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8篇

时间:2023-08-09 09:19:31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1

——题记

让思维拐个弯,换位思考,成功也飞奔向你。古时候有个聪明人,从小就被周围的人称作神童。一天,他在路上遇见个人,听到那个人在吹嘘自己如何聪明,无人能敌。聪明人一听不服气,就和他争辩到底谁最聪明。那个人就给聪明人出了道难题:“如今天下大旱,百姓名不聊生,作为统治者该如何治理,才不失民心?”聪明人毫不犹豫的回答:“那当然是发放银子救济灾民啊!”那个人看了看聪明人摇摇头说:“你的法子好治标不治本,而且你能想到的,别人未必想不到,明日我还在这里听你的答案。”说罢就走了,聪明人回到家中,苦思不得其索,便向自家妹妹请教:“这有何难,你不妨换个角度想该如何治那个本。”妹妹的话惊醒了他。聪明人跑去告诉那个人:“作为统治者应当去兴修水利,百姓缺水的本得到缓解,这才能安抚民心!”后来聪明人当了个很大的官,假如聪明人当了个很大的官,假如聪明人还是那样坚持己见,不懂换位思考,那么他将注定沦为平庸。换位思考,让思维转个弯,可能就会让很难的事情变得简单一点。

让思维转个湾,使平凡成为不平凡。周武王惜才爱才,姜子牙却只是个空有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可是周武王身边不缺那些聪明的人啊,如果巴巴的去找周武王,那肯定是失败而归的。于是,姜子牙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拿没有鱼钩的绳子去钓鱼,终于等来了周武王,如果姜子牙不懂换位思考的话,那他也不可能成为周武王的得力干将。懂的思考,让思维转个湾,可能就会使你的平凡变得不平凡。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2

——题记

让思维拐个弯,换位思考,成功也飞奔向你。古时候有个聪明人,从小就被周围的人称作神童。一天,他在路上遇见个人,听到那个人在吹嘘自己如何聪明,无人能敌。聪明人一听不服气,就和他争辩到底谁最聪明。那个人就给聪明人出了道难题:“如今天下大旱,百姓名不聊生,作为统治者该如何治理,才不失民心?”聪明人毫不犹豫的回答:“那当然是发放银子救济灾民啊!”那个人看了看聪明人摇摇头说:“你的法子好治标不治本,而且你能想到的,别人未必想不到,明日我还在这里听你的答案。”说罢就走了,聪明人回到家中,苦思不得其索,便向自家妹妹请教:“这有何难,你不妨换个角度想该如何治那个本。”妹妹的话惊醒了他。聪明人跑去告诉那个人:“作为统治者应当去兴修水利,百姓缺水的本得到缓解,这才能安抚民心!”后来聪明人当了个很大的官,假如聪明人当了个很大的官,假如聪明人还是那样坚持己见,不懂换位思考,那么他将注定沦为平庸。换位思考,让思维转个弯,可能就会让很难的事情变得简单一点。

让思维转个湾,使平凡成为不平凡。周武王惜才爱才,姜子牙却只是个空有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可是周武王身边不缺那些聪明的人啊,如果巴巴的去找周武王,那肯定是失败而归的。于是,姜子牙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拿没有鱼钩的绳子去钓鱼,终于等来了周武王,如果姜子牙不懂换位思考的话,那他也不可能成为周武王的得力干将。懂的思考,让思维转个湾,可能就会使你的平凡变得不平凡。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3

1积极鼓励,产生冲动

我给学生上的第一课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你们想成为聪明的孩子吗?”大多数学生会回答:“想.”也有少部分学生会因基础差、对课堂缺乏热情、不感兴趣等原因而无动于衷.我继续追问:“聪明是天生的吗?通过培养训练能否改善智力,提高思考力”?在学生议论过后要求希望成为“聪明的孩子”的学生举手.然后环视课堂检查举手情况(迫使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再鼓动性地扇一把火:谁手举得越高就说明愿望越强烈,这样可以将学生参与的热情调动起来,为以后课堂上“抬头率”、“参与率”的提高开了个好头.这时我郑重宣布:我教物理有三个目标:一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聪明的孩子”;二是让同学们成为会学物理的孩子;三是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好物理的人才.

怎样才能聪明呢?带领学生看聪明的写法:耳朵听、眼睛看、嘴巴问、用心记;日积月累(要求学生有恒心)就是聪明了.提问一下学生对聪明的写法有何看法,在学生思考讨论后启发学生:学习的时候用什么“记”,是大脑而不是心脏.幽默一下,下次文字改革要不要改变“聪”字的写法,让学生去设想.文字研究部门有可能会采用你的建议,你不就成了汉字发展史上的名人了吗?再看问号的形状:竖看像耳朵,设想一下人的耳朵有多重要;横看像一把钥匙,同学们就是要用这把钥匙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倒看像钩子,只有“问了”才能像钩子一样勾住学到的知识.然后问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不要“?”.学生们回答“要”.我再提问他们“?”号是如何产生的,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用眼睛去仔细观察,用大脑来积极思考,才有“?”的产生,继续追问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不要动脑思考问题,学生们再次回答“要”.在学生们的“要”声中鼓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越多,提出的问题越多,讨论的问题越多,能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也就越聪明.一个聪明的人在困难面前总能无往不胜,因为他的智慧让他有足够的办法去克服困难.到了这个时候,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地产生一种能飞往聪明“殿堂”的冲动.我顺势给他们一个尝试的机会(一个生活中的小麻烦):一把调羹掉进了一米多深的下水道,想办法将调羹取出,要求第二天拿到课堂上来说,让学生投入思考状态,并创设了课后讨论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联想延伸,拓宽视野

在学习中,联想是必不可缺的一种思考方式,而联想又分为同类联想,反类联想,关联联想等.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联想的能力.如:在第一册教材的引言中“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学生联想:蔚蓝色的大海(同类联想);绿色植物(类比联想).再从“树上掉下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联想到水总往低处流(同类联想);氢气球、飞机、宇宙飞船等升空(反类联想).这种联想可以延续到每一个现象,每一个知识点.如:光与声,电与磁等.这样使得学生物理学得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生动、丰富、有趣.

联想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和不同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如:法拉第在奥斯特发现磁生电的基础上,联想提出电生磁这一新课题,从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我在讲这一课题时,重点推崇法拉第的联想意识和作为铁匠儿子的不折不挠的钢铁般的意志,用十年时间研究终于有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他坚信不疑要发生的现象.我会提问学生:如果你们去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做?在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言后启发:什么样的电才能生磁?电流不是静电,电流是动的“电”.联想到静磁不生电,动磁能生电.如果有了这种科学的思考方法绝不要花费十年的时间,可能10分钟就可以实现伟大的发现了.这样一来拉近了学生与科学家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的质疑意识.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增强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树立学生成为科学巨匠的崇高理想.

3挖掘问题,学会探究

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习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成功的标志.我在温度计教学时,讲到关于工作物质有水银、煤油、酒精等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些物质为什么不能作为工作物质?在探究原因中让学生由接受型学习转化为研究型学习.在讲力的作用效果时,启发学生提出力的作用效果就两种吗,这两种效果是否一定要通过力产生,力作用在物体上是否一定产生效果等问题进行探究.在研究中产生思维冲突,如用火加热物体也会变形,小孩搬石未起,推车车不动等直接经验得出力不一定产生效果的错误结论.在探究过程中学会用推理、转化、放大效果等方法.如把石头想象成面团,面团越干越硬形变越小推理出石头形变了看不出的结论.同时让学生解释推车车不动现象.可用破旧桌子到、牢固桌子被推现象加以推想,使学生学会用感觉到的现象推想出感觉不到的现象.再提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引领学生去思考怎样将看不到的微弱现象放大.学生回答问题后,恰到好处的肯定、赞赏,提高他们探究的热情.教师竭尽全力在学生通往智慧殿堂的道路上保驾护航,让学生在有计划、按步骤的训练中聪明才智得以茁壮成长.聪明起来的学生有时也会给我们老师制造一些麻烦,如在我讲到上升电梯里的旅客手提旅行箱是否做功时,学生联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匀速行驶汽车里的乘客用手推木箱木箱未动是否做功?再次延伸到地球上的人沿着地球自转方向推物体不动是否做功等一些教师也觉棘手的问题.师生在探究讨论中都得到了提高,教师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我经常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联系,编一些新颖问题和原创试题让学生去思考解答.如交通路灯用电的计算的问题,电饭锅、电动车、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中的物理知识问题;建筑工地上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设计了平面镜成像与视深度的结合题;由光的折射编了一道声音从空气中传到水中的传播问题.问题的新颖性和实际性大大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学生在讨论和争论中解决了问题.培养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5开拓创新,巧塑英才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4

一、“马思聪”研究的重要成果及特点

古人言:世间万事,知其所来,方知其所在;知其所在,方知其所往。“马思聪”的研究,从1929年评论性文章起,经1990年6月18日正式成立的“马思聪研究会”持续大力推进,至今八十三载。回望83年的学术历程,马思聪研究硕果累累,特点鲜明。

作曲技法研究多专业分析,深广细致。钱仁康、吴祖强、苏夏、张文纲、姚锦新、樊祖荫、杨儒怀、朱世瑞等名家的技法研究深入细致、各显春秋。综论性作曲技术研究最多、最深广的是与马思聪交往甚密的作曲家苏夏。苏夏从素材选取、主题发展(起声、变奏)、结构形式、和声复调、配器技术,再到风格、内涵和“人”等多方面,对马先生作品进行综论,观点独到。马思聪生前曾评价苏夏的研究,“总的来说,你(苏夏)的评论写得很好,很仔细。”[1]朱世瑞侧重复调研究,杨儒怀着重音乐结构研究,指出马思聪小提琴作品以再现原则结构和循环原则结构为最多;樊祖荫突出和声研究,指出马先生创作注重和声民族风格与和声手法的创新。

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研究多经验智识,点面结合。这方面的研究集中表现在司徒华城、向泽沛、杨宝智、林耀基(口述)等人的论文中,并普遍认同,马先生小提琴演奏巧用民族乐器演奏法,运弓,以及颤音、滑音的演奏融合中国民间乐器的技法,个性鲜明,音乐追求自然、干净、内秀。

文献资料研究多考据求真,博广精微。加补卷共12卷的《马思聪全集》集中体现了这方面的成果。还值得重视的有,戴鹏海的论文《马思聪音乐活动史料拾遗——兼评叶永烈著〈马思聪传〉》[2]考据细实、言之成理,不仅指明了叶著中的错误,而且也指出了马思聪于1929年12月22日与上海工部局乐队合作演奏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及以个人命名举行音乐会等重要的研究成果;苏夏指出的马思聪部分文论不一定是马先生自己撰写的,如《交响音乐创作的技巧》[3]。就此可见,1949年以后的马思聪文献资料有必要深入考证,因为其不仅关系“马思聪”的研究,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现代音乐史文献资料研究。

音乐史学研究多史论结合,了解同情。这方面研究,突出的人员是汪毓和、李凌、陈聆群、李焕之、孙继南、张静蔚等;突出的形式是已出版的《马思聪全集》和张静蔚的《马思聪年谱》;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马先生的历史定位,即马思聪为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以精湛的演奏、拓荒性的创作和特色的教学,推进了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健康发展,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以一部部成功的音乐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如何利用民族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 “教科书”。

音乐思想研究多系价值人生,深沉厚重。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研究是立言之行,是充满艰辛的学术作业。因为要从人思想对象化的文献资料中探密寻宝,并且判断音乐家的社会价值,所以这种研究一般融合在史学研究中,慎重地给出观点。当然,也有专项研究,主要是戴嘉枋、孙继南、祖振声、罗小平、陈自明等学者的研究。其中最突出的是戴嘉枋,他的研究,从马思聪恩师毕能蓬的思想中找源头、从马思聪的文本和作品中找依据、从社会大背景中进行论证,抓住了马思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音乐思想的核心,并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马先生后来的音乐思想。

二、研究“马思聪”存在的“零度”空间

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对象的历史客观和总结对象的客观历史,这不仅要呈现对象研究的过去,而且还要给出研究对象前行的可能。因此,在回顾“马思聪”研究之后,本文认为关于“马思聪”的研究至少还可在以下几方面值得创新和掘进。

(一)直击关系追问:马思聪的社会身份研究

人的社会化是人成为人的必然。社会身份,作为人的外化和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现实实现的显征。人的这种实现了的社会身份,既是主体本质的对象化,也是社会的本质显现。因此,研究对象的社会身份,从社会角度入手,有助于把主体放到环境中进行对比研究,使对象的研究能更好地进入历史的语境中,从而更好地把握对象本质。同时,根据主体社会身份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身份认同等问题,对社会身份进行深入研究,更有助于深入揭示对象的内质。

关于人的社会身份研究,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学理论和后现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得到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在我国音乐学术领域,受音乐人类学等新理论的影响,也得到某些研究者的关注。如夏滟洲的博士论文《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从中世纪到贝多芬》等。但是,关于马思聪的社会身份研究,目前是学术空白。根据张静蔚的《马思聪年谱》,马先生的身份,从留法的中国学生身份(1923年到1929年),到“中国音乐神童马思聪”小提琴演奏家的身份,到教师身份(包括1933年想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未果;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讲师、1939年中山大学任教),有一系列社会身份的转变。马克思说:“人也有自己的形成过程即历史,但历史对人来说是被认识到的历史,因而它作为形成过程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形成过程。”[4]马思聪社会身份发展变化的历史,必然是其自我扬弃的结果,但被定为“叛国投敌分子”,则反映出社会身份的复杂性。因此,对马思聪社会身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马思聪的其人其乐,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反思中国近现代社会音乐文化制度和结构等一些深层次问题。

(二)直扣心门探寻:马思聪的心灵历程研究

心灵历程研究,是从“有形”到“无形”的研究,是从所有与作曲家相关的人与器物层面入手,对其的情感、精神、价值等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之于马思聪很有必要。

第一,创演问题。马思聪一生,从早期作为富有主体自觉意识的作曲家和演奏家,辩证评价新音乐(包括评价聂耳和星海)到1959年受“左”的思想冲击,仍然坚持走自己的路,再到“”前期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至远走他乡被定性为“叛国潜逃”罪,直到1985年,可谓曲折,但其演奏和创作却基本始终如一,何以如此?

第二,“寂寞”问题。马思聪似乎一生与“寂寞”结缘。少年时期积淀了丰富而独特的异国“寂寞”感。在《创作之路》中甚至说:“‘寂寞’,有着忧伤的音响,寂寞却是丰富的,我开始与‘寂寞’亲密起来。”[5]以及 “我想起Rille的一段文字来,艺术品是从永久的寂寞中产生……”[6]。可见,马思聪对“寂寞”情感体验之深,以及对其认识之远。因此,对马思聪心灵“寂寞”的深度挖掘,无疑有助于理解他的音乐人生。

第三,回国问题。1985年后,“马思聪回国”是国内外不少研究者一直关注的问题。马思聪究竟为何没回中国大陆,从他的日记中,从其与亲人朋友的通信中,可粗略勾勒出他在海外的心迹。马思聪一直期盼回国,国内也有很多朋友充满期待,但是他最终没有说服自已,是什么原因?在诸多文献背后,隐含着什么?关于马思聪的“心灵”研究,李凌在《思聪三年祭》中有一个内容,即“心灵深处”,对马思聪的内心有一定描述,但是不够深入全面。戴嘉枋在第四届马思聪研讨会上指出:“到美国后,他(马思聪)是难民,心里是很复杂的,我想不能完全说他很高兴,也不能完全说他很思乡。马先生,去台湾演出,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这几个基本观点,本文认为是有依据的,但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应该说,马思聪的心灵历程是“断裂”的,但这种断裂不是“裂断”,因为生命本体的存在仍在异乡延续,所以这种“断裂”应该有更深层的联系,一种脐带式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是什么?这些正是马思聪心灵历程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可喜的是,戴嘉枋已有新成果)。

(三)直面音响作业:马思聪的小提琴演奏艺术发展研究

马思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首先是小提琴演奏家。向延生在《马思聪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慎重指出:去国外专业学习小提琴演奏家的,虽然以曹汝锦(1901年)、高砚耘(1905年)为最早,但是从活动的范围、持续的时间与实际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讲,则要以马思聪所取得的业绩最为显著。[7]这是客观的认识。不仅如此,马先生通过演奏与教学,培养了一代人,弟子马思宏、盛中国、林耀基、韩里、刘育熙、杨宝智、向泽沛等都是中国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在美国也曾受教于他。但是,尽管马思聪小提琴演奏艺术的研究有重要成果,却与全面呈现马思聪小提琴演奏艺术发展历程相比,还有不少距离。其中,特别是对马思聪录音的研究关注不多。

马思聪有不少自己的演奏录音。最为珍贵的是,1951年捷克电台乐队合作录音《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音诗》等。因为那时马先生约40岁,正值演奏家的黄金时期。上世纪60年,抢救性录音工程中,也有马思聪的演奏,据说被毁,是否真的完全被毁,可以进一步搜集。他在美国录音更多,也好收集。如果我们直面这些音响文献进行研究,再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马思聪弟子亲身受教的经验和体会,多方整合融合,共同攻关,“马思聪小提琴音乐演奏艺术发展”研究一定能有突破性的新成果。

(四)直视基养寻根:马思聪的文化教育研究

文化教育之于艺术家而言,是一种基养的获得、一种素养的提高。艺术家受教育的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其作品的内涵深度和精神高度,也深深影响着艺术家的人格。从人类艺术史来看,真正走得远的艺术家,大都重视自我教育和学习,都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因此,研究马思聪的文化教育情况,对全面研究马思聪为乐为人是一项基础性研究。根据《马思聪年谱》,马思聪1921年至1923在广州培正学校寄宿读书,1923年秋冬至1929年2月7日在法留学,1929至1930年底在国内演出,1931年初至1932年初再度赴法向毕能蓬学习作曲,1932至1966年在国内演出、教学,1967年1月15日至1987年5月20日在美国。从马思聪的人生历程来看,“他教”时段(接受学校文化教育的学习时段)主要是3年的“培正学校”和前后共7年的法国留学,其他属于马思聪浸染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自我学习时段。因此,如何认识马思聪的文化教育?如何看待其文化教育与音乐创作的关系?以及与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学术价值宏远。

三、研究“马思聪”坚守的学术思维

学术思维的坚守,根本上是对真、善、美的追求。由于马思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着独特的境遇,所以,我们更需要坚守科学的学术思维。

历史思维的目的在于给出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思维的最高目的;寻觅真理去,因为幸福就在真理里面;不管它是什么样的真理,它是比一切不真实的东西更好的;思想家的第一个责任就是:不要在随便什么结果之前让步;他应当为了真理而牺牲他的最心爱的意见。[8]马思聪生前曾明确表示,不希望他人给予不符合事实的过高评价。在马思聪研究历经83年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今后的研究尤其要注意实事求是。

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往往可以打开一个新的学术空间。马思聪的研究,应密切关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并适时把其运用于马思聪研究之中,以求在原成果基础上获新见,以及另辟蹊径获新进展。包括利用最新的社会学、音乐人类学、文化学、音响学、教育学等成果,进行马思聪的社会身份研究、心灵历程研究、音响研究、文化教育研究,以及利用互文性理论进行马思聪文本的互文性研究等。

整体研究是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要全面推进马思聪的研究,就有必要从马思聪作品音乐会、马思聪小提琴国际大赛、马思聪学术研讨会、“马思聪”网站等多方面入手,形成立体性综合研究态势。其中,应尽快加强基础性工程——“马思聪”网站建设,全面公开包括全集在内的所有资料,以便信息共享,让马思聪研究在网上形成动态发展的累积性学术领域。同时,加大马思聪研究课题立项力度,加强团队式研究,集体攻坚,如马思聪作曲技术和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全面研究、马思聪传记研究等,并形成著作出版,这是深度推进研究的重要途径。

回顾历史,马思聪研究成果之丰,令人欣喜;展望未来,研究马思聪之强劲势头应会与日俱升。因为,从研究的终端来看,研究的本质都是描述,而只要是描述,“就是一种选择、取舍、删削、整理、组合、归纳和总结。”[9]就是对前文本的一种“应答”(学术成果),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学术召唤),因而也都是对研究对象精神和价值的一种传承。因此,只要我们守望并作业,我们就有理由相信:马思聪的研究一定能继往开来!

注释:

[1] 马思聪:《致苏夏的信》,载《居高声自远》,马之庸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2] 戴鹏海:《马思聪音乐活动史料拾遗——兼评叶永烈著〈马思聪传〉》,北京:《论马思聪》,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379-398页。

[3] 苏夏著:《论中国现代音乐名家名作》,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107页。

[5] 马思聪:《居高声自远》,马之庸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6] 同上,第15-16页。

[7] 马思聪研究会编:《论马思聪》,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400页。

[8] 王元化著:《九十年代反思录》,2000年版,第77页。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5

“聪明”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是不会陌生吧。也许,你也曾经被被人夸过聪明,你一定很高兴吧。那你们想知道我今天想说的聪明的人是谁吗?那我就告诉你吧,哪个人就是我自己。

有一次,彭老师不知怎么的要叫我们做一道思考题。待老师将题抄完,同学们就马上开始“埋头奋战”了。这时,全班鸦雀无声,就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够听见。因为大家都投入思考思考题的情景。我也陷入了思考。心里面想着:这是一道什么问题呢?是行程问题还是有待复杂的分数问题呢?还是其他问题?哦,我终于开窍了,那是一道想的复杂的行程问题。又想,行程问题是应该画线段图呢还是用竖式列表法呢?经过思考以后,我知道了,应该化行程问题的专用线段图。我一直画,花了一条又一条,画了一根又一根,等我画了七八条的时候,才将这道题那如多层蜘蛛网般的复杂题意给搞清楚。之后,我又在线段图上写了写,画了画。经过三十五分钟以后,我终于把思路一一理清了。我就根据想短途列出方程。过了一会儿,方程列出来了。哎~那真是列来容易解来难呀!这种含有三四个不同未知数的方程我不会解呀!于是,我放弃了这一个方程的念头,做左思右想。最后做出决定,用算式方法来解决。我又试着列出算式,经几番艰难的波折,我终于列出了几个算式,等我把它解决了以后又一种甘泉般涌上心头的感觉。

最后,老师全班宣布,说我解出来了大家都一个劲儿的跨我聪明,夸我能干。

我想:如果我不断地做思考题,那我的成绩就会不断上升,那我当然就越来越聪明了!

油九年制学校初一:曾骏男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6

课中镜像: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还在进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习题。但学生没有激情,不愿回答问题,不愿做笔记,不愿动脑筋去思考。

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无效的,我必须改变。

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个“聪”字。

“同学们,咱们来分析这个字。注意看,这是‘耳’;这是两点,也就是两只眼;这是‘口’,最后是‘心’。你们觉得这是什么意思?”

学生马上显示出浓厚的兴趣,班里开始“活”了起来,有人沉思,有人窃窃私语。

生甲:耳朵要听才会聪明。

生乙:眼睛要看,嘴巴要说才会聪明。

师:说什么?闲话?

生丙:回答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师:那“心”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集体:要用心才会聪明。

师:对啊,得用心,勤动脑,勤思考才会聪明,脑子越用越灵嘛。

学生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明白我的意思了。

师(指着“聪”字):我怎么觉得少了点什么。

(学生作沉思状)

师:“聪”字里没体现“手”,那就是说上课不要动手也可以了?

生:不是。

师:可明明没有,体现不出来。

学生一脸茫然。

师:同学们,刚才我若不动手,“聪”字是不会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可见,要想聪明,不动手是不可以的。

学生很自然地摆弄手,看着手,满脸认可。

师: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明白了这些道理,所以精心造了这个“聪”字,告诫我们人要想聪明,要想比别人厉害,必须充分调动眼、耳、口、手发挥作用,特别是大脑的作用,否则是不行的。是不是?

学生响亮地回答:是!

师:那我们明白该怎么上课才能使自己聪明了。好的,我们接着上课!

课堂教学继续进行,但似乎发生了些变化。

课堂解析:当学生出现懈怠时,他们的思维已被别的什么东西填满了,教师再讲下去就是徒劳。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他们现在不感兴趣的事,通过其他新的情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果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聪”字上,他们的眼睛里,开始闪现激动、兴奋的光芒。因为感兴趣,他们愿意跟着老师去思考,去体验,所以结论的得出就是顺利的,发自内心的。其实,“聪”字学生都认识,但内涵不一定懂。我通过“聪”字的会意造法,和学生剖析了这个字的深刻含义,寓枯燥的说教于生动的字的演绎中,“语言鼓舞人”的作用显露无遗。而当学生感觉到、体验到语言的情感内涵时,他们就能把理智的力量从昏睡中唤醒,“聪”字的涵义使学生激动不已,他们懒洋洋的思维变了,他们太想立刻去实践这一他们认可的观点。于是课堂的一潭死水不见了,活生生的孩子们又重新回来了!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7

让电脑听懂人话,其实是人们长久以来的梦想。工程师们正在努力让电脑“听得懂人话”,更要“像人那样思考”。2006年,加拿大教授格里弗雷·辛顿在《科学》杂志撰文,正式提出“深度学习”概念,“通过搭建‘神经网络’来模拟人脑的运转,让机器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个机器学习领域的新鲜概念吸引了许多人的兴趣。“以前的机器学习算法在接受一定量的数据输入之后,学习能力会逐渐饱和;达到这个饱和点后,你再喂给机器多少数据,它都不会变得更聪明。深度学习算法则不同,你源源不断将数据扔给神经网络,它会一直自主学习下去,只会变得更聪明。”负责“谷歌大脑”的吴恩达说。

那么,如果电脑变聪明,世界将是什么样子?在2012年的一次会议上,微软展示了自己在“深度学习”领域培养出来的“高级翻译”:微软的首席科学家理查德·拉希德站在舞台上演讲,完全不懂汉语的他面对观众滔滔不绝说着英语,聪明的电脑不仅实时对他的演讲进行识别,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在他背后的大屏幕上,而且还在稍加停顿后将这些话翻译成汉语,用电脑里的中文语音大声读出来,同声传译出他说的每一句话。

虽然跟人脑相比,现在的深度学习算法还是显得有点笨拙,但人们仍对前景颇有自信。有专家认为,如果能够建立比10亿参量神经网络大1000倍的神经网络,将有机会让电脑变得更聪明,它有可能像孩子一样学会认知事物,理解事物,甚至学会拥有情感,学会去爱。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琢磨如何让电脑像人脑,其中包括热衷技术的李彦宏。前几天,不爱抛头露面的他还破天荒跑去参加娱乐节目《最强大脑》,原因只是因为——在这里可以见到很多聪明人,看参加节目的聪明人如何思考。

“我很好奇你能够在几千个魔方当中找到变化的一个色块,你这个脑子怎么思考的,怎么解决的这个问题?节目上讲的是人脑,我想的是电脑能不能做。如果能知道你这个思考过程,我能不能用电脑进行复制。”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8

44名被告人出庭受审,半米高案卷,公安部督办。

这些因素,让湖北省天门市“打黑第一案”的开庭,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震撼。

地税干部变“老大”

夏思聪的人生,可以用“行走于黑白道之间”来概括。

夏思聪复姓夏侯,全名夏侯思聪,出生于1972年11月。家里弟兄3人,他排行老二。夏思聪的父亲在天门市公安局工作,他从小在公安局家属院内长大,调皮好动。

1987年,刚刚15岁的夏思聪就不想读书了,被送到部队当兵。

3年后,夏思聪退伍,在天门市竟陵派出所当了一名联防队员,其间,曾多次参与抓赌行动。由于不少赌徒为了得到从轻处理而“行贿”夏思聪,一来二去,他与不少赌徒混得很熟。

干了一段时间,夏思聪被辞退。又过了一年多,他被安排到天门市地税局上班。

这一次,夏思聪老老实实地上班,并结了婚。不久,夏思聪升任岳口地税分局负责人,发展前途看似不错。

然而,渐渐地,夏思聪又开始进出,几年后,夏思聪接手了毛某的“地下”。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他网罗了胡朝华、陈文海、胡亮等一大批社会闲散人员为其效力,在市区华侨城、侯口龙嘴村的仓库和树林里、黄潭镇七星岭等地开设,大肆进行活动。

夏思聪的“地下”分工明确:他负责邀约赌客,胡朝华负责用车接送赌客,陈文海在上负责管理财务,胡亮等人放哨护场,在上负责“抽头”。

短短两年,夏思聪渔利近百万元。有了钱的他干脆辞职“下海”,专职当起了“赌王”。

为了做大“事业”,夏思聪吸纳了一批来投靠他的地痞流氓。

为了扩大社交圈子,夏思聪在天门市中心开了一家“新999”娱乐会所,让弟弟担任总经理。这幢楼全是娱乐设施,歌厅、舞厅、按摩厅、豪华投影厅、客房应有尽有,成为天门著名的吸毒场所。夏思聪特意拉拢一些老板和干部来消费,甚至设下圈套,从而达到自己敛财的目的。

2004年年初,夏思聪与胡朝华出资56万元,注册成立湖北省天门市友福物贸有限公司。之后,夏思聪又分别成立天门市友福运输有限公司、天门市嘉德房地产有限公司,对外统称友福公司。

随后,夏思聪以友福公司的名义,通过刀棍齐上阵的方式强揽运输业务、垄断建材供应市场。

攀上市领导想洗白

2005年7月12日,一封署名“一群有正义感的群众”的举报信摆在了湖北省公安厅主要负责人案头。举报信让“夏氏黑帮”露出冰山一角。

湖北省公安厅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天门警方迅速侦办此案。但是,该局形成一份“7・12专案汇报”,对群众举报的事由均未查实,最终不了了之。

当时,夏思聪在政法系统已经拥有许多“人脉”,但为了增加“保险系数”,他看上了时任天门市市长助理的黄鸿雁。

时年45岁的黄鸿雁也是土生土长的天门人,父母都是农民。

当年,黄鸿雁的儿子高考不理想。夏思聪指示得力干将胡朝华活动,不计成本,终于为其子谋得一个三本大学。

2007年,天门市旧城区进行大面积改造,作为市长助理的黄鸿雁曾组织100多名干部前往拆迁,历时3个月,无功而返。夏思聪闻讯后,便成立了友福安顺拆迁公司,“解决”了此事。由此,黄鸿雁与夏思聪的关系更“铁”了。

2007年10月的一天,黄鸿雁授意夏思聪买下即将公开拍卖的橡胶厂的40亩土地, “要抓住这次‘黑洗白’的机会”。

几天后,夏思聪与天门市蓝宝房地产公司经理彭小兵来到黄鸿雁的办公室,3人又伙同华晟置业有限公司经理何凤滨多次讨论,商议竞买后共同开发。

2007年12月20日,武汉一家拍卖行受天门市人民政府委托,对天门市橡胶厂土地进行公开拍卖,夏思聪手下的20余名“马仔”混入拍卖会现场。拍卖刚开始,每一名竞买人左右两边都坐着夏思聪的马仔,不断威胁、阻止竞买人举牌。拍卖进行了10多分钟后,夏思聪举牌示意出价5200万元,众马仔顿时鼓掌、起哄,制造混乱。其他竞买人见状,放弃了继续举牌竞买。最终,夏思聪以5200万元竞买成功。

12月21日晚,夏思聪、黄鸿雁、彭小兵3人一起商议筹集购地款。夏思聪提出其无形资产应值1000万元,决定这块土地以6200万元来算股金,黄鸿雁表示同意。结果,夏思聪按25%、彭小兵按45%、何凤滨按30%(黄鸿雁、何凤滨各占一半)各自筹集购地资金。

黑老大牵出了市领导

夏思聪没想到的是,拍卖会举办当天,天门市政府的相关领导也到了会场,亲眼目睹了夏思聪团伙的嚣张气焰。这些幕后胁迫手段,也被监控民警一一取证。秘密侦查到此,天门警方获取了打掉夏思聪涉黑团伙的关键证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有组织犯罪”的立法解释,夏思聪等在此次竞拍中涉嫌“强迫交易”,与“有组织犯罪”的有关特征吻合。

12月底的一天,黄鸿雁得知这一消息,将夏思聪约至自己家中说 :“何凤滨的钱不能交了,政府如果知道何凤滨的钱中有我的股份,肯定会问我哪有这么多钱的,会出事的。”

2008年1月20日,夏思聪等人未按期向天门市国土资源局缴纳购地款,致使天门橡胶厂土地未能按期出让,至今仍闲置。

2008年11月5日,此案上升为公安部督办、湖北省公安厅挂帅成立专案组侦办的案件。考虑到监利县公安局于2003年至2007年连续打掉4个黑社会性质团伙,湖北省公安厅决定,由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天门市公安局、监利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组成专案领导小组,一线侦查力量则由监利县公安局抽调。

12月2日晚上9时,天门市公安局抽调42名民警,进驻天门武警中队驻地,天门武警中队也抽调13名武警官兵全副武装配合参战。民警直扑“新999”娱乐会所。夏思聪及孙闯、罗洪涛、白俊等骨干成员落网。

随后,省公安厅专案组呼吁受害人和广大市民积极提供案件线索或犯罪证据,对提供重大线索的将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且公布了举报电话、邮箱、信箱和地址,举报材料纷纷涌来。

2009年4月14日,专案民警亮出刑拘通知书,拘捕黄鸿雁。黄鸿雁被拘后,只过了一个星期,头发全白了。

2009年7月15日,专案组将最后一名抓捕对象缉拿归案。至此,夏思聪团伙涉黑案4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

通过细致的审核,专案组向检察机关移送案卷达98本,摞起来有半人高。

2010年1月13日,广受关注的天门打黑案,由监利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黑老大”夏思聪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9项罪名,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9年,并处罚金200万元;原市长助理黄鸿雁犯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3项罪名,被合并执行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

除判处有期徒刑外,法院还判决没收夏思聪聚敛的财产533万余元,上缴国库。夏思聪团伙陈虎、崔新明、胡朝华、胡亮等骨干成员,分别被判处14年6个月至8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10万元至40万元不等罚金。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