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平面设计的未来规划8篇

时间:2023-08-18 09:33:29

平面设计的未来规划

平面设计的未来规划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系统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090-02

电子商务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为基础、以商务交易双方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现代物流为依托的全新的商务模式。它既包括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平台的技术性的一面,又包括以商务流、资金流、物流为核心的商务活动的一面。其作用是疏通现有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现有商务的运作效率,建立一个全新的经济秩序,开辟一个全新的交易空间。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是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第一步,是一个包括商务、技术、支付、物流等诸要素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规划电子商务系统时,应充分研究涉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所有因素,全面分析、统筹规划,形成尽可能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运作模式和商务系统。

1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是指以完成传统商务转向电子商务为目标,给定未来企业的商务模式,设计支持未来这种转变的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说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内容,选择构造这一系统的技术支撑方案,给出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说明系统建设的人员组织,评估系统建设的经费支出和经济收益等。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有所不同,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不仅是对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还包括商务模型规划和商务系统规划两个基本层次。而传统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

1.1 商务模型规划

这是一种战略层的规划,目标是企业将核心业务从传统方式转移变为电子商务模式时需要采取的策略,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型。旨在创新商务模式,适应新的商务环境。商务模式规划并不直接针对企业未来需要建造的电子商务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为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提供依据。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企业核心业务未来发展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商务运作方式获取市场利益,即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式;二是确定支持企业商务运作的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流程,即规划企业的商务模型。

1.2 商务系统规划

商务系统的规划既有战术层规划的一面,又有战略性规划的一面。它侧重于以商务模型为基础,规划支持企业未来商务活动的技术手段,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企业未来核心业务的方向。商务系统的规划给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可依据的基本框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如何实现商务活动,即规划企业可以采用什么电子手段做生意,从而获取更大的市场效益。

2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步骤

2.1 商务分析阶段

这是实现电子商务应用计划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充分的商务分析,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和市场分析。前者主要包括企业自身需求、市场需求以及客户需求等;后者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客户分析、供求分析和竞争分析等。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范围扩大,创新速度加快,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拟建的电子商务系统在未来可能面临的竞争做出尽可能完善的分析,最大限度地避免竞争失利。此外,还要对企业自身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对企业组织、管理、业务流程、资源利用、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从生产原材料的采购、组织生产到企业组织、管理与业务流程诸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寻找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最佳结合点。

2.2 商务和技术规划

在完成商务分析的基础上,在掌握电子商务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应充分结合商务和技术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规划,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系统角色,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格局,确定电子商务系统的商务模式,以及与商务模式密切相关的网上品牌、网上商品、服务支持和营销策略等多个要素。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工作可以由此展开,也即从子系统、前台、后台、技术支持、系统流程、人员配置等各个方面全面构架电子商务系统。此阶段的工作质量的好或不好,会直接关系到后续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和将来电子商务系统运行和应用的成功与否。

2.3 建设更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首先应按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调整、变革传统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以适应电子商务运作模式的要求;其次是按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进行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平台建设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完成电子商务系统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从技术层面上确保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作。

2.4 整合运行阶段

在完成建设更新阶段后,就可以将经过变革更新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与已经建好的电子商务技术平台进行整合,并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试运行。再经过必要的调整、改进以后,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工作就可以进入整合运行阶段,开始实现电子商务应用。

3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

所谓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是指根据系统规划的内容,界定系统的外部边界,说明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和相互关系,描述系统的处理流程,给出未来系统的结构。它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设计等。

3.1 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规划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硬件结构设计和系统软件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前者确保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后者在电子商务系统的平台上确保系统软件和商务信息的深度融合。系统硬件结构规划设计。电子商务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平台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所以在选择硬件的时候,要注意到整个硬件平台不仅要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一定的网络吞吐能力,还要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企业未来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软件结构规划设计。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规划工作,实际上是对确定的硬件结构中的每台计算机指定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和开发工具软件等。

3.2 电子商务系统功能模块规划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可以把电子商务系统看做是由不同职能的一系列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可以再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和模块,整个电子商务系统就是由这些功能模块构成的。每个子系统都有为完成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工作的专用或公共场所用的计算机程序。在每个职能子系统内部都包含用于事务处理、作业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计划的具体应用。

3.3 电子商务系统数据处理的规划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处理可以分为集中式数据处理、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协作式数据处理三种类型。在集中式数据处理中,数据全部存储在中央系统,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所有的处理都由该中央系统完成,终端是客户机,只是用来输入和输出商务等相关信息,本身不做任何处理。但是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处理能力分布到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成为可能,这也使分布式数据处理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在协作式数据处理中,系统内的计算机能够联合处理数据,处理既可集中实施,也可分区实施。协作式计算机允许各个计算机合作处理一项共同的任务,采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速度要快于仅在一个客户计算机上运行;协作式计算允许计算机在整个网络内共享处理能力,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上的处理能力大大增强,该类型的网络在共享资源方面类似于分布式计算。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数据处理类型。

4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技术框架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技术框架主要包括:基础系统平台、架构平台和业务平台。基础系统平台是指为应用系统提供底层支持的部分,网络平台包括内部网和互联网,硬件平台包括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等,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

(1)架构平台。Java技术由于其跨平台特性、面向对象特性、安全特性等特点,使之已经成为构建企业级应用的事实上的标准,它将数据库访问、企业级Java组件、命名和目录服务、动态页面生成和事务服务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且提供集群等高级特性,使之特别适合构建复杂的大型应用,并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2)业务平台。企业在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时要涉及许多具体的业务平台,业务架构平台是新一代的业务系统基础运行环境,可以使基础技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有机隔离,应用系统的执行只与应用架构平台有关,而与基础技术平台无关,同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公共性的组件。对于企业级应用,以信息门户和交易门户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组件,以办公自动化软件OA为核心的系统管理组件是重点。系统还可以包括,以进销存和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组件,以账务、报表、成本核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组件,以生产计划、车间管理、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组件,以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为核心的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组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其他业务组件,最终形成了全面企业电子化管理方案的产品组合。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阿莫.电子商务:变革与演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孙宝文,王天梅.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平面设计的未来规划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系统规划设计

电子商务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为基础、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现代物流系统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其作用是疏通现有商务的各个环节,提高现有商务的运作效率,建立一个全新的经济秩序,开辟一个全新的交易场所。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是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第一步,是一个包括商务、技术、支付、物流等许多角色与要素的系统工程。在开始建设电子商务系统之前,必须充分研究涉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所有因素,全面分析、统筹规划,形成尽可能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方案。

1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是指以完成企业核心业务转向电子商务为目标,给定未来企业的商务模式,设计支持未来这种转变的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说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内容,选择构造这一系统的技术方案,给出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说明系统建设的人员组织,评估系统建设的开销和收益。

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有所不同,传统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尽管它对企业的商务活动有所改善,但是并不直接对企业的商务模式产生变革式的影响,换句话说,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以企业商务模式处于稳定的状态为前提,它是在企业既有商务模式的基础上,集中针对企业内部信息流进行的技术改进和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不仅是对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还包括商务模型规划和商务系统规划两个基本层次。

1.1商务模型规划

这是一种战略层的规划,目标是明确企业将核心业务从传统方式转移到电子商务模式时需要采取的策略,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型。商务模型规划并不直接针对企业未来需要建造的电子商务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为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提供依据。商务模型规划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确定企业核心业务未来如何发展,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商务运作方式获取市场利益,即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式;其次是确定支持企业商务运作的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流程,即规划企业的商务模型。

1.2商务系统规划

商务系统的规划是一种战术层的规划,它侧重于以商务模型为基础,规划支持企业未来商务活动的技术手段,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讲就是规划企业可以采用哪些电子手段做生意。

商务模型的规划确定企业未来核心业务的路线,如果没有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未来的业务是不可能实现的,它是一种战略层次的规划,确定这种规划的人员不仅仅是技术人员,更重要的是商务管理和决策层面的人员。商务系统的规划则给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可依据的一个基本框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实现商务活动。由于这种规划过程侧重于技术实现,所以它的主要参与人员以熟悉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

2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步骤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2.1商务分析阶段

这是实现电子商务应用计划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进行充分的商务分析,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包括企业自身需求、市场需求以及客户需求等)和市场分析(包括市场环境、客户分析、供求分析和竞争分析等)两个方面。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范围扩大,创新速度加快,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拟建的电子商务系统在未来可能面临的竞争尽可能做出分析,最大限度地避免竞争失利。此外,还要对企业自身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对企业组织、管理、业务流程、资源、未来发展的分析,等等。要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从供应链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组织、管理与业务流程,寻找与电子商务的最佳结合部。

2.2设计阶段

在完成上述商务分析的基础上,在掌握电子商务最新技术进展的情况下,充分结合商务和技术两方面因素,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规划,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系统角色,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格局,亦即确定电子商务系统的商务模式,以及与商务模式密切相关的网上品牌、网上商品、服务支持和营销策略四个要素。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工作可以由此展开,也即从子系统、前台、后台、技术支持、系统流程、人员设置等各个方面全面构架电子商务系统。此阶段的工作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后续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和将来电子商务系统运行和应用的成功与否。

2.3建设变革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按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调整、变革传统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以适应电子商务运作方式的要求;另一条线是按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进行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平台建设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完成电子商务系统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从技术上保障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作。

2.4整合运行阶段

上述建设变革阶段完成后,就可以将经过变革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与已经建好的电子商务技术平台整合起来,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试运行。再经过必要的调整、改进以后,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工作就可以进入整合运行阶段,开始实现电子商务应用。

3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

所谓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是指根据系统规划的内容,界定系统的外部边界,说明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和相互关系,描述系统的处理流程,给出未来系统的结构。它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设计。

3.1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系统硬件结构设计。电子商务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平台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到整个硬件平台不仅要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一定的网络吞吐能力,还要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企业未来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

(2)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结构设计。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工作,实际上是对确定的硬件结构中的每台计算机指定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开发工具软件等。

3.2电子商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可以把电子商务系统看作是由不同职能的一系列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可以再分解成更小的子系统和模块,整个电子商务系统就是由这些功能模块构成的。每个子系统都有为完成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工作的专用或公共场所用的计算机程序。在每个职能子系统内部都包含用于事务处理、作业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计划的具体应用。

3.3电子商务系统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处理可以分为集中式数据处理、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协作式数据处理三种方式。在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中,数据全部存储在中央系统,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所有的处理都由该中央系统完成,终端是客户机,只是用来输入和输出,本身不做任何处理。但是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处理能力分布到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成为可能,这也使分布式数据处理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在协作式数据处理方式中,系统内的计算机能够联合处理数据,处理既可集中实施,也可分区实施。协作式计算允许各个计算机合作处理一项共同的任务,采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速度要快于仅在一个客户计算机上运行;协作式计算允许计算机在整个网络内共享处理能力,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上的处理能力完成任务。除了具有在多个计算机系统上处理任务的能力外,该类型的网络在共享资源方面类似于分布式计算。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数据处理方式。

4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的技术框架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架构体系必须突出以下特点:有利于软件维护及系统管理;满足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便于业务级权限管理;提高系统性能,减少网络数据流量和提高数据库的响应速度;保护前期已有应用系统,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应用系统层次结构如下:

(1)基础系统平台。指为应用系统提供底层支持的部分,包括网络(内部网、互联网)、硬件平台(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等)、操作系统(Unix/Windows/Linux等)、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

(2)J2EE架构平台。Java技术由于其跨平台特性、面向对象特性、安全特性等,使之已经成为构建企业级应用的事实上的标准。J2EE(企业级Java)把数据库访问、企业级Java组件、命名和目录服务、动态页面生成、XML、消息服务、事务服务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且提供集群等高级特性,使之特别适合构建复杂的大型应用,并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3)业务平台。企业在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时要涉及许多具体的业务平台,业务架构平台是新一代的业务系统基础运行环境,可以使基础技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有机隔离,应用系统的执行只与应用架构平台有关,而与基础技术平台无关,同时提供一些基础的、公共的组件。对于企业级应用,以信息门户和交易门户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组件,以办公自动化软件OA为核心的系统管理组件是重点。系统还可以包括,以进销存和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组件,以账务、报表、成本核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组件,以生产计划、车间管理、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组件,以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为核心的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组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其他业务组件,最终形成了全面企业电子化管理方案的产品组合。

(4)门户网站。提供各种信息服务,通过安全隔离通道(防火墙)与企业内网、专网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统一的数据接收、。

(5)维护管理平台。为系统提供各种管理维护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内容维护、数据备份、安全审计等。

(6)安全解决方案。为系统提供安全解决方案,包括网络、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人员管理等多个层次,是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目前用得最广泛的是PKI技术,包括CA认证机构、RA系统、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等部分。

参考文献

1丹尼尔·阿莫.电子商务:变革与演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平面设计的未来规划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系统规划设计

电子商务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为基础、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现代物流系统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其作用是疏通现有商务的各个环节,提高现有商务的运作效率,建立一个全新的经济秩序,开辟一个全新的交易场所。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是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第一步,是一个包括商务、技术、支付、物流等许多角色与要素的系统工程。在开始建设电子商务系统之前,必须充分研究涉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所有因素,全面分析、统筹规划,形成尽可能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方案。

1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是指以完成企业核心业务转向电子商务为目标,给定未来企业的商务模式,设计支持未来这种转变的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说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内容,选择构造这一系统的技术方案,给出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说明系统建设的人员组织,评估系统建设的开销和收益。

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有所不同,传统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尽管它对企业的商务活动有所改善,但是并不直接对企业的商务模式产生变革式的影响,换句话说,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以企业商务模式处于稳定的状态为前提,它是在企业既有商务模式的基础上,集中针对企业内部信息流进行的技术改进和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不仅是对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还包括商务模型规划和商务系统规划两个基本层次。

1.1商务模型规划

这是一种战略层的规划,目标是明确企业将核心业务从传统方式转移到电子商务模式时需要采取的策略,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型。商务模型规划并不直接针对企业未来需要建造的电子商务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为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提供依据。商务模型规划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确定企业核心业务未来如何发展,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商务运作方式获取市场利益,即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式;其次是确定支持企业商务运作的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流程,即规划企业的商务模型。

1.2商务系统规划

商务系统的规划是一种战术层的规划,它侧重于以商务模型为基础,规划支持企业未来商务活动的技术手段,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讲就是规划企业可以采用哪些电子手段做生意。

商务模型的规划确定企业未来核心业务的路线,如果没有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未来的业务是不可能实现的,它是一种战略层次的规划,确定这种规划的人员不仅仅是技术人员,更重要的是商务管理和决策层面的人员。商务系统的规划则给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可依据的一个基本框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实现商务活动。由于这种规划过程侧重于技术实现,所以它的主要参与人员以熟悉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

2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步骤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2.1商务分析阶段

这是实现电子商务应用计划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进行充分的商务分析,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包括企业自身需求、市场需求以及客户需求等)和市场分析(包括市场环境、客户分析、供求分析和竞争分析等)两个方面。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范围扩大,创新速度加快,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拟建的电子商务系统在未来可能面临的竞争尽可能做出分析,最大限度地避免竞争失利。此外,还要对企业自身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对企业组织、管理、业务流程、资源、未来发展的分析,等等。要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从供应链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组织、管理与业务流程,寻找与电子商务的最佳结合部。

2.2设计阶段

在完成上述商务分析的基础上,在掌握电子商务最新技术进展的情况下,充分结合商务和技术两方面因素,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规划,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系统角色,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格局,亦即确定电子商务系统的商务模式,以及与商务模式密切相关的网上品牌、网上商品、服务支持和营销策略四个要素。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工作可以由此展开,也即从子系统、前台、后台、技术支持、系统流程、人员设置等各个方面全面构架电子商务系统。此阶段的工作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后续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和将来电子商务系统运行和应用的成功与否。

2.3建设变革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按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调整、变革传统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以适应电子商务运作方式的要求;另一条线是按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进行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平台建设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完成电子商务系统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从技术上保障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作。

2.4整合运行阶段

上述建设变革阶段完成后,就可以将经过变革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与已经建好的电子商务技术平台整合起来,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试运行。再经过必要的调整、改进以后,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工作就可以进入整合运行阶段,开始实现电子商务应用。

3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

所谓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是指根据系统规划的内容,界定系统的外部边界,说明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和相互关系,描述系统的处理流程,给出未来系统的结构。它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设计。

3.1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系统硬件结构设计。电子商务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平台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到整个硬件平台不仅要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一定的网络吞吐能力,还要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企业未来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

(2)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结构设计。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工作,实际上是对确定的硬件结构中的每台计算机指定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开发工具软件等。

3.2电子商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可以把电子商务系统看作是由不同职能的一系列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可以再分解成更小的子系统和模块,整个电子商务系统就是由这些功能模块构成的。每个子系统都有为完成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工作的专用或公共场所用的计算机程序。在每个职能子系统内部都包含用于事务处理、作业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计划的具体应用。

3.3电子商务系统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处理可以分为集中式数据处理、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协作式数据处理三种方式。在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中,数据全部存储在中央系统,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所有的处理都由该中央系统完成,终端是客户机,只是用来输入和输出,本身不做任何处理。但是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处理能力分布到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成为可能,这也使分布式数据处理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在协作式数据处理方式中,系统内的计算机能够联合处理数据,处理既可集中实施,也可分区实施。协作式计算允许各个计算机合作处理一项共同的任务,采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速度要快于仅在一个客户计算机上运行;协作式计算允许计算机在整个网络内共享处理能力,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上的处理能力完成任务。除了具有在多个计算机系统上处理任务的能力外,该类型的网络在共享资源方面类似于分布式计算。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数据处理方式。

4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的技术框架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架构体系必须突出以下特点:有利于软件维护及系统管理;满足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便于业务级权限管理;提高系统性能,减少网络数据流量和提高数据库的响应速度;保护前期已有应用系统,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应用系统层次结构如下:

(1)基础系统平台。指为应用系统提供底层支持的部分,包括网络(内部网、互联网)、硬件平台(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等)、操作系统(Unix/Windows/Linux等)、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

(2)J2EE架构平台。Java技术由于其跨平台特性、面向对象特性、安全特性等,使之已经成为构建企业级应用的事实上的标准。J2EE(企业级Java)把数据库访问、企业级Java组件、命名和目录服务、动态页面生成、XML、消息服务、事务服务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且提供集群等高级特性,使之特别适合构建复杂的大型应用,并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3)业务平台。企业在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时要涉及许多具体的业务平台,业务架构平台是新一代的业务系统基础运行环境,可以使基础技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有机隔离,应用系统的执行只与应用架构平台有关,而与基础技术平台无关,同时提供一些基础的、公共的组件。对于企业级应用,以信息门户和交易门户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组件,以办公自动化软件OA为核心的系统管理组件是重点。系统还可以包括,以进销存和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组件,以账务、报表、成本核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组件,以生产计划、车间管理、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组件,以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为核心的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组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其他业务组件,最终形成了全面企业电子化管理方案的产品组合。

(4)门户网站。提供各种信息服务,通过安全隔离通道(防火墙)与企业内网、专网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统一的数据接收、。

(5)维护管理平台。为系统提供各种管理维护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内容维护、数据备份、安全审计等。

(6)安全解决方案。为系统提供安全解决方案,包括网络、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人员管理等多个层次,是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目前用得最广泛的是PKI技术,包括CA认证机构、RA系统、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等部分。

参考文献

1丹尼尔·阿莫.电子商务:变革与演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平面设计的未来规划篇4

关键词:机场选址;规划;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近年来,民航业快速发展,国内通航的机场已达到193个。随着机场建设的提速,在机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根据民航局文件《关于开展大型运输机场运行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的通知》,笔者参与了针对16个年旅客吞吐量达千万级以上的机场综合保障能力设计建设情况进行的评估工作,归纳总结了千万级以上机场在规划和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力求为机场改扩建及类似机场规划设计提供改进意见或建议。

2 机场选址方面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机场场址条件较差,随着业务量的增长,机场需实施改扩建工程,但由于很多客观原因,改扩建工程实施难度较大,机场发展受限。下面就评估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乌鲁木齐机场

2010年,乌鲁木齐机场集团拟实施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在现有跑道北侧新建远距跑道、T4航站楼及配套设施[1]。由于机场已被城市包围,扩建工程面临较大的征地拆迁困难,同时存在净空及噪音等方面的问题,此外,机场位于城市规划发展的主要方向,扩建工程未能实施。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开展新机场的选址论证工作,但新机场前期工作及建设周期较长,新机场建成前的一段时期内,当地航空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

(2)三亚机场

三亚机场2004年版总体规划[2]中,机场远期以向南设置第二条平行跑道为规划目标,但第二跑道的建设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受机场周边不利地形及环境条件影响,唯一可扩建方向,即现有跑道南侧400米已成为密集的城市建成区,即使建设对容量提升比较有限的近距跑道也将付出高昂代价,同时带来不断恶化的噪声等环境问题;其次,机场西、北侧为海拔400余米的超障山头,增加了远距平行跑道运行的难度,甚至无法完全独立运行,飞行容量难以提升,空域资源更加紧张。再次,机场地处大三亚湾地区城市滨海发展轴上,是未来城市西进核心区域的边缘,对城市发展有明显的阻隔作用;第四,与城市核心区域较近也增加了飞行安全隐患;最后,由于机场净空的限制,导致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降低,使未来城市发展与现状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在2012年版总体规划[3]中,以单跑道运行模式作为三亚机场未来建设的基本依据,但因现有场址用地的局限性,发展潜力不足,长期来看不能满足三亚航空发展的需要。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开展新机场的选址论证工作,在新机场建成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机场现有设施难以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3)大连机场

大连机场距离大连市中心9.5千米,目前已处于城区之中。紧邻机场北围界是城市干道松江路,跑道东端围界外是哈大电气化铁路和城市主干道疏港路,南侧是改线后的城市干道旅顺北路,距平行滑行道中心线仅700米,张前路距跑道西端约750米。机场处于城市大通道、大动脉的四面围合之内,而且在四条干道周边开发建设有密集成片的居住小区,特别是在南北两侧,城市的开发已经连成一片,机场的发展面临严重的用地限制[4]。

上述案例机场扩建均存在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机场已被城市包围,扩建工程征地拆迁费用巨大;机场位于城市主要发展方向,机场发展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机场扩建后的净空要求和噪音影响将严重制约城市发展。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机场选址的前瞻性不足,机场周边用地控制力度欠缺,与城市规划发展的相容性不足。

3 机场规划方面问题

近年来,随着机场的不断发展,机场内外环境均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更好地指导机场发展,许多机场对老版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对机场航站区及飞行区等设施规划进行了调整。由于种种原因,新版总体规划未得到批复,机场的规划建设没有基础依据支撑,易导致无序建设。评估案例中,此类情况也较普遍,下面举例说明。

(1)成都机场

根据成都机场2009年版总体规划修编,机场远期规划在东跑道以东1525米处建设第三条平行跑道[5]。由于空域复杂,周边土地资源紧张,机场发展受限,目前,未按照总规进行建设,正在开展成都新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未来成都地区航空运输市场的格局将发生变化,成都双流机场规划的三跑道、滑行道等设施建设存在较大难度。2009年版的总体规划修编未能得到贯彻,在成都新机场建成之前,成都机场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进行指导。

(2)三亚机场

三亚机场2013年的旅客吞吐量为1286万,2004年版总体规划的目标年2015年设计旅客吞吐量仅有625万人次[6],可见总体规划编制时,民航发展的速度预测已远落后于现今的发展。因此,三亚机场在2004年版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多次扩建,均无法与航空业务量的增长有效契合,并受制于很多已建条件而增加了扩建方案的设计难度。2012年,三亚机场重新编制了总体规划,规划为单跑道运行模式[3],因现有场址用地的局限性,长期来看,单跑道不能满足三亚航空发展的需要。可见,两版总体规划均未能对机场建设进行合理指导。

(3)首都机场

目前首都机场正式批准的总体规划是2004年版,规划的主体设施容量为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7],规划的飞行区和航站区主要设施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扩建工程中建成并投入使用。首都机场2013年旅客吞吐量已达到8371万人次,超过现有设施的规划设计容量。首都机场于2010年组织了对2004年版总体规划的修编。根据该版规划,首都机场东、西区可各增加一条近距跑道,在T3航站楼以北可扩建航站楼[8],该版规划迄今尚未得到批准。首都机场近年来的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的指导。

上述案例表明,机场总体规划对建设的指导作用存在不足,而总体规划时效性也不同程度的差异。建议,机场建设应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有序开展,总体规划的修编应根据机场发展适时进行。

4 机场设计方面问题

(1)跑道滑行道系统

在机场现有跑道和滑行道系统中,由于早期设计理念及后期运行的限制,部分机场第二条平行滑行道兼做机坪滑行道。随着机场发展及起降架次的增加,这种布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场的综合保障能力。同时,部分机场快速出口滑行道、穿越道、绕行滑行道和旁通道的设置数量及位置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提高机场运行效率。

(2)机位滑行通道

目前大部分机场的航站楼设置为指廊式,指廊间航空器的滑行效率受制于机位滑行通道的设置数量和运行指挥方式,部分机场U型槽内设置了较多的机位,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在设计时只考虑规划了一条机位滑行通道,不利于航空器在机坪上的运行效率。部分机场虽在设计时考虑了两条机位滑行通道,但在运行时依然按照一条通道进行指挥。

(3)机位资源

随着机场航空业务量的增加,机场机位资源日益紧缺,部分机场由于预测保守等方面原因,机位资源不能满足正常使用需要。大部分机场正常使用的机位可满足正常运行需要,但过夜飞机较多,以及大面积航班延误或者需要接收大量备降航班时,机位资源较为紧张。

大部分机场旅客流向主要集中在京、沪、广、深、蓉等地区,这些区域的空域资源和飞行时刻相对紧张,未来增加大机型比例的需求是必然的。目前,这部分机场E类机位和近机位比例相对较少,D类机位利用率较低。

5 总结和建议

(1)选址方面,部分机场的选址建设前瞻性较差,没有充分考虑城市总体发展,机场发展没有余地,当业务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迁建机场。建议在今后机场选址工作中,重视机场与城市规划发展的相容性,注意场址周围气象条件和空域协调等方面的问题。

(2)规划方面,机场建设前期,对航空业务量发展预测普遍偏保守,机场发展余地不足。机场在一期规划时,未考虑远期发展,当航空业务量增长后,部分机场需要将航站楼从跑道一侧搬到另一侧,投资巨大,已有设施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建议在今后机场规划工作中,重视机场前期预测及机场规划的前瞻性和灵活性。

(3)对于需新建机场的情况,相关机场应持续跟进新机场场址论证和协调工作进程,基于机场拟重新选址建设的情况,有必要根据本场的实际运行预测和改扩建项目工程的进展情况,对机场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完善,调整目标年为新机场预测建成年,同时研究在过渡期内本场改扩建工程和升级改造项目科学化、合理化的建设方案,使机场扩建既满足过渡期航空业务量增长的需要,又能减少投资,避免重复建设。

(4)对于需进行总规修编的机场,应抓紧推动机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有效指导机场的未来发展和周边环境的控制。对于部分地区新机场工程即将实施的情况,建议深入研究两个机场的分工和发展趋势,结合新机场建设情况,重新编制机场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工程建设时序。

(5)设计方面,航站楼构型对机坪运行有一定的影响,指廊单滑行道的机场,靠航站楼主楼一侧的停机位退出滑行不便、机身调不直。主要是为节省场地空间靠主楼的停机位距离服务车道和航站楼主楼过近。建议今后的设计方案要适当拉开与主楼的距离,应注意指廊构型的机位布局和滑行线的设置。为飞机推出留出空间,并可为特种车辆的停放提供场地。

(6)建议机场增加可用机位数量,开展新建机坪方案研究,优化机坪设置,适当增加大型机位及近机位数量,提高机坪保障能力。在今后大型机场设计建设中,建议考虑增加10%~20%的缓压机位,对缓解机位资源压力和保障备降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R]. 北京: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 2010.

[2]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报告(2004年版)[R]. 广州: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4.

[3]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报告(2012年版)[R]. 广州: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2.

[4]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报告(2008年版)[R]. 北京: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 2008.

[5]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09年版)[R]. 北京: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 2009

[6]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报告(2004年版)[R]. 广州: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4

[7]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报告(2004年版)[R]. 北京: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 2004.

平面设计的未来规划篇5

关键词:中小城市;城市未来建设;生态园林;规划思考

1.关于中小城市中生态园林建设的现状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中、小型规模的城市偏多,中、小城市的规模发展从我国国情上看来,不论是为拉近大型城市与中小型城市的贫富差距,还是为合理规划城市化进程,对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中小城市在国家的扶持下,一线大型城市的带动下,城市发展得到了合理规划,规模也有了系统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中小城市已普遍开启了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之路,但因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多数处于初级阶段,对城市建设中生态园林系统都没有明确规划。

2.关于生态园林城市

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上取得成绩较为突出的当属新加坡,而我国从1992年也开始了园林城市建设,在此举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园林的科学原理主要包含3个方面:一是利用先进科技,创建拥有合理时间、空间、养分结构的人工建造植物群落,达到为人类提供能保持居住环境良性循环的目的。二是根据植物生态原理,对绿色植物充分利用,使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合理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达到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质量、减轻噪音污染等一系列调节生态平衡的环保目的。三是生态园林能美化城市环境,利用植物创造出城市环境艺术,使城市增加观赏游览价值,创造更高的社会公益效益,为人们的生活、娱乐、休憩、发展提供更好、更生态的绿色生态环境。

3.关于生态园林在中、小城市的未来建设规划

目前,中、小城市抓住大型城市产业转移的机遇,结合本身地理优势,加快了发展,许多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全国经济水平。但从总体来说,发展水平比起大型城市还是偏低,其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也因为盲目扩张城市规模,导致可根植面积减少。我国在城市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较为突出地反映在了中、小城市,由于文化的落后、信息的闭塞,单纯地认为城镇化建设就是将农业人口城镇化、扩大城市建设面积和增加工业数量。盲目的建设使得中、小城市建设规模繁乱且缺乏规划。因此,为更好地解决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对中、小城市未来的规划建设中必须注重经济、环境、生态的平衡性发展,创建出绿色生态的文明城市。

4.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需要的技术手段

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使城市园林建设施工技艺更加成熟,所以,在城市生态园林的设计规划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无论在什么时间或地点,艺术总是给以人美的享受,因此,在城市生态园林的设计规划上同样离不开艺术的造诣。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城市生态园林进行规划布置,在城市建设上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充分对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景观设计规模、土地利用率、视觉欣赏、交通布局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然后进行场景模拟配置,再根据模拟数值进行分析、调整,从而确定最优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施工作业损失。利用计算机系统还能够非常智能化地对城市生态园林系统中植物的成长提供便捷的养护技术,如节水节能灌溉幼苗、新品种培育、病虫害的防治等。与其说是艺术作为城市生态园林成功的重要标志,不如说城市生态园林本就是一门艺术,在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始终离不开艺术的眼光与设计,设计者的艺术素质修养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园林设计规划的传承与创新。在对城市生态园林设计规划时,需在借鉴古典园林时空处理方法基础上,运用现代艺术思想对城市生态园林需要的景观植物因地制宜、配置得当,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规划增添色彩。

5.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城市生态园林的设计宗旨就是为大众服务,所以,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时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传承和创新要充分符合人们的生理、心理感受以及人们的审美情趣。虽然衡量一个城市生态园林的设计效果要看艺术表达的理想程度,但追根究底应该明白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目的――为保持人们居住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生态园林设计规划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城市生态园林系统功能使用的理想性。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时,除满足保证生态系统能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硬性条件外,还应该要保证城市生态园林系统能优化城市环境,维持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生态平衡,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提高城市环境增加投资等。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注意植物的合理搭配,但切勿盲目引进外来生态物种,防止生态灾难的发生。此外,还应根据城市生态园林使用场景灵活考虑,如公园等公共休闲场所设计时需保证游人安全,并能有避雨遮阳的绿荫等;建筑物周围的生态园林系统则要根据建筑物特点规划设计,使其与建筑物相映得彰。

6.城市生态园林对中、小城市在未来建设规模发展中的良性作用

中小城市现在还处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初期,虽然在城市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但相对于大型城市建设,空气质量以及环境污染却还不算严重。因此,做好中、小城市的城市生态园林规划、合理建设,让城市生态园林建设随着城市的发展日益进步。在中、小城市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时应因地制宜,设计出适合当地地域、气候的生态园林系统,同时保证城市生态园林可以使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布局更加合理,更贴近自然,改善现如今在城市建设上存在的规模繁乱且缺乏规划的现象,使城市形象更加美观,也改变现如今人们一味模仿大型城市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物的硬冷观点,让中、小城市的建设发展更加生态化、自然化、舒适化,同时保证中、小城市原本的质朴,利用自身城市的优势特点创造出属于自己特有的城市文化艺术。

平面设计的未来规划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对策;影响

一、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涵义

1、城市规划涵义

城市规划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居民,保证城市在更好的发展过程中,维护好公共生活空间所进行的科学合理规划。基于城市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具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以及维护规划等等。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城市布局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当前时代下,做好经济以及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的前提下,还需要做好未来规划工作,即不能以满足当代的需求为目标,而对未来或者将来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就是既要满足当代城市发展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规划侧重于科学化水平、生态建设以及生活空间的优越性等等。良好的城市规划布局不仅利于当代的城市发展,还有利于未来城市的更好发展。

二、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生态平衡问题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城市现代化水平,而在实际的城市规划方面,由于缺乏生态平衡观念,更加侧重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城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未来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快速的城市化发展造成城市了一些畸形问题存在,如“城中村”以及“边缘村”的居住混乱问题,这主要在于城市的规划侧重于局部经济发展,没有统筹考虑综合方面,造成城市原有布局造成破坏,影响市民的生活。

2、缺乏公众参与渠道

城市规划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而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很少有城市对相关的设计或者布局进行公示或者邀请公众进行监督和建议。这种独断式的城市规划很容易造成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市民的赞成。

3、城市更新改造问题处理不当

城市发展,难免需要对旧的城市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而在进行拆迁和布局的同时,有些城市因考虑不周全,导致拆迁和布局受到多重阻力,导致规划工期或者布局设计延误,阻碍城市更好发展。因此,做好城市发展工作,需要统筹兼顾,做好城市资源分配工作,避免因城市更新改造产生其他负面影响。

三、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城市规划发展的正面影响就是能够在当前更好的发展城市,服务于当代居民,同时,保持固有的生态平衡,不影响后代人的城市发展。进行城市规划发展,还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城市交通布局、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市政的建设等等。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让城市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1)城市的防震、消防以及燃气系统布局以及安全性进行合理设计,提高城市的安全系数,减少事故的发生。

(2)城市的绿地化面积得到有效的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让城市居民可以过得更加舒适。

(3)城市的建筑更加安全,建筑密度得到有效的调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2、负面影响

(1)旧城遭到颠覆性破坏

城市规划在进行城市布局设计时,是以旧的城市布局为基础,并对旧城市布局进行颠覆性设计。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很容易对旧城市建筑造成破坏,如古城的百年楼、寺庙等等,这样对于遗产古迹的保留产生严重的影响。

(2)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遭到质疑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让居民更好的生活,而城市在进行规划时,更多的是选择对当前城市布局或者局域设计进行否定,这样就无法保证城市规划是否具有良好的科学合理性。政府对城市进行规划操作,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督以及合理科学考察,只是单纯的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消费支出为理由,这种任意的改造城市,很难对城市的发展做到正确的引导和促进,相反,会对已有的良好布局以及设计进行破坏。

四、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做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工作

做好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城市的宏观调控以及微观的平衡发展工作。

(1)宏观调控工作

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城市的生态平衡,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从整体性出发,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程度以及人口变化情况,基于这种情况,还需要对城市的承载力以及绿色生态发展进行综合性考虑。不仅如此,还需要尽量避免产生“城中村”等畸形问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以发展为中心,做好可持续工作。

(2)微观平衡发展

城市发展的微观平衡主要是从细节出发,对各个城市模块进行细致化分析。如避免城市的发展只让部分区域或者部分人群受益,让更多的绿化带以及城市绿地成为少数人群的私有物。微观的平衡发展还需要侧重于局域性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共同发展,避免以牺牲多数区域的利益,促进少数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差距日益扩大。

2、做好透明公开化工作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其所要实现的宗旨和目标就是让当代人和后代人都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高品质生活。为了实现目标,减少城市规划实际操作中所要面临的问题,在对城市规划进行可持续发展时,需要虚心向市民请教,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相关的问题以及结果进行公示,让市民充分了解到自身生活场所所要发展的目标。让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中,不仅利于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还体现了居民是城市主人,实现了真正的目标。

3、做好资源规划工作

进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在于既要保证当前经济的发展,还要促进未来城市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考虑资源的使用比,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人口增长系数以及城市承载能力等等。

结束语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做得不合理,则不但不能对城市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还会对已有城市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同时保证城市的发展不会对后代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对城市规划做出可持续发展,这样才可以真正的促进城市更好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参考文献:

[1] 金平.中国城市规划的弊病[J].重庆建筑.建筑批判.2006

平面设计的未来规划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管理;问题;创新思想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规划编制是对城市未来五年、十年建设和发展的安排,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城市规划编制的实施总是通过各项具体建设来实施的,城市规划管理中面对的是详细的近期建设项目。这些建设项目由于其区位和规模的不同,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处理这些近期建设项目时,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要,还必须考虑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要有长远眼光,城市规划必须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做到既适度超前,满足未来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与城市发展水平和能力状况相一致,为后人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与资源,绝不能为了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而牺牲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建设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土地使用布局,通过逐年建设,使城市形成合理布局结构,总而言之,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要面对现实,面对未来,远近结合。

1.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管理工作现有主要问题分析原有经济体制影响下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由于受到各项机能的滞后性影响,使其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发展上很难适应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国有资产浪费、城市土地利用率低下、建设资金短缺、空间布局失调等等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有计划性与强制性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刚性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容易抹杀开发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规划管理执法工作的开展。

1.2城市建设规划方案的选择应服从于城市的未来发展与建设方向,现阶段由于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规格水平低下,使得该职能部门对于协调经济协调能力大大减弱。

1.3以土地资源的利用与控制为中心的传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其工作形态仅仅停留在了对实际土地资源的静态规划上,严重忽略了规划的可行性评估工作,从而导致规划工作与城市建设实际情况相脱离,违法建设现象严重。

1.4原有的规划目标仅仅关注与对规划方案的现实转化上,从而使得城市建设土地开发过程中的调控力度大大减弱。

1.5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商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容易产生过分的盲目性,容易造成对公共利益的侵害现象,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原有体制运营下的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很难及时、有效的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大大降低了社会整体公共利益的保障程度。综上所述,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原有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不仅很难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需要,更容易成为城市快速发展阶段上的一项制约点。2.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管理创新思想

2.1现代化城市规划模式的转变机制市场经济体制运营过程中,城市建设的规划与管理工作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责和内涵,在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布局,强抓基础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还应承担起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教育、科研、卫生、社保等各方面的发展与管理,简而言之,是指其城市管理模式由传统模式转向“社会主导型”,在原有工作管理只能上更加强调对于现代化管理机制的引入,深化内部改革工作,并逐步完善工作业绩考核、民主评议与监督工作,创建良性的固话工作开展的内部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于其考核指标参照标准除原有的经济增长指标以外,还需要加上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教育、科研、卫生、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程度、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以及市民的满意度等重要评议参考指标,从而正确的引导城市规划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具体如何将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影响带入到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中,从而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大力扶持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提升地方财政税收的增长值,更多的投入到城市基础建设上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创建良好的资金引入氛围,共同为城市基础建设服务。

(2)运用多种资金筹措渠道,灵活调控资金筹集方式。城市建设资金筹集主要包括:集中收集城市建设配套基金、适当调整政府贷款额度、拓展外资引入渠道、强化融资环境、盘活国有资产使用率、加强对市政建设有偿费用的收取管理以及合理调控各项资金的建设使用分配情况等,以有效的弥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从而极大的增强城市建设规划的活力。此外,明确城市管理方式转变的还需要依靠完善的法制体系,“依法治城”是现代化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经阶段,以强有力的法律体系来调整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各方面因素影响。

2.2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创新性要求

2.2.1严把城市建设的规划选址环节

作为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基础工作之一,“一书两证”中的选址意见书的发放在整体规划管理中最具有决定性价值,因此,必须严格加强对其的监管工作。首先,针对建设单位所提交的建设选址申请中内容,严格按照城市建设整体规划、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政府未来发展战略决策的标准要求进行逐一审核;其次,实地调研所申请内容是否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对选址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性考虑与分析,并结合其选址规划的未来实现价值等因素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选址情况作出最后的决定性意见。

2.2.2严格控制规划设计管理工作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把握

(1)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性环节,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走向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优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与设计人员本身的职业综合素质高低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需要设计单位对设计从业人员的资质审定进行严格把控,以促进设计方案的优化提升。

(2)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项积极因素,逐步放大对市场的开发力度,完善市场的正常、有序竞争,以促进设计单位品质与等级的不断提高。

(3)完善城市规划方案的审核与确定机制。对于一般的规划设计方案而言,主要审核点在于规划设计总平面图与建筑方案设计图两方面,为保障规划格局的科学性以及整体的协调性,任何与城市主干道景观项目相关的细微之处都应严格把关。

2.2.3严格规范与落实规划建设的后续跟踪工作从方案的确定到建设完工,在这段时间里为保证规划方案中的各项内容都能在实际中全面的加以认真的落实,就必须严格规范规范的后续跟踪管理工作:

(1)严把规划放线和材料关。作为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定桩放线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实际施工效果与规划方案的一致性,因此必须严格监管规划放线关。此外,为更好的体现出规划整体效果,突出最佳的景观视觉感受力,还需要对建设项目所用材料的选用进行严格的把关。

(2)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发放与管理实施严格的正副本制度。为防止少数建设单位擅自改变规划审批后内容,保证建设施工完全遵照规划设计方案的要求,可采用规划许可证正副本制度。前期工程建设使用副本,待工程竣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在实行正本的发放。

(3)抓工程竣工测量。为及时掌握规划区域建设项目的变化情况,同时又能及时地督察建设项目完工时是否按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在建设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组织力量对建筑物体量、平面位置等方面进行测定,为规划验收、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准备基础资料。

(4)抓规划验收。即在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以规划设计图为依据,对项目的主体建筑、园林绿化、道路路灯、管理用户等附属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进行系统的规划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换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反之,根据验收中提出的意见,限期整改,从而实现对规划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的目的。3.结语

平面设计的未来规划篇8

关键词:城中村市政管网承载力分析

城中村改造规划资料解读

城中村改造,是现代大都市扩张的必然结果,将原有城市郊区的村庄用地改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

城中村人口密集,往往基础设施简陋,打井吃水,随地排污,电线乱扯,煤灰遍地……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建设,彻底改善“城中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配合城市建设的步伐,需要进行城中村拆迁改造。因考虑安置原有居民同时要开发商品房,必然导致较高的容积率,带来较大的市政需求,为科学合理布置城市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市政设施,创造美好人居环境,往往在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后需要进行市政设施承载力分析,它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实施性较强的市政设施专项规划研究,通过该研究,可以发现深度的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规划资料中,必须要掌握准确的用地性质、规划人口、建筑面积、配套公建与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等等信息。对于一个地块的项目,可以直接通过指标计算各项市政需求量,而对于多个地块的项目,需要按市政道路划分、逐个计算需求量,以通过道路管网来进行供需平衡。

下面以某城中村改造控规地块图则为例,我们将地块整合并以道路为边界重新划分,将规划区划分为10个自然地块,将地块建筑面积和人口进行了整合,得到如下“建筑面积与人口的自然地块分布图”图1:

给水管网承载力分析

通过建筑面积用水指标计算项目总用水量为6759t/d。按照DN100~400,经济流速为0.6~0.9m/s计算,给水管道经济流速小时供水量约为DN300:4896 t/d,DN400:9792 t/d,将项目周边给水管网供水能力进行平衡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项目周边各条给水管道所承载供水量均小于其经济流速可供水量,故供水管网能够承载项目用水。

污水管网承载力分析

污水管道设计断面采用最大日、时流量为设计流量,其单位为L/s。规划区为城市中高档居住社区,建筑给排水设施较为完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按生活用水量85%计。

污水量计算方法为:

地块规划污水量=地块最高日用水量 / 给水日变化系数(1.4) x 85% x污水量总变化系数(1.3~2.3)

其中给水日变化系数取1.4。

项目平均日总污水量为4104t/d。

为校核每个地块周边污水支管,计算出自然地块污水量,污水总变化系数根据流量取2.2。

假定该区域污水管道均按照最不利坡度(最小不淤流速对应的最小坡度d400-0.15%、d500-0.12%),最大充满度条件下,根据水力计算得知,d400管道承载最大流量为56.65L/s,d500管道承载最大流量为101.69L/s。每个自然地块的配套污水管承载流量都远大于地块排水量。

故污水管网能够承载项目排污。

雨水管网承载力分析

通过规划区雨水管网的布局来划分排水区域,雨水就近分散排入周边雨水管网,沈庄北路以北区域排入北边雨水管网。

规划区雨水管网能够满足要求。

对于流量饱和的管道,通过合理划分排水分区均匀分配雨水流量,可满足雨水排水需求。并建议尽早实施下游规划雨水管,形成有效雨水出路。

电力线网承载力分析

电力负荷的计算主要在于总负荷与区域供电设施之间的平衡。

二类居住用地用电指标取60W/m2,医疗卫生用地用电指标取50W/m2。同时使用系数居住用地为0.7,医疗用地为0.8。

电力总负荷为60x1223357(居住建筑面积)x0.7 + 50x12571(医疗建筑面积)x 0.8 = 51.4 + 0.5 = 51.9 MW。

区域供电设施首先考虑城市110~220kv变电站,本规划区一路之隔的燕凤路与沈庄北路交叉口东北侧有现状220kv凤凰变,郑汴路有现状110kv东风变,项目周边还有规划110kv未来变、张庄变、孙庄变。本项目属于凤凰变的供电范围,其主变安装容量为3×240+3X63MVA,规划区用电总负荷51.9MW,根据电力部门资料,目前负荷未满,规划区负荷小于剩余可供负荷。

其次考虑居住区供电设施:现状1所、规划3所开关站,共设置了4所开关站,平均单个开关站转供容量13MVA,符合规范“10kV开关站最大转供容量不宜超过15MVA”的规定。

电力设施能够满足规划区用电需求。

通讯设施承载力分析

通讯工程承载分析主要对规划区电话需求量及邮政设施进行校核。因地块内考虑部分底层商业开发,且考虑住宅出租为办公的需要,电话按规划每户1.5门计算,控规中个别地块未给出户数,按照35平方米/户的指标计算出户数。医疗用地按1门/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计算,共需要电话55569门。同时在居住区内应按照每250户预留一部公用电话,在此不再详细计算。

邮政设施的需求按照《城市邮政所设置标准》,该区域人口密度较高,规划设置1座邮政所,按服务半径0.6km进行配套。

按照现代通信对通信局所布局“大容量、少局所”的基本要求,中心城市局所容量可达到20~30万门。故依托郑交所通信支局可满足规划区域开发后的通信需求。通讯线路完全可以满足通讯需求。

规划新建1处邮政营业所,建筑面积200M2左右,可结合公建统一设置。邮政所的位置在项目中部,服务半径满足规范要求。

燃气管网承载力分析

燃气负荷主要由以下构成:1)居民生活用气;2)公建商业用气;3)工业用气;4)采暖通风和空调用气;5)其它未预见气量及管网损失部分。燃气采暖空调对市区集中供热是一种补充,由于目前城市用气较为紧张,纯采暖性质的用户在政策上受到一定限制,这部分用气量按居民用气的20%计算。另外其它未预见气量及管网损失部分按总用气量的10%计。合计为7226立方米/日。

根据控规图纸,未来路DN350中压管道可保证区域用气,其内部配气均匀性要由沈庄路等中压支管共同承担。

周边市政公用燃气设施可保证本区域用气。

热力管网承载力分析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及市区现状供热情况,确定居住建筑物采暖热指标为45W/m2;各类公建热指标为55~70 W/m2。民用热负荷预测如下表。

按照热工计算,当供回水温差60度时,整个规划区热负荷需要一条DN450热力管道,热水流量为800t/h。沈庄北路的DN450管道可满足规划区用热需求。同时燕凤路DN350管道向南与郑汴路DN900干管衔接,保证了该区充足的热源。从支管规划看,燕东路DN250管道所带负荷为相邻4、6地块约10MW,根据估算需要DN250管道,热水流量为200t/h,故支管管径能满足需求。

规划区供热干、支管均能满足热负荷需求。

承载力分析结论及建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