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儿童健康教育知识8篇

时间:2023-08-27 15:17:05

儿童健康教育知识

儿童健康教育知识篇1

关键词:儿童;健康生活;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1.003

1儿童生活现象扫描

早晨上学,总有一些学生在车上吃早饭,快到学校路段时,匆匆啃上两口下车。这样的饮食方式怎能保证消化吸收的质量,这样的早餐质量如何保证半天学习和锻炼的营养和能量。在升旗仪式集会的时候晕倒的学生中,多数是早饭吃得少,个别是没吃早饭的。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体质必然下降。

学生不小心崴脚了,韧带或肌肉拉伤了,他们不懂得处理的方法,有的忍痛继续活动,有的坐在地上揉揉疼痛部位。跑完步后,就地坐下,甚至躺下,根本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向前摔倒时,不懂得向前顺势滚动,习惯用手撑地,往往造成骨折。

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作为一名体育与健康课的老师,应该让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必备的知识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能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儿童健康生活需要哪些知识

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丰富多彩,可谓浩如烟海,教学中只能选择少数一部分必须传授的知识。而本文要探讨的儿童健康生活需要的知识也是属于必须在体育课中学习的。儿童现在和未来健康地生活是与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密不可分的,我们体育教师应将儿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为教育资源,与相应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让他们感受到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的意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那么,究竟哪些体育与健康知识是学生健康生活需要的呢?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三大类: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营养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安全运动的措施与预防。(详见下表)

3如何有效地教学儿童健康生活需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

3.1在实践案例中渗透

实践教学是体育知识的主要传授平台,主要方法是结合一些教学环节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渗透。如在课堂开始部分要检查学生的服�b和鞋子是否合适,口袋里有无尖锐物品等,在对学生提出安全要求的同时并让他们懂得由此会造成相关的危害。在准备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明确不同的运动要做不同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受伤,还可以更好地在运动中得以发挥。在基本部分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在体验各种动作的基础上知道相关动作对身体的锻炼作用,熟悉锻炼方法,为以后的锻炼打下基础。总之,让学生在知道应该怎么做的同时,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体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底,有备无患,要到用处,信手拈来。只要体育教师具备将基础知识渗透在实践教学中的意识,始终贯彻并加以坚持,随着时间的积累,所传授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是海量的,而且会是学生印象深刻和牢固的。因此,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渗透体育知识的做法,是一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做法,是以运动规律指导体育实践的做法,是受学生欢迎的做法。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很多内容与学生的运动实践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因此,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应该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比较典型的案例,有针对性地教学,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考和讨论,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相应的解决方法。比如扭伤后,大多学生不懂得正确处理方法,有的继续运动,有的还要搓揉扭伤部位,有的马上去贴止痛膏,由于处理不当,会使扭伤部位更加肿胀,直接影响恢复。正确的方法是:扭伤后要立即停止运动,马上进行冷敷处理(可用冷水或冰袋),抬高伤肢,过24小时后情况缓解时才能热敷或贴止痛膏。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不少诸如此类的生活方面的小误区,关键是我们要及时去发现,及时去分析,让学生懂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而应该怎样做。这样教育,我们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结合突发事件,进行教育。

3.2在媒体辅助中增效

体育教师应精心准备每一节室内理论课,因为室内理论课是传授体育知识的主战场。在室内理论课教学中,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如在营养方面知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让他们感受到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对于有些营养知识,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关注的程度不同,则采用网络教学法。课前设计好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无穷的资源库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进行有关青春期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录像片段,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识。体育教师应将重点传授的体育保健知识精心制作PPT,将一些学生难懂的知识用动画、图文并茂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有效地消化吸收相应的知识点。

体育教师还可以借助媒体开设体育欣赏课,体育欣赏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运动兴趣,熟悉技战术和规则。欣赏教学一般采用评论欣赏和随机欣赏两种方式。评论欣赏的方法适合于小学的高年级,随机欣赏适合于小学的低年级和中年级。评论欣赏要求教师在课前精选一段篮球、足球等体育比赛的视频,上半节课让学生欣赏,下半节课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评论,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球队,来评论自己一方或对方的优点及缺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技战术基础,而且在欣赏比赛前可以先抛出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评论欣赏有利于学生熟悉技战术,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比赛的欣赏水平。随机欣赏可以安排在重大比赛期间观看现场直播,也可精选一些视频进行播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体育比赛的常识,学会欣赏体育比赛。在欣赏比赛的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位现场的讲解员,要把一些专业的术语进行解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看得懂比赛。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充满了好奇,在我的精彩讲解中不时地冒出一个个小问题,好多是与比赛方法、规则有关的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能掌握不少运动知识。【2】我还要求学生课后能陪爸爸妈妈看一场相同项目的比赛,并做一回小小讲解员。3.3在养成教育中培养

作为终身体育基础的学校体育应当是一种重在养成的教育。学校体育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生活习惯、生活技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是蕴涵着“生活习惯”的教育,这些教育可以“内化”并付诸学生的生活实践。因此,学校体育可以使学生热爱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不仅在课堂中进行,也要结合学生生活的一点一滴进行。如每天放学时,总能见到不少学生边走边喝着牛奶,我碰到后总要向他们教育一番。让他们明白空腹喝牛奶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因为空腹喝牛奶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喝牛奶要在腹中有淀粉类食物的基础上,最好是在早餐时或晚饭后、睡觉前。他们听我讲后,基本能做到把牛奶带回家去。又如有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饭上学,有的边吃饭边看电视,有的吃过饭后马上做作业等,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为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关研究显示,家庭成员的生活体育习惯与小学生的生活体育习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小学阶段,儿童在生活体育活动方面并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自主能力,其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受外界特别是家庭成员行为习惯的影响。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体育活动的家长陪同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自主行为能力有所增强,家长陪同率下降,调查发现,家庭成员有生活体育习惯的小学生有规律地进行生活体育行为习惯的比例较高。面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趋下降的趋势,除了学校体育途径外,家庭也应肩负起一份责任,要高度重视,与学校体育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小学生体质问题。【3】家长要重视学校在平时和寒暑假布置的体育作业,监督引导孩子完成。有体育特长和锻炼习惯的家长要发挥自身优势,影响孩子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如现在朋友圈流行的晒行走步数也可以让孩子试试,激发孩子的兴趣。不少家�L在儿童时代能熟练地玩一些民间体育游戏,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因为,民间游戏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游戏方式,其种类繁多,趣味性强,能够促进少年儿童身心愉悦发展和智力发展;而且民间游戏简单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适合学生课余和闲暇时进行。亲子同玩民间游戏,既能有效锻炼身体,还培养了亲子感情。

3.4在多元评价中巩固

儿童健康教育知识篇2

【关键词】 健康教育;社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

社区儿童保健对于整个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计划免疫的目的在于提高儿童免疫率,增加全民身体素质,而对于社区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接种率。本文就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随机性在本市10个社区选择的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提供有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性选取本市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10个社区的儿童家长共2000名,0—3岁儿童2034名,其中儿童的父亲、祖父或外祖父共1060名,占53.0%,儿童的母亲、祖母或外祖母共940名,占47.0%。随机将2000名家长分为2组,观察组1000名,对照组1000名。

1.2 健康教育方法 给予观察组儿童家长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根据每位家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的差异,给予其具有个性化的、灵活的、具有多样性的健康教育。具体方式包括发放宣传单、宣传册,于社区公告栏上张贴宣传画,开展社区周末讲座,提供电话咨询服务等。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计划免疫的概念、计划免疫具体程序、疫苗预防的传染病范围、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疫苗接种副反应、疫苗价格以及疫苗接种后相关护理等。对于对照组的儿童家长给予其6个月的常规宣传教育,利用日常护理时间向家长口头传授关于疫苗接种的预防疾病类型以及接种时间、接种注意事项等2。

1.3 评价标准 本文制定了与计划免疫相关的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计划免疫基础知识、免疫程序了解程度、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所有调查问卷在两组进行健康教育前发放一次,在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后发放一次。对比两组在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后,对于预防接种的信任感、对医务人员的满意程度、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健康教育的总达标率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2.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与计算,组间比较才有t检验,以P

2 结 果

本次调查2000名家长,男性家长1060名,女性家长940例,年龄为22岁至60岁不等,平均为(29.8±5.6)岁。其中80%为农村户口,20%为城市户口,55%为初中文化,45%为高中及以上文化。对比两组家长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经济情况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家长对于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知晓率为83.8%,对照组的知晓率为52.0%,P

3 讨 论

根据本文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形式对社区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儿童家长能够明显提高对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水平,意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还能够调动家长对于儿童接种的积极性,让家长带着儿童自觉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接种4。实施健康教育还能够有效地消除家长对于预防接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恐惧与紧张心理,让他们掌握在发生不良反应时该如何进行处理。关于健康教育的上述优点能够提高预防接种质量,达到计划免疫知识普及的目的。

健康教育在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其自身素质,使其能够掌握计划免疫专业知识,树立良好的形象。因此由本文研究结果可得,通过健康教育后,儿童家长对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满意度以及对预防接种的信心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社区儿童家长给予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既有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凝聚力与合作能力,又能提高社区儿童家长对医务人员服务的满意程度与对计划免疫的知晓率。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应在各个社区推行与计划免疫相关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何金红.健康教育在计划免疫工作中的效果评价[J].广州医药,2009,38(3):69—70.

[2] 周爱庆,陈万庚.542名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现况调查[J].中国校医,2010,19(2):48—49.

儿童健康教育知识篇3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卫生院 浙江省宁波市 315613

【摘 要】目的:针对在社区当中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家长获得计划免疫相关的知识的实际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80 例儿童家长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0 人。对两组儿童家长行以不同形式的教育模式。结果:两组儿童家长都接受过健康教育之后,实验组的家长无论在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上还是健康知识的全面了解程度都要比参照组高很多,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针对在社区当中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家长获得计划免疫相关的知识的实际效果非常理想。

关键词 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知识;家长;社区

通常情况下,对于计划免疫相关的健康知识普及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以社区作为基本的单位,儿童尚且处于幼年的时候来进行,将计划免疫作为工作的指导,对所有的儿童进行保健工作以及免疫接种,以此来加强儿童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能力,进而控制并且消灭可能致病的病原体[1]。因此,本次研究将针对本社区当中的80 例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普及程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非常理想,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 年4 月到2015 年4 月期间在本社区当中接受过接种疫苗儿童的家长当中随机选取80 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80 例家长均已经同意并且签署了同意协议。

1.2 方法

1.2.1 分组

首先,将80 名家长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0 人。参照组当中,男性家长16 例,女性家长24 例,平均年龄是(28.23±5.91)岁;实验组当中,男性家长17 例,女性家长23 例,平均年龄是(27.89±5.82)岁。全部家长在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上都不具备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2 方法

参照组的家长进行常规化的口头健康教育,即在对儿童进行接种的过程当中口头讲解对于疫苗的接种前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等;

实验组的家长则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依据家长不同的年龄段以及文化程度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方式,全面介绍接种的疫苗包括价格以及特性等情况。

1.3 临床观察指标

在健康教育进行之后,统计儿童家长对医护人员是否满意、对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等进行分析。对医护人员是否满意使用满意程度调查问卷来进行调查,按照满意程度分成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总体满意概率为满意和一般的总和;对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使用知识问卷来进行调查,共10 道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对医护人员是否满意

实验组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情况为:满意22 人,一般15 人,不满意3 人,总体满意程度为92.5%;参照组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情况为:满意19人,一般11 人,不满意10 人,总体满意程度为75%。两组对比,P 值约等于0.033,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2 对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

实验组的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情况为:8 道题以上21 人,5 道题以上17 人,5 道题以下2 人,答对一半以上的家长比例为95%;实验组的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情况为:8 道题以上12 人,5 道题以上14 人,5 道题以下14 人,答对一半以上的家长比例为65%。两组对比,P 值约等于0.0007,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3 讨论

经过本次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总体满意程度为92.5%;参照组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总体满意程度为75%;实验组的家长对健康知识比较熟悉的比例为95%;实验组的家长对健康知识比较熟悉的比例为65%。这两组数据相对比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这样的研究成果也与邹丽萍[2] 老师在其著作当中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

在实际的社区医疗工作当中,健康教育属于是一项比较有组织的实践教育类活动,当前医疗环境以及医疗模式都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对于保健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健康教育渐渐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

健康教育可以选择的形式比较丰富,可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儿童接受保健以及接种的重要性,让家长帮助儿童建立起非常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身体的健康,降低感染疾病的概率。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医护人员可以与家长进行比较亲密的沟通,建立起非常良好的相互关系,并且提高信任度,消除家长对于接种的偏见[4]。

在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提高社区医疗机构当中的医护人员的合作意识以及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提高社区当中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有非常正面的社会效益。另外,通过健康教育才能为儿童家长提供系统化、科学性强的健康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医护人员不断督促自己提高专业水平,丰富专业知识,进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修养,这一点从上文的研究当中,实验组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上就能体现出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在社区当中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家长获得计划免疫相关的知识的实际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值得在实际的社区工作当中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佃凤. 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基本现状及健康教育[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1):2053-2054.

[2] 邹丽萍. 健康教育对社区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653.

儿童健康教育知识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家长参与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02-01

儿童社区预防保健工作对保障社区儿童健康、促进儿童正常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人,其预防保健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社区预防保健工作的成效[1],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工作,对本辖区内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小区内的婴幼儿及家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80例婴儿中男婴儿46例,女婴儿34例,年龄3~12个月,平均年龄(5.9±2.1)个月,80例家长中男性21例,女性59例,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6±2.3)岁;观察组80例婴儿中男婴儿44例,女婴儿36例,年龄3~12个月,平均年龄(5.7±2.2)个月,80例家长中男性19例,女性61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8±2.5)岁,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年龄、性别、家长文化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包括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二楼楼道内张贴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宣传画,制作板报并按时更换,发放儿童健康教育手册,在疫苗接种日向家长进行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教育等。观察组给予特殊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实施健康教育前由儿童保健科相关专家对担任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系统培训,促使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掌握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实施准则、调查问卷发放方法及实施健康宣教过程中应注意事项等,提高工作人员健康宣教水平;(2)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小儿感冒、腹泻、湿疹、小儿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婴幼儿贫血的预防与治疗等婴幼儿常见病预防与治疗,生长发育监测的意义、婴儿各月龄体重、身高正常值,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辅食添加时间、原则等,Ⅰ、Ⅱ类疫苗种类、各类疫苗接种时间、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3)健康教育形式:根据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兴趣爱好等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定期开展儿童保健相关知识讲座,通过专家宣讲、播放录像带、组织家长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注意了解家长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根据家长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实施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知识讲解;采用电话、短信、QQ群等联络方法为家长提供健康咨询,耐心解答家长疑惑,建立起与家长间的信息反馈、互动系统,丰富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1.3 评价指标采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制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监测、常见病预防、母乳喂养与营养和疫苗接种四个项目;调查统计婴幼儿定期健康体检的参与率及婴幼儿定时接种疫苗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婴幼儿定期健康体检参与率及婴幼儿疫苗按时接种率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比较,P

2 结果

2.1 两组家长健康教育前后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 两组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后,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均较实施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提高(P

3 讨论

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随着婴幼儿活动能力逐渐增强,接触感染源的机会也逐渐增加,因而婴幼儿时期的预防保健工作十分重要[2]。家长是婴幼儿的监护人,其对预防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效果,对婴幼儿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而以往有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较低[3],从我中心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实施健康教育前,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因此加强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十分必要。

我中心在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对婴幼儿家长实施特殊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对家长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从实践结果来看,实施系统化、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后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婴幼儿定期健康体检参与率及定时接种疫苗率明显高于一般健康组,表明对家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的特殊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婴幼儿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提高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促使家长配合儿童预防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红芳.健康教育对预防保健的促进作用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3,(12):43-43,44.

儿童健康教育知识篇5

【摘要】目的:探讨广州市萝岗区儿童家长健康教育需求。方法:设计自拟问卷,对广州市萝岗区260例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该地区基本的儿童保健已得到满足。但社区儿童保健面临诸如:儿童心理行为、肥胖、影响母乳喂养的社会因素等新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儿童保健的实施上起着重要作用。结论:应进一步拓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内容,满足新时期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做好儿童保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儿童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健康的全面发展,是今后儿童保健研究和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儿童保健;服务需求;健康教育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ealth information needs of 260 parents 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DongHai-peng Ma Xin-liSu Hong-mei Yuan Hui-rong Zou qing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parents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Methods:Design the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parents. 260 parentswere enrolled 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Results: The region basic children's health care been met. But the community of children's health c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obesity, the social factors of influencing breastfeeding , these to further study and to solve. Appropriate health education mod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ldren's health ca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onclusions: We should further expand community children's health care service contents, meet the children's health needs of parents in new period,completes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of the child health .To make children get good protection and health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future of children's health research and focus of the work.

【Keywords】 child health;health service demand;Health education 我国人口众多,中国儿童人群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约3.42亿),以农村地区为主[1]。2010年我国儿童保健事业持续发展,约2/3 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3岁和<7岁)已进入儿童系统管理[2],儿童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随着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城市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儿童的健康及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每个儿童有权拥有最佳人生开端”[3],如何才能做好儿童保健? 今后儿童保健的发展方向如何? 为此,我们做了以下调查,以了解社区内儿童保健服务现状;母亲育儿知识、态度、行为;母亲对儿童保健的需求,提高今后儿童保健的工作质量。

1对象和方法

1. 1对象:在广州市萝岗区夏港街道社区,对在辖区内本市户籍509名儿童进行随机抽样,抽取6 个月~3 岁儿童260例。对这260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1. 2 方法: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于2009年12月进行调查。为了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员经统一培训,严格操作规程,问卷填完后当场校对。资料采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问卷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被调查者的年龄、职业、孕产次和家庭情况;②家长对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及其方式的需求,对健康教育方式设12项内容;③ 家长对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共设28项内容;④婴幼儿期保健知识的需求,设16项内容。

2结果

2. 1 儿童基本情况:260 例婴幼儿有230例为足月产,占88.46%; 其中自然分娩为118例,占51.13%;平均出生体重(3 165.87 ±437.95)g。对被调查儿童进行体格测量,用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评价结果:发育正常儿童231例,占88.85 %;肥胖儿童23例,占8.85%;营养不良儿童6例,占2.31%。被调查儿童母亲、父亲的文化程度以大学及大专以上为主,占64.5%和74.6%。

2. 2 儿童期保健服务提供及利用情况:被调查儿童新生儿期访视次数为0~3次,平均为(1.87 ±1.08) 次;其中接受过1次以上的占86%。被调查儿童中257例(占98.85%)参加定期体格检查,其中207例(占80.54%)儿童在体检中未发现过问题。94.6%的母亲自认为了解有关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常见病预防等育儿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渠道依次是:书籍或宣传册90.5%、家属朋友介绍44.5%、孕妇学校或家长学校等讲座42.5%、广播、电视、VCD 34.5%、医生个别讲解或咨询31 %、医生入户访视时宣传15.5 %、热线电话14.5 %、宣传栏板报8.5 %、上网及其他3.0%。

2.3 母亲育儿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中母亲对育儿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分别为:保健常识88.5 %; 心理行为发育82. 34%;喂养(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 方面75%;疾病预防57.88%; 其中母亲的文化程度对一些问题的正确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在处理儿童自立能力和外界交往的态度上,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其正确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在处理儿童不合理要求哭闹态度上,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其正确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被调查儿童中81.5%喂过母乳,3 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为50% ,4 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19 %。第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急剧下降的原因是有职业的母亲产假大多为3个月甚至更短,城市中职业母亲工作中的紧张因素和事业压力等种种社会因素是造成各种“奶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是城市中母乳喂养率难于提高的重要原因,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有赖于一些社会因素。调查儿童开始常规添加半固体食品的平均时间(4.39 ±0.88) 个月。断奶的平均月龄为(6.07 ±5.42)个月。

2. 4 母亲对儿童保健的需求:98.0%母亲想了解有关养育儿童方面的知识,需要得到的育儿知识依次是:儿童智力发育90. 5%、儿童心理保健81.0 %、常见病的预防73.5%、儿童营养66.0%、辅食添加23%、母乳喂养5.5%。母亲自认为适合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顺位是:书籍或宣传册74.0 % ,医生个别讲解或咨询51.5 % ,广播、电视或VCD 46 .5 % ,孕妇学校、家长学校等讲座37.5 % ,热线电话18.0%等。被调查的母亲希望儿童保健门诊开设的项目依次是:常见病的预防84.0% ,营养咨询80.5 % ,心理咨询75.5 % ,智力筛查74.0% , 眼、耳、口腔保健70.5%。母亲在育儿过程中常遇到哪些问题? 有73 %的应答率,主要问题依次是:42. 46 %属于儿童智力、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29.45 %属于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 28.08 %属于喂养、营养与保健方面的问题。母亲希望解决的途径最主要还是咨询医生或寻求权威医疗机构的帮助等。

3讨论

该文调查的社区地处广州市萝岗区,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因此,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以及家长的儿童保健意识正在逐步提高。调查结果显示: 64.5 %的母亲和74.0 %的父亲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被调查的儿童新生儿期访视率为84 % ,参加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99 % , 其中,81 %的儿童在体格检查中未发现问题,可见该地区基本的儿童保健已得到满足。然而,随着居民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已超出了其基本的保健工作范围,拓展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范围,满足人们对儿童保健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儿童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健康的全面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3. 1 探讨社区内儿童保健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满足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和科学的育儿方法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5.5%的母亲自认为了解常见的育儿知识,但调查中育儿知识正确率均低于这一比例( 57.9%~ 88.5%) 。这一结果与家长获得育儿知识的渠道有一定关系。调查显示获得这些知识的主要渠道首先是“书籍和宣传册”(占90.5%) ,其次是“家属朋友介绍”( 占44.5 ) ,而与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相关的渠道占的比例均不足50 %。单纯通过市售的“育儿书籍”让非专业的家长得到育儿知识有时难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容易断章取意;而通过“亲属朋友介绍”,尤其是长辈朋友的介绍,获得的育儿知识往往缺乏科学性,有时还会造成误导。这可能就是大多数家长自以为很了解儿童保健知识,实际上很多方法都不科学的原因。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应是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的方式在儿童保健的实施上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当传播内容和情感冲击之间架起桥梁,联系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 有效的传播才可能发生[4]。”诸如:经常在社区举办育儿知识讲座(调查显示91 %的母亲愿意参加此类知识讲座) ;给予家长更多机会、多种形式的咨询和讲解。总之,如何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今后儿童保健研究和工作的重点。

3. 2 重视儿童的心理、发育保健工作,促进儿童健康的全面发展:据文献报道,全国22个城市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 %[5] 。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5 ,6 ] 。相关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 提高其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 并有利于儿童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7]。专业指导人员更应以传播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儿童健康知识普及进行指导,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和巩固健康行为[8]。本调查中“儿童心理发育行为方面的问题”排在育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中的首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儿童心理保健”是问卷中母亲最希望得到的育儿知识;母亲的一些育儿态度正确率只有63. 5 %~78.0 %;而且该地区儿童保健在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服务很少。

因此,社区儿童保健的服务内容应拓宽、加深,应由原来只对儿童躯体健康保健,发展到不仅关注儿童躯体健康和营养状况,而且加强对儿童心理发育行为保健的服务,满足新时期儿童家长的需求。这也正是今后儿童保健的发展方向。

3. 3 应该重视儿童肥胖问题:目前肥胖已成为城市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有资料表明,儿童期肥胖的发生率从10 %~20 %不等,而且近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9] 。本调查结果显示, 儿童肥胖的发生率达11 % ,更重要的是,从问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肥胖的认识不够,其中有54.5 %的家长不认为“过胖”应该去看医生。因此,儿童保健工作应重视儿童肥胖发生率逐年升高的现象,在社区内加强儿童肥胖的防治、探讨儿童肥胖的管理方法。

我国目前保健知识普及率不高,医院只能针对就诊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保健指导, 而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辖区所有散居儿童, 由其所开展的散居儿童健康教育具有覆盖面广的显著优势, 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 通过加强基层散居儿童健康教育工作, 使家长接受新的保健理念,增强了家长的保健意识, 使其建立了正确的育儿态度, 改变旧的、不良的养育习惯和方法, 促使婴幼儿身心两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因此, 在基层散居儿童保健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婴幼儿的行为发育水平, 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10]。早日构建完成健康知识普宣教的大环境, 就能让儿童健康这一社会工程得以实施,为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为公众及下一代的健康幸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R/OL]. Special Edition. New York: UNICEF.(2009-11-20)[2010-02-22]. http:// unicef. org/publications

[2]2009 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EB/OL]. (2009-10-01)[2010-02-22]http:// moh. gov. cn /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hbgt/ s8274/200905 /40765. htm

[3]鲍秀兰.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新生儿行为与0~3岁潜能开发指南[M].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1. 2

[4]Harry E. Chamber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fessionals[M] . Perseus Publishing ,2000.26

[5]姚凯南. 大家都来关注儿童心理行为保健工作[J]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8 ,6(3) :141-143

[6]潘黎明, 唐剑波, 叶掌梅. 湖州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 12 (3) : 229

[7]季成叶,刘宝林. 儿童少年卫生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71 - 173

[8]许积德. 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开展儿童保健[J]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8 ,6 (1) :123

儿童健康教育知识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社区的儿童家长282例。儿童年龄0~6岁,平均3.2岁;家长年龄22~51岁,平均36.5岁。文化程度:小学52例,初中98例,高中77例,大学55例。

1.2方法

1.2.1儿童保健的健康教育①针对不同人群,宣传健康教育。带儿童进行保健的家长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年龄层段、地域风俗、文化差异、性格特点都各不相同,尝试着以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宣传。对年纪稍大一些的家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相关知识;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用事实以及耐心的心态说服交流;对身为少数民族的家长要顺从他们当地的习惯,积极引导他们相信保健的重要性。②分层次教育,针对性健康教育。由于儿童年龄有差异,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对于保健知识的侧重方面不同来教育。对1岁左右的婴儿,社区工作人员应耐心更正家长对婴儿肢体保健的错误动作;对2岁左右的幼儿,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家长对幼儿的摄入食物的最佳搭配;对3岁以上的儿童,社区工作人员着重对儿童家长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2.2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①提高专业素质,传播健康知识。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不了解,担心孩子接种疫苗有不良反应,有时会拒绝接种。我们的专业讲解人员首先要与家长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以饱满的热情与他们进行交流,介绍接种疫苗的必要性、目的以及这样做对孩子健康作用的意义。同时给家长耐心地讲解疫苗接种的适应症和突况的治疗措施等。②采用多种形式,倡导健康教育。在开展预防接种的活动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家长和孩子们。通过定期开展“乐趣大讲堂”的趣味活动,使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密的交流,以快乐的方式引导他们知道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通过张贴宣传画报,定时更新,使他们获知最新的健康教育;通过开展专家讲座,使家长们了解预防接种的微观本质内容;采用新颖的信息化技术,与家长们进行微信、QQ、电子邮件的沟通,加强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儿童家长在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参与率的变化。

1.4统计方法

观察记录并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所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完成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健康教育后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程度(90.43%)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68.79%),经χ2检验,χ2值为40.6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活动参与率(92.20%)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71.28%),经χ2检验,χ2值为41.3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儿童时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机体免疫力处于较低时期,感染疾病的几率非常大,是各种疾病侵袭的时期,在此阶段一定要加强对外来疾病的防御,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显得尤为重要。儿童自身对危险因素的警惕性差,所以儿童家长在此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儿童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品质。

3.1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变化

通过健康教育,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健康教育后中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比健康教育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是由于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能使儿童与家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以亲切体贴的方式获得与家长的互动,建立坚不可摧的信任度,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更愿意主动学习相关保健知识,进而提高了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水平。

3.2儿童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活动参与率的变化

通过健康教育,儿童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活动参与率有明显变化,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活动参与率比健康教育前儿童家长的参与率高。主要是因为健康教育通过各种信息化技术和肢体语言的交流等,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儿童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加入到儿童预防接种的活动中,使得儿童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

3.3政府与社会都应关注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

儿童健康教育知识篇7

【关键词】 性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 学校; 社会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1]。性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传授给青少年关于性器官、性发育、性举止、性生殖以及性卫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健康的性心理就是作出正常的性思维、正常的。

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致使“留守儿童”这个新的弱势群体诞生。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14%[2]。随着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留守儿童的性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1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殖健康教育问题

在当今愈来愈凸显1.1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低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

父母外出打工后,他们大多生活在父辈老人的身边,这些老人多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些老人大多基础教育水平偏低,教育观念落后且保守,不具备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教育理念,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仅限于解决温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教育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所以有问卷显示,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一般表现、学习、品行和情绪感受上比非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的滞后趋势凸显。当前各种非主流性文化的传播,使得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殖健康问题。

1.2性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要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以培养

如今在广大农村,打工父母对子女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认识。他们外出后,头脑考虑的仅是如何赚钱供养家庭的支出,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态,特别是家庭性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一个令人堪忧、而又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父母长期与孩子分离,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性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盲区。

1.3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责任教育

幼儿期教育要保护和善待自己的生殖器官、珍爱生命。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责任教育。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思想情感交流,缺乏性心理责任教育。在人格方面,自尊水平低,应对方式消极,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比非留守儿童差。青春期留守儿童处于突变阶段,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青春期是他们行为、习惯、性格、兴趣、爱好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性健康教育方面,极易受当今各种信息渠道、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影响。影视作品和畅销小说中含有的内容极易被正处于青春萌动的农村留守儿童模仿。由于家庭性安全教育的缺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遭受害的危险大大增加。

1.4学校开展的性心理健康教育落后于留守儿童的性态度和他们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有资料发现学生的青春健康知识、性心理、性生理知识存在许多问题、盲点和误区。学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教科书上生理常识的教育,与孩子平常在快捷网络、影视中接触的过于暴露的内容是不同步的。其间就缺乏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过渡过程――家庭与学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对青春期发育、性生理、避孕、感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AIDS)及其他生殖健康知识宣传的较少,致使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全面的。受当前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对的态度日益开放,导致STD/AIDS(HIV)的感染率、少女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上升[4],损害了身体的健康。

2家庭应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

性心理健康教育2.1家庭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早期性教育”对于留守儿童健康的形成有很关键的作用

家庭早期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与否、开展的方式方法等因素均影响到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3]。我们应该意识到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家庭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保护孩子表面上不受伤害,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构建一生的健康与幸福,要让孩子形成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心态、高尚的性人格。因此,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打工父母应该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家庭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学习掌握一定的性科学知识和教育方法,懂得孩子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认识到性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小开始,必须与文化思想、人际关系和自信心等方面的教育同步进行,父母正确的引导和恰当的答复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性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教育,更是指导和帮助。

2.2父母应将家庭作为留守儿童接受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

遵循平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习惯,做到大方、客观、自然讨论性方面的话题,做到看似无心,实则有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将性教育表现得很严肃或神秘,让孩子不敢说真话。孩子们最渴望的是从家庭中获得相应的性心理健康知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农村留守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其父母还应该教育他们从道德层面上避免,在性价值观、性人格、性道德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还可以充分利用假期积极创造条件同孩子一起参观计划生育图片展览,或通过影视资料直观了解性知识,并与孩子一起讨论,消除他们对异性的神秘感。对性方面要从思想上进行升华,培养出富有思维、更全面、更优秀的下一代。

3学校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3.1学校要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殖健康现状,应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关注他们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著名少儿卫生学专家叶恭绍教授指出:“从我国青少年生理发育的情况来看,身高已经比过去提高了,性发育也有了提前,性卫生知识的教育自然也应该随之提前。”现在有的女孩在10岁左右就来了月经,因此提前给孩子讲性卫生知识,无论对生理保健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都会有好处。学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教育工作者要突出研究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动向,对早恋的信号要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要把一般的异性正常交往和早恋区分开来,不要轻易地把早恋与思想落后、品质恶劣划等号。学校要注意发现分析留守儿童的青春健康知识、性心理、性生理等方面的问题、盲点和误区。尤其青春期的留守儿童处于懵懂好奇状态,应及时给予全面的性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减少青少年STD/AIDS(HIV)的感染率、少女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

3.2学校要向留守儿童提供适宜的性心理健康服务场所(可以推荐医院的生殖保健门诊)

对于中学阶段留守儿童的性教育,重点应在性道德教育方面。应教育他们学会男女之间的正确交往,使之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正确处理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要自尊自爱,使中学生男女之间保持正常的交往。老师要尊重青少年的感情,加强性教育,尤其是性德育和人生理想教育。绝大多数青少年是积极要求进步向上的和通情达理的,恰当的指导、良好的教育方法必然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学校要建设一个文明的、科学的性文化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健康的,宽松的男女交往环境。学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教科书上生理常识传授,应通过正规途径对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发育、性生理、感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AIDS)及其他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学校还需积极寻找教育对策,动员社会、家庭多方因素,加强对留守儿童青春期问题的疏导和教育力度,使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发育同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4社会应该公开性心理健康教育

4.1社会应该公开性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知识、性态度、应用、性传播疾病(STD)的宣传,尤其突出预防艾滋病宣传

青春期留守儿童正处于性意识觉醒、性机能成熟的阶段,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是模糊的,所以社会应该让留守儿童了解性传播疾病的途径及其危害性。还要利用图片,画廊等条件,利用媒体宣传性心理健康与卫生知识,使他们学会防卫亲身、调节亲身、发展和妥善亲身,更好地避免在成长发育期间引起性心理疾病和性心理掩盖。在学校和社会要开展男女留守儿童共同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客观上为他们提供了正常的交往机会,使他们可以逐步认识到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是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破除那种男女交往必然发展到性的错误观念,使得男女交往从一开始就避免出现性敏感等异常心理。

4.2性文化是每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性伦理是社会道德中最敏感的一个领域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性文化、性道德的高低,是衡量这个民族、国家道德与文明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性心理健康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村留守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他们对性抱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能够自觉调解和克服不良情绪,正确看待性生理心理现象,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恋爱婚姻和毕生的幸福是至关重要的[5]。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留守儿童的性道德,避免性犯罪,维持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栗九红,刘玉娟.心理健康.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09-10.

[2]辜胜祖,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新农村,2011, 16.

[3]陈昌霞,张洪峰.家庭早期性教育对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与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04):45.

儿童健康教育知识篇8

【关键词】 幼儿家长;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88-02

健康教育是儿童保健门诊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是向广大父母传授儿童保健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及时了解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的需求,并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就显得至关重要。我院为探讨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需求,通过无记名选择型问卷方式对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教育咨询的80例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教育咨询的80例幼儿家长,男17例,女63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35对,平均年龄(25.3±2.3)岁,文化程度:25例家长为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55例家长为大专以下文化程度,职业:工人49例,干部31例,80名幼儿家长均愿意接受调查。

1.2 方法 通过无记名选择型方式对80例幼儿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共分为三部分:一是一般情况,即了解幼儿家长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二是家长健康知识了解情况,以单项选择方式,通过知、信、行三方面评估幼儿家长的健康知识了解情况,每题一分,共12分。三是家长对幼儿保健门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及家长喜欢的健康教育模式等。安排专门医生向幼儿家长方法调查表,由家长独立填写收回,80分调查问卷均收回,回收率为100%。

2 结 果

2.1 幼儿家长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不同,本组80例幼儿家长中男性平均得分为(6.51±1.21)分,女性平均得分为(9.64±2.18)分,女性的儿童保健知识得分明显高于男性,(P

2.2 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的需求 本组80例幼儿家长中,63例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小儿营养知识(78.75%),59例幼儿家长为常见病特点及防止(73.75%),55例幼儿家长为早期教育内容及方法(68.75%)。这就说明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次为小儿营养知识、常见病特点及防止、早期教育内容及方法。

2.3 幼儿家长儿童健康教育需求模式 本组80例幼儿家长中71例家长为咨询医务人员,占88.75%,69例家长为健康宣传栏及墙报,占86.25%,67例家长为热线电话咨询,占83.75%,61例家长为医院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占76.25%,31例家长为上网查询,占38.75%。

3 讨 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幼儿家长对而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要加强对各个层次的家长的考虑,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2]。母亲是幼儿的主要养护者,其自身的行为及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提高妇女健康意识的重视,同时,还要加强对于男性宣教的重视,增强其责任意识,使其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从而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3]。同时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幼儿家长,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其健康宣教的重视,并且要定期下基层送服务,从而有效的提高幼儿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由于儿童保健门诊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幼儿家长停留的时间较短,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向前来就诊咨询的幼儿家长提供有效的服务,医护人员要及时向家长介绍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相关注意事项,同时也可从幼儿家长的叙述中判断其所需内容,并通过和实际情况的有效结合,给予其针对性的教育及指导。

此外,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家长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有咨询医务人员、健康宣传栏及墙报、医院方法健康小册子及上网查询,因此,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儿童保健门诊医务人员专业培训及学习的重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增强其责任意识,使其以积极的态度为家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每月还要出版1-2期墙报及宣传栏,从而为候诊家长学习及阅览提供方便。此外,由于部分家长通常选择电话咨询,因此,医疗机构还要安排专门的电话咨询专家,为电话咨询家长答疑解惑。另外,医疗结构还要定期制作健康宣传小册子,并将其放置于候诊室门口,供家长免费取用。

总而言之,明确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的需求,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是提高儿童保健门诊服务质量与层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周彦文.2-3岁儿童父母儿童保健知识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5(28):98-10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