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8篇

时间:2023-08-25 09:09:25

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

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篇1

【关键词】电气技术;智能建筑;作用;应用;安装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当前,智能建筑在城市中的数量越来越多,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标志。电气技术是智能建筑中的重要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做好电气技术的安装质量,为整个智能建筑质量提供保证。

二、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技术概述

智能建筑设计的核心在于使用者体验。从建筑物使用者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对建筑物各项要素进行排列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及服务各项功能,从而为使用者提供高效、安全、舒适、便利的环境。随着可持续发展观、低碳环保等理念的提出,城镇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我国智能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

在传统建筑中,电气技术的应用几乎随处可见,但由于建筑设计中的种种缺陷,导致电气技术的优势未能获得充分发挥。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计,是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利用建筑现场总线控制技术而实施的控制活动。较之于传统建筑,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计更高效、安全、节能、环保,且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智能建筑结构设计多采用模块式,使得电气设计在运作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与管理,在调控方面表现出智能性,无形之中为用

户带来更加便利、高效的体验。近年来,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建筑电气设施的智能化。此外,开放性通信接口的大规模使用,使电气系统整体调控成为了可能。目前,借助智能化控制系统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功能,国内智能建筑中大多数电力控制系统已经基本实现了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控制。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的作用

智能建筑各种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电源技术、屏蔽技术、抗干扰技术、防谐波技术、防静电技术以及防雷与接地技术等多项电气技术的支持,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实现建筑智能化的基础,它能够帮助智能建筑实现智能化监控,进一步加强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能力,从而有效实现智能建筑间的信息传输。所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实现建筑智能化的关键,因此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各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智

能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电气技术的保护

1、防雷接地。雷电对智能化的系统危害性非常的大,智能化建筑中存在着大量的电子设备和线路分布,比如说消防系统,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办公系统以及用于管理的监控系统,这些系统一旦遭到雷电的破坏就不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火灾,带来人员的伤亡,所以,在智能化的建筑物中必须要做好防雷措施,在做其它的接地措施的基础上首先要做好的就是防雷接地的措施。在建筑物设计的时候要把防雷措施的设定放在重要的地位,要根据相关部门制定的建筑的符合等级对建筑物进行安全有效的防雷措施的设计,为建筑物建立一个坚固的保护层。

2、直流接地。直流接地是选用了横截面积比较大的铜芯的绝缘的导线,一端与电子设备相连接,另一端与基准点为相连接,从而使电子通讯设备有一个既安全,稳定性又好的基准电位。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办公室生活的现代化,电脑、电话、打印机等电子设备的逐渐应用,它们主要是以电流的方式传输信息,有些设备工作的时候还相互的依赖,因此,为了确保能够快速有效的传递信息,我们除了要保障电源灯正常工作以外,还应该确保有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这样才能够使信息更好的传输,使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

3、安全保护接地。在智能化的建筑中,通电的电子设备非常的多,电路错综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保证建筑物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安全保护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就是把电子设备带电的部位通过导线和大地连接起来,把危险的电流接地,从而让这些电流消失。这种接地方式使得电子设备,大地,大地上的物体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大地是一个很大的电阻,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人是这个通路中的一部分,大地阻隔了大部分电流,人体这个电阻也会阻碍一部分电流,所以这样的接地措施就会使通过大地上的物体的电流变得很小,不会对人或者是物造成损害,如果有些带电的电子设备不进行安全接地保护,当它的绝缘线破损的时候,它就成了一个相当危险的物品,触及到它的人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安全保护接地措施的使用,不仅很好的保护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同时也降低了人们所承受危险的系数,它是保障建筑物内设备以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五、电气技术中的线路铺设

电气技术的良好应用就需要在进行电气自动化设计时打下良好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在铺设线路时要进行周密的计划,要严格的按照工程的施工要求,遵照施工图纸、系统整体图以及线路的连接图进行施工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的规范性设计进行施工,在铺设电缆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规律,按照一定的方向来铺设,避免电缆和其它物体的接触,防止电缆被损坏;不同用途的电线之间要铺设成直角,以避免两种电缆之间产生的信号干扰,妨碍其正常的使用;管道内或者线槽内的线不可以存在连接的部位,尤其是暴露在外面的电缆,一定要保证它的完整性,如果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缆的连接的时候,一定要在电线盒内进行连接或者使用专门连接电缆的接头,以防止其发生漏电的危险。

六、电气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智能建筑各项设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为了确保建筑正常稳定运行,充分发挥电气设计的优势,强、弱电系统的先进性与合理性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智能建筑电气设施安装过程中,必须做好质量监督与管理,具体来讲,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质量监控的首要工作:审图。图纸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灵魂,是施工工序及工艺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将图纸中的每一个细节了然于心,才能及时在电气安装现场发现问题,作出调整。现代建筑电气工程系统设备先进,管线繁琐,在正式施工之前,包括施工方、监理方等所有参与单位在内的全体成员都应仔细审图,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修改通知单,必须妥善保管,并及时对施工图纸作出调整、标注。只有这样,才能将质量监控落到实处。

2、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循标准设计规范。只有当电气安装工程设计人员牢固树立了标准设计意识,才有可能在设计工程时综合考虑工程的技术性、经济性,才能依照国家规定的安全系数和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智能建筑的深化发展,电气设备系统也更加复杂,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篇2

摘要: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对各种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和处理。本文就我国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建议性的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建筑电气设计的范围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只分强电与弱电,弱电施工图当时一半只包括电话、电视。90年代中后期,随着高层建筑的推出,功能要求的提高,一些地区建筑弱电的设计也应功能的需要扩展了范围,特别是为了满足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联网运行地需要,首先推出了综合布线弱电工程;智能化建筑的概念也在电气专业圈内推出,并有相应的工程付之实践。

1 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化水平很低,相关技术产品尚不适应市场需求与合理滞后的矛盾,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硬、软件产品。许多建设单位对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期望值过高,设计人员因不熟悉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技术与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方法,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竣工后出现应用效果差的问题。

1.2 施工规范有待健全。近年来,由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发展迅速,相关设备与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尚不健全。在建筑电气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验收等环节,缺乏相应配套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法规,不少智能化电气设备验收时无测试、无规范、无标准。

2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2.1 电线管道的敷设。针对以上情况,在施工中应该采取以下的技术措施进行应对:①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大于或等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要符合规范要求。②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③当非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④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⑤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其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桥架内电缆的填充率不得超过60%;电缆敷设要排列整齐,分层摆放,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为:全塑型电力电缆不大于1000mm,其余电力电缆不得大于1500mm,控制电缆不得大于1000mm;电缆敷设时应留有适当的余量。

2.2 弱电系统的安装。弱点设备的安装是智能建筑与一般建筑电气施工的不同之处,和强电设备相比,电子、通讯等智能设备属于连续不间断工作的重要负荷,需对智能设备准确划分用电等级,采取相对应的供电措施,用以保证设备用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结构化综合布线时应根据不同系统、不同的传输距离选择不同的传输线缆,既要保证数据、图像等的传输质量,又不能造成浪费。在布线时要遵循EIA/TIA-568、ISO/IEC-11801国际综合布线标准等,选用最佳性价比的布线产品,根据现场世纪情况,选择最合理的布线方式。

3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智能化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建筑中线缆密布、系统设备繁多,微电子装备复杂,而且防护能力薄弱,如果不能保证对系统的安全防护,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为了保证智能化系统和电气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必须要采取专门、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加以保护,智能建筑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有防雷、接地、抗干扰三种保护手段。

3.1 防雷保护措施。要设置天线防雷措施,将天线装置建筑物顶部,必须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而且连接点一定不要少于两处,如果天线的突出部分超过了大楼的防雷范围,要装设独立的避雷针,避雷针要与天线避雷接地装置进行可靠连接。为综合防雷,天线宜装高天线馈线系统避雷器。此外,进出建筑物的备种金属管、电缆、引入线应在进出处与大楼防雷接地装置相连;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口处,将电源金属外皮、钢套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如电缆转换成架空线,应在转换装置避雷器;对于信息系统和电源系统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分级别保护。

3.2 接地保护措施。智能建筑的接地保护系统应该采用TN-S系统,该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具体措施为:可采用独立接地,将防雷接地与直流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开,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干扰源,为了安全起见,接地系统的距离一定要大于20m,而且它们的接地极与地线之间要保持绝缘,绝缘电阻应在2MΩ以上,接地电阻小于4Ω。或采取联合接地措施,将各种接地通过接地线将各种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

3.3 智能建筑抗干扰保护措施。在建筑物建筑群以外的自然环境和建筑内部设备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将会使智能化系统设备产生误码、错码,产生误动作,使信号系统受到污染、产生噪声。强大的脉冲干扰还会导致电子器件、设备的损坏;在实际工作中,使设备性能下降、无法工作的理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净化建筑物电磁环境,防止杂散电磁波干扰以及提高建筑物内系统和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抗干扰成为建筑智能化系统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常见的防干扰措施主要有主动治理和被动治理,主动治理是针对干扰源本身实施的措施,被动治理是通过外加滤波器达到抗干扰目的的措施。

4 结束语

为了提高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总体水平,专业设计院应与甲方及时沟通,编写标书,参加招标、评标等工作。发挥专业设计院的技术优势。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系统集成的具体实施,应从使用功能角度出发,切忌浪费资源,增加投资。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准确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参考文献

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篇3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 电气施工 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

0.引言

智能化建筑主要由通信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系统组成,为促进系统有效运行和工作,必须结合具体需要,加强电气施工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电气设备的合理安排与布置,避免故障发生,促进电气设备更好运行和工作,提高智能化建筑运行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控制不到位,导致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智能化建筑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今后应该转变这种情况,综合采取有效对策,促进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水平提高,加强质量控制,使整个智能化建筑更好运营和工作。

1.智能化建筑中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建筑工程建设数量不得增多,在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同时,智能化建筑规模庞大,占地面积大,高度较高,功能复杂,为促进其有效运行和工作,必须做好电气施工。传统建筑电气设计仅限于照明设计,而智能化建筑电气设备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包括照明设计,还包括供电、电话、消防、电视、防雷击、弱电部分等内容。根据电压不同,智能化建筑电气包括强电和弱点两个不同部分,施工中要对二者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做好各项安排工作,提高电气施工水平。但在施工中,尽管很多施工单位认识智能化建筑电气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技术、人员等因素制约,当前电气施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不同工种协调不到位。与传统电气施工完全不同的是,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内容较多,技术复杂,需要将各项智能化技术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全面考虑,然后合理安排每项设备,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这就要求施工中加强不同部位协调,避免设备之间出现冲突,但施工中对这些内容考虑不全面,影响工程质量。

1.2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淡薄。例如,工程设计与智能化建筑不相匹配,不符合智能化建筑施工要求,对综合布线系统、层高设计、插座、面墙、天花板等考虑不全面,忽视技术交底和施工质量控制,不仅影响电气设备施工水平提高,还制约电气设备运行和作用有效发挥,导致电气施工与智能化建筑需要无法适应。今后应转变这种情况,树立全新理念,加强不同部位协调及配合工作,从而促进电气设备更好运行和工作,确保电气施工质量,使整个智能化建筑更好发挥作用。

2.智能化建筑中电气施工应用措施

为防止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结合具体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把握以下技术要点,促进电气施工质量提高。

2.1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应用措施。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最为关键的内容,也是整个电气施工的核心。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任务是进行数据传输、连接各种终端设备,路线比较复杂,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如果施工不到位,必然影响设备工作效率提高。综合布线系统走向有垂直和水平两种不同方式,垂直方向走线布置于各层间设备小间内,水平方向走线比较容易,布置空间较大,施工中要结合智能建筑需要进行合理安排,促进智能化建筑更好运行和工作。另外智能化建筑内部的设备小间主要布置网络设备和跳线架,施工中应该在面层上留些剩余空间,为垂直方向走线创造便利,确保施工效果。

2.2智能化建设层高施工应用措施。智能化建筑层数较高,并且随着技术发展,层高也不断增加。为了让智能化建筑高层用户正常使用各类电气设备,确保智能化建筑高层施工建设质量,施工中必须做好管线安排工作,合理布置不同管线。随着智能化建筑功能越来越多,管线布置越来越复杂,施工中必须全面考虑,以促进施工水平提高,为电气设备更好运行和工作奠定基础。不管是普通空间风管、强电和弱电的电缆、电视天线、消防路线,还是布线桥架和数据线,它们都需要占用一定空间,施工中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促进各项设备有效运行和工作。另外施工中还要做好路线相互连接工作,避免存在干扰现象,促进电气施工质量提高。

2.3接线插座施工应用措施。接线插座是影响智能化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促进智能化建筑有效工作,必须加强接线插座施工管理。安装接线插座的方式有三种,分别为安放表面插座、暖气罩和线路结合、配电系统墙三种不同方式。其中安放表面插座适合不变更墙置的住宅,如果是办公类建筑物,要对内墙进行重新布置。暖气罩和线路结合在线路设计时直接通过外墙的窗下,将插座安装在暖气罩附近。配电系统墙是固定墙体,能为设定配电设备而设置局部墙体,妥善解决配电设备安置问题,确保电气设备施工质量。

2.4墙面和天花板施工应用措施。施工中确保其平整性和舒适性,并具备水平布线能力,常用电气施工方式为预埋线、架空、特制地毯配线等,进行地面水平布线时,结合地面特点进行。天花板除了布置空调送风和照明灯具外,还要满足其他设备布线要求,确保各项设备整齐到位,保证各项设备有效运行。

2.5 其它施工应用措施。除了做好上述工作外,还要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从而让电气设备更好运行和发挥作用,保证智能化建筑施工效果。

(1)重视施工图纸审核和技术交底。结合智能化建筑实际情况,做好电气路线布置及施工,合理安排各项电气设备,为安装施工创造便利。重视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任务及要求,对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加强各方协调与沟通,明确工作任务,有效开展电气施工。

(2)提高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严格按要求做好各类设备施工,实现对工程质量有效控制,施工中把握每个技术要点,加强每个环节质量控制。做好现场巡视、检查、验收,对存在的缺陷及时改进。做好电气设备采购和验收工作,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严格把关,提高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质量。

(3)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并做好验收工作。引进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注重管理和培训,促进工作人员综合技能提升,促进安装工程质量提高。要做好竣工验收工作,严格按要求进行验收,改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设备安装工程质量。

3.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促进电气设备更好运行和工作,必须结合具体需要综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电气施工水平。加强质量控制,实现对各类事故有效预防,促进智能化建筑更好运行,为人们生活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娟,张晓.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与质量控制[J].技创新与应用,2014(24),248

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行业与电气弱电智能化的关系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并且各行各业都与计算机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建筑业仅仅依靠人力以及机械是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因此建筑行业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以及发展来进行,并且随着电气智能化的不断应用,这就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完善起来。

在实现设计功能以及使用功能的过程中,建筑电气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与建筑行业相匹配的的各种电气安置设备开始发展起来。智能建筑是将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起来。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在建筑功能中,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及各个阶段,建筑智能化系统贯穿于其中。电气智能化系统在设计、施工到验收这一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随着社会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电气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影响因素

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影响着未来弱点技术发展,采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实现复杂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须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着弱电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点系统的服务质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弱电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电智能化发展程度。

2、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主要影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传导,是智能控制中的传输环节。现代的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技术和ATM通信技术,这些在建筑弱电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传输技术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建筑弱电智能化的信息传输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此外,信息传输技术能够为弱电技术提供信息平台,保证系统内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3、施工工程管理

由于弱电工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要多,需要工种广泛,有效地工程管理技术能够保证弱电工程正常实施,帮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据建筑施工知识我们指导,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工程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结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弱电工程规范施工。

4、施工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指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指导进行施工的技术方案。弱电工程必须根据合同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所进行工程的规范,工程在正式使用中能正常工作。技术管理要制定详细可执行的规范文件,保证施工工人能够完成工程操作。有效地技术管理技术是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保证,决定了系统工程的可靠度。

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存在问题

1、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2、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点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3、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素质低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一些设计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赶时间、抢任务,设计质量差、深度浅、详图不全或漏洞百出等问题,无法准确计量工程量,容易造成工程材料的浪费,导致工程成本的提高。专业设计和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智能化电气的设计和施工没有科学的认识,影响到电气智能化的顺利进行。加之管理及用人制度的诸多矛盾的影响,针对每一个工程项目不能选择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这不仅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造价、工期,而且影响设计单位的声誉。

四、不断完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具体措施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设备采用的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点技术定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在我国,当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为了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1、从技术管理方面来说

为了能够解决弱电智能化利用率低的问题,企业要严格按照建筑智能化的合同以及设计方案来进行,并且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确定好弱电智能化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建筑材料之间的关系,从而促使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了能够使得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抓好技术以及施工设计图纸以及资料的审核,与此同时要重视弱电智能化工程的材料以及技术,从而解决弱电智能化工程中技术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2、从设计方案来说

在整项工程中,设计方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会给工程建设提供明确的方向。建筑工程的相关单位要做好设计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整项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而且有利于确保整项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设计方案中,弱电智能化工程设计涉及的专业比较广,并且在施工之前要审核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以及施工设计,与此同时要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措施,最终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弱电智能化工程来说,要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来审核相关的资料,从而使得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完整性得到保证。

3、从工程检查以及验收方面来说

在弱电智能化工程中包括了复杂的设备以及系统,因此在每一项目完成之后以及各个工种施工结束之后,相关的负责人要记录相关的信息,这样做可以规范工程的验收工作,并且也可以做好设计图纸的交接以及验收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而且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进度以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4、从工程设备抗干扰方面来说

在建设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性能指标以及设备的先进性,而且要做好系统防干扰的具体工作。为了能够确保弱电智能化应用的顺利开展,这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从干扰源、干扰途径以及受扰设备等方面来不断提高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抗干扰性;第二,在选择软硬件抗干扰措施的时候要以智能建筑实际的弱电智能化情况出发,便于最后的实施;第三,综合分析以及判断干扰情况,并且要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抗干扰措施,从而可以使得智能建筑系统的正常运行得到保证。

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前进,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地策略方式来提高建筑水平。加强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志剑.刍议弱电工程在智能化系统建筑中的概况[J].电源技术应用,2014,01:81.

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篇5

关键词:智能小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 TB3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国内智能化住宅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住宅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各种智能化的设备被大量的应用到住宅中,智能化住宅应运而生。但是由于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历史较短暂,因此目前国内的智能化住宅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1 .1、设计专业性差,定位不清晰

由于现在住宅的智能化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规划设计时常常出现设计定位不清晰,设计人员对“智能化”的理解片面的现象。设计方案通常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使用功能意义较弱,这样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同时目前有些设计单位对于智能化设备的原理和使用缺乏深人的认识,导致实际建筑中出现许多问题,使得许多智能化设备功能无法得到预想的实现,设计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1 .2施工过程管理不力

智能化住宅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智能化技术,这些技术手段通常比较复杂,建设过程需要相当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可是现在国内的许多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智能化技术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合理的解决处理,不但延误了工程进度,浪费了人力、物力,严重的还会由于管理不力导致智能化技术手段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使得智能化住宅在使用时根本不具备智能功能。

1 .3、验收规范不健全

现在对于智能化住宅的建设验收通常是参照一般的电气工程相应标准进行的,没有专业合理的验收监测依据。可是由于智能化住宅的特殊性,这种验收方式根本无法全面的检测其智能化设备的性能好坏,导致验收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1 .4、缺乏相应的维修人员和维修保障制度

在智能化住宅中有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其管理和维修需要专业的技术维修人员进行管理,这就对技术维修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素质要求。可是现在真正可以达到技术要求的维修人员十分紧缺,多数技术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合格,不能有效的管理好智能化设施,在其出问题时往往不能高效的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导致智能化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智能化在住宅中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2、智能化住宅系统的施工管理

智能化住宅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系统性强、综合性高的复杂的工程项目,它既具有传统建筑电气工程的特点,又具有现代控制工程和信息化工程的特点。要真正实现智能化住宅的功能,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每一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和管理。

2.1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

由于智能化住宅采用很多高新科技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个专业的技术知识,需要各个专业人员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施工建设。这就要求施工项目责任人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协调各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同时还要与业主、土建总包、监理、各主承包协调,严格按照业主所确定的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施工建设,保质保量地执行合同细则。如果业主提出变更要求通知,施工责任人还要能够及时与土建总包、监理和各主承包进行协调沟通,以便可以尽快如期确定新的变更施工方案

2.1.1智能化子系统的控制管理

由于智能化住宅中的智能化设施建设涉及多个专业,因此必须在施工之前将设计图纸和设计要求等交给每一个分包单位,让其事先充分了解设计规范技术要求,认真核对设计图纸,将各专业相关技术问题及时反映给业主和总包等,以便及时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同时在施工时还要加强对各个分包单位的施工管理,在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密切监督,如有问题出现及时处理以保证工程可以正常有序按期完成。

2.1.2加强与其他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

住宅智能化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专业工种的协作配合,例如土木建筑、装饰装修、空调、给排水、电气、电梯、供电照明、消防等专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施工单位必须相互协调配合,尤其在主体工程结构、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线槽、电梯工程五方通话、监控等的配合,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2.1.3强化管线施工与装饰工程的协调配合

智能化系统中存在许多管线的配线和穿线工作,在土建工作完成以后,配线和穿线工作等管线施工工作必须与装饰工程同步协调进行。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协调进行,在装饰工程完成以后,进行管线的穿线敷设极其困难。由于施工中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以保证各工序有序进行。而且进行单个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必须严格遵守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交接验收,同时做好单位设备的测试记录,并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以确保工程质量。

2.1.4保证控制室机房工程与装饰工程相互协调配合

在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设置许多控制室。控制室的机房工程必须保持与整体的装饰工程同步协调进行。确保在中央监控室的基本装饰工作完成之前,中央监控台、电视墙、模拟屏等设备已经被准确定位。

2 .2施工界面确定和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因为智能化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子系统结合施工,所以在施工时必须明确每个单位的施工界面以及每个子系统调试的工作界面。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每个系统的各个施工步骤要实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查,如果出现不符合行业规范要求的现象,务必要及时制止并改正,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而且在智能化住宅的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子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工作时间和完成质量,为了保证整个施工计划按期保质完成,必须实现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3结语

智能化住宅建设的工程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智能化住宅性能水平。因此要想实现住宅智能化的发展,必须对其建设过程实行有效的工程管理和控制。根据目前国内的智能化住宅建设的发展形势,作为建筑企业必须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其项目管理水平,住宅的智能化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文海.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

[2]徐娇.现代智能化住宅工程管理思考.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篇6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调试;GOOSE回路安全措施;检修设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4-012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4.064

目前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正在火热的开展中,现代的智能变电站主要是以IEC61850为标准基础,并且运用网络光纤技术通信取代了以前老旧的二次电缆连线,网络光纤技术还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自动监控能力等优点。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GOOSE回路安全措施需要进一步改善,以前老旧的传统变电站也由相对解耦的保护转化为依靠通信网络联系的分布智能式保护系统,当然在使用新技术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在智能变电站普遍采用GOOSE发送软压板、GOOSE接收软压板及其检修压板隔离新技术,这些措施是依靠装置软件实现的,而且很难保证其软件的可靠性;传统的GOOSE软压板及其检修措施都存在很多漏洞,给回路安全措施带来了很多麻烦,需要及时改进,对GOOSE回路安全进行

改善。

1 GOOSE回路的安全措施及管理方法

1.1 继电保护的GOOSE需求分析

目前,GOOSE回路安全措施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识别、工作监护等防护措施中是没有变化的,但是要针对GOOSE安全回路的工作事项,由于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发生变化,所以GOOSE安全措施也发生了变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有三个要求,分别是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而GOOSE主要影响继电保护的速动性和可靠性,继电保护采用GOOSE报文经网络发信给智能变电站增加了安全保障。相对于智能变电站来说,与以往传统的变电站有很多优点,就技术方面来说就有很多数据的收集大多呈现数字化。通过光电形式把收集的信号转化为数字形式,不仅提高了电气体系的链接,还能增强其测算的精确度,从而保证信息的高效性、合理性。系统的分层呈现分布化。分层体系呈现的是分布式配置,主要是针对目标的配置和中央处理器分布模式,以此来确保分布形式的体系可以单独进行信息处理、工作。

信息的交流呈现网络化。采用GOOSE后继电保护通过网络的传输跳闸和相互之间的启动来完成,可以增加继电保护的安全性。

1.2 智能变电站GOOSE安全措施的实施

根据智能变电站GOOSE安全设备的特征采用了特别的实施方案,因为智能变电站内光纤大量增加,所以有些合并单位提供了采用激光供电的功能。目前我国标准的技术模式对智能变电采样主要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采样值传输数据远远大于GOOSE报文数据流量,应该采用网络采样模式,对于多间隔保护都采用千兆以太网口。更严重的是要保护还需实时解析如此大量的采样值报文,但是现在还没有能够单一实时解析超过5个间隔的采样报告;第二,以太网网络传输延时的问题而无法接收和采样,这违背了继电保护不依赖外部同步技术的功能,对于单双接线的必要性不必太高,所以采用了直接传输方式。与GOOSE跳闸技术还不一样,GOOSE报文网络流量很低,而且系统发生故障保护动作时报文的也很小;在报文的传输机制、理论和大量实验数据表示,即使在极其严酷的条件下还要采用星型接线的方式把GOOSE带来比较直接而且较长的延时,应用GOOSE点对点方式还要考虑每一根需要留有备用芯和大量光缆敷设都不利于现场施工和维护,应该要求值班人员或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和调试,避免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出现

问题。

1.3 GOOSE继电保护的实施效果

相对于GOOSE继电保护来说,在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保护检验继电保护的安全措施,而相对于GOOSE继电站的保护应用措施来讲,GOOSE的连线功能是最为关键的,因为要用硬电缆接线的方法来进行信息搜集,并且还要将其打包成数据,向外传递。如果智能变电站在内部接受装置,可以将其信号进行记录,并且还要在应用GOOSE进行配制前进行信号接收设备预先添加及外部信号配置,在进行保护测控功能中需要断开保护装置的尾纤,并且一一对应可以防止失误的发生,GOOSE主要影响保护的是速度性与可靠性。如果在相同的继电保护中采用GOOSE报文经网络发给智能操作箱的方法增加了中间环节,而且关键延时也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采用GOOSE后,继电保护还能通过网络保护传输跳闸和相互启动闭锁型号来完成,与传统回路式相比,智能变电站更能体现网络的可靠性和运行维修的安全性。报文发送和延时都与装置的处理能力有关,保护装置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在最大运输的情况下的延时效果,防止在固定时间内由于接受最大GOOSE报文而引起网口溢出而丢失报文或延时过长,难以抵消网络暴风等网络故障的

影响。

2 改善GOOSE继电安全保护

2.1 新型继电安全保护措施

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从智能继电保护的数据信息角度来看,智能变电站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电子互感器代替了电磁互感器,并且使得继电保护数据之间产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的电磁互感器中还有一些算法与整定原则需要优化,智能变电站保护的线路大致可以分为交流线路和直线路保护两个方面。(2)在信息实施统一建线容易受到高电阻的影响,利用数据处理方法把设备之间的互通互联的方式给二次信息分离奠定了基础,大量的信息数据存储挖掘保护了配置与双层化,带动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使电线回避负电荷能力变差,在系统遇到震荡时会发生短路,对变电层的继电保护实行双重化配置,并且对保护实行集中式配置是变电系统为变电站提供挂失灵和后备保护的措施,还应该对相邻范围的母线以及相连电路和电流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适应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几套运行方案,对站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选择最佳的运行实施方案,实现变电站对继电的保护。

2.2 GOOSE继电安全改善后的影响

目前,配电网中的电气设施老旧、落伍现象很严重,而且早期的建设也不合理,都普遍偏小;电源点不足,导致了重要影响,需要有效实现变电站之间的互动或电网调节、实施制动系控制与在线分析或电网调度等。在变电站中,一次设备智能化、网络化、交互化是其主要特征,较为先进的应用是常规设备与智能设备所组建的一次设备,能够像变压器及智能断路器一样实现了完全数字化,传统意义上的二次回路被弱化,还有与一次设备间的通信连接成为了统一标准的设备,智能变电站更高效地向前发展。

3 结语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GOOSE的安全措施更直观、更方便。设计合理的网络结构是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实效性和可靠性的基础,而且分析表明,采样合理的网络拓扑可以满足继电保护的实效性和可靠性的需求。目前GOOSE网络跳闸方式也在全国各地都应用成功,它是智能变电站中重要的通信方式,而且适合对实时性较高的报文传输。随着智能变电站的推广,GOOSE报文的分析、解析会大量在智能变电站中

运行。

参考文献

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技术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建筑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随之也大大提升了工程智能化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生产力,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可以为智能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确保电气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提高,为建筑的各项功能发挥奠定坚实基础。在具体管理中,需要工程单位结合每一环节的工程施工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策略。

1智能化管理技术

作为的智能化管理技术,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时代性和技术性很强。从它的结构构成来看,它是包含有计算机技术、GPS定位技术以及精密传感技术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形式,它是先进技术应用的一种体现。它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更为有序开展,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2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优势

2.1有利于实现对建筑的全面监控

现代建筑呈现出高层化和集中化特点,这样就对建筑电气系统管理增加了难度,并且管理涉及到的面更广泛,一旦管理出现失误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缺少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就会导致事故发生后在原因排查上有很大难度,不能第一时间掌握事故的整个发生过程,但是,如果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就可以及时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明确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这对于管理效率的提高是十分有效的[1]。

2.2对输出命令的控制

工程单位在对电气工程智能化管理技术进行应用时,需要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按照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要求,针对性开展,在实现控制的过程中要依据所需功能在最短时间对终端操作所发出的信号和控制指令,来完成一系列操作。此外,从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自身功能来讲,它的整体是初期设计的重点考虑因素,基于此,对于工程单位来说,就必须要保证智能化电气和建筑功能的最大化发挥,同时还要实现成本的最大化节约。

2.3强化联动性能的体现

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之间的联动性能提高,离不开对数字化智能系统的正确运用和操作。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将建筑中的消防和通风照明等安防设备自动化系统看作为是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强自动化设备之间的联动性能,在此基础上资源和信息之间就可以实现共享,从而优化分析更为合理,配置更为优化。

2.4提高安全性

在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它的应用核心就是安全性。在当前建筑工程中,自动化设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既包括安全方面,也包括运行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一旦这方面的防范措施做的不到位,就会导致电气工程施工陷入困境,整个施工操作过程的安全性下降,而在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下,就可以借助先进技术来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从而保证工程各个环节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

3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

3.1要实现绩效目标的计划和管理

在对智能化管理技术进行应用时,首先要对建筑智能化战略目标有明确把握,进而制定科学的建筑规划方案,对工程施工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有明确掌握,这样可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更具有针对性,为实现工程单位各部门的目标而建立科学的计划方案,同时还要对计划进行高效落实,细化分工,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2]。

3.2对各部门任务计划的落实和控制

一旦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确定之后,在各项施工工序开展的同时必须要有严格的控制措施作保障。对于各个部门的多个任务同时进行的状况,需要在控制作用下保证任务之间的有序性和协调性,不会出现冲突状况,保证各个部门的任务计划可以得到高效落实,与此同时,还要对每一个具体员工的绩效目标进行多角度控制。

3.3对施工流程的优化管理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流程较为复杂,需要在事前制定完整的施工计划,在该计划下保证整个施工团队运行的有序,从而促进施工工作的积极推进。对于管理者来讲,就需要确保条理清晰,重点解决关键问题。例如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问题,就需要在施工材料和设备方面加大重视力度,严格控制设备和材料的进场质量,杜绝劣质材料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从而在源头上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良好,减少质量隐患。

4电气工程管理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4.1电气系统控制方面

电气工程的施工操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点,基于此,在施工管理上就要更加注重精细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难题,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对建筑的电气系统进行控制管理,进而实现电气系统控制的精细化,而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避免管理上的失误,从而大大提升工程施工速度,并以此来降低施工中故障的发生几率。此外,在对电气线路进行控制时也可以采用智能化技术,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完善,并为后期施工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4.2施工故障的检测方面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通过遥感定位技术以及传感技术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进而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就目前应用实际来看,常见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有模糊网络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两种,两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的缺陷,一旦检测出故障就可以通过检修来确保设备性能良好[3]。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大大缩短了故障检修的时间,不会对工程施工造成时间上的延误,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检测技术的应用下,还可以有效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度,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及早定位故障的产生位置和类型,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完善。

4.3电气设备的优化方面

从智能化技术的自身性质来讲,它在电气设备优化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势,在它的技术体系汇总有多个系统构成部分,其中专家系统可以对电气施工工程加强质量控制[4]。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过程中,通常会把电气智能化专家系统和传统的遗传算法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可以使设备优化达到一种理想效果。除此之外,对于设备的优化还可以通过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来实现,在对电气设备的主机进行严格检查和对主机进行甄别和扩展作用下,有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速度,减少运行中不必要的故障产生,从而使电气设备的作用可以最大化发挥,并在此基础上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良好,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

5总结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智能化管理技术得到了更多应用,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工程施工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大大提升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减少施工问题的发生,提高电气设备利用率,从而确保工程质量良好。

作者:曾天海 单位:厦门中安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韩松.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15(21):149.

[2]刘永东.浅谈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技术[J].现代经济信息,2016(7):350.

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篇8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安全措施;可视化技术;继电保护;抗干扰能力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5-014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5.06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变电站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作为电力系统核心关键作用的变电站要接受更大的信息量,对变电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智能变电站作为新时展的产物,具有可靠性高、集成度高和先进的技术优势,代替传统变电站,提供网络交互和资源共享。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措施和相关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1 智能变电站相关概念

智能变电站属于目前较为先进的智能设备,具有可靠与环保等多种功能。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要求为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以及信息共享标准化,从而能够自动地完成信息的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以及检测等多种基本功能。

智能变电站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智能高压设备;另一部分为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智能高压设备主要包括智能变压器以及电子式互感器等。智能变压器与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依靠通信光纤相连,因而可以及时地掌握变压器状态参数以及运行相关数据。当运行方式出现改变时,设备根据系统的电压及功率情况,可以对是否调节分接头起到决定作用;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将会发出预警并提供相关的状态参数等,如此便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的运行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智能高压开关设备是具有较高性能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同时配有电子设备、传感器以及执行器,因此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监测以及诊断功能。电子式互感器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电磁式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缺点。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功能有两个:一是系统横向信息共享功能,主要表现为管理系统中能够统一获得各种上层应用的相关信息;二是系统纵向信息的标准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各层能够实现透明地对其上层应用支撑作用。

2 智能变电站安全措施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安全措施防范模式分为不同的智能安全形式,目前主要的保护系统跳闸方式主要采用:非常规互感器+就地合并单元(MU)+GOOSE跳闸;常规互感器+就地合并单元(MU)+GOOSE跳闸和常规互感器+常规采样+GOOSE跳闸。而以上三种智能模式涉及的设备均不相同,在继电保护过程中涉及到的设备主要包括GPS时钟、保护装置、智能终端和交换机。智能变电站的原理是使用以太技术代替传统的二次接线传递数字信息和模拟信号,解决原有接线处短路问题,将原有的接线装置高度吻合,使得网络数据流畅通无阻地传递下去。智能变电站运用大量的光缆,传输速度比传统的传输速度更快且安全性能更高,运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类似于一种快速报文传输机制,是智能变电站的核心技术。通过这种核心技术,将高速网络通信作为基础,提供各个节点以快速可靠的通信方式,解决传统跳闸问题,实现回路之间的智能化检测,为变电站提供可靠的运行模式和智能的管理。

继电保护系统检修模式。目前国内外的电力公司对继电保护系统通常采用事故检修、定期检修、可靠性检修和状态检修四大检修模式进行维护。通过对设备的可靠性评估、定期进行检修和实时在线监测的方式进行检修。本文将其归纳为继电保护停电检修和不停电检修模式,以带电完善设备和停电消除故障两种模式下,总结适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主变保护、母线保护和母联保护的典型安全措施。

2.1 线路保护安全措施

在一次设备检修过程中,一般采取的保护措施安全步骤类型分为:(1)采用电子式互感器;(2)采用传统互感器;(3)合并单元缺陷;(4)线路保护装置缺陷。对母线进行保护采取退出GOOSE的操作,保护运行中的线路和智能终端,故合并单元并将回路打开,后期退出软压板的操作,输入光纤取下线路保护背板SV。

2.2 主变保护安全措施

在一次设备检修过程中,主变保护检修校验的典型安全措施如下:(1)采用电子式互感器;(2)采用传统互感器;(3)主变保护检修校验;(4)某侧合并单元缺陷;(5)主变保护缺陷,需做保护功能试验。

2.3 母线保护安全措施

在一次设备不停电情况下,母线保护检修校验的典型安全措施如下:(1)母线保护检修校验;(2)220kV母线保护处理缺陷(只考虑母线保护缺陷,需做保护功能试验的情况)。对于已经投运的变电站,一般不会将全站母线停电进行检修,若出现全站某一电压母线停电的情况,可参考不停电检修的典型安全措施。

2.4 母联保护安全措施

当母联开关处在检修的位置,设备处于停电情况时,母联保护检修教研,典型安全措施如下:(1)采用子式互感器;(2)采用传统互感器。通过对母联进行保护和对智能终端投入检修压板,退出GOOSE启动失灵接收软压板,在母联保护下输入光纤取下,在合并单元段将CT和PT回路打开。而当母联开关处在检修位置,设备并不断电的情况下,采取典型安全措施如下:(1)合并单元缺陷;(2)母联保护装置缺陷,需做保护功能试验;(3)智能终端缺陷。

3 可视化技术研究

可视化技术作为解释大量数据最有效的手段而率先被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采用,并发展为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可视化。可视化把数据转换成图形,给予人们深刻与意想不到的洞察力,在很多领域使科学家的研究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大至高速飞行模拟,小至分子结构的演示,无处不在。在智能变电站的技术投入中也有很多模块是用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通过将技术手段转换成合适的图形显示输出,生成具有真实感觉的图形,对工程师的立体感官具有更好的理解,方便工程师在处理解决实际问题中更加有效地实施方法手段。

4 相关完善建议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对电力企业的运检维修工作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发展得日新月异的智能变电站简要地介绍了国内的概况,对安全措施方面进行了总结。随着对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智能变电站将成为一种全新的先进可靠智能体系,为人们的信息传送提供方便。在研究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本文对以下方面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1)220kV继电保护虚端子的标准化设计研究;(2)不更改220kV母线保护配置的改扩建研究;(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实时监测与可视化系统的开发与集成;(4)智能变电站安全措施可靠性研究与分析。

5 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智能变电站的概况,表明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当今电力系统的核心关键和未来发展趋势,新一代的继电保护设备将成为先进的处理器和通信技术的载体。另外,通过分析当前智能变电器的维修工作体系,总结了智能变电器所运用的安全措施,并提出相关安全隐患的解决措施,采用可视化技术手段,形象化给出路径的实现方案和解决手段,得出实施成果。随着对智能变电站研究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智能变电站运营和维修模式将进一步完善,最终实现智能变电站的稳定

运行。

参考文献

[1] 孙志鹏.智能变电站安全措施及其可视化技术研究

[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 赵志新.智能变电站SCD配置管控方案研究[D].华北

电力大学,2015.

[3] 郑众.智能化变电站在220kV文津变的应用研究[D].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