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8篇

时间:2023-08-11 09:13:42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1

1 财务风险内涵及分类概述

1-1 定价风险

对于以投保理赔为主要业务的保险公司而言,保险业务费用额度主要是基于企业的预算基础,如果保险公司在预算编制上缺乏科学准确性,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容易出现费用成本上升、投保率不高、退保率提高或者是预期投资收益不高等问题,这些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企业出现定价风险,进而出现财务损失。

1-2 利率风险保险公司的很多保险产品与金融行业的市场行情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如果利率上升,一些潜在的客户便不会将资金投入到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上,而更加倾向于银行或者是基金产品,这就会造成保险公司业务量的下降,甚至是影响到保险公司的资金流,增加保险公司风险隐患程度。

1-3 资产负债风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其业务经营最大的特点就是属于典型的负债经营管理模式,如果保险公司对于资金负债的匹配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保险公司的现金流无法满足到期本金索赔额,很有可能造成保险公司出现负债风险。

1-4 责任准备金风险保险公司赔偿能力的重要保障就是责任准备金,由于保险公司在投保客户发生风险前收取保费,出现风险后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赔偿额,一旦责任准备金不足,无法正常进行保险的偿付,不仅会影响保险公司的信誉,同时也会造成保险公司出现财务危机。

1-5 偿付能力不足对于到期债务以及保险公司的未来责任,都要求保险公司具有一定的偿付能力,如果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设计不合理、资金运用结构失调、精算定价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都有可能造成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甚至是造成企业无法正常的履行保险合同,进而导致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1-6 其他财务风险问题容易造成保险公司出现财务风险的除了上述几类以外,各种外部的不确定因素,诸如市场经济环境、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法律法规变动或者是自然灾害等,都有可能造成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2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措施

2-1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基于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识别,这也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工作。在预警系统体系的构建上,首先,要有着较为畅通的信息数据收集渠道,尤其是具有信息化的财务信息收集渠道,能够全方位的整合财务风险管理的所有业务信息;其次,强化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能力,能够在大量的信息数据中准确的识别找出财务风险点,并进行规范分类;最后,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必要的预测判断和分析。

2-2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系统评价系统是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第二个环节,主要是按照财务风险预警的结果,选用合适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以及计算模型,对财务风险发生概率以及损失情况进行预测分析,进而确定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值。并将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及时传递至保险公司的财务以及管理决策部门,以便于决策管理部门根据风险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管控措施。

2-3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财务风险控制系统是整个财务系统的关键执行阶段,主要内容就是制订各种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并执行各种风险管理策略。财务风险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通过各种措施的执行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另一方面则是风险处理,重点是在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发生以后,及时地采取措施将财务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

3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具体应用策略

3-1 筹资风险的防控筹资是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筹资阶段的风险控制上,保险公司的管理部门应该

正确的认识筹资风险,完善筹资风险机制的建设,特别是结合保险公司的实际,合理的调配保险公司的筹资结构,并充分地利用好筹资的杠杆原理来控制筹资风险,做到适度举债、资金结构优化,真正的控制筹资风险。此外,针对保险公司的筹资风险,应该采取阶段性的控制措施,尤其是做好财务预算计划,合理安排保险公司的权益资金与财务资本,并确保筹资环节中公司合理的现金储备。

3-2 投资风险的防控

现阶段保险公司早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经营的阶段,保险公司的投资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在投资风险的具体控制上,首先保险公司应该准确的确定好投资资金的数额以及比例,既要确保保险公司正常业务活动的需要,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保险公司的投资主要是用于证券投资,因此投资风险的防范控制上应该注重降低证券投资的各类风险,确保资产在金融市场上运行的安全可靠。

3-3 承保风险的控制在承保风险的控制方面,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保险产品的定价,在产品的定价上应该重点加强对保险公司的预期利润、固定成本分摊以及差异化费用率的分析,兼顾客户资源市场的竞争力需求,提高保险公司的定价能力,并通过调整承保政策以及产品费率的刚性控制,避免承保风险问题的发生。

3-4 理赔风险的控制在理赔风险的管控上,应该重点加强对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尤其是对查勘、定损、报价与核赔等环节的控制管理,提高保险公司理赔专业团队的建设水平,从严审批各类案件,并借助理赔自查与互查等方式,减少各种不合理的赔付。同时,应该提高保险公司的准备金管理水平,确保准备金账务处理以及利润核算的准确性,避免由于准备金管理不当导致负债风险问题。

3-5 管理风险的控制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不完善造成的财务风险问题。在保险公司的管理风险控制方面,首先应该强化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以全面预算管理指导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现金流、利润表以及偿付能力等指标的控制;其次,完善保险公司内控制度的建设,加强财务管理的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管理,提高内部监督的力度,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最后,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绩效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以激励机制强化对财务风险的管控。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2

关键词: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执行力

一、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定义及企业集团的概念

(一)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为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而事实的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系统包括两个因素,分别是内部环境和控制政策和程序。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对于内部控制的态度和内部控制意识,代表整个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价值观。控制政策和程序是指嵌入企业运营中的具体的内部控制。

(二)对于“企业集团”概念的界定

企业集团的定义:一种以大企业为核心,以经济技术或经营联系为基础、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规模巨大、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联合组织或企业群体组织。按照总部经营方针和统一管理进行重大业务活动的经济实体,或者虽无产权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但在经济上有一定联系的企业群体。

二、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要素的构成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要素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机制、内部监督五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环境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企业集团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企业文化”、“内部审计”、“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人力资源管控政策”为“内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内容。一是治理结构。企业集团应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二是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企业集团应当结合跨“行业、区域”的多元化经营特征,落实“职责权限”到集团“各职能部门”与“控股子公司”。内部机构设置虽然没有统一模式,但所采用的组织机构应当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并保证信息通常流动。三是内部审计。需保障其“人员配备”、“设置”以及开展“审计工作”所必须具有的“独立性”。四是人力资源政策。包含“聘用”、“解聘”、“培训”与“辞职体制”;“薪酬”、“考核”、“晋升”以及“奖罚体制”。五是企业文化。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和法制观念。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意指企业第一时间里进行“及时、系统”的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展开分析,且采取风险应对举策。企业对“内、外”部风险务必“准确识别”及实现“控制目标”。且评估出企业所能承受的风险度,也就是企业所能承受的“风险限度”。

(三)内部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活动,意指依风险防范举策,采取系列“内部控制”手段,将风险控制于可“承受限度”。企业集团应根据战略规划,协调子公司和各职能部门的经营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督促子公司和各职能部门制定相关业务经营计划、风险管理程序。除协调和督促子公司制定控制措施外,母公司更要“制定对子公司的业绩考核与激励约束制度,制定母子公司业务竞争、关联交易等方面的政策和程序,以及制定子公司重大事项的报告制度”。

(四)“信息系统”与“沟通体制”

“信息系统”与“沟通体制”意指对相关的“内部控制信息”务必做到及时准确地“收集与传递”,保障信息于“企业集团内部”、“集团与子公司”、“控股与关联公司”、“集团与各子公司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系统与沟通机制的主要要件包括“信息质量”、“反舞弊体制”、“沟通体制”、“信息系统”。

(五)内部监督

其为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内部监督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企业集团应特别注重对子公司内控制度的实施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

三、加强企业集团层面的内控控制的主要控制措施

(一)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集团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基础的好坏和坚实与否,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体系的成与败。有关内部控制环境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组织结构的控制措施。二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控制措施。三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控制措施。四是社会责任的控制措施。五是企业文化的控制措施。

(二)加强风险评估的控制措施

1.企业集团内部风险的内容。企业集团内部风险的只要内容包括:(1)人力资源因素,如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胜任能力等;(2)管理因素,如组织结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3)自主创新因素,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4)财务因素,如现金流量、经营成果;(5)安全环保因素,如营运安全、环境安全等。

2.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的程序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频率,以及其为企业带来的影响程度;第二步是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随后企业以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依据,考虑如何对重要风险进行管理及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三)内部控制活动的控制措施

1.在有效的公司治理层面上,董事会主席(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总裁、总经理)的职责应当分离,以防止一个人取得董事会的控制权或支配地位。

2.授权审批控制。企业务必依“常规、特别”授权规定,明确落实各岗位“审批程序”、“权限范围”以及“相应责任”。企业各级管理者需于授权范围里行使“职权”以及“承担责任”。

3.会计系统控制。履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体制”,依法设置“会计机构”,聘用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会计人员。要求负责人务必具有“会计师”以上技术职务资格。大中型企业还需要设置“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同时企业若设置了“总会计师”,不能再设置和其“职权重叠”的副职。

4.调整和复核。调整是指员工将不同数据连接在一起,识别并找出差异,并且在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业绩符合是指管理层将当前的业绩与预算、以前期间或其他基准数据进行比较,以此反映目标的完成情况,并对其中的差异进行调查,以确定哪些纠正行动是必要的。

5.财物资产保护控制。建立财物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盘点清查制度,每年至少要有不少于一次的全面盘点清查。

6.经营预算和费用预算控制。展开“全面预算管理体制”,落实各责任单位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以及“执行程序”,加强防范预算制约,特别是对异地子公司的预算执行进行连续跟踪。

7.加强营运“分析控制”。创设营运状况“分析体制”,企业领导务必综合运用“投资”、“生产”、“融资”以及“财务收支”等信息,经统计汇总展开“对比、趋势”分析,对运营状况要定期分析,在第一时间发现及解决问题。

8.“员工绩效”考核控制。创设及实施员工“绩效考核”体制,对各“责任部门”及“全体员工”业绩定期“考核、评价”,依此确立员工“薪酬”、“调岗”、“晋升”、“评优”、“降级”、“辞退”等客观量化依据。

(四)信息系统与沟通机制的控制措施

1.对收集“内、外”部信息进行及时的合理“筛选”、“核对”以及“整合”,提升信息的“时效、“网络媒体”、有用”性。经财务的“会计与经营管理”资料、“市场调查”、“调研与专项”报告、“来信来访”以及“监管机构”等等渠道,获取“内、外”部信息。

2.把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于企业的“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监管部门”等展开沟通、回馈。沟通时发现的问题务必及时上报及解决。“紧急、重要”信息务必第一时间上报“经理层”、“董事会”及“监事会”。

3.创设“控制舞弊体制”,坚持以“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原则,明确“防控舞弊”工作“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及相关机构于“控制舞弊”工作里的“职责权限”,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以及“补救程序”。

(五)内部监督控制措施

1.内部监督划分为“日常、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意指企业对“创设与实施”内部控制状况展开“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意指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等出现较大“调整、变化”状况下,对内部控制的一些层面展开针对性“监督检查”,其“范围与频率”务必依“风险评估”结果与“日常监督”的有效性等进行确定。

2.拟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监督时所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务必分析“性质”及“产生”原因,且提出相应有效的“整改方案与措施”,并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报告。相关“部门、人员”务必跟踪监控“内部控制缺陷”整改,且就“内部监督”所发现的“重大缺陷”,对相关“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进行追责。

3.企业集团的控股母公司要重点对各子公司内控制度的实施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和再评估。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可总结为:内部控制环境是基础,风险评估是依据,内部控制活动是手段,信息系统与沟通机制是载体,内部监督是保证。

由此形成集团的控制体系,从全局上保证了企业集团各职能部门和各子公司的运行服从集团的整体战略,保证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上述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各要素的控制措施,只是在企业实际控制措施和办法中的企业层面主要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实施全面控制的基础。业务层面的具体控制措施和办法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核心和重点。实践证明,如果企业集团对上述实施内部控制措施处理不当,将会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失效,给企业集团带来严重损失。

此外,部分企业集团基于跨行业、跨区域、多元化经营和规模迅速扩张,导致集团层面管理团队专业人才匮乏,往往是通过临时招聘,“空降”一些所谓人才和专家,短时间内这些所谓高管很难认同企业文化及领悟企业核心价值观,很难形成凝聚力。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形成了只存在形式上的简单资本关联,内部连接纽带脆弱。加之体制、人事、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往往导致“联而不合”、“集而不团”。这种情况下,为实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变得更加困难。一个想长期、健康发展的现代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要想是企业发展壮大,不但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更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具体控制措施,并不断对控制措施进行优化,对控制活动的广度、深度得到有效执行。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执行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制度本身制定得不合理,或过于理想化,或随着新情况出现,原有制度已不能适应却没有及时修改,从而使得制度不具可操作性,自然也就不会被执行;二是缺乏保证制度执行的机制,一些单位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既没有检查监督,又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墙上摆设和一纸空文也就不奇怪了。为此,企业一方面需要提高制度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执行力,不能为制度而制度。

随着时展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提高,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在经营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针对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问题,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应根据实施情况适时的提出防范措施和解决对策。充分利用其给企业带来的优势和利益,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并完善内控,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3

关键词:多措并举;开展;管道运输公司;QHSE管理体系

1 前 言

QHSE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管道运输公司计划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QHSE管理体系要求的各项任务、取得相关部门的认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2011年是QHSE管理工作的基础年、关键年,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管道运输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拓宽思路,创新方法,多措并举开展公司QHSE管理体系。

2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QHSE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QHSE管理是国内外石化行业普遍采取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但目前,在整个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尚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因此,管道运输公司的QHSE 管理工作不仅是提高管输公司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对兄弟单位也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超人的决心、毅力和勇气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迅速高效,精心部署,科学安排,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

3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为QHSE工作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管道运输公司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要将QHSE基础知识培训与业务知识培训相结合,纳入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周四集中学习、专题培训、发放学习资料、交流座谈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要充分利用管输通讯、宣传橱窗、广播、活动简报等舆论平台,大力宣传QHSE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根本要求、目标任务、推广步骤和各单位在活动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教育宣传,进一步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活动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4 认真做好体系文件编制和贯彻落实工作,积极构建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

体系文件是优化工作流程、规范从业行为、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贯标办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38个程序文件已编制完毕,这些文件所规定的工作流程是否科学、工作标准是否完备、是否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对管道运输公司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单位、各部门要对这些文件进行再讨论、再研究,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促进程序文件的不断完善。程序文件一旦确立,将成为衡量管道运输公司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企业管理部贯标办要根据各单位的意见对程序文件进行修订完善,并监督指导各单位做好程序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对工作拖沓、不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严肃处理。

5 以危险源辨识评价为重点,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危险源辨识评价既是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也是QHSE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危险源辨识评价纳入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明确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整改或监护措施。对库区、泵房等场站危险源,要加强监控,认真执行岗位巡检制度,定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杜绝设备事故的发生。对跨河、跨沟、地质复杂区域的管道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整改措施,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6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环境和健康是QHSE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道运输公司的管线绵延上千公里,场站队大多分布在荒凉偏僻的区域,职工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生活十分单调。因此,管道运输公司必须把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深入开展职工之家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积极改善职工的食宿条件,为职工工作和生活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要把维护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摆在重要位置,研究制定各个岗位的职业卫生规范,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完善职工职业卫生档案、教育培训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强化现场监测、职业健康体检和劳动保护工作,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性化”建设的切入点,高度关注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精神健康,畅通职工表达诉求的渠道,切实维护干部职工队伍的稳定。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道运输公司开展QHSE管理工作,是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管输企业这一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管道运输公司急需大胆创新,拓宽思路,从上文五个方面做起,多措并举,实实在在地把公司QHSE管理体系推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黄晓东:QHSE:多样标准一体管理[J].中国石油石化,2008.15

[2] 赵新智:影响QHSE管理体系运行质量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6.11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4

今天××××电力集团公司在这里举行“三个不发生宣誓签名仪式”,主要目的是贯彻上级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总体安排,落实公司XX年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公司部署开展“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动员公司全体员工,集中精力、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扎实工作,为完成全年安全生产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百日安全活动的重要意义

年初集团公司对今年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三个不发生”目标,既“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和恶性误操作事故、不发生重特大设备损坏事故”,印发了XX年安全工作意见,明确了全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近期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和电业局相继召开专题会议,对实现“三个不发生”目标,进行了全面部署。

进入3月份,公司各单位普遍进入施工高峰期,作业现场点多面广,施工人员众多,代维设备操作频繁,安全生产可控难度增加。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责任落实不到位、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安全措施不严密。因此,做好春检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平稳有序,对于实现“三个不发生”目标,[文章来源:kt250.com]确保电网安全,全面完成全年安全生产任务,至关重要。公司决定开展“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是贯彻上级要求的需要,是进一步凝聚公司上下力量,确保安全生产平稳有序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具体体现。公司各子分公司领导班子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百日安全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的部署上来。

二、准确把握百日安全活动的目标和重点

开展百日安全活动,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活动的方式,动员全体员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严格落实公司安全工作部署,切实履行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坚决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和恶性误操作事故,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夯实基础。

为扎实推进活动开展,公司了活动实施方案,制订了《“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重点措施八条》,各单位要以此为抓手,把握安全生产关键环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要通过活动的开展,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至关重要。公司各级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各分管领导、副职,各职能部门,都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公司安全生产要在抓基层班组建设,发挥一线班组长、工作负责人、作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二要突出加强安全生产关键环节风险管控措施。要认真总结安全生产经验,用流程节点风险控制的思想,系统梳理安全生产组织流程,抓住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下大力气实现安全生产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变。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严把现场安全关、质量关。推行项目、班组日前工作准备会制度,全面分析现场作业的危险点和控制重点,确保各项安全要求和技术措施在现场工作中有效落实。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尤其要加强小型作业现场、抢修作业现场风险控制,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深入开展反违章,严肃查纠管理违章、行为违章和装置违章现象。

三要全面落实“三个不发生”各项措施。各单位要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将“三个不发生”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当前,要突出抓好防人身事故和恶性误操作事故措施的落实,认真组织作业风险辨识和预控,严格执行作业前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按照标准化作业开展工作。针对危险性、复杂性和难度较大的施工项目,要认真执行现场勘察制度,严肃工作方案审批要求。

三、切实抓好百日安全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实施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5

最近两年来,险资举牌现象屡见不鲜。万科、格力电器等大蓝筹也未能幸免,纷纷遭到宝能、恒大等“野蛮人”的袭击。面对“情怀”与“野蛮”,双方当事人可谓各执一词。但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应该拨开“险资举牌”的面纱,擦亮双眼。透过举牌乱象看清险资流动性注入股权投资的本质。

险资举牌原因

资产驱动负债模式。随着保险不断被我国居民接受,保险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新型保险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最为突出的就是万能险,它属于创新型寿险,保费规模大,期限较长,要求在返本的基础上有一定的保证收益。但是,万能险退保频率相比传统保险险种较高。这种模式驱使险资投向收益率高而且流动性较强的股权投资。而且当险资拥有上市公司20%股份时,会计核算方式发生变化,不再以股价作为记账基础,而是以公司的利润作为记账基础,这降低了股价波动给会计核算带来的风险程度。

资产荒。近年来,我国步入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在产能过剩、经济下行、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下,险资投放渠道也面临新的挑战。伴随着市场无风险利率不断下行的趋势,险资也迅速作出调整,不断减少银行存款和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其他投资类的房地产等金融产品,目前“泡沫”比较严重,而且变现能力较差,不能满足险资的流动性需求。因此,股权投资成为险资较为合理的投资选择,而且险资更加青睐市盈率较低、成长预期较高的大蓝筹。

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的改革也随之健康有序地进行着。险资投资范围也在逐步放宽,从可以投资股市到逐步放宽持股比重,可谓步步扎实稳健。特别是到了2015年,股市巨幅震荡,价格暴跌两次,急需流动性注入救市。正逢险资也处在改革的急速步伐之中,保监会就顺势增加险资持有蓝筹股票的比重,允许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增强股票市场活力。可是保监会却远远低估了资本的贪婪,没有预判到举牌现象会恣意横生。在“万恶”的资本推动下,滋生出安邦系、宝能系和恒大系等一系列险资纷纷大举进入股市,通过“举牌”效应炒高股价,随即“快进快出”肆意搜刮小股民的财富。更有甚者,通过一致行动人共同举牌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想趁机撼动原董事会格局,控制被举牌公司,实现跨行业并购。

险资举牌影响

险资举牌现象频出,所谓的“野蛮人”给被举牌公司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影响。首先,险资资金来源不明晰,潜藏风险隐患。有些举牌险资来自高杠杆的股权质押等方式,且资金源源不断涌向股市,炒高股价,这增加了投资风险。其次,部分险资来源于万能险,其期限较短且成本较高。如果用其举牌,就意味着要将短期资金投入到长期投资中,存在期限错配问题,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最后,频繁举牌也会扰乱公司原有的经营秩序,甚至给某些企业的管理层带来较大的人事变动。不止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给股市也带来了较大的震荡。股市瞬间被“举牌”气氛笼罩,被举牌公司在其炒作下,股价波动较大。这增加了金融风险,如果发展不利,很有可能影响到实体经济,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险资举牌也会产生有利影响。首先,保险资金具有规模优势。而且大多寿险资金期限较长,可以对估值较低的大蓝筹进行长期投资,从而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其次,险资大举进入股市,可以提振市场情绪,增强股市活力。如果引导正确,可以将险资更好地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符合国家经济转型需求,为实体经济服务,振兴中国经济。最后,险资通过举牌造势,大大提升公司知名度,从而增加其保险销售份额。这是一种变相的广告营销模式,是保险公司打造品牌效应的有力途径,进而为中小型保险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险资举牌对策

限制差别监管。应当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监管机制,明晰投入股市的保险资金来源。首先,分清入市的资金是保险公司自有资金还是负债型资金。如果是负债型资金要披露交易双方具体的名称、单位。在此基础上,对保险公司投入到股市的资金来源进行分类,不同资金来源购买股票所占总股本百分比应规定不同要求。其次,对传统型或是创新型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要求的收益率回报有所不同。这样有利于降低投入股市的险资风险,从而在不干扰被举牌上市公司的前提下,合理分配险资投入状况。

选派精算师。借鉴英国的有效监管方式,保监会可以与保险精算师协会合作,共同监管险资资产配置情况。应给每一寿险公司选派一名合格的精算师。精算师可以协助保险公司分析险资投资收入状况,有效监督险资使用情况,同时定期以书面形式向保监会报告。这不仅提升了险资的利用效率,而且也提振了投保人和小股民的信心,有利于我国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共同发展。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6

(中国人寿新疆分公司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新疆作为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的核心地区,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一极,如何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实现新疆保险业的转型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金融中心,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关键词 发展机遇 健康养老 互联网保险

一、新疆保险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1.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在新常态下,社会经济进入相对平稳健康发展轨道,保险业也将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期、调整转型期和综合经营推进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要求我们要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追求可持续发展。

2“. 新国十条”带来的新机遇。“新国十条”将保险业的发展从行业意愿上升到国家意志,中央对保险业的定位之高前所未有,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政策红利,为拓展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参与政府购买医疗服务提供了契机。

3.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为保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全国援疆力度不断加大,去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明确了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地位,商业保险公司在财产险、工程险、意外险、人身险、健康险等领域大有可为,可以借助多样化保险产品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供更多的商业保险服务。

4.未来的低利率金融环境提升保险产品竞争力。预计未来基准利率将维持在低位,理财产品等财富管理产品的收益率预计进一步走低,而人身保险费率改革即将完成,保险产品的价格将全面市场化,从而间接增加保险产品的竞争力,保险公司推出的传统寿险预定利率普遍高于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未来可能出现存款向保费转移的趋势,保险产品具有的保障功能的消费属性将得到释放,有利于传统型产品占比的提升,保费结构的优化,新单保费得到稳定增长。

5.互联网持续推进保险业自身转型改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客户端等互联网新技术、新思维已深刻影响国家各行各业,国务院也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传统行业进行互联网转型,保险业作为新兴服务业,也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这个产业链的重组,注重产品开发和客户体验,以满足客户需求作为产品开发的出发点,以提升客户体验作为公司发展的源头,逐步实现从注重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向注重客户利益和个性化体验的精细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新疆保险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也面临着人才短缺,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和美誉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

二、新疆保险业应对的主要措施

(一)培养人才方面

1.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培训。培训是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缓解保险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加大人力发展岗位体系的考核考评机制,将增员育成及三率提升作为人力发展及主管领导的重要考核指标,通过锁定主管精英、低绩效人力、新增人力等三类重点人群,强化经营策略,抓好推动连续达成举绩人力、推动低绩效转化举绩人力、推动新人育成举绩人力三项重点工作,提高举绩率、扩大举绩面,转变依靠少数精英挑大梁的经营模式。把转化提升低绩效人群和低业务网点当做硬指标、硬任务。

2.加强人才管理机制建设,加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一是强化各级党组织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培养和管理,统筹抓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市场拓展人才的梯队建设。建立健全“优先发展、基层培养、脱颖而出”的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投入力度。二是加强人才使用机制建设。加强人才的市县交流和岗位交流,放手使用年轻干部,使更多思想端正、作风过硬、年富力强、想干会干的优秀人才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起来。三是坚持基层实践、一线锻炼的培养原则,积极将思想正派、作风扎实、可塑性强的后备干部和年轻骨干安排到发展条件艰苦、竞争环境恶劣的销售一线去实践锻炼、增长才干。

3.改善营销员收入水平,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先提高营销员收入还是先提高产能是一个困扰公司发展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公司要破解这个发展难题,必须先对营销员管理制度全面诊断和重新定位,着力提高营销主管和营销员尤其是新人的工资、津贴和奖金,改变营销员收入低、动力差、产能低、流失率高的不利现状,吸引高素质营销员的加盟,提高营销员的活动产能,促使公司业务发展步入一个良性发展轨道。加大增员过程中的控制力度,使用科学严谨的测评机制,对于新人必须经过多轮专业面试及测评才可聘用,保证新人的先进性和高素质,避免引进人才的盲目性,减少新人的流失率。加大营销员的培训力度,优先配备营销员的培训资源,致力打造兼具职业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四化”精英营销员,促使营销员从推销式营销方式向服务式营销方式转变。

(二)业务发展方面

1.大力发展优质业务,推动业务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打破三个渠道在人力、商品、客户等关键资源上的壁垒,下决心整合三个渠道销售资源,协调推动首年期交业务和短期意外险等优质业务放量发展。坚持走依靠基础管理夯实推动优质业务发展的道路,积极构建首年期交、销售人力、活动举绩等关键指标为重点的日常经营机制,着力破解发展优质业务路径狭窄、手段单一、措施片面等问题,全面打造新单拓展持续强劲、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续期存量加速积累、总量增长基础牢固的发展格局。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7

两年多来,公司按照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和云南银监局的监管要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营形势,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经济持续下行、央行连续降息以及同业竞争加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坚持稳中求进,加强结合调控,严守内控底线,夯实发展基础,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规模、质量、效益等主要指标稳步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业务创新不断突破,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截至2015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达368.2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74亿元,实现净利润3.57亿元,资本充足率11.79%,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在全国38家金融租赁公司中,资产排名第14位、较年初提升2位;净利润排名第16位,较年初提升3位;租赁资产投放排名第11位,较年初提升2位;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第6位、较年初提升13位;资产收益率排名第14位,较年初提升7位。这一成绩的取得可以说来之不易,是对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最好回报。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基本面一直没有明显改观的迹象,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下行,制造业经营困难。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年内央行连续五次降息,整个金融业面临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同时,公司自身还面临着信贷规模管控和业务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既要实现稳增长、保效益,又要调结构、控风险。为此,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在稳增长方面,面对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压力,公司一方面通过加大对低风险优质客户的开发力度,逐步建立了一批低风险优质资产,这为公司的稳增长起到了压舱石和定盘星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多元化营销渠道、充实专业化营销队伍等方式提高自主营销能力,在度过了最初的阵痛期后,业务拓展逐步走向正轨,经营业绩也正在逐步显现。截至9月末,公司自主营销项目占比已经达到了32.6%,较2014年的5.6%提高了27个百分点。

在保效益方面,面对租赁业务市场价格下行、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公司一方面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判,把控投放节奏,在年初央行尚未降息之际加快投放,实现早投放、早收益,也为全年利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公司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资产负债管理,通过鼓励扩大固定利率的租赁业务占比、拉长租赁业务调息区间、加大银行保理等浮动利率的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等多种途径,在规避利率风险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公司经营效益。截至9月末,公司净利润指标已完成全年预算的111.79%。年化资产收益率1.48%,同比提高0.19个百分点。年化净资产收益率13.99%,同比提高5.94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9.07%,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

在调结构方面,面对业务领域狭窄、经营模式单一的不利局面,公司一方面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加强行业研究,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和行业范围,投放项目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电力、自来水等行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达41.53%,制造业占比达23.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达19.06%。同时,在新能源尤其是光伏行业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另一方面,公司加强主动改变经营模式,加大直租业务投放力度,三季度先后投放了青岛润亿等6个直租项目,合同金额达到11.93亿元,已实现投放金额7.28亿元,占第三季度投放额的21.56%。

在控风险方面,面对企业经营困难、风险信号显现的不利局面,公司多措并举,从租前、租中、租后等多个环节加强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加强了风险集中度的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租赁业务限额管理政策。加强了租后管理,针对市场和客户经营状况变化,重新梳理客户分类,根据风险预警调整分类等级,更新风险预警事项。特别是今年三季度以来,公司加大了项目投向调控,进一步降低过剩产能行业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加大了新能源以及政府重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放力度。截至9月末,公司关注类贷款占比2.05%,较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拨贷比1.35%,较年初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在前行的征途中,公司始终把创新发展放在第一位,只有保证创新工作的扎实推进,实现业务亮点不断涌现,才能持续取得新的进步。三季度,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坚决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紧抓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推进与进出口银行云南省分行的合作,积极探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举措,通过“银行+租赁公司”模式为切入点,成功完成两笔“T+0”转出业务,金额达10亿元。在支持云南省“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公司自开业以来,已为云南省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48.8亿元的融资支持。

作为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华夏金融租赁时刻牢记守规矩就是保发展,合规是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和生命线。两年来,公司一直坚持抓合规建设的重点,今年又制定了《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员工合规手册》和《加强内部管控遏制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专项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全员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好合规责任承诺书签署工作和“两违检查”工作,确保将合规责任落到实处,落到每一名员工,切实规范全流程业务行为。

同时,作为一家国有金融企业,华夏金融租赁坚持党的领导,恪守党的纪律。两年来,公司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0月12日,中央印发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此,公司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把各项要求刻印在全体党员心上。在实践中,公司党组织严格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廉洁从业,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新的理论武装自己,以新的标准从严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务实创新、全力拼搏,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正成为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的共产党员,成为公司发展的排头兵。

举足凝目,2016年是国家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经济形势上看,宏观经济短期内并没有明显改观的迹象,银行业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和前述的各种各样经营压力将会长期持续,困难可能比我们预计的还要严重一些,还要复杂一些,这是今后长期要面临的经营形势。在今后的工作中,华夏金融租赁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提早做好长期打硬仗的心理准备。同时,我们也看到,行业整体的发展环境正在日益改善,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9月印发了《关于促进金融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提出要加大政策支持,这为金融租赁业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2016年公司面临的发展大环境是困难和机遇并存,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就越要努力,就要求我们更要把工作做细、做透、做扎实。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举措篇8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政府制定了排污许可证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措施,颁布了“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按日计罚”,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对环境事件责任官员采取引咎辞职制度。尽管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国环境污染事件仍然频发,大气、水、土壤污染情况依旧严重,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还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期望。作为环保行业的工作者,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为什么污染物偷排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为什么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环境管理制度不能有效激发政府部门、经济主体、公众三大主体保护环境的内在驱动力,导致政府部门被动应对环境污染事件,经济主体不愿意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公众没有时间、精力和专业知识参与环境保护。因此,探索环境管理新措施,完善现有环境管理体系,对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环境管理过程中,由于当前的制度不能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经济主体和公众的保护环境积极性,导致我国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污染取证难。发生污染事件,有限的执法力量反应能力不足,不能及时抵达现场开展污染取证工作,经常出现执法人员到达现场时,违法行为已经停止,找不到污染责任人。此外,企业偷排行为通常都在夜间进行,环境执法人员需要长期值晚班,时间一长,容易产生疲惫感,影响执法人员积极性,甚至出现不作为现象,导致污染取证不力、执法不严,助长了环境违法行为。其次,经济主体保护环境动力不足。由于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违法惩罚力度偏弱,环境违法收益高于守法成本以及环境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并追究责任,致使某些经济主体有恃无恐,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其产品价格竞争优势,肆意违法排污破坏环境。第三,公众参与效果不佳。公众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以及专业知识导致公众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和环境风险识别能力有限,不能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导致公众参与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维护公众自身环境权益。

2环境管理新制度

2.1设立污染取证公司环境违法事件的及时发现、调查和取证一直是环境执法最为困难的环节,企业违法排放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行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果不能在排污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进行调查取证,不利于对污染企业的确认,极易使污染企业逃避惩罚。为了解决环境违法事件发现难、调查难和取证难的问题,建议允许成立专门从事污染调查、取证公司,让污染取证公司作为现有环境执法体系的有益补充。

2.1.1污染取证公司设立原则政府部门依据当地企业数量、污染情况、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确定管辖区域应当设置取证公司数量和准入条件,然后由愿意从事环境污染调查、取证业务的单位提出申请,申请经核准后方可开展公司的筹建活动,公司的人员及从事环境取证的施设配备齐全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2.1.2污染取证公司职责污染取证公司对企业排污口以及厂界空气质量的达标情况进行现场监测或者采样封存后送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分析,在现场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向环境保护部门举报。此外,取证公司可以接受环境主管部门的委托,依照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协助环境主管部门进行常规的环境执法和环境污染事件调查。

2.1.3污染取证公司经费来源首先,污染取证公司不从事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其价值主要体现为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可对污染取证公司实行免税政策,以支持污染取证公司的发展。其次,污染取证公司调查发现环境污染行为向环境主管部门举报,在环保部门对污染主体处罚款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处罚款的10%—30%作为污染取证公司的奖励,鼓励污染取证公司积极调查发现环境污染行为。

2.1.4污染取证公司管理污染取证公司人员、设备的管理。环境管理技术部门对污染取证公司的仪器设备按照取证技术要求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环境污染取证的准确性,污染取证公司的人员定期参与环境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污染取证行为的管理。为了准确掌握污染取证公司工作人员在取证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污染取证公司的活动进行实时跟踪,采用GPS和录像方式记录取证时间、地点及取证人员的行为。为了防止取证公司弄虚作假或者利用获得的证据和污染企业进行利益交换,要求取证公司工作人员全过程开启定位系统,到达取证地点后立即开启数据实时上报系统对获得的证据同步上报环保管理部门,以防止污染取证公司弄虚作假,进行利益交换。

2.2构建企业环境污染风险制度我国当前严重的环境破坏,主要是企业为了降低运行成本,把污染预防、治理所必需的人员、设备都作为负资产看待,不愿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导致企业行为对外部造成环境风险。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让企业环境违法风险远远超出企业污染环境获利,使环境污染问题真正转化为企业自身风险,迫使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政策。

2.2.1确立企业污染经济风险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不符合环保要求或者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不仅要接受罚款、停产整改等惩罚措施,如果污染对周边环境生态造成破坏,污染企业还需对环境进行修复、恢复并对受污染影响的居民进行经济补偿,让污染环境的企业承担比遵守环境法规多得多的经济负担,承担环境污染行为给企业带来的经济风险。

2.2.2确立企业污染经营风险政府部门可采取提高环境违法企业的用水、用电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政府采购限制环境违法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投标,金融部门降低企业的信用额度,限制企业的融资扩建等措施对环境违法企业进行惩罚,增加环境违法企业经营压力、减少其生存空间,承担环境污染带来的经营风险,迫使企业自发地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其违法行为。

2.3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当前,很多企业在其管理机构中没有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即使有环境管理部门也是比较小、不受重视、处于边缘化的部门,在企业管理体系中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因此,迫切要求企业构建新的、强有力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构,提升企业环境管理部门在企业的话语权。设立由企业实际控制人直接负责的环境管理部门,企业实际控制人直接对企业环境管理负责。只有这样,企业的环境管理机构才能够获得环境管理所必需的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才能不受企业污染生产部门的掣肘,才能够切实提高企业污染治理能力,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高企业自身环境管理水平。

2.4建立企业环境责任三级追究制度一是企业所有者环境责任终身制。从企业设立之初,在工商部门核准之前,就要求企业实际控制人承诺对企业所有的环境污染行为负责,对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当环境污染治理、修复、补偿所需资金巨大,企业无法提供足额资金进行环境治理时,须出卖或质押企业资产来进行环境修复。二是企业职业经理人环境管理责任。对由于企业职业经理人不重视环境管理、不采取环境保护相关措施出现环境问题时,要对直接负责的经理人进行经济处罚,对触犯环境保护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直接责任人。对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要追究环境污染事件直接责任人责任,对故意偷排污染物和修改环境污染数据的直接责任人追究相关刑事责任。

2.5建立环保基础设施保障制度我国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需要大量的环保基础设施,环保的公益属性要求国家须像对医疗、教育、高铁等基础设施一样,建设完善的环保基础设施,如城市和农村固体废除处置填埋设施,废物接受和运输设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以及环境质量监测设备和设施。国家除了加强环保硬件设施的建设外,还要积极推进环境管理软设施的建设,建立全国性的环境管理平台,建设环境污染数据实时系统,使污染数据和污染企业名单全国联网,数据同步更新,为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贯彻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以新技术推动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

2.6建立公众参与专业化、职业化制度保护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只有让公众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把环保法规作为保护环境的行动准则,我国的环境污染行为才能迅速地减少,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根本性的好转。但是公众没有时间、精力随时随地去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导致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公众参与的效果。因此,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作用,则需要采取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方式,对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公众按照参与时间、实际贡献给予经济补贴,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专门职业,有效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在公众参与职业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专业化程度,增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际效果,使公众成为保护环境的中坚力量。

3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