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8篇

时间:2023-08-31 09:21:16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1

关键词:石灰性的潮土;雨热同期;棉纺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以南,有一处河湖交错,星罗棋布,气候湿润,温度适宜,环境优雅之地。此地历史悠久,名人迭起,既有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完整生态系统,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就是人杰地灵的赣北“棉都”———彭泽。彭泽县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九江市东北角,总面积1544平方公里,人口35万。其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9度35分与北纬30度零六分,东经116度22分与东经116度53分之间。彭泽背山面水,在古今都是军事重地。历史上,彭泽自古就是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湿润,具有多种肥沃的地带性土壤。石灰性的潮土的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鄱阳湖沿岸、长江和本省五大河流的河谷平原。由于水流的分选作用,一般距河流越近,质地越粗;距河流越远,质地越细。又由于每次水流大小不同,剖面层理性明显,常出现上、中、下不同的质地层次,对土壤肥力性状影响较大。潮土土层深厚,土体浅棕灰至暗棕灰色,质地砂壤至轻粘土,土壤物理性质一般较好,土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是全省棉花、甘蔗、麻类的重要种植土壤。彭泽就分布着这种潮土。石灰土是在石灰岩母质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零星见于彭泽。还有由各类自然土壤水耕熟化而成的水稻土为全省主要的耕作土壤。

广泛分布于江西省内山地丘陵谷地及河湖平原阶地,面积约3000万亩以上,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彭泽也有38%的水稻土,为彭泽的粮食需求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众多的土壤当中,长江沿岸分布的石灰性的潮土在彭泽分布较广,占全县总面积的30%。也正是肥沃的潮土为彭泽的棉花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彭泽打造成“棉都”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彭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每年的六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彭泽亦然。淅淅沥沥的细雨滋润着彭泽的万物。山上的马尾松、杉树,田里的早稻秧苗,河里的鸭鹅,水里的鱼儿,还有那棉苗,它们无不在汲取春的雨露。梅雨为它们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梅雨过后,彭泽进入到盛夏季节,此时是作物快速的阶段生长,也是一年中热量最充足的时候,此时彭泽进入伏旱时节。伏旱时节高温少雨,而此时在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及时地缓解了旱情。

就是这样一个风调雨顺的彭泽拥有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基地,芙蓉农场、马当等,江中之舟———棉船更是彭泽的产棉大镇,全镇90%的土地用于种植棉花。棉船镇,又名八宝州,是长江下游一个大冲积洲,四面环水,地处赣北边陲。棉船镇的上游是长江绝岛小孤山,南岸与长江天堑马当矶对面,西北隔江与安徽宿松、望江两县相望。方圆104平方公里,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16.8公里。耕地4.2万亩,基中植棉面积3.5万亩。全镇有12个行政村。人口近4万,是彭泽县大镇之一。棉船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5摄氏度,无霜期247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土壤属石灰性潮土,土地深厚,质地适中,潜在肥力,宜种各种农作物,尤其适合种棉花。镇耕地4.2万亩,种棉面积3.5万亩,稳产在10万担皮棉以上,每年的秋季这里就成为了白色棉花的世界。这里还是鱼米之乡,除辽阔的长江水面外,还有长达30华里的圩内夹口,直贯东西,河套纵横,星罗棋布,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养殖场。棉船镇除了大面积种植棉花外,在棉花收获以后在棉田里栽种越冬作物油菜。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的生产力。在来年春季里,这里就形成“万里花海“的壮美景观。所以彭泽本地人都知道,棉船有两朵花———金花和银花,就是指这里的油菜花和棉花。由此纵观彭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中原经济区;活力;对策;措施

河南所处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农业要素聚集程度最高而工业化水平又较低的地区,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类地区农业要素被吸纳的程度和工业化的进展程度会直接影响整个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该地区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这一地区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具有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意义;其次是中国农民人口聚集最多的地区,也是农民问题最突出的地区;第三是城镇化水平低;第四是中国工业化由东向西推进过程的支点,也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域。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必将为整个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区域支撑。所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打破几百年来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粮食、环境、生态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道路,其实质是对传统现代化的扬弃和超越,它不仅需要大批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而且还需要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县域经济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基石,在县域经济发展上也同样需要创新,只有激发了县域经济的活力,才能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建设。

一、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动农村投资、消费,发展第三产业。

社区建在哪儿发展前景最好,是社区规划初期最重要的问题。睢县正在建设的13个社区中有7个布局在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的镇区或老的集市贸易区。睢县龙王店社区建设便是以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奠定了社区发展的基础。。当时作为金杞(杞县)和商都(商丘)商贸周转集镇,这里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杂粮商贾。据史料记载这里的集会以农历逢6为最鼎胜日,此日云集商贾达万人之多。这里有一张姓豆腐作坊制作的豆腐干曾做为康熙大帝的御膳菜传承至今,罗阳豆腐干誉称“睢州老三样”,作为中原水城旅游文化节的对外赠品得到省内外美食专家的好评。解放战争时期,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我军在龙王店活捉了军团司令区寿年取得了睢杞战役的辉煌战绩。因此,从古到今龙王店无不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发掘发展这一文化资源,重振龙王店昔日的辉煌成为了建设龙王店中心社区引擎。为此,该社区建设确立“以商聚人,以人引工,以工促农”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建设。规划建设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统筹功能与品位,注重社区承载能力,园林式城镇、花园式社区为目标,精细做好局部区域和建筑物的单体设计,确保社区高速度、高品位、可持续发展。该社区提出了“以市场开发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迁移建设”的总体构想。社区入住初期的临街房是农民存放农具、粮食、车辆以及老年人居住的地方,小区形成后即可转化为商品房,农民可以经商,也可以作为固定资产租赁转让。随着社区功能的日趋完善,商贸推动社区建设的效能逐渐显现。

二、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依托,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带动县域内投资、就业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点,是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我省民权县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民权县曾拥有“冰熊”等国内制冷行业知名企业,虽由于企业经营不善产业规模逐步萎缩,但仍保留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根据国内冷链运输、冷藏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民权县发挥产业集聚区的聚集效应,把冰柜、冷藏车为主的制冷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依托产业资源,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在整合改造的基础上,加快企业向集聚区集中布局,促进集群化发展。民权县先后引进了浙江华美集团、河北瑞邦电器有限公司对原冰熊冷柜、冰熊冷藏车进行了重组,实现了管理和技术骨干的回流,为产业集群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对制冷产业属于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引领带动作用突出的产业这一特点,民权县把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通过挖掘和发挥省外民权籍制冷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牵线搭桥作用,成功吸引香雪海集团投资12亿元的200万台冰箱、松川特种车投资3.3亿元的2万台改装车、兆邦电器投资2.4亿元的40万台保鲜柜等项目入驻集聚区。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又先后引进了飞龙电器投资5亿元的800万台压缩机等一批大型制冷项目。目前,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20余家制冷企业,拥有“冰熊”、“香雪海”、“兆邦”、“松川”等多个国内知名制冷品牌,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以县城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为契机,大力吸引投资,促进县城商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旧城改造,就是旧城区的再开发,是指对旧城区中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部分进行改造,使其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粗放利用、闲置浪费现象较为普遍,为了集约用地,国家加强了土地的宏观调控。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旧城改造整合,有效节约集约用地,才能解决土地供需矛盾,合理调整和优化土地向二、三产业倾斜,促进二、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财政持续增收,有效解决资金不足;才能加快推进房地产建设,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状况,快速带动下游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四、因地制宜,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所谓区域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本区域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和资源禀赋、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扩张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突出、经济效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炽化的今天,打造区域特色已成为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和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就是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保持自身的优势,发展有地方特色的经济,而不是光空喊口号,不结合实际,一窝峰上项目,看哪个产业赚钱,就都上这个项目,结果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形成无序的市场竞争。而应该掌握自身规律,深入调查自身的资源状况,走出一条真正的特色经济之路,适合自己的特色经济。睢县在饮食和教育方面特色突出,就开始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睢县历史悠久,饮食文化丰富,有历史传统的丰富小吃-垛子羊肉、炸卷等,应该对它们进包装,但由于长时间不能够走出去,仅仅形成了一个小范围内的程度,不能够大范围的流行,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技术的限制,不能长时间保存,另一方面是由于资金所限,再者由于思想不够开放,品牌意识太差。所以形成了规模不大,影响有限,再加上思想不开放,没有走出去的思想,长时间使得本地的优秀饮食文化没有推动,目前睢县相关企业正在做这样开发研究,力争使自己的饮食业走出去。该县还有有两所省级重点高中,教学质量远近有名,教育资源优良,现在已经在利用该县的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利用地处省会、中心城市交叉口,周围又有许多人口大县且交通便利,吸引一些本县在外工作人员或外县市的人员由于大城市教育费用较高或教育质量不高,大力吸引部分外地生源来县就读,目前已吸引郑州、商丘、宁陵、民权,柘城等地学生前来就读。在发展教育的同时,有促进交通、旅游、餐饮,食宿的快速发展,有利的促进了睢县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作为协调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突破口,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像我省相对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对促进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同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应该看到的是中原经济区正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在当前发展县域经济大环境下,要抓住发展机遇,转变观念,做好规划引导,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动各方积极性,努力实现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10年下半年《河南日报》、《大河报》刊登的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内容和专家讨论。

[2]何平九论

[3]《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县域经济现状与发展途径》,霍清廉,《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彭宝玉、覃成林,《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1期

[5]《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凌耀初,《上海经济研究》 2003 第12期

[6]《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喻新安,《中州学刊》,2010年第05期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管理 创新

自从国家提出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来,国家就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效果,不断推出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迎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发展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现新的态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新的增长即将在中西部出现;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区域合作趋势更强,资本流动更加自由;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合作更加密切。

地方经济管理就是要在区域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地方经济管理存在着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在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 政府要转变职能。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市场越来越注重各个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鼓励各个经济主体主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使政府成为高效、廉洁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更优质地公共服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各领域协调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就必须发挥各领域、各层级的力量,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平衡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使经济主体的成熟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地方经济管理创新越来越注重经济主体发挥自身的地区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出自身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建立自身的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盲目地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动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五)注重经济合作交流。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各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地方政府更要打破地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逐渐形成互动合作、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机制,使市场主体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三、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创新方向,拓展创新道路。

(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地方经济管理机制,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形成互利共赢、合作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就要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和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区域内产业结构改造升级,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使企业能够在创新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经济主体就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层次,通过合作交流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创新经济协调机制,加强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发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市场手段与法治手段相结合,不断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合理调节矛盾和冲突,不断规范市场环境。

(五)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向平衡。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经济主体间自由流动,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和谐。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公共服务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都能得到应用。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日趋紧密,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将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4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区域金融;金融中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构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5日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省地处九州之中,有“中原”之称,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10,小麦总产量占全国的1/4,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基地。但是,河南省只在粮食生产上具有优势,在工业化、城镇化方面发展水平较低,这严重制约着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经济发展状况,构建中原经济区的设想于2010年上半年首次被提出。2010年1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把中原经济区建设写入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并提出了“全面推进中原区经济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国务院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至此,“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中部地区实现崛起的重要规划,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与振兴的重要平台,要促进中原经济区的繁荣,每个省都要不遗余力地加快经济建设。作为中原经济区主体的河南省也不例外,要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必须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在河南省其他各地市首屈一指,是带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要加快郑州的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金融中心作为金融服务业高度集聚和高水平发展的中心城市,其对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已毋庸置疑。河南省于2007年颁布了《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地位,也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区域性金融中心概述

(一)区域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指在某一区域内金融机构集中、金融信息灵敏、金融市场发达、金融服务高效、金融设施先进且对该区域经济会产生扩散和极化效应的地区。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有自然形成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自然形成模式指随着经济的增长,实体经济产生新的金融需求,接着,通过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金融机构集聚状态中各市场主体相互作用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和“稠密市场效应”,使金融机构在空间上进一步集聚,逐渐形成金融中心。政府主导模式指金融市场在独立于实体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在实体经济及其规模相对弱小的条件下,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刺激金融市场的发展,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要形成一个健全的区域金融中心要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扎实的经济基础。扎实的经济基础是金融产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必要条件;由于经济在在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经济决定着区域金融中心的规模、层次及结构。因此,扎实的经济基础是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一定的金融条件。一定的金融条件指的是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要具备完善的金融市场、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健全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及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些金融条件是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

第三,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交通条件为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聚集创造了条件,这是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区域金融中心发挥聚集效应、辐射周边地区的重要条件。

(二)区域金融中心的作用。区域金融中心不仅对一个地区的金融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能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当地金融业及当地区域经济两个方面。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对当地金融业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能够使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强,促进当地的金融业迅速发展。金融机构的聚集加快了资金的聚集,大量的资金促进金融业的繁荣;第二,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使金融业产生正的外部经济影响,提高整个区域金融机构的办事效率。当很多的金融机构都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各个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便会空前的紧密,其业务联系与合作项目就会增多;相应的一些联合服务项目应运而生(如联合的结算中心等),这样整个区域金融的效率就得到了提高。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对区域经济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加快了区域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金融中心能聚集大量的金融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有利于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结构调整;第二,区域金融中心不仅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个完善的区域金融中心拥有众多的金融机构,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金融中心的大量的聚集加快银行机构和工作人员的交流,从而形成聚集效应。区域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可在一定范围内扩散并传播,对周边地区产生带动及辐射作用,促进本区域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构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是实践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相关研究表明,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高度相关性。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区域金融发展对长期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中原经济区建设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要实践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郑州区域中心建设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一,河南省在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位居第一,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2011年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达27,232.04亿元,郑州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达4,979.8亿元,这在中部地区是遥遥领先的。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经济支持和充足的资金;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也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金融发展环境。

第二,郑州区域金融发展在推动中原区经济建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十二五”以来,金融业对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强。郑州区域金融的发展,发挥了金融业在生产要素配置、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强化等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原经济区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有助于河南省突破经济发展瓶颈。河南省是农业大省,要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必须要构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中原经济区建设实质上走一条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的发展模式。河南省是农业生产强省,是粮食主产区,但是农业基础还是很薄弱。农业生产易受天气等自然灾害影响,这样一来极大地加大了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而且,河南省农业的生产方式还是比较落后,农产品的深加工程度不够,农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可见,河南省农业的发展极大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水平。

河南省要突破农业这一瓶颈,必须要从其他方面找出路。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河南省要发展经济,必须走发展区域金融中心这一道路。相关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金融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推动力。所以,要发展河南省的经济,必须首先推进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形成之后,郑州市的辐射力与凝聚力就增强了,就可以发挥区域金融中心的作用,给河南省其他地区提供资金支持,优化经济结构,强化郑州的城市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崛起与整体繁荣。

总之,推进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是河南省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崛起的必经之路。

(三)保证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带稳定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地区都很重视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及发展。这不仅是因为区域金融中心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还在于区域金融中心的稳定能够促进一个地区城市经济带的稳定。一个地区金融的整体功能不健全、金融机构不发达、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就会造成融资难,形成巨大的资金缺口,这样会制约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的还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等),给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目前,广州、武汉、上海、合肥、西安等地都在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其目的在于构筑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竞争优势,以夺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这充分说明,很多地区都已经意识到区域金融中心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发展“中原经济区”这一背景下,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郑州,也要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建步伐。要利用郑州现在现有的比较优势及良好的经济基础,规划好并建设好郑州区域金融中心,促进中原经济区崛起及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带的稳定发展。所以说,推进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是保证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带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侯红昌.加快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5

关键词: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湖南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的区位优势、经济结构、条件要素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差异的长期存在,农村经济区域的差异容易降低社会资源分配效率。湖南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湖南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有效的调控,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湖南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湖南的地域面积较大,总体而言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全省的农村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湖南省形成了3个主要的经济区域,分别为湘西经济区、湘中经济区和湘东经济区。湘西经济区主要包括湘西自治区、张家界和怀化市;湘中经济区主要包括永州、邵阳、娄底、益阳、常德;湘东地区包括郴州、衡阳、岳阳、湘潭、株洲、长沙。这3个经济区域中湘东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湘中经济区的发展水平为中等水平,而湘西经济区的发展比较落后,属于湖南省的贫困地区。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也体现出同样的趋势,湘东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湘西地区相对落后。

从经济规模来看,截至2010年湘东地区的人均GDP为湘中地区的1.7倍左右,并超过了湘西地区的2倍。湘东地区的经济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332万元,而湘中地区仅为每平方千米170万元,湘西地区每平方千米仅有72万元左右。3个区的财政收入差异也比较显著,湘东地区的财政收入几乎是湘西地区的4倍[1]。由此可以看出湘西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弱,而湘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强。

根据对3个区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湘东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将近3000元,而湘西地区仅为1600元至1700元,具有显著的差异。长沙市农民的收入能够达到3500元左右,而湘西自治州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300元左右。由此可见整个湖南地区的农村经济在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 造成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有很多原因都会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在我国的各省区均有体现,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一些因素难以改变,例如环境气候条件、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还有一些因素能够得到控制,例如产业结构、技术条件、劳动力条件等。

2.1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自然资源条件的较大影响,主要包括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等。以湘东地区的长株潭三市为例,该地区具有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土地总面积占湖南省全省土地面积的13.3%,而且耕地面积的比例较大。仅常德市就占有湖南省全省耕地面积的15%,2/3以上为肥沃的洞庭湖淤积平原,具有700万亩林地和100万亩可养殖水面、646万亩草场,林果业、水产业、牧业和种植业的先天发展条件均比较优越[2]。

湘西地区的耕地面积为13.5万公顷,未利用土地达到16.61万公顷,具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而且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湘西地区的山地较多,可耕地面积较少,给传统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 农业区位条件

城镇的辐射作用和区位条件都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靠近大中城市,这样能够具备更加便利的运输条件和更加广大的消费群体,受到经济反哺作用。同时靠近批发市场或农产品集散地、沿江沿海也有利于获得灵敏的市场信息。湘东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城镇化进程较快,农民的收入较高,使其具有较高的农村经济整体实力。该地区具有优质的城市群资源,交通非常便利。而湘中地区与粤港澳的距离较近,交通也比较便捷,但是与省域经济的核心地带相距较远,受到的城镇辐射作用有限。湘西地区为湘鄂豫黔4省交界之地,具有比较落后的区位条件[3]。

2.3 农村劳动力条件

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劳动力迁移、区域人口素质、区域人口规模的影响,劳动力的道德修养、健康状况、科技文化水平较高,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湖南省全省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区差异,农村劳动力数量超过200万的6个市州仅有怀化市位于湘西地区,其他均位于湘东和湘中地区,而且湘西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的趋势也高于湘中和湘东地区。在人口素质方面,湘西农村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于湘东和湘中地区。

2.4 农业科技条件

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当前湖南省的农业大市为常德市、岳阳市,其次为长沙市、永州市和邵阳市,这些地区的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数量较大。根据湖南省各市州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情况,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地区正高级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为益阳市的1/6,这也体现当地的农业科技条件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

3 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2020年湖南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应该达到6000元,人均GDP应该达到26200元,这就必须保障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速超过5%,人均GDP平均增速接近8%。然而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到2020年湘东地区能够提前全面实现小康,湘中地区可基本实现小康,而湘西地区的以上两项指标均远低于相关标准。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1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成为湖南省政府以及各市州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财力、资源状况和自然条件进行摸排,以此为依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规划,提高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对各区域的劳动力转移、成人教育、产业发展、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并将其作为3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逐一进行落实。

以政府为主导,将湖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来,以“兼顾利益,适度补偿”为基本原则,对区域发展的差距进行缩小。政府要将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起来,也就是运用财政手段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再分配,使全社会的整体福利得到提高,促进资源的优势配置,使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稳定和公平。

税收政策也是缩小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手段,本着公平税负的原则,可以在不同地区推行差别税率,也就是提高发达区域的税率,降低落后地区的税率。差别税率有利于落后地区积累企业资本,提高经济发展的后劲。在湘西落后区域,当地政府也可以实施产业化的差别利率,要以当地的行业结构特点和产业结构特点为依据,对其主导部门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进行有力的支持[5]。

3.2 培育地方特色,发展农村经济

湘东、湘中和湘西地区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各有不同,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育地方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在湘东地区,主要是对红壤丘陵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对环境污染进行积极地治理,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综合效益得到提高。同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培养农村第三产业,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湘中地区是优质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其农产品的质量好、种类多,因此在该地区应该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同时发展辣椒、黄花、油菜、玉米、小麦等旱地农业,积极开发山丘资源,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实现优质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湘西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然而其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湖南的环境重点治理保护区域,在该地区不仅要积极发展旱稻和水稻产业,解决农民的口粮问题,还要立足山区优势和林牧产品资源,积极发展山区土特产。同时对该地区的水能资源进行开发,发展小能源工业、乡镇企业和养殖业。湘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该通过积极发展旅游业来建设以旅游服务为中心的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

4 结语

总而言之,政府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持湘东地区和湘中地区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同时对湘西地区进行大力开发,培育湘西地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加强东西合作,逐步缩小湖南各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差异,促进湖南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振芳.国外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13(09).

[2]李含宝.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吉林农业,2012(09).

[3]王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之浅见[J].中国证券期货,2012(08).

[4]钟伟强.依托教育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方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14).

[5]韩长赋.提质增效转方式 稳粮增收可持续 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农村工作通讯,2016(01).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6

1研究区概况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介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等省接壤.重庆市现辖19个区、21个县,全市总面积为8.23×104km2.2010年总人口3303.45万人,人均GDP27475.3元.其中,在重庆所界定的“一圈两翼”空间格局下,“一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所占面积分别为重庆市土地总面积的34.73%,41.22%,24.50%,其GDP分别为6145.32亿元、1347.53亿元、432.73亿元,人均GDP分别为34827元、14323元、16019元.

2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及指标选取

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资源禀赋、区位、人文社会经济、政策等.单一指标法虽然简单直观,但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8],因此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分析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该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规模、经济活力等密切相关,考虑到指标的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12个相关的经济指标:X1(人均GDP(元/人)),X2(城镇化率(%)),X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4(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X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X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X7(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X8(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元/人)),X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人)),X10(人均财政收入(元/人)),X11(人均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元/人)),X1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人)).研究的时间序列为2000年至2010年共11年,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重庆统计年鉴》.

2.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

基于Spss16.0软件平台,对整理好的11年数据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各年份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以2000年数据为例,通过对所选取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某些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相关性在0.8以上,所选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表2。根据选择主成分的原则,特征根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9-10],可提取出3个主成分,且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8.16%(表1),均已涵盖了大部分信息,能解释重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由表2可知,第一主成分在X1,X2,X3,X5,X6,X8,X9,X10,X11,X12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主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X4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是区域经济结构主成分;X7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三主成分主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活力(表2).由表1与表2的数据计算出主成分特征向量矩阵,再以选取的各主成分的特征值占选取的总主成分特征值的百分比为权重,得出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最后加权求和得到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2000年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F1=0.365X1+0.35X2+0.233X3+0.116X4+0.286X5+0.281X6+0.038X7+0.335X8+0.343X9+0.35X10+0.315X11+0.263X12(1)F2=-0.082X1-0.061X2-0.511X3+0.591X4-0.339X5+0.303X6+0.201X7+0.024X8+0.201X9+0.103X10+0.168X11-0.228X12(2)F3=-0.116X1-0.105X2+0.066X3-0.24X4-0.22X5-0.026X6+0.842X7+0.053X8-0.073X9+0.202X10-0.063X11+0.321X12(3)F=0.69F1+0.19F2+0.12F3(4)其中:F1、F2、F3分别是第一、二、三主成分得分,F是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X1,X2,X3…X12代表上文所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

由以上4个公式可计算出2000年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运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得出研究时段内其余年份的重庆市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

3结果分析

3.1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

从分析结果看,重庆市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各不相同,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在研究时间系列内,渝中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始终最大,经济发展水平始终最高;2000年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最小的是云阳县,2008年为酉阳县,2010年为巫山县,其余各年份均为巫溪县.2000年至2010年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为9.03,9.37,9.19,9.36,10.07,7.4,6.73,7.1,7.91,6.21,6.18,且经济差异在前5年呈现相对平稳略有上升,后6年有所下降并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基于Arcgis9.3平台,按照综合指数≥3、3~0、0~-1、<-1的标准依次把重庆40个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不发达区域四类,以表征2000年、2010年两个时段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图1).

3.1.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圈”高、“两翼”低的态势2010年重庆经济发达区域与次发达区域全部集中在“一圈”内,两翼内除渝东北翼的万州区与渝东南翼的武隆县、黔江区、石柱县为欠发达区域外,其余区域均为不发达区域.“一圈”内长期以来形成的较好的经济基础、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与交通枢纽,为该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所具有的优惠政策及其对区外经济量的吸引,不断促进“一圈”发展;“两翼”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自身担负着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责任,加之长期以来薄弱的经济基础限制了“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致使该区发展较为缓慢.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基础及交通条件、政策倾向、自然条件是形成经济发展水平“一圈”高、“两翼”低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

3.1.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级与空间范围呈反比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由强到弱区域数量逐渐增加.从发达区域到不发到区域各等级区域所占全部区域数量比重依次为17.5%,22.5%,27.5%,32.5%,而这四个区域所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为1.75%,18.03%,28.21%,52.01%.从经济发展总量上看经济发达区、次发达区、欠发达区、不发达区的GDP占整个重庆GDP比重分别为31.53%,31.15%,24.60%,12.7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等级的降低所占重庆GDP的比重依次减小.

3.1.3“一圈”内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圈层分布格局“一圈”中经济发达区域集中在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包括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及其经济发展较快的双桥区,该区域是重庆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发达区是经济次发达区域,包括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南川区、涪陵区、长寿区、永川区、璧山县、铜梁县,该区域区位条件较好,紧邻经济发达区,受到的经济辐射力较强,加之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承接能力较强;次发达区域是欠发达区域,包括万盛区、江津区、合川区、綦江县、大足县、荣昌县及其经济落后的潼南县,该区域距主城区相对较远,受经济发达区域辐射作用弱,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兼有部分工业.可见“一圈”中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三个圈层分布格局.

3.1.4“两翼”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呈现单核结构模式2010年“两翼”中,除渝东北翼的万州区与渝东南翼的黔江区与武隆县、石柱县为欠发达区域外,其他区域全为不发达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人均GDP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除武隆县紧邻“一圈”与欠发达区域连片外,其余“两翼”欠发达区域都被不发达区域包围,呈现出以万州区与黔江区为中心的单中心弱核模式.“两翼”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的影响,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仅有石柱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一个等级.

3.2区域经济实力时空演变分析

3.2.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空间范围不断扩大2000年到2010年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发达区域由渝中区、南岸区、渝北区向外扩散,到2010年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双桥区也包含其中;欠发达区域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巴南区、长寿区、永川区、南川区、璧山县、铜梁县.同时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排名也发生了变化,按变化幅度分为上升型、稳定性、下降型三种类型.上升型包括双桥区、巴南区、大足县、南川区、铜梁县、潼南县、石柱县、秀山县、云阳县、荣昌县,这些区域大部分位于“一圈”,与经济较发达区域相邻,其余区域主要是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区域地位上升,经济随之得到发展;下降型包括万州区、黔江区、武隆县、忠县、梁平县、开县、奉节县、城口县、巫溪县,这些区域都集中在“两翼”,期间虽然社会、经济都得到一定发展,但受到自然条件与薄弱经济基础的限制,发展速度比其他区域缓慢,造成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下降;其他区域则为稳定型,主要集中在“一圈”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主城九区及其“两翼”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形成了高水平与低水平稳定形态.

3.2.2主城区中心地位不断提升,“一圈”发展相对较快研究时段内,重庆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升,主城9区内经济发达区域范围不断扩大,且经济发达区全部集中在该区.2000年、2005年、2010年占重庆土地面积比重仅为6.66%的主城区,其GDP占整个重庆GDP的比重分别为38.19%,42.54%,44.78%,2010年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与南岸区的城镇化率达到了100%;三个时段内整个重庆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均GDP分别为5640元、11127元、27815元.“一圈”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快,经济总量集聚在“一圈”内,尤其集中在主城区中,长寿、巴南、永川、璧山、南川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上升,而“两翼”经济发展水平较慢,至2010年仅有石柱县在原有经济发展水平等级上得到提升.

3.2.3“一圈”与“两翼”间经济差异仍较为明显“一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在2000年、2005年、2010年三个时段内的人均GDP分别为7964元、2444元、2597元,15034元、5668元、6159元,34827元、14323元、16019元,“一圈”与“两翼”之间的经济差异仍较为明显.由于受到库区脆弱生态环境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受薄弱的经济基础的影响,虽然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两翼”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未得到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始终较“一圈”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可见研究时段内“一圈”与“两翼”间经济差异并未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升而明显缩小.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7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但可以优势互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也可以加速我国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步伐,还对保持国家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及其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区域经济作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具有严格的内涵: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其必不可少的要素有:1、特定的地理区域;2、资源条件相同或相似;3、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4、经济活动的方式及特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5、区域内形成统一、有序、健康的市场。在我国目前现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怎么使各地区都发展起来,区域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就是发展经济学要研究和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区域和产业是不可分的,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必定会带动一批产业发达起来。还要通过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把各区域联结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才能把整个国民经济搞上去。

(二)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差距大,总体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征。中国要完成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历史重任,也是实现现代化这一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其任务相当艰巨。经济发展应该是我们完成这双重历史使命的重要一环。实现现代化应是一个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到21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

(三)新时期中国最根本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中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不仅对于实现现代化,而且对保持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再树强国形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借鉴和政策选择

(一)平衡发展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平衡增长论。他主张各个部门和产业同时投资以推进经济发展。他指出了两种基本的恶性循环,并认为打破恶性循环,关键是要突破资本形成不足这一约束条件,而影响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决定投资预期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只要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的各种工业同时投资,就会出现市场的全面扩大,从而提高需求弹性,创造出良好的投资氛围,从恶性循环的僵局中脱逃出来。这一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是成立的。它为发展中国家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填平“低水平均衡陷阱”,改善“瓶颈”制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但是迄今为止在实践中还难以找到平衡增长的成功范例。其弊病在于难以解决这样两个问题:(1)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内的工业同时投资,显然需要在短期内筹集巨额资金,这对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依赖外国资本也是靠不住的。(2)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也难以解决。同时投资,全面推进将意味着各个产业效率上的良莠不齐,高效率产业的比重不是很大,低效率产业大量存在,也就决定了宏观经济效益的低下。

(二)平衡发展理论

以赫尔希曼、缪尔达尔、诺思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如:

赫尔希曼认为发展中国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他据此系统地论述了不平衡增长的理论和战略。不是取消而是要维护紧张、不成比例和不均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不发达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社会经济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守恒或趋于平衡,而是以循环的方式运动,但不是简单地循环运转,而是具有累积效果的。这个原理是反映了社会经济因素变化的客观运动,它既是对现实世界的正确描述,又是制定政策的可靠依据。此外他还提出了回流效应理论,揭示了区域外部因素引起的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张变化。

上述观点也有局限:不平衡增长理论并没有充分回答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界限以及不平衡增长内部多种状态的区分,这给实践中对增长方面的界定和判断增加了难度,它没有充分回答其主导产业、产业结构的关系。

(三)增长极理论

这是一种不平衡增长的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所谓增长极是指具有空间集聚特点的增长中的推动性工业的集合体。它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增长理论对今天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上述理论对我们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原则和措施提供了借鉴和思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的改变中国地区经济发展面貌,也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大政策和发展战略,主要有:

1.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东后西,实行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让先富起来的地区发挥带动、示范、帮助的作用,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中国地理条件复杂,区域经济发展也有很大差别。过去我们推行平衡发展,结果是具备条件的地区多年没有较大发展,不具备条件的地区下了很大力气,却没有太大的进步。邓小平同志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总政策,使我国东部有条件地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都有了迅速的提高,当然也使地区差距扩大。同志继承邓小平同志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构想,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东部地区的示范带动和帮助之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通过超长发展,迅速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为提高国家的整体现代化水平做出贡献。

2.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应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各地区要从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发展适合本地条件的优势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加强各地区合理分工,避免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化,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同时要积极推进地区间的横向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形成有利于发挥地区特色和区域合作的经济体系。从而逐步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使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和重点

(一)发挥中心城市和优势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及帮助作用。

(二)发展特色经济,利用分工,发挥地区优势。

(三)发展并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整合各地区经济,优势互补、区域协作。

(四)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贸加强我们的优势产业和地区经济实力。

(五)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科技含量,通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主导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法国]J·B希德维尔,区域经济规划问题[M]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6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8

摘 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2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 经济协调 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学术界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种可选模式,一是均衡发展模式,即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以及整个地区范围内的每个区域,实现均衡性增长;二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此模式己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

重庆市作为一个特大的复合型城市,探讨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差异情况,正确把握其经济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其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根据重庆9大主城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说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结合不同的地区类型,从区位与自然条件、吸引资金的能力等因素出发,分析重庆市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提出适合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推进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及原有发展基础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重庆市域内部存在着巨大差异。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调控对策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以下9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地区生产总值(万元)(X1):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反映这个地区经济活动的价值。

2.城镇化率(%)(X2):城镇化率=本地城镇人口/本地区的总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已经称为评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国外研究指出:城镇化率的增加与GDP的增长是成正比关系的。

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X3):指各种各样的服务,零售等行业售予居民消费和政府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总量。销售额的提升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改变。

4.工业总产值(万元)(X4):一般以货币的形式表现,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量。

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X5):指在某一个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的金额,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个人储蓄。

6.公共产品的供给(个)(X6):是由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本地区居民服务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设施及其他机构。该指标反映城市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7):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X8):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二、重庆主城区经济差异原因

(一)经济差异原因

区位条件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地理区位看,中心城区有利于吸引全市的资金、人才、物流,在区位条件上有绝对的优势;渝西地区与成都平原的经济联系紧密,与外界交往频繁,拥有广大的市场。这些区域以城市(镇)经济为主体,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形成了大工业大流通的格局,相对于其他区域有较优的发展条件。而渝东北地带由于处在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过渡带上,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加之这些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少人多,交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与外界的资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不够,其自身经济基础条件较差,自我发展能力很弱。三峡库区,长期受三峡工程争论的影响,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几乎没有什么投入,与巧6项重点项目无缘,三线建设为空白,80年代初开放开发迟缓,不仅与沿海差距拉大,而且与周围地区的差距也拉大了,一直处于相对封闭、落后状态。由于建国以来三峡工程水利枢纽工程的长期议而不决,国家对原万县、涪陵、黔江地区建设投资甚少,致使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形成长江流域的“经济断层”,至今仍保留成片的贫困地区。

(二)改善经济差异促进协调发展的建议

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重庆主城区无疑是重庆市最大的增长极,1997年重庆直辖的一个初衷,是试图以重庆这一特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发展,但目前看来,其扩散效应主要发生在主城区的部分区县,对广大渝东地区的带动作用不足,是在于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空间分布失衡。重庆市在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之间存在断层,并且城市的空间布局过分向西部倾斜,广大渝东地区缺乏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城市,导致了重庆主城区作为最大的经济中心难以通过一个合理的城市体系发挥对渝东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要加快重庆落后地区中心城市的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是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重庆直辖市成立后,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8小时重庆”工程的实施,明显地改善了重庆各区县的交通条件,但应该看到,这种改善是在交通设施建设起点很低下的一种相对改善,目前的状况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庆市落后区县投资软环境条件较差,例如政府对企业干预严重,行政机构庞大,办事效率低等,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吸收外来资金,因此,应在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软环境条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极其政策含义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l998.

[3]俞荣根.关于重庆市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的几点思考.改革.2002(4).

[4]陆远权.重庆市的区域差异与发展思考.探索.2004(4).

[5]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