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8篇

时间:2023-08-30 09:16:48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篇1

[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对策;方法

一、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的问题

1.提问的数量较多

一些教师似乎是把提问的数量作为衡量一节课活动是否丰富的标准,甚至有些提问已经是“口头禅”。从此次调查发现,每堂课教师平均间隔几分钟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同时,绝大多数的问题并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由于教师的问题频次过高,导致学生机械地忙于组织问题的答案,从而,忽略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这样的提问是盲目的,热闹而无实效。不仅使整个教学的节奏性过于散乱,同时也会降低思想品德教学的庄重性,难以在学生内心形成良性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与培养,致使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初中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教学流于形式。

2.提问的类型不均衡

根据调查显示,简单性提问的次数明显高于复杂性提问。多数教师的提问偏重于“记忆型提问”,目的是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还有的提问属于“重复性提问”,只是重复学生的回答进行提问,强调或怀疑学生的回答。而“元认知型提问”和“评价型提问”等较高层次的提问则出现得较少。这样的提问方式一方面容易使得课堂的氛围陷入呆滞,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得思想品德的教学陷入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填鸭式教学”的桎梏。

3.提问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少

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发现在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提问中,教师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答案模式(提问学生或者讲出答案),并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被打击。同时,因为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少,或者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导致学生过于紧张,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降低了实际教学效率。

二、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需要改进的策略

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应该在课堂提问方面使用一些设计技巧,保证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精炼的,并且要保证每个层次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在学生回答问题整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并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疑问,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自思考能力、质疑能力、思考意识等。

1.合理控制课堂提问的频率

提问的有效性能够更好地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反过来也是一样,无效多次的课堂提问,不但不能强化师生交流,反而浪费课堂有效时间,容易形成学生随意回答和随意思考的局面,这种教法不利于将教学难点消化掉,因此,要合理控制课堂提问的频数。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在概念、知识、案例等方面的学习和思考下,树立和引导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课堂提问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自我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适当地降低提问的频次,进而增加有效提问的比例,通过少量高效的提问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与趣味性。具体的举措为: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取典型案例,并设计出合理的问题。设计原则要少而精,质量高,效率高;另一方面,关注问题的设置是否具有深层次性,其中所蕴含的思维量是否合理,问题应该有一定思维高度,那种繁琐与直白的问题最好不要使用。当课堂提问达到高质量以及高参与度的状态后,有助于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控制课堂提问的难度

通常情况下,教师为学生抛出的问题难度越大,学生回答时,其认知程度就会越高。反过来,当教师抛出的问题相对简单时,学生回答时的认知程度也不会很高。认知学研究者将认知水平分成不同层次,包括“未知区”“最近发展区”“已知区”,人类认知水平于这些层次中循环往复,并且在各个层次间转化和上升。因此,有效课堂提问不能仅限于在“未知区”和“已知区”的水平,而是将这三个层次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将问题情景设置到“增长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生活方式。

3.合理控制课堂提问的等待时间

初中政治教学课堂常见问题就是留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比较短,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具体表现为,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的2秒,学生开始回答,思考时间很短,学生精神还很紧张,一般回答出的答案是有错误或者有差距的。而教师又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纠正学生的回答,出现重复提问的情况,反反复复这样,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最终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课堂提问必须控制好时间。首先,应该根据问题类型不同,合理安排学生思考时间,如记忆类问题,就应该适当缩减思考时间。但是那种层次高的问题,可以为学生留下一些思考时间。其次,以教学环节为基础,设置问题思考时间。新课导入的过程中,提问的问题是旧知识,学生等待时间可设置较短。讲解新课过程中,教师针对新知识提问,这时等待时间可以延长。而在课堂总结环节,问题以梳理本节课知识点为主,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篇2

[关键词]蒙学读物 伦理道德教育 文化土壤

在今天这个传统与现代大碰撞的年代,探寻传统蒙学教育理论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契合点,将是教育学界一件极为迫切而又重要的工作。反顾古代蒙学教育,将其教育实践特点加以梳理研究,借鉴其富有成效的教育经验,对我们更好地开展现阶段道德教育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成书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作者为南朝梁时周兴嗣。作为最早的蒙学读物,千字文开创了蒙学教育传统的先河,初步形成了蒙学教育和蒙学读物编写的体系,为蒙学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蒙学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后来的《三字经》、《弟子规》、《童蒙须知》等蒙学读物无疑从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通过对《千字文》伦理道德教育特色的研究,可以为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伦理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伦理道德教育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

《千字文》虽然只有短短的1000字且没有重复的字眼,但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哲学、伦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等多个方面。

伦理道德教育不是脱离其他知识而进行的单纯说教,而是与知识教育融和,按照一定的道德理想塑造儿童心灵,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达到敦人伦、美教化、淳风俗的教育目的。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伦关系,所以人伦关系在蒙学教育中是最重要的。《千字文》乃至其后的蒙学特别注重别尊卑,序长幼的伦常关系教育,劝孝、向善是其主旨,这与儒家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恭惟鞠养,岂敢毁伤”讲的是孝亲;“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则谈夫妇人伦;“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说兄弟和睦;“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是朋友之谊;“资父事君,日严与敬”是忠孝之心。凡此种种,总是力图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理想。

把伦理道德教育与其他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之中,这正是今天的道德教育所缺失的意义与内容。

伦理道德教育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

《千字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道德教育要求具体、明确,不作空洞的说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实施。传统蒙学是为封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的,其目的性决定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要把伦理道德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必须把经书的精言微义,化作揖让言辞,使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教育对象接受。《千字文》对蒙童进行教育,具体到了人的音容笑貌、言辞、着装、饮食等细节,“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要求人的言行要神定气闲;“俯仰廊庙,束带矜庄”,朝礼着装要整洁端庄;“稽颡再拜,悚惧恐慌”,祭祀行礼须神情惊悚恐惧。短短千字,竟然能细化到这样的程度,令人惊叹。

这个特点对今天的伦理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伦理道德教育绝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洞说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道德标杆,而应该是具体可感、实际可行的行为尺度,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努力,人人都可以践行、实现。如果今天的道德教育能够学习这种方法,不把理论架空,不故作姿态,那么道德教育就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能够在怡情悦性中使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先入为主,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

蒙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打基础,形成良好习惯。儿童心智处于成长阶段,“蒙昧未知向方”,极易受到外界的熏染。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先人为主,使儿童从小接受正确的伦理思想,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先人为主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异端思想的侵入,自觉抵制周围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儿童可塑性强,“使之则为,使止则止”,使“先人为主”成为习惯,逐渐实现道德养成。那么,如何实现“先人为主”呢?首先是熟读成诵,在儿童尚未受到外界不良思想浸染之前,首先让他们熟悉相关的道德规范,并将这些规范铭记于心,率先在思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防止外界不良思想侵入的一道屏障。《千字文》的韵语形式非常有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读来琅琅上口,易于记诵,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熏渍淘染。其次是从生活细微之处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后来朱熹在《童蒙须知》怍了如下总结:“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就是强调从细微处人手,首先要确立道德意识。这个特点虽然到朱熹时有了理论上的总结,但《千字文》的教育实践无疑是宝贵的积累。

我们今天在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更多地关注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关注学生道德范畴中的“先前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正确而有效地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使他们具有伦理道德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德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语言简约生动,充满活力

《千字文》的语言简洁精约,无疑是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的典范。其语言简洁易于记诵,加上它的韵语形式,许多精警的句子早已深入人心。不仅如此,后来的蒙学读物大多采取这种形式,所以,《千字文》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篇3

关键词:新加坡 德法兼施 教育 启示

新加坡1965年正式独立后,由于过分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而忽视了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新加坡出现道德滑坡等众多社会问题。进入70年代以来,新加坡逐渐意识到公民素质的重要性,开始狠抓思想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新加坡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间使国家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其德法兼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处在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与70年代之后的新加坡有许多相似之处,全面认识和了解新加坡德法兼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我国加强和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法兼施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征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亲切感人的理念和口号,另一方面也有无情的法律、法规作保障。[1]新加坡政府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也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作为保障,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坚持德法兼施,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道德教育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新加坡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特别重视对国民进行新国家意识的培养,培养的核心就是要做“新加坡人”。李光耀指出:“我们汇合了来自中国、印度以及马来世界不同地域的移民,我们必须给我们年轻的一代以共同的基本社会准则、社会价值观以及道德教条这些准则、价值观以及教条将能塑造完整的未来新加坡人”。[2]新加坡大多是由华人组成,在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新加坡始终坚持明确其文化的东方属性,坚持“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以避免“使现在新加坡人成为没有根、没有文化的人的危险。”新加坡特别尊从儒家的伦理规范,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对原有的道德规范去芜存精,注入时代精神,形成新的体系。

(二)用法治方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将道德建设纳入到法律的框架之内,借助法律的强制性措施,优化了法治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为根除恶习、稳定秩序,陆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约束公民社会行为的条例和法规,如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涂乱画、公共场所抽烟等在世界许多法典中无案可查的内容,都立法进行约束。[3]这些都是极为典型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自觉遵守的,政府将此类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上,形成相应的法律规范,从而使人们更加严格地约束自我行为。

二、新加坡德法兼施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新加坡虽与我国同为亚洲国家,但两国在国家性质、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两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对比新加坡德法兼施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批判地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成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比较

新加坡政府特别重视统一国民思想,共同致力于国家发展。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加坡人是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4]此目标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以新加坡政府必须使用法治的手段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以避免反映西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入侵。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些目标大多是由提高自身内在修养完成,缺少了法制的外在约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仅仅是依靠传统道德理论的简单传授,而忽视将道德目标和法制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大大减弱。

(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比较

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出现了道德滑坡、泛滥等社会危机,严峻的社会环境急需国家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少且相对集中,在这样的国家中实施德法兼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利于法律的贯彻与实施。

相对于新加坡而言,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之后,传统道德观念早已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正是由于人们长期重视教育的道德方面而忽视了法制在教育中的作用,因而德法兼施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的并不明显。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将道德规范法制化的国家,这就突显了法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新加坡将法制规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之中,始终坚持采用德法兼施的思想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另外,新加坡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政府要求公务员必须秉公执法、杜绝腐败。正是通过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严刑峻法的约束,新加坡政府官员形象成为了社会道德的风尚标,推动政治经济发展。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从理论教育开始,同时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但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之中,大多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尤其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并没有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制定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只是对学生做出总的行为规范要求。

三、新加坡德法兼施思想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对比新加坡与我国德法兼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将两者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同时,借鉴新加坡德法兼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而应结合我国实际采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分析、鉴别、吸收、利用,这样才能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借鉴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重视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根基。”[5]有效弘扬民族精神必须以活动为载体,作为有效的载体活动必须具有民族根基并为大多数群众喜闻乐见。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元旦节、港澳回归日等等,充分利用这些节日的民族价值,有利于大大加强人民群众的国家认同感,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于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偏离民族精神的逆反者,必须采取强硬的法律措施,切实维护民族尊严。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这种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对青少年的培养不仅要促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应注重从小对他们的日常思想道德行为以法的精神进行规范和管理,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道德和纪律训练。我们必须依据现实国情和现代法制精神,制定适合青少年认知层次的日常思想品德行为法规和规范,并要求他们严格遵守。

(三)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化进程

新加坡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内容都通过完善的立法形式上升为法规,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法制观念的培养。我国现阶段正在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在这个令人欣喜的变化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化进程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法制观教育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人们明确法制意识,提高人们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四)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新加坡廉洁的社会风气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中也应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十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6]当前,我国应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德法兼施,运用法律手段约束他们的行为,与腐败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党风建设还需要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形成自由民主的社会舆论氛围,这需要公民具备清晰的认知能力和高度的法律意识。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能够推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从而减少广大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怀疑,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自尊 孔琳.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7)

[2] 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50-251

[3]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振宁.新加坡思想及对我们的启示[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10(5)

[5] 谢祖鹏.思想调查论[J].江汉大学学报,1995(5)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篇4

一、着眼法治与德治价值目标的同一性,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努力实现法治理念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双赢互利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同一性。凡是社会主义法治禁止的,通常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反对的;凡是社会主义法治鼓励的,通常就是社会主义道德支持的。法治体现了德治的价值导向,德治反映了法治的内在要求。比如,“危害祖国”,既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唾弃的行为,也是我国宪法和刑法等法律禁止的行为;“损人利己”、“见利忘义”既是违反道德伦理的行为,也是违背法治理念和法律规范的行为。因此,那种把法治理念教育与荣辱观教育割裂开来、顾此失彼是狭隘的、有害的。把法治理念教育与荣辱观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要同步展开、同轨运行。既要强化服从意识,从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高度,来认识搞好结合的重要性;又要尊重知行规律,从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互动关系,来理解搞好结合的必要性;同时,还要正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旨在提高觉悟和规范行为,来增强搞好结合的主动性,克服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精心组织、科学筹划,合理安排,使法治理念教育与荣辱观教育做到同步展开、同轨运行、整体推进。

2、要特点突出、特色明显。在注重解决相互割裂、相互脱节等问题的同时,又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即把两项教育混为一谈、相互替代。法治理念和荣辱观在理论色彩、作用范围和运用领域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属性和特点,荣辱观教育更多体现在启发道德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引导道德行为,增强干部群众明辨是非、区分良莠和判断善恶的敏锐性。法治理念教育更多的强调灌输法律知识、培树法律观念、规范法律行为,增强干部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对各自的教育要做到主题鲜明、特点突出;内容集中,特色明显。

3、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准确把握法治理念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难点、疑点和焦点,着眼深化教育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在教育的不同层面、不同环节、不同场合,都要相互呼应、彼此配合。通过荣辱观教育,为法治理念教育打牢思想基础和激发精神动力,通过法治理念教育,为荣辱观教育把道德之理转化为道德之行,相互促进、互利双赢。

二、着眼法治与德治具体内容的重合性,做到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努力实现法治理念与道德修养的双向促进

尽管法治与德治的区别是尽人皆知的,但它们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和一致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具体内容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各种社会关系、行为关系的调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内容及要求被法律化、法治化。

1、准确把握法治的强制性与德治的灌输性的结合点,防止和克服有诛无教、以罚代教。道德的底线是法律,良好的道德是遵纪守法的基础和前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违法谁就要受到制裁。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特别是对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如果不进行理论灌输、不开展集中教育、不组织专题辅导,不可能自然而然的树立起来。在严格执法,认真查处违法乱纪的人和事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灌输教育、严肃教育纪律,对“规定动作”不打折扣、不降低标准,使广大干部群众在严格正规的教育中既不断提高觉悟,又进一步规范行为。

2、准确把握法治的严肃性与德治的深刻性的结合点,防止和克服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八荣八耻”从表面看好学易懂,但平凡的词汇蕴藏着深刻的道理,简单的话语包涵着丰富的内容。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觉悟。要善于用真象论证道理,用例子解释原则,用事实烘托观点,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广大干部群众不仅知道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禁止的,使循规蹈矩真正源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使遵纪守法切实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使严格自律更加积极和主动。

3、准确把握法治的示范性与德治的导向性的结合点,防止和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管是法治,还是德治,都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法治将逐渐向更新的目标拓展和延伸,德治将不断向更高境界奋斗和迈进。我们要把那些反映内在规律、预示正确方向、体现发展趋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得力措施,在时间上切实保证、在精力上适当倾斜、在辅导上尽量集中、在讨论中不断深化,使法治理念和道德修养做到双向互动,良性发展,共同提高。

三、着眼法治德治调整手段的互补性,做到严格他律、强化自律,努力实现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双重效果

法律鞭长莫及之处,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地方;道德力不从心之际,正是法律展示功能的时候。法律与道德在调整手段上的互补性,既要严格他律,又要强化自律;既着眼治标,又要着眼治本,从而努力实现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双重效果。

1、思想建设要为制度建设扫清障碍、激发动力。不管是法治理念教育,还是荣辱观教育,目的是用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提高干部群众知名荣法、扬荣抑耻的良好风尚。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篇5

关键词:道德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提升全社会的道德修养水平,是党中央在世纪之初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使青少年充分认识建设公民道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的意义和作用,并且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实践体系,是当前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工作,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是主阵地,课堂是主渠道。如何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呢?

教学案例:今年9月20日,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六周年暨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集中展示《纲要》颁布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决定在“公民道德宣传日”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道德楷模,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奏出了美妙的乐章,这次评出的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无论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还是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都在默默讲述一个道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是永不过时的。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继续去发扬光大。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我们在政治课上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了《道德的力量》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从土豆网下载的视频材料)。很快,同学们就被其中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都在用心体会。看完了之后,布置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感悟。许多同学都被这些楷模平凡的事迹和执著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对照他们,再看看自己,纷纷表示要争做学生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那是一个个令我们钦佩和感动的名字。钦佩,是因为他们确实不同凡响,他们是道德标杆;感动,则因为我们受到了震撼和感化,这正是这些道德偶像的积极效应。论文大全。由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效果的好坏,都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离不开方法的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具体运用。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系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说理引导法、熏陶感染法、实践锻炼法、比较鉴别法、心理咨询法、自我教育法等。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还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方法,就难以收到积极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课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积极探索有效形式,课后也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创设教育情境,进行情感熏陶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网络为载体,针对网络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日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网络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信息,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快速地收集和调动与教育内容有关的最新信息和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如案例中关于“道德的力量”的相关视频材料就是来源于土豆网。教师从土豆网上下载并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播放,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因素,创设教育情境,通过文字、音乐、影视等艺术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感染和熏陶,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培养其思想政治品德使之得以升华和提高。

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自由性,使不同地位、身份、年龄的人上网参与讨论、参与对话,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平等对话的交流中缩短心理距离,减弱抵触情绪,教育者所讲的道理就容易被接受。每个学校都建立了局域网,学生可以自由地在BBS上留言、发帖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充分利用、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占领这一制高点,势在必行。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加强网站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依据网络规律的特点,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强化网络伦理,创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氛围。论文大全。建设专业队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2、加强校园短信文化建设,实现单向式教育向互动式交流的转变

短信文化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学生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接受心理,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既可以充分表白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自由地接受别人的观点,每个人都在无意中受到了教育,又都在无意中教育了别人。所以,尊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要十分注重学生各类意见的反馈,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向管理的旧模式,采用双向互动的引导服务模式。论文大全。而校园短信文化的出现,使得这种双向沟通交流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使得师生互动交流在广度、深度、密度上能得以更大的推进,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反馈,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更能得以凸显,“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得到更具体、更扎实的贯彻落实。

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合力协作。有调查表明,80%以上的家长非常希望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渴望知情,希望交流”的心情是迫切的。但在当前,我校由于高职住校学生很多,教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家校之间的联系比较缺乏,信息的传递不仅有限而且还不及时。可以说,顺畅的家校沟通已成为信息时代新型家校互动教育的新要求。通过手机短信群发系统的构建,就能成功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借助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全方位的技术手段,构建新型家校交流平台,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全面、更具实效。

3、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校大部分高职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和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但由于缺少社会阅历和经验,易于受外界思想的影响, 对问题的认识会产生错误和偏差。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没有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 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教育。它必然要影响教育的实现,更难以培养出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才。”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鉴别能力,能够在不同影响面前判断是非。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智慧, 观察分析客观事物, 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教育自己; 要唤醒、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监控、 自我调节的能力,不断改善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诚然,道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传播的。这种力量,有时可以立竿见影,有时可以润物无声,甚至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

愿我们的道德更高尚,愿我们的精神更充盈,愿我们的人格更完善。如此,我们教书育人的足迹一定会熠熠生辉,我们教育改革的行路一定会流光溢彩。

愿我,愿你,愿他,愿更多的人们,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一起与道德模范同行,共同朝着道德模范的境界虔诚地朝圣。

参 考 文 献

1、2007年央视专题片《道德的力量》的颁奖词yuwen789.com/Article/200709/Article_10533.html

2、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篇6

关键词:鹅湖之会;朱陆之辩;目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B2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117-03

作者:王公伟,鲁东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刘奎杰,鲁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山东,烟台,264025

由于学术分歧,朱熹与陆九渊争论问题甚多,如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无极太极之辩、道统辩、阴阳道器之争等,这一系列争论均以鹅湖之会为发端。儒学发展至宋,其思想的内在逻辑分野逐渐朗现,朱熹主张“理本气末”,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路线,陆九渊主张“心即理”,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路线,二者学术主张出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及工夫论的差异与纷争。尽管出于争夺道统领导权的现实需要,二人辩况激烈,但二学最终都自觉会归到复兴封建儒学之需,重整伦理纲常之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最终目的上来,是故,朱陆之辩又呈现出形异而质同的价值取向。

一、缘起鹅湖会

公元1175年,本着“会归于一”[1]的良好愿望,朱熹与陆九渊两兄弟携友人相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以切磋为学之方,交流学术思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会上,陆九龄(陆九渊之五兄)首先向朱子发难:“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留情专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2]诗中的“此心”就是专指陆氏心性之学的核心概念“本心”,认为“心”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陆九龄借诗表明“本心”,并抨击朱子“留情专注”、“着意精微”,做的琐碎,反而使得“本心”湮没,难以发挥本体作用,从而对朱子的为学之方和思想倾向进行了批评。朱子为学,注重经典文著的研习传授,把研读古圣贤书作为致知格物、通达天理的必要手段。但陆氏兄弟并不认同朱子的为学方式,反而认为朱子为学大有弊病,在陆氏看来,只顾钻研经典,在书堆里艰难求索,而不去发明本心,实为舍本取末之举。鹅湖之会上,陆九渊对朱子的抨击更是毫不客气,他借和其五兄之诗道:“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3]当陆九渊吟诵到“支离事业竟浮沉”时,朱熹脸上顿时失色,大为震惊。陆九渊扯起“千古不磨”之“心”的大旗,直指朱子“支离”之病,赞自家“易简”功夫终究会发扬光大,斥朱子“支离事业”早晚会归于失败。诗罢,朱子极不高兴,气氛骤然紧张,不得已,友人吕祖谦赶紧出来打圆场,宣布休会,鹅湖之会不欢而散。朱陆二学思想分歧由此而显并拉开了朱陆争辩的序幕。

二、尊德性与道问学

鹅湖之会辩论焦点是“为学之方”,朱陆二学的主要分歧是博与约、简与繁、尊德性与道问学之间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关系问题。会后朱熹援引《中庸》里“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说法来说明双方的分歧。朱子认为:“圣人之教学者,不过博文约礼两事耳。博文,是道问学之事,于天下事物之理,皆欲知之;约礼,是尊德性之事,于吾心固有之理,无一息而不存。”[4] “今子静所说专是尊德性事,而熹平日所论却是问学上多了。”[5]朱子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博文约礼两事同样重要,不可偏废,并指出了自己和陆九渊为学不妥之处,一个偏重尊德性,一个注重道问学。然而,陆九渊并不认同朱子“却两短,和两长”的提法,他坚持认为,尊德性与道问学必有先后主次,人们应该“先立乎其大者”,即先尊德性,之后才能道问学。他说:“进有议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无伎俩。’吾闻之曰:‘诚然’。[6]“先立乎其大者”也就是先立此心,发挥心的主宰作用。接着他又说:“朱元晦曾作书与学者云:‘陆子静专以尊德性诲人,故游其门者践履多不及之。’观此,则是元晦欲却两短,合两长。然吾以为不可,然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7]

尊德性与道问学遂成为朱陆二学为学之方分歧的主要焦点。据参与鹅湖之会的朱泰卿(陆九渊的弟子)事后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8]朱陆所论为学之方,包括治学、讲学和修为三重工夫。二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在见闻之知、经验知识积累方面,朱子主张泛观博览具有一定合理性,其由博返约、化繁为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内化逻辑思路,较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但对提高人的道德意识、精神境界,需要一个渐次过程。陆九渊的为学主张在道德伦理认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剥落心病,发明本心,由约统博、由简驭繁和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外化逻辑思路,较符合伦理道德修养的一般规律。陆九渊易简的为学方法,便于普通百姓求学、修为,因为普通百姓多以稼穑为主、劳动为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古文经典的研读之中,陆九渊为学施教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直教人以心为本,发明本心,迎合了普通百姓的求学修为之需。陆九渊在象山精舍讲学五年,“阅其簿,来见者逾数千人。”9]足见陆学易简之魅力,影响之广大。然而,在朱子看来,陆氏易简工夫做的过了头,舍却圣贤之书,实是为学不勇。朱子强调读书是成圣成贤的必由之路,是致知格物、明达天理的必备手段。朱子重道问学的为学之方在上层社会具有明显的影响力,朱子门人弟子,多来自富贵官宦之家,不侍稼穑,专心读书,以博取功名,自然对圣贤经典进行泛观博览、深研细究了。陆九渊称自己的为学之方为“减担”,他说:“某读书只看古注,圣人之言自明白。且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是分明说与你入便孝,出则悌,何须得传注。学者疲精神于此,是以担子越重。到某这里,只是与他减担,只此便是格物。”[10] “今之论学者只务添人底,自家只是减他底,此所以不同。”[11]这里陆九渊批评朱子为学之方不是“减”而是“添”,让学者徒增负担,费心劳神。

朱子的内化思路强调伦理价值本体对道德实践主体的他律性约束,陆九渊的外化思路侧重道德实践主体对伦理价值本体的自律性认同,二者虽然方向相反,但能起到互相弥补的作用。但出于挺立门户之需,争夺道统之意,朱陆二人竞相贬低对方,努力提高自己学说的正宗地位,以期夺取道统继承权。

三、朱陆之争,意在道统

争夺道统继承与领导权是朱陆之辩的重要原因,鹅湖之会后,一方面,朱陆二人都自觉地汲取对方长处,弥补自身不足;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断向世人显示与证明自己的学说才是尧舜王道的本真心传,孔孟圣学的嫡传正宗。鹅湖之会前,朱熹已经完成了中和新说的理论建构,对自己的学术思想、学派体系踌躇满志,并与道学名儒吕祖谦并称“东南二贤”;而陆九渊经过多年努力,已形成“吾心即是宇宙”的心学体系,与其五兄(陆九龄)一起被学界誉为“江西二陆”。朱陆二人对复兴儒学,弘扬王道,都怀有“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鹅湖之会,二人互不相让,之后二人在书信来往中,更是争辩不休,在与友人的信函中对对方也极尽攻讦挖苦讽刺之能事。陆九渊斥程朱一派为异端,朱子斥陆学为禅学。正如黄宗羲所说:“于是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12]朱子以陆学为禅,他说:“今金溪学问真正是禅,钦夫、伯恭缘不曾看佛书,所以看他不破,只某便识得他,试将《楞严》、《圆觉》之类一观,亦可粗见大意。……子静寻常与人说话,会避得一个‘禅’字。及与其徒,却只说禅。”[13]陆九渊主张的为学方法,在朱子看来,确与禅宗相似,如“发明本心”与禅宗的“明心见性”就颇为神似。禅宗是中国化了的佛教产物,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释、道三教相互影响、渗透,朱陆早期师从出入佛老的名师大儒,不可避免的受到三教融合的影响,但却不能把陆学归入禅学。除了攻击陆学为禅外,朱子还把陆九渊比作告子,他说:“陆氏之学,更鹘突似告子。”[14]陆九渊死后,朱子率门人吊唁,哭罢良久,曰:“可惜死了告子。”[15]孟子主张性本善,而告子与孟子相对,主张性本恶,陆九渊称自家之学直承孟子,朱子把陆九渊比作告子,无疑是宣告陆学绝非传承孟子之学,陆学根本就是禅学,伪学,焉有资格担当弘扬道统之大任?当然,陆九渊也根本不承认朱子的道统地位,甚至认为朱子为学已步入歧途,难以自拔。他说:“世固有甘心为小人者,此无可言矣。有不肯为小人而甘心为常人者,又未足言也。有不肯为常人而堕于流俗之中力不能拔,又无贤师友提掖之,此可念也。又有非力不能自拔,其所为往往不类流俗,坚笃精勤,无须臾之闲暇。又有党徒传习,日不暇给,又其书汗牛充栋,而迷惑浸溺,流痼缠绵,有甚于甘心为小人、甘心为常人者。此岂不重可怜哉?……”[16]在陆九渊看来,朱子及其门人在浩如烟海的书堆里摸爬滚打,不仅不得要领,而且迷失了方向,就连小人、常人都不如,实在可悲可怜,对朱子的惋惜哀怜溢于言表。既然朱子为俗,自不能担当正统,那么传承道统,复兴儒学的大任就自然落在陆学肩上了。陆九渊毫不掩饰地说:“窃不自揆,区区之学,自谓孟子之后至是而始一明也。”[17]意指他才是真正从孟子那里直接继承了道统。

随着朱子思想的逐渐成熟及声望的不断高涨,朱子夺取儒学道统继承人的愿望可以说是越来越强、“为往圣继绝学”的决心越来越大,他本人不仅具有极强的道统意识,而且视自己为道统的传承者、光大者。至于如何继承儒学道统,朱子自有一套说法,他以伊洛诸公为道统正宗,认为在孟子之后二程兄弟继承儒家道统,得“千载不传之学”,成为道统继承人。然后,朱子又宣称:“吾少读程氏书,则已知先生道学德行,实继孔孟不传之统。”[18]朱子又说:“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接乎孟子之传,……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19]朱子在此向世人表明他已得道统真传,是儒学的真正传人。1181年吕祖谦去世后,朱子在祭文中向世人发问:“道学将谁使之振?”,[20]此话一方面缅怀道学前辈,另一方面暗示自己将要担起振兴道学的重任。

朱陆之后,两家门人弟子对道统的争夺愈加激烈,陆九渊门人宣布:“孔孟既没,日以湮微。赖我先生,主盟正学。”[21]而朱子门人则宣称:“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来,任传道之责、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由孔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22]

四、朱陆之争的启示

首先,朱陆之争是儒学思想分野的逻辑表现。朱陆之争看似偶然,然而在朱陆见面之前,二人学术分歧已形成,此种分歧正是儒学思想内在逻辑发生分化的体现。宋明理学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自唐末以来,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动荡不安,封建统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急需恢复并强化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以稳定封建统治。在理论思维的内在发展及时代的呼唤下,宋明理学应运而生,并产生了两位颇具代表性的人物――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心学创始人陆九渊。理学家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作了系统、完整的阐释,把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①,可以说,理学与心学是对立统一于整个大的儒学体系之中的,在相互批判与借鉴中吸取彼此的积极因素而不断创新发展。统治阶级亦根据现世需要在理学与心学之间来回取舍,对理学与心学孰为儒学正统从未有过定论,也说明二学都没有脱离儒学入世的王道理想。

其次,朱陆之争繁荣了中国古代学术,推动了儒学的新发展。朱陆之时,学派之间互相争辩,客观上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发展。朱陆两位儒学大师可以说是不辩不成交,在学术辩论上,二人是论敌,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但其求理存真、弘扬王道的旷世情怀很让人敬佩。除了学术所见略异外,二人惺惺相惜之感、坦诚交往之佳话亦散见于诸多文献资料之中,可谓是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这对学术自由与发展大有裨益。事实上,朱陆二人学术血液里,始终带有佛老的气息,这正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流融摄、和谐共生的结果,理学正是对多元文化进行吸收改造,创新发展的新儒学。朱熹早年出入佛老,后逐渐对佛教的虚无,道教的出世产生怀疑,进而走向对佛老的批判,为发扬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朱熹穷其一生,创立了体系宏大的理学。陆九渊不仅扬弃了佛老,还走向了理学的反动,批判了理学的繁琐,直教人“立乎其大”、“发明本心”,开创了心学体系。王阳明承继陆九渊的心学体系,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把陆九渊尊德性的道德理想发展成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的统一,其晚年四句教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3]更是为其圆融精微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作了最好的注脚。

再次、朱陆之争,形异而质同。朱陆二学好比一藤两蔓,同植儒教纲常,同服务于王道弘扬,尽管学术思想不尽相同,但却不存在根本分歧,正如黄宗羲对朱熹与陆九渊关系的评价:“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24]所以争论的结局仍然是既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无论是程朱的客观唯心主义之“理”,还是陆王的主观唯心主义之“心”,虽然存在着本体论、认识论和工夫论上的差异与纷争。但寻其学术使命,正诚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究其德性皈依,则是推行以宗法关系为基础、封建伦理道德与政治制度相统一的“三纲五常”。无论是圣人君子还是庶民百姓,都要在封建伦理政治的教化与制约下“知”“三纲”,“行”“三纲”;“知五常”,“行五常”。为发挥人的德性本质,朱、陆二人无不重视人格世界的开拓,特别是德性人格的开显,主张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的统一,主张完善人的道德智觉,开发生命的德性价值。因此,在事实上,理学家无不是尊德性与道问学的统一论者,无不注重通过反省、慎独等修养身心的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德性生命,实践“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因此,无论是朱子的“理本体”还是陆九渊的“心本体”,二者都是从本体论层次为儒家的伦理道德作论证,把儒家仁、义、礼、智抽象化、本体化,把社会道德规范、伦理意识及人的价值尊严提升到宇宙本体的形上高度,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为稳定封建统治秩序,重建精神家园。因此,朱陆二学在此目的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并无本质差异。

注释:

① 多数学者认为,宋明理学家建立起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完整而系统地表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后完成。宋明理学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因此,宋明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

参考文献:

[1][2][3][4][5][7][8][9][10][11][16][2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

[6][13][14][1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全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6年版

[12][24]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8][19]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 建宁府建阳书院, 宋(1127-1279)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篇7

关键词: 网络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兴媒体,日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以独特的魅力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网络无政府状态、黄色污染、网络犯罪,等等。这些负面影响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并善于扬长避短,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网络时代高校面临的新问题

1.网络道德失范。“黑客”在网络时代不再是陌生的字眼,网络不时会遭到“黑客”入侵。如台湾一学生制造的CIH病毒,导致全球6000万台电脑死机,我国有36万台电脑瘫痪,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再如,利用网络盗用他人帐号、密码;利用网络进行敲诈和诈骗;在网络中恶意散发照片,恶语中伤他人等。这些都是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的例子,它严重破坏了国家安全和人们生活安宁。

2.网络文化侵略。西方国家往往借助网上的优势,传播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这种情况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殖民文化”和“文化侵略”的压力。这种压力必然会反映到社会道德领域。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国际互联网上,英语内容占90%,法语占5%,其他语种占5%。长此以往,网络“文化侵略”将直接影响我国青年学生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正常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

3.网络垃圾污染。网络文化中的信息垃圾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容易产生误导。以往学生们接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媒和教育的灌输,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过滤,不正确不恰当的信息已被删除。而网络的便捷则使他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广,学生们只需要找到网址,便可在第一时间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伴随着各国报纸的纷纷上网,各种社会思潮,不同国家、民族、政党的意见往往在网上激烈交锋,甚至一些低级、下流、庸俗的信息也在网上畅通无阻,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而这些错误、庸俗、虚假的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4.网络心理隐患。网络文化的丰富多彩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甚至会使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学生无法摆脱网络的诱惑,沉溺于网络生活,继而造成网络心理隐患。一方面,网络中的主体行为是在“虚拟”情形下进行的,即人与人之间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人机交往”,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长此以往,必然会使行为主体冷漠,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低落、消沉、精神不振等情绪。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上时常出现虚假信息、篡改数据文字、网上偷窃、传播病毒、侵犯知识产权等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也会使人觉得交往安全感下降,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以存在,而产生多虑、

恐惧、防范等心理,最终加剧个体行为麻木、冷漠及更多的心理疾病。

二、高校应善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立健全网上监督机制。高校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健康网络信息,在用先进的思想和道德观点占领网上阵地的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管理,成立有关机构,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在鼓励大学生运用网络自主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网上不良信息的过滤净化,对网上那些有害安全、煽动作乱、严重违背我国文化习俗的言论和行为应依法严加取缔。另外,网络道德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法治手段,通过一系列立法活动和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使网络道德的内容制度化、契约化、明确化。一般说来,道德规范总是滞后于道德行为,在建构网络道德制度的层面上我们尤其应加大力度。

2.精心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网上教育要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而不能简单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移植到网上。要着眼于各高校的实际,精心设计网站,正确定位网站建设规模,开设富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频道等栏目。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要对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等敏感、热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批判错误的思想,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其次,要让网络成为学校、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纽带。教师要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积极地反映他们的意见、困难、困惑,而不是在网络中穿上匿名的“隐形衣”,到处污蔑、诽谤甚至是谩骂,让网络变成了发泄私愤的场所。对于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反映的情况,老师要及时地收集、整理,做到及时回复,及时化解矛盾。再次,要传播介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使他们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宽视野。做到既积极加以介绍,又注意加以正确引导。

3.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在当今的科技信息时代,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是学校的一项重大任务。学校在对广大教职工普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的教育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熟悉和使用网络的条件,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具有正确的网络意识,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

总之,在网络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善于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地利用好网络载体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关键是我们还要学会利用网络去迎接新挑战。

参考文献:

[1]程振设.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校教育,2005,(2).

[2]胡钦太.关于网络道德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3,(3).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篇8

关键字:手机短信;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手机短信主要分为短信与彩信。短信是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彩信支持多媒体功能,能够传递功能全面的内容和信息,主要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信息。手机短信具有内容的隐蔽性、交流的互动性、形式的多样性、接受的被动性等特点。诸多特性决定了手机短信是独立的全新的社会互动模式,目前已成为人们社会交往、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群体乐于追求时尚和潮流,主动尝试和运用手机短信功能,手机短信的收发比例很高。然而,手机短信是把双刃剑,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手机短信为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 、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

首先,手机短信方便快捷,利于大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手机短信使用程序简单,收发方便快捷,有利于大学生与亲人、老师、朋友等人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分享生活中快乐,诉说对亲人的想念,寻求生活学习上的帮助;

其次,手机短信资费低,不会给大学生过重的经济负担。相比手机通话,手机短信所需资费较低,移动、联通及电信三大运营商分别针对大学生提供多种学生优惠活动,其中包括短信套餐,更大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手机短信费用。

再次,手机短信内容隐蔽,保护大学生隐私。大学生身心已趋于成熟,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些想法与观点并不希望与太多的人分享。手机短信的可以很好地保护大学生的隐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相对隐蔽安全的交流空间。

最后,手机短信内容丰富,娱乐生活,调节心情。日常的交流,生日的祝福,节日的问候,搞怪的短信,无不给大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带了丝丝温暖和心灵慰藉,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学生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

但是,手机短信所带来消极影响同样不容小觑。目前,色情、 欺诈、 诅咒等不良短信传播于庞大的手机用户人群之中。大学生在处于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个性及各种观念还不稳定,不良的手机短信传播易对大学生造成误导,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不良短信很容易影响到高校校园秩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某些敌对分子就开始兴风作浪,散发一些别有用心的信息,大学生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很容易被一些反动的信息蒙蔽,从而严重影响到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及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除此之外,手机短信已成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必备神器,严重影响了大学教学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康的价值观的养成。

二 、通过手机短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通过手机短信互动,师生点对点深刻交流

短信交流的方式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面的说教式谈话,代之以内容简短、语言亲切地短信进行交流,这样可以避免大学生紧张不安的情绪,从而表达出当面不敢表达或直接通过谈话不敢表达的想法。短信交流方式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发现大学生隐性的思想问题,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具体的心理辅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大学生消极的情感要及时的进行疏导,大学生积极地心理状态要给与鼓励与支持,但同时也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前进道路上可能存在困难与挫折,避免大学生盲目乐观,在遇到挫折时不堪一击,心灰意冷。

2.开展校园短信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短信文化品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大学生的需求特点, 创建健康的校园短信文化,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1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榜样宣传等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具备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有效抵制手机短信中不良信息对思想的侵蚀,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远离不良信息的制作与传播。

2.2开展校园短信文化活动

校园短信文化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如校园短信文化节、校园短信征文等。校园短信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进行优秀短信创作,短信的创作坚持教育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按照思想健康、寓意深刻、语言幽默为标准选拔优秀的短信作品,同时将获选的优秀短信传播出去,使大学生都能接收到优秀的短信作品。通过校园短信文化活动,净化了校园短信文化环境,提升了大学生的短信文化品位,从而能够自觉抵御不良短信息的侵蚀,使不良短信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3.建立高校短信平台,弘扬红色短信文化

高校手机短信平台使用方便快捷,群发功能强大,它的方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和覆盖面。红色短信意指积极、健康、向上的短信,既包括体现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红言” ,又包括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内容。建立以校级、院级、年级以及以班级为单位的手机短信平台,有效覆盖高校所有学生,由任课老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及有关工作者组成手机短信平台管理小组,负责搜集、红色短信工作。

其次,对全校学生手机号码进行核实摸底,将统计的学生手机号码输入电脑数据库,确保高校所有学生都能及时接收到高校手机短信平台的红色信息。

最后,通过多途径征集优秀红色短信,如成立校园红色短信常规创作团队、在大学生中征集优秀红色短信、通过校园短信文化活动选拨优秀红色短信。将优秀红色短信输入短信数据库,在特定的时机挑选恰当的红色短信进行发送。

目前,手机短信仍然是大学生交往的主要渠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手机短信的特点,掌握手机短信工作技巧,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将手机短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