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8篇

时间:2023-08-27 15:17:06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融合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的内容都在探讨个体和他人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导人们采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中的挫折,这些优秀的传统思想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更加健康的心态和价值观念,消除学生的多种不良心理。因此,研究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牵头调查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显示,大约有30%的本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一数据是通过流调来获取的,而大学生自身的评价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显然,学生自己的看法和流调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造成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的因素呈现出多样性,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交往障碍、情感恋爱矛盾、就业压力等。国内大学大多采用封闭式管理,一个宿舍容纳4到8名学生,空间的局限容易导致学生之间出现摩擦或者其他问题,再加上大学生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经验还非常欠缺,当学生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时,常常不知如何处理,而人际关系问题、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又长期存在,对学生形成了持久性的影响,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干预和处理,难免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初期是焦虑,严重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变成抑郁。与此同时,国内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够普及,学生对专业的心理咨询还不够信任,不过这些情况都在逐渐改变,新一代的大学生已经开始更加积极地求助于心理健康咨询。[1]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的缺憾

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道家、儒家、佛家的处世观念和态度,其中有很多内容可帮助大学生群体解决当下的心理困惑。首先,大学生的很多不良心理来源于和同龄人的比较,学业的比较、相貌的比较、家庭背景的比较等,任何一个方面处于不利地位,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妒羡和焦虑心理。实际上这种对比的心态不仅仅困扰着大学生群体,即使是早已步入社会多年的职场人士,同样广泛存在这一问题。无休止的比较并不能让人获得更多的进步,只能让人心态失衡,产生一些过激的心理。对于这一点,可借助传统的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来加以化解,道家出世的态度正是要求人们不要过分执着于世俗的功成名就,放下比较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其次,正确看待人生的缺憾。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存在坎坷、曲折和不得志,关键是要正确看待,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积极弥补能够改变的部分。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然,这样的表达不是要求学生消极对待,而是不要形成偏执的思维。如果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放下比较,积极面对生活中的缺憾,必然能消除大量的不良心理。[2]

(二)唤起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树立理想信念

远大的理想信念是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期许,是自我实现的目标,缺乏目标的人往往行动无力而迟缓,容易被生活中的困难所束缚。拥有远大理想信念的人通常更加坚韧,能够克服眼前的小困难,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将来,这类人不易受到不良心理的干扰。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在“十三五”期间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进入“十四五”之后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新目标,大学生群体来到了时代的最前沿,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历史任务。[3]通过传统文化唤起大学生群体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以建设国家、实现个人价值为目标,树立起远大的个人理想和信念,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群体克服困难的能力,其抵抗不良心理干扰的能力也将大幅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对爱国精神的传承和歌颂,这些内容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促使大学生积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人具有社会属性,任何一个个体在当前的社会形态之下都不可能脱离与他人的联系,处理好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和谐的生活环境,这种心理状态将是健康的、积极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事实上导致大学生群体心理亚健康的因素中,人际关系障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独生子女一代相对更加自我,不擅长在人际交往中迁就或者妥协,难免会激发一些矛盾。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很多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例如,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待别人的不理解,不要生气和恼怒,采用平常心来对待。“一衣带水,守望相助”,这一思想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乐于助人,通常也能被他人善待,获得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一)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问题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等。在处理和他人的关系时从整体角度把握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尊重他人,换位思考。大学生在宿舍生活、校内集体活动以及日常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承尊重他人、换位思考的态度,这是每一个人和他人保持健康交往的前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大量类似的表述,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等。第二,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总会难免产生摩擦、误会或者冲突,传统文化提倡宽忍,意思是尽量包容他人对自己的无意冒犯,反应不要过激,容忍他人的小过错,这样别人也更加倾向于包容自己,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反之,如果事事都斤斤计较,最终可能产生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严于律己是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严格管理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冒犯或者伤害他人。第三,亲君子,远小人。待人以宽忍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味地妥协和忍让,传统文化中提出“亲君子,远小人”,意思是如果个别人员综合素质差、道德水平低下,那么学生也要积极保护自己,尽量远离这样的人。

(二)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开展挫折教育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生就是持续地经历挫折,而挫折会打击人的自信心、消磨人的意志,甚至让人一蹶不振。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因为学生在更早的时候就经常遭遇挫折,心理上已经形成了耐受力。[4]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和安逸,在进入校园之前没有过多集体生活的经历,当其远离亲人和原本的生活环境,进入到陌生的校园集体环境后,难免会产生不适应,并且这些学生在原本的生活中也没有遭受过较大的挫折,抵抗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各种挫折。中国传统文化中讲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意思是人生的祸福总是相伴而生的,是不可完全避免的,所以遭遇挫折也是正常情况,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再比如“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句子基本上都是引导人积极看待人生中的挫折,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丧失信心。

(三)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开展道德情操教育

党中央对新时代的教育目的做出了明确的阐述,那就是立德树人,先不去探讨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是应该优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心理,成为品质合格、道德良好、心理健康的成年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一个道德良好的人通常也能更加积极、宽容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中国传统文化中讲述道德情操的内容非常多。《论语》中说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智慧的人不会产生过多的困惑,具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过多担忧,勇敢的人不会惧怕。《战国策》中讲“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意思是别人做了好事要宣扬,别人做的坏事不要泄露。虽然不见得都正确,但是依然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四)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就业始终是困扰大学生的重要因素,甚至在学生毕业工作之后,这一问题依然会长期伴随。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价值观。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激发了贫富分化,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结果。在这种客观情况之下,学生难免受到功利思想的侵扰,形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价值观,进而导致在择业的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感受和价值倾向,有些人只关心职业收入,不去思考职业的价值和成长性。实际上,职业选择当然非常重要,但是也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体系、职业的发展空间等,不要形成一种唯金钱至上的心态。儒家的《大学》中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意思是仁爱者利用财富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仁者将自己作为攫取财富的工具。《礼记》中写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意思是德行是人的根基,钱财是末梢,最不重要。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个人和财富之间的内在关系,不用全盘采纳,但也存在参考的价值。

四、结语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每年的调查报告即可获悉相关情况。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可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人生中的挫折和遗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章冬云.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J].求知导刊,2016,50(10):61.

[2]余成武.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调适路径[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3):74-76.

[3]李瑞瑞.中国传统儒道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路径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21-22.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文化一体化的趋势,外来的文化渗入我国,对于我国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尽管大学生的总体是乐观自信、热爱生活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而,受到西方腐蚀性文化的侵蚀和渗透,大学生之中也出现了心理失衡以及道德失范的现象,我国高校也开始关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深入的思考和反思,并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之中,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更好地增强和优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为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一、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分析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哲学理念,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具有O其丰厚的内涵,中国儒家思想就极为推崇“和”的思想,并以其作为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内核,具体包括有:天人合一、致中和、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思想,它的思想特征表现为:尊重差异,追求多元;冲突融合,追求和谐;强调整体,追求统一。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承载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它通过自身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和行为方式的渗透和影响,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和合文化以其特定的、稳定的结构形态而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传统,在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培育大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

(二)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文化滋养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中,还可以促进人们追寻自我的身心和谐与内外一致,用这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之上,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达到追求和谐的教育境界,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二、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角度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缺乏共性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之中,追求心性的修养和提升,并追求理想的人格和道德水平,倡导人们通过调整身心的方式来修养自身的道德理念,并最终达到自身心理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体现出与“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的契合性,然而,现实却存在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隔离化现象,缺少彼此想通的共性内涵。在当前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突显的形势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试图采用西方的心理测量手段,来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和教育,而对大学生的心理背后的文化背景缺少关注,显现出极为有限的教育作用和功效,更无须谈及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和为贵”的思想的冲突性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和为贵”思想内核中,讲究个人内在心性的修养和教育,并认为只有通过发自内心深处的教育,才能将人体最大的潜能激发出来,最终达到心灵互通和共鸣的效果。而在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来看,大多采用西方的心理测试、心理普查、心理咨询等方法,讲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测量与考察,而对大学生的本土文化心理缺少关注,显现出与“和为贵”思想的冲突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阵地无法与“和而不同”的思想相一致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中,“和而不同”思想的主旨在于尊重差别、追求多元,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然而,现实却是,高校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设置在心理咨询诊疗室之中,这就突显出与“和而不同”的教育思想的矛盾,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极为明显的缺陷,例如: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充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明显不足;网络传播阵地较为薄弱等。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实现路径

(一)确立基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我们要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立足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上,使其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置于大学生人性的层面之上,以个人的身心和谐作为支撑,最终实现大学生个体的健全和理想的人格。

1、全面实现大学生的身体之“和”

在追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目标之下,要以大学生的身体之“和”作为基础和根本,首先要使大学生的身体内部处于健康的状态,使大学生处于精神饱满振奋的状态之下,在健康的身体之下才会生成健康的心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实现对自我身体的管理,达到身体内部的和谐。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的身体与环境之“和”,要使大学生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感受大自然和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自身与环境的和谐。

2、全面实现大学生的心理之“和”

要基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使大学生实现自我调控,在自省自察的方式之下,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自身道德境界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身,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并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实现内部心理的和谐。

要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人际观为指导,引导大学生达到人际心理的和谐,可以通过有效的合群路径,对大学生实施合群教育;还可以将大学生组建成一定的团体,进行合作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合作的精神和理念,从而生成人际关系心理的和谐。

还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处事观,引导大学生的处事态度和行为,要给予及时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大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以及可以利用的资源,直面心理困境,用平和的心态处理各种不同的处境,以达到处事的心理和谐。

3、实现大学生身心的融合

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大学生身心的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要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的认知能力,减少非理性的认知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要鼓励大学生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思考和分析问题,用宽容的心态寻求心理上的平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要提升大学生对自己情w的控制能力。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情绪也能导致疾病,因而要将情绪控制在合理的范畴之内,以此来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协调。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充分融合传统和合文化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克制情绪上的冲动,并通过有效的措施,发泄出自己的不良情绪,最终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健康。③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志力。大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于促进身心的和谐大有裨益。为此,心理健康教育者要设计户外心理拓展训练活动,在实践训练中增强和锤炼大学生的意志力,树立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达到身心的和谐。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融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并以其为指引,充分运用传统和合文化之中的弘道、内省、身教等理念,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劝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整合。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的“弘道”理念为引领,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劝服教育,主要是向大学生传输心理健康基本常识,了解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自我内心的调节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与自我教育相整合,达到受与教的和谐。

2、示范教育与修身指导相整合。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中的“身教”理念,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得以实现,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积极心智的表率。同时,教师还要对大学生提供修身指导,以传统和合文化中的“融突”理念为指引,追求修身指导中的心理和谐。

3、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整合。我们要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个体,倡导多元。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激增的形势下,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样化的趋势,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引,针对不同的大学生开展个体咨询,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状态,为大学生量身定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可以采用共情、朋辈关怀等方式,体会大学生的心理感受,从而更好地把握对大学生的个体咨询的尺度。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群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依循传统和合文化中“注重整体,追求统一”的理念,通过团体之间的团队讨论、角色扮演、情境训练等团体活动方式,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具有较好的渗透和融合作用,在传统和合文化之中蕴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思想,我们需要正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引入这个具有中国特色而具有哲学意蕴的和合文化,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指导和借鉴,从而在中国本土文化的根基之下,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 刘清,胡伟. 和合文化及其现代价值探微[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06)

[2] 崔人元. 中之论说[J]. 中国新时代. 2013(11)

[3] 姚炎祥. “和・和合・和谐”之思考[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篇3

关键词:“和”;传统文化;和谐

当前,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重点工作。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已有多年,但相关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就从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和”文化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基础。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基础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是由西方引进的实践性教育,此教育要想在中国发展就一定要依靠中国的文化基础。而我们国家最本质的文化就是“和”文化,同样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起始点,与中国的历史有着紧密的关联。

“和”的理解包括以下内容:①“和”而不同是文化核心内容,是以有差别的多元化事物为前提的;②“和”是有区别的、多元化事物的高度统一;③达到“和”即可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通过分析中国的传统历史可以看出,中国人虽然没有心理健康的概念,但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这一内容。因此,在初中心理健康的教学中,要多告诉学生相关的历史内涵,强调“以和为贵”的理念。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和”基础上才能有坚实的民族文化根本。这也意味着要形成以“和谐”为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具体有以下几个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实现初中生身、心和谐

人身、心和谐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个人生理的和谐,即为身体健康;第二,个人心理和谐,指人在心理过程中,作为与意识相一致,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也指个性心理与行为动机高度统一,有效确保人心理的和谐;第三,生理、心理的和谐,意识是身心平衡,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轻易暴躁发怒。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从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中所体现的“仁爱”即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常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告知学生,从以前的君臣关系至父子、兄弟、朋友等关系中,都包含了人际关系的内涵。我们所提倡的是礼让、自律、友好、宽容等,以“和”为根本,学会为人处世。由此可见,构建起和谐的人际环境与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存在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能要求所有人与自己一样,在多元化的价值社会中,每个人都要学会尊重并包容别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促进社会和谐。心理健康教育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关系到每个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与精神的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通过教学组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掌握自我调节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

(2)学校可以开展心理服务诊所,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化解因为消极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对生活、学习、社会的满意程度,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

综上所述,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体与心理的成长和发育时期,在这一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给他们灌输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以中国的传统美德激发起学生对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学习。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篇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大学生德育必须要能够汲取其中的营养,保持中华族群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原因有三:一是当代大学生有责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是祖国建设未来之栋梁,其思想也将代表将来国人的思想,从国家族群发展的角度讲,大学生必须要能够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二是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中国文化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导向。大学生有必要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走在前列。三是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必然结果。当前,中国大学生专业水平提高得很快,但人文素质却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如自杀、同窗相残、痴迷网络等,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的塑造,很多大学生为人处事以西方利己主义为信仰,发生了很多令人痛心的事情。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但要专业素质好,而且还要重新塑造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素质修养,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大学生德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一方面将使大学生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将能够塑造其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观的心理素质,从而有利于其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传统心理健康观的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得以继承和发展。

2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的转变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基本是以西学为主,以国学为辅。从实践来看,这种模式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就曾指出:中国心理学发展老是离开本国的实际情况,盲目地紧跟在外国人的尾巴后边跑。这种嫁接过来的模式虽然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1)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传统文化根基的基本培养。随着中国实力的日益增强,国人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培养。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一个盲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问题才逐渐被重视起来。那些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陈旧的观点越来越受到批判。站在新的起点回顾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发展,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德育思想尤其是科学心理学对我国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但由于长时间里,很多专家学者盲目照搬照抄西方心理学,造成了我国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根基并不扎实。从文化角度来看,心理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归宿,不同族群的心理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文化对人的心理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大学生德育缺失了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必然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中西方心理健康教育观缺乏全局性考虑。从伦理学角度来看,东西方文化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即东方文化注重伦理,西方文化注重规则。比如医学上,中医注重调理身体机能以治本,西医借助技术治标。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普遍流于注重西方心理学教育手段,忽视自身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理念的引导,不能够把二者很好地结合,不能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布局。而以西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施教则主要是倾向于借助心理辅导咨询等技术手段进行,往往忽视大学生内在的文化特质,这样施教的效果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全局性思维,即要把每个“问题”学生当做一个系统,要把整个学生群体当做一个整体,要坚持中西方心理健康理念并重。

(3)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理念的主动性引入。从大学生施教主体来说,大部分德育教师对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缺乏引入主动性。这个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性原因也有客观性原因。一者是自身知识的短板效应,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与掌握。二者是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来讲,缺乏时髦性,不容易让人感兴趣。三者是目前也没有成型的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模式引为参考。四者西方心理健康观比较成型,且其容易操作。因此,大部分教师往往主动借助于西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施教。大学生德育引入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将有利于打破目前以西方心理教育方法为主的德育工作模式,更为主要的是,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将从文化的角度介入到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去,必将从根本上切合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从而提升德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3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品格的完善

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可以通过其具体内容完善大学生的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庸”行止有度,维持心理平衡。中庸,即用中,出自《论语•雍也》,《论语•雍也》讲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是修身养性、内修外化的一种适度平衡,包含了防止极端、偏激,保持不偏不倚“适中”的意思。这对于大学生调节心理平衡,调控情绪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2)“内省”积极审视自我,健全自我意识。“内省”由孔子最早提出,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内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心理调节的重要内容。所谓内省是指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亦称“自省”或“自反”,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内省重要的心理作用在于孔子所说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看到别人有不好的地方,反观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学生加强内省,就是要通过不断内省实现自我意识逐渐健全完善。

(3)“贵和”处世,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提供了一条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则。“贵和”即和为贵,“和”意为和谐和睦。“贵和”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贵和”思想是古代哲人先贤关于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智慧总结,体现了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贵和思想衍生出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不朽原则—“忠恕之道”,即孔子所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也就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底线,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地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可实现普天下和乐的理想状态。贵和思想将对解决大学生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大有益处

(4)“义利”进取,塑造正确价值观。义指道义、信义、正义、公平合理,利即利益。义利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义利观提倡重义但也不忽视利,要取之有道。《论语》中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墨子认为义利关系是统一的,“义,利也”,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这是一种合作互利。传统文化的义利观值得大学生学习借鉴。正确的义利观对健康心理的发展是一种正确导向,有利于大学生抵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行为,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5)“内圣外王”修身,塑造健全人格。儒、道讲内圣外王,即内心、自身要提高道德修养,达到圣贤境界,同时也要践行仁义之道。孔子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强调“心正而后身修”,从而达到“德润身,心广体胖”,意思是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修养,就能心怀善,心无愧怍,进而感到舒泰宽阔。孔子还提出:“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与心理平衡的关系。大学生拥有“内圣外王”修身的心态,则可内心强大,正心进取,塑造健全人格。

(6)“刚健”自信,积极入世。《易经》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人应该效法天地刚健运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且具有持久力。孔子特别重视“刚健”的品德,认为这是“有为”的重要条件,《论语》讲到:“刚毅木讷近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刚健”思想就是要使人树立自尊自立自强关键,能够积极入世,不逃避,不消极。这种思想可以坚强大学生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其奋发有为的精神。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篇5

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美好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43-02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在过去的几年中,教育部等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社会和时代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科学的解释了有关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及方法措施等问题。目前,国内各个高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吸收国外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工作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不过,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水平等反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在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较长,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与较为完善的服务。而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心理咨询,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只有短短的近30年,发展时间较短自然会带给国内心理教育以经验不足和规模不足的问题。此外,在西方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中处于主要环节,他们的服务领域广阔,任务量大。美国几乎每所大学都有专门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机构,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的英国,其大学每年经费支出中有3000万英镑用于为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加拿大、日本也几乎所有大学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来服务校内学生。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虽然已经有一定的普及,但其所提供的服务却有很大的局限性。

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有成效的关键点还在于能否找寻到一个有效的关注点,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于潜在的或已经出现的心理健康症状并对其进行解决或预防。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一种广泛性和普及性,会使大学生回避自己的不足,这也就需要我们将心理健康的关注点有相应的转移,更好的使学生接受该方面教育。

2 用新思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注大学生美好情感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心理趋于成熟、人格不断完善、未来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自我确定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将会在成长中遇到更加多样的问题,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这要求大学生拥有更好的心理素质。采用何种方式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是高等学校进一步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当下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就业渠道、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元化,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压力,因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高校学生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往往是营造良好内外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明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整合教学、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例如,某些高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开拓素质教育途径,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将心理健康与德、智、体、美等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实现各方功能互补。学校还应重视学生社团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学生建立心理社团或兴趣小组,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紧密联系学生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在这种情况下,以学生美好情感为关注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应运而出。可以将这种新的模式解释为教育主体培养大学生的美好情感为落脚处,充分运用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从各方面入手,使用多种方法,以实现心理健康的关注点有效的转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更好的加强。在运用该模式的过程中,教育主体应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帮助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等,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养成新时期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在该模式下,教育主体将在一定程度上变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而采取能够更好的与学生交流的、更能够调动大学生积极性的工作方式。

3 如何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3.1 注重传统文化精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能给人宝贵的思想道德启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具有民族精神、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历史与实践的积淀,随着社会发展不断革新与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党和国家尤其重视并强调传统文化精华的价值,多次指出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民族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不断成长,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培养不惧艰险、敢于面对、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主动融入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进程当中,积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将包含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开展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古代典籍、经典思想等,其中的为人之道自然不少,从中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拥有特色还很好的发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传承我国传统经典有很大的作用。

3.2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者的素质

这一点与目前的思路比较相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精细、具有较高专业性的工作,要求有关工作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现阶段最紧迫的工作,是建立一支以专业人才为主体,专业互补、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这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力量。学校可以在学生中挑选一些对心理科学感兴趣、乐于助人并有较强责任心的同学,通过多种方式对他们进行有关培训,帮助他们他们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帮助他人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一定的工作机制,培养其成为学生骨干队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

在新模式中,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有益的文化传播,促进学生美好情感的养成。学生情感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任务,在不同阶段上的教育者要能够较好的衔接上去,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良好情感的培养,这就对心理健康教育者提出了又一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是创新机制加强教育者群体素质,需要其能够针对不同的个体解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材施教,加强平日的培训和交流。

3.3 国家、学校与学生三位一体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只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够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只有国家有关部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其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学校要能够接受大方向的支持,但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各校各地要能够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当然,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当代大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创新力较强,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各高校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巨大力量,让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参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发展。实现国家、学校与学生的三位一体,促进其整体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

3.4 积极借鉴、多种机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不通地区的心理教育都有不同的特点,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能够积极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以台湾地区为例,目前,台湾地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了教学、训导、辅导一体的教育模式。台湾教育界认为心理辅导是一种助人的历程和方法,是由辅导教师根据某种信念,提供某些经验,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台湾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主要有普遍化与制度化、“三级预防,全员参与、投入充足,配备齐全”等,通过加强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促进其心智的发展。在台湾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也经常会通过传播传统文化、古典文化等,用以提升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我们可以吸取其在运用传统文化方面的经验,运用较为合理的方式将其优势融入自身的体系中。

借鉴多方经验并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多种机制培育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使其成为更全面的人、完整的人,这将是现阶段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黄俊杰.迈向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的新境界:从普及到深化[J].交通高教研究,2002(4):3-8.

[2] 张德启.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发展及其特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9):91-96.

[3] 贺倩.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探讨[J].湘潮,2009(8):44-45.

[4] 佘海舟.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招生考试,2007(16):53,60-61.

[5] 张晓波.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6):94-96.

[6] 蔡宝鸿,齐平.国内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比较[J].基础理伦研讨,2011(28):70.

[7] 赵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

[8] 李晓飞.高校“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1(12):7-8.

[9] 周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J].江苏高教,2011(5):130-132.

[10] 郑敏燕.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J].安顺学院学报,2011(2):41-42,46.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篇6

关键词:传承;创新;教工;文体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046-02

经济飞速发展,一些年轻人对世界品牌、西洋节日越来越熟稔,谈论起来如数家珍,但却可能对我们民族历史悠久、传承几代的老字号或是固有的一些传统节日知之甚少。这一现象不能不提醒人们注意,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已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1]最近几年,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奏在快速提升,人们承受的各种压力也在不同程度地增加,同样,高校教工也面临巨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开展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提高高校教工健康现状、丰富创新高校教工文体活动形式的重要途径,又是提升每位教工家庭幸福指数的内在需要。

一 传统体育项目是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与实现高校教工健康目标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如何充分利用河南的历史文化优势,来建设和发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要求,“传承”与“创新”是河南高校要义不容辞的责任,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传统体育文化是华夏民族在与自然环境的漫长斗争中,逐步建立起的对生命健康理论与方法的总结,无论是在国家和社会发展各个层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弘扬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统计,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与竞技类项目、传统舞蹈类项目均属传统体育项目,遗产名目繁多,范围较广,是民间特色文化,蕴含着舞蹈的韵味、杂耍的绝招,如陈氏太极拳、少林武术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苌家拳、岳家拳、心意六合拳等省级文化遗产,一些市级文化遗产项目(如罗汉拳、九宫八卦阵等)在传统历史文化中留下辉煌灿烂的一页。这一系列项目均是在高校开展健身活动的理想方式,如果得到适当的重视、利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在高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使教工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使传统体育文化渗透于职工们的学习生活、健身锻炼、日常起居、健康饮食、人际交往和情绪调控等诸多方面,对全方面提高广大教工健康水平可以起到极佳的作用。

二 高校教工文体活动在传承创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教工文体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以期通过文体活动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调整人们的生活情趣,改善人们的生活品味,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加快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证明这项举措确实收到一定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教工文体协会开始出现疲软,走下坡路,这让人心生担忧。[2]高校教工文体活动内容已略显单一,组织形式缺乏创造性已不能满足职工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引入是创新开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发展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1.缺少深入宣传。现在多数文体活动主要是校园网上登出通知,没有相应的后续宣传动员工作,广大教职员工对活动的传统意义根本没有多少了解,对一些传统健身项目特征内涵知之甚少,缺乏兴趣感,出现随大流、凑热闹,少有积极性、主动性和意向性,因而他们参加活动也是左顾右、身不由己,缺乏主动、激情和投入,成效自然不佳。

2.组织松散。高校教工文体协会大多是群众性组织即民间组织,很少有章程,大多以自愿入会为主,且很少有固定、长期的活动计划,正是基于这一点,一些协会管理呈现出“少组织”,“无章法”的现象,会员流动性也很大,随意性很大。

3.形式单一,开展不够深入。开展文体活动是最直观的职工活动,但目前大多停留在传统模式(如篮球、排球等比赛),创新形式较少。对于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数只会联系到武术、太极拳等大众普及的项目,活动形式单调、无新意,对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知之甚少,且对每一个传统项目的健身用途和功能缺少深刻理解,大多数职工只是表面上参与,没有实质上接受,这对进取心较强的青年教工必然缺乏持久的吸引力,敷衍、应付就会出现,难以感受到文体活动带来的爽快和愉悦,久而久之,在他们心中淡化,可有可无。

三 高校教工文体活动对传统体育项目创新实践平台构筑的路径

1.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理念,深入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理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自我锻炼能力,以期实现人体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中,获得平稳、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3]在面向全体职工实施健康教育时,传统竞技体育应作为教工提高身体素质的常规化健身手段来出现,而不应只是文化教育目的。学校健康教育应以前瞻和发展的眼光,向广大教工群体提供系统科学的健身理论和知识,简单易用的健身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工们的参与热情。并以此要求来规划和开发出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健康理论体系、项目保障体系、效果评价体系等。根据教工的身体、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将传统体育规律、传统养生知识、身体锻炼方法、保健理论和手段等,编制到各种活动形式中去,能够及时的对自我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并有能力实施有效的自我锻炼。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篇7

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开设心理讲座和心理课程、开展心理辅导、宣传心理知识等心理操作技术的运用,却忽视了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持续影响,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达到的效果有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注重运用传统心理操作技术的同时,应该考虑营造和谐舒适的校园环境。

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局限

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自身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及其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治疗等途径,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展开,所采用的典型技术就是心理操作,即通过心理调适来预防或矫治人的心理问题。

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依赖心理操作技术,忽视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导致在心理调适过程中难以排除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在使用传统心理教育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尽力控制环境因素势在必行。

二、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93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其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环境看成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并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宏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子系统。环境不是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系统”。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其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其他子系统,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发展。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能够找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进而为及时、有效的干预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新举措

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其中并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五个子系统,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指明了方向。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是其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甚大。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尤为重要。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可以心情愉悦地学习知识、享受生活之趣。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则会使学生注意力涣散、胡思乱想,既影响学生学习、破坏学生心情,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不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

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大家庭,那么班级就是学生的小家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关心同学、共同奋进的互助集体。在这样的“小家庭”中生活,每个学生都心情舒畅、困有所助,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

环境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甚大。生活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会油然而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从而使人情绪愉快、精神焕发。相反,身处污秽、嘈杂的环境之中会使人心绪不宁。因此,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裨益。校园环境的美化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种植花草树木、修建人工花园和清洁校园卫生等方面展开。

2.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想深入地了解学生,除平时观察和交流沟通之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极其重要。而且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作为学生成长中的系统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有必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只有向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发展潜能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家长交流既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调节其心理困扰,预防其他心理困扰的发生。

3.全面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社会文化、习俗和法律等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外层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也是智能多元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些都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一致,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背离社会文化的要求,学生就会产生不适感和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保证学校各项举措与社会文化的总体要求具有同步性。

4.关注突发事件给学生心理带来的冲击

布朗芬布伦纳把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看成是历时系统,认为生态系统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须注重恰当处理突发的生活事件,最大限度地防止不利事件对学生心理造成消极影响。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篇8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生态学取向

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取向的必然性

纵观当前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首先呈现出单一学科研究的特点。心理健康是心理学这一学科关注的问题,研究成果众多。但是正如心理学的分裂与破碎一样,心理学内部各派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歧也在加剧,每一个心理学派别所界定的只是心理健康标准的某一层次、某一部分。

其次,心理健康研究缺乏宏观的理论深度及微观生活世界的现实性。已有的大多数研究并没有真正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使得既缺乏必须的理论准备,又很难真实反映人的生活状态,缺乏适用于现实生活的有效性。

第三,心理健康的研究西方的多,本土的少。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对西方各心理学派的心理健康观进行甄别、阐释、转述和验证上。基本上在西方标准的框架内,根据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界定,以西方心理学研究心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的研究,因此造成心理健康研究混乱不一,同时又不能产生实际效用[1]。

对生态学取向的探讨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生态系统用整合的视角来看待科学问题,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共同趋势――生态学取向。生态学取向具体地表现为各个学科纷纷把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建立相应的交叉学科。生态学取向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倾向有增无减,心理学与生态学的结合形成了新的重要的学科――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生态学的方法论和生态的方法是指以生态的或共生的观点、手段和技术来考察、探讨、干预生活世界、生活过程和生活内容。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2]。

生态学取向对心理健康研究的意义

对心理健康理论研究的意义。如同心理学的分裂与矛盾一样,心理健康的研究也面临分歧与争吵的困境。困境的产生主要缘于心理学内部各学派对心理、心理健康本质理解的片面性、孤立性。生态学的方法论提供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等,可以带来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对象或者关于人的心理的理解,关于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式的理解上的重大改变。因此,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的方法论,就是要将人的心理健康放在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整体中进行研究。既考虑到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考虑到心理健康发展的动态历程。这种思路有可能使心理健康研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建立系统、合理的心理健康观。

对心理健康应用研究的意义:首先,对个体的健康与成长的价值。个体的生存价值体现为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个人目的实现是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联的。个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个体的行为,而要了解个体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他所处的环境。个体的行为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生的,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个体和环境的方向发展。另外,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如果人们有目的地控制行为的环境,有意识地促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加强对个体行为的正确引导,就会有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长远的稳定效果。其次,对社会、环境的价值。人类与环境本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破坏了人类文明圈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人类与环境的冲突,如人炸、能源枯竭、生态恶化等。生态学观点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反映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生态学观点强调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类与环境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引导我们从一个更深入和更基础的存在的层次来解决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

对今后心理健康研究的展望

我国心理健康生态学取向的研究少而散,缺乏系统、有序的研究,因此,今后仍要加大研究力度。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的说法,但却包含丰富的心理健康观、心理调整或心理治疗的思想。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心理健康思想,以指导心理健康的维护及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另外,在对传统文化中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进行分析时,也要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考察。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从传统文化到心理学化的方法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对传统的东西进行科学化的解释,使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与当代心理学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又要加强传统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可操作性,使之能够为人类、为社会、为环境造福。

在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生态取向的考察时,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考察的视角包括传统中国文化对心理健康、心理异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深入探索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应从生态学的视角,将个体置于其所在的生态环境中,综合考虑心理健康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