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村现代化发展8篇

时间:2023-08-18 09:33:38

农村现代化发展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1

现如今,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提高了对农业的关注程度,在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做出了较多贡献。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不仅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且是当地农民的发展要求。由此可见,本论文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

众所周知,我国以农业大国著称,我国只有保证粮食生产,才能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才能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对农业持续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一方面,加强当地农业领导者对粮食生产的意识,并将这一意识落实到各级部门,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以此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加强资金保障,拓宽资金融资渠道,实施多方资金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为农业粮食生产提供格局。

三、健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我国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就要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适当进行规模性经营。我国鼓励并支持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主体发展。首先,在土地内部流转的基础上,实施统一流转。其次,农业主体经营规模以及土地流转价格要符合政府的相关要求,同时,政府在此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农业土地流转和经营规模提供有效引导。然后,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适当给予农业补贴,实行政策优惠。最后,加强农业服务,增强服务社会化性质,为农业主体提供全方面的服务保障。

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当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首先,落实各级领导在农民增收方面的职责,并将领导工作任务具体分配。其次,明确各级领导在农民收入增加方面的标准,为工作评价提供有力支持。然后,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农村重点扶持、对表现良好的的贫困农村大力鼓励。最后,设置农业督查小组,对各级领导的工作情况及时、全面监督,避免出?F工作失误、工作马虎等现象,通过监督确保农业发展持续进行。此外,有条件的地区政府,还可以为表现良好的农业提供奖励资金,以此激发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积极性。

五、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现如今,我国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贷款难、服务质量低下以及贷款时间长、贷款贵等问题。为此,当地农业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一现状,在结合农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服务适当优化。首先,大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政府加大对信贷的扶持力度,成立信贷风险保障机制,丰富农业保险种类,成立保险试点机构。其次,创新金融产品。无论农业、渔业,还是林业,均可针对产品创新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然后,强化农村信用体系,针对当地农户建立相关信用档案,并对信用档案用户提供高额贷款机会,以此激励用户提高自身信用度。最后,金融服务范围延展化,为农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便利,为用户提供村内全方面的金融服务。

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我国资源要素中,尤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即土地资源,我国大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具体土地改革措施为:土地经营承包权利要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权利流转混乱现象,对此当地政府要加强领导;土地承包权利具体落实,并相应的进行登记确认,在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基础上,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方案制定,以此高效解决土地面积不实、证地不符等现实问题;成立抵押贷款试点,以此丰富农民在土地承包、住宅基地等方面的物权权能。

七、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为了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能够确保城乡资源合理、有序流转,有利于深化农业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一方面,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制度,确保城乡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稳步推进进城务工农民的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提供基本的户籍保障。除此之外,城乡社会事业深入发展、革新,农村教育机构的教工编制实施统一的发展标准,完善农村的医疗卫生发展标准,同时,加强建设教育设施和医疗设施,以此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这对于农村农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小城镇5.6万多个,聚集在小城镇的人口2亿多人,其中有80%是八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这些小城镇已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它们谱写着农村工业化的篇章,铺就着乡村城市化的道路,构筑起农业现代化的基石。小城镇的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中的极其亮丽的一道风景,逐步实现着千千万万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的梦想,向世人充分展示着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其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生产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和非农劳动力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村工业化能大量吸收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非农化,有效冲击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不断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任务。 农村城镇化则是指农村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由于城镇特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反哺效应、联接效应及融合效应,它不仅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农村城镇由于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巨大作用,它几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测量器,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指示器。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任务。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社会脱离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没有农村工业化的支撑,就没有农村城镇化。而农村城镇化则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结构转换的后续和更高级阶段,它综合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的是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实行就地转移或向小城镇集聚,这种劳动力转移方式被概括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我国之所以选择发展小城镇来推动农村城镇化,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我国人口多,人口的大部分是农民,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这是长期来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以上基本国情出发,我国80年代初选择了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即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除了让现有的大中城市根据可能的条件容纳一部分人口外,作为主要的流向,引导向小城镇集聚。这是有效突破我国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障碍的现实选择。进入90年代,尽管小城镇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但由于以上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今后应继续加强小城镇的发展。 1.发展小城镇是继续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尽管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我国12亿人口,9亿是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亩左右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近年来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如苏州市1997年乡镇企业职工数比最高的1994年减少了39万人,农村约有30%的农民没有工作,不仅影响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而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苏州市尚且如此,其他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情况可想而知。我国大城市吸收外来人口的能力有限,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会冲击大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村劳动力,且成本和风险较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2.发展小城镇是继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近二十年来,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有效冲击了城乡二元结构,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比改革开放初还有所扩大。目前,农村工业化已有一定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成为现实。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农村人均耕地就会发生变化,使得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同时,农民转变为小城镇的居民,他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会得到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弱化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 3.发展小城镇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在全国形成统一、城乡通开的市场体系。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但市场发育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小城镇既是地区的经济、文化乃至政治中心,又是提供各种服务和信息的基地,发挥着纽带作用,有效地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将城市与农村连接起来,把封闭和分散的农村市场纳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小城镇是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

4.发展小城镇是提高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农村工业化和非农化较为分散,农村城镇化与非农化没有同步、协调发展,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化和工业化。如江苏的刁铺镇,其1996年非农产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93%,非农劳动力占83%,但同期该镇的常住人口却只占总人口的31%,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只占11%,非农化与城镇化的反差极为明显,其他的小城镇都存在类似问题。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水平。1996年我国人均GNP600美元,城镇化水平仅为29.37%,而国际上一般情况是,人均GNP400美元时的城镇化水平为49%,500美元时为52.7%。今后只有继续发展小城镇,让小城镇容纳更多的人口,同时改革户籍制度,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 5.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启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经过几次大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以及农副产品价格改革,使农民收入成倍增长。而近几年农村经济缺乏明显的增长点,农民收入增长明显趋缓。1996年,江苏农民收入比上年增加22.9%,1997年增加7.9%,今年则很可能持平或略减,这种情况是九十年代所没有出现过的。有学者提出,城市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过剩的出路,我们认为,发展小城镇更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要切入点。小城镇的发展需求巨大,它不光能带动农村关联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而且由于小城镇建设的投资有一部分能转化为农民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八、九十年代已经完成了一轮大规模的低水平的数量扩张,今后一部分小城镇应进入调整功能、适度集中的新阶段,一部分要继续发展。由于我国的小城镇是一级政权机构,受行政体制的制约,各个小城镇不论大小、区域布局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论集聚能力如何,采取的是一种平行发展的模式。每个小城镇都要建设一套基础设施,利用率低,而且占地过多,造成许多小城镇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小,形不成合理的城市规模。在小城镇建设上也存在重复建设,必须加以调整。 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还符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过去小城镇的发展是靠乡镇企业支撑,现在乡镇企业已普遍改制,今后将是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支撑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了重要变化,既由行政力量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经济导向为主导。小城镇的发展将会发生分化,一部分小城镇将随着区域经济中心的繁荣而继续发展,一部分将由于缺乏发展的动力而萎缩。因此,顺应小城镇今后发展的这一趋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小城镇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能力,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加强中心镇作用,就显得非常必要。 但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继续发展小城镇的潜力仍然巨大,发展小城镇的历史使命并没有完成。今后推动小城镇继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对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因素进行变革,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推动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户籍制度以及落后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堵塞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途径,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1984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镇务工、经商。这是我国户籍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但实施后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主要原因是自理式“农转非”人口没有得到适当的非农者待遇。今后应继续对户籍制度加以改革,完全放开县城和建制镇的户口迁移限制,允许自由进出。此外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户口迁移限制,要让一部分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借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能流动,不利于割断农民同土地的关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障碍之一,也弱化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推力。今后应逐步建立以有偿、有限期、有流动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和规范有序的小城镇土地市场。在非农产业发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农村,应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措施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转让。应逐步制定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吴?等:“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小城镇的繁荣”,《小城镇新开拓》,1986年版 3.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郏启新:“发展小城镇的独特道路”,《江苏年鉴·1996年》 5.巨宪华等:“小城镇: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生产力研究》,1997年第3期。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3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其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生产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和非农劳动力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村工业化能大量吸收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非农化,有效冲击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不断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任务。

农村城镇化则是指农村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由于城镇特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反哺效应、联接效应及融合效应,它不仅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农村城镇由于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巨大作用,它几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测量器,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指示器。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任务。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社会脱离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没有农村工业化的支撑,就没有农村城镇化。而农村城镇化则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结构转换的后续和更高级阶段,它综合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的是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实行就地转移或向小城镇集聚,这种劳动力转移方式被概括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我国之所以选择发展小城镇来推动农村城镇化,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我国人口多,人口的大部分是农民,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这是长期来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以上基本国情出发,我国80年代初选择了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即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除了让现有的大中城市根据可能的条件容纳一部分人口外,作为主要的流向,引导向小城镇集聚。这是有效突破我国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障碍的现实选择。进入90年代,尽管小城镇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但由于以上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今后应继续加强小城镇的发展。

1.发展小城镇是继续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尽管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我国12亿人口,9亿是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亩左右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近年来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如苏州市1997年乡镇企业职工数比最高的1994年减少了39万人,农村约有30%的农民没有工作,不仅影响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而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苏州市尚且如此,其他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情况可想而知。我国大城市吸收外来人口的能力有限,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会冲击大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村劳动力,且成本和风险较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2.发展小城镇是继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近二十年来,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有效冲击了城乡二元结构,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比改革开放初还有所扩大。目前,农村工业化已有一定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成为现实。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农村人均耕地就会发生变化,使得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同时,农民转变为小城镇的居民,他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会得到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弱化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

3.发展小城镇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在全国形成统一、城乡通开的市场体系。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但市场发育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小城镇既是地区的经济、文化乃至政治中心,又是提供各种服务和信息的基地,发挥着纽带作用,有效地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将城市与农村连接起来,把封闭和分散的农村市场纳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小城镇是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

转贴于

4.发展小城镇是提高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农村工业化和非农化较为分散,农村城镇化与非农化没有同步、协调发展,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化和工业化。如江苏的刁铺镇,其1996年非农产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93%,非农劳动力占83%,但同期该镇的常住人口却只占总人口的31%,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只占11%,非农化与城镇化的反差极为明显,其他的小城镇都存在类似问题。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水平。1996年我国人均GNP600美元,城镇化水平仅为29.37%,而国际上一般情况是,人均GNP400美元时的城镇化水平为49%,500美元时为52.7%。今后只有继续发展小城镇,让小城镇容纳更多的人口,同时改革户籍制度,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

5.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启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经过几次大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以及农副产品价格改革,使农民收入成倍增长。而近几年农村经济缺乏明显的增长点,农民收入增长明显趋缓。1996年,江苏农民收入比上年增加22.9%,1997年增加7.9%,今年则很可能持平或略减,这种情况是九十年代所没有出现过的。有学者提出,城市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过剩的出路,我们认为,发展小城镇更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要切入点。小城镇的发展需求巨大,它不光能带动农村关联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而且由于小城镇建设的投资有一部分能转化为农民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八、九十年代已经完成了一轮大规模的低水平的数量扩张,今后一部分小城镇应进入调整功能、适度集中的新阶段,一部分要继续发展。由于我国的小城镇是一级政权机构,受行政体制的制约,各个小城镇不论大小、区域布局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论集聚能力如何,采取的是一种平行发展的模式。每个小城镇都要建设一套基础设施,利用率低,而且占地过多,造成许多小城镇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小,形不成合理的城市规模。在小城镇建设上也存在重复建设,必须加以调整。

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还符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过去小城镇的发展是靠乡镇企业支撑,现在乡镇企业已普遍改制,今后将是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支撑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了重要变化,既由行政力量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经济导向为主导。小城镇的发展将会发生分化,一部分小城镇将随着区域经济中心的繁荣而继续发展,一部分将由于缺乏发展的动力而萎缩。因此,顺应小城镇今后发展的这一趋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小城镇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能力,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加强中心镇作用,就显得非常必要。

但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继续发展小城镇的潜力仍然巨大,发展小城镇的历史使命并没有完成。今后推动小城镇继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对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因素进行变革,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推动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户籍制度以及落后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堵塞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途径,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1984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镇务工、经商。这是我国户籍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但实施后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主要原因是自理式“农转非”人口没有得到适当的非农者待遇。今后应继续对户籍制度加以改革,完全放开县城和建制镇的户口迁移限制,允许自由进出。此外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户口迁移限制,要让一部分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借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能流动,不利于割断农民同土地的关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障碍之一,也弱化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推力。今后应逐步建立以有偿、有限期、有流动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和规范有序的小城镇土地市场。在非农产业发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农村,应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措施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转让。应逐步制定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吴镕等:“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小城镇的繁荣”,《小城镇新开拓》,1986年版

3.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4

关键词:新能源;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传统的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低,排放高,方便性差,影响环境卫生,严重制约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1]。据悉,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农村人均能源消费量虽然不到城镇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1/3,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较大,2004年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8.5亿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2%。预计到2015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将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2以上。未来农村能源需求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农村的环境改善。

1发展农村新能源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现实选择

在有限能源制约的同时,我国农村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如由于农村生产生活中长期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以及对薪柴、秸秆等直接燃烧、粗放使用,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成为农村大气环境污染以及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大量农村生活用水、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利用,成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2]。因此,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改变现有的农村能源利用方式,综合利用农村物质资源,这不仅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点。以此降低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带动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模式,促进农村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既缓解了农民缺资金、缺劳力等实际困难,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新能源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对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用能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3]。

当前,我国农村能源行业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热泵、采暖、制冷空调、太阳房、太阳灶等)、沼气(包括小型沼气发酵装置及配套产品、沼气综合利用配套设施及技术、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及装备、沼气发电技术及装备等)、生物质能转换技术与装备(包括生物质直燃和气化发电、生物质固化、生物质液体燃料乙醇及生物柴油等)、小型电源(包括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离网型风力发电、微水电)、节能炉具(包括民用省柴节煤炉、炕、灶)和新型液体燃料(包括甲醇、轻烃、二甲醚等石油替代产品)。这些技术和产品不仅可以为我国城镇和广大农村提供可持续应用的高品位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缓解常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提高健康水平,还可以通过对以上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节能技术的整合,发展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良性循环发展[4]。

2发展农村新能源要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发展新能源,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必须建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我国农村能源建设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多次强调的。我国“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实行优惠的财税投资政策和强制性的市场份额,鼓励生产和消费新能源。要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立起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坚持自筹、群帮、共助方针,有计划地稳步扎实推进农村能源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效、清洁、经济、方便”的原则,建设新农村,发展新能源,建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能源利用的“新结构、新方式、新机制”:新结构,即充分发挥农村地区资源优势,提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新方式,即改变传统落后的农村用能方式,发展清洁、高效、适用的农村能源利用技术;新机制,即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液化气、清洁煤、天然气使用,鼓励生物质能、太阳能利用。增加液化石油气和优质型煤的供应,适当供应农民生活用气,推广太阳房建设和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建设大中型沼气设施,试点推广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支持生物质能的集中利用。建立健全农村能源供应、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市场化机制,使农村能源体系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部分。新能源的广泛普及和使用,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必将成为新农村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传统能源日益面临生态危机的威胁和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和试点推广工作应摆在更加重要的日程中来。

3参考文献

[1]郑耀频.开发农村新能源建设“两型”新农村——对长沙市农村能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2010(1):40-42.

[2]谷鹏,陈浩,刘迪.加快新能源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6):41-43.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5

关键词新能源;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传统的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低,排放高,方便性差,影响环境卫生,严重制约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1]。据悉,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农村人均能源消费量虽然不到城镇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1/3,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较大,2004年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8.5亿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2%。预计到2015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将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2以上。未来农村能源需求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农村的环境改善。

1发展农村新能源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现实选择

在有限能源制约的同时,我国农村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如由于农村生产生活中长期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以及对薪柴、秸秆等直接燃烧、粗放使用,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成为农村大气环境污染以及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大量农村生活用水、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利用,成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2]。因此,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改变现有的农村能源利用方式,综合利用农村物质资源,这不仅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点。以此降低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带动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模式,促进农村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既缓解了农民缺资金、缺劳力等实际困难,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新能源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对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用能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3]。

当前,我国农村能源行业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热泵、采暖、制冷空调、太阳房、太阳灶等)、沼气(包括小型沼气发酵装置及配套产品、沼气综合利用配套设施及技术、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及装备、沼气发电技术及装备等)、生物质能转换技术与装备(包括生物质直燃和气化发电、生物质固化、生物质液体燃料乙醇及生物柴油等)、小型电源(包括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离网型风力发电、微水电)、节能炉具(包括民用省柴节煤炉、炕、灶)和新型液体燃料(包括甲醇、轻烃、二甲醚等石油替代产品)。这些技术和产品不仅可以为我国城镇和广大农村提供可持续应用的高品位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缓解常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提高健康水平,还可以通过对以上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节能技术的整合,发展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良性循环发展[4]。

2发展农村新能源要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发展新能源,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必须建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我国农村能源建设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多次强调的。我国“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实行优惠的财税投资政策和强制性的市场份额,鼓励生产和消费新能源。要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立起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坚持自筹、群帮、共助方针,有计划地稳步扎实推进农村能源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效、清洁、经济、方便”的原则,建设新农村,发展新能源,建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能源利用的“新结构、新方式、新机制”:新结构,即充分发挥农村地区资源优势,提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新方式,即改变传统落后的农村用能方式,发展清洁、高效、适用的农村能源利用技术;新机制,即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立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液化气、清洁煤、天然气使用,鼓励生物质能、太阳能利用。增加液化石油气和优质型煤的供应,适当供应农民生活用气,推广太阳房建设和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建设大中型沼气设施,试点推广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支持生物质能的集中利用。建立健全农村能源供应、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市场化机制,使农村能源体系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部分。新能源的广泛普及和使用,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必将成为新农村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传统能源日益面临生态危机的威胁和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和试点推广工作应摆在更加重要的日程中来。

3参考文献

[1] 郑耀频.开发农村新能源建设“两型”新农村——对长沙市农村能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2010(1):40-42.

[2] 谷鹏,陈浩,刘迪.加快新能源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6):41-43.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6

关键词:现代农村;业余文化;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12-01

一、现代农村业余文化具有的独特性

(一)农村业余文化具有季节性。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种地,所以农民的业余生活是随着农忙农闲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农村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农民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与之相适应。由于农忙时农民所需的文化是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所以娱乐需求相对较少。但在农闲的时间,由于空闲时间多,文化的需求主要是娱乐需求多些。娱乐需求的高峰期是春节前后。

(二)农村的文化还处于过渡时期。由于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受到外来各种观念的重大冲击,使得农民对传统娱乐失去兴趣,但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使得旧的文化解体,新的文化娱乐方式还没有形成。使得农村文化处于“尴尬”阶段。农村文化处于过渡的阶段,这时候是最薄弱的,如果不尽快形成先进的文化来化解这一情况,等一些不良风气就会肆意盛行。

(三)农村文化的发展不平衡。由于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差距开始拉大,如:公共设施的建设,城乡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展的活动,人员队伍的素质等等各个方面。随着农村以家庭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和长足发展,这种“私性文化”的文化与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村传统的公共文化如:舞狮子,扭秧歌,戏班等等都已经销声匿迹,这些草根文化主要受到农村设施落后和农民观念变化的限制。农村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农民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所以,迫切需要先进的文化来补充,否则不良腐败之风会滋生发展。

二、现代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

(一)农民的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是提高农村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基本条件。现阶段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从而大大的制约了文化的向积极方面发展。

(二)文化的建农民没有积极广泛的参与。农民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文化活动不能满足农民的本质需求,与农民的生活差距大,没有贴切生活化。例如:目前多数电视节目都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农村,农业的影视作品相对较少。

(三)文化活动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有于传媒信息,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他们有了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现阶段,由于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文化进行建设,如:建设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农村图书馆、有线电视户户通等重点惠民的文化工程。但是,这些活动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这些文化设施和活动离农民的文化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对策思考

(一)立足于农村实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

要建立适应农村的文化设施项目。加大对农村图书馆,各种文化站等惠民的文化工程。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文化设施。例如:来宾市的“三求”惠农工程得到了国家,自治区等领导的高度重视,自身创新思路,超前的谋划,科学的决策,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努力营造出现代农村文化氛围

利用各种传媒方式宣传党对农村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让全社会关心参与建设农村文化,加强文化方面的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鼓励创作关于农村文化方面的作品,营造文化氛围为农民更好的服务。例如:来宾市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造势,使“三求”惠农工程深入人心,使来宾市各个部门增强责任心,农民热情高涨,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三)因地制宜,拓展现代农村文化建设多元化渠道

要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和加大整治力度,防止不良文化侵蚀农民思想。例如:来宾市在做文化建设方面都是结合本村庄的新农村规划相结合,根据来宾市各个民族文化,设计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多种建设方案,共各地选择。

(四)政府加强引导,呼唤起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

加强引导鼓励农村民间艺人组织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和发展为农民服务的特色文化,努力引导农民形成良好互动,把农民吸引到文化建设的项目上来,让农民成为文化的真正受益者和建设者。

四、结语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现阶段的迫切任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必要保障。所以,需要努力研究农村业余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农村健康有序的发展。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7

关键词:城乡二元化的税制格局,城乡统一税制,现代税收制度

农业税是我国最古老的税种,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如秦汉时期称为“田租、口赋”;唐朝称为“租、庸、调”;后改为“户税”和“地税”;清朝叫做“丁漕”;民国时期称为“田赋”。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农业税演变成对从事农林牧渔生产、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实物税。建国初期曾一度是我国各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积累原始资本、建立新中国工业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税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而这种城乡二元化的税制格局,也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导致“三农”问题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90年代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农业税也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造条件,逐步统一城乡税制”的新思路,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各项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时隔不久,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进一步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引发世人对农业税的关注。2005年新春伊始,在一些发达省份的带动下,一场全面取消农业税的革命拉开。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宣布取消农业税。其他省也将采取相应的措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央和地方财力显著增强,地方已经有能力给农民更多实惠,因此此次全面取消农业税实乃水到渠成之举。取消农业税,对农民权益的保护意义重大。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并以磅礴之势迅速推向全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随着改革的进程,“三农”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三农”问题是在转轨时期,旧体制保留有余而新体制跟进不足所造成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过去计划经济对农村产生的是到村到组、到边到角的影响,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延伸到农村社会的各个角落,如果根除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几乎都可以迎刃而解;农产品购销政策的改革、户籍改革和三提五统的取消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农村改革最根本的是要给予农民完整的权益保障。现实阶段,取消农业税是从大局观的高度和政策选择的角度考虑和解决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对农民权益全面长期的保护(尤其是相关的土地权益)和农村市场化的进程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取消农业税,对基层政府职能转换意义重大。由于农业税的特定征收对象和现行农村的治理特点,只要农业税存在下去,基层政府与农业税的征收行为始终会难解难分地纠结在一起。而且某些基层政府把农业税的征收演化成了竭泽而渔式的恶性“收、养”机制,这不利于基层政府职能的转换。农业税的取消无形地剥离了基层政府不规范权力的又一依仗,基层政府的行政行为将会逐步得到规范,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同时,取消农业税,对解决农民负担和农民增收意义也很重大。

需要正视的问题

一举取消延续几千年的“交皇粮”政策,农民可谓欢欣鼓舞,对于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完善我国税收制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但问题是否就这么简单,取消农业税,是否就真的等同于农民负担完全减轻?取消农业税是否就像有的人所称的那样“农民从此不用再缴税了”吗?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中,我们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做好准备了吗?笔者认为需要全面而长远地看待这个问题。既要看到我国农村的现状,又要将其放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来考量。

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加重了乡村两级债务和财力缺口,使乡村组织运转困难增大,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受到影响。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村级负债(不包括企业)1978亿元,村均27万元,扣除债权,净负债1035亿元,村均净负债14万元;乡级政府平均负债365万元,净负债182万元。农村税费改革减少了乡村财源,多数乡村收入锐减,基层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农村义务教育、乡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一系列涉及农业生产、社会发展的大额投入项目,在国家还没有新的固定投资渠道之前,都没有保证。农村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出现停滞或因缺乏资金而得不到维护的状况。缺口资金在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不现实的情况下,基层政府为正常运转,很有可能将现在的财政收支困难问题及历史债务包袱转移给种田农民,或巧立名目,或乱集资、乱摊派,出现减负反弹现象,因而最终无法完成税费改革的初始目标。

解决办法

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建立现代型的税收制度

取消农业税,只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标之策。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发展水平,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从而总体上完善我国税收制度,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税制要求的新型农村税收制度。而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其完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现代税收制度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严格来说任何经营者都需要纳税。纳税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我国目前全面取消农业税只是取消了农民关于农业生产的税收,但不等于取消对农民的征税。这是需要在观念上转变的。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大趋势。因此,农村税费改革也应纳入到这个大系统中来。参照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范例,当前的主要任务便是积极推进城乡统一税制改革。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和政治平等法则。从均衡城乡负担、国民平等纳税角度出发,积极推行城乡统一税制改革,使城乡居民的税收权利与义务平等,消除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份额,让农民享受到应该享有的平等的国民待遇,使城乡居民得到大体平等的公共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税费制度改革设计的社会使用效率和制度收益。按照这一目标,应当在农村全面取消各种农业税,而代之以征收各种现代型税收。具体措施如:

(1)加快全面取消各种农业税的步伐,争取尽快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

(2)征收财产税或资源税。自己的财产和使用国家资源都应该向国家纳税。如按土地使用面积、等级和用途类型在农村开征土地使用税;

(3)征收营业税。这主要是针对农民的经营性活动;

(4)征收增值税

。严格来讲,农业生产是有增值部分的。按照增值税的内涵,只要有增值,有购进生产资料和原料,就应当交纳增值税;

(5)征收所得税。全世界范围内,经营者只要有营利,就得交纳所得税。我国农民以前没有。随着建立现代税制的要求,也应对农民征收其收入的个人所得税。

2、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系统。

按照公共财政规范的要求,改革支出管理体制,彻底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政策,切实发挥政府财政的社会再分配功能作用,向城乡提供相对均等化的公共服务。需要:

(1)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和财政预算安排顺序,保证乡镇政府实现其只能和农村公共事业的资金来源;

(2)改革财政支出方式,完善财政预算支出管理制度,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增加对农业投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乡镇的财力缺口,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3、建立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

积极推行乡村行政事业机构改革,改革和精简乡村机构、压缩人员、节约开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范围,合理设置机构,切实减少政府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减少政府对基层的经济社会事务的直接干预;精简机构,压缩乡村干部人数。通过这一系列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从而减少财政开支,也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8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它是一种群体文化。《教育大辞典》中定义教师文化为“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有一些学者认为,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包括教师的思想理念、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这三个层次且够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些学者认为教师文化是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社会同构体,是集教育者个人素质、学校教育观念以及社会价值理念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的反映。它以价值观念为核心,外显于校风、教风,内隐于教师心灵。具体而言,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形式上看,教师文化表现为教师群体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方式,包括教师的言语符号、教师的服饰举止、人际交往方式等;从文化内容上看,教师文化则表现为教师团体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包括知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各方面的总和,其中,价值观念是核心。

而农村教师的特定生存境遇决定他们与城市教师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当前的农村教师文化与新课程文化不相一致,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阻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阻碍农村教师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教育理念滞后.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教育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是教师对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它内化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指导教师的行为。但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还不尽如人意。他们专业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淡薄。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问题意识不强,缺乏教育反思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专业进取精神。再者农村教师知识陈旧老化。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小学由“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比例较大。这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第二,行为失范.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例如教学行为失范。农村教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主要以“口述与板书”为主; 农村教学活动方式是教师中心主义,信息的交流是单向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服从,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农村教师在知识本位主义的影响下,基本上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认知目标上,把教育限制在认知的范式内,甚至把完成知识教学当成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再者交往失范。教师与教师的交往基本上是以“独行者”的角色履行教育教学任务的,他们经常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自己的方式去处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和真诚的合作。教师与家长的交往失范。随着庞大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老师也不能很好地与家长交往,也就阻断了教师文化向农村社区传递的重要途径,于是,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也逐渐边缘化了。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提升农村的教师文化,使农村教师文化坚持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提升农村教师文化理论素养。

提升教师文化理论素养是教师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实践及文化反思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教师通过文化主体精神的觉悟与唤醒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自知,逐步实现对自己教师文化的不断超越。农村教师地处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弱地区,这就要求其应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思维惯性,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文化资源,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构建既有现代文化内涵、又有农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农村教师文,以适应农村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二,立足课程改革, 更新教育观念。

农村教师要以新课改为契机,更新教育观念.我国农村的教育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修修补补上,而要致力于学校员工的价值观、教育信念、共同愿景、思维方式等的变革。在农村,为了推行新课程,必须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农村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与新课程内在的价值取向一致。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课程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角色。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新的课堂活动十分强调“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这要求农村教师要以开放的胸襟,充分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优势,融合现代教师文化的教育理念,努力开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天地。

第三, 转变农村教育的教学评价观。

提升农村教师的评价能力根据心理学归因机制,适当的评价,有利于强化受众的某项行为。教师在对自己和同行的评价时应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标的教育评价观,要求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五个转变”,即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课程内容以服务应试为主向以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

转贴于

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教学评估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

第四,构建开放型教师文化。

开放型的教师文化以教师的教学和发展需要为基础,基于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与支持而建立,对于教师专业的发展以及由此推动学校的变革和发展是相当有益的。开放型的教师文化具有良好的交流学习传统,经验丰富的教师将乐意把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分享;同时,构建开放型教师文化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使得学校必须为教师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利益提供制度支持,一旦开放的氛围形成,这种文化便能激发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无形中形成群体的合力,成为农村教师发展的动力。这种开放型的教师文化有利于克服传统的农村教师文化的封闭性特点,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进而形成健康的农村教师文化.

第五,加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