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8篇

时间:2023-08-21 09:25:26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篇1

一、经济学视角下的财务信息

在经济学的视角下,财务工作提供的财务信息,可以算是商品经济中的一种财务信息产品。将财务信息当做一种经济产品,主要是其拥有一定的经济学概念中的产品属性,即使用价值及其本身的价值。总结财务信息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其需要企业财务人员以会计准则为基础,再通过科学的财务方法及工作流程,加工处理复杂的企业经济活动信息,按照特定的模式,将其转化为专业的财务信息,这样的信息处理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其生产出的财务信息产品具有一定的价值。至于其的使用价值,则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益主体可以据此进行企业相关决策;国家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需要以此来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并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以此来开展内部管理强化工作。

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财务信息可以说是一种十分稀缺的经济资源。因为企业无法无限的提供经营管理信息,而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于财务信息的需求却会不断增加,因此,财务信息的供给无法满足其需求量。

二、虚假财务信息的特点

虚假财务信息,主要指故意损害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行为,其中主要包括了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删除或隐瞒部分事项或经济交易等。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契约的缔约者主要包括了企业的投资人员、债权人员,政府,管理当局,企业的供应商,外部的审计人员以及客户等利益主体。而这些利益主体制定有关的企业决策时,都需要参考所获取的信息,这其中就包括了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这些会计信息向企业及市场的利益关联人员提供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以及资源配置等有关信息资料。因此,一旦信息缺乏或者不对称就极易引起非对称性信息问题的出现,从而使某一方的利益主体遭到损害。企业管理者是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的制造者,因此有义务及能力来维护反应信息的真实性。

三、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虚假财务信息产生原因

(一)就供给方面来看

企业是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与制造者。虚假财务信息的制造,能够使企业顺利完成再融资计划,也可以让未上市的公司顺利通过上市过程,还可以制造出企业业绩优异的假相等。因此,虚假财务信息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成为了企业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内在动力,更是使得企业制造虚假财务信息的现象屡禁不止。所以,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背弃了企业财务准则,漠视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丝毫不考虑众多财务信息使用者关于真实财务信息的基础需求,故意篡改财务信息的有关基础数据,制造虚假财务报告。

(二)就需求方面来看

虽然总的来说,虚假财务信息的最大且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但是仍有部分地方政府虽然作为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却仍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企业的虚假财务信息,因此,地方政府在对企业虚假财务信息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部分企业将其生产的虚假财务信息作为礼品赠与了地方政府官员,而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增加自身工作政绩及经济利益,接受且默许了虚假财务信息,这样畸形的虚假财务信息利益链条上并不少见。加上大多数的普通财务信息使用者自身也具有一定的不当行为,因此也使得虚假财务信息问题屡屡发生。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仍处在初创阶段,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大多没有足够成熟的投资,而且许多的财务信息使用者连基础的经济与管理知识都十分匮乏,而在进行资本投资分析时,也没有全方位的分析考察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因此大大提高了其对于财务信息的依赖程度,使得许多投资分析过程中,都太过依赖财务信息,给虚假财务信息提供了许多的生产条件。

四、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虚假财务信息处理分析

(一)调节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

调节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需要强化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专业素质及知识水平,提高其甄别虚假财务信息的能力。财务信息市场中,信息使用者自身知识的不足是导致财务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须加强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尤其是经济的储备,从而有效提高其甄别虚假财务信息的能力。此外,由于财务信息使用者字自身知识水平不足,而财务信息搜寻成本又较为高昂,因此,财务信息使用者很难有足够的正确的财务信息。所以需要财务信息市场传递正确的财务信息。这就要求了财务信息的生产者,即企业,必须主动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充足的、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财务信息市场的信息量,拉近财务信息使用者与生产者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信息的不对称差距,减少虚假财务信息。

(二)完善法律法规

改善虚假财务信息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做好充足的市场调查,根据市场现状完善相关的管理法律法规,并更正相关法律解释,使其更加全面化与科学化。支持虚假财务信息的受害者的集体诉讼,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其诉讼资金,节约国家诉讼资源,还能提高个体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诉讼积极性,树立集体诉讼的维权方式。其次,还政府成立专门法律援助部门,为个体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由于个体财务信息使用者自身力量较为单薄,所以难以对抗虚假财务信息的生产主体,花费了大量的维权成本,因此,许多的个体虚假财务信息受害者都不能坚持维权。建立专门的法律援助部门,可以对个体虚假财务信息受害者进行一定的支持与帮助,减少其维权成本,从而有效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维权意识,加大虚假财务信息打击力度。

(三)完善财务信息市场

产生虚假财务信息的原因主要在于大量垄断造成的相对封闭的财务信息市场。因此,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要想解决虚假财务信息问题,打破财务信息市场的垄断状态是十分重要的。进行财务信息市场反垄断,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国家及政府需要改革财务信息市场制度。通过改革旧制度,调整财务信息市场的整体结构,从而对财务信息供给垄断现象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次,还需要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对财务信息生产者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严格的规范,这就需要:建立财务信息提供方,其必须独立与企业保持独立,从而使企业财务信息源得到强制开放;为了杜绝模糊财务信息的出现,必须对财务信息供给制度进行严格规范;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详细的财务信息。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篇2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经济理论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下降,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足,这需要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去探求。同时,我们也应纠正对西方经济学“一边倒”,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倾向。

为了在经济理论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于2007年编写了一本颇具特色的高职高专教材《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试图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作一些探索。下面把我的尝试向各位同行汇报经济学论文,以求得到指点。

一、增加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学理论教学,只开设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而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使用的绝大多数教材,其内容全是西方经济学。这样,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只学习西方经济学,学不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把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教材的全部内容,会使教材内容与课程名称不相符。经济学不等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类的课程中,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其内容不应该相同。经济学原理应该包括比西方经济学更多的内容。尤其是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是经济类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不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院校,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应缺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编写的《经济学原理》有意在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方面作些尝试论文网。本教材既以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为主要内容,又包括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理论(特别是经济制度理论和价值理论)。在本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第一章第二节(经济制度),二是第三章(商品价值);其他章节也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

本教材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简单的拼凑,而是尽量进行有机的结合经济学论文,避免出现理论上的矛盾,坚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例如: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均衡价格;归纳了“资本”的五种含义;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利息的产生;用货币流通规律来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用生产力发展来解释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等等。

二、在具体内容上的改进

把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融入本教材中,我在具体内容上作了以下的探索。

1.“社会人”范畴(第一章)。第一章包括资源配置(第一节)和经济制度(第二节)两部分。在经济制度部分提出了与资源配置部分的“经济人”相对应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讲的“社会人”,不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提出的管理学的“社会人”范畴,而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制度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社会人”下了定义:“所谓社会人,就是与社会相联系,受社会影响和制约的经济主体。”同时指出:“研究经济问题,特别是研究经济制度,必须以社会人为前提。不研究经济主体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深入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2.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广义的生产关系(第一章)。本教材从狭义和广义来介绍生产关系范畴,提出:“讲生产关系,一般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说,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从广义来说,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最重要的内容,生产关系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等。”同时还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了说明。

3.制度变迁的原因(第一章)。本教材不仅讲了制度变迁的直接原因经济学论文,还讲了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而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释,指出:“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4.供求决定价格(第三章)。有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教导学生这样的观点:供求只是影响价格,不能决定价格。其实,这种观点既与现实不符,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不符。本教材引用马克思的原话,对供求决定价格的观点作了明确的表述:“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竞争即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的。”①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在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时作了这样的表述和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供求平衡的市场条件下,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供求平衡下全社会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包括劳动者在生产中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又包括正常使用生产资料所平均耗费的生产资料中已凝结的劳动时间,这两种不同的平均劳动时间分别决定了商品的新价值和旧价值。”与流行的说法相比较,本教材增加了两个新摘要劳动时间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决定商品的旧价值,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中提到过的。

6.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用劳动的智力成分来解释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教材中指出:真正决定人类劳动本质的东西是智力劳动②;智力劳动的含量决定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决定了各种复杂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不同。

7.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第三章)。在我国流行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价值规律和均衡价格是脱节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讲均衡价格经济学论文,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讲价值规律论文网。本教材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教材写道:“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变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只有按照代表价值量的均衡价格进行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也就是说,价值体现了利益的平衡。而在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时候,买卖双方的利益就失去了平衡。这时,为了经济利益而开展的竞争就会引起供求变化,从而导致价格回到代表价值量并体现利益平衡的均衡价格上来。……价值有一种力量,把价格拉向代表价值的均衡价格,这就是价格变动的必然趋势。”

8.收入的来源和分配制度(第七章)。本教材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专讲收入分配的第七章开始时就指出:“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但是,收入如何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分配制度。”大多数同类教材都没写“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9.资本的含义(第七章)。学生们会接触到不少“资本”概念,如“资本家”、“资本主义”“国有资本”、“资本金”、“资本与负债”、“资本品”、“资本市场”等,可能会对“资本到底是什么”迷惑不解。应如何解释资本的含义?本教材的解释是:在经济学中,“资本”是个多义词。它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表示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资本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资本是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②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额的价值。③资本是企业中属于所有者的价值。④资本是被生产出来又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的物品。⑤资本是长期资金的特征。

10.利息存在的原因(第七章)。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讲述利息存在原因时,分别对资本主义利息和社会主义利息进行分析经济学论文,没有从一般意义上来分析撇开制度特性的利息。西方经济学解释利息存在的原因所运用的是“时差利息论”和“迂回生产论”,没有讲到本质上。本教材对利息存在原因的说明,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同时抽掉其中有关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指出:“利息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资本具有价值增殖的本质属性。”对此,从资本供给者和资本需求者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1.利润产生的原因(第七章)。本教材没有采用“利润的来源”的提法,因为这提法容易造成误解。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讲利润有三个来源:创新、承担风险和垄断;而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利润也不例外。关于利润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承担风险只是与创新活动相伴的一种行为,它本身不会产生出利润。因此,本教材只讲创新和垄断这两个原因,重点讲述创新,分别叙述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活动是如何产生出利润的,由此得出结论:“创新利润是由于创新活动使产品价格高于成本而产生的。”本教材重视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经济学论文,指出:“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劳动是高级的复杂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论文网。”

12.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第十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讲货币流通规律一般是在关于货币职能的部分,而不是在通货膨胀理论部分。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不讲货币流通规律。本教材把二者结合起来,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并用一个与货币流通规律有联系的、表示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作用的总供求平衡公式来说明。这公式是:价格水平×流通商品量=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

1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十一章)。本教材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作了较多的论述。教材中首先说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是因为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通过分析这些矛盾,从四个方面说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②经济稳定要求宏观调控;③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④社会稳定要求宏观调控。在论述第一个必要性时指出:“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市场对宏观经济调节失效的矛盾,是现代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

14.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第十二章)。一般的教科书在讲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时,只讲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科学技术四个因素,本教材增加了第五个因素——制度。本教材指出:“从根本上说,制度是通过影响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人的经济行为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发生作用的。”

注释:

①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3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此观点来自何明著:《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及数学化——关于完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篇3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经济理论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下降,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足,这需要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去探求。同时,我们也应纠正对西方经济学“一边倒”,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倾向。

为了在经济理论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于2007年编写了一本颇具特色的高职高专教材《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试图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作一些探索。下面把我的尝试向各位同行汇报经济学论文,以求得到指点。

一、增加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学理论教学,只开设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而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使用的绝大多数教材,其内容全是西方经济学。这样,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只学习西方经济学,学不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把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教材的全部内容,会使教材内容与课程名称不相符。经济学不等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类的课程中,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其内容不应该相同。经济学原理应该包括比西方经济学更多的内容。尤其是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是经济类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不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院校,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应缺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编写的《经济学原理》有意在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方面作些尝试。本教材既以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为主要内容,又包括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理论(特别是经济制度理论和价值理论)。在本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第一章第二节(经济制度),二是第三章(商品价值);其他章节也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

本教材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简单的拼凑,而是尽量进行有机的结合经济学论文,避免出现理论上的矛盾,坚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例如: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均衡价格;归纳了“资本”的五种含义;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利息的产生;用货币流通规律来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用生产力发展来解释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等等。

二、在具体内容上的改进

把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融入本教材中,我在具体内容上作了以下的探索。

1.“社会人”范畴(第一章)。第一章包括资源配置(第一节)和经济制度(第二节)两部分。在经济制度部分提出了与资源配置部分的“经济人”相对应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讲的“社会人”,不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提出的管理学的“社会人”范畴,而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制度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社会人”下了定义:“所谓社会人,就是与社会相联系,受社会影响和制约的经济主体。”同时指出:“研究经济问题,特别是研究经济制度,必须以社会人为前提。不研究经济主体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深入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2.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广义的生产关系(第一章)。本教材从狭义和广义来介绍生产关系范畴,提出:“讲生产关系,一般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说,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从广义来说,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最重要的内容,生产关系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等。”同时还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了说明。

3.制度变迁的原因(第一章)。本教材不仅讲了制度变迁的直接原因经济学论文,还讲了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而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释,指出:“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4.供求决定价格(第三章)。有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教导学生这样的观点:供求只是影响价格,不能决定价格。其实,这种观点既与现实不符,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不符。本教材引用马克思的原话,对供求决定价格的观点作了明确的表述:“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竞争即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的。”①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在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时作了这样的表述和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供求平衡的市场条件下,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供求平衡下全社会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包括劳动者在生产中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又包括正常使用生产资料所平均耗费的生产资料中已凝结的劳动时间,这两种不同的平均劳动时间分别决定了商品的新价值和旧价值。”与流行的说法相比较,本教材增加了两个新摘要劳动时间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决定商品的旧价值,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中提到过的。

6.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用劳动的智力成分来解释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教材中指出:真正决定人类劳动本质的东西是智力劳动②;智力劳动的含量决定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决定了各种复杂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不同。

7.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第三章)。在我国流行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价值规律和均衡价格是脱节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讲均衡价格经济学论文,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讲价值规律。本教材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教材写道:“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变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只有按照代表价值量的均衡价格进行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也就是说,价值体现了利益的平衡。而在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时候,买卖双方的利益就失去了平衡。这时,为了经济利益而开展的竞争就会引起供求变化,从而导致价格回到代表价值量并体现利益平衡的均衡价格上来。……价值有一种力量,把价格拉向代表价值的均衡价格,这就是价格变动的必然趋势。”

8.收入的来源和分配制度(第七章)。本教材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专讲收入分配的第七章开始时就指出:“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但是,收入如何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分配制度。”大多数同类教材都没写“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9.资本的含义(第七章)。学生们会接触到不少“资本”概念,如“资本家”、“资本主义”“国有资本”、“资本金”、“资本与负债”、“资本品”、“资本市场”等,可能会对“资本到底是什么”迷惑不解。应如何解释资本的含义?本教材的解释是:在经济学中,“资本”是个多义词。它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表示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资本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资本是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②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额的价值。③资本是企业中属于所有者的价值。④资本是被生产出来又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的物品。⑤资本是长期资金的特征。

10.利息存在的原因(第七章)。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讲述利息存在原因时,分别对资本主义利息和社会主义利息进行分析经济学论文,没有从一般意义上来分析撇开制度特性的利息。西方经济学解释利息存在的原因所运用的是“时差利息论”和“迂回生产论”,没有讲到本质上。本教材对利息存在原因的说明,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同时抽掉其中有关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指出:“利息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资本具有价值增殖的本质属性。”对此,从资本供给者和资本需求者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1.利润产生的原因(第七章)。本教材没有采用“利润的来源”的提法,因为这提法容易造成误解。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讲利润有三个来源:创新、承担风险和垄断;而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利润也不例外。关于利润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承担风险只是与创新活动相伴的一种行为,它本身不会产生出利润。因此,本教材只讲创新和垄断这两个原因,重点讲述创新,分别叙述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活动是如何产生出利润的,由此得出结论:“创新利润是由于创新活动使产品价格高于成本而产生的。”本教材重视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经济学论文,指出:“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劳动是高级的复杂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

12.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第十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讲货币流通规律一般是在关于货币职能的部分,而不是在通货膨胀理论部分。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不讲货币流通规律。本教材把二者结合起来,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并用一个与货币流通规律有联系的、表示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作用的总供求平衡公式来说明。这公式是:价格水平×流通商品量=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

1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十一章)。本教材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作了较多的论述。教材中首先说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是因为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通过分析这些矛盾,从四个方面说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②经济稳定要求宏观调控;③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④社会稳定要求宏观调控。在论述第一个必要性时指出:“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市场对宏观经济调节失效的矛盾,是现代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

14.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第十二章)。一般的教科书在讲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时,只讲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科学技术四个因素,本教材增加了第五个因素——制度。本教材指出:“从根本上说,制度是通过影响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人的经济行为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发生作用的。”

注释:

①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3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此观点来自何明著:《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及数学化——关于完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因果关系检验

一、引言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而经济的增长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

有关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以库兹涅茨为代表的观点认为经济总量变化引起结构变化,以罗斯托侧为代表的观点则认为结构变化带来经济总量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也开始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但研究的结果不径相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在我国的相互关系究竟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说明

产业结构指的是资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部门的配置比例关系,一般由两个指标来说明:一个是价值指标,另一个是就业指标。对于产业结构的衡量,目前主要采用两个指标,一是Clack所定义的产业结构调整系数S1,即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数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二是国内学者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中经常使用的是结构调整系数S2,即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此本文选取这两个变量来衡量我国的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国际上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为了消除了人口和物价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际GDP来表示。

(二)数据说明与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的数据包含有1978-2007年我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数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以及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所有数据均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来。

为探讨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稳定,本文分别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消除异方差和数据剧烈波动的影响,对选用的数据取对数,分别记为lnGDP、lnS1、lnS2,这种做法使所得结果既不会改变协整关系,又容易得到平稳的序列。

分别对lnGDP、lnS1、lnS2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lnGDP、lnS1、lnS2是一阶单整的。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具有协整关系。为了考察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本文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协整方程的模型估计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首先,lnGDP分别对lnS1和lnS2进行OLS回归,记■1,■2分别为两个回归模型的残差,再对■1,■2分别作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残差序列■1,■2是平稳的,因此lnGDP与lnS1和lnS2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每变动1%,实际经济产出将反方向变动5.3350%;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每变动1%,实际经济产出将反方向变动2.4402%,表明在样本期1978-2007年内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

既然lnGDP、lnS1、lnS2是一阶单整,且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可分别对lnGDP与lnS1和lnS2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1%显著水平下,滞后阶数为1时,lnS2是lnGDP的Granger原因;滞后阶数为2时,lnS1是lnGDP的Granger原因;但lnGDP不是lnS1和lnS2的Granger原因。因此,产业结构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经济增长并不是影响产业结构的Granger原因。

三、结论

第一,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经济总量增长率高的时期,产业结构变动也就越高,同样,产业结构变动越高的时期,经济总量的增长也就愈加迅速。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中也可以证实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在我国,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是积极有效的。

第二,产业结构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总量的增长率等于各部门产出在总产出中所占比重为权数的部门产出增长率的加权和,因此结构变动会对总增长率将产生影响。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如果资源配置合理,适合国内外的需求状况,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就能促进和保证经济的增长。

第三,经济增长并不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由于我国建立资源配置的市场调节机制时间不长,还不能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调节作用,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产业政策的结果。而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变动方式往往与实际经济总量的需要是有差距的,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85.

2、罗志如.当代西方经济学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篇5

关键词:经济法,起点分析,现代社会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反映出人们对自然认识和改造的成就,也能反映出人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认识、改造和管理方面的发展进步,当然其中也包括保障社会稳定和有效运转的法律武器。数千年以来,人类这个有机体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经过自由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后到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律也己经告别了自己的幼年期,逐步趋向成熟,进而成为人类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和文化,法治也成了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实践终将证明:经济法的进步及其体系的扩张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然而,经济法体系的扩张不可能没有原因,任何一个单一的社会现象都不可能会导致出现一部新的法律或者一个法律部门。纵观历史的发展变化,数千年来虽然产生了成千上万的法律法规,可是人们把它们归纳和整理后,出现的法律部门也只有寥寥几个。经济法是在法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其一系列行为规范体系都是法律体系扩张的表现。虽然它产生得最晚,但与法律体系中其他部门法相比较而言,它却离我们今天最近,当然也是目前来说争议最多的一个法律部门。甚至于人们至今在对于“什么是经济法”这一基础问题上尚不能完成达成共识。尽管如此,经济法既然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规范群体,就不可能没有自己产生的缘由和社会背景。因此,揭示其产生的本质原因就是在揭示经济法的根本属性。下面我们从经济法产生的直接原因这一出发点来寻求揭示经济法本质属性的进程。

一、经济法体系产生的价值结构分析

作为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相同的,它们遵循同一规律。这一点不管是社会主义法学,抑或是非社会主义法学,都是从社会关系方面分析,最后得出法的产生理由。究其原因:

1、社会是一个以社会关系为实质内容的社会,法律要想与社会发生作用,必须直接通过社会关系来进行。既然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和由众多人群组成的一个大家庭。那么它必然包括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物质世界,有着人们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活动,当然还包括人们创造的各种文化、组织等精神领域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毕竟社会不是一个人的社会,而是由众人组成的。科技论文。而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从事与物质资料的活动,必须与他人交往,这样,就会形成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和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正如马克说的那样:“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一一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因此,“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和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学将法律看作社会规范和制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置其于内,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而调整和控制整个社会。从这个角度看,法律所属的“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在社会关系中,社会制度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因为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又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故而,我们说:法律既是一种规范体系又是一种社会关系。科技论文。

2、社会关系是社会秩序的基本内容,维持社会秩序就是保持社会关系的平衡和稳定。要想让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得以维持和继续发展进步,就必须和自然界一样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尽管维持社会秩序的手段有许多,但实践证明法律应当是所有手段中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与法律永相伴随的基本价值,便是社会秩序”。秩序“意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总是意味着某种社会关系的稳定性、结构的一致性、行为的规则性、进程的连续性、事件的可预测性以及人身财产的安全性”。因此,社会关系是否稳定才与社会秩序紧密相联。

由此可见,法律的产生、发展特别是法律体系的扩张虽然是由诸多元素决定的,但是社会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法律中的意义以及法律的任务和功能都决定了法律必须把社会关系作为最直接的调整对象,而不是别的。调整对象在法理学上说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它对整个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以及部门法学的研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颇具实用价值。

二、经济法产生的直接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社会关系不仅是法律的产生、法律体系的扩张的直接原因,还对法的调整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其能成为法的调整对象的一个重要理由。以此类推,经济法作为一种新的法律现象,它同样与社会关系(具体讲是经济关系)存在着必然的直接联系。换句话讲,经济法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特定的经济关系,而不是别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当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已经出现后,或者这种经济关系己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主要矛盾,原有的法律方法已无法对其进行调整,不得不产生一种的法律方法的结果。这种经济关系与民商法和已经调整了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截然不同,它是一种新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崭新经济关系。当然它也并非任何人的主观臆造,而是一种客观存在,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跃而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说经济法的产生会具有历史必然性。当然,根据因果推理,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也还有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也就是经济法产生的经济根源和背景,如人们已经揭示的“生产的社会化”、“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等等原因。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到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在决定经济法中的主导作用,防止将经济法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直接原因,把直接原因与调整对象相分离。我们应当避免继续把“市场缺陷”、“市场失灵”和“国家调节或干预”等现象归结为经济法产生的直接原因;与此同时,也包括把“战时经济法”和“危机对策法”中一些表面现象和与经济法的偶然联系当作经济法产生的必然因素。

综上所述,虽然人们还未就什么是经济法的问题达成一致共识,但就此前学术界已把“调整对象作为出发点用以探寻经济法的本质”这一点来说,其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科技论文。只不过由于不同的人对经济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才最终导致分歧的发生。故而,我们一定要明确经济法的本质,从经济关系的角度出发和需要去进行研究,从中探讨和发现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参考文献:

1,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王家福主编:《经济法要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

4,王康主编:《社会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篇6

关键词:经济法,起点分析,现代社会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反映出人们对自然认识和改造的成就,也能反映出人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认识、改造和管理方面的发展进步,当然其中也包括保障社会稳定和有效运转的法律武器。数千年以来,人类这个有机体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经过自由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后到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律也己经告别了自己的幼年期,逐步趋向成熟,进而成为人类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和文化,法治也成了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实践终将证明:经济法的进步及其体系的扩张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然而,经济法体系的扩张不可能没有原因,任何一个单一的社会现象都不可能会导致出现一部新的法律或者一个法律部门。纵观历史的发展变化,数千年来虽然产生了成千上万的法律法规,可是人们把它们归纳和整理后,出现的法律部门也只有寥寥几个。经济法是在法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其一系列行为规范体系都是法律体系扩张的表现。虽然它产生得最晚,但与法律体系中其他部门法相比较而言,它却离我们今天最近,当然也是目前来说争议最多的一个法律部门。甚至于人们至今在对于“什么是经济法”这一基础问题上尚不能完成达成共识。尽管如此,经济法既然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规范群体,就不可能没有自己产生的缘由和社会背景。因此,揭示其产生的本质原因就是在揭示经济法的根本属性。下面我们从经济法产生的直接原因这一出发点来寻求揭示经济法本质属性的进程。

一、经济法体系产生的价值结构分析

作为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相同的,它们遵循同一规律。这一点不管是社会主义法学,抑或是非社会主义法学,都是从社会关系方面分析,最后得出法的产生理由。究其原因:

1、社会是一个以社会关系为实质内容的社会,法律要想与社会发生作用,必须直接通过社会关系来进行。既然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和由众多人群组成的一个大家庭。那么它必然包括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物质世界,有着人们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活动,当然还包括人们创造的各种文化、组织等精神领域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毕竟社会不是一个人的社会,而是由众人组成的。科技论文。而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从事与物质资料的活动,必须与他人交往,这样,就会形成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和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正如马克说的那样:“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一一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因此,“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和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学将法律看作社会规范和制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置其于内,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而调整和控制整个社会。从这个角度看,法律所属的“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在社会关系中,社会制度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因为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又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故而,我们说:法律既是一种规范体系又是一种社会关系。科技论文。

2、社会关系是社会秩序的基本内容,维持社会秩序就是保持社会关系的平衡和稳定。要想让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得以维持和继续发展进步,就必须和自然界一样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尽管维持社会秩序的手段有许多,但实践证明法律应当是所有手段中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与法律永相伴随的基本价值,便是社会秩序”。秩序“意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总是意味着某种社会关系的稳定性、结构的一致性、行为的规则性、进程的连续性、事件的可预测性以及人身财产的安全性”。因此,社会关系是否稳定才与社会秩序紧密相联。

由此可见,法律的产生、发展特别是法律体系的扩张虽然是由诸多元素决定的,但是社会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法律中的意义以及法律的任务和功能都决定了法律必须把社会关系作为最直接的调整对象,而不是别的。调整对象在法理学上说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它对整个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以及部门法学的研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颇具实用价值。

二、经济法产生的直接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社会关系不仅是法律的产生、法律体系的扩张的直接原因,还对法的调整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其能成为法的调整对象的一个重要理由。以此类推,经济法作为一种新的法律现象,它同样与社会关系(具体讲是经济关系)存在着必然的直接联系。换句话讲,经济法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特定的经济关系,而不是别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当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已经出现后,或者这种经济关系己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主要矛盾,原有的法律方法已无法对其进行调整,不得不产生一种的法律方法的结果。这种经济关系与民商法和已经调整了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截然不同,它是一种新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崭新经济关系。当然它也并非任何人的主观臆造,而是一种客观存在,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跃而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说经济法的产生会具有历史必然性。当然,根据因果推理,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也还有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也就是经济法产生的经济根源和背景,如人们已经揭示的“生产的社会化”、“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等等原因。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到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在决定经济法中的主导作用,防止将经济法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直接原因,把直接原因与调整对象相分离。我们应当避免继续把“市场缺陷”、“市场失灵”和“国家调节或干预”等现象归结为经济法产生的直接原因;与此同时,也包括把“战时经济法”和“危机对策法”中一些表面现象和与经济法的偶然联系当作经济法产生的必然因素。

综上所述,虽然人们还未就什么是经济法的问题达成一致共识,但就此前学术界已把“调整对象作为出发点用以探寻经济法的本质”这一点来说,其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科技论文。只不过由于不同的人对经济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才最终导致分歧的发生。故而,我们一定要明确经济法的本质,从经济关系的角度出发和需要去进行研究,从中探讨和发现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参考文献:

1,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王家福主编:《经济法要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

4,王康主编:《社会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篇7

循环经济是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生存环境的巨大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主要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的融合,强调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以更多地节约使用资源,并不断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的排放甚至实现“零”排放;通过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及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则是一种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资本,因而,就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

在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会失去其使用的价值呢?

一、自然资源与生产函数的长期化

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中,生产是指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过程。其中,投入一般也被称为生产要素或生产资源,它们一般被划分为了四类:劳动(L)、土地(A)、资本(K)和企业家才能(P)。

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资本则分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企业家才能则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企业的才能。土地则指除了包括土地本身外,还应该包括一切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江河湖海、矿藏等。这样一个生产过程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即生产函数用Q=f(L、A、K、P)表示。在短期内,也就是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投入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这个短期中,生产资源的有效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产函数要求,在一定的投入条件实现产出的最大化,当然,如果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投入增加会引起产出的增加。这并不是说传统经济学会主要强调多投入带来多产出,而是要强调生产资源的有效使用、投入的最大化被利用。而这在当今强调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中,在分析投入时,更多的是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看作生产函数的外生变量,是独立存在于生产过程之外的。这样的分析容易使我们将生产过程、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的提供者——大自然割裂开来。而二者的割裂会使得生产者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生产的过程和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效率,而对于生产行为产生的对资源的影响考虑不多。这主要在于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更多地侧重于短期生产过程的分析。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在过去的实际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的生产者都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关注生产过程之外的东西,而对于生产过程之外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问题就更不会关注和分析了。因为,只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生产过程中已经获得的资源的最优使用问题上,才能真正对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发生作用,这样的做法也是非常理性的。而各级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为了经济发展等问题,也自然地更为关注所有企业的生产活动的经济性,对企业生产过程结束后,有可能产生的诸如资源减少和环境的破坏问题等,关注度也不会很高。这是因为环境保护等问题对于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没有太大的贡献。

事实上,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都不可能长期地脱离自然环境而进行下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相适应、相依存、相制约。如果人类进行的生产等经济活动只是一味地、简单地向大自然不断地索取,那么,自然生态就会不再平衡,人类的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化就难以实现。因此,人类只有在发展经济、发展生产的同时,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才会长期进行下去。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这显然不是单个企业所愿意考虑的。企业只有将长远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才会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对大自然和环境进行反哺。

由此可见,循环经济的自然资源的价值理念要求对传统经济学生产函数做一个长期化的补充说明和肯定,而不是简单地将经济学原理予以否定。

二、环境成本与经济人假定的不变性

经济学原理的基本假定前提之一就是将理论分析的人看作“理性”人,即将厂商和消费者看作是经济人。也就是说,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每一个单个的经济行为主体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本身就会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亚当·斯密,1776)。这样的分析结论,是以经济社会在对已经拥有的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一旦出现了社会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情况,政府就应该作为一个经济主体进入市场,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通过使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对单个的经济主体的行为加以影响和引导(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以此来提高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的水平。

早期的经济学家在分析问题时,更多地探讨如何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数量。这是因为,这时的供给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显得不足,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能够消费的商品数量。此时重视对于生产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的学者探讨财富和商品如何增加,人们更为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发挥和使用的资源投入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丰富的商品需要出路,因此,消费者需求什么、为什么需求等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消费者在消费各种不同的商品时,只是根据不同的商品价格和自己所拥有的收入考虑消费不同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来实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被使用,人们消费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地丰富,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开始成为人们消费的组成部分。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效用水平的问题。优美和谐的环境成为了影响消费者效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的舒适和安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

从上面经济发展过程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循环经济概念的被提出,是生产不断发展的一个新的必要的阶段而已,只是在生产过程被充分发展后才会被提出和被关注,是生产过程的一个延长。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学者注意到人类生产等经济活动可能带来的问题时,不被大多数的国家和政府所接纳,而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人们所关注和重视这样的一个事实。

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以最小的投入实现目标产出或用一定的资源生产出最大的产出。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企业生产同样的商品所需要的资源总体上看是越来越少。单个企业在生产中只会考虑生产成本的最小化,而不会考虑社会成本或环境成本的最小化。因为如果不需要企业负担的成本,它是不会考虑的。因而环境的破坏更多地与政府行为有关、与政府政策有关。只有当环境成本由企业负担时,企业才会考虑生产中解决环境的问题。而政府一旦通过相应的政策将环境成本由企业负担时,企业仍然会将这一成本考虑在生产中。所以,随着环境问题的严峻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企业负担的成本会增加,这样企业会不断地寻找成本最小的方法。从整个社会看,仍然实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只是企业现在的成本中既要考虑解决其生产过程原来要考虑的成本,还要考虑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问题。

由此可见,环境成本只是增大了需要解决的成本内容和范围而已,而对于经济人的假定并没有否定。

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居民在消费过程中都必须贯彻所谓“3R”原则。也就是减量化(Redue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的原则。

所谓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过程的开始投入期,企业必须考虑到控制生产资源的投放量。这是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因为只有企业在进行资源投入前,就考虑到资源的使用量问题,才可能在生产过程的结束阶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样的安排应被看作是一种“事前”的方式。这种事先的方式,实际上要求企业为本企业的长期发展,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的前提下,节约生产资源的使用。而这恰恰是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所必须考虑的。不过,就现实看,如果企业这样做,会在短期内加大企业的成本投入。因为,如果要减少企业的资源投入,就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使用资源的效率,而这需要企业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企业一方面要保证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又要用更高的技术水平来减少资源的使用量,这显然不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因此,短期内企业是不会将资源的效率作为主要的考虑对象,而只有当企业将长期发展作为策略时,才会将资源效率带来的成本降低考虑进去。由此可见,减量化的原则一定是企业有长远发展的时候才会考虑的。

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是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努力地提高产品的潜在使用频率和利用效率。实际上商品的使用频率主要是由消费者来完成和实现的,这就要求企业在提供商品时,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不同于以往的改进。再利用原则体现在消费阶段,而非生产阶段,但要求生产过程中就存在。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产品的潜在使用效率的开发上,而这样的工作在短期内,仍有成本过高的问题,显然也是企业在短期内不予考虑的。

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是指把已经完成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和效用的商品,即以往被称为“废品”或“垃圾”的物品如何变成可以再利用的再生资源,并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原则。当这些所谓的“废品”或“垃圾”的物品作为可以利用的生产资源进入又一个生产过程时,这只不过是又一个生产过程的开始而已。在这个新的环节中,利用这样再生资源的企业同样是考虑了这一资源的成本后进行的决策,是个新的生产过程,是企业考虑一定的投入能带来最大的产出后做出的决定。在这个新的生产过程中,已有的生产函数仍然起非常大的作用,企业也仍然要考虑成本和利润的问题。而消费者在消费使用这些用再生资源生产出的产品的时候,同样还是根据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来考虑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各界现在对环境资源的探索和认识,或者说,所谓循环经济分析的深入,只能是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内容与范围的充实和补充,是在新的时期,伴随生产过程对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提高而产生的,是生产过程的长期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篇8

一、会计发展涵义

什么叫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又不是事物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是特指事物向前、向上,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前进运动;是由小到大,由旧到新,由落后到先进,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新运动。

会计的发展应该是会计的总体和各分支学科在内容的深度、广度、结构、性质上发生的改革、更新、充实和提高的变化过程。会计的发展也可以解释为会计学在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不断改革、更新、充实和提高。这里所说的微观层次是指作为会计学内部组成要素,比如会计报表、会计要素、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等。宏观层次是指会计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构成部分,在这里又有好几种分类,例如根据会计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会计、企业会计、社会会计等。根据会计与不同学科的结合可以分为计算机会计(与计算机科学结合)、行为会计(与行为科学结合)、法务会计(与法律学科结合)等等。会计的发展决不能脱离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而应该把会计放在普遍联系的

大系统中来看待。随着周围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会计也相应地发展变化。

二、当前会计发展趋势

(一)从微观方面来讲,当前的会计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从以货币为主的计量手段向采用多种综合计量手段并存的阶段过渡。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幻莫测和内在因素联系的错综复杂,会计用以货币为主的计量手段来反映经济活动的方式,显然是不适应的。为此,现代会计正酝酿着一场采用多种综合计量手段,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别同时反映经济活动各个方面的情况及因素变异状态的改革,以消除传统会计反映迟钝、单调、片面和不确定等弊端。

2、理财内容从有形资产为主转向无形资产为主。工业经济社会发展依靠有形资产,知识经济社会随着社会财富生产过程和结果的科技含量的增大,科技知识等无形资产要素在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与此相联系的无形资产管理将成为重点。

3、会计逐渐国际化,与国际接轨。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的全面对外开放,要求会计这一国际商业语言应进一步提高其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增强其透明度,以利于会计信息用户在进行筹资、投资、经营决策时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避免决策失误。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逐渐实现国际化,尽快与国际接轨。

4、会计信息化。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步入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信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变化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经济管理和决策对会计工作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会计积极改革现有的核算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

(二)从宏观层面讲,会计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微观会计正向微观会计与宏观会计相结合的社会会计转变。会计作为一门经济学科,作为社会经济的一种计量支柱,随着世界经济的日新月异,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诞生新的领域,开始由微观层次上的会计走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会计。会计正由原来的微观意义上的企业会计走向企业会计和政府相结合的社会会计转变,从原来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向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转变。

2、会计科学向边缘科学和综合科学的方向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引起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深刻变化。在两大科学内部的学科部分越来越细的同时,又出现了两大科学向整体化发展的趋势,使当代的科学表现出既高度深化又高度综合的对立统一。会计学作为一门用来控制经济活动的经济信息科学,它的发展同样反映了上述的特点。它正在利用其研究对象横伸于现实一切领域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横断科学的新成就来重新认识和充实自己。同时,在社会学科内部,会计学逐渐与行为科学、法学等学科融合,产生了行为会计学、法务会计学等新兴学科。会计学就是这样在整个科学的紧密联系中向前发展的,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众多边缘科学和综合科学行列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三、现代会计发展动因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原因的,而导致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之间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同样,对于会计这个事物而言,其发展的动因我们也必须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去考虑。

(一)会计发展的内因。内因是导致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导致会计变化发展的内因应该是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生产动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会计产生发展的基础。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会计作为经济计量的支柱,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调整、充实、提高其自身内容。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和农业分开,商品生产和交换扩大使核算生产耗费与成果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工作。奴隶制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简单的会计计算和会计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了奴隶制国家的政府会计。到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大利润,要求加强对经济的管理,会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生产力得到解放,会计得到了全面发展。与之相关的还有“改革动因论”和“委托动因论”,其实质还是“生产动因论”。

(二)会计发展的外因。如上所述,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会计发展的外因或者说是外部条件,是其存在环境的变化,即“环境动因论”。会计作为一种社会事物,不能脱离周围环境而独立存在。周围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做出相应的调整。会计与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环境因素使会计不断发展变化。会计环境是会计所处周围的情况和条件,通常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管理环境和法律环境等。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化工和资源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废气等,造成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展绿色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就必须由原来的微观企业会计发展为企业会计、政府会计相结合的社会会计,来制约企业的不合理寻租行为。而这些环境的变化都是通过内因也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起作用的。我们必须从经济的发展出发,同时结合周围环境的变化,来考虑会计的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