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8篇

时间:2023-08-20 14:39:00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篇1

2014年,曾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其中,总书记所说的“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笔者认为此即是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一个良好开端。

2015年,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g,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这或可理解为,总书记又一次对“工匠精神”予以肯定,我国古代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的“工匠精神”呼之欲出。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提出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从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是发展水平上的跨越,也是我国综合实力的标志。实现这一跨越,需要积累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倡导和弘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

2015年“五一”期间,一组名为《大国工匠》的特别节目在央视热播,歌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引发了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高度关注。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人们看到了“工匠精神”的高尚追求和内在价值。

“工匠精神”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6年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作为行业办学的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则与行业企业的市场岗位需求息息相关。至此,“工匠精神”已跃然于纸上,渐成热词。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抑或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这一精神都被看作是原动力之一,且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技术创新等紧密相连,并承载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要培育“工匠精神”,就要从职业教育抓起,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蝴蝶效应”。

2016年5月8日,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天津举行。其活动主题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开幕式讲话中强调:要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报国成才,掌握中高端技术技能,成长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生力军。“工匠精神”,让职业教育有了“灵魂”, 这是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再一次有力的诠释。

二、“工匠精神”的含义

“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等,“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要做工、出活,即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工匠在一定的精神指导下工作,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获取新的认识,如此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不仅在制造上不断精进,而且在认识上不断升华,以致达于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一种敬业精神,一种极致的职业素养。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秉持这种精神,就能取得不凡的成就。在众多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苹果的成功据说就是因为乔布斯、乔纳森等人的“工匠精神”,魅族号称以“工匠精神”做手机。大凡国内外制造业大厂,无一不以此为立身发展之根本。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则包含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两大层面。职业精神,是指人们在对职业理性认识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表现,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要素。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虽达成部分共识,却依然没有提高到足够的重视程度。

作为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德、日等制造业强国都充分认识到其价值,在职业教育中十分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也是德、日等国在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秘诀之一。此外,在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企业越来越看重职业院校毕业生除技能之外的职业精神,尤其是职业态度。事实上,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顺应了国际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篇2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工匠精神的概述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是有我国的一流木工匠师聂圣哲提出的,正是由于这种精神,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随之改变。而把“工匠精神”的学习理解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制约,我国教育的重点一直为知识教育,在对于建筑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也一直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但是,实践对理论知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更是理论发展的源动力。最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应该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就目前而言,每年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毕业的技能型人才只占毕业人数的百分之一。

三、将“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结合问题分析

(一)“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于二零一四年印发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到的教育理念中,更深层次的职教体系,更科学的职教结构的现代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现阶段高职的人才培养只限于专科,如果高职学生想要进一步深造只能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从而失去本科职业教育的机会。而且,很多院校为响应国家课改而舍本逐末,在培养人才上注重理论知识的提升而在设置专业、管理教学与实际培养中并不能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使技能型人才难以具备“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科学的规划教育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缺乏专门的规划教育机构;学生在自我的职业规划中,缺乏前瞻与远见,对自身的定位模糊;学生自身的服务能力差,意识薄弱,难以形成强大的职业梦想。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现阶段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阻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在高等职业院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因为“工匠精神”的不可自成性,需要老师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与职业规划。

四、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方法

(一)以能力为基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由于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对与“工匠精神”的掌握缺乏,所以对与学生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树立科学的指导观念,让学生以劳动为光荣。只有确立正确的劳动态度,才能将工作的动力最大化发挥。在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置于首位,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才可以正确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加强校内实训

实训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目标对学生进行的职业能力技术的应用训练。在建筑这个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所必须的。要将“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实训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要结合学生自身能力与建筑专业的不同课程特点对人才进行针对性培训。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中,要做足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工匠精神”与教学课程相互渗透,有意识的在实际讲课中带头的践行“工匠精神”,从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中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进行“工匠精神”的定期宣讲

弘P“工匠精神”,社会的重视程度和认可度很重要,由于当前的教育体制,民众普遍认为从事劳动型工作是“没出息”的表现,实则不然,再尖端的科技、再高大上的成果都需要去实现,必须要有人做出来,论贡献,一个工匠或许并不比一个科技人才差多少。所以,要进行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进行关于“工匠精神”的宣传,使“劳动光荣”这一口号得到学生的重新认识,正确的树立爱岗敬业的劳动理念。

五、结语

“工匠精神”一词由来已久,它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念,一种将“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的梦想。只有发扬“工匠精神”,才能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他们的敬业精神,从而满足我国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必要性

“工匠精神”是劳动者追求卓越,积极进取的一种体现,也是劳动者职业素养和个人素质的体现。作为人才输送基地和培养基地,职业教育承担着教育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学校的人才输出质量,提升社会基层技术人员和工匠的人文素养。在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时,学校和教师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培养和教育。

一、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劳动者对工件进行精工制作的内在意识,是工匠对制作产品进行精雕细琢的精神,也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精益求精的一种内在精神的体现,同时,“工匠精神”也是追求卓越,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创新进取,将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社会责任、对事业的专注与工作的敬畏作为劳动者的基本素养。现代职业教育把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作为其首要的目标,将学习者的实践技能提升、知识的学习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手段,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个人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培养的人才在技能方面得到了提升,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这就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和输出的人才在个人素养上有所缺失,不能保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性,输出的人才难以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背景的要求,向社会输送更加有用的人才,作为为社会培养适用型、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习者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习者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以“工匠精神”的实质对学习者进行严格的要求,改变专业传统的重技能轻人文的人才培养方式,要求学习者能够摒弃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专心关注产品的品质与细节,注重创新,关注社会交往的细节,具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业务意识与工作精神,心存敬畏工作的意识与思想,全面构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来通过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来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来进一步的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向社会输送更加有用,更具有思想的人才。

二、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总理在两会上提出现代企业要注重培养企业工人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要求劳动者能够将产品的意识、社会责任作为自身工作的要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基本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企业需求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企业提供实用型、应用型的人才已经是势在必行,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更有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经济转型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时期,社会急需要各种各样的应用型人才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要求各种初、中、高级应用型人才能够具有社会责任、敢于担当、善于合作,将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工匠精神”的本身就要求工作者能够专注、耐心、淡泊名利,将实践创新作为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并在工作中不断的突破自我。作为人才输送的基地,职业教育负担着人才培养和驾驭的责任,将社会任务具体在职业教育中,就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道德修养水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产品的质量专注,将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融入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精心打造、精工制作、耐心、淡泊名利的精神,将实践创新的精神融入学习中,将社会责任作为工作中的首要目标,并最终能够形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发展,才能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与品质,而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来分析,要培养劳动者的“工匠精神”,就必须扎根于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将学习者的实践技能、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对学生进行专业与专注、精准与创新、责任与意识、道德与素质等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未来大国工匠的素质与能力,使得在企业生产与服务中的“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培养是我国经济转型所必须的,因此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需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众所周知,“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作为“工匠精神”的核心,需要学习者持续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关注,更需要学习者具有耐力的精神与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求学习者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持续不断的关注细节、注重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训练,做到为人谦逊、与人为善品质的培养,所以说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贯穿学习者的职前与职后的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而职业教育直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人才质量决定着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与企业的未来发展,如果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具备“工匠精神”,就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所以说,现代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不仅是注重对学习者应用型、创新型能力的培养,应该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心,让“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境与过程,将责任意识与思想道德的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必修课程,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的品质与工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匠习惯,保证每一个学习者在进入企业之前就已经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

3、职业工作者的自我实现需要“工匠精神”

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求劳动者能够根据实际的生产,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才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劳动者具有“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保证。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如果只是被动的、压抑的、消极的工作,长此以往就会消弱人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职业工作者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自我表现的过程,也需要有一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职业工作者的自我实现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表现,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是职业工作者的技能、知识在工作中的转移与升华,同时也是职业工作者的劳动创新的重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对学习者的培养,实现了学习者从“成才”到“成人”的转变,也提升了学习者的职业技能,而具备了“工匠精神”,使得学习者具备了耐心与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促进学习者在实际工程中产生“敬业”、“爱岗”的精神。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将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耐心、竞争、合作、爱心、信心、精准、创新的精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逐步完善学生职业技能,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过程中,在高职校园内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认真态度,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严格的按照企业生产的规范与标准进行操作,将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到实践中。这样,只有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具备了“工匠精神”,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才能够对产品进行精雕细琢,为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自我实现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方位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重点对学生的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精神进行培养。文章简要阐述了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内涵,并简要分析了在我国当前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来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的要求,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还是学生个人发展和进步的需要。需要教师和学校充分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营造“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在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不断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2]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3]重莲.:唤起“工匠精神”强健中国制造业[J].中国品牌,2015(10).

[4]陈伟民.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 “工匠精神” 文化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04-02

2016 年“两会”期间,“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6 年 5 月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教育部将活动主题确定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国制造 2025”制造工业强国战略背景下,“工匠精神”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中职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建设“工匠精神”文化,对中职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式的“工匠精神”培育十分重要。

一、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内涵

自“工匠精神”一词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和学者纷纷对其内涵进行解读与诠释。李宏伟、别应龙的“五质说”将“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五种精神特质: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福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以及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许纪霖将“工匠精神”解读为一种专业精神,更是一种信仰,它所追求的就是卓越。张琰、匡英将“工匠精神”概括为四方面:精益求精的追求、敬业奉献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严谨、凝神专一的坚持。虽然学者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纷说不一,但是对“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认同却是一致的。因此,在借鉴专家、学者对“工匠精神”的解读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的内涵概括为:中职学校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要求,响应国家号召,以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为物质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以爱校奉献、爱岗敬业、精业乐业、追求卓越为主要内容,并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和享有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工匠精神”文化认同障碍

文化认同也称为文化身份认同,可定义为某人作为某个群体或文化一部分的感觉。“工匠精神”文化建设中,中职学生对自己作为工匠这个身份是否认同,是决定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是,就伴随着电视机、游戏和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而言,要他们摆脱手机与互联网的吸引,沉淀自己,认同自己的工匠身份,心无旁骛地钻研技术,绝非易事。因此,“工匠精神”文化建设障碍主要在于职业精神沉淀不够。此外,社会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仍然不够浓厚,部分行业尚未建立对“工匠精神”的高度认同,相当数量企业仍然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以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家长对小孩过度保护,在家庭教育中不舍得让孩子从事辛苦的劳动,存在“官本位”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好品质。社会、行业、企业、家长对“工匠精神”文化尚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三、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建O策略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工匠精神”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培养学生专业实操能力的低层次工作,而是一个具有很高层次的系统的复杂工作,这是当前中职学校顺势而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体现,也是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当前社会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时代主题中,中职学校在开展“工匠精神”文化建设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从“高大上”到“接地气”。在古代,“工匠”可以说是特权和身份的象征,只有皇宫贵族达人显贵才有条件享受“工匠”制造的精美用品,“工匠精神”是“高大上”的象征,“独具匠心”“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之类形容“工匠”技术的词语让人感觉脱离实际、遥不可及。但在当下,在“中国制造 2025”制造工业强国战略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已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工匠精神”已经转化为人本化、平民化、大众化、可教育化的理念。因此,中职学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学生传统观念里“高大上”的“工匠精神”转化为“接地气”的职业精神。因此,应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深入挖掘地方支柱产业中的“工匠”典型,立足学校办学实际,深入挖掘学校优秀毕业生“工匠”典型,用本地、本校的杰出人物和代表,赋予众多“工匠精神”可视化和可供模仿的原型,凸显行业特点和办学特色,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并不高高在上,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完成从“高大上”到“接地气”的转身。

(二)从传统到现代。“工匠精神”文化完成从“高大上”到“接地气”的转身后,就要采取措施让其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校园传统文化里有着优质的职业精神成分,它对学生职业思想的养成至关重要。“工匠精神”文化要在汲取校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转化成现代化职业精神,刺激学生产生文化认同。首先,从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汲取营养。中职学校培养一线技术劳动者,崇尚劳动的校园氛围会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向往和追求,甚至归宿感。其次,要营造崇尚技能人才的校园文化氛围。技能是学生今后安身立命的本领,是攀登“工匠精神”的阶梯,优秀毕业生介绍、专业介绍、技能实训、技能考证、技能讲座等形式都可以营造崇尚技能人才的校园氛围。最后,营造创新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具有创新的观念才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层面、多种领域去寻求答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中职学生具备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就能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创造惊喜,向“工匠精神”靠拢。

(三)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工匠精神”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不仅需要在第一课堂上教育,而且需要在第二课堂上弘扬,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渗透和融合才能促进“工匠精神”文化在校园里茁壮成长。从宏观层面上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就是“工匠精神”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德育工作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和名利观,养成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在校爱校,遵守纪律,爱学习,爱劳动。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注重积累与沉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工匠精神”文化让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相互结合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和更详细的要求,公共课结合专业课程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细化学习要求和岗位规范,创新教学方法,规范考核标准,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向行业、专业技术标准对接。职业精神与专业技术标准相结合,促进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精业乐业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文化建设的第一课堂。专业兴趣班、社团锻炼、企业轮训、顶岗实习是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学生融入一个志同道合的团体里,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岗位和企业对自己的要求、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从而养成“敬业乐业精业”的职业精神。

(四)从企业到学校。“工匠精神”的解读不应简单地解读为“工匠的精神”,而应当将主体更多地延伸到企业,上升到企业的追求、行业的标准,形成企业文化、行业标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现代企业管理最主要的内容。“工匠精神”文化建设就要做到加强校企合作,将“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渗透融合到学校文化建设中,以实现学校输送的毕业生质量与企业需求的人才质量相吻合。总体而言,就是汲取优秀企业文化的营养,从企业的使命、企业的愿景、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中提取“工匠精神”,从而更加合理地设置专业,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改进实践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方法,实现“工匠精神”背景下校企文化的交换、分享、创造和整合,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专业技能,养成专业精神,零距离实现向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实现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五)从幕后到台前。2016 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大国工匠》节目,让长期以来沉淀在行业发展速度和企业发展规模光芒下的“工匠精神”走到全国人民的面前,为世人所重新认识,获得高度的关注。这档节目的播出,使得“工匠精神”文化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重新审视现有制度、政策安排、u价体系对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利引导,行业、企业重新认识发展速度与企业寿命的关系、发展规模与企业质量的关系,学生和家长重新审视教育观念。因此,中职学校也要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建设好学校网站、校刊、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学校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技能比赛、表彰大会等大型学生活动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讲好在校生“工匠”的故事,让本专业、本校、本行业的“技能达人”“匠心青年”“大国工匠”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学生追捧的“大神”“明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近年来,中职学校毕业生数量虽多,但是质量上有待提高。企业对毕业生需求从粗犷型向精细化发展,经济建设急需具有“工匠精神”的一线技术人才,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迫在眉睫。中职“工匠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意义重大。我们相信,只要能做到从“高大上”到“接地气”、从传统到现代、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企业到学校、从幕后到台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就会融合出新的文化建设范式,绽放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2]陈国明.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M].安然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1

[3]付首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

[4]周志友.德胜员工守则[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5]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篇5

关键词:工匠精神;儿童美术教育

工匠精神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指凝结在手工业工匠身上的一种精神特质,主要体现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品质。在当代机器化生产的大背景下,尽管手工业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工匠精神并未过时,而是以一种更为广泛的内涵和更重要的社会价值被重新发掘和推崇。培育公民的工匠精神,是政府、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W前和小学教育的诸多领域和学科中,美术学科以其物质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对儿童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美术教育对儿童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程序意识

儿童在进行美术活动时,不仅学习美术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技术的规范和程序的意识。比如在绘画活动中,儿童首先要确立表现的目的,接下来要准备纸笔等工具材料,再接下来选择某种表现方法,然后按照一般步骤作画,其中要不断的进行反思、调整,直到最后检验效果、收拾和整理工具材料等。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而且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对各个环节的规范、程序及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一旦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所谓技术程序意识,就可能为将来从事技术性的实践活动提供一般的模式,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而这正是工匠精神在实践层面的重要体现。

二、动手意愿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机器生产和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动脑”而非“动手”。然而片面的强调用脑会导致人的创造性思维因缺少直接体验和行动支撑而陷于空泛,这也是如今强调工匠精神的原因之一。而美术活动从来都是“知行合一”,动脑的同时就要动手,比如在绘画构思的同时就要用笔勾画出草图,有时甚至是先动手画一画才会激发想象力,“动手”和“动脑”相辅相成,通过手眼脑的协调运作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同时,美术教育注重美术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儿童用美术装点生活、改变环境,通过社区美术设计、环保手工制作、人居环境美化等美术活动,儿童的动手能力逐步得以提高。美术教育能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就培养出儿童勤于动手的意愿,形成的动手能力对于将来无论从事技术劳动还是创造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对材料的体验和探索的兴趣

我们经常会发现儿童时期爱玩并且会玩的孩子往往很聪明,长大后也更具有创造力。其实儿童的“会玩”表现之一就是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会接触和使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比如绘画活动中各种不同的笔、颜料、画纸,手工活动中的各种不同质地和肌理的线材、面材和块状材料等,极大的丰富了儿童对于不同物质材料的直观体验,也使他们在感受不同材料的美感和魅力的同时形成对探索材料的兴趣。而现代工业的发展与对材料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形成的对材料的体验和探索的兴趣往往会对其在日后工作岗位上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创造精神是现代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美术教育的创造性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儿童创造意识的树立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在美术活动中,儿童的自由度很大,教师会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这种不断的鼓励会使儿童形成一种创造意识,表现为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创造与革新的个性心理倾向。同时,美术创作的重要特点是依赖于直觉形象思维,即所谓的“知觉思维”。“一旦我们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都是知觉思维,艺术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便变得十分明显了。对知觉思维能力最有效的培育是由艺术家提供的……”(阿恩海姆)。儿童在美术活动过程中,需要了解形式的多样变化、创造多样形式的技巧,将复杂的对象视觉化,同时发展视觉想象力和统整思维能力,这些都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因为创造力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会逐步的形成他们的一般创造力,影响到他们日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意志品质

“精”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而达到“精”的境界则有赖于人的“耐心”“细心”“执着”等意志品质,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这些品质。很多美术活动需要儿童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操作,反复调整、修改甚至推倒重来都是美术活动的常态,这就要求儿童不能急躁,不能厌烦,要学会耐心等待。基于再现的美术创作活动要求儿童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而很多图案、手工活动更加要求儿童在操作过程中做到用心、细致。“执着”指的是儿童需要在美术活动中做到专注,不轻易放弃。“耐心”、“细心”和“执着”等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于儿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美术活动相比较于其它教育活动来说,其完整性和直接性更能够让儿童快速、直观的体验到努力之后的效果,强烈的成就感能够有效的强化行为动机,从而有助于这些意志品质的形成。

六、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指热爱劳动、勤于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体现出来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美术活动无论是绘画或是手工活动,首先是手部的复杂劳动,同时需要全身心的配合,尤其在准备和使用各种平面和立体材料时需要做大量的体力劳动。比如在幼儿园的墙面装饰互动活动中,儿童需要做材料的分类、丈量、切割、组合、搬运、整理、收纳等劳动;在泥工活动中,像黏土的挖掘、挑拣、搅拌、熟泥等“又苦又累”的工作都需要儿童的直接参与。可以说,一个喜爱美术活动的孩子绝不会是一个懒惰的孩子,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会潜移默化的养成热爱劳动、勤劳以及不怕苦累的精神,这种劳动精神一旦形成,将会使其受益终身。

综上所述,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所获得的技术程序意识、动手意愿与动手能力、对材料的体验和探索的兴趣、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细心耐心和执着的意志品质,以及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都对儿童工匠精神的养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可以说,美术教育对于儿童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社会、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6-10.

[2]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27-30.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篇6

中国自古就有崇尚“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从精美的陶瓷、丝绸、漆器等生活用品到长城、故宫、天坛等伟大工程,都诠释了“术到极致即是道”的真谛。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历经五千多年发展所形成的“敬业守信、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和中华文明的底色。然而,当下正迈向全球制造业超级大国的中国,为什么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却制造不出国际一流的产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匠心”的缺失。只有“匠作”与“匠心”高度统一,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只有“匠心”化为“民心”,才能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成就“中国制造”的腾飞梦想。让“匠心”归来的时代价值,可以借用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叫作“现在不得了,将来了不得”。

让“匠心”成为社会风尚。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工匠精神”不H是匠人的精神,而且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作用于各行各业都会成为一种重要参照,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坚守。要在全社会培育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在各行各业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政策上强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在从业人员中营造用心钻研、勇于创新的职业氛围,用“匠心”擦亮“百年老店”的招牌。只有当“匠心”成为社会风尚,“中国制造”才会实现从“品相”到“品质”,再到“品位”和“品牌”的跨越。

让“匠心”在学校里安家。把“匠心”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体现在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让“匠心”在校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以课程与教学为途径,培养职业情怀和工作态度;以实践实训为平台,养成职业标准和规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社区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工匠精神”,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老道理”与立德树人“新途径”的有机结合。只有让“匠心”在学校里安家,在文化传承和文化融合中培育“工匠精神”,学校尤其是职业院校才会成为“大国工匠”辈出的摇篮。

让“匠心”扎根师生心中。教师首先要有“匠心”,要把“匠心”教育纳入师德师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固化职业习惯、提升职业操守、体验职业荣誉。文化不能强行灌输,“入心”先要“入脑”,要通过大师讲座、社会实践、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化知行统一,让学生深入了解“工匠精神”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和民族尊严的重大意义,要用身边的精美作品、品牌故事、历史事件等唤醒学生文化记忆,使“匠心”成为学生心中的精神图腾。只有让“匠心”扎根师生心中,才会涌现出一大批不忘教育初心的优秀教师,才会培养出千百万演绎出彩人生的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篇7

一、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正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因而在人才培养中需融入工匠精神,这是学校、企业与学生实现三赢的需要,有利于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满足经济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职业生涯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立德树人”是时代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必须把“立德”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把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和职业价值观塑造,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正确的职业观和健全的人格。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与“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高度契合,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需在人才培养阶段加强培育工匠精神,将职业精神养成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在“课程思政”中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职业品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匠精神培育与“课程思政”建设,两者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真正实现了重塑人的精神使命[2]。高职院校要促进“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积极融合,致力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理念为顺利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需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的全面渗透,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把工匠精神培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知识、技能和价值引领融合起来,促进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逐步形成,使其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二)满足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步消退。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高素质人才需要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以及视质量如生命、视品质如尊严的职业价值取向,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通过弘扬工匠精神促进高素质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引导高职学生塑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三)有利于培养职业操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每年为社会输出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需适应时展要求,把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就业难"与"用工荒"的主要矛盾,因而对学生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专业课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课程思政使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质养成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通过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较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实事求是、注重创新的工匠精神,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惯性认知,促进其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工匠精神承载了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文化基因,努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教育更应把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和塑造工匠精神紧密结合[3],运用多种策略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专业课程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载体,需以工匠精神引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工匠精神浸润式教育,义不容辞地挑起培育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的担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一)高职教师自身践行工匠精神。“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职教教师当怀一颗工匠之心,努力提高自身工匠素质。要加强教风、作风建设,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十年磨一剑、敬业爱岗、责任心等工匠精神中的优良品质作为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培养高职教师勇于担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提升锐意创新开拓进取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表率作用,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敬业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接决定了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高职教师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践行工匠精神,做精益求精、卓越进取的“工匠型”教师。给学生树立良好表率,强化引领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学生树立学习践行工匠精神的榜样。在教学实践中弘扬工匠文化,传递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把培养工匠精神贯穿于专业教学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行业发展情况,通过传授知识与技能,感受企业文化,体会技能的价值和工匠的地位,从而产生对从事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引导他们有效提升职业态度,鼓励他们自觉立志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工匠。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实质,鼓励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或者工厂进行实训,在真实的环境下去亲身实践,从而不断升华自身的工匠精神[4]。积极从企业聘请一线能工巧匠、名师等到校任教,他们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能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思想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企业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目前部分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双师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应全方位培育工匠之师,在工匠精神指引下建设教书育人的工匠之师,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求精创新的技术追求,打造具备实操经验和能力的双师型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企业顶岗实践的形式,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将企业的文化、新工艺、新技术等带进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最前沿领域知识,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工匠精神创造有利条件。营造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工匠精神,传播工匠文化,诠释高尚无私之师德,让高职教师领悟并践行工匠精神。(二)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及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培育学生精神气质的重要环境,能有效推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隐性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逐渐养成工匠精神[5]。借助校园文化建设为工匠精神提供生根的土壤,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助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发展,通过工匠精神的引领与塑造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使命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营造推动工匠精神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有利于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6]。高职院校要打造围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渗透,将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契合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通过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加,引导学生在匠心化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学校要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中国传统工匠文化资源优势,将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深度融合,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积极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校园氛围,形成重视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文化,利用广播、校报、校内宣传展板、横幅、公众号、微信平台、微博、抖音等新旧媒体,向学生传播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如精益求精、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等,潜移默化培养工匠精神,将工匠文化内化于心。学校应开展蕴含工匠精神元素的校园活动,举办主题活动、讲座、演讲、专题比赛等活动,挖掘学校自身存在的工匠精神资源,这些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往往能起到入心入脑的教育效果。(三)校企合作共育学生工匠精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由职业教育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也是其自身的实践特性和应用导向的必然结果。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传承工匠文化的优秀企业合作,统筹校企资源协同育人。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职业生涯的磨炼与提升,离不开在现场工作岗位的砥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需创造一个让学生零距离感受行业企业职业精神的真实工作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要秉承工匠之心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发展生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在产教融合中确立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地位,实现双方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协同和双赢。加强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并将其作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构建适应市场需求、促进自身成长的育人环境,学生通过企业参观学习、实习,可以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近距离了解企业文化,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在实践中感受企业员工身上的工匠精神,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工匠精神,争做专业精业勤业的当代工匠。在顶岗实习中,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生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手把手传授技能,将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传递给学生,既保证了岗位能力得以衔接与传承,又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锐意创新的品质。(四)通过技能竞赛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培育落实于专业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工匠精神培育达到预期的效果。职业教育更应注重以赛促学,组织开展各类校级技能竞赛,以企业标准为基础、以职业院校教育和行业评价为主体,积极参与梯次衔接的各级技能竞赛,让学生在学校就以工匠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职业教育技能活动周、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锤炼学生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精神,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技能宝贵的新时代风尚。

三、结语

在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开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更新观念,充分挖掘和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既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探索传承工匠精神的具体策略,把工匠精神植根于心、付之于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力支撑。

引用出处

[1]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16,38(3):53-56.

[2]梁暹.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42-43.

[3]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4]宋守斌,罗佳敏.浅谈如何培养高职院校中制造类学生的工匠精神[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102-103.

[5]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74-75.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济新常态;工匠精神;职业行为;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办学理念与思路确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等,都应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客观需求。近年来,在适应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已经形成了适合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1],满足了企业对产业从业人员的需求。目前,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有必要改变发展策略去迎接新的挑战,改变以往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人才的发展策略,转变为适应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等观念与理念为基础的发展策略,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充足、优质的人才队伍,为经济新常态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和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经济新常态对劳动者的影响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从低端制造转向高端制造,打造以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为依托的产业体系。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形势需要产品与服务做到模块化和标准化,产品的品质和工艺要有极高的稳定性。而要达到这些目标,一方面需要高素质的产业从业人员,另一方面要实现产品工艺路径和服务流程的优化、积累与传承。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技术传承存在断层,这造成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不稳定,严重制约了产业向工业4.0的升级和工业互联网的打造。而改变这种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效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为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在工业4.0时代,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会逐渐被个性化的私人定制生产方式所取代[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熟,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使得个性化消费和体验式消费成为热点,并且必将成为今后主流的消费方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适应这种变化,在制造业中,柔性化生产将成为首选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劳动者的工作不再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要应对多种的有时甚至是复杂的状况。要求劳动者不仅仅要具备合格的职业技能,还要具备持续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具备创新能力来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企业价值的提升做出贡献;具备快速决策能力以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一方面可以使企业避免损失,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及时抓住机遇。生产信息快速迭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应紧跟知识更新的步伐,具备自主学习、持续提高的能力,具备在海量知识信息中快速筛选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确保自身的知识水平不老化、知识结构不落后。在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的岗位能力由原来的单一化向复合的职业群能力转化。在这种形势下,劳动力的流动性将大幅度增强,这意味着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自由度在扩大,但同时就业的压力也在增大。由于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岗位不断涌现,人员与岗位也在不断地重新组合,再也难以实现从前的那种一劳永逸的就业。这就要求企业所需员工的岗位工作能力应以职业群为基础,强调员工具备在某一大范围职业中的迁移能力,能够迅速地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也能够迅速地更新知识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能力要求[3]。在新形势下,更需要传承工匠精神,职业能力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要重点培养学生高超的动手能力、突出的创造能力、极强的适应能力。

二、高职教育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议题,需要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全社会要对工匠群体给予更多的尊重,从人文的角度进行关怀,只有全社会理解了工匠群体存在的意义,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企业建立奖励工匠的激励机制,对工匠的辛苦付出进行奖励,对企业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95年国家设立了中华技能大奖,2011年了《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201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国工匠》系列专题节目,这些均体现了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强烈呼唤。

(一)营造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要培育工匠精神,首先,根据职业技能、素养、理念的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树立“立足设备,侧重技能;立足学历,侧重能力;立足理论,侧重实操”的观念,通过文化再造、源头培育使工匠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4]。其次,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氛围。第三,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崇尚技能,使其知晓目前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发展通道,既了解技能型人才的光明前景,又可以寻找到实现理想的起点与路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发展目标,进而培育学生清晰、稳定的职业认同,坚定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的信念。第四,引导学生崇尚创造,要有意识、有目的、有层次、有针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实践环节,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第五,引导学生崇尚恒心和毅力,引导学生摒弃急功近利、追求“短平快”的思想,在工作中坚持“专心、细心、精心、耐心、信心、恒心”,培养“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二)培养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规范

教育学生首先成为一个优秀杰出的“工”,在岗位上的工作无差错无拖延,要有耐心、细心和决心。耐心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对待工作始终如一;细心了解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决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保持坚强和忍耐,不怕各种痛苦和挫折。通过行为规范的逐步养成升华为“匠”,真正实现从“工”到“匠”的价值升华,使之成为敬畏职业、技艺精湛、勇于担当,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的工匠。

(三)提升满足工匠精神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学生高超的动手能力、突出的创造能力、极强的适应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技艺超群,并且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创新能力,如工艺革新、技术改良、流程改革及发明创造[5],提升适应工作岗位变化及职业发展的能力,以使学生更加适应未来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数字化制造的趋势。1.培养宽泛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为引领的新一代工业革命,其工作岗位需要掌握自动化、信息技术和机械专业等多学科背景知识,同时要了解如3D打印、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以及智能制造过程中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2.培养精湛的技术技能水平。随着工业机器人、数字化制造等高新技术的深入运用,企业员工不仅要能够操作智能化设备,还要能够对这些智能制造设备进行技术维护、咨询、管理和服务。企业员工需要懂得相关技术原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6]。3.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创意能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集成应用,带来了用户参与式创新,制造业技术、产品、工艺和服务的全方位创新,创新体现在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在生产“智造”的过程中,个性化与定制化生产趋势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了要求。艺术化表达、抽象化表达和概念设计的能力也是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之一。4.培养快速学习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科技不断发展进步,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不同的高新技术交叉运用,不断产生新的技术,且扁平化的工作组织形式使“分析专家、工程师和程序员必须在商业模式、生产工艺、机械技术和数据程序中不断转换进行思考”[7],传统教育传授的知识在时间和数量上都有一定的局限,企业员工应具备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寻找信息,快速学习与自我学习以获取自己所需知识的职业能力。5.终身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随着新技术的快速更新升级和企业员工的持续职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终身学习意识是学习者以及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企业需要员工具备自主学习意识与协作学习意识,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终身学习将成为企业所需人力资源所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

(四)引入“师徒制”加强同企业合作的深度

高职教育必须全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才能实现与岗位及职业进行更有效对接的教育目标。可以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引入企业中的能工巧匠进入高职教育,采取“师带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训,但要改变以往企业中“师带徒”过于粗放,缺少标准与考核的管理模式,在选择师傅及对徒弟培训过程中均需要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模块化、精细化、个性化,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熟悉企业、职业、岗位,又可以通过与师傅的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8],同时也可以加强企业的职业培训师资力量,提升企业的职业培训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共赢的效果。

(五)以实践为导向开展企业实习和岗位导入

在企业实习和岗位导入过程中,要选取涵盖从岗所需技能点的实践项目,整个过程包括基础技能训练、典型工艺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对接训练四个阶段。在教学中,要注意职业素养教育与课题训练相结合,融入工量具规范使用、多余物控制等环节,加强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保持工艺和流程的稳定,进而获得产品和服务的高品质,必须要做好工艺的积累与技术的传承。传统的技术传承方式存在线路狭窄和理论支持不够等缺陷,高等职业教育要将传统的技术传承与高职教育进行有效整合,需要从职业精神的培养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再到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吴雨倩.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2]杨青海,祁国宁.大批量定制的机遇与挑战[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7(8):18-21.

[3]高红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身份危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刘春.“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院校的教育追求[J].职教通讯,2016(32):19-20.

[5]孔晓明.高技能人才培养品牌特色的研究: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36-37.

[6]何应林.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