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8篇

时间:2023-08-21 09:25:09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篇1

一是明确了指导思想。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加强农村党员政治理论和实用技能培训,就是按照“加强培训提素质、整合资源强基础、分类指导抓培养、项目带动促致富”工作思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综合素质,强化党员意识,增强自富、带富能力,壮大党员致富群体,使其真正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二是明确了工作内容。通过强化教育“培”优惠政策“扶”结对帮扶“联”开展引导“激”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致富带富能力;通过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就是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提升领导发展水平、提升领导发展水平、农村党员增收致富的要求。提高党组织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通过采取项目带动、产业推动、部门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党员尽快脱贫致富。

三是明确了任务要求。把试点乡镇、村建设建成“五个好”党组织创建示范点。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就是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使试点乡镇和村的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建成“三链”建设示范点,使试点村全部组建专业协会或合作社,成立党组织,95%以上的党员和60%以上的农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聚集到相关产业链;建成“双培双带”工程示范点,把试点村70%贫困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或致富带头人,60%以上的致富能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村干部全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点,使试点乡镇、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业务熟练、硬件建设到位、软件开发规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使试点乡镇、村在优势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建成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示范点,探索出一条贫困地区党内帮扶、提升农村党员综合素质的有益路子,总结提炼一套农村党员自富带富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使试点村成为不同层次的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的示范村。

二、强化培养措施。坚持落实“四个抓手”增强工作实效性上求突破。

一是抓技能培训。提高党员致富本领。坚持从试点村党员的现状出发。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专修学校、区委党校、乡镇业余党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主阵地作用,对试点村党员全面开展政治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区别层次,分类施教,根据农村党员生产情况,合理划分实施阶段,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致富本领。对60岁以上的老党员,重点学习了党的政策;对60岁以下的中青年党员按所从事产业和所在村产业状况,开展了科技文化知识、简明法律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特别是对中青年党员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远程辅导、电教片播放、实地观摩、现场指导、寄送学习资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对文盲、半文盲以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党员采取结对帮教、电化教育、上门送学的办法开展培训,进一步激发了党员致富信心,增强了党员致富本领,提升了党员科学化种养水平,做到比中学,学中干”

二是抓产业开发。拓宽党员致富门路。各试点乡镇、村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组织试点村党员群众参与产业开发,精心规划示范基地。以发展产业促进增收致富。具体工作中,坚持打好种植牌,围绕马铃薯、蔬菜产业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组织党员群众落实种植任务,6个试点村共完成马铃薯种植2.91万亩,建设示范基地8个1万多亩;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46万亩,建设示范基地13个6000多亩;完成以甘蓝为主的高原夏菜种植5000亩。坚持念好畜禽经,围绕猪、羊、牛等养殖产业,建立养殖小区,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6个试点村先后新增规模养猪户26户、养羊户63户、养牛户40户,养鸡户12户,其中涉及党员27户。坚持发好劳务财,通过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广开输出门路,实现了试点村与周边村社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试点工作开展以来,6个试点村共组织输出富裕劳动力2187人,其中涉及党员139户。同时,结合开展“双百四联”活动,组织市、区32名农业科技专家组成5个专家服务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农业示范基地和生产一线,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了安定区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发展。

三是抓项目带动。扶持党员带头致富。按照“村项目试点村优先考虑。以项目扶持带动试点村党员带头致富。一方面,户项目党员优先享受”两优先”原则。市、区直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试点乡镇、村在致富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确保每个试点村至少有一个10万元左右的项目。安定区委组织部为石泉乡大下坪村协调争取的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185万元,涉及党员户36户;市、区农业局将马铃薯经销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确定在葛家岔镇北坪村,规划实施三年,每年投入1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农户调运良种、购买化肥、建设储藏设施等,涉及党员户35户;市、区委宣传部结合开展“电视进万家”活动,为试点村14名贫困党员各赠送电视机一台。另一方面,各试点乡镇也把项目建设作为实施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的有力抓手,主动联系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到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惠农项目,扶持党员带头致富。香泉镇后湾村争取的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1458万元,涉及党员户39户;鲁家沟镇太平村争取的易地搬迁项目,总投资156万元,涉及党员户15户;内官镇锦屏村争取的土地整理和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3510万元,涉及党员户84户;葛家岔镇北坪村利用2005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良好基础,争取区扶贫办贴息贷款10万元,作为滚动资金扶持党员发展养殖业,涉及党员户17户。试点工作开展以来,6个试点村先后争取实施土地整理、易地搬迁、整村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扶贫贴息贷款等致富项目18个,总投资3329万元,涉及党员户319户。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不仅为试点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为农村党员致富能力提升给予了有效扶持。

四是抓结对帮扶。促进党员共同致富。促进农村党员提升素质的基础上。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全力抓好结对帮扶工作。促进党员共同致富。主要采取三项措施,即:党组织帮助党员。对有创业意愿的党员,按照他各自的创业意向,由各级党组织对其提供技术、资金、信息、场地等帮助,促进党员在实践中提高创业能力。内官镇党委筹资1.2万元,组织锦屏村7名农产品销售团队中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国内各大市场考察,研究市场需求,引导当地群众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并优先为他协调金融贷款140余万元,解决了农产品销售资金筹措难的问题。鲁家沟镇党委积极协调有关金融部门,为35名农村党员办理贷款50余万元,扶持他发展养鸡业。党员帮助党员。结合开展基层党建“城乡联动整推”活动,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形式,组织机关党员与试点村党员结成对子,帮助试点村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致富能力。全区共结成党员帮扶对子300多对,开展送学、送物资等各类活动200多次,为试点村党员提供致富信息420条,帮办实事570件。内官镇党委组织镇政府1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和驻镇12名机关单位负责人,与试点村60岁以上、行走不便的30名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上门送学活动,并给每人赠订了1份《党的建设》和《农民报》对8名贫困党员分别确定一名镇党委委员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开展结对帮扶,先后开展帮扶活动18次,为常年患病的2名贫困党员分别解决民政救助资金800元、950元,为2名贫困党员的子女送去了价值280元的学习用具。致富能人帮助党员试点村党组织动员引导农村致富能人党员每人选择12名家庭负担重、生活条件差、致富无门路的困难党员结成互助对子,签订帮带协议,帮助找准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并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困难党员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活动开展以来,试点村致富带头人与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57对,帮助贫困党员确定致富项目52个,提供致富信息40条,促进了贫困党员致富能力的提高。同时,对26户因病、残疾等致贫且在短期内难以脱贫的党员户,倡导党员互帮互助的同时,优先纳入了农村低保范围,给予社会救济。

三、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工作操作性上求突破坚持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坚持培养工程与强化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干部选拔任用、培训教育、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下派乡镇科级领导干部直接挂任村党(总)支部书记、科级党员后备干部担任村党(总)支部副书记等措施,试点乡镇认真分析试点村“两委”班子建设现状。不断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配强配优试点村“两委”班子力量;通过联合区农广校举办村干部学历教育大专班,选派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外出学习考察等,提高村“两委”负责人的综合素质;通过办理村干部养老保险、离任补贴等,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试点工作开展以来,6个试点村村干部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有7名村干部通过参加学历教育取得了大专学历,4名在读。

二是坚持培养工程与深化“双培双带”工程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双培双带”工程主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结合实施培养工程。按照“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思路,致富能人中深入开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他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把他中的优秀分子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把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并针对农村党员干部中存在致富本领弱的问题,采取学习培训、结对帮扶、政策扶持等多种措施,着力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试点工作开展以来,6个试点村先后新增党员致富能人36人,贫困党员脱贫3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9名,新发展党员14名。

三是坚持培养工程与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相结合。6个试点村都成立了不同产业类型的协会党支部。形成了协会、支部建在产业链,结合发展实际。并将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部。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三链”建设新机制,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创业致富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鲁家沟镇太平村养鸡协会党支部先后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培训5次、现场义诊指导3次,组织10名会员赴天水市清水县参观学习,并建立了养鸡户档案,制定了规范化管理程序,实行跟踪监控和服务,提升了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该村养鸡专业户已达125户,养鸡25万多只,户均年养鸡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

四是坚持培养工程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相结合。各试点村设立了产业化经营示范岗、先锋创业示范岗和党群帮带致富岗等岗位。按照科学设岗、自我认岗、民主评岗、支部定岗和公示明岗的程序,根据党员的年龄、特长及实施培养工程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标准。动员无职党员认岗履职,使试点村300余名无职党员全部覆盖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激发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内在动力。内官镇锦屏村党员王德仓在新风文明岗位上,创作了通俗易懂、健康向上的快板,走村串巷自编自演,向广大党员群众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新风新貌,鼓励他勤劳致富,受到群众的欢迎。

五是坚持培养工程与培树先进典型相结合。把一批思想素质高、品质好、率先致富的党员树为典型。组织他每人与12名生活贫困党员或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结合开展农村党员星级创建活动。通过“1+11+X形式。实现共同致富。并大张旗鼓地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经验,引导党员形成“带头致富光荣、带领群众致富更光荣”共识,进一步激发他竞先致富的积极性。试点工作开展以来,6个试点村先后培树各类致富典型20名,有11名党员受到区委和乡镇党委的表彰奖励。

体会到通过深入调研。

必须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和各项工作战斗力的基础。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是鲁家沟镇太平村、内管镇锦屏村、石峡湾清水村一直是全区村级组织建设的榜样,培养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选择的6个试点村都是工作基础较好的村级班子。试点工作中市、区组织部门还通过健全完善制度、组织干部参加学历教育、调整选配主要领导、创新组织设置等措施,将其建成了五个好”党组织示范点,进一步提高了村党(总)支部领导农村各项工作的能力,从而奠定了搞好试点工作的组织基础。实践证明,培养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只有配强选好村级班子特别是村党(总)支部班子,不断加强以村党(总)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效果。

必须以坚持分类分层施教为关键。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市、区组织部门按照“党员致富能人重提高、发展愿望强烈的党员重扶持、青年党员重培养、贫困党员重帮带、老年党员重引导”工作思路,培养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农村党员群体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试点工作中。加强对农村党员政治理论和实用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村党员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党员致富能人、青年党员等群体,采取组建协会、树立典型、项目带动等措施,进行重点培养,从而壮大了农村党员致富能人群体,并通过他结对帮带,确保了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篇2

一、拓宽发展思路,让党员“敢”富。思路决定出路。在试点工作中,我们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贯穿于试点工作始终,广泛宣传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让广大党员明白上级组织在想什么,基层党员该干什么,经济社会在怎么发展,农村党员该怎么办,从而激发农村党员加快发展,增收致富,富而思进的信心和活力,增强农村党员的带动力。同时,通过乡村两级引导、组织参观学习、讲解政策项目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党员转脑筋、把方向、谋出路、快致富,树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让党员“敢”富。

二、依托教育培训,让党员“会”富。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要看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有没有提高。对此,两个试点村在全面摸员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等状况,因人施教,“照单下菜”,为广大党员“量身定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中青年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对于流动党员采取预约培训、上门指导、寄送学习资料等方式进行培训;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支部成立送学小组或结对送学的形式,确保培训取得实效。至目前,试点村分别开展党员集中学习21场次,累计培训党员群众1900人次。同时,结合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将培训关口前移,建立“实践课堂”,利用制种玉米培训基地、畜牧养殖培训基地、农机机械化培训基地等,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使每一个受培训的党员掌握了1项实用技能。通过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集中播放10场次,个别点播12个节目,上网查询30余次,信息4次,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党员群众400多人次。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培训,让党员“会”富。

三、立足产业项目,让党员“快”富。试点村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确定了“做强制种业、做大养牛业、发展洋芋业、提升劳务业”的工作思路,由村干部、党员带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沤波村落实制种玉米30亩以上的党员达到22人,养牛10头以上的党员达到35人,带领本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经纪人5人;中南村落实制种面积30亩以上的党员16人,养牛10头以上的党员达到25人,外出务工年收入上万元的党员20人,党员在特色优势产业的致富能力得到体现。同时,把项目建设做为提高党员致富能力的重要措施,开展以小康住宅改造、乡村道路、造林绿化为重点的项目建设,让党员在项目建设中致富。中南村新修村级主干道5.3公里,配套完成二社、四社小康住宅道路硬化、渠道建设、文体活动场地建设及四旁绿化、庭院美化等工作。沤波村完成人畜安全饮水管线8.7公里,新建“一池三改”沼气池250座,促使农村党员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排头兵,让党员“快”富。

四、培养典型带动,让党员“先”富。结合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实施,不断深化拓展“先锋工程”,试点村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培育了一批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涌现出了沤波村石华山(农资经销)、马应军(养牛)、中南村柴兴军(蔬菜种植)等一大批创业先锋,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党员群众致富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他们“现身说法”,激励了广大党员带头致富的积极性,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学有先进、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让党员“先”富,促进了试点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五、围绕帮扶帮带,让党员“能”富。针对个别党员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生活困难,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和部分党员安于现状,满足于已有发展水平,不思进一步致富,甚至落后于部分非党员群众发展步伐的现象,乡党委确定在试点村实行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致富制度,乡机关党员在试点村每人结对帮扶1-2名60岁以下群众党员,互相建立致富帮扶卡,根据试点村群众党员发展现状和经济条件,确定致富方向,制定致富措施,落实致富目标。乡机关28名党员已结成致富帮扶对子42对。试点村党支部建立支委、党员致富能人联系贫困党员制度,试点村11名支委结成联系对子11对,20名党员致富能人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党员结成帮扶对子20对,通过开展“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帮资金”的“三送一帮”活动,实现了党员人人有人帮,个个能致富的目标,让党员“能”富。

六、创新工作方式,让党员“巧”富。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探索党员增强致富能力的有效途径。村党支部在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党员按照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现实条件进行分类,60岁以上的党员划分为一个群体,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主要做好引导子女致富,带好孙子,做好家务等工作;村干部中的党员划分为一个群体,主要做好引领产业发展,带头致富,帮助贫困党员脱贫等工作;其他党员划分为一个群体,根据年龄分为60岁至45岁、45岁至30岁、30岁以下三个年龄段,按照每个党员的现实状况,确定致富的目标和方向,并定期进行监督评比,让党员“巧”富,确保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取得实效。

七、探索长效机制,让党员“长”富。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为了促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乡党委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工作制度、农村党员培训制度、干部及党员帮扶制度、督查落实及考核制度等各项机制,统筹安排、依靠制度抓好落实,探索建立增强党员致富能力的长效机制。乡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开展情况随时进行督查指导,逐村、逐党小组、逐党员户开展工作成效评价,准确把握取得的成效,将检查结果形成通报下发各支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针对的问题及时做好“补课”,对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宣传推介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同时,乡党委结合年初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主要指标,用党建整体工作带动工程实施,促进培养任务的落实。试点村通过对每名党员进行月考核,实行积分制,按照致富方向、落实情况,帮扶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量化,做为年底党员评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建立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长效机制,让党员“长”富。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篇3

一、拓宽发展思路,让党员“敢”富。思路决定出路。在试点工作中,我们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贯穿于试点工作始终,广泛宣传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让广大党员明白上级组织在想什么,基层党员该干什么,经济社会在怎么发展,农村党员该怎么办,从而激发农村党员加快发展,增收致富,富而思进的信心和活力,增强农村党员的带动力。同时,通过乡村两级引导、组织参观学习、讲解政策项目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党员转脑筋、把方向、谋出路、快致富,树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让党员“敢”富。

二、依托教育培训,让党员“会”富。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要看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有没有提高。对此,两个试点村在全面摸员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等状况,因人施教,“照单下菜”,为广大党员“量身定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中青年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对于流动党员采取预约培训、上门指导、寄送学习资料等方式进行培训;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支部成立送学小组或结对送学的形式,确保培训取得实效。至目前,试点村分别开展党员集中学习21场次,累计培训党员群众1900人次。同时,结合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将培训关口前移,建立“实践课堂”,利用制种玉米培训基地、畜牧养殖培训基地、农机机械化培训基地等,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使每一个受培训的党员掌握了1项实用技能。通过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集中播放10场次,个别点播12个节目,上网查询30余次,信息4次,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党员群众400多人次。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培训,让党员“会”富。

三、立足产业项目,让党员“快”富。试点村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确定了“做强制种业、做大养牛业、发展洋芋业、提升劳务业”的工作思路,由村干部、党员带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村落实制种玉米30亩以上的党员达到22人,养牛10头以上的党员达到35人,带领本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经纪人5人;*村落实制种面积30亩以上的党员16人,养牛10头以上的党员达到25人,外出务工年收入上万元的党员20人,党员在特色优势产业的致富能力得到体现。同时,把项目建设做为提高党员致富能力的重要措施,开展以小康住宅改造、乡村道路、造林绿化为重点的项目建设,让党员在项目建设中致富。*村新修村级主干道5.3公里,配套完成二社、四社小康住宅道路硬化、渠道建设、文体活动场地建设及四旁绿化、庭院美化等工作。*村完成人畜安全饮水管线8.7公里,新建“一池三改”沼气池250座,促使农村党员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排头兵,让党员“快”富。

四、培养典型带动,让党员“先”富。结合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实施,不断深化拓展“先锋工程”,试点村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培育了一批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涌现出了*村*(农资经销)、*(养牛)、*村*(蔬菜种植)等一大批创业先锋,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党员群众致富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他们“现身说法”,激励了广大党员带头致富的积极性,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学有先进、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让党员“先”富,促进了试点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五、围绕帮扶帮带,让党员“能”富。针对个别党员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生活困难,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和部分党员安于现状,满足于已有发展水平,不思进一步致富,甚至落后于部分非党员群众发展步伐的现象,乡党委确定在试点村实行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致富制度,乡机关党员在试点村每人结对帮扶1-2名60岁以下群众党员,互相建立致富帮扶卡,根据试点村群众党员发展现状和经济条件,确定致富方向,制定致富措施,落实致富目标。乡机关28名党员已结成致富帮扶对子42对。试点村党支部建立支委、党员致富能人联系贫困党员制度,试点村11名支委结成联系对子11对,20名党员致富能人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党员结成帮扶对子20对,通过开展“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帮资金”的“三送一帮”活动,实现了党员人人*有人帮,个个能致富的目标,让党员“能”富。

六、创新工作方式,让党员“巧”富。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探索党员增强致富能力的有效途径。村党支部在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党员按照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现实条件进行分类,60岁以上的党员划分为一个群体,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主要做好引导子女致富,带好孙子,做好家务等工作;村干部中的党员划分为一个群体,主要做好引领产业发展,带头致富,帮助贫困党员脱贫等工作;其他党员划分为一个群体,根据年龄分为60岁至45岁、45岁至30岁、30岁以下三个年龄段,按照每个党员的现实状况,确定致富的目标和方向,并定期进行监督评比,让党员“巧”富,确保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取得实效。

七、探索长效机制,让党员“长”富。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为了促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乡党委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工作制度、农村党员培训制度、干部及党员帮扶制度、督查落实及考核制度等各项机制,统筹安排、依靠制度抓好落实,探索建立增强党员致富能力的长效机制。乡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开展情况随时进行督查指导,逐村、逐党小组、逐党员户开展工作成效评价,准确把握取得的成效,将检查结果形成通报下发各支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针对的问题及时做好“补课”,对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宣传推介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同时,乡党委结合年初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主要指标,用党建整体工作带动工程实施,促进培养任务的落实。试点村通过对每名党员进行月考核,实行积分制,按照致富方向、落实情况,帮扶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量化,做为年底党员评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建立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长效机制,让党员“长”富。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篇4

结合近年以来村级实际情况,特提出20__年-20__年经济发展三年规划: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奋力开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加快发展,促进增收,富民强村为目标,统筹做好“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

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基层政权组织。进一步夯实村“两委”班子建设,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潜能,求真务实、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重点建设好贯穿村南北的东西两条沥青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生产,重点是抓好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建设,种植反季节蔬菜。加快国家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做到沟、路、渠、桥、涵、闸配套,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扩大植树造林面积,制定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在__路及__路两边规划建设用地,创办5个村集体经济实体,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社会稳定,至20__年底,人年均收入争取达到4800元以上。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要想带领群众奔小康,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加强村党支部自身的建设,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政策理论,决策水平,力争把“两委”班子建设成有超前意识,能正确决策,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真正能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基层组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开展好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活动。村党支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学好农业科技知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在个人致富的同时,帮扶好贫困户。为此,党支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每年帮扶1户以上贫困户,并拿出具体帮扶措施,支部定期检查落实情况,以促进整体致富的概率。同时,在开展帮扶活动中,注意发现、培养、致富能手成为建党对象,每年发展1-2名新党员,同时,把部分党员发展成致富能手,更好的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培养好村干部后备人选。

(三)20__年底以前,修建好进村沥青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致富先修路,只有道路修好了才能为村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通过土地治理,利用冬闲时间,组织村民兴修农田水利,疏浚沟渠管道,加强管护,提高土地抗涝抗旱能力,为提高粮食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五)结合__路及__路已经建好,引导好村民抓好主产作物小麦、玉米的生产,同时抓好经济作物棉花、花生、油菜等生产,扩大种植面积,科学种植管理,力争使亩产提高10-15%。重点抓好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的建设,使我村温室大棚面积达到300亩。

(六)20__年底以前,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筹建5个以上村办经济实体,旨在调整村产业结构,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七)至20__年底,在南北路两侧新植树木10000株以上,做到包栽、包护、包活,增加农民收入。与植树村民签订协议,按村集体10%,片组20%,农户70%利润分成。

(八)三年内,通过多方位发展,力争实现人年均收入4800元以上。

我们坚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有村两委一班人的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滕湖村今后三年的发展一定能取得好的成果。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篇5

农民群众经常说:“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干部。”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新时期农民群众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朴素要求。而加快农村小康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有一套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一批有眼光、能力强、善开拓的“村官”,通过不断探索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引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把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惠及于民,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一、做会思考的“村官”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村干部只有立足本村实际,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走符合本村的科学发展之路。一是常思筑牢班子。建设新农村,关键要有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村级班子。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选进村级班子,把有知识、有眼光、有追求的年青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改变少数地方“村干部终身制”的现象。二是常思找路子。村级班子要以“兴村富农”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路子。村干部要因地制宜,坚持宜农则农、宜经则经。村干部还要积极创办、领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一些“短、快”的产业项目,推动其做大做强,真正实现“支部+协会,农民得实惠”的多赢局面。村干部更要合理引导农民就业转移,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常思加快步子。当前,村干部要打破“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消极思想,常思如何才能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步伐,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做好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做干实事的“村官”

群众是最纯朴,也是最实在的。作为村干部,要实实在在地办几件让群众看得见、体会得到、有成效的事情来,才能得到认可和拥护。要干出一番实绩,关键是讲究一个“实”字,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一是要脚踏实地壮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就要充分利用村级有利资源,科学盘活和经营好集体资产。二是要真抓实干夯实发展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要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建设。铺路搭桥修水利,这是生产生活中最需要的事,也是群众最关注、最看重的事,也是最得民心、最顺民意的事,村干部要千方百计配套建设这些利于发展的基础设施,努力改变村庄面貌。要加强上级部门的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上级优惠政策,筹集建设资金,努力调动社会、集体、村民等多方力量参与修致富路、连心桥。三是要高瞻远瞩规划新村建设。规划新村建设是直接关系农村未来发展的大事,村级班子既要像抓城市规划一样,必须谋长远不谋眼前,充分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科学基础上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维护决定的权威性,全面协调各种关系,做好个别群众的思想工作,确保新村规划顺利整体推进。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篇6

__县__乡组织办 __

农民群众经常说:“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干部。”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新时期农民群众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朴素要求。而加快农村小康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有一套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一批有眼光、能力强、善开拓的“村官”,通过不断探索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引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把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惠及于民,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一、做会思考的“村官”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村干部只有立足本村实际,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走符合本村的科学发展之路。一是常思筑牢班子。建设新农村,关键要有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村级班子。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选进村级班子,把有知识、有眼光、有追求的年青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改变少数地方“村干部终身制”的现象。二是常思找路子。村级班子要以“兴村富农”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路子。村干部要因地制宜,坚持宜农则农、宜经则经。村干部还要积极创办、领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一些“短、快”的产业项目,推动其做大做强,真正实现“支部+协会,农民得实惠”的多赢局面。村干部更要合理引导农民就业转移,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常思加快步子。当前,村干部要打破“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消极思想,常思如何才能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步伐,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做好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做干实事的“村官”

群众是最纯朴,也是最实在的。作为村干部,要实实在在地办几件让群众看得见、体会得到、有成效的事情来,才能得到认可和拥护。要干出一番实绩,关键是讲究一个“实”字,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一是要脚踏实地壮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就要充分利用村级有利资源,科学盘活和经营好集体资产。二是要真抓实干夯实发展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要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建设。铺路搭桥修水利,这是生产生活中最需要的事,也是群众最关注、最看重的事,也是最得民心、最顺民意的事,村干部要千方百计配套建设这些利于发展的基础设施,努力改变村庄面貌。要加强上级部门的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上级优惠政策,筹集建设资金,努力调动社会、集体、村民等多方力量参与修致富路、连心桥。三是要高瞻远瞩规划新村建设。规划新村建设是直接关系农村未来发展的大事,村级班子既要像抓城市规划一样,必须谋长远不谋眼前,充分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科学基础上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维护决定的权威性,全面协调各种关系,做好个别群众的思想工作,确保新村规划顺利整体推进。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篇7

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人们常用“给钱给物不如给一个好支书”来形容带头人的重要性。可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没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农民富不富裕,农村稳不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

目前,农民群众最需要什么样的带头人呢?简单地说就是对群众有感情、能带领群众致富、能为群众办实事。通俗地讲,要有“三把刷子”,按照现代的话讲,要有世界眼光,要转变思维,要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否则就当不好。作为带头人要决策,要拍板,面对的问题和矛盾要处理,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依法治国,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虽然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不学法、不懂法,不依法办事的情况仍然存在。现在农村工作“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起用,“新办法”不会用,依法办事“行不通”,就得靠“硬办法”等等。这些错误认识,必须纠正。有一句话叫“水涨船高”,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都很强,如果我们不依法办事,就会被群众所唾弃,所以说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学习不够,政策、法律不熟,致使部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法制观念淡薄;文化偏低、年龄偏大,致使部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思想僵化,观念陈旧;缺乏专业知识、科学技能,致使部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力不从心,缺乏信心;党性不强、作风不硬、工作不实,致使部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群众中丧失威信,工作打不开局面;待遇偏低,没有解决后顾之忧,致使当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后继乏人,青黄不接。

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选好一个带头人,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真正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懂经济、会管理、能经营、受拥护的人选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要明确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职责,作好科学定位。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支部委员会的“班长”。俗云:“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支书”。实践证明,一个村工作搞得好不好,各项事业发展得快不快,与带头人这个“班长”密切相关。如科右前旗巴拉格歹乡兴安村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全村辖4个自然屯,2673口人,有党员39人。耕地面积2万亩,其中水浇地1.45万亩。集体固定资产千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50余万元。在带头人战洪权的带领下,通过几年的努力,硬是把一负债累累的落后村变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村,走进了全旗、全盟先进典型行列。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头人。当前农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展经济、致富群众,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尽快发家致富奔小康,最拥护的人就是有能力有水平、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带头人。带头人要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成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路人”,就要千方百计解决“农民增收难、结构调整难、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的问题。农村牧区好多问题要靠改革的办法来解决,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只有党组织带头人路子广、办法多、水平高,这个村就能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巴拉格歹乡兴安村在战洪全书记带领下,注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将红色旅游项目作为兴安村集体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2006年筹建了脱水蔬菜加工厂,当年为集体创收30万元,2008年又投资建设了一处2000平方米的永久性蔬菜保鲜库,使农业基础条件有了明显改善;2010年由集体出资300万盖了兴安盟第一幢农村居民住宅楼。战洪权这位老书记经常说“事在人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人家能干成的东西,咱们为啥千不成?”他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所以,选好一个带头人,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尽管村官是中国最小的“官”,但在农民眼中,村官是很了不起的“官”,是全村党员群众的“主心骨”。“群众利益无小事”,村官官小责任大,村里的全盘工作如何开展,要靠村官谋划。

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

思想上要“新”。一要富脑子。挣钱富袋子,学习富脑子。带头人要带头学文化、学知识、学政策、学法律、学农村实用新技术。二要探路子。要更新工作思路,寻找最佳出路。要把路领好,就要多出主意,多想办法,找准一条符合村情的发展路子,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三要变方法。要掌握科学的思想、工作方法。要想做好村民工作,必须进得了家门,说得上老百姓的话,解得了老百姓的难题,直至群众满意为止。

风格上要“高”。一要吃得亏。当带头人就意味着付出和奉献,吃亏是家常便饭。既然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是吃亏干部,我们就要摆正心态,学会吃亏。二要吃得苦。有人说:“村干部是苦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说到农村工作的苦和累,大家是最有体会的,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其实,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不想吃苦,是当不好带头人的。三要受得气。要有肚量、要有承受力。

能力上要“强”。一是要具备政治定向能力。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一致性、敏锐性。二是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团结群众,要重视班子内部的协调工作,多沟通多交流,确保“一班人”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合拍,行动上协力。三是要具备“双带”能力。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自己不致富,不配当领导”,“不能带领富,不是好领导”。没有这种能力,要想群众听你的,只能是一句空话。

律己要“严”。一是管住自己的脑,不乱想。一个地方能不能搞好,关键看带头人想不想正事。二是管住自己的手,不乱伸。三是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

作风上要“实”。一要多听取群众的意见。“树怕伤根,人怕伤心”,有些问题即使群众一时不能理解和接受,也绝不能硬推硬压。二要扎实工作。要学会用十指弹钢琴,科学安排时间,做到统筹兼顾。三要敢于碰硬。

要立足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

抓住“根本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整合资源。根据本地实际,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始终绷紧保护农村牧区生态环境这根弦。说得好:“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是选准路子。“路子选对,成功大半”。思路对了头,一步一层楼;思路不对头,步步摔跟头。思路就是效益,好的思路就是好的突破,努力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在哪里,问题找到之后再对症下药。三是突出发展重点。采取“用一户带多户,一片带动一个村”的办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新格局。四是破解发展难题。

把握“关键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指出: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为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一是建强班子:“农民要致富,全靠党支部”,“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只有把班子建设好,才能实现党对农村牧区工作的领导。二是带好队伍。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他们处处发挥模范作用,切实解决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力的问题。三是健全制度。建立健全和落实“”、民主评议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村里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四是建好阵地。基拥匙橹带头人要时刻绷紧党建工作职责这根弦,实现由“被动抓”向“主动抓”,由“应付抓”向“务实抓”。由“一人抓”向“合力抓”的真正转变,努力开创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选好“着力点”,发挥团队作用。要发挥好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作用、发挥好党员的作用、发挥好经济能人的作用、发挥好村民小组长的作用。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篇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村小康建设进程的快慢与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是党支部书记素质高低、能力大小密切相关。“不能带头富,不配当干部;不顾群众富,不是好干部。”党支部书记不仅要带头致富,更要带领群众致富,增强“面貌不改我难安,群众不富我无颜”的责任感。为此,农村党支部书记要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当好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领头雁”。

当好“领头雁”,要有加快发展之“策”。思路决定出路。党支部书记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本地资源和经济条件上找优势,从发展思路和思想观念上找差距,根据本村实际,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路子。特别是贫困村的党支部书记,村里条件相对较差,村集体和群众的家底薄,更要坚定信念,振奋精神,不能怨天尤人,不能“等、靠、要”,而必须启动民智,拓宽思路,找准路子,对照先进赶上来,让群众有希望、有盼头。

当好“领头雁”,要有勇于开拓之“胆”。干事创业要有一股精神,当新型“村官”,建设新农村,更要有一股闯劲。事实证明,越是不怕困难,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和斗志,取得超乎寻常的业绩。党支部书记也要抱着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创业就是要敢于探索新路子,出新招,办新事,大胆闯,大胆试,实干巧干,有一股子“牛劲”。对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对大局和广大人民有利的事,对已经看准了的事情,一定要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干不出成绩誓不罢休。

当好“领头雁”,要有带头致富之“能”。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自身穷得叮当响,连家庭生计都入不敷出的党支部书记,难以当好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领头雁”。因此,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千方百计选好发展项目,率先富起来,为群众做出好样子。同时,党支部书记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加快发展的本领。比如抓农业就应知道什么是高效农业,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抓企业就要懂得招商引资,成本核算,经营人才,占领市场;抓第三产业就要学会扩大商品知名度,提高商品附加值。

当好“领头雁”,要有群众信服之“法”。党支部书记作为一村群众的“主心骨”,要善于协调,凝聚人心,共谋发展,把群众的心拧成一股绳。党支部书记在处事的时候,一定要常怀公正之心,以心正求公正,以公正服大众;坚持遇到责任不推诿、碰到困难不退缩、见到难事不躲避,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带头学法、懂法、用法,坚持以法律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只有这样,党支部书记才有号召力、影响力,做到说话大家听,做事大家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