史文化中吸取教训,能够跟着社会发展的步伐,给团队指引正确的方向,带领自己的团队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更好的造福人民,服务社会。因此只有经过全面的学习,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及发展史有了全面的了解,党员才能在知识面及素养得到充分的提高。

二、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的进程有它的历史性和发展性,它有自己的耻辱,同时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可以增加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以及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来说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现在我们从对国家、对社会、对党员的认识来了解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对国家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世界,中国也是一个文明大国,这也体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像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基本的道德礼仪,都是传统文化不断的传承下来的,也是一个国家建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础。

中国历代的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非常的重视。邓小平曾指出“到懂得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也曾在信中写到“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历史的学习”,也多次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体现了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富强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传统文化对社会的意义

中国正处于一个发展中的状态,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转变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文化领域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国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不断的增强,思想也不断地发生着转变,造就了现在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特别是新生代的人们受到的侵蚀最大,无法辨别新事物的对和错,有对传统文化的误解,甚至对传统文化进行诋毁和误传,这是非常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且对国民的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也需要有一股力量来带领国人走出误区,重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其实,文化就是隐形的社会生产力,积极的、科学的文化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为我们创造一个和善的,美好的,健康的社会环境,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对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传统文化对领导干部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更主要的是对国人的思想道德的影响,一个人的德行就体现这个人的素养。领导干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自己道德素养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指引,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综上所述,党校应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弘扬。党校应该把传统文化的对国家、对社会的意义灌输给党员们,让党员们不仅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精神素养,也可以对优秀的传统进行宣传和弘扬,让国民可以走出误区,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理解,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杨瑞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3(12):47-53;136.

传统文化的弘扬篇6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 弘扬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7.02.010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以来,数十次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与当代中国文化割裂现象比较严重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客观上给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相当严重的冲击。各种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严重冲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文化结构和文化模式。尤其在青少年人群中,存在片面追求西方文化、忽视本民族文化的现象。

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带来巨大压力。一些文化甚至面临失传和消失的困境。据调查,2000年至2010年,仅10年时间我国自然村总数就从363万个锐减为271万个,平均每天至少消失100个村落,传统村落从2005年的5000个,锐减为如今的不足3000个。1999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收集了各地、各民族剧种374种(木偶、皮影不包含在内),到2013年,全国仅存剧种286种,15年间消亡了88种。

社会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认识不清,存在对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有过曲折的历史。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有一股全盘否定的风气,文化人反思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时,把账记在了中华传统文化头上,这是看病找错了病因,开错了药方。毋庸讳言,新中国前三十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也是采取了简单否定的态度。当前,一些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者或者西化思想严重的人仍然对中华传统文化抱有非议。此外,民众对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在减弱,这直接导致民众的文化素养明显退步,文化的基础在动摇,对文化的珍重感在下降。同时,在专业技能增长的同时,文化人的文化精神普遍淡化,文化不再是追求的对象,只是成了某些人混饭吃的工具。在一个轻视文化、排斥文化的社会,是难以产生文化大家的。历史上的文化大家,学贯中西,无论什么专业,首先是知识广博、学养深厚,而今这种人几乎没有了。

缺乏结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创新时代需要的深入系统的挖掘研究。

缺乏结合当代文化需求对中华传统文化全面、科学、系统的挖掘。长期以来,我们在传统文化挖掘方面缺乏科学整体的规划,研究梳理工作各执一派,学贯中西、通古知今的新一代传统文化研究大家非常少。这必然带来很大问题,首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和范畴缺乏明确界定,比如有国学、儒学、新儒家、儒教等称谓;其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阐释不清,存在各种各样观点;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对象不清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极其博大,究竟哪些属于优秀,哪些是糟粕,需要明确界定。

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在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严重不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价值观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直到今天仍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但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现代意x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解读都十分欠缺,直接导致传统文化无法与当代需求接轨,缺乏现代传播的基础。

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二者在内在上是统一的,对二者关系的深入发掘、细密阐释仍有欠缺。

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的通俗化阐释。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缺乏通俗化阐释同时存在庸俗化解释的现象,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一边是传统文化研究常常局限在学术领域,缺乏对相关典籍的通俗化翻译阐释,传统文化被公众视为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的现象比较突出。另一边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单化、商业化、庸俗化解释的现象也仍然存在。为迎合市场需求,部分媒体上的传统文化解读中存在低级的庸俗化现象,恶搞传统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非遗项目过度商品化包装,其真实文化内涵正逐渐消失,个别文物景点的过度利用也对文物本身造成损害。

传统文化的弘扬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伦理;中华文化;批判继承;中国特色

党的十报告鲜明地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认为“在新历史时期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部署中,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文化成为炙手可热的关注点,“文化走出去”“加大文化投入比例”“设立全民阅读节”“保护文化遗产地”……这些提案议案代表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对文化强国的殷切期盼。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是历史先贤留给我们的瑰宝,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作为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全中华民族共同的骄傲和财富。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想这“特色”要从弘扬传统文化来体现。因此,我们在今天探讨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是有积极意义的。

由孔子创建的儒家文化,并不像西方哲学家所说的只是一种道德形而上,而是集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于一身的、系统化的思想体系,是整个人类在农业文明时期所形成的最为发达的学说体系,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曾经为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儒家文化受到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儒家文化的先进性渐弱,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下,以官僚资本主义的形式存活下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因此,在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和领导了对儒家文化的批判运动,然因历史原因不了了之。直至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后,官僚资本文化(儒家文化的新形式)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力,依然在阻碍社会的进步。到了近阶段随着“和谐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等社会发展目标的提出,随着“百家讲坛”的火爆,儒家思想方有了复兴之势。

今天,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谈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呢?

一、“尚礼”“明德”“仁爱”“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评价古代圣贤的标准

儒家思想还倡导“人以群分”,其中的“群”字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阶级性,也就是说“尚礼”“明德”“仁爱”“至善”的对象是在社会中拥有相同利益的阶级群体。这是儒家思想的鲜明特征之一,它将人群划分成一个个圈子,在这样的圈子里,不知不觉中就积淀了过多的、历史的腐朽。这些毫无疑问将要制约国家的创新与社会的发展。

因此,对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我们从批判的角度来继承,

从发展的角度来创新。就说这个“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平等,那么,“群”应该泛指广大人民群众,“尚礼”“明德”“仁爱”“至善”的对象应该是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那些曾经带给我们国家和民族兴旺繁荣的传统文化,我们更加迫切要“重新发现”“重新认识”,让传统文化、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二、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丰富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资源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兴盛,而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和公民道德教育,就必须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与和谐文化资源。

儒家思想指导公民的道德教化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互动”。儒家伦理以人为本,认为道德是人与人互动的产物。孟子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仁、义、礼、智“四德”,这就为每个人的道德成长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搭建起心灵的桥梁,使道德教化成为可能,也为中华后世道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国际儒联顾问徐惟诚教授强调研究道德环境,他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受不断变化着的环境所制约,在没有“熟人”的环境里,不道德行为更容易发生。

孔子还认为,“吾道一以贯之”,什么是孔子的“道”呢,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陈瑛教授就此给出了新的解读,他认为孔子主要用“仁义”之道或“忠恕”之道来成己、成人、成物,这“仁义”“忠恕”就是孔子的“道”。今天,我们仍可以借鉴“一以贯之”之道,在思维方式上,要善于把握和发展“一”,用“一以贯之”的思想来落实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全过程;在内容上当前讲“仁”就是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而“成己”,益于社会而“成人”,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而“成物”。

以上仅是儒家伦理道德智慧中的“冰山一角”,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对丰富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近代以来,囿于现代与传统对立的思维偏见,国人对传统文化否定多于肯定,很多人将近代中国的落后全部归因于祖先,把责任推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身上。岂不知,中华文化曾支撑中华民族领先世界达千年之久。直到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张弘扬传统文化,这才给了传统文化复兴以政治保障。

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认同传统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领悟儒家核心价值追求。国际儒联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的钱逊教授曾经就“儒家价值追求与共有精神家园建

设”这一问题提出看法,他认为无论是共同理想、民族精神,还是核心价值体系和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每一样都要扎根于儒家伦理的沃土,都需要研究儒家核心价值――仁、义。

我们具体来看:1.儒家主张“仁以为己任”“居仁由义”,以仁和义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2.儒家主张“志于道”,将精神生活放在首位;3.儒家主张“修己以安百姓”,将个体放在群体之中;④儒家主张“养浩然之气”,具备“大丈夫”精神,由此构成民族精神的基础。不仅如此,若能将儒家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那就是“见义勇为”,它的最高境界毫无疑问是“舍己救人”“成仁取

义”。这些在利益至上,仿佛一切都可以明码标价的今天,无疑是我们最缺乏也最需要的。认同传统文化,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最重要途径。

另外,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的人文科学学者李汉秋教授认为应当重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传统节日,他主张要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如:李教授建议以七夕节作为中国的情侣节、以孟母生孟子之日即农历四月初二作为中华母亲节、以9月28日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加上已确定的重阳节为中国老人节,这些就构成了一个完善的中华节日体系,以利于弘扬儒家伦理道德、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十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四个字,早就被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不能丢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面对各种文化潮流的冲击,我们一定要站稳脚跟,秉承传统文化,坚持对儒家文化的批判继承,才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之路。

参考文献:

[1]张伟.儒家道德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山东大学,2008.

[2]张治敏.近代儒家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D].新疆师范大学,2011.

传统文化的弘扬篇8

大学生们热衷于西方节日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针对此种现象,一些高校在西方节日期间封校,组织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然而这种做法也引起了褒贬不一的反应。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一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速、学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们需要各种各样的理由放松解压,再加上西方节日期间商场的大力度活动、媒体的广范围宣传,过洋节的人越来越多。中西节日本身的特点也促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中国节日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习俗繁文缛节,常常包含祭祀和祈祷仪式,不受青年人的欢迎。中国人的节日大多是一种家族式的聚会,正式、繁琐且气氛庄重。传统的节日期间要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讲求的是节约、环保、安全,这也淡化了传统中国节日热闹的氛围。中国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法定假日,大学生们大多选择回家,校园里无法营造节日氛围来宣传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而在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期间,年轻朋友们聚在一起,气氛轻松、没有压力、是一场节日的狂欢,甚至带有浪漫的气息,年轻男女之间可以互表爱意。学校也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庆祝圣诞节和元旦节的“双蛋”晚会。而且中国节日中所要求的文化底蕴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还拥有写毛笔字、对春联等文化功底呢!传统中国节日里的很多活动也不容易普及,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对场地的要求很高,重阳节的登高活动对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就是一个奢望了。

造成节日“西风东渐”现象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教育方面的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地球村趋势的加剧,必然造成各国之间的频繁交流。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作为世界交流通用语言的英语成为了中国教育中三大主科之一,和语文、数学相提并论。由于语言学习的特点,很多人英语成绩不理想,英语在职称晋升、职位提升、出国升学等人生重要的阶段阻碍了人们的发展,导致很多中国人在下一代的教育中,不想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社会上的各种英语培训机构异常火热。英语四、六级考试、托福、雅思、GRE等也加剧了学生们的考证热。种种原因归结到一起,必然会造成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文化的融汇对于其传承和弘扬是有益的,只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彰显出传承弘扬中的文化的魅力。但如果一味地娱乐西方节日,对于中国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数典忘祖,就是对整个人类文化遗产的一种背弃了。

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大责任,然而在过去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重文化引入、轻文化输出现象严重,导致在大学生群体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化,被寄予厚望与重托的高素质人才普遍缺乏英语交流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传统中国文化的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传统中国文化能力的手段

(一)树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中国教育对于英语的过分重视引发了种种问题,在教育领域中我们正在对这个问题逐步地进行修正。现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就是很好的媒体层面的导向,学生们在娱乐竞技的同时,不但可以学到很多传统中国文化知识,还能引导社会大众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视。

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不要谈之色变,当前在某些文化领域内西风东渐的趋势主要还是由于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的目标不是外国人,首先应该是我们自己。我们要了解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崇洋媚外,是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或者“师夷长技以制夷”。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正确地对待西方文化。我们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在深入学习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民族文化的前提下,使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形成强烈的自豪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提高传统中国文化传承力和竞争力。

(二)建设大学英语课程师资队伍

我们常常在感叹中国泱泱大国,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感到语言的空洞和苍白,这种不自信源自于我们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知识的匮乏。建设一支综合知识全面,精通传统中国文化、熟知西方文化,并且具有跨文化交际视角的英语教师队伍,才能直接地、有效地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中国文化。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通过自学、进修、培训等方式加强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并且提高自己传播本民族文化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利用英语讨论中国文化的兴趣。英语教师是向学生传播西方文化的引路人,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要责任,英语教学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责无旁贷。对于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英语发音、语法、翻译、写作等基础知识,基本了解了西方文化的大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中,我们可以用英语向学生们传授传统中国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协调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的能力。弥补英语教学中完全以外国文化输入为中心的缺憾,把培养用英语准确、流畅地介绍祖国文化的能力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英美文化,也学会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合理引导学生既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不可一世。通过文化的对比,使学生能够学会鉴赏本国文化、尊重别国文化,进而培养面向世界的文化意识。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语言输入提高发展到双向的文化交流,使学生成为文化交流的积极参与者。

(三)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掘有效的教学资源,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够在英语这种交际性强、注重听说能力的课堂上真正获益。一些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也要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以前的《末代皇帝》等好莱坞影片,同时也应该反思为何这些深受全球观众喜爱、富含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影片都是非国产的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色彩的中国武侠片《卧虎藏龙》也是一部很好的英语教学素材电影。《刮痧》这种体现中美文化冲突的电影也能加深学生对于中医刮痧的理解和美国文化的领悟,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在英语氛围中了解掌握传统中国文化,才能与世界交流的同时传播弘扬我们的文化。在讨论某些话题时,教师还可以进行跨文化比较讲解。比如在介绍西方的情人节(St. Valentine’s Day)时,不妨将其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Double Seventh Day)进行对比,向学生用英语讲述美丽悲凄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教师进而引申从单词的角度讲解cowherd(牛郎)和cowboy(美国西部牛仔)相关的背景知识,还可以从短语的角度介绍英语中的Milky Way和中国文化中的“银河”的区别与关联,让学生知道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王母娘娘为了棒打鸳鸯牛郎和织女,用她头上的玉簪划出了一条银河。而在英语中,银河的相应语言表达为Milky Way。根据希腊神话传说,诸神之王宙斯的私生子赫克力斯在吸取天后赫拉的奶水时,被她猛力一推,奶汁喷到天上形成了“奶路”。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引申和讲解,学生不但可以领略本民族文化的广博底蕴,了解到传统的中国情人节比大家现在热衷的西方情人节具有更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内涵,同时也学会了一些英语表达方式的含义和用法,在将来的跨文化交流中,不但可以介绍中国文化,也不会由于误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而造成交际障碍。

除了教学方法和内容要进行改革,教材也应重新选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交流英语》(姜怡、姜欣总主编)介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10个中华文化板块:舞台艺术、笔墨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饮食文化、节日习俗、名胜古迹、服装饰品、修身养性、思想意识,每课还对相应题材的外国文化进行了介绍并配有各项技能练习,可以从不同角度比较全面地满足学生对于英语的多元化要求,在巩固和拓宽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能力。考核方式也要摒弃以往的英语考试形式,现在大部分大学生都会涉及到的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中翻译题目的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从2013年12月到2015年6月,翻译题目中的传统中国文化要素日益突显,考查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如中国饮食、宴席、中国茶、中国结、中国画、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还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汉朝和丝绸之路。对于这些改革后的题目,即使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扎实,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是会极大地影响成绩的。大学英语的课程考核中可以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设置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题型,让学生用英语这个“交际工具”进行作答,不但可以考查英语单词、短语、句型、篇章、语法等,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