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化学工程技术专业8篇

时间:2023-08-23 09:17:15

化学工程技术专业

化学工程技术专业篇1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学改革;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23-02

一、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专业建设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对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教学改革中我们首先对行业发展现状和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与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一起重点研究探讨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问题,确定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教学模式,最终使学生达到二级注册建造师的能力和水平。

“工学结合、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主线,形成基本操作、综合技能训练、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岗位工作能力四个能力模块,实现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技能三层次递进训练实践能力。在每个模块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实现工作与学习相互结合,达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不断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要解决的问题是整个专业教学过程设置的课程以及所有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课程体系设计应建立在对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的广泛了解与深入分析基础之上。

深入企业调研后,我们建立了以能力本位为依托,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开放性、服务性为原则,课证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在与岗位对接的基础上归纳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楼宇智能管理员(师)职业资格标准以及按照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对智能建筑子分部工程的划分,进一步制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即以通信网络系统、楼宇智能化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系统集成六大模块为课程体系核心,前期开设水暖设备、智能仪表与测量等基础课程,后继开设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楼宇智能化工程预算等课程,形成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特色鲜明、思路清晰的工学结合、技能递进的课程体系(见图2),依此确定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

专业基础模块:使学生掌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完成电工基本技能实训、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气测量实训、楼宇智能系统CAD等实践教学环节,达到基本操作能力,形成职业基础素质。

综合职业技能模块:在专业基础模块的基础上,开设了通信与网络工程、综合布线技术、电气消防系统施工等六大子分部系统安装核心能力课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再开设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等课程。教学中将技能训练项目融入课程中,理论教学由浅到深,能力训练过程从各系统专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递进,从而使学生具备智能工程设计、安装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

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模块:在综合职业技能模块的基础上,开设了智能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智能工程预算与招投标等岗位管理能力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管理知识,具备工程管理的能力。

运行管理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实现与顶岗实习的“零距离”对接。

顶岗实习模块:学生直接参与智能工程安装调试、智能建筑及小区运行维护,获得职业岗位初步工作经验,具备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和企业准员工素质,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

二、课程标准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念和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方案、课程内容纲要、教学组织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等。我们根据课程开放过程中的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确定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中最难的是对课程的设计,一门课程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教学组织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课程标准中要全面体现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学时安排、场地、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评价标准尤其要做细做好,粗略的评价不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能力水平,我们在课程标准中细分出课程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内容,每部分均详细列出考核与评价标准,最后在综合学生的职业素质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例如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电气消防技术》的课程评价标准,首先列出本门课程有哪些技能训练项目,然后给出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和综合技能训练项目的量化评价,最后给出课程的总评价。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的纲,将其做细做全,有利于后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定,更是建立精品课程的基础。

三、结束语

上述内容是我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改的研究与成果,改革之路总是走的艰难和痛苦。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使我们每一个参与的教师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得以有了新的成果,但做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出更优质的学生。

高职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如校企合作机制研究、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双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希望同行们能携手共进,在教学改革的路途上开出新的花蕾。

参考文献

[1]谭慧.楼宇智能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化学工程技术专业篇2

关键词: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软件技术专业

0 引言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软件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而运用软件工程思想,通过工程化方法开发软件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高技能软件工程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我国软件业与世界软件强国相比差距很大,甚至远远不如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我国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对软件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软件人才培养定位在从事编程、测试、维护和支持一线的“软件蓝领”,主要面向的岗位是程序员,这在理论上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程序员只要会写代码就可以,这种教学理念导致一些学生没有软件工程的概念,自然培养出的是“软件作坊”里的代码英雄;②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体系不合理等问题。

1 基本框架

软件技术专业团队在国家示范性建设过程中需达成共识: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者必须在软件技术教学中深入贯彻软件工程思想,使其成为学生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软件技术教学应贯彻将工程化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理论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按照知识建构的观点,以软件开发过程为主线、以实践为核心组织课堂的教学思路。基于软件开发过程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该框架以软件统一过程RUP理论为依据,以软件开发过程为主线,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条件体系和管理体系5部分,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既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体现各自的功能,又要协调配合以实现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

2 实践教学体系

2.1 以软件开发过程为主线,建立基于岗位能力模型的分层目标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分为3个层次:职业核心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岗位特定能力。为准确定位程序员3个层次的能力范围,我们首先研究出程序员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基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程序员岗位专业能力模型如图2所示。接着将图2实现工作流中有下划线标识的能力按流行开发语言分为Java程序员、.Net程序员和Android程序员应具备的能力,即岗位特定能力。对应软件开发每个阶段的能力是各种岗位类型的程序员都应具备的能力,称为专业通用能力或软件工程能力。最后,抽取工程化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的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作为职业核心能力。根据3种能力的依赖关系,我们建立图3所示的以职业核心能力支撑专业通用能力和岗位特定能力、以专业通用能力支撑岗位特定能力的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分层目标体系。

2.2 以软件工程过程为导向,构建工程化、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体系建设思路及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获取程序员岗位(Java程序员、.Net程序员、移动程序员)在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分类排序,将分类后的工作任务归纳整合为典型工作任务。

(2)将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个或多个学习领域,一个学习领域对应一门课程,将多个典型工作任务中公共的学习领域划分为专业基础课,即业能力通用培养模块。特有的学习领域划分为专业课,即核心岗位能力培养模块,该模块又包括.Net程序员、Java程序员和Android程序员课程学习子模块。每一模块的课程又分为岗位基本技能、岗位特定技能和岗位综合实训3个层次。

(3)基于软件开发过程,依据RUP理论,按照筛选、合并、细化、增加的原则建立以程序员为核心岗位的岗位群模型,将岗位划分为核心岗位、辐射岗位、扩展岗位、发展岗位4种类型。基于软件开发过程的以程序员为核心岗位的岗位群模型如图4所示,该图中没有指定岗位的能力与辐射岗位所具有的能力均为专业核心岗位(程序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的必备能力;辐射岗位是在向程序员全程灌输软件工程思想和培养程序员其他流程相关岗位的能力时,正好培养了RUP某一岗位的能力;发展岗位是在向程序员全程灌输软件工程思想时,需要有部分学生熟悉这类岗位的能力,这些能力正好对应RUP的某一岗位,但因需要其他的综合素质或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能力,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达到或朝这个能力方向发展;扩展岗位指在专业核心课的基础上,通过附加々业拓展课获得的岗位,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不断提升岗位迁移能力,为将来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通过对岗位群模型进行分析,我们构建图5所示以职业核心能力、专业通用能力模块课程为支撑的工程化、模块化、层次化的岗位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按照“一条主线、四个应用层次”的设计思路、基于“OTPAE”五步训练法进行工程化重构。

2.3 以软件工程过程为主线,逐步形成与工程化实践教学相适应的包含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的实施体系

1)在教学模式方面,为不同类型的课程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

(1)学做合一模式:边学边做,学做合一,该教学模式适合专业通用能力培养模块和岗位特定能力培养模块中岗位基本技能课程的学习。

(2)软件车间模式:模拟车间工人加工产品的过程,在软件产品开发的过程中,程序员按照操作规程编写代码,得到想要的软件,该模式适合岗位特定能力培养模块中岗位特定技能课程的学习。

(3)软件工厂模式:即生产性实训,创设真实软件开发环境,按照真实企业中小型项目组人员构成进行分工并在实验室划分逻辑工作区,然后按照工程化思想协作完成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该模式适合岗位综合实训模块课程的学习。

2)在教学方法方面,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式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些教学方法包括MCLA教学法、ISAS教学法、双语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虚拟公司教学法。

3)在考核评价方面,建立基于“证据”的过程考核评价机制。

随着工程化实践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考核方式,不再适合评价学生在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各项能力。借鉴英国BTEC评价模式,以世界大学城云教育平台为依托,我们建立基于“证据”的过程考核评价机制,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管理学习日志、学习心得、实验或实习报告、声像资料、软件作品等证据,制作学习证据汇编,为申报成果等级提供依据。教师根据学生所展示的专业能力成果、通用能力成果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综合认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设定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4个级别,倡导“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激励机制。

2.4 构建基于1G3W实践教学环境、立体化实践资源、包班导师制的工程化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1)搭建真实、与业界同步的1C3W实践教学环境。

坚持以工程化培养理念为指导,以系统软件、CASE工具、开发工具为核心,以网络、服务器、桌面系统为平台,组建与业界同步的工程化综合实验环境,为工程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实践实验平台。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能满足软件技术专业学生100%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要求;校内软件实训工厂以软件产品开发流程为主线,营造真实的软件产品开发氛围,从合理利用厂区和设备等硬件资源的目标考虑引进物理产品线和逻辑产品线的概念,按物理产品线的思想规划实验室的布局及设备资源,按照逻辑产品线的概念配置实训环境,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创造条件;与软件企业合作创建的校内项目工作室可接受优秀学生进行真实项目开发,以培养技术骨干,同时也是教师进行科研的场所;与企业广泛合作,共建校外软件实训基地,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基本形成图6所示的1C3W实践教学环境。

2)建立优质化、立体化、网络化、工程化的实践教学资源库。

以世界大学城云教育平台进行工程化实践教学共享资源库建设:(1)对数据结构、应用开发、Java企业应用开发等10多门传统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工程化改造,按工程化软件开发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2)按照工程化思想和IT行业企业的工作标准对26门课程进行解构,用丰富多样的多媒体表达形式建设26门课程的概念库、方法库、原理库、练习库、训练库、在线题库、虚拟实验库,然后以软件开发过程为主线,按学生认知规律重构,形成模块化的课程单元,再以图表化的资源集成方式通过超链接形成单元教案组织教学;(3)建设30个工程项目案例库,工程案例全部来自真实的项目并通过软件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PCIP随时随地向学生全面开放。

3)建立全程跟踪学生学习过程包班导师制。

为了确保工程化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发现软件技术专业实施不为很多人所接受的包班导师制教学,所有专业教师除了包揽一个班的所有专业课教学外,还要以导师制为平台,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开展项目设计竞赛,以竞赛促进学习,以团队带动班集体,营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包班导师制是提高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1)包班教师对学生知根知底,便于因材施教;(2)学生的专业成绩只与一名教师有关,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与动力,对教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在总学分中设定专业选修课学分以及定期开展专业技术讲座交流等方式,我们很好地解决了业界所质疑的学生只能接受一名教师教学和思维方式的包班制缺陷问题。

2.5 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先进、科学的管理体系

开展示范性建设数年来,我们不断推进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引入行业标准和规范,建立先进、科学的管理体系,逐步实现自律管理。

(1)将“6S”现场管理理论灵活地应用到实训环境的建设过程中,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形成规范化、高效化的实践实训现场管理;依据ISO9001质量保证模式标准,参照ISO9001软件企业实施指南ISO9000-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软件开发规范,量化考核指标,对软件产品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安装到维护全过程进行控制,及时对过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断改进实训管理水平,提高实训质量。

(2)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B/S架构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通过对实训过程进行监控,帮助学生利用“学习一实践一学习”的模式提升软件实践能力,通过标准化的企业实战项目案例及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平台的流程化特点使其可以模拟企业实际开发流程,涵盖软件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到实现、测试的体验式教育平台。

(3)基于世界大学城云教育平台,以软件开发过程为主线,对课程进行重构和解构,建设工程化网络课程,面向全社会开放;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平台的可管理性、过程性、及时性、可监控性、学生主体性特点,建立基于“证据”的工程过程考核评价机制,强调基于学生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工作日志、学习心得、实践实习报告、声像资料、软件作品等证明自己学习能力“证据”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4)自行研制“毕业实习跟踪系统”,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顶岗实践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记录,以使毕业设计工作更加规范、可控。教师可以通过系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指导学生书写毕业设计文档,跟踪学生实习单位的变更,检查学生提交的实习日志;学生通过系统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提交毕业设计文档,动态变更实习单位信息,每天提交实习日志,查看教师评语和建议;管理人员则通过系统提供的数据动态产生教务处所需各种报表。

3 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示范性建设,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下取得了良好效果。2013年,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参与湖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5个技能项目,获得3个第一,2个第二;在代表省参加的全国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中全部获奖,取得1金1银3铜的好成绩。目前,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基本成熟,其中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实践平台等都已稳固成型,但在实践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实践评价管理的细节上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大成.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64-65.

[2]雷军环,谢英辉.高职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式”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6):99-101.

化学工程技术专业篇3

关键词:应用化工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59—02



近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快速,使得与之相应的化工类专业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立足区域经济和现实基础,不断探索专业改革,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许多工科类职业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因此有必要对本专业及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进行综合性、一体化的改革建设。我们把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能有所突破,着力提高学生服务云南及其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 。作为该专业带头人,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初探课程标准下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一、课程标准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区别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包括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框架和实施建议等内容。它是政府或学校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以及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而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两者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上,前者规定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地位作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各学习领域安排做出相应的要求;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重要的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做出规定,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核心。后者主要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详细的教学顺序、各部分内容的课时、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要求;它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技能为首要目标,将发展思维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核心。更重要的是课程标准规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人和专业对话伙伴”的理念;教学大纲规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信息单向传递、教师单向控制,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和主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二、结合地方及周边区域经济,确立职业能力课程结构

为突出职业能力,开发职业能力课程应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主要对曲靖及周边化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并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进行广泛收集资料:云南云维集团、曲靖众一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曲靖麒麟焦化有限公司、贵州水矿鑫晟集团责任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调研可以初步估计这些化工行业的人才需求在400—500人/年,目前员工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工,占员工总数的55%,大部分企业的员工从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企业最紧缺的是高技能型人才。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偏低,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2 。

调研我们还对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做了分析,如贵州水矿鑫晟化工的岗位有煤制浆工段、气化工段、净化工段、甲醇合成工段和空分工段。这些岗位不仅需要员工熟知本岗位的工艺过程、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还要求掌握一定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工艺原理,了解设备的、仪表的结构,会分析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具备一定的识图绘图能力和故障处理能力等。通过以上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分析,我院设置了以职业理论基础课程和职业能力主干课程为必修课程,以职业能力延伸课程为选修课程的职业能力课程结构,综合高职教育的基本能力课程,构成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课程结构。

三、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化课程开发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要打破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课程项目化开发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3 。

课程开发包括课程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式的实施。例如该专业的化工制图课程,我院选用了由蔡庄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化工制图》教材,它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规划教材(高职高专化工技术类)中的一本,这套教材是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工技术类专业委员会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行了企业调研,针对岗位群,聘请企业职业专家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重构化工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而编写的。《化工制图》教材打破了以往章节形式的传统结构体系,按照化工技术类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结合化工总控工职业标准而编写,在编写体例上采用情境、工作任务、活动的编排结构。

四、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不仅能解决高职学生很快适应职业岗位的技能和提升职业素质这一根本问题,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校办学设施条件、经费以及学生就业、师资培养等问题。通过对国内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创建特色专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建立与强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按互惠共赢的原则,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由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实训教学资源,共同开展人才培养4,5 。

我们在制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了“2.5+0.5专业认知—任务驱动—情境设置—顶岗实习”的阶段性人才培养制度,形成和实施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工学结合、多次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前2.5年在学校按照专业课程标准,学习公共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及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相关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模式主要以任务驱动为主,分段进行工学交替;后0.5年在生产单位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主要以情境设置为主,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学生参与岗位生产全过程,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强化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提高专业理论的应用能力、缩短毕业后的适应期。实践证明,目前应用的“工学结合、多次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6 。

五、注重学习过程、采用优化评价体系

经过调研和初步设计,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已基本形成有效的课程标准等级制度考核办法。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既需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改经验,又需要教师职业教育能力的整体提升。尤其是课程开发,需要教师、企业行业等人员更多地参与,另外还要考虑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与实施场所的建设和教学的运行与管理、人才培养的评价质量保证等。

参考文献:

[1]蒋艳忠.高职高专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析[J].广西教育,2012,(3):175—176.

[2]许红霞.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12,23(7):108—111.

[3]庄敏琦.关于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新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2).

[4]汤长青.应用化工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59—62.

化学工程技术专业篇4

关键词:高聚物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4.1

高聚物生产技术课程属于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于大二下学期,64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24学时。课时少、任务重、内容难加之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薄弱,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实验、成绩考核等方面讨论高聚物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一、 精选教学内容

精选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关键作用。教学内容选取应考虑高职教学的特点,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的“三实”原则[1,3]。教学内容选取应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群进行调研分析,精选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高聚物生产技术》(侯文顺主编)一共有十二章节,大致可划分为高聚物反应的合成基础、成型加工基础和合成工艺三部分内容。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薄弱,理解反应原理、反应历程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比较困难,学生毕业后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的很少,因此将第二章至第五章合成基础理论内容直接跳过,选取必备的知识点放在后面章节作为补充教学内容即可。例如,“乙烯高压聚合生产聚乙烯的生产工艺”的聚合原理涉及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首先补充知识点:什么是自由基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有什么样的特点?其反应机理是什么?补充必备知识点后再讲授高压法制备聚乙烯的生产工艺。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教学内容选取还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认知螺旋上升的规律,不断拓展和深化学习内容[2]。该课程属于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先修课程联系比较紧密,例如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重复知识略讲或不讲,侧重放在知识面的拓展、加深,避免简单机械性的重复。例如利用蒸气压的变化、沸点升降、凝固点的变化测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其原理是溶液的依数性。这部分内容是化学热力学理想稀溶液依数性的教学内容。讲这部分内容时,其原理可以不讲,重点放在用其它方法测高聚物的摩尔质量。例如:用气相渗透压法测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端基滴定法测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光散射法测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黏度法测黏均相对分子质量[1,3]。

二、 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根据新课程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须转换角色,革新教学模式。本学院采取分小组的模式,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分配好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一起分享学习成果。例如,学习“聚乙烯树脂及塑料”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提前分好小组,每组有负责人,分学习任务,分别负责搜集聚乙烯的发展历程、趣闻轶事、用途、生产工艺流程等资料并学习。上课时先让学生讲解所学内容,教师做适当补充或解释。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科技的日新月异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有了多样化的可能,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传统板书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技术,课堂内容承载着更多信息,更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利用实物,如橡胶、塑料、纤维等实物介绍三大合成材料的用途、特点。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的课件有图、有声音、有视频,课件总体上趋于形象化、生动化。利用仿真软件,使晦涩、难理解的反应机理变得简单易懂,也可以进行仿真模拟实验。例如用仿真软件可进行“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的模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其生产过程。

三、重视实验

化学实验室化学理论的源泉,是化工工程技术的基础[4]。在化学专业的学习中,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实践活动,重视在实践中训练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只有亲临实验的实践活动,才能掌握、积累、深化、提升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5]。

实验项目的选择应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选择尽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验产品的项目。例如:有机玻璃的制备。通过实验室操作制备得到有机玻璃体会本体聚合的特点和有机玻璃的工艺流程比仅在理论课上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实验项目的选择还应和理论教学内容相对应。理论课上讲授了乳液聚合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多考虑这方面的实验项目。例如苯乙烯的乳液聚合、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6]等。

结合本学院的实验条件,开设了6个实验项目。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执行。抽查预习情况,重视实验操作,密切关注实验现象,必要时给予技术性指导,实验结束后交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若根据现有实验室条件无法开设的实验项目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运用化工仿真软件,可进行模拟实验。应用网络视频资源,可将本学院无法开设的实验下载,进行观赏、剖析。

四、 改革成绩考核模式

本学院高聚物生产技术课程成绩考核采用“理论课成绩占60%,实验课成绩占40%”的模式,其中理论成绩=平时表现*10%+作业*10%+期中测验*10%+卷面成绩*70%,实验成绩=实验表现*20%+实验报告*20%+实验考核项目*60%。改革后的成绩考核模式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平时考勤、作业、实验报告,增加了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推动作用。

五、 教学改革成果

笔者将改革后的教学成果应用在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2010级、2011级和2012级学生的教学,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分析,学生普遍反应高聚物生产技术课程内容生动、贴切实际,学习劲头较足,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3]侯文顺主编,杨宗伟主审《高聚物生产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钟启泉,崔允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91.3

[4]柯以侃主编《大学化学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化学工程技术专业篇5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物理化学课程属于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平台课程,课时80学时,理论56学时,实训24学时,因其公式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课时少,加之高职高专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不少学生提到物理化学课程就害怕,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将近五年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摸索进行初步探讨。

一、与先修课程相联系和后续课程衔接,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取遵循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物理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适当删减重复、落伍的内容,增加与生活、科技前沿相关内容。教学内容选取应充分体现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点,贯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

物理化学课程开设在大二上学期,先修课程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尤其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联系比较紧密。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溶液与溶胶等部分内容重复。选取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已学过的知识略作复习即可,重点放在未学过的部分、拓展知识面,避免简单机械性的重复,努力做到让学生学过以后在原有知识结构上更上一层。

根据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特点,高聚物生产技术、油品分析、石油加工生产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在大二下学期。后续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与物理化学有着紧密联系。例如《高聚物生产技术》(侯文顺主编)

二、淡化公式推导,强化理解应用

一方面物理化学理论性很强、公式繁多,另一方面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改革以往过分注重公式推导、逻辑推导,重点放在理解应用。例如,涉及化学动力学方程时,公式推导过程可以略讲或不讲,直接告知其公式和使用条件,通过例题的形式强化其应用。例如:蔗糖的水解反应是一级反应,表面催化反应是零级反应等。这些反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公式如何应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通过例题的形式逐一说明。淡化其公式推导,强化理解应用,旨在通过学习以后能简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能避开繁琐的公式推导,增加学生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三、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内容,会出现教师认为比较容易的部分学生却很难理解的现象。为了解决这问题,教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走进学生中去,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听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难处、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厌倦的内容是什么等。通过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让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丰富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资源日益丰富,学生接触的数字化信息日益丰盈。若是教师一味采用传统板书教学使得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单一,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本身就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力所能及的掌握与教学有关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努力使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化,赋予物理化学课堂时代气息和生机活力。

五、重视物理化学实训课程教学

物理化学实训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动手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精选物理化学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的选择应该和理论教学内容相呼应。理论教学中侧重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部分内容,实训项目的选择就应多考虑这方面。本学院在八个实训项目中有两个项目是涉及动力学方面的。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和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高职高专编写组)

(二)重视物理化学实训教学

教师对待实训课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必须重视实训课程的教学。一个完整的物理化学实训应包括实训预习、实训操作和实训报告。部分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只重视实训操作而轻视实训预习和实训报告。物理化学实训项目涉及的仪器比较大、操作比较复杂、时间比较长、数据繁多、后续处理比较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理化学实训失败的可能性。实训前的预习将提高实训的效果,增加成功几率。严格按照无预习报告不得进入实训室的制度执行,教师要对本次实训项目成败的关键点进行抽查,督促学生认真预习而不是敷衍了事。实训中教师要随时密切注意学生操作,保证学生安全。若实训中出现和预期现象不吻合的,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分析现象找原因,给予技术性指导,必要时重做。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交一份完整的实训报告。

(三)改革物理化学实训成绩考核制度

本学院物理化学实训成绩考核采用的是“选取一个比较典型的实训项目或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实训项目作为考核项目占实训成绩的50%+平时表现占20%+实训报告占30%”的模式。实训成绩占期末成绩的40%。实践证明,通过改革后的考核制度增加了学生对物理化学实训课的重视,提高了实训效果。

(四)定期开放实训室,学生自由操作

物理化学实训课时少,仪器少,很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台仪器,这势必会导致部分学生上机操作机会少些。这个问题急需解决,解决方法之一是设置一个全面开放实训室的时间段,学生根据需要自由动手操作,满足不同层次学习需要。本学院设置的全面开放的时间段是每周五下午和每学期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全面开放。实践证明,这种开放式的模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六、教学改革成果

通过近五年的摸索,将改革后的物理化学教学模式运用在2011级、2012级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增加学好物理化学课程的信心,从后任教师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这种改革后的模式对学生学好后面的课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5]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物理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3版

化学工程技术专业篇6

化工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中职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几乎涉及到电工与电子学科的各个领域,具有内容复杂、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那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要适应中职学校培养模式的改革,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因此,结合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化工类专业拓宽知识面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本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当其冲的课时压缩对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并且其理论阐述抽象难懂,教师往往是根据课时安排,生硬地删减课程内容,势必造成教学上的不连贯,部分教师甚至将实验内容删除,即使安排也多是验证性实验,缺乏有针对性地提高技能和贴近生活实际的项目,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2.理论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而且理论知识往往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就忽视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应用学科的实用价值,使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难以理解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3.教学方法呆板。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很多农村家庭生活条件改善,上学不是唯一出路的想法蔓延,势必造成职业学校部分学生没有追求。再加上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是老一套,老师讲,学生记,习题巩固,作业再巩固,实验应付了事,没有一套适应现在学生的、体现个性化的、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应对,结果势必造成教与学的严重脱节,教学效率低下,严重挫伤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所以学生普遍感到学无所用,毕业求职时又眼高手低。

4.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现在,由于地方生源数量减少,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没有减少,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职业学校就是为了混文凭。学生的文化基础不牢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差,选择化工类专业的学生缺乏电学概念,认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与自己专业无关,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够。

5.考试方式单一,内容片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考试方式仍沿袭多年不变的闭卷笔试,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驱使学生在狭窄的范围内死记硬背,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更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中职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结合中职学校育人目标、企业用人标准和化工类专业课程设置实际情况,确定化工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准确、体系科学、内容实用、提高效率、培养能力,以解决“学以致用”,“学时少内容多”这两个问题为主要目标,教学改革和实施方法如下:

1.课程设置模块化。随着科技进步,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使用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时间周期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化工类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已跟不上社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不能适应教学改革要求。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推行教学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教学计划按三年制“2+1”模式制订,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电工基础课程模块、电子基础课程模块和灵活的选修模块。该课程体系具有下列特点:(1)解决目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2)实用性强,可解决目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以致用的矛盾;(3)加强了系统概念,可以为今后的在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内容选取科学化。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基础内容多,由于学时有限,必须精选,够用即可;(2)必须大大删减细节问题的定量分析计算,如电机、电器的内部分析计算,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分析,分立元件的定量分析计算等;(3)加强系统的外部特性,如电机、电器的外部特性,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外部特性,应用系统的外部特性等;(4)加强与专业方向的对接。大部分化工类专业均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但专业方向不同,学生所需知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教师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时,选修课程内容要按不同专业重新编排内容,既要注意与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衔接,又要兼顾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以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学时和各层次学生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要求。(5)适当了解先进内容,如EDA技术、通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

3.教学模式多元化。在教学模式上,充分使用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仿真实训室等现代教学资源,积极开发教师上课用、学生自习用、网络分布用的多种教学课件和软件,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尽可能使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更有兴趣,更利于发挥其创造性,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4.教学环境企业化。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就是要理实一体化教学,而前提就是要有与专业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除了利用好学校现有资源外,还要加强校企合作,合理利用企业现有设施设备。将学生带进企业,在做中学,学中做。

5.考试方式多样化。将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报告与实物制作相结合,整体与单元相结合的多种考试方式。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络,积极探索考核学生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工类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经过多年的思考与经验积累已初有成果,在以后的改革中,更具有鲜明的特色,真正地实现做中学,快乐学习,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化学工程技术专业篇7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工学;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04

1.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课程简介和模块建设依托的专业基础

所谓模块化,指的是“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的主题式教学单元”,模块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及考核内容的透明度,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灵活度,教学内容应做到主题鲜明,目标明确,选材灵活,形式多样。

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是工科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课程之一。本课程使学生在了解我国电工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需的知识理论、技术技能,也可为后续电类课程学习和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属于非电类专业,学生缺乏前期的学习基础;②电类实践的机会较少,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容易脱节;③不注重激发与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电学技能;④严重缺乏电类知识的自学能力。

2.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课程内容建设

按照学科内容属性可将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和基本技能模块。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内容确立原则: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需求,将如何调整教学内容纳入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中,要有一种服务整个后续电类课程的理念;依据非电类专业各关联专业课程的需要,确定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的培养体系与培养主题。

3.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教学方法的运用

(1)“面向大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提升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质量、促进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一步。这里提出面向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服务思想,要求教师不仅为了这门课程的学习,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后续课程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即提供一种全程化教育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型教育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素质型教育。

(2)课程考核质量评价方法多样化。建立并完善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考核评价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管理的重要部分。考核方式力求多样化,引入成绩影响因子,如上课笔记、实验、课堂讨论、创新实践等。

(3)教学管理的强化。首先,要加强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的教学质量控制,尤其要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控制;其次,不断进行师资力量的培训,包括教学新手段、新技术和新技能培训;最后,提倡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4)虚拟教学实验手段的引入。电学仿真软件具有投入少、效果好、方便实用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很有帮助。

(5)大力倡导学生自学与互学活动。当今,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具备自学能力的学生很容易被淘汰或者失去前进的动力,因此,提倡学生自学与互学的教学活动同样显得非常有意义。

4.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课程建设规划

(1)积极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定位,充分体现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模块教学课程体系,自主选择其教学模块,设计好课程的培养方案。

(2)教材、课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讲课内容等,应全方位地体现课程模块教学的要求。

(3)以实践性和创新性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及创新的能力。

(4)提供一种全程的教学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甚至将来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应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化学工程技术专业篇8

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有效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与核心理念。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是保证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一、确定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行业背景、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论证,确立了本专业的专业定位:紧紧依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产业、第三方检测公司,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的焊接质量检测工作岗位要求,熟悉焊接质量检测工艺流程,掌握现代先进焊接质量检测工艺技术,有理论、会操作、懂工艺、能管理,适应从事一线焊接质量检测工艺实施与管理岗位工作,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良好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焊接质量检测技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1.按焊接质量检测工艺流程分析焊接质量检测技术职业岗位群

在焊接质量检测工艺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焊接质量检测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焊接质量检测技术)专业主要的岗位群包括无损检测操作人员、无损检测工艺技术人员、无损检测管理人员等。选择焊接质量检测职业领域的关键岗位,参照国家及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以岗位定能力

针对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焊接质量检测技术)专业岗位群及岗位进行能力开发。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把人的能力分成三个层次,即:专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本专业能力体系。

3.以能力定课程

围绕焊接质量检测岗位工作需要的专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培养形成基于焊接质量检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按照真实的典型焊接结构质量检测工艺过程开发课程,完成从工艺制定――检测准备――检测实施的全流程生产实训。将职业核心能力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渗透在教学过程当中。

三、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1.进行企业调研和就业岗位群分析,确定典型工作岗位

在对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跟踪调查、企业专家的参与指导,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提炼出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焊接质量检测技术)专业主要的工作岗位(表1)。

2.分析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确定职业能力

依据岗位职责和国家职业标准,对每个岗位进行能力分析和分解,确定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表2)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按照真实的典型焊接结构质量检测工艺过程开发课程,围绕焊接质量检测岗位工作需要的专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培养,形成基于焊接质量检测工作过程的专业技术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表3)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三大模块构成。

(2)非专业核心课程以代码C开头,“公开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代码为C1, 例如,C1-2表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的第2门课程代码;“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代码为C2;“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代码为C3。

(3)学习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四、结束语

通过“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并将职业素质教育渗入到教学过程中,满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宋金虎.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交通职业教育,2011,(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