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标准化施工总结8篇

时间:2022-10-02 20:06:34

标准化施工总结

标准化施工总结篇1

第一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经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同志和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同志督导,承担领导责任,支部书记***负总责,承担第一责任,支部委员为骨干,承担具体责任,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具体分以下阶段进行。

一、组织实施阶段(6月22日——6月30日)

(一)制定党支部标准工作计划。根据《***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中具体要求,结合支部实际,制定本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计划。

(二)宣传动员(6月30日前)。依据《**省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为基本内容对支部全体党员进行细致地宣传引导,充分调动支部每一位党员的工作热情,让每一位党员都认识到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彻底解决认识的盲区,解决党员对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灯下黑”的问题。

二、学习培训阶段(7月15日前)

组织支部党员集体学习《**省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内容,宣讲标准化理念、方法,逐篇学习,掌握实质要义,让每一名党员清楚标准化是什么,支部标准化建设怎么抓、抓什么、如何抓等问题,为推进标准化工作打好基础,召开支部党员会议,具体安排部署标准化工作任务,积极推动落实,明确任务和时限,责任具体到人,严格追责。

三、对标自查阶段(7月16日——9月30日)

(一)自查自纠(9月20日前)。党支部对照《**省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对照《党支部建设考核评分表》中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组织生活、党员队伍、基础保障、考核评价等6个方面积极广泛开展支部的自查,认真对26项标准内容逐项对标,查漏补缺,自我整改。

(二)建档立卡(9月30日前)。根据自查情况,党支部建立标准化工作台账,将查找出的问题、整改措施和整改情况进行记载,限时进行整改。

四、争创达标阶段(10月——12月15日)

(一)公司党委考核验收(11月1日前)。依据《**省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和《**省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对本支部标准化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对支部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指导整改。

(二)支部整改(11月15日前)。支部对公司党委查找出的问题和不足,按照公司党委要求进行整改,明确责任,具体到人,限时完成,补齐短板。

(三)上级验收。支部接受省粮食局省机关党委对本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验收,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施工总结篇2

关键词:四有工作法;循环提升;全过程受控

吉化锦江油化厂是吉林石化公司北方公司下属石化类企业,共有6套石化装置。近几年,随着工厂老装置的不断技改和新装置的投入运行,各项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2008年,结合创建健康、安全、环境的管理体系(Health,Safety,Environ-ment,HSE),大力推行四有工作法,即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方案,步步有确认,事后有总结。经过几年的学习转化和活学活用,设备管理系统的设备管理四有工作法已经不断深入、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备管理四有体系。设备管理四有体系贯穿和渗透在设备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管理成效显著。实现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受控,确保设备安全平稳、长周期优质运行。

1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备管理工作的精心谋划就体现在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上。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就是要把管理目标、管理要求、计划指标、实施措施和重点工作体现在设备管理的各类计划中。设备系统编制的年度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就是设备管理的综合工作计划。在工作要点的指导下,设备管理部门精心编制各种专业年度工作计划———年度设备大中修计划、技改技措项目计划、固定资产零购计划、装置窗口检修或换剂短停检修计划,以及年度检维修费用使用计划。在年度计划的控制之下,基层车间精心编制各个装置的具体月份各类专业计划。总之,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各类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深入掌握计划编制的理论依据和各个装置的具体情况,努力提高各类专业计划的精确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做好各类专业计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情况变化时的应变措施。

1.1提高工作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

精心把握编制计划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具体情况,提高工作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为了确保工作计划制定的及时准确,必须确保留有足够的编制计划时间。每年10月份,利用2个月时间,设备部门就着手对本年度的工作总结进行分析并对下一年度工作提前规划。各个基层车间要先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然后召开设备系统内部专题研讨会。经过讨论、研究、归纳,形成指导全年设备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形成涵盖设备管理关键指标在内的当年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和当年年度设备综合计划。全部计划必须立足于各个车间的准确的具体情况,落实好编制计划的责任和计划执行的措施。工作计划不能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计划的编制必须有历年装置运行数据支持或者有成功经验、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只要严格要求工作计划的质量,不断积累编制的经验和数据,就能够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就能够提高计划执行率,确保计划工作目标的实现。

1.2注重工作计划各时段之间的衔接

精心把控计划的实施时间,注重各类工作计划各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一个精心安排的计划是争取更高工作效率的前提。编制计划并注重各时段各类工作计划之间的相互衔接,是推动整体计划完成的根本保证。工厂设备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全部工作计划的完善落实和各类计划的时间衔接。根据年初下达的设备考核指标,结合工厂的重点工作,建立从年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相互衔接的计划体系。根据设备管理的季节时段特性和设备历年运行的经验数据,将设备考核指标量化分解到各个基层车间,将各类计划执行的具体时间明确到月份。把控好计划的实施时间和相互衔接,防止出现计划执行的盲区,计划的执行率可得到有效保证。

1.3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以应对具体情况的变化

精心把握计划实施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以应对具体情况的变化。执行计划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制定计划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及时的信息反馈是对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一个补充,它提高了计划的应变能力。实行“日检修计划作业申报表”和“检修工作记实日汇报”的制度,就是信息反馈对完善计划的一个实际应用,也就是将施工的信息、资源、计划、方案、技术,通过设备信息管理平台,将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局域网以电子文件方式提交主管部门领导审核批准,使各项工作的方案和决策得到快速解决,职能部门也能按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形成日常施工管理、紧急施工管理和计划施工管理三者的平衡。通过对执行中的信息实时反馈,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中问题以便全面掌控施工部署、进程,确保工作程序高效运行。

2设备管理的行动方案是确保计划落实到位的关键

设备管理的行动方案,可以特指设备检维修和项目施工方案,也可以泛指设备管理的标准化管理规定细则,设备管理的特殊情况应急预案或设备管理中重点工作的特色方案。此类行动方案在编制上,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现科学严谨的编制态度,并经过反复研讨和验证。这样的方案才能确保设备工作计划落实到位,设备管理工作走向正确轨道。

2.1重视各类行动方案的科学严谨和规范标准

凡是工作行动都要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施工管理方案化是工作计划落实到位关键。以往施工方案通常比较重视技术方案的论证,而对有些施工方案重视不够。方案涉及内容有些步骤较粗,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细节规定不明确,实施过程中操作弹性大。自推行四有工作法以后,工厂不断强化设备受控管理体系的建设,规范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方案编制要做到严谨科学和规范标准。各类行动方案编制批准之后,要求各个相关基层单位必须统一思想,坚决贯彻、执行、落实好行动方案。

2.2重视各类行动方案的经济实用和可行性

施工方案的编制要符合现场实际要求,经济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在检维修施工前都要深入现场,对项目现场环境、作业过程等进行全面勘察、预判,制定具体措施,有效削减“行动方案”中可能隐含的安全环保风险因素,切实有利行动的可靠推进。另一方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注重实体成本的控制,采取经济实用措施,有效削减检维修费用,确保现场管理文明有序地合理推进,各项目标平稳受控达成。2013年工厂异丁烯装置进行窗口检修,技改项目多,工期仅为5d。为确保窗口检修按期竣工,针这次装置窗口检修的特点,提前勘踏现场,根据现场实际,详细编制了《装置停工检修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网络图;制定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等,这些方案的编制为确保检修计划按期完成奠定了基础。此次成功的检维修就得益于经济实用的施工组织设计。

2.3重视推进各类行动方案的标准化编制

各类行动方案编制要求各式各样,标准不一。给管理人员带来了较大工作强度和编制难度。因此,高效推进标准化编制各类行动方案很有实际意义。积极推进施行系列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标准化,应急预案标准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标准化以及检维修实施方案标准化。这一系列标准化的方案编制模板可以极大地提高编制工作效率和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推进和经验积累,设备管理涉及的各类“行动方案”就一定会真正起到指导现场管理和培训维管人员的重要作用。

3步步确认是确保预期管理效果的必要保证

设备管理的步步确认,就是对设备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在执行监督、状态控制和检修结果的确认过程。执行设备管理全过程步步确认制,是有效控制设备事件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设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有力管理工具。

3.1实现设备管理的多级确认检查发挥标准化《设备检修作业规程》作用,实现设备管理的多级确认检查对于石化行业来说,因生产与设备检修作业深度交叉,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因违章引发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75%,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经常发生存在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监督不严格、规程不具体、操作无确认的问题。为了彻底消除这些不规范行为,工厂重新编制了新版《设备检修作业规程》、《检维修施工作业票管理标准》等规定细则。规定中要求:检修前,必须严格履行工艺与设备界面交接手续,属地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环保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必须执行各类行动有监督,有确认、有记录的要求。只有经过工厂设备、安全、生产等管理部门和车间主管、专业工程师、现场操作员多级人员严格的多级确认,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工作程序。就是要求切实把规定动作做准确,坚决杜绝自选动作。例如:在芳构化车间的富气压缩机大修过程中,把检修工作分解成了若干状态、步骤,设立风险确认点,量化了检修标准,操作步骤顺序严谨。每执行一次操作,相关责任人都要在规程的相应位置做好标记,进行逐级确认签字,实时记录检修数据,杜绝了一些习惯性违章导致的操作失误问题,设备检维修安全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2实现高效程序化的步步确认管理发挥已有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优势,实现高效程序化的步步确认管理。随着工厂设备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设备管理可以实现在网上的高效程序化确认管理。检维修施工信息日报制,就是信息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基层车间要对每日的检维修施工和设备其他管理情况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全面分析、记录、整理所有设备管理信息,做到当日上报、当日统计、当日处理。同时加强内部信息平台控制要体现6个关键,即:实施的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场合,把握关键环节,作出关键决策,解决关键问题。并以此推动设备管理向更加注重效率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3.3实施监督检查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发挥设备管理体系的各级监督职能,实施监督检查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一个运行高效的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是要把各级管理要素,优化到一个标准管理体系中,即设备管理的HSE体系,发挥设备管理体系的各级部门的监督职能,利用标准化管理体系优势实施监督管理。如:在检维修作业中,各基层单位突出抓好施工前HSE教育、措施制定与落实、施工监控、安全作业管理、施工过程等五方面工作。以自检、互检、他检多种形式对HSE体系运行中那些操作不当、维修不当而造成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利用体系中的各级监督职能和利用标准化的管理,积极实施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从而,确保设备检修全过程、全方位受控。

4事后总结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设备管理的事后总结,就是做好设备管理实践的总结分析,提出管理提升的途径。就是要不断发现管理短板和管理漏洞,不断地修订完善设备管理规定、标准和细则;就是要发现装置设备技术水平的低点,找到弥补改进提高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发现设备相关人员的能力水平差距,组织好专业技术的学习、交流和培训,使各类人员素质有所提升。设备管理的事后总结,关键是要做好管理绩效考核和各类人员的激励工作,集合设备系统全员之力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使之步入循环上升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中,实现设备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1实现设备管理的细节可追溯。建立设备管理总结分析制度,实现设备管理的细节可追溯。KBC设备管理大视野建立了设备管理技术总结分析体系,分别对设备的运行管理、维修管理、故障管理、基础资料管理等方面进行绩效指标分析。经过在实践中摸索,通常把下列数据列为主要分析指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故障频率;维修成本;故障根本原因;分析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利用率等。根据对各类指标变化趋势分析,不断改进管理策略,形成闭环式的管理流程,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现代化水平。坚持在实践中强化管理数据的科学分析总结利用;坚持对一些典型疑难问题的攻关研讨制度;坚持对设备管理中发生的事故事件的追溯研究。充分利用设备电子档案、设备检查表和设备巡检表等管理工具,做好设备运行状态和监控参数的分析总结工作。

4.2实现全员专业技术能力新提高组织好各类人员的学习、交流和培训工作,实现全员专业技术能力新提高。由于工厂的各类人员知识老化,新技术掌握能力不足,实际上已经影响了设备管理整体提高。因此,通过视频录像、专家讲课、外出交流培训等各种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的相互学习交流,定期进行普遍性专题现场管理仿真培训课程,定期进行各项管理规定、标准和细则的宣贯和学习。每月,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一些“事后总结”攻关研讨会,逐一分析攻关问题的理论成因,归纳出应对的措施办法,总结出经验教训。如此,就可能逐步解决一些过去长期存在的老问题。比如:2013年1月,组织TPM攻关小组对导热油炉燃烧机故障诊断处置进行了总结分析攻关。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导热油炉燃气燃烧机的故障诊断检修标准化手册》,普通维护人员使用该手册就能够用最短时间消除燃烧机存在的异常和隐患。可见组织好交流培训的实际管理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4.3实现全员抓管理提升的良好势头

标准化施工总结篇3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刘哲秘书长到会讲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贾亚利总工程师,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章雪儿总工程师,南京市市政管理处郭苏杰处长,中国建筑业协会安全分会张颖秘书长,中国模板协会原秘书长糜加平同志,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泰昌主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吴广彬,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张云富总工程师,北京市市政建设总公司焦永达总工程师,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冯永强总经理,中国新兴建设(集团)总公司王晓玲副总经理,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严芳同志,内蒙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马政同志,广东一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李智旭技术副总监,北京星河模板脚手架有限公司姜传库总经理,北京奥宇模板有限公司刘国恩董事长等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主任缪长江主持。他指出,目前我国建筑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产品生产市场混乱、租赁行业管理失控、搭建施工管理缺失、价格竞争惨烈、行业龙头企业凤毛麟角、工程项目管理班子职能定位错误和理论研究、标准规范和政策法规制订滞后等。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发展与改革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要用大视野、大思维、大思路来推动改革与发展。他强调,一是要加强国内外的调研,进行国内外比较,取长补短,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二是要对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改革实行顶层设计,切实服务于施工需要;三是要用系统化观念研究改革的思路,要着眼于研发、生产、租赁、设计、施工、监理、跟踪检查和评价等整个链条与各环节、各层次应承担的改革责任和来考量,并侧重于施工领域;四是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用宏观指导微观。一方面要强化标准规范和政策法规的研究制订工作,为政府指导工作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认真开展好七个方面的课题研究,即中国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现状与发展、中国工程模板比较研究、支撑体系的比较研究、建筑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事故的分析、国际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的研究、国家模板工程标准、脚手架支撑体系的国家标准等,研究在国内逐步取消扣件式脚手架的发展思路。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缪长江主任指出:一、要将模架技术含量实施前移,生产阶段即实现完善,到施工现场只需进行简单装拆,努力探索软件设计标准化、产品生产工厂化、模架结构模数化、现场施工装配化;二、要做好将生产、租赁企业延伸至施工阶段的监管,要加快模板(脚手架)生产、租赁和施工一体化企业准入标准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监管办法;三、筹建国际工程模板脚手架协会;四、整合并完善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并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统筹开展工作。

会议还对《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该标准规定了我国建筑施工脚手架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使我国建筑施工通用金属脚手架的应用具有了统一性和协调性可参照标准,有助于规范我国脚手架市场,推广技术先进,确保安全性强的脚手架在施工中广泛应用。但是,该标准草案过于笼统,包罗万象,可操作性较差。会议建议,标准应更加突出安全技术要求,大幅度精简内容,只保留通用性、综合性和共性内容,其他内容留给其他专业脚手架支撑体系标准,同时也为未来新兴支撑体系标准的出现留有发展空间和余地。该标准与专业标准形成母子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研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了我国工程模板及支撑的未来的改革思路与发展方向,一些代表还呼吁政府要加大对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科研开发的扶持力度,加快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更新,加快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推动改革和发展,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协会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模板脚手架安全使用的监管,切实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安全。

(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

标准化施工总结篇4

1、模块化的施工方案。企业有了自己的技术标准,包含通用的施工技术方法,就可以在很多方面,如工程投标、施工总体策划、具体的施工技术策划等方面把企业技术标准的相应内容引用到技术标书、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策划中。多年来,我们主要采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为施工措施开展的依据,由于这些方案受到编制人技术知识、经验、思想、视野的局限性影响,导致形成的方案质量良莠不齐,不能够真正反映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施工技术特点,无法使企业已有的技术成果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技术策划处于粗放、无序状态。企业技术标准作为成型的模块,大大缩短了策划的过程周期,提高了效率,可以使基层技术人员全力以赴的做好过程控制管理工作,从而也可以减少基层技术人员的设置比例。

2、通过不断的将施工企业好的技术经验、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化的工艺做法,可以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复,通过不断的积累及系统化,逐步形成企业一个独特的技术特点及核心技术、专有技术,体现在施工技术上有独特的风格、做法,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形成企业品牌效应,提高竞争力。

3、目前,公司项目部技术人员主要为近三年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施工经验明显不足,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又没有一个成型的技术文件进行参考,很难将我公司成熟的施工经验做法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而技术标准就是将我公司专业性强、技术成熟的施工工艺进行系统总结而成,可以使我们的日常工作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使我们的技术工作的技术含量降到最低,广大技术人员经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掌握并应用该项施工技术。

4、防止人才流失造成的人才真空。市场经济中,人才的流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技术是靠人来掌握的,很长一段时间来,企业的某项技术是靠某个人或者几个人掌握的,如果人走了,就把技术也带走了,没有另外的人能够立即代替,形成了“真空”现象,如果我们将企业的成熟技术转化成企业技术标准,其将成为企业的财富,受人员流动的影响就会减小。

5、施工企业编制与实施企业技术标准,是全面实施03版质量验收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资质年检和升级考核的一项内容。

二、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制

标准化施工总结篇5

一、标准成本理论知识概述

1、标准成本的内涵

标准成本制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泰罗制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是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目标成本。在标准成本中,基本上排除了不应该发生的“浪费”,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该成本”。标准成本主要体现企业的目标和要求,重点用于衡量产品制造过程的工作效率和控制成本,也可用于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

2、标准成本的种类

标准成本按其编制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广泛采用正常标准成本,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标准成本的特点

标准成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用科学方法根据客观实验和过去实践经充分研究后制定出来的,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二是排除了各种偶然性和意外情况又保留了当前条件下难以避免的损失,代表正常情况下的消耗水平,具有现实性;三是应该发生的成本,可以作为评价业绩的尺度,成为督促职工去努力争取的目标,具有激励性;四是可以在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有效性水平变化不大时持续使用,不需要经常修订,具有稳定性。

二、陆上石油钻井业务的特殊性对标准成本编制的影响

石油钻井企业区别于传统制造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为客户提供钻井工程服务而不是输出有形产品。相比较而言,编制有形产品标准成本比较简单易行,不会受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且产品制造工艺流程规范有序。而石油钻井业务则恰恰相反,它不仅严重依赖于施工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而且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多变,从而给编制石油钻井企业标准成本带来了很大影响。

1、钻井施工对象类型多样化,加大了分类编制标准成本的难度

随着石油钻探技术的日益发展,钻井施工对象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按井别区分为探井、开发井,按井型区分为直井、斜直井、定向井、水平井,按井深区分为浅井、中深井、深井、超深井,按地域区分为陆地井、海洋井等等。与之相适应,不同类型的钻井服务,其工程造价、施工工艺、生产要素配置和施工成本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受不同地质构造和油藏结构的影响,即使是相同井别、井型和井深的钻井施工服务,其工程造价、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成本等要素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会有较大差别,这是区别于有形产品制造企业的一个很大不同点。

2、钻井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加大了确定单井成本消耗标准的难度

钻井施工区域既有平原、丘陵和山区,也有沙漠、沼泽和海洋;设计井深越大地质条件越复杂,钻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未知和不确定因素也就越多。以新疆塔里木钻井施工区域为例,该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上部为高陡地层,下部为多套高压盐水层、复合盐层、漏失层、坍塌层及高压气层,地层压力系数高,采用高密度钻井液钻遇盐岩、盐膏层、易塌页岩、大倾角易破碎地层时,极易引起井塌、井漏、井斜、井涌、卡钻甚至井喷等钻井事故的发生,常常给企业带来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经济损失。因此,钻井施工区域地质地貌条件越复杂多变,钻井施工作业量和难度就越难预测,钻井施工作业成本支出的可预见性就越差,钻井单井成本消耗标准也就越难确定。

3、钻井成本构成复杂且支出数额大,增大了编制标准成本的工作量

虽然石油钻井企业的主营业务为钻井工程劳务,但跟传统的劳务企业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的劳务企业成本构成中大多是以人工成本为主,而石油钻井企业由于钻井工艺流程复杂,对机械设备需求量大,技术性能要求高,使得企业成本构成中的固定成本和工程物资占到绝大部分,加上提供劳务过程中原材料需求和用工成份类型多样化,从而导致石油钻井企业成本种类繁杂、数额较大。以某大型油田钻井公司为例,该公司现有成本管理级次6级、成本核算项目150多项、全年支出40多亿元,这无疑给编制钻井企业标准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

三、陆上石油钻井企业标准成本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尝试

根据我国陆上石油钻井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层级,可以将陆上石油钻井企业的标准成本划分为钻井队标准成本、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和钻井总公司标准成本三种类型。本文主要探讨陆上石油钻井企业正常标准成本的编制方法和编制流程,具体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如下。

1、陆上石油钻井企业标准成本编制原则

(1)全员性原则。标准成本编制工作应由财务部门会同生产、技术、采购、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有关责任部门共同参与,同时,要吸收具体执行标准的各层级员工参加。

(2)全面性原则。标准成本体系应涵盖陆地钻井业务全部生产过程和全部成本项目,即在生产过程上要反映钻前作业、钻进作业、固井作业和完井作业等各个作业环节,在成本项目上既要包括变动成本也要包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3)真实性原则。应充分考虑陆上石油钻井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鉴别和分析当前钻井企业的运行成本,有效剔除与钻井业务无关的各种因素,真实反映钻井业务应该发生的合理支出。

(4)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原则。既要借鉴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也要考虑本企业现有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准;既要避免成本标准过低使企业丧失积极性,也要避免成本标准过高对企业产生负面导向。

(5)量价分离原则。应针对每一个成本项目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某一个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

(6)分区块、分井别、分井型、分井深原则。应区分不同的地质区块、不同的井别、不同的井型、不同的井深分别编制标准成本,从而形成适用于不同地质区块、不同井别、不同井型、不同井深的标准成本体系。

2、陆上石油钻井企业标准成本编制总体框架

(1)标准成本编制过程中的相关概念阐释。一是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指钻井总公司所属机关及除钻井分公司、专业化劳务公司之外的其他所属二级机构。二是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指钻井分公司所属机关及除钻井队之外的其他所属三级机构。三是专业化劳务公司,指钻井总公司所属的为钻井施工提供专业化劳务的二级机构,具体包括钻前公司、固井公司、管具公司及运输公司等。

(2)各层级标准成本的涵义及计算公式。一是钻井队标准成本。是指钻井队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计入单井成本的材料费、劳务费、人工费及折旧费等直接成本的标准成本。

钻井队标准成本的定义表达式为:T=W

式中:T―钻井队标准成本;

W―某单井直接成本的标准成本。

二是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是指在钻井队标准成本(T)的基础上,分摊了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标准成本(A1)后的单井标准成本。

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的定义表达式为:B=T+A1

式中:B―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

T―钻井队标准成本;

A1―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标准成本分摊计入单井部分。

三是钻井总公司标准成本。是指在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B)的基础上,分摊了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标准成本(A2)及专业化劳务公司的标准成本(S),并抵消了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B)中所包含的专业化劳务公司所提供专业化劳务(P)后的单井标准成本。

钻井总公司标准成本的定义表达式为:M=B+A2-P+S

式中:M―钻井总公司的标准成本;

B―钻井分公司的标准成本;

A2―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标准成本分摊计入单井部分;

P―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B)中所包含的内部专业化劳务公司提供的按标准价格结算的专业化劳务;

S―某专业化劳务公司的标准成本分摊计入单井部分。

3、钻井队标准成本的编制方法及编制流程

(1)划分作业环节,明晰成本项目。根据陆上石油钻井作业流程,将钻井作业划分为钻前作业、钻进作业、固井作业、管具作业和其他劳务作业等五个作业环节,每个作业环节所包含的成本项目按其形态划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部分。变动成本在特定的工作量范围内其总额随工作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如钻头、泥浆材料等;固定成本在特定的工作量范围内基本不受工作量变动影响,成本总额在一定期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如固定的月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等;混合成本因工作量变动而变动,但不一定成正比例变动,如青苗赔偿、施工现场工作补贴等,为便于操作,在编制标准成本时将此类成本归入固定成本范畴。

(2)确定变动成本的成本标准。某变动成本的成本标准=某变动成本的标准消耗量×某变动成本的标准价格。一是确定某变动成本的标准消耗量。标准消耗量一般根据钻井设计直接取得,或采用技术测定法取得,或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取得(通常采用近3年的历史数据),消耗量计量单位包括吨、米、次、台班、台月等。二是确定某变动成本的标准价格。标准价格一般根据企业内部定额价格或政府公布的收费标准或技术测定法测定取得,对通过以上方法仍无法取得标准价格的成本项目,可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法取得(通常采用近3年的历史数据)。

(3)确定固定成本的成本标准。分配计入单井的固定成本的成本标准按照钻井周期标准或建井周期标准和固定成本标准分配率确定,计算公式为:固定成本的成本标准=钻井周期标准或建井周期标准×固定成本标准分配率。一是确定钻井周期标准或建井周期标准。钻井周期标准或建井周期标准可根据企业内部定额,结合近3年的历史数据调整确定。二是确定固定成本标准分配率。首先,分钻机类型制定折旧费、野营房摊销等各项固定成本的年标准发生额;其次,确定钻机的年标准钻机台月,通常在扣除钻机搬迁、进厂保养等时间后每台钻机的年标准钻机台月为10台月,则某类型钻机的固定成本标准分配率=某类型钻机全年标准固定成本÷10台月。

(4)确定钻井队标准成本。在确定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成本标准的基础上,据此得出钻井队的标准成本,其计算公式为:钻井队标准成本=∑(某变动成本的标准消耗量×某变动成本的标准价格)+∑(钻井周期标准或建井周期标准×固定成本标准分配率)。

4、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的编制方法及编制流程

(1)确定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年度标准成本费用总额。首先,将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合理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责任中心;其次,制定各责任中心的标准成本并层层汇总形成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年度标准成本费用总额。

(2)确定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成本费用标准分配率。根据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年度标准成本费用总额及钻井分公司年度标准钻机台月,制定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费用标准分配率。具体公式为: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成本费用标准分配率=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年度标准成本费用总额÷钻井分公司年度标准钻机台月,钻井分公司年度标准钻机台月=钻井分公司年度在用钻机数×10台月。

(3)确定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在确定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年度标准成本费用总额、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成本费用标准分配率的基础上,据此得出钻井分公司的标准成本,其计算公式为: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钻井队标准成本+某单井标准钻机台月×钻井分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成本费用标准分配率。

5、钻井总公司标准成本的编制方法及编制流程

(1)确定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年度标准成本费用总额。首先,将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合理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责任中心;其次,制定各责任中心的标准成本并层层汇总形成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年度标准成本费用总额。

(2)确定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成本费用标准分配率。根据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年度标准成本费用总额及钻井总公司年度标准钻机台月,制定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费用标准分配率。具体公式为: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成本费用标准分配率=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年度标准成本总额÷钻井总公司年度标准钻机台月,钻井总公司年度标准钻机台月=钻井总公司年度在用钻机数×10台月。

(3)确定专业化劳务公司的年度标准成本总额。专业化劳务公司标准成本分为基层队级标准成本、专业化劳务公司级标准成本两部分。其中:基层队级标准成本可参照钻井队标准成本的编制思路和方法制定,专业化劳务公司级标准成本可参照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的编制思路和方法制定。

(4)确定专业化劳务公司成本标准分配率。根据为单井提供的年度劳务收入比,将本专业化劳务公司的标准成本在各单井间分配。具体公式为:专业化劳务公司成本标准分配率=专业化劳务公司的年度标准成本总额÷专业化劳务公司的年度劳务收入总额。

(5)确定钻井总公司标准成本。在确定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的年度标准成本费用总额、钻井总公司机关及辅助生产部门成本费用标准分配率、专业化劳务公司标准成本、专业化劳务公司成本标准分配率的基础上,据此得出钻井总公司的标准成本,其计算公式为:钻井总公司标准成本=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某单井标准钻机台月×钻井总公司机关及其辅助生产部门成本费用标准分配率-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中所包含的专业化劳务公司为某单井提供的按标准价格结算的专业化劳务+专业化劳务公司成本标准分配率×钻井分公司标准成本中所包含的专业化劳务公司为某单井提供的按标准价格结算的专业化劳务。

标准化施工总结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工程监理;标准化

前言:当前社会企业的竞争,从一个侧面而言就是管理的竞争。而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标准化作业。这在工程监理的实践中尤为重要。无论是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标注化的实施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细化和分解到细节,最后落实到实处,才能做到实效性好,随意性降低,标准化培训和准确性操作[1]。而在这个标准化的过程中,需要以业主的满意度提升作为唯一的标准和目的,无论是外在的硬件,还是内在的软件管理上,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标准化的开展。最终以提高工程监理的管理水平为最终的目标而努力。

1.监理部门硬件标准化措施

1.1 结构形式标准化

在设置结构上,监理部门的标准化体现在“驻地建设规范,人员配备合理,机构设置精干”为原则。采取监理部-专业(标准段)监理组-驻地监理工程师的三级直线型管理架构。主要起到运转协调、协作团结、互相配合、职责清晰的作用。让整个监理工作无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都渗透着组织完整性。从而为整个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架构保证。

1.2 配置人员标准化

在人员队伍的配置上,标准化的做法主要要求基于“国标”中对于监理人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主要参照《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即做到老年、中年、青年工程师队伍的有机结合,做到既符合合同要求,也体现出经验和活力的队伍搭配[2]。将那些具备专业监理技术,会管理、懂业务的骨干成员组成现场监理部,并配备具备暖通、水电、信息档案、合同、造价、质量和安全等资格从业的建立工程师。从而做到队伍结构上的技术保障性。

1.3 配置设备标准化

在工作设施的标准化作业上,主要体现在于监理工作设备的完善,其中包括有游标卡尺、钢卷尺、经纬仪和水准仪等标准化设备;其次为生活区域的完善,包括有监理人员生活必须的空调、洗衣机、厨具、床被等生活用品[3]。最后为工作区域的标准化用品,包括有电话、传真、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计算机和办公桌椅等,这些都是监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物质保证。

2.监理部门软件标准化措施

2.1 项目流程标准化

根据相关的文件和规范,在监理工作的流程上,需要做到标准化的操作,首先,需要对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和划分,例如总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内容、专业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内容和一般监理员的岗位职责内容需要清晰且条理化;其次,在监理的制度上,需要做到条理分明,健全而符合实际,其主要内容涵盖技术管理、造价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项目管理等;最后在监理工作的流程安排上,应该做到规范有序,严谨科学[4]。其主要的内容包括有组织协调工作流程、信息管理工作流程、合同管理工作流程、安全管理工作流程、造价控制工作流程、进度控制工作流程、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和整体的监理工作流程只有以上三者的完整和细化,才能让监理员在实践中做到有章可循,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监理管理。

2.2 策划文件标准化

策划文件的标准化作业,指的是工程设计文件和建设管理文件的要求和标准化内容。根据监理的总大纲要求,和相关的国家标准的要求,编写和组织《安全监理工作方案》、《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和《工程创优监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从而做到内容齐全、格式统一、文本规范[5]。其次,在实际的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做好监理定期的工作总结编制、质量评估报告、施工报审文件和审查意见、建设工程监理基本表式、监理旁站记录、会议纪要、监理月报和监理日志的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监理工作的标准化实行。标准化记录和标准化控制。

2.3 内部管理标准化

根据监理工作的需要,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日常工作制度,主要内容有监理工作礼仪、报销制度、用车制度、卫生制度、作息制度、考勤制度等内容;并对于人事管理操作,制定出具体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规定,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每月度、季度、半年和全面分别进行对等公平的考核,并记录在案。最后,还包含有办法规则、制度的约束范围和培训交接内容等规范。让全部的监理人员按照全面的“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监理服务。

3.监理过程控制标准化

3.1 超前预控

在工程项目的开展之前,要预先对监理人员的职责再次进行明确,并做好工作的计划和任务。让其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尽职尽力。超前预控的主要内容包括有,要求监理员对于工程的合同、监理的合同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到熟悉,并组织开工前的相应培训,并采取安全专业知识的考核,只有考核达标之后才能职业上岗。其次,对于施工单位报审的各项文件进行专业性的审查,包括对特殊作业人员的资格、施工管理人员的资格,施工机械及器具进行意见审查并做好台账的登记。最后,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做到各项专业相互对接,并汇总审查的内容和意见,上报建设管理组织并等待答复。而对于工程材料的验收上,主要重点对于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取样检查,尽可能全面覆盖到工程的全面性,标准化覆盖,要求所有的材料100%符合要求之后才能投入建设。

3.2 过程控制

在监理部门对于工程的过程进行控制,是监理的重点工作。主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管控手段来落实标准化的措施,做到结果有考核、过程有控制、操作有程序、实施有规范。日常工作上,需要定期展开旁站工作和日常巡视检查,明确巡视计划、内容和责任人。做到旁站及时,巡视全面消除隐患。并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对质量、安全等项目展开季节性的检查。

4.结语

监理项目部标准化管理对监理企业自身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深入领会标准化管理建设的内涵。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经常总结。不断查找不足,不断完善自我,严格按程序、 按标准来处理监理过程中的问题,把监理工作提升为作业标准,用标准化作业来实施监理任务。努力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监理部的各项标准化作业顺利实施,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程监理的管理水平。对于工程监理的标准化要求和监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对于如何采取标准化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提升监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任颖,杨世杰.浅析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 2011(19)

[2] 姚雪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创新实现的途径研究[J].商品与质量. 2011(S6)

[3] 袁洪.浅谈工程项目安全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2(05)

标准化施工总结篇7

某项目用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由酒店、住宅和商场组成,通过三层地下室连成一体;其中酒店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该项目的酒店及商业结构原设计选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考虑酒店大堂设在酒店高区楼层,为达至酒店顶部通透的效果及配合商业租户提前进场装修,尽早开业并投入运营,经顾问及业主共同商讨,确定酒店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结构体系,商业采用钢结构体系。由于提出设计修改的时间较晚,导致钢结构设计时间紧迫,招标图纸发出时间滞后于现场施工时间,业主只可以根据招标图纸初稿进行招投标,尽快选定施工单位。招标图纸的不完善,会遗留众多问题到招标、施工及结算阶段,对合同双方的合同制定、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及竣工结算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将按此特殊情况下钢结构工程合同类型及清单模式的选择进行案例分析。

二、 钢结构工程的背景信息和关键问题

钢结构招标图纸初稿的设计深度:经结构顾问及业主审核,酒店32层以下钢结构主要构件的设计已完善,酒店32层以上及商业钢结构主要构件设计完毕,但仍有较大优化空间,需调整后重新出图;所有钢结构构件的设计有连接方式,但缺少节点详图。

钢结构深化设计:钢结构行业内,设计单位提供的钢结构施工图纸或招标图纸不是现场实施的施工图,钢结构施工单位将根据设计单位的图纸,结合其制作、加工工艺、运输能力及现场实施方案等,作相应的深化设计,因此行业内钢结构施工单位都具有深化设计的能力和经验。

钢结构工程技术标评审:针对该项目复杂的酒店超高层钢结构及分散的商业多层钢结构,业主采纳结构顾问评审钢结构技术标的建议,在招标阶段要求投标单位提交深化设计图纸以评审其深化设计能力及经验、吸收其提出的优化建议,要求其施工项目团队述标以评审团队技术难题处理能力、施工方案编制及实施能力等。经内部讨论,业主同意提供1个月的投标时间及半个月的技术标评审时间。

招投标前期的关键问题:现场钢结构施工在即,业主在招标图纸不完善的情况下,只有两个月的招标定标时间,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钢结构合同类型及清单模式进行招投标,在满足合理的深化设计时间及技术标评审时间的前提下,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招标定标时间,将图纸遗留的问题所带来的风险合理地分担,降低合同执行过程不利因素的影响。

三、 可供选择的方案

面对钢结构项目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与公司工程部及顾问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具体招投标的细节及类似钢结构合同的特性。经过仔细研究,我提出以下五种解决方案:

1、采用暂定数量清单的单价合同模式,投标时暂定数量清单由业主提供,清单内单价作为合同一部分,合同总价不具有实质意义;结算时,清单内的工程量根据竣工图纸重新计量,业主和投标单位均不承担工程量计量不准确的风险。

2、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总价合同模式,投标时工程量清单由业主提供,投标单位不需要复核清单,清单内的项目、工程量及单价均为合同一部分,合同总价内工程的质和量视为依据工程量清单所说明的质量,工程量清单为合同总价之本质;结算时,工程量清单有误或遗漏,相应错误和遗漏应以工程变更形式进行处理,结算价包括了因工程量清单错漏引起的造价变化,因此由业主承担工程量计量不准确的风险。

3、采用工程量单价表的总价合同模式,投标时工程量单价表可以由业主或投标单位提供,投标单位可以复核或自行提供单价表内的项目和工程量,单价表内仅单价为合同一部分,合同总价内工程的质和量视为依据合同图纸及工料规范所说明的质量,合同图纸及工料规范为合同总价之本质;结算时,单价表有误或遗漏,相应错误和遗漏不会调整合同总价,因此由投标单位承担工程量计量不准确的风险。

4、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投标时可以没有设计图纸,业主和投标单位都不提供工程量清单,业主只需要确定项目成本的计算方式,并与投标单位确定一笔包干价款或成本的百分比金额作为酬金,可以大大缩短评标定标时间,尽快选定施工单位。

5、采用工程量清单及暂定数量清单相结合的总价合同模式,投标时清单由业主提供,其中酒店32层以下钢结构主要构件采用工程量清单,酒店32层以上及商业钢结构、节点部位钢结构均采用暂定数量清单。投标单位不需要复核清单,酒店32层以下钢结构清单内的项目、工程量及单价是合同一部分,而酒店32以上及商业钢结构、节点部位钢结构清单内仅单价是合同一部分。业主承担酒店32层以下钢结构工程量计量不准确的风险,而暂定数量清单,业主和施工单位均不承担计量不准确的风险。

四、 方案的比较选择及分析

1、方案1的排除理由

暂定数量清单的单价合同模式,适合于设计范围不明确或工程量无法根据图纸准确计量的项目,因投标单位不需要复核清单,可以加快投标、商务标评标及定标速度。但对于酒店32层以下钢结构主要构件图纸完备的情况下,仍采用暂定数量,导致此部分总价成为开口合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业主须根据各版施工图的计量,才可以更新最新的预估合同总价,无法快捷地跟踪成本,不利于做好成本控制及造价管理;项目竣工后,竣工图绘制及审核需时长,结算工作开展时间晚,总体结算时间就会拖延。因此排除方案1。

2、方案2的排除理由

工程量清单的总价合同模式,同暂定数量清单的单价合同模式一样,有利于商务标评标分析,减少投标成本,加快评标定标时间,而且在签订合同时可以确定合同总价,不存在暂定数量清单的不利影响。但业主需要承担工程量计量的风险,因此要求图纸有足够的设计深度供准确计量,在酒店及商业钢结构图纸都缺乏节点详图,节点钢结构的工程量是无法计算的。因此排除方案2。

3、方案3的排除理由

工程量单价表的总价合同模式,投标单位投标时需复核单价表内工程量,还可以自行修改单价表内的项目和工程量,既不能缩短投标时间,也给商务标评标分析带来困难;而且工程量单价表总价包干是在图纸及工料规范的基础上,由于酒店及商业钢结构图纸缺乏节点详图,节点钢结构的工程量是无法按图纸及工料规范包干的。因此排除方案3。

4、方案4的排除理由

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在招投标阶段很简单,但成本加酬金合同总价是最不确定的。钢结构招标及施工阶段正面临钢材涨价、人工费上涨等市场不稳定因素,签订成本加酬金的合同,不能激励施工单位尽心尽力去控制成本及优化设计,相反地,为获得更多酬金及更大经济利益,施工单位希望项目成本增加,因此业主完全承担了市场不利因素带来的风险,对业主是不公平的。因此排除方案4。

5、实际确定采用方案5的理由分析

最终钢结构工程招标采用方案5,选择理由如下:

第一, 由于业主提供招标图纸的设计深度不足,缺少酒店及商业钢结构节点详图,因此无法整体采用工程量清单或工程量单价表的总价合同模式。虽然总价合同是业主常用的合同模式,但它给业主提出的要求是严谨严格的,业主应根据公平的原则,在图纸完善及技术要求明确的前提下,将工程量计量的风险合理地分担。

第二, 分析招标图纸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部位图纸的设计深度采用不同的合同类型,充分利用各种合同类型及清单模式的优点,尽量回避不利因素的影响,既可以保证酒店32层以下钢结构的合同总价包干,也可以做到对酒店32层以上及商业钢结构的合同总价进行调整。灵活地选择的合同类型及清单模式,有利于评标定标、成本控制及造价管理,又可以加快结算进度。

第三, 钢结构招标定标时间仅两个月,因应钢结构合同的特性,业主同意提供合理的深化设计时间及技术标评审时间,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施工单位技术力量的评审,为了让投标单位可以全身心投入精力在深化设计能力的体现及施工方案的优选,业主可以较多地承担或全部承担工程量计量的风险。

五、 对实际结果的批判性分析

钢结构投标阶段,各投标单位积极参与,出谋献策,与顾问及技术评审小组共同分析、讨论钢结构施工的技术难点及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业主可以集合投标过程各施工方案的特点及优点,获取优化设计的建议及吸收类似项目实施的经验。投标单位在投标阶段越投入,分析及解决施工问题的能力越强,既增大其中标机会,也让投标单位对风险的考虑越充分,投标报价越合理。实践证明,钢结构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施工方案调整较少,技术难点得到很好地解决,项目执行顺利,施工方案的索赔减少,合同争议及纠纷也减少,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

钢结构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及暂定数量清单的总价合同模式,业主得到具有竞争性的单价及合同总价。在酒店32层以下钢结构图纸完备及顾问仔细计算工程量的实际情况下,该部分合同总价没有因为计量不准确而调整合同总价,业主没有额外承担风险,结算时也不需要重新计量,加快了结算进度;而酒店32层以上及商业钢结构经过优化设计调整后,节约了成本,结算时根据竣工图纸重新计量,因该部分工程量不大,结算工作顺利地完成。

六、 经验与启发

标准化施工总结篇8

(一)精细化管理的定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一种企业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管理理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二)精细化管理的组成内容。

精细化管理组成由以下几部分:一是技术标准管理方面;二是人员管理方面;三是材料、设备及流程管理方面;四是安全管理方面;五是效果评价方面。

(三)实际应用的阶段划分。

在#2炉水冷壁四角更换技术改造过程中,精细化管理实际应用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际改造过程、验收及总结阶段。

二、准备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在#2炉水冷壁四角更换技术改造过程中,准备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是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组成要求进行的,包括标准管理、人员管理、材料设备及流程管理、安全管理、效果评价五个方面。由于效果评价需在最后检验完成后方可评价,下面就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技术标准管理。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当项目目的确定以后,技术资料是第一要素,准备完善的技术资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技术标准管理的关键是标准的提供、标准的执行、标准的检查三个环节,技术标准的提供是技术资料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1.技术标准组成。针对#2炉水冷壁四角更换技术改造工作,技术标准应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设备图纸:#2炉水冷壁总图、单管图、#2炉钢梁图。二是设备改造档案:查找#2炉自投产至今的设备技术改造情况,与本项目有关的改造,确定技术改造的范围,检点。三是设备大修工艺卡:提供更换的技术标准、工艺要求、合格标准。四是锅炉机组检修规程。2.标准收集及管理方法。针对技术标准,项目研究人员采用了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搜集相关的技术资料,主要采用了以下管理方法:一是对资料的搜集要求是“细”;搜集的资料包括文本资料、电子文档、图像资料,采用的搜集方法包括在互联网上搜集、在企业资料室搜集、在制造厂家搜集、在同行企业中搜集、在本企业内部各部门搜集。二是将收集的资料按种类和用途建立了项目资料库,同时为保证资料的安全采用了重要资料备份制度;三是在资料管理上采用专人负责,在资料的使用上采用了借阅管理制度。以上管理方式,保证了项目资料的应用效果。

(二)人员管理。

1.组织机构。根据技术改造项目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人员及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分为领导组、安全管理组、技术管理组三个部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施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强调每个人的岗位职责。2.人员培训。根据#2炉水冷壁四角更换技术改造工作的需要,进行了项目培训工作,分两部分。一是技术培训;二是专项培训。培训要求是受训人员掌握相关技术,能够完成技术改造工作需要。一是技术培训。针对项目特点进行,要求施工人员全面掌握施工对象的特点、方式、施工流程、质量点、技术要求、验收标准等。二是专项培训。专项培训是对焊工进行的焊前焊样培训及焊接工艺掌握。本次培训针对更换管材特点,制定了专项的焊接工艺,详细规定的接头、母材、预热、气体、焊接参数、焊接基本要求等项。在此基础上,又对具体操作人员进行曲仿样实测。

(三)材料、设备及流程管理。

材料设备及流程管理包括材料管理、施工设备状况、工艺流程和质量保证体系等四方面。1.材料管理。根据#2炉水冷壁四角更换技术改造工作的需要,事前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表,并按计划表的要求完成材料采购、检验工作。在检验工作中,全面检查材料的种类、规格、型号、材质、数量、价格、质量单据等。2.施工设备状况。根据#2炉水冷壁四角更换技术改造工作的需要,事前就改造设备的状况进行了改前检查摸底,并据此制定了施工范围。3.工艺流程。根据施工范围、施工人员情况、设备检修情况及相关设备大修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艺流程,该流程的制定为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4.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各专业责任人员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搞好材料的到货验收、施工技术保证、质量检验,确保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三、实际改造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在#2炉水冷壁四角更换实际技术改造过程中,施工人员按照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各类管理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进行专业管理,保障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要求。由于#2炉水冷壁四角更换位置在标高26米至49米处,属于高空作业,并且需要在炉膛的吊盘上作业,施工场地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加强了安全监察和质量监督。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精细化管理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下料和对口要求的“精”。对于下料根据测量前制定了测量技术要求和方法,组织测量时,按要求进行了落实。二是管子焊接工作的“细”。对于焊接工作,根据仿样结果确定了焊工人选,根据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操作。三是施工过程技术记录完整、准确。需要完成的图纸和技术记录完成。各项磨损的检测数据不仅用表格、文字表示,也使用图纸记载。四是施工机械使用合理、可靠。

四、验收及总结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在#2炉水冷壁四角更换实际技术改造完成后,进行了验收及总结工作。

(一)验收工作。

验收工作是按照制定的技术要求进行的,通过对照技术要求,全面检查了施工质量,现将验收工作总结如下:一是焊口检测做到了100%检口,实际达到了合格率100%,焊口记录准确、完整。二是水压试验证实了更换部分100%合格。水压试验一次成功,水压试验单保存完好。三是设备大修工艺卡填写完整、准确。四是设备档案记录完整、准确。

(二)总结工作。

所有工作完成后,进行项目总结。从项目准备工作、实际改造过程、验收过程综合来看,项目施工准备充分是关键,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实际改造过程按照制定的标准、工艺、流程、安全技术措施、技术要求严格执行是整个改造工作的保证,验收过程是最终的把关环节,外观检查、金属检测、水压试验检验等验收工作保障了项目全部工作的顺利完成。

五、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