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8篇

时间:2023-07-31 09:20:39

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篇1

[关键词]劳模精神 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学生

[作者简介]李会娟(1978- ),女,河南禹州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上海 20141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62-02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但是目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缺失,这只数量庞大的从业大军,其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都有待提升。劳模作为社会道德的先进典型,具有社会肯定性和主导性,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感人事迹承载着社会所倡导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在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中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

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专业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毕业生作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之一,其职业道德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这得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同。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过于强调高职教育以岗位能力体系为主的培养定位,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比如在一些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中,没有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计划、大纲,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考核标准等。

2.重理论,轻实践。当前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职业需求相脱节,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着学科化和去职业化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实际、职业教育相脱节。在课程安排上,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为主;在教学方法上简单移植一般的德育理论体系,强调“道德性”,缺少对“职业性”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在教学主体上,以没有行业、职业背景的政治理论教师为主,难以把职业、行业中的道德原则与规范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二、劳模精神在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劳模精神明确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向性。劳动模范的产生是人类劳动活动和工作实践的结晶,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作为以党和国家为主体评选出来的劳模,其形象和思想形态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层面的同构,其变迁的动力在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演变。由此相对应的是在每个劳模背后都承载着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现实政治需要的革命新伦理观念。因此,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引入劳模精神,将使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向性更加明确。同时,劳模是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能手,不同企业、行业、产业中的劳模所体现的劳模精神具有不同的品格,对之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将进一步为高职各个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更明确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2.劳模精神彰显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而且也表现在职业道德方面。调查显示,现代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甚至高于对于知识技能的要求,对毕业生最不满意的也是其职业道德素养,对此,高职院校必须保持足够的敏感性。而职业道德作为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基础,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不同企业、行业、产业中的劳模或劳模集体所体现的不同精神品格,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能够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感染力、时效性和职业性,同时也可以警示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去职业化和过分学科化。事实证明,高职院校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应该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弘扬劳模精神,使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实际、职业教育相融合。

3.劳模精神能提升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情感性。职业道德品质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即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信念(情感、意识)和职业德行为。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掌握是提升职业道德品质的基础,但职业道德认知并不等于职业道德品性的养成。“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见解,在性质上是不能自动地使这些观念变为好的品性或好的行为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品性的培育仅靠理论知识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从社会、职业实际中提炼出来的道德规范理论体系与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思维能力和习惯,以及职业道德情感、意识、信念相结合。劳模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强烈的奉献精神、锲而不舍的开拓意识,很好地体现了职业实际中的道德规范、职业习惯以及职业信念或情感。因此,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典型人格和动人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目睹榜样的行为中获得道德启迪,将劳模所承载的价值内化为自身价值、外化为道德实践。

三、发挥劳模精神育人的途径

1.开展劳模访谈,提升学生对劳模的理性认知。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根据劳模精神的相关特征,自写脚本,以视频拍摄等方式采访记录劳模在工作岗位上的一天,领悟提炼行业职业精神,并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外化为实际的职业行动,克服知行分离,做到知行统一。

2.开通劳模育人微博,及时弘扬劳模精神。建立劳模育人微博,以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劳模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如劳模们积极试水“红微博”,以“质朴”“平民”“时尚”的风格传递劳模精神。利用微博的巨大传播效力,使学生树立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基本理念;并利用劳模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现出的主流价值观来引导、感染学生,让学生向劳模学习,争取进步。

3.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校园氛围。通过劳模导师讲座、劳模团支部和党支部活动,让每个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劳模,分享劳模的成功历程,感受劳模崇高的职业道德,促使学生去思考自己的职业选择、职业规划和行为,并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实际上正在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来决定自己未来的生活。专题活动后,通过学习劳模征文、集体讨论、辩论赛等活动让高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劳模精神及价值。与专题活动相匹配的是建立劳模育人手册,记录每次专题活动的过程、内容,学生的感悟、劳模寄语等。通过手册内容再现和反映学生在劳模影响下的成长变化,这也是对劳模育人效果的检验,并有利于对之前的工作进行反思,对后续工作加以改进。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设立宣传橱窗和劳模墙展示劳模的各种风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劳模语录等形式,积极营造以劳模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以劳模风采熏陶人、以劳模精神引领人、以劳模道德影响人、以劳模思想凝聚人,实现预期的育人效果。

4.建立劳模育人基地,促使职业道德教育现场化。建立劳模育人基地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同步思考、同步推进,进一步突出劳模在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层面对学生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为此,各专业首先要深入分析,把握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与相关特点,了解在相关产业、行业、企业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劳模及劳模集体情况,并分析劳模和劳模集体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产业、行业、企业劳模和劳模集体的精神品格。其次,学校要对专业核心能力、就业岗位与培养对象的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现实情况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而提炼出需要在劳模育人基地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再次,要研究学校、专业与劳模所在企业建立劳模育人基地的可行方案和操作路径,并且要在方案中突出社会、产业(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强化科学管理、倡导文化建设、注重团结协作等方面,实现劳模在上述各方面的引领作用,使学生体悟现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的成长经历,不断激发学生潜在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深刻感悟现代产业工人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深刻认识现阶段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前景。

在劳模育人基地可以通过以下具体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第一,建立劳模育人工作室,为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搭建平台。以专业劳模为基础,以劳模所在单位里其他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熟练掌握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拥有专技特艺或优秀技法的其他工作人员为主体,建立劳模育人工作室,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并通过让学生在劳模育人工作室开展参观、模仿工作等活动,提升学生对专业领域和劳模精神的认知。第二,开展劳模讲坛,弥补学生行业现实生活体验的不足。根据教学的阶段需要和学生年级的不同,请劳模在劳模育人基地给学生讲授关于职业技能或者职业精神方面的知识。通过倾听劳模自身的实际经历和故事,了解劳模成功的因素;使学生明白浓厚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习惯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处理自身现实与工作、职业要求之间的关系,学会处理作为职业人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第三,实地参观劳模工作实况,提升学生对劳模的感性认知。根据劳模工作场地的实际情况,分批次地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劳模工作实况,采访劳模,听劳模周围的人谈劳模的故事,在感受劳模的工作状态的同时,明确精湛的专业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勤学苦练、执著进取的精神才能获得;明白企业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认同感;全面地了解劳模和劳模精神对个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第四,开展“我与劳模同工作”活动,使学生明确职业标准。让学生与劳模在工作岗位一起工作一天,身临其境地感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劳模与普通人的不同,了解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正确处理创新、竞争和团结协作的关系,使学生躬身自省,明确自我完善的目的和方法;让学生跟随劳模,服务社会一天,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索取与奉献、自我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通过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了解行业工作流程、工作艺术等。

[参考文献]

[1]陈少珍.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2(10).

[2]罗金彪.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

[3]马仁听.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4).

[4]钱康.关于加强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思考――以铁路企业为例[J].工会理论研究,2012(2).

[5]孙永成,王显义.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J].当代劳模,2012(9).

[6]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中国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篇2

一、“以劳立德”融入小学教育实践的意义

在实践中,将劳动教育理念与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相融合,促进了小学生思想道德学习观念的内化,实现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背景下,确立“以劳立德”理念的全新教育方式,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的独特之处,探讨劳动教育与德育的正向关联效应,对于创新教育教学意义显著。

二、小学生“以劳立德”教育的现存问题

“劳与德”一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备受党和国家关注的教育话题。进入21世纪后,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仍然存在德育理念相对落后、小学生思想道德课程设置不合理、思政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德育考核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另外,劳动教育更是浮于表面,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置循规蹈矩,缺乏新意,忽略学生特质教育的根本思路。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劳动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发展正处于瓶颈期,因而只有将德育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小,才能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在遵循小学生道德认知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师资水平,科学地调整道德课程内容,将德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地实现“以劳立德”。

三、“以劳立德”理念下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途径

(一)合理设置劳动育人课程培养方案

1.转变劳动态度,提升道德情操。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或消极的倾向性即是他们的劳动态度。不同的劳动态度外化为劳动行为,教师应践行特质化教育方案,因材施教地展开品德教育,站在学生视角看待问题,逐步建立情感共鸣。对于思想与行为偏激的学生予以鼓励与认可,细查其心理缺失或敏感症状,逐步走向学生,辅助其接纳善意并予以反馈,进而激发其道德意识。切勿过早定性问题学生,阻碍其劳动观念的建立和形成,可尝试委以班级责任的担当,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2.提高知劳能力,坚定道德意志。夯实劳动教育的观念,树立不断实践、不断纠错、不断进步的劳动意识,将学生品德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劳作中去,帮助小学生深化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必须要经过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的思维模式,同时在劳作实践的挫折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脚踏实地、不为虚名等品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坚定道德意志养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3.改变劳动习惯,外化道德行为。劳动习惯是培养个体的精神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有力推手。劳动教育仅仅依靠灌输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践行劳动行为,改变劳动习惯。通过小学生劳动实践技能的培养,逐步形成自我管理基础劳动习惯,以劳育价值的正向发展促进良好德育价值观的树立。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还要促使学生将辛勤劳动、踏实肯干的劳动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通过劳动实践最终实现学生在道德品性的“知行合一”。

(二)践行多元课程模式

1.学科内容多元化。多元课程模式将劳动教育课程赋予跨学科属性,多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向学生传达更多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学校应以劳动教育课程实践为载体,主要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将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美术、思想品德等课程元素纳入授课内容之中,如将劳动教育融合于历史课、自然科学课等学科课程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劳动意识和道德素养,提升学科内容的综合性特质,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学科内容多元化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以劳立德”的教育目标。2.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隐性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德育范围内的教育价值。对于小学生而言,采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深化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显性课程即为传统课堂教学,通过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收获教学实效性成果;而隐性课程则包括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实践基地的文化展览、讲座、劳动周、劳动节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被熏陶、被感染,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另外,劳动教育应当设置一些活动及实践课程,即发挥第二课堂的开放式教育功效。如,多元化主题的“尊重普通劳动者活动”、志愿者团队类型的多操作性活动以及“换客易物”特色校本课程等,以便学生将思想道德理论运用到实际劳动之中,运用多元化的实践课程,感受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渗透于劳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更为开阔的视角理解劳动教育的作用,进而强化“以劳立德”的教学主题。

(三)多方协同共建“以劳立德”教育培养模式

1.家校合作,助推“以劳立德”。理想的劳动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养成离不开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培养方式。父母的榜样作用与学校端正的思想品德教育共同促进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与劳动态度形成。小学生无疑会受到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的影响,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切勿宠溺孩子,阻碍其劳动技能的习得。与此同时,学校方面应当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活动,如劳动模范竞赛、我是创意小能手、小小雷锋主题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道德意志。2.社会助力,拓展多维育人模式。思政教师承担实施劳动教育和德育的重要职责,其专业水平决定了小学德育工作的水平和成效,合格的思政教师应当具备全面的教学能力、丰富的教学知识和较强的教学技术。此外,教师具备独特的劳动教学艺术和创新性劳动教育观点,更加有利于高效率地推动德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在全社会开展“以劳立德”主题的宣传,学校除了聘用专职劳动教育和思政教师外,还应当借助社会新鲜“血液”催化思想品德与劳动教学成效。聘用校外劳动素养和道德素质高的优秀人员作为教学顾问或名誉教师,以转变“教与学”的视角,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理念的思维布局,通过教与学模式的立体化构建,强化任课教师的育人素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合力,打造校园内外一体化的劳动教育、德育环境,全方位协同营造“以劳立德”的教育氛围,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正向成长。

(四)规范“以劳立德”的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篇3

劳动教育;概念;定位

王毓,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迄今,教育理论界并没有就劳动教育的概念和定位达成共识。这种情形不仅影响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影响劳动教育的定位与实践。因此,明晰界定劳动教育的概念,明确劳动教育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劳动的本质是改变

劳动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难怪恩格斯指出:“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然而,人们对劳动这一概念的认识却莫衷一是。

《现代汉语词典》对“劳动”一词的解读有三:一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二是“专指体力劳动。”三是“进行体力劳动。”[2]可见,劳动在现代汉语中有时包括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两个含义,有时则单指体力劳动。无独有偶。在英语中,《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labour”的解读为:“bodily or mental work:(身或心之)劳作;劳动。”劳动也被赋予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双重含义。马克思对“劳动”的解读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3]201-202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为了能够有饭吃,就要劳动,不仅用脑劳动,而且也用手劳动。”[4]认可劳动是脑力和体力的支出。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基本沿用了这一定义:“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930文新华的界定是:劳动,“它是指人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的活动。”[6]这一界定只将劳动对象指向了自然物,而忽略了社会物。

综上所述,劳动是指人有目的地支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或社会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活动。可见,其一,劳动不仅包括脑力劳动,而且包括体力劳动。其二,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可以创造精神财富。其三,劳动是人有目的的活动。其四,劳动对象既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社会物。

二、劳动教育的要义是培养完整

意义上的劳动者

关于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之一加以界定。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这一界定把劳动教育置于德育之中,淹没了劳动教育的独立性。

二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技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加以界定。例如,《中国百科大辞典》界定:“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从这一角度理解,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教育+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属于上位概念,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属于其下并列的下位概念。

三是从广狭义两个角度加以界定。例如,马开剑认为劳动教育有广狭义之分:“劳动教育的广义理解是泛指一切与劳动、生产和技术有关的教育活动。……狭义理解,即劳动教育指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即劳动者)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7]

四是把技术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加以界定。例如,《教育大辞典》定义:“劳动教育,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艰苦奋斗作风,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果实,抵制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思想倾向。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5]934国内著名劳动教育专家徐长发的界定则更进了一步:“劳动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的育人活动。它包括劳动思想观念的教育、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8]在他们看来,劳动教育是上位概念,技术教育是下位概念。劳动教育包括技术教育(选用的词汇为:劳动技术知识、劳动技能、生产技术知识、生产、技术等)。

我们认为:劳动教育是教育者在一定的时空中对受教育者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根据其付出分为: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根据其过程分为:简单劳动教育与复杂劳动教育。根据其对象分为:生产性劳动教育(细分为:物质生产劳动教育与精神生产劳动教育)与服务性劳动教育。根据其报酬分为:有酬劳动教育与公益劳动教育。根据其范围分为:自我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等。

三、劳动教育的定位

(一)劳动教育应否列入教育构成

“教育构成”这一概念源于陈桂生先生提出的教育的构成。在他看来:“所谓教育的构成,是指通常所谓‘教育的组成部分’。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9]我们认为,删除教育的构成中之“的”,改为教育构成更为简约。

1.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构成的实然努力

劳动教育与劳动是相伴而生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劳动教育,甚至没有教育。然而,试图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最早的当属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他要求每位青年都要接受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此后,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为了培养个性解放的自由人,必须注重手工劳动教育。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指出:“使人人长于劳作,并能胜任愉快,那么,他在世界上才能得到快乐,生活都有保障。”[10]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首次将工业劳动纳入劳动教育之中。马克思继承与发展了欧文等人的思想,结合大工业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530此后,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克鲁普斯卡娅、苏霍姆林斯基、凯洛夫等更成了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主力军。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就在自己执掌的帕夫雷什中学中倡导并实践了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教育构成,并深有感触地指出:“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11]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起重视劳动教育,力倡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也大有人在。颇有代表性的有:黄济先生指出:“劳动教育应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2]徐长发认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需要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答《人民教育》记者问“您曾多次提到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的提法吗?”时,回答:“在教育方针中,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句子。因而,将五育并提,实际上是教育方针的简明表达。”[13]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这段话:“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最接近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构成的表述之一。

2.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应然思考

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不排斥劳动教育。《教育大辞典》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界定为:“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5]1254从这个定义分析,凡是能够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成分均可列入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之中。劳动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纪律、劳动习惯等施加强有力的影响,自然可以列为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之中。换言之,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不排斥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与其它诸育存在并列关系。当下,有的学者把劳动教育纳入德育之中,并将其作为德育内容之一。还有的学者则把劳动教育纳入智育之中。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纳入的前提是二者必须属于包容关系。所谓包容关系就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其实,劳动教育的外延极其宽泛,绝非德育或智育的外延所能包容的。也就是说,德育或智育无法全部包容劳动教育的内容,无法完成劳动教育的所有任务等。仔细审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逻辑关系应为并列关系,所谓并列关系,就是属于同一上位概念:教育构成的各个同层次的下位概念: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构成这一概念下存在着并列的几个下位概念: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立存在的必要。这一是因为劳动教育有自己独立的内涵与外延。这是其他四育无法包纳的。二是因为劳动教育具有独立的作用与任务。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体脑结合的劳动者。而这一作用与任务的完成需要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精神与创造能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三是因为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是把一个自然的人逐渐转化为自然与社会统合的体脑结合的劳动者的过程。也就是说,依据其潜能,挖掘其潜力,张扬其个性,促成其发展,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使命。四是因为劳动教育有其独有的规律和内容。只有依据劳动教育的规律,遵循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采取劳动教育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绩效。

劳动教育与其它诸育既有独立性又有联系性。一方面,劳动教育具有独立性。这是因为劳动教育具有区别于其它诸育的显著特征。其一,知行合一性。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学以致用,是其常态。其二,体脑并用性。事实上,世上绝对的体力劳动或绝对的脑力劳动是不存在的。任何一项劳动都兼具体脑并用的特征,只不过有的体力劳动占的比重大一些,有的脑力劳动占的比重大一些罢了。其三,人类本质性。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标志。教育就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发展的。其四,劳动技术性。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加以支撑。“在现实社会中,离开技术的劳动教育和离开劳动的技术,都是不可行的,也是没有前途的。”[8]其五,劳动育人性。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言:“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14]解放人就是教育人、发展人。此外,劳动教育还具有创造性、体验性等特征。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还具有联系性。即与其它四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学者曾对劳动教育与诸育的关系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15]的确,实施劳动教育,在德育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感情、劳动体验、劳动态度、劳动纪律等;在智育上,有利于学生“做到手脑并用,把理论与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16]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活学活用,生成智慧;在体育上,有利于学生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体脑结合、协调发展;在美育上,有利于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美产生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美。总之,劳动教育和其它四育互相渗透、相互补充。

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始终占有一定的位置。众所周知,教育分为:自然形态教育与学校形态教育。早期的原始的教育即属于自然形态教育。在自然形态教育中,劳动教育是与劳动相伴而生的。也就是说,自从有教育以来,劳动教育就是教育构成的重要教育成分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17]伴随着这种真实的劳动分工的出现,即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工的出现,学校教育的产生,尽管纯粹的理论已经出现,但是学校形态教育并没有完全脱离劳动教育,淡出人们的视野。例如,在西周时期学校中学习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至少射、御、数仍与劳动教育相关。而《管子・弟子职》中的记载:“凡拼之道,实水于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执箕膺揲,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不忒。执帚下箕,倚于户侧。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磬折,拚毋有彻。拚前而退,聚于户内,坐板排之,以叶适己,实帚于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就是对学校中洒扫之道的详细要求。

此后,劳动教育始终在自然形态教育和学校形态教育的教育构成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实,换个角度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学习也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的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的定位

应特别指出的是,把教育构成划分为若干教育成分,或三育、或四育、或五育等,只是“研究者为了研究的方便与实施的便利而进行的人为的划分,事实上,它们共同属于全面发展教育系统。”[18]

至于在教育构成中各种教育成分的定位,我们认同蔡元培与桑新民的立体观,但不赞成两人对五育及关系的见解。蔡元培曾经形象地指出:“譬之人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桑新民也提出:“五育不属于同一层次,而分别属于心理发展,身心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三个不同抽象层次。”[19]224

从立体的视角审视,教育构成的五个教育成分分别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五者分属立体的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为体育,中间层次为德育、智育与美育,最高层次为劳动教育。

图1 教育构成层次图

由图1可见,首先,体育属于基础层次的教育。这是因为体育包含身心健康,而健康的身心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又是学生服务社会的基本保障。其次,中间层次的德育、智育与美育属于精神教育层次。这三育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德育与智育分别代表人的左右腿,只有左右腿粗细相近、长短相同,才能组成健全的人。人字上的美育,是沟通德育与智育的津梁。德育、智育与美育三者是彼此影响、相互渗透、不可或缺的。最后,劳动教育属于最高层次的教育。桑新民认为:“劳技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19]260我们认为,劳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体脑结合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劳动者。同时,这些劳动者必须具有相应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界限的逐步消失,“目的在于达到个人的身体、情感、心理及道德观念和美学价值的平衡发展,以为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20]的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所处的最高位置日益彰显、日益巩固。

当然,我们强调劳动教育的最高地位并不排斥其它四育的地位与作用。事实上,五育在教育构成中虽然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所属层次也有差异,但是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将各育有机地联系和统一起来,教育才能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2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5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就若干问题给临时总委员会代表的指示[C]//瞿葆奎.教育学的探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9.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全订本)[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6]文新华.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J].教育研究,1995(5):9-15.

[7]马开剑.国际视野中的高中技术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4.

[8]徐长发.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05-06(7).

[9]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43.

[10]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173.

[1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2.

[12]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与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5):17-22.

[13]余慧娟,李帆.2015关键词:改革 法治 落实[J].人民教育,2015(5):22-26.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3.

[15]李建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1-10-17(2).

[1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56.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36.

[18]王毓.全面发展教育创新的理性思考[J].天津教育,2000(7/8):33-34.

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篇4

一、素质教育发展及现状

应试教育一味地追求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将其作为评价教师优劣、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其弊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显现,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要求。从1994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在局部地区进行素质教育试验开始,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素质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形式,它不仅重视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情操,还注重对受教育能力的培养、关注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1999年召开了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灵魂。由此,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成果显著,但是在德育方面有所缺失,特别是在德育中的劳动教育方面,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的一块短板。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崇尚劳动精神,热爱劳动,自觉自愿参加劳动活动,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劳动教育是联通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职业世界、新兴创客世界等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要求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我们应该不断地完善劳动教育,补齐短板,充分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劳动教育诠释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提升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当今社会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享受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劳动教育在教育活动中逐步被淡化,出现劳动意识缺乏、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素质教育得不到更好的实施。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使得老师对孩子细心呵护甚至溺爱,独生子女很难真正接触到劳动活动,大多数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智商和情商的全面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是智力发展的丰富源泉,劳动可以使大脑得到协调发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在劳动活动中,互相帮助团队合作的意识将贯穿始终,学生之间的友情将会加深,处理情感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劳动教育丰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灵魂,是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们通过劳动不断地创造着先进文明成果。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实现德育的作用。劳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学生在参与劳动活动的同时也在养成个人的品格和持之以恒的品质。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懂得劳动光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感恩为了自己健康成长而不断辛勤劳动的父母和老师。劳动教育的不断完善不仅保证了素质教育的正常进行,而且为素质教育取得预期的效果提供了重要保证。

三、加强劳动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提升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劳动教育在培养青少年的独立生活能力,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有着其他各育不能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是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和养成劳动习惯的基础,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积极引导学生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提升综合素质。

(二)大力弘扬劳动精神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人们充分感受劳动光荣的日子,是体味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的日子,更是一个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的日子。国家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表彰,是我国重视劳动、鼓励劳动的重要体现,这不仅突出了劳动的教育地位和作用,而且对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积极鼓励参与劳动

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篇5

对师德的意义,不是从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重要性排序来理解,即不是从“最”“更”的意义上理解,而是从教育劳动的性质,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地位、作用方面的特殊意义方面理解;不是从量的方面理解,而是从质的方面理解,即从教师教育劳动性质方面理解。也就是说,不是从重要程度上理解,而是从意义的特殊性上理解。

教师的“教育劳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发展人的社会实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互动过程,是一种精神劳动。这是决定师德特殊意义的根本。

师德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因素。教育活动是师生的社会-心理交互活动过程。教育者不是自觉地给予了学生道德影响,就是不自觉地给予了学生道德影响;不是给予了积极影响,就是给予了消极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您意识到与否,实际上做了学生的德育老师;也不论您意识到与否,所有的教育过程都具有道德性,因而也都是育德过程。

师德的特殊意义在于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处于教师素养结构的核心地位,是教师素养的核心成分,是教育行为的导向,是教育行为的内在动力。作为教育行为导向,师德引领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人生发展。作为教育行为的内在动力,师德应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

师德的特殊意义,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的角色决定的。教育劳动中,教师是劳动主体,也是劳动工具,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工具的统一体。工业生产中,工人是生产主体,机器是生产工具,主体与工具是分离的。教育劳动中,教师是劳动主体,教师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教师自身就是人格化的教育工具。医德也是医生的人格属性,但医德不具有治疗功能,不是直接参与医疗过程的因素。

教育中师生间存在一种道德关系,教育活动也是师生间的道德生活。师德是影响师生道德关系、影响师生道德生活的直接因素;而学生的道德生命正是在道德关系中形成,在道德生活中发展的。教师道德修养状态必然影响着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形成,必然影响着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发展。

不论我们意识到与否,一切教育活动都有道德性;不论我们意识到与否,所有教育者都是事实上的德育教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做到: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自觉;努力学习教育哲学,提高教育自觉;使自己的教育实践,遵循教育规律,符合道德要求。

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篇6

关 键 词立德树人;自觉教育者;职业道德自觉

作者简介班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党的十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提高教育自觉,学习做一名立德树人的自觉教育者。

一、加深对立德树人的理解

树人即培植、培养人。要做立德树人的自觉教育者,首先应当理解其根本精神。

我们要树的“人”应是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统一的人。

我们要树的“人”应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是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的人。

我们要树的“人”应是具有创造性人格,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我们要树的“人”应是参与社会实践并具有社会实践能力的人。

“树人”当然包括“立德”;“树人”前加上“立德”二字,是突显“立德”的重要!因为“德”是人的灵魂,在人的各项素质中,德处于核心地位,引领人发展的方向,是促进人发展的动力。

我们要做立德树人的自觉教育者,就要理解教育哲学,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从事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

二、提高教育自觉,

按人的成长规律树人

(一)学习做自觉教育者

做立德树人的自觉教育者,要学习教育哲学,理解教育・人・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社会的关系。“人”是教育对象,所以我们尤其要理解教育与人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应理解“人”,具有“人”的生命自觉,理解“人”本质上是精神生命。“人”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体,但“人”与其他生命的根本区别是“人”有精神生命。生命自觉是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生命成长规律的理解。具有生命自觉是教育自觉的重要体现,是掌握教育规律的前提。

自觉教育者理解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并依据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从事教育实践。因此,自觉教育者的教育实践不是经验性的、盲目的实践,而是科学的、理性的实践。

“自觉教育者不仅在教育・人・社会整体中认识教育的产生,也在教育・人・社会整体中,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中认识教育的发展。”[1]13 这就是说,理解教育本质和规律应当用整体思维方法,用发展的观点,把教育・人・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整体,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中认识教育本质和规律。这是自觉教育者应具有的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习做自觉教育者是一个持续过程。

(二)按德性成长的规律立德

如何立德?就是要提高生命自觉,深刻理解作为精神生命的人的德性成长规律,自觉地按照道德生命成长规律进行道德教育。

人的德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也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社会实践是检验是否形成某种德性的标准。因此,实践是德性的基础,也是德育的基础。按德性成长规律“立德”,必须充分理解实践的意义,高度重视道德践履。我国自古就重视道德践履或道德践行,孔子就曾说过“听其言而观其行”。

但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重说教轻实践、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较多。因此,按德性成长规律“立德”,应特别强调实践是德性的基础,强调遵循“重视践行,知情行统一”这一德育原则。这是有效“立德”基本原则。因为其重要,很多教育学著述、教材都重视这一原则,虽然具体表述不尽相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如凯洛夫所著《教育学》中提到,“实践性”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原则,指出“由意识、思想、信念所指导的苏维埃人底道德性格,不在行为、具体事务和行动中是不能表现和宣传的”[2];凯洛夫任总主编的《教育学》中指出,德育原则在于“德育的实效性”[3]。

以下就笔者所参与编写的教材对这一德育原则的不同表述,做一简介。

南京师院教育系编《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实践性原则”[4]。

南京师院教育系教研室编《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

南师大教育系编《教育学》“德育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5]。

《德育原理》编写组编《德育原理》“德育的基本原则”――“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6]。

常春元、黄济、陈信泰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学》“我国德育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要求中提出“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7]。

胡守主编《德育原理》“德育的基本原则”――“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8]。

班华主编《中学教育学》“德育实施原则”――“知行统一”[9]101。

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现代德育过程组织的原则”――“以道德践行为基础的原则”[10]。

班华主编《中学教育学》(第二版)“德育的实施原则”――“重视践行,知情行统一”[1]89。

以上列举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部分的教育学、德育学教材。这些教材都高度重视德育实践性原则,强调实践是德性和德育的基础,明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区别与联系。杜威提出要区分“关于道德观念”和“道德观念”。“关于道德观念”是仅有道德认识,没有成为指导行为的内在因素;“道德观念”是内在的、指导自己行为的因素。

培育人的“道德观念”,要求道德践履!是否确立了核心价值观,就看是否能践行!看一个人是否具有某种道德,必须看其道德行为。

以上表明,提高道德自觉,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对自觉教育者何等重要!

此外,对各种竞赛,如德育论文比赛、班主任技能大赛,应如何评价?只有真正的自觉教育者,才可能做出符合教育科学原理的回答。

(三)教育要适合人的发展

自觉教育者按照道德生命成长规律“立德”,就是让教育适合人的发展,而不是让人适合教育。

适合儿童(16岁以下)的教育,是 “以儿童的方式,实施儿童教育”,即“童性化教育”。

自觉教育者应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精神关怀即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发展。

提出精神关怀有以下的依据:人学理论依据、教育哲学依据、班主任教育劳动自身的依据、教育的人性化和学生生存现状的依据。

“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是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11]

(四)强调做自觉教育者的迫切的现实意义

1.从教育决策与教育管理工作来说,具有教育自觉,才能在教育发展、教育改革中,自觉依据教育・人・社会的内在关系,规划事业的发展,制定教育改革目标,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盲目性,避免无效的甚至负面的影响。

2.从学校教育实践来说,具有教育自觉,才能遵循教育的科学原理实施教育,才能识别形形的教育病,避免、减轻教育病的负效应。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教育人、引导人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分数主义、升学主义、锦标主义等教育病,也在折磨着人、摧残着人、误导着人。自觉教育者要在自己职责范围内,防止、抵制、消除种种教育病。

3.从家庭教育来说,家长具有教育自觉,才能对孩子具有理性的爱,关心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按孩子成长规律施教,摈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理论”。

教育者具有生命自觉,就能充分理解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的统一体;具有生命自觉的教育者,就能理解心理教育关系到生命成长的整体,特别是直接关系到人的精神生命的成长。因此,必须重视心理教育,以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

(五)自觉运用多种教育方式“立德”

自觉教育者充分理解德性形成和道德教育原理,因而能自觉地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实施道德教育。根据道德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中,我特别强调其中的教学和社会实践。关于教学,一些人对其教育作用认识很不全面,下面做一些简要说明;关于社会实践、道德践履,目前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在这里不多说,只强调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志愿者服务活动。

教学 我曾提出“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的思想。通常,人们都认可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对通过教学进行德育,往往有两种误解,一是以为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才具有教育性;二是片面地认为只有教学内容具有教育性,即只有通过教学内容才能进行道德教育,而忽视了教学的其他方面。我强调“教学”这一方式,希望全面认识教学各要素都具有教育价值,而且不同的要素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这就是我在《中学教育学》中提出的“全面地理解教学的教育性,全面地发挥教学对德性成长的四种不同的作用”:1.……教学中传授与学习的知识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奠定科学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的作用。2.教学中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对良好品德形成具有熏陶、感染作用。3.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各种优良品质形成具有锻炼作用。4.教师人格、思想、情感、态度、意志、性格对良好品质形成具有榜样示范作用。[9]169-170

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服务活动是道德践履的一种重要形式。这里,我只强调其重要性,不具体阐述如何组织、如何实施,可以学习、借鉴一些地区和单位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如山东东营有市志愿者总会,全市有志愿服务站点118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1 214支,志愿服务者10万余人。他们开展了“青春奉献文明城”“文明东营志愿先锋”“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文明出行,一路平安”“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12]

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部门9月1日联合《关于征集全国志愿服务标识的公告》,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全国志愿服务标识。[13]这又一次表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重要,也就是道德践履的重要!

三、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

作为立德树人的自觉教育者,教师首先应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自觉,即理解师德对教育的特殊意义或教育价值,并自觉地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师德的教育作用。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就是要理解师德不同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师德不仅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方向与动力,还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因素,是人格化的德育目标、内容、方式,是直接参与教育过程的要素。因此,教师首先应有提高自身职业道德自觉的要求,并懂得提高自身道德的路径。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就是要具有这样一种清晰的德育意识,即透彻地理解一切教育活动都具有道德性,理解师德在其中的作用。无论何种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不是自觉地给予了道德影响,就是不自觉地发生了道德影响;不是给予了积极的道德影响,就是给予了消极的道德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所有教育者都是事实上的德育教师。因此,为了更有效地立德树人,就应当努力学习,做自觉教育者。努力学习,包括道德学习,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根据立德树人的要求施教。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要求对教师道德意义的理解,不能从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重要性的比较来理解。通常,人们由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出发,认为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比较,教师职业道德“最”重要或“第一”重要。这是从与其他行业的比较来理解的,而且是在重要程度上即从量的方面的比较来理解的。我们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自觉,对师德的重要性不是从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比较来理解的,而是从教育活动自身内部结构要素相互关系方面来理解的;也不是从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的重要程度比较来理解的,即从量的比较意义上理解,而是从教师教育劳动性质、教师在教育劳动中的角色地位、教育作用方面来理解的。这就是说,我们是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方面、从教育劳动特殊性方面来理解师德的特殊意义。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觉,从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角色特点来理解师德的特殊意义,就与其他行业的劳动和职业道德的意义区分开来。工业劳动中,工人是生产主体,机器是生产工具,主体与工具是分离的;农业劳动中,农民是劳动主体,拖拉机是劳动工具,主体与工具是分离的,但在教育劳动中,教师是教育主体,教师也是教育工具,劳动主体与劳动工具是统一体。道德依赖于一定物的载体而存在,教师就是道德的一种载体,是承载着教师职业道德的生命载体。立德树人在德方面的目标要求、内容、方式,可能体现在书本上,但一定寓于教师人格中。因而,教师是人格化的德育要求、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在教育劳动中,教师自身就是人格化的教育工具,教师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工人、农民的职业道德不同,与医生、工程师、文学家的职业道德也不同。对医生而言,医生的职业道德即医德,也是医生的人格属性,但医德不是医术,不具有治疗功能,不是直接参与医疗过程的因素。但是师德具有教育功能,是教育资源,是教育结构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参与教育过程。榜样教育,就是教师以德育德的直观性道德教育。这就是师德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的特殊教育价值所在!

教师要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首先应提升教育自觉,包括提升职业道德自觉。提升自己,当然有多种途径,例如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学习优秀教师,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学习有关著作,参加社会实践等;但是,根本的是自己有积极进取的要求,坚持持续地学习。“自觉教育者应拥有一个开放的人生,即具有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性格、开放的气度。自觉地改革教育,自觉地创新教育;不断学习,吐故纳新,与时俱进。”[1]5 ■

参考文献:

[1]班华.中学教育学[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凯洛夫.教育学[M].沈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234.

[3]凯洛夫.教育学[M].陈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233.

[4]南京师院教育系.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266.

[5]南师大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73.

[6]《德育原理》编写组.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97.

[7]常春元,黄济,陈信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402.

[8]胡守.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7.

[9]班华.中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0]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81.

[11]班华.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0.

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篇7

关键词:教师职业;社会责任;社会教育;职业修养

教师职业是个历史范畴,也是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范畴。教师职业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关系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也关系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固然决定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教育质量水平,然而教育质量的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水平。“依靠教师,办好学校”。这不仅是从学校产生以后总结出来的办学的基本经验,而且也说明了教师职业在提高教育质量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社会的进步,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人才的培养,都不能离开教师职业。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师职业就会永远存在下去。那么如何完善教师职业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提高教师职业修养的自觉性

教育是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投资部门。发展教师职业,提高教师职业修养的自觉性,是做好这一部门工作的关键。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优秀品德。对于已经选择教师职业的人来说,应该在教育这一特殊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教师的教育能力和职业兴趣,养成热爱和尊重教师职业的习惯;也应该用教师本人的活动、个人威信、教育艺术去吸引学生参加教育劳动,尽可能地使最优秀的、最有教育才能的学生成为未来的教师。要达到这两方面的目的,对于从事教师职业,尤其是对于刚刚选定教师职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必须对自己的劳动态度提出严格要求,加强教师的职业修养,提高教师职业修养的自觉性。

这是因为,教师职业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要逐步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必须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长期的艰苦的劳动。从全体人民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的分工来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教师负有特殊的责任。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和道德文明建设造就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在业务上,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修养。从事教师劳动的教师,为了有效完成人民赋予自己的教育任务,除了加强政治修养外,还必须加强业务修养,即加强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教育技能的修养。

教师是通过自己掌握一门或几门学科知识来从事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业务能力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能和任务。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能否刻苦钻研业务,是他实现教师职能、教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厚,就越能带引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在《续师说》中写道:“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从一定意义上说,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加强教师的业务修养,是教师的终身职责。

在进行专业修养过程中,一个教师要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既渊又博呢?首先,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要精深。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构成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先决条件。不精通专业学科的人,严格地说,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加里宁说:“教师首先应该精通他所教的学科,对他所教的学科应当不断地进修,了解他的一切细微之处,了解有关这门学科的书籍中各种不同的观点,是他所从事的专业的富有学识的专家,使教学能有成绩的基础。”教师实践完全证实了加里宁这个论断的科学性。一个优秀教师的成绩之所以优秀,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的专业造诣较深,善于吸收所教学科知识的新成果,教学时又能做到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取得好的效果。其次,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教师要精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临近学科的广博知识。在现代科学知识日益向精细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的今天,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越来越多,教师如果不打开知识门户,扩大知识视野,没有广泛学习兴趣,仅仅拘泥于所教学科的狭隘钻研,是不能适应知识发展的要求的。一个教师应是所教学科的“专才”,又是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通才”。

二、积极与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

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不能离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每一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国民教育,除了表现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外,还表现为社会教育。这三者的结合,构成一定社会的完整的教育过程。

社会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对个人有教育作用的教育。即环境教育;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有专门领导机构、具体设施、管理计划和各种教育目的的社会教育。狭义的社会教育是一定社会的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诸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广播、电视、俱乐部、文化宫、业余教育、学术团体、报刊以及教会等,都是社会教育的设施和活动。这些社会教育的设施及其活动,对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知识的获得、个人道德的形成、巩固和提高,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

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科学技术的、文学艺术的、体育和娱乐等多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吸引群众。其内容和方式是直接或间接地同现实生活相联系。文学艺术的教育活动,更使人们在业余文娱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个人道德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社会道德风尚。

社会主义的教师道德,为什么在研究教师与学生、与教师集体、与学校领导、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的正确处理基础上,还要研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的正确处理呢?首先,因为教师劳动是一种社会性的特殊形态的社会劳动。教师劳动同其他劳动形态一样,也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离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与社会的正确关系的处理,教师劳动的过程就不能顺利实现。其次,教师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社会性的。一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师的教育,也要受到广泛的社会教育;不是一个方面的教育即可成功,而是需要社会的各方面都真正以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青年,使社会教育、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在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的总目标下进行活动,这就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高尚的社会风尚得到扶持和发展,落后和腐朽社会习惯受到批评和抵制,这就会使学校的教育质量迅速提高,在社会主义社会,许多群众组织和宣传机构的教育作用固然对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然而国家政府机关,企事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各种方针政策的教育,对学校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在有些时候或有些方面,社会教育的影响远远超过学校教育的影响的事例,那是比比皆是的。

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作用。就其性质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同学校教育、教师教育相一致的积极影响;一类是同学校教育、教师教育相背离或相抵触的消极影响。

从总的情况看,我国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师教育是一致的,由于各种原因,它们之间也反映出一定的矛盾。表现在教师劳动的教育后果和社会后果之间有一定的矛盾。什么是教师劳动的教育后果和社会后果?简言之,就是把教师劳动放在教育过程中来考察教育后果,放在社会过程中考查叫社会后果。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劳动的教育后果和社会后果是一致的,因为教师劳动总是处在于社会关系之中,他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的本身就已经表现了社会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符合。然而教师的劳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他的教育活动是由许多细小的和各种教育任务构成的,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教师在各种条件下完成这些教育任务。在这些任务中,社会利益表现为社会生活无穷无尽的方面及其表现。正是这样,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劳动过程中,就不能排除那些从教育上似乎已完成了任务,但实际上又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后果。比如我国的中等教育中,一段时间存在着盲目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升学的机会,有的学校,有的教师就偏重知识教育,忽视品德培养。教师的这种教育劳动,如从教育后果看,学生升学率提高了,教师是出色有效地完成了教育任务;但从社会后果看,由于学校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道德锻炼,又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出现思想、品德问题留下隐患,形成教师劳动的教育后果和社会后果的矛盾性和差别性。表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不尊重教师和教师劳动,对教师劳动的社会意义认识不足。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劳动是一种特殊的与人类共存亡的社会劳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要靠人才,教师是培养人才的辛勤园丁。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无不看重知识技术,看重教师劳动。我国建国六十多年来,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了学校教育、教师劳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然而,也有少部分人轻视教师劳动,对教师劳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挫伤了教师的劳动积极性,导致教师与社会之间矛盾的形成。

为了正确处理与调整学校教育、教师劳动与社会教育之间的矛盾,每个教师都应该走出校门与社会紧密配合,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不仅教师要主动地、广泛地向有关社会单位反映学校教育的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反映学生要求参加校外活动的意见和愿望,正确利用社会环境教育学生,而且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向群众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卫生活动,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积极改造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职业的社会责任是要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仅决定于学校教师的劳动,而且决定于周围环境的关系。为了“使环境符合教育学”,教师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正确处理教师和社会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消除那些损害教育过程的消极因素,把使教师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的工作看作是教育学所担负的社会任务和责任之一。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篇8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源流;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70-02

一、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源流

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回顾历史,在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早在1950年5月,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了最完整的表述:“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长马叙伦在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成员。”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中学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规程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大命题,显示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雏形。两年后,即1954年2月,总理在政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一论述,将教育部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的提法更改为“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如今教育方针的表述在培养目标的规格方面奠定了基础。1955年9月,教育部又规定:“小学中不但要进行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还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由来。1957年2月,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又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通常所说的“两个必须”)。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高教六十条”)中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人们一般都将后者的表述与前者的表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的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这是我国基本的教育方针,有人称之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

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而制定的。它准确地反映了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政权关于教育发展的总纲领以及体现国家教育意志的本质特征,融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简括性和凝练性。就其性质而言,又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优良传统,而且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因而其后数十年一直沿用这个教育方针,并于1978年将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影响之大、执行时间之长,在共和国历史上是唯一的[1]。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检讨和反思建国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尽管在表述上沿用了不少过去的提法,但作为党的决议已经公开放弃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这是我党在总结32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对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重新表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上述精神不再提20世纪50年代的方针,而改提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总共41个字的新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它作了修改和补充,在“现代化”后面加了“建设”二字,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把“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改为“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余照旧,总共43个字。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又对它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在“德智体”后面加了“等方面”三个字,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七个字,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余照旧。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新中国历史上第二块里程碑式的教育方针,已完成法律程序,载入教育的根本大法。 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针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制定一个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什么服务,以前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否适用于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不要写入教育方针,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受教育者进行“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认真的反思。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结束了“”前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实现了新中国教育史上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开创了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时代。但我国第二代教育方针也存在着试图通过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以纠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结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等主要失误和问题[2]。

二、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和“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2000年1月,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对教育方针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和补充,一方面继续强调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将“美育”写进了教育方针,这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将“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以文本的方式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确立下来,揭开了教育方针史上新的一页。2002年11月,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党的教育方针的这几次论述,一次比一次更丰富、更完善、更精练、更准确。

三、我国新世纪教育方针的反思性解读与未来发展

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表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赋予教育方针以崭新的内涵。但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方针仍有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1.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六育”(德智体美劳技),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3]。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仅是一种理想,作为操作性更强的教育方针,现阶段强调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此,我们认为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可能更为恰当。

2.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两个结合”,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文化理论教养、科学实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更科学和更准确地得到体现与实现。但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实践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社会实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它不仅包含生产劳动、政治活动、科学实验等实践,还包括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教育实践等,其中“生产劳动”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是一种包容关系。而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将“两个结合”并列,在逻辑上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的包容关系是矛盾的,因此,建议将生产劳动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3.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先后有多种表述,且不论这些提法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这里要讨论的是接班人是什么意思?标准是什么?建设者与接班人有何区别?接班人是否比建设者的层次更高些?接班人难道不是建设者吗?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建设者”与“接班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相容交叉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有一部分要成为接班人,而另一部分则要充当建设者?如果是相容交叉关系,那就存在不当并列的逻辑性问题。如果是同一关系,提一个足以涵括或替代另一个,那也就无须在“建设者”后面再加上“接班人”,或者在“接班人”前面再加上“建设者”[4]。此外,“接班人”的提法更强调的是教育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是“左”倾意识形态在教育中的体现,人们更易于将它与应试教育相连接,也是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因此,最好将“和接班人”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总之,教育方针是教育规律的概括性体现,体现了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性,体现了科学性与完整性。教育方针只有尊重教育规律,理论科学、规范完善、表述准确、实践有效、利于操作,体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本关怀,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共和国教育方针史略[J].师资培训研究,2002(4):33-35.

[2]何光全,廖其发.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成就与失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