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规则教育的内容8篇

时间:2023-09-01 09:18:29

规则教育的内容

规则教育的内容篇1

学校德育居于首要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要提高德育效果,必须努力让德育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并通过规则意识,提高德育质量,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范畴。我们的德育,从小学就开设《品德与社会》,到了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和大学的《政治》。就是在各种各样的讲话表述中,也总是将德育作为必要话题强调再强调。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导似乎也贯穿始终,可是德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学校而言,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不强,德育方法呆板、活动形式单一,重说教,轻实践,缺乏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生动活泼、新颖的德育形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从国家层面的高度再一次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德育质量,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我以为,提高学校德育质量,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努力让德育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德育,本来就应该成为人生重要的内容,更应该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要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学会过道德生活。德育的生活化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德育与社会发展相脱离的弊端,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学校教育,要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学生道德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在体验中融合和内化,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意义和对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通过现实生活,教育、启迪、指导学生思考生活、创新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中自觉地内化道德规范,从而实现我们的道德目标。德育培养不是虚无的,而是具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交往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惟其如此,我们的德育才有抓手,我们的德育也才能显示其实际意义。在学校教育中,为了凸显德育主题,我们可以以专题德育活动为载体,创设各种道德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自我构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学校文化氛围,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环境的、制度的、精神的诸多方面,但一所学校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塑造才显得更为关键,只有校园精神才有凝聚力,才能形成师生共有的向心力,才能促进促进学校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第二、通过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德育质量。正如前面所言,引导道德建设的学校文化建设包括制度建设,制度就是规则、规范,道德教育必须和道德规范的建设与执行结合在一起。道德要靠教导,但不能仅靠教导,还必须确立相应的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有道德。有规则、没道德,久而久之,道德自会成型;有道德、没规则,久而久之,道德亦会沦丧。这就是法治的力量。社会的进步需要法规,学校德育效果也必须依靠学校德育规则的执行来达成。现有的学生在校规则就是《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是规范,也是规则。

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是对《守则》《规范》的宣传多,执行少,校园内到处张贴,班主任班会课上一遍又一遍地强调,甚至不少学校要求学生背下来,但真正的执行却少之又少,一是有不少学校没有将《守则》《规范》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具体细化,二是对于违反了《守则》《规范》的行为没有严格的甚至是必要的惩戒措施,致使学校规则落不到实处,有时候对于一些违反规则的人或事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简单地批评教育,规则失去了尊严,也必然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法律的尊严靠的是执行,没有执行法律也就没有了尊严,规则的尊严同样需要执行。所以,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必须加强规则的执行。排队、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诚实守信、不乱扔杂物等基本的道德准则应该融入日常生活中,违反了规则必须受到惩戒或提醒,而不是全社会默认和容忍一些恶习。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对于道德的教育要落实到“做人”上,也就是将人的行为、人对规则的遵守情况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道德高尚与否的标准,而不是看一个人对道德学习了解了多少。所以,学校德育,必须强制性地执行一些规则,引导学生逐渐自觉地遵守规则。

作者:毛秀华 单位:民乐县第四中学

规则教育的内容篇2

学校德育居于首要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要提高德育效果,必须努力让德育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并通过规则意识,提高德育质量,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范畴。我们的德育,从小学就开设《品德与社会》,到了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和大学的《政治》。就是在各种各样的讲话表述中,也总是将德育作为必要话题强调再强调。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导似乎也贯穿始终,可是德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学校而言,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不强,德育方法呆板、活动形式单一,重说教,轻实践,缺乏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生动活泼、新颖的德育形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从国家层面的高度再一次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德育质量,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我以为,提高学校德育质量,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努力让德育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德育,本来就应该成为人生重要的内容,更应该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要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学会过道德生活。德育的生活化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德育与社会发展相脱离的弊端,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学校教育,要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学生道德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在体验中融合和内化,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意义和对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通过现实生活,教育、启迪、指导学生思考生活、创新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中自觉地内化道德规范,从而实现我们的道德目标。德育培养不是虚无的,而是具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交往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惟其如此,我们的德育才有抓手,我们的德育也才能显示其实际意义。在学校教育中,为了凸显德育主题,我们可以以专题德育活动为载体,创设各种道德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自我构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学校文化氛围,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环境的、制度的、精神的诸多方面,但一所学校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塑造才显得更为关键,只有校园精神才有凝聚力,才能形成师生共有的向心力,才能促进促进学校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第二、通过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德育质量。正如前面所言,引导道德建设的学校文化建设包括制度建设,制度就是规则、规范,道德教育必须和道德规范的建设与执行结合在一起。道德要靠教导,但不能仅靠教导,还必须确立相应的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有道德。有规则、没道德,久而久之,道德自会成型;有道德、没规则,久而久之,道德亦会沦丧。这就是法治的力量。社会的进步需要法规,学校德育效果也必须依靠学校德育规则的执行来达成。现有的学生在校规则就是《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是规范,也是规则。

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是对《守则》《规范》的宣传多,执行少,校园内到处张贴,班主任班会课上一遍又一遍地强调,甚至不少学校要求学生背下来,但真正的执行却少之又少,一是有不少学校没有将《守则》《规范》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具体细化,二是对于违反了《守则》《规范》的行为没有严格的甚至是必要的惩戒措施,致使学校规则落不到实处,有时候对于一些违反规则的人或事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简单地批评教育,规则失去了尊严,也必然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法律的尊严靠的是执行,没有执行法律也就没有了尊严,规则的尊严同样需要执行。所以,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必须加强规则的执行。排队、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诚实守信、不乱扔杂物等基本的道德准则应该融入日常生活中,违反了规则必须受到惩戒或提醒,而不是全社会默认和容忍一些恶习。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对于道德的教育要落实到“做人”上,也就是将人的行为、人对规则的遵守情况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道德高尚与否的标准,而不是看一个人对道德学习了解了多少。所以,学校德育,必须强制性地执行一些规则,引导学生逐渐自觉地遵守规则。

规则教育的内容篇3

通过对引起各种学术失信的复杂原因的深入分析,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形成了多种学术失信因素。最典型的主要有两种分类:一是从研究生个体角度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研究生自身的认知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外部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教育因素等;二是从研究生教育监管责任角度分为导师原因、个人原因和管理原因。导师原因中以导师治学不严谨及导师学术失范行为的负面影响为主,个人原因中以研究生学术道德素养不高和不尊重学术为主,管理原因中以学术奖惩制度不健全为主。第一种分类的内部原因和第二种分类的个人原因,均属于研究生自身原因。如果针对研究生学术失信的自身原因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研究生教育的学风与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从全国抽取24所高校,对5450名研究生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学风和学术道德状况,以及各高校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a)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有意识地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比较严重,46.9%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将他人论文拼凑或改造成自己的论文,43.8%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而未加标注,34.2%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伪造、篡改实验数据;b)研究生的学习兴趣较低,仅39.5%的研究生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目的不单纯,43.7%的研究生为了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而读研;学习精力投入不足,38.7%的研究生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于4h;c)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仅20%的高校经常开展诚信教育,26.4%的高校很少开展诚信教育,5%的高校从未开展诚信教育。基于该课题组的调查结果,笔者从引发研究生学术失信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出发,将学术失信原因归纳为四类:无知、无畏、无德、无才)。这四类原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催生出各种学术失信行为。

二、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的缺失

2009年3月,《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提出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在学位申请者的整个培养过程中,都要安排必修环节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7]。由此,笔者调查了全国39所“985高校”开设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课程的情况。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取数据:一是访问39所“985高校”研究生院网站,查看研究生课程设置、文件、通知等信息;二是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各高校的研究生课程表,从课程表中查找学术诚信教育课程信息。 39所“985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a)各高校都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b)各高校遵从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的倡议和规定,积极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系列报告》;c)大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或开学第一课的讲座中,发放中国科协制作的《科学道德规范手册》或学校编制的《学术诚信读本》;d)除以上课程和讲座外,在39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开设了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写作指导和研究方法等。可以看出,当前的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学术道德教育主要针对学术失信中的“无德”教育,学术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术失信中的“无知”教育,而这两方面的教育内容对于“无畏、无才”教育涉及甚少,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存在严重偏颇和缺失。

三、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学术诚信教育过程应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应针对“四无”学术失信原因,学术诚信教育方式应融入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术诚信教育效果应做到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为此,提出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过程中应遵循的以下三项原则。

(一)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原则

以学术失信行为是否发生为界,可将学术诚信教育分为预防性教育和惩罚性教育。预防性教育帮助研究生践行“不做”、“不能做”、“不敢做”的学术诚信,最大程度预防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无知、无德、无才”教育大多属于这一类。惩罚性教育让研究生了解学术法规、处罚机制、处罚措施、应承担的后果等内容,比如“无畏”教育,重点解决“不敢再做”的问题,防止学术失信行为再次发生,同时对其他研究生起到警示作用。在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上,以预防性教育内容为主,以惩罚性教育内容为辅,实现诚信教育内容中的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可针对不同失信原因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和途径,提升诚信教育的效率。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

显性教育适合将脉络清晰、要求明确的学术诚信内容传授给研究生,如文献引用规范、署名规范、奖惩条例等,适用于构建“无知、无才”教育内容。隐性教育可将内容灵活、富有寓意、情感共鸣、触动心灵的学术诚信内容传授给学生,如典型学术失信案例、学术道德、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教育、良好的学术习惯培养等,适用于构建“无德、无畏”教育内容。对于“无知、无才”的教育,显性教育的效果优于隐性教育,对于“无德、无畏”的教育,隐性教育的效果优于显性教育。将二者结合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可以丰富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

(三)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相结合原则

学术守信重在自律,如果研究生主动学习学术规范和学术法规,自觉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积极提高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大降低。针对“四无”学术失信原因中的主观因素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自律教育,培养研究生学术诚信意识,可让研究生主动杜绝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针对“四无”学术失信原因中的客观因素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法规等内容,为研究生自律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并增强他律作用,引导和强制研究生学术守信。遵循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可实现主动认知和被动接受的多重教育效果。

四、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过程

为了取得较好的学术诚信教育效果,学术诚信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针对每种学术失信原因均应设计合理的教育内容,并结合不同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的展现形式。因此,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主要围绕“四无”学术原因和“三项构建原则”进行构建。

(一)构建教育内容分类体系

根据“四无”学术失信原因可将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相应分为四大类:“无知”教育、“无畏”教育、“无德”教育和“无才”教育,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分类体系。“无知”教育帮助研究生了解学术规范,能辨别正确或错误的学术行为,知道应该怎么做,不会因不了解学术规范而导致学术失信,具体分为学术规范文件、引用标准和学术规范图书三个子类。“无畏”教育帮助研究生了解学术规范和学术法规中的“禁止、惩罚、不良后果”等内容,使其“不敢”违反学术诚信,具体分为知识产权法、处罚条例和不良后果三个子类。“无德”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理念,使其从内心出发“不想”违背学术道德,分为学术道德文件、学术道德图书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子类。“无才”教育帮助研究生掌握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使其“无需”窃取他人学术成果,努力独立完成相关研究,分为研究方法、科学精神和论文写作指导三个子类。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分类体系共包含了12个子类,从体系结构上弥补了当前比较欠缺的“无畏、无才”教育。子类的数量和内容并不限于图1的框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和筛选,以满足相应大类的学术诚信教育要求,尽可能减少教育内容上存在的漏洞。

(二)构建子类内容

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资料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部颁发的文件、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二是论文写作规范和引用标准,三是教材、图书和音视频资料,四是典型案例。笔者在大类和子类的规划框架基础上,搜集整理大量教育资源,按其内容相关性进行筛选,分门别类放在相应子类下,形成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简表,仅为方便阐述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其中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检验教育内容相关性

内容体系中的教育内容是否满足相应分类的多样化教育要求,可以使用“构建原则”对相关性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子类的内容进行调整。在表4中,比如子类“学术规范文件”,更多趋向于预防性教育而不是惩罚性教育,适合于正式场合开展显性教育,利用制度约束力加强他律作用,所以该子分类与“教育、显性、他律”三个属性更相关,使用符号“√”在相应位置标识。按照这种方式,将其他子类与六种属性一一对照,形成最终检验结果。总体上四类教育内容在“构建原则”的六个属性中分布相对平衡,遵循了“教育与惩罚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三项原则。但是,如果仔细推敲某些子类内容,还会发现一些小问题。例如“无知”教育内容,没有与“隐性”相吻合的属性,在内容建设上还应增加适合“隐性教育”的内容,如学术规范失信的案例、导师在指导论文写作时强调学术规范等。

五、结论及建议

规则教育的内容篇4

一、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1.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新华网记者姚玉洁2008年5月25日报道,目前,中国约拥有全世界2.5%的汽车,然而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已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国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国共发生交通事故32.7万起,造成8.2万人死亡,38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2亿元。按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驾驶员违章占70%-80%,机动车机械故障原因小于5%,道路及相关设施占1%,行人违章占15%。可见,驾驶员和行人违章是导致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这就表明,中国因驾驶员和行人违章导致的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九成。因此,普及交通法规知识,让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懂得并掌握这些常识、遵循这些常识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仅是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事,也是教育部门应该担当起的主要教育职责和教育任务。

2.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24页告诉我们:“国家少年儿童安康计划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少年儿童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取40至50的中间值45,也就是每年约有1.6万名少年儿童(绝大部分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占的比例相当大。通过对这些事故的全面、深入的分析,专家们认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80%的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每年因缺乏安全常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无辜死亡的人数达1.28万人。不客气地说,每年1.28万少年儿童是被社会的无知、教育的无为害死的。这说明,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安全、交通法规知识教育是多么必要和迫切啊!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注意交通安全不仅仅是驾驶员的事,更是全体公民的事。全体公民,特别是少年儿童都有接受这种教育的必要,都有了解、掌握这些知识的权力。每个人都有权关注自己的安全,有权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应该具备让自己受伤害的可能性降至最小的能力。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严格遵守这些规则,我们的安全就多了一分保障,我们的健康就多了一分呵护,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分尊严。交通规则、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当把这项内容列入义务教育必修的教学内容之中。

当全体公民都理解、掌握了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并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中国的交通形势就一定能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交通事故就一定会大幅降低,因此而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数量和财产损失的额度也一定会大幅减少。

要让人们遵守某种规则,必须先让人们了解这些规则,掌握这些规则,认同这些规则。同时,还要让人们知道遵守这些规则的必要性,清楚不遵守规则可能会给自己或别人造成的危害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或可能受到的处罚)。只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在思想上、意识上高度认同这些规则,在行为习惯上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所以说,在中小学校进行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是完全应该的,更是非常迫切的。

二、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可能性

交通法规的相关知识并不高深,都是一些常识,是每个正常社会人都能掌握的常识。

比如,“绿灯行,红灯停”“靠右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知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得。“雨雪天要减速缓行,雾霾天除要减速缓行外,还要打开相应的灯光”,像这样的知识(规定),只要稍提醒一下,人们就能理解。至于那些画成图形的标志,就更加形象、简洁、易懂了。当然也有一些较难记、较难理解的内容和标志,但并不是什么艰深、复杂的难题,只要花点时间去学、去理解,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交通安全知识和道路交通信号(及含义)的条款内容虽然比较多,但绝大部分都简单易懂,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不需要什么逻辑推理和繁杂的演算。只要有初中的文化水平,甚至只要有小学毕业的水平,就能理解、掌握这些常识。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教育是完全可能的。

三、我国中小学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现状

1.目前,我国中小学交通知识的教育非常零散,不全面、不系统,内容非常少,且“东一榔头,西一板斧”,不能形成一个整体,不能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内容的设置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很差,发散得太宽泛,具体的规则和安全知识的篇幅很少。

小学的交通安全知识主要集中在《品德与社会》(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下同)科目中。我查阅了我校一至六年级2011-2012学年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其中一至四年级为人教版,五、六年级为科教版),这方面的内容实在少得可怜,在12册书里只有3册教材有这方面的内容。(1)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小节(18页至21页):《放学了》《平安回家》《我会看标志》。这个单元算是小学阶段针对性最强的教学内容了。(2)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中只有第3、第4小节是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的(66页至76页)。(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虽然教学内容与交通有关,但并不属于交通安全和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严格地讲,只有两个单元,共14页的教学内容与交通安全、交通规则有关。

3.初中阶段能与交通知识挂上钩的科目应该只有《思想品德》(又称《政治》)这一科,但是不管是课标还是课文,都找不到一丝一毫关于交通知识方面的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虽然涉及了生命,但也没有交通安全方面的内容。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自我》也没有讲如何在交通方面保护自我。有关法律方面的几篇课文,同样没有涉及交通法规方面的内容。

这怎么能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交通法规,遵守交通法规呢?又怎么能让学生在交通安全中多一分保障呢?

四、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简要实施方案

我们有必要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完整、系统、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实施这项教育内容。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中毕业以前,全面、完整、系统地掌握、理解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全部内容(包括现在驾驶学员考驾照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全部内容)。

(2)使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交通法规的立法原则,如以责论处的原则、过(罪)罚相当的原则、人的生命至上的原则、各行其道的原则等。了解了这些原则能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交通法规,也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背诵。

(3)使每个学生都树立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遵守规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虽然有规则,但大家都不遵守,这就跟没有规则一个样。只有人人讲规则,人人遵守规则,才会有良好的秩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使学生懂得违法违规的后果,形成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违反交通法规,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自己。不论你是驾驶机动车,还是骑非机动车,还是步行,如果你违反了交通规则,结果就可能很悲惨,轻则受点伤,财产受到损失,重则有残废甚至死亡的危险。同时还极有可能伤害他人。伤害他人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不但要向受害方赔偿,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严重的还要负刑事责任。

2.教学要求

编排教材时,小学和中学要统筹安排,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整体,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项教育。

(1)小学低年级,虽然大部分学生在上学和放学时有家长接送,但他们已经比较经常的在马路上独立行走了。这一阶段的教育,以按交通规则和按信号灯的指示安全行走的内容为主。比如,懂得“红黄绿”三种信号灯的不同含义,懂得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过马路时,懂得如何安全过马路等。

(2)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以识别各种交通标志和按交通规则安全步行和安全骑自行车为主。

小学阶段的教学,特别是中低年级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比较系统的教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游戏中体验,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体验。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还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建议每个年级至少用一个单元的课时进行交通规则、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把这方面的教学当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

(3)初中阶段要渐次提高理论性,突出系统性,教学的内容要涵盖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全部,在初三毕业前要把这些知识、法规、理论全部学完,把这个科目当做初中毕业考的必考科目。

建议在毕业考时参照汽车驾驶学员理论考试的模式进行统一的、正式的免费考试。考试时,可由交警或交通部门派人(当然也可委托教师)监考。凡达到90分及以上的(参照驾照考试合格标准),发给驾照理论考试合格证书(可同时输入个人相关的电子档案)。交通管理部门应认可这个成绩,应与驾驶员“理论考试合格证”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应。凡取得这个合格证(即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学生,在以后考驾照时不需要再参加理论考试。相信几年以后,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可能会去考驾照,这样,他们在学校学习的这方面知识,不但使他们更早、更及时地了解、掌握了他们应该掌握的生活常识,不但没有加重他们的学业负担,还减少了他们以后参加此类考试可能遇到的麻烦,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

规则教育的内容篇5

[关键词]德育内容层次重点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源自《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等相关规定,内容较为丰富、复杂,需要对其层次及重点加以合理区分,以利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处理好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层次、先后关系、实施重点等,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一、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

现当代德育内容结构的一般趋势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因此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规则。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谎,不恃强凌弱,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等等。

其二,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种规则层次德育内容的一般概括,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准则。如热爱和平,但对于别国的侵略我们又必须要敢于说不,敢于以武力的方式将其驱逐出境;如诚实守信,但对于敌人的诱供,我们要敢于守口如瓶,善于“撒谎”,对于一些需要鼓励和赞美的人来说,有些“善意的谎言”可能要比“实话实说”更能取得实效;如尊重他人,有时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缺点甚至错误熟视无睹,只是在批评或指正时应做到真诚等等。

其三,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项原则层次德育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维护法律尊严、伸张人类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激励作用,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指导作用,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规范作用。由于起激励作用的德育理想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的程度较低,加上德育理想一般较为宏大、抽象,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一般也只是发发倡议、喊喊口号,很少也很难去监督学生的发展水平。相比而言,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原则和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因其可操作性较强,则较便于实施和监控。同时理想层次也必须通过原则和规则层次来落实,所以我们与其空喊口号,让德育理想成为空中楼阁,不如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规则与原则层次做起,让德育理想“落”下来,变得实在些,也许这样反而会收获“理想”的果实。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

依据德育内容三个层次的划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我认为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选择那些相对恒定的德目来进行。比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公正等基本德目。这些德目虽然具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但他们包含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我认为这些基本的东西要通过价值传递给下一代。”“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

德育的基础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2.国民公德教育

国民公德教育是指通过德育对本国的国民给予的一种作为合格国民(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公共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等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形成本国国民基本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主要包括德育内容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为何强调在中小学加强国民公德教育呢?第一是因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会学生采取一种积极关心、参与建设的集体主义的立场,在对集体至上和利己主义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集体利益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巩固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将抽象的爱国与现阶段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的福祉、做世界的中国人结合起来,将民族自尊、自信心与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将爱国情感与实际的、点滴的爱国行动结合起来,而不是“网络上那么多豪言壮语,可在现实中情况却似乎正好相反”;将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遵循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防线——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将善良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与遵循民主与法制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义务意识结合起来。第二是因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国民公德教育显得有些空泛与理想化,未能取得较好的实效,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出现了崇洋、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不良倾向,一些人甚至不顾国格而走入歧途。因此,清务必“尊重你们的国家和文化。你们可以穿得像个法国人,说话像个日本人,但请你们内心一定得是个中国人”。

3.社会公德教育

其实社会公德教育和国民公德教育可统归为公德教育,之所以将两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第一,两者虽都属于公共品德(道德),但公共的领域不同,国民公德侧重于强调在国家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社会公德则侧重于在社会日常公共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第二,我国传统上较重视“家”与“国”,而忽视了处于两者之间的社会生活,导致了在一些社会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贫乏的局面。如当众喧哗,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讲文明等等。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不论在学校、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能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全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很多,诚如《小学德育纲要》所强调的“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当同对个体内部心灵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外表很有“教养”,实则虚伪、狭隘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同时也需要注意,行为规范也是人为的准则,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动态性,“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关规范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当中去,让学生做规范的主人而非奴隶”。

4.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道德关系处理始终是个体人生的第一议题。家庭美德教育既关系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风尚。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庭伦理的国度,中国人始终相信“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离婚率上升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不利因素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也是很广泛的,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强调的“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5.信仰道德教育

“所谓‘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的文化和体制之中,其主要内涵是:第一,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第二,要进行理想教育。”儿童、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内容和根本任务。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青少年是充满着理想的时期,向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始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理想也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以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及五个方面的重点,其实这种区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有一定的阶段性与针对性。实际上,德育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当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9.

[2]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3][4]Yaleon.让中国人汗颜的帖子[J].读者.2004(2).29.

规则教育的内容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 D4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是回答用什么样的理论、思想教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体系的核心,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不同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区别。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内在规定的丰富性以及一代新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时代性和整体性特点,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科学地确定教育内容。和谐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整体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要素完整,也要遵循有序性原则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结构协调,更要遵循层次性原则以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层次科学。

一、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方向性原则

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项内容中的指导地位,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主义性质。将无产阶级理论化的政治意识灌输于人们的头脑中,使人们能够提高政治觉悟,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进而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强化其内容的阶级性,以确保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体现内容的方向性,还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含有现实性和预见性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对人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推动人们抛弃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并对他们进行合乎规律的预测和指导,帮助他们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既要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又要与社会未来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走在社会生活的前面,体现鲜明的先进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立在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之上,以先进的理论教育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先进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先进性的原则,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具有预见性和超越性,不应仅仅是现有理论、方针、政策的再现,而且还应根据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规律,预见其思想发展的态势;运用超前于人们现有思想觉悟水平的先进思想去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矫正和反思环节,忽略防患于未然的状况。要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体系等诸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超前研究,做出正确的预测,并在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前瞻性是可行的。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又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同时,人的思维活动的可控性、可塑性和内隐性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提供了可能。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要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中去,就能把握他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预测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用超前于现实的先进思想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从而增强他们对未来的预见性和适应性,形成良好的未来意识。我们要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特点的变化,及时对内容体系进行充实和调整,既要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华,又要体现新形势对社会成员素质的新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体现时展的特征。针对人们往往对时代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矛盾比较关注的特点,我们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善于运用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想和精神来教育、说服、感化和激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三、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原则

内容的系统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由多方面的思想准则、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其中每一个方面又都是密切相连、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由各个方面内容组成的整体。它既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这样核心的、重要的、基础的教育,又有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恒常性的、主导性的教育,还有形势政策教育、热点问题教育、典型事例和经验教训教育等临时性的教育。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不是简单的拼凑相加,而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发展要求,针对人们的思想实际,做到由浅入深、由外到内、主次清晰、重点突出、整体协调,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值得注意的是,突出内容的系统性,其实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任何一项内容都应该不是单一的一个层面的,而是由于人们年龄、职业和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水平的差异导致所能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层次在深度上、广度上、强度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人们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遵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既对人们有普遍的基础性要求,也有对先进分子高层次的要求,分层次、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四、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性原则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继承性原则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现实状况制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确立、实施过程中,应避免被单一的政治教育、理想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等取代,造成盲目跟形势走,变得灵活有余,相对稳定不足。没有稳定的内容,就难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计划和安排,出现了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这就势必导致教育内容的零碎和肤浅,失去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和厚实的思想根基,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力度。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是紧密配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但也应该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尊重人的成长规律,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这种继承性表现在把握内容的确定性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身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不继承以往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和成果,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改革内容和方法,不断创造新经验,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稳定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五、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是互相渗透的。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政治思想是研究人们政治关系的一种理论。在道德教育中必然渗透着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在政治思想教育中也必然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而任何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都必须先有一定的道德思想和政治思想。特定的道德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形成都有他们的理论依据。这就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以尊重人、关心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为逻辑起点;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丰富人的心灵世界为价值取向;以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和塑造独立人格为本质特征;以培养人的伦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为基础内容;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增强内容的渗透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体现,同时,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组成要素的有效性,是增强其整体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必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性表现为所构建的内容要有利于在教育对象身上引起预期的变化、形成预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这就要求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前提,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性和有效性。

六、结语

总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只有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生动的思想和理论,才能全面深刻地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才能转变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2]郭聪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求实,2008(9):82

规则教育的内容篇7

[关键词]德育内容 层次 重点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源自《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等相关规定,内容较为丰富、复杂,需要对其层次及重点加以合理区分,以利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处理好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层次、先后关系、实施重点等,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一、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

现当代德育内容结构的一般趋势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因此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规则。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谎,不恃强凌弱,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等等。

其二,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种规则层次德育内容的一般概括,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准则。如热爱和平,但对于别国的侵略我们又必须要敢于说不,敢于以武力的方式将其驱逐出境;如诚实守信,但对于敌人的诱供,我们要敢于守口如瓶,善于“撒谎”,对于一些需要鼓励和赞美的人来说,有些“善意的谎言”可能要比“实话实说”更能取得实效;如尊重他人,有时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缺点甚至错误熟视无睹,只是在批评或指正时应做到真诚等等。

其三,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项原则层次德育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维护法律尊严、伸张人类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激励作用,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指导作用,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规范作用。由于起激励作用的德育理想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的程度较低,加上德育理想一般较为宏大、抽象,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一般也只是发发倡议、喊喊口号,很少也很难去监督学生的发展水平。相比而言,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原则和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因其可操作性较强,则较便于实施和监控。同时理想层次也必须通过原则和规则层次来落实,所以我们与其空喊口号,让德育理想成为空中楼阁,不如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规则与原则层次做起,让德育理想“落”下来,变得实在些,也许这样反而会收获“理想”的果实。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

依据德育内容三个层次的划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我认为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选择那些相对恒定的德目来进行。比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公正等基本德目。这些德目虽然具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但他们包含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我认为这些基本的东西要通过价值传递给下一代。”[1]“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2]

德育的基础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2.国民公德教育

国民公德教育是指通过德育对本国的国民给予的一种作为合格国民(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公共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等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形成本国国民基本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主要包括德育内容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为何强调在中小学加强国民公德教育呢?第一是因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会学生采取一种积极关心、参与建设的集体主义的立场,在对集体至上和利己主义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集体利益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巩固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将抽象的爱国与现阶段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的福祉、做世界的中国人结合起来,将民族自尊、自信心与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将爱国情感与实际的、点滴的爱国行动结合起来,而不是“网络上那么多豪言壮语,可在现实中情况却似乎正好相反”[3];将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遵循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防线——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将善良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与遵循民主与法制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义务意识结合起来。第二是因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国民公德教育显得有些空泛与理想化,未能取得较好的实效,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出现了崇洋、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不良倾向,一些人甚至不顾国格而走入歧途。因此,清务必“尊重你们的国家和文化。你们可以穿得像个法国人,说话像个日本人,但请你们内心一定得是个中国人”。[4]

3.社会公德教育

其实社会公德教育和国民公德教育可统归为公德教育,之所以将两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第一,两者虽都属于公共品德(道德),但公共的领域不同,国民公德侧重于强调在国家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社会公德则侧重于在社会日常公共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第二,我国传统上较重视“家”与“国”,而忽视了处于两者之间的社会生活,导致了在一些社会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贫乏的局面。如当众喧哗,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讲文明等等。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不论在学校、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能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全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5]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很多,诚如《小学德育纲要》所强调的“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当同对个体内部心灵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外表很有“教养”,实则虚伪、狭隘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同时也需要注意,行为规范也是人为的准则,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动态性,“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关规范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当中去,让学生做规范的主人而非奴隶”。[6]

4.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道德关系处理始终是个体人生的第一议题。家庭美德教育既关系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风尚。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庭伦理的国度,中国人始终相信“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7]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离婚率上升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不利因素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也是很广泛的,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强调的“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5.信仰道德教育

“所谓‘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的文化和体制之中,其主要内涵是:第一,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第二,要进行理想教育。”[8]儿童、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内容和根本任务。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青少年是充满着理想的时期,向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始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理想也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以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及五个方面的重点,其实这种区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有一定的阶段性与针对性。实际上,德育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当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9.

[2]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3][4]yaleon.让中国人汗颜的帖子[j].读者.2004(2).29.

规则教育的内容篇8

一、规则意识的涵义

“规则”一词,简单地说,是由人们制定出来,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规则在体育中出现得很多,主要是与体育行为有关的各种规范,如体育比赛时的比赛规则;体育游戏时的游戏规则;体育课堂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约定俗成的规范亦可称之为规则,等等。换言之,所有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活动均与规则相关联,这是由体育的特性所决定的。在体育学习中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不仅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体育课堂学习效率。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规则的社会,任何社会个体与外界的交流都离不开规则的限制。规则化是任何活动有效进行的必要前提和最基本的保障,人们遵守规则的意识程度是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特征,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个人在学生时代具备了遵守规则的强烈意识,将会对形成终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应注意并加强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二、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1.通过师生共同制定规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体验

根据体育课堂教学中规则需要的项目性质而言,主要有道德方面的规则、学习方面的规则、安全方面的规则、秩序方面的规则、人际方面的规则等内容。上述课堂规则的制定不可凭教师的好恶独断制定,而应经过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形成共识,使学生明白规则制定所依据的价值标准,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共同制定出的课堂规则,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遵守规则的意识体验,学生也会自觉遵守并乐于承担责任。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制定课堂规则,并让学生明白制定这些规则的必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目的。

2.通过教学内容学习,促进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升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规则,从而促进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升。例如:学生学完了篮球的基本技术,通常会进行教学比赛。此时教师就需要讲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学生通过比赛规则的学习,明白了只有遵守规则,才有可能使比赛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通过经常性学习与实践,学生便会在篮球练习的实践中逐步养成遵守比赛规则的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学习内容的实际,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3.通过榜样作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可对他人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榜样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教师的榜样作用;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生体育学习的全部内容和全过程,严格地要求学生在体育课课前、课中、课后遵守各项规则,如着装要求、集合地点、上课礼节、请假见习;游戏规则、比赛规则、考核纪律等,在让学生严格遵守这些规则时,教师自身首先自觉严格地遵守要求于学生的规则,使学生在教师的榜样作用下形成自觉遵守各项规则的情感。另一方面,学生的榜样作用;对于在体育学习中遵守各项规则好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通过他们施力于遵守规则意识薄弱的同伴。

4.通过检查评价,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的形成是遵守规则行动的前提。规则意识的形成有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严格的检查和评价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即内化为个人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班级体育教学管理时,建立遵守规则评价机制,学生共同讨论制定一套遵守体育课堂各项规则的评分标准,通过学生自评、相互评价、教师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测评,学期结束时根据每位学生的扣分情况,计算出每位学生的综合得分,计入体育总评成绩。实践证明,对于所制定的各项规则,进行严格地检查和评价,可以有效地避免课堂混乱,维持课堂良好的秩序;反之,如教师只注重规则的制定,而不注意规则的检查和评价,就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在评价中也要力戒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状况,努力发挥对规则测评的激励、发展、教育功能。

三、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制定的规则必须明确、合理、必要和可行

明确、合理、必要和可行的课堂教学规则会有利于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课堂规则都是有利于学生的。如“体育课上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这一规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很不明确,难以起到规则的应有作用;又如“体育课禁止学生上厕所、喝水,有病要请假并在操场见习”,这种规则的制定让学生很难做到,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没有合理性可言。再如“体育课上严禁学生插言”这种规则就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相反,倒是要努力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有效的规则都是明确、合理、必要、可行的。

2.既定的规则应严格地执行

规则一旦确立,就要严格地执行。对于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的严格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理应得到相应的肯定和奖励。反之,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违反规则的行为,教师或同伴就要立即指出这些不良的行为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即使说是由于规则的滞后性引起的,在规则被修订之前,也应严格地遵守。当然,教师在维护规则尊严的过程中,其态度必须是积极的,因为不恰当的教师行为方式易使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3.执行规则应采用积极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一旦获得适当的强化,如赞许、表扬等,就会增加其强度,增强再发生的可能性,并逐渐巩固起来而成为牢固的良好习惯。因此,在体育学习中如果学生表现出遵守规则的良好的意识或行为,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赞许和鼓励,以促进学生力争以后表现得更好。对于违反课堂教学规则的学生,体育教师要力戒使用惩罚的手段,而宜多采用暗示法,让学生在暗示的情境中主动地遵守课堂教学规则。

推荐期刊